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竹中学校训及三风1
大竹中学“三风”及校训释义与解读
校风:
文明团结
求实进取 教风:
敬业爱生
严谨博学 学风:
勤学善思
实践创新 校训:
以德为先
以人为本
一、校风
1、释义:
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和职工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反映全校师生的道德水准和治学执教的风貌。
2、解读:
(1)“文明”———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礼仪之邦,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传承文明,续写新的篇章。
(2)“团结”———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于种种艰难困苦、外患内忧之中生生不息、伟岸屹立,赖以团结进取为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动力。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进取就能胜利,“惟进取也故日新”。全校师生员工要以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于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倡导合和奋进的良好氛围,形成班子和谐、党政和谐、干群和谐、师生和谐、同学和谐的良好局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3)“求实” ———“求实”就是做事要实事求是,说真话,办实事;做到学习要扎实,为人要诚实,生活要踏实。(4)“进取” ———“进取”就是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获取知识要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奋力拼搏,才能成功。我们时刻要有积极的心态,创造读书学习、追求上进、永远向前的积极人生。教育学生努力做到“成绩面前不停步,困难面前有信心。”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二、教风
1、释义: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是校风建设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强调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2、解读:
(1)“敬业”——— “敬业”指教师忠于职守;敬业,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能积极去面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各项挑战。教师的敬业就是主动工作、甘于奉献。敬业是认清自我所扮演的角色,坚守自己职位本分,并秉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积极创造。主动工作是敬业的基本要求。只有主动工作,才能将教师的职业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倾心经营。甘于奉献是敬业的核心内容。只有甘于奉献,献身教育,才能找到教师道德修养的主要支点。积极创造是敬业的时代召唤。只有积极创造,才能在教学中追求变化,探索改革,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努力创造,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对象。
(2)“爱生”—— “爱生”指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3)“严谨” ——“严谨”就是教师不仅要有实干精神,也要有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一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教学工作不容许半点马虎,传授知识也不容许出现任何纰漏,也就是平常人们常说的不能误人子弟。
(4)“博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博学”是对教师学品、学问、学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以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学习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情性、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不难发现,那些文化层次不高的人,其眼神多少有点浑浊、迷蒙和呆滞,而那些学问修养深厚的人,则目光坚定、炯炯有神,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坐在他们身边,即使默默无语,也能感受到一种博大和深厚,如同夏日的月夜坐在海边。
学习需要刻苦,但更是一种快乐,是用努力酿造的快乐。“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是何等惬意,何等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在实践中读书;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探讨教法,更要了解学生。我们要永不间断地研究、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三、学风
1、释义: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是校风主要内容和校风建设的归宿。
2、解读:
(1)“勤学”—— “勤学”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桥”、是到达胜利彼岸的“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是良训”。师生只有尽力地、不懈地努力工作和学习,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善思”——“善思”是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在充分地接受知识的同时,经过认真地思考和消化,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自身素质。
(3)“实践” —— “实践”是指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进取等,养成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提倡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这样,知识就是动态的、活的、有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僵化的、无用的。陶行知提倡“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他还编了打油诗:“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我们提倡注重实践,训练技能,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的灵活程度。要自主地运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拓展知识的应用领域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技能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力。要求异求新,培育灵性,提高知识更新、重组和再造的熟练程度。通过学会提问方法、发散方法、质疑方法、提要方法、想像方法,并大胆质疑,大胆想像,提高对知识的变通、融汇和再造能力,培育创造性学习的勇气、灵气、才气,从而由吸收储存知识走向融汇再造知识,由模仿学习走向创新学习。
(4)“创新” ——“创新”是指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在面临和迎接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中,要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不畏失败的健康心态。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和社会发展的灵魂,也是教育改革的精神需要。我们要在工作中,思想要宽,敢于领先,大胆实践:思想要新,敢于标新立异,走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路
四、校训
1、释义:
校训,是将办学理念、道德要求、工作风格、生活态度等概述为警示格言的简洁规定,要求师生共同遵循,逐渐内化成为习惯。当然,各个学校如何进行概括,又必须群策群力,集中集体的智慧,反映学校的特色。
2、解读:以德为先,从个人角度来说,就是强调建功必须先立德,从学校角度来说,就是强调道德维系的基础础作用,先导作用,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即一切以人为中心。
第二篇:解读校训三风
国旗下的讲话
——解读校训三风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大家一起解读我校的“校训和三风”。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她是学校的灵魂。校训,作为一个标尺,在不断的激励和劝勉在校的全体师生,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我们新坍初级中学的校训是“立己达人”。“立己达人”取材于《论语》,出自大教育家孔子之口,她采用了古汉语常用的互文的修辞手法,即“立己立人,达己达人”,意思是自己成功也使别人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也努力使别人通达事理。我校以此作为校训,目的在于弘扬一种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希望全体师生都能用自己的良好形象作用于他人,老师们在此成就事业,同学们在此获取真知。
我们倡导的学校风气是“厚德、博学、尚礼”,《易经》里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道德建设;“博学”乃人人都需要追求的知识目标;至于“尚礼”,早在战国时期的荀子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作为高级生命体的人缺乏“礼”就不能生存发展,做任何事都不会圆满成功,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没有必要的礼仪规范,就不会安宁。基于上述理念,我们确定我校校风为“厚德、博学、尚礼”.教风是对我们的老师提出的要求。我们学校的教风是“修身、敬业、崇真”,诸葛亮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具体来讲“修身”就是一个人要饱读诗书、道德高尚、有一技之长。“修身”是立人育人之本;教风的第二个层面是“敬业”,所谓“敬业”指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那就是“敬业”,而“崇真”语出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之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的话概括了教育的终极目的。
下面我讲讲“学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把“乐学”——也就是快乐学习定位在我校学风的第一位,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同学们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求,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知识是为了运用,要把所学知识认真的付诸实践,这就是“笃行”;至于“日新”,《礼记》说得好,人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同学们如果坚持做到“乐学”“笃行”,那么每天就会有进步、有发展、有希望。
以上是对我校“校训三风”的简要解读,真心希望“校训”能化作我们的理想信念,“三风”在我校蔚然成风。今天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校训三风通知
关于公布山东技师学院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通知
各党支部,各处、室、系、部、中心:
为总结我院32年来的办学历史和成就,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凝练学院精神,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院党委在全院开展了征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活动。在“树正气,顾大局,讲奉献”大家谈活动中,广大教职工对“我院应确立什么样的校训?形成什么样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进行了积极探讨。宣传教育处对各系、各行政党支部的讨论意见进行归纳、提炼,形成了5套初步方案提交党委会研究。院党委对宣传教育处提交的5套方案进行了筛选和修改,确定了《山东技师学院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征求意见稿》,提交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在汇总各代表团讨论意见的基础上,宣传教育处又整理出2套方案提交党委会。2012年3月8日,经院党委会再次研究、论证,确定了山东技师学院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现公布如下:
校训:德技双馨
校风:严谨 务实 合作 创新 教风:博学善教 厚德立人 学风:勤学苦练 日新日进
我院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正式确定,凝聚了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是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院办学理念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填补了我院发展史上的一项空白。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体现着学院的办学特色,代表着学院的形象,也是学院遵循的价值追求和倡导的教育理念。各党支部,各处、室、系、部、中心要积极开展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宣传教育活动,深入领会其内涵,进一步培育具有我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学院精神,以此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文化氛围浓厚、培养质量一流的知名技师学院而努力奋斗。
附件:山东技师学院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释义
二〇一二年三月八日
附件
山东技师学院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释义
校训:德技双馨
“德”指道德、品行。“技”指技能、技术。“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君子进德修业”,中国人历来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技双馨”化用“德艺双馨”一词,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技能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以德铸魂,以技立身,“德技双馨”,强调了我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旨在激励广大师生在品德和技能两个方面不断提升自我,追求“双馨”的完美境界。教师要成为师德高尚、技艺高超的教育者;学生要成为品德好、技能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校风:严谨 务实 合作 创新
“严谨”,形容态度严肃谨慎,是对教与学的基本要求。“务实”,指讲究实际,不求浮华,旨在培养师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合作”,指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既定目标。倡导师生在工作、学习中形成上下一心的团队精神,互助合作,求同存异,共谋学院发展大局。“创新”,义出《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旨在激励师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不断追求新高,不断形成我院办学的新特色、新优势。教风:博学善教 厚德立人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要求每位教师知识、技能要堪为师表。“善教”指教师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理念,善于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才规律,因材施教。“厚德”源于《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君子应厚德育人,要求每位教师品德、行为要堪为世范。“立人”是指学院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学风:勤学苦练 日新日进
“勤学苦练”,义出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勤学”和“苦练”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唯有“勤学苦练”方能将知识、技能化为己有。作为技师学院的学生要成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更应如此。“日新日进”,义出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颐的《二程集》:“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倡导同学们在学习中“每天进步一点点”,形成温故知新、知新进步的风气。
第四篇:中学校训集锦
中国中学校训集锦
1.桂林中学:专心志、忧天下
2.从化中学: 严、勤、实、活
3.东源中学:立志 勤学 成才 奉献
4.长沙市雅礼中学:公勤诚朴
5.从化市民乐中学:严谨 求实 文明 进取
6.郑州正始中学:人生正始,伟业我待
7.广西南宁市武鸣高级中学:走光明之路
8.莲花中学:说实话,办实事,做真人,求真理
9.燕郊开发区冶金中学:敢吃寒窗的苦,成德才兼备人
10.平冈中学:诚、信、勤、朴
11.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12.仙桃市沔州中学:没有借口 没有不可能
13.瑞安中学:甄综术艺、以应时需
14.卢龙县中学:砺志、勤奋、谦慎、健美
15.遵义县虾子镇中学:团结、爱校、博学、尚礼
16.四川师大附中: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17.贺州市中学:教书育人 勤学奋进
18.绍兴市高级中学:和而不同
19.肥西中学:纯实勤严
20.丰顺中学:勤朴仁勇
21.江油市太白中学:勤奋、严谨 文明、进取
22.太平高级职业中学:创新 求实 团结
23.长来中学: 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爱国立学、勤奋拼搏
24.勤业上海市格致中学: 格物致知,求实求是
25.东莞高级中学:励志、勤学、求实、创新
26.邢台市第六中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27.城厢中学:博学、慎思、严谨、笃行
28.金陵中学:严谨,务实,创新
29.浙江天台实验中学:勤奋好学,求实创新
30.洪湖市园林中学:团结 求实 拼搏进取
31.湖南广益实验中学: 励志笃学,荣校报国
32.北屯高级中学: 公、诚、勤、实
33.四川省安岳中学: 勤、弘、信、公
34.荆家镇中学:团结、诚实、勤奋、守纪
35.中山市华侨中学:自强不息 敢争第一
36.徐州35中学校:求真 进取
37.陕西省长安县第一中学:踏着层层台阶登攀
38.河北衡水中学:追求卓越
39.崇贤中学:崇尚贤德
40.河南省实验中学:异想天开 脚踏实地
41.永城市高级中学:团结 求实 拼搏 进取
42.海城同泽中:明耻自强,振兴民族
43.台北市立信义国民中学:诚、信、勤、朴
44.广水实验中学校训:团结 求实 拼搏 进取
45.洪溪中学:重德、敬业、勤奋、进取
46.静宁县成纪中学:团结 求实 拼搏 进取
47.崇义县过埠中学:团结 求实 拼搏 进取
48.广东实验中学:爱国 团结 求实 创新
49.山西铝厂第二中学:团结 求实 拼搏 进取
50.云岗中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51.腾冲县第七中学:求实、认真、团结、进取
52.孝友中学:孝贯人伦 友睦天下
53.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五中:诚信 高效 创新 强国
54.赣州市厚德:厚德博学
55.周南中学:诚朴、健美、笃学、奋进
56.高密市育才实验中学:求实务实,稳妥塌实
57.湖北省中祥市实验中学:诚实 努力
58.象贤中学:任重道远、自强不息
59.山东莒南实验中学:崇德、乐学、自主、创新
60.江西省宜春中学:厚德博学,创新自强
61.肇庆市第四中学:立志、崇德、求知、创新
62.商南高级职业中学:厚德 自强 修技 立身
63.石鞋中学:诚信 和谐 公心 砺志
64.绵阳市游仙区街子中学:求实、创新、拼搏、奉献
65.广州市番禺中学:你行我也行
66.唐山49中:勤奋严谨,开拓创新
67.潮州市虹桥职业中学:勤学、惜缘、修身、创业
68.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同心同德、兢兢业业、求实创新
69.东洲中学:天道酬勤
70.进才中学:树立创造性志向,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才
71.复兴高级中学:求真
72.久隆模范中学:勤俭、勤劳
73.行知中学: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74.市东中学: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75.风华中学: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76.华师大一附中:做人求真、学问求实
77.上海中学:读书,明理,做人,成才
78.闸北八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奉献自我79.上外附属大境中学:读书、明理、成才、报国
80.控江中学: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81.建平中学:今天我以建平为荣,明天建平以我为荣
82.娄山中学:弘扬民族精神,做可爱的娄山人
83.奉贤中学:奉贤、至诚,明朗,力行
84.格致中学:格物致知,求实求是
85.上海市第二中学:诚、勇、俭、朴
86.平乐学校:理解学生 教在心灵;理解教师,勤学奋进; 理解自己,塑造人生
87.市北中学:活跃、和谐、求实、创新
88.上海一八九中:正真、敬业、自律、自强
89.七宝二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90.顾村中学:同心协力、淳朴严谨、勤奋刻苦
91.杨行中学:求实创新、团结奉献、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92.瑞金第一中学: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93.丰镇中学:团结、求实、奋进
94.闵行中学:勤、诚、礼、爱
95.东林中学:遵纪、团结、务实、进取
96.上海交大附中:砺志、博识、厚德、笃行
97.南洋模范中学:勤、俭、敬、信
98.龙川县黄布第二中学:遵纪守法、严教勤学、文明诚实、开拓进取
99.上海市宝山中学:民主、和谐、严谨、创新
100.濮阳市第六中学:成人 成才 成功
101.安仁中学:进德修业
102.滁州市市级示范高中临淮中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103.金石中学:格心致远,学达德彰
104.胶州市第四中学: 德才兼备 至真至美
105.东丽中学: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106.罗村高级中学:爱国立志 奋发进取
乐学善辩修德明志
现行桂林中学“三风”
校风:尚礼仪、倡民主、达和谐
教风:重修身、善教化、勇创新学风:学主动、思深刻、志高远 校训:崇德、励志、尚学、卓立
校风:心存感激、关爱生命、团结诚信、求实创新
第五篇:兴化市大邹初级中学校训三风等
兴化市大邹初级中学
校训:文明求真创新
乐学善思奋进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平等竞争互助合作 和谐发展
校风:诚信、博学、求索、笃行
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协作
学风:勤学、好问、自主、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