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期限管理指导意见-鄂农信发[2010]44号

时间:2019-05-14 14:4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期限管理指导意见-鄂农信发[2010]44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期限管理指导意见-鄂农信发[2010]44号》。

第一篇: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期限管理指导意见-鄂农信发[2010]44号

鄂农信发〔2010〕44号

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贷款期限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武汉农商行,各市、州、县农信联社(农合行):

为贯彻落实银监会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规定,省联社对《湖北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期限管理指导意见》进行了修改。现将修改后的文件印发给你们,请迅速组织培训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八月三十日

湖北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贷款期限管理指导意见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贷款期限管理,防范信贷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实现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可持续性好转,根据《湖北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基本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本意见所称贷款期限是指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含展期协议,下同)中约定的合同履行期间和期日。

第三条 各级行、社应当本着依法合规、实事求是、友好协商、流动性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贷款期限。

第四条 省联社制定的单项信贷产品制度对贷款期限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二章 贷款期限的确定

第五条 贷款期限应由借贷双方根据贷款用途、资金状况、资产转换周期等自主协商后确定,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确定贷款期限时,借款人的非经营性现金流或其他还款来源可以作为影响贷款期限的重要参考因素。

首次建立信贷关系的客户,其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与单笔借款用途相适应的资产转换周期。

临时性、季节性的贷款,其期限应当根据借款人资金周转特点确定,禁止用于长期周转。

第六条 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应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规模和周期特点予以合理确定,以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实现对贷款资金回笼的有效控制。

因执行订单合同所需要的临时周转贷款的期限,一般应控制在组织生产加合理结算期限范围内。

订单提前履行或提前结算的,应当提前收回贷款。承贷行、社(指从事经营的信用社、支行等分支机构,下同)在借款合同中应对此作出特别约定。

第七条

个人贷款期限应通过建立借款人合理的收入偿债比例控制机制,结合借款人收入、负债、支出、贷款用途、担保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并控制借款人每期还款额不超过其还款能力。

第八条 固定资产贷款的期限一般根据项目评估报告书确定。

固定资产贷款建设期、还款期较长的,可以在贷款发放时适当给予宽限期。贷款宽限期应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第九条 固定资产贷款除总贷款期限外,还必须有分期还款计划期限。分期还款计划根据项目评估时的预期还款来源及实现进度确定,固定资产贷款还款来源提前实现的,应提前归还贷款。分期还款期限及额度应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第十条 各级行、社应充分重视分期还款的“早期预警”功能,审慎使用到期一次性归还的还款方式,积极推行分期(按月、按季或其他合理周期)还款,避免贷款集中到期使借款人的即期偿债能力不足。

对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消费类贷款,应按月、按季或其他合理周期确定分期还款数额。

对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性贷款,可以根据借款人的资产转换周期,按月、按季或其他合理周期确定分期还款数额。

对生产经营项目季节性较强、资金回笼分散的借款人,承贷行、社应根据其季节性特点和资金回笼特点与借款人约定分期还款数额。

对一次性投入的基础设施或服务业贷款,(如收费性的公路、桥梁、旅游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网吧、洗衣店、美容美发店等小型服务项目),应按季、按月、按旬或其他合理周期确定分期还款数额。

第十一条 借款人融资总量较多或有多笔贷款的,承贷行、社在核定贷款期限时,应注意贷款到期日的合理分布,避免信贷资金批量进出影响借款人的正常生产经营。

第十二条 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承诺有其他还款来源的,承贷行、社在确定贷款期限时可以考虑其他还款来源对还款期限的影响,其他还款来源实现后应及时归还贷款。

第十三条 承贷行、社应根据借款人现金流匹配还款计划。承贷行、社在报上级审查、审批的贷款报告中,应对借款人现金流与贷款期限是否匹配及分析过程作专段描述。

上级行、社应认真审查承贷行、社确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的依据和理由是否充分,上级行、社在审批文件中要求调整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的,承贷行、社应在执行前与借款人再次沟通,经确认借款人能按调整后的期限和方式还款的,方能发放贷款。

第三章 贷款展期

第十四条 贷款展期是指借款人因故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时,经借贷双方协商同意,延长原借款合同约定的贷款期限的行为。

第十五条 借款人申请办理贷款展期应同时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生产经营正常,资信状况良好,具有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

(二)还贷意愿好,前期利息已经结清;

(三)除自然人客户外,营业执照和贷款卡(证)按规定进行年检;

(四)积极配合承贷行、社的贷后管理;

(五)除信用贷款外,能提供符合承贷行、社要求的足值、有效的贷款担保;

(六)没有违反借款合同约定的行为;

(七)承贷行、社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 符合第十五条基本条件的借款人,由于下列原因之一,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农信社可以根据借款人的申请办 5

理贷款展期:

(一)原定贷款期限短于企业资产转换周期或项目(含房地产项目)评审测算期限;

(二)因归还贷款计划过于集中导致借款人还贷困难;

(三)因自然条件变化、国家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导致贷款项目建设期延长、投资增加,未能达到预期经济效益,按合同约定归还贷款暂时有困难;

(四)经承贷行、社确认已落实还贷资金来源,但不能按借款合同约定期限即期到位;

(五)由于发生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等原因,致使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

(六)由于季节性因素或市场价格变化等原因使产品推迟收获、出售,致使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

(七)其他符合国家政策或省联社规定需要办理展期的情形。

第十七条 以下贷款不得展期:

(一)已办理过借新还旧的贷款;

(二)已重定期限的固定资产贷款;

(三)已经实现销售收入,但没有按约定的销售收入比例及时还贷的房地产开发贷款;

(四)已实现还款来源,但未按约定的进度还款的固定资产贷款;

(五)借款人还款意愿较差的贷款;

(六)预计展期后借款人仍然不能归还的贷款;

(七)省联社专项业务品种规定不得展期的贷款。第十八条 贷款展期由借款人在贷款到期前的合理期限内提出申请,该合理期限由承贷行、社根据审查、审批和办理展期所需的必要时间确定。

贷款展期获准的,承贷行、社应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展期协议,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贷款展期未获准的,承贷行、社应及时通知借款人组织资金按合同约定还款,到期未能清偿的部分,应转入逾期贷款核算,并按合同约定收取逾期贷款利息。

同一笔贷款只能展期一次。

第十九条 确定贷款展期期限要结合贷款收益、借款人还贷能力、其他还款来源以及贷款担保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短期贷款展期期限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不得超过3年。

一年以内(含)的个人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一年以上的个人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与原贷款期限相加,不得超过该贷款品种规定的最长贷款期限。

第二十条 贷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未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的,贷款展期后的利率浮动水平原则上须高于原贷款利率浮动水平。

贷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的,从展期之日起,贷款利率根据新的期限档次利率确定,且利率浮动水平原则上不得低于原贷款利率浮动水平。

第二十一条 办理保证贷款展期时,由原保证人继续提供 7

保证担保的,原保证人必须出具继续履行保证责任的书面承诺,承贷行、社应重新审查原保证人是否具备保证人资格和担保能力。

原保证人不符合规定条件或不愿意继续提供保证担保的,不得办理展期。但借款人另行提供农信社认可的其他合法、有效担保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 办理抵(质)押贷款展期时,应当取得抵(质)押人书面同意,承贷行、社应重新评估抵(质)押物是否足值。承贷行、社认为抵(质)押物需要保险的,应将保险事项作为展期条件之一。

第二十三条 办理信用贷款展期时,借款人需符合省联社关于发放信用贷款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须提供经承贷行、社认可的有效、足值担保后方可办理。

第二十四条 办理贷款展期时,承贷行、社为防范风险的需要,可以要求借款人变更担保条件或担保方式。

第二十五条 贷款展期不得直接改动原借款合同和借据。经审批同意后,承贷行、社应根据批准的贷款展期条件,在原期限到期前及时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展期协议。

第二十六条 承贷行、社在签订借款展期协议前,应对原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对存在可能危及承贷行、社利益和贷款安全的疏漏,应与借款人、保证人、抵(质)押人在借款展期协议或同意继续履行担保责任的书面承诺中予以补正。

第二十七条 贷款办理展期后,承贷行、社要将办理贷款 8

展期的客户申请书、批准文件和借款展期协议等资料与原借款合同、借据及有关资料、文件等一并归档保存,以确保贷款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第二十八条 展期期限达到规定上限的,展期贷款到期后必须收回,不能收回的,从到期次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计收罚息。

第二十九条 对贷款展期后仍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借款人,承贷行、社要运用法律及其他手段催收贷款本息,同时停止受理新增融资申请。

第四章 流动资金贷款借新还旧

第三十条 贷款借新还旧是指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后,农信社重新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以新贷款资金偿还旧贷款。

借新还旧是一种临时性、补充性的信贷管理措施,各级行、社应锁定对象,逐年压缩借新还旧贷款的总额。

第三十一条 办理借新还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有利于提高贷款质量,降低贷款风险,清收贷款本息,或有利于巩固优良客户和拓展有发展潜力的客户。

(二)符合信贷权限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程序审批、发放和管理。

第三十二条 办理借新还旧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的经济组织和个体经营户的流动资金贷款;

(二)生产经营正常,但因经营性占用确实无法按期归还贷款;

(三)办理前借款人已归还一定比例的贷款本金;

(四)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意愿良好,不欠利息,社企合作关系较好;

(五)最近一期贷款风险分类为正常类或关注类;

(六)担保贷款办理借新还旧的,新贷款的担保强度不低于原贷款的担保强度;信用贷款办理借新还旧的,应提供担保。

原则上,同一贷款按照以上条件办理借新还旧的,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最高可办理2次借新还旧;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只能办理1次借新还旧。

第三十三条 因资产保全的需要,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贷款,也可以办理借新还旧:

(一)原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存在法律上的缺陷,信贷资产面临现实或潜在风险,需要通过借新还旧予以补正;

(二)通过借新还旧能使信用贷款转化为担保贷款,或使高风险担保贷款转化为低风险担保贷款;

(三)通过借新还旧能压缩一定比例的贷款本金或收回欠息,并确保新发生的贷款利息能够按时支付;

(四)因企业改制、重组而合理分割原企业债务,需要办理借新还旧重新落实债权。

第三十四条 对符合条件的优质客户,需要长期占用授信额度的,可按规定采取循环方式使用贷款。

第三十五条 对已经办理借新还旧的贷款,借款人不能以 10

自有现金流归还贷款的,原则上不得办理新增融资业务。

第三十六条 对已经办理借新还旧的贷款,应根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认定其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形态。对同时满足下列四项条件的,可列为关注类贷款:

(一)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

(二)重新办理贷款手续;

(三)贷款担保有效;

(四)属于周转性贷款。

第三十七条 借新还旧时,新贷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原贷款期限(不含展期期限),最长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第三十八条 借新还旧后贷款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应当确定分期还款计划,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分期还款计划应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特点合理确定,原则上以每月、每季度为单位确定还款期数,每一还款周期间隔不长于6个月。确定分期还款计划时,还款的进度应与还款的期数尽可能同步。

第三十九条 借新还旧贷款涉及到担保的,应重新签订担保合同,并按规定办理抵(质)押登记手续。

第四十条 办理借新还旧,应在借款申请书、借款合同、借据的贷款用途中明确载明贷款用途为借新还旧。

第四十一条 借新还旧按新增贷款审批程序审批,并按新增贷款要求重新办理贷款手续。

第四十二条 办理借新还旧时,应先将新贷款资金全额划入借款人帐户,然后同时从借款人帐户中扣划资金用于归还原贷款。

第五章 固定资产贷款重定期限

第四十三条 固定资产贷款重定期限是指借贷双方经协商同意,以发放一笔等额贷款,收回借款人或原借款人的贷款,对原借款合同确定的贷款期限进行修订的行为。

第四十四条 重定期限的基本条件是:

(一)借款人不属于农信社确定的退出类客户;

(二)生产经营正常;

(三)还贷意愿好,积极配合承贷行、社收贷收息,无逃废债或恶意欠息等不良记录;

(四)重定期限后,新的期限内形成的折旧(含无形资产摊销)、税后利润和其他还款来源能够偿还贷款;

(五)贷款项目工艺技术先进,产品在还贷期内有市场。第四十五条 符合上述基本条件,且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固定资产贷款可以进行重定期限:

(一)原定贷款期限不符合评审测算结论或不符合企业(项目)资产转换周期的;

(二)应借款人要求,为降低利率档次而导致期限过短的;

(三)还贷安排过于集中导致借款人还贷困难的;

(四)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国家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造成贷款项目建设期拖长、投资增加,不能如期产生经济效益,借款人按合同约定还贷暂时有困难的;

(五)已落实用项目效益或借款人综合效益之外的其他资金来源还贷,但不能按合同约定期限即期到位的。

第四十六条 因资产保全的需要,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 12

贷款,也可以办理重定期限:

(一)原贷款为信用方式,或贷款担保不落实,或担保无效,通过重定期限可以落实担保、降低风险的;

(二)贷款风险较大又难以一次全部收回,通过重定期限可一次收回贷款本息20%(含)以上的;

(三)原借款人不能按合同约定还贷,但经农信社同意与其他法人进行资产重组,重组后的法人信用等级在AA-级(含)以上的;

(四)贷款逾期较长或已形成不良,但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依法追索,为保全农信社资产需变更借款合同并进行重定期限的;

(五)其他符合国家政策或省联社规定需要重定期限的。第四十七条 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固定资产贷款不得重定期限:

(一)不在上述第四十四条至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范围内的;

(二)还款来源被挤占挪用的;

(三)通过重定期限仍不能促使借款人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

(四)债权债务或担保无法落实的;

(五)省联社另有规定的。

第四十八条 重定期限应由借款人提前向承贷行、社提出书面申请,按新增贷款审批程序审批。承贷行、社在办理重定期限过程中,应当按照贷款重组的要求落实好风险控制措施。

重定期限只能办理一次。

第四十九条 重定期限贷款涉及到担保的,应重新签订担保合同,并按规定办理抵(质)押登记手续。

第五十条 重定期限不得直接改动原借款合同和借据。获准重定期限的固定资产贷款,承贷行、社应向借款人或新借款人发放一笔等额贷款,收回借款人或原借款人的贷款,根据批准的重定期限,与借款人或新借款人及担保人签订新的借款合同和借据(担保合同),注明借款用途为归还原借款合同项下的借款,同时,将原借款合同、借据及有关资料、文件(担保合同)作为新借款合同的附件,以确保借款档案的完备性和连续性。

重定期限的贷款出帐手续比照本意见第四十二条办理。第五十一条 重定期限的贷款,应落实分期还款计划,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第六章 贷款期限的执行

第五十二条 承贷行、社要增强合同约束意识,正确区分合同签订日和生效日。

合同签订日为各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盖章)之日,各方当事人未在同一天签字(盖章)的,最后一方当事人签字(盖章)之日为合同签订日。

合同签订日即为合同生效日。承贷行、社也可根据需要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生效的条件或期限;约定合同生效的条件或期限的,自条件成就或期限到达之日为合同生效日。

合同生效后,承贷行、社应严格按合同约定的条件、期限和方式履行发放贷款的义务。

第五十三条 承贷行、社应在贷款批准后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签订日不得早于贷款批准日。禁止在借款获批前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包括签订以贷款审批通过为生效条件的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

第五十四条

贷款期限自实际放款日起算(分次放款的,自首次放款日起算),实际放款日以借据记载为准。

同一份借款合同项下存在多笔借据的,每笔借据的到期日期均不得超过首次放款日对应的贷款期限。

第五十五条 借款人提交借据之日为申请提款日,承贷行、社可根据需要,在合同中约定迟延提款的违约责任。

合同中约定了申请提款日的,承贷行、社应督促借款人在约定期限内满足提款条件,按期申请提款;借款人迟延申请提款的,承贷行、社可按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中未约定申请提款日的,承贷行、社应督促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满足提款条件,及时申请提款。

第五十六条 借款人满足约定的提款条件申请提款的,承贷行、社应及时受理,并按约定的时间办理贷款资金出账手续。

承贷行、社与借款人约定采取分期提款方式的,应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分期提款的日期、条件等事项。

第五十七条 承贷行、社办理贷款资金出账之日为贷款发放日,贷款利息自贷款发放日开始计算。

第五十八条 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前申请提前还款的,经 15

承贷行、社同意后,可以提前还款。

第五十九条 合同约定的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含提前到期),贷款未获清偿时,承贷行、社要及时向借款人、担保人主张权利,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及时采取清收措施,不得放任贷款逾期。

第七章 其他事项

第六十条 借款人按照规定在约定的期限和额度内申请循环贷款,循环期内以新贷还旧贷或归还后再贷的,不属于本意见所指的借新还旧。

第六十一条 对与农信社保持长期、稳定信贷关系,能为农信社带来较高收益的核心客户,可适当放宽期限约束。

第六十二条 承贷行、社应当规范贷款期限管理,不得以转贷、换据、改据以及在原合同和借据上加盖印章等违规方式处理贷款展期、借新还旧和重定期限;不得短贷长用、违规调整期限、违规对关联方在贷款期限中给予特殊优惠政策。

第六十三条 本意见由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解释、修订。

第六十四条 本意见自发文之日起施行。与本意见相抵触的规定,以本意见为准。

主题词:信贷管理

期限管理

通知

送:湖北银监局。

内部发送:本联社领导,办公室、信贷管理处、风险管理处、稽核监察处。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办公室

2010年8月31日印发

共印130份

第二篇:号文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

宁启复线指安发[2009]67号

宁启复线电化工程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

各参建单位:

为又好又快地推进宁启复线电化工程建设,按照铁道部和上海铁路局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围绕“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指导思想,结合宁启复线电化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成立组织,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

1.1、各单位必须以部、局标准化管理制度为基础,全面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各单位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积极认真地推行标准化指挥部、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监理站、标准化作业、标准化工地的建设。

1.1.1、指挥部:宁启复线电化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由指挥任组长,由副指挥、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各部门主任及副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标准化制度的制定、标准化管理的推进、考核和落实。

1.1.2、设计单位:设计项目部成立由指挥任组长,副指挥、项目总体任副组长,各专业负责人担任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相关的标准化制度,对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进行细化量化,细化制定施工配合、设计变更等制度,制定部门职责和人员岗位职责。

1.1.3、监理单位:监理站成立总监任组长,副总监及分站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标准化的管理制度、选择标准化的人员、管理标准化的现场、执行标准化过程的控制。

1.1.4、施工单位:各施工单位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各副经理、总工、总经济师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分项目部经理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标准化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树立一种干工程就要严格讲标准的习惯,以保证标准化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中落到实处。

二、抓住重点,深入推进四个标准化建设。

2.1、在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要按照“镜头不换,纵深发展”的原则和标准化管理体系框架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建设标准体系,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的标准化。

2.1.1、管理制度标准化。

2.1.1.1、各单位须根据国家、铁道部和上海铁路局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管理办法,结合各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各标段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明确管理目标,提出工作要求,细化工作程序,落实人员责任,完善考核制度;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将执行结果纳入人员考核范围,严格追究不执行及执行不力人员的责任。

2.1.1.2、宁启复线电化工程建设指挥部依据部、局颁布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结合项目实际,以《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指南》为蓝本,完善内部管理、计划财务、工程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物资设备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细化各项管理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标准。

2.1.1.3、设计院项目部要细化、量化铁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依据《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设计配合管理暂行办法》,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制订配合施工管理实施办法、变更设计的实施细则、人员责任和工作守则、施工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

2.1.1.4、各施工单位要细化、量化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规定及施工技术标准,按照铁道部规定和上海铁路局对建设项目的要求组织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及物资设备管理制度,编制作业指导书、施工作业要点卡片,制订相关的考核办法。

2.1.1.5、各监理单位要细化、量化铁路建设项目监理管理规定,组织编制监理实施细则。要组织现场监理机构根据铁道部规定和上海铁路局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建设单位管理制度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现场监理机构的工作制度,明确现场监理机构的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和岗位职责。

2.1.2、人员配备标准化。

2.1.2.1、各单位根据项目管理岗位要求配备具有相应技术、技能、以及协调能力的人员,实现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符合建设标准的工作团队。

2.1.2.2、各参建单位要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协议约定,兑现承诺,配足配齐项目管理所需的人力资源。要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管理和业务知识,切实提高参建人员对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干事达标准的能力。

2.1.2.3、宁启复线电化工程建设指挥部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配备责任心强、业务水平强的建设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和完善建设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与业务水平,以相应的考核进行约束。

2.1.2.4、设计院项目部要按规定及时组建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团队,组建设计现场设计配合机构,选派主持或参与该项目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技术人员常驻现场配合施工;要通过岗前培训提高设计配合人员素质,对配合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考核。

2.2.2.5、各施工单位要认真落实施工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根据工程类型、规模、特点和施工难易程度等,按照精干高效原则和扁平化管理要求配置工程指挥部管理人员及相关设备管理人员。各施工单位分项目部须按照要求建立自己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注重对人员管理能力、业务素质的培训和考核。特别对架子队的建设须结合铁道部部、铁路局架子队管理的相关办法组建作业队,按“1152”模式要配足配齐,并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按照相关考核办法对员工进行考核。

2.2.2.6、各监理单位要按照监理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和监理合同约定设置现场监理机构,配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能独立解决现场问题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及其他监理人员,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和考核。

2.1.3、现场管理标准化。

2.1.3.1、现场管理标准化就是将现场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把现场布置要求、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等转换细化为工作标准,实现规范建设,文明施工。各单位要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结合本项目特点,建立文明工地建设工作标准;依据《铁路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建立内业资料管理工作标准;依据《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制订建设项目劳务用工管理标准;制订试验室及搅拌站的管理标准。

2.1.3.2、宁启复线电化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确定项目总体的生产布局,编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重大施工方案,审查监理规划和设计配合细则。加强与地方及有关部门的协调,落实资金到位、征地拆迁、外部配套电源等问题。审查制梁场、铺轨基地、搅拌站、施工便道等大临设施并检查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大型机械设备配备、使用、维修、保养工作,组织甲供材料供应,监督检查甲控材料自购材料质量。提出现场管理和文明工地的管理要求,对勘察设计单位的现场配合作业、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查,同时督促监理单位按检查标准实践检查并验证各项问题的整改情况,保证现场管理标准化的实现。

2.1.3.3、设计院项目部要按合同约定完成勘察设计工作,按照设计图纸供应协议约定的时间和批次交付施工图。做好施工图技术交底、现场地质资料核对确认、测量控制网维护等工作。要根据现场变化及时完善勘察设计工作;按照变更设计管理规定及时完成变更设计。协助指挥部落实外部协议签订,做好征地拆迁、管线迁改、交叉跨越等外部协调工作。调查现场,做好相应补勘工作。

2.1.3.4、各标段施工单位要认真落实施工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将现场管理标准化作为标准化管理的核心;要按照《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满足施工需要,做好施工现场布置工作。要做好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警示标志的设置,安全防护用品的配置,确保现场用电安全、危险爆破用品使用安全。要做到现场各种质量数据、原始记录真实完整,对质量现状进行分析。要加强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地,及时处理现场废物垃圾,整治道路污染.要规范管理机械设备.按照生产需要配置机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要加强物资材料管理,严把物资材料进场质量关,规范物资材料保管工作。加强技术管理,组织做好施工图现场核对,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工程测量工作。要按照《工地试验室建设标准》施工需要,建立工地试验室,规范试验程序,实现专业化管理,保证抽样规范性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完善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建立文明施工的行为标准,实现文明施工目标。

2.1.3.5、各监理单位要按照建立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以现场监理作为监理工作的核心,注意夜间施工的监理工作,实现监理监控全覆盖。要按规定建立监理试验室,做好原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质量检验、验收。按规定频次数量进行质量检测;要加强对大临工程和施工单位试验室的检查,要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及文明工地建设,并督促整改。要按照《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实施巡查和旁站监理工作。要根据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指导书,将监理工作内容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分解,使现场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程序具体化、定量化,并纳入监理人员工作手册。

2.1.4、过程控制标准化。

2.1.4.1、过程控制标准化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控制管理过程,是将现场标准化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通过标准化对建设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将过程控制工作具体化、定量化,形成过程管理工作标准,按照工作标准实施过程管理。

2.1.4.2、过程控制是实现建设目标的重要管理内容。指挥部以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将“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分解为具体要求,通过合同转化为实施目标。组织勘察设计、用地审查申报、环境评价报批等前期工作,按照批准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建设。对监理规划、设计配合工作细则进行审查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对参建单位的目标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加强变更设计管理,加强实施性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调整的审查工作。

2.1.4.3、设计院项目部要将指挥部确定的并纳入勘察设计合同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等过程控制目标贯彻到勘察设计工作中。要按照勘察设计程序,组织地质勘探、现场调查资料的检验、审核,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论证、复核,要规范现场设计配合工作流程,实现设计配合工作程序标准化、规范化。要参加

指挥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调整,参与重大施工技术方案研究,协助解决有关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并根据确定的施工组织方案优化施工图设计,参与并配合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参加工程质量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

2.1.4.4、各施工单位要将指挥部确定的并纳入施工合同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等过程控制目标进行细化,贯彻到每项工作、工序和整个施工过程。要切实做好施工图核对,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现场施工组织进度计划和施工作业计划,优化资源配置,组织计划实施。落实质量责任制和程序性文件,实现全员质量管理,对影响质量的要素进行重点管理。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预案,分析影响安全的要素,做好预防工作,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严格执行安全作业程序。要严格按照施工图和作业标准进行施工,推广符合现场实际、作业人员好记好用的应知应会卡片,真正将各种管理要求和措施融入到作业标准中,落实到作业人员的操作中。要严格施工过程考核、评定工作,做好工程自验,做好工艺过程控制创新等工作。

2.1.4.5、各监理单位要将指挥部确定的并纳入施工合同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等过程控制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到各个监理工作阶段、各个监理环节和每个监理人员。按照持续改进和闭环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实现每一项监理工作、每一个监理程序的标准化。要对施工复测进行监督审核,审核实施性施工组织

设计,监督工艺试验;审核关键施工技术方案和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对验工计价工程数量进行审核,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要以质量、安全为监理重点,监督、检查施工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运行情况。对施工行为进行监控、督导和评价,对工程实体质量实施监控,使施工行为符合规程规范,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三、落实计划,有序推进。

3.1、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建立并执行标准。按照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以及过程控制标准化的要求,牢固树立“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的理念,以贯彻执行标准化指挥部、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监理站、标准化工地、标准化作业为主线,让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各参建单位切实抓好学习、建设、推进、验收四个阶段。

3.1.1、第一阶段:学习阶段(2009年12月25日—2010年元月20日)。

3.1.1.1、集中地点组织各参建单位主要领导开展五个标准化的学习,参照上海铁路局编制的《标准化指挥部》、《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监理站》、《标准化工地》、《标准化作业》五本书进行进一步

深入学习。首先保证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在认识上到位、在思路上清晰、在内容上明了。各施工、监理、设计单位要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专人负责、明确计划节点、明确学习要求,共同学习、共同推进,努力营造“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的浓厚气氛。

3.1.2、第二阶段:建设阶段(2009年元月21日—2月18日)。

3.1.2.1、各参建单位首先要认真抓好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监理站、标准化工地建设,集中精力,按照具体标准抓好落实,为后期推进积累经验,做好准备。不断反复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标准,树立正确的建设方向。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

3.1.3、第三阶段:推进阶段(2009年2月19日—4月20日)

3.1.3.1、各参建单位要切实发挥好核心作用,突出推进重点,明确阶段目标,切实抓好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的落实,进一步协调、指导和督促下属单位共同推进;各施工单位要以现场文明施工和标准化作业为重点,抓好重点工序控制要求的落实;各监理单位要结合各单位的具体要求,提高现场监理人员业务素质,落实重点工序的旁站监理,加强中心实验室建设;设计单位要按照《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设计配合管理暂行办法》,组建现场设计配合组,明确标准化工作处理程序,建成一批标准化现场配合组。

3.1.4、第四阶段:验收阶段(2009年4月21日—5月22日)。

3.1.4.1、指挥部按照“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严格按照铁道部、路局关于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对本项目符合条件的标准化项目部、监理站、工地的单位进行验收,定期评比,给予适当奖励和授牌。施工、监理单位纳入信用考核,直至清退出上海局铁路建设市场。

四、严格考核,确保成效。

4.1、指挥部将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纳入对设计单位、各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考核,并纳入信誉评价,形成闭环管理。通过全方面、全方位的考核,确保工作责任的全面落实和标准化工作的快速推进。指挥部定期对各参建单位进行评比,对优秀单位进行奖励,对不合格单位进行严肃的处罚。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此页无正文

主题词:基本建设

标准化

指导意见

:上海路局建设管理处

指挥部各部门

宁启复线电化工程建设指挥部综合部

2009年12月25日印发

第三篇:《太原市农村信用社“白领通”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晋源区中心社关于“白领通”贷款的管理办法

各信用社、分社:

为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不断满足市场多层次地金融服务需求,打造农村信用社的特色信贷产品,拟定了《太原市农村信用社“白领通”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包放、包收、包效益”的原则,明确责任人,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培训。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全面推行“白领通”信贷产品,进一步拓宽农村信用社信贷市场。

同时,各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机制,简化流程,开设农贷窗口,开发“农户通”信贷产品,彻底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附件:

1、太原市农村信用社“白领通”贷款管理指导意见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一日

晋源中心社

“白领通”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白领通”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贷款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及《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结合农村信用社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所称的“白领通”贷款是指在职国家公务人员、县级以上(含县级)事业单位人员、金融从业人员、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用于个人消费类贷款业务。

第三条“白领通”贷款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二章贷款条件和用途

第四条申请“白领通”贷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借款申请人须为“白领通”客户;

(二)年龄在22(含)—55周岁之间,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有固定职业、固定住所和稳定的经济收入,且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

(四)个人信用良好,无不良记录;

(五)办理了“信合通”银联卡;

(六)符合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白领通”贷款主要用于购买大宗物品、房屋装修、购买汽车、子女上学、旅游等个人消费类资金需求。贷款不得用于以下用途:

(一)购买国家明令禁止的物品;

(二)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投资;

(三)国家明确规定的其它禁止用途。

第三章贷款额度、期限及利率

第六条“白领通”贷款额度应根据借款人所属行业、职务、地域及消费种类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额度不得超过借款人贷款期间家庭收入的55%,金额原则上不得突破50万元。

第七条贷款期限限定:贷款期限+借款人年龄<≤=55,且贷款最长期限不超过5年(含5年)。

第八条“白领通”贷款的利率应按照《太原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指导意见》确定,可适当优惠。

第九条还款方式分为“按月或按季付息、到期还本”和“按月付息、分期还款”两种。

(一)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采用按月或按季付息,到期一次还本。

(二)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采用按月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具体由借贷双方根据实际情况约定,并在合同中详细载明。

第四章贷款方式

第十条 “白领通”贷款可采用信用、保证、抵押和质押四种担保方式办理。

第十一条信用担保方式(暂不开通此项业务)只针对科级(含)以上干部,并根据借款人所属行业、职务、地域及消费种类等因素合理确定相应的贷款额度。

第十二条保证担保方式要求由一名“白领通”客户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第十三条抵(质)押担保方式要求合理确定其可抵(质)押资产范围,抵押资产范围:以易变现独立商铺、独立写字楼、住宅(第二套)等;质押资产范围:存单、凭证式国库券等。抵(质)押率应控制在《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规定的范围之内,并在有权登记部门办理登记手续。质押担保方式的,出质人及其财产共有人须出具《共有人承诺函》,同意将自己的全部财产用于质押。

第五章风险监测

第十四条贷前调查应全面了解借款人、担保人有无不良记录、有无不良嗜好、有无涉讼纠纷等,特别要重点关注民间借贷情况。要重点关注借款人、担保人工作调动、职务调整等情况,并建立个人贷款档案,定期进行更新完善。

第十五条对于抵(质)押物,要调查了解其产权关系,核实其有无产权纠纷,确保抵(质)押物足额、保值、易变现。

第十六条在办理贷款相关手续时,必须实行“面签制度”,即借款人和担保人与信用社必须当面签署有关合同资料,并留有影像资料。合同中应约定贷款种类、贷款用途、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和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等。

第十七条借款人出现下列情形的,农村信用社应及时采取债权保全措施:

(一)发生借款合同约定的违约行为;

(二)借款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且借款人无继承人、财产代管人或继承人、财产代管人拒绝、怠于履行借款合同义务的。

第十八条贷款发放后,如发现借款人有下列行为的,应立即停止发放未提款的贷款,必要时可根据合同约定,解除借款合同并提前收回已发放贷款:

(一)以逃避债务为目的转移个人资产;

(二)卷入或即将卷入重大的诉讼或仲裁程序、法律纠纷;

(三)未按期偿还农村信用社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务;

(四)有其他拖欠到期债务的行为;

(五)拒绝或阻挠农村信用社定期监督检查的;

(六)借款人及家庭发生足以影响贷款安全的重大变化,未及时告知农村信用社的;

(七)借款人、担保人被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被降职等其他情形;

(八)足以影响借款人债务清偿能力的其它情形。

第十九条如借款合同发生纠纷,借贷双方应予以协商解决。协商未达成统一意见的,任何一方均可依法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条贷款到期未能收回,责任人必须下岗清收,直至贷款收回,否则,按照不良贷款责任追究相关办法进行追责。

第二十一条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在办理贷款过程中,如出现违规违纪等行为,应依据《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规处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未在《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规处罚管理办法》中列明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或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如出现违反法律的行为,将移送司法机关。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太原城区联社晋源中心社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三条本指导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湖北省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健康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健康管理是通过健康监测、评估、危险行为干预和随访服务,指导服务对象维护健康、寻求适当的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具有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能力,提升人群健康水平,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健康湖北”全民行动计划(2010-2015年)》,探索健康管理工作模式与办法,加快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实现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健康为中心,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在试点地区和单位探索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工作规范和运行模式,扩大健康服务内涵和覆盖面,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不断提高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二、工作目标

通过探索和创新,基本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健康管理工作。到2014年底,试点地区达到以下目标: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健康管理中心,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设置健康管理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康管理门诊(室)。

(二)在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统筹设置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心理危机等健康危险因素专项干预技术服务机构(或内设科室)。

(三)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知识全员培训率达95%,加快培养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从业人员。

(四)机关、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覆盖率达60%以上;中小学校为学生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覆盖率达95%以上;0-6岁儿童和孕产妇的健康管理率达到80%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4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5%以上。家庭(乡村)医生健康管理签约式服务覆盖辖区30%的居民户。学校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大型企业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60%、社区45岁以上中老年人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60%。

(五)试点地区门诊诊疗人次数、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健康管理服务普及行动

1、切实加强疾控机构的健康管理工作。

各级疾控中心要建立健康管理中心,开展群体性服务与个性化干预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重点开展职业人群、中小学生和老年人健康管理。

2、在医疗机构推行全面健康管理。试点地区医疗机构积极推行以维护健康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患者、医院、医保三方共同受益的健康管理方法。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全面健康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健康管理科负责医院全面健康管理工作。要通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综合利用病人和家属教育,病人自我保健选择和多学科小组管理,不断优化患者的医疗保健方案,确保病人在临床效果、费用支出上满意。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设置脑卒中等重大疾病筛查门诊,将原有的健康体检机构提升为健康管理机构,综合开展院前、院中、院后的健康管理工作,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出院病人的健康管理工作。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将健康管理服务的技术手段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紧密结合,设置健康管理门诊(室),为居民提供基本和非基本的健康服务。

4、统筹城乡、区域健康服务业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大力发展民营健康管理机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制定在专科建设、职称评定、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使社会力量成为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力量。

5、积极推广健康危险因素专项干预技术。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心理危机、吸烟、酗酒、功能性指标异常的专项或综合性健康危险因素干预门诊,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为亚健康人群开展个性化的专项干预技术服务,为慢性病人提供早诊早治服务,逆转和遏制健康危险因素的发展。

(二)健康维护行动

1、推行健康管理签约式服务。

各级健康管理机构要组建由临床医师(包括全科医生、中医师等)、公共卫生医师、家庭护士、健康管理师等组成的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并由健康管理服务团队与服务对象签约后,为签约居民提供规范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师在村医和家庭医生指导下,结合农村和社区服务实际需要,实施健康管理签约式服务。

2、将健康管理纳入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措施。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健康管理服务作为医疗集团、医联体或健康服务集团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在推进医保资金总额预付的过程中,应着眼长远,主动推行全面健康管理,让参保参合人员尽量少生病、不生病,从源头上节省医疗费用。

3、指导参保参合人员寻求合适的医疗保健服务。健康管理机构应与医疗机构建立就诊绿色通道,指导患者合理选择就诊、转诊医院;要及时掌握参保参合人员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提供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建议,指导他们有效地利用各种医疗保健服务,努力减少患者非必要的诊疗行为。健康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参保参合人员的申请,前往就诊医院审核诊疗项目是否必需,避免患者接受过度医疗和不合理收费。

(三)健康关怀行动

1、强化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机构应以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为目标,积极主动地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流动人口用工单位等建立健康管理制度,开展职工健康管理。

2、开展健康单位创建活动。

试点地区每年应开展健康单位评选活动。创建内容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康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健康管理工作人员和工作场所,开展职工健康体检、评估和建档,制定并落实员工健康管理达标奖惩制度,针对员工健康危险因素开展的危险行为干预,包括组织开设职工健康讲堂、建设健康食堂、健康楼道、健康小屋、健身房或设施,推行工间操制度和成立群众性健身活动组织,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员工健康的工作环境等。

3、做好职业病人的健康服务。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2009-2015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等,开展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职业病筛查(职业健康检查),健康状况评估(职业病诊断、伤残鉴定等),建立职业病病人电子健康档案,提供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功能康复训练与指导服务等。

(四)科学保健行动

1、进一步加强慢性病人科学保健。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等规范的要求,对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实行随访管理,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并提供转诊服务,提高慢性病人发现率、健康管理率和病情控制率。

2、继续加强重大传染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综合管理工作手册》等法律与规范的要求,对艾滋病、结核病、慢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患者及感染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按规定方案落实药物治疗与病人督导管理,做好传染源管理,提高病人治愈率和病情控制率。

3、全面推动老年人科学保健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老年护理、康复疗养等养老机构的转诊与合作机制,全面推进社区、农村健康养老服务,帮助老年人适应疾病、身体功能的改变。大力发展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认真落实老年人健康体检与生活自理能力等健康评估工作。

4、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科学保健

继续落实妇女儿童系统健康管理措施,在孕产妇管理随访和培训中,开展孕产妇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营养与饮食指导、孕期和围产期症状控制与呼吸运动技能指导。将预防接种作为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落实适龄儿童第一类疫苗的预防接种,在知情、自愿、自费的基础上,开展第二类疫苗的接种。

5、切实落实中小学生科学保健

学校应按照《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组织在校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根据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体检单位给出的健康指导意见,研究制订促进学生健康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促进学生健康的各项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五)健康保险推进行动

1、大力发展健康保险

探索健康管理与商业保险对接的适宜模式,尝试从商业保险公司管理费用中拿出专项经费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实现防控关口前移,降低人群健康风险。

2、认真落实保险对象健康管理

贯彻实施《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06)第8号),推进保险业与健康管理机构的合作,尝试商业保险公司与健康管理机构组成健康管理合作机构,为保险对象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保险对象健康水平和服务满意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保险公司经营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应当发挥健康管理机构对医疗服务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作用。

(六)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

1、普及健康管理知识 试点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应通过定期发布辖区居民健康信息,指导单位和个人树立健康管理的意识,主动寻求健康管理服务。在保障供给的基础上,制定鼓励性政策,激发广大群众关注健康和主动投资健康。

2、推广健康自我管理技能

以社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以慢性病人、高危人群为重点,组织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和社区群众养生互助组织,通过专业引导和集体活动,传播健康自我管理技能和家庭日常养生知识,让群众掌握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技能,促进健康行为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3、广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结合健康湖北全民行动,传播健康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技能,建设健康生活环境,重点开展平衡膳食行动、控油减盐行动、健康“一二一”行动、自我健康管理行动,无烟环境创建行动、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行动、健康产业发展行动等。

4、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企业、社区应设置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橱窗,发放卫生应急科普知识材料,组织观看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宣传录像,开通热线咨询电话,召开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利用广播、电视、各试点单位网站等,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体系,加快队伍建设 省卫生计生委成立健康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全省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建立湖北省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设置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强化全省健康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各试点地区政府应成立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逐步规范健康管理机构的建设。

(二)开展基线调查,制定工作方案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健康服务基线调查,根据社区诊断的结果制定当地健康管理工作方案。各健康管理机构应开展社区、单位、个人等层面的健康状况评估和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查,明确居民在社区、单位、家庭和个人层面分别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科学制定健康管理指导方案。

(三)制定工作规范,分级分类管理

制定健康管理机构服务规范,明确服务内容、方法与流程,引导健康管理机构全面开展包括健康信息收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追踪评估及就医指导等工作。

针对不同人群与需求,将健康管理服务分为三级,一级健康管理服务为国家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就医指导等服务,主要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鼓励其它健康管理机构参与一级健康管理服务;二级健康管理服务在一级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城乡居民开展的系统性健康体检、评估和个性化危险因素干预服务;三级健康管理服务针对有特定健康需求的居民提供的定制型健康服务。鼓励全省性学术团体等社会组织对健康管理机构的服务级别开展评估和认证。

分类制定高血压等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专项技术服务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在部省属医疗机构中,设置湖北省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专项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开展健康管理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各类健康管理机构规范运行实行动态评估与管理,加强质量控制,严格工作规范。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健康管理机构的监管,防止利用健康管理的名义宣传伪科学、出售伪劣保健品等不法行为。

(四)构建运行机制,大胆探索创新

鼓励各地整合大型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组建医联体、医疗集团或健康服务集团,明确各方的健康管理职能职责与分工协作机制,让健康管理在医保费用总额预付的支付方式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打通各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和健康管理机构的信息系统,将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非基本健康服务信息融为一体,以便准确掌握和运用城乡居民健康信息。

组织健康管理重点学科评审,支持健康管理学科的理论研究、健康管理关键技术与特色产品研发,以学科建设带动全省健康管理行业和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

试点地区要把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到当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医改工作目标,结合深化医改、健康湖北全民行动和本地卫生工作实际,加强组织管理,制定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健康管理试点工作。

试点地区应探索建立健康管理工作的政府、社会、个人多渠道筹资机制。应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健康湖北”全民行动计划(2010-2015年)的通知》规定,按人均1元的标准落实工作经费,用于健康教育材料的制作和健康指标的监测评估。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补助内容,并积极探索其它经费补偿渠道。

二级以上健康管理服务实行有偿服务。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健康管理机构的收费标准按同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收费标准执行。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资本开设的健康管理机构自行确定收费标准,明码标价,照章纳税。

五、进度安排

(一)启动阶段(2013年10~11月)

省卫生计生委确定武汉市黄陂区、鄂州市、汉川市、石首市为省级健康管理试点地区,宜昌市、咸宁市、赤壁市、云梦县疾控中心为省级健康管理试点机构,各市、州确定1个县(市、区)和1-2家健康管理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各县(市、区)确定1-2个乡镇和1-2家健康管理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武汉市部分大型企业、高校,宜昌市部分社区,咸宁市部分城镇和农村中学为卫生应急健康教育试点单位。各试点地区应制定“健康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做好动员部署,明确进度安排。

(二)试点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完成试点地区和单位的健康管理平台建设、人员培训与政策保障等准备工作。全面落实健康管理各项试点工作措施,促进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省卫生计生委对试点工作验收合格的地区,授予湖北省健康管理示范县称号,同时命名一批湖北省示范健康管理中心。卫生应急健康教育试点过程中,学校健康教育重点内容为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灾难逃生,企业为中毒控制、灾难逃生,社区为急救常识、灾难逃生。试点前期及评估阶段,分别对试点地区学生、职工、社区居民卫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进行测试与评估(每个试点单位各随机测试500名)。

(三)推广阶段(2015年~)

通过现场评估与专家论证,掌握各试点地区健康管理工作运行状况与人群健康管理效果,推广试点工作经验,逐步扩大试点工作范围,推动健康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湖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10-02-23 12:13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湖北省农村信用社 点击:

406次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信贷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银监发[2009]13号)等法律法规及省联社有关信贷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并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第三条

合作社贷款坚持“严格管理、规范操作、落实担保”的原则。

第二章

贷款条件

第四条

合作社贷款的借款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规范化的合作社;

(二)有固定的生产经营服务场所和规定比例的自有资金;

(三)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能按时向农信社报送有关资料;

(四)依法从事合作社章程规定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生产经营有效益;

(五)信用等级在A级(含)以上,能够提供农信社认可的担保;

(六)在当地农信社开立结算账户;

(七)资信良好,具有清偿贷款本息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主要管理人员遵纪守法,信誉良好,无不良嗜好,无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八)具有与合作社经营相适应的熟知养殖、种植等技术的专业人员或能够持续、稳定地获得相适应的养殖、种植等技术支持;

(九)理事长等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具有3年以上(含)与合作社经营业务相关的从业经历;

(十)农信社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

合作社申请贷款前,农信社应当对其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农信社对合作社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应当参照《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法人客户评级授信管理办法》的规定,以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品牌效应高、服务能力强、带动农户多、规范管理好、信用记录良等作为信用等级评定的主要内容。对于获得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或受到地方政府奖励以及投保农业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适当提高相应的信用等级档次。

第三章

贷款用途、期限、额度和利率

第六条

合作社贷款的用途为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包括:

(一)种苗、化肥、农药、饲料等农业生产费用贷款;

(二)大、中型农业机具贷款;

(三)合作社统一采购、配送社员需要的种苗、农用物资等农业投入贷款;

(四)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社员农产品时的流动资金贷款;

(五)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造产品分级仓储场所、购买各类包装和加工设施、购置冷藏保鲜设施和运输设备等贷款;

(六)合作社用于专业生产经营的其它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第七条

贷款期限。合作社贷款的期限应当根据借款人的贷款用途、资金状况、资产转换周期等因素自主协商后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3年。

第八条

贷款利率。合作社贷款的利率由承贷社根据客户信用等级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给予适当优惠。

第九条

贷款额度。贷款额度根据合作社的经营规模、经营收入、偿还能力、担保条件等因素确定。

对由龙头企业控股组建的合作社,其贷款额度的核定要与龙头企业及龙头企业的关联企业一并按集团客户办理。

第十条

合作社贷款还款方式应根据其现金流量特点和风险控制要求确定还款计划。贷款期限超过1年的,应根据其经营周期特点、预计收入实现时间分期还款。期限在1年以内的可以到期一次性还本。

第四章

贷款方式

第十一条

合作社贷款应提供抵押、质押或第三人保证担保,不得以信用方式办理。

第十二条

以抵押方式申请合作社贷款的,抵押物必须符合《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抵押担保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在发放贷款前按规定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以质押方式申请合作社贷款的,质押物必须符合《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动产质押担保管理办法》或《湖北省农村信用社存单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在发放贷款前应按规定办理质押物交付或止付、登记等手续。

第十四条

以第三方保证方式(含信用担保机构)申请合作社贷款的,保证人应符合《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保证担保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

第十五条

无认采取何种担保方式,原则上应追加合作社的理事长及大股东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第五章

贷款操作程序

第十六条

贷款申请与受理。合作社首次申请贷款(含首次核定授信额度)时,须向承贷社提交书面贷款申请,同时提供以下资料:

(一)经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贷款卡以及经相关部门核准的特殊经营许可证,合作社章程和风险备付金的计提制度。

(二)出资协议文件和出资到位的书面依据,其中现金出资应缴存承贷社并监督支付(已支付的使用的应提供相关凭证),实物出资应办理相关确认手续。

(三)经成员代表大会出具的具备法律效力的同意借款的书面意见,担保人同意提供担保的有效决议和合作社控股(主要)股东自愿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承诺书。

(四)法定代表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及合作社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的从业经历及相关证明材料。

(五)农信社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合作社续贷款时,尚在有效期内的资料可不重复提供。

第十七条

贷款调查。合社贷款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核实、掌握合作社注册资金到位的情况、成员入股的意愿及成员家庭财产、家庭生产经营收入和生产支出、结余。

(二)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组织结构,核实、掌握理事长等管理人员和大股东的家庭财产情况。

(三)核实与上下游企业签订协议的真实性。

(四)合作社及成员生产经营项目的生产场所、条件和规模。

(五)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和意愿。

龙头企业控股的合作社申请贷款,须对龙头企业与合作社进行统一调查。

调查人员要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必须充分提示风险,提出防控措施,明确贷款额度、担保条件、贷款定价、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意见。

第十八条

贷款审查审批。贷款审查审批按照《湖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办法》及有关信贷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贷后管理及风险控制

第十九条

加强资金监管。客户经理要逐笔监督信贷资金的使用,对大额资金支付应实行审批制,确保信贷资金按借款合同和合作社提供的购销协议约定专账支付,不得使用现金进行结算。在牲畜(禽)及苗木、化肥、农药、饲料等产品购进时跟踪资金流向,盘点核对购进产品数量、质量;在产品销售时应监督销售收入全部归承贷社账户,确保信贷资金在合作社成员间和产业上下游间的内部流动,严格资金挪用于与此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条

开展日常维护工作。客户经理应根据生产周期,及时掌握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至少每月现场查看一次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凡可能给贷款资金构成风险的情况发生,应及时预警并采取应对措施。

第二十一条

加强贷款偿还管理。客户经理应根据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提前跟踪资金渠道来源,督促借款人按约定归还贷款。

第二十二条

掌握成员退社情况。合作社在获得贷款后成员退社的,要按其退股比例调减对该合作社的授信额度并收回相应贷款额。

第二十三条

建立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定期联系制度,通报合作社贷款的发放情况、担保及使用情况,了解掌握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现状,共同做好对合作社贷款的使用和资金回流的监管工作。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合作社成员向农信社申请贷款的,按照《湖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村专业组织成员联保贷款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各市、州、县信用联社可按照本暂行办法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报省联社信贷管理处备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责任编辑:联合体信息中心)

下载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期限管理指导意见-鄂农信发[2010]44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期限管理指导意见-鄂农信发[2010]44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