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校园文化给力,和谐大学品质提升

时间:2019-05-14 19:1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璀璨校园文化给力,和谐大学品质提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璀璨校园文化给力,和谐大学品质提升》。

第一篇:璀璨校园文化给力,和谐大学品质提升

璀璨校园文化给力,和谐大学品质提升----关于临沂大学校园文化品质提升的思考 以临沂大学“沂蒙精神”活动为例 摘 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凝聚着学校学风,校风,作风的整体素质,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人格、开发智力、丰富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教育文化学;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

一个有着优秀文化积淀的校园必定是一个学校培养出乎优秀人才的重要条件。优秀的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建设文化和人文文化,校园的建设文化是人文文化的载体,人文文化是建设文化的灵魂,少了谁校园文化都是不健全的。大学的校园一贯以来都是这两种文化的结合体。正如王东林老师在一篇文章所说的那样“校园,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物化形象,她同时也托载着学校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因此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必定先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成功就要很好的把这两个文化融合起来。接下来就这两方面的文化建设,来谈谈对自己学校文化建设。

融合专业优势•提高艺术修养•激发创新思维的校园文化建设

临沂大学是国家设立、山东省人民政府管理的综合性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风景秀美壮丽、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强市山东临沂,前身是1941年由中共滨海地委和抗大一分校共同创建的滨海建国学院。在近7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恪守 “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用沂蒙精神育人,致力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沂蒙精神”的诞生地。“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沂蒙精神”不断被赋予强烈的时代意义、现

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作为我市唯一的综合性大学——临沂师范学院,始终践行“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不断创造性地用发展的“沂蒙精神”教育当代大学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6年11月,临沂师范学院组织的“红色沂蒙:历史与发展感动大学生”主题教育荣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

不论是展出的200多幅大型历史图片还是“沂蒙精神晋京大型展”两位讲解员同学的深刻描述,都饱蘸着“沂蒙精神”的博大历史底蕴,并用一种跨越时空、穿透心灵的巨大力量感动着当代大学生、吸引着当代大学生和折服着当代大学生。“红嫂”和“沂蒙精神”一度成为当时临沂师范学院学生们平时议论的焦点话题。大家在议论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在思考自己怎样去做传承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实践者。

2007年暑期,临沂师范学院组织了20支重点服务团队,创建了18个校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数百名师生直接参加了重点服务团队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科技宣传、文体演出、环保调查、农村支教、支农助农、就业调研、志愿服务、专业体验、重访历史、政治讲解、挂职锻炼等方面。同学们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对“沂蒙精神”的切身体验。《齐鲁晚报》、《鲁南商报》、《临沂日报》、《沂蒙晚报》及一些网站等媒体相继报道了我校2007年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三年来,我校每年被省委宣传部、省高校工委、团省委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有20支重点服务团队获“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队”称号、35人次获“山东省

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和64人获“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称号。

此外,各系(院)党团学组织还经常在清明节、建党节等重要节日或新生入学教育时,组织学生前往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战斗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新四军军部旧址、山东省政府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组织扫墓,或组织入党宣誓,或组织主题团日活动。好些学生个人对“红色之旅”非常热衷,经常利用节假日前往参观考察。

近年来,临沂师范学院开放办学的大门越敞越宽。一大批身体力行“沂蒙精神”的成功人士,相继应邀走进临沂师范学院校园。他们中有艰苦创业的企业家,有执政为民的党政领导,有默默奉献的一线工人,有扎根基层的农民,„„他们用自己的事迹向大学生们阐释了新时代丰富的“沂蒙精神”以及在“沂蒙精神”激励下英姿初现的“大临沂、新临沂”。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临沂大学新校区从一纸蓝图变成了一座新城,这座新城就是新时代“沂蒙精神”的活教材。

一位来自广西的临沂师范学院大三学生在谈到“沂蒙精神”时,激动地说:“我是通过图片、电影、文字等载体了解昨天的‘沂蒙精神’,那确实是宝贵的历史财富。今天,我是在感受‘大临沂、新临沂’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记住了新时代的‘沂蒙精神’。这种精神既教育了我,也感染了我,更将永远激励我。”临沂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们就是这样逐渐认识、认同并身体力行“沂蒙精神”,他们正在不断地将自己融入蒙山沂水的广袤大地,他们对“大临沂、新临沂”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相信并祝福“临沂的明天更美好”。

上述种种校园特色文化,处处彰显校园文化的十大特性,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既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气氛,创建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又开拓师生的视野,诠释学校发展的理念和特色,践行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彰显校园文化特性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彰显着校园文化的特性,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到现代文明的网络文化的传播,从校园内涵文化的建设到校园外显文化的营造,从静态文化的加强到动态文化的生成,校园文化林林总总,五彩缤纷,形成各个学校独特的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

纵观临沂大学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专业发展文化

教师专业成长是每个学校都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诸如采取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和进行集体备课等各种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发掘骨干教师的潜力,注重优秀教师的成果展示,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又彰显了校园文化的实践性。

(二)班级特色文化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场所。有人曾形象地把它比喻成学生磨炼本领、学会生存、创造人生的“驿站”,进行知识信息交流、体验快乐与忧愁、酿造希望与收获的“生活舞台”。班级建设的成效如何,从结果上看,会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影响的成效,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广度与深度。因此,人们都非常重视班级及其建设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一方面,借鉴全国名校经验,另一方面,又派专人到全国各地名校参观学习,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在校内进行集体研讨,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诸如,要求每个班制定班名、班徽、班歌,在班门口悬挂班级名片,还要求各班定期根据各项活动进展情况认真布置教室,让文化溢满教室,环境无声育人。另外,每个班还专门配备了解说员,架起他人了解本班的桥梁。这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独有性和艺术性。

(三)课堂教改文化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双边

活动。随着新课改的实行,课堂教改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方面走出校门参观学习先进教改经验,另一方面结合校情,全员参与探究教改出路,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板块式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等,课堂教改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知识性和系统性。

(四)管理文化

临沂大学围绕“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尊严,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幸福”的办学理念,积极为教职工谋福利,始终把师生冷暖挂在心头,充分发挥师生、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我为学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学校的管理要改变管理模式,打造运行平台,建立校级—→处级—→年级的层级网络化管理体系,使得各科室树立服务意识、反思意识、模板意识等“六种意识”,使各科室真正发挥了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职能,各个年级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形成一个团结的学校团队。学校的管理文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积淀性和传承性。

(四)设置符合职业化需求的专业

临沂大学紧扣市场需要的那根弦,深入调研,走向市场,关注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趋势,根据地方经济开发情况及时做好人才需求预测,有的放矢地设置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该开设什么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并形成规模和特色。开设超前性的专业,把眼前目光转向未来,充分满足市场的职业化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忠德:《现代化问题探索》,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120页。[2]彭斌:《文化冲突与调适————论网络文化处境中的校园文化视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4卷第五期。

[3]韦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66~167。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高等教育,2004(16)。

[5]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教育研究出版社,1994(10)。

[6]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关于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随见》,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一期。

[7]郑忠梅.大学德育研究的文化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58~62。

大学融大楼、大师和大气为一体。大学让人沉迷的除了典雅或宏伟的建筑,才华横溢的大师外,还有历史沉淀下

来且不断丰富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体现了高等学校特有的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人文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校园文化的高雅性与多元性。创造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较好人文修养的教师和作为青年才俊的大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文化修养决定了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上相对较高。同时,不同的学科专业设置、办学历史和传统,造就了不同的风格和品味,加上接受国外新思想、新理论、新科技使校园文化具有多元性。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校园文化”和“大学文化”概念的提出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园学风,使学校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然而就目前的研究与实践情况来看,许多学校忽视校园文化建设育人的针对性、人才培养的完善性和系统性,一味追求时髦性、应急性和表面性,大学校园文化品质得不到提升,缺乏总体规划和特色,抓不出实效。1大学校园文化品质提升的必要性1.1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最直接的活动,这些包含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活动,能使他们的思想得以交流,观念相互碰撞,认识得以融合,人格得以展现,素质得以提高,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主体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对在校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2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是辅助专业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学校群体成员为主体,是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学校文化的建设及文化品质的提升对促进学校发展、构建和谐校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德育品质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校园 ——江苏省丁沟中学品牌教育纪实

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临沂大学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主旨和核心,在深入挖掘“和谐校园”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着力构筑“以和谐校园为目标,以活力校园为重点,以艺术校园为特色”的校

园文化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丁中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教育项目评审小组特批为“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

重视“师德”“学德”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丁沟中学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提出强化“师德”、“学德”建设,同时不断净化学习环境,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正常。

校长室向全校师生提出争做“优秀教师”和“阳光学生”的口号,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强化“师德”和“学德”建设。校长李强指出:“优秀教师”,要做到“德、能、勤、绩”;“阳光学生”,从“德、智、体、心、信”五方面衡量,即“德:学德高尚尊敬人,思想健康不猥琐。智:快乐学习勤思考,天生我材要奋斗。体:文武之道动与静,一张一弛身体好。心:心态健康要阳光,鄙视阴暗与龌龊。信:崇尚真诚与真实,蔑视虚伪与虚假”。

开展“告别不良读物,创建健康成长环境”主题教育。为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际效果,学校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积极采取行动,开展专项整治,在全校教学班级中检查有害卡通画册和不良“口袋”图书;二是利用现有资源,全天开放学校图书室,让学生在闲暇时间可以进图书室阅读健康向上的图书;三是设立共青团监督岗,加强监督举报力度;四是各班级出两期“告别不良读物”的专题黑板报,渲染积极健康阅读的浓烈氛围;五是加强家校联系,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带头健康阅读,为孩子做好榜样。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全校掀起了一股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潮,逐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在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江苏赛区)中取得喜人的成绩。

构建“艺术校园”

高雅、优美的校园艺术文化,对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丁沟中学一贯重视通过多彩的活动,构建“艺术校园”。

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陶冶学生情操,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丁沟中学系统有计划地举行科技文化艺术节文艺会演。如,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九期文艺会演上,经过精心筛选出来的合唱、独唱、乐器演奏、舞蹈等20多个精彩节目表达了学生对青春的畅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为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文化校园,丁沟中学举行了学生书画作品展。丁沟中学学校大门外的画廊内,陈列着学生的绘画、书法、剪纸和摄影等作品,其中书法有楷书、行书等;绘画作品有国画、水粉画、素描、蜡笔画等。这些作品,常常吸引广大师生驻足流连。此活动也是丁沟中学第九届文化艺术节的内容之一,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丁沟中学在基础年级举办关注社会及国际时事辩论会系列活动。本次辩论会话题为“内涵(未必)重于外表”、“发展经济必须(不能)破坏环境”、“结果(过程)重于过程(结果)”、“圈养珍稀动物(不)是对其最好的保护方式”、“抽烟喝酒(不)是社会交流的必要手段”、“科技发展(不一定)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不)以成败论英雄”、“填平代沟的主要责任在长辈(晚辈)”等。每场辩论分为“破解题意”、“唇枪舌剑”、“各显风采”、“总结陈词”四个阶段。辩论双方可谓棋逢对手,针锋相对,语言精彩,高潮迭起。

长期以来,丁沟中学在努力提高学生文化成绩的同时,对法制教育也常抓不懈,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全力培养健全的中学生,着力打造平安校园。丁沟中学聘请的法制副校长——丁沟派出所所长王志祥,通过剖析大量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违法犯罪的动机、危害及预防犯罪措施,让同学们增强了法律意识,受到深刻的教育。

学会“爱”与感恩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热爱父母、热爱老师、热爱生命、热爱祖国,深刻理解感恩的含义,丁沟中学多次邀请教育专家来校作演讲、报告。

江苏省十佳宣传员、淮安市农民艺匠袁维儒应邀来到丁沟中学,作了题为“发扬航天精神,振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报告,以引导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报告会上,袁维儒用朴实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通过讲述许多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勉励同学们学习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航天英雄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从小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珍惜大好年华,自觉抵制社会不良诱惑,以开国功臣、劳动模范、科学家为追慕的榜样,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用优异的成绩向家庭、向学校、向祖国汇报。

丁沟中学特别邀请全国感恩教育专家彭成老师来校讲学。彭成老师用亲历的父母之爱,点燃了全场人员的感恩之心。精彩的演讲,频繁的互动,富有震撼力,感染了全场5000多人——不少孩子哭了,不少老师哭了,许多家长也哭了„„这次演讲给了学子以信心、爱心、勇气和成功的力量,使学生受到了教育,懂得了感恩。在场的老师、家长们不仅仅是激动、感动,更多的是收获幸福,同学们用他们特别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对父母的爱。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丁沟中学邀请“中国家庭教育大讲堂”首席主讲人郑子岳先生来校作演讲。郑子岳先生就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学校很多“头疼”问题,作了主题为“家庭如何正确教育子女”的激情演讲,建议各位家长“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唤醒和激励孩子的

求知欲”。此次特殊的“家长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高效的学习,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家长在配合、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工作方面起到非常有益的促进作用。

多年来,江苏省丁沟中学时时体现“尚德、启智、释潜,做善于自主发展的人”的办学思想,蔡俊 李征)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切实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2010-1-20 16:31:21 文章来源:长兴县雉城镇新塘中心学校 作者:长兴县雉城镇新塘中心学校 孙甫永 柳

支国(阅读次数:

29)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搞好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安排部署下,我校实施了以“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构建和谐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实际,为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周密部署,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计划,出台了《长兴县新塘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职能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以人为本,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个师生员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因此全校教职工要提高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

设中的主体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真正达到“求真务实,精神内化”的积极效果。

三、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任务及方法

1.美化校园人文环境

学校自篮球场整体翻新以来,投入一定资金布置学校绿化,着力美化校园环境,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构筑绿色校园,绿色资产在不断增值。现在,校园内有校前绿化区、运动场绿化区、教学楼周边绿化区等三个秀丽的植物绿化区域和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以块化与绿带相结合的多样布局绿化、美化校园,并且,还将建立以蔬菜园为主的绿色教育基地和劳动实习基地。成荫的绿树和遍地的绿草为学校的环境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学校环境布置充分展示绿色文化的意蕴,让学生在绿色环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现在,校园内道路平坦宽畅,道路两边绿树环绕,楼前绿草茵茵、花团锦簇。

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对各功能室实行承包到人制度,并把管理好坏与平常工作量奖进行挂钩,为教工各项文娱活动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办公室”等评选活动,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教室内外墙壁的宣传作用;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名言语录牌和匾牌;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公告栏等。

2.塑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在宣传舆论方面,充分发挥校园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的主阵地作用,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在校园文化方面,本着“尊重为本、和谐发展”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课外活动,举办艺术节、体育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利用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另外,我校还自己设计了校徽,用来体现学校特色和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校园的每一堵墙、每一段走廊、每一条楼梯、每一个角落都营造能育人的文化氛围,都隐含着内在的教育功能。2007年至今,我校投资5000余元建设学校走廊文化,各楼层走廊张挂着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和师生美术作品,广泛地在学生中宣讲传统美德,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尊师重教教育;宣传八荣八耻,指导学生知荣明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投资5000余元将宣传橱窗安置在教学楼南、西两侧,进行法制、安全、体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采用镀金制作的校训“勤奋、求新、团结、奉献”悬挂在教学楼正面廊壁上,各班教室及各专用室内各具特色地布置宣传图片、名言警句,设置评比栏„„,学校投资8万余元对外墙和内墙进行了粉刷,书写宣传标语,绘制运动图案,使校园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教育气息,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师生以新塘中心学校为荣,为新塘中心学校争光!

3.强化道德规范,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教风

在文明举止方面,加强礼仪教育;开展敬业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争创农村先进学校”的工作思路,力争形成“做好人,读好书”的优良学风和“理解、服务、榜样、争先”的务实教风。

我们从教风建设入手,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思想学习、开展以“理解、服务、争先、榜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讨论和师德师风评议活动,端正教育观念,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倡导“尊重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典型示范、评价导向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塑当代教师形象。

其次,我们坚守学校这一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与“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现代公民教育相结合,开展“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通过广播、宣传栏、校园文化走廊等各种载体,通过早会、班团队会、思品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基础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的方式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学生中营造“做好人,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2006-8-5 9:14:00 大连教育学院

点击:342

党的十六大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一所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应体现出广大师生员工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文化形态,而且应在学校自身改进过程中不断发展,积极作用于全体师生的学习、思想、心理、日常生活和行为当中,并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最终成为群体组织的文化形态。多年来,我们在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上做了许多大胆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越来越呈现个性化特色,也使全校师生

为学校的发展越来越感到认同与自豪。

一、构建学校发展新蓝图,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我校是一所座落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城郊的农村中学,全校现有24个班级,1100名在校生,生源绝大多数来自于本地农民子女和外地来连务工子女。为了使学校能有一个全面、健康的发展,2000年我校领导班子对学校的发展做了重新的思考与定位,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以及形成的办学特色赋予新的内涵,即“抓好四个工程,发挥两大优势,打造四个亮点”的“四二四”发展模式。

1、抓好四个工程:

(1)教师队伍建设--基础工程(2)科研与课程改革实践--先导工程(3)学校艺术、体育教育--品牌工程(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畅通工程

2、促进两大优势发展:

(1)发挥队伍年轻气盛的优势,积极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发挥学校艺体工作基础较好的优势,大力促进艺体特色发展。

3、打造四个亮点:晨阳舞蹈队、合唱团;晨阳美术社;学校大课间操(校园集体舞);校园环境艺术教育化。

这个规划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工作目标,同时也为学校和谐文化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二、完善学校管理机制,突出学校制度文化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建设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并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

从2000年开始,我们对学校长期形成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完善,吐故纳新,建立了一套旨在能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符合学校办学新理念的各项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三十项,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考核方案四十八个,并出版了《校本管理手册》。这些制度与职责的进一步明确与实施,突出了学校健全的机构、完善的体制和规范科学的文化氛围。

三、着力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突出育人的环境文化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进行学校的个性化、人本化和特色化建设,首先要突出学校育人的环境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可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以使师生在一个积极和谐的校园中激发团结向上的动力。

多年来,我们始终在构建与学校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校园文化环境,这种建设突出表现在五大功能区上。

1、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文化主题区

文化主题区集中反映了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体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主题区包括:浮雕:阳光与未来;雕塑:求索;校风:勤奋、守纪、求实、创新;学校办学的主导方向:千教万教先教做人道理,千学万学先学如何做人;学校校徽和校歌等。

2、学生个性特长展示区

主要是以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为主体的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文化园地”、“精彩图片”区等。

3、主题教育区

以大型宣传板为主题构成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宣传区,设有图片、文字宣传板19块,内容涉及“尊老爱幼,文明团结”、“团结友善、互助互敬”、“勤奋惜时”“爱祖国、爱集体”、“讲卫生、懂礼貌”等。

4、艺术欣赏区

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图片以及名画欣赏,包含学校自行设计的艺术插花造型区。

5、活动中心区

是为学生从事艺术教育设立的活动区域。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强班级的文化环境建设,突出班级的文化氛围。各班级在教室后都设计了诸如“体验性学习、快乐中成长”的板报,墙面布置打破了原来的框框模式,各班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内容,突出了班级的生活化、多彩化、个性化的氛围。这些功能区的建设,不断陶冶了师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美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收到了“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加强宣传设施建设,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几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学校文化宣传阵地建设,投入近五万元高标准装备了学校广播室,从学校楼内到楼外、从走廊到教室设立了一体化的宣传橱窗和板报,建立了校园网,投入四十万元为班级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做到了广播定时开、板报定时换、校内外重大活动定时回放的良好制度。学校教导处、团委对每月的主题教育都能在各种宣传途径上固定进行,对有传统、有影响的重大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都将全过程制作成光盘给班级保留,一些精彩的演出也是如此。这为利用家长会向广大的学生家长做宣传、使家长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增进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五、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学校文化精品

1、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社团,让学生在社团组织中张扬个性、锻炼自我、发展自我。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学校的文化社团建设,并不断的引导、支持文化社团的健康发展,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给予支持,而且积极鼓励社团活动出精品、保质量。我们先后成立了学校广播站、小记者协会、摄影协会、晨阳舞蹈队、合唱团,晨阳美术社、晨阳文学社、田径队、科技活动小组、演讲协会等,这些社团的建立不仅使学生个性特长有了张扬之处,同时也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他们在学校老师及学生会组织下,坚持长期开展活动,使学生有了自己喜爱的家,同时也使学校在参与各类市区竞赛中有了好的成绩。

2、抓好主题系列活动,让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文化活动之中。

文化渗透着教育,教育更多承载着文化。抓好主题系列活动不仅会形成学校文化的传统,更会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启智、养德。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继承并追求一种发展,使校园文化建设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常常结合重大事件、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如:国旗下的系列主题演讲活动、法制教育月活动、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合唱比赛、文明活动主题月、班报大赛、板报大赛等都已成为学生心目中有影响的活动。也正是通过这些有影响的校园文化活动,带动了学校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也正是通过这些文化活动使校园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增长了才干,使学校更加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活力。

3、全力创建学校文化活动的精品,让精品文化活动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走进校园,“以舞砺志、以舞养德”这八个大字就会映入我们的眼帘,这也是我们多年来不断追求精品文化的一个写照。从2000年我校成立舞蹈队开始,我们就在不断追求音乐和舞蹈的完善结合,不断的追求一种团队精神和规范的训练。五年来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校的舞蹈队和校园集体舞成为学生喜爱参加的一个社团和一项群体活动,也使学校有了自己一张亮丽的名片。学生通过参加集体舞的演练也养成了许多良好的品质。〈〈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半岛晨报〉〉对学校开展校园集体舞活动多次进行报道,这项活动也得到了市委董文杰副书记、市教育局刘文健局长以及我区各级领导的好评。

4、让文化活动走进社区,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主阵地,学校的文化不仅属于校园,更应服务于社会,让学生从中体验生活、品味人生,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同时提升自我、锻炼自我。几年来我们坚持文化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让学生更多的走向社会,用更多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思想活动服务于社会。多年来我们不仅积极参与当地镇、村的大型社会文化活动,同时也创造条件走向更广阔的空间。我校先后参加了大连海港集团职工文体大会开幕式广场表演,、大显股份有限公司运动会开幕式广场表演、甘井子区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大型文艺汇演,镇、村各种大型集会等活动。这些参与不仅锻炼了学生,使学生变洋气了,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也为进一步广泛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

六、赋予学校特色文化活动新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力量,在于它深深地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学校对全体师生于潜移默化中进行熏陶感染的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校园文化是稳定的,但我们在构建自己的校园文化时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学校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内涵。

(1)办好美术特长教育,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2)办好舞蹈队、合唱团,让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增加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3)抓好校园集体舞,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促进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

(4)抓好大课间操,把培养团队精神和规范训练完善的结合在一起。

(5)办好校园广播站,让它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思想的窗口。

(6)把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作为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平台,做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校园文化是学校面貌的体现,校园文化的培育、发展、完善的规律性证明了不同学校之间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其共性和个性差异,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完善共性、发展个性,这样才能使师生员工对自己学校有认同感、自豪感,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追求共性的完美,打造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追求和谐的校园文化。

提升文化品质 增强办学特色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宝带实小2005-2010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重要指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承传民族文化,培养国际意识”和“让每一个孩子的每一天都能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建文化校园,塑智慧教师,育个性人才”为办学目标,遵循以发展科研来发展教师,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以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的办学思路。奉行“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以文化感染育人”为办学原则,创建一个“处处是育人之地,时时是育人之时,人人是育人之人”的校园环境,创设一种温馨舒畅的人际环境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教育氛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创设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以文化感召师生,以文化感染师生,以文化愉悦师生,以文化促进师生,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接受转变为体验,使文化积淀成人格,凝聚成学校特色。

二、发展目标

学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服务”为宗旨,构建面向未来的基础性现代学校,使学校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管理一流,成为“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与国际教育接轨的中国名校。

行政管理者:成为具有远大教育理想和先进教育理念,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开拓精神和人文情怀的教育专家。树立公仆意识。坚持讲政治,勤学习,爱教育,敬事业,精业务,善管理,办实事,创业绩,重实践,能创新,诚待人,会处事。

教师:成为融事业型,人文型和研究型于一体的教育行家。树立育人意识。坚持敬业(热爱教育,忠于教育,献身教育)、博学(知识渊博,基础厚实,教学精深)、身正(勤学善思,执教严谨,表里如一)。

学生:成为体魄健、品行优、能力强、思维活、习惯好,善探究、敢创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公民。树立成才意识:坚持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做到四会(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三、实施方略

(一)建文化校园

现代化学校应是现代化的,生活化的,更应是人文化的,是师生得以发展的摇篮。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定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她是涵养学校精神,打造学校品牌的基石,为此在未来五年中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构建大德育文化

大德育的根本价值和全部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理念是“增强人的主体性品质和能力”,大德育文化应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全体校内人的精神风貌的体现,要求在实践中形成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学科教学渗进为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助,文化艺术教育为陶冶,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制度规范管理为保证”的格局。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序列化,立体化,全方位,横向协调一体化,合力化的运行机制。

2.创设环境文化

在原有环境文化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两条主线,即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依据社会、时代不断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随着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自身文化素养的丰富和提升,在积极营造精致化环境的同时,重点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美化自己的学习空间,体现创意的自主性,内容的实效性,知识的广博性,活动的多样性及色彩的鲜明性,充分展现各班的个性和特色。

3.优化课程文化

(1)优化国家课程,强化地方课程,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实践课程内涵,开足开齐上好国家课程的每一堂课,强化双语特色课程。

(2)开发校本课程,立足于“四有”和“四会”的学生发展目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培养和国际理解教育有机结合,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德育教材;以班级社团为组织形式,以班队和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开设校本德育实践课程。以学年为周期,班主任,德育老师为辅导员,学生自命社团班组名称,自制社团班组标识,自定活动方案,自选社团班组组长,自主开展活动。学校提供条件自办成果展示,聘专家为课程开发顾问,帮助,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活动的质量。

4.提升常规文化

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时代性为动力,以人文性为内核,以教育性为出发点,以基础性为着力点。构建从平面到立体的常规文化,着重在以下几方面作努力。

(1)内容主题化,活动系列化。按年级确定主题内容,按周、月、学期安排班队活动和社团班组活动,将传统教育和现实教育融成一体。

(2)阵地规范化。A、以班级为主阵地,创建班级、年级特色文化(建设好班级的红领巾角,图书角,卫生角,阅报栏,黑板报等,可设计班级标识,编制班规,班级口号,制订班级奋斗目标,在举行集队出操等大型活动时可举班徽,呼班级口号,以鼓舞学生士气,振奋学生精神)。通过班文化建设,呼唤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B、充分利用社区德育基地的力量,为学生创设机会走出校园了解社会,丰富知识,增强能力。C、充分挖掘家长资源,积极形成家校合力,提高教育的效度。

(3)时空立体化。以时间为中轴,将文化贯穿校园空间。创建班级及学校的日、周、月的时间文化。(例:班级早锻炼口号,以鼓舞士气,可一学期或一月一定;一周一次一分钟晨会演讲,或每月二人一分钟演讲,每月5分钟,每周一评每月一展等)。优化生命中的每个时间单位,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把握今天,期待明天。

(二)塑智慧教师

教师是教育发展之本,是学校发展之本,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为此,我们将“塑智慧型教师”为目标的追求。

1.树立典型,追求“三立”

倡导全体教师努力做到“立德”——要有高尚的师德师表,要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科学规范地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立识”——要立足全局,具科

学发展的眼光,善登高望远,有远见卓识,爱学习,多尝试,勤反思;“立特色”——要与时俱进,能创新,善合作,有个性。鼓励教师当“人师”,用自己的灵魂和学生对话,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和情感,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感召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精神振奋学生的精神。发展和完善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的角色形象。

2.搭建舞台,实践“五个”强化

(1)强化“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的核心素质。在教师中开展“让微笑走进课堂”,“让倾听成为习惯”,“让对话成为艺术”等主题教育,激励教师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2)强化理论学习,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为教师创设读书氛围,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以读书的方式与大师对话。保证每天读书半小时,做到把书读薄,把人读厚,把书读旧,把人读新,让自己的头脑充满思想者,智慧者的声音。(3)强化全员培训:在部分骨干参加国家、省、市、区级培训的基础上,着力抓好校本培训。针对老师的年龄和能力,进行合格培训,骨干培训,名师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观摩、研讨、考核、评比等形式,为教师发展创设舞台,提供机遇。(4)强化科研先导意识,引导老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努力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的实践活动。围绕学校主课题,立好自己的实验子课题,着眼课堂,胸怀学生、学校和教育,进行教育实践研究探索,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强化课时效益意识,努力用课改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正确处理教与学、知识与能力、规范与开放、讲解与操练、课内与课外等关系;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自信心,爱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刻苦钻研教材,精心整合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时效益,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三)育个性人才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造就人的精神世界,而个性是一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精神特征的集中体现。个性是由自身的、家庭的、社会环境的等诸多因素交互影响和作用的产物。其复杂性决定了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个性,也可能形成不良的个性,而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立足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即具“尚美、进取、创新”的个性素质。因此,我们要着重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班组文化建设为主载体,以班队活动、兴趣活

动为主抓手,精心设计,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塑造自我,在磨难和激励中造就自己,在自信和合作中获得成功。

1、正确导向,实施三个“教育”。

学校的功能首先是培养合格的“人”,造就有利于社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人才”。培育具有优秀的个性素质的人才,要对学生实施理想教育,让远大的志向和美好的理想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明灯,激励学生汲取知识,增长才干,励精图治,不断进取。要对学生实施价值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的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要珍惜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人生价值。要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懂得失败和成功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只要秉持信念,不懈努力,调整心态就可以转失败为成功,从成功走向成功。

2、客观评价,实现优势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追求,也是教育评价的依据之一。实现学生发展的最优化,并不是学生各项能力的平均发展,而是学生发展个性突出,特长显现的人的均衡发展。优化学生的发展,必须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每一位学生都有潜能,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发现和关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特长,在学习和生活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形成优势发展,成为全新的优秀的个性人才。

总之,通过这五年的努力,我们力争办出宝小的特色,提升宝小的品位,打出宝小的品牌,使宝小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校。

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顶头学校 薛玲校园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同时又是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的地方,把握好这一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

行为、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创办于 1968 年, 2003 年发展为 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在广

泛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将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建设科学、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来引导学生提高分辨是非、明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在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外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校园和班级为活动阵地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创设校园文化环境,整体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校向高层次、高质量的办学方向迈进。

一、健全机构,责任到人,整体规划校园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校内各学科和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以来学校充分认识到其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建立和健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目前,学校确立了一名副校长全面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督促和指导,建立了政教处统筹校内各项文化环境建设的管理格局。通过校团委、少先队互相配合,全面开展相关的教育与活动。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扎实持续的开展,适应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需要,学校长期致力于两支队伍的建设,即:教师队伍和积极、活跃的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建设,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引导,鼓励他们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为创建良好、优质、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而努力工作。

二、构建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实现“情景育人”。为了努力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环境,为了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始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充满人文色彩的校园环境。通过美化校园,唤起学生愉悦的心情和深沉的思考。

1、搞好校园美化,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美化校园以及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的美化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几年来,我们积极改善校园环境,并在教室和学生经常出入的走廊,高标准地张贴一批名人名言和名人瓷片画像,让这些警句、名言、名人时刻陪伴着学生,鼓励学生健康成长。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校园的美化融合在一起,激励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保持整洁的校园环境,实现“文明育人”。几年来学校从大搞环境卫生入手,创设文明整洁的校园环境,激发了师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激情,陶冶了师生美的心灵。面对优雅的环境,我们积极培养学生参与校园的美化净化工作,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坚持每天打扫三次的清洁卫生制度,勤打扫,勤检查,勤总结,勤评比,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和保护环境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三、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形势的发展,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有效地活跃了校园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2、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功能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广播、宣传栏、黑板报是进行良好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设施。发挥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的作用,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开展广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十分重视发挥宣传媒体的教育优势,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师生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目前学校广播室已走上了规范播音的轨道,每天分早上、中午、下午三个时段进行播音,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另外,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由于学校的长期营造和建设,校园宣传媒体有力配合了学校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得到了师生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3、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校园法制教育。我们经常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重在养成和训练上,每周星期一早上我们都用20分钟对上一周学校的工作进行小结,指出存在的问题。

4、“堵”、“导”结合,关爱特殊学生。学校有少数学生沉迷上网,我们就因势利导,先给他们讲电脑的用处及网络的优越性,再指导他们健康上网,教他们学会一些有益的、有趣的电脑操作技能,四、严格要求,纪律约束

1、严格要求和纪律约束是我们文明育人的又一特色。我们在育人过程中还严格要求教师队伍,使全校教师认识到,要站在国际大背景下考虑育人工作,从如何能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的要求开始,从“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抓起,一点一滴的要求,一举一动的设计,从学习习惯到勤俭节约,从尊敬老人到同情病弱,从端茶倒水到环保意识,无一不渗透到学生的行为当中。

2、培养学生的自觉行为能力。我们认为学生行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觉地接受和配合学校的教育,因此我们十分重视自觉行为的训练,把一项项有益活动,变成学生“自愿参加”的行动。教师采取引导的方式,经常开展“我是自觉行为的小主人”、“告别不文明言行志愿者”等活动,并履行学生文明公约的签字程序。就是通过这些体验性的活动,让学生从内心里产生参与的感受,使学生们带着“不能违约”而自我尊重、受人尊重的心理,不断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实现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五、重视教师文化建设,实现教书育人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人本因素,重视教师和教学文化建设,培养一只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

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保证。学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教学科研和教师校本培训为突破口,以科学的目标凝聚教师,以正确的思想影响教师,以真诚的关心温暖教师,以教科研提高教师。

一是努力使教师形成:讲奉献,讲品位,讲正气,讲合作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逐步确立现代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要塑造德高者的形象,博学者的形象,外在美的形象;要具备优秀的文化素质和传播先进理念,健康道德、正确的思想,前卫科学的能力;要时刻能够运用科学只是武装,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向上的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情感,健康的情绪和丰富的文化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先进思想培养人,先进的文化武装人,高尚的道德塑造人,成为名符其实的“灵魂工程师”。

二是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在教师培养中,我们注意以目标鼓舞人,调动教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坚持“看主流,看实绩,不求全责备”的原则,为教师的成功创造条件。对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加强梯队建设,促其发挥作用,提高层次;对青年教师,关注其成长,为他们创造各种平台,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教学基本贡训练、比赛;鼓励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进修,以此来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进步提高。

文化是一所学习最珍贵的东西。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它引导着学

校的各项建设。赋予学校各项建设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品位,才能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更加开放的,多元化并存的社会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随着市场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在社会各领悟,各层面的不断推进,以及学校自身的法杖,使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高度的责任感和厚重的使命感,搞好学校文化建设。通过营造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精神氛围,来促进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风传统,统一的文化认知的形成;组织个性化、有特色、高品位的文化娱乐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开张系列化、开创性的知识文化活动来扩大学习认知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的才能,使学校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一部和谐优美的协奏曲。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提高

孙立军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本文摘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05年-第5期 查看本文时间2011-6-1 0:36:17

摘要:

校园文化提升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高校承担教书育人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办学理念,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注重内涵建设,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高校; 大学生; 素质教育

高等院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而在高等院校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校园文化通过素质教育而繁荣活跃,素质教育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实施,校园文化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外延与手段,更是一种更高级的教育形式。校园文化与学生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息息相关。

一、校园文化解析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良好的校风、融洽的人际关系、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教学设施、多彩的教育活动等。它融于课内,又体现在课外,具有约束功能和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影响既显性、又隐性,既现实、又深远,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它是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孕育着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现代化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连续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风格,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的形成应是物质环境和精神生活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息息相关

文化是人们精神价值的依托,是促成主体内在品质形成并通过群体自主建构而呈现的一种“教育场”。校园文化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行为规范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校园文化作为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调整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生活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内容上宣扬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形式上具有强烈的商业色彩,格调上庸俗低下的文化冲击着我们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功能,围绕正确的育人目标,使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协调发展,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造就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有独创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需要

行为规范教育就是定下规矩,用严格的管理让学生照着去做。严格的校纪确实可以保障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仅仅是“违者罚款”式的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所体现出的效果并不可能尽善尽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把行为规范的各种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去看、去想、去感受、去培养自己的素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所产生的浸润作用,所达到的效果是苍白的道德说教、单纯的知识灌输所无法比拟的。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培养和发展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将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做到:

1.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办学理念,形成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高等学校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也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冲击的前沿,成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争夺青年学生的重要领域。高校必须通过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必须广泛开展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学习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指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优化育人环境

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校园的物质资源,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使校园的规划、景观、环境呈现一种和谐美,为学生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激发青年学生对心灵美的追求与渴望,使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部的环境相和谐,培养学生自治、自理和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校史馆、教学科研展览馆、陈列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无时无刻不在,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还要充分发挥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3.以内涵建设为中心,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文精神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根基和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定位与定向的作用。只有以人文精神为落脚点,才能真正实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本质。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人的自身发展。人的发展最终体现在人的自我塑造和完善上,体现了人的创造性活动开展和人创造性能力的提高。只有以人文精神为出发点,才能以适合自己本性的方式来实现人发展的终极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服务。提供支持服务的核心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要扎实推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教育教学的各环节,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的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同时要加强学生诚信和基础文明的教育,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

4.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依托有效的平台,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恰恰符合这种需要。在开展形

式多样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技、文化、体育以及其它课外活动,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主题纪念活动,突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打造精品校园文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平台。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打造品牌型社团及品牌社团活动,抵制低俗和非理性文化的倾向,引导校园文化向高雅健康的方向发展,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加强大学生讲坛建设力度,注重质量和形式创新,开设专家访谈、星星之约、专题报告、焦点视线等名牌栏目,通过邀请学术专家、艺术家、社会名人、杰出学生代表等各界人士,开展涉及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学术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专题网站的建设工作,丰富完善专题网站建设,使之成为青年学生学习的阵地。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意义,在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就会逐渐建设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必将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慧婷]

以“三品”营造文化校园,提高师生素质 风华初级中学 戚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见教育是事关民族兴旺的事业,但我国现时的教育却被扭曲为单一的升学教育,一切为拔“尖子”、选“精英”,这是误国误民。只抓分数,只抓升学率,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导致孩子高分低能,不懂得如何“做人”。在时代不断发展,知识迅猛增长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环境有品味,行为有品格,精神有品质”营造文化校园,提高师生素质,这是我校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1.用“和谐的年级组管理”来营造校园文化

一、年级组内部关系

1、目标进班组,用目标来引领教师的发展规划。

2、学习进班组,在学习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3、竞争进班组,构建优秀师德群体,在竞争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4、民主管理进班组,发挥七长带头作用。

5、合理化建议进班组,落实职工主人翁地位。

6、科研进班组,关注教师的自身发展需求。

7、凝聚力活动进班组,建立温暖和谐氛围。

二、班组与家长关系

1、完善家委会制度,做好家校桥梁作用。

2、挖掘家长资源,补充年级组教育实践。

三、班组与社会关系

加强与社区沟通,充分发挥社区强大的辐射作用。总之,用和谐文化来营造班组氛围,促进师生和谐发展。2.用“心灵拍档”来营造校园文化 核心要点:

校园里的每一位师生都是校园文化的构建者,都是文化生命的共同体。班主任平凡的德育工作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激励是后进生转化的重要要素。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找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良好的家校互动会如果成为无穷的激励力量,那就会产生1+1>2的效果。3 用“提升师生文化修养”来营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的有效途径,营造睿智大气的书香校园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一、拓展课——学生发展特长的舞台

二、系列主题的比赛与展示活动——学生培养自信、展示特长的舞台

三、专题性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四、班级文化建设

五、文化墙:

4.以“归属感的实现”来营造校园文化

教师组织归属感是指教师在同所在学校组织长期互动交往过程中,而产生的乐于将个人生命融入组织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与情感。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

(1)具有强烈的组织认同感。每个教师在内心深处产生了“组织在我心中”的牢固组织观念,形成了代表组织成员共享的学校的期望、信念和价值的学校理念,即共同愿景,并内化到每个教师的人生追求中。

(2)对组织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现为每个教师对学校组织的深厚感情依恋,关心学校的发展,拥护学校组织的各项决策,对自身组织成员身份、荣誉感到百倍珍惜

(3)大量的利组织行为。能从学校发展的整体出发,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与决策之中,有“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态度;一心扑在工作上,积极主动,热情负责,赋予创新,勇于献身教育事业的忘我精神。

(4)拥有同组织其他成员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具有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每个成员能感觉到这种美好关系所带来的温馨与敞亮的心理快乐。

总结发言:我们常说;教师的职业操守是敬业爱岗,可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敬业不易,要做到爱岗更不易,这需要而对学校产生一个强烈的归属感,是一种理性的提升,更是要把校园文化作为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同样,学生需求也是如此,每一位风华师生都是校园文化的构建者,都是文化生命的共同

体。用三品构建文化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今天的所谈所想还可能是比较肤浅的,但是我希望借助这一论坛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思考,用我们不懈努力,真正让校园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乐土”。

高品位建设校园文化 全方位推动素质教育

文登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张文艺

2007—2008学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段教育教学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队伍建设为主抓手,以课堂教学深化研究为主攻方向,科学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开创了我市义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人为本 精细管理 建设和谐向上的管理文化

各学校紧紧围绕“管理效益年”主题,牢固树立“质量兴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努力使各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1.创新工作,争创特色。全市涌现了一批有思想、善思考、勇创新的校长,他们在认真执行各项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校的优势,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

特色带动学校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因美而精彩——实验小学倡导“和美教育”,追求“和谐尚美”的办学特色。他们以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为抓手,全力打造“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实小品牌。在“和美”教育理念的浸润下,学校领导尊重教师个性,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挖掘其潜能,激发其内驱力,让每个教师都感到被尊重、被重视;加强教师间的协作,强化教师的团队意识。学校在广泛征集教师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和谐团队”考评细则,从教研、教学常规、卫生、劳动等各个方面对团队进行评估,期末评选出学校最高荣誉奖—“和谐团队奖”。各团队成员充分发扬“我荣队荣,队荣我荣”的精神,全力争创和谐团队,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教育是一种享受——第二实验小学以“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为核心,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童年,让每一位教师品味教育幸福”的口号,把幸福教育渗透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之中,倡导教师真心、潜心、开心地为学生服务,培养学生会学、乐学、活学,为幸福人生奠基,全校上下营造出浓郁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和谐氛围。教师在活动中享受着幸福,在课堂上创造着幸福,在成长中体验着幸福。学生在经典诵读中,读出智慧,读出精彩;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展示特长,展示风采。

养浩然之气——文峰小学提出了“博雅教育”的观点。关注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件事,争当“有浩然之气、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文峰人”成为文峰师生的共识。走进文峰校园,古诗韵律操、古香古色的喷绘、“简单不简单、平凡不平凡”的校训,无不彰显着文峰小学“博雅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领导致力于促进每一位师生的发展:争当文峰“形象大使”活动使学生养成文明守纪、诚实守信、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成为有优雅气质的人;在“大手拉小手,校园妈妈爱心奉献”活动中,校园里需要帮助的孩子享受到来自60多名教师浓浓的“母爱”;“头脑风暴”对制约新调入教师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有针对性地对新教师加以引导和帮助,缩短了新调入教师的适应期;扶助更年期教师顺利走过更年期,更是谱写了文峰教师发展的和谐曲。

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文峰小学成为政府放心、社会赞誉、家长心仪、学生向往的品牌学校,成为威海市的名校,甚至在全省、全国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本学期,《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长》等国家级报刊都先后报道这三所小学的办学特色及先进经验。这一切得益于学校主要领导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的志

向,得益于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得益于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作方式。

不少中心完小的领导也在努力想事情、干事情。三里河完小以“品牌教育”树良好形象,通过系列活动,促领导班子创优质服务品牌、教师团队创和谐品牌、教师个人创个性品牌、学生创文明品牌,在社会上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河南完小领导班子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向管理要质量,提出“每天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谈一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苘山中心完小推行“快乐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努力将其渗透在学校管理、班级建设及课堂教学中,初步形成了体系。侯家中心完小注重“养成教育”,推行师生关系“六个一”,要求教师早进教室一分钟,晚离教室一分钟,早上见到学生问候一句,学生离校叮嘱一句,回答问题鼓励一句,学生有困难帮一下,以此来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米山中心完小针对学校底子薄的实情,推行“自信教育”和“德育三化教育”。文登营中心完小采用丰富的文体活动和“人性化”管理,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这些创新的工作思路,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泽头中学赏识教育内涵不断丰富,赏识对象由最初的教师赏识学生,扩大为领导赏识教师、家长赏识孩子、学生赏识老师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赏识,并进一步将赏识提升为尊重,将赏识教育与生命化课堂有机结合,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为尊重生命的最终目标,学校赏识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张家产中学的科技发明教育,常年坚持,并配备专任教师进行授课,学科教学与科技教育有机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一年来有多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在威海市农村中学课改现场会上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此外,实验中学的成功教育、文登二中的树魂立根教育、米山中学的快乐教育,在本学期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完善制度,精细管理。为充分发挥制度约束人、激励人、成就人的作用,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到实处,各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涵盖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时时处处有规定,人人事事讲规范”。张家产中心完小针对教师比较敏感的教学成绩评价问题,结合实际,采用结合学期初学生基础分对教师教学成绩进行评价的方法,使得评价更趋于公平;城区小学本学期将非笔试纳入教师考评细则中,学期初制定了考核细则,期末采用全城区统一组织命题,统一组织测试的方法,调动非笔试学科教师的积极性。

各校重视过程管理,多数学校每周坚持召开一次

班子成员会议、一次全体教师会议、一次班主任会议,写一份学校周工作计划及上周工作总结,组织一次教研组集体备课;每学期进行两次教学常规评估,定期举行骨干教师讲座、教师业务比赛等等。严格的过程管理,保证了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张家产中学、泽库中学采取了提前一周申报授课计划制度,学校根据申报情况进行听课检查,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实验中学实行的教学工作一日反馈制,对教师上课、班级情况及时掌握,使教学管理无死角。三里河中学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的细而实,开学初进行系统的规范教育,并进行规范教育考试,平时领导每天对学生的间操、上课、晚睡进行检查督导,对学生情况进行一日一检查,一周一汇总、一月一总结,收到了实效。

3.广开言路,民主管理。各学校重视让教师、学生及家长参与到管理之中,通过问卷、座谈及书信等形式,广泛征求教师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师比较关心的考核细则,各校采取“教师提出建议――领导班子讨论修改,定初稿――教师再讨论,反馈意见――定稿,公开答复”的程序进行修订。为了保证考核公正,很多乡镇学校自发结成友好校,商议评价方法,统一组织测试、阅卷及比赛。

大多数学校都组织了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常规评估小组,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反思等教学常规定期进行评估。文登营、界石、侯家等中心完小,尝试让学生参与对教师活动的评价中,如每周把教师练字的小黑板放在校园里公示;教师的读书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当评委;由学生评委团检查教师办公室卫生等等。很多学校利用家长会、家校报、短信等形式与家长联系和沟通,通过家长问卷和定期请家长委员会成员来校评议、指导学校工作,使学校工作始终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中运行。

以人为本,精细管理,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了和谐管理的校园文化,初步形成了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立足校本 和谐发展 努力打造新型教师队伍

全市各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识和人品共同提高,培养自主成长型的教师”为主导思想,创新开展师德建设、读书学习、校本教研等项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构建师生共同和谐发展的校园,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师德建设,以身立教。为贯彻教育局关于“师德建设月”活动的精神,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本学期各校紧紧围绕“教育大家谈”活动主题,开展丰富多采的师德建设活动:师德建设大讨论、师德建设论坛、师德主题演讲比赛、学生师德问卷调查等。广大教师对照自身找差距,制订整改措施,签订师德承诺书和责任状。

大水泊中学长年坚持周一国旗下讲话活动后的教师例会制度,师德建设是例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教师中开展以“爱心、敬业、创新”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通过活动提高教师的自律意识,引导教师将“修身、敬业、爱生”作为自觉追求,在活动中强化教师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学生观。高村中学每学期都进行教师学科教学状元的表彰,并在宣传栏上张榜公布,通过树立身边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榜样,对教师起正面引领作用。

米山中心完小开展了进一步关爱学困生的活动,各科教师上报10-15名左右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建档,确定分批、分期达标的时间,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帮助。

2.读书富脑,夯实基础。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全市各中小学深入开展“读书富脑”活动,采取多种措施继续督促教师读书学习,努力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与精神追求。教研中心及时为全市教师推荐了必读和选读书目,学校也积极创设读书平台,充实阅读资源,开放阅览室,进行好书推荐、图书换阅、开辟读书专栏、举办读书辩论会、征集读书“金点子”等一系列活动,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实现角色的转变。读书富脑活动,让教师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业务素质,读书已经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书香校园”已成为全市各学校所追求的目标。

3.名师带动,共同提高。各校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调动教师们参与课改的积极性,为教师搭建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

许多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给工作不满四年的青年教师配备名师,设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通过名师的业务指导,促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职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三个一”名师带动工程,组织本校市特级教师每人执教一节示范课,每人做一次专题讲座,每人展示一份工作经验总结,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也激活了全校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实验小学以开放课堂的形式,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采用

“自我诊断”的形式,自行备课后在统一的时间内,直接在班级执教,同学科的教师全员参加听课观摩,课后对照听课教师的评析,自行诊断、改进,然后再到另外的班级试教。实验小学的杨昱婷老师,第二实验小学的于文忠老师,多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其他教师一起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多次执教了各级公开课,为其他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引领作用。

侯家中学把带好一支年青有为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领导的责任与追求,在青年教师中提出“为自己的履历工作”的口号,同时帮助青年教师制定成长规划,间周一次组织青年教师业务学习,不定期举行硬笔书法比赛、优质课比赛、读书交流比赛等,为青年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4.立足教研,提高质量。本学期,全市义务教育聚焦课堂,认真探索“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教研、解决即成果”的教科研新思路,以教研组建设为重点,以小专题研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教师探索解决细节教学的有效对策和措施,达到在实践中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促进教育工作走向内涵发展之路。

教研组建设,重“研”求“实”,成效明显。小学多数学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基础,对年级备课组进行了合理的搭配整合,成立了以学科、年级为单位的大教研组,选拔了工作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的领导或骨干教师担任大教研组的组长,并对教研组长进行了培训,全面提升其组织领导能力,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许多学校的教研组建设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大众完小注重建设和谐教研组,规定组内出现不团结、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接受工作安排、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造假舞弊等行为之一,评选优秀教研组时一票否决;高村、柳林完小为了加强教学常规研究,建立了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每月开展例会研讨,总结前阶段教研工作,查漏补缺,提出整改措施,对下阶段教研工作制定出规划,使教研组建设走上了规范化;文峰小学将教研组文化建设作为重点,面向全体教师征集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建议,营造民主、和谐、共进的教研氛围。

张家产等中学对教研组长选择慎之又慎,通过民主推荐、竞争上岗,把水平高、能力强、有威信的教师安排到教研组长的位置上,学校各项教研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泽库中学创造性地采用教研组长和室长的“军政搭配”的建制,兼顾了教研活动和学科组建设的各方面要求,同时

提出了“同事携手行,爱拼共同赢”的口号,为创设和谐的教研氛围奠定了基础。

⑵课例教研,推进校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多数学校在加强课例教研的同时,结合教研中心提出的“小专题研究”的要求,建立了教研组级、校级、伙伴校级的三级“小专题研讨制度”,成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主线。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大众、柳林和高村完小规范小课题研究,学校对教师申报的小课题严格把关,审核批准后教研组将小专题研究与课例教研结合起来,开展听课、集体研讨,不断积累专题研究成果。

文登二中按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史地生政设立了五个科研小组,科研小组由学校领导和各学科年级备课组长组成,每周通过组织理论学习或上研讨课、示范课开展研究活动,拓展了课例教研的空间,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通过研讨确定适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并在全校推广,极大地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七里中学在总结前期小范围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着“读、议、讲、练”的教学模式在全校开展了专题实验,教师全员参与,通过上公开课、研讨课、汇报课以及听课评课等对各学科所确定的课题进行研究;小观中学成立了小专题研究活动领导小

组,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宣传发动,各学科组围绕教师比较关注、教学实践中相对集中的问题确定专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小专题研究活动,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收到一定的效果。

⑶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再提高。各校以信息化工程为龙头,实现教育技术手段的历史性突破。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实验小学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博客教研,现在该校教师已经把写博客当成了一种新的教研方式,教师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行走方式。学校领导天天浏览教师的博客,时时倾听教师的心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给予关注和研究。小观完小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个人博客,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思考和困惑及时发布在博客上,和大家进行交流和讨论。每个教研组都建立了博客群,构建了一个完备顺畅、自由交流的网络空间。博客与博客群的建立,成为教师自我研修和互相交流的便捷渠道。

泽头等中学充分利用校园网,要求教师将各年级平时的练习和测验题发在网上,供各年级教师使用和存档,同时对教师的网上资料浏览与使用,定期进行检查,并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进行网上教研的积极

性。

6.校际联谊,携手共进。尤为突出的是三所局直小学,学期中积极开展“伙伴联谊校”活动,多次组织乡下教师进城观摩、城里骨干送课下乡等活动,加强了城乡交流,缩短了城乡教师的差距。第二实验小学为了帮助伙伴校高村完小高质量筹办“威海市课改总结现场会”,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与高村完小联系,主动出资为高村完小的所有处室更换门牌,帮助整理课改总结材料,制作课件,派骨干教师与其一起研讨公开课;实验小学与伙伴校举行“六家一课”活动,中心校和伙伴校各出一名教师共同执教同一节课,邀请教研员与上课教师及参与备课的骨干教师一起评课,认真探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文登营完小紧拉伙伴校,积极为本校青年教师与实验小学骨干教师“结对子”,多次举办有针对性的师徒课例研讨活动。三里河完小主动与实验小学结成“友好学校”,请实验小学的名师来校授课,派本校青年教师前往实验小学观摩学习,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第二实验小学和文峰小学的“优质课联合研讨”和“交流课例与试题”等活动,加快了农村教师的成长速度,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文峰小学在加强与伙伴校联谊的同时,创造性地“向上”拉手,主动与威海大光华学校、胜利油田第四小学联谊,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

理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展开了深层次的交流和探讨,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

三、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各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学校德育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形成了生活化、主题化、系列化的德育体系。

1.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系列。利用校园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各种宣传阵地,张贴人生格言、名人名言,使学生理解“习惯就是素质”的内涵,养成遵纪守法、言行规范、文明自律的良好习惯;结合升旗、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开展了“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以“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为主题,开展系列读书、征文、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精神,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为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实验小学开发了《礼仪教育》的校本课程,每班每学期安排了10课时,由专职教师任教;每周均向全校学生提出本周养成教育的主题,师生组成的督导小组坚持校园

观察,周末反馈各班情况,每月评选一次星级班级,以此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柳林、泽库完小开展的“行为规范每周新星”评选活动,掀起了“人人争当文明生”的高潮。文峰、大众、米山等学校向全体队员发出了“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倡议书,培养学生文明用餐,爱护劳动成果。

实验中学叫响“我是主人,我有责任”的口号,推行学生管理全员责任制,校、级、班干部全部实行公开竞选,让人人都成为管理者和主人;汪疃中学每个班级设立班级调解员,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高村中学“天下兴旺,我的责任”活动的开展,积极倡导“我的事情我做好,同学的事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共同做好”,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促进了自主、团结、合作、向上的良好风气形成。

各学校注重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文峰小学、大众完小在学期初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结合生动的案例,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做好心理与物质上的准备,让孩子及早适应学校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实验小学、文峰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分别编辑出版《我自豪我是实小人》《家校月报》《家校天地》,以此加强家校联系。河南完小及时将开展的各项活动以书信的形式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张家产、米山、小观、大水泊、汪疃等完小坚持使用家校联系卡,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同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教

育管理。

七里中学每周给学生布置德育家庭作业,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泽头、米山等中学将单个家访改为到村集中召开小型家访会,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界石中学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召开了家长会,使家长会更具实效。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家校的联系,增进了家校的了解和互信,形成了教育合力。

2.以“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为主题的学习习惯教育系列。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各单位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的学生读书活动,采用评选读书小博士、奖励图书、读书征文比赛、刊登优秀习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引领学生读书,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文峰小学、泽头中心完小等学校的经典诵读,让学生既感受了语言美,又陶冶了情操、传承了美德。第二实验小学根据学生年龄结构的不同,分别以“规范学习行为,塑造学习品质”召开年级大队会,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为规范学生的书写行为,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本学期各单位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大多数学校组织了多次检查和抽测,取得良好效果。

3.以“培养健全人格,提升生命质量”为主题的生命教育系列。各单位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

心,努力提高学生体质,使学生身心愉悦,全面发展。文峰小学为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更加充足,把课间操由原来的20分钟调整为35分钟。由于校园场地狭小,学校将一、二年级学生组织在篮球场地跑小圈,三、四年级在跑道上跑中圈,五年级则在通路上跑大圈,跑操时圈中有人,圈外有人,人头攒动,1700多名师生在操场上有条不紊地跑步。跑完操后,各班在指定的位置开始跳绳、踢毽子。生动活泼的场景,常常吸引路人驻足观看。形式多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精神风貌。小观完小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每周3节体育课的同时,充分利用课间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全校师生齐上阵,将跑、跳、踢有机结合,同时开展小的项目比赛,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投入其中,感受着运动的快乐。泽头完小充分利用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跑操、做沙袋操,在跑操过程中,还结合班风建设,进行队列比赛和班风口号比赛,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也促进了班风建设。

4.以活动为载体,发挥活动育人功能

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得益于不同形式的德育活动的开展,多数学校立足于自己的办学特点,德育活动有声有色,形成了德育生活化、生活主题化、主题系列化。实验中学的“成功教育”进一步细化,年级成序列,月月有主题,先后开展了“我是主角”课本剧、“舞我青春,展我风采”健身

第二篇:自助餐展评为提升上海市星级饭店品质给力

2012年将继续开展早餐自助餐展评

为提升星级饭店品质给力

自助餐(buffet)是西式餐饮的一种就餐方式,从中也折射出西方的一种餐饮文化。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境外游客大批涌入,西方的餐饮文化也随之流入中国。自助餐这种形式进入上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上海的一些国外品牌管理的饭店中率先推行,进而在中方自营的饭店中开始仿效,成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酒店餐饮的一种时尚。为了适应不同文化背景消费者的需求,一些饭店对纯西式的自助餐进行了改良,推出了中西式合璧的自助餐,有的饭店根据自身客源市场的特点,推出了日、韩料理自助餐、东南亚风味自助餐、泰式自助餐、中式自助餐、海鲜自助餐等,自助餐这种餐饮舶来文化以其宽松、随意、卫生的优势在上海得以推广、直至流行。

自助餐推行初期,主要为满足旅游团队客早餐的需求。随着旅游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房费中含不含早已成为饭店经营与促销的一种手段,现在几乎70—80%的星级饭店均提供免费早餐自助餐(其实是房费中含早),80—90%的住店客会在饭店用早餐,早餐自助餐自然会成为宾客和酒店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饭店早餐自助餐的品质已经成为宾客选择酒店的一个条件,有关星级饭店早餐自助餐的质量投诉已经成为饭店及行业管理当局关注的热点。全国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委员会已在2010年星级饭店评定性复核中,把住宿客人的早餐自助餐列为高星级酒店检查、考核的重要指标,上海在星级饭店宾客满意度测评中也加大了对早餐自助餐项目的权重。在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2010版星级标准中,已把“提供品质较高的(良好的)自助早餐”列为四、五星级的必备项目进行考核,在附录B中不再体现分值(在2003版星标附录B中,有咖啡厅得2分),但在附录C中将自助早餐的服务细化为8个环节,最高评价分可得24分(在2003版星标附录C中,自助餐的最高评价分为10分),可见早餐自助餐的品质已经成为构建中国高星级饭店品质的重要内容。

改善、提升世博后上海饭店业品质,是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饭店业分会2011年的工作目标。今年,饭店业分会在全行业推出了“感动宾客,从我做起”的文明创建系列活动。鉴于上述因素,尽快提高星级饭店早餐自助餐的质量,也是实现协会阶段性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饭店业分会把提高星级饭店早餐自助餐的品质,作为开展“感动宾客,从我做起”文明创建系列活动之一。

今年本分会与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星级饭店自助餐展评研讨活动,参评饭店在自助餐设计、摆台、参赛者仪容仪表、现场演讲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展示,最终由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悦华大酒店、上海南新雅大酒店获奖。在本市饭店业,乃至全国旅游饭店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根据会员饭店的建议,2012年本分会将继续在会员单位中开展早餐自助餐服务的展评,并在今年的基础上更广泛地发动会员单位参与这项活动,为行业、为会员单位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进而促使本市旅游饭店的自助餐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2012年本市将开展星级饭店早餐自助餐摆台及工装模特展评

为更好地展现本市旅游饭店行业的精神风貌,促进行业内的学习与交流,进一步贯彻执行2010版《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的国家标准(GB/T14308—2010),提高、改善本市星级饭店早餐自助餐质量及星级饭店不同岗位着装的效果,提升星级饭店的整体形象与服务水准,为在“十二五”末把上海创建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打下扎实的基础。从现在起至2012年4月9日期间,我会将与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星级饭店早餐自助餐摆台及工装模特展评。为配合做好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饭店业分会希望全市各星级饭店的会员单位以此为契机,精心组织,积极参与,共同为提升本市星级饭店的整体品质而努力。

早餐自助餐摆台及工装模特展评在饭店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初选(从现在起至2012年2月9--10日),在初选的基础上选拔三至五组参加4月9日的决赛(早餐自助餐摆台为三组,工装模特展评为五组),最终各评出早餐自助餐摆台及工装模特展评一、二、三等奖。

今年3月29日—31日,由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发起,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第20届上海国际酒店用品博览会上与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饭店业分会联合举办了星级饭店自助餐展评研讨活动。活动组委会对参评饭店的自助餐设计、摆台、参赛者仪容仪表、现场演讲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本次比赛聘请了三名本市行业内知名专家进行点评,通过现场演示摆台、专题讲座和专家点评的形式,为行业内的相关人士提供了一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进而促使本市旅游饭店的自助餐服务质量上一个新台阶。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悦华大酒店、上海南新雅大酒店分别推选2名代表参加比赛,分别针对日本客人、国内客人、欧美客人的特点就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自助餐的原料准备、食品添加、餐中服务等进行了专业设计和研讨,为进一步提升、规范自助餐服务作了有益的示范。经过角逐,上海南新雅大酒店获最佳创意奖、上海悦华大酒店获最佳设计奖、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获最佳组织奖。在今年4月14日,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饭店业分会三届三次理事大会上,上海市旅游局道书明局长向三家在“感动宾客,从我做起”文明创建系列活动之一获奖饭店颁奖。

自助餐展评活动虽已结束,但它的示范效应将伴随2010版星级标准的实施而逐渐放大,为贯标、提升世博后上海饭店业管理与服务品质助力。

第三篇:提升办学品质创建和谐校园

提升办学品质 创建和谐校园

——上海市延河中学创建第十八届区文明单位中期小结

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教师育人意识,提高学校办学品质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的重要途径。学校把创建新一轮和谐校园活动作为学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制定创建工作计划,坚持以和谐校园建设为抓手,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德育教育,来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品质。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1、注重政治理论学习

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指导实际工作。学校校党支部十分重视党员干部、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每年初,我们制定中心组及教职工的政治学习规划,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学习制度。一年来学校多形式、多载体地组织教职工进行十八大有关文件、教育发展纲要、区教育发展规划、校长负责制三加一文件等理论学习,党员、教职工学习时做好学习记录,撰写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党的纲领、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理解,从而自觉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2、落实师德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师德建设为先。为适应新时期教师发展的要求,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了《延河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并建立了师德建设常效机制,健全了师德考核和评估制度。以“学生最满意的一节课”为载体,开展了多层次师德教育活动。为激励教师自觉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我们每年听取家长学生意见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开展各类师德先进的评选表彰活动。一个敬业奉献,教书育人、和勉共进的教师集体基本形成。社会调查表明: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3、加强校本德育体系建设

学校细化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着重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延河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常规检查和反馈,并修改和完善了早自修、学生自主管理等检查制度,促进了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将分年段德育工作框架落实在各年级工作之中,预备年级以规范教育为重点,初一年级以方法教育为重点,初二年级以目标教育为重点,初三年级以责任教育为重点,重点抓好升学预备教育。各年级结合年级特点和德育要求,整合家庭教育

指导、学生主题教育、学生活动等各种教育资源,来精心设计年级组系列教育活动,推进学校培养“成功者”的德育工作体系建设。

学校设计了以大队职能部、参政部—→年级组长学生助理团队—→班级中队委员会为运作模式的自主管理团队;学校先后派出4位青年班主任和德育管理工作者,在普陀区德育名师工作室学习;对于今年走上岗位的青年班主任,都指定了班主任工作导师。学校的两节班会课 “同心协力,为学习扫雷”和“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参与了全国展示活动;在学校“一班一品”创建机制已经有序运作的基础上,学校围绕各班的“品点”,结合温馨教室建设,先后开展了“温馨教室”教室环境布置评比活动、一班一品特色创温馨主题班会评比活动、聚焦“一班一品”,提升育人品质——特色班创建工作交流为主题的德育工作研讨会。

学校加强了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自主管理实践活动四大系列德育活动载体建设,开展了系列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慈善募捐活动、退休老党员与同学牵手结对活动、“弯弯小腰,使校园更美丽”的校园环保活动、禁毒展览参观活动、红色寻根,文化传承——“红色学堂”巡访活动、社区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夏令营活动、“珍爱生命”的包扎急救技能培训活动、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延河中学“中华小记者革命先辈寻访行”活动,对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老前辈进行了访谈,我校陆雨昕、朱熹微、陈书逸三位同学的采访摄影美术作品成为入选活动作品展的优秀作品,先后在刘海粟美术馆、中共一大和二大会址纪念馆、闸北革命史料陈列馆进行巡展。学校积极探索学生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课程,通过设立主题,各学科整合,外出进行探究体验活动,形成综合性的主题探究课程。

(二)发挥党建作用,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1、组织建设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办学体制下,党支部应发挥好教育导向、保证监督与协调服务功能,行使好参与决策、领导管理和保证监督权利。我们十分重视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完善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建立了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加强了对中层干部的选拔、使用和教育培训,使他们树立新观念、新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性和管理能力,一年来,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始终相互尊重、互相沟通,重大问题共同商量,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展开。另一方面,学校十分重视党支部自身建设。坚持党员管理目标责任制,坚持党内“三会一课”,开展民主评议,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始终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同时,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对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邀请他们参加党的活动,对要求入党的教师及时确立建党对象。目前已有三优秀中青年教师提交了入党申请,党员后备队伍不断壮大。

2、党风廉政建设

学校常在党员干部和教师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以先进党员干部的模范事迹教育广大党员、教师,与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严格执行财务监理、校务公开制度,财务运作规范,学校财产保管严密,建立了遏止腐败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制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规范教育收费是教育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二年来,我校严格执行上级教育收费的有关规定,坚决贯彻落实学校规范教育收费的各项制度,做到思想重视,行动落实,努力营造以法治校、规范收费的氛围。学校经常性地进行自查自纠,以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规范服务性代办项目的收费,如学生订阅报刊杂志、学生校服、用餐、保险等,须事先征求家长意见,签名同意后方可代办,如有让利、折扣,全部用于帮困助学;严格制止代替学生订阅教辅材料,严禁办班收费补课。学校还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廉洁从教的风气得到充分发扬。

3、党群工作

开展好党群工作是党支部的重要职责。党支部十分重视群众团体工作,支持与帮助他们建立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各方面力量,有力促进了学校工作。工会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学习、文体活动和帮困、组织疗修养,坚持开展“欢乐月末”活动,一批教师社团运作有序。在保障教职工权益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在党支部、工会的领导下,逢年过节组织退休教师 “回娘家”活动。我们还组织指导教工团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女工委的工作也井井有条,女职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党群工作的深入开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凝聚力,调动了一切积极力量参与“和谐校园”建设。

4、文明和谐创建

文明单位“和谐校园”的创建是支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在上届成功创建区文明单位基础上,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健全相关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认真制定新一轮创建规划,落实各项措施。多形式、多载体地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我们在学校中开展了无邪教校园、健康校园、平安校园、安全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开展了文明组室、文明班级等评比活动,广大师生遵纪守法,文明素质得到提升,人际关系和谐,确保了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三)提升办学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整体规划

学校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并在每学期工作中分布有序实施。学校制订了《上海市延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1—2015),从整体上规划了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主题月活动,教育科研主题月活动,课程资源展示月活动,磨题月活动,师生交流月活动;校内听课月活动,观摩学习月活动,社区开放月活动,展示交流月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来促进教师研究性地开展工作,形成机制保障。

2、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凸显

学校实施开展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磨题”为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研究》、《怎么做好课题的开题论证》、《初中学生自主性学习指导策略的案例研究》、《校园英语100句》校本课程开发等市、区、校科研课题项目。王斯依、沈杰、徐路芳老师负责的课题分获上海市普教所课题和普陀区教育科学研究个人课题二、三等奖。学校不断加强校际观摩学习,先后组织教师赴闸北八中、长兴一中、金华十五中、洋思中学等课堂教学否有特色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两年来,我校承办办各类课堂观摩活动、教学研讨活动、区级教研活动三十多次,举办市区级语数外理化、音乐、拓展探究等学科研讨活动19次。

学校以“磨题”为载体,引导教师深入地研究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典型范例、训练习题、作业中的分层要求的体现以及测试试卷的编制,引导教师关注训练和作业的有效性,解决现实问题。学校设计了《校本教研活动评价表》,从评价上来进一步保障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根据专家意见,学校编制了《上海市延河中学员工手册》初稿,对各项工作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学校建立了一支课改志愿者队伍,42位教师志愿加入了课改志愿者团队,并组建了德育、教学、课程建设三支团队。两年来,学校有34人次教师在市区各类专业活动中获奖。

3、不断提高学校课程品质

学校将语数外等学科课程按照5+1的模式进行实施,其中5为基础型课程教学课时,1为学科拓展型课程教学学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设计。按照科技、人文、审美、健身、动手、文学、综合实践等不同的学习领域,全校共开设近20门自主选修型拓展课程,学校积极挖掘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作为着眼点,优化课程内容,逐渐形成富有延河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重点以

10门课程作为载体,暂命名为“延河七艺”,它们分别是:茶艺、足球、民乐、DV创作、创意环保、动漫制作、机器人设计、截拳道、鼓乐、礼仪美育。学校从办学理念出发,积极进行学法指导系列课程的开发,从预备年级至初一年级,每周开设学法指导课一课时,学校对学法指导课程进行了系统开发。

教学质量的提高,基础是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因此我们狠抓教学五项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考试的全程管理。我们用制度加以规范,制定了五项教学常规制度和具体的操作细则,学校建立了对教学全过程的严密监控机制。例如校长室、教务处组织力量对所有教师进行诊断式听课;教务处经常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常规检查;期中、期末考试质量进行班级、年级、教研组及全校多个层次的分析;实行学校领导分管一个年级组进行教学监控和定期教学分析的机制。教务处建立了严格的教学评估制度,学校设立了教学常规奖和教学质量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通过以上措施,使我校教学工作始终规范高效运行。

(四)注重精神引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1、积极改善文化设施

近两年学校完成了校园整体绿化工程、学校文化环境布置工程、校园小品建设工程、专用室设施配套工程、操场修复工程、教师研修室、会议室装修工程,学校整体文化设施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放眼校园,绿化宜人,景观优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美丽优雅的学习环境。

2、开展文化主题活动

学校从整体上规划了学生校园文化系列主题月活动,学生风采展示节活动,一班一品主题教育月活动,校园文化节活动,生命教育月活动;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体育节活动,艺术节活动,辩论月活动。学校通过系列化的主题文化活动,来搭建学生全面发展、体验成功的平台,这些活动都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活动模式。例如,在学生风采展示节上,学校先后开展了“延河优秀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各年级“达人秀”活动,“达人秀”总决赛活动等,形成系列。

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学科、艺体类学生竞赛活动,语、数、英、劳技、艺术、体育、科技、征文、阅读等各项竞赛展示活动在各年级蓬勃开展,去年,我校学生参加各类全国市区竞赛获奖138人次,其中一等奖19人次,并且在科技类竞赛中获奖人次为73人次,为近年来最多,也体现我校科技教育有了新的进展。

学校积极探索适合延河中学学生情况的评价机制,学校设计了“我的储星银行”评价项目,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德育、学科学习、艺术体育、拓展探究等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予以表彰和鼓励。

3、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在建设校园显性文化的同时,我们更注重校园隐性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形成以“学礼、明理、自立”为主题的校训精神、“团结友爱 文明守纪 开拓进取”的校风和“刻苦钻研 勤勉求实 灵活机敏”的学风;引导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加强“为人师表 教学严谨 开拓创新”的教风建设,每年举办一届教师论坛,提高文化和人格修养。目前,学生文明礼仪、学习勤奋;教师团结协作、和谐奋进的人文氛围正在形成。

(五)唱响平安旋律,打造安全健康校园。

1、校园安全与稳定工作

校园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学校与派出所等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每周定期在校门、附近小区进行巡查,清理好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建立了预防和协同处理突发事件的机制,制定了“延河中学应急预案”等预案11件。青保工作落实到位,未发生重大伤害事故,有效遏制案发率。

由于学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安全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做好各项防范工作,2013年学校顺利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2、健康校园建设

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活跃学生的身心;坚持“三课两操两活动”,从制度上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质量,逐步养成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备的软件、硬件,有心理咨询室,配备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重视卫生预防工作,学校配备卫生室老师负责全校的卫生预防工作,坚持每天的晨检,第一时间掌握流行性疫病的传播;开展学生的健康摸底工作,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为教育教学以及各类活动做好安全保障。

学校加强食品卫生检查和饮用水安全检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无任何突发安全卫生事件。学校是无烟学校,学校食堂是普陀区第一批规范化卫生达标食堂。

学校重视校园美化、绿化,是上海市花园单位。

(六)构建和谐关系,社区互动联动发展。

1、家校互动

学校在优化德育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坚持家、校、社区互动和三位一体,合力育人。学校以“引导参与”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适应性发展;以“辅导活动”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巩固性发展;以“学习型家庭创建”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学校积极探索“校内外和谐发展”的有效渠道,为

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学校在各年级建立家长代表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代表会议,通报学校工作,学生在校情况,征集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意见和建议;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对教师的评价和家长学校的自我教育。学校教师经常与家长联系,有到校访谈、电话联系、网络联系、上门家访等形式,其中班主任家访率达100%,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家长学校讲座,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

2、志愿服务,共建共享

学校有班级层面的社区服务队,世博平安志愿者服务队;还有党员教师爱生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去社区参加“志愿者在行动”、“蓝天下的至爱”的公益活动;同时主动关心照顾“五保户、军烈属”。党员“爱生志愿者服务队”还积极落实帮困计划,采取了有效措施,切实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我校现有3位警嫂和1位军嫂。为此,学校领导对警嫂和军嫂们不定期开展慰问活动,在生活和工作上对每位警嫂和军嫂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学校还先后与新上海影都、新宜居委会、合阳敬老院等单位签定了共建协议。学校连续八年获得街道“共建杯”荣誉。

(七)特色工作

1、城市少年宫

为全面落实区文明办工作部署,我校按照“城市少年宫”工作创建要求,以学校现有资源为平台,以学校特色项目为抓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吸引力强的暑期实践活动,使延河中学城市少年宫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文化活动的平台、健康成长的乐园。

学校把少年宫定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阵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地,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平台,学生课余健康成长的乐园”。注重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由学校有特长、负责任的专业教师组成辅导员的骨干队伍,指导活动开展,同时,学校还聘请社会上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到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充实少年宫的师资力量,确保少年宫开展的活动有质量,有吸引力。如我校非洲鼓乐,聘请的是社会上富有教学经验的民乐老师来指导学生训练。多彩荧屏这门影视欣赏课,不仅有本校民盟老师来指导,还有其他学校的民盟老师志愿参与。自学校少年宫项目活动开展以来,获得学生、家长、社区的广泛好评。学校将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相结合,与学校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特

色项目建设相结合,努力打造学校精品项目。目前,受到学生和家长一致好评的精品项目主要有:非洲鼓乐、创意影像和茶韵飘香三个项目。

创意影像,不同于一般的其他课程,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常见拍摄技巧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从技术和艺术上掌握摄像这一影视环节的基本创作方法。学生们在一方天地中尽享其乐,尽展其才,各种巧妙的创造灵感得到了实现。目前,学校的DV创作项目多次参加市区乃至全国性的比赛,屡获“datavideo杯”青少年校园电视EFP多机位创作实践活动一、二等奖。非洲鼓乐,被同学们戏称为“会说话的鼓”,同学们在一拍一击当中启迪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在学校50周年校庆,接待澳大利亚维洲杰出青年领袖教育代表团等重大活动中学校鼓乐队的同学都参与了节目表演。茶韵飘香:茶艺,是华夏文化之国粹。在茶艺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品茗细酌天地精华的同时,聆听茶艺老师讲述一片茶叶的故事,体验茶的冲泡技艺,感悟茶趣和茶礼。作为一项美育与非遗项目,延河中学茶艺社参加了普陀区第31届美育节开幕式展演活动,同时,也获得了普陀区优秀社团等荣誉称号。

延河中学城市少年宫为同学们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同学们在这里获得了快乐体验、成功体验,在少年宫的活动中闪耀生命的光彩。学校今后将继续加强品牌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丰富学生体验活动的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地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一班一品

延河中学从1998年初开展“特色班建设”工作,在近16年的时间里,不断探索实践,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新基础教育方向。学校在2006年申报了普陀区一校一品《辉煌从特色班集体起步》,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班集体建设的发展水平,也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并为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觅得了一个恰当的切入口,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从“特色班建设”的基本轨迹中,我们提炼出“目标定位、实践到位、空间升位、成果立位”的培育机制。

在学校“一班一品”创建机制已经有序运作的基础上,一年来,学校围绕各班的“品点”,先后开展了“温馨教室”教室环境布置评比活动、一班一品特色创温馨主题班会评比活动、聚焦“一班一品”,提升育人品质——特色班创建工作交流为主题的德育工作研讨会。

(八)创建成效

一年来,我校先后荣获:十二·五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上海市首届网络教研评比活动优秀集体二等奖、普陀区第十七届(2013-2014)文明单位、普陀区教育系统信息公开工作先进集体、普陀区教育系统出租房屋三年整治先进集体、普陀区科技特色学校、普陀区体教结合工作先进集体特等奖、“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关爱来沪青少年志愿实践基地、普陀区甘泉街道爱心助老特色基地、甘泉街道创文明夺七杯竞赛“共建杯”等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校学生在市区机器人大赛、区中小学劳技学科技能竞赛、“地理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市区中学生时政大赛、阳光体育大联赛、区青少年摄影大赛、区食品知识竞赛、市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全国和市级作文比赛等项目中荣获了235人次荣誉称号。

(九)、努力方向

1、争取向更高台阶迈进。

我校的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学校要把把“创文明、求和谐、争一流、谋发展”作为创建文明学校永恒的主题,在形成领导有力、管理有序的长效创建机制上下功夫,在优化校园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在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创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开创我校文明单位创建的新局面,为市级文明单位打下坚实基础。

2、加大在线创建力度。

学校接下来在创建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在线创建力度,建立在线创建网站,形成长效机制。

上海市延河中学

2016年2月

第四篇:创新城市管理 给力和谐益阳

创新城市管理 给力和谐益阳

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绿色益阳,实现后发赶超”的目标,积极探索“三化四转变”的新路子,提出“精细管理、温情服务、文明执法”理念,初步构建了“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城管新模式。同时,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更加注重服务、和谐和创新,在解决民生发展、创新城市管理的实践中树立了新形象、实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突破。

一、夯实思想基础,创新服务理念。坚持把“精细管理城市,温情服务市民”的科学理念贯穿于创新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实施“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深化执法服务”的“三步走”发展思路,把“管理是服务、执法还是服务”作为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行为准则,着力在加深理解、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转变作风上狠下功夫,实现城市管理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手段从执法型向监督型转变、对象从违章行为人向权属和责任主体转变、方式由粗放型、突击型向集约型、长效型转变,进一步夯实了创新城市管理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社情民意,创新服务方式。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选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重视局长热线,高度关注市长热线、舆情在线,凡投诉必做到100%亲自回复和处理,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开展城管执法“进街道、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工厂、进工地、进门店”活动、发放便民服务卡、邀请市民跟班城管执法全过程、带领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节假日“步行看城管”等活动,提高执法为民的优质度;公开社会承诺:真心诚意温情服务——不说假话;严格执行“三三制”——不走过场;认真落实首违免罚——不打诳语;切实做到文明执法——不假斯文;狠抓队伍作风建设——不存侥幸;利用《益阳日报》、《益阳晚报》、《益阳城市报》、《益阳政府门户网》、《红网论坛》等新闻媒体,走进直播间与市民互动,提高社会宣传的影响度;开展送温暖和扶贫帮困、照顾孤寡老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树立了新时期城管复合型队伍的新形象。

三、围绕城市发展,创新执法手段。创新城市管理,应坚持把尽职尽责整顿市容环境秩序、尽心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放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以亲民、爱民的工作措施,进一步促进城管执法工作有层次、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在规范执法上,组织编辑《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汇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队伍建设规范》(试行),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要求,规范执法文书和执法程序,建立健全城管执法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监察管理执法责任追究,强化依法管理,规范化执法。在执法实践上,身体力行,深入一线,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市民生产生活的“热点”、“重点”、“难点”敢抓敢管,丝毫不敢懈怠。乱吊乱挂的广告招牌、多拉快跑的渣土车辆、深夜扰民的建设施工、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乱扔乱丢的车窗垃圾……

在上级正确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硬是象“啃骨头”,一个一个地去啃,不言放弃。在执法力度上,强力推行产权责任单位“门前三包五不准”责任制,打造康富路精细化管理门店招牌改造示范街,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实际的“益阳模式”。

四、提升人才素质,创新队伍建设。要从“妖魔化”城管的舆论下突围,只有全力打造“学习型、工作型、创新型、竞争型、模范型”团队,狠抓政务、党务公开,注重社会监督评价,加大督察考核力度,严格执行“三三制”、“四包干”和“五条禁令”,阳光操作,全面接受监督。在全局深入持久地开展“严纪律、强管理、抓作风、树正气、塑形象”的作风建设,重新标示和定位执法车辆和执法人员,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人、财、物、事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规范权力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号召党总支通过开展“城管之星”、“执法标兵”、“党员示范岗”等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把干劲凝聚到事业上,把功夫体现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努力争当城市文明使者。

五、优化执法效能,创新管理方式。为提升管理效能,提出构建“服务、管理、执法”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做到先服务、再管理、后执法。在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要求,确定“一级执法主体、两级管理机构、三级工作平台、四级考核网络”的数字城市网格管理新模式,按照“行业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投入、互利共赢”的办法,快速建起城市管理数字监控指挥中心,初步实现对城区渣土工地、渣土运输车辆、路面管理信息和违法行为的快速处置,提高现代城市管理技术含量,强化完善了四级联动和全方位服务市民的工作措施,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整合了管理资源、提升了管理效率。

六、着力管理长效,创新运行机制。在数字网格化管理机制上,把中心城区按照“点、片、区、网”的模式将一线执法人员分成若干管理组,划分成若干个管理责任网格单元和管理片区,形成中心城区管理网络。采取定点与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反复巡和重点巡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管理,形成“点上有人管、线上有人巡、面上有人控”的局面。每个网格明确责任人员,实行“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定目标、定效果”的五定管理模式,责任人员每天对负责区域进行巡查,加强市容管理。在联合执法机制上,针对个别相对人以暴力、威胁手段抗拒执法的特殊情况,主动要求公安部门做好提前介入和事中干预和事后化解;针对机动车占道经营的问题,与交警部门联合开展整治;针对社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与街道办事处城管中队、社区开展联合整治和清理;依靠三区政府,与公安、安监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烟花禁限;与交通、交禁、三区环卫联合开展“铁碗治渣”。在其他专项整治机制上,积极开展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夜市漫酒、户外广告、牛皮癣治理、城市交通秩序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对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方案,形成长效管理,做到“整治一片、巩固一片、保持长久”。

第五篇:大学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推荐)

《 大学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提纲

一、序论提出中心论题: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说明写作意图:通过对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的探讨,了解大学生活,切身投入维护校园和谐,丰富校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二、本论

1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1.1对依法治校和和谐校园的理解;

1.2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1.3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探索;

2八荣八耻构建和谐校园

2.1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培养什么人”;

2.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怎样培养人”;

2.3 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2.4 八荣八耻为镜子

三、结论

依法治校与构建和谐校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逐步加强,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深入发展,依法治校的工作一定会日益深入人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八荣八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才会从法律道德上约束自己。和谐校园一定能够建立。概述当前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情况和我们的任务;呼应开头的序言。

下载璀璨校园文化给力,和谐大学品质提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璀璨校园文化给力,和谐大学品质提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企业,给力幸福花都

    构建和谐企业,给力幸福花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X的XX,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构建和谐企业,给力幸福花都》。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

    给力爱心 创建“和谐快乐”班级

    给力爱心 创建“和谐快乐”班级 人们都说,班级像一艘帆船,乘着它,孩子们越过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乡村、城镇;我说,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

    给力2011——服务质量提升月发言稿(★)

    酒店“给力2011——服务质量提升月”动员大会发言稿敬爱的各位员工:大家下午好!XX国际大酒店自2008年4月2日开业以来,在公司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酒店领导班子带领下,酒店全体员工......

    大学运动会加油稿简短给力

    1、遵规守纪、团结互敬拼搏奋进、永远进步。2、主动出击,抢得先机,活动有序,提高效率。3、周宾你在红色的跑道上撒下了努力的汗水,献进了你的风采,固然你没有获得第一,但是有那默......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精选五篇)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南坪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南坪小学是一所公办小学,共有6个年级6个班,有教师11名,学生37人。 我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工......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五篇范文)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人民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石鼓区人民路小学创建于1944年(其前身是衡阳市私立刚直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占地82......

    北京大学创新三大典礼,提升校园文化传承大学精神

    成果标题:创新三大典礼呼应时代主题,提升校园文化传承大学精神 报送单位:北京大学 摘要: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文明单位创建方案)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归州中学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十七大精神,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