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 祖冲之中学 张红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
河北祖冲之中学 张红
摘要: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挍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本质需要,师德师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教育伦理
职业道德
荣誉感
师德师风
“天有天伦,人有人伦。颠覆天伦,必遭天灾。颠覆人伦,必遭人祸。”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准则。教师在社会进步和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文化一代一代传授下去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同时,把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传递给青年一代,使得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教师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职业。
一、当前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上存在的问题 1.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一些教师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缺乏奉献精神。由于高校有的教师每周上课学时不多,往往就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兼职或商业性服务活动,因而对教学的精力投入减少,对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课前无准备,课堂上照本宣科,一份教案、试卷沿用几年,无心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情况,问题疑问更是关心不够,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和积极性。2.只注重教书本知识,轻视学生素质培养。
一些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往往不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专职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在一部分专业课教师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忽视自身的师德修养,致使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失偏颇,在与学生交流时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宣传一些不科学的、不正确的东西,误导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3.对学生缺乏爱心,工作作风生硬。
学生是教师工作、服务的对象,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少数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漠不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更是一无所知,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遇到学生出了点问题或学习成绩不好,便不分青红皂白指责埋怨学生;把责任都推给学生。还有一些教师不能公平地看待学生,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总是以传统的师道尊严面目对待学生,缺乏与学生的沟通,讥讽或歧视学习不佳或表现较差的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4.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现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和生源都在变化,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有些教师不去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规律,仍安于现状,套用旧的思维模式,不重视学科研究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术风气不正,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学术腐败,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发育尚不完善,许多制度尚不健全,存在一些负面现象。这些负面现象也影响到高校。个别教师受社会上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忽视师德修养,理想情操失落,道德观念下降,过分讲实惠、讲自我,一切向钱看。一些教师重技术业务,轻政治理论学习,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松懈,要求不严,服务意识淡薄,育人观念欠缺。
2.教师负担过重的影响。
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较快,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师的教学、教研科研任务普遍过重,许多教师处在超负荷工作的状态,精力比较分散,以致少数教师忽视了师德的修养。
3.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导向的影响。
学校在职称评定中虽然对师德也有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偏于看重参评者的科研成果及论文著作等“硬件”,对其师德师风表现和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情况往往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不违法、不犯大错就行了。所以也使一些教师放松了师德修养。
4.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执行机制不够完善。
一些学校还没有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没有建立和实施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制度,比如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培训制度、师德师风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等,因而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具备正直的师德,做到“德高为范”呢?
1、为人宽厚,正气凛然。
一位具有正直的人格魅力的教师就要襟怀坦诚,为人宽厚正直,处世廉洁自律,就要正气凛然,疾恶如仇,没有卑劣,没有猥琐,坦荡磊落,肝胆相照。
在寂寞、清贫的教学生涯里要坚守自己的一方净土,敢于对社会上的丑恶和不良风气能够及时出手制止,面对学生说真话,办实事,正大光明。
2、正直是一种信念,需要长久坚持。
正直的人,实际是一些有信念,懂原则的人。正直是一种标准,或者称作标杆,标尺。以这个标杆衡量人的行为、品格的高下,为人的优劣顿时显现。
在此标杆之上,教师可以成为堂堂正正、受学生尊敬的人,也往往能获取长久的成功;在此标杆之下,无论如何都会显得卑琐、屑小,纵然能够得计于一时,但总归长久不了,必然会被学生所遗弃,被教育系统所遗弃。
3、有荣誉感,才能成为正直的人。
有荣誉感你才会正直,你正直才会视荣誉如生命,珍视每一个获取荣誉的机会。荣誉感指的是什么呢?很简单,关于砖头的荣誉就是一块实实在在的砖头,关于木材的荣誉就是一块地地道道的木材。荣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求人们做一个正直的人。因此,教师首先要使自己具备荣誉感,珍视自己是“教师”这一称号,才能成就正直的师德。有荣誉感的教师会使学生也变得有荣誉感,本学期开始,每个月我们学校都要评选出当月的“文明宿舍”及“优秀班级”,并对获奖班级的班主任进行奖励,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学生有了荣誉感,他们自然也为成为正直的人。
4、良知是正直者的心灵源泉。
有良知的教师都是正直的。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良知,才能说他是一个正直的教师。良知是正直者的心灵源泉,只有具备了良知,他才能视不良风气如仇敌,他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于直言。
有良知的教师绝不会是一个攀附权贵、心口不一的人,他不会心里这么想,嘴上那么说,实际行动又是另一套。他的内心必定有其无可撼动的原则,他不会撒谎,表里如一,他会摸着自己心口三思:到底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良知?
一个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固然能为别人解疑授惑,但你无论拥有多少才华、能力,多少学识、魅力,如果不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不能以“正直”的优秀品质作为依托,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是枉然。教师的魅力不仅表现在上课时的滔滔不绝,娓娓道来,更重要的是要有其浩然正气,正直务实的作风,一种内化了的人格魅力!
我们的校园,在全体师生的辛勤努力下,它正以清新、干净、整齐的校容校貌,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加上不断充实完善的各种管理制度迎接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我们是这里的教师,是这块风水宝地的主人,理所当然要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开拓创新,奋发图强,不辱使命!。我想此时此刻“斯是陋校,惟吾德馨”该是我们的最高理想追求了吧!
可以说,没有师德教育,教师就不可能形成职业道德观念和师德品质;没有师德修养,教师就不可能将师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也不可能做到身体力行。
第二篇:浅谈美术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美术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黄艳
来源:《中国教师与教育教研》2014年第01期
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1.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之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待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
2.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使其智力的发展
①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打打增加了学生头脑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好处。
②科学实验实验也已证明,学习美术能使右半脑得到锻炼,这对于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受到良好美术教育的学生,观察事物比较敏锐、细致、准确、完整,对形状的区别、明暗的判断、空间的理解、色彩的分辨力都较高。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论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作用
论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一提起这个特殊的称号,人们自然而然的在南海里浮现起那个可敬可尊的白领形象。可以说,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启蒙教师。教师也被人们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同时还被人们称为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在人类知识文明的传播中起到了桥梁中介的作用,教师作特别是对每个人每个青蒿年的作用可以说是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效果。每一个在知识海洋里,徜徉万里的知识者,都离不开老师的启蒙作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队教师的称呼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今中外凡是对人类有所贡献有所作为的人都离不开他小时候老师对他的启蒙作用。教师在人累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作用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了。什么是教师,教师是一种从事党和人民的教育教学事业的专职人缘。包矿一切从事从事教育教学专业的一切转职人员。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做用和地位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师的劳动既有不可代替的客观性,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被教,这其中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包括了教育的客体教师和学生的学的主体,教师的劳动具有不可称量的客观作用,教师作为一种专职在人们的教育教学事业中的专职人员。其本身的性质就队教师的内涵作了非同一般的专业要求,教师要忠于职守,严格要求学生和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以此来推动和塑造与培养锻炼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基本素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磨练自己的意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与此同时来推动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在磨练中,真真正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可以说既有再造课塑造的功能作用。
其次,作为教师,有权利和义务为实现自己的教书育人的本职,恪尽职守,尽职尽力,勤勤恳恳。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建设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所提出的教师专业要求。尽到教师职业角色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输送社会合格劳动者的功能。
其三,教师作为教育的工作者要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引导人,引导学生,引导教育工作,要以全新的理念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教师在教育受教育者的同时,必训坚持做到准、精、简专业要求。这其中要求教师要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提高和应用自身的道德水平。做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正确思想和正确理念以及教师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和理论,对我们全面完成新时期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毋容置疑的作用效果。其中,教师的师德即教师的思想水平将始终作为教师最敏感的问题也是瓶颈问题。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特别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坚持全新理念,坚持量变与质变。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教育是国家的公益性事业,它关乎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教师必须以正确的理论教育人、塑造人,才能推动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积极进步。
因此,教师对社会和教育有模范的功能作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为党和人民的教学事业尽职尽力。努力践行教师在社会和教育中的作用。争取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党和人民的教育教学事业尽早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第四篇: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李俊敏 王素琴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4期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产生吸引力的特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一个人的言行、品性,将对自己的人生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一个人所展现的人格魅力在人际关系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平时的工作及与学生的交往中,其展现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将产生重要影响,并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构成1.性格
在面对学生时,教师要表现不严厉、不暴躁的态度,待人接物热情有礼。开展工作时,具有良好的耐性,无论面对任何问题,都能客观地评价事态,顺利解决矛盾。
2.才学
教师教书育人,必须博学多才,因为只有教师具有才华和丰富学识,才能对学生有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而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拘于形式,勇于创新,善于运用素质教育的方法去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知学、善学。
3.风度
风度即教师的外在素质,教师良好的风度仪表对学生有着很强的示范性。教师要精力充沛,意志坚强,反应迅速、灵活,谦逊、文雅、不庸俗。
4.人格魅力
人格赋予了教师个体生命以鲜明的本我色彩,对于可塑性很强的中学生来说,这将有效地感染和影响其个性的形成。由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基于拔萃的人格构成而升华起来的,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容低估。
二、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师生关系融洽,亲和力强,领导放心、同事敬重、学生爱戴,教育效能好。反之,缺少人格魅力的教师,领导不信任、同事和学生不服气,没有号召力。可以说,人格魅力有强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它是一种力量,能给人以鼓舞和鞭策;它是一种表率,能给人以示范和引导。一个教育者如果人格魅力缺失,即使行政地位、教师职称再高,也难以服众。
首先,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
其次,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情感个体,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能感染学生,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久而久之,使他们对师长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归属感,并迁移为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优美情愫。
再次,教师那种磊落的襟怀、突破功利羁绊的道德人格,能对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其道德行为和渗透其中的道德观念对学生构成了生动的道德主导因素,使学生能够自觉意识到要按照教师所显现的具体可感的道德规范来校正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而对自己进行重新设计。
三、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
1.用爱心善待学生
对教师来说,“爱心”是最基本的心理品质,也是教育永远的主题。教师应当热爱自己的学生,对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能看到学生的优点,主动指出学生的缺点,并耐心辅助他们加以改正。只有以一颗友爱、尊重之心对待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教育,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2.以身作则影响学生
以身作则是为人师表的最基本要求。因为学生对老师都有很强的模仿心理,正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到的学生们连老师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用责任感激励学生
教师虔诚的敬业态度以及为达到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责任心,也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一种动力。
所以老师在日常教育中,要注重德、言、行等的规范,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教导
学生。
当今时代的学生,有着更强烈的叛逆性格和不被束缚的愿望。因此,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我们要在每个学生心中撒下爱并播下诚实、正直、善良的种子,将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让这份爱感染他们、激励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这既是教师职业的神圣职责之所在,更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最大体现。
〔作者单位: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
第五篇:《影响力》读后感:影响力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影响力》读后感
影响力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读《影响力》有感
在《影响力》这本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答应他们的要求。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籍,正是这一切的根源。
这场心理学的盛宴,让我从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短缺这六方面,细心思考了其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学生成长发展中以及自身能力提高中的作用。从某些角度而言,我们需要提高这些“行骗能力”,如果利用好这六大心理秘籍,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产生极大的说服力。
对于互惠原理而言,我们总是感觉有责任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回报我们曾经接受过的恩惠、礼物和邀请等,那么微笑、宽容、善良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中国有句俗语:打人不打笑脸,因为人们遇到笑脸的时候是有压力的。
对于老师而言,对学生的微笑,对学生的好,对学生的付出,都会被当作一种恩惠,家长也是如此,所以学生会有愧疚之情,觉得自己不够努力是没有很好地回报老师和家长的表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知道,我们是来帮助他们的,我们是互惠的关系,他们有责任以认真的态度给予回报。这里并不是说教学是为了什么回报,只是说应该让学生存有感恩之心。
承诺与一致原理有许多可以运用之处,每个人都会时不时欺骗自己,好让我们的想法和信仰与我们已经做出的决定或采取的行为保持一致,这里不得不提到书面承诺。如果让孩子将自己承诺要做的事情写下来,那么他做到的可能性比他不写下来要大很多,因为书写下来的承诺更容易得到一致性。
一个成功的公司也是这么做的,要求每一位销售人员订下一个销售目标,并把这个目标写在一张纸上,不管这个目标是什么,重要的是你要把它写下来,这样你就有了一个为之努力的方向。把东西写下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所以这样做是绝对必要的。当达到这个目标后,你要再订一个更高的目标而且还要把它写下来,这样你进步一定很快。这或许就是老师经常让学生书写新学期计划、考试后计划以及高考目标的原因吧。强迫学生做什么,效果一定大大不如让他们自己做出承诺。
书面承诺之所以有效,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比口头承诺需要更多的努力。履行一个承诺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这个承诺对许诺者的影响就越大。例如残酷的成人仪式、严酷的新兵训练营,威廉·斯蒂伦曾写道,在他所认识的前海军陆战队队员中,不论他的精神寄托或政治立场是什么,在经历了这段同甘共苦的日子后,没有一个人不认为那些训练是一个大熔炉,通过这个大熔炉的洗礼,他们都变成了更坚韧、更勇敢、更经得起风浪的人。这段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起军训时的风吹日晒、高考刷题时的痛苦、那些难熬的夜晚,人的成长必须要经过这些熔炉的洗礼,经得起绝望,才能迎来希望。
当大家都以相同的方式去思考时,没有谁会想的太认真,这就是社会认同。坏的社会认同,带来的可能是连环大学生自杀,而好的社会认同则是榜样的力量,()怎么都不敢游泳的克里斯,看到小两岁会游泳的小汤姆,学会了游泳。北京的一所幼儿园将一个英语特别好的孩子免费招进来后,其他孩子回家以后学英语的热情提高了许多。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发挥社会认同的正面作用,班级里的风气将会越来越好。
很多学生偏科的原因其实是不喜欢任课老师,可见喜好原理的重要性。最简单的喜好就是外表吸引力,所以说教师在学校里的外表形象要尽可能的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要符合自己的职业特点。其次,称赞能够获得学生的喜欢,对于学生的一定程度的肯定,一定程度的宽容,严厉而不苛刻,鼓励而不偏见,这才是一个受到学生尊重、喜欢的老师。
除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喜好外,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存在这种喜好,事实上,长期在不愉快的环境下,如挫折、冲突、竞争等,接触一个人或一件事,只会使得人们对这个人或这件事更加反感,所以有了合作学习,而不是过去那种以竞争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当为了共同利益,学生们必须合作时,他们很快就能团结起来,从敌人变为盟友,甚至相互喜欢起来,获得诚挚的友谊。
对于权威这一原理,中国学生可谓是对权威过度信赖。在学校教育中,如果过于树立权威,将会导致学生们丧失挑战权威的能力,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丧失日后主动面对问题并独立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全世界的教育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问题,其根源在于对权威的不恰当建立和使用。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去挑战权威,毕竟每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老师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也要虚心学习,不要去逃避学生的挑战。中国大众也过于在意头衔,其实这是一个缺乏识别能力的表现,真才实学其实重要的多。
短缺原理让我想到了青春期学生们的逆反心理,受父母干涉的年轻恋人或许会发展出更紧密、更深厚的感情,某些东西的短缺会使学生们更迫切的追寻它,比如自由、选择,尤其是得而复失时,会更想得到他。所以不能一贯执行某种原理的父母容易培养出具有反叛精神的小孩,老师也是一样,我在这里学到了两件事,一是坚持原则,不给学生得而复失的机会。二是不过于干涉,避免得到相反的效果。
以上便是我对《影响力》在教师教育方面的一些解读,这六大原理不仅是在教师生涯中,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其作用,在这个知识成倍增长、数据急剧增多的时代里,如何保护自己,并且利用好这六大原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魏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