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婚姻何处去(演讲稿)
现代婚姻何处去(演讲稿)
主讲:中国社会科学院 陈一筠教授
陈一筠教授简介:
1940年生于四川筠连,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随后被派往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做访问学者,回国后在费孝通教授领导的社会学研究所担任《国外社会学》的主编。1987年再度被派往北美,在洛杉矶加州大学专门研究婚姻家庭与社会工作,1988年回国后开始从事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先后出版了《婚姻家庭的科学咨询》《走向婚姻》、、《天涯何处觅佳偶?》、《婚姻旅程探幽》、《新世纪及婚恋与性》等专著。并主编了《家庭与下一代》、《家庭与社会保障》等学术论文集。
2001年,陈一筠教授主编并出版了《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丛书》,2002年,主编《两性世界丛书》及撰写出版了《新世纪婚恋与性》。2003年8月,卫生部和民政局批准建立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陈一筠教授被聘为主任,2005年主编了一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读本《青苹果丛书》。
陈一筠教授目前担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主任。不久前,她在深圳建立了东方文化工作室,并开设了公益网站“世界家庭网”。
今天,我主要想讲一下市场经济条件下婚姻关系的发展趋势、问题、原因、对策,以及婚姻动荡对妇女生活的影响。
一、现代婚姻关系的演变趋势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婚姻家庭不稳定和动荡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打开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我们可以读到、听到、看到大量悲欢离合的故事。婚姻家庭大规模动荡的趋势,首先是从60年代欧美社会开始的。那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所谓“性自由”、“家庭革命”等社会文化浪潮。其背景错综复杂,大致与二战后的经济繁荣、人口趋势、媒体兴盛、青年人的价值观反叛以及激进女权主义等因素有关。当然,这些因素又是与时代进步带来的必然挑战与适应压力分不开的。
随着我国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速,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潮流也“东渐”到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的变化,可以说既有全球化进程的共性,又有中国的社会文化特色,动荡与矛盾是普遍的趋势。尤其是在发达的城市,不和谐的、危机型的,以及离异的婚姻,其中,可用统计数据来说明的是离婚率的快速上升。从1979年到1999年20年中,我国的经济翻了两番,但离婚率却翻了三番。而在大城市翻了5到10倍。拿北京来说,1979年离婚率是2.5%,1999年是25%,2004年达到30%以上。据深圳大学社会学系易松国博士的报告,深圳的离婚率比内地还要高很多。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离婚是不是危害夫妻关系的罪魁祸首?在我看来,离婚不过是破裂婚姻的法律认定,其实还有大量不和谐的、充满危机的甚至名存实亡的婚姻并没有离婚,其中有些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大家看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个电视剧,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起初没有离婚,但是妻子忍受着残酷的暴力伤害。
还有些真正的情杀事件、毁容事件,包括深圳曾发生过的一起非常严重的毁容事件,并不是发生在那些已经分手的夫妻之间。所以,很难说离婚是罪魁祸首,而是婚姻不幸才是罪魁祸首,罪魁祸首是不幸婚姻本身。离婚是摆脱不幸婚姻的法律手段。一桩婚姻到了无法维持、对妇女儿童都充满了危险的情况下,也许离婚是不得不选择的一种安全出路。所以《婚姻法》并不反对离婚,也不阻止离婚,也不加大离婚的难度,离婚自由仍然是婚姻自由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妇女来说,能够利用法律的武器去解除不幸福的婚姻,甚至解除险情,可以说是妇女获得平等权利的体现。然而,离婚毕竟是婚姻不幸福或者失败的结果,不是成功者的选择。婚姻的不幸福、夫妻间长期的相互折磨、漫长的争斗过程以及离婚的结果,对当事者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妇联在讨论妇女问题的时候,总会关注他们的婚姻家庭状况。其实,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婚姻家庭仍是政府和民众关心的焦点。当你问到美国人的生活中质量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时,他们的第一个答案多半也是婚姻。婚姻关系的质量、家庭生活的状态成为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标志之一。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在大力支持健康婚姻运动,足见他们对婚姻重要性的认识。
二、婚姻不幸对各方的影响
可以说,婚姻的失败可能造成几败俱伤的后果。第一大后果可能从是孩子的成长中反映出来。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孩子在一个父母双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她)就更容易感到安全,拥有健康和幸福,在学业和事业上更容易成功。我们不能绝对地说每一个不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不成功的孩子,但是在不成功、不健康的孩子中,确实大部分成长在不幸福的家庭。例如在违法犯罪的孩子当中,来自破碎家庭、不幸家庭、分居的家庭、敌对的家庭、暴力的家庭占了大多数,这是国内外研究者们共同的发现。还有一些心理不正常的孩子,也大多数来自不幸福的家庭、离异的家庭和充满危机的家庭。这里可举两个非常典型的事例,在1996年,我们去青岛调查包括25个孩子的犯罪团伙,其中最大的16岁,最小11岁,11岁那位小孩竟是这个团伙的指挥,他专门去网络与他同类的孩子加入这个团伙。这伙未成年人强奸、抢劫、杀人无恶不作。对这些孩子家庭状况的追踪,令人惊讶地发现,这25个孩子当中有19个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婚。而且父母离婚大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有的十年八年,有的三年五年,这个过程和最后家庭破裂的家庭结果,好似一股推力,把孩子推向了犯罪的深渊。1997年,我们调查了北京70所中学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个简单的测试下来,发现至少2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再把这些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抽出来,去访问他们的家庭,发现65%左右的孩子来自不健康的家庭。父母不和、分居、怨恨,一方有婚外情或者两方都不顾及孩子,把孩子交由爷爷奶奶去隔代养育的弊端,还有个别父母离婚之后对孩子的遗弃,以及继父继母对孩子的虐待等等,就成了孩子罹患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总之无数事例表明,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和越轨犯罪问题都与其父母的关系、家庭状况有相当程度的联系。1997年我到美国访问时,看到《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是一些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共同撰写的。他们呼吁克林顿政府采取措施振兴家庭,拯救孩子。文章说,层出不穷的青少年犯罪、少女怀孕打胎以及吸毒、酗酒、暴力等等青少年的问题,构成了美国社会深层的危机,给国家和未来蒙上了阴影。文章的作者们认为,解决美国青少年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重振美国的家庭。他们说,如果家庭不能对它的子女承担养育、教育的责任,那么无论社会用用多少警察、监狱、法庭、戒毒所、心理治疗诊所都不能弥补家庭渎职的后患。这就是西方有志有识之士的结
论。于是在1997年之后,欧美国家掀起了浩浩荡荡的家庭复兴运动,呼吁父母团结一致教育孩子,鼓励夫妻们把婚姻进行到底,把对孩子的抚育当作自己最大的责任。许多民间机构开设了培训夫妻和父母的项目,而且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这对我们很有启发。2004年,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由深圳民盟、深圳市妇联、深圳市总工会和共青团共同举办了一个婚姻家庭科学普及周。2004年正好是联合国国际家庭年十周年,联合国国际家庭年提出的口号是“家庭:在一个变革的世界中提供资源和承担责任”。因为太多的家庭不能对下一代承担责任、不能对社会承担责任,从而造成了许多的社会危机,首先就是下一代的危机。正是虑及孩子的利益和命运,有很多的父母为了孩子捐弃前嫌,努力克服婚姻中的困难,把家庭维护下去。我想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说实话,如果你没有孩子,夫妻两个人何去何从,也许只是个人自由范围的事;但是自从有了孩子,夫妻的选择就必然涉及到下一代的命运了。也许有的父母以为他们分手就是摆脱了不幸,然而永远难以摆脱的是孩子。
人们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第一所学校和第一任老师没有尽责,孩子再到第二所学校、第三所学校去弥补,那是非常困难的。在座的朋友可能大多数都是母亲,必须要思考怎样去帮助孩子成长。我们要问一问自己的婚姻状况是怎样的,我们的家庭给孩子提供的是怎样的成长环境?
其次,大量的婚姻破裂、动荡也殃及妇女自身的命运。妇女在一个幸福或动荡、破裂的婚姻状况下,可能面临经济的拮据、生活条件恶化。女性在单亲的的生活中,在男方长期不回家、不尽男人职责的情况下,其孤儿寡母的处境可能造成感情透支、精力透支,这更容易使得妇女的健康状况恶化。近年来,妇女更年期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慢性疾病、心理疾病殃及她们后半生的生活。
我在1990年到1995年做了五年的离婚妇女调查。我选择了北京两个区的100对夫妻,她们都在35岁以上,离婚时85%的孩子都跟着女方。五年之后,82%男方再婚,但再婚的女性只占15%。大家知道,九十年代中期出现下岗潮,有一部分妇女又下岗又离婚,又失去工作又失去家庭。有的就落入了“特困户”的队伍。在我国,迄今社会的保障系统还没有为大量出现的特困单身母亲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接受低保救济的人群是不包括单身母亲在内的。在北京,如果你下岗给你300元钱津贴,不会考虑你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需要你单独抚养。即使给孩子的父亲一点抚养费,但不会考虑到物价上涨和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生活要增加的花销;还有为数不少的父亲逃避法定的抚养费,单亲妈妈多半无力去追讨的。
我想,我们妇联要关心妇女的基本权益是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权益。如果一个破碎家庭对妇女造成殃害,我们无论怎样去帮她维权,都无法使她像一个在完整幸福家庭中的女性那样能够享有权益。因此,帮助妇女维护好婚姻家庭的和谐美满也是我们妇联一个重要的维权任务。我们看到太多单亲家庭的孤儿寡母,她们的处境非常的艰难。从实际情况来看,女性离婚之后再婚非常困难。尤其是那些年纪大一些的妇女,绝大多数不得不长期咀嚼孤独。因此,妇女遇到婚姻不幸考虑是否离婚时,总是顾虑重重,好象在两个魔鬼当中选择一个魔鬼;婚姻不幸福也是魔鬼,但是离婚又好似另一个魔鬼。很多妇女离婚后,好象从一个陷阱掉到了另外一个陷阱。这就是很多妇女在面临男人的背叛、面临家庭不幸的时候,往往比男人更犹豫、更难以选择离婚这条路的原因。希望我们妇联,把大量科学的信息告诉这些女性,去帮助她们调适好婚姻关系,预防离婚。因为离婚对妇女
来说,不是解决婚姻问题的唯一出路,也不是最好的出路。所以我们要花这么多精力来拯救婚姻。
或许,有的妇女姐妹会以为离婚让男人来讲占尽了便宜,其实未必。男人有的时候并不聪明,他们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里的世界很无奈,所以走出去了。可是走出去后,精彩那么一会儿也不那么精彩了。昨天特区报报道了我的一个评论:花心的男人一般都有三步曲,第一步痛说革命家史,向那位“相见恨晚”的新鲜女人谎称自己的婚姻如何不幸,花言巧语把对方骗到手。那个女人信以为真,大有“美人救英雄”的勇气,于是就和男方混上了。第二步是这个男人给她描述美好前景:我要娶你做老婆,给你多少钱买房子,等等。但是,跟这个女人接近了一年半载之后,新娘变旧娘了,男人的兴趣也慢慢消退了。他再掂量掂量自己还有乌纱帽、亲生的骨肉等牵挂,根本无意和老婆离婚。第三步就是准备从第三者身边逃离。对那个期待已久的女人说:你等着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下去是什么时候?君不见,无数第三者从少女熬成少妇,怎么样呢?爱之不成即生恨大有人在。挖眼睛的有,找黑社会报复的有、把财产夺走的也有,还有跟他的老婆联合起来告他重婚罪的。这个花心男人面临法庭的审判,才如梦初醒,悔不当初。
在我接待的个案咨询中,有个案例让我永远难忘。一个远涉重洋去镀金的中年男士,离了三次婚换了四届老婆。他最后从美国回到中国的时候一无所有。有一次我在广播电台做节目,他通过台长找到我,他说他是一个不成功的男人,家庭失败了,事业也失败了,想自杀都没有成功,两次自杀都被救过来了。但他自己患有肝炎、甲亢、心脏病,没有办法了就回到了故土。回来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寻找他的亲生骨肉—儿子。我派了我的学生查遍了北京的户口,终于把他快大学毕业的儿子找到了。我们把那个男人交给的儿子一岁半时的照片和他前些年自己的照片摆在小伙子面前,对他说:你爸爸不远万里从国外回来,最揪心的就是你,他想见你。这个孩子一听“爸爸”两个字觉得非常得陌生。因为他早已没有爸爸的概念,妈妈说他爸爸已不在人世了。可是今天怎么又突然出来一个爸爸?这个孩子沉默良久,最后对我们说:“老师,谢谢你们来找我。如果这个男人是我爸爸的话,他不过是贡献了一颗精子,我没有义务去见他。”我们又找到这个孩子的母亲,希望她能说服儿子去见见他的父亲。可是母亲说:“老师你不要动员我们了。一提起这个男人,就让我想起20年前他把我母子抛弃时义无返顾、扬长而去的情景。今天他像个破烂货,张家捡进去李家扔出来,我们干嘛去欣赏他?”我们只得遗憾地向那个男人转告了一切信息。当他得知亲身儿子拒绝见他时,便放声大哭起来。我从未见过一个男人哭得如此伤心。“男儿有泪不轻弹”啊!哭了一阵之后,他鼓起勇气对我说:“请把我的故事转告天下那些在十字路口徘徊的男人吧,让他们三思而后行啊。我在女人世界里周游列国了,什么样的女人都见识过。然而比较来思量去,还是原装原配的妻子最让你怀念。特别是当她和你生养了共同的骨肉,你却未加珍惜。到头来,你会刻骨铭心地痛悔。这就是我的悲哀啊!”我们如实地把这个男人的话广播出去后,一个星期内就收到了60多个男人的来信来电。大多数人讲述大同小异的故事。两个星期后我们再去探访那个男人时,得知他已上吊自杀了。
在座的妇女姐妹们,我多么希望你们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转告身边的难事,让他们少一点轻率,多一份清醒,以免重蹈那个男人的覆辙。如今,婚姻和谐的确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男女创造财富、究竟用这个财富如何去生活的现实问题。婚姻的动荡、不幸、矛盾、危机、分居、暴力、婚外情等干
扰着社会的文明秩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婚姻的不文明不健康影响着整个社会肌体的不健康。如果我们现在对已出现问题熟视无睹,不采取措施去应对问题和挑战,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可能就要大为受损。的确,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改革开放20年后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趋势、新的挑战,其中不能忽视私人生活领域经受的严峻挑战。
三、现代婚姻关系出现不稳定及动荡的原因
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转型期的婚姻困惑;二是只有择偶和浪漫爱情的心理风险;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变化对婚姻家庭关系的挑战。
1.社会转型期,婚姻困惑时
让我们分析一下传统婚姻相对稳定的原因。
我们的爷爷奶奶及至父母这一代很少有人离婚。是那个时候人们婚姻生活特别幸福、觉悟特别高吗?不是。在那个时代,婚姻服从传统模式,维持的纽带在外部,外在的纽带主要有四条,第一就是经济的纽带,那时的婚姻可以说是一个“经济合作社”;男女一旦结婚便要相依为命、同甘共苦,谁也离不开谁。我就是从传统婚姻走过来的。我和我丈夫大学毕业,每人工资54元,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弟弟妹妹在上学。我丈夫兜里能有多少闲钱?也就一两块钱。一个男人兜里只有一两块钱,他能干嘛去?他能搞什么花样?“有贼心也没有贼胆“吧?主要是没有“贼钱”。头天晚上我和他吵了架,第二天他回来晚了,我不必去找他的。我知道他兜里就剩五毛钱了,能去哪儿?他哪也去不了!他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必须回家吃饭,就这么简单。所以当时经济成为捆绑夫妻的一条纽带,谁都没有自由。第二条纽带:生育共同体。五、六、七十年代是生育高峰的年代,不少夫妻生养五、六个孩子,血缘纽带牢牢束缚着夫妻,就算吵吵闹闹一辈子,也没有那个勇气离婚。“吵吵闹闹几十年,到头还是好姻缘”。你去问问爷爷奶奶为什么没有离婚?美满吗?幸福吗?他们很可能听了觉得可笑:你问这个干什么?谁不是为了孩子一辈子过来的?传统婚姻的确可称为生育共同体、经济合作社,维持一辈子是必须的。第三条纽带是传统观念。“从一而终、白头偕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离婚没好人,好人不离婚”,这种观念在传统时代非常盛行。尽管1949年以后新中国的首部《婚姻法》就规定了离婚自由,但多少男女有这种勇气去离婚呢?第四条纽带便是政治的约束。上世纪50—70年代,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两人结婚就是阶级兄妹,同志加夫妻的政治关系,怎可能离婚?除非一方成了阶级敌人,才可以通过离婚去划清政治界限。其他问题则属“人民内部矛盾”,通过政治思想工作去解决。如果夫妻中一方有“越轨”行为,可能被当作政治问题受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总之,传统婚姻靠外在约束保持稳定。
那么,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是什么原因使婚姻动荡起来?我们看到这四条纽带都改变了。第一,经济合作社脆弱了,以前就那几十元钱,而现在男人有了小金库女人有了私房钱,有了钱就有了自由,不再是谁也离不开谁,而是谁也离得开谁。实实在在地说,是钱解放了夫妻两个人。第二条纽带生育共同体也脆弱了。7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血缘纽带只有一条了,有的夫妻甚至不生孩子。而另外两条纽带几乎不再起作用了,就象流行歌曲唱的:“这就是爱糊里也糊涂,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婚前婚外的爱与,已无人追究。
其实,上述的一切变化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
在进步,经济肯定会发达,人们挣钱肯定会更多,妇女的觉悟肯定会提高,肯定不再生那么多孩子,现代化浪潮肯定会冲击传统观念,政治运动肯定会停下来。当婚姻摆脱了生育和经济的沉重负担后,才有可能满足夫妻之间感情的需要、心理的需要、文化的需要、性的需要,婚姻的性质必然改变。于是,如今维系婚姻的不再是外在那四条纽带,而要靠夫妻内在的凝聚力了,这就是夫妻之间的情感、心理、文化以及性生活等方面在决定夫妻关系的和谐美满。现在夫妻离婚的理由多半是称感情不和、兴趣不投、性生活不满意等。我在咨询中接待过一个男士,他说太太外貌出众,勤劳贤惠,人品也好,但是“版本不够内存太低”,所以彼此难以沟通理解,“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是什么问题?这就是夫妻文化上的差异。许多恋人和夫妻都没有意识到,现代婚姻中双方的志向、情趣、修养、教养等内在因素是多么重要。在夫妻之间“版本”不匹配的情况下,也就是文化上的深层次差异过大,婚姻关系确实很难调适。
大家都能无师自通经济合作社、生育共同体的传统婚姻,而心理和谐、文化般配、性生活美满的现代婚姻是需要学习的。可是我们今天有多少人学习过婚姻家庭的知识呢?现在很多职业都要进行岗前培训、要取得资格证才能上岗,但我们没有学习如何做夫妻做父母就匆匆上岗了。我们现在都懂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有竞争、有风险,赶快学外语、学电脑、学习技能,但是我们没有发现婚姻也在悄然发生风险、也在淘汰、也在关停并转、也在破产,我们有这种危机感吗?社会学家的解释无非是婚姻从传统转向现代,给我们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我们不学习是不行了。婚姻的确是一门学问,不认真学习就会交出不及格的答卷。
下面我想讲一下自由婚姻为什么比不自由婚姻的离婚率要高呢?为什么婚前有过种种浪漫爱情也不能保证将婚姻进行到底呢?
首先,心理学家说自由择偶是有高度风险的,是有机会风险的。当你18岁开始恋爱,选择结婚对象,从无数侯选人中进行差额选择终于在25岁结婚,你就选到了最好了一位了吗?并没有。正如海尔空调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你30岁时,去了更多地方,你会不断发现有比你当初选的那位更为优秀的侯选人。于是,你就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结束了吗?没有!后来你会遇到相见更晚的呢!到你50岁,可能还会遇到相见再晚的呢!生命不息、探索不止。所以,当这样相见恨晚的机会出现时,如何把握自己?相见恨晚的感觉不要变成淘汰相见恨早的行动!我结婚30多年了,可以说出现无数相见恨晚的机会,但是为什么会巍然不动去维持婚姻?是责任!是责任使我们矢志不渝地将婚姻进行到底!婚姻是自由加责任两者的平衡,只有自由没有责任是不可能有长久的婚姻。当你自由去选择婚姻给配偶送一枚戒指时,就是在你的“自由”后边划上了小小的句号。那些去教堂结婚是要宣誓的,要在家长的陪同下、牧师的主持下,对天发誓去当众戴上这个戒指,那是一个句号——从此我选定了你。你去拿结婚证书就意味着你承包了那份责任田,从此以后你要对配偶负责、对孩子负责、对社会负责,因为你们是法定的社会关系、组成了社会的细胞,这个时候你就没有那么多自由了。结婚就是用自由去交换责任!你承包了那份责任田你就要种下去,可我们现在很多人是种了别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
第二浪漫爱情有心理学风险。首先浪漫爱情有性心理的风险。现代人对爱情最大的一个误解就是以为堕入情网就是爱情。十二三岁的孩子都在谈恋爱讲我爱你,其实他们不懂什么叫爱情,而是性成熟了,他们讲的爱其实指的是性,包括很多成年人在讲“我爱你”其实不过是性的欲望和冲动。如果仅仅靠欲望和冲
动去建立婚姻关系就错了。因为性的欲望和冲动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一旦满足即告消失,而婚姻要天长地久。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的婚姻始于性的冲动,而终于和另外一个人的性冲动。性爱关系只是夫妻关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所以“性”作为浪漫爱情的动力不可缺少,但作为婚姻的基础它就太脆弱。其次,浪漫爱情有主观性,心理学家分析作为恋人的双方,在恋爱当中,荷尔蒙在提高,血液流动加快,心跳加速,极大的调动了恋爱的能量,使恋人几乎不知疲劳、不知饥饿、不知寒冷。恋爱中的你会觉得天空特别蔚蓝、阳光特别灿烂。但是当恋爱激情过后,就平静了。所以,浪漫爱情这种主观性具有极大的魔力,往往让一对很不般配的人走进了婚姻。
另外浪漫爱情还有虚假性。谈恋爱时双方都极力展示自己的光明面、隐藏克制自己的阴暗面。而这些阴暗面往往在走入婚姻生活后才暴露出来。所以,当我们接受一个人的时候,就要做好准备接受他的全部。我们在进行婚前训练时常常告诉年轻人结婚前要睁大两支眼,结婚后要睁一支眼闭一支眼。我曾在《深圳晚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浪漫爱情在花园、真实的配偶在菜园”。一个人找对象要到菜园里去找,而不要去花园里找。要看本色的他是什么样,而不要建立在假想和幻想的基础上。所以,尽管浪漫爱情给我们激动、给我们快乐、给我们美丽,但它隐藏的挑战往往被我们忽视了。正如台湾作家罗兰女士说:浪漫爱情就像电光火石一样,一闪即过,你捕捉到了就算拥有了。如果你期待因浪漫爱情而结成的婚姻也天长地久的话,需要在其中加进许多强固剂——道义、良知、忍耐、责任、接纳、面对现实等,也只有这样的夫妻之情才能天长地久。罗兰女士还说,如果浪漫爱情不过是短暂的享受和激情的话,那么夫妻之情就一定是另外一种感情。她说:夫妻之情是两个人同船共渡、是缘分的信念,正是这种缘分的信念使我们矢志不渝;夫妻之情是相互拯救去度过一生艰难坎坷的决心!缘分的认可、拯救的决心是保证婚姻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下决心将婚姻进行到底的根据!
浪漫爱情有太多的享受、快乐、激动、美丽,但是它有太多的风险,他的虚假性、主观性、本能性、性冲动就是风险。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社会心理学讲的环境的改变。改革开放20年,我们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恰恰是环境的改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比如说经济环境的改变。比如深圳,它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率先发展和富裕起来、和国际接轨,经济水平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好转,但是伴随而来的“富贵病”也率先发生在这里。当经济迅速富裕的同时,人们的人格没有跟随经济相应富裕起来,于是,就在人格素质的低下和经济素质的提高之间出现了反差。人在穷的时候难以考验一个人的人格素质,富裕更容易考验一个人。我们该用什么样的人格素质去承受这样的经济考验呢?我们多少人能经得住这种考验呢?这就是现代婚姻动荡产生的环境因素所在。
四、现代婚姻关系的对策思考
首先是加强法制建设。九十年代初,针对婚姻家庭的变化以及妇女儿童地位保障的问题,我们开始修改《婚姻法》。最近又开始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还在修改《民法》、《宪法》等等。法律上有一个修改的过渡。法律是最底的一条红线,涉及到婚姻关系上来看,还有执法上的难度,这就需要象我们妇联这些部门去推动和调解执法。也希望我们女子素质学校能在今后的课程中专门开设婚姻调解的课程。
第二就是教育,这是根本。教育就是培训合格夫妻、合格父母,教育就是给你传播科学知识。如果我们做保姆、钟点工都要训练的话,我们做夫妻做父母
为什么不进行上岗前的训练呢?妇联是一个了不起的机构,历来把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做为我们的重要工作来抓,我也希望我们的女子素质学校能开设婚姻家庭的科学教育课程。因为这是妇女提高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帮助妇女使自己在婚姻的变革当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教育就是在你的面前打亮一盏探照灯,让你看清前行的路。有一个心理学者这样说:一个人的一生当中,没有任何成功能够弥补婚姻家庭的失败。事业像皮球,失手了还可以拣回来再拍,婚姻家庭、情感生活、子女教育像玻璃球,失手了就几乎拣不回来!事业最多伴你到60岁,而婚姻伴你终生。你会为你60岁就要退休的事业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到岗前培训一直不断学习着,几乎倾尽了你所有的精力、时间,但你为你100岁都无法退休的婚姻家庭如何做夫妻做父母投入了什么呢?过去作为经济合作社、生育共同体的传统婚姻你跟着爷爷奶奶这么走就可以了,但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婚姻家庭有太多的学问、技巧、知识再不学习就很难经营成功了。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人在事业上卓有成就,在婚姻上却一筹莫展。我们前半辈子努力创造财富不该是为了后半辈子因为婚姻家庭的失败去咀嚼那风烛残年、孤家寡人长长的痛苦吧?恋爱、择偶、结婚、生儿育女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我们来看看今天有多少人交了及格的答卷?有多少人交了不及格的答卷?这些问题出现不是能靠法律和道德去谴责的。是知识上的不足,是新时代的愚昧!是在婚姻家庭这个个人生活领域里的愚昧,所以才导致这么多的悲剧。一个人不是到了考试才读书,知识的学习必须从少男少女开始抓起,我们编的恋前教育、婚前教育、婚姻的跟踪教育教材在北京、上海都广泛使用,也希望作为教育立市、文化立市的深圳,通过各个机构和培训学校能把这类科学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去受益每一个家庭和普通百姓。
第三点就是婚姻家庭的科学咨询和社会救疗的建立。正如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几十年中要得很多病,我们会去医院、保健所等治疗,但是一个人从结婚到最后一方死亡婚姻自然解体差不多要经历六七十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从来没有不生病的婚姻!可惜我们没有治疗婚姻的医院,于是我们就有许多冤假错案的死亡婚姻,这是我们将要做的关于婚姻对策方面的新的探索和思考。
五、女性素质教育对现代婚姻的重要性
最后我想谈一下女性的教育。由于女性的性别特点和角色功能,使得女性对婚姻家庭比男性更为敏感。女性在婚姻家庭的失败当中所受到的痛苦往往比男性要更为突出。从社会的整体来看,女性尚未摆脱弱势群体的命运,所以说女性在婚姻家庭的冲击中也更加输不起。在这种现况下,女性如何保有幸福的婚姻呢?首先我们要不断重复这个口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我从太多的咨询中无奈地看到:男人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没有退路、背水一战,往往奋起直追、勇攀高峰地去奋斗事业,而女人总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尤其是那些幸运地找到了优秀男人的女人好象更有理由停下来。正如现在大学生流行的一句话: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于是她们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找一个成功的男人上,而自己不去努力、不去进取,在心理上放弃了上进的机会。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单位能保你养老保你一辈子,而市场经济时代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另外女人客观上有一个问题就是生孩子做母亲,怀孕、生育、哺乳要耽误两三年时间,所以本来是齐头并进的夫妻,结婚三五年后距离拉大了。有些女人把自己的丈夫保到了高山顶上后,丈夫就会居高临下地看她没水平、没地位、没素质、婆婆妈妈、版本不够、内存太低,一句话“感情不合”就把你炒了。暂且不论这里面男人的责任,我想说地是我们妇女自己有没有责任?夫妻之间如果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爱
情,没有平等就没有长久的婚姻,一个586无法跟286般配,法官也不能强迫一个586去把286拉扯一辈子,这就给我们女性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是说和丈夫一定要保持一样的地位挣一样多钱,而是气质、教养、涵养等内在的素质,决定了你和丈夫之间是否有内在的般配性。所以,我想我们女子素质学校不仅需要开设美容、化妆、服装、礼仪的课程,更要有建设我们女性内在素养的课程。一个女人30岁之前活你年轻的自然美,30岁之后活你的内在美。内在美来自素质、气质、知识、修养、学问。一个甘愿放弃自我价值、不去奋斗的女人不会得到男人的尊重。一个真正有素质、有气质、有修养、有内在含量的女人对男人的婚变一不怕二反对。不怕是因为你不是离开了丈夫就脊梁骨就伸不直的那种女人。一个女人应该有多个精神支柱——家庭、事业、朋友交往、兴趣爱好、不断地学习进取等,因为有多个精神支柱即使婚姻这个支柱不幸倒塌也不会感觉整个天都塌下来,因为还有其它几个支柱在支撑你的生命你不会活不下去。当然我们要预防婚姻这个支柱的倒塌。其实,恰恰因为你有多个支柱在支撑你生命的平衡,你才不会把一生所有份量都压在婚姻这个支柱上——这个支柱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重压而倒塌。所以,在座的作为有不断进取和奋斗目标的职业女性,应该去积极地保有婚姻家庭的健康。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把职业角色带回家的“女能人”,在家里发号事令、盛气凌人,也是男人所不能接受的。当然,教育男人也是当前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女子素质学校也应该欢迎男性前来学习,因为婚姻家庭知识绝不是只有女性才需要学习的领域。所以说,在学习婚姻家庭知识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妇联的任务非常艰巨,不仅要教育女人,而且要通过女人教育男人。如果没有男女真正的平等,我想婚姻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是无法完全实现的。
幸福的婚姻不是没有问题的婚姻,幸福的婚姻是善于解决问题的婚姻。善于生存下来白头偕老的夫妻,都是在不断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经历坎坷中携手走过的,这也正是婚姻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和资源!美好的婚姻不是选择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里,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多一份同船共渡、相互拯救的决心和信念,多学习一些婚姻家庭的知识,创造出美满婚姻,拥抱幸福人生。
第二篇:现代婚姻问题,关于婚姻
我到底该不该离婚?
我今年33岁,我和他2008年结婚,至今五年整,结婚是完完全全的裸婚,戒指都没有买,只在他农村老家办了一场婚礼,我自认为身形象还可以,168的身高,给他父母在村里赚足了面子。结婚时,我大学毕业刚刚一年,很单纯、爱情至上 懵懵懂懂就嫁了。结婚时候我工资2000,他才1200,由于没有钱,一直没敢要小孩,直到结婚第三个年头才开始要小孩。从谈恋爱时候到结婚后,我们一直吵吵闹闹的,有了小孩之后我们的争吵更加激烈了,也才发现他是如此的愚孝。
我们矛盾的激化是由于他妈,结婚四五年,经过和他密集的接触,经过对他的了解,在我眼里,他老实勤快,但是不明世理,不成熟没有担当、儿童思维、不开窍、油盐不进、他老实愚孝、遇事逃避,不会调和、他更不敢得罪他妈、更加吝啬如他妈。他从小就没有受到正常的教育,不按正常理数来给人讲理。月子里被他妈妈窝囊哭两次、饿哭一次暂不说,说说有了孩子以后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的婆婆来来回回,不厌折腾的走了近十次左右,每次都不超过一个月就要走,每次我们也都是三请四请、打上七八个甚至是20个电话她才“千呼万唤始过来”,她到北京后,我就像哄小孩一样,给她钱、给她买衣服、给她买上好吃的,就差没把她当菩萨供着了,即使这样,她仍然是一个十足的“事儿妈”。平常给她钱客气都不客气的笑纳,还老张嘴提很多要求。她把自己过来看孩子,看作是走亲戚串邻居,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奈,我只有要我妈妈拖着病体来看孩子,我爸妈过来看孩子,就一门心思想着怎样看好孩子,一呆就是整个冬天。即使她来这里多么的不适应、即使我妈妈身体有病难受、即使我妈妈再怎么看不惯他的小男人作为,她都能够咬牙坚持待够2个月。他天天十点多回家,回家就拉脸子,我妈妈拖着病体给他看孩子,还要天天看他脸色。他妈妈那么多次了,没有一次待过整整两个月的。
其实关键还是他的愚孝,不会调和,有一次,周末我出去办事,家里很乱他妈妈从不收拾家,就坐在那里给邻居聊天,作为儿子的他,又看孩子又做饭又收拾家的,他都不觉察到他妈妈不对之处,都对他妈妈没有一点意见,有他这样的儿子,让我怎么处呢。他一个男人都当了五年丈夫和两岁孩子的爸爸了,还分不清应有的责任,结婚四五年了,已经成为了丈夫、成为了两岁孩子的父亲,现在若有人问他“谁是他最亲的人”,他仍然说是他妈。他现在可不给我论“我们”,他觉得我是我、他是他,他和他妈妈才论“我们”。现在我们老为了他妈妈吵架,他为了他妈打我四五次了,就在2013年大年除夕前三天,他就三天打我两次,我们这样吵,更加吓到孩子,说心里话,不想让孩子有这样的爸爸,受他的影响。
我和他的工资,在北京属于一般水平,我们在北京属三无一族,无房无车无存款,过着经常搬家租房的日子。而他为了圆他读研的愿望(当年因家穷而放弃读),他又考了在职研究生,两年4万元的学费,使我们在北京的日子更加艰难,他交不上学费,就给我闹,这一点和我的公公(他的爹)一个样子,出事情只会和女人闹,就会为难自己女人,他怀疑我私藏了多少多少钱,把他的工资卡从我手里要回去。和他的日子一点意思都没有了,现在在生活费上他和我斤斤计较,嫌我早点吃四五元的吃的太贵,给我分的清清楚楚,限制我的零花钱,每次给他要点零花钱,就要给他报日记账,反反复复冻结那个银行卡。有一段时间,我一直想上班补贴家用,由于婆婆的不配合--不想给我们看孩子,不想承担当奶奶的责任,我一直不能够上班,十几年的苦读就此白费。
反正我现在跟他过的没有一点意思。现在和他维持着这种没有感觉的婚姻,跟他继续现在的日子,一点也不幸福,很痛苦。我们现在和离婚差不多,他什么都帮不到我,他妈也不帮,不尽奶奶的义务,他半年前就在网上给别人暧昧,他本性已是如此,我不报任何希望,我也不指望他,我早就对他失望透顶,套用一种语体就是:世界上有他这样的人,真是奇了,家徒四壁、穷的叮当响吧,还自认为清高不羁。长的丑吧,还自认为很帅气,在那搔首弄姿.在网络玩暧昧。又没钱吧,还装书生。迂腐不化、油盐不进吧,还自认为自己全对。满脸麻子又黑又弱智,如果真的要找到你的一个优点的话,那就是佩服你的勇气,如果我这样,早自杀了,没想到你还能活这么久,实在佩服啊。
但是目前孩子还小,我身体一身病,我们孤儿寡母的,如果离婚又能够怎么办,我有时候又想:趁自己现在还算年轻,不如赌一把--离婚在找一个,我在等待,如果有对孩子好的,我毫不犹豫的甩了他。我在想是不是,人有时候,人总是安于熟悉的状态和环境,害怕进入陌生的状态和环境,有时候求变是迫不得已,但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人在犹豫的时候会不安和烦躁,当你有了决定或者某些事情告一段落 反而平和了也就是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现在是冷战期,冷战之后总有个结果,要么离婚,要么再凑合,反正我是失望了。还是那句话,我一直想离婚,只是一想到孩子就犹豫,现在和他凑合也是为了孩子,如果遇到到对孩子好的,我会毫不犹豫的离婚。
家有恶婆,茅坑石头,又臭又硬,伤我小家。仗儿愚孝,公婆嚣张。本我家庭,无权生事。一手遮天,此婆罕见。固执迂腐,油盐不进。侵我利益,伤我身体。气人太甚,逼我亮剑。赵大孝子,善而不刚,公婆欺我,且让且商。只提建议,不动真气,天长日久,纵狗成狼。多少男儿,志在沙场
我欲宣战,他可敢当? 听母谗言,信以为真,关怀体贴,只对其母。母凭儿孝,甚是猖狂,尔等如此,为虎作伥。百年大恨,忆犹心伤,上帝嘱咐,何弃耳旁? 如此老公,彻底失望。为宝宝重,一忍再忍。时至今日,日落夕阳。无耻男人,妄称男儿。掩耳盗铃, 一让再让。除了抗议,就剩嘴仗。前有火坑,后有豺狼。再不清醒,人已危亡。想我窈窕,委曲求全,痛我幼稚,悔我后知。当初远嫁,哪知今难。如今情景,唯有断交。
第三篇:婚姻演讲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们同行小队带来的是《坟墓还是殿堂》---关于婚姻幸福感的调查研究。所谓婚姻幸福感就是夫妻对婚姻关系中体验到的幸福感或满意度的客观评价。
今天我将从关于选题,方案设计,问卷调查,分析与结论这4个方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我们整个的调研过程。
首先是确定选题,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钱钟书的《围城》,书中对于婚姻有着这样的一段描述,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婚姻是否也如书中所说的那般呢?
我们查阅资料发现:杭州市民政局发布2011年结婚离婚报告中显示,杭州市共办理结婚登记75952对,办理离婚登记14939对,相当于每天有208对登记结婚的同时又有41对办理离婚手续,那么婚姻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坟墓还是殿堂呢?
我们同行小队希望通过对杭州市民的调查,1来研究婚姻幸福感的内容结构,2探讨婚姻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3为提高婚姻幸福感提供建议。
基于上述调查背景,我们小队确立了分析框架,分析内容与结构分为三大块进行。
通过导师的指导,生活经验以及一些参考文献例如卢淑华《婚姻质量的模型研究》等确定了婚姻幸福感结构内容的9个维度,分别为:互相信任,身体健康,矛盾处理,地域问题,尊重理解,双方同质性,子女问题,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之后我们设立了“婚姻幸福感内容结构调查”问卷,确定我们所需的主要维度,我们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80份,有效问卷为465份,根据问卷,最后我们进行了统计后发现选“身体健康,地域问题和子女问题”做为主要维度的人数远远少于选择其他维度的人数,因此,我们删去这3个维度,最终得到如PPT所示的6大维度。
确定好维度后,我们又借鉴了olson婚姻质量问卷,通过对信任量表和已通过心理学验证的量表的整合,以及个别访谈收获的题项进行汇总共获得96个题项,经由小组成员的反复审阅,将有歧义、表述不清,意思相近的题项剔除,按6个维度筛选出46个题项,形成预调查问卷,我们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41份,有效问卷为128份,根据预试问卷总分,分为高低分两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差异显著性,得到43个达到显著性的题项。
之后,我们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KMO检验值为0.742,卡方值为978.282,显著水平小于0.0001,表明调查数据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用正交方差极大法进行因素旋转,经过多次删除后,最终得到20个题项。解释总变异量为64.36%。
最后,我们进行了信度分析发现这20个题项的信度不够理想,我们删去信度较低的题项后得到最后的正式问卷,信度达到0.809。
这些是我们的问卷的部分题项。在充分的前期准备之后,就进入到了实战部分。
我们同行小队采用的是偶遇抽样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分为2类,1是调查期间,调查人员在指定调查地点用偶遇抽样的方法所抽取的已婚人士,2则在身边所认识的人当中,抽取采访了离异人士,探究其婚姻不幸福的影响因素。
此外,我们对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做了分析,并且我们通过采用配额抽样配合偶遇抽样的方式,以及合理设置问卷的题项,进行预调查,加上合理的控制被调查对象的性别与年龄结构这3方面来控制误差。
我们共发放问卷396份,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达82.54%。这些照片都是我们在杭州各城区做问卷过程中所拍摄的。
问卷调查之后,就到了我们最后一个环节-----分析与结论。
针对性别、月收入差、年龄差、学历差、月总收入等不同基本信息的夫妻双方的婚姻幸福感,我们都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得到了一些显著性的结果,PPT上展示的是我们其中的一个方面。具体的结论有以下几点:
在问卷的基本信息上,我们控制了男女比例近似1:1,在统计之后发现男性的平均分普遍比女性平均分要高。因为女人的婚姻幸福感比男人更具象,男人会为一个理想,一场博弈而感到幸福,女人则会因一蔬一菜,一衣一鞋而心满意足。换而言之,男人的婚姻幸福感比女人的要来得更容易些。我们同行小队呼吁已婚女性可适度降低对高质量婚姻的评判标准,从而更易获得高的婚姻幸福感。
在月收入差这一块,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女性比男性收入高一点的家庭,其婚姻幸福感更高。“男的负责赚钱养家,女的负责貌美如花”的时代已经被男女共撑一片天的相处模式所替代,男性应当正确看待女性经济地位与男性是平等的。并不需要因此有过多的心理压力,这样更易获得高的婚姻幸福感。
而对于年龄差方面,我们发现男性比女性年龄大的家庭,婚姻幸福感更高。年龄大的男性做人处事更加圆润成熟,对配偶有更多的包容,因此,我们应该对“女大三,抱金砖”的传统观念say no!
网上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虽然咋一听这是个笑话,但背后其实也透露了女博士难嫁的社会现状。但调查结果显示,在一个家庭中,女性的学历高于男性,也就是PPT上绿色的区域,其婚姻幸福感也会更高。因此,我们应当抛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鼓励女性勇敢追求进步,在拥有高学位的同时也可以收获高质量的婚姻。
在一个家庭中,随着月总收入的增加,其整体婚姻幸福感就越高,但也存在饱和点,我们调查发现,月总收入在达到2万元以后,其婚姻幸福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与大多数人的家庭月收入越多越幸福的观念相违背。
记得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婚姻也一样,它是坟墓还是殿堂,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与经营它!谢谢大家〜
第四篇:教育改革何处去?
教育改革何处去? 来源:南风窗日期:2010-09-27浏览:5717
显示全文
中国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既是决策者经常的口头禅,也是老百姓的生活信条。当新一轮教育改革终于掀开大幕的时候,人们发现:对于教育,最让人沉痛的还不是为孩子争夺好学位时的无奈,学历贬值下教育作为底层上升途径功能的弱化,而是对于教育的信心的流失和动摇。当一个国家的民众对于后代的教育前景产生深刻动摇的时候,无疑是可怕和危险的。
为什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说的“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引起代表们长时间的掌声?人们不是为了政府增加真金白银而兴高采烈,而是这句话传达的价值观念引起了强烈共鸣:教育天然应该是公正的,它要给每一个人带去梦想。如果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有光辉,那么最耀眼的光辉来自教育。一个在教育领域不能实现公平公正的国家,其实也就称不上一个公平公正的国家。一旦教育领域的不公平不公正的裂痕不能得到弥合,一个国家那些最美好的价值观念的口号也将变得漏洞百出。
邓小平曾说:“10年改革的最大失误是教育。”离他说这句话20余年过去了,“失误”以另外的形式、变幻着另外的后果仍在持续发生着,而其严重程度绝不小于邓小平当年的担忧。从党和政府的角度说,以教育改革来矫正这些“失误”,其成败不仅事关民众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也事关国家战略调整的基石是否牢固。
实现公平是最好的恢复信心的药剂。中国教育能否突围成功,教育公平能否实现也是个试金石。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说的那样,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此,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就不会仅仅是嘴上说说,教育的“战略地位”也就不会变成是“略占地位”,公正也就不会变成“对一部分人的公正是对其他人的不公正”。
第五篇:现代婚姻及家庭问题分析
现代婚姻及家庭问题分析
09秋社会工作 廖利锋
在现代,婚姻一般指男女得到社会及法律承认的结合,夫妻关系的建立和存在,从本质上看,婚姻是指为社会所承认的性关系。所谓婚姻是为社会所认可的,特别涉及男女双方制度化的匹配安排,现代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又是家庭产生的前提,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并由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共同生活的社会组织。婚姻和家庭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婚姻关系在一夫一妻制条件下指的就是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则既包括夫妻关系,也包括亲子关系,从广义上理解,还包括了各种血亲和姻亲关系。” 婚姻和家庭表达了特定的文化内容,包括性观念、生育观念、婚姻观、家庭观、特定民族或地区的特定婚俗,以及特定的家庭生活方式等。婚姻问题
•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婚姻家庭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势头。过去,婚姻家庭是一种高稳定的社会关系形式,婚姻家庭制度对每个在婚个体都有很强的约束力,离婚、违法婚姻、替代婚姻、性罪错等只是小概率事件,并未构成众所瞩目的社会问题。但是现在,在对待婚姻家庭问题方面,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呈现出价值多元化的特征。婚姻的神圣性开始受到怀疑,家庭因受到多种力量的冲击而变的飘摇不定。婚姻家庭领域突现出一系列问题。离婚率上升
违法婚姻增多。由于法律不够完善,重婚纳妾、姘居、婚外恋等丑恶现象在近几年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呈蔓延趋势。这种情况的存在和蔓延,对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形成严峻挑战。大龄未婚和独身浪潮
所谓大龄未婚人口,是指那些过了社会上通行的结婚年龄即“婚姻适龄期”而尚未婚配的28-49岁的男女,不包括离婚、丧偶。大龄未婚人口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无论从未婚人口总数来看,还是从各个年龄段来看,未婚男性人数都远远多于未婚女性人数;
第二。年龄愈大,大龄未婚男女人数相差愈多。另外,男女在文化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未婚男性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主要集中在农村或穷乡僻壤,而未婚女性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所以这两个群体的婚姻难问题很突出。但当代又出现了另一现象,即很多白领男女自愿晚婚或不婚,即所谓的“单身贵族”。他们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学习和享受生活,不愿轻易走入婚姻,为家庭所累。现在,这一生活方式已经得到白领层的光法认同,并形成了一种时尚。家庭暴力
目前,家庭暴力问题正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由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原因,以及妇女的特点,家庭暴力主要表现为夫对妻的暴力。施暴手段也是多种多样,日趋残忍。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伤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据有关部门调查,中国女性犯罪率一直是偏低的,如今女性犯罪率有所增加,与他们在家庭中遭受暴力和虐待有着直接关系。一些妇女“以暴制暴”的报复行为大多是在被逼无奈和无助的情况下采取的。
婚姻及家庭分析原因
• 认为社会在向工业化和城市化跃迁的过程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家庭作为其中一个个小的细胞也必然会经历某些变化。另外,也有人持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婚姻家庭领域的变化首先来源于观念领域的革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传媒和通讯手段的更新,以及世界性学术交流的开展,使得国内高文化阶层的人率先吸收了西方的性观念、婚姻观念、家庭观念、既而又身体力行。他们的文化权威的身份使得其行为成为大众模仿的对象,从而最终促成了中国新的婚姻家庭观的形成。经济学派
• 结婚时间早晚取决于结婚的预期收益,当人们估计结婚将会比独身为自己带来更多的个人福利时,他们就会倾向于结婚。由于现代婚姻关系远不如传统婚姻模式能够为婚配的双方提供个体福利,随着结婚的个人所得日趋减少,人们对婚姻的愿望也就逐渐减弱了。后者指出,现代婚姻并没有失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初婚年龄的大小更多的取决于个人收入的相对水平。当年轻人收入水平提高时,他们没有经济压力,就会倾向于早婚;相反,当经济收入比较有限时,他们就会因为手头拮据而不得不推迟结婚。
一、离婚问题
• 离婚以为着婚姻解体,家庭解组。“离婚自由”的口号由资产阶级在18世纪率先提出,它是对对封建制度的一种反抗。1792年法国在人权宣言中确认了离婚自由的个人权利。从那以后,离婚的人数缓慢增加,但是最近几十年,离婚率呈现陡涨的趋势,离婚问题已经成为最突出的婚姻家庭问题,它不仅具有世界性,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后续问题,如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独身者增多等。• 离婚原因分析
• 从家庭的微观角度讲,离婚的原因各家各异。概括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种:
• 兴趣不同、家务矛盾、草率结婚、生活作风问题、性生活不和谐、家庭暴力、一方病残、一方犯罪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如两地分居,不良生活习惯(赌博、酗酒)等。
• 从社会学的宏观角度分析离婚原因,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形成的观点主要有: •
1、当代婚姻脆弱的主要原因来自社会的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动了整个社会流动,而这种社会流动所形成的大面积的社会交往,势必冲击婚姻家庭。过去离家不易,与他人“老死不相往来”;现代科技的发展,便利的交通、通讯等,使得家庭的活动天地大大扩展,人们的交往频率、交往范围都增大了。在这种情形下,婚姻就不那么牢固了。见一个不一定思迁,见千万个就不能保证不思迁了。
2、婚姻的脆弱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转型期社会关系的脆弱。旧的观念、旧的道德规范被打破了,但新的观念、新的道德规范尚未确立,在这种新旧交替过程中,离婚率必然偏高。•
3、婚姻脆弱、离婚率高是工业化国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跨文化现象,婚姻的脆弱与婚姻基础有关。有些人认为婚姻只要有爱情就足够了,忽视了婚姻的世俗性。其实婚姻上的完美主义只能使人步入误区。
从总体上说,离婚率的高低是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道德、民族传统、社会习俗等诸因素共同制约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快速的变化,很多影响婚姻家庭稳定的因素发生了变化
• 从社会宏观角度讲,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 两大武器。社会应倡导心的婚姻家庭伦理,既不同于传统落后的 “三纲五常”等,也不同于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性自由等,应该是肯定人性的,也是庄重严肃点。消极影响:
• 离婚者自身要面对生活水准的降低,责任压力的加大,感情的创伤和孤独,不良舆论的困扰等。单亲父母由于生活的压力,可能对孩子的生活起居照料不周。但更为严重的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发育受到影响。通常父母离异已经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他们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敏感,更缺乏安全感,如果没有加倍的家庭温暖来补偿。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忽视,很不幸,于是自暴自弃,在多次社会调查中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可能受到影响,他们在同龄人中的犯罪率较高。积极功能:
• 对孩子而言,如果生活在父母婚姻关系已经名存实亡,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的家庭,会感受到父母之间的敌视,也很可能成为父母的出气筒,这些会使孩子过早的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到失望,从而对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及性格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如果父母离婚,孩子就能摆脱冷漠,敌视和怨恨的家庭氛围。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以件好事。对夫妇本人而言,离婚消除了紧张的根源,时他们得以平静轻松的生活。对策
• 防止离婚就要尽量保持婚姻的稳定,一方面,婚前的恋爱阶段应尽量做到深入了解对方,如对方的兴趣爱好,人品学识,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等。同时对待结婚要慎重,不能草率决定,应尽量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婚后则应该近可能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对象。俗语说:婚前要睁大眼睛,婚后要半闭眼镜。
• 从社会宏观角度讲,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 两大武器。社会应倡导心的婚姻家庭伦理,既不同于传统落后的 “三纲五常”等,也不同于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性自由等,应该是肯定人性的,也是庄重严肃点。
家庭暴力
(1)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的影响。
它使得男人对女人的暴力合理化,不仅男人认为打妻子很正常,而且受害的妻子也这样认为。,男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客观存在着不平等地位,大多数家庭中男人有经济基础,有政治权力,丈夫统治妻子。女性由于在经济上的依赖性削弱了她们的权力,使她们不得不服从男人。她们不仅易受暴力伤害,而且也不能挑战和抵抗暴力。(2)社会宽容的助长。
家庭暴力长期以来被视为家庭私事,邻居不劝、居委会不问、单位不管、不出人命执法机关不理,从而成为四不管的真空地带。这种不管实际上是默许丈夫对妻子的暴力行为。不愿介入,惩治过轻实际上是对施暴者的姑息纵容。• 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偏低。• 北京婚姻家庭研究会举办的大型婚姻家庭质量调查显示,丈夫是否打过妻子这一点与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有关。年轻的、教育程度低的以及除干部、知识分子以外的人有更大的概率打过妻子。另有资料显示,施暴者呈现“四多”的特点,即丈夫虐妻多,30-40岁年龄段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多,工人多 • 包二奶问题
• 重婚纳妾、包二奶、姘居等行为正在挑战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包二奶实际上是新形式下重婚纳妾的一种变形形式,实质上是没有合法婚姻的姘居。早在八十年代初期,一些沿海开放地区重婚纳妾,包二奶现在就已出现。到现在,无论是经济发达还是落后地区,上述问题已成为妇女群众投诉的热线,并呈增多之势。根据广东省反映,在有重婚纳妾、包二奶行为甚至更大范围的男性中,存在着以有能力养妾、包二奶为荣的价值取向、不少男性对此耗不隐瞒,甚至炫耀。包二奶的危害
• 严重违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败坏社会风气、冲击一夫一妻法律制度,如在保养二奶现象严重的东莞市,一些人将包二奶当作一种时尚、公开带着二奶会朋友,出入各种社交场合,甚至公开姘居。
• 严重破坏计划生育政策,产生大量的社会隐蔽人口。• 败坏党风,引发官员以权谋钱,造成腐败现象。• 导致家庭恶性案件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