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中的初始环节,也是充分发扬民主、科学选任干部的重要环节。实施干部选拔任用流程管理以来,??县把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作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创新干部初始提名方式,从源头上探索民主用人、科学用人、规范用人的干部选任新路子。
一、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主要做法
初始提名人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用人结果,???县全面落实群众在干部选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扬民主,从竞争择优入手,积极拓宽提名人选范围,不断规范提名程序,严格提名责任追究,有效避免了在少数人中选拔的弊端,保证了初始提名工作的公平公正,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关注、支持。
1、始终坚持竞争择优,积极拓宽初始提名范围。
一是让干部群众推荐提名。干部的优劣和表现,群众最有发言权。??县采取鼓励群众积极推荐,组织乡镇、县直部门干部职工全员推荐和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全面推荐等方法,扩大群众在干部选任初始提名环节的参与面,把群众公认体现在源头上。近年来,新提拔的??名科级干部全部按照这一程序提名推荐,干部选任工作充分体现了民意,提高了社会公认度。
二是在优秀干部中推荐提名。???县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把干部的初始提名与工作业绩挂起钩来。对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的干部,优先受理提名请求;对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处于末位和因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党风廉政等因素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和个人不予提名。同时注重从基层和经济建设、信访维稳等一线干部中提名推荐干部。两年来,县委提拔重用的干部中,基层和经济建设一线干部占68%。
三是在后备干部中推荐提名。后备干部是领导干部的预备队,为防止提名的随意性,县委规定被提名的干部,原则上必须是后备干部,较好地解决了“备而不用”和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去年上半年县委调整的??名干部,初始提名人选全部在后备干部库中产生。
四是推动公开选拔推荐提名。公开选拔是广纳优秀人才的最有效途径,提名范围更广,条件更宽,只要符合招考条件,就可以参与推荐提名。近几年来,县委先后组织了4次公开选拔活动,42名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公开选拔提名走上科级领导岗位。另外还有126名优秀年轻干部通过竞争上岗提名走上股、所长岗位。
2、始终坚持公开透明,不断规范初始提名程序。
一是强化公开意识,推进了提名过程公开化。首先是职位公开。提名前,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拟选任的职位、任职资格条件、提名主体范围、提名方式等,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初始提名。其次是提名过程公开。无论是组织提名还是个人提名,都公开进行,提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保证了提名过程“阳光透明”。去年,我们将空缺的县监察局党外副局长职位、任职资格和条件进行了公布,面向全县进行个人自荐提名,社会反响比较好。
二是强化民主意识,推进了提名主体多元化。我们进一步规范领导提名,改进组织提名,扩大群众提名,尊重自荐提名,推动竞争提名,明确了组织部门提名、单位党组织提名、领导干部个人提名、公开选拔提名、个人自荐提名、全额定向推荐提名和重要岗位人选全委会上差额推荐提名等七种提名方式。与传统做法相比,提名主体范围明显扩大,形式更加多样,更多的人有了提名权,参与了提名工作,既拓宽了荐举渠道,开阔了选人视野,又增强了广泛性,使选拔工作更加民主。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推进了提名行为规范化。我们研究制定了《???县选拔任用科局级干部初始提名试行办法》,对干部初始提名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规范。无论是单位党组织还是个人,凡向组织部门提名推荐干部,必须填写《选拔任用干部初始提名推荐表》,详细写明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推荐职务和推荐理由,属组织提名的加盖单位党组织公章,属个人提名的签署个人姓名。同时还明确规定了提名理由不充分,提名人选不符合资格条件,未按要求填写初始提名登记表,超职数提名,党组织提名未按要求进行集体研究等5种不受理情况。去年以来,先后有???名同志因提名不符合要求而未受理。规范的程序和运作,克服了提名工作的随意性,维护了干部工作的严肃性。
3、始终坚持权责对称,合理界定初始提名责任。
责任追究是制约提名权滥用、避免选人用人腐败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增强初始提名准确性的关键所在。???县按照“谁提名、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提名主体即为责任主体。单位党组织和干部个人在提名人选时,不实事求是介绍被提名人的情况,明知不符合任职条件,却隐瞒事实,坚持提名推荐的;被提名人选在提拔重用后,发现提拔重用前有严重问题影响任职或提拔重用后两年内出现重大问题的,要对初始提名主要责任人实行问责。
二、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初步成效
1、开阔了选人用人视野。通过七种形式的广泛提名,大量优秀干部被推荐出来,组织部门通过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视野来认识和了解干部,掌握了大量优秀干部的信息,提高了识人选人的水平。仅通过09年年度考核就储备了156名后备干部,县委和组织部门可以根据职位要求和工作需要,在更多的干部、更广的范围内初始提名人选,选人用人视野进一步开阔。
2、扩大了选人用人民主。规范初始提名后,向群众公开了空缺职位,提名条件,明确了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等多种提名方式,打破了干部选任在初始提名环节暗箱式、神秘化的做法,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情,实现了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到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转变,进一步落实了群众的“四权”,真正选出了人民群众满意、需要、拥护的干部,真正扩大了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
3、规范了选人用人行为。通过规范初始提名后,使集中在组织部门和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县级部分领导等少数领导干部的提名权得到了有效制约和化解,科学规范了领导干部的用人行为。另外通过向干部群众公开初始提名相关工作,将提名的职位、范围、条件、程序等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强化了对领导干部用人行为的监督,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去年???县在县委全委会上组织参会人员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了评议测评,测评综合满意率达到了99%,广大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工作较为满意,选人用人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4、激发了干事创业活力。通过规范初始提名,组织选人视野更加开阔,用人更加注重实绩,更是为干部个人搭建了一个展露才华的平台。干部个人可以向组织进行毛遂自荐,主动走入组织视野,让一些平时一些不被组织了解又想干一番事业、确实有胜任领导岗位能力素质的干部看到了希望,促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扎实工作,加强锻炼,提高素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接受组织的挑选和考验。2008年以来,先后有1000余名年轻干部主动向组织申请到经济开发区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信访部门等一线锻炼,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三、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启示
1、领导带头是关键。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工作,制约了领导干部在人事任免方面的权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改革干部任用制度的气魄、胆识和自觉性,否则初始提名环节将处于“空转”状态。实施干部选任流程管理以来,县“四大家”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干部任用条例》和流程管理系列办法,带头严格执行了“五个不准”规定,即:不准搞临时动议,突击、频繁提拔干部;不准违反《条例》规定插手和干扰组织部门正常工作;不准为亲朋好友、身边工作人员说情;不准向组织部门口头打招呼提名推荐干部;不准搞非组织活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确保了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工作顺利推进。
2、民主公开是基础。民主公开是选任干部的必经程序和基础性工作,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不断增强初始提名工作的透明度。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公开提名的程序、方式和内容,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营造初始提名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将民主推荐作为初始提名的主要渠道,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参与初始提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更要注重群众公认,广泛地运用民意,把群众意愿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标准之一,初始提名人选民主推荐得票率达不到50%的,一律不准进入考察程序,对得票靠前、票数相当的初始提名人选,坚持在第二轮推荐中先述职再推荐。
3、健全制度是保证。为了配合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推进,首先要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工作制度,坚持备育、备用结合,为初始提名做好人才储备;其次要积极完善“三级推荐”机制,进一步扩大群众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参与面,真正实现群众公认、领导公认、组织公认的有机统一;最后要配套建立权责对称的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按照“谁提名、谁负责”的原则,对初始提名主要责任人实行问责。同时要设置人机双重把关制度,按照初始提名环节设置的4个大项和43个小项指标把关,没达到“硬杠”要求的,一律“亮灯”提示,确保“不合格产品”不能进入下一程序。
第二篇:规范干部初始提名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启动程序,也是决定干部任用质量的首要环节。近年来,敦煌市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关,不断规范初始提名程序,落实初始提名责任,着力推进初始提名环节的民主化、公开化和制度化建设。
一、突出重点,明确提名
主体
敦煌市在选拔任用干部的实践中,不断扩大提名推荐环节的民主,采取组织提名、领导干部个人提名、干部群众联名提名、公开选拔提名、竞争上岗提名、公推公选提名、全额定向推荐提名等多种方式提名推荐干部建议人选。
1、组织推荐提名。包括市委常委会(全委会)、市委组织部、基层党组织和上级党组织推荐。市委组织部根据领导班子配备需要,结合干部考核、平时考核、民主推荐和群众认可程度,召开部务会议,提出拟提拔和调整的干部初步建议人选。市委常委会(全委会)结合干部绩效考核、考核和社会公认程度,可提出拟提拔和调整的干部初步建议人选。基层党组织和上级党组织也可根据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需要,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同意后,向市委组织部书面提名推荐干部初步建议人选。
2、个人推荐提名。包括领导干部推荐、干部联名推荐和自我举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人选时,必须填写《科级干部推荐表》,并负责地写出书面的署名推荐材料,介绍被推荐人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说明推荐理由和任职岗位建议,注明与被推荐人的关系。干部群众及各级党代表、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可联名推荐干部建议人选,并明确提名任职意向和提名理由等内容。
3、公开选拔提名。包括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提名。2005年以来,敦煌市采取“一推双考”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公开选拔了18名科级领导干部和7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按照有关程序向市委常委会进行了提名。
二、紧扣核心,规范提名程序
敦煌市不断探索完善提名推荐制度,进一步规范提名程序,从程序上把好了推荐提名的质量关口。一是公告初始提名职位。在每次调整任用干部前,市委组织部都要向市委常委会(全委会)、相关单位公告拟配备、提名的领导职位。二是明确提名原则、条件。敦煌市在提拔任用干部中,提名人选一般从科级后备干部中产生。所有推荐人选必须具备《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敦煌市对推荐提名的干部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资格和德才条件,一一进行审查,不符合任职资格和条件的,不列为提名对象,不提交会议讨论。三是开展民意调查和民意测评。敦煌市在干部初始提名中,坚持民意调查、民意测评和民主推荐,民意集中到哪些人身上,就把哪些人作为提名对象。四是提供初始提名参考人选。市委组织部按照拟配备的岗位要求,综合单位民意测评、民主推荐和干部日常考核结果,按每一职位不少于2名的要求,提出参考人选报市委研究确定考察对象;对于平行调整的领导干部,一般由市委组织部征求各方面意见后,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差额提出人选。市委常委、委员既可以根据市委组织部提出的参考人选进行推荐,也可以署名另外推荐他人;最后,经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综合分析,提名考察对象,向市委汇报考察方案。五是进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和酝酿协商。初始提名人选属提拔任职或平级转任重要职务的,进入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环节;属其他平级转任的,进入酝酿环节。
三、抓住根本,落实提名责任
敦煌市不断健全干部推荐责任制,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个人提名推荐干部,推荐者为首提责任人;党组织推荐干部,其主要负责人为首提责任人。在推荐提名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追究首提责任人的相关责任:被推荐提名人选选拔使用后,发现提拔前存在严重影响任职问题的;领导班子违反规定程序进行推荐的;明知干部人选不符合提拔任职条件和规定,以个人意愿强行通过推荐的;其他原因造成推荐不当,产生严重后果的。党组织推荐人选,未经集体研究提出的,视为无效,对主要责任人给予批评并责令检查;对推荐工作不负责任,推荐的人选在考察时发现有明显问题的,对主要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推荐人选,推荐人主观上因照顾关系而推荐不实的,要给予批评教育;推荐情况严重失实的,视情予以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通过进一步明确提名责任,增强了干部初始提名的严肃性,在工作实践中真正落实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水平。
第三篇:20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_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全建业
(中共长沙县委党校 湖南 长沙410129)
摘 要: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应从明确提名主体、认定提名资格、规范提名程序、落实提名责任、强化提名监督等五个方面着手,以期从源头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提名人选的质量,提高选拔任用干部的公信度。
关键词:初始提名;选拔任用干部;公信度
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Regulate the Initial Nomination of Elected cadres to Improve Public Confidence in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QUAN Jian-ye(Changsha Coun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Changsha Hunan 410129, China)Regulate the initial nomination of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should be clear from the body, found eligible for nomination, the nomination process specifi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omination responsibility,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of the nomination of five aspects, so as to curb the malpractices from the source, ensure the quality of nominations and improve public confidence in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cadres.Key words: initial nomination;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cadres;public trust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道关口,是选人用人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由此可见,初始提名在选拔任用干部中意义深远,其产生的效用要远远大于后续环节,直接影响到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和水平。一般而言,干部一经提名,后续民主推荐、考察等环节,很大程度只是走过场,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否则都会一路绿灯。因此,如何规范初始提名,提高选拔任用干部公信度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初始提名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初始提名存在的问题
1、概念难界定,认识有差异。当前,人们对初始提名概念的界定把握不准,对内涵的挖掘不深入、全面,对外延的概括不够具体和明确,是否应该把初始提名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独立环节看法各异。有人认为,初始提名是一种提名推荐行为,作为一种参考依据,是否进入程序值得商榷;也有人认为,从理论上讲,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初始提名的权利,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不同层级的干部,对干部、职位的了解和认识还有差异,因此,对于初始提名权重的划分难统一。还有人认为,各地初始提名都有自己的习惯和做法,如果削弱地方党委主要负责人的提名权,就是挑战党委权威,有违党管干部原则等等。认识上的差异,造成了各地选拔任用干部初始提名中的不同做法,虽说有深圳初始提名的制度化、鞍山“署名差额推荐、空岗平职交流”的探索,但全国仍有不少地方存在“推荐”变“交办”,“提名”即“提拔”的现象。
2、标准难统一,提名易走样。一是提名人选资格不确定。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要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但是在今天看来,品德的量化难度很大,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在初始提名时感性多于理性。由于不同提名主体的思想认识、学识水平、对干部的熟悉程度不一样,因而导致对提名人选的德
才评价不一致。具体到某一岗位时,没有充分考虑工作需要,空缺岗位的现实情况,迁就照顾地确定提名人选,仅仅依靠个人对干部的了解程度而圈定人选,甚至违规提名亲属或身边的工作人员,将初始提名权当成实现自己利益的特权和工具。二是提名范围不明确。目前,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中存在范围过窄的现象。为了维护“圈子”利益,往往根据自己的人设定提名资格,将提名人先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同时,一个职位空缺后,人选是从本单位内部产生,还是从外单位交流任职,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标准,这样就为主要领导确定意向人选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三是提名主体不确定。由于提名主体的多元性,使得在提名过程中,是要尊重党委主要领导意见,还是按照管人与管事相一致原则,又或是按照群众公认的原则,没有较详细的规定,具体操作难度大。
3、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在初始提名中,到底应包括哪些具体环节和内容,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提名过程中,领导者通过谈话、电话等方式,有意无意的暗示提名,随意性很大,不仅不利于提名人选的筛选和甄别,而且对组织部门的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比如说,一个单位出现职位空缺,究竟要在多长时间内推荐选拔,提名人选来自后备干部人才库还是从其它单位交流,各地基本上是沿袭一些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且以“一把手”的工作习惯为转移,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操作程序的不规范就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左右提名人选提供了机会。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意识到公信力就是生命力,而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直接关系到党和
政府的公信力。公信度是一个“易碎品”,需要精心呵护,稍有不慎就会流失和受损。初始提名程序的不规范,操作的不透明,使得群众无法进行有效监督,选拔干部任用的公信度无从谈起。以民主推荐为例,由于结果不公开,群众只有填票投票的权利与义务,缺乏对过程、结果的知情,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投票表达出来的共同意愿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是大、是小,还是根本就没作用。群众的不知情,使得监督成为一种形式,强烈的“被愚弄感”大大降低了群众参与推荐的热情,结果的真实度、可信度必然大幅降低。
4、主体不明确,责任难追究。目前,已形成组织提名、个人署名推荐提名、个人自荐和群众联合推荐、竞岗式提名四种形式。这四种形式就决定了提名主体的多样性。提名主体的不明确,提名程序的不规范,署名推荐的落实不到位,操作的不透明导致了实际操作中推荐责任的模糊化。少数人在干部任用中掺杂个人意志,通过“走程序”的形式实现个人目的,程序上看似中规中矩,实质上体现个人意志,推荐者只行使提名权利,却不承担推荐责任,导致“个人以组织的名义行使权力,而责任却由组织来承担”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推进干部工作民主化,大大降低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存在的上述问题,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又有体制、环境等客观实际的制约;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概况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思想认识有偏差。一是对“党管干部”理解的偏差。部分领
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曲解党管干部原则,认为党管干部就是党委管干部,党委管干部就是党委“一把手”管干部,甚至还有人认为规范初始提名,就是弱化党委用人权,甚至是挑战党委的权威。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人们潜意识认为:谁该提拔重用了,而不是职位需要人了。因此,在初始提名的操作上,部分领导提前介入与酝酿,不是先定职位后选人,而是围绕人选找位置。二是对民主推荐理解的偏差。时下,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存在拉票、贿票等现象,部分领导干部就以此为借口,为防止以票取人,而将民主推荐结果排除在初始提名的依据之外,虽说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结果失真,但也为个别人以程序之形掩盖内容之实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个人自荐理解的偏差。毛遂自荐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是在人治思想仍然严重的今天,个人自荐被部分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曲解,认为自荐者狂妄自大,是一种不谦虚的表现,从而切断了提名渠道,扼杀了干部自我表现的积极性。
2、民主氛围不浓厚。一方面,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下,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化,至今仍然有着“官本位”思想的残留,内心深处对当官、掌权有着盲目的追求,“论资排辈”、“家长制”思维在人们头脑中挥之难却,“伯乐相马”的干部选拔理念对今天的干部选拔任用影响至深。反腐专家任建明分析了“伯乐相马”的弊端:第一,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并且不会随伯乐数目的增减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第二,这种模式存在很大的腐败机会和腐败动机,而且腐败行为一旦发生,还会使治理难度增大;第三,这种模式也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由此可见,在选人用人过程中一旦缺少伯乐,人才和庸才
就无法分辨出来。所以,在“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再加上市场经济过渡追求利益的价值观念,领导的提名权将会无限扩大,很容易滋生买官卖官、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最终的结果就是干部是否被提拔任用,不是取决于干部的德才,而是取决于主要领导人的主观意愿。另一方面,群众关心度不高。由于在干部推荐中,存在“与己无关”思想;在竞争上岗中,存在“人选早已内定”的看法;再加上,推荐结果的运用不到位,挫伤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群众推荐提名难以体现。
3、提名制度不健全。虽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干部任用程序中对民主推荐有所规定,但《干部任用条例》中并没有将“提名”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项工作单独进行规范和明确。实践证明,如果“初始提名”这一环节没做好,即使其它环节再严密,也会影响到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另外,初始提名的规范还需要一系列制度配套,如个人署名推荐、干部空缺职位公开、干部选拔作用责任追究等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影响了规范初始提名工作的深入推进。
4、相关监督不给力。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中,初始提名运作空间最大,干部群众知情最少,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正是这种隐蔽性,使得不管是上级、同级还是下级,在目前的体制下都无法对干部初始提名权进行有效监督。一是上级难以监督。初始提名环节缺乏制度规范,只有习惯做法,没有正式的谈话记录或具体的会议纪要,上级组织部门难以进行检查。二是同级不敢监督。同级班子成员有参
与和知情的优势,但在现行权力运行机制下,“一把手”对于单位各项事务有绝对的权威,这种情况下,同级班子成员往往慑于权威,难以发挥监督作用。三是下级无法监督。受知情权的限制,群众对干部选任的具体过程尤其是酝酿环节难以监督,对级别越高的干部,群众监督越难、越乏力。
二、规范选拔任用干部初始提名的思考
(一)明确提名主体是前提
规范初始提名的前提就是要明确各提名主体,以解决“提谁的名”问题。一是规范“一把手”提名。毛主席讲:“领导干部就两件事,出主意,用干部”,由此可见,领导提名是职责所在。但初始提名权是公共权力而非特权,更不是领导自身拥有的垄断性、稀缺性政治资源。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有句名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在选拔任用干部中需要规范领导干部的初始提名权,尤其是规范“一把手”提名权。领导干部提名要做到做到“三提三不提”,即只提方向原则,不提具体职位;只提选任标准,不提具体人选;只提选拔要求,不提人选范围。二是强化组织部门提名。组织部门是代表党组织履行干部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本身就应该是提名主体。组织部门在行使提名权时,需要尊重党委主要领导的意见,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和领导岗位空缺情况,结合考核结果,通过召开部务会或部长办公会集体讨论,提出合适建议人选;要通过健全制度,限制和规范领导干部提名权,防止“领导意图
凌驾于组织部门之上”现象的出现。三是落实群众推荐提名。党的群众路线决定初始提名必须坚持群众举荐。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的德才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提名主体除了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村支部书记延伸以外,需要进一步拓宽了干部群众参与提名的范围,要充分尊重和保障群众推荐提名权。但在落实群众提名权时,需要把握知情度和关联度,防止“不知情人投不知情票”、“以票取人”的现象。四是完善差额初始提名。就要让群众推荐的提名人选与领导干部、“常委会”等少数人提名的人选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不能只让领导干部提名人选进入考察、公示等环节。只有通过初始提名产生差额人选,才能有比较,分出高下,才能实现优中选优。五是推广公推公选提名。公推公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新亮点,即是一种全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也是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公选推荐提名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更能反映干部任用工作中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
(二)认定提名资格是基础
哪些人有资格作为初始提名人选?这是初始提名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初始提名中有必要形成一个初始提名资格准入机制,以解决“提谁的名”的问题。一是“库”中精英。也就是说公务员要想晋升,必须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获得晋升资格,将优秀人才聚集到干部提拔、交流人才库中,确保后备干部库的“蓄水量”,并将后备干部作为初始提名的首要来源。二是群众公认者。要优先提名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人,特别是那些勇于开拓创新、破解难题有本事;
坚持科学发展、好中有快有贡献;长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有功劳;立足本职岗位、踏实肯干有潜力的人。三是专业人才。对于专业性强,又未获得准入资格的,提名任用一律按“破格”对待,遵从“破格”选任规定。
(三)规范提名程序是关键
完善初始提名,提高选拔任用干部公信度需要规范提名程序,扩大提名推荐中的民主化程度,以解决“如何提名”的问题。首先,公开相关信息。要及时发布空缺职位及推荐提名公告,向推荐主体公布空缺职位、选拔条件、提名要求、职位人选等,让普通群众有充足时间进行筛选酝酿,以增强推荐的公开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进行推荐提名。通过组织提名、领导提名、群众民主推荐和个人自荐方式,初步确定推荐提名人选。再次,筛选提名人选。根据第一次公推确定的初步人选,组织部门分别到提名人选单位和推荐任职单位再次进行较小范围的民主提名推荐,每个职位按照3∶1的比例,实行差额初始提名。最后,公示初始提名人选。通过网络、电视、党报党刊对初始提名人选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到目标单位开展推荐考察等后续工作。
(四)落实提名责任是根本
责任追究是约束提名权、抵制不正之风、保证提名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前,初始提名环节出现的诸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监督和约束,尤其是对于主要领导提名权缺乏有力的责任追究,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因此,规范初始提名,应按照“谁提名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追究方式,畅通监督渠道,让责任追究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一是要明确提名主体的责任。初始提名要遵循权责一致原则,谁提名谁负责。二是要明确责任追究内容。以下情形需要追究提名责任人的责任:临时动议、突击提拔的;提拔人员在被提名之前有严重问题的;提名人选不能胜任工作的;权钱交易,违规提名的。三是要明确责任追究的方法。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认为“推荐环节是一个关键,今后在干部任免时,要写入推荐人的姓名,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任何提名主体在提名时,必须写出书面推荐材料并署名,提出推荐理由和使用建议,经组织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
(五)强化提名监督是保证
一是公示提名主体和提名人选。林喆曾说过:“用人制度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就是提名这个环节,提名者和被提名者都应该公布于众,并设立举报箱,让群众监督。”因此,要借助网站、电视、报刊等媒体公示提名人选、提名责任人和提名理由,落实好群众的监督权。二是公开提名程序。坚持“程序违规即视全程无效”原则,发挥举报电话的作用,强化过程监督,切实提高群众监督的力度和份量。三是畅通监督渠道。提名人选提拔任用后,其提名推荐表和干部考察材料、研究讨论的会议记录等原始材料,都应作为干部工作档案材料一并存档,当群众需要时,可通过履行相关手续进行查阅,发挥群众的监督权。参考文献:
[1]任建明.伯乐相马与规则赛马——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初评和建议[J].明鉴,2003(02)[2]陈成.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的对策建议[J].领导科学,2008(09)
[3]杜晓、赵晨熙.中央整治换届不正之风跑官被指是权力玩弄制度[N].法制日报.2011-2-12 [4]邹小云.以完善的初始提名机制助推科学用人[J].领导科学.2007(10)[5]杨宝连.层级式提名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运用[J].领导科学.2009(05)[6]郑宪丰.委任制公务员领导职务初始提名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4)
责任编辑:姚茂权
作者简介:
全建业(1980-),男,中共长沙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专业。
联系电话:***;E-MAIL:FIXFLASH@126.COM
第四篇: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定稿]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关键。谁拥有初始提名权,谁就有提拔干部的权力。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最后选人用人的失败。如何从理性上扩大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将提名决策权前移?带着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对部分前沿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思考和探索。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各地在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度难把握,衡量标准不够明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把**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推荐的结果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重要依据。但最后“得票数”不能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唯一依据,必须结合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组织部门在综合分析时,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例如,评价一个干部究竟要有多少群众认同,才算得上群众公认;得票数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干部的群众认可程度和实际能力等。对某一岗位应该选用什么人,不该选用什么人,没有限制性规定,具体操作时不好把握。此外,按照什么比例产生提名人选没有硬性规定,没有操作依据。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不够规范,提名环节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也就是先**后提名。现行的提名推荐方式有组织行为,也有个人行为;有正式的书面形式,也有个别领导口头推荐等等。对哪些“组织和人员参与”无具体规定,不同地方的提名方式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地方不同的领导之间、同一个领导对不同的职位,甚至同一个领导在不同时期对有关职位的启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实际上是先提名后**,即先提出建议人选,再去征求意见,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可供操作的行为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失察失误责任难追究。提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导致了提名权的责任主体很难确定,使得推荐者只行使提名权力,却不承担提名责任。对于推荐造成的失察失误责任也很难追究。少数领导干部在干部任用中掺杂个人意志,通过“走程序”的形式实现个人目的,造成“程序上看似中规中矩,实质上体现个人意志”的现象。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深化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但从总体上看,制度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如:如何提名、怎样提名、提名范围如何界定,在操作层面上还没有制度可循,在操作过程中不好掌握等。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推荐反馈机制,群众只参与了测评、推荐过程,而不知道推荐结果,对**测评和**推荐结果缺欠认真的研究分析。个别地方党委领导干部对**推荐结果,合意的就强调“必须尊重民意”,不合意的就强调“不能简单以票取人”,**推荐结果运用的权威性不足。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社会氛围还不够浓。职位空缺调配信息尚欠明朗化。就传统做法而言,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后,组织上考虑进行配备时,对外公开一般都是到**推荐阶段时在目标推荐单位进行小范围公开,其他主体很能难获取信息,限制了其他主体参与的机会,不利于调动其他主体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干部选拔任用群众公认原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群众提名权不明确,导致群众参与选择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干部选任的准确度,增加了干部选任的风险成本。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办法的建议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扩大**,完善程序,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透明度,有效避免少数人选人,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化、规范化。
第五篇: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关键。谁拥有初始提名权,谁就有提拔干部的权力。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最后选人用人的失败。如何从理性上扩大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民主,将提名决策权前移?带着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对部分前沿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思考和探索。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地在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民主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民主程度难把握,衡量标准不够明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重要依据。但最后“得票数”不能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唯一依据,必须结合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组织部门在综合分析时,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例如,评价一个干部究竟要有多少群众认同,才算得上群众公认;得票数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干部的群众认可程度和实际能力等。对某一岗位应该选用什么人,不该选用什么人,没有限制性规定,具体操作时不好把握。此外,按照什么比例产生提名人选没有硬性规定,没有操作依据。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不够规范,提名环节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也就是先民主后提名。现行的提名推荐方式有组织行为,也有个人行为;有正式的书面形式,也有个别领导口头推荐等等。对哪些“组织和人员参与”无具体规定,不同地方的提名方式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地方不同的领导之间、同一个领导对不同的职位,甚至同一个领导在不同时期对有关职位的启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实际上是先提名后民主,即先提出建议人选,再去征求意见,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可供操作的行为规范。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失察失误责任难追究。提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导致了提名权的责任主体很难确定,使得推荐者只行使提名权力,却不承担提名责任。对于推荐造成的失察失误责任也很难追究。少数领导干部在干部任用中掺杂个人意志,通过“走程序”的形式实现个人目的,造成“程序上看似中规中矩,实质上体现个人意志”的现象。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深化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但从总体上看,制度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如:如何提名、怎样提名、提名范围如何界定,在操作层面上还没有制度可循,在操作过程中不好掌握等。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民主推荐反馈机制,群众只参与了测评、推荐过程,而不知道推荐结果,对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结果缺欠认真的研究分析。个别地方党委领导干部对民主推荐结果,合意的就强调“必须尊重民意”,不合意的就强调“不能简单以票取人”,民主推荐结果运用的权威性不足。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社会氛围还不够浓。职位空缺调配信息尚欠明朗化。就传统做法
而言,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后,组织上考虑进行配备时,对外公开一般都是到民主推荐阶段时在目标推荐单位进行小范围公开,其他主体很能难获取信息,限制了其他主体参与的机会,不利于调动其他主体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干部选拔任用群众公认原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群众提名权不明确,导致群众参与选择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干部选任的准确度,增加了干部选任的风险成本。
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办法的建议
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扩大民主,完善程序,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透明度,有效避免少数人选人,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加大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初始提名方法、程序及其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增强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参与初始提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干部选任中,更广泛地运用民意,把群众意愿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标准之一,真正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加大公开力度,切实营造干部选任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完善制度,建立科学、完备的民主提名机制。一是建立空岗预告制度。在民主推荐之前,对所有拟选任的岗位进行描述,把空缺职位、任职资格和条件、选拔方式和程序等提前向群众公开,给群众充分的酝酿时间,允许其作必要的调查或讨论,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掌握必要的信息。二是建立推荐提名责任制。任何单位党组织或领导干部个人向组织部门推荐干部提名人选时,要实事求是地填写推荐表,并附上署名的推荐材料,推荐材料要包括推荐人选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和民意情况。要如实地反映推荐人选的优缺点,对推荐失真失实、造成用人失误的,要追究推荐人的责任。提名乡镇和重要职能部门正职干部,实行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一把手”应有的用人建议权在确定参考人员名单的过程同步得到体现,又受到全委会委员民主提名的合理制约,有效防止用干部问题上少数人或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把提名上的失误控制在最小程度。三是探索试行差额提名制度。采取明确推荐职位、任职条件,召开领导干部大会进行定向“海推”,县委常委会二次提名,确定考察对象进行差额考察,县委全委会或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四是建立符合条件参加推荐人选公示制度。对经审查符合参加推荐条件的人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让群众进一步审查。五是建立定期民主推荐干部制度。结合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换届考核和后备干部推荐,在全委会或更大范围内定期推荐干部,丰富干部工作的信息,为组织部门提供推荐参考人选打好基础。
严密程序,扩大提名工作民主程度。为确保个人、组织和民主推荐提名权利的均衡性和有效性,扩大提名工作的民主程度,必须在初始提名的准备程序上下功夫。民主推荐是初始提名的基础,民主推荐的范围越广,程序越规范,初始提名的质量就越高,就越能体现初始提名的民主程度。一要科学界定提名主体的范围。单位规模不是很大,领导与干部职工之间相互比较了解,人员容易集中的,应实行全员推荐;对规模比较大,或者所属单位比较分散,人员不易集中的单位,在确定推荐人员时,除了让全体领导干部、机关干部、所属下级单位负责人参加外,还应到部分基层单位推荐或由部分群众代表、服务对象参加推荐,尽可能让多数群众参加,使广大群众都享有民主权利。二要创造好民主推荐的环境。要提前向群众公开推荐职务和条件,给群众充分的酝酿时间,允许其作必要的调查以至讨论酝酿。要作好充
分的动员,消除群众的顾虑,明确推荐的具体事项,减少群众推荐的盲目性,提高推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三要科学分析推荐结果。推荐结果虽然可以反映一定的民意,但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在工作中要多做考察了解工作,多方面听取意见,在辨别意见真伪的基础上,正确分析个别人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看法的关系,干部小节与主流的关系,从而对推荐结果作科学的判断。四要适当公开推荐结果。为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荐结果可在参加推荐人员范围内公开,既能够将干部选任工作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也可以增加广大群众参与干部选任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定初始提名考察对象。在充分酝酿、征求所在单位主要领导意见,并经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提出初始考察对象初步人选后,向常委会汇报,确定初始提名考察对象,进行差额考察。
规范提名方式,增强民主参与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在个人推荐提名上,要明确权利,严密程序,完善制度,规范地进行推荐,而且必须向组织部门推荐,按要求填写推荐表。如果所推人选得不到所在单位大多数群众拥护就不列入提名考察对象。在组织推荐提名上,要绝对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在提名时,必须充分体现公正性,避免照顾安排。在民主提名推荐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推荐数量由等额推荐向差额推荐转变,扩大群众和组织选择的空间。二是实现推荐方式从集中推荐向分层次分散推荐转变,把各个层次干部、群众的意见分开来,综合分析。三是实现推荐结果从封闭运行向适度公开运行转变,提高民主推荐的可信度和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