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兵团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的现状与建议
基于兵团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的现状与建议
[摘要]兵团,是军企合一的组织,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责大任。农业生产,是兵团的经济支柱,因此,对兵团的土地进行有效整治并做好后期管护对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笔者通过分析兵团土地整治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后期管护方法,简单谈谈笔者对项目后期管护的看法和几点建议。
[关键词]兵团土地 项目 后期管护
[中图分类号] F301.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5-345-1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兵团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怎样落实土地保护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兵团农业生产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笔者认为,应该将土地开发整治工作放在优先地位考虑。土地开发整治,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日益增加,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路面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项目后期管护制度。项目后期管护制度建立,有利于兵团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能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兵团土地整治概括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不断增加对兵团土地开发的资金投入,使兵团土地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耕地不断增加。由于兵团所在地大多农业生产设施水平不高、土地质量偏低,国家便采取了建立土地整治项目的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施了整治项目的兵团土地区焕然一新。
3兵团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主要方法
3.1建立管护制度
通过整治项目验收的兵团土地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管护条例,规定了项目运行的具体管护措施。由兵团与负责整治项目的连队订立管护合同,确定后期管护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人员。例如设立专门的管护基金提供项目日常维修或维护的开销,为项目工程的稳健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1]。
3.2做好管护工作
根据后期管护的具体需要、结合团场资产管理的具体规定,分团场可以开展管护资金的筹集活动。
3.2.1管护农田林网的方法
管护农田林网一般有两种方法:
(1)由兵团林网管护部门负统一负责,兵团与林管员订立协议,有兵团林网部门负责种植和管护费用,由林网管理员分别管理不同区域的林网。
(2)将林网种植承包给个人,使兵团和承包者共同获益。兵团将林网种植权按区域划分,将种植权划分给所属区域的承包者,产生费用由承包者自行承担,兵团的林网部门会对承包者种植的林网进行考核,树木长成后,兵团按一定比例收取利润。
3.2.2管护滴灌系统方法
节水滴灌系统的建设施工费用大约占据项目施工总费用的六成,后期管护难度高。滴管系统的管护方法主要是,由兵团某一部门负责管理,按具体使用情况收费。比如,由兵团渠道部门派遣配水元进行系统管理,由使用滴管系统的承包者自行维护田间的滴管管道,并承担一切相关费用。
3.2.3管护田道的方法
由田道所在的连队通过开展公益劳动进行田道维护,对田道网络进行管治维护,确保田间道路通行顺畅。
3.2.4管护灌排渠道的方法
灌排渠道的管护一般采用分层管理,支线与主线渠道的维修工作由兵团管道部门负责,斗、农渠道由所在连队负责维护,费用由兵团统一下发。排渠定期清理淤泥工作由兵团负责,日常维护工作由连队负责,渠堤维护则通过开展公益劳动的形式解决[2]。
4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存在的问题
4.1务农职工管护意识薄弱
由于土地整治项目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管护制度,许多务农职工的管护意识十分薄弱,甚至出现了职工为便利自己进行农业生产而损坏公共道路的自私现象。务农职工的管护意识薄弱,不利于整治项目的效益增长。
4.2项目工程管护不力
经笔者调查发现,部分团场道路因管护人员疏于维护,导致路面不平坦,甚至凹陷现象发生。此外,因项目工程管理不力,还出现了诸如计量箱故障、灌溉系统沉淀池损坏、防护林成活率低等现象。
4.3管护资金匮乏
要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兵团的经济基础较差、连队没有资金积累,无法满足项目后期管护工作对资金的需求,因此严重影响了管护工作的进行。
5对项目后期管护的建议
5.1规范土地整治
为确保项目设计质量和项目工程实际落实,应该充分发挥整理系统的功用并规范土地整治的管理,尽量减少工程设施荒废的情况出现,提高项目实施进度。
5.2加大管护工作的宣传力度
兵团要积极采取宣传措施,对务农职工进行管护教育,将搞好管护工作的意义向群众进行充分说明,提高群众的管护意识和自觉性,在项目区建立起“建设与管护并重”的良好风气[3]。
5.3完善管理体系,寻找资金来源
笔者认为,应该尽快完善土地整治后期管理体制,制定有约束力的规章来规范管护工作,积极寻找充足的资金来源。设施维修和农田管护产生的费用,应该由连队、职工和固定资产折旧共同承担。
6结束语
在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整治开发兵团土地是我国农业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农业生产,是兵团的主要经济来源,落实土地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做好整治后期管护工作,有助于兵团农业生产创收。应该从完善管护体制和具体管护工作入手,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的后期管护工作,促进兵团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进而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汪文雄,杨钢桥,李进涛.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0,(06):12-15.[2]王晶.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开工[J].西部资源.2011,(02):43-47.[3]唐火庆,鞠登平.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问题与模式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6):76-79.
第二篇:兵团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兵团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兵团土地整治工作,提高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团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兵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土地整治是指对团场田、水、路、林、居民点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土地利用活动,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整治。
(一)农用地整治指以农田整治为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二)建设用地整治指以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为整治重点,完善团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连队生产生活条件。
(三)宜农未利用地整治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科学合理、适度有序进行的土地开发活动。
第三条 土地整治坚持规划先行,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应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上一级土地整治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发展、农业生产、交通及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等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 土地整治项目实行分级管理。
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中央分配和兵团留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及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兵团提留资金安排的项目立项、监督管理和验收工作。
各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师(市)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师(市)提留资金以及收取的耕地开垦费安排的项目立项、监督管理、验收和兵团立项项目的初步验收等工作。
土地整治项目由项目团场负责实施,履行项目法人责任。
第五条 项目管理实行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和审计制等制度。
第六条 在兵团从事项目招投标、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审计单位需向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备案,准予备案后向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备。
第二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七条 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根据土地整治规划,负责组织团场进行项目申报。
第八条 项目应优先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整理重点团场内安排,兼顾其他区域。
第九条 项目申报实行项目库管理,每年根据兵团、师申报要求申报,一经批准立项,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报项目批准机关审批。
第十条 项目申报,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
(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符合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有关规定;
(三)土地相对集中连片;
(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五)土地权属清楚无争议。
第十一条 项目申报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师或团场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申报项目的请示;
(二)项目建设方案和预算;
(三)项目规划图(比例尺1:2000-5000);
(四)标注项目区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明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和地类及面积;
(五)项目区土地勘测定界报告;
(六)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 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兵团立项的土地整治项目的审批。
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师立项的土地整治项目的审批,师审批的项目应报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三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三条 项目批准立项后,团场应组织技术单位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兵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设计和预算。项目设计与预算由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批准。
第十四条 团场应当依经批准的设计,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确定监理、施工和设备材料供货单位,并签订相关合同。
第十五条 项目工程施工应当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减少工程施工对农作物的压占和对职工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十六条 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项目设计、施工合同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建设位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第十七条 工程监理单位须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和相关合同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理,并承担监理责任。项目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实行跟班旁站制度,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对项目建设工程实施监督,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及时做好监理日记和监理报告等各项监理工作。
第十八条 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项目法人必须指定专人负责项目资料,及时收集、登记、分类和整理归档。项目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也应做好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整治后的土地耕作层、平整度、灌排条件、道路通达条件以及生态保护措施等应当符合项目规划设计和《兵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等有关标准。
第二十条 项目竣工后,师批准的项目,由团场组织初验;初验合格的,由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兵团批准的项目,经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初验合格后,由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初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团场应组织施工单位限期返工或者维修。
第二十一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团场应当及时落实工程管护主体,签订管护协议,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团场应当向师国土资源局提出变更登记申请,依法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 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和耕地开垦费。
第二十三条 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兵财综<2011>46号)第三章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执行。
第二十四条 兵、师国土资源部门和财务(政)部门负责按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和支出预算,项目投资计划和预算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
团场要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使用、管理项目资金,及时办理结算和财务决算。财务决算和竣工决算由团场报师财务(政)局批复,并报兵团财务局备案。
实行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制度。申请竣工验收前,由兵团、师(市)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立项权组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项目竣工决算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兵团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受兵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派对兵团项目的实施进行实地踏勘、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违反有关规定合同等,由兵、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责令改正;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建设用地单位履行耕地占补平衡义务自行实施的耕地开垦,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兵团国土资源局、财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宾阳县和吉镇惠良村土地整治项目
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3月初以来,我镇党委、政府组织镇整治办工作人员专题就惠良村土地整治项目平整区土地重新调整分配及备耕备种进行宣传发动,成立了5个工作小组分别到村到点,多次组织召开各村干部、群众代表会议及户主大会,专题研究解决土地整治项目平整区土地重新调整分配问题,针对组织备耕备种进行多次宣传发动,并以上门座谈、发放通知,张贴备耕通告等多种形式发动群众进行备耕备种,同时全力协调配合施工方对工程质量问题按设计要求进行整改。至7月5日,已动工平整2295亩,涉及果粽、中良、三叉、新安四个自然村,已确权到户1500亩,尚未确权到户约800亩,其中果粽已动工平整的约1600多亩已分配到户约1200多亩,中良375亩已确权到队未确权到户,三叉、新安两村约300亩,现已全面确权到户。目前我镇党委、政府组织继续组织镇村干部对已动工平整土地确权到户工作,同时积极宣传发动群众进行晚稻备耕备种工作。计划在7月15日前全部完成已动工平整土地确权到户工作,并组织群众做好晚稻备耕备种工作,确保不丢荒土地,维护社会稳定。另外,针对部分群众对平整区的质量及部分水渠、道路不够畅通的问题,由镇整治办协调组织施工、监理单位,群众代表(涉及的相关农户)进行现场办公,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建议进行限时整改,尽最大努力做到群众满意,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主要存在问题
1、雨水较多,而平整区全部是水田,田面长时积水,以致材料无法送到位,施工难度大。同时施工方在平整区的工程技术力量、施工人员、机械等投入不足,致使施工进度相对缓慢;
2、部分群众对平整区整体质量不满意,以工程质量不好为由不配合分地,耕种作物。
3、群众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局意识淡薄,造成镇党委、政府和村集体的决定决议,反复受阻,难以执行。
4、我镇与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相邻,小平阳镇的土地整治项目平整区土地重新调整分配工作出现诸多困难和问题,少部分群众中的交流,对我镇当前的土地重新调整分配和发动春耕生产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和吉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七月六日
第四篇:xxx市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专项研究调研报告
目录
一、目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存在的问题?
┄┄┄┄┄┄┄┄┄┄┄┄┄3
二、目前工程后期管护的模式,你认为当前工程后期管护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对工程后期管护模式有何设想?
┄┄┄┄┄┄┄┄┄┄┄┄┄4
三、目前工程后期管护的经费来源,对工程后期管护经费来源有何想法?
┄┄┄┄┄┄┄┄┄┄┄┄┄5
四、工程后期管护的时效性如何确定?工程后期管护的时效性是否应分工程来划分,如何确定?
┄┄┄┄┄┄┄┄┄┄┄┄┄7
五、工程后期管护的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7
六、工程后期管护的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8
七、交付资产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包括哪些内容?
┄┄┄┄┄┄┄┄┄┄┄┄┄8
八、单项工程后期管护的措施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9
九、结束语
┄┄┄┄┄┄┄┄┄┄┄┄┄9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是摆在各级土地开发整理机构面前的新问题。省整理中心对这一问题开展专项研究调研,十分及时和必要。市土地整理中心接到函后,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将调研函以通知形式转发到各县市区。县级整理机构积极准备,详细回答了调研提纲所提问题,市局整理中心认真进行了汇总。现将全市专项研究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存在的问题?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主体不明确。是县级土地开发整理机构、乡镇政府、村委会,还是村民小组(生产队)?应进一步明确。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经费无来源。目前,对工程后期管护经费的来源,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3、各级国土部门及土地开发整理机构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中的工作职责不明确。是管护主体,还是监管主体?
4、单项工程完成后到项目终验期间,对该单项工程出现管护空挡。对这期间的工程管护,是由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还是由施工单位负责?是否应在项目承担单位与中标施工单位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时予以明确?
5、“重建设轻管护”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表现在早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个别单项工程设施自然损坏、人为毁坏、变压器丢失、防护林树木死亡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目前工程后期管护的模式,你认为当前工程后期管护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对工程后期管护模式有何设想?
1、目前xxx市工程后期管护的主要模式。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合格后,县级国土资源局与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办理项目工程资产移交手续,签订工程资产移交协议及工程后期管护协议,将项目资产及工程后期管护责任一同移交当地乡镇政府或村委会,乡镇政府或村委会作为工程后期管护主体通过指定、承包等形式安排人员进行管护。
2、当前工程后期管护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一是这种管护模式遵循了“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能充分调动项目区群众的积极性;二是工程管护任务和责任明确,责任到人。
缺点:一是由于缺少管护资金,工程管护范围偏窄。多数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只是对农田水利工程安排专人进行管护,而对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等其他工程疏于管理;二是管护力量不足且无专门机构进行检查监督。
3、对工程后期管护模式的设想。
思路:对目前现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模式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充实县级土地开发整理机构人员配备,建立工程管护专门执法组织,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履行组织管理、指导协调和检查监督职能。实行乡镇村及群众日常自我管护为主和专门执法组织检查监督双向管护体制。
做法:一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合格后,项目承担单位与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办理项目工程资产移交手续,签订工程资产移交协议及工程后期管护协议,明确乡镇政府或村委会为管护主体及管护责任人。二是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在县级土地整理机构指导监督下,制订工程后期管护制度和措施,通过受益村民代表推荐或选举、承包、租赁等方式确定管护人员,并与之签订责权明确的工程管护合同。三是工程管护专门执法组织对管护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监督乡镇村及管护人员真正落实工程管护责任,从根本上真正扭转以前仅靠签订管护协议约束力差的现象。
三、目前工程后期管护的经费来源,对工程后期管护经费来源有何想法?
1、目前工程后期管护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一是多数县市区由乡镇政府或村委会自筹。比如机井、变压器损坏,由受益群众集资维修;管护人员工资由农业灌溉用电电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二是采取“以工程养工程”的方法,对机井、电力设施等工程实行有偿服务,费用收取坚持保本微利,将收取费用用于工程后期管护。xx县目前采用这种方式。三是由县级国土资源局办公经费中列支或由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从财政收入中列支资金作为工程管护经费。目前xx县和xx县在一些项目上采用这种方式。
2、对工程后期管护经费来源的想法: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专项基金,存入县级财政土地开发整理专户,工程后期管护用款计划,经县级土地开发整理机构审核批准后,按县级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下拨资金,做到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专项基金的筹集可以考虑两种渠道。一是把工程后期管护经费纳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按项目投资规模的一定比例计提工程管护费,存入县级财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专项基金账户。二是由上级部门按各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数量、规模及工程后期管护任务总量,每年定期下拨工程管护经费,存入县级财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专项基金账户。
四、工程后期管护的时效性如何确定?工程后期管护的时效性是否应分工程来划分,如何确定?
对这一问题有下面两种观点:一是工程后期管护的时效性应以项目整体工程的使用年限来确定,不再以单项工程来划分。建议对整个项目工程后期管护的时效性,在《x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中进行政策性规定,可以暂定为10年。xx县持这种观点,认为这种方式土地开发整理机构便于操作和管理。
二是工程后期管护的时效性应按照工程设施的使用寿命即可使用年限来确定,且应分单项工程来划分。各单项工程性质不同,可使用年限也不相同,时效性也应按照各单项工程的可使用年限分别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林等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应该主要综合考虑机井、潜水泵、防渗及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来确定管护时效性;田间道路工程应按水泥路、沥青路、砖路、灰渣路、土路等道路的可使用年限来分别确定管护时效性;农田防护林工程应按所栽树种的成材周期来确定管护时效性。工程使用年限可参照水利、电力、交通及林业系统现行工程标准来确定。
五、工程后期管护的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1、保证项目区各项工程正常运转并持续发挥作用和效益。
2、防止工程设施被盗和人为损坏。
3、负责各项工程设施的日常养护,按规范操作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4、项目区内基本农田禁止取土、植树和挖塘养鱼,如发现应及时报告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处理。
六、工程后期管护的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后期管护协议应包括下列内容:工程管护的具体范围及内容、管护经费的来源及使用管理规定、管护时间、县级国土部门或土地开发整理机构的权利和义务、管护主体(乡镇政府或村委会)的权利和管护责任、管护方法和措施、责任追究等。
七、交付资产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包括哪些内容?
1、交付的所有工程设施属于集体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2、管护主体(乡镇政府或村委会)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设施正常使用,不断提高其运营效益,使之长期发挥作用。
3、各使用人必须听从工程管护人员安排,不得擅自使用。
4、使用时必须按规范正确操作和使用,不得违规使用,以免造成工程设施损坏。
5、交付资产的处置,包括无偿调出、出售、报废等,要经受益村民代表同意后,参照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处置。
八、单项工程后期管护的措施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1、加强宣传,提高群众进行工程管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在受益村民代表同意的情况下,对单项工程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方式落实管护人员,提高管护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所得款项可弥补专项管护经费的不足。
3、层层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目标,落实管护责任。针对各项工程的性质和特点分别提出管护目标和要求。如农田水利工程,变压器和防渗管道出水口要加强防范,避免丢失,可采取焊死和临时摘走的方法进行管护;田间道路、农用桥和涵洞工程要注重养护;农田防护林工程要注重按季节进行浇灌和修剪,并且要加强看护。
4、对工程管护要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对管护不到位的取消管护资格,重新确定和安排管护人员。
九、结束语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管护工作,对提高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工程设施正常运转并长期发挥作用,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意义。鉴于目前工程后期管护现状,出台《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十分迫切,也很有必要,希望省厅能尽快下发施行。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保证项目工程设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篇:关于农村土地纠纷及土地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关于农村土地纠纷及土地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近年来,土地纠纷上访呈迅速上升态势,占上访案件的80%之多,不容懈怠。针对农村土地纠纷大量产生和恶化的现状,我局对近年来的大量涉及土地纠纷上访案件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对这种现状的成因、目前的土地现状和存在隐患的分析,对其表现形式和类型进行了划分,对现阶段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纠纷和进行整改的建议和意见。
一、农村土地纠纷的成因
1、农民利益分化是纠纷产生的结构性根源。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和政府在逐步加大对农业的各项投资建设,涉及农村和农业的政策也逐渐向着农民利益倾斜,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此农村土地的增值成为必然。这几年土地承包价格上涨十分明显,前几年一亩地承包价格是几十元,现在涨到了每亩几百元,土地发包初期没有提出异议或进行荒地开发时没有提出异议,后来经开发土地状况变好或种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土地承包者获得了较大利益,土地所有的村集体组织成员,因利益驱动心理不平衡产生纠纷。
2、地方政府职能错位是纠纷产生的体制性根源。在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错位、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上,表现为(1)有些政府行为不规范,对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干预过多,时有越权处理农村的具体承包合同,对荒碱地等
承包合同的干涉尤为突出,甚至违法行政侵害农民的土地利益;(2)有些乡镇政府工作不到位,缺乏必要的乡、村干部行政规范指导,造成农村承包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以及土地使用证书的发放和管理中不必要的失误,导致纠纷的产生。
3、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力弱化是纠纷产生的社会性根源。这一点在农村表现的尤为突出,乡村基层组织自律不严,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经常发生,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力大大减弱。从调查的情况看所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农地征用、及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纠纷,均是由于村基层组织实施的重大决策没有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运作,没有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方式进行民主决议,损害了农民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而引起。群众的利益一旦受到损害,在本地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选择。
4、过去农民法律意识缺位和淡薄和现在思想观念的转化是纠纷产生的思想性根源。我县荒碱地较多,土地类型多,因为经济、人口、土地现状,很多荒碱地没有开发,而县乡村各级组织疏于对这部分土地的管理,以至多年来形成多种存在形式的现状,有的农户自行开发种植、有的外村村民种植、有的被他人占用,有的还存在土地界限不明确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减少、经济的发展、外地人口的流入,县乡村及个人对荒碱地逐渐进行了开发,土地收益和利用价值明显升高,而农
村干部和村民法律和管理观念意识较低,有的疏于管理、有的为些许眼前经济利益随意发包,导致土地利用、承包比较混乱。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普法工作的开展,农民的自我意识、土地主人翁意识、法律意识大大加强,对土地收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基层政府管理很不到位,没有很好的及时、认真落实土地承包长期稳定的政策,结合土地现状和法律的脱节,致使农村土地纠纷不断产生。
二、对目前土地纠纷主要问题的意见
(一)农村土地全面调整中产生纠纷的处理问题
在土地承包法实施前后,村委以人地矛盾突出并经大多数村民同意为由对全村土地进行调整,有的村民特别是通过其他方式已承包到较多土地的村民不同意土地调整,在村委将其承包的土地分配给他人后,村民诉求继续履行合同。
对于此类案件区别情况,实践中分类作出如下处理:① 对于参与分地活动的当事人(一般是以抓阄方式分得土地),并且各农户已实际进行了耕种,判定已实际终止原合同,涉及的补偿或者赔偿问题可另行主张,对于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的,按照法律事实对当事人做出赔偿或者补偿。② 对于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方拒绝参与土地调整,要求种植原承包地的,在村民未实际耕种前,原则上支持其诉求。但对于全村村民已实际耕种的,要由村委会做出赔偿,赔偿数额一般按照减少土地面积的纯收入与剩余承包年限的积;对于分配的实际土
地面积和土地等级并未减少和降低的,如承包方未种植实际分配的土地,请求继续耕种原土地的,亦以合同终止为由不予支持,赔偿数额按照未耕种土地纯收入与未耕种年限二分之一的积计算。③ 对于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纳入了土地调整方案的,承包人参与了土地分配活动的,判定合同终止,参照承包方对土地的实际投入和案件的具体情况(一般不超过3年的土地纯收益)由村委会给予补偿,合同约定违约金的,按照违约金补偿。
客观地讲,以上司法处理是存在瑕疵的。按照土地承包法的立法本意,对于以家庭方式承包土地来讲,承包期之内只要承包人不同意调整,除非出现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的、依法被征用土地等法定情形,是不允许做出土地调整的,而且即便出现了法定情形也只能做出个别调整。所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家庭承包方式承包土地纠纷时,发包方调整承包方的土地是不合法的,按照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保护原则,发包方应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对于以其他方式承包土地发生的纠纷,只要合同合法有效,承包方与发包方应全面履行合同。如发包方拒绝继续履行合同,亦应给予赔偿,按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这种赔偿往往数额较大。但就目前农村的实际状况来讲,特别是对于已实际耕种的情况来讲,如果不做出变通性处理,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鉴于现实状况,我们选择了以上司法处理方式,这不仅符合当前大多数农民的法律意识,而且对当事人来讲也是可接受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的发展,可在
适当时机按照法律本意通过判决将此类案件的处理予以确定。
(二)、农业承包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
发包方或者多数村民要求确认合同的效力,或者在审理相关案件中需要确认合同效力的情形。
此类案件涉及的是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合同的效力问题。① 原则上,只要合同形式合法应确定合同的效力,特别是作为发包方的村委会主张合同无效的一般不予支持。② 多数村民因违反民主议定原则主张村委会与他人签订的合同无效的,如承包方种植1年以上的,原则上不予支持;承包方种植不足1年的,原则上认定合同无效;投入不大的可予以适当补偿;有大量投入的,主要针对承包费,必要时针对承包期限作出调整。③ 确认合同效力后,如发包方主张增加承包费的,可视情增加。④ 合同本身存在不明确之处,如“两委”成员口头答复,合同条款不全、原村委会成员以个人名义出具答复意见等,此情形下,做出不利于合同继续履行的解释。
我国法律对重要承包事项都规定了民主议定原则,其法理依据是土地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依照所有权人的集体意愿行事。相关法条有:《土地管理法》第14条第2款、第15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9条第2款第(5)、(6)项,《土地承包法》第18条第2款第(3)项、第27条第2款、第48条第1款。如果发包方违反上述强制性规定,越权发包,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承包合同无效,并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确定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根据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法释[1999]15号)第2条、第25条的规定,承包合同签订满一年,或虽未满一年,但承包人已实际做了大量的投入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不因发包方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原则越权发包而确认该承包合同无效,但可对该承包合同的有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土地问题,关乎民生,涉乎民计。解决好农业土地问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考验,解决好涉及农业土地承包纠纷是对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能力的考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对类似问题解决的法律评断本身,需要站在更高的视角、以更强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和法律智慧,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而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