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美英对法的政策分析(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19:2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战期间美英对法的政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战期间美英对法的政策分析》。

第一篇:二战期间美英对法的政策分析

一、英美对法国崩溃后政权政策的演变

二战期间美英对法的政策分析

[摘要]二战中法国败降,组成以贝当为首的维希政府统治着剩存的法国领土。而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则流亡伦敦领导了自由法国运动。在与反法西斯盟国关系中,英美对法国时局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英国处于战时及战后自身安全的需要积极支持戴高乐;而美国则为了战后称霸,肢解法国及占领法属殖民地,所以更愿看到一个四分五裂的法国,坚决抵制坚持抗战的戴高乐及其自由法国。美法矛盾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美国对夺取战后世界霸权的战略追求,削弱孤立英国、防止英国与己争霸的考虑,控制法国殖民地、属地的意图,对法国政治现实和未来走向的判断失误,信息不全、情报不确导致决策的盲目性以及罗斯福和戴高乐之间不和谐的个人关系等因素。

[关键词]英国;美国;自由法国;戴高乐;维希政府

法国作为大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二战中号称有三百万军队的“欧洲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纳粹德国的进攻下,不到六周就面临军事上的崩溃,最后只能体面的投降。主战派被压制,最后流亡伦敦组织自由法国运动。面对法国这种时局,英美出于各自国家利益采取了各自对法政策。

一、英美对法国崩溃后政权政策的演变

纳粹德国的闪电战狂扫欧洲,法国军事崩溃。鉴于此,1940年6月11日丘吉尔在布里亚尔英法首脑会晤后预言:“法国正接近有组织抵抗的最后阶段。法国人能有某些方法继续斗争,甚至将来可能出现两个法国,一个是媾和,另一个是从法属殖民地进行有组织的抵抗[1]。”事实证明英国首相是 [1]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伦敦:卡塞尔出版社,1948年。

一、英美对法国崩溃后政权政策的演变

言之不谬的。

6月6日主战派雷诺总理辞职后,法国总统勒布伦授权副总理亨利·贝当元帅组阁。新政府上台后第一个新行动就是通过西班牙大使向德国转交照会,探寻法德停战的条件。翌日,贝当在波尔多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时表示:“法国应该停止战斗,在不丧失尊严的情况下寻找结束军事行动的方法[1]。”6月22日贝当政府与德签订了停战协议,规定:法国北部和西部工业发达地区的三分之二领土为德军占领,剩余地区划为非占领区,由设在维希的贝当政府管辖,法国舰队集中在土伦等港口,在德军监视下解除武装。这样德国占领当局通过贝当政府间接控制了法国舰队和海外领地。

法国投降和新政府的上台揭开了英美与法国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在英美两国产生了不同的反应,也考验了英美的统治集团。在法国贝当政府向德国请求投降的当天,不甘做亡国奴的法国国防部和陆军部次长夏尔·戴高乐飞往英国伦敦,图谋在英国伦敦组建“自由法国”运动,在海外树起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旗帜,以重新恢复法兰西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当时,戴高乐孑然一身来到英国伦敦,“我双手空空。我的身边连一个军队或组织的影子也没有。在法国,我没有人拥护,也没有声誉;在国外,我也没有名望和地位[2]。”法国驻英大使馆也拒绝收留戴高乐。戴高乐将军能否在英国立足以完成其宏愿,关键取决于英国政府的态度。

英国在欧洲推行的传统外交政策是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便于英国推行其欧洲霸权政策。如今,纳粹德国横扫大半个欧洲,欧洲大陆的均势已经完 [1]马岱熙,《试论1940—1942年英美与法国维希政府的关系》,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2]夏尔·戴高乐,《战争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

一、英美对法国崩溃后政权政策的演变

全被打破,甚至连英伦三岛在法国败降后也面临法西斯进攻的全面威胁。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后,英国需要一个人站出来代表法兰西民族继续对纳粹德国作战,即使法国本土停战,也要设法在海外培植和支持抗德力量,以免抗击德意法西斯的全部重任落在英国的肩上,增加英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负担。当戴高乐将军来到英国伦敦时,英国政府对是否支持、帮助这位“不速之客”却是意见分歧。英国政府中的多数成员对戴高乐持观望立场,或主张另寻地位和名望更高的人选。战时联合政府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陆军大臣安东尼·艾登力排众议,主张支持和帮助戴高乐,在英国给戴高乐一个立足之地。在丘吉尔首相的支持下,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使用英国广播公司的电台在伦敦发表了著名的“六·一八”讲话,号召凡是抗德的人士同他进行联系,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兰西抵抗的火焰不应该熄灭,也绝不会熄灭。”6月22日,法国贝当政府同纳德国正式缔结停战协定后,戴高乐又立即在伦敦发表广播声明,严正指出贝当政府由于投降敌人已经失去了正统性,并正式宣布成立“自由法国”,发誓“要把自由还给世界,把荣誉归还祖国!”6月23日,英国政府发表声明,不承认贝当政府。英国政府还撤走了驻法国的大使,并与维希法国政府断绝了外交关系。6月28日,丘吉尔首相承认了戴高乐为“自由法国”抵抗运动的领袖,支持戴高乐建立一支由自愿人员组成的武装部队,支持法兰西帝国任何地方的抵抗运动。

1940年7月3日,为阻止法国舰队落入德国人手中,英国发动了“弩炮行动”,突袭法国大西洋舰队。这一事件导致英国与维希政府关系的破裂。维希政府甚至扬言要报复英国,于是英国开始全力支持自由法国运动。8月7日,丘吉尔首相和戴高乐将军签署了在英国组织、建立和使用法国志愿军

一、英美对法国崩溃后政权政策的演变 的协议,确立了“自由法国”的军队在英国领土上的地位,并规定由英国政府“垫款”提供训练和装备。戴高乐将军表示“自由法国”军队“准备参加反对共同敌人的战斗”,宣布他作为法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只接受英国最高统帅部的“一般指示”,从而保持了“自由法国”军队一定的独立性[1]。这一协议成了英国政府和“自由法国”相互关系的法律基础,是英国政府支持戴高乐将军抗德的一个重要而又实际的行动。它表明英法两国在战时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反法西斯同盟的新关系。

美国与英国相反,对戴高乐采取了冷淡态度,不承认自由法国的合法性。在法国败降后,维希政府成立,戴高乐在伦敦高擎起法国抵抗运动的火炬时,他明确地告诉法国人民:“你们要记住,法国不是孤单的。它没有被孤立,在它的后面是一个广大的帝国,并且它还可以与英帝国结成同盟,大英帝国控制着海洋,正在继续战斗。和英国一样,法国还能够充分地利用美国的取之不尽的资源。”这表明,戴高乐最初深信美国会支持他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会支持法国人反对纳粹和投降纳粹的维希政权,他也确信,尚未投入战斗的美国“更为强大的机械实力将给我们带来胜利”。[2][8]但是令戴高乐失望的是,6月底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宣布:“美国将继续保持与维希政府的外交关系。”他解释说:“在没有人首先承认法国新现状的情况下,经常保持关系这意味着事实上承认了这种局势。”[3]随后美国的做法遭到了众多的非议,但在当时美国特别是罗斯福总统有着不便说明的动机。后来丘吉尔首相也承认了这一做法。因为维希政府有利用的价值,美国关注的是法国舰队、[1]夏尔·戴高乐,《战争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

[2]夏尔·戴高乐,《战争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

[3]马岱熙,《试论1940—1942年英美与法国维希政府的关系》,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一、英美对法国崩溃后政权政策的演变

法属殖民地和对美国安全有至关重要的海外领地的命运。美国长期认为维希政府是唯一能顶住德国的压力,维护法兰西实体的政府。这也许是美国长期拒不承认戴高乐及其领导的自由法国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由于戴高乐从事着反法西斯的活动,美国仍愿意为其提供援助,以减轻自身的压力。1941年11月11日,美国开始把英国租借物资的一部分转让给戴高乐,但只是“作为一个军事单位”,而绝不是作为一个主权国的政府接受这些物资的。[1]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仍与维希政府保持着外交关系,而与自由法国关系并没有改善,反而因为自由法国占领法国海外两个岛屿——圣皮埃尔与密克隆,而进一步恶化了两者的关系,因为那两个岛屿有大功率电台为德国潜艇提供消息危胁着美援英物资,美国希望与维希政府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英国同意自由法国武力占有。美国对此极为生气,美国国务院更是对戴高乐恨之入骨。

罗斯福在与丘吉尔商讨《联合国家宣言》签字时,丘吉尔建议将宣言文中“各国政府”一词改为“各国政府和当局”,目的是使自由法国在未获得承认为一个政府的情况能够在宣言上签字。美国拒绝了这一建议。1942年1月1日,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其中包括荷兰、比利时、波兰等流亡政府代表,但是却没有自由法国代表。戴高乐对此愤愤不平,他在回忆录中写道:“12月里,联合国家宣言讨论通过,接着由26个国家的政府签字,而我们并不在内[2]。”接着美国在占领北非的“火炬”计划中执行了超越和排斥自由法国的政策。美国与维希政府驻北非的总司令达尔朗达成协议,法军停止抵抗,法属北非归达尔朗管辖。美国期望这 [1]赵克仁,《试析美国对法国抵抗运动的态度》,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2]夏尔·戴高乐,《战争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

一、英美对法国崩溃后政权政策的演变

样可以减少因法国的抵抗而出现的巨大损失。但是这又冒犯了自由法国和其他抵抗组织。他们怀疑这不是纯粹的权宜之计。无论如何,罗斯福是不相信达尔朗的,不久,达尔朗被刺杀,罗斯福才如获重释。美国1942年10月6日在租借法中提出对法国进行直接的援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承认戴高乐。占领北非后,美国又扶持了吉罗将军以钳制戴高乐将军,同时开始装备吉罗的军队;而英国支持戴高乐并通过其中东司令部装备效忠戴高乐的部队,使英美对法政策陷入严重分歧。1943年1月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美英达成妥协,要求戴高乐与吉罗讲和。但被戴高乐拒绝。随着战斗法国的影响扩大,迫使吉罗主动与戴高乐和谈。两者出于时局考虑共同组建法国民族委员会来领导法国国内外的抵抗运动。戴高乐与吉罗同任主席。但是由于吉罗的平庸,最终失去影响被赶出委员会。这使美国极为恼火,更加深了对委员会的厌恶感。民族委员会成立后,以取得盟国的承认为外交的中心任务,美国在法属北非的最高军政领袖艾森豪威尔、墨菲认为只有承认民族委员会,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在法属北非的利益和地位,有助于美国下一步在意大利和法国北部的军事行动,建议政府迅速承认民族委员会。苏联亦表现承认意向。但是罗斯福仍拒不承认。虽然美英为此召开魁北克会议但仍不能达成共识。1943年8月26日,苏联率先承认了民族委员会的合法性。

随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英国一再督促美国改变对戴高乐的态度,由民族委员会接管法国解放区。但美国拒不同意,甚至秘密制定了筹建法国占领军政府,培训有关人员并试发行军事法郎。罗斯福私下表示:“我唯一感 6

二、英国支持戴高乐的原因

兴趣的是,不要任命戴高乐和民族委员会为法国政府[1]。”

美国这种企图撇开戴高乐和民族委员会的做法遭到戴高乐的抵制。1944年3月26日戴高乐公开把民族委员会改称法国临时政府,并为接管法国解放地区做准备。

1944年6月6日,盟军开始在法国北部登陆,戴高乐领导的法国国内抵抗力量给予登陆盟军大量的、极其重要的支持与协助,这不仅使美国人看到戴高乐的战斗法国在盟军进攻法国作战中的巨大价值,而且也使他们看到法国民众热烈支持和拥戴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在另一方面,法兰西民族委员会的代表迅速进入盟军解放地区,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鉴于上述情况,加上来自英国、苏联方面要求承认法国临时政府的巨大外交压力,以及法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巨大政治影响,只有戴高乐势力可以与之抗衡。罗斯福权衡再三,决定改变对法政策。1944年7月6日,戴高乐应邀访问美国。7月11日,美国政府承认法国民族委员会是法国人民事实上的代表。10月23日,美国、英国和苏联同时宣布承认法国临时政府。

二、英国支持戴高乐的原因

戴高乐能从孑然一身最终成立自由法国,组建一支正规的法国志愿军,并最终代表法国光复巴黎恢复了大国地位。同时能以战胜国身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这一些可以说都因为英国的帮助。当然戴高乐及自由法国的努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英国之所以帮助法国,是因为经过二战,旧的国际格局遭到了破坏,大 [1]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下册, 商务印书馆, 1984年。

二、英国支持戴高乐的原因

国力量的消长发生了新变化。尤其是英国被削弱,法国被击溃,而美苏实力增长。要想在欧洲立足,英国需要法国的帮助。

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两个世纪的时间内凭借其强大的实力,一直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的势力虽然已经衰落,经济上被美苏德等超过,但它还掌握着一个庞大的殖民体系的财富,有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海军,控制着全球水道上一些关键性的战略据点,加上苏联遭到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美国回复到孤立主义的状态,在20年代和30年代的国际关系中,英国仍然起着重大作用。但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不可能与美苏抗衡。如果说英国在战后还够得上是世界级的大国的话,那充其量也只不过是第二流的。如何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如何使英国在战争结束时赢得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这是英国政府时时关注着的。现实的问题是:

(一)在希特勒德国被打败以后,苏联的势力毫无疑问地要向西边发展,欧洲大陆上将没有一支能够与之抗衡的军队,欧洲大陆上的均势会被打破;

(二)结束战争以后,美国会不会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样,迅速回到孤立主义状态?美国准备在战后的欧洲下多大的赌注来抗衡苏联?美国在欧洲的驻军能维持多久?(三)战争结束以后,即使美国打算在欧洲长期存在下去,美国会不会特别注重英国的作用?是不是会把英国凉到一边与苏联来瓜分欧洲和世界? 所有这些问题和疑虑,都需要英国去寻求新的盟友和力量,以尽力保持战后欧洲的均势。抗衡苏联也好,反对美国控制与美国讨价还价也好,英国需要在战争结束时取得十分有利的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采取了许

二、英国支持戴高乐的原因

多措施,英国对戴高乐自由法国运动的态度和政策,也服务于这一总的目标。英国希望保存一个完整的法国,保存法国的海外殖民地,由它所扶植的人员掌握解放以后的法国政权,并希望各派武装力量能够在戴高乐的旗帜之下联合起来。

1943年7月,陆军大臣安东尼·艾登就英国对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政策向丘吉尔递交了一份长长的备忘录。艾登指出:英国战后的主要问题是遏制德国,在德国东边同苏联达成的一些条约协议,必须与在西边的强大法国达成谅解才能取得平衡。不论美国对维持欧洲的平衡是否采取合作态度,战后出现一个独立强大的法国,对英国的安全来说是完全必要的。战后英国不得不同法国一道工作,甚至应该比同美国合作得更密切。英国对戴高乐的政策必须以恢复欧洲较小盟国的独立和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为目标。艾登在1943年5月同戴高乐会谈时表明了与此相同的观点。他告诉戴高乐:“这些年来,我们的政策一直没有改变,我们愿意看到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法兰西在世界政治中发挥作用”。[1]艾登还在各种场合批评了美国对自由法国运动的政策,说罗斯福对戴高乐太残忍。麦克米伦也批评了美国的对法政策,强调了英国与法国搞好关系的重大意义。他在1944年3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我担心美国人把他们的对法政策搞得一塌糊涂,并且还拉我们去支持他们。我很能理解英王陛下政府在这个微妙时刻决心同他们抗争的困难,但是我担心这会在法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恶感。麻烦的是,这在战后不会真正有损于美国人,然后随着俄国力量的日益增长,我却感到我们非依靠法国和其他中 [1]安东尼·艾登,《艾登回忆录清算》中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

三、美国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矛盾成因分析

欧国家同我们合作不可”。[1]英国政府积极支持戴高乐目的就是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塑欧洲大陆的均势,利用具有强烈民族主义的戴高乐同苏联抗衡,同时牵制在西欧影响日深的美国势力,即利用戴高乐来反苏制美,重新恢复欧洲大陆的均势,使英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主人”,便于战后继续控制欧洲事务。战后在欧洲大陆上崛起一个强大的法国,防止德国势力东山再起,对于英国的安全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法国败降后,只有戴高乐飞赴伦敦希冀重新恢复法兰西民族的荣誉与尊严。虽然英国政府鼓励法国反对停战的持有不同政见的人士在法属非洲另组流亡政府。但不幸的是,搭乘“玛西丽亚”邮船前往北非的25名法国议员在到达当地被当地总督洛盖将军软禁,同年十月被押回维希受审。而英国发动的“弩炮行动”,使维希政府在海外的舰队丧失战斗力。法国舆论哗然,扬言报复英国。从伦敦召回大使,正式与英国断交。此时美苏尚未参战,英国孤军奋战,只有支持一些流亡政府从道义上赢得胜利。更重要的是希冀这些国家虽然本土停战,但是在海外的殖民地仍继续与德战斗减轻英国的压力。丘吉尔首相曾致函贝当元帅,说道:“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没有一位法国领导人到非洲与我们携手合作。”[2]所以英国只能选择戴高乐将军,这是历史的选择。

三、美国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矛盾成因分析

在二战中,美国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一直处于矛盾中。但追究原因 [1]哈罗德·麦克米伦,《麦克米伦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82年。

[2]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伦敦:卡塞尔出版社,1948年。

三、美国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矛盾成因分析

应是美国的,美国出于自己称霸的野心而排斥戴高乐。

1、美国对维希政权重要性的考虑

贝当政府败降后,维希政权手中掌握了两张可以影响时局的王牌。一是法国海军。根据协议,维希政府接管了法国舰队和海外属地。而法国舰队是世界优良的海军之一,属于世界第四、欧洲第二。无论站到任何一方,都能使战局逆转。试想法德联手,控制海洋,阻断运输,将使英国处于全面封锁的境况。事实上,希特勒也对法国舰队垂涎三尺。只是由于贝当元帅毫不退让,才使得法国舰队保留下来。二是法兰西殖民帝国仍完好无损,拥有众多战略要地,特别是法属北非。如被德国占领,德国就会轻而易举的在地中海上切断英国通过苏伊士运河与海外领地的联系,还可横行大西洋直接威胁到美国和拉美国家的安全。罗斯福总统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与维希政府保持了外交关系,并许诺只要维希政府保持舰队的中立和殖民地主权的完整,将保证在将来恢复法兰西帝国的地位和完整。反之,则等于送给德国一门直接瞄准美国的大炮,不仅法国复兴无望,而且有损法美的传统友谊。事实证明美国押在维希政权的赌注没有白扔。

同时美国还利用维希政府作为美国的情报基地,莱希留上将在中立国外交官的帮助下,获取了许多重要情报。但丘吉尔曾对美国的做法大为恼火,视美国对英国的背叛。可后来他不得不承认“由于这种外交关系,我们得以确保观察员、情报员和监督员在法国。尤其是在北非的存在。”[1] [1]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伦敦:卡塞尔出版社,1948年。

三、美国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矛盾成因分析

2、美国推行排斥、压制法国的政策,根本原因是夺取战后世界霸权

众所周知,自近代以来的几百年时间内,欧洲一直占据着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中心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开始衰弱。美国试图问鼎世界,但威尔逊失败了。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依靠传统势力和影响,通过国联,仍操纵着国际事务。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特别是战争初期希特勒连连得手、法国溃败、英国独守英伦三岛的局势,使罗斯福敏锐地看出了这一事态演变的深刻内涵。他决心要紧紧抓住这一良机,在击败法西斯集团的过程中一举完成美国称雄世界、控制全球的霸业。1940年法国的溃败,在罗斯福看来,它作为一个大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国关注的是,在政治上如何把法国和它的帝国控制在手,在军事上如何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而危及自己。美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严守两项基本原则:第一,在美国进入非洲、地中海地区作战之前,法国及其属地、殖民地,法国军队特别是海军应保持中立。当然,这种中立是在美国的影响下并符合美国利益的中立。第二,在两个法国(自由法国与维希法国)并存的局面下,法兰西国家的主权已经引起争议。因此,美国在涉及法国的一切政治、军事、经济问题上,坚持只同相关的地方当局打交道,这两项原则同自由法国运动的精神和主张是根本对立。[28]戴高乐认为,鉴于维希政权已不能代表法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自由法国作为法兰西利益的捍卫者,有权暂时行使法国和法兰西帝国的全部主权。双方立场、观念和利益的完全相背,其结果必然是无穷无尽的冲突和矛盾。所以美国采取压制、排斥一个自由法国的壮大,甚至妄图分解法国以利于自己战后称霸世界。对此戴高乐曾经深刻地指出:“罗斯福的野心是极大的。他

三、美国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矛盾成因分析 的智慧、知识、胆量成了他的野心的资本。他的国家是一个强国,而他是这个强国的领导人,这就使他的野心找到了出路。而战争又给他的野心造成了机会。„„自从美国参战以后,罗斯福就认为和平(应)是美国的和平,应该由他独自决定如何安排,经受着灾难考验的国家应该听从他的定夺,尤其是法国,应该把他当做救星和命运的主宰。”[1]戴高乐这番话,是他多年与美国统治者艰难交往的切身感受,它确实抓住了美国战时对法政策的本质所在。

在战时关系中,美国不承认戴高乐政权,认为戴高乐政权不符合民族自决原则。民族自决原则是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著名的《大西洋宪章》中提出的,1942年1月在美、英、苏、中等26国共同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中又予以重申。针对当时溃败分裂的法国,罗斯福总统认为:法国的主权取决于法国人民,只有摆脱了奴役的法国人民才有权自由选择适合于他们的政府形式和国家领导人,任何国家均不得将任何政府、无论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强加于他们头上。美国认为戴高乐政权赖以建立的“内在合法性”与该原则不符。不少人认为,贝当政府的行为虽然“背理”,但是“合法”;戴高乐的行为虽然“合理”,但是“违法”。表面上看确是如此,但表象不能代替本质。1940年的法国是受德国刺刀的保护的,根本没有自由可言,哪里会有民选政府。但是民族利益又要求有一个权力机构来领导法国战斗力量。而符合这要求的只有自由法国。其实,美国统治集团之所以对戴高乐及其政权死抱教条不放,真实意图绝不是他们要捍卫“民主自由”的原则,捍卫法国人民的“神圣权利”,而是藉此为挡箭牌阻挠法国的复兴。美利坚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囿于“法统”的民族。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1]夏尔·戴高乐,《战争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

三、美国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矛盾成因分析

3、美国对法政策也是削弱、孤立英国

美国要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而英国则不甘心放弃这一地位。双方争夺最激烈的是由谁来控制欧洲。英国要维持在欧洲的传统影响,就必须要由欧洲大陆强国的支持,而这一强国只能是法国。所以必须复兴法国,它的对法政策的核心是:恢复法国的战前地位,使其成为英国欧陆均势政策的基础。1943年7月,艾登在一份备忘录中集中概括了英国关于欧洲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必须以恢复欧洲较小盟国的独立和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为目标。”“在处理未来的欧洲问题上,我们大概不得不和法国一道合作,甚至比和美国合作得更为密切。因而„„不应允许我们的政策受到他们(美国)政策的支配。”[1]对于这一点,英国人清楚,罗斯福更是清楚明了的。他不仅看到了英国需要利用法国在战后控制欧洲、平衡美国的企图,而且意识到英法两国在维护其殖民利益上是彼此一致的。所以,绝不能让英国掌握有关法国事务的主动权。那只会威胁到美国战后的霸权。于是美国千方百计的阻挠英法的接近,尤其是在对戴高乐的政策上,美英的矛盾和斗争,几乎贯穿了整个战时美英同盟的始终。

4、控制法国属地来加强和巩固美国战后的霸权

在二战期间,美国以战时需要为由,抢占殖民地,企图摧毁欧洲老牌殖民帝国为本国的经济打开海外市场,尤其是战败的法国更是其首选。但是在戴高乐的思想中,法兰西“伟大”的根基之一就是法兰西帝国。失去帝国,法兰西就不成其为法兰西。在这方面,他的观点同丘吉尔完全一致,立场同 [1]安东尼·艾登,《艾登回忆录清算》中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

三、美国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矛盾成因分析

丘吉尔一样坚定。戴高乐解放、复兴法国的目标、范围不仅仅是法国本土,而是包括整个法兰西帝国。在法国战败、分裂、被占领的情况下,戴高乐对殖民地的问题尤其敏感有高度戒心。每当他发觉英美有“不轨”图谋时,总是奋起反击,顽强抗争。

5、情报失误,信息片面也导致美对法政策的盲目性

很难想象一个致力于世界霸权的国家在情报工作中漏洞百出。在战时美国情报主要来自驻外使节和地下秘密情报网。李海和墨菲是罗斯福钦定的对法政策的执行人。但是可悲的是与两人打交道的人几乎都是维希分子或亲维希的人。正如戴高乐所言,他们“认为跟他在城里常吃饭的人就代表法国”。[1]这就决定了他们所了解的情况必然是片面的、非客观的,只利于维希政府。美国正是依此制定政策的,对戴高乐横加指责,颇失公允。

而同时,在美国统治集团内,有一批对戴高乐持反对态度的人,他们的言行不能不影响到罗斯福;当然罗斯福本人对戴高乐也并无好感,这都影响了美国对法的政策。而美国国务院自一开始对自由法国运动就毫无好感,他们对戴高乐“简直是恨之入骨”。赫尔、韦尔斯总是怂恿和支持罗斯福对戴高乐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此外在美国的一些法国流亡者的诽谤与中伤。这批人大部分是具有相当社会地位的各界名流,法统思想很重,许多人虽不赞成停战,但也反对“由一个级别最低的将军来代表法国”。这些人也影响了美对法的政策。

此外,从戴高乐方面来看,他亦有自身的局限使罗斯福难以接受。戴高 [1]夏尔·戴高乐,《战争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

三、美国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矛盾成因分析

乐是从一个军人逐渐成长为一名政治家的。战争爆发前,他始终埋头钻研军事理论与军事艺术,从未涉及政治活动。“六·一八”以后,他突然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事务,他的政治外交活动十分自然地受到军人素质的影响。戴高乐脾气暴躁、性格刚直、处事简单,在面对问题时,往往缺乏协商的精神、灵活的策略以及圆滑的技巧,总是像军人那样,习惯于不断地反击、挑战和对抗。这种方式,既使人容易误解,又让人感情上难以接受,加深和扩大他同罗斯福的冲突。

前面三部分论述了美英战时对法政策的演变及其各自采取政策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英国还是美国都是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来对待法国败降后的戴高乐自由法国和贝当的维希政权。英国支持戴高乐是为了将来联法对付实力已经扩张到东欧的苏联,同时牵制如日中天的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当然英国也有防范德国东山再起寻机报复。企图平衡各种力量恢复欧洲均势,使自己成为欧洲的主人。当然一个强大的法国也有利于英国与美国在殖民地的抗争,维护英国的利益。但从根本上讲则是戴高乐从事的事业是正义与伟大的,它必将赢得正义舆论的支持,英国政府只是歪打正着支持了一项正义的事业。

反观美国,美国战时目标是以美国最小的代价,最为迅速地击败法西斯国家,战后目标则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全面扩张美国的全球利益。一般来说,尽管美国的战时目标具有民族利己主义的特点,但在整体上还是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的利益是一致的,而战后目标则明显带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国在战时政策都兼顾了这两大目标。决定了美国必将与英法产生矛盾,特别是自由法国。因为戴高乐是一个典型

[其他参考文献] 的民族主义者,他要复兴法国必将与美国产生冲突。战后五六十年代的事实证明了,戴高乐领导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始终高举民族主义旗帜,牵制了美国的霸权行径。

美国对自由法国政策一再碰壁、屡屡受挫的事实深刻表明,象美国这样的头号经济强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压力,都无法将自己的统治、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一个民族,都无法阻止一个以坚定意志维护独立自由的民族的前进。本来这一失败足以使美国有所反省、有所清醒,不幸的是,美国至今并未认真总结教训。

[其他参考文献] 张世均,《论二战时期英国对戴高乐政策演变》,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周乾,《二战时期美国对自由法国政策的演变》,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第11期。

诺曼·科根(美)罗小光,节译《美国对抵抗运动的政策》,世界史研究动态(京),1991年第9期。

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

谌焕义,《战时英美对戴高乐政策的比较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2卷第4期。

哈罗德·麦克米伦,《麦克米伦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82年。彪晓红,宋永成,《北非登陆前美国不承认自由法国的客观原因》,历史

[其他参考文献] 研究,1997年第7期。

严双伍,《二战期间美法矛盾成因析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7期。

宋永成,《民族自决原则与戴高乐政权的合法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第二篇:美英政治制度比较

美英政治制度比较

李晓东

摘要:英美两国同属西方文明体系,两国政治制度是也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建设颇具影响。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西方政治文明,不断借鉴西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加快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

关键词:英美 政治制度 比较

英国曾雄霸世界一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它已经雄风不再。但二战后,英国重振雄风的努力从未停止过,英国资本主义的活力也未丧失殆尽,及至今日,它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仍不容忽视。这些同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在行政、立法和司法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起的一套较为成熟的政治制度有极大关系,可以说,适应英国社会需要的政治制度是它雄霸世界的重要基础。美国自1789年成立联邦政府以来虽然只有 短短200 多年的历史,但己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国。与此同时,在继承西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从而促进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英美两国同是西方大国,又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的政治文明不仅对本国而且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建设颇具影响。今天,中国在不断加深“改革、开放 ”,并借鉴西方和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英美两国在政治制度建设上的经验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能够加深对政治文明的理解,更加有针对性的加于借鉴。

一、英美两国国家形式比较

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工具。国家一经建立 ,统治阶级势必要随之建立起适应自身利益需要 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相应的国家结构。这种与统治阶级利益相适应 的政权组织形式及相应的国家结构就是 国家形式。国家形式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 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即政体;另一方面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之间的关系结构,即国家结构。

1、英美两国政体比较。

政体指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各国政体在形式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主体的设置、产生、组织、运行方式等方面。比如、在当代西方国家,有以议会立法机构作为权力主体的政体形式,也有以国家元首作为权力主体形成的政体。

当代西方国家的政体主要分为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种。英国是西方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其政体经历了从 1 7世纪末到1 8世纪上半叶数十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通过与封建专制统治进行长期斗争,于 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和1701 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其后,历经演变,直到18 世纪,行政权才开始从国王手里转到责任内阁手中。此后,英国议会、内阁、国王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才最终确立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美国是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国家。这一体制的特点是:第一,总统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直接任命并领导内阁,内阁对总统负责,内阁中可不设总理职位。第二,在总统制政体下,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权力分离,并相互制约。

2、英美两 国国家结构比较。

西方国家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单一制和复合制。

英国是单一制国家。它有单一的宪法,有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国内各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没有脱离中央实行独立的权力,对

外不具有国家的外部标志。在对外关系上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美国是实行复合制中的联邦制国家。它由许多州结合在一起组成联盟国家。在内部事务 中,联邦和各个州自成体系。它有在全国范围行之有效的联邦宪法,有全国共同的联邦权力机关,各州也有自己的宪法及在本州进行活动的权力机构。联邦和各州依宪法划分各自的权力范围。联邦中央政府管辖全国的外交、军事、财政、立法等事务,各州必须遵守联邦宪法,并在不违反联邦宪法的条件下制定本地区的宪法和法律,管辖本地区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项具体事务。联邦对外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二、英美两国宪法比较

西方国家宪法中的基本原则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政府以及民众等理论学说的总结,它主要包括:“主权在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治”、“分权与制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五项原则。这些原则在英美两国宪法中都得到了体现。但由于两国历史背景和国情不同,其宪法也不尽相同。

英国是典型的拥有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它的宪法体系极为宠杂,主要包括了各种宪法性法案,判例和宪法性惯例。正如一位学者所说:“英国的宪法是一 种机构、原则和实践相结合的复杂的混合物”。它的特点是:成文与不成文相结合、人民通过法律规则取得他们的各种权利、议会的至尊、不明确的三权分立。

美国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在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宪法形成了四项主要原则:分权和制衡,联邦制,权力有限的政府和司法审查。虽然这些原则依然是宪法的基础,但通过正式修正、司法解释、立法和惯例四种主要方法,宪法已有了很大改变。但正是这种改变才使它得以延续至今。

三、英美两国立法制度比较

英美两国的立法制度在大的原则方面大体相同,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在立法机关的构成方面,英美两国都为两院制,但英国的两院制近乎徒有虚名,因为自2 0世纪初改革以来,英国上院的权利几乎被剥夺殆尽,成了一个摆设。上院又称贵族院,主要由世袭贵族、被封的终身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主教等组成。下院称为平民院、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每五年选举一次。大选中获多数议席的政党为执政党,其党魁由国王任命为首相,组成内阁,内阁对下院负责并受其监督。

美国立法机关是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国会每两年一届,众议院议员任期两年,到期全部改选,参议员任期6年,每届 国会届满时改选1/3参众两院议员皆由选举产生,参议员代表各州的选民,众议员代表的是各选区的选民。参众两院地位和权力平等,立法权由两院共同行使,任何一院通过的法案必须送交另一院通过,任何一院对另一院通过的法案都拥有绝对的否决权。

四、英美两国行政制度比较

在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中,由于行政权力不断扩大,无论实行议会制还是总统制,政府都在现行政治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议会的地位和作用较前下降了。

英法两国在其政治体制中,都是行政权力优先,但两国适应各自的国情,采取了不同的结构和方式。

英国实行的是二元行政体制。这种议会制下的二元行政体制是君主制长期演变的结果。原来由君主享有的权力逐渐转移到政府和首相手中。国家元首虽然体现了国家和政权机构的连续性,但没有权力也没有办法实施自己的政策,只能扮演一种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角色。在英国,国王是世袭的国家元首,同时是政府首脑、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世俗领袖。

但国王是“有职无权的虚君,有象征国家、保障宪法和维持平衡三种职能”。

美国实行的是一元制行政体制。总统由普选产生,握有重要的否决权,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多数派政党代言人于一身。

美国总统的行政首脑地位一方面来自宪法、成文法和习惯的规定,同时也要来自民选代表和公众舆论的认可。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连任不得超过一次。

五、英美两国选举制度比较

选举制度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民主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第一,选举是目前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府和议会合法存在的重要依据,也是表现公众意愿的最好外部形式。第二,选举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轮换制。这种在否定封建终身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对防止专权、专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轮换制也是实现国家权力和平转移的重要方式。第三,选举制度有助于形成广泛的民主意识,从而促进选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加强。

与美国相比,英国的选举制度有以下一些特点:

1、选举费用较少。英国的选举费用,包括各政党的总部和各选区的竞选费用,比起美国那种“有钱人的游戏”要逊色的多。

2、竞选活动简单。一般来说,英国的选举制和选举活动,倘以美国相比,都比较简单:在选举权方面,不存在美国那样的法律障碍,不必通过文化测验,不必付选举税,也没有居住的期限。此外,没有反对选举的社会和种族压力,选区的划分也比美国更加公平合理。在大选中,电视所起的作用不如美国总统选举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对此政府有严格的规定。

3、选民的变动性增加。战后以来,英国选民在选举中的摆动呈现出不断加大的趋势,由此带来选举的不稳定性增加。

4、政治上的极端分子在选民中没有市场。英国选民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渐进改良是他们的最优先选择。

选举是美国政治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美国选举制度的特点是 :

1、选举费用较多。通常的说法是:在美国,选举是“有钱人的游戏”,金钱是“选举的母乳”;“没有金钱就谈不上竞选”。竞选的职位越高,经费需求越大。

2、竞选活动复杂。如在候选人资格上,美国存在一系列复杂的规定。此外,电视在美国选举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至形成美国独特的“电视政治”现象。

六、英美两国政党制度比较

政党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中具有特殊地位,它与选举、议会、内阁等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西方国家的政治又叫政党政治。政党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中枢,联接着政治体制中的各种因素并广泛深人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政党在英美两国的政治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体制上来说,英美两国都属于两党制,但他们又各具特点。例如,,尽管英国保守党与工党在政策纲领方面在近年来己逐步接近,但两党的差别,要比美国两党更加明显。英国政党组织严密,党员众多;美国两党则情况不同,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美国的当选总统自动成为本党代言人。执政党掌握行政权,但不一定掌握立法权,国会中的多数议席往往被对立的政党占有。竞选失利的政党处于涣散状态,没有严密的组织和当然的反对党领袖。英国的议会内阁制的二元政党体制则情况不同,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成为当然的行政首脑,组织内阁,既掌握行政权,又掌握立法权。竞选失利的议会第二大党成为法定的反对党,组织“影子内阁”,为下次大选中获胜上台做准备。通过以上对比英美两国政治制度可以看出,英美两国在基本的政治价值观上有较为一致的地方,如政体与国家结构的历史继承制,立法和宪法原则上的“主权在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治”、“分权与制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执掌权力上的选举制、轮换制,党派制度上的多党制,相对强权行政的制衡与限制等等;但基于两国历史和国情的不同,两国在政治制

度上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体现了两国尊重本国历史和国情的“求实”精神。两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既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一些普遍价值,又体现了两国依据各自历史与国情的独创性与创新性价值;它们既为世界其他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参照,又为自身政治文明发展和经济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于处于工业化、信息化过程中,并致力于政治制度、政治文明建设和创新的中国来说,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扬祖功等著《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世界知识出版社

〔2〕 吴大英、张明澎主编《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经济管理出版社

〔3〕 周民锋等主编《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学号:200830106042班级:行政管理081姓名:李晓东

第三篇:美、英、澳3家主流媒体奥运报道分析

美、英、澳3家主流媒体奥运报道分析

摘要:关键词: 主流媒体 北京奥运会 报道主题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2008年8月4日-8月13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后10天)的时间段内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泰晤士报》以及澳大利亚的《悉尼先驱晨报》网络版的北京奥运会相关报道,考察西方主流媒体对北京奥运

关键词: 主流媒体 北京奥运会 报道主题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2008年8月4日-8月13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后10天)的时间段内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泰晤士报》以及澳大利亚的《悉尼先驱晨报》网络版的北京奥运会相关报道,考察西方主流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主题、特色和技巧。

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事,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一方面,中国希望借奥运的平台向世界展示其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世界也希望乘奥运的东风进一步走近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大国,对这一正在日益现代化的东方大国多几分了解。因此,北京奥运会以其特殊的意义吸引了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充分报道。为了了解国际著名媒体眼中的北京奥运会“故事”,并从中借鉴传播技巧,笔者将在本文中探讨分析美、英、澳的3家著名报纸的网络版2008年8月4日-13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后10天)的时间段中的北京奥运会相关报道。选择以这3家报纸(网络版)为考察对象的理由如下:

《泰晤士报》是英国影响最大的报纸,并且闻名于世,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纽约时报》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日报,并且以“档案记录报纸”著称,声名远扬,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力。这两家报纸分别作为欧美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西方世界报刊传媒对现实的呈现、构建。而《悉尼先驱晨报》则是澳大利亚历史最为悠久的报纸,也是该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在西方社会中,澳大利亚这一大洋洲的英语国家从发达程度上来说与美英相比有差距。将之包括进本文的研究实例中有助于提高本文考察对象在地域分布和发达程度分布上在西方的代表性。至于以网络版为考察对象,则是为了方便资料收集。

一、研究时间段中3家美、英、澳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量

通过对研究时间段中被选定的3家美、英、澳主流媒体网络版的内容进行考察,笔者发现它们都发表了大量围绕北京奥运会的文章,显示出其对这一由中国举办的世界体育盛会的高度关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网络版上可以不断增添上最新内容,在操作上笔者只能依据其在上网考察、下载时见到的文章进行讨论。)

《纽约时报》网络版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行了广泛、大量、密集的报道。8月4日,该报出版了长达12页的奥运会专版,刊登了多篇介绍北京奥运会的长文,并配以大量彩色照片。从8月4日到13日,从下载的文章量来看,每天有10来篇,或者超过这一数字。《泰晤士报》网络版上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量虽然不及《纽约时报》,但从下载的文章看也有80多篇,与同期其他主题的文章数量相比,也已占据明显优势,凸现出了其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之高。《悉尼先驱晨报》网络版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尽管从文章篇幅看比不上美、英的两家媒体,但在数量上却远远超出了上述美、英两家媒体:多达200多篇。

这些无不说明西方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这些关注可以说一来缘起于奥运会本身,二来也反映出其对我国作为本届奥运会东道主国家的关注度。众所周知,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上最重大的体育赛事,也是参与国家最多的体育盛会。其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更快、更高、更强的箴言,“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的目标,“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以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1]的精神,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公众,历届现代奥运会因而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而作为2008年奥运会东道国的中国不仅有着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而且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焕发出新的惊人活力,其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发展和进步令世界刮目。中国,以其和平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形象已经在世界上引起瞩目。尽管伴随着这种瞩目也有一些挑剔的议论,有一些对中国发达后何去何从的疑虑等,但是,外国对中国的关注度近年来大为提高却是客观事实。面对现在这个走近奥林匹克、走近中国的绝好机会,外国媒体当然不会错过。它们纷纷派记者到北京,持续地关注北京奥运会,捕捉各种新闻素材,大力进行传播。

二、这3家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的主题

对研究时段中这3家媒体网络版内容的梳理发现,奥运会开幕前后的这10天中,从它们围绕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主题、重点上来说,开幕前5天和开幕式举行后的5天之间有所不同:前5天的报道主题相对不是很集中,而且时而老调重弹地涉及有关人权、宗教等西方媒体传统上突出强调的政治议题,多少带有以其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套中国的现实的色彩。而在后5天中,主题转为更加焦点化,奥运开幕式、奥运赛场及赛事、运动员和奥运团队、奥运会的组织工作等,成为集中关注的重点。

在奥运会开幕式举行前(8月4日和8月8日白天)5天中,《纽约时报》网络版的奥运相关报道围绕的主题主要有:奥运期间的安全问题,中方的东道主准备工作(包括中国有关工作人员为反兴奋剂所作的努力),著名运动员和体坛新秀(尤其是关于美国的和中国的运动员),北京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问题),对“鸟巢”和“水立方”建筑的描述,中国在亚洲的外交政策,奥运期间的一些外地来京务工者面临的境况,人权、宗教等美国主流媒体传统上突出关注的政治议题,等。对于那几天中发生的相关事件,也展开了报道。如:新疆喀什市8月4日清晨发生严重暴力袭警事件,致16人死亡16人受伤,该报网络版于8月4日迅速予以报道,并于5日继续进行报道。又如,美国总统布什8月5日抵达韩国,开始其亚洲三国行,而后在结束对韩国和泰国的访问后,赴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纽约时报》网络版对之接连进行报道。8月5日,美国前冬季奥运会冠军、“达尔富尔团队”发起人之一乔伊•奇克被中国取消签证一事,该报网络版于8月6日在题为《中国为自己有权对活跃分子拒签进行辩护》一文中进行了报道。[2]自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举行起,开幕式、奥运赛事、运动员和奥运团队成为最主要的话题。其中,8月8日关于奥运会的报道以《北京奥运会以盛大的仪式开幕》为题,其导语写道:“欣喜若狂的中国,一个古老而如此坚定地要努力成为现代强国的国家,周五晚上终于迎来了其奥运时刻。”“世界各国政要在中国国家体育场观看,北京奥运会以直上云霄的焰火、盛大的演出和对于中国文化和国际友好的庆祝开幕。”[3]此外,这一时段《纽约时报》网络版奥运报道涉及的话题还包括:美国游客在北京一座鼓楼遇害(该网站的有关文章标题点明了遇害游客为美国排球主教练亲戚);新疆阿克苏地区发生爆炸事件;美国全国篮球协会进入中国篮球运动市场的发展现状;新疆喀什发生暴力袭警事件;奥运纪念品销售;在北京机场戴面罩的美国自行车运动员再次致歉等。

《泰晤士报》网络版在奥运开幕前5天中的报道主要涉及:运动员的备战情况(主要是英国和中国),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其中包括奥运会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中国为反兴奋剂做出的努力等),北京的环境和空气问题,奥运安保工作,北京奥运会遭遇票务骗局,中国的国球:乒乓球,新疆爆炸案并由此引申到此次奥运会所面临的各种难题。此外,人权、宗教、“藏独”等问题也是这一时段报道较多的内容,其中多次提到藏独分子对北京奥运会的抗议,并采访了因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鸟巢)门口公然展示藏独旗帜和标语而被捕的苏格兰抗议者家人。[4]而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举行之后,《泰晤士报》报道的重点转移到了奥运会开幕式、奥运会的组织工作、奥运会的赛场赛事、运动员以及观看比赛的中国观众。例如,在该报网络版8月7日的文章中,提到了中国观众和志愿者,指出“当8月6日徐媛为中国女足率先攻入一球时,天津体育场内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整个民族出动了......可以想象,接下来的半个月将充满了嘶哑的呐喊和欢呼”[5]8月10该报网络版的一篇文章描述说,“而在8月9日陈燮霞为中国夺得首金时,大屏幕前聚集着一大群观看她比赛的志愿者。他们伸出双臂,准备热烈鼓掌,但当看到有不少外国朋友在身边时,这些来自东方礼仪之邦的年轻人压抑住了纵情呐喊加油的冲动,转用更为温雅的方式表达民族自豪”。[6]随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众多秘密(如29个“烟花脚印”是如何制作的,点火方式的创意由来,李宁飞天漫步点火如何做到的等),《泰晤士报》也在11、12号的网络版中报道了这些“揭秘”。此外,这一时段的话题还包括:北京市民欢庆奥运,奥运会运动员排队看中医;美国游客北京遇袭;中国进一步加强安全戒备;伦敦奥运会(下一届奥运会)的相关准备工作情况等。

《悉尼先驱晨报》网络版在8月4—8号的报道中主要议题有:运动员备战情况,澳大利亚几个具备夺金实力的项目介绍,奥运会期间的航空,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的天气预测,开幕式排演,国际奥委会动态(奥委会主席罗格认为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发展的里程碑),澳大利亚奥委会动态,北京奥运会的票务诈骗事件及其受害者,奥运会安保工作,澳大利亚电视媒体对北京奥运会转播的准备工作,奥运火炬在北京的传递,新疆喀什发生的暴力袭警事件。人权、藏独等西方媒体普遍热衷讨论的问题也在议题之列,例如,其8月8日题为《奥运前日:全球范围的抗议》的报道提到,“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在中国驻巴黎、驻华盛顿、驻渥太华大使馆,以及在印度、尼泊尔、伦敦等地都有抗议人群出现。”[7]8月8日当晚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后,《悉尼先驱晨报》的报道议题较之前也略有不同,关注的重点包括:奥运会开幕式,赛事赛况,奥运明星的幕后故事,前奥运选手现在的生活,澳大利亚的中国“海外乒乓军团”,北京的天气和气候,奥运期间的国际关系,美国游客遇袭,奥运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以及天安门藏独抗议分子被捕等。

纵观研究时段中上述3家西方媒体的奥运相关报道,可以看出对有关事件它们总体上进行了较客观的报道,但个别文章显示出对情况不够了解:例如,《纽约时报》网络版有篇文章称中国媒体对一再夺金的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关注不够。而事实上中国的传媒对菲尔普斯再三进行了报道。对于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3家媒体都肯定了中国政府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并称赞了奥运志愿者及相关人员的热情和周到的服务。对于开幕式的报道,多数文章以盛赞为主,但也有文章援引了不同观点,如称之“过于机械化”、“铺张”等。[8]对开幕式表演中《歌唱祖国》的真正演唱者杨沛宜因“换牙”问题而改由形象更好的林妙可替代出场,这3家西方媒体的有关报道,均表现出了疑惑不解。而在一些涉及人权、民族矛盾等与意识形态有关的问题时,它们的报道则显示出与以往多少有些大同小异的论调。

三、报道手法技巧

从新闻业务上来说,美、英、澳的这3家著名媒体在报道中都显示出娴熟的报道技巧。具体而言,在本文研究时段中,它们的奥运相干报道展现了如下特色和技巧:

1.注重援引多元的信息源。强调多元化信息源是国际上的新闻报道惯例。国外公众在接触媒介信息时,也会期待获得来自多种信源的信息。上述3家媒体作为国际著名报纸,显然深谙此道并在此次奥运报道中娴熟地将之应用。如《纽约时报》网络版关于新疆发生暴力袭警事件的报道《正当中国准备召开奥运会之际,发生了新的暴力事件》,援引了新华社、中国官员、人权鼓吹者、恐怖主义问题研究专家、一位中国当代国际关系学院的反恐专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政治暴力和恐怖主义国际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者、华盛顿情报研究和分析中心一位成员等多个信息源,其观点各有不同。与此相似,《泰晤士报》在报道该事件时也引用了目击者、当地维吾尔族人、当地官员、中国官方声明及北京奥组委发言人等多个信息源,引述了其不同言论。

2.善于捕捉亮点、寻求独特的角度,善于以具体生动的事例切入。例如,8月5日《纽约时报》网络版的一篇报道西太平洋的岛国马绍尔群岛派出运动队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文章,强调了这是这一岛国首次参与奥运会,在标题中将之称为马绍尔群岛“在世界舞台上的首次亮相”(“A Debut on a World Stage”)。又如,《泰晤士报》的记者以切身体验将北京奥运会与亚特兰大和雅典奥运会进行了对比,写道,“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很幸运地只花了4个小时就领取到了资格认定。四年前在雅典,我花了2个小时出机场,从机场巴士下来后又花了半小时找到记者村的住处。而此次我11:20到达北京,10分钟后我就通过了资格/身份认定,5分钟后我拿到了行李,再5分钟后我已经乘上了传媒班车,一个小时不到我就已经在房里俯瞰风景了......期间人们向我报以数千个微笑,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服务人员和志愿者总是知道如何能为我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9]这样的具体描述,生动地说明了北京的东道主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热情。而《纽约时报》网络版8月7日一篇题为《游泳健将激励姐妹为参加北京奥运会而努力》的文章,则讲述了美国游泳名将Torres 2000年在50米游泳Santa Clara国际邀请赛中打破记录获Santa Clara奖牌对一对美国奥运迷姐妹的影响之动人故事,以Torres同当时分别年仅10岁和8岁的Sandra 和Danielle Fong姐妹相遇并把奖牌相赠如何使这两位女孩萌生参加奥运会之梦并为实现这一理想而拼搏的实例,说明了著名体育运动员的深远影响。

3.客观报道中穿插分析性意见。总体说来,这几家外国著名报纸网络版的奥运相关文章对有关事件进行了较客观的报道。但在一些涉及奥运安全、外国政要访华等与政治发生联系的话题的报道中或者在一些报道引申到政治类话题时,则显示出了在其中引述不同意见以及穿插分析性意见的特点。例如,《纽约时报》网络版在报道新疆喀什市8月4日清晨发生的致16人死亡16人受伤暴力袭警事件中,描述了中国的许多奥运安全措施,添上了一些批评者们认为那些为防止恐怖活动而安装的监测器具可以用来对付不同政见者的议论。而该报网络版8月7日一篇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在泰国发表有关亚洲政策讲话的文章,则强调布什讲话中谈到人权、宗教问题的涉华内容,将之解读为布什讲话中“最为重要的评论”(“the most significant remarks”)。[10]又如,在这一媒体8月7日一篇基调对中国是肯定的文章《中国领导人在变化面前表现出灵活性》中,穿插了关于中国的民族主义的议论,认为“如果西方人经常通过‘文化大革命’和1989年的天安门广场事件的棱镜来看中国,那么中国人则学过关于鸦片战争和日本及西方对中国的殖民主义进入的历史。”[11]再如,《泰晤士报》网络版也以《微妙的中国局势》为题,就新疆暴力袭击事件及其影响发表议论,指出“该事件令中国政府惊出一身冷汗...中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举办北京奥运会,因此不容有失...自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后,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次在共产主义国家召开,爱国精神和神经紧张的结合使得此次奥运会高度政治化。”[1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等方面同中国的巨大差异,这些媒体对事情的解读和分析难免出自于不同的思路框架,难免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4.注重不同意见的平衡。在新闻报道中注重平衡的手法在西方新闻界普遍受到重视。此次上述3家外国著名媒体在奥运报道中对这种手法的运用,还起到了以此作为穿插分析性意见的隐蔽方式之作用。前段时间围绕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曾发生过诸如拉萨骚乱事件、奥运火炬传递屡受干扰等事件,引起中国和海外华人社区的强烈反响,而西方围绕中国的环境问题、西藏问题、公共安全问题、宗教自由问题、外国媒体在华报道自由问题等,还发生过激烈争议。也许是由于这些都使西方媒体领略到了有关问题的敏感性、复杂性,因而上述3家媒体的奥运相关报道虽然不时穿插一些分析性意见,但基本上比较审慎,尽管西方媒体惯用的“专制的”、“集中制的”之类的标签式语汇依然时有出现,但更多地是采用引述他人意见的方式隐蔽地穿插分析,并且很注意引述不同意见的平衡式写作手法。

5.视角独特,凸显体育竞技背后的人文关怀。在这样一场重大的体育赛事中,竞争和奖牌往往非常引人注目。然而,这3家媒体却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挖掘和报道了一些被人们所忽略的细节。例如,《悉尼先驱晨报》采访了3位前奥运选手,他们分别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帆船帆板冠军澳大利亚人Mark Turnbull,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4x100混合泳亚军澳大利亚人Helen Denman,以及曾经参与了1984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罗马尼亚重剑手Nicolae Mihailescu。他们或因退役,或因伤病而无缘2008年北京奥运会。文章谈到了他们如何适应远离媒体关注、淡出观众视线的平静生活。[13]另一篇文章则从获得奖牌的俄罗斯运动员和格鲁吉亚运动员的拥抱、亲吻脸颊为切入点,谈到了近日两国间爆发的冲突,并指出国家间的冲突无碍于运动场上的友谊。[14]此外,《纽约时报》网络版8月7日在一篇文章中也从“草根”的眼光看待许多外地到京打工者因种种原因在这段时间被劝离,谈到了一些外地来京务工者对不能在北京看奥运感到的遗憾。

从报道手法和技巧来看,上述3家西方媒体善于从具体事例或者记者的亲身经历入手,挖掘细节和背后的故事,从而更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注重使用多元化的信息源,从而容易给人以报道言出有据而且根据来自多方的印象;善于平衡、援引不同观点,以便在巧妙地提供议论的同时又有助于给人以报道客观,不偏不倚的印象。这些手法和技巧,固然并非它们所独创,也并非在此次奥运报道中才出现。但是,它们在此次奥运报道中对这些技巧的应用,再次让人们领略到著名国际媒体长期以来实践的、被国际受众所习以为常的新闻表述方式,值得我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借鉴。

结束语

各国媒体竞相报道是历届奥运会的一道风景线。此次北京奥运会当然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国际媒体对具有古老文明而又正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多少抱有神秘感,其见证和报道北京奥运会的兴趣更浓。本文的研究发现,美、英、澳3家主流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展开了密集的报道。当然,对于文化传统、价值观系统和社会体制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中国,西方媒体的认知不仅有限而且是有偏差的。以此次上述3家外国主流媒体的奥运报论而论,奥运会开幕之前,一些奥运相关文章引申到了西方传媒传统上重视的人权、宗教、民族矛盾等议题,其中时而穿插着一些反映西方视角的解读、分析,包括引述的负面评论。然而,由于西方、尤其是欧美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具有突出的强势地位,它们进入国际受众视线的可能性远大于其它媒体。[15]因而这些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构成国际公众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而它们的表述方式,更是通过长期的实践而为国际受众所熟悉、认可。对于这样的现实,我们应当理性地看待,应当对国际上著名媒体的涉华报道加以认真研究分析,从中考察这些报道所讲述的中国“故事”描述的中国形象,考察其报道技巧,以便在此基础上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国际传播,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增进国外对我国的认知。有时,即使国际媒体所讲述的中国“故事”捕捉到的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或者奇怪的东西,我们也可从中寻找可供思考的材料。此次北京奥运会,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魅力。相信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圆满结束,将会有更多的西方观众重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也将以更加开放、宽容、自信自如的态度,对待国际传媒,为后者通过进一步走近中国增添对中国的了解,提供更多的机会。

第四篇:政策分析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

正文:

公共政策是一个内涵极广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可派生出很多分支,如经济政策、文化政策、财政政策、教育政策等许多方面。它们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其共通点是,是统一在公共政策概念中。

(一)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现状

经过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我们一直处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体制下,在政策执行方面都习惯采取“自上而下”模式,注重上级对下级的指挥与控制,地方政府只是严格的去执行,没有自主权,强调的是政策制定者的优越地位,政策执行者只有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实现上级的意图。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公共政策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央开始放权、分权,体现在政策执行上,出现了一些“自下而上”模式,强调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互动性,注重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合作,注重地方政府自身的利益,因此,地方政府有了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政策执行上也偏向于自身利益,由于相对地融入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使得政策执行出现较大偏差,对于国家来说,这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试点,效果好的就在全国推广,不好则做出调整指导。但是,也由此产生了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上的诸多问题,表现为有较大的偏差。出现这些偏差有主客观的原因,如政策执行失真失范、政策本身存在缺陷、执行主体素质欠缺、目标群体对待政策的态度、执行环境不够完善等,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地方政府对其辖区公共事务的管理是通过对政策执行而实现的,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与和谐程度依赖于其政策执行的效果。而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政策甚至歪曲政策,产生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上普通存在的一种现象,主要与政策本身缺陷、利益追求、执行主体局限、环境因素制约有关。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是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下进行的,而这个环境又是复杂多变、各有差异的,也受到这个环境各个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以上所列举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现状可以看出,政策执行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偏差,有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对上述现状进行概括分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存在问题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地方利益追求失范从以上政策执行现状可以了解,有些地方政府妄顾中央政策,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全局利益,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频繁发生,如地方政府在执行活动中常常出现自利行为,其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及其政府成员追求地方或个人利益,从而引起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东阳市政府新圆明园项目工程也反映出地方利益至上的倾向。在自身利益驱动下,运用手中权力收取各种形式的管理费,从而衍生出众多乱收费、乱罚款现象发生。造成这种现象,有主客观的原因。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社会资源全由国家及中央政府控制,形成一元化利益格局,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实行,中央政府逐步放权,地方也开始成为利益主体,利益格局也随之打破,形成利益个性化、多元化格局。改革开放后,承认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存在的合理性,地方政府既维护全局利益,又代表地方利益;既是中央政策执行机构,又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独立决策权的机构。但是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在性质上是有差别的,在实现的过程中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如果缺乏合理的调控机制,如果为了局利益而牺牲全局利益,那么代表全局利益的中央政策就不能贯彻实施。地方政府角色的转换,已不再是中央的“传声筒”,而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主体,通过资源配置可相对自主地决定和管理本区域的公共事务。这种角色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在政策执行中,存在地方与中央的利益冲突,出现了地方政府角色错位、地方利益张、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这一方面与地方政府利益驱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与现实中中央权威弱化、宏观调控力度下降力配置有关。2.政策欠缺科学合理性一项政策执行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政策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衡量一个公共政策是否具有科学性,有两个标准:首先,它是否针对当前的政策问题,是否反映人们的政策需求,即政策目标是否科学性。其次,公共政策中的各种措施、方法、手段是否能够有效地推进下政策目标的实现,即政策措施是否具有有效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要进行反复论证,评估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评估要求对政策文本和政策出台所处社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对政策可行性、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做充分的预测,从而排除主观性影响,科学制定政策。东莞市治摩政策、发放临时生活补贴政策,由于对所处社会环境、目标群体估计不足,政策执行显得滞后。这与政策本身不完善、前缺乏科学评估有很大关系。可见,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政策目标得当与否、执行方法可行与否、预期效益满意程度如何、影响好坏与否都缺乏系统科学的评估,缺乏必要的分析与评价,缺乏正式评估组织与正确的评估标准与方法,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政策评估制度上的缺失。对于公共政策本身,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其质量,因此要重视政策制定的科学与合理性。公共政策执行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公共政策本身的优劣是政策目标实现程度大小的先决条件。

3.执行主体意识淡薄、水平不高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落实政策的人或组织,主要包括政策执行者和政策执行组织。在我国,执行主体主要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主体担负着政策执行的重任,是政策执行的基本资源之一,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执行水平便显得尤为重要。任何政策都是通过一定的政府机关及其执行人员来执行的,专职机构的人员、职责的明确、人员的素质,都是影响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4.目标群体缺乏政策认同感政策执行是将公共政策付诸实施的过程,这一过程直接作用与影响的对象,即政策目标群体。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并不是政策制定者想当然的,它与政策目标群体有着直接关系。每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都有明确的目的,是因特定目标群体而产生的,公共政策能否顺利执行,不仅取决于制定者和执行者,而且与目标群体有莫大的关联,这是因为他们是直接接受方,这也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又一个关键因素。5.政策执行环境与制度不完善

公共政策是依据一定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而制定的。它的制定、执行与成效,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其执行肯定也会与社会各因素相互发生作用,也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公共政策执行环境,是制约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外部因素。影响政策执行的环境与配套因素主要是政治经济环境、社会心理环境,也包括制度方面的保障,如监督机制等。因此,适宜的社会环境对政策执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政策如愿达到预期目标,反之则起到障碍作用。地方政策执行无疑与地方的社会环境如政治经济环境、执行环境、政策配套有着极大关系。综上,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存在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政策执行存在偏差有主客观的原因,表现在政策本身、政策主体、目标群体、环境等的不完善上。这些都表明地方政府的现实政策执行中需要加大力度作进一步的改善,以保障政策执行有效进行,从而使地方政府更好地管理地方公共事务。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

机单08—1

王前

0807699123

第五篇:政策分析

南京市发放“幼儿助学券”的政策分析

一、南京市发放“幼儿助学券”的政策背景分析

(一)政策内容:

2008秋季开学起,南京首次实行“幼儿助学券”制度,对六类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就读幼儿园进行政府资助,每个符合条件的在园幼儿每年可享受1600元政府补助。南京市教育部门将专项投入700多万元,向全市经济困难家庭在园幼儿就学发放“幼儿助学券”。按规定,“幼儿助学券”按月对幼儿保育教育费资助,资助标准是一般园保育教育费160元每月,全年按10个月计算,因此每个符合条件的在园幼儿每年可享受到1600元的政府补助。实行“幼儿助学券”制度后,所需资金由市和区县两级财政分担。“幼儿助学券”制度的适用范围是在南京市幼儿园就读的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即具有南京市户籍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在园就读幼儿、孤残幼儿、革命烈士或因工牺牲军人(警察)子女、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子女。

(二)政策背景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而作为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面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和要求。问题在于,这些意见和要求并不是都能够顺利地被政策制定者所接受,事实上只有少数意见和要求能够被政策制定者纳入政策制定的日程表中加以进一步考虑,这些少数的意见和要求我们称之为政策议程。

1、进入政策议程的“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是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但是由于目前幼儿教育在我国尚未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财政投入相对不足,使得“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现在我国学前教育呈现出了“上个幼儿园,像考公务员;交的入园费,比大学还要贵。”这样的情况,困扰着众多的家长。

2、进入政策议程的各类困难家庭难以支付高昂的学前教育费用的问题:

因为学前教育投入缺位,公办园压力大以及民办园费用高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等原因所带来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使有些地方小孩子一出生就要托人找关系预约。公办园人满为患,民办园费用昂贵,使得没钱,没关系的困难家庭的孩子只能望园止步,严重阻碍了教育机会公平。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解决贫困家庭孩子学前教育公平的问题,其中南京市发放“幼儿助学券”也是其中方式之一。

二、南京市发放“幼儿助学券”方案的规划分析

(一)政策目标

1、助学券定义

助学券,即教育券,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1955年,美国货币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根据托马思·帕因提出的设想,在他发表的《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教育券理论。认为应该改变目前政府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把原本应投人到教育中的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进行自由选择.到政府认可的任何一所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就读。学校在收到教育券后,可以凭教育券从政府那里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

教育券有两类,即“排富性”和“元排富性”模式。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政策是纯“无排富性”模式,所有适龄儿童可以获得等面额的教育券,自由选择不同收费标准的学校,不足的部分由学生家长自已支付。1964年,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尔与怀斯曼对弗里德曼模型做了著名的修正,主张应将教育券与学生家长的收入联系在一起考虑。美国社会学家詹克斯也提出了补偿性教育券模型,认为教育券应该帮助低收人家庭的学生克服上学的困难,进而避免不同阶层之间造成社会经济的隔离,他建议给予贫困家庭儿童第二张补偿性的教育券,这就是“排富性”的教育券模型。”可见,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模型似乎更关注效率问题,却较少考虑那些涉及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而詹克斯的教育券模型则更多地强调将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社会的政策目标。

2、“助学券”政策目标:

南京市向具有南京市户籍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在园就读幼儿、孤残幼儿、革命烈士或因工牺牲军人(警察)子女、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发放“助学券”就是詹克斯所主张的“教育券”。教育应解百姓燃眉之急,教育专家表示,以政府当前的财力,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学前教育投入要分轻重缓急,有限的财力应该优先要解决的是“有园上”的问题,因此“幼儿助学券”的目标就在于帮助学前教育中由于家庭贫困无法公平的享受教育资源的适龄儿童。

3、政策可行性分析

政治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发放“助学券”的政策符合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也与我国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大政方针协调一致。不管从中央还是地方政府来看,“幼儿助学券都具有政治上的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市区:虽然“助学券”会增加市县区两级的财政支出,但是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抓好学前教育可以从起点上使孩子健康地成长,打好基础。从成本效益方面分析,发放“幼儿助学券”的社会效益的巨大的,所以具有经济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南京市政府具备如何确定对助学券的申请程序、申领条件、实施细则等技术手段。所以具备技术条件。

(二)政策手段

“幼儿助学券”申请程序:符合条件的学生(幼儿)到所在学校(幼儿园)申请办理“助学券”并提交《南京市“助学券”申请表》。提交申请表时,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须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低收入纯农户须持各区县农工办开具的《低收入纯农户证明》,特困职工须持南京市总工会发放的《特困职工证》,其他困难类型学生(幼儿)也须持相关证明文件,并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新生幼儿出生证(在园幼儿)、小学生素质报告书或初中学生成绩册(义务教育阶段)、成绩册(普通高中)、新生录取通知书(新录取学生)交学校(幼儿园)验证。

“幼儿助学券”采用的政策工具类型是“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手段”的结合,是依靠政策对象——政策中所规定的六类困难人群的自愿申请行为,政府有关机关进行审核登记以达到政策目的的措施。

三、南京市发放“幼儿助学券”的政策执行分析

(一)执行现状分析

从2008年秋季开始,南京市将现行的“助学券”制度范围扩大到幼儿教育阶段,实现了从幼儿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阶段的全覆盖。幼儿“助学券”制度实行按月对幼儿的保育教育费用资助的方式,实行标准为一般园保育教育费160元/月。全年按10个月计算,每个符合条件的幼儿每年可以享受1600元的“助学券”补助。适用范围是在南京市幼儿园(含民办)入园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即具有南京市户籍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纯农

户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在园就读幼儿以及孤残幼儿,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警察子女。“助学券”制度参照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助学券”的现行管理办法进行申请和管理。每年7月底、11月底,市财政局根据核定金额将补助资金下达到区(县),区(县)财政局、教育局对所属幼儿园经核定“助学券”的资金逐月拨付,确保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

南京市实施了助学券制度后,学前教育中“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观,贫困学生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入学有了保障,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协调发展。可见,南京市助学券的实施,一方面,调节了教育公平,使贫困适龄儿童都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另一方面,在未增加政府太多的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促进了民间教育资金对教育的投入,并在扶助贫困生方面都发挥丁很好的政策导向作用,即在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宏观调控的作用下,给予学生的是政府导向下的选择权。

在此次学前教育政策的设计的基础上,南京市政府现在已经预计按照每位适龄的学前儿童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助学券。政策对象从只针对相对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的助学券制度扩大到了整个社会,使南京所有适龄孩子的家庭都能享受到,同时,外来人口只要符合相关规定也都能享受到同城待遇。此项政策正逐步成为“普惠”政策。

(二)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对民办、公立幼儿园是否一视同仁?

在执行“幼儿助学券”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文规定是否公立园的民办园都能同等接受“助学券”抵消入学学费,在这一点上,还应该给予明确。只有对公办园和民办园一视同仁,才能对民办园起到使幼儿园多元多样的目的,进而解决“有园上”的问题。幼儿园多元多样化是指除了政府大力发展公办园,还应积极鼓励各种机构举办公益性幼儿园。如果允许民办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办的幼儿园接受市政府发行的“幼儿助学券”,可以使得幼儿园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是是否按照户籍来发放?

按照户籍发放意味着对南京市每位适龄儿童都发放助学券。由于幼儿教育助学券发放涉及人数多、政策性强,加之幼儿教育的社会需求差异较大,全部免费的条件目前尚不具备,所以,要对所有的适龄儿童实行“幼儿助学券”的话,可能的方案是先免除幼儿教育的基本费用,再逐步提高减免费的标准。而且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先行试点,然后再在全市全面推开,这样的话实行的可能是比较大。

(三)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学前教育投入不够,政府并没有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专项的财政预算。

2、对民办园的定位认识不清,民办园应该要与公办园处于同等的地位,公平竞争。

四、“幼儿助学券”政策的路径选择

1、实施对弱势群体的弱势补偿,保证不断增加并提供充足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即使“助学券”发展到对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发放,也要保证对弱势群体的更加关注,甚至可以在对所有人补偿的基础上实行詹克斯所说的“二次补偿”。

2、鼓励支持其他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企业等民办园,在发放助学券上将公办园与民办园放在平等的位置,将择校的自主权彻底的交给家长。

3、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如制定教育准市场的准入标准与教育质量标准、定时公平择校信息、防止机会主义与败德行为等,这些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

4、在实行“助学券”政策的时候要依财政允许合理计算发放额,使得助学券能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用。并且要循序渐进地使政策对象从贫困生到所有的适龄儿童,并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下载二战期间美英对法的政策分析(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战期间美英对法的政策分析(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美、加、英、澳留学签证新政策

    http://www.jiemo.net/ 2015美、加、英、澳留学签证新政策 随着申请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加,不少国家对国际学生也越来越重视,会根据情况为国际学生制定新政。准备2016年申请留学......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曹美英)

    暑期社会实践之幼儿助教 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增自己的暑假生活,同时体会父母挣钱的不容易,2013年7月18日,我们在同学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所各方面都比较不错的幼儿园进行了......

    马美英同志事迹材料(合集5篇)

    马美英同志系通过2007年全省公务员考试参加法院工作,自从参加法院工作以来她就工作在民事战线,作为书记员她立足本职,服从庭长、审判人员的工作安排,克服各种困难全面的完成了各......

    董美英老师总结的

    董美英老师总结的,个人感觉很好,以前在这方面总记混,现在看一遍就记住了,特推荐给大家分享。 首先看书上三个费用值:BCWP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已完工程量×预算成本单价 BCWS计划完成工作预......

    教师个人工作计划(冯美英)

    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白山市六中 冯美英新学期的开始,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年的教学工作,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思想政治: 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黄美英优秀学员事迹

    黄美英;从事乌兰站变电运行工作以来一直爱岗敬业,团结同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安排,身为值班长在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

    房地产相关政策分析

    房地产政策分析 一、 保障性住房概念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保障性住房包括限价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

    对外政策分析

    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赵洋 学号:05222077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前的欧洲外交分析绥靖(appeasement)政策由于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所起到的反作用而声明狼籍,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