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与鬼的纠葛》看鲁迅作品中的民俗事象

时间:2019-05-14 18:0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人与鬼的纠葛》看鲁迅作品中的民俗事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人与鬼的纠葛》看鲁迅作品中的民俗事象》。

第一篇:从《人与鬼的纠葛》看鲁迅作品中的民俗事象

从《人与鬼的纠葛》看鲁迅作品中的民俗事象

摘 要: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蕴含丰富的中国民俗事项,本文从丸尾常喜的《人与鬼的纠葛》入手,从此书中窥见鲁迅先生作品的民俗文化,并探讨丸尾先生眼中的鲁迅作品,从深层次的视角更好地了解鲁迅作品。

关键词: 鲁迅 丸尾常喜 民俗文化

1.引言

《人与鬼的纠葛》一书中,作者丸尾常喜以“人”与“鬼”作为切入点,从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等角度,阐释鲁迅的作品。全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孔乙己的‘寂寞’缘何而来,阿Q(阿Quei)为何叫阿Q(阿Quei),祥林嫂的那三个疑问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怎样的意味?”(《人与鬼的纠葛》后记),对鲁迅作品研究、考察十年左右的一个汇总。

2.丸尾常喜的执著

本书的作者丸尾常喜是研究鲁迅文学的大家。在世时,曾是日本鲁迅研究会的会长,在日本的鲁迅研究家中自成一派,被称为丸尾鲁迅。但当《人与鬼的纠葛》在中国大获成功后,丸尾先生只是谦虚地说:“我的研究太少,这本书就像是我的全集。”由此可见此书的地位,先生的谦逊风骨也可见一斑。丸尾先生在鲁迅译介与研究方面成果很多,译著有《彷徨》与《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评传有《鲁迅:为了花而甘当腐草》,早年还曾经发表过关于“耻辱”问题的一系列论文,《“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之后又有《鲁迅〈野草〉研究》,还有关于鲁迅的讲演、单篇论文与普及性文章。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为鲁迅研究奋斗。在他即将结束生命之时还一手拿着讲演稿,一手拿着笔,添加在演讲稿的两个字难以辨明。这篇讲演稿成为丸尾常喜先生的绝笔,一位日本学者献给鲁迅的天鹅绝唱。就是这样一位一生研究鲁迅的学者,对他来说,“鲁迅文学犹如理解中国的辞典”(《人与鬼的纠葛》后记)。

丸尾先生对于鲁迅文学十分信赖,要想把握鲁迅文学的血液,他“试做的只是要尽可能地将鲁迅作品所展现的事象返回到鲁迅生活的时空,加深对鲁迅作品作为前提的那些事象的历史、社会、宗教、民俗等意义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文学与中国相”(《人与鬼的纠葛》后记)。因此,此书以鬼魂为线索,尝试借助历史学、思想史、宗教学、民俗学等研究成果,打破时空之壁,以此理解鲁迅所把握的中国传统社会。这就为我们研究中国民俗文化提供了参考,对清末年间(1881-1931)的民俗,甚至中国根深的传统民俗有所了解。

3.从民俗文化角度看鲁迅

3.1鲁迅作品中的“鬼”

正如《我的杂学》中所说:“欲了解中国须得研究礼俗。”因此,书中开篇第一章便从“祖先祭祀”说明“人”“鬼”关系。作者将传统社会里民间的“鬼”的基本观念的概貌分为两种,一种是得到子孙安定的祭祀的“鬼”,具有和“神”相近的品格;另一种是“孤魂野鬼”、“好兄弟”。

第一种的“正鬼”是用以祭祀的,而另一种“野鬼”则是需要躲避的。讲“正鬼”主要讲祖先祭祀这一层面的民俗文化,表示敬意、孝顺或是寄托思念的种种。而“野鬼”则是如《目连戏》中提到的令人畏惧的“孤魂野鬼”,当然亦有为超度这些“野鬼”而盛办的中元节,以祈求生活的平安与和谐。

3.2祖先与家系

提及“正鬼”代表的“祖先”,作者就鲁迅的家族也做了研究,整理得出了从八世到十四世的覆盆桥周氏家系表。“渭”下分为“三房”,再将其往下分,这为考察家系民俗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绍兴市小皋埠乡胡氏住居平面图”更是从房宅上展现了家族的居所,使得我们更好地从家系与建筑民俗上了解鲁迅当时的社会特点。

中国人重家庭观念,由此而产生的“家族”更是一个稳定的小团体。一个大家族通过男性传承下来,其分支甚为错综复杂。鲁迅先生所在的家族起初浙江绍兴的一个受尊重的家族,他被称为“少爷”。后来家道不如从前般,走向中落,也是鲁迅写作的一个重要背景。鲁迅作品中涉及的家族背景民俗也有不少,家族房屋的建筑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中也可窥见。

3.3葬礼

祭祀之后再讲葬礼。周家的祭祀基本上奉行“儒礼”,所受佛、道二教及民间信仰的影响相当显著,人们的生活在与祖先灵魂(“正鬼”)极为亲密的交涉的基础上度过,同时不断浸透着对于“孤魂野鬼”的恐惧与提醒。具体作者以《目连戏》对“孤魂野鬼”的祭祀仪礼性质世界考察“人”与“鬼”的交涉。《目连戏》同样可以作为中元节日习俗的考察参考。

在一种“社戏”的模式下,作者仿佛真切见到了很多“野鬼”并与它们有所交涉。就祭祀祖先的葬礼来说,周家以“儒礼”为主,同时遵循部分佛家与道家二教的信仰举办葬礼这一民俗事项。

3.4“科场鬼”与科举制

第二章通过孔乙己的后影,将科举制度下的受害者以“科场鬼”的形象阐释。结合鲁迅自身家族因科举考试中行贿而开始破落的背景,将鲁迅所生活的科举制度末期及以前的考试民俗做了描述,指出:“科举,在少数志得意满的胜利者的另一面,产生出多数失败者。”这样的失败者形象在鲁迅书中就是孔乙己、陈世成,他们都是鲁迅捕捉到的“科场鬼”形象。本章节对科考制度之前的祭祀,考试时考场,考试后的层层选拔均有详细描述。

3.5阿Q的避讳与等级观念

第三章通过阿Q等于“阿鬼”说,剖析了鲁迅作品中反映的国民性与民俗。因此,阿Q这样一个人物是“国民的魂灵”的“影像”(即幽灵、鬼),是“中国的灵魂”。

章节中涉及了中国语言上素有禁忌与阿Q的“避讳”,等级观念(名分观念)“亡灵”的根深,土地庙,甚至延展至“辟邪”之力的民俗学方面。阿Q的语言避讳从个人身体缺陷出发,不说任何和“癞”相关的字眼;喜欢自称“老子”,在精神胜利法中说“儿子打老子”,便是对中国国民等级观念的一个侧面展示;还有土地庙中调戏小尼姑;还有一些关于“辟邪”之力的描述。

3.6女性地位

第四章从祥林嫂的死写了鬼的“两义”,这其中对于宗教与民俗的观点颇有见地。鬼的“两义”同样是传统观念的二重性,对于抛弃了旧观念却又寻不到合适新观念容身之处的“虚空”状态,既不相信鬼魂,又挣脱不了旧观念的残留。本章以“祥林嫂”的女性、寡妇形象切入,在“守节”上再谈节烈观,从“阿毛”的取名,到??唆的“忏悔”,再到土地庙的“赎罪”,对父系社会下的女性地位的低下做了描述。

4.丸尾的启示

书的大概内容已经如上概括,总体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冲击、惊喜与赞叹。冲击是因书中多处观点之新颖、明确,将中国社会向来存在的问题,清晰犀利地表达出来,大概受鲁迅先生文笔的影响,丸尾先生的文章话语也是犀利明快的。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鲁迅作品中反映的国民性,作者在论述“阿Q=阿鬼”时,引用了法国心理学家的著作《民族进化的心理定律》中的话:“我们一举一动,虽似自主,其实多受死鬼的牵制。将我们一代的人,和先前几百代的鬼比较起来,数目上就万不能敌了。”阿Q身上有三重鬼气:一是多种因素生成的国民劣根性之鬼,二是民俗中无家可归的游荡之鬼,三是礼教赋予的传统之鬼。这三种均可视为“国民性”的丑恶遗传因子,即“死鬼”的力量。“死鬼”之力的说法给我带来冲击。同样有最后一章“朱安与子君里所提到的“虚空”状态,我认为,同样是“死鬼”之力的作用。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如今的中国年轻人,在渴望创新开拓的同时,是否也依旧摆脱不了那几百代“死鬼”力量的影响。政治道路不再模糊,貌似光明的新时代下,是不是我们依旧处在“小我”的“虚空”中,给我的思想带来冲击。

二是惊喜。我受困于“中国儒家是否为宗教”的问题已久,迟迟得不到答案。现今宗教多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而希言儒教为宗教。文中第四章明确提出了该问题:“儒教是不是宗教?”令我倍感惊喜。宗教的本质是人以追求永生为目的所创造的文化体系。文中也从儒教的“再生”本质进行了论述,这里的“再生”虽未经过“赎罪”、“净化”等语汇,却也是子孙面前的“再生”,“是指个体死亡之后,其灵魂仍然存续,通过子孙的祭祀,重在子孙面前再生”。另外,中国的“通过男性而连绵延续的家系,作为永生的具象化而受到重视”,儒教之所以没有被明确归入宗教,大概是因为没有创立特别值得一提的教团组织或社会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儒教的神圣共同体,使’家’这一具象的社会、政治的广大组织发展起来,它不是社会中某种特殊的集团,社会本身就具备了宗教性的色彩和作用”。很多国家震惊于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实则儒教创立的“礼”统制下的“家”为具象的社会团体,已经带有了宗教性色彩,亦有信仰的存在,只是没有一个特殊集团那么明确罢了。这个观点解决了我上《中国民俗文化》课时产生的疑惑,我感到很惊喜。

三是赞叹。赞叹于丸尾先生的专注始终与谦逊奉献之风骨;赞叹于其对鲁迅小说与小说下社会理解的深透至此;赞叹于书中无数的民俗细节描述之多、之详尽。丸尾先生的为人前文已经提过,只有真正读完才能懂得“丸尾鲁迅”的称号名副其实。而书中对各民俗事象描述得多而细,想必更是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的一大原因。从祭祖、节日、科举考试、服饰、避讳、取名、婚嫁、子嗣等多方面民俗事象出发,小到闰土的银项圈的“辟邪”义,大到官僚制度中的名分观念。作者真正做到了返回时空把握其生活环境,从民俗描绘上便可窥见作者的细心与钻研之透。读时却有在脑海中形成当时生存环境的具象,丸尾先生笔下的鲁迅作品是更立体多维的。

5.结语

鲁迅的作品在义务制教育的教科书中已经被格式化,彼时读来只觉得害怕高深的阅读理解题目,而消磨了对其作品的兴趣,忽略了其中真正内涵。丸尾先生的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鲁迅的文学作品,跟着孔乙己一起寂寞,跟着阿Q一起欺负与被欺负,跟着祥林嫂一起疑问“人到底有没有灵魂”,跟着看客们一起“伸长脖颈”,跟着鲁迅一起品味“凉薄”。最后分享对鲁迅作品中的凉薄之感由来描述最触动我的一句话:“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殊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参考文献:

[1][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周作人.我的杂学[M].北京出版集团,2011.

第二篇:我看初中语文中鲁迅作品教学

我看初中语文中鲁迅作品教学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三个月的国培顶岗实习很快结束,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提高,还是为人处事方面。三个月的教学也让我重新了解了鲁迅先生。我们也都知道,从小学到大学,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围绕着我们。这次从学到教的转变,让我懂得,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仅只是读文章,而是在读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让,我读出在那样一个时代,没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闲情雅致,也没有“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恬然自得,有的只是“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慷慨就义,还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的抗争于付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手中笔为矛,胸中志为盾,唤醒沉睡中的中国,铸就了一生的传奇。他的作品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下面我将就对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就初中语文教材版本而言,无论那个版本,六册书中都有鲁迅先生的文章,可以说没有那一个作家能与鲁迅先生媲美。其体裁分有散文、小说、杂文,可看出编者对鲁迅先生作品的偏爱不一般。但是,三个月初中语文老师的实习我发现,当代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有着很深的隔膜,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排斥心理,更别说鉴赏了,导致鲁迅的作品成为了教学中的烫手山芋,有时让我不知如何是好。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我这个实习老师所面临的,通过对其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请见后,我发现他们有时也会面临同意的困惑。下面我将结合实习时所教授的《故乡》一文就中学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粗略见解:

1、比较教学法属于一种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以及质疑的精神。比较教学是我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也有过一些尝试。如:首先,朗读比较法:再讲《故乡》一课时,学生对鲁迅刻画的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形象二十年前后的变化不太理解,尤其是对作者倾注于两个人物身上的感情不能理解,我就安排学生先把对两个人物二十年前后的描写在书中画下来,然后大声的进行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人物性格的变化以及作者眼中如何杨二嫂的形象,通过反复的朗读,再结合时代背景学生理解就容易的多了。再则就是对主要人物态度的比照法:《故乡》中对闰土家境贫寒,却不贪婪,受人厚待,却不放肆,地位低下,却不自贱的同情、怜悯与对杨二嫂自私妄为的卑俗形象摒弃的对比。

2、吃透文本,把握和体会文章主题思想。要深刻理解鲁迅作品主题,第一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在细节中把握文本。如《故乡》中至今深深的印在我们脑海中的闰土的那一声“老爷”——读懂了这个细节,少年对未来、对人的命运的思考可能会有一种必要的沉重感。第二,要抓住鲁迅作品独特的创作手法。鲁迅作品的创作手法上不拘一格,非常富有表现力,运用了象征、暗示、对照和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比如,《故乡》中关于“路”的比喻,结尾处把希望比作路,富于哲理,给人鼓舞和信心,深化了主题。

3、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鲁迅作品的语言极有个性,含义深刻隽永,其言外之意有时候师生很难领会,没要有丰富的学养、良好的语感和一定的阅历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这一定是公认的事实。如:《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肖像描写的作用等等。这些内容除了老师要进行一定的难点解析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理解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结合文章背景理解文章主题。“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虽然在某种角度上我不太同意这句话,但是在三个月的教学实践中,我还是经常用朗读感悟法,带着学生一起去品析语言,感悟作者。再如:《故乡》中对“神异画面”的描写,通过反复诵读,脑海中就会呈现出一幅美好宁静的景致与鲜亮明快的色彩构成的一幅精致的美丽的画面。

现代语文教学中彻底打破了过去定于一尊的解读模式,同时给教师教学和业务提高以帮组,当然,最主要的是通过讨论探究这种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拙见,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还望指正。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苏教版参考书第一册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

3、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第三篇:从《药》看鲁迅作品的对话艺术(精选)

从《药》看鲁迅作品中的对话艺术

秦皇岛市抚宁县第四中学杨志玲

叙述性的文字中,最难写好、最见功夫的要数对话。对话不但要起到叙述事件发展变化、交代线索脉络的作用,还要传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风貌,反映出人物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所以,对话艺术的教学是叙述性文字中高难度、高技巧的一环。

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伟大是多方面的,他的作品对话描写的凝炼、深刻、个性化的纯熟技巧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所以,对话教学取材于鲁迅作品最恰当不过。

鲁迅作品很少有长篇大论的,就是在一些较长的对话中,其语句也往往简短精警,一般每句只七八个字,很少有超过十多个字的长语句。句子短,就容易口语化,就更象是在对话。要在短语句中议事、传神、达意,这是很不容易的,但鲁迅做到了。请看《药》开头华大妈和华老栓的几句对话: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

“唔。”„„“你给我罢。”

看来似乎都没能把话的内容完全说出来。要是让一般学生来写,话就不止这么多,怕读者听不明白,就什么都说。但说多了,有时反而不恰当,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和人物间的关系。上面的对话如改为:“小栓的爹,你就去买人血馒头么?”就不恰当了。如改为更具体、更详细的话“小栓的爹,你就去买人血馒头来给孩子治痨病么?”就更煞风景了,也就不再是华大妈口里说出来的话了。

1华大妈,一个善良、怯弱、愚昧的小民,她此时此刻,满怀心事,对“人血馒头”、“痨病”这样的词语是非常害怕而忌讳的,她断不会这样说,何况此事是他夫妻俩早已合计好了的,只一提,彼此就心领神会了,自不必细说。因此,老栓的答语也只“唔。”„„“你给我罢。”就够了。下面当老栓把人血馒头拿回家时,夫妻的对话也一样很简短,只是“得了么?”“得了。”没有说出得了什么。因为那样的词语,是只有刽子手康大叔才说得出口的。在茶馆里,康大叔就当着华大妈的面嚷着说:“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说得华大妈非常尴尬,只好搭讪着走开了。话如其人,在那个社会里,粗野、凶残的刽子手可以大叫大嚷,逞能惑众;而怯弱、愚昧的小民却只能轻声细语,话也不敢多说。人物的性格风貌,从对话里我们完全可以揣摩得到,这是非常成功的对话描写。

鲁迅作品对话描写的成功不仅在于凝练、传神、富于个性化,还在于它的深刻的思想性。在《药》中,茶馆里背景人物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的一些平常的对话,也都同样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发了疯了。”“疯了。”——觉醒了的革命者对群众的愚昧感到“可怜”,哀其不醒;愚昧的群众却把革命者的觉醒当作“发疯”,疑其“疯”了。从中不难看出,革命者未能深入群众和群众的尚未觉醒,正是这场革命失败和群众依然生活在黑暗中的根本原因。而这一切,通过茶馆里的几个普通人物的一些简短、集中

而有气氛的对话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了,这就是鲁迅作品对话内容的深刻之处。

总之,熟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物,了解他们的富有社会内容的独具的语言,经常揣摩各种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这些是写好对话的必要条件。在这方面,鲁迅作品中的对话艺术给我们提供了良多的成功经验。

寄编者语

我是《中学语文》的忠实读者,多年来获益于贵刊的宝贵财富,又运用于本人的教学实践,可谓收获颇多。久蒙雨露恩泽,也时常产生”写点什么”的欲望,只是囊中羞涩,笔端拙劣,故而久未成文。今天斗胆一试,只想多向大家学习,恳请提出宝贵意见,如有可能,请予斧正。谢谢!

以下是笔者的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第四中学

姓名:杨志玲

邮编:066300

电子邮箱:fnszyzl@163.com

第四篇:从药与祝福看鲁迅的孤独

从《药》与《祝福》看鲁迅的孤独

高中教材中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和《祝福》,虽然来自不同的小说集,表现的主题也大相径庭,但是透过主人公的遭遇,我们或许都能从中窥见作者深深地孤独。

《药》创作于一九一九年辛亥革命前后,它的主题是描写群众的麻木与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是革命者不为民众所理解的悲哀。夏瑜因为群众的愚昧与不理解而被砍头,他的血却被用来当做治病的良药。当时的社会当时的人们需要的只是疗救身体疾病的药吗?就像鲁迅先生早年弃医从文一样,“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夏瑜是悲哀的,究其悲哀的根源难道不是因为孤独吗?他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在牢中还劝牢头造反的事,让茶馆中的人们听的义愤填膺,他对阿义的“可怜可怜”,竟让“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最后只能用“发了疯了”来解释,这样的不理解与隔膜,难道不是夏瑜孤独的体现吗?夏四奶奶去上坟,看见有人羞愧的不愿抬头,这是因为她对儿子行为的不解,这不也是夏瑜孤独的体现吗?夏瑜是“铁屋子”里先醒过来的那个人,虽然他竭尽全力想要唤醒身边的人,可惜他们都在梦中睡得香甜。《药》的结尾处,夏瑜的坟上多了一圈红白的花,那或许是后来者对他在天之灵的告慰,只是那花环是鲁迅先生为了“听将令”凭空添上的,是先生“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的做法,而现实中又何尝有呢?

革命者的孤独显而易见,而群众又何尝不孤独呢?华老栓为了儿子的病,怀揣着希望和对幸福的向往终于买到了人血馒头,茶馆的看客们热热闹闹的说他交了好运,可有谁想过他心中的苦呢?他唯一的儿子,他的血汗钱都没了,而生活还是要继续,他能向谁诉说呢?还有小栓,那样年轻鲜活的生命,还没享受过生活的美好,就这样在错误中死去,他不孤独吗? 《祝福》写于一九二四年,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看惯了城头变幻的大王旗,它的基调或许还要灰暗些。丧夫丧子被人嫌弃最后丧命的祥林嫂是主人公。第一次她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一人担当全部的家务活,“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时的她是不需要朋友的。第二次她走投无路又到鲁四老爷家。这回她是个有故事的人了,她头上有伤疤她心中有阿毛,于是鲁镇的人争相来到她面前,听她的“我真傻”,陪她留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或者刨根问底“你那时怎竟肯了?”,她也渐渐明白人们的用意,“就整日闭紧了嘴唇”。

或许柳妈可能成为祥林嫂唯一的朋友,可是这个善女人不仅给祥林嫂增添了死后被锯成两半的恐惧,还把和祥林嫂的谈天传扬开去,成为鲁镇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祥林嫂在快要死时碰到了我,她象抓住救命稻草似的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而我却又很悚然,支吾着不知所以,打发走她后,就惦着“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了。

如果祥林嫂有朋友,如果有人真正关心她,如果她不是那么孤独,祥林嫂会死吗?祥林嫂不想死,否者她就不会多次到鲁镇讨生活,尽管她知道人们鄙薄她,厌恶她。可是她还是死了,为什么?为什么?是孤独,是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倾诉,没有人同情„„这样彻骨的孤独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

还有“我”,这个比康有为还新的新党。在旧历年前独自回到没有什么朋友的鲁镇,住在没有什么话说的四叔家里,即便回城“往日同游的朋友”也已云散。我害怕祥林嫂的问题,可是我又何尝没有满腹的疑问呢,只是我该向谁求助呢?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政局混乱,前途迷茫,各种革命者都还在摸索着救国的途径,改良的,民主的,保守的,激进的,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的,那条路才是救国的良策呢?作为先驱者的鲁迅,自己经历也看过了各团体的变迁,也亲眼所见流血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群众微乎其微的影响。他相信前途的光明和年轻人的进步,可是在荆棘密布的道路上却着实

有些灰心与失望,而这又是没有人可以言说的,只能“荷戟独彷徨”了。鲁迅先生并不想把这种情绪传染给读者,只是在创作中这种思想者的孤独还是会不由自主的进入到小说中,让我们这些后人在为小说思考时,也为先生的处境而满怀敬意与同情。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孤独并没有使鲁迅先生消沉,相反越要先生“呐喊”,用他的孤独去拷问每一个有志青年的灵魂,是“爆发”还是“灭亡”,是要孤独终老还是要奋起一搏,试着去“创造个新的世界来”!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路了。”鲁迅先生就是那位最先上路的“漫游者”,这个孤独的开拓者最终带领大家来到了“新世界的绿色牧场”。那么今天我们这些后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请试着去体味一下先生的“孤独”吧!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马丽442000

第五篇:从比较文学视角看鲁迅与契科夫

从比较文学视角看鲁迅与契科夫

提到《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作品,大家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中国的文学大师——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终其一生,都在为改变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而奋斗。年轻的他选择学习医术,救死扶伤。后来却毅然弃医从文,转而用文字激发和唤醒国人的心灵,环顾中国历史,鲁迅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民族魂”。契科夫是俄国现实批判主义作家,他的小说作品硕果累累。他和欧·亨利,莫泊桑被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鲁迅和契科夫都是在文学史上大名鼎鼎耳熟能详的作家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近,但是二人无论是接触和学习的文化,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生经历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我们阅读了他们二位大师的作品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在小说的创作上居然有着惊人的相似。在这一方面,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就曾经说过:“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能了解他们的弱点这一点上,鲁迅和契科夫是极其相似的。”可以说在很多文学创作的层面上,鲁迅都深受契科夫的影响。

契诃夫小说常从冷静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文章短小精悍、含而不露。鲁迅的文风与其十分接近,也是对社会中的黑暗面和现实的残酷问题给予一针见血的评价和冷酷无情的分析批判。他们在语言的简练、擅长于讽刺、善于以小人物为描写对象等方面,都比较相似。在由于当时的世界黑暗残酷的大社会背景之下,使得契诃夫和鲁迅在作品都充满了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现实的鞭挞。.在我对鲁迅和契科夫作品的一些比较分析上,可以看出,鲁迅和契科夫作品的相似之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

在鲁迅和契科夫的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主人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这些鲜活的人物大都是当时社会中普通民众的代表和缩影,两位作者在讲述他们的故事的时候,寄予的多是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悯。例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故乡》中的闰土。契科夫《凡卡》中的少年凡卡。这些人物的故事和悲惨命运,读来让人不禁伤感和悲愤。底层人民是黑暗残酷社会最直接的受害者和受压迫者。他们是生活在这个社会食物链的最底层的人。饱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和毒害。被剥削和被压榨使得他们贫困,贫困又导致他们无法接受教育,从而变得无知,长此以往,无限的轮回循环,罪恶的社会葬送了数不清可怜的生命和灵魂。自幼就亲眼目睹过农民和城市贫民悲惨生活的契诃夫和鲁迅,深知人民的痛苦。他们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创作,表现了他们对受压迫、受剥削、受歧视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

二、对黑暗腐朽会的批判和揭露

借文学作品来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是十九世纪批判实施主义作家作品的主要特点。我们不妨来看看二位作家的代表作。《第六病室》是契科夫的代表作品之一,阴暗恐怖的第六病室原型正是俄国当时黑暗的社会。在小说中“被虐狂”格罗莫夫实际上是一个有头脑的人,被当做疯子关进第六病室之前,他针砭时弊抨击黑暗,被关进病室后,他还清醒的驳斥拉京医生的“懒汉哲学”和“托钵僧精神”。契诃夫通过对格罗莫夫这一人物的塑造告诉读者,在沙皇专制的俄国,动脑筋和爱思考的人被认为是“疯子”,而能洞察专制制度罪恶的人却恰好是这些“疯子”。契诃夫通过对格罗莫夫的描绘,成功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荒诞无情。在这一方面,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与契科夫不谋而合,“狂人”也被认为是一个疯子,他发现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和行为,但是当他越要反抗这“吃人的礼教”,他就越不能被周围的人接受,越被大家视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三、对充满奴性灵魂的“呼喊”

在鲁迅和契科夫的小说中还体现出的,是对下层社会可怜可悲,却又麻木不仁,充满奴性人群的当头棒喝。在《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在自己发明的“自我欺骗法”中得过且过,欺软怕硬软弱无能却依然能自得其乐。这种处世哲学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以及《藤野先生》中围观同胞被斩首还高呼过瘾的中国人,《药》中用烈士鲜血治病的愚昧老板。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中小公务员在看戏时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前座将军的头上,将军大人并没有在意,但小公务员却三番五次去向将军道歉,唯恐将军大人不肯原谅他而对他施加报复,不利于他今后的发展。从此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不久就一命呜呼。二位作者的作品中表达的正是对这些人物的同情和愤慨。

鲁迅和契科夫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描写的手法,契诃夫漫画式的讽刺手法散见于他的四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之中,他的这种手法能使人一目了然,摸到手里就感到一种火辣辣的味道。作者的笔仿佛一把解剖刀,他对那些假、恶、丑的东西不留情面,使作品在奇特的构思中又现出生活的真实,做到了笔意深长,发人深省,给读者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鲁迅白描式的讽刺手法,是用高度凝练的笔墨,朴实无华地表现生活,对丑恶现象给予辛辣的讽刺,更加深刻地反映了艺术来源生活而又比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典型的规律,使艺术提炼和艺术概括达到极高的境地,使他的作品充满着肯定生活的力量。

下载从《人与鬼的纠葛》看鲁迅作品中的民俗事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人与鬼的纠葛》看鲁迅作品中的民俗事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