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682格力电器公司成本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格力电器公司成本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摘要
成本会计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了 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式: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方式与手段持续更新,会计电算化正在逐渐取代手工记账,并且多数企业已经设立内部局域网,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运用范畴及内涵不断扩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重视的行业如医院、快递公司、计算机生产厂商、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都加大了关注力度。成本会计对企业的生产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传统的会计成本往往是以历史成本作为核算基准,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对本企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关键词: 格力电器 ;成本会计; 问题建议。
目 录
一、我国成本会计现状..................................................................................2 成本管理方法...............................................................................2 成本核算方法...............................................................................2
(一)(二)
二、格力电器公司成本会计存在问题..............................................................2 企业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2 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2 费用分配不准确............................................................................3 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3 缺乏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3
(一)(二)
(三)(四)
(五)三、格力电器成本会计问题解决策略..............................................................3 强化企业成本管理观念..................................................................3 规范企业成本核算内容..................................................................4 完善费用分配方法.........................................................................4 完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5 改进产品成本计算方法..................................................................6
(一)(二)
(三)(四)
(五)四、结论......................................................................................................6 参考文献............................................................................................................6
引言
伴随时代进程的快速发展,现代成本会计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成本会计的涵盖内容越加广泛,内涵也在逐步深化。无论是企业的管理、生产,还是市场的外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核算基础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状况。因此,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现代成本会计应运而生。本文从基于经济环境发展进程中成本会计的现状,以及本企业现存的成本会计不足与改进进行探讨。以期满足本公司成本会计的实际状况和公司管理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与本公司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我国成本会计现状
(一)成本管理方法
目前我国的成本会计管理方法还不是很完善,相关的成本考核机制不够完善。成本考核的目的在于有效发现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相应总结出优良的生产经验。优秀的考核机制能够合理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确保成本控制体现的合理运行。而现行的企业成本控制指标要针对全部部门,并不人单一的针对个人,否则无法落实到个人考核,致使企业缺少了解对每个员工的直接考核,无法建立责任到人的成本考核体制。若果考核流于表面,既缺少控制力度也无法覆盖全局。
(二)成本核算方法
在当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方法,将成本拆解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那些可以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的项目,而间接成本则为一些制造耗费,这种核算方法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比如在制造费用中,其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不仅包含直接费用,同时同时也涵盖了员工的福利和一些水电费等,但在传统的核算方法中通常是将这些内容综合进行统一的分配和计算,致使企业的资源严重分配不合理。
二、格力电器公司成本会计存在问题
(一)企业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
本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对成本管理并不重视。随着企业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企业才逐步加强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但从企业总体来看,从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看,往日的传统管理仍然是主流。企业的成本管理与国际现代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存在较大差距。
(二)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
现行成本会计成本核算模式单一不全面,导致产品成本并没有涵盖真实的资源消耗,传统成本核算的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例如知识、技术、信息等资源的耗费。对成本会计中成本会计基础理论、成本计算模式及成本计算方法缺乏深入细致研究,使成本会计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费用分配不准确
费用的分配是成本会计在企业成本费用分配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作为成本核算的重要因素,费用是否合理分配,直接影响着成本核算的效用。企业在成本费用的分配上如果继续沿用那种传统以机时或者工时作为分配的基础,已经无法真实客观的体现企业产品的消耗情况,业已大大限制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四)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很多企业成本管理只是进行局部管理,缺乏综合性的系统管理。从企业的观点来说,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企业的成本包括内部成本以及外部成本;不仅有直接成本,还有间接成本;不仅有眼下的成本,还有未来的战略成本。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成本的控制便会顾此失彼,全部或分段忽略某些成本的存在,虽然能控制某些成本,但同时也会增加另一些成本,或者受控制环节的成本减少了,不受控的环节则成本没有减少。如某企业只注重作业成本,忽视了风险成本,尽管实施作业成本法能减少成本,如果一旦发生一场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于降低的成本,总成本就会增加。
(五)缺乏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
目前,企业对成本的预算和分析还存在相当不足。当今,像目标成本和费用预算这些方法看似可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但实际操作起来还存在不小的难度,因为在实际运作阶段中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成本变动的因素进行精准分析相对困难,更不必说完全掌握成本费用的发生规律了。
三、格力电器成本会计问题解决策略
(一)强化企业成本管理观念
现今企业基本大多是由在职会计人员来承担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而没有聘请专业的成本核算人员。然而,许多在职会计人员成本会计管理意识不够高,往往混淆财务管理与会计信息。因此,必须增强会计人员的成本管理观念,定期进行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成本会计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保证每一位财务人员都能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合理运用成本管理。确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运用成本-效益解析为企业带来更大收益。现代成本管理观念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做到完全的重视,不受“成本控制即为成本降低,成本到一定程度即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充分意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巨大的。在相关指标不变的基础下,减少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反而会适当地增加企业的效益,而单纯的成本降低确实是有局限性的。然而,在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变化的环境下,有时增加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反而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收益。因此,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观念不仅是单独降低成本,而是要从成本与效益的比对中做到成本最低化。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打破传统会计观的约束,放飞思想,积极展开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态度、务实精神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紧密合作,找出问题,改善问题:广泛开展案例探讨,从理论高度汲取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状况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变为相应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注重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体制,完全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工作的指导作用。
(二)规范企业成本核算内容
为了跟上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脚步,成本会计应在介绍制造成本计算模式的同时,规范企业成本核算内容;在介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同时,探讨介绍项目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并达到各成本计算方法对基本数据资料的共享,从而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提供正确的成本信息资料。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改革现行的成本会计报告系统。这也是完善和发展成本会计的核心工作。本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效合理的成本会计经验,如制定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方式,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包括厂内经济核算体制,根本上都是注重“以人为本”,完全调动广大职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仍然可以作为现代成本会计的合理方法。因此我们要仔细归纳,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并加以改善。分析研究成本费用的高低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为实施工作奖惩提供客观根据。另一方面,公司行政管理机构还要掌握期间费用的支出状况,特别是管理花费的支取资金与结构,掌握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增强人员管理、节省经费开支提供参考资料。此外,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销售费用中的广告费、包装费等也是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关心的关键环节。概述生产管理机构涵盖工厂、车间等单位和监管生产过程的组织处于生产产品的相关组织、控制、指挥和协调的最前线,对生产产品所需花费显目、资金消耗方式掌握最为完整并能有效控制产品的制造成本,这作为责任成本的关键环节应由公司最高层负责。因此公司生产管理机构时刻关注这一部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的耗费。成本会计的重要工作内容也包括提供给公司生产管理机构提供详细的制造成本信息。工段、班组是生产产品的最就出结构单位,是直接原料耗费、直接劳力耗费的产生地,是最基础的成本责任核心。组织的班组核算工作以成本核算为主,班组是成本考核其中的目标之一,成本会计的职责也包括提交相关成本会计信息内容给这些组织结构。通过经济责任制的规范,职工更需要关心生产工作中的耗费情况,因为生产过程中的耗费与职工的本身利益密不可分。成本会计有义务跟责任为员工提供成本会计信息(通常以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的形式呈现)。成本核算内容也涉及到其他相关会计分系。财务会计虽然向成本会计提交资产总值、负债情况等等资料内容,来进行成本核算,但是在资产核算和效益计量过程中,也要求成本会计为财务会计提供产品与半成品成本、未产成品成本等相关内容资料,以便于制定财务会计报告。
(三)完善费用分配方法 现阶段的费用分配方式有待完善,我们可以本会计中建立“公正分配”假设。费用的分配是成本会计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其分配的公平公正性直接影响到成本会计资料的可依赖性。所谓公正,是指在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择取上,应选用与所分配费用的高低最紧密的标准,要求尽最大努力消除主观因素的作用,使分配方法更加完善有效。但是,分配具体标准与分配相关方式俱是人为确定的,往往公正的观念都是相对来说,是主观的一种假设,也是成本会计报告工作内容的一项最基本的前提要求。在此基础上,才会产出现和发展出一些对于间接费用分配的方法,如原料采购、燃料耗费用分配的消耗数量比例法、定额消耗量比例法等,编订费用分配的生产工人薪金比例法、生产劳力工时比例法、机器工作时间比例法、直接成本比例法等。另外,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都蕴含着公正分配的假设。此外,成本会计中费用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存在较大的政策性,要求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应确保合法性的原则;在公正分配前提下,成本会计的发展表现出“整合”的内在要求。“整”是整体和整理。“合”是综合与协调。“整合”是将全部资源,根据完整性、系统性与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综合处理,使效果最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脚步加快,世界各类文明、文化的多元与差别,使得需要进行的整合内容不断增加。整合不是排斥,而是建立在兼容基础上的壮大和改善,在去糟取精中获得新生,这同时也符合经济学中渐进式体制变革的内在需求。体制变革分别为渐进式和激进式,渐进式改革过程是较慢并自主的,后者则带有革命式的特征。在国外这两种改革的体制之间是相符合的,而我国的体制改革目前还是缺乏经验,加之文化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差异,导致我国的体制改革在激进与渐进之中通常难以协调。
(四)完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进程,推动现代成本会计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体制,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管理制度,实行成本会计从全方位、全阶段、全体员工中管理成本,使决策层以及全部单位、组织都注重成本,增强全体员工成本思想和素养。从成本会计人员角度来看,不单需要拥有会计职业道德,熟练掌握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掌握经营管理,同时还要了解并熟悉现代成本会计的基础理念与工作方式,有能力进行预测、决断与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综合处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真实状况,选用有效合理的措施来对成本会计进行监督与管理。对成本会计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首先,将成本会计核算过程统一标准化,使成本会计核算贯彻在企业的原料采集、生产与销售全部流程阶段。第二,坚持完善会计成本的理论实践工作,加深对财务会计报表和会计成本的掌握。第三,自发将成本会计的理论成就运用与实践中,将理论转换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搭建合理的成本会计体制。作为成本会计人员除还要了解经营管理,尤其是要掌握生产技能,学会应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根据成本会计人员职责的要求,我们企业在成本岗位上需要配备职业成本会计工程师,以利于成本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有效结合,充分完全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五)改进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时,基本单元通常是根据企业的制造车间的核算,然后按照每一个车间分别进行成本核算,然后进行统一的综合处理,这种核算方法并不能对费用的核算进行精准的计算,很难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处理。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促进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控制,企业需要做到将成本会计核算逐渐作业化,也就是在生产工作阶段对每个生产工序和流程等进行逐一的成本核算,将整个工艺流程实行细化处理,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流程成本进行合理的管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投入,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
综合上述所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发展中所占据的作用与影响日益增加,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关键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比我们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稳定良好的发展,需要对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进行合理的改善,采用先进的成本会计核算理念和管理技术,促进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发展,完善和发展本企业的成本会计,我们必须结合现代企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善于总结,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在现代企业生产实践中应用和推广,从而研究并制定一套具有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以此帮助企业更好的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文娟.中小企业现代成本会计现状分析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33).[2] 彭东霞,殷鸿峰.对成本会计理论的相关思考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8).[3] 吴丽丽.改善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的对策 [J].网友世界,2014(15).[3]宋小明.成本会计发展的九大历史规律〔 J 〕.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6).[4]万寿义,任月君.成本会计〔 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于福生,王俊生,黎文珠.成本会计〔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刘庆志,国凤兰.我国成本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J 〕.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3).[7]郑凤旺.成本会计教学〔 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金雁.管理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11).[9]韩五龙.完全成本会计的完善和发展〔 J 〕.现代会计,2005(4)[10]李涛.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分析.科技信息.2007.[11]赵班舟.浅谈我国成市会计发展的新思路.东方企业文化.2007.05.[12]吴文涛,陈永强.新形势对成本会计的影响及对策.吉林财税.2003.10.[13]唐刚.新经济环境下我国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科技咨询导报.2007.
第二篇:公司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公司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通过对9月份公司财务工作的整理,发现了如下问题:
1、会计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 由于职责不明确,每个人的分工不明,导致手续不齐备造成账目不清、2、原始凭证单据混乱致使款项支付不明确,应收应付科目账务不能清晰明了,分不清计入账本的科目
3、缺少部分会计科目,因会计科目的缺失而减少会计步骤致使凭证缺少,使账本上只有金额而没有相应凭证作支持依据,使账本上金额来历不明,影响后期对账及查账
4、现金与银行帐混用,由于缺少银行存款账目,造成账实不符,使往来款项不明确,影响主营业务收入账目不能明细化
5、主营业务收入与库存商品并立,导致产品生产成本金额不明确,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金额真实性 建议:
建立会计电算化账务
手工帐工作占有大量人力物力,电脑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符合公司日后做大做强的发展趋势
增加必要会计科目,建立健全整个会计核算系统
建立一整套凭证与资料传递程序,保证资料的真实与完整性 明确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三篇: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成本控制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今的市场更多的是买方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众多企业在竞争,而生产的往往是同质产品,差异不大,这时,如果企业的成本比竞争对手具有优势,那么它就可以运用低价竞争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本文从如何降低成本的角度,论述成本控制的含义和意义,指出成本控制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实现成本控制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 成本控制的意义;问题;措施
所谓成本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成本控制是指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以成本控制为主的各种方法,设定成本限额为目标,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在执行决策过程中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实现降低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降低成本支出绝对额的过程。广义的成本控制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指管理方面通过有效措施,以达到成本最小化的目的,使之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它是成本管理的同义词,包括了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它既包括生产阶段的产品制造成本的控制,也包括产品开发设计成本的控制,同时还包括产品的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气成本等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耗费的控制。
一、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环节。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对于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职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成本控制是降低产品成本、增加赢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产品成本的高低对于企业赢利水平的影响很大。因此,对于所有与产品成本有关的经济业务,都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和成本控制方法,其控制手段越严谨、完善,效果越好。
(二)成本控制的实施为财务物资的安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包括货币资金、存货等)的收入、保管和使用,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的。通过成本控制制度,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中采用的内部牵制制度,就能避免贪污盗窃、浪费丢失、计量不准等弊端的发生。从而有效地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这是成本控制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成本控制在企业诸控制系统中起着综合的控制作用
成本控制是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能够直接体现出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整个企业的控制系统中起着综合的控制作用。
(四)成本控制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
从宏观角度看,除了企业微观成本控制以外,国家对生产力的配置,国民经济比例的协调等都是成本控制的体现,它能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分配相对合理,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的有效性,从而缓解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资源需求量大,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的矛盾。
二、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许多企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以是否节约为标准,片面强调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开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以“成本节省“为主导的成本控制,一方面会挫伤企业为未来绩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是高昂的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还会因顾及局部要求而损害企业的整体目标。
(二)对成本的功能变化认识不足
市场是企业实现效益的场所,也是生产的导向,但是许多企业却脱离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片面强调产量。现在不少企业仅仅考虑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利用低成本形成的价格优势争取市场份额。但是这种做法没有很好地考虑市场的容量,一旦市场需求已饱和或者弹性不足,那么企业的产量越高,所造成的损失就越大,这好比一个人跑的方向错了,你跑得越快,离目标就越远,从而形成不断降价的恶性循环,这样企业的生存也会面临很大的障碍。
(三)成本管理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管理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更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没有深入反映经营过程,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有时甚至出现连编制成本报表的人,也难以解释产品成本构成的尴尬局面,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四)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体系
我国企业在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时,目前较多的考虑采用租赁、拍卖、兼并、破产、债转股等“外科手术“,尤其是国有企业一味寻求国家提供优惠政策来扶持,改制改组过程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严重,而较少考虑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真正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入手。另外,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检测不力,也影响到企业健全内部成本控制机制的主动性。
(五)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内容僵化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只习惯于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而忽视对产品研究开发、设计、采购、销售、投资和日常管理活动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
(六)成本控制手段的老化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世界进入一个更新的时代,企业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与过去相比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现在企业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日益庞大。对于大量的信息处理,靠手工是难以胜任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成本信息方面已经明显落武,较多的企业仍然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这必然制约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七)忽视对企业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
我国企业的成本控制运行机制过多地依赖行政手段来增加成本控制的约束力,难以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谈不上素企业的成本管理文化,在有些企业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正品当废品、钢材当废铁、纸张当抹布、电脑成了游戏机、电话成了聊天工具、能奢侈决不节约,每天总觉得钱太少,时间太多。
三、加强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树立新的成本控制概念
(1)树立企业成本经营的概念;(2)树立企业依靠成本竞争概念;(3)树立作业成本概念。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
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成本控制的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程序和措施蚁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部门和业务特点,确定业绩评价对象;(2)明确业绩评价目标;(3)对业绩评价对象设立请假指标;(4)根据行业特点,选择评价标准;(5)对业绩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得出结论;(6)提出评价报告;(7)对评价结果进行考核与激励。
(三)搞好技术开发,提高科技水平和效益
开发一项全新的技术,虽然耗费较大,在短期内的效果并不明显,但从长期的角度分析,则可能带来长期的、大量的成本节省,这种技术开发的投资是合适的。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客观情况指定技术改造规划,加强培养科技队伍,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与科技单位、高校院及其他企业联合进行年纪书开发,尤其加强对成本影响较大的环节进行技术攻关,用科技力量解决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提高经济效益。
(四)强化质量意识,降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质量和成本是企业的生命,又是企业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有人认为强梁质量会引起成本增加,尤其在产品供不应求时往往忽视质量问题。从企业整体和长远利益看,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是统一的。因此,企业要树立提高质量就是降低成本的概念,正确处理成本与质量的关系。
(五)加快成本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经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其降低成本的作用是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企业应投入适当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统筹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规划,建立ERP系统,减少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入,重复浪费的现象。
(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
在成本管理中,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主观动因包括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工人与领导间的人际关系等。人为的主观动因具有巨大的潜力,对其加以重视,可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改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起很大的作用。要在企业中培养全体职工的成本意识,企业应建立一个人人关心成本的文化氛围。企业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应使人人都关心成本,形成一种良好的降低成本的机制。
参考文献
[1]苏明瑜:强化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探讨[J],企业财务,2001年2月
[2]舒险峰、隋 冰、李 慧:对加强国有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2年8月
[3] 陆兢红:试论企业成本控制保障措施的构建[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3年3月
[4]欧阳清、万寿义:成本会计[M],东北财经出版社,2002年
[5]周慧生:浅谈企业成本控制[M],煤炭科技,2001年4月
[6]财政部企业司:企业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7]徐 红:论成本控制[N],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4月
[8]马元宝、张良波:抓住企业管理的“牛鼻子“[M],山东化工,2004年
[9]李学峰:加强成本控制,建设节约型企业[J],会计之友,2005年4月
[10] 张世红:企业全程成本控制初探[J],管理天地,2004年12月
[11] 毛付根:管理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四篇:格力电器公司工伤事故管理办法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标准
环保与职安管理标准
公司工伤事故管理办法
公司工伤事故管理办法 目的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伤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工伤事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员工因工受伤或者患职业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分厂、各部门。职责
3.1用人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调查,并按规定提交调查报告;负责工伤事故和急性中毒事故的善后工作、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与跟进;建立健全本单位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档案。
3.2机动部是公司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归口管理部门,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伤事故进行核实,必要时重新组织调查及监督实施;并负责申请工伤认定及工伤待遇;协助工伤员工的伤残鉴定及工伤索赔工作;建立健全公司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档案。
3.3企业安全部负责由火灾、爆炸事故及治安事件等导致的工伤事故的调查与处理。3.4机动车队负责由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事故的调查与处理。3.5总裁办负责由食物中毒导致的工伤事故的调查与处理。3.6基建办负责建设项目施工导致的工伤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3.7人力资源部负责按时为公司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并按规定为工伤员工办理工伤相关手续。定义
4.1记录工伤事故:是指员工受伤,但伤情甚微,未造成歇工或歇工未满三个工作日(含3个工作日),且估计医疗费用在800元以下、无需住院治疗的事故。
4.2轻伤:是指造成员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失,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一般指员工负伤后需要住院治疗,或虽未住院治疗,但歇工在411-2
个工作日(含4个工作日)以上且医疗费用在800元以上者,但未达到重伤程度的失能伤害。通常是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任何一只轧断一节,脚指轧断二只以下;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肩钾骨、腕骨、腿骨和脚骨等因受伤引起轻微骨折,轻微脑振荡,轻度灼伤、烫伤。
4.3重伤:是指造成员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无死亡的事故,一般能引起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重伤范围按劳动部(60)中劳护久字第56号文颁发的《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执行。
4.4死亡:是指因工遭受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不良或者违章操作导致员工当场致命伤害,经抢救无效死亡。
4.5职业病:是指从事公司生产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6本人工资:是指工伤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之日起或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前12个月平均月实际收入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珠海市上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珠海市上职工平均工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珠海市上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珠海市上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4.7责任性事故:系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4.8非责任性事故:系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或者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而造成的事故。4.9破坏事故:系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蓄意制造的事故。工伤事故报告
5.1工伤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保护事故现场,当事人或者发现人应当立即向单位领导或者安全员报告。
5.2事故发生单位应于2小时内向机动部、企业安全部或者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公司领导报告,特殊情况不得迟于事故发生当日下班前,并于3个工作日内向机动部提交由单位领导书面签审的“附表1:工伤事故报告与调查表”。
5.3发生死亡事故的,用人单位除上报机动部、企业安全部、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公司领导外,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同时向公司董事长、总裁报告,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还应当同时报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市人民检察院和市总工会。工伤事故调查及纠正预防
11-3
6.1发生工伤事故后,发生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在机动部的组织下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发生原因、伤害情况,分清事故性质和责任,拟定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6.2在发生骨折、断指、断脚、烫伤和因触电、车辆撞人等导致的轻伤,以及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后,机动部应当立即组织事故发生单位及有关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分清事故性质和责任,拟定改进措施和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附表2:工伤事故调查与处理表”。6.3经调查组调查后,认定为记录伤事故的,由事故发生单位在发生工伤事故后三个工作日内提出改进措施与考核意见,经机动部审核同意后,将考核通报邮件发至本单位、抄送机动部同时在单位公告栏张贴,并将监督通报打印后盖上单位公章送机动部归档。6.4经调查组调查后,认定为轻伤及以上事故的,如果是人为或违章责任事故或者影响较大,以及有骨折、断指、断脚、烫伤和因触电、车辆撞人等轻伤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与安全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并要求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与跟进情况按照“附表3:工伤事故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进度表”报至机动部,机动部应当对提出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进,并自事故发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写出事故监督通报。
6.5工伤事故调查成员应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且与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工伤事故责任分析
根据工伤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及事故发生的原因,按照当事人在事故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分为主要责任、直接责任、相关责任和领导责任四类。7.1主要责任:是指在多个直接引发事故的人员中,对事故的发生、延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人员。
7.2直接责任:是指对事故的发生、延续、发展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人员。有下列行为的人员,应负直接责任:
1)违章指挥,强令他人冒险作业而造成事故的人员; 2)故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标志而造成事故的人员; 3)发现事故征兆,未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而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员;
11-4
4)采购质量低劣的设备、工具、原料、材料等造成事故的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 5)对进厂的设备、设施或已安装的设备、设施不严格按规定和标准检验,或检验结果不真实,导致事故发生的设备管理人员和机修人员; 6)不积极参与抢救,致使事故延续、发展的现场有关人员; 7)对事故发生、延续、发展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其他人员。
7.3相关责任:是指对事故的发生、延续、发展有间接因果关系的人员。有下列行为的人员,应负相关责任:
1)事故所在单位负有管理责任的班组长和有关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 2)未及时报告事故隐患而造成事故的有关人员;
3)在事故调查申,干扰正常事故调查,隐瞒事故真相的人员; 4)与事故发生、延续、发展有关联的其他人员。
7.4领导责任:是对事故的预防和事故的发生、延续、发展负有组织、教育、管理责任的单位领导和其他管理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应负领导责任:
1)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擅自变更规章制度和原定方案,或对违章作业不加以制止而造成事故的;
2)对员工不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指派不熟悉某岗位的人员进行该岗位操作,或安排未经专门培训及未取得特殊作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特殊作业而造成事故的;
3)未定期或未及时安排安全和设备检查,导致设备严重失修、设备长期严重超负荷运行等而造成事故的;
4)对已报告的隐患和缺陷,未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整改,导致事故发生的; 5)对有关部门和个人提出的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不采纳、不整改,或对已发生过的事故不认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导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
6)指派定编司机驾驶非公司定编车辆或非定编司机驾驶本公司定编车辆而发生事故的;
7)强令司机驾驶故障车辆而发生事故的;
11-5
8)对事故发生、延续、发展负有组织管理责任的其他人员。7.5确定工伤事故责任者的原则:
1)因设计上的错误和缺陷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设计者负责; 2)因生产、制造、安装和检修上的错误和缺陷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生产、制造、安装、检修和检验者负责;
3)因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确定上的错误和缺陷,或因无工艺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确定者负责; 4)因官僚主义,瞎指挥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指挥者负责; 5)因无设备作业指导书,或在设备作业指导书中没有对设备重要运行参数的调整要领及调整方法作出详细说明,或因设备操作、调整及维护保养未实行定人定机和操作证制度,或因缺少安全防护装置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设备管理者负责;设备缺乏维护保养而造成事故,由设备使用单位的维修人员负责;因随便拆除安全防护装置而造成的事故,由拆除者或决定拆除者负责; 6)因缺少安全规章制度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用人单位领导者负责;因违反规定或操作错误而造成的事故,由操作者负责,但因用人单位未认真组织三级安全教育和考试,操作者不懂安全操作知识而发生的事故,由安排工作者负责;
7)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生产工器具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从而导致事故,由采购、供应部门负责人负责;
8)违反分包单位承包工程项目范围的规定,招用未经安全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分包单位,从而导致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招用部门的负责人负责; 9)设备未按计划检修、特种设备未能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或让设备带病运行而造成的事故,由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的负责人负责;
10)对于已发生的重大事故隐患,分厂/部门能解决但未能及时解决而造成的事故,由分厂/部门主管领导负责;分厂/部门无力解决且已呈报有关部门,未及时解决而造成事故,由贻误部门领导负责。工伤认定
8.1 工伤认定办法参照《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中的条款进行判定。
11-6
8.2申请工伤认定时限及申报资料:
1)员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护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后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后的当日下班前向机动部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方式申报,并于事故发生后的10天之内向机动部提交书面“附表4: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
2)用人单位应当在伤害发生之后的10天内提交下列申报材料。遇有特殊情况,经报机动部主管领导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延长期限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a. 工伤员工身份证原件;
b. 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详见附件1)初次治疗工伤的病历和《疾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原件(职业病诊断只限于市防疫站); c. 初次治疗工伤的X光或CT检查报告;(腰部受伤者必须提供CT片); d. 工伤员工当班的《考勤证明书》,由用人单位领导注明“情况属实”,签名确认后,加盖本单位公章;
e. 伤害系由交通事故导致,必须提供交警部门开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原件。
3)用人单位未在上述规定的时限内提交申报材料的,必须由用人单位向机动部补交《延误工伤申报说明书》,并有本单位领导签名和盖章确认。
4)如因用人单位没有按时交齐申报材料而影响工伤事故的正常理赔工作,在此期间发生符合《珠海市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5)如因工伤员工本人未将工伤情况在规定时限内上报所属单位,或因本人证件丢失等因素导致规定时效内无法办理费用结算,在此期间发生符合《珠海市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则由工伤员工自己承担。
6)机动部相关人员负责按市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提交工伤事故材料、办理工伤事故的申报和索赔工作;对外工伤申报时,必须妥善保管员工的工伤申报材料原件,并做好签收和退还登记手续;如未能按时提交申报材料,或未按市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办理而影响工伤事故的正
11-7
常理赔工作,其责任则由机动部相关人员承担。工伤待遇
9.1 员工住院治疗工伤的,所需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由公司在员工工伤终结时一次性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的发放标准:市外按照公司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市内按25元/天的标准发给。门诊治疗工伤的,不发给伙食补助费。经医院或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并经机动部向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申报同意,报主管安全生产公司领导审批,工伤员工到珠海市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公司按员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工伤员工需要到珠海市以外就医的,由用人单位填写附表5:“格力电器工伤员工特殊检查治疗或市外转院审批表”报批。
9.2未按前款规定执行,用人单位自行同意工伤员工或工伤员工私自到珠海市以外医院或者医疗机构就医的,所发生治疗费、交通费、食宿费等,由用人单位或工伤员工自己承担。
9.3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原福利待遇不变,其工资发放标准为工伤员工自受伤之日起或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前12个月平均月实际收入工资,并由公司按月支付。
9.4根据伤者病情或经治疗机构诊断确认,治疗期间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员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生活护理费由公司支付,其生活护理费支付标准规定为:护理10小时以内的,按30元/天支付,24小时全天护理的,按60元/天支付。
9.5工伤员工其它工伤待遇按照珠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布的《工伤保险文件汇编》的相关规定执行。工伤事故责任考核
10.1用人单位发生工伤事故后,对工伤事故责任人必须追究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视其情节轻重和伤害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对工伤事故责任者的处罚分为下述四种方式,处罚可按照下述一种或多种方式同时进行:(1)除名;
(2)行政处罚,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警告、记过、撤职、调离岗位、留用察看;(3)经济处罚:一次性罚款、下浮工资;(4)停岗学习:3天、5天、10天。
10.2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凡因违章操作、违章指挥或其它人为责任及管理责任,造成11-8
伤亡事故的,由安全主管部门按照下述规定予以处罚:
(1)造成记录工伤事故的,对直接责任者或主要责任者处50-100元的罚款;如用人单位当月内发生三起及三起以上记录工伤事故的,按照0.1分/起的标准考核事故发生单位;
(2)造成轻伤事故的,对直接责任者或主要责任者,给予停岗学习3-10天,并处200-400元的罚款;对相关责任者处100-300元的罚款;对事故发生单位的领导处200-400元的罚款;扣罚事故发生单位当月安全生产考核分0.2-0.5分;
(3)造成重伤事故的,对直接责任者或主要责任者调离岗位,并处500-1000元的罚款;对相关责任者作警告处分,并处400-800元的罚款;对事故发生单位的领导作警告处分,并处500-1000元的罚款;对主管安全生产职能部门的领导处300-500元的罚款;扣罚事故发生单位当月安全生产考核分1.0-2.0分。如一年内发生两起及两起以上重伤事故的,对事故发生单位的领导自第二起、第三起重伤事故发生之日起降一级工资、期限6个月,扣罚第二起、第三起重伤事故发生单位当月安全生产考核分3.0分;(4)造成死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者或主要责任者作除名处理,并处1500-3000元的罚款;对相关责任者给予留用察看1年之处分,并自死亡事故发生之日起降一级工资、期限1年;对事故发生单位的领导作记过处分,并处2000-4000元的罚款;对主管安全生产职能部门的领导或主管公司安全生产的领导处1500-3000元的罚款;扣罚事故发生单位当月安全生产考核分5.0分。
10.3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凡因违章操作、违章指挥或其它人为责任及管理责任,造成设备事故的,由安全主管部门按照QG/GD08.01《设备管理及考核规定》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罚。
10.4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凡因违章操作、违章指挥或其它人为责任及管理责任,既造成设备事故又造成工伤事故的,由安全主管部门根据伤害情况和经济损失的大小,按照本管理办法规定的对应条款的上限进行处罚。
10.5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对直接责任者或主要责任者给予记过处分,并处300-50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作记过处分,直至作除名处理;对相关责任者给予警告处分,并处100-300元的罚款;对用人单位的领导处300-500元的罚款。
(1)对已发生的工伤事故未及时上报,或隐瞒不报、谎报,或故意拖延报告期限的;(2)未保护事故现场,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3)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11-9
(4)对提出的工伤事故纠正预防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有效实施,或未按规定时间提交《工伤事故报告与调查表》、《工伤事故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进度表》及《事故监督通报》的;
(5)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事故调查组或者拒绝提供与事故有关的情况、证据和资料的;
(6)多次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员工冒险作业的;(7)对批评、制止违章行为,如实反映事故情况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8)发生事故后,未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伤员和财产的;(9)未建立健全本单位各类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档案的;
(10)轻伤或以上事故存在违章操作等严重人为责任的、或情况严重、性质恶劣的;(11)违反本管理办法其他管理规定行为且情节较为严重的。
10.6公司外交通事故,或因未知技术领域或因自然界不可抗拒因素等导致的工伤事故,免于处罚,但视其伤害程度给予通报批评,并纳入用人单位工伤事故指标统计范围。10.7在事故中受到行政处分、下浮工资的人员,处分期间工作表现突出、无违章作业行为、未发生协及本人责任的安全事故,或举报、抢险救灾中有功,可在期满1个月前提出撤消处分申请报告,报告由自己写出,且事实清楚,减少损失的数据真实可靠,报用人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后交安全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由安全主管部门领导签署具体意见后执行。工伤事故结案
11.1工伤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已将事故调查清楚,对员工进行了教育,对事故责任者进行了处理,拟定并落实了改进措施,这起事故应予结案。
11.2工伤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在12个月内进行,特殊情况,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同意,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24个月。附则
12.1本条例所规定的条款与国家规定条款有抵触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1-10
12.2本标准由机动部负责定期监督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企管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动部起草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企业管理部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
11-11
第五篇: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基于对当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系统思考,着眼于21世纪个人、企业、社会的发展,关注实习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题,对目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通过对企业、实习生、学校的全方面调查,分析了目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影响,然后通过文献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探讨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帮助企业、学校、实习生本人正视实习生和其他员工不同和特点,根据实习生的身份的差异性进行相应的制度的完善,从而解决企业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的概述 1.实习的界定。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它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进入职业生涯的缓冲阶段。
2.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校的大学生们也纷纷投身到“实习大军”中,期望为将来的就业增加一些筹码。但是,在当代的社会中实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①实习生实习一职难求。
二、造成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2.1企业方面
2.1.1企业招聘实习生的目的与学校不一。据调查,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目的来看,8成企业的主要目的都是储备人才;此外,实习生还能够满足企业填补简单的工作空缺(42.5%)缓解短期业务高峰的压力(28.8%)、精简人力成本(11.7%)等方面的需求。而对学校而言,让学生实习是为了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得以实践和应用,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有利于融会贯通。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实践者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2.1.2企业对实习生的培训制度不够完善。企业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实习生培训制度,就没办法把实习生的工作计划好、安排好、指导好,这也就导致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除了“端茶”、“倒水”、“拖地”、“擦灰”也就没有了其他的工作。这样几个月下来,实习生会感觉到学不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知识等内容,而且企业也会产生实习生不会给企业产生价值的表象认识,甚至当企业领导总是发现实习生在无所事事地上网、看杂志时,便更不会认可引进实习生会给企业的带来实际意义。2.2学校方面
2.2.1学校未能重视学生实习阶段。目前很多学校未能重视实习问题,不能灵活、有效的管理实习,对实习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较为单一,评价体系亦相当不规范。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被分到各行各业,去到不同的地方,较为分散,这对于本来就要完成学校教学重任的老师来说无法全程参与和指导他们所带学生的实习工作。
2.2.2学校重理论、轻实践。许多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课堂上,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忽略了实践教学对人才创新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对实践工作上的投入不足,社会实践活动和设施偏少,实践环节的建设也相对落后。2.3学生方面
2.3.1环境适应能力差。一方面,个别学生对异地实习生活不习惯,恋家思想严重,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管理不同,个别学生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违犯实习纪律,出现中途离岗等现象。
2.3.2职业素质低。实习生的职业素质欠佳、工作态度不踏实、思想上不够重视。有些实习生对本职工作并不热心,认为自己留下来工作的可能性不大,因而不能安心实习和工作,缺乏职业所必备的责任心。不严格遵守实习生规章制度,自由散漫,迟到、早退、请假现象严重。
2.3.3缺乏主动性。大多数实习生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依赖性大,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不知道积极面对工作,有效处理日常工作的琐事,在实习期间不知道主动学习新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不知道请教,导致了整天无所事事的局面,到实习结束什么也都没有学到。
三、改进实习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3.1企业方面
3.1.1建立实习生实习管理制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实习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要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认识实习制度,从而制定一套规范、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持续、有计划地发掘与储备人才。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把实习生工作作为自己储备人才的一部分,建立完善的招聘、选拔、测评、奖励体系。这样可以节约自己寻找人才的成本,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寻求自己需要的合适的员工。
3.1.2改进薪酬管理。企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再想着利用实习生这样的廉价劳动力,要改进薪酬管理和住宿条件,为实习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现在很多企业接受实习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实习生的薪酬低。3.2学校方面
3.2.1要时加强实习生管理。学校要密切关注学生实习动态,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不要将对实习生的考核简单停留在实习报告上,要选派老师具体深入到实习单位考察实习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动态,以便实习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随时了解实习生的动态,及时处理好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完善实习的教育指导工作,使实习工作能够持续、有效的开展。
3.2.2要重实践。学校要重视起实践的重要性,不要光把教育停留在理论上,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校期间要多组织一系列与实习相关的活动,提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些高等学校可以与学生实习比较集中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建设实习用房。
3.3学生方面
3.3.1提升自己的能力。实习生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注重实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争取把自己培养成全方位的人才。平时,可以加强交流,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2主动学习。要树立良好的心态,摆正自己的姿态,虚心向企业的各位同事学习,遇到问题要主动积极的思考,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填补自己操作能力的空缺。同时,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一定会有挫折和失败,这种时候不能消极,要学会总结和自我调节,积极主动地面对工作。
四、结论
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需且重要的环节,实习能够提供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并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而如今实习生却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因此,企业、学校、学生都应该重视实习,共同努力,以最大限度地改变目前实习生现状,给实习生提供一个宽松、舒适的实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