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砖窑厂实地调查与问题分析
砖窑厂实地调查与问题分析
2011年暑假,我到泗阳县高渡砖瓦厂进行访问学习。在实践期间,我受到了厂长的热情接待。厂长的责任感与工人的努力都让我倍受鼓舞。下面,我仅从学生的角度,谈谈调查结果以及对问题的不成熟的见解。
1工厂简介
泗阳县高渡砖瓦厂位于江苏省泗阳县高渡镇。该厂创办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期间股东不断变换。现有股东六位,于2001年以一百二十万的总投资接任该厂,金正忠任厂长。工厂占地总面积180亩,设备较为齐全。窑场的年利润则差别较大,效益最好的时候能达到一百多万,效益差的时候则可能亏损。作为乡镇企业,工厂规模虽然不大,拥有的工人也只有一百余人,却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着重要的贡献。
2选择该厂原因
因为我平常比较关注社会新闻,媒体关于黑砖窑的报道不时闯入视线,这让我对砖窑厂产生了兴趣,很好奇砖窑厂是如何运作的,砖窑厂的工人境遇到底如何。今年暑假正好有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但是对于我来说,只身潜入黑砖窑危险性太大,不现实。因此,我选择了本县的一家合法砖窑厂作为社会实践的地点,借此对砖窑厂的生产流程以及工人生存状况等问题做一次深入的调查。
3原料来源及生产流程
金厂长告诉我,高渡砖窑厂生产的主要为粘土砖,粘土砖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成。粘土砖就地取材,价格便宜,经久耐用,还有防火、隔热、隔声、吸潮等特点,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使用广泛。
制造砖坯所用的粘土来自砖厂附近就地取材。由于取得的粘土大部分为块状,会经过三道粉碎的工序,成为粉状后与其他材料混合浸泡。浸泡好的原料会被运到生产地加入煤粉。然后送到传送带,经过传送带、一级搅拌机、二级搅拌机、真空挤出机、泥条切割机,之后送入切坯机制成符合质量要求的生坯,生坯码放整齐后要经过日晒风干。一段时间后用窑车送进砖窑烧制成成品的砖。砖烧制完成后由工人运出码放整齐准备出售。
4工人工作环境及待遇
虽然砖窑厂工人的工作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工作都是非常辛苦的。例如运送砖坯到砖窑里烧制的工人,他们不仅要负责运送,还要负责排砖坯。金厂长介绍说,别看现在工人运送砖坯用的是电动窑车,这都是刚换的设备,以前都是靠人力推的。到砖窑排砖坯则无法使用机械,只能人工完成。砖窑里的温度非常高,像我以前没有经过砖窑的人很快就吃不消了。又如添煤的工人,也是非常累的。工人用煤块粉碎机把大的煤块粉碎后运到窑顶,窑顶里有许多的小洞,添煤工人通过这些小洞把煤填入窑室。我刚接近窑顶的时候,就感觉一股巨大的热气铺面而来。窑顶是由厂长夫人带领我参观的,她半开玩笑地说,“住在窑场的人,冬天再厚的衣服洗完了都可以放在窑顶里烘干,很快就干了。”我进去的时候,正好有一名工人在添煤,他介绍说,烧一窑砖需要三到四个小时,等煤烧到窑顶的时候,砖就烧好了。另外,我注意到,砖窑厂的工人并不是以男性为主,除了排砖坯,其他的工作我都看到有女性工人在做。
大部分员工的工资为是按照时间计算的,每天的工资会在50到100元不等。而码砖坯的员工工资会按照码砖坯的数量来计算,最高的每个月工资可以达到5000元。由于厂长和工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老板和员工的关系非常融洽。
5砖窑厂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作为一个乡镇企业,砖窑厂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工厂增加了就业率,让农民能就近就业。其次,工厂创造的效益也使他在纳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高渡镇只有这一家砖窑厂,满足了本镇以及周边乡镇用砖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成本。
通过对工厂工人的调查,我发现工人对于目前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工厂周边的农民,在工厂工作有两点好处:一是工作地点离家近,父母们还可以回家照顾孩子;二是与外出打工相比,实际收入要稍微高一点。因为在大城市里,作为农民工,基本工资并不比在砖窑厂高出多少,但是城市的物价比农村高很多。这样的话,在窑场工作是更优的选择。
6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砖窑厂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
第一,该厂生产原料以粘土为主,而粘土就地取材,实际上就是在工厂附近取土。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减少。而且,随着县里土地规划的逐渐完善,分散的农庄和土地将逐渐集中,如果工厂仍然以粘土为主要生产原料的话,就会陷入原料不足或原料成本过高的困境。要解决原料的问题,我的建议是采用新技术,在粘土中掺入垃圾等作为原料。
第二,该厂生产的都是普通粘土砖块,这种砖块小、自重大、耗土多,为改进这些缺点应该向质轻、高强度、空心、大块的方向发展。
第三,春节前后工厂会因为气温过低而停产两个月。对于农民来说,春节是个很重要的节日,辛苦了一年,这两个月的休息是必要的,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把这两个月利用上。但是,因为制好的砖坯和成品砖都是露天放置的,对天气的要求很高。夏天雨季的时候就会经常停产,造成损失。我的建议是搭建简易棚,下雨的时候把雨布盖上,正常生产。
7收获和体会
经过八天的实践活动,我清楚了砖窑厂的生产流程。通过与厂长的交流,我了解到一个乡镇企业发展的艰辛;通过与工人的交流与亲身感受,我更了解到工人生活的艰辛。作为在校学生,平时离现实的社会生活太远,学习的也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实践活动让我深入社会,深入到现实当中去,对生产实际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二篇:砖窑厂脱硫除尘报告
砖窑厂脱硫除尘报告
近几年由于国家限制了粘土砖的生产,隧道窑、转窑等很多砖窑厂应运而生。这些窑厂烧制红砖的主要原料是页岩、粉煤灰、煤矸石、粘土等原料,在烧制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给周围的居民和庄稼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给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污染。现在我们日常见到的砖窑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隧道窑的结构及特点:
隧道窑的特点是:窑体是固定的,砖坯在窑车上随窑车移动。砖坯在进入烘干区利用焙烧窑的余热进行烘干后,再进入焙烧窑进行烧制,同时焙烧窑的多余的热量不断的流进烘干区进行预热及烘干。
砖坯在烧制过程中,所有的烟气及余热,都要通过烘干区排走,在烘干区的尾端,都安装有大型的引风机或者烟囱进行排潮及排气,这些排潮或排气口,就是砖窑厂尾气,是必须治理的。
二、转窑的结构及特点:
旋转窑是活动式的,是在轨道上面慢慢移动的,砖坯码堆在地上,一垛砖坯烧制成后,窑车向前行走一段距离。它的焙烧区在窑尾,其余的空间都可以称为烘干区,它的排潮口一般都设在窑顶,抽风一般用窑顶的轴流风机。这两个地方是治理砖窑厂尾气的主要部位。
三、砖窑厂烟气的脱硫:
脱硫系统为负压脱硫。用管道把烟气收集后,烟气由筒体下部进
风口引入,旋转上升。在筒体的中部,有多个喷嘴,这些喷嘴是特制的,喷出来雾状脱硫液,与烟气充分的接触,液体里的碱与烟气里的二氧化硫反应后,液体顺筒体底部的排水口流向沉淀池,沉淀后由水泵打入喷嘴循环使用。然后气体再经过筒体上部的除雾器过滤后,由筒体顶部流出,洁净气体通过管道经风机排放至空气中。
四、烟气脱硫系统流程图及示意图:
六、烟气脱硫系统造价:
价格根据砖窑厂窑炉的大小而定,处理风量不同,脱硫塔体积的大小也不一样。小型的砖窑厂10万左右可以搞定,中型和大型的需要几十万不等,这个要等确认现场以后再定。
七、本厂拥有近十年的脱硫除尘经验,设计、生产、安装、调试一条龙服务,专业脱硫、除尘。本厂设备销往全国各地,经当地环保部门检测达标并验收通过。
咨询电话:*** 杜工
河南省巩义市永盛环保机械设备厂
2014.12.11
第三篇: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分析
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砖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分析
冯 原
(重庆机器人有限公司 重庆 双桥)
摘要:介绍了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研究开发意叉,提出了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对设计出的砖窑自动化系统切条装置、切砖钢丝快换装置、分砖合砖装置、翻砖装置、机器自动化码垛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论述了其特点。关键词:机器人;自动化系统 1 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概述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砖窑都采用的人工制砖和码砖,部分采用的是半自动化制砖,但码砖依然是依靠人力。由于这种传统的制砖方式导致绝大多数砖窑处于低效率、高消耗的运行模式;另外由于手工作业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导致码垛方式的不固定,由此进一步影响最后砖坯烧结的效果;并且砖窑生产环境及其恶劣,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工人患病几率会提高。自动化系统实际上将生产过程中人为造成的不确定因素降到较低水平,并使工序间运作协调一致,整个自动化系统按一定节奏,连续不断地进行自动化生产,从而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为了适应国内砖窑生产厂家的需求,研制开发了同时具备标准砖、非标砖生产能力的自动化生产线。它适用于一般砖窑行业中标准砖、非标砖的自动化生产,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制砖码垛的生产方式,进而以高效、优质、敏捷的方式生产。并可降低物耗、降低成本、节约投资,消除了操作人员的不安全性、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2 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根据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及其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从当今国内外技术现状与市场发展的战略出发,提出指导思想与原则:
(1)研制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满足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
(2)在充分吸收当今国际、国内先进技术与产品的基础上,创新性的进行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设计,并把机械系统与电控系统的品质与可靠性视为成功的关键。
(3)尽量采用现有成熟技术与零部件,提高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与通用性,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与可靠性。做到产品功能与造型设计和谐、统一、美观。尽可能按定型产品、中小批量生产的要求进行模块化设计,以求尽早形成定型产品,并易于扩展与组合、维修,且以中小批量生产方式生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期。3 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设计与分析
根据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砖窑自动化系统的优点的基础上,针对标准砖、非标砖的生产工艺要求与特点,创新设计出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3.1 切条装置设计与分析
切条装置位于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的最前面,为使其具有可靠性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也为减少机构复杂性和针对不同砖型的快速适应能力,采用FESTO紧凑型气缸驱动的闭闸式切条机构和用于调整切条长度的可变位置挡块机构。
当砖条(标准砖或非标砖)由真空挤压成型机输送出来,推动挡块机构并触发接近开关,促使闭闸式切条机构动作。完成后,挡块由气缸推动并抬起一定高度,下方输送线加速并将切好的砖条输送至下一工位。如此循环运作,实现连续切条的工艺流程。3.2 切砖钢丝快换装置
当砖从切条机出来,进入切砖机,经过其加工便成为砖坯。切砖机是采用推板推动砖条,通过固定的钢丝切割成所需的大小。钢丝的间距是可调的,可以根据所需砖坯的尺寸进行调节。切砖机采用大功率的电机和连杆滑块机构实现推板的往复运动,但是传统的切砖机只有一套钢丝切砖装置。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断钢丝的情况,将会导致这一工序无法正常完成,并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结合这些经验,我们设计采用了快换式的钢丝切砖装置,在出现断丝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的驱动该装置,换下断丝的切砖模组,换上新的切砖装置。如此,就可在不影响系统运作的前提下,快速高效的更换钢丝。3.3 分砖合砖装置 3.3.1分砖装置
主要是将空心砖均匀、平稳地推送到两旁的输送线上,为了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推板左右侧运动不一致导致的推板倾斜,设计采用
FESTO紧凑型加强活塞杆气缸和平行链轮的结构,有效的避免了由推板的倾斜产生的砖坯歪斜现象。3.3.2 合砖装置
考虑到后段工序的工艺性,在完成分砖和翻砖的步骤后,须将两旁输送线上的砖坯分别合拢到中间的输送线上。设计采用FESTO的紧凑型加强活塞杆气缸和双平行链轮的结构,相对于传统的连杆推板,有效的节省了空间,平行链轮的结构保证动作可靠、精确及足够的刚度。3.4 翻砖装置
在一般的砖窑生产中,空心砖在烧制码垛时须砖孔朝上。这样更有利于热量的传递,使砖与砖之间的温差减小到一个很低的水平,从而使烧制的过程更稳定,烧制出更优质的空心砖。基于这些工艺分析,设计了翻砖装置。
翻砖装置由转子和同步带输送线组成,转子和同步带输送线均由变频电机控制,使转子和输送线达到一定的速度比,以实现翻砖过程的连续、稳定、高效。
3.5 机器人自动化码垛系统
从自动切砖系统到移动平台采用了桥式抓坯和环形输送线的结构,环形输送线环绕整个砖窑布置,无论移动平台运行到哪个位置,都能保证砖坯的送达。桥式抓坯负责将切砖系统加工完成的砖坯放置到环形输送线上,同时在移动平台上布置的桥式抓坯可以将环形输送线上的砖坯抓到移动平台的布坯台。将两台YASKAWA的MOTOMAN-MPL800型码垛机器人布置在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在环绕整个砖窑的轨道上运行。机器人上安装相应的夹具,完成抓取砖坯到码垛的工序。4 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1)由于系统切砖钢丝快换装置、分砖合砖装置、翻砖装置、机器自动化码垛系统协同作业,缩小各自运动范围和作业内容,并采用连续切条装置,从而提高了生产节拍,可以完全胜任标准砖和非标砖的生产,机器人的使用颠覆了传统制砖模式,提高了系统的效率,设计生产能力可以达到每小时45000块标准砖。
(2)由于砖机各部分充分考虑对不同型号相似零件的可适应性.易于实现近似柔性作业生产,并以高效、优质、敏捷的方式生产:(3)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可进行自动监控处理和报警;(4)可靠性好,自动与手动两种作业方式易变更。5 结论
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是砖窑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我国在这方面提高了国际认识。此系统即将投入生产。由于机器人砖窑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元器件采用进口优质产品,充分发挥国内技术与服务等综合优势,即保证了系统品质与可靠性,又降低了成本,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篇:征地制度改革:实地调查与改革建议
征地制度改革:实地调查与改革建议
一、公共目的的界定
大多数国家都规定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力仅限于公共目的需要。进行这种限制的理由,是国家不应该使用其强大的土地特权从某些私人手中征用土地来为另一些私人谋取利益,而是应该仅在惠及全社会的公共目的之下才动用这一土地特权。
一般说来,关于国家强制征地的法律有三种方式
来定义公共目的:(1)国家只能因公共目的而征地的一般原则;(2)列出可以定义为公共目的的具体公共用途;(3)两者结合使用。一般原则方式只说明征用的土地必须用于公共用途这一原则,这种方法给与国家行政机构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也给与国家司法机构极大的法律解释权,它可以确定某种特定用途是否符合公共需要的性质。
列举法明确规定只能对如学校、公路和政府办公楼等公共目的征用土地。一般说来,与一般原则法相比,列举法极大地限制了行政和司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列举可以是排他性列举或包容性列举。排他性列举是列举出所有公共目的,在此之外国家不得行使其征地权力。
而包容性列举则是把列出的公共目的名单和一般原则结合使用,如果征地目的属于这一名单或符合这一一般原则,国家便可以征地。
中国目前使用的是一般原则方法,规定国家可因公共利益征地,但没有规定因公众利益征地的范围②「宪法规定国家有权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征地。1998年《土地管理法》重申了宪法的这一规定,但没有界定哪些用途属于公共利益。该法的实施细也没有对之给予详细说明。这样,国家机关在处理哪些情况属于公共利益这个问题上拥有完全的自由裁量权。」。
中国现行的征地法律制度还规定,除少许例外,所有非农用地都必须使用国有土地。如果计划农转非的土地属农村集体所有,则必须通过一定程序先把所有权转为国有,即征地。在这种征地制度下,国家不仅可以因“公共利益”征用农民的土地,而且还可以征用土地用于其他所有非公共用途。因为现有的法律制度禁止将集体所有的土地直接转为非农业的商业用途,任何用于商业用途的农地必须经过国家征地将农地转为国家所有。由于对“公共利益的需要”没有明确的定义,再加上国家在土地农转非上的垄断地位,使国家的征地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营利性的商业目的征地。
这也是我们最近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的实际情况。在我们走访的17村子中,共有34起土地征用,其中18起是用于房地产、加油站、采石场和工业设施等商业用途。在剩余的16起总的说来属于公共用途的征地中,很多是同时具有商业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双重用途”.例如,安徽省的一个村子中有10亩土地于1997年被征来建设学校。学校建成后,该学校又将一部分建筑物作为店铺出租给许多商店的老板,每32平方米的店铺每月收取100多元租金。
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将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力有效地限制在具体的“公共利益”上。在这种体制下,至关重要的是,国家必须继续严格制定严格的法律和切实实施法律,从而确保土地农转非符合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和防止农地过于流失。从中国的执法实际和中国的大陆法系传统来看,最好的方法是在政策和法律中明确具体地列出可以动用征地权力的“公共利益”.尽管这样的列举几乎包括所有可能的“公共利益”,但肯定还会有一些例外。因此,列举应该是包容性列举,而不应该是排他性列举,同时规定任何具体列举之外的土地征用必须由国务院批准。
二、征地补偿
中国当前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两个不同但互有联系的补偿问题。一是征地的补偿标准,二是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集体与拥有30年土地使用权的农户之间如何分配土地补偿费。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不仅适用于国家征地的情况,而且也适用于目前在一些地区试点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1.补偿费。大多数国家的征地法律都对补偿水平做了象“公平的市场价”或“公正补偿”这类宽泛的定义。在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中“,公正补偿”定义为买卖双方愿意接受的价格。在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补偿标准为“财产征收当日被征用财产的公开市场价”.根据香港土地管理署的规定,确定被征用财产的公开市场价值的基础是“征地当日同一地区同类财产的市场交易证据。评估过程包括比较被征用的财产和同类财产的市场交易价,并且要根据如位置、环境、建筑状况……(以及建筑所在土地的其他因素)……交易日期等各种因素进行必要的调整。”
重要的是,许多国家规定,政府不仅要向土地所有者给予补偿,而且还必须向承租人给予补偿。
例如,在英国,土地所有者、承租人和土地占有者都能获得补偿。补偿费要么是通过征地机构和所有利益方之间的协商谈判来确定,要么是由土地法庭来确定。加拿大明确规定要向承租人给予补偿。政府根据以下因素确定对承租人的补偿:(1)租赁期限以及租约上剩余的年数;(2)有无续租权或续租的预期;(3)承租人对土地的投入
第五篇:企业管理与问题分析
企业管理偏差的产生与管理能力的提升
乔万谋
【内容摘要】文章对企业管理中信息处理、传递偏差,以及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缺少有效沟通导致企业管理出现偏差,企业执行力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通过中层管理人员的有效沟通消除信息传递偏差,通过企业各级领导培养企业执行文化来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最终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关键词:企业管理 偏差 管理能力提升
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经常遇到一些使管理者头疼而又无可奈何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执行力,制约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甚至导致企业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管理的悲剧一次次重演,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问题究竟在哪里?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就企业管理中出现偏差的原因和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作一浅析,以和大家探讨。
1.企业管理瓶颈之一—企业中信息处理、传递偏差导致管理偏差
信息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是人与外界的一种交互通信的信号量。人们对信息处理是先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通过大脑和神经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传递与存储,最后通过言、行或其他形式发布信息。管理是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借助于信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换句话说,管理是借助管理信息的传递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中由于信息处理、传递偏差导致管理偏差的现象经常会发生,分析信息处理、传递出现偏差的原因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性。对同一信息由于不同的信息接收者个人知识、阅历、地位不同,对信息敏感性不同,对信息接收就会产生 偏差。同时由于信息来源不同,对同一信息也会产生偏差。
2)信息传递失真。由于个人理解、对信息记忆、加工甚至人为制造等原因导致信息传递产生失真。通常人脑在一时段记忆限度约为7个信息,信息再多就接受不了。再加上记忆偏差以及人为因素,使信息传递失真。电视游戏中几个互不见面的人传递几个动作,到最后一个人时动作已面目全非了就是这个道理。
3)信息传递衰减。有资料统计分析表明,企业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只有约20%的信息到达员工,而企业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只有约10%的信息到达高层。
管理是依靠信息实现的,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性、传递失真、衰减,在决策层往往会因决策者信息掌握不全或由于决策者知识面不全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损失。在执行层由于执行者信息掌握不全或错误理解造成执行不到位或错误的执行,造成管理偏差。
2.消除管理偏差的有效手段—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它有三大要素即:①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②达成共同的协议;③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沟通。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沟通,沟通能力的大小影响整个企业。通过沟通能够很好地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领导在上下级之间起着 沟通桥梁的作用,在员工面前,他要维护企业的利益,在企业面前,他要替员工着想。高层领导要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中层和员工,需要进行沟通。中层领导是连接上级与员工的管理平台,更需要沟通。领导者有70%的时间用在沟通上,而管理中70%错误却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
企业管理中中层领导的沟通至关重要,一个合格的中层领导沟通能力应占80%,其他能力只需20%。其沟通分三个层次,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
1)与上级的沟通是一门艺术。中层领导要主动与上级沟通,充分掌握上级意图,表达自己对上级指示的理解,避免执行偏差。对超越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和上级布臵的事情要注意事前请示和事后汇报。给上级领导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时要善于给领导选择题而尽量避免问答题,自己对上级的责任是解决问题而非汇报问题。在不同的上级领导之间汇报工作内容要一致,杜绝投其所好或内容不一致结果在上级领导之间制造矛盾。
2)与下级沟通是本职工作。你的意图要让下级去执行,就必须让下级理解你的想法,掌握工作的要点。在沟通过程中要掌握下级对你要求工作的理解程度,是否真正掌握你的意图。错误执行的原因往往是你在布臵工作时下级在听,但同时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加工信息,其实并没有完全掌握你想法的要点,而根据自己的想法执行,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沟通后让执行者表述对你意图的理解,谈他自己的想法,在执行中关注事情的进展,及时修偏。3)与平级沟通是工作水平的体现。在企业中,跨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对于企业来说更加重要。在企业内,如果协调不好,就容易造成很多问题,在一个部门内部,各分部、各科室之间,与各不同部门之间一直存在着一堵墙,互不通气,各自最关心的就是使自己的职责臵于公文、命令和通告的保护之下;谁也不考虑企业整体利益,企业里没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这样企业的发展就容易陷入困境,各个部位步调不一致,企业的计划就难以执行。只有它们步调都一致,各个工作才能有条不紊,有保障地进行。对企业领导、管理者来说,横向沟通协调能力是评价领导者科学化管理与管理人性化兼顾的有效标尺。身为中层领导者,同事之间的平行关系有时比上、下级关系更为重要。如何提高企业内部沟通的有效性以改善运营效率?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来协调中层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中层干部做到以下几点:①主动与其他部门领导进行沟通。在与其他部门产生冲突时,能够换位思考,避免陷入谁都有理的怪圈。②寻找共同利益点。人无利,沟不同;没有权力施压,只有实在的利益。③扮演公关+发言人角色。④ 永远不厌其烦。⑤适当使用沟通技巧。⑥沟通要对等。与同级部门领导协调工作时,要注意身份对等,如果让你的下属去协调其他部门的领导,其结果很难保证沟通成功。
3.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关键—提高企业执行能力
企业的管理能力体现在领导的决策能力、理解能力和企业的执行力上,而决定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是企业的执行力。执行力既反映了 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如何培养部属的执行力,是企业总体执行力提升的关键。
1)提高执行力,领导要起到“领路人”的作用。“领导”的职责无非两条,一个是“领”,一个是“导”。所谓“领”,就是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搞特权,充分发挥领导的模范和带头作用。所谓“导”,就是要在“领”的基础上,把握方向和大局,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纠正出现的偏差和错误,积极引导广大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促进企业的发展
2)提高执行力,各级中层干部要切实发挥“桥梁”作用。中层干部的主要职责就是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既要对上级负责,又要对下级负责;既要吃透上级精神,把领导的意图完完整整地向职工传达,又要结合实际,把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全面地向领导汇报。好的主管要能独立思考及独立行动,只要最少的指示,就能去执行工作。一位主管的主要责任是,指导他手下员工的活动——他们的工作。指导就是指示领导,因此好的主管人才,一定要像领导者一样能统御及思考
3)提高执行力,员工要充分发扬“蜜蜂”精神。提高执行力的关键,是员工真正明确和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执行合力。员工的本职就是落实,就是执行。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扬“蜜蜂”那种兢兢业 业、任劳任怨的精神,扎实高效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精神。
4)企业的执行力,其实质是体现了企业的领导力。许多企业领导总是抱怨下属如何不主动,如何不听话,如何拖沓,素质如何低下等等。但是,事实上,企业里出现效率低下,完不成任务等问题,多数情况下原因在执行力培养推行的问题。执行力培训应该在一开始施行时,由企业高层领导自上而下的推进,当执行文化形成后,将成为一种企业习惯而自行推动。培养企业的执行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所有有利于执行的因素都予以充分而科学的利用,所有不利于执行的因素都立即排除。以一种强大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促使每一位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并从骨子里改变自己的行为,养成自觉执行的习惯。最终,使团队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执行文化。
让所有员工明确:执行力培训就是培养员工在企业战略下,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心全意立即行动。企业要将执行力培训作为企业自身的执行文化来修炼,是一个企业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企业的执行文化形成的一个过程。所有企业的问题,事实上都是人的问题,而只有文化才能改变人的意识从而改变人的行为。因此,多数企业的失败,是由于没有建立起一种执行文化,而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所致。
对员工而言,执行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但对企业领导者而言,执行力培训培养则是一套系统化的运作流程,包括领导者对方法和目 标的严密讨论、质疑、坚持不懈地跟进,以及责任的具体落实。它还包括对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做出假设、对组织的能力进行评估,将战略、运营及实施战略的相关人员进行结合、对这些人员及其所在的部门进行协调、以及将奖励与产出相结合。因此,由于领导比员工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资源,领导在领导风格上就不仅仅是一个起到监督作用的角色,而是一个教练加老师。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出现偏差,结果出现重大问题和失误,无外乎都是人的行为所造成。要避免管理出现偏差给企业带来严重危害和重大问题,就必须从领导人员掌握全面信息,根据自己的知识面作出正确决策,到企业各级管理层有效沟通,保证决策信息在企业的正确传递,以及企业各部门直至每一员工根据所承担的角色对决策的正确执行,每一环节都正确无误才能保证管理不出现偏差。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给企业带来危害甚至产生致命性错误。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认真研究管理规律,除有正确的决策外,还要在企业的信息传递、沟通、企业执行力的培养各个方面下功夫,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保证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的正确执行,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
作者简介:乔万谋,男,1963年出生,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力企业管理工作。曾担任过电力企业班长、部门技术员、部门主任,企业总工程师、生产副职、企业主要负责人。
联系方式: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东路575号建工大厦10楼 工作单位:甘肃大唐新能源有限公司 邮编:730050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