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放网络背景下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探究
开放网络背景下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探究
(江苏省海门市开发区中学,江苏 海门 226100)
摘 要:拓展学生的学用渠道,开发有利的教学资源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也为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应将英语语篇阅读教学同网络资源结合起来,以网络的开放性激活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英语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网络背景;课外阅读;阅读能力;学用渠道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60-01
阅读在英?Z语言学习中的角色复杂而关键,它既是检验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重要指标,又是提升英语技能的必备法宝,是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虽然教科书中阅读素材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适应学生的情感及发展需求,但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仅靠有限的课内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教师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必须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开发有利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用渠道必不可少。随着网络及现代教学的逐渐发展,学生接触多渠道的阅读资源并非难事。教师要发挥课外阅读的优势,借助网络挖掘更多有益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的英语阅读更丰富、更有趣,让网络变成课外阅读的自助平台。文章从资源整合与优化的角度对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一、从英语本土报刊懂人情,视野更超前
英语新闻报刊是广受学生及教师欢迎的阅读载体,其优点有获取便捷、价格低廉、语言通俗、信息量大等,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外文素材。报刊使用的语言和措辞简单易懂,是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辅助首选。在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本土报刊不单单被用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还经常被选为听力、阅读理解等考试素材。通过阅读英语本土报刊,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国际局势,可以在运用英语时摆脱固有知识水平的局限,使视野更具“国际范”。《The New York Times》《USA Today》《The Times》《Times》等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英文报刊,学生可以每天通过网络阅读这些报刊,教师每周也可拿出30分钟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读报交流活动。还有一些学生通过美国VOA、英国BBC电台获取新闻资讯,这不仅拓展了知识视野,也提升了听力水平。比如,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 4“I want to be an actor”时,有学生给出的理想职业不再是以往所向往的科学家、医生、教师等,而是“Data scientist(数据科学家)”等专业性极强的岗位。学生说,通过美国报刊了解到数据科学家在“2016年美国最好的工作排名top25”中高居榜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昌盛,等就业时这一职业将在中国受到欢迎。若没有打开网络阅读这扇窗,学生仍将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如今却有着超越其年龄的职业规划与目标,这已超越了英语教学的学科价值。
二、从经典名著学文化,语言更地道
在学生的英语作文中,经常会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Chinglish”,究其原因是学生词汇贫乏、语言积累不够。对此,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电子书阅读英文原版经典名著,在精美的遣词造句中学习英语表达方式,在精彩纷呈的情节描绘中陶冶情操。譬如,当学生阅读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啸山庄》之后,有这样一句话出现在他的写作中:Life is a pure flame,and we live by an invisible sun within us.“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存在。”这句话传递着正能量,鼓舞人们心存温暖,在黑暗中拥抱希望。这句话使学生的作文更加饱满,更有说服力,实在难能可贵。还有,在一次关于竞选演讲稿的撰写中,有学生运用《老人与海》中的经典名句“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字里行间表现出学生的澎湃激情,表达出他们竞选的决心。可见,原著阅读能让学生摆脱单调、机械的好词好句抄写,使学生拥有巧妙借用名句进行地道的英语表达的能力。
三、从脱口秀开放思维,表达更有料
脱口秀节目在美国本土极其兴盛,很多英语爱好者也热衷于通过脱口秀节目了解美国的一些热点资讯,且在充满讽刺与教育寓意的话题分享中了解外国人的精神世界。因此,英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为学生的写作与口语表达提供更为丰富的题材。另外,还有TED网易公开课,这是一个演讲节目,各领域的成功人士与全世界网民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经验。其中,美国睡眠神经科学家罗素?福斯特关于《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的演讲,通过实验数据阐明了睡觉的重要性,这给学生在话题“healthy life”的口语交流上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支持。
四、结束语
总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将英语语篇阅读同网络资源结合起来,以网络的开放性激活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英语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网络资源的开放与优化为学生的视野打开了一扇自由之窗,教师要鼓励学生广为涉猎。但与此同时,网络的开放也存在着一些杂乱、不安全的隐患,教师应该在学生甄选阅读素材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去伪存真,让学生远离网络糟粕,在充满正能量的阅读环境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陆少明.初中英语教学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方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03).[2]韩宝成,许宏晨.中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动机及其影响的城乡比较[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2).[3]许峥嵘.网络环境下初中生英语课外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第二篇: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诗词是人类最简洁最美丽的语言,是文学的桂冠。诗人高洪波说“诗的声音是天籁。”叶嘉莹先生说“人生天地间,心物相接,感受频繁,真情激动于中。”诗咏情言志,怡情益趣。中华民族是诗词的故乡,诗词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10篇。优美的诗,丰富了孩子的视野,陶冶了孩子的情操,滋润了孩子的童年,为孩子终生打下诗意的基础。
可惜,我国目前的诗词教学现状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从2009年起,我跟踪本校学生,做了如下跟踪调查。
在我校,一二年级要求必背古诗19首,学生实际背诵超过19首的有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20%;三四年级必背古诗21首,达标的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10%;五六年级32首,达标的90%,达到《标准》要求的60首的有2%。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兴趣是在递减的。
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诗歌教学探究。
二、破解难题
(一)“请君为我侧耳听”――吟诵诗词谈古论今
我国的诗歌,产生于周代,那时先民们在劳动中口口相传,故有《诗经》。此后千年,从《楚辞》到《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代小令,明清诗词,直到现代诗、朦胧诗和先锋诗,无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诗,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孙。
在我们的课本选入的课本里,从《诗经》到《乐府》歌谣,无一涵盖。人教课本十二册,读了辛弃疾的《西江月》以后,我问学生,你喜爱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吗?想不到学生答,不喜欢。我问原因,学生答,读不懂。南宋的辛弃疾距离我们现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宋的时代背景,辛弃疾的情怀,今天的小学生们很难感同身受。借助多媒体,我先播放了徐健顺先生吟诵的《西江月》,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吟诵,当他们懂得用最古朴的声音来吟诵,一个披发行吟、被贬乡间的诗人形象,一个在举国上下“暖风熏得游人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寂寞英雄的形象呼之欲出。
“不读诗,无以言”,中国诗词既是诗又是歌,可吟诵,可传唱。它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深地扎根在民族文化的血脉里,生生不息。决不能让她在我们这一代断了根。
2015年起,我借鉴蒙学教育的特点,根据人教版的要求,从《三字经》《声律启蒙》《千字文》等古典蒙学教材中,选择部分作为学生早读的资料,让孩子从此和古典诗文为伴,让古诗词教学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书声朗朗,播下诗的种子,明天,我们将萌发诗的花朵,结出诗的果实,那是中华文明的诗意传承。
(二)“凤凰台上凤凰游”――信息化教学传承文明
大数据时代,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我们更无法解决每个学生遇到的难题。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在40多人的大课堂,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上很难落实。信息化教学的运用,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困难。
诗歌是有韵的文字、无声的音乐。从《诗经》到《乐府》到《宋词》,无一不是歌唱的语言。那么如何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呢?在讲授《西江月》的时候,我先给《西江月》配乐,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吟唱,并和学生讨论由此而来的感受。课后,让学生以弹唱的形式,把自己的作品,发到公共账号里。第二天就有学生用《梁祝》给《相见欢》配乐,用吕思清的《思乡曲》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对于优秀作品,我没有急着表态,而是让学生互相打赏,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赞和赏,是同伴之间最好的评奖。
王国维先生自称“与花鸟共忧乐”。理解古诗,学习古词,我也需要学生有“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的同理心。中国现代诗歌的陨落,和我们的古诗教学的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在学习了《西江月》以后,我让学生找出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诗,以自己喜爱的方式,介绍给同学,并上传到网络空间。当晚,就有学生发回作业。有人抄写了一首《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旁边配图,“疲惫不堪的老马,风尘仆仆的战士,无边无际的小路。”看到这里,我知道他已经懂得了这首诗的意境。甚至,他还有了自己的见解。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诗词的教学,学生学习诗词的形式多样了,读诗品词的热情高了,学习160首诗词,就如囊中探物。“一帘晚日看收进,杨柳春风百媚生”,信息技术让诗词教学有了新的空间。
(三)“直到城头总是花”――自主学习教学相长
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里,教师是讲台上最神圣的角色,没有教师的教,就没有学生的学,“学”在“教”之后,有“教”才有“学”。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被空前地质疑,我们教的知识真的有那么纯粹吗?我们的教,必须是学生唯一的学习手段吗?
《颠覆课堂》和《与大数据同行》这两本书都给了我们相同的答案。“未来50%的学生将选择混合性学习。”即,网络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的方式。根据教育学的建构主义的理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混合性学习,将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最好的诠释。
诗词教学,也许是最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教育家顾随先生说过,“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由此可见,无法感动学生的诗不是好诗。正如叶嘉颖所说的“兴发感动”,更是我们学习古诗,所一再强调的“赋比兴”,“兴”为三字之首。
我们在教学中习惯了教师定材料,学生学习,一旦学生学不会,我们不会反思教学和教材的不足,而是把问题指向了学生本身,认为学生不用功,不努力,或者天资不聪颖。这显然有欠公平。因为这里的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自主性的学习很难产生。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们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
学习完《西江月》之后,学生可以此为词牌,自由阅读古诗词,他们还可以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探讨古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现代文或者古文改写。只要理解了诗意词意形式不限。在这样宽松的课堂上,学生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诗词,进行改编创作。因为被诗词所打动,所以,他们要学着写诗填词。也许,他们的作品不完美,但真挚感人。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诗词教学,实现了诗词教学的“能读,能懂,能写”的多重目标。
三、总结
“日暮江山急,绿水去何长。”古诗词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古诗词教学,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字、音、画的同步,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视频,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视听,激发了孩子读诗品词写诗填词的热情,古诗词教学,有望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顾随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大学出版社.雷抒雁:《远古的回声》,昆仑出版社.褚斌杰:《诗经与楚辞》,北京大学出版社.维克托【英】:《与大数据同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单位:广州市先烈中路小学)
责任编辑萧田
第三篇:生活化教学背景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探究
生活化教学背景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探究
摘 要: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将教育改革推向了高潮。现代教育不断被赋予新的理念,教学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小学是教学的基础阶段,鉴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此阶段的教学可以说至关重要。古诗文,代表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精髓,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教学,有利于通过古诗文的意境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造性思维。如何做好小学古诗文的教学,成为教育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以此为出发点,对生活化教学背景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做初步讨论,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小学古诗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教学;古诗文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可以说是开展教育的基础,古诗词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作为文学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整个汉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古诗文的艺术魅力在现代已经有所共识,加大其教育力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学生从中汲取精华,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新课改的实施,使各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小学阶段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求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关联,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研究如何在生活化教学背景下促进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个性鲜明,创造潜力有待发掘。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当前小学生已经普遍接触各种现代化移动终端,语言文学教育可以说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危机。而古诗文教学能够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来传播精神之美,使小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光荣传统、民族自信和爱国热情。
而当前的小学古诗文教学,大多都是在沿用纯讲解式教学。客观地讲,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生对于白话文的理解尚不全面,古诗文知识相对来说自然更加难以掌握。很多教学中的理论讲解强调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当前,教学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应试”,刻板的翻译式教学根本无法体现古诗文的意境,无疑是对古典文学的一种“践踏”。
二、生活化教学背景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建议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阶段教学中的应用,重在强调“生活”,小学生天性爱玩,“寓教于乐”便尤为重要,因此,古诗文的教学也应进行适当的拓展,使其“生活化”,以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古诗文都是文学作品,要想让小学生对作品有所理解,就要使其对作者有所了解。所有古诗文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反映了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满足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知人论世”,通过故事的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合理化引导,使小学生体会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生活背景并进行对比,来突出现代生活的美好,以此让小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比如,李白的《赠汪伦》,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作者当时的心境来进行讲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整首诗就是一个送别的描述,全文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平静的话别场面,但借桃花潭水深千尺,突出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这“平静”场景的背后,所蕴含的却是作者与汪伦之间的友情。通过此方式“知人论世”的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使小学生认识到友谊的价值,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其次,每一个流传千古的作品均具有着绝美的意境,小学生涉世不深,对生活的所有事物均充满着好奇,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古诗文当中的绝美意境呈现在小学生面前,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和艺术鉴赏能力。几乎所有的古诗文均讲究韵律和工整的对仗。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样的优势,结合多媒体,搭配影音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通过多媒体影音教学,将学生带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前。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诗文的学习畅想诗文中的画面,进而使学生通过自身想象的画卷来体会诗句的含义,使诗文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让学生感受美。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探究式教学,通过分组学习让学生针对古诗文开展相互讨论,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散创造性思维,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加强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认识。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具备初步的认知,不断丰富语言文学的积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古诗文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的固化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的“渲染”,使古诗文更加“生动”,从而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
参考文献:
[1]褚黎芬.新课程背景下古诗文教学探究[J].教育科研论坛,2013(12):6-7.[2]吴丽娟.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材选编及教学研究的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2(08):26-27.[3]张朝娟.小学古诗文“三段三维九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1):66-68.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08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第三年。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革命,是包括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在内的全方位的变革。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学校的教学组织机构、规范体系、内在激励机制、教学管理制度必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外在保障,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年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面对着一个个非常实际的亟需调整的教学管理问题,例如,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组织集体备课,如何写教案,如何组织观摩研讨、评课、议课,教师工作量如何计算,教师考核评价怎么进行,学生期末综合评价如何进行等。我们认识到,原来的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已有很多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要使新的课程改革推向深入,必须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对教学管理制度的认识 从课程社会学的角度而言,课程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价值观和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由此可见,新课程的推行也是新的教育理念和学校人本文化推行的过程。有人认为,新课程改革持续发展有三大推动力:第一,热情和责任;第二,校本研究制度的建设;第三,学校文化重建。我们以为新课程持续发展核心的动力应该是新的学校文化。在新课程推进中,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学校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学校及其内部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精神)和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就是学校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制定的行为规范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学校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将教育目的、课程蓝图变为现实。由此看来,如果说面对新课程学校文化制度必须重建,那么,我们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应该放在“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上。
什么是教学管理制度?简单地说,就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用外延方式来下定义,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教师教学的行为准则(教学常规)的总和,它包括教学思想管理、课程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考试管理、教研科研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等。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而教学管理制度则是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事实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都未把教学管理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大多数的《教育学》、《教育原理》、《教学论》书上讲“教育制度”、“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而不提教学制度,甚至在《学校管理学》著作里也很少有专章论及“教学管理制度”。实践上以“教学常规”论之。但教学管理制度确实存在,它具体表现为一种教学组织结构,比如班级授课制;有一套关于教学程序与教学行为的规范体系,比如教学常规;同时它还是一套分类系统与激励机制,如教师的职称晋升等。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系统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教学系统是由有形的教学
人员、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时空等物质和无形的课程理念、教学思想等意识组成。正是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如同计算机程序一样,把教学系统的各种因素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行。一方面,课程理念、教学思想总是借助一定的制度才能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变成现实;另一方面,人员设施等又总要不得不借助于制度才得以合理地开发与利用。
三、学校重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学校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已经逐渐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了,有的甚至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障碍,矛盾越来越突出,重建问题显得越来越急迫,教学管理制度如果不尽快重建,可能成为新课程深入实施的“瓶颈”。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新课程的实施相适应、相促进,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保障。
随着学校重建工作的推进,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第一,学校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意义认识滞后,重建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1.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的基础理论先天不足。一方面,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重建理论只是零星论述,不够明确,不成系统,作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指导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与之相关的只是侧重与课程实施相关的课程计划、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的指导;在钟启泉等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中只对与新课程实施的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考试评价等的重建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有利于解决新课程实施中急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缺乏系统的论述和理论层面的指导,不利于学校理解和开展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工作。
另一方面,课程改革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也是滞后的,较早见诸报端的是余文森发表于2002年05月28日第003版《教育时报》上的《如何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但仅局限在理念的指导。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理论缺乏系统的论述和指导,使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工作思路不清,无所适从。
2.新课程的实施策略使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处于被动地位。
新课程开始在实验区实施的时候,实施的策略是“自下而上”,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使广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管理制度与新课程实施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新课程开始实施时重点在于教师的观念转变和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与之相配套的对于指导、规范教师观念转变和课堂实施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却没有马上引起大家的关注。高中阶段开始实施新课程以后,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带来的变化与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矛盾更为突出,学校纷纷将这项工作的探索和研究提上日程,但很多仅仅停留在选课制度、学分制度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处于缺什么,补什么,满足于在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的修修补补的状态。
第二,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内容的重建忽略了与制度共生的管理机制的转变,缺乏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形式(管理体制)系统的规划和探讨。
1.没有意识到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涉及的内容和层面比较多,且多为根本性的问题,需要改变原来的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教学思想管理、课程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考试管理、教研科研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等以及实现这些管理的运行系统。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多元智能理论”树立育人目标,突破学科中心,突出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倡导发展性评价,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弹性的课程管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次新课程实验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全方位变革,新课程的实施也必将引起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设置、课程编排、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实施层面的改革。”这些改革的内容涉及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而且都是一些根本的问题,确保这些制度实施贯彻的管理机制也必须跟着变化,才能确保新课程的组织的管理活动能够持续地运行。
2.只重教学管理制度的内容重建,忽略了教学管理制度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制度内容与管理机制一致。
《现代汉语词典》中,“制度”是办事规章或行动准则。但教学管理制度因为其功能的不同决定了它不仅仅是指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规章或行动准则,还应该包含与其内容实施相适应的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只有形式与内容统一,即相适应,方能促进内容的发展,由于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在实践中又要重视形式,要善于及时改变已经过时、陈旧的形式,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更多的关注到了在改变原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制定新的制度,也就是对制度的内容本身投入更多的关注,忽略了思考和探讨管理的内容变了,在管理的体制上是否应该相应的发生变化。现行的教学管理形式(体制)是与原来旧的教学管理制度的运行是一致的,也是统一的,重建教学管理制度之后,现行的教学管理的组织形式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只有使教学管理的体制与教学管理制度相一致,才能发挥出教学管理的效率,反之,则会限制和压抑教学管理应有的效率。
第三,被动等待和“拿来主义”,使重建工作脱离实际需要,缺乏可操作性。1.被动等待上级和专家的指示,使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滞后于实际需要。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它既与新课程的实施相适应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保证。作为保障学校教学实施这一中心工作的教学管理制度,包含教学思想的管理;包含制定学校课程方案、开发校本课程、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技术类、艺术类课程等的课程计划管理;包含集体备课、课堂质量、学生作业、课后
辅导、选课指导等的教学常规管理;包含选课与排班管理、教师配置与课表制定、学分与学籍管理、场所资源的管理的教学行政管理以及质量监控管理和教科研管理等,既包含宏观也包含微观,所涉及的对象既包含学校领导、教师,也包括学生甚至是家长;所涉及的行为既有学校行政运行的整体行为,也涉及师生的个体行为。在整个复杂的系统运作和实施过程中学生、教师、学校等会发现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新课程实施不适应的地方、不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消极的等待上级和专家的指示,就会使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滞后于新课程实施的实际需求。
2.生搬硬套、照搬全抄的“拿来主义”作风使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围绕新课程带来的变化,学校在落实和重建教学管理制度时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由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学校领导、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有效地实施,达到解决学校实施新课程带来的教学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但有的学校要么照搬别的学校的相关制度,要么硬套上级的文件,结果造成重建的制度不是针对本校在实施新课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制度的内容空泛不具体,制度的条文模棱两可,不利于师生的理解和掌握;造成制度的程序繁杂不清,不利于师生操作和运用;制度不配套,不能互相衔接,无法形成整体发挥综合效应等脱离学校实际的情况。时间久了,这样的教学管理制度慢慢地被师生们束之高阁,使之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失去了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应有的意义。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重建的问题,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纷纷对教学管理制度重建进行了指导和探讨。《纲要》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要求“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制度”。试验区的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稿)》等文件,提出“此次新课程实验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全方位变革,新课程的实施也必将引起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设置、课程编排、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实施层面的改革。”对建立教学管理制度提出了指导意见。
有些课程改革专家、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他们通过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以权为本,形式主义泛滥”,“以权为本,权力至上”的弊端,提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的观点,为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指明了方向。但是大都缺乏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
四、教学管理制度重建的方向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高中的教学改革也需要加大力度。教学的改革需要管理的支持,管理需要制度作保障。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教学常规,建立新的教学规范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在其著作《教育学》中,把对教师教学规范的探求从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前与课后,形成了著名的教学工作的“五环节”说,这就是至今仍在中小学中广泛流行的: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在新课改背景下,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仅使新课程理念有现实的落脚点,而且也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实现教师发展的最有效、最现实、最可行的途径。
本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我省不少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存在着误区:第一,规矩越多越好。许多学校至少有二三十条教学常规,某校仅“备课”就有五条常规;而其中 “集体备课” 一条,又要求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教学内容,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练习)。并且每一条常规都要进行评估,可见其烦琐的程度。这给学校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教师个人创造性的发挥。过多的规矩,异化成了束缚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枷锁,教师的自主性一旦被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又有谁来调动呢? 第二,流于形式,无从落实。学校制定的教学常规过于抽象、笼统,脱离实际,流于形式,导致教师无法操作,教务处无从监管。譬如,一所学校的上课常规之一:“既反对满堂灌,也反对满堂问;既反对虚无化的分析,也反对以练代讲的做法。”这样的常规让老师如何执行呢?教师在课堂上是讲,还是不讲好呢?一堂课45分钟到底应该怎样讲,恐怕连制度制定者也不知道怎样做。第三,制度与分数和经济挂钩。教学常规制度管理变成了简单的量化评分,有的学校还制订了“教学常规检查扣分细则”,要求全体教职工严格按常规基本要求去做,各项扣分按学期累计,作为对每位教职工考勤、考绩、职称评定、评优评先、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这样,教师成了被管教的对象,领导变成了监工,“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教学常规管理异化成了检查监管(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最为典型)和量化评分。
新课改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第一,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与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相结合。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师生的民主参与很重要,这是他们的权力。作为管理者,要把教师作为平等的事业伙伴来对待,努力营造学校民主参与的制度和文化,使教师把教育当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的事业。
某校组织的“教学六认真”检查,(具体内容)曾经遭到老师们的质疑。一部分老师抄写了资料应付检查,一部分老师干脆公开抵制,在他们看来,这种检查只是为了找毛病、挑刺,是形式主义的做法,不能反映老师的真实水平。针对教师反映的问题,该校校长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学校通过教代会修改了原来的“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制度。经过修改的教学检查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检查的目的,修正并丰富了教学检查的内容。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由于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制定的,增加了制度的透明度,也使教职工理解了教学检查的目的,消除了以往教学检查中教师的抵触、拖延、弄虚作假等现象,使学校的常规管理走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第二,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制定的新的教学常规应该是能够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只有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常规下,教师才能转变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才能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实现师生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们的调查中,“学校对于备课环节的检查”一项,62%的教师认为,学校管理人员定时检查教案,检查形式单一,检查仍停留在教案的书写是否认真、环节是否完备等形式化水平上,教师每学期必须要写满满的一大本,写少了要被冠以备课简单、不认真、不负责、不敬业的帽子。这些僵硬的备课管理要求,使备课成了教师沉重的负担,教师为应付检查不动脑筋抄教参,抄教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教师成了这种僵化的、机械的管理制度下的奴隶,没有了自主创新,甚至没有了教学活力;还有一些学校对备课的管理仍然倾向于标准化与统一化,单元课时进度要统一、课时教案模式要统一等,这些现象使备课趋于形式化,失去了教师教学特色,阻碍了教师的教学创新。
我们的教学检查的作用应该是了解情况,改进工作,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教学检查不应该是为应付上级检查而检查,为评估而检查,为分配奖金而检查,为检查而检查,不应该是浪费人力、财力、时间的误入歧途的检查。如果教师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教案,那么,无论其内容多么充实,形式多么完整,书写多么认真,如果没有收到积极的教学效果,其价值等于零。那种机械僵化的备课管理制度,无论其多么具体明确,多么健全完善,多么冠冕堂皇,只要有碍教师扎扎实实的备课,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备课的实际效果,其价值也同样等于零。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小营中心小学的“0教案”备课管理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从2002年4月开始,该校取消了对教师书面教案的检查,不再以书面教案的编写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备课实效的依据。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自行选择教案表达方式,可以在教材、教参上批注,可以在以前的教案本上圈点勾画,可以写提纲,也可以制卡片,还可以什么都不写,老师们形象地将此改革称之为“0教案”。“0教案”给了教师一份难得的自由,让教师不再成为教案的奴隶,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教师不必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写“花架子”教案,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把握教材、研究教学上,把自己的智慧、情感、个性魅力更多地投入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之中,创造出焕发生机活力的课堂。
第三,教学常规管理既要严格又要适度,更要便于操作、评估。从表面上看,规范越多,似乎秩序越强,越有效。实际上太多的规范是很难长期实施和监督的。所以要拟订简单、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常规。这样,既能控制、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又不过分地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管理,不是把人管死,而是要把人管活。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走出教学工作高效率的新路。
2、建立教学行为反思制度
任何教师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靠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靠自我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能否坚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一名教师进取心、责任心、勇气和意志力的表现,是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好新课程理念的决定因素。教学反思包括对新课程理念的反思、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既可以撰写教学的成功之处,也可以写不足之处;既可以总结教学机智,也可以分析学生的创新,还可以写“再教设计”,逐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如何指导教师学会反思?
第一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营造全员反思氛围。学校管理者要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机会,积极向教师传播反思的先进理念,在全校建立起全员反思的氛围。第二让教师明确反思的意义,认清反思的广度和深度。要让教师了解到,反思是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观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过程,是进行创造性劳动和超越自我的过程。
反思的广度就是要能够全面的看待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不仅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基本框架,而且不会遗漏其中的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反思的深度是指能够深入到教育事物的内部,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揭露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并且善于预见事件的发展进程和结果。
第三审视教师的专业结构,鼓励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要唤醒教师的反思意训、增强其反思能力,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往往反映出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要源,使主体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这是一个漫长的持续学习与提高的过程。
就知识结构而言,反思也更关注教师知识结构中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改善。这类知识的获得,因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是不可能的。
第四寻找典型形象,进行案例指导 典型形象具有教育性。在现实的中国教育领域中,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家,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模式和方法具有极高的理论蕴涵;他们的成长过程体现出了自我反思的价值和意义,对这些典型的剖析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范型。同时,可利用适宜机会,对各种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引导教师从这些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反思自己的差距,寻找自己的突破点。
第五在科研中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
从教师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课题研究,给教师从事实践反思提供更多“实战”机会。让教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各自关注的问题,使课题研
究成为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组成部分。
开设“成长与创新”教师沙龙,引导教师在参与、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建议教师记反思日记,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
第六是合作对话式反思。
反思可以其他人合作进行。让来自不同教研组、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学校的教师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曲讨论分析,然后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所共享。
第七是让教师多反思遇到的问题。
对具体问题的反思往往更具有针对性。如有一位数学教师反映说,他的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学习成绩好的能在区里拿我次,而不好的只得几十分甚至十几分。学校领导与其共同探讨,这位教师发现自己讲课速度很快,且很少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一些学生能够跟上他的思路,掌握所教的内容,所以学习成绩非常好;跟不上的学生,就落得很远。这位教师通过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源,改进了教学方法,一步步走出了困境。
学校管理者要针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回顾、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提问的方式,促教师反思教学实践,发现问题,运用新课程理念来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每位领导每次听完课后都能这样做,每次遇到问题都能这样做,与教师共同反思,使教师能切实按照新理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即日可待。
3、建立新型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之一,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核心是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在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变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评价。我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有了较大转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受当前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制约和影响,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转变还不到位,总是存在评价方式不变,应试教育难以改变的困惑和认识。教师中心、一讲到底、重知轻能、重教轻学等传统教学方式,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已经成为影响我省课改推进步伐、取得实效的主因之一。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但从我省课改总体现状看,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唯成绩、唯分数论的教育教学评价是一大障碍。实施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已经是我们必须面对,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省教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评价目的与功能异化。教学评价的目的本该是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中发现,教师普遍反映学校的评价目的和功能,无论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均被异化。对于教师而言,评价是以奖惩为目的,是为了考核教师(公开课的异化、末位淘汰等)、为了证明学校的实力、为了迎合家长及社会不合理的需求等;对于学生而言,评价的功能萎缩为甄别学生,把学生区分为三六九等,以决定对其的不同对待。二是评价内容的学业化。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只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学业成绩又窄化为学科分数,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评价。三是评价手段单一化和唯量化。“以考代评”现象很难改变。四是评价主体局限化。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学生没有发言权,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五是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这些问题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步建立起适合我省教育教学实际,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在这方面,我校在学生评价方面的具体做法是:编制《成长历程》,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发展性评价。2005年7月我校编印了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学习成长历程》。这本《学习成长历程》不仅纵向展示同学们的学习进步情况,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判断评价自己,激励自己,自加压力的机会。手册中设计了“人生理想”、“高中三年奋斗目标”、“我的学习榜样”、“反思自勉感悟”等栏目,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记下成长历程中的得失与感悟,经常反思自我,长善救失,刻苦修炼,把学习成长历程作为自我教育的教鞭、自我管理的戒尺、自我战胜的号角。一本“手册”使用三年,学校领导、各科任课老师、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寄予厚望,该手册还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家校联系的特点,学生在“本月测验与成绩自我分析”一览填上考试成绩并写出存在的问题与自我分析,老师除了对学生的表现施以量化的评价外,还可以作出描述,手册中还设计了“家长对我的评价与期望”、“班主任与家长通信”两栏,加强家长和老师的联系。
我们组织了有关班主任对该手册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普遍认为它具有以下的优势:
“记录成长轨迹,留下美好回忆”,富有保存价值。《成长历程》集中记录了学生三年六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成长轨迹。翻开首页,校长如诗如画的寄语饱含谆谆教诲、殷切盼望和美好祝愿。各门学科的评价、“人生理想”、“承诺”、“家长对我的评价与期望”,真实而多彩地记录了高中三年自己的成长轨迹,留下美好的回忆。毕业后,若干年后,甚至老了,重新翻开它,母校的记忆相信会如潮水般涌来,美丽而绵远„„
评价内容更全面,体现素质教育。《学习成长历程》不再仅仅把各科成绩放在突出的位置,而是体现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课程设置中的所有科目都对学生进行了评价,无形中告诉学生不能偏科,每门学科都很重要。另外,评价内容不仅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心理品质,还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发
展等;不仅评价在校的表现,也关注到家庭、社会服务意识等。
评价项目更细化,体现努力方向。对每一门学科的评价,《学习成长历程》都分成若干板块,每一板块又分出多条,每一条都是具体的要求,不仅对学生有了量化的具体准则,也明确地指明了学生努力的方向,以期达成目标。
主体意识更突出,体现人文关怀。《学习成长历程》建立了“高中三年奋斗目标”,还有“我的承诺”,“老师对我说”、“家长对我的评价与期望”,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人文关怀的凸显,让学生有了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主人翁感觉,也给了学生张扬个性、自主使用《学习成长历程》的机会和权利。《学习成长历程》成了学生自我鞭策、主动积极要求向上的一种动力催生源泉。
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家长普遍感到这本评价手册所罗列的内容非常全面、细致,编排恰当,印刷精美,同时给予了我们工作的极大肯定。如有一位高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在反馈表写道:“《学习成长历程》能够连续、发展性地评估学生的情况,而不是仅仅以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学习成长历程》还得到了我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4、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管理进入教学管理系统 90年代以前,我国中小学不存在课程管理的理念。1992年,国家首次把“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课程管理体制也分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块。2008年我省推行新课程改革,将学校推上了课程管理主体的地位,学校课程和部分地方课程将由学校自主开发、编制,两年来,我省一些中小学在选修课和活动课的开发设计方面展开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极大地激发了学校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对学校课程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新领域,我们需要加强对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学分记载和学校课程资料的管理。
以我校校本课程建设为例,我校专门成立了校本课程编写委员会,教师在全面理解新课程精神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编写校本课程。2006年我校编写出版了《基础书法教程》、《交际礼仪教程》、《学习方法指导》、《生命安全教程》、《心理健康指导》、《普通话口语》、《神韵漯河》等八种校本教材。这些教材丰富和充实了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目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一年级开设了“基础书法课”、“交际礼仪课”、“高中生学习方法指导”、“生命安全常识课”,二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指导课”、“普通话口语课”、“神韵漯河”等课程。我们还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比如,家电维修、建筑知识常识、缝纫技术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深受学生好评,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此外是“研究型课程”的开发,学校要通过“研究型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之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研究性课程的内容既包括学科内的专题,也包括跨学科的综合性专题。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大纲增设的一些此类参考性专题。如语文学科的“家乡方言研究”,“我家乡的历
史名人研究”;物理学科的“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化学学科的“调查本地区燃料的种类、性能、发热量、价格以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议”等。有些研究性学习注重教给学生研究方法,如上海市徐汇中学设置了高中三年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高一,初步了解课题研究的方法;高二,能基本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高三,深化课题组的研究,初步掌握课题研究工作的一般方法。
5、课堂教学管理改革方兴未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它既是新旧教育观念最厉害的交汇点,又是教学改革最活跃的前沿阵地。两年来,我省高中在推进新课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与成功经验,都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展开的,如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跑班制、弹性课时、课堂教学的自学——指导模式、目标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模式等等。所有这些改革都表明,我省的高中课堂教学及管理形式正在发生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的弊端(教材本位、偏重知识传授的管理目标,强调规范化、制度化、呆板划一的管理方法,高度集中、一刀切的管理体制)已受到强有力的冲击,课堂管理的创新职能正日益得到重视。我们相信,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各类资源要素的重组和创新,其中包括师生相互关系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课堂时空结构的重新设计等,我省的高中教学一定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象。
6、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管理分析的数量化。
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获得管理所需的教学信息,并进行数量化分析处理,推进管理的精确化,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管理的又一更高层次的要求。管理者借助电子计算机储存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将教学活动各环节的信息及时输入,并进行分析处理和贮存,这不仅可以为教学组织调控领导和决策提供精确可靠的科学依据,还可以提高管理效能。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改变了过去教学管理工作只重定性、经验分析,忽视定量分析的状态,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走上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道路。
第五篇:浅谈网络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网络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普及,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是很多学校和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作文教学。
传统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有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怕写作文,而普通中学怕写作文的学生竟高达85%以上。” 而从整个国民的写作素质来看,13亿多人,绝大多数没有写作能力,不会写作,这也是事实。在一次研讨会上,甚至有学者愤言,“99%的老师也不会写作。”一些大学教授把一些中学老师写的学科论文称作“印刷垃圾”,认为唯一给人的印象就是“匠气”,不是“惨不忍睹”,就是“新八股”——还是惨不忍睹!
那么,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传统作文教学观念落后。传统作文教学学生始终处在命题的被动地位,不符合写作的心理。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由此可见,人们写文章,首先要胸中有“丘壑”,而且产生愈来愈强的倾吐的欲望,于是才有了写文章的动机。传统作文教学不但反其道而行,更甚至还设计出很多框框,诸如:文以载道、借景抒情等,这种做法使本已被动写作的学生,写作顾忌过多,以致无从下手,更不敢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其次传统作文教学方法落后,训练方式单一。传统作文教学的程序无非是“作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三部曲,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一贯制,周而复始地教与练,这种脱离性灵的写作使学生越练越厌恶写作文。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是老师,老师的评价就是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遏制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况且由于老师批改量大的原因,这评价又是迟来的,已无指导意义。
此外,传统作文教学偏离了新课程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这种取向正是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正所谓作文强调“以我手写我心”的宗旨。但目前作文教学的实际取向是应付考试。为了让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教师煞费苦心猜题、押题,学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写,把作文教学带入了死胡同,大大影响了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势必影响作文教学的质量。因此,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令人高兴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个以网络教育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很多教育研究者提出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笔者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笔者觉得,网络作文教学它不应该是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只是把多媒体网络当作辅助写作的工具,而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指校园网和internet国际互联网)为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网络作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作文教学的不足,对传统作文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希望能为一线老师的作文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让网络走进课堂,辅助课堂作文教学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单一,往往是“出题——讲解——作文”,教师一支粉笔打天下,学生缺少形象感知,学生根本无法与教师产生共鸣,久而久之,对写作失去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为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时,笔者经常通过互联网查找各种有关习作的材料、声音、图像,并把它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学生,让声音、图像等媒体直接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写作欲望。
例如:在指导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话题的作文教学时,为了营造氛围,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国歌导入新课。歌曲未完,学生已经进入课堂预设的状态,脸上写满激动。然后,我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许多从网络上搜集过来的表现新中国巨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围绕“建国60周年的变化”的话题进行说话训练。当学生看见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每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作文的材料就在学生的说话中详实了,学生作文思路也随之开阔起来,创作欲望产生了,写作是自然的事了。
这样设计一是基于学生对新中国60年历史变迁了解甚少,担心其无话可说,利用网络的直观图片唤醒;二是考虑到这个话题未必是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话题,因而利用网络材料激发兴趣。假如,笔者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向学生介绍作文材料,听者必定昏昏欲睡,索然无味,更不用说写作了。
网络引进课堂不但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需要,而且是新教材所提倡的作文辅助教学手段。如苏教版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的写作实践:许多反映战争主题的历史图片,记录了刻骨铭心的瞬间,表现了各种人物的命运。请围绕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找一幅令你不能忘怀的图片,展开合理想像,自选叙述角度,写一个故事,不少于800字。一个90后的学生怎么会有这种生活积累呢?显然,新教材是要求我们到互联网去搜索作文的相关材料。类似的写作训练题目在新教材中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引进网络作文教学已经不是个别老师突发奇想的事情,他确实给我们作文教学带来了极大方便。他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阅读空间。根据这一特点,我经常推荐一些有益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如:《百家讲坛》、《感动中国》等;也经常推荐一些高品位的文学网站要学生进去阅读,如:声之韵朗诵网、白鹿书院等;还经常推荐一些文学论坛让学生去参与,如:天涯舞文弄墨、红袖等论坛。学生在有益的文学网站的引领下,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网络的普及,学生视野开阔了。本来一直困扰着传统作文教学的写作素材的匮乏的问题,随着网络的推广,这个难题也迎刃而解。
例如:在指导《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作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口头交流写作的材料。交流时,有的同学选取奥运会中国健儿夺金时刻,如举重、体操团体、乒乓项目等,有的同学选汶川地震救援事件,有的同学选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学生在课堂上谈得很多。虽然有些事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却并不能完全回忆起有关当时的情况。我就引领学生观看了我事先从网络上搜集到一些视频、图片、文字介绍等材料,如:《2008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春晚的《千手观音》视频、潘天寿记实《鄱阳湖卫士》等。整个教学过程虽很费时,但效果很明显。学生对一些感动的事件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课堂练笔时,同学们写得非常好,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情真意切。这种利用网络资源补充作文素材,轻松的解决了学生作文常会碰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烦恼。这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搭建博客写作平台,创造自由平等的写作空间
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只有让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之后,才会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表扬佳作,朗读范作,向杂志投稿,当然都不失为一种激励的好办法。但它所面对的毕竟是少数较好的同学,而网络写作却给大部分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机会。网络写作最大的特征是:自由平等。在互联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在网络上,编辑死了。”正因为“编辑死了”,所有的写作都变得自由平等了,大家的写作欲望也就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
所以,在我们作文教学和作文交流(批改)中,也不妨经常让“编辑”(教师,教师的权威、话语霸权)“死”一回,让学生体会到真正自由平等的写作,真正做到想写就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网络写作要有空间,笔者认为,这个空间非博客莫属。
博客就是网络日志,它是最近两年在互联网上兴起的新的写作类型,它最能体现写作的自由平等和娱乐精神。把博客引入作文教学,在许多学校都取得了很好成绩,我校的校园网的作文专题博客《花花朵朵》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网络上点击率较高的《温州好老师》、《有效作文工作室》等师生作文博客,都很值得大家学习。在实践中,笔者也尝试了博客写作教学模式,把网络写作引入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把它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取得不错的效果。
实施博客写作教学模式首先要创建一个页面友善的网站。我把博客主页设置的项目分为:学生习作、佳作欣赏、作文素材、教你一招、点评园地、信息之窗六个版块。学生可以借助博客“平等、开放、共享”的发布机制,把自己的文章、评论、想法发在上面,与大家分享。我考虑到学校网络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布置学生用它来完成像小作文、随笔、周记、日记和“时文”写作和交流。但作为作文教学的另一种可能,它的确已经展示出令人欣喜的生命力。自从建立了作文交流平台后,学生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学生对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统计,学生在网络写作平台上所写的文章,内容涉及到对自己家庭的看法、跟父母说说心里话、男女同学交往、考试后的感受。以及外出游玩、班级生活中遇到的乐闻趣事等。这些内容几乎囊括了学生成长过程的全部,犹如一部真实记录学生成长的“百科全书”。
学生博客写作的兴趣如此高涨主要源于网络写作的独特心理。在博客上写作,是自由平等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能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但每个学生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拥有更多的读者,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所以,很多学生在写作前就会和同学或老师讨论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发在博客上之后还希望大家尽快看一看,评一评。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点评过程,事实上也是学生完成自我修改的过程,而这一点,对学生终身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传统作文教学,也正是未能有效的触动学生这种独特的写作心理,以致使作文教学陷入“费时、低效”的泥沼。
三、借助博客作文平台,开展各项作文教学活动
博客不但是一个自由写作的空间,更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作文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教师只有合理开发并利用这个写作平台,才能使博客作文教学持续有效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有组织的开展网络作文评价活动。
鲁迅先生曾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而以前的作文教学,学生很少参与评改,作文讲评的滞后性错过了教师指导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写作不利。因此,我每两周在网络教室组织学生开展“网络佳作评改活动”,把有代表性的文章放在佳作欣赏版块上,利用网络互动的特点,让学生开始发表评改观点。全班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点评,不同的观点、看法、思想得到了盘活,全班同学通过键盘传递着心灵的火花,教师时时进行点拨和鼓励,一堂作文讲评课鲜活起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激发,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拥有更多的读者,能及时得到读者的肯定。这种愿望在传统作文教学中也是很难实现的,老师几乎是永远的唯一的读者,因此泯灭了他们写作的兴趣。但网络的博客空间具有共享、交互性特点,可以弥补其不足。老师一定要呵护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使网络作文评改活动面向全体。因此,老师要每天光顾作文博客网站,及时对每个学生的作品做些读后感式、书评式的点评。老师的点评不仅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最好鼓励,而且对学生间的互评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教师还要通过网络系统对学生言论进行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网络作文评价是多元的,这样的网络氛围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良机,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的能力和作文能力,使学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修改作文的水平,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作文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开通优秀作品基地。
无论是谁,写了一篇文章总想让别人看到,想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的这种表现欲更为强烈,因此,在网络作文教学环境下,开通优秀作品基地,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加工整理,通过网络放在校园网中,在全校内共享,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博客上的佳作欣赏版块就是用来发表学生优秀作品。我校校园网的作文博客上也已经发表了很多学生作品,学生常以次为勉励。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作文教学确实给传统作文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而且必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还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做出更多努力和尝试。济南市白桥镇岳桥小学张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