第一篇:浅谈公积金贷款及其风险防范
浅谈公积金贷款的风险及防控
住房公积金贷款一向被视为较安全的优良贷款品种,公积金贷款的对象是以单位为其连续缴存公积金为前提条件,具有固定单位和稳定收入的在职职工。近年来连续几次利率调整,公积金贷款的政策优势越来越明显,住房公积金贷款为解决广大缴存人的住房需求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贷款发放的同时,也存在着多种风险。作为一项中长期贷款品种,其风险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社会性等一系列特征。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保证住房公积金中心和贷款人的利益。
一、什么是住房公积金贷款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是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用归集的住房公积金,委托银行向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发放的定向用于购买、建造、翻建、大修等自住住房消费的政策性住房贷款。
二、铁路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条件及流程 郑州铁路公积金贷款的主要对象是缴存公积金的铁路局职工,贷款的主要房屋种类有郑州商品房、郑州二手房、异地商品房、异地二手房、铁路集资房。
(一)申请铁路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
1、借款人已连续、正常、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以上;
2、收入确定,信誉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借款人及配偶没有尚未结清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数额较大的其他债务或正在为他人提供贷款担保等;
4、本地商品房、本地二手房和铁路集资房同意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方式进行担保,外地房子签完借款合同后到当地房管局做抵押。
(二)贷款额度
1、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家庭,郑州商品房、异地商品房、铁路集资房的贷款金额不高于所购房产总价的70%,郑州二手房、异地二手房的贷款金额不高于所购房产总价的60%。
2、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家庭,贷款金额不高于所购房产总价的50%(须结清上笔贷款满一年)。
3、暂不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提供住房公积金贷款。
4、借款人单笔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45万。
5、具体贷款额度依据上述规定结合借款人贷款年限、家庭收入确定。
(三)贷款期限
1、房龄加上贷款年限不超过30年
2、最长年限均不超过职工本人退休年限(男性60岁,女性干部55岁,女性工人50岁),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可延长5年。
(四)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执行,遇国家调整利率时,已放款的当年不调整,于次年1月1日起自动执行最新利率,已签订贷款合同未放款的执行最新利率;购买家庭第二套住房的,贷款利率按同期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1.1倍执行。
(五)办理流程
1、借款人带齐资料到公积金大厅初审窗口进行资料审核;
2、初审合格后拿着相关资料到委托贷款银行窗口编号,签订借款合同。
3、郑州商品房、铁路集资房到指定的担保公司窗口进行担保(郑州二手房先到指定担保公司担保、评估、过户等相关手续再到公积金大厅指定银行签借款合同),异地商品房和二手房回当地房管局根据当地要求办理抵押。
4、郑州房子做过担保过后(异地房子做好抵押过后把抵押证送到委托银行),委托银行进行后台审核录入无误后交予公积金再次审查各项信息无误后,银行开始放款,借款人于放款次月20日开始还月供,第一个月存两个月以上月供。
5、另外郑州做担保的,担保公司会电话通知借款人领取《委托贷款合同》,《抵押合同》。
三、公积金贷款可能遇到的风险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是指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借款人在发生借贷业务的行为过程中所遭受的导致公积金管理中心借款本息不能收回的可能性。贷款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贯穿于贷款从发放到收回的全过程,深受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一种长期的低息贷款,其贷款期可长达30年。随着贷款期愈长,管理中心所承担的风险愈大。贷款的风险将直接威胁管理中心自身的发展和生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借款人方面的风险
个人借款用于住房消费,如果不按期还款便产生了风险,风险产生的原因有两种:①主观原因,即借款人有意赖账、诈骗、假借款、恶意不还款;②客观原因,即借款人因失业、伤残、死亡、离异等原因导致借款人不能如期还款。
(二)开发项目的风险
开发商经营不善,或挪用资金,造成项目不能完工,形成“烂尾”,借款人购买并用来抵押的房产成了“空中楼阁”;借款人购买的房产存在较大质量问题。这些情况将导致个人贷款的相关合同难以履行,使借款人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权益受到侵害。
(三)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办理贷款过程中的内部管理风险
即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委托银行和担保公司在贷款调查、审核、审批及办理产权抵押登记等环节过程中出现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等因素,对抵押担保手续不健全或不符合规定的贷款给予办理,最终导致了不良贷款的产生,给中心造成了无法追偿的损失。如,对借款人情况审查不严;对开发项目手续是否齐全、工程进度是否符合要求审核不严;担保机构保证金账户的资金流向情况控制不够;缺乏与房屋土地部门必要的联系,抵押登记不落实;档案管理不严,丢失重要合同单据,由此造成公积金管理中心贷款风险。
四、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防范及完善对策
强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风险并不意味着可以对住房公积金贷款持消极态度。相反,只有大力发放公积金贷款,才能使中低收入职工更好的解决住房问题,只有大力发放公积金贷款,才能使住房公积金的作用更加凸显,实现“住有所居”。我们在积极为需要公积金贷款的职工雪中送炭的同时,又要确保广大缴存职工的权益不受侵害,因此,公积金管理人员应增强自身对公积金贷款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杜绝虚假骗贷现象发生,采取积极有效防范贷款风险的措施,确保资金安全。
(一)建立严格的的贷前审核制度
1、要充分了解借款人贷款的真实目的
是否用于自住、其收入来源及家庭状况,加强与借款人“面谈、面签”、贷前调查等关键环 节的风险控制,确保贷款的真实性。
2、要建立公积金贷款项目认证制度,严格开发商准入制度
项目认证制度对防范贷款风险相当重要,重点审查开发商的资质、资信等级、领导层的信誉及管理水平、资产负债及盈利水平、涉及办理公积金贷款项目的建设情况、销售前景、履行 保证责任的意愿及能力、是否卷入诉讼或纠纷等情况。在开展调查认证时既要验证书面文件、财务报表,又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察看。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施工进度发放公积金贷款,有效控制“烂尾楼”现象。
3、要建立贷款担保保证金制度
公积金管理中心应与担保人签订担保协议并明确保证金相关事项。保证金应按贷款金额的一 定比例计收。实践证明,收取保证金能够更有效、更及时防范风险,一旦发现借款人违约,管理中心可直接扣划保证金偿还贷款,弥补可能发生的贷款损失。
4、加强对受托银行贷款业务的监督
与受托银行签订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受托银行履约情 况的检查和监督,发现其有违规违约现象时,书面发函要求其整改,并与支付委贷手续费挂 钩。
5、采取相应措施,集中办理期房抵押登记
组织人员对已发放公积金期房贷款的抵押物落实情况进行集中清理,防止假证或故意拖延不办抵押的现象存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办理抵押预告登记或实行封闭式操作,由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其委托的专业代理机构办理房屋抵押登记在内的相关权证,以实现抵押权。
6、建立健全贷款三级审批责任制,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原则,严格执行贷款的各项法规政策,增强公积金管理中心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把好贷款审批关。
(二)建立健全贷后管理工作
在贷后管理方面,建立贷款风险预警与应急机制,要做到对各类风险的早发现、早识别、早防范,一旦发现客户有违约的现象,应制定处置计划,找出违约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立即进行催收工作,并建立逾期催收跟踪记录,综合控制每一户借款人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此外,建立贷款审批责任终身制,确保责任到位和贷款资金的安全回收,坚决杜绝因工作松 懈而导致风险累积,最终形成不良的现象。
(三)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制度
1、提高贷款人员的素质。中心要求贷款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强化学习意识、规范意识,使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催收、内部稽查等工作流程化,制度化;强化风险意识。严格贷款申请人的资格关,抵押担保关,审批发放关和还款催收关。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使中心全体职工增强责任明确目标,提高认识,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2、加强内部监督,防范贷款风险。加强核算监督。中心核算部门在记贷款账时,逐笔核对中心的贷款发放通知书与借款借据是否完整、一致;客户签字等要素是否齐全;贷款账号、收款单位名称及其开户行账户是否填列准确;总数是否与记账凭证数据一致;会计处理是否准确等。有效的规范银行的操作,防止出现未经审批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问题;
3、加强内部稽核监督,由公积金管理中心稽 核部门定期对信贷部门办理的业务进行稽核,检查贷款的合规性和档案的完整性,提出稽核意见,促进贷款业务的规范发展。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从源头抓起,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将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控制在最低点,为住房公积金充分发挥其住房保障作用奠定基础。
总之,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工作,公积金管理中心在立足于服务广大公积金缴存人的基础上,除了不断学习借鉴新经验,还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创新认识,加强监督管理,更要从实际出发,最大程度上降低贷款风险,使我们的工作在健康良性的轨道上运行,更好的发挥住房公积金在解决广大居民住房问题上的优势。
第二篇: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浅谈
文章标题: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浅谈
住房公积金是职工的长期性住房储金,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职工住房消费能力,并推崇“低存低贷”的购房融资政策。无庸置疑,近年来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急剧扩大,而贷款坏帐的数额仍相对较少。但应看到由于贷款业务开展的时间不长,贷款总规模还较少,潜在的风险还未充分释放,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合理管理
好风险和收益,达到“适度控制好风险,通过合理的风险承担,获取稳定的收益”的运作管理目标。[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风险并非现实的损失或危机,而是一种损失或危机的可能性,由于也有获利的可能,因而不会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但这种损失或危机的可能一旦转化为现实,就难以弥补和克服。所以,我们要通过识别、衡量、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以实现信贷资金最大安全的科学管理办法。当前,在撇开系统性风险情况下思考,住房公积金贷款最具代表性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和交易风险。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借款职工由于下岗、失业、疾病以及过度消费形成其他债务造成购房融资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所谓交易风险是指借款职工由于所购房产贬值以及房产交易纠纷造成购房融资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
一般而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信用风险占全部风险的60-70,交易风险约占10-20。因此,有效管理信用风险,在注重收益性的同时注重安全性,对今后的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将越来越重要。
管理信用风险的核心是:拟审批的贷款本息总额=申请人可承受的还款额,这是唯一的也绝对的信用审查条件。实践中,应着重考虑借款人还款能力来确定贷款额度,一般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含55)。所有债务与收入比的计算公式为:(本次贷款的月还款额 月物业管理费 其他债务月偿还额)/月均收入。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查应着重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安全性原则。对借款安全性的判断主要包括:借款人的实际情况、购房融资需求是否得当、是否存在假按揭行为、还款人的实际情况、购房融资需求是否得当、是否存在假按揭行为、还款能力和意愿。二是成长性原则。对借款人成长性的判断主要包括:借款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借款人从事的职业、借款人所在单位的发展趋势。也就是通过借款人的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业、在职年限等信息判断借款人目前收入的合理性以及未来行业发展前景;通过借款人的收入水平、财务情况和负债情况判断其偿付能力;通过了解借款人目前居住情况及此次购房的首次支出判断其对于所购房产的拥有意愿等因素,并据此对贷款申请做整体分析。
管理交易风险的核心:一是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和不同类型房屋价格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有效调节和控制贷款最高成数;二是严格执行现行规定,在建房屋封顶后再发放贷款。
众所周知,住房贷款与其他贷款相比,由于有房地产抵押,一般来说信用风险很低。但在我国由于显性的房价收入比较高,而且周边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如下岗、失业、疾病以及过度消费形成其他债务等等,笔者认为,当前需要采取更为妥当的策略:债权保护措施、信用管理制度、内部控制。
在实践中采用的住房贷款债权保护措施主要有:住房抵押、保证人制度、投涉保险、融资公证。
1、住房抵押。住房贷款融资期限长,而且还款来源为职工每月的工资收入。在确保安全性的手段中,最典型的就是获得融资物件的抵押,抵押率应视房地产的类型、结构、成色、时价而定,一般不超过评估价的70。
2、保证人制度。保证人制度是当债务人拖欠还款或无力还款时,要求肯代替债务人还款的第三者还款的制度。保证的方式有个人保证、企业保证以及第三者机构保证三种。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保证随着住房贷款的户数增多,提供合作的房地产公司担保债务额增大,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将会失去履行担保债务的义务,造成债权保证上的“悬空”。所以,较为现实的方法是第三者的机构担保。尤为推崇的住房置业担保公司。
3、投涉保险。对融资的物件附设财产和人寿保险,以防范融资住房遭受不测和债务人发生死亡执行抵押权十分困难时,利用保险金偿还债务,保护债权。国外大多数银行都将其作为提供贷款的必要条件,另从债务人来说,也能利用来应付意外的事态。
4、融资公证。在我国绝大多数银行将融资公证作为提供住房贷款的条件,这也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债权保全措施。办理融资公证的主要目的是:在办理贷款手续时引入法律工作者,一方面对借款人贷款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专业审查,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强制执行回收债权过程中的人、财、物成本,加快回收进程。
信用管理制度较多,从实践看,笔者认为,要补充以下制度:利用规模优势,分散风险;把握违约原因,实行各个击破;提风险准备金,提高补偿力度;坚持面谈制度,并举回收对策。
利用规模优势。住房贷款涉及的债务人,因借款数额不同,职业种类分散,因而没有平均损失额的偏向。中心应利用这种
特性,加大投放,形成规模优势,分散风险。
把握违约原因。为了正确判断贷款本息能否回收的情况,需要把握违约原因。方法包括:违约原因、消除的可能性;收入支出情况;家庭总负债情况;家庭构成、年龄、职业;住宅装修和入住情况;继续还款的意愿和能力;已还款额、融资余额;有无特殊情况等。在调查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实行各个击破。
提风险准备金。由于住房贷款的还款周期长,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的变化以及失业、疾病等,借款人家庭经济陷入困境而难以支付月还款额,违约甚至产生坏帐的情形应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必须按规定提足风险准备金,以承担合理的风险,提高风险补偿能力。
债权回收对策。通过与违约者的面谈、调查抵押物现状、听取受托银行的意见等,准确把握违约者及抵押物的基本情况后,可采取以下措施:①一次性偿还。②参加提取。③代替偿还。④强制执行。⑤执行抵押权。
内部控制是管理层为了把错误降低到最低,并有效进行控制而建立的对业务经营活动的检查和相互制约机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机构内部控制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一种自律行为,是为中心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而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住房公积金贷款是中心的主要资金运用业务,其贷款风险的内部控制是中心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围绕防止和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质量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控制贷款的方法和使用,使之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1、按照“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建立管理与操作人员行为控制的贷款管理制度。尤其是对当前出现的“假按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①受托银行应提高内部经营水平,完善调查、面谈制度,建立健全审批、监管体制,按照五级分类法对个贷业务进行动态风险管理,并加大工作责任奖惩力度。②积极利用法律手段,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注意收集相关证据,使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③建立良好的抵押物处理机制。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抵押物是提高贷款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但鉴于目前司法解释规定,对个人唯一住房只能冻结,不能处置,所以要寻求建立一套较简便的抵押物处置制度,即以廉租住房方法,使借款人腾空原住住房,从而使不良资产的抵押物及时得到处理。④加速建立个人信用管理体系,杜绝借款人采用逃避、迁居等措施可以有效逃废债务的发生。建立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将重大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内容纳入信息登记,大大提高个人信用管理效率,提高个人社会信用。
2、建立以风险评估和控制为核心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住房公积金贷款应遵循“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原则。管理中心应建立审贷委员会,完善个人住房贷款决策与审批机制,严格实行贷款责任制,按照“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原则,建立完善个贷风险预警预报与应急应变机制,及时反馈个贷资产质量及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应变步骤与措施及不良贷款清偿和核销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要实行中心与承办银行的联动。落实各自职责和目标、任务,不定期举行个贷情况分析会,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尽力化解风险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3、加强内部稽核控制,实施全面监督反馈制度。内部稽核必须在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独立,确保内部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制定稽核项目和项目的实施方案。要加大内审力度,实行稽核处罚制和稽核告戒制。这项工作切实开展将对中心业务运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此外,还需建立严格的会计监控体系,在会计制度、会计操作规程、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会计岗位的设置、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帐户处理等方面实行全过程监督。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浅谈》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浅谈。
第三篇:浅析土地储备贷款风险及防范
浅析土地储备贷款风险及防范 中华网教育责任编辑:婷婷thea更新时间:2010年8月6日[点评]
2010年地籍调查考试辅导
1、落实有效的抵押是防范土地储备贷款风险的前提。贷前对储备土地进行严格的评估并设定抵押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这样可以避免借款人擅自处置储备的土地悬空贷款,从而取得对贷款管理的主动控制权。当然,银行应当关注储备土地取得的合法合规性,如取得土地是否经过法定程序批准,是否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等;对土地价值的评估结果可以实行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防止评估机构随意估价。
2、把好贷款用途监控是确保土地储备贷款安全的关键。保证贷款资金用在储备的土地项目上,确保土地的保值、增值和权属无争议,应当对土地储备贷款实行封闭管理。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土地储备贷款当作以土地作抵押向银行融资的城市建设资金,就理所当然地纳入财政资金管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银行发放土地储备贷款的用途,银行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使他们真正了解土地储备贷款的性质和用途,绝不能放弃对贷款用途的监控;鉴于地方财政要介入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可采取借款人与财政建立共同的贷款专用账户的措施,将贷款资金与财政资金彻底分开,这样既便于财政直接监控,也能满足银行对信贷资金管理的要求。
3、土地拍卖款是偿还土地储备贷款的唯一资金来源。由于土地拍卖变现的不确定性,导致借款偿还期限不确定,为规避贷款流动性风险,在借款合同中除了要明确一个合理的贷款期限外,还应当在借款合同的分期还款计划中明确“土地拍卖变现后及时优先偿还贷款金额或一定比例金额,不受贷款期限的约束”。我们既不能等到贷款到期才回收,也不能因为贷款到期后借款人未及时归还而立即处置抵押的储备土地,更不能依赖政府要用财政预算资金来偿还贷款,借款人归还贷款的期限实际上就是土地拍卖变现之日,偿还贷款资金的唯一来源就是土地拍卖变现资金。
4、理顺投资关系,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从目前土地储备贷款运作情况看,政府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土地储备资金融资渠道单一,基本上是银行贷款投入,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随着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政府投资行为必将不断得到规范,政府主要职能是确定土地利用建设规划,依法对储备土地项目进行审批,向社会公开招标选定业主,而不应干涉银行和企业的自主经营。作为银行来讲,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土地储备贷款管理办法,在贷款投向上要重点选择那些主体资格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且资本充足的借款人和政府信誉良好、管理规范的城市,并减少贷款投资比例(如借款人应用自有资金缴纳土地出让金);另外,银行要增强创新意识,完善金融服务,如在目前我国尚未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共债券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利用代理集合委托贷款方式来筹措土地储备资金,这一方面能使参与了集合委托贷款的老百姓关心城市建设,监督政府规范资金使用,另一方面又可以规避一些政策性风险;还可以发挥银团贷款优势,充分整合资源,分散风险。
房市调控背景下储备土地抵押贷款风险分析及授信建议土地储备制度是近年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成为我国经营性土地可持续化供应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土地储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土地储备必然的与银行信贷建立的关联,并被金融机构认为是有政府保障、土地价值保障的业务类型,土地储备开发也基本形成“土地抵押贷款-
支付土地储备前期成本-土地收益还贷”这一资金链条。就我社而言,现就有土地储备性质抵押贷款三笔,余额6800万元。但是,从目前的土地储备贷款操作情况上看,还存在一定不完善的地方,并且如果遇到信贷政策收紧或地产低潮,资金链容易发生断裂。特别是现阶段随着楼市调控进一步深入,开发商资金链趋紧、拿地热情逐步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储备土地贷款风险必需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一、储备土地抵押贷款风险分析
(一)储备土地使用权归属的法律争议
《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土地储备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土地储备工作的具体实施,由土地储备机构承担”。可见,法律中明确将依法取得土地、开发、储备的行为主体规定为“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并明确了土地储备机构(通常为借款申请人)仅仅负责的是“具体实施”工作。虽然从表面上看,土地储备机构获得了土地登记机关颁发的土地使用证,使用权归属于土地储备机构,但很多国土局颁发的该类土地使用证与正常的土地使用权证不同,土地用途栏填写的是“储备土地”,在取得方式一栏,有的为空白,有的为“储备”,还有的直接明确填写为“划拨”,这种写法在《物权法》等现行法律法规中未找到明确的规定作依据。从法理上看,储备土地的实际使用权人是市、县人民政府。在司法层面的实际操作中,对于储备土地使用权的归属也一直是一个争议性较大的问题,目前各省市的储备土地抵押操作模式有待司法实践对其合法性进行验证。
(二)储备土地抵押的法律效力风险
目前,大部分省市对储备土地颁发土地使用证的法律依据是《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即: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需要,对产权清晰、申请资料齐全的储备土地,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核发土地证书)。但《物权法》又规定,尚未完成地面上房屋拆迁整治工作的不能颁发土地使用权证。可见,这两个规定存在法律冲突,司法实践中会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尚不知,但有法学学者认为该类登记发证的行为不能设立不动产物权,只能作为一种预告登记,即在该土地上设立物权的一种期待权。所以,从《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储备土地抵押的效力也有待司法实践的进一步确认。此外,一些地方法规又有特别的规定,例如:《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房地产登记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渝国土房管发[2007]404号)第六条明确指出:“国有土地储备工业化载明的是政府批准土地储备机构对某一宗国有土地进行储备整治,并将预期收益权予以控制的权利,是一种期权,该宗国有土地范围内原权利人持有的房地产权证并未收回注销。这两种权证载明的是两种并行不悖的权利,其对应的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不涉及土地权利冲突,国有土地储备登记不影响原土地权利人行使转让、抵押等权利,如两种权利发生冲突,应优先保护原土地使用权人的权益,国有储备土地进行抵押登记时,应扣除原土地使用权人已办理了抵押登记的土地面积,国有储备土地设定抵押后,原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登记机关应当办理”,由此可见,若抵押给我社的储备土地上的原所有权利并未注销的话,我社在申请行使抵押权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法律障碍,若原权利人同时主张其对抵押储备土地的物权,根据前述文件规定,势必会优先保护原所有权人的权利,导致我社的抵押权受损。
(三)储备土地的价值风险
根据《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土地被储备后,政府将根据新的规划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调整,原本储备成本数百万/亩的土地有可能将成为价值不高的绿地、道路、或者公建配套用地;即使根据新规划该储备地块系高容积率的住宅或商业用地,其价值也只能在经过法定程序出让、重新设置土地使用权后方可体现,如按照新规划性质对储备土地进行评估,则属于透支土地使用权,明显侵犯了将来土地使用权合法受让者的权益。而且,根据我国《土地法》规定,临时用地年限不得超过2年,因此,不排除储备的土地的实际评估价格会远低于土地储备成本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明确了土地储备机构收回储备的土地中包括因实施城市规划和土地整理需要而由政府指令收购的土地、被依法收回的闲置土地、为政府代征的土地等,这些土地往往是以划拨土地方式取得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定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依法拍卖该地产后,从拍卖价款中要先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抵押权人方可优先受偿。如果土地拍卖价格较低,可能存在拍卖价款中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的余额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的情形。
(四)资金监管使用风险
面对近年我国金融资产显著增长,信贷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状况,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迅速膨胀,银监会适时的下发“三指引一办法”,以作为规范商业银行贷款支付行为,防止借款人资金被挪用,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贷款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三指引一办法”对于金融机构的贷款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一个有力的提示。做好贷款用途监管是确保土地储备贷款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保证土地储备贷款专款专用,确保土地保值、增值和权属无争议,应当对土地储备贷款实行封闭管理。但事实上,现在储备土地贷款模式一般为土地储备机构事先以财政资金对土地进行收购、征收,并将土地过户到自己名下,办理一个以土地储备机构为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权证,然后再到银行办理抵押,这就造成了土地储备资金发放后于土地储备行为的情况。而地方政府往往把土地储备贷款当作城市建设资金,纳入财政资金管理,这并不符合土地储备贷款的性质和用途要求。金融机构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使他们真正了解土地储备贷款的性质和用途,绝不能放弃对贷款用途的监控。
二、关于储备土地抵押的授信建议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目前实施的储备土地抵押制度,实际上存在着诸多法律障碍和法律争议,即使在对其评估价进行打折后,我们也不能把储备土地的抵押视为足值抵押,而且储备土地抵押在实践中甚至存在连第二还款来源都不足的风险。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授信的时候,建议在考虑储备土地抵押担保的同时,要充做好抵押手续的合规合法,对土地价值合理确定,确保第一还款来源,同时,应该尽量追加其他担保方式,如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保证担保等,可以与储备中心协商,在贷款合同中,将政府财政收入列入贷款还款来源之一。
(二)在发放储备土地抵押贷款之前,应对拟抵押地块搞好调查研究。了解每宗土地的土地信息,包括规划用途、地类、权属、地价、土地建筑密度和七通一平等情况,抵押的土地是否有到位的地方土地管理制度,是否依照相关的规定
办理的土地征收、收购手续,权证等证明材料是否合规齐全,权属关系是否明确;
(三)充分了解具体,地块的有关情况,通过了解城市规划等有关信息,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前景、房地产市场子、土地市场环境等因素,尽可能确定抵押地块的款来价值,尽可能选择升值潜力大或预期收益高的地块作抵押。
同时,对于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也应作好分析,防止中介部门趋利性的高估地价行为
(四)要对对拟提供贷款的储备地块,要做好可行性分析和收益方案预测分析,减少盲目性,增强预测能力。不仅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而且要积极关注配合,甚至直接介入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或土地管理部门向市场供地环节,以保证资金的有效回收。例如:贷款银行可以同土地储备机构或其上级部门达成协议,储备土地的出让费用直接由土地使用者缴到贷款专门设立的账户上;储备土地招标、拍卖时,贷款银行派人到现场,由中标人或竞得人当场与贷款行订立协议,将抵押地块上的义务从土地储备机构转到中标人或竞得人身上,中标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缴纳费用解除抵押或以竞得地块继续抵押以取得贷款,这样,不仅使贷款行的抵押贷款有了更加合法的保障,也增加了客户群,可谓一举多得。
第四篇:委托贷款风险防范
三、委托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1、按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贷前调查、授信风险评价及贷款支付。虽然委托贷款的对象和用途等要素由委托人确定,但银行也应对借款人资质、信用状况、财务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还款来源、担保情况进行基本审查,并按“三办法一指引”的要求进行贷款资金的支付。
2、加强委托贷款合同管理。1)在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委托贷款合同时,建议要求委托人作为一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若银行分别与委托人及借款人签订合同,建议借款合同及相应的担保合同经委托人书面确认。2)在履行委托贷款合同时,如果需要变更委托人的指示,建议取得委托人书面同意;委托人指示的变更,建议要求以书面形式作出,银行保留相应的书面文件。3)银行作为受托人,应明确其作为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不应承担任何因委托人和借款人原因造成的风险损失。
3、及时告知委托人关于借款人情况变动。银行在委托贷款发放后,建议将从公开信息渠道可获知的借款人出现的任何可能影响贷款安全的情况及时书面通知委托人。
4、在诉讼时效内催收、提起诉讼。银行在贷款逾期后应承担包括向借款人发送催收通知书并获取证据、协助委托人进行诉讼等义务;建议在与委托人的委托合同中明确银行为办理委托贷款催收事项所支出的包括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等合理费用由委托人承担。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贷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以银行为原告提起诉讼向借款人主张债权。
第五篇:调研报告:探讨研究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新举措
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自正式实施以来,以其较低的利率、灵活的贷款方式、简便的办理流程等受到广大职工的青睐。特别是近年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规模逐年扩大,为我市住房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为职工住房提供了稳定的信贷资金,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截止目前,我市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亿元,贷款余额*亿元,帮助*户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但由于近年来我市房地产市场快速扩张,房地产开发企业猛增且良莠不齐,房地产市场管理尚不到位,贷款期限长、额度大等等原因,如何规避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提高住房公积金资产质量成为当前重点研究课题。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的主要风险,对如何有效防范风险进行思考探讨。
一、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的风险
(一)市场和开发单位风险。
首先,房地产业是最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直接影响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安全。当房地产市场因过度投机行为催生或扩大房地产泡沫时,必然带来信贷规模的持续膨胀。一旦泡沫受刺激破灭,资产价格急剧下降,极有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届时将无法正常回收贷款,即使通过处置抵押房产也可能无法完全收回贷款本金,从而导致逾期贷款的集中爆发。其次,开发单位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楼盘烂尾或者房屋出现质量问题、延期交房、权证办理不及时等原因,造成购房者损失,借款人的还款意愿降低,不愿意继续还款,将矛盾转嫁给公积金中心。三是,开发单位存在恶意欺诈行为,勾结内部人员骗取公积金贷款,在取得公积金贷款后,挪作它用或卷款潜逃,造成资金损失。目前,我市房地产市场虽较为平稳,但潜在风险和隐患已偶有显现。比如,XX。相邻的XX市据头条报烂尾已成批量。(二)借款人的风险。
一是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期限长,额度大,借款人、抵押人、担保人及抵押物在还款期间有可能发生变化,可能由于失业,伤残等丧失还款能力,或是借款期间借款人有死亡或其他突发事件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导致贷款不能按期足额收回,形成逾期或呆账。二是借款人有意赖帐,套取贷款,假借款,恶意不还款等。有的借款人以各种理由拖欠或故意赖帐不还贷款,还有的因为不是公积金缴存人,借用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人做购房贷款申请人,日后出现纠纷,影响贷款的偿还。类似情况在我市严防死守、严密防范下虽极少发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几率会越来越大。(三)内部管理风险。
中心办理贷款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贷款调查、审核、审批等环节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等因素,对不符合规定的贷款给予办理,最终导致了不良贷款的产生,给中心造成了无法追偿的损失。还有,是中心内部管理薄弱,借款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造成“重复贷款”或夫妻“双方贷款”,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从而形成了贷款风险。这两种情况,目前我中心尚未发现,但据新闻媒体报道外地中心发生多起,个别人员还受到刑事处罚,这是潜在的风险。二、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针对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的风险,我中心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严密筛查风险点,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千方百计降低公积金贷款风险,做了大量工作。在这次调研中,通过与一线工作人员座谈、探讨,我认为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管控。
(一)针对房地产市场“泡沫”原因。
一是建立风险预警和风险发现机制。尝试委托专业的分析机构,收集市场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分析、对比,并对房地产项目的市场前景、管理能力、运营能力、财务能力和营销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为管理中心做出风险评估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北京、广州、深圳已有先例,他们每年委托专业分析机构对风险做一次评估,效果很好。二是调整贷款政策。鉴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已出现过热后萧条迹象,应根据市场状况相应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如提高公积金贷款购房首付比例,压缩贷款占比份额,挤出房地产“泡沫”,提高贷款资金安全。(二)针对借款人原因。
首先应该重点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通过对借款人的教育程度、职业职务、年龄信息、收入稳定性、发展前景、家庭经济环境、抵押房产风险情况、保证人的担保资质与担保能力等,加强个人资信评估,准确的掌握借款人的各项具体情况,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其次落实公积金贷款全程担保,公积金管理中心与有资质、有实力的大型信贷担保机构合作,实施公积金贷款全程连带担保,有效化解公积金贷款信用风险。几乎所有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中等城市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来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我市一直在探索这种办法,但一直在路上,没有落地。(三)针对开发商原因。
首先要做好项目准入审查工作,对开发商的资产情况、信用情况、经营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准入项目的“五证”情况、施工情况、销售情况进行实质审查,严把项目准入风险关。其次要加大风险排查力度,对合作项目实施分类管理(正常类、关注类、风险类),每月一查并建立动态台账。同时通过信用查询、网络信息等手段掌握开发企业最新动向及财务状况,关注楼盘是否有“烂尾”迹象并及时采取追贷、停贷、缓贷等措施,切实防范期房楼盘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四)针对住房公积金中心内部管理原因。
首先要提高放贷人员的素质,重点强化四个意识。强化规范意识,使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催收、内部稽查等工作流程化,制度化,处处管理规范;强化风险意识,严格贷款申请人的资格关,抵押担保关,审批发放关和还款催收关,把风险意识锻炼成为放贷人员的潜意识。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终身责任制,不论是失误还是有意违纪都要终身负责。其次要加强内部稽核控制,实施全面监督反馈制度。内部稽核必须在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独立,确保内部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加大内审力度,实行稽核处罚制和稽核告戒制。第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大督查制度,每年抽调一定力量对贷款业务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修正问题、堵塞漏洞、清除风险。总之,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紧迫艰巨的工作,公积金管理中心在立足于服务广大公积金缴存人的基础上,要大力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创新认识,强化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控,提高资产质量,使我们的工作在健康良性的轨道上运行,使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解决广大居民住房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