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福州市工商局市综治办关于进一步加强123
【发布单位】福州市
【发布文号】榕政办〔2009〕47号 【发布日期】2009-03-05 【生效日期】2009-03-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福州市工商局市综治办关于进一步加强12315消费维权工作的意
见的通知
(榕政办〔2009〕4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整合平安建设力量,切实发挥12315消费维权工作在“平安福州”建设中的作用,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福州市工商局、市综治办《关于进一步加强12315消费维权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三月五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12315消费维权工作的意见
福州市工商局 市综治办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为进一步整合平安建设力量,切实发挥12315消费维权工作在“平安福州”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12315消费维权工作意见》(闽政办〔2007〕30号)、《转发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12315消费维权工作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8〕2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12315消费维权工作纳入“平安福州”建设总体规划,列入综治考评重要内容,整合基层综治组织与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力量,发挥基层综治组织和12315消费维权组织各自的优势,把消费维权工作延伸到基层。建立“政府领导,工商牵头,部门协作,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全社会支持”的12315维权工作机制,提高化解消费矛盾纠纷和治安防控的整体能力,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消费环境,推进平安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工作机制
(一)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12315消费维权工作的领导,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综治委成立12315消费维权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财贸的领导任组长,工商局长(所长)、政法委(乡镇、街道)分管综治的副书记为副组长,工商、综治、宣传、法院(庭)、公安、司法、经贸、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农业、物价、环保、烟草、通信管理等部门相关领导为成员,形成“政府领导,工商牵头,部门协作,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全社会支持”的12315维权工作机制。设立12315消费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综治办相关领导任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信息通报、维权协作制度和联合行动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促进12315消费维权工作事半功倍。各级综治委要定期听取消费维权工作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对12315转办的消费者申诉举报案件,依法调查处理,及时办结,并将办理情况函告12315。
(二)整合消费维权工作力量。将全市现有的3772个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其中在乡镇、街道设立的消费维权服务站有188个,在建制村、社区设立的消费维权服务点有2816个,覆盖率达100%;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旅游景点、学校及其他商品服务消费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立的12315消费维权服务点有761个,在行业协会建立的服务站有7个)全部纳入综治组织范畴,接受综治委的统一领导,提倡依托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综治组织,实行合署办公,确定一名工作人员兼任12315消费维权服务工作人员;条件暂不允许的,办公场所、站、点负责人可以不变,新增综治组织人员为成员。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与新闻媒体建立协作机制,加大12315消费维权工作的宣传力度,使12315消费维权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宣传部门要积极支持 12315 消费维权工作,大力组织宣传 12315 消费维权网络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及时报道 12315 消费维权工作动态,宣传 12315 消费维权典型案例,使 12315 消费维权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要广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消费维权知识,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引导广大消费者通过 12315 消费维权网络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消费维权氛围。要对制售假冒伪劣、消费欺诈等违背诚信、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予以披露,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工商等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采取发放宣传品、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公益广告、演出文艺节目等各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12315消费维权工作,提升12315消费维权网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四)建立消费维权工作考评机制。将消费维权工作列入年终平安建设和综治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由辖区工商部门和综治组织落实。
三、职责分工
(一)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工作职责1、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的工作职责是:
(1)制定服务工作制度,研究布置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2)组织指导消费维权服务点开展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和目标考核;
(3)组织辖区消费维权服务点负责人和维权骨干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维权工作人员的素质;
(4)受理、调解消费者投诉;
(5)组织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商品服务消费知识、健康科学消费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
(6)协调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依法打击各类消费侵权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7)做好辖区内食品安全预警、督促、指导工作;
(8)协助12315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2、行政村、社区12315消费维权服务点工作职责:
(1)接待消费者投诉,组织协商调(和)解,并将消费者投诉以及调(和)解结果记入台账;
(2)对受理的数额较大、情节较为复杂或无法调解的投诉案件,及时提交给辖区工商所、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或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调查处理;
(3)对掌握的有关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诈消费者等各类消费侵权案件线索,及时向相关行政执法机关举报,并协助调查处理;
(4)开展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宣传,为消费者提供法律法规、商品服务消费知识等咨询服务;
(5)接受辖区工商所、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的指导;
(6)做好辖区内食品安全预警、督促、指导工作;
(7)协助辖区工商所做好其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二)工商部门工作职责
1、组织业务培训。以省工商局制订的《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大纲》和市工商局印制的《福州市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联络员实用手册》培训教材及平安建设、综治工作有关材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材料对辖区内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工作人员进行全员业务培训。培训采取自学为主,结合集中授课、巡回辅导、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案例分析、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每年对联络员的业务培训不少于1次。
2、加强业务指导。加强对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工作的指导,定期对辖区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的督查,负责商场、超市等消费集中场所的12315服务点的指导、监督。按照“四个一”和“四统一”标准要求,督促、指导各地完善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的硬件建设。
3、派员参加考评。积极配合综治办等有关部门,对辖区消费维权工作和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进行年度评估考评。
(三)综治部门工作职责
1、将消费维权工作和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建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纳入对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作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考评内容,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同表彰。
2、积极指导工商部门抓好消费维权工作,抓好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联络员的业务培训和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的日常工作。
四、工作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12315消费维权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要把消费维权和12315网络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抓好落实,推动12315消费维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对12315 工作机构建设、执法装备、信息化建设等经费保障给予必要的支持。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2007年为民办实事的通知》(榕委[2007]35号)精神,12315服务站和建制村、社区12315服务点基础建设及日常运行经费,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保障。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工作人员补贴,可按照综治工作人员标准由各县(市)区政府保障。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旅游景点等 12315 服务点基础建设及日常运行经费,由所在单位负责保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福州市公安局关于集中开展以“三合一”
【发布单位】福州市
【发布文号】榕政办〔2007〕184号 【发布日期】2007-10-30 【生效日期】2007-10-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福州市公安局关于集中开展以“三合一”场所为重点火灾隐患排查
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榕政办〔2007〕18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福州市公安局制定的< <关于集中开展以“三合一”场所为重点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转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月三十日
关于集中开展以三合一场所为重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福州市公安局
为认真汲取莆田“10.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贯彻落实中央、省政府领导批示和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决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我市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经市政府研究,决定从2007年10月25日至12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以“三合一”场所为重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条例》、《福州市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指导思想,按照“市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各县(市)区政府全面负责并组织实施、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思路,坚持全面检查与分类整治相结合,组织集中排查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对以“三合一”场所为重点以及各类公众聚集场所、出租房屋、“九小场所”进行全面排查,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彻底消除“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防止和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
以“三合一”场所为重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福州市政府统一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全面负责并组织实施。市政府成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陈为民副市长任组长, 市政府王国华副秘书长、市公安局陈道煊副局长、市安监局程爱国局长、市消防支队刘孙建支队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市委宣传部、监察局、效能办、综治委、工商局、国土资源局、发改委、规划局、建设局、城市管理执法局、社会劳动保障局、乡镇企业局、消防支队、市电业局、市自来水公司等部门主管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公安消防支队,办公室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各县(市)区政府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专门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认真抓好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部署、实施、督促等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排查整治的范围、标准和重点内容?
(一)“三合一”场所:?
1、排查整治的范围:在既有厂房、仓库、商场中设置员工宿舍,或是在居住等民用建筑中从事生产、储存、经营等活动,而住宿部分与其它部分又未达到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2、排查整治的标准:《消防法》和《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A703-2007)?
(二)公众聚集场所、出租房屋及“九小场所”:?
1、排查整治的范围:?
(1)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
(2)小学校、小医院、小商场、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等“九小场所”;?
(3)全市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营利为目的出租用于他人居住的房屋(旅馆业除外),以及有人员居住的沿街商业店铺。重点治理集体宿舍、人员居住相对密集、存在突出火灾隐患的出租屋。?
2、排查整治的重点内容:?
(1)公众聚集场所及“九小场所”排查整治的重点内容:?
锁闭、封堵或占用疏散通道、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影响安全疏散的;在公共区域的外窗及集体住宿房间的外窗安装金属护栏,影响安全疏散和应急救援的;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应急照明灯设置不符合要求的;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的位置、数量不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器材配置不符合要求,以及违法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违章电焊等隐患。?
(2)出租房屋排查整治的标准:?
a)出租房屋单层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或单层居住人数超过20人的,每个楼层应当至少设有两部不同方向的疏散楼梯;确有困难的,可设置一部疏散楼梯,但每个楼层还应设有其他应急疏散逃生设施,或能直接转移到相邻建筑安全地带的设施。?
b)出租房屋的疏散楼梯不得与天井合用。出租房屋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该网点的安全出口必须与住宅部分隔开。?
c)出租房屋安全出口和室内、外疏散通道应当保持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通道、出口处堆放物品或设置影响安全疏散的设施。?
d)出租房屋的灶间(厨房)内使用的液化气应与蜂窝煤炉等易于散发明火的其他用火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e)出租房屋电气线路敷设及电器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规定。不得乱拉、接电线,不得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等电器产品,不得超负荷用电。?
f)出租房屋内严禁加设生产、经营、存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空间。?
g)出租房屋内或室外应按消防标准配备灭火器材,并放在明显和取用方便的地点,其周围不堆放物品。?
h)有人员居住的沿街商业店铺基本消防安全条件参照上述相关规定执行。?
四、工作要求?
(一)周密部署整治工作。各地要按照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 部署排查整治工作,明确排查整治工作的方法、要求以及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组织举办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培训班,明确排查整治的范围和标准。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从业人员积极举报火灾隐患。?
(二)严格落实排查整治责任。各县(市)区要组织有关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社区和公安派出所按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进行全面排查,逐家摸清其消防安全情况,对检查发现的“三合一”场所认真填写《排查发现“三合一”场所基本情况一览表》,对出租房屋专项整治执法情况填入《出租房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登记表》,建立健全基础台帐数据。隐患排查实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社区和公安派出所“三位一体”责任制,对于辖区内排查后发现失查漏报的情况应当追究相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社区和公安、边防派出所的责任。?
(三)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综合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经济、技术、教育、文化等手段,千方百计地消除各种致灾因素,竭尽全力地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落实整改责任制,务必做到火灾隐患的整改有人检查、有人跟踪、有人落实,做到不走形式、不留死角。凡违反《消防法》有关规定,在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要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对无法立即整改的,要实施全面停业整顿。对个别拒不关停整改或搬迁的“钉子户”,供电、供水部门要采取断电、断水等方式强制关停、搬迁。公安、边防派出所等业务单位要切实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责,结合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强化动态监控,严防失控漏管,严厉打击白天关门、夜间加工、逃避整治的小作坊。督促指导村民委员会制定《防火公约》等乡规民约,与业主逐一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强化出租房屋管理。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强化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排查火灾隐患,督促落实整改措施,严格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对排查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研究,提出解决办法。监察、效能部门要切实负起督察工作职责,定期、不定期对各级各部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情况进行督查,凡排查有遗漏、整治走过场的,必须责成当地重新排查整治,决不能敷衍过关;对执法不严、弄虚作假的相关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国土、发改、规划、建设、工商等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和落实村镇建设规划,严格土地使用和建设工程审批,严格房屋权属和工商注册登记,坚决从源头堵住 “三合一”场所的产生;对违法违章搭建的“三合一”场所,国土、规划、建设、城管等有关部门要依法查处和拆除,对作坊式和经营性场所,要督促业主调整场所功能布局,落实防火防烟分隔措施,增设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拆除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金属护栏,确保消防安全;对无照经营的“三合一”场所,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令第370号)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安全监管、综治部门要充分发挥乡镇安监站、综治办等基层安全生产监督员、综治协管员、中心户长的作用,对“三合一”场所、公众聚集场所、“九小场所”和出租房屋等场所实行全方位的监控。各地集中整治期间执法情况填入应填入《福州市以“三合一”场所为重点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执法情况统计表》中,于12月25日前上报市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在抓好整治工作的同时,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一要积极构建整治责任体系,将“三合一”等场所火灾隐患纳入平安建设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范畴,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实施政府目标责任管理。二要推动各地科学规划产业,在工业集中区,建设员工集体宿舍、农民工公寓,逐步实现生产与住宿彻底分离。同时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从根本上改善城乡消防安全条件。三要引入市场导向机制,推广消防、保险互动协查机制,建立“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整改保证金制度、消防安全信誉制度等,引导单位加大消防安全投入,整改“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防止整治反弹。四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各类小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员工宿舍,引导家庭作坊式企业向规模化生产转化。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委、工商局关于我省整顿成品油市
【发布单位】80802
【发布文号】黑政办发[1994]38号 【发布日期】1994-11-22 【生效日期】1994-11-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省经委、工商局关于我省整顿
成品油市场实施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1994年11月22日
黑政办发〔1994〕38号)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省经委、工商局《关于我省整顿成品油市场的实施意见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我省整顿成品油市场实施意见的报告
省政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994〕21号文件和国家经贸委、工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 整顿成品油市场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运〔1994〕332号)精神,在我省全面开展整顿成品油市场工作,现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一、增补省石油、成品油市场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并成立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决定增补省经委专职委员许兆君同志为省石油、成品油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主管全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工作。成立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经委、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石油公司、消防局、物价局、财政厅、国税局、农机局抽人组成。办公室设在省经委。
该办公室在省石油、成品油市场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精神,负责对全省具有成品油经营业务的批发机构、加油站和经营网点进行清理、整顿和验收。
二、二、整顿成品油市场的工作步骤。
(一)各地、市、县应参照省的做法尽快成立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抽调懂技术、懂业务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并于11月10日前将机构设置情况、人员名单、办公地点及联系电话报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哈尔滨市道里区红霞街100号,电话:4654917,邮编:150010,联系人:杨春章、刘守权)。
(二)做好对具有成品油经营业务的企业的清查列册工作。请各地将清查列册统计后的情况报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
(三)各级核查人员应由各级成品油整顿办公室的成员单位中懂技术、熟悉成品油市场情况,并能胜任工作的人员组成。核查人员在检查审核中,必须做到秉公办事,不得徇私舞弊。否则,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检查、审核资格。
(四)各级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要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抓紧组织本地成品油经销企业搞好自查,在自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省下发的《黑龙江省成品油经营企业(站点)整顿申请书》(一式五份),报地、市、县整顿办各一份,抄报省整顿办和省石油公司各一份,并交纳整顿手续成本费(每户30元),同时将工商营业执照交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手续成本费由地、市整顿办负责收取,统一交到省整顿办,由省整顿办统一支配使用。地、市整顿办收到申请书后可安排验收。
具体验收办法,中直、省直成品油经销企业由省整顿办组织验收;地、市直以下企业由地、市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组织验收,县(市)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参加,按省整顿办制定的验收标准逐个企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验收合格的企业,由地、市整顿办及省主管厅局审核批准后报请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办公室备案并颁发整顿合格证书。成品油经营企业在领取省整顿办颁发的合格证书后,方可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复查营业手续。
(五)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企业提出限期整改(一般不超过3个月)要求,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变更经营范围或吊销营业执照。
(六)从今年年末至1995年3月末为总结验收阶段,各级整顿办公室要认真进行总结,并写出总结报告报上一级整顿办公室备案。同时,省整顿办将组成若干检查组,深入各地对经营成品油的企业进行抽查验收。在抽查的过程中,如发现整顿后未达到国家标准的,或敷衍了事,骗取验收,继续进行不规范经营的,将按国家和省有关法规、规定交由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对整顿后不合格企业数量较多的地、市,要限期重新进行整顿。
(七)省整顿办公室将根据全省整顿工作进展情况随时向国家和有关部门写出报告。
(八)全省成品油市场整顿工作结束后,将表彰在全省整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黑龙江省经济委员会
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994年10月18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发布单位】天津市
【发布文号】津政办发〔2004〕042号 【发布日期】2004-06-13 【生效日期】2004-06-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天津市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委
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意见的通知
(津政办发〔2004〕04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二OO四年六月十三日
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我市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创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现就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弘扬主题,进一步深化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措施。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结合实际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活动中,一是要注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理论、方针和政策以及国家关于民族方面法律法规的再学习、再宣传和再教育,使各项民族政策、法规深入人心;二是要注重解决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民族工作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的认识,健全民族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及法规,加快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三是要注重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根据各自实际,采取不同形式,办几件少数民族群众关注的、影响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事。
二、抓好典型,认真总结推广民族工作的先进事迹和经验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在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各项事业,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很多典型事例,创造出许多新鲜经验。各区县、各系统、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宣传和推广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事迹和工作经验:
(一)领导重视,切实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措施明确、效果显著;
(二)加强民族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民族工作三级网络;
(三)依法加强对清真食品市场和企业的管理,促进清真食品企业及清真食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带领民族乡、村各族群众加快致富奔小康;
(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扶持定点民族企业加快发展;
(六)加大民族教育投入,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七)在发展民族文化、体育、卫生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
(八)加强党组织建设,做好基层企事业单位民族工作;
(九)加强社区民族工作建设,促进民族工作社会化;
(十)整合资源,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十一)善于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十二)积极投入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建设,在对口支援工作中事迹突出;
(十三)社会各界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的特殊贡献。
在抓典型事迹和总结工作经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总结新世纪民族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典型、新经验,促进我市民族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加强领导,切实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抓出实效
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全市上下形成创建活动的新高潮。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要做好民族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工作;要办好实事,为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搞好区县、系统内的表彰活动,促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市民委将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会等方式,总结推广好的典型经验,推动我市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天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二OO四年六月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办字〔2006〕95号 【发布日期】2006-03-28 【生效日期】2006-03-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
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意见的通知
(内政办字〔2006〕95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06年3月28日
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意见
(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六年三月一日)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为促进自治区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敞开市场准入大门,鼓励更多的自然人及社会组织成为市场主体
(一)凡依法符合出资条件的自然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法人、非公司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村民委员会等,均可投资设立公司。
(二)鼓励、支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兴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一人有限公司、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参与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领域的投资与经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及时予以登记,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外,不得随意增加登记前置许可项目。
(三)投资者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当场作出预先核准或者驳回决定,并当场核发《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名称驳回通知书》。
二、放宽注册资本限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成为创业资本
(一)全面实行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制度。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
(二)公司注册资本可以分期到位。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外,凡公司制企业,可以不受行业、区域和企业规模限制,都可以实行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制。只要公司发起人、股东按期交付出资的,允许其依法办理设立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增加经营范围、增设分支机构等手续。
(三)申请人可自主选择公司类型。只要符合法定条件,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多人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变更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变更为多人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三、保护不同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
(一)对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设立的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股东出资方式、股东人数限制、股东资格、住所及登记程序方面都按同一标准进行注册登记。在名称使用上享有同等待遇,注册资本300万元以上的法人企业均可冠“内蒙古”行政区划。
(二)自然人、各类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都可以单独投资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鼓励国有、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公司制企业。允许民营资本投资设立各类公司或者参与国家企业、事业单位改制,登记上享有与国有资本的同等待遇。
(三)鼓励各类主体以发起设立、变更设立、改制设立等多种形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二人以上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可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登记。
四、服务社区,拓宽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门路
(一)大力支持兴办中介服务、家政服务实体,完善服务网点,积极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鼓励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发挥自身特点和业务专长,自办或合伙兴办社区服务组织,或通过小时工、非全日制工和阶段性就业等灵活方式参与社区服务,实现在社区内就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为其提供方便。
(二)鼓励旗县(市、区)街道办事处的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兴办为社区服务的各类企业法人。街道办事处的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可以独家出资兴办集体性质的企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与他人合资共同兴办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公司。
(三)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利用暂无产权证明的依法兴建的房屋作为企业住所的,旗县(市、区)社区服务中心提交了旗县(市、区)政府办公室的证明文件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提交了办事处证明文件的,其提供的房屋可以作为企业法人的住所予以登记注册。
五、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一)采取多种形式,积极鼓励、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归国留学生、退役士兵、残疾人员及其他新增待业人员兴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吸纳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及新增待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扩大社会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基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设立专门窗口,为下岗失业人员及新增待业人员申办个体或企业登记免费提供开业指导,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的咨询服务;要设立“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及时依法登记;对下岗失业等人员从事临时性经营、季节性经营的,可以核发临时营业执照。继续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凭《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发照之日起3年内免收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扶持下岗失业等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新贡献。
(三)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点多面广的优势,方便群众就近申办登记个体工商户,提高办事效率。对农村流动商贩实行备案制,免于工商登记,对农民进入集贸市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可不予登记。
(四)切实为港澳居民在内地申办个体工商户提供登记服务。认真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的有关规定,允许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照内地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在自治区境内设立个体工商户,无需经过外资审批。要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登记管理办法,改进工作作风,为港澳居民申办个体工商户排忧解难,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支持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个体经济。
六、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管理。各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均可以申请工商登记,取得市场主体资格。对农民个人申办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符合个人合伙设立条件的,按合伙企业登记;符合有限公司设立条件的,按有限公司登记。对其他投资者根据农业产业化和多种经营的需要申办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根据投资人身份和出资财产的性质,本着谁出资谁所有的原则,依照现行登记法规核定企业类型。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民委员会可以作为投资人兴办苏木乡镇、嘎查村资产管理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积极引导支持农村种养殖专业户组建以经营特色农副产品为特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进行工商登记时,除房屋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权属证明外,当地政府或其派出机构出具的住所(经营场所)使用文件,可以视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的证明。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在本村范围内的住所(经营场所)使用文件,可以视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的证明。
七、扩大对外开放,为全国性大企业(集团)进驻我区提供优质服务
(一)凡全国性大企业(集团)总部迁移自治区境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主动上门服务,做到事先介入,提供相关法规依据,并落实专人负责注册登记。涉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外省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登记事宜的,应积极做好协调、申报、服务工作,提高办事效率。
(二)对于注册资本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大集团,经企业申请,公司名称可不反映行业或经营特点。大集团的企业名称,需免冠“内蒙古”字样的,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协助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并争取核准。
(三)支持和保护大企业(集团)名称专用权。全国性大企业(集团)合并、收购自治区境内企业的,被合并、收购的企业其名称属老字号或者名称字号需保留的,可予以登记保留。
(四)凡全国性大企业(集团)总部,包括这些大企业(集团)的子公司迁移自治区境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注册登记时可按变更登记受理。
八、支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组改制
(一)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目录,依法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对国家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特别是“五小”企业,申请登记时要严把准入关口;仍在经营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清理整顿,依法责令其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配合有关部门调整产能过剩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依法做好调整、关闭那些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的变更或注销登记工作。对国家支持发展的产业,要优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要大力支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行业和经营项目。
(二)支持引导原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积极主动掌握企业情况,加强政策指导,优质高效地为改制企业做好登记服务工作;要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改制行为,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继续积极支持集体企业深化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三)企业对科技人员或其他员工实施股权奖励的,凭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的决议或决定以及其它有关的文件、证件,予以办理股东等登记事项的变更登记。奖励股权涉及国有资产的,应经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涉及集体资产的,应经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同意,并经集体企业资产管理部门批准。
九、积极吸引外资、简化外资企业登记程序
(一)允许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与外商合资、合作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领域限于国家鼓励类和允许类项目。自然人投资设立的公司制企业,通过引进外资转变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原企业名称可以保留,中方投资人身份可以体现为自然人。
(二)投资资格审查中,净资产比例的限制规定不再作为审查内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时,不再提交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准文件。企业除增(减)注册资本需提交验资报告外,对等股权转让可不提交验资报告。
(三)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办理执照延期手续的,经企业申请、确认,可以酌情办理延期换照。注册登记不再审查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比例限制,以审批机关批件为准。
十、依法履行职责,完善市场准入服务体系
(一)企业登记注册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企业登记的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也应将其对企业有关行政许可和管理的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二)实行企业、个体工商户当场登记制度。申请人提交的登记注册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无需实质审查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当场作出准予登记或不予登记决定,并当场核发《准予登记通知书》或《不予登记通知书》。《准予登记通知书》发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颁发营业执照。
(三)在营业执照有效期内,企业可以随时申请增加一般经营项目,不受申请时间和变更次数的限制,投资性企业可以投资其他企业,不受注册资本(金)是否缴足的限制。
(四)逐步实行网上登记服务。申请人可以在互联网上申请登记注册、名称核准、检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通过互联网为企业提供登记注册服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投资人成本。
十一、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完善企业退出制度
(一)企业、个体工商户申请注销登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不得要求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交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文件、证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办理注销登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不再提交税务机关完税证明,只需在清算报告中明确债权债务清理完毕、税款已缴清即可办理。
(二)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企业,其法定代表人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其法定代表人的相关信息记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并在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三)企业不办理注销手续,非法退出市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将被录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3年内禁止其新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十二、支持行业协会树立本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一)支持、帮助各类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传授专业技能。个体工商户、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受到盟市级行业协会奖励表彰的,行业协会可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其奖励表彰记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信用信息系统。
(二)支持中介机构发展壮大,强化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资产评估机构、验资机构出具虚假评估报告、验资报告的,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严厉处罚外,3年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其出具的评估报告、验资证明不予认可。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