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特级教师研究概览(讲课稿)
我国特级教师研究概览
随着1978年我国特级教师制度的实施,将特级教师作为独特对象加以专门研究便构成了教育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30年来,我国特级教师研究在宣传特级教师的先进性与专业性、传承特级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探讨特级教师的成长轨迹与发展途径、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效,但也在自身的发展中逐渐突显出一系列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其现状和问题加以审视,将有助于我国特级教师研究的顺利发展。
一、我国特级教师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特级教师的个案研究
由于特级教师兼具“师德表率、育人模范、教学专家”的美誉,向特级教师学习自然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普遍要求和广大教师的共同愿望。与之相应,将某个特级教师作为榜样、范例加以宣传介绍,也构成了我国特级教师研究的最主要内容,其成果约占有关特级教师研究文献的七成左右。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①教学评析类,即就某一节课或某一种教学方式,评析、介绍某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如:“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特级教师薄俊生语文教学艺术解读”;“一堂生态语文课——品评特级教师蔡明老师的‘黑板语文’课”。②思 想访谈类,即通过访谈的形式,介绍某特级教师在的特定教育教学问题上的理念、方法或见解。如:“新‘训练’观:贴近生命的‘无痕’之境——浙江省特级教师周一贯访谈”;“ 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发展与问题——著名特级教师吴心田先生访谈录”。③生平介绍类,即通过人生经历的总结性回顾,介绍某特级教师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教学业绩和教育追求。如:“路漫漫而上下求索——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个案研究”,“ 默默耕耘 孜孜求索——记安徽霍邱一中语文特级教师赵克明”。④自我总结类,即特级教师本人在各种“特级教师教学经验选”和“特级教师文库”中,以专章或专著的形式,较为全面地总结并介绍自己的教学艺术、教育思想等。如:《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中国特级教师文库》、《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上下)/新世纪教育文库》等。特级教师的特征研究
特级教师“特”在何处,是我国特级教师研究的另一大主题。以通常的眼光看,这似乎不成问题,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对特级教师已有详尽的评选标准,还需要他人画蛇添足吗?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探讨该方面的问题,并非意在特级教师的评选资格,而旨在其社会角色和社会期望,即那些已获得教师职业最高荣誉的特级教师,在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所承载的社会期望上,与普通老师相比有何特别之处。综观该方面的研究,可以归纳如下[1][2][3][4] [5][6]:①社会地位不同——特级教师是当地教育界享有特殊声望的公众人物,他们的教学对于普通教师具有示范性价值,他们的存在对于学校 具有标志性意义,他们在教育教学问题上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在选择教育教学方式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②社会期望不同——特级教师承载着远高于普通教师的社会期望值:领导期望他们在各方面都起到引领、带头作用,特别是在教育改革中立足前沿、登高望远、形成“品牌”;普通教师期望他们在教学上有特点、有特色、有特长,还能在教育科研领域有独立而系统的见解;学生期望他们的课好听、好“玩”、收获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在家长眼中,“特级教师=高升学率”,希望特级教师教的学生考得比别人要好,能够想别人想不到的事,能够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当然,一旦发现某些方面不能如愿,不少人就会发出“特级也不过如此”的感叹。③自我要求不同——为了不辜负所承载的社会期望,特级教师大都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探索,努力走上专家型教师的发展道路;特别是那些学历不高的特级教师,更是尤为勤奋。④人际关系不同——特级教师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都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有较深厚的友情基础。这一方面是由他们出色的工作成绩换来的,另一方面也是与他们的人际关系意识水平分不开的。⑤教学风格不同——特级教师在教学上都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风格,而且在教学理论上都有一定建树;有些特级教师们的姓名甚至与他们的教学风格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成为一种闪亮的教育品牌。特级教师的自我发展研究
有些特级教师在未获得称号之前,十分敬业,教书育人有特殊贡献,群众有目共睹;但被评上特级教师之后,教育教学不再那么投入,也没有显著的教育教学实绩。这种现象也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并围绕特级教师如何进一步自我发展进行了探讨。他们的见解主要有[2][5][7][8]:①在思想上,应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意识到“特级教师”除了荣誉之外,还赋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②在学术上,应有与时俱进的追求,积极寻找自己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不能单凭经验应对教育的新发展;③在教学上,应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创新教法研究和教材建设;④在实践上,应勇于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难点问题,使自身的作用得以升华;⑤在管理上,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激励特级教师自我发展的制度化机制,并打破特级教师终身制。特级教师的合理使用研究
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源于对特级教师当领导的争议。由于特级教师通常具有不凡的教学和科研声誉,也给学校带来了不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们中的许多人自然也就被推上了学校的领导岗位。对此,教育界有不同反应。支持者认为:“专家领导,内行当家”有助于学校的发展——特级教师是教学专家,他们当领导会关注办学价值观的实现;特级教师精通学科专业,熟悉教师和学生,懂得教育规律,因而在办学管理上会更适应学校和教师的发展[9]。反对者认为:当领导的同时还要从事教学工作,势必会影响特级教师对本学科的深入研究;特级教师应该在本专业学科上继续深入探索研究,在自己的领域上不断使自己向深层次、全方位发展[10]。折中者则认为,具体情况 应具体分析:①有的特级教师,人品好,业务精,能容人,有领导气质和风度,若让他们走上校长岗位,那将如虎添翼,使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大大提高;②有的特级教师有一定的领导才能,一旦条件成熟,让他担任一定的负责工作,也未尝不可,但要适度——因为他的领导才能有限,担不起重担;③有些特级教师书卷气浓,在他们身上压根儿就没有当领导的“细胞”,如果硬将其推上领导岗位,那将既影响学校工作,又毁了他自己的前程,造成“双输”[11]。不过,由于这些争论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特级教师的资源优势,因而在争论的同时也伴随着如何合理使用的探讨,其大致有:①发挥特级教师的专业优势,组织特级教师“讲师团”,尤其是组织退休的特级教师成立“顾问团”,以发挥特级教师的“辐射源”作用,避免人才浪费;②组织特级教师著书立说,把其教学实践和教育经验理论化、系统化,留给后人;③成立青年教师培训学校,由特级教师担纲讲学,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11]。特级教师评选制度的问题研究
由于评选本身事关利益和发展,因而只要有评选就会有关于评选制度的讨论。特级教师评选也不例外。许多文章认为,尽管我国特级教师评选制度不断改进与完善,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包括[8] [10] [12] [13] [14] :①评选比例问题——我国特级教师的评选比例严格限制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一点五之间,且各省市评选的分配比例又有差异,无形中挫伤了一些准特级教师的积极性,也失去了对广大教师的激励作用。②参评资格问题——既要有高级教师职称又要有一定教龄 的参评资格,使得特级教师称号类似“终身成就奖”。这对于那些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来说,评上也未必能激发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倍努力;而对正在成长中的中青年教师来说,更是缺乏现实吸引力。尽管现在有破格, 但毕竟还是少数。③评选透明度问题——在有些评选过程中,存在“印象”划分、“圈内”定夺、“行政干预”等弊端。④评选指标分配问题——初中教师所占的比例极小,不同级别之间的评选指标分配极不平衡;将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一起放在中学组进行评选,不尽合理。⑤评选条件问题——评选条件在内容要求上未做到与时俱进,且把关不严,评出了不少“校长、主任、甚至局长”特级教师,也评出了不少“竞赛”特级教师。
二、我国特级教师研究的现存问题
我国特级教师研究所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从我国特级教师研究的未来发展来看,有这样一些问题尤为突出,亟待探讨和解决:①研究内容单一 ——大量的研究文献以单一化的个案研究形式出现,缺乏对特级教师群体及其成长途径、成长规律和成长机制的探讨[8]。②研究方法单调——对特级教师成长轨迹的研究大多采用传记式的体裁,既缺乏内外因关系的把握,又缺少理论性的概括, 严格来说不能称其为研究[10]。③研究水平肤浅——多数个案研究文献还仅仅停留在榜样式宣传和经验性认识的层面上,缺乏从心理学、教育学高度对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的深入审视,以致一方面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章不多,另一方面“一人一书、一人一章” 的丛书“泛滥” [12]。④研究成果浮夸——有些 特级教师的研究成果本是教学效果提高或实际工作改进方面的经验总结, 但由此得出的结论却常常被提升到普适性的原理高度;还有些特级教师的研究成果只是用自己的教学业绩及其经验总结证明了教育学、心理学中某些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却往往被浮夸为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论或在教育理论上有了新的突破[15]。⑤研究视角狭窄——为研究而研究或就事论事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将特级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师范教育完善相联系的宽广视野[16]。⑥研究人数稀少——尽管以“特级教师”为题的文章的绝对数量逐年递增,但是与以“教师”为题的文章相比,仅占2 %左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界对特级教师价值的正确认识还有待提高[12]。⑦研究心态极端——不少关于特级教师的特征、作用和发展的研究文章,存在“高大全”式的极端心态,即对特级教师的要求过于苛刻。如:既要有超人的育人魅力和点铁成金的大智大睿,又要有执著追寻教育理想的大气、勇气、才气和灵气;既要能推动一个学校并辐射周边学校,又要能淡泊名利、格守清贫、甘于寂寞、厚积薄发„„[4] 此类把特级教师当作教学上的艺术家、教育上的思想家和为人上的道德家“三位一体”看待或对待的研究,实际上是在进行教育上的“造神”活动,不仅会给特级教师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而且偏离了特级教师的评选标准、异化了特级教师的评选意义,后患无穷。
参考文献
[1] 江新军,李统兴.2004,聚焦特级教师.湖南教育,2004年第1期 [2] 胡光辉.特级教师的使命.新课程,2007年第12期 [3] 黄厚江.特级教师的处境和责任.教师博览,2004年第6期 [4] 张帮群.特级教师的生命凸现在“特”字.教育文汇,2004年第3期
[5] 应畏之.特级教师怎样才姓“特”.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7期(B)
[6] 韩登亮.我国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研究及启示.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8期
[7] 谌涛.特级教师“特”在何处.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07年第3期
[8] 孟庆娟.特级教师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小学管理,2007年第10期
[9] 李金初.“专家领导,内行当家”是现代学校的重要特征.北京教育(普教)2005年第1期
[10] 周春霞.对目前中学特级教师研究现状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5 期
[11] 张泉.特级教师该如何选用.教师发展与管理,2002年6期 [12] 王芳,蔡永红.我国特级教师制度与特级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教师教育研究,2005 年第 6 期
[13] 李更生,童国飞.特级教师评定为何总让初中教师受冷落.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8期
[14] 杨永明.也谈特级教师的评选.教育文汇,2003年第6期 [15] 方丹.专家型教师与特级教师之比较.当代教育科学,2007 年第 10 期
[16] 宫辉力.特级教师研究与教师教育改革.北京教育(高教),2008年第10期
第二篇:听特级教师讲课心得
听特级教师讲课心得
听了特级教师刘小波讲的《再见了,亲人》,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刘老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整体感悟时,很注重对学生由读到写、由读到文化的引领。学习“嫂”时,他提醒学生右边上面部分那一竖要贯穿上下,要学生动手写一写。在学“妮”字时,让学生根据字的结构去判断性别,还列举“爱丽丝”和“艾力斯”让学生去判断人物的性别,体会引进文字的妙趣。他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表现朝鲜民族特点的词语,让学生感悟朝鲜的民族特色。
二、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他在问学生课文中有哪些事表明他们是亲人时,要求学生用三个字的词语来概括每件事:送打糕、救伤员、救老王、挖野菜。当学生的思维走入胡同时,老师给以适时的引导,终于水到渠成。
三、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对学生揣摩表达方式的训练。阅读教学只是关注文本是不够的,要让学生知道这样表达的好处。刘老师让学生先读第二自然段,引导他们找出此段的表达顺序:请求___回忆___反问。然后再让学生快速浏览第2、3、4自然段,看看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求___回忆___反问)?想想这样写到底重不重复?为什么? 引起孩子们的思考,让孩子们自由讨论,畅所欲言.经过讨论,孩子们终于明白其中奥妙,也学到了这样写的好处。
这堂课,刘老师让学生通过各种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品味文本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情感。其间,刘老师注重启发引导,点拨及时到位,教学条理有序,而又重点突出;始终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注重倾听他们的发言,尊重他们初始的阅读体验,或肯定,或启迪,或引导。整堂课,刘老师态度亲和,让学生伴着欢笑,愉快地学习进步。我感觉那是真正的民主课堂,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今后,我要将自己学到的东西,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第三篇:西方企业文化研究概览
西方企业文化研究概览
(字数: 4905)
一、以价值观、价值体系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西方学者所说的企业文化,同我们通常理解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组织和制度总和的社会、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不尽相同,它是指在一个组织(或企业、公司)内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历史传统、习惯、作风、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经营理念,并依赖这些文化将组织内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他们认为,这种企业文化构成了企业自下而上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和成功的核心。他们对西方一些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严格的规章制度或利润指标,更不是依赖计算机、数学模型或其他任何一种管理工具,也并不完全靠科学技术。成功或失败之间真正的区别在于: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人的最大能力和天赋:如何帮助人们找到共同的奋斗目标,如何在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条件的千变万化中把共同目标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一句话,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企业文化。西方学者强调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认为价值观是企业成功的原动力,它远远高于技术的或经济的资源、组织结构等。明确价值观,赋予价值观以生命,应是一个企业领导层最关心的事情,也是衡量他们贡献大小的最重要的标准与尺度。他们进一步论证为,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的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粘合剂,在使整个企业团结一致方面发挥的作用最大。
关于企业的价值系统,现在理论界仍然存在着争论,在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日本学者一般认为价值系统属于高于企业具体目标的管理哲学范畴,它包括企业成员的精神、目的和共同的价值观,它是企业在发展中树立的一种理念。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经营哲学上个世纪就为国人所熟悉,用松下幸之助的话来说,是“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其基本纲领是:企业应遵守产业人的本分,鼓励进步,促进社会生活的改善以及致力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企业的信条是:全员的和众协力才能达致公司的向上发展,全员应牢记为企业的不断进取而献身。松下的精神是:(1)产业报国的精神;(2)光明正大的精神;(3)和亲一致的精神;(4)奋斗向上的精神;(5)礼节谦让的精神;(6)顺应同化的精神;(7)感谢报恩的精神。而美国学者则主张将企业的价值系统与目标系统联系在一起,认为价值系统应包括:(1)价值系统的基础是人道主义的道德伦理观,企业经营管理应以此为出发点;(2)企业在考虑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尊重价值观、社会责任与法律要求,企业的发展具有多个目标;(3)经营管理上要具有第一流的水平,即企业要为顾客提供第一流的产品或服务,企业要有第一流的管理水平与生产技术水平。美国一些经营较成功的企业基本上都持上述观点,如IBM公司,P&G公司等。例如,P&G公司将上述观点概括成一句话:“做正确的事。”具体到实践,包括:(1)企业全体职工形成为顾客服务的思想;(2)尊重个人的价值与权利;(3)强调企业与职工不可分原则。尽管日本、美国的具体做法不同,但它们都十分强调价值观,都认为价值系统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二、注重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
在上个世纪的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中,不少西方学者非常重视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美国学者巴斯卡(Pascak)和雅索士(Achos)在《日本管理艺术》一书中就提出了美国企业管理模式和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问题。他们认为,日本的成功秘诀应归于两方面,即理性的管理面与管理的艺术面(或硬性的S和软性的S)。他们指出日本成功地将美国3S模式发展形成为7S模式。美国的管理模式只有3个硬性的S,称为理性的管理面,它们是战略(Strategy)、结构(Strueture)和制度(System)。而日本的管理模式在3S基础上增加了软性的S,即管理的艺术面。它们是技巧(Skill)、人员(Staff)、最高目标(Supreme Goal)和作风(Style)。他们认为,在7S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软性的S,即企业文化。他们提出了管理的成功与否要受到“文化限制”。他们认为:“我们讨论过美国的管理文化如何存在于国家的大文化之内,这两种文化中都包含着最近管理能力衰退的根本原因„„美国人的‘敌人’不是日本人或德国人,而是自己管理‘文化’的限制。”“日本人的例子,使我们能够认清自己。”他们认为应当重视发展企业的文化,以迎接日本在上个世纪的挑战。
另一名美籍日本学者威廉·大内(WilliamOuchi)在《Z理论》(TheoryZ)一书中指出,日本的管理模式属于J型(JapaneseModel),是一种接近理想的企业模式。而美国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两种类型:A型(AmericanModel)和Z型。A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淡漠的模式,而Z型却是一种接近J型的企业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大内所说的Z型模式的字母Z,是英文字母中的最后一个,而A型中的字母A,却是英文字母中的第一个。他实际上暗示着企业模式是一个从A到Z(FromAtoZ)的渐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间包括J型)。因此,他的结论是美国企业模式的发展方向是从A到Z。不过他认为Z模式和Z理论的核心是Z型文化,也就是Z理论文化,也就是Z理论文化价值观。他认为Z型文化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长期的雇佣、信任及亲密的人际关系;(2)职工属于企业整体的信念(即团队精神);(3)人道主义的工作条件;(4)职工心情愉快。他最后指出,Z型模式是企业未来的模式,每个组织都应追求这种模式。
美国学者布拉福(Bradford)和柯亨(Cohen)在《追求卓越的管理》一书中,对过去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所谓的“理性模式”和“行为模式”最严重的缺陷是忽视人才的培育,从而提出了“育才型管理模式”。他们认为这种模式完全不同于泰罗、韦伯等人的“理性模式”,也不同于行为学派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模式”。育才型模式是现代组织的一种新模式,其构成要素是:(1)建立共同负责的组织(团队);(2)发掘、培养个人的才干;(3)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他们的结论是,育才型管理模式是是适应现代企业的新管理模式,其中心思想是:培植下属是提高绩效的关键,且能使企业和个人迈向“卓越的境界”。
另两名美国学者希克曼(Hickman)和施乐尔(Silor)在《创造卓越》一书中也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即战略——文化结合型模式,力图将硬管理(管理的理性面)和软管理(管理的艺术面)结合起来。他们认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变动的新时代,卓越的基础在于战略与文化的配合,而企业文化是新时代企业领导人的工具,凭借企业文化精心拟定战略就能把它变成具体的绩效。他们当时是从新的角度讲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三、发展企业文化与改进企业领导艺术相结合企业文化发展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少西方学者在上个世纪著书立说,一致认为应当进一步改善企业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托马斯·彼得斯(T.peters)在其新著《追求卓越的热情》一书中指出,美国管理组织的弱点是:缺乏领导艺术,过分地注重系统、方法和控制,忘记了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是人(职工),而花钱消费的也是人(顾客),从而导致管理者的印象成为警察、法官、无情的分析家和专业的决策者。因而,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呼吁,企业应该形成新的领导观念。他认为,企业的领导是啦啦队的队长、热心人士、优胜者的教练、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他认为,一个成功企业的领导者应当是:(1)倾听、信任和尊重职工,让职工感觉到拥有自主权,以激励他们全心投入的热情,成为企业的斗士,不断为企业的发展而创造新产品;(2)顾客是利润与产品创新的来源,管理者要直接接触市场,才能了解和提供顾客需要的产品、质量和服务;(3)管理者的新领导术是“走动管理”(ManagingbyWalk)。
而狄尔(Deal)和肯尼迪(Kennedy)《公司文化》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象征的管理者”的概念。他们认为,象征的管理者的基本特征是:(1)对文化及其长期影响敏感;(2)信任自己的职工,并预期他们成功;(3)把自己视为企业每天表演的演出者,既是剧本作家,又是导
演和演员。作为象征的管理者,其主要工作是诊断企业文化,这包括:(1)思考适当的企业文化;(2)制定对策,进行企业文化的重塑,以企业文化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布拉福与柯亨在《追求卓越的管理》一书中,还提出了企业领导要成为育才型的管理人。他们认为,过去认为领导应该是英雄形象,并具有英雄式的领导作风,这种领导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师傅型与指挥型。但英雄并不等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依靠职工,职工才是真正的英雄。因此,要从英雄式的领导作风转向育才型的管理作风。这种育才型的管理人应具有以下特征:(1)运用影响力,但不控制一切;(2)协助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不为员工提供所有的答案;(3)参与解决问题,但不要求以自己为中心;(4)运用权利,但不掌握一切;(5)负起责任,但不排挤别人。
希克曼和施乐尔在《创造卓越》一书中,对新时代企业领导人所应具备的技能进行了概括,包括:(1)创造性的洞察力;(2)对事物的敏感性;(3)具有应变能力;(4)远见卓识;(5)全身心投入;(6)忍耐力。他们认为企业领导人所具有的这六个方面的能力是企业成功所必需的。
这里应当指出,对企业领导艺术的改善的论述最受人们重视的,是至今还在出版的《一分钟经理丛书》。这套丛书在上个世纪的代表作是:《一分钟经理》、《一分钟管理术的运用》、《一分钟经理的领导术》等。从这套丛书所体现的精神来看,现代管理艺术上个世纪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曾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丛书的主要精神有三个方面:(1)领导者如何发掘职工的潜在素质;(2)领导者如何发挥职工的潜在能力;(3)领导者如何发展职工的潜力。这套丛书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现代管理艺术,可以说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四、在发展企业文化中强调灵活多变
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文化究竟包括那些内容?现代企业怎样才能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问题尽管今天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但不少学者都强调,无论企业文化模式怎样,在采用企业管理经验时,都要结合本国的国情,考虑到企业的性质、问题的性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不同视野,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其它企业(包括西方企业)的经验再好,都要适合本企业的文化。企业领导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经常检查、评价企业文化,进行企业文化的再创造。美国管理学家奥图尔(O'Toole)在《未来的企业》一书中提出了“美国人照搬日本式经营管理能否生效?”这一问题,并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分析,他的结论是:“关键是文化,而不是经济政策。”他既强调文化问题,又提出应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而不能不问自己的国情是否符合,就照搬别人的那套办法。后来的事实证明,奥图尔的结论是正确的,日本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并非十全十美,美国企业也没有照抄照搬日本企业的经营模式。对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来说,更应该强调灵活多变,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成与此相结合的独特的经营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方法。但不管那种管理模式,企业新文化都是由新的价值观、新的视野和新的精神所组成,企业应当有一套企业文化发展的战略计划,掌握内外环境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顺应时势地发展企业文化。当然,这需要精明的领导来领导企业文化的创新和采取强化文化政策。实践已经表明,采取强化文化政策可以使经过强化的行为成为习惯和正常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强化文化政策也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企业管理技巧。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第四篇:混合式课例研究概览
混合式课例研究概览
国培(201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是教育部示范性远程研修项目,也是我国网络研修走向社区、走向校本、走向常态化的标志性项目。混合式课例研究是项目多类型研修基于校本整合下行的载体。学会混合式课例研究,提升校本研修水平是项目的重要任务。
1、什么是混合式课例研究?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教师对课例的协同研究,是教师自主的问题研究,是借助技术流程跟进教学过程的混合式研究。混合式课例研究,研究什么?“课“的研究。谁研究?教师群体自己的研究。怎么研究?借助课例研究e流程的混合式研究。
2、课例研究e流程设计
课例研究e流程(俗称为磨课流程),是课例研究过程的优化设计和技术再造。通过技术流程把老师研究课例的规范过程在网上呈现和操作,该流程设计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与问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吻合,使之具备问题解决的过程条件。如图所示。上面是由六个基本环节组成的问题解决流程,下面是与之吻合的磨课基本流程的环节。这两个流程是完全吻合的。
第二,跟进教学、支持校本协作研究。磨课流程内含三个基本的设计,一是包含教师日常研究教学的基本方式(集体备课和听评课);二是贯穿教学的基本过程。三是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使磨课流程易为老师掌握、能够跟进教学、方便学校组织,支持校本教研组协作研究。
为适应教师课例研究多样化、个性化需要,课例研究e流程采取“积木化”设计。从课例研究过程,抽出功能模块的“共性实体”和“构成要件”,供终端用户自组合、个性化灵活配置各自需要的功能模板。为简化磨课流程配置的操作,新平台提供了多种模式的磨课模板。混合式课例研究在国培项目中首次使用,磨课流程个性化自组合功能暂不开放,而统一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磨课基本式。基本式掌握好了,其它变式容易掌握。
图1
一个基本式磨课过程(见图1),是从研修组讨论制订磨课计划开始,计划制订后,上课老师要经历基于个人经验的初始备课、同伴互助的协同备课、课后的实践反思性备课等三次备课,群组老师围绕三次备课和上课,跟进开展计划研讨、备课研讨、分工观课、课后评议等研讨活动。通过围绕这节课的一系列研讨活动,每个人都获得同伴互助和实践反思后的两次认识提升。整个过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方式完成。线下主要有计划研讨、备课研讨、观课研讨和听课评课等协同活动。磨课过程的发表、浏览、修改、点评、讨论、问答等研修行为则在线分散进行。有了课例研究e流程的连接,将平素教研组分散的教研活动,组合成主题任务、研究问题指向明确的课例研究活动系列。一次全周期的课例研究,四周左右的教学之余时间就能完成。
3、混合式课例研究特点
课例研究e流程支持下的混合式课例研究,有以下特点:
特点一,真实教学场景的研究。混合式课例研究,强调研究的真实。是常态课研究。即重常态、重研究。常态,即日常状态。课例研究是老师在日常教学、在现实不完美条件下研究教学,是老师基于现实起点、现有水平的教学研究,是老师做能够做的研究。重研究。重视老师自己研究和研究自己。常态强调研究的现实起点,研究强调老师现实需求的自主研究。基于老师教学的现实起点、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现实需求,这就是混合式课例研究要做的真实教学场景研究。
特点二,教师自主的教学问题研究。
研究是由问题引发的。课例研究的主旨是让老师在亲历问题研究的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是研究教学问题的载体。只要能承载好问题研究,能一以贯之研究问题,那怕这个课例在研究问题之外的其它方面并不完美,也是好的课例研究。相反,问题研究没有开展起来,这节课再好,也不是好的课例研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一节课因问题而真实,因问题而使其具有研究价值。如同身体有毛病要照X光、要拍CD片检查一样。混合式课例研究,就是为老师教学照X光、拍CT。已然存在的教学问题,通过课例研究暴露出来、多种角色现场和远程会诊,帮助解决。混合式课例研究,不回避问题,而且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暴露问题,一以贯之地追踪研究问题。
“我们所讲的磨课,其目的,绝不是让每个研修组去打造一节优质课,而是要发现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而用研修组的团队力量,用远程研修的协同智慧、专家智慧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这里,基于教师自身经验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研修才是真研修,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中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才是真收获,也才是真进步。”(山东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特点三,协同规范的过程研究。
课例研究重视过程研究,是因为存在于过程中的问题,只有在过程研究中暴露和解决。解决教学问题和提高教学效果都存在无法避开和省略的研究过程,而且过程研究不是雨打地皮湿的走过场研究,而是协同规范的持续研究。对于混合式课例研究来说,比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这节课是怎么磨出来的。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运用技术的连接,跟进教学过程、做连续规范的协同研究,从而引导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养成教师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好习惯,促进老师持续发展。因此,让研修不止步于课堂教学的观摩,而要贯穿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全过程;让学员不局限于荻悉教学之术,而要究教学之理,悟教学之道,学会用研究者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这是混合式课例研究本质的价值追求。
4、混合式课例研究校本应用分析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如何用于校本研修。促进和支持教师在工作中学习,需要分析教师日常工作后面的学习行为。见图2。
图2
备课、上课是教师每天做的事。学会预设生成和学会实现生成,则是教师每天备课、上课后面的学习。不能生成学生学习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师备课要学会预设生成,上课要学会实现生成。再次备课是生成预设的再学习,再次上课是实现生成的再学习。这个学习过程始终伴随老师的工作,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学习的有效,来自教师在教学过程,分别对三个问题的追问和回答:“教学预设能生成学生什么样的学习?”,这是备课时要想的问题。“预设的学习生成了吗?”“教师和学生哪些未预设到的生成要转化成新的预设?”则是上课后要反思要回答的。教师备课,是教师对“教学预设能引发学生什么学习生成”的经验回答。个人备课是个体经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体备课是群体经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课则是对预设生成实现与否的实践回答。课后反思、修改教案是对未能预设到的生成转化成新预设的实践反思后的回答。未预设到的生成既有学生方面超出教学预设的学习生成,也包括老师依据教学不确定性对教学随机有效的临堂发挥。老师就是在对这三个问题的认真思考和连续追问中学会教学的。
老师备课是基于已有经验,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凭原有经验。然而经验靠不住。即便优秀老师,面对变化着的生命群体,也不能总凭已有经验教学。老师备课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老师备课所做的预设是否正确,要经过上课实践的检验。
老师上课的自我感受和课后的同伴分析,老师对先前的教学预设,会有新的发现,从而需要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将未预设到的学生学习生成转化成新的教学预设,老师对教学设计的这种调整,会对今后的教学行为有所改变,让教学行为更趋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1931)。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惟一能影响行为的学习是自我发现和自我调整的学习。”(1969)。教师教学在反复的预设/生成、生成/预设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调整,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最好、也最需要重视的学习。
教师经历用预设引发生成和将新的生成变成新的预设的过程,既是教师不断在行动研究中改进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走向成熟和提高的过程。这个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的教学研究过程,会促进教师重视研究学生,有利于教师PCK的形成和丰富,加快教师从“教学关注阶段”走向“关注学生阶段”的进程(傅乐/1969)。老师在磨课流程各环节具体的学习研究行为(图示):左列是教师磨课环节,右边是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行为。
首先,教师设计教学要基于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包括对学生学习的状态期望、行为期望、方法期望和结果期望。教师课堂教学每一教学步骤和行为的设计,最好有学生学习期望行为的对应描述,把预设“写出来”。为什么要写下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外化。语言表达让思维清晰、留存和传播。因为要写,促使老师关注学生、反思经验。写下来了,课后才能进行预设与生成的比较。
第2,上课是学生学习生成的实现要“做出来”。
第3,分工观课,是对学生学习生成的检视。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生成的预估是否准确,要通过课堂观察进行检视、做出分析。检视结果无非有几种情况,预设的生成发生了、没发生、没完全发生和出现未能预设到的生成等。预设生成的各种情况,都具有改进教学和积累经验的价值。因此都要“记下来”。有的学校提倡老师写教学后记就是做这件事。
第4,教学评价。课后群组议课,对实际生成与预设做对比分析,认同或不认同,都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不认同还要有改进建议。群组议课时,人人都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说出来”,上课老师更要认真倾听、思考,参与对话交流。
第5,再次备课。群组评课后,老师要趁热打铁做好总结反思,从学生各种学习生成状况中长善救失,找出更贴近、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和表征方式,调整和修改教案。把教学设计“改出来”。
循着磨课流程,老师在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全过程,经过思考,把预设生成写出来、做出来、记下来、说出来和改出来的过程,就是教师为更好地生成学生的学习,对教学不断预设、实现、检验、反思、调整的学习和研究过程,这就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研究之路。这个过程可以利用磨课流程一直做下去。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坚持这样做,就会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好习惯。
5、混合式课例研究的操作混合式课例研究要始于磨课计划的研制,通过课例研究的活动设计,配置磨课流程、生成磨课任务。然后开始周期性的备课研讨、上课观课、课后评议、调整备课等各环节的研讨和对话。这个过程跟进老师教学可以由老师不间断地做下去。作为协同研究活动,是嵌入老师课例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周期或若干周期,可以用以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片断的周期性研究。对老师个体的教学研究,发挥同伴互助、专业支持的作用。校本的课例协同研究周期,可依据老师对教学问题的研究需要进行设计。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研究周期,开始于某个教学环节,经由寓于教学后续环节的检验分析后,回归到这个环节的调整结束。不同教学环节、教学片断混合式课例研究的周期概括如图所3。比如,备课(A1)——备课调整(A2),中间要经过备课研讨、上课观观、课后评议的检验分析();上课(B1)——上课调整(B2),中间要经由观课);作业(C1)——作业调整(C2),准备、分工观课、课后评议等环节的检验分析(中间要经由作业的研究、对学生完成作业的结果反馈等检验分析();考试——考试调整、教学引入——教学引入等其它教学环节,乃至课堂教学的某一措施、某一方法、某一情景都可以这样设计混合式课例研究周期开展跟进研究。下面以课例研究基本式为例,混合式课例研究各环节操作要点。
图3
(1)研制计划,即磨课活动的设计。磨课计划要经全组讨论确定。再填报平台提供的磨课计划表。计划表填写提交后,即生成课例研究任务,才能开始磨课。计划讨论内容包括: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问题、能承载这研究内容的教学课例、确定上课老师、磨课各环节活动设置和时间安排,落实全组成员的分工。磨课活动时间安排,留足研究课例上课前的备课研讨和观课研究所需要的时间。
计划制订常见问题:一是虚,研究任务窆乏、不具体不明确。二是混。研究目标任务、研究问题和说明事项的内容混淆、分不清。目标任务是本课例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要达到的目的;研究问题是研究要达到预期结果会遇到的困难、困惑和障碍;说明事项:打算如何通过研修组的磨课认识和排除所遇到的困难、困惑和障碍。解决问题的措施和磨课各环节的要求等。另外,还存在磨课目标与教学目标混淆,这是两个分别指向老师和学生的不同目标任务。不能将课例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学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达到的学习预期结果混淆。
(2)第一次备课,上传教案。上课老师提交的教学设计,是备课对话的载体。备课要求是独立备课和做好两个预设,一是对教学问题解决措施有预设;二是对教学能引发的学生学习有预设。这些预设是全组老师对话研讨的内容。
(3)备课研讨和修改教案。本组老师围绕两个预设,通过网上直接修改教案,在教案后做点评和开备课研讨组会进行备课研讨(会议记录要整理上传)。还要在课例研究的“问题研讨区”的“备课:问题研讨”对问题解决的教学措施进行专门研讨和交流。
(3)观课研究。观课是教师研究教学的协同活动。观课前要召开观课准备会,做好分工观课各项准备:第一,要选择好观课维度。观课维度的选择,要对应本课例的研究任务和研究问题;第二,做好观课分工。将本组老师分别组成各维度的观课小组。第三,观课小组要设置好观察点。观察点设置要符合观课维度需要,且具有可观可记可解释性;第四,将观察点组合成方便记录和整理的观课量表。第五,观课小组要对小组成员观察点分工、观察方法、观课记录整理、观课报告撰写等任务进行研究确定。做好上述准备后,才能进入上课听课环节。
(4)上课听课。这是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围绕一节课的对话。对话要求:上课要上新授课、常态课。上课要录像或录音,并及时上传。以便课后能够复现,听课者要认真倾听,按预定分工做好记录,以便课后对观课记录做整理分析。
(5)课后评议。是围绕这节课效果得失的对话。评课前,观课老师要整理分析观课记录,形成观课报告,上课评议要重视将备课的两个预设在上课中的生成,进行比较分析。会后,各观课小组的观课报告、课后评议会记录均应上传到平台。
(6)总结评价。在课后评议的基础上,总结本次课例研究,形成课例研究总结和个人的总结反思文章。上课老师要上传实践反思后的备课教案。研修组要在磨课平台的总结页面完成磨课自评和互评。
此外,混合式课例研究要用好“问题研讨区”,将问题研究贯穿在磨课的各个环节。“问题研讨区”是课例研究问题追踪研究的专门区间。平台设置这个区间,旨在凸显问题研究过程,方便问题研究的协同参与,有利于问题研究信息的聚合,形成教学问题研究资源。
“问题研讨区”对磨课主要环节的问题讨论要求是:
“计划:问题研讨”,能看到确定问题、归因问题的讨论;
“备课:问题研讨”,能看到问题解决措施的讨论;
“观课:问题研讨”,能看到观察问题解决的讨论,“课后:问题研讨”,能看到问题解决效果得失的讨论。
从“问题研讨区”磨课关键环节的问题研讨,能看到课例研究一条清晰的问题线,也展示出研修组一以贯之研究问题的过程和研究亮点。
第五篇: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
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
-----以王金战老师作为研究对象
【摘要】特级教师是我国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典范,是我国中小学教师最高的荣誉称号,其代表着教育资源中的先进性和专业性,在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大家也热衷于去关心:广大教师能否从特级教师成长轨迹中得到借鉴?特级教师如何能在教育事业上获得成功?他们的成长历程对我国本土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有什么启示?伴随着普遍性的规律问题,我将以著名的特级数学教师王金战为例,归纳出特级教师更多成长的规律,为我们深入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鲜活的案例和条件,使更多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得到启示。
关键词:特级教师成长规律
王金战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是一名家庭教育类专家。从教28年,历任山东沂水一中政教主任、青岛二中教导主任、山东临沂华盛实验学校校长、人大附中网校校长等职,现任人大附中中学数学教师一职。长期担任高中班主任,有着扎实的教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出版多本教育类丛书,如:《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轻松搞定高中数学》等。2002年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2人获全国一等奖,占北京市的三分之一,并有两人进冬令营,一人进国家集训队。2003年,他作为人大附中高中12班班主任,把全班55名学生中的37人送进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10人送进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成就了一段高分高能的传奇。【1】在他的访谈节目中,当大家都赞扬他能获得这样好成绩时,他很强调的解释:“不能只看这个结果。”因为,在人大附中这所名校,有这样的成绩都是不以为奇的,但他不觉得这样能令他骄傲,而令他骄傲的是他教学的一个过程。他的班级除了在学习成绩上优秀,各项课外比赛也能获得相当骄人的成绩,他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有专家分析,从一名普通教师成为特级教师,这中间涉及到许多因素和条件包含有几个规律:1.特级教师成长条件规律。2.特级教师成长途径规律。3.特级教师成长机制规律。4.特级教师成长设计规律。
【2】以上的几点规律是影响特级教师成长的因素与条件。而从王金
战老师的身上,我也以自己的观点分析特级教师的一些成长的规律。
一、特级教师及其成长特质
什么是特级教师?特级教师的重要之处在于“特”字。特级教师是具有高尚的师德,独立的思想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有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其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家长学习的典范、学生们尊敬的师长。
王金战老师作为一名家庭教育专家,为全国多位家长解决了子女学习上的问题,为学生们造就成功而快乐的学习之路,是社会上极具影响力的老师。享受学习,这在很多学生看来好像“天方夜谭”。从古至今,人们早已认同——学习是件很痛苦的事。但在王老师的课堂中,其实享受学习是绝对能成为现实,王老师的数学课是令人享受的,他讲课时全情投入,非常有感染力,完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起对该科目的兴趣。在王老师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暂时落后的学生,因为他以前也是差生,了解差生的心态。他能使全班倒数第一的同学考入北大,这可不是一般能力的老师所能做到的。古人用“传道、授业、解惑”形容师者,但在如今社会不断进步的情形下,这难道足够了吗?在王老师的观点里,“教师是一门事业,不是一份工作,所以需要终生为之付出;教师的工作是一门科学,所以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去探索、发现、钻研,要因材施教;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教师要让自己在课堂上的表演尽情达到一种完美。”【3】我觉得,当一名教师将自己的职业当成事业来看待的时候,才会是最先进、最实用的教育理念。
结合对许多特级教师的了解,从王老师的一些鲜活的实例中,形成了对特级教师成长的几点认识:
(1)善于大量与思考、拓宽视野,对人生的道路具有长远的认识,对教育眼光独到。
(2)善于观察、倾听、了解学生,善于发扬学生的长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3)终身学习,不断完善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及提高自身素质、实施专业自主,在教育事业中起带头作用。
从特级教师成长的认识,总结出他们具有的几点特点:
(1)成长以理论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较强的理论素养,具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理论是特级教师必备的成长基石,只有在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指导实践。特级教师越成长,经历得越多、阅读得越多、学习得越多,知识储备便会越多,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伴随时代,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让自己跟得上时代的前沿。专业知识是一名优秀教师从事高质量教学的基础,深厚的基本功不仅表现为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及优良的教姿教态,更是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善于不断地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等。自从王金战老师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之后,他就以优秀教师为范,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超越教材,超越固定的教育方式。当他上课的时候,他都能将他备课备得滚瓜烂熟的内容讲得有声有色,他认为这是一位老师的基本功。
(2)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不断超越,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观念是教育的前提条件,善于思考与发现时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国家一直推行创新教育,特级教师要带头创新教育的道路,且必需拥有创新意识。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思想和依据,又怎样的理论,就有怎样的实践。我们的教育思想及观点不能再停留在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如今的社会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过去的旧知识、旧思想已不足以指导新阶段的实践。从当前现状来看,孩子们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体质越来越差,作业越来越多,考分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低。我国学生在学科国际竞赛的金牌越来越多,充分证明中国人的聪明,但我们离诺贝尔奖却越来越远了。王金战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教育的弊端所在,且是无法改变的教育形势,但他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一片创新的气候,为困难重重的中小学教育注入一份活力,闯出一条新路。【4】所以,他一直推崇着“以尊重个性、培养能力、激励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而实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
(3)重视教学,基于教学反思,具有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个性。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课堂教学质量是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中心。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特级教师更是如此。教育个性和风格是教师在教育中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王金战老师以独特的教育方式去教育他的学生,如发扬学生的长处,经常鼓励差生;倾听往往比说教更重要;在享受中学习,学习往往很享受等等。这些都是王老师的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个性,虽然每个特级教师的教育
个性和风格都不同,但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4)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普遍特级教师群体都有的,谦虚谨慎,海纳百川,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与合作精神,善于与人沟通,自我调控和调节能力强。
(5)因材施教,关爱学生。每个学生的成长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因材施教是特级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关爱学生是特级教师的根本行为。王老师积极倡导“‘反木桶理论’:不看短板看长板。”学生身上最长的那块板,才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王老师不会骂学生,他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带放大镜寻找孩子的优点加以表扬,加以鼓励,让孩子从你这儿得到信心,得到一种关爱,得到一种被爱。他的细心和用心无处不在,如:从第一节课就能叫出班上所有学生的名字;通过话语的力量震撼学生的心灵等。
二、特级教师成长的阶段性规律
特级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延续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一般教师阶段分为:积累期、成熟期、创造期。而特级教师,是职称晋升和心灵成长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可体现在知识准备期、素质磨砺期、优势发展期、成熟发展期。王金战老师总结,老师有四个阶段,一开始是经验缺乏期;然后是盲目自信期,他教过毕业班了,自我感觉良好,今年拿出来的还是上一年的那些题,这就永远只能当个教书匠,还误人子弟;第三就是反思期,真正听到了大家的讲课,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感受到当老师的无穷魅力,才觉得自己多么浅薄;最后是专家、学者、大师级的老师,那是最高境界了。他说现在的许多老师并不缺少奉献精神,缺少的是理念和眼界。他自谦地说,自己还只到了第三个阶段。
【5】
特级教师的成长是一种高要求的追求,更是一个为优秀而奋斗的过程。老师要能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该要有一桶水。教师的角色首先是教练,教出比自己水平更高的学生才是出色的教师。
回首王金战老师29年的教师生涯,他认为自己其实只做了一件事情——帮助别人成功,让学生走上正轨。王老师一直以来充当的是一个“医生”的角色,是学生的“医生”,也是家长们的“医生”,为的是给学生的人生一个转机,给家长们教育成功的转机。
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周期、影响因素、教育主张可能各有不同,但始终是围绕着根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而特级教师更是普通教
师学习的模范。所以,从以上对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我们可以受到很多启发,特级教师是一种对优秀的追求、一种奉献、一种责任、一种使命。【6】我希望能通过对特级教师成长归路的探索,使广大教师能更多地感受特级教师的魅力,学习特级教师优秀的教育教学思想和高尚的品德,从而将特级教师的宝贵经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金战.《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作者简介.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2】王荣德.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月
【3】笑溪溪.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的感想.2007年12月
【4】王金战.《英才是怎样造就的》P3.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5】王金战.我是一个另类的老师.常州日报.2009年6月
【6】陶西平.研究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的独特价值.人民教育.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