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内蒙古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

时间:2019-05-13 23:0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内蒙古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内蒙古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

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内蒙古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办字〔2005〕397号 【发布日期】2005-12-20 【生效日期】2005-12-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内蒙古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邮政系统服务“三农”工

作意见的通知

(内政办字〔2005〕397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邮政系统服务“三农”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邮政系统服务“三 农”工作的意见

(内蒙古邮政局 二○○五年十二月五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做好农牧业、农村牧区和农牧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发挥邮政行业优势和业务特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意见》(中发〔2005〕1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邮政系统服务“三农”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邮政系统服务“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意见》要求,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农村牧区小康社会的高度,切实重视和支持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牧民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相关业务,把加强邮政系统服务“三农”工作,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

我区邮政系统拥有遍及城乡的服务网点,有贴近农村牧区、方便农牧民的行业特点和优势,是一条直接为“三农”工作服务的重要渠道。邮政部门要加快网点建设,完善邮政服务“三农”的网络,积极开展农资配送和针对农村牧区的便民服务,拓宽农牧民生产生活资料的流通渠道,切实提高服务效率,确保服务质量,方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二、加强协作,切实推进邮政系统服务“三农”工作

(一)加快农村牧区邮政“三农”服务网点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在制订“三农”工作的整体规划时,应将邮政网点建设纳入规划,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特别是旗县、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要将邮政局(所)建设纳入城镇建设和改造整体规划,支持邮政部门在中心城镇和嘎查村开办服务机构,并在选址、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各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应指导、帮助嘎查村设立和完善信报接转点,有条件的嘎查村、社区应结合建设村民书报阅览室设置信报箱和阅报栏,维护和保障好农牧民的通信用邮权利,推进农村牧区基层文化建设。

(二)支持邮政部门开展农资配送和农牧业科普服务工作。邮政系统要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参与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有助于农牧业发展的农资连锁配送业务,为农牧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农牧民群众购买生产和生活用品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农村牧区、方便农牧民、适应农时的农牧业科普宣传推介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各级农牧业、质监部门要积极支持邮政部门开展农资连锁配送服务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要依法给予从事农资配送服务的经营资质,并对邮政服务“三农”工作进行政策及技术方面的指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大力支持邮政系统开展连锁配送种子、化肥、饲料、农药等农牧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的经营活动,并依法办理相关经营手续。商务部门要支持邮政系统参与“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税务部门要按照政策规定对邮政服务“三农”给予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

(三)统筹利用邮政金融工具,支持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多年来,邮政储蓄和汇兑业务为农牧民群众理财致富和劳务资金回流农村牧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农村牧区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一要发挥邮政汇兑点多面广的优势,从提高农村牧区网点联网率、规范邮政汇兑业务处理、保证及时全额兑付以及做好售后服务等方面提升农村牧区汇兑业务的服务质量,确保农村牧区各类资金回流渠道畅通,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服务。二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邮政储蓄机构的各项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邮政储蓄机构的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探索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服务方式。要积极争取更多的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牧区,支持农村牧区经济建设。三要积极拓展农村牧区代理业务市场,开办“三农”保险业务,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险体系。加强与各类保险公司的保险兼业代理,利用旗县及苏木乡镇邮政代理保险网点,大力发展养老险、健康险、家财险、农牧业种养险等险种,为促进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事业发挥积极作用。

(四)充分利用邮政报刊发行渠道,繁荣农村牧区文化生活。邮政是我区农村牧区报刊发行的主要渠道,是农牧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获取科技致富信息以及农村牧区中小学生订阅书报刊的重要渠道,也是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重要载体。邮政部门具有网络优势和国家赋予的出版物经营资质,文化出版部门要统筹好邮政系统与新华书店、教育、农牧业科技等部门和单位的业务协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共同推动中小学教科书、报刊和农牧业科普图书下乡工作。一要积极参与农村牧区中小学免费教科书的发行工作,减少流通环节,减轻农牧民负担。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的发行要按照《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办理。二要依托“三农”服务点,开展以服务“三农”为主题的书报刊流动销售活动。三要改进农村牧区投递服务,扩大农村牧区报刊发行,丰富农村牧区文化生活。

(五)充分利用邮政网点,积极开展各种便民服务。邮政部门开办了以代办、代收、代付为主的各类代理业务,各有关部门要利用这一平台,支持邮政部门在广大农村牧区开展更多的便民服务业务。一是邮政部门可与农电部门协商,利用邮政的众多网点和收费平台,在农村牧区推行邮政网点代收电费服务业务。邮政部门可与各旗县财政部门协商,通过邮政网点代理发放农村牧区中小学教师工资。二是利用邮政网点开办面向农村牧区的火车票订送业务。要在农牧民工进城务工和返乡高峰期,方便农牧民购票,有效解决农牧民买票难的问题。三是公安部门要加强与邮政速递部门的合作,为农牧民和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办理居民身份证等速递服务。计生部门要利用邮政储蓄和邮政电子汇兑业务平台和网点资源,做好在全区范围内代理发放农村牧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工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办字〔2006〕95号 【发布日期】2006-03-28 【生效日期】2006-03-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

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意见的通知

(内政办字〔2006〕95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06年3月28日

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意见

(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六年三月一日)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为促进自治区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敞开市场准入大门,鼓励更多的自然人及社会组织成为市场主体

(一)凡依法符合出资条件的自然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法人、非公司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村民委员会等,均可投资设立公司。

(二)鼓励、支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兴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一人有限公司、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参与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领域的投资与经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及时予以登记,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外,不得随意增加登记前置许可项目。

(三)投资者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当场作出预先核准或者驳回决定,并当场核发《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名称驳回通知书》。

二、放宽注册资本限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成为创业资本

(一)全面实行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制度。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

(二)公司注册资本可以分期到位。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外,凡公司制企业,可以不受行业、区域和企业规模限制,都可以实行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制。只要公司发起人、股东按期交付出资的,允许其依法办理设立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增加经营范围、增设分支机构等手续。

(三)申请人可自主选择公司类型。只要符合法定条件,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多人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变更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变更为多人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三、保护不同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

(一)对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设立的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股东出资方式、股东人数限制、股东资格、住所及登记程序方面都按同一标准进行注册登记。在名称使用上享有同等待遇,注册资本300万元以上的法人企业均可冠“内蒙古”行政区划。

(二)自然人、各类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都可以单独投资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鼓励国有、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公司制企业。允许民营资本投资设立各类公司或者参与国家企业、事业单位改制,登记上享有与国有资本的同等待遇。

(三)鼓励各类主体以发起设立、变更设立、改制设立等多种形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二人以上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可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登记。

四、服务社区,拓宽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门路

(一)大力支持兴办中介服务、家政服务实体,完善服务网点,积极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鼓励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发挥自身特点和业务专长,自办或合伙兴办社区服务组织,或通过小时工、非全日制工和阶段性就业等灵活方式参与社区服务,实现在社区内就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为其提供方便。

(二)鼓励旗县(市、区)街道办事处的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兴办为社区服务的各类企业法人。街道办事处的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可以独家出资兴办集体性质的企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与他人合资共同兴办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公司。

(三)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利用暂无产权证明的依法兴建的房屋作为企业住所的,旗县(市、区)社区服务中心提交了旗县(市、区)政府办公室的证明文件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提交了办事处证明文件的,其提供的房屋可以作为企业法人的住所予以登记注册。

五、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一)采取多种形式,积极鼓励、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归国留学生、退役士兵、残疾人员及其他新增待业人员兴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吸纳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及新增待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扩大社会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基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设立专门窗口,为下岗失业人员及新增待业人员申办个体或企业登记免费提供开业指导,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的咨询服务;要设立“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及时依法登记;对下岗失业等人员从事临时性经营、季节性经营的,可以核发临时营业执照。继续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凭《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发照之日起3年内免收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扶持下岗失业等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新贡献。

(三)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点多面广的优势,方便群众就近申办登记个体工商户,提高办事效率。对农村流动商贩实行备案制,免于工商登记,对农民进入集贸市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可不予登记。

(四)切实为港澳居民在内地申办个体工商户提供登记服务。认真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的有关规定,允许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照内地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在自治区境内设立个体工商户,无需经过外资审批。要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登记管理办法,改进工作作风,为港澳居民申办个体工商户排忧解难,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支持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个体经济。

六、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管理。各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均可以申请工商登记,取得市场主体资格。对农民个人申办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符合个人合伙设立条件的,按合伙企业登记;符合有限公司设立条件的,按有限公司登记。对其他投资者根据农业产业化和多种经营的需要申办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根据投资人身份和出资财产的性质,本着谁出资谁所有的原则,依照现行登记法规核定企业类型。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民委员会可以作为投资人兴办苏木乡镇、嘎查村资产管理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积极引导支持农村种养殖专业户组建以经营特色农副产品为特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进行工商登记时,除房屋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权属证明外,当地政府或其派出机构出具的住所(经营场所)使用文件,可以视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的证明。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在本村范围内的住所(经营场所)使用文件,可以视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的证明。

七、扩大对外开放,为全国性大企业(集团)进驻我区提供优质服务

(一)凡全国性大企业(集团)总部迁移自治区境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主动上门服务,做到事先介入,提供相关法规依据,并落实专人负责注册登记。涉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外省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登记事宜的,应积极做好协调、申报、服务工作,提高办事效率。

(二)对于注册资本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大集团,经企业申请,公司名称可不反映行业或经营特点。大集团的企业名称,需免冠“内蒙古”字样的,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协助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并争取核准。

(三)支持和保护大企业(集团)名称专用权。全国性大企业(集团)合并、收购自治区境内企业的,被合并、收购的企业其名称属老字号或者名称字号需保留的,可予以登记保留。

(四)凡全国性大企业(集团)总部,包括这些大企业(集团)的子公司迁移自治区境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注册登记时可按变更登记受理。

八、支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组改制

(一)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目录,依法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对国家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特别是“五小”企业,申请登记时要严把准入关口;仍在经营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清理整顿,依法责令其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配合有关部门调整产能过剩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依法做好调整、关闭那些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的变更或注销登记工作。对国家支持发展的产业,要优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要大力支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行业和经营项目。

(二)支持引导原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积极主动掌握企业情况,加强政策指导,优质高效地为改制企业做好登记服务工作;要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改制行为,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继续积极支持集体企业深化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三)企业对科技人员或其他员工实施股权奖励的,凭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的决议或决定以及其它有关的文件、证件,予以办理股东等登记事项的变更登记。奖励股权涉及国有资产的,应经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涉及集体资产的,应经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同意,并经集体企业资产管理部门批准。

九、积极吸引外资、简化外资企业登记程序

(一)允许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与外商合资、合作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领域限于国家鼓励类和允许类项目。自然人投资设立的公司制企业,通过引进外资转变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原企业名称可以保留,中方投资人身份可以体现为自然人。

(二)投资资格审查中,净资产比例的限制规定不再作为审查内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时,不再提交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准文件。企业除增(减)注册资本需提交验资报告外,对等股权转让可不提交验资报告。

(三)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办理执照延期手续的,经企业申请、确认,可以酌情办理延期换照。注册登记不再审查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比例限制,以审批机关批件为准。

十、依法履行职责,完善市场准入服务体系

(一)企业登记注册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企业登记的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也应将其对企业有关行政许可和管理的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二)实行企业、个体工商户当场登记制度。申请人提交的登记注册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无需实质审查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当场作出准予登记或不予登记决定,并当场核发《准予登记通知书》或《不予登记通知书》。《准予登记通知书》发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颁发营业执照。

(三)在营业执照有效期内,企业可以随时申请增加一般经营项目,不受申请时间和变更次数的限制,投资性企业可以投资其他企业,不受注册资本(金)是否缴足的限制。

(四)逐步实行网上登记服务。申请人可以在互联网上申请登记注册、名称核准、检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通过互联网为企业提供登记注册服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投资人成本。

十一、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完善企业退出制度

(一)企业、个体工商户申请注销登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不得要求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交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文件、证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办理注销登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不再提交税务机关完税证明,只需在清算报告中明确债权债务清理完毕、税款已缴清即可办理。

(二)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企业,其法定代表人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其法定代表人的相关信息记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并在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三)企业不办理注销手续,非法退出市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将被录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3年内禁止其新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十二、支持行业协会树立本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一)支持、帮助各类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传授专业技能。个体工商户、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受到盟市级行业协会奖励表彰的,行业协会可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其奖励表彰记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信用信息系统。

(二)支持中介机构发展壮大,强化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资产评估机构、验资机构出具虚假评估报告、验资报告的,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严厉处罚外,3年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其出具的评估报告、验资证明不予认可。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58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办字〔2003〕302号 【发布日期】2003-08-29 【生效日期】2003-08-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 国办发〔2003〕58号和国办发明电〔2003〕36号文件的通知

(内政办字〔2003〕302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

今年以来,全区煤矿安全状况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地区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特别是进入7月份,全区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个别地区和单位相继发生了两起重特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7月4日,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牙克石煤矿一号井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2人;7月22日,乌海市欣业奶牛养殖场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死亡5人。这两起事故均为重大责任事故,教训极为深刻。针对今年以来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的现状,6月23日和8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58号,以下简称58号文件)和《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3〕36号,以下简称36号文件),对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要求。58号和36号文件下发后,自治区人民政府极为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就加大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出了具体措施。根据这次会议精神,现将58号和36号文件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一)各地区、各单位要认真组织传达学习58号和36号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看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的同时,更要认清当前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特别是随着四季度煤炭销售旺季的到来和价格的持续上扬,受利益机制的驱动,各类煤矿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产势头,这必然导致部分矿井设施、设备以及劳动力等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直接威胁着安全生产。各级领导干部要克服松劲厌战和麻痹思想,切实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决杜绝不顾安全条件、盲目超产的现象。

(二)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58号和36号文件要求,尽快研究部署本地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调整生产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制定有效措施,从薄弱环节抓起,从突出问题入手,全力以赴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要主动听取汇报,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现场,了解本地区安全生产的真实状况,搞好监督指导。煤矿企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要坚持下井制度,区队(班组)干部要坚持跟班制度,靠前指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强化管理,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一)各地区、各单位要依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特别是加强县乡两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并将此列为对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地方人民政府在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履行,致使本地区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自治区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严格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各产煤盟市、旗县、乡镇人民政府要每季度召开一次研究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专题研究并提出本地区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措施。各煤矿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的各项规定,严格实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个人投资经营人要自觉履行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把责任落实到基层、班组和工种。改制以及承包、租赁的煤矿,要按照“谁办矿、谁受益、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还要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使企业尽快建立起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确保矿井通风、瓦斯监测、防治突出、防尘降尘、防灭火系统等主要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煤矿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制定和完善煤矿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规定,依法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特别是要抓住当前煤炭市场好转和企业销售收入增加的时机,及时补还安全欠帐,保证企业达到《煤矿安全基本条件规定》。任何企业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减少安全投入。对安全生产所需的设施和设备,特别是瓦斯防治设施设备,必须上齐上全;对旧的安全无保障的设施设备,必须及时更换。

(三)要建立健全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保证能及时组织力量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不具备单独建立救护和急救医疗队伍的企业,必须与邻近的矿山救护和急救医疗队伍签订救护协议,或者与邻近的企业联合建立救护和医疗急救组织。要建立和完善伤亡事故社会保障机制,企业必须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伤亡保险,乡镇煤矿要全面推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以保障工伤人员及遇难者家属的合法权益。

三、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大安全整治力度

(一)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36号文件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58号文件的各项规定,并以防止重特大事故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整治的重点地区是:发生过重大事故的乡镇、特大事故的旗县以及特别重大事故的盟市;超过或接近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地区。整治的重点企业是:被国家和自治区列为“一通三防”重点监控对象的矿井;发生过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或被评估(价)为安全较差和安全不合格的矿井。凡属“四个一律关闭”的小煤矿,应关未关或已取缔关闭又死灰复燃的,地方人民政府要予以强制关闭;未通过安全专项整治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以及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非法生产的,要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同时追究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未经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擅自进行技术改造或新开井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对出现上述问题的地区,严肃追究县、乡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对通过安全专项整治验收、“四证”齐全合法生产的小煤矿,地方人民政府要对照《煤矿安全基本条件规定》,逐个进行审核评估。凡有一项基本条件达不到的,必须停产整顿,限期达标;在规定期限内达不到标准的,地方人民政府要予以强制关闭。

(二)各地区、各单位要以“一通三防”、顶板管理、机电运输和杜绝“三违”为重点,加大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煤矿企业必须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进行辨认和评估,并制定具体的整改计划和整改期间的安全保障措施。隐患整改项目及其具体责任要落实到人头,确保整改措施、资金、进度等到位。整改措施不落实、隐患不消除的,不准生产。地方人民政府及煤炭管理部门要组织力量,每年对所辖区域的地方煤矿进行一次通风能力核定和瓦斯等级鉴定。各地区、各单位要接受牙克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训,高度重视和加强低沼气矿井的“一通三防”工作。要通过隐患整改,坚决控制一般性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率,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伤亡人数。

四、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保证监察质量

(一)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特别是所属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要针对辖区内煤矿的分布和安全生产状况,调集区域的监察力量,认真组织开展对煤矿事故多发地区和重点煤矿企业的监察。要将安全监察行政执法职责分解落实到机关各处室和所属各办事处以及每个安全监察人员身上。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对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特别是那些要钱不要命、不重视安全生产投入或者根本没有安全投入、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无证非法生产经营的煤矿企业及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按罚款数额的上限处以罚款;对违法生产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煤矿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按罚款的最高额予以处罚;对严重违法、抗拒执法、屡罚屡犯的煤矿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和个人经营的投资者,要依法从重加倍罚款。对矿井依法责令其关闭、停止生产或停止作业和处以行政罚款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向被监察矿井下达执法文书的同时,要及时通报地方人民政府;对行政处罚不落实的,要尽快提请地方人民政府或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监察覆盖率的同时,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安全监察人员必须注重监察质量。要依据安全评估结果,实施分类监察,对安全状况较差的煤矿要进行重点监察、跟踪监察。对在监察执法、安全大检查以及企业自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要盯住不放,坚持“回头看”。整改措施不落实、隐患不消除,决不能解除警戒。要加大事故查处和结案工作力度,所有重特大事故,都必须在90天内完成调查处理工作。对目前尚未结案的重特大事故,要主动协调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加快查处进度。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结果,地方人民政府要亲自过问,并督促公安、监察等部门严格落实事故责任人处理意见,做到刑事责任追究要见判决书,行政处分要装入档案。要严厉打击隐瞒不报或拖延不报事故的违法行为,今后凡发现隐瞒不报或拖延不报的,不管伤亡人数多少,都要依法从严、从重、从速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和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并向社会公开曝光。

为确保下半年的安全生产,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三、四季度再组织开展两次安全大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的安排部署、国办58号和36号文件的贯彻执行、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的监控整改、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以及其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等情况。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要把贯彻落实58号和36号文件的情况,于9月15日之前报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汇总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

2003年8月29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邮政服务三农工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5〕46号 【发布日期】2005-09-13 【生效日期】2005-09-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邮政服务三农工作意见的通知

(皖政办〔2005〕4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九月十三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的意见

(省邮政局二○○五年八月)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以下简称《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现就发挥邮政行业优势,进一步加强邮政服务“三农”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重视和支持邮政服务“三农”工作

邮政作为具有“通政、通民、通商”职能的行业,服务“三农”符合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意见》要求,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相关业务,把推进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

全省邮政系统要通过发挥全程全网的网络优势、百年邮政的信誉优势和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功能优势,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做好传统邮政服务工作的同时,认真开展服务“三农”工作。

二、大力开展农资配送和农业科普服务

邮政部门要利用四通八达的流通服务网络、快捷的信息处理系统和资金结算系统,依托符合条件的邮政“三农”服务点,开展农资配送服务,为推广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邮政部门还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农村、方便农民、适应农时的农业科普宣传推介活动,使邮政服务“三农”和科技兴农观念深入人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邮政部门开展农资配送服务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要依法认定其经营资质,不断优化其经营环境。

三、统筹利用邮政金融工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邮政部门要不断提升农村邮政金融服务水平,为农民群众理财致富、为劳务资金回流农村发挥重要作用。要提高农村地区邮政汇兑网点联网率,规范邮政汇兑业务处理,保证邮政汇款及时全额兑付,确保资金回流农村渠道畅通。要积极探索建立邮政与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机制,稳步推进邮储资金运用,争取更多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支持农村经济建设。要积极开展各类保险兼业代理业务,利用县级及乡镇邮政代理保险网点,大力发展健康险、养老险、农业灾害险以及各类简易险种的保险业务,为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四、借助书报刊发行渠道,开展农村文化服务

邮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农村地区报刊发行主渠道,农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获取科技致富信息重要窗口,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重要形式和载体的作用。要借助自身的网络优势和已有的出版物经营资质,努力做好农业科普图书和中小学教辅资料下乡工作。要开展以服务“三农”为主题的书报刊流动销售活动。要改进农村报刊投递服务,扩大农村报刊发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教育部门要允许邮政部门参与所有教材、教辅材料发行的招投标。

五、依托邮政网点,积极开展各类便民服务

农电部门可利用邮政的众多网点和收费平台,在我省农村推行邮政代收电费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电费收缴难的问题。财政部门可利用邮政储蓄网点和“三农”服务网络,按“一卡式”发放的要求,代发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代发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铁路部门可利用邮政网点开办面向农村的火车票订送业务。公安、计生部门可加强与邮政速递部门合作,为农民群众和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办理居民身份证、婚育证明速递服务。商务部门要支持邮政部门参与“农家店”的建设。

六、加强农村邮政网点建设

邮政网点是邮政服务“三农”的基础。各级政府在制定“三农”工作的整体规划时,应将邮政网点建设纳入其中,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邮政部门要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加快推进农村邮政网点建设和改造。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发〔2008〕3号文件的通知

(内政发〔2008〕14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现将《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节约集约用地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把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和责任落到实处。

二、严格规划计划管理,加强用地宏观调控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严禁擅自突破或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土地用途。各类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用地安排必须控制在土地利用计划之内。对于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用地计划指标的各类建设项目,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相关用地手续。

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审查,统一预审内容,规范预审材料,明确预审权限,切实提高预审效率和质量。对违反规划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的用地项目,坚决不予通过用地预审,切实发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作用。鼓励建设项目使用未利用土地和废弃地。

三、推进土地市场建设,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一)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严格控制划拨供地范围,界定好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界限。对国家机关办公、基础设施和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对其中的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性用地要先行实行有偿使用。要进一步加强划拨用地管理,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水利、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要严格按照用地标准核定用地面积;需要分期建设的,要根据近期建设实际需要提供土地。

(二)深入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各地区要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尽快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具体规定。工业建设项目用地一律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供应,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的要求,实施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国家公布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严禁以各种形式规避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三)加强土地储备工作。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以旧城改造待开发的土地、企业退出的土地、闲置土地和其他低效利用土地为重点,合理确定储备规模和储备方式,进一步扩大储备量。收储土地的前期开发必须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开发者。依法取得的土地,由土地储备机构进行前期开发、储存,由有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出让。

四、积极挖潜,盘活存量土地

(一)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以有偿使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有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并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有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向建设单位颁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使用者应按照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的规定实施项目建设,违反上述规定的,土地使用者承担违约责任。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生效或建设用地批准书颁发之日起土地闲置满1年不满2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已闲置2年(含2年)以上的土地,依法予以收回,统一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重新进行市场化配置。

各地区要按照自治区关于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工作。各盟市要在2008年4月底前完成闲置土地的清理工作,5月底前,将本地区闲置土地清理和查处情况报送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汇总后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依法进行建设用地置换工作。各地区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用地置换办法》,将一些位置分散、难以利用的闲置、低效建设用地进行整合,盘活利用。各地区进行土地置换时,要依法保护土地权益人的利益。土地置换应主要在建设用地之间进行,涉及农牧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要办理征地审批手续。

五、加强供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一)凡列入《禁止供地项目目录》的建设项目,在禁止期限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受理其建设项目用地报件。凡列入《限制供地项目目录》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据规定条件,决定是否供地。属于以土壤为生产原料或大量损耗土地资源、低于规定地价出让土地和法律法规限制的其他项目,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供地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二)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与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从严控制供地。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要求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对因工艺流程、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在申请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时应提供有关论证材料,确属合理的,方可通过预审或批准用地,并将项目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使用合同等供地法律文书报送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2008年6月底前,旗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全部开通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各盟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工

作,保证数据准确、全面、安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的要求,及时发布、上传信息,开展市场分析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管理和调控。

二○○八年三月十七日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内蒙古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内蒙古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