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刘备、赵云的年纪问题

时间:2019-05-14 19:3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刘备、赵云的年纪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刘备、赵云的年纪问题》。

第一篇:谈谈刘备、赵云的年纪问题

谈谈刘备、赵云的年纪问题 ——从京剧《龙凤呈祥》乔玄的一段唱词说起

周万峰

在京剧《龙凤呈祥》中乔玄唱的“劝千岁杀字休出口”是广大京剧爱好者都很喜爱的唱段。但唱词中有些说法是不合理和不尽妥当的。故京剧表演艺术大师马连良先生于1960年前后对这段唱词进行了几处修改。修改后的唱词有些地方合理了,妥当了,但有些地方仍是不尽合理和不尽妥当的。

一、乔玄的唱词有哪些不妥?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赤壁之战时,刘备乘孙权与曹操两家混战之机抢占了本应由东吴占领的荆州。东吴要刘备撤出荆州,刘备诡称暂借住一时,以后归还。东吴也明知刘备是耍赖,并无归还之意,但无计可施。正在这时周瑜得知刘备的甘夫人殁了,于是他与孙权定计,假托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将刘备骗到东吴来成亲,届时要挟刘备归还荆州,如若不还则将刘备杀掉。这段唱词就是乔玄向吴国太(孙权之母)和孙权讲述刘备的家世、出身、军事实力,分析杀掉刘备对东吴不利等情之后,劝孙权不要杀掉刘备,劝国太将计就计,将女儿嫁给刘备的。马先生修改后的这段唱词是这样的: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刘备本是靖王的后,汉帝玄孙一脉留。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白马坡前诛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惯取咽喉;鞭打督邮气冲牛斗,虎牢关前战温侯。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他四第子龙常山将,盖世英雄冠九州;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操兵个个愁。这一般武将哪国有,还有诸葛用计谋。你杀刘备不要紧,他弟兄闻知怎肯罢休。若是进兵来争斗,曹操坐把渔利收。扭转回身奏太后,将计就计结鵉俦。”

笔者认为这段唱词仍有下述不尽合理和不尽妥当之处:

第一、“刘备本是靖王的后,汉帝玄孙一脉留”这句说的含糊不明。大家知道,西汉、东汉共有24位刘姓皇帝,他们都是汉帝,那么刘备是哪个汉帝的玄孙呢?不明确。有的京剧演员对此也有看法,故有人早就唱作“景帝玄孙一脉留”了(今天几乎都这样唱了)。这样唱倒是明确了:刘备是“汉景帝的玄孙”。的确小说《三国演义》也是这样写的,称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见小说第一回)。看来唱成“景帝玄孙一脉留”是正确的了。其实似是而讹:刘备绝对不会是汉景帝的玄孙。所谓玄孙,就是孙子的孙子(从某人算起,到玄孙止,共是五代)。也就是说,某人的孙子就是某人祖父的玄孙。而汉景帝(刘启)继皇帝位是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140年(见“我国历代纪念表,《现代汉语词典》上附有这样的表);而刘备死于蜀汉彰武3年(公元223年),终年63岁(见小说第85回);显然刘备生于公元161年(过去都是虚岁,1 出生即一岁,因而223-62=161)。那么从汉景帝死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算起,到刘备出生那年(公元161年)止,这之间就301年了;请中老年读者想想:您的孙子就是您祖父的玄孙,这之间能用300年吗?更何况古人还是早婚的呢?在古代,从某人出生算起,到他有玄孙止,一般百年就够了。大家都读过白居易的诗《新丰折臂翁》。诗的开头写道:“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这位老翁88岁就有玄孙了,而且玄孙的年纪至少也有十三四岁了吧?否则老翁怎么能扶着他的肩行走呢?而汉景帝死时距刘备出生时就301年了,刘备怎么可能是汉景帝的玄孙呢?然《三国演义》的确是这样写的,难道《三国演义》的作者弄错了?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胜是汉景帝的第七子;刘备的先祖刘启(即汉景帝)当过皇帝这是事实,但称刘备是汉景帝的玄孙那明显是错误的。综上所述:笔者不揣冒昧,将“汉帝玄孙一脉留”和“景帝玄孙一脉留”一概改成“汉室宗亲一脉留”。笔者认为改成这样才是合理的。第二、“白马坡前诛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这句中的“白马坡前诛文丑”与小说写的明显不符。小说明明白白写的是在白马(地名)斩的是颜良,而不是文丑;文丑是在延津(地名)被斩的。因为这句唱词明显与小说写得不符,故后来有的演员就唱作“白马坡前斩颜良,延津诛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点头”了。这样唱是符合小说写的事实的,但笔者将“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点头”改成“在古城砍掉老蔡阳点头”。因为斩了就是斩了,“曾”“过”二字在此不妥当。第三、“他四弟子龙常山将,盖世英雄冠九州”中的“他四弟子龙”一说是错误的。《三国演义》从未说过刘备的年纪大于赵云。众所周知,刘、关、张桃园结义,刘备为兄,关羽次之(故称二弟),张飞为弟(故称三弟);那么称“四弟子龙”显然是说赵云的年纪小于张飞了,要不怎称为四弟呢?然赵云的年纪比刘备的年纪还大三岁呢,怎么能唱作“他四弟子龙”呢?

有人说了:“这是编戏嘛!何必认真呢?”不然。既然是编戏,不必认真,那么为何改唱作“景帝玄孙一脉留”?为何改唱作“白马坡前斩颜良,延津诛文丑”呢?还不是你认为它不合理才改的吗?错了就承认错了,不妥就承认不妥,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人问了:“你怎么知道赵云大刘备三岁呢?小说里没有这样写呀?”其实小说是写了的,只是它没有明写而已。笔者下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剖析,请读者看看有无道理:

诸葛亮第一次伐魏是蜀汉建兴5年(公元227年)3月(见小说第91回和第92回)。出征后的第一仗在凤鸣山赵云就力斩4将。这4将都是西凉太守韩德的儿子,且他们都“皆通武艺,弓马过人”。小说这样写道:“„„邓芝观赵云大胜,率蜀兵掩杀,西凉兵大败而走„„芝贺曰:‘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今日战前力斩4将,世所罕有’。”(见第92回)这是小说第一次提到赵云的年纪(也只有这一次)。公元227年赵云是70岁(过去都是虚岁,出生即一岁),显然赵云生于公元158年(227-69=158)。前面说了,刘备生于公元161年,所以赵云大刘备三岁。既然刘备的年纪小于赵云,那么乔玄唱的“他四弟子龙”显然是不合理的。故笔者将“他四弟子龙常山将,盖世英雄冠九州”改为“他部下子龙常山将,盖世英雄冠九州”,这样就合理了。第四、“你杀刘备不要紧”这句中的“你”似乎欠妥。乔玄(臣)跟孙权(主)说话怎么能称“你”呢?曹操对他的部下一般都称“大号”。在整部小说中刘备对赵云都称“子龙”,从未直呼其名“赵云”过,何况臣跟主说话呢?故将这句改为“主杀刘备不要紧”或“杀掉刘备不要紧”,这样才符合乔玄的身分。

第五、将“扭转回身奏太后”改作“斟酌(或“权横”)再三奏太后”。理由是:按剧 2 情,乔玄的这段唱是他向太后、孙权当面陈述他的看法;这样他理应面对着太后和孙权。即便太后和孙权在舞台上的所处的位置不同,那乔玄也要不时地注视着太后和孙权双方,决不能总是面对着孙权阐述理由,最后才“扭转回身奏太后”。就像某人跟俩人说话一样,你不能总是对着一方说,对另一方视若无人,那样是不礼貌的;更何况太后还是孙权的母亲呢?有人说:“这是演戏嘛!”对,是演戏。但“戏”可以这样演(即背对着太后和孙权,面对着观众唱),而“词”却不能这样写(即“扭转回身奏太后”,这样写很明显是为了凑足这句话是7个字),因为他欠缺合理性。故笔者改为“权衡再三奏太后,将计就计结鵉俦”。这样改后不论从表演的角度还是剧情的角度来说都是合理的。

2、赵子龙在长坂坡单骑救主时多大年纪?

赵子龙在长坂坡单骑救主的故事家喻户晓、尽人皆知,非常有名,但这时的赵子龙年纪几何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那么这时的赵子龙多大年纪呢?一般读者都会认为这时的赵子龙 也就是十八九、二十上下岁吧,不然怎么会这样英勇善战呢?其实这时的赵云已经是51岁的人了。何以知之这时的赵云已年过五旬了呢?因为:诸葛亮出山不久在博望坡大败夏侯惇使曹操甚为震惊,认为刘备是心腹大患。于是起大兵50万南征,“选定建安13年秋七月丙午日出师”(见小说第44回)。建安13年是公元208年。前面说了,赵云出生于公元158年。赵云单骑救主时正是建安13年冬季,这时赵云正是51岁(过去都是虚岁,出生即1岁)。年过五旬之人还能单枪匹马“怀抱幼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3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50余员”的确世所罕有。因为小说此前从不交代赵云的年纪,故读者都认为这时的赵云也就是二十上下的年纪。这也就难怪人们都接受了赵云是刘备的四弟的这种说法了。

还有,赤壁之战后赵云去“计取桂阳”(见小说第52回),取得桂阳后,桂阳太守赵范欲将其寡嫂嫁给赵云为妻,被赵云断然拒绝。后刘备得知此事也劝赵云娶之,也被赵云婉拒了。所以读者认为这时的赵云也就是二十左右的年纪,孰知这时的赵云都五十有二岁了。赵云都这样大年纪了,还未成亲,小说不做任何交代,而且桂阳太守赵范还欲将其寡嫂嫁给赵云为妻,赵云都50多岁了,赵范怎么知道赵云还没有妻子呢?而且刘备得知此事也劝赵云娶之。赵范欲将寡嫂家与赵云,虽不合理,但还勉强可以理解,而你刘备显然知赵云无妻嘛,那么一个52岁的人尚未娶妻,小说不做任何交代,这样写能说得过去吗?所以,不能认为小说这样写是合理的。

那么小说为何迟迟不交代赵云的年纪呢?因为不能交代,如果交待了赵云单骑救主时他都年过五旬了,小说的写法就会遭到质疑。因为岁数不饶人,哪有50多岁的人还能这样呢?作者为使小说好看,故事精彩动人,也就只好故意不提赵云的年纪了。那么京剧《龙凤呈祥》的编剧难道也不知赵云比刘备大吗?这不好说知与不知,我们不能臆测。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即便编剧知道赵云的年纪大于刘备,他也要像现在这样编,因为小说已那样写了,编剧就只能这样编了。从这里也可以折射出《三国演义》在这点上的写法是败笔。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历史小说,它不能像一般小说那样可以虚构。如果是一般小说,就说赵云单骑救主时是19岁又有何妨?。而且赵云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因而他死于何年,怎么死的,死时多大年纪,按旧小说的写法都要有个交代。这一交代不要紧,故事的合理性就大打折扣了。

三、桃园结义时刘、关、张年纪几何?

桃园结义时小说称刘备是28岁,这似乎有问题。前面说过:刘备死于蜀汉彰武3年,终年63岁。彰武3年是公元223年,由此推知刘备生于公元161年。而黄巾举事是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桃园结义也是那年,故184—161=23,可见桃园结义时刘备不是28岁,而是24岁。显然这与小说第一回称“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28岁矣”是矛盾的。如果桃园结义时刘备是28岁的话,那么刘备死时就不是63岁,而是67岁了(比曹操还大1岁)。显然,刘备的年纪在小说中是自相矛盾的。那么桃园结义时关羽、张飞的年纪几何呢?桃园结义时小说虽未提及他俩的年纪,但可以推算出他们的年纪来。关羽死于东汉建安24年冬12月,亡年58岁(见小说第77回)。建安24年是公元219年,由此可知关羽生于公元162年,因而桃园结义时关羽是(184—162=22)23岁(比刘备小1岁)。而张飞死于蜀汉彰武元年七月,终年55岁(见小说第81回)。彰武元年是公元221年,由此推知张飞生于公元167年,因而桃园结义时张飞是(184—167=17)18岁。

既然桃园结义时张飞才18岁,那么小说对张飞形象的描写显然是不合理的。比如小说写张飞“身长8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一个只有17周岁的人怎么会是这样的形象呢?当刘备问张飞姓名时,张飞说:“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当刘备说出自己的志向时,张飞说:“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见小说第一回)我想,每个读者看到这里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只有17周岁的人说的话,因为这样年纪的人,说话不是这样的口气。他这样小小的年纪就称自己“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他才17周岁,他何时去结交天下豪杰的呢?那些天下豪杰能与一个年纪这样小的人结交吗?小说的作者忘记了张飞这时的年纪了,就像赵云单骑救主时,作者忘记了这时赵云的年纪一样。张飞还对刘备说“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读者不禁要问:“一个只有17周岁的少年,怎么能自作主张,献出家中资财与刘备同举大事呢?难道张飞的家里就没有别人了吗?小说这样的写法不能说是合理的、严谨的。

当然,《三国演义》是名著那是毫无疑义的。它从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举事写起,一直写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亡为止,写了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全书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结构、组织了众多纷繁复杂的事件;而且有头有尾,前后呼应,显示了它巨大的艺术成就。说它是名著那是当之无愧的。但它有若干不合理之处也是言之有据的。

第二篇:简评赵云未被刘备重用原因

简评赵云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原因

西吉县沙沟中学 王尚秀

赵云简介

赵云(公元155年-229年),三国时期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失去父亲,母亲拉扯大。身高八尺,姿颜雄伟,早年在郡衙当差。初平二年,袁绍称冀州牧后,与公孙瓒相争,常山郡人公推赵云为头目,率领大伙去投奔公孙瓒。也在这一年,刘备亦来投奔公孙瓒。刘备对赵云非常亲热,常给以帮助。赵云亦视刘备为长者,为知己,有心相依。经过几年的奔波和反复观察,赵云对公孙瓒的表现明显感到不满意,感到他胸无大志,不识大体,只顾自己,不是可以依靠的主人,便寻机离去。不久,赵云因兄丧请假回家。刘备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依依不舍。赵云告辞时说,我终不会背叛您对我的恩德。建安五年春,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去投袁绍。当时,刘备单身逃出,狼狈不堪。在邺城遇见赵云,与赵云同床眠卧,密派其外出招募队伍数百人,对外皆称刘左将军部曲。从此以后赵云辅佐蜀汉的江山,从此,赵云追随刘备,转战南北,终身不渝。戎马一生直到自己去世;曹操取荆州时,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在万马从中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辅佐攻打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敌众,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在汉中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一、赵云自身原因得不到刘备重用

第一个原因赵云不拉帮结派而且为民着想。刘备平定益州时,欲大赏封地,诸将默然,只有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刘备只得大喜从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汉的满朝文武得罪尽了。他为官清廉。从刘备,孔明几次欲大赏赵云,赵云不受或分赏诸军,可见赵云为官必然清廉。清官自然就没钱笼络家将,估计他也是蜀汉那些贪官的眼中钉。我在想,若是蜀汉统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话,恐怕赵云更不好过。

第二个原因是赵云不喜好重权在握而指手画脚,投刘备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期,根本无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刘备都是寄人篱下,这是的赵云没有嫌弃刘备而是忠心耿耿的跟随刘备。等到刘备请出诸葛亮时,关羽、张飞皆愤愤不平,当诸葛亮吩咐赵云去在博望坡与敌人交手诈败时,他毫无怨言只是领命。

第三个原因赵云品性谦逊,性情冷静,善内政,从择定贤主,千难万险,追随不改见忠贞种看出,赵云实有大智慧。若赵云统兵,辅以一智谋之士,我肯定谋士之言他能听得进。这就是她默默无闻忠干一生,不求富贵,不求荣誉,胆敢相照。第四赵云做战英勇,每每身先士卒,长坂坡一人在曹军万马从中就出阿斗,定军山独自一人就黄忠;最难得的是,有大赏又不独自享受,而是分与诸军。这样的人不是帅才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帅才?我以为他的统兵能力不比关羽差。只是自己不显权贵及鞭挞士卒。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从而不愿统军。

二、赵云政治远见与诸葛亮一样且不阿谀奉承刘备。

1、刘备与诸葛亮在权力上的内在冲突让赵云做诸葛亮的警卫员

谁是谁的人,或者谁(上面、背后)有没有人,大约是一种中国式的说法。中国人是讲“人事”、论关系的,这种人事关系往往游离于体制之外(或曰体制之下),却又往往在暗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似乎三国人物也不例外。

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刘备与诸葛亮在权力上是有内在冲突的。刘备作为君主,自然希望手下的人聪明能干,但刘备又不愿让手下的人功高盖主,特别是善于权谋的人。诸葛亮便是让刘备感到矛盾的一位。刘备阵营里,智谋之士稀缺(不像曹操那样,顶级谋士一大群),所以在刘备阵营中,智谋之士的地位就因稀缺变得异常突出,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地位异常突出。而赵云一直留在成都陪诸葛亮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诸葛亮让刘备头疼,还在于他比刘备年轻二十岁,刘备不仅要考虑他与诸葛亮谁说了算,更头疼将来他那个不成器的阿斗与诸葛亮谁说了算。于是,刘备入蜀其间,似是有意地牢牢控制了“人事权”,不仅大肆破格任用魏延、黄忠等随同入蜀的人,还特别重用法正、李严等原蜀中智士。攻打汉中时,刘备亲自挂帅,法正为主谋、黄忠任主将,诸葛亮只是留在成都看家,同时兼任“后勤部长”。赵云只能陪伴诸葛亮做警卫员。

刘备亲手提拔的人,将来一般来说也是阿斗的人,至少不是诸葛亮的人,刘备可以接受他或将来阿斗下面有许多“小山头”,但要尽量避免出现“大山头”。诸葛亮似乎也明白了这一点,来日方长的他选择了韬晦之策,不干出风头的事了。比如法正因受刘备推崇,专横起来,大肆排斥异己,打击报复与其有过节的人,有人向诸葛亮报告,想通过诸葛亮向刘备进言,压一压法正的威风,诸葛亮表了一番法正的功绩,无奈的回避了这个问题(请注意,我不是说刘备把诸葛亮明确列为敌手了,而是说两人是在‘自己人’内部进行着微妙的权谋游戏)当诸葛亮要吊孝时赵云是警卫队长。原因只有一个诸葛亮与赵云在见识上相同。

2、赵云忠心耿耿刘备江山却忽视与刘备靠近而凭自己的主张与诸葛亮靠近

赵云是刘备创业初期入伙的,有一定“元老”的资格,但赵云一直不是刘备军事上的主力。赵云不被刘备重用,除了本人不会阿谀奉承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刘备的“元老派”中,赵云的资历自然比不得关、张,所以刘备事业前期的大事就要由关、张负责了(关、张中又以关羽之权为重),赵云只是默默无闻的尾刘备效力,但他的政治远见和诸葛亮一样,处处听从诸葛亮的因此刘备把赵云放在身边当卫士长了。虽然刘备的“生意”逐步做大时,要为新加入者提供上进的机会,但赵云仍然留在诸葛亮身边还是没机会。另一方面,刘备要从老家底中提拔人才,一般是为阿斗准备的,所以要提拔年轻的一代(如魏延),赵云与刘备、关、张基本是同一时代的人,所以也就不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了。倒是诸葛亮主政期间,赵云在诸葛亮北伐中“上场”的机会多了些。赵云后来的上场可能有“蜀中无大将”的原因,但我想诸葛亮比较器重赵云,才是主要原因,如果不是赵云此时上了岁数,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实际赵云与诸葛亮走的较近。赵云虽然不是阿谀奉承之人但也不会是个完全甘心平庸的人,从上述诸葛亮先后对赵云的重用来看,赵云有意无意向诸葛亮身边靠靠,或走走门子,都是符合逻辑的。而刘备这个小人则不重用赵云。

3、赵云极可能两次充当诸葛亮的代言人所以刘备不能正视赵云

赵云的生平中有两个重要的“举措”一是刘备占成都,得益州时,当时众人提议把成都田地分赐给有功的诸将,但只有忠心耿耿的赵云明确提出反对,认为应该让益州人民安居乐业,刘备采纳了赵云的意见;二是孙权袭荆州杀关羽后,刘备要兴兵讨伐孙权,赵云又明确提出反对,认为国贼是姓曹的,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灭曹魏上,这次刘备不听赵云的,结果落了个一败涂地。这两件事均见于《三国志》裴注引的《云别传》,虽算不上正史,但后世读史者一般认为可信度高,由此赵云正直、持重的品格很受后世称赞。

先说第一次,刘备入成都,确实有点儿乡下人打进大城市的劲头(像明末的李自成那样)。据说刘备围攻成都时,为了追求“重赏之下有勇夫”的效果,曾向众兵将许诺,“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三国志 刘巴传》裴注引《零陵先贤传》)。军队进成都后,“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兵器都不要了,都急着找财宝去了。当时要分城中房产和城外良田的意愿,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对于这种粗野的行为,最看不惯的应该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文化修养高,心里有更大的事,自然会对贪恋钱财,以至破坏“军民团结”的事反感。赵云可能也看不惯,但诸葛亮的这种感觉应该会更强烈一些。诸葛亮未说而赵云却说了。诸葛亮为什么不亲自“发言”呢?上面不是说了嘛,他要韬光养晦,避免出风头、或与刘备发生正面冲突,如对法正的专橫便采取了避让的态度。赵云则不然。赵云长期担任刘备的卫士长,与刘备私交应该不错(至少是很熟),再加上赵云地位不高、权势不重,说话自然可以随意些,不易引起刘备的猜忌。所以诸葛亮委托赵云发言,是比较合适的。但对于蜀汉的江山社稷是衷心可鉴。

大家知道,联吴伐魏是诸葛亮的“专利”。刘备入蜀后,基本上也是按照诸葛亮的这个战略布局的(如关羽伐魏即是如此,关羽没和孙权搞好关系那是他个人的事),不想孙权抄了关羽的后院,让刘备失去了半壁江山,这下诸葛亮联吴伐魏的方针基本上破产了。但从诸葛亮主政后的表现来看,他还是坚持这一战略规划的。也就是说,诸葛亮此时从战略上仍然坚持反对与孙权翻脸,只是眼下吃了大亏,诸葛亮好没面子,就算是在这种军国大事上应该不惜和刘备碰撞一次,也没有底气了。所以只有赵云忠心耿耿的提出联吴伐魏的主张。刘备大败后,诸葛亮痛惜地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 法正传》)。此时法正已病故,从诸葛亮的痛惜中看出阻止刘备伐吴仍是他的首选,只是当初他想阻止,却难开口。诸葛亮没开口,地位不高的赵云却“跳出来”发言了,我们从赵云阻止刘备伐吴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赵云强调曹魏为国贼、首敌,正是诸葛亮的一贯思想,只能说明赵云让心怀鬼胎的刘备不能正视赵云,而走到人生尽头,丢失大部分江山,悔之晚矣。才在白帝城托孤时让赵云辅佐那个不争气的阿斗。

三、赵云的出生为布衣

在封建社会一个人的出生很重要。刘备的招牌就是帝室之胄,大汉皇叔,他的正统身份决定了他必须讲究个人出身,而赵云出身低微,最早只是个义兵头领,这就难登大雅之堂了。仅举一例。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仅仅因为赵云出身布衣,自己兢兢业业一生也没有统军,也没有出人头而默默无闻的使主一生。

第三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 张飞,赵云的故事情节及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的故事情节及性格特征

诸葛亮,他胸怀大志,具有文韬武略,有着远大的抱负,在隆中隐居时,就自比管中、乐毅,后来,协助刘备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可以说,他的一生极富传奇,是个知恩答谢的忠臣。

曹操,1.爱有才能之人(活抓关羽不但不杀,还封喉...长坂坡见赵云神勇而下令不准发“冷剑”)

2.爱才同时也忌妒有才能之人(杨修因才能而任命于曹操帐下“主簿”一职,因聪明而三戏曹操,被曹操斩首)

3.生性多疑和心狠手辣(暗杀董卓计划败露后,逃至他父亲好友家中,主人命其儿子磨刀杀猪,曹操听见磨刀,以为主人为图赏金而准备暗杀自己,将其全家杀害(只有主人一人因去买酒而暂时幸免)事后,有怕主人因家人被杀而告发自己行踪又将主人杀死)

4.好色.(攻打赤壁之时,建立座铜雀台,想占领江东后把大,小二乔,安身与台中供他晚年欲乐.他儿子曹植所作“铜雀台”一诗中都有提及

赵云缜密,沉稳,忠勇,自律

关羽他集忠于君,善与友,正义,武力,智慧,勇气,毅力,大志于一身。他集骄傲,狂妄,轻敌,自大于一身.张飞粗犷急躁有急智

刘备 既有仁心又有虚伪的一面,最后还有骄妄,重用贤臣 谦虚谨慎重义气 讲信用

第四篇:谈谈辩证法问题

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1915年,1925年首次发表在《布尔什维克》杂志第5、6期合刊上,后编入《哲学笔记》。这是列宁对1914—1915年研究哲学问题的总结,虽然全文只有三千多字,却是是寓意深刻、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标志着列宁的哲学思想从形而上学的认识水平进到辩证法的认识水平。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诡辩论的总结,也是对他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所提出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的进一步说明和发挥。文章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强调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文中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阐述了形而上学发展观与辩证的发展观的根本对立,说明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着重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分析了绝对和相对、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等哲学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提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著名论断。这篇论文是列宁研究辩证法问题取得的理论成果的突出表现。它补充和深化了《辩证法的要素》一文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九十年后再读这篇文章,我们理当从更全面的哲学史角度来认识其的意义和思想内涵。由唯物论发展到知性辩证法、乃至于理性辩证法,是世界观哲学的认识发展经历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哲学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论发展为辩证法,是世界观哲学认识水平的历史进步,这个进步是思想的飞跃,标志着哲学思想走向成熟,这种成熟使人达到辩证法的自觉。列宁的认识发展,正也经过了这样的过程,但又有所区别。

列宁的哲学思想建立在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分析和批判基础上,黑格尔在论述辩证法时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它只反映出认识过程的特点是通过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论述结构表现出来的封闭的圆圈。但是却没有反映出辩证法是开放的系统。列宁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提到:

“不论是黑格尔(见《逻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中现代的“认识论者”、折中主义者、黑格尔主义的敌人(他不懂黑格尔主义!)保尔•福尔克曼(参看他的《认识论原理》第……页304)都把认识看作一串圆圈。”

列宁明确提出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内容是永远增加着的。他说:

“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的整个哲学体系),——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说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

我们说,看到了唯物与唯心对立性质的确立,而没有看到其同一性质,是形而上学式的观点;把握了唯物论与辩证法之间的同一性而忽视两者的对立性,则是知性辩证法的观点。理性辩证法,是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事物转变为事物的本质,把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具体矛盾中。在知性辩证法看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在辩证法内部则是同一的,没有矛盾的。理性辩证法认为,本质内部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辩证法的实质。因此,在辩证法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对比来看,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是封闭的圆圈,它具有极限,即起点和终点;辩证法的特点是开放的系统:它的范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两者的特点恰恰是相互矛盾的。这也正构成了科学认识论的理论体系具有的特点:由相互矛盾的两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列宁在具体论述时这样提到: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 在这里,列宁把认识过程比作无限的近似于一串圆圈,将他的这一思想提升到本质高度,剥离出其特征,就可以得到科学的理论体系应该是封闭的圆圈和开放的系统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科学理论所应具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列宁的思想体系是从理性辩证法高度把握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以及逻辑学三者的同一关系,通过这篇文章和其他类似著作,可以确实的说列宁对于辩证法的认识深度已经上升到理性辩证法的高度。

另一方面,列宁把黑格尔的很多观点上升到了理性辩证法的高度,但却忽视了唯物论和辩证法之间的对立性,使黑格尔提出的一些理性辩证法的观点从间接性的本质高度下降到具有直接性的知性辩证法层次上。

在谈到发展观时,列宁对比了两种基本的发展观点(毛泽东的《矛盾论》开始提到的“两种宇宙观”基本就来源于此):

“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

根据第一种运动观点,自己运动,它的动力、泉源、动因都被忽视了(或者这个泉源被移到外部——移到神、主体等等那里去了);根据第二种观点,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

第一种观点是死板的、贫乏的、枯竭的。第二种观点是活生生的。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分析两种观点的具体内容,第一种发展观: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显然,这种发展观把握了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减少和增加。而重复运动这种形式,则是机械运动具有的特征。可见上述两种运动形式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产物。

第二种发展观,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这里强调的不再是运动的表面形式,而是运动的内在动力,运动的源泉。由于事物内部具有矛盾性,矛盾双方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导致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第一种观点停留在运动的表面形式上,它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只有重复,没有转化,因此这种发展观具有片面性。第二种观点深入到运动的本质中,把握了自己运动的源泉,把握了变化的本质是飞跃和质变。这两种观点分别处在不同的认识层次上。它们二者之间属于形式和本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将两种不同的发展观从外部直接对立起来,从而作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本质区别看待起来,这是知性辩证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把握了运动的形式和本质之间具有的对立性,忽视了它们二者之间具有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表现在二者都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运动的形式。它们之间的对立性表现在:一个从表面形式上把握了运动,结果得出发展变化具有的直线性和周期性;一个从本质上把握了运动的特点,结果得出发展变化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运动。

列宁提出这样的两种发展观,是出于当时在革命斗争中同修正主义斗争的需要。但是在哲学上将革命实践经验直接作为一般规律,是不够科学的做法。从方法论角度上讲,对比法不能准确地把握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之间的本质区别,只能从形式上将它们二者区分开来。当人们通过对比方法将客观的运动形式与主观的认识方法直接挂起钩来之后,就会导致客观运动形式向主观思维方法的转变,结果直线性和周期性的运动形式就同形而上学的认识方法直接等同起来,而螺旋式和波浪式的运动形式则与辩证法直接等同起来。这种将主观的认识方法和客观的运动形式直接挂钩的结果,导致了辩证法的运动形式中失去了直线性和周期性。因为人们把这种运动形式当作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排除在辩证法之外了。在实际中,直线性和周期性的运动都是客观存在的将两种运动形式同两种发展观联系起来、等同起来,是主观意志作用的体现。在现实中两种运动形式都是具有客观性的,它们各自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因此在两种运动形式之间不存在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问题。

以上的分析比较好的体现了知性辩证法的缺陷,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知性辩证法通常采取外在的对比法进行分析和论述问题,理性辩证法则采取矛盾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论述问题。然而必须明确的是,理性辩证法与知性辩证法也不是对立的关系。真正的科学辩证法,它的基本标志是将理性辩证法和知性辩证法作为其中的两个环节,收揽在自己的理论著作中。其中理性辩证法构成了本质环节的辩证法,知性辩证法则把握了形式上具有的特点。本质和形式二者紧密结合,成为一体,这就是科学辩证法具有的特色。结合对这篇著作的思考去理解现实问题,很多疑问都会迎刃而解。比如说,我们往往会憧憬一个自由而有秩序的社会,但最终常常迷失在追求绝对的自由或秩序上。这是人类社会固有的矛盾之一,而看似相反的两个方向,却是互相关联引起的。我们本能的渴望自由,但人本身的不自信和对未知的恐惧会促使我们将自己交给一个信任的团体,这种信任如果不像其表面那样可靠最终就会促成暴政与独裁。辨证的去看这个问题,就会知道真正的自由与秩序都不会存在,对其中一项的单纯追求都会促使其走向反面。惟有牺牲部分的自由与秩序,才能达到社会的平衡。

又比如说,我们常常认为民主就代表了民权,实际上民主这个词本身也包含了矛盾的对立面,民主可以代表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在形式上体现为少数服从多数制;民主也可以代表普遍的利益,即均等而有限度的权利,形式上可以体现为一票否决制。这两者的对立显而易见在于,一旦多数人否定了少数人的权利,普遍的利益立刻遭到破坏,反之亦然。对于同一个问题,两者是无法并存的,而这两者又都是避免出现极权的必要措施(如果认为极权仅指少数极权),因此只有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磨合不同民主的适用范围。

最后,作为新一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规律来提高自身的哲学认识水平。同时我们也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随着不断的实践被继承和发展,未来也将诞生更系统、全面、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那又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一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指导实践的最佳准则。

第五篇:《谈谈辩证法问题》读书笔记

对立统一律

——读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有感

在文章的开头,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列宁在把它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论述之后就把它作为认识规律来论述。列宁首先提出问题,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问题,列宁明确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在为了说明“对立面的统一”这一辩证法的命题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先进成果,首先提到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段话。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在2400年以前就说过:“因为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所以在把它分为两半时,这两个对立面就显露出来了。”列宁还指出:“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他说:“一切事物自身都是矛盾的”,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又说:“在对象的本质中发现本质自身所具有的矛盾(本来意义上的辩证法)”。最后,列宁还指出亚里士多德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兜圈子,徘徊动摇甚至反对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列宁批判地继承了哲学思想的先进成果,唯物地而且科学地解决了对立丽的统一问题,并把它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是辨证的,认识也当然是辨证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的根本规律,当然也是认识的根本规律。辩证法作为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就其内容而言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说:“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旺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就是说,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是外部世界运动的一般规律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就必须反映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就必须遵循认识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前进。列宁举出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分析事物矛盾运动的典范。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总和中、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马克思运用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根本方法,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经过分析。马克思指出商品有两重性,即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由此又分析出矛盾具有两重性,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从而形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就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矛盾的萌芽。接着马克思又分析了价值形态的矛盾运动,指出由于劳动力成为商品,于是货币转化为资本。最后,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内部矛盾。从而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占有剩余价值;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的矛盾,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所以,列宁说:“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列宁以马克思为例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就必须把对立统一规律“当作认识的规律”。

科学发展史证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列宁首先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和正确性,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由科学发展史所证明了的普遍规

律。列宁说:“辩证法内容的这一方面的正确性必须由科学史来检验。”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普遍的客观世界的规律和人们认识的规律,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因为它是以科学的发展为依据的,是为全部科学发展史所证明了的。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列宁举了科学领域中的五个方面的例证,指出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数学中是正数和负数,微分和积分的对立统一;在力学中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立统一;在物理学中是阴电和阳电的对立统一;在化学中是原子的化合和分解的对立统一;在社会科学中是对立阶级之间的对立统一等等。这就有力地证明,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在矛盾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运动发展的,因此,对立统一规律是一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因而是最普遍的客观规律。辩证法内容的这一方面,既不是猜测,更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对全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列宁在对帝国主义及其战争的综合考察中,在对当时世界各种矛盾的深刻研究中,在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与对立统一律。《谈谈辩证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而言,它起了承先启后的重大作用。毛泽东的光辉著作《矛盾论》与邓小平“特色理论体系”都是对列宁这篇短文的继承和发展。

下载谈谈刘备、赵云的年纪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刘备、赵云的年纪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谈大学生诚信问题

    谈谈大学生诚信问题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它在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保持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在中......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一、 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在1915年写的一篇笔记式的短文。1914~1916年列宁被迫侨居在瑞士的伯尔尼。在这期间,列宁阅读了大......

    谈谈城环境污染问题

    精细化工与城市生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林 峰 一、国内外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精细化学品及专用化学品定义及分类 众所周知,精细化工即精细化学工业,是生产精细化学品的......

    《谈谈辩证法问题》读后感

    简析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摘要 列宁于1915年在瑞士的伯尔尼写成《谈谈辩证法问题》,他集中体现了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列宁在对帝国主义及其战争的综合考察......

    谈谈水污染及治理问题

    谈谈水污染及治理问题 德清三中高一(6)“水污染”课题组水被称为“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命物质。有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一个人光喝水不吃饭能活7天,而光......

    谈谈“怯场问题”演讲稿

    谈谈“怯场问题”演讲稿高二3班 章静怡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是高二3班的章静怡。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谈谈“怯场问题”。说起“怯场”,我要介绍一个名词——恐惧症。恐惧症......

    谈谈素质教育与升学率问题

    谈谈素质教育与升学率问题 勐海县西定乡中学钟友明 教育的忧虑问题很多很多,作为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就更多了。比如:教育与就业难问题,教育与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教育与学生心理键......

    谈谈软件测试面试问题[范文模版]

    前段时间公司招聘软件测试人员,虽然基本上都是招的应届毕业生,但我还是从现实以及网络上找到了一些应聘软件测试/QA的面试问题集,当然这个也都不会有标准答案的,现在只是以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