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违纪违法特点及监管建议.

时间:2019-05-15 01:0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违纪违法特点及监管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违纪违法特点及监管建议.》。

第一篇: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违纪违法特点及监管建议.

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违纪违法特点及监管建议

(叙永县国土资源局)

近年来,我县积极争取实施了省、市投入土地整治资金近亿元实施了马岭、麻城等近10个“金土地”工程,整治土地面积近10亩,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数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并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深受群众好评。但土地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性问题多,资金流动量大,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稍有松懈,极有可能发生违法违纪现象。经过近年来我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实践,发现容易产生的5个权力运行风险点。一是开发整治招投标工作不规范,程序不合法,导致产生权力运行风险点。二是开发整治资金拨付使用不规范,在工程款多少和拨付时间上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也容易产生权力运行风险点。三是不按规定支出使用经费,超范围使用;或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或以假合同虚报工程量,骗取工程款,产生权力运行风险点。四是开发整治帐目管理上没有统一规范要求,有的从中浑水摸鱼,产生权力运行风险点。五是对一些工程量较小的开发整治工程项目,以工程量小为由,不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而是随意确定工程施工队伍,从而产生权力运行风险点。

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10年左右时间内,我县土地整治项目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规划实施土地整治项目60个、面积60余万亩、投入项目资金上10亿元。切实加强土地整治项目及专项资金有效使用的监管,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惠民富的积极参作用,具有什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建议在以下方便进一步加强监管。

一是加强项目实施组织领导。项目实施在县人民政府统筹领导下进行,按照各相关部门职能明确任务,将工作任务具体化,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县政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建设办公室,从各部门抽派技术、业务骨干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严把质量关,适时掌握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特别是加强工期及质量管理,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二是严格项目招投标管理。土地整治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在工程招投标时,采取对开发公司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的管理措施,对其资质由国土、发改、监察、财政等部门严格审查。评标委员会由专家库随机抽取,评标进程封闭作业,纪检监察人员全程监督,确保招投标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严格制度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项目公告制度、合同管理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监理制、项目现场管理工作制度、项目汇报制度、项目检查制度、勤政廉洁制度、质量控制和项目技术档案管理以及项目后续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按章办事,规范管理。

四是规范项目监理和现场监管。“金土地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监理单位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招投标确定,其它土地开发整治项目选择委托经省国土资源厅资质认证、培训备案的监理单位实施项目全程监理,并按要求提供所需全部项目监理工作资料。县国土、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也要落实现场监管人员,履行各自监管责任。还要主动按受项目区群众监督,由当地群众选出群众代表,全程监督工程用料、配料、施工等建设过程,使群众随时了解土地整治惠民工程质量,让群众放心。

五是严格资金使用。按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使用办法》,资金进入县级财政设立专户,建立健全各项资金使用审批制度。资金支付必须经过工程监理验核、项目实施牵头单位负责人核准、项目领导小组审批三道程序,严把资金审批关,确保资金安全;财政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相互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跟踪问效;为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账单独核算,严格执行项目预算,严禁擅自调整、扩大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加大项目资金使用的审计与监督力度,审计部门按规定及时组织审计,保证资金按规定要求专款专用,杜绝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和挤占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六是加强项目资料管理。按项目规范整理工程资料,合理分类收集归档,确保各种财务、技术资料的安全完整,准确反映项目实施情况。七是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各有关部门要和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加强土地整治资金监管的具体办法,落实资金监管工作责任制。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资金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贪污挪用、违反土地专项整治资金管理规定的案件,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

第二篇:我县近五年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原因建议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纪检监察机关在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把查办案件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紧密结合起来,为此,XX县纪委监察局对2003年至2007年5年所查办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是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定规范,明确纪律要求;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不严的,督促其整改;注意对案件进行深刻剖析,针对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弊端和薄弱环节,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健全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机制。

一、2003年至2007年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基本情况

(一)受处分人员职级

(二)受处分类别

(三)违纪行为分类

(四)按部门分类

二、违纪违法行为呈现的主要特点

1、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总体上呈缓慢下降态势。

从立案情况看,2003年立案53件,2004年立案36件,2005年立案35件,2006年立案23件,2007年立案28件,近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力度,健全了各种监管制度,违纪违法案件总体呈下降态势,说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逐年均取得了新成果。

4、党政机关“一把手”违纪案减少,事业单位负责人违纪案增加。如果扣除因失职渎职负领导责任而受处分的4人外,受处分的党政机关“一把手”只有3人,占受处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3.26%,分别是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违反财经纪律三种行为,五年间还未查处一件因贪污受贿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而受重处分的“一把手”;事业单位负责人违纪现象突出,所处分的51名事业单位中,有35名均系事业单位负责人,占68.63%,在事业单位负责人违纪中,学校校长和医院院长共17人,又占了违纪违法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一半。

5、二人以上共同违纪违法案件明显增多。175件案件中,二人以上共同违纪案件15件,占8.57%,共同违纪案件中,多数都是单位负责人同财务人员相互勾结,共同作案,如原丁家财政所所长张某某、会计杨某某等人共同贪污案,原丹凤中学校长白某某、会计廖某某共同贪污案等案件,原健龙信用社主任张某某、出纳伍某某违反金融法规案等案件。

三、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主要原因

1、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弱化、农村党员纪律意识淡化。农村党员一般无固定职业和固定收入,为谋生计,不得不各奔东西自谋职业,部分甚至多数党员经常不参加支部学习、会议、活动,党员与组织的关系逐渐疏远,农村党组织对于党员来说可有可无,支部也无法把党员凝聚起来,忘记了党员的义务,甚至有的农村党员还对抗组织的调查,基本丧失了党员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多数以是否犯罪作为行动底线,忘记了党纪的约束,特别是在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方面,基本上没有人想到过自己是党员而带头遵守,所以农村党员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案件多。

2、放松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学习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需要,而部分党员干部却把学习做给别人看,工作时间终日忙于日常事务,不能沉下心来学习,八小时之外又想彻底“放松”自己,挤不出时间来学习,不注意加强党性锻炼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经不住考验,一些人在价值观念、思想心态上发生失衡,甚至把“当官、发财、享乐”作为人生的追求终极目标,理想信念动摇,并导致经济上的贪婪,违法违纪也就再所难免。

3、教育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教育对象层次及重点不突出,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由上而下照搬照套的现象比较普遍,从理论到理论,从文件到文件,形式化、表面化的做法多。这种“只知耕耘、不知收获”的教育方式难以从思想上起到警醒作用,甚至出现有的领导干部“台上口口声声反腐败,台下毫无顾及搞腐败”,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当成“遮羞布”,愚弄和欺骗群众,使教育效果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

4、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社会舆论错误引导。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利欲熏心之徒为获取高额利润,挖空心思研究权力人的喜好,采取金钱或美色引诱、拉拢、收买、腐蚀等各种防不胜防方式,“袭击”干部,造成了做廉洁好干部难的不良社会氛围。二是群众“办事要送礼,送礼才办事”的封建传统思想较严重,干部按照规定和程序为群众办事,群众为表感谢,也愿意请客送礼,这样也形成了不良的请客送礼风。三是领导收入不透明,社会舆论总是通过领导的资产、消费水平判断领导的廉洁指数,社会舆论就认为基本上每个掌有“权力”的干部都有腐败收入,而我们查处的是极少数,腐败的风险指数低,这种错误社会舆论的引导下,很多原本廉洁的干部也开始想方设法,利用手中权力,创造或谋取个人利益。

5、制度执行差,监督乏力。近年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均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但未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或执行的效果差,其原因一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不愿意按制度办事,因为按制度办事会增加成本,他们更愿意利用按制度办事所需成本来进行贿赂;二是我们执行制度的单位或人员不愿意执行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其单位或个人利益就会损失,个人权力就会弱化,有的人甚至以解放思想为由,违反制度办事。监督方面,监督的根本就是保证权力的公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表面上看,对干部权力实施监督的渠道和手段很多,但作用不大,一是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情况,一般会议主持人发表的意见就是决定意见,集体研究不仅未监督权力运行还成了部分领导个人决定的“挡箭牌”。二是上级不来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群众无法监督,上级对下级监督,一般都是出现信访、问题较严重等情况才实施监督,没有也无法把下级长期处于监督之中;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监督反映问题者得到提拔重用的少之又少,相反得到打击报复的居多,作为下级在自身利益未受到明显侵害的情况下,一般不敢也不会去监督其上级;作为群众,其无法参与行政管理,其想监督也无能为力,即使举报的问题,很多也是道听途说,执纪执法机关无法查处。

6、调查难、处理轻,增加了违纪违法者胆量。为了依纪依法办案,充分保障被调查人权利,法律法规对执纪执法机关的办案手段和措施进行了规范,加之被调查人反调查反侦察能力增强、违纪违法构成要件较多等因素,我们执纪执法机关调查难、取证难,致使部分违纪违法人员逃脱了纪律和法律的惩处,一旦因为调查取证难而放过违法违纪者,违纪违法者胆量就会更大,实施更多的违法违纪行为。另外,对违纪违法者的综合处理上还有偏轻的情况,一是农村党员违纪无成本,很多农村党员对组织给予的党纪处分表现出无所谓态度,因为党纪处分即使是开除党籍对他本人收入、从业等基本无影响;二是对造成经济损失以及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违法违纪人员追偿制度不健全,未从经济上予以追偿或处罚;三是对行贿者处理轻,我们的党员干部起初多数都是清正廉洁的,就是因为部分行贿者“糖衣炮弹”不断的攻击,才腐化堕落,但实践中,我们行贿者处理一般均比受贿者轻,其与行贿有关的收益也未收缴,在这种得失严重不对等情况下,行贿者自然会想方设法行贿。

四、对策建议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要靠上级党组织帮扶,特别是经济上予以支持,一是增大党费投向农村比例,农村基层党组织有了经费,才能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及时传达上级的方针政策,让每个党员了解党的政策法规,有了经费才可能带领党员学习考察,提高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本领。二是将“一帮一”帮扶制度长期贯彻落实,每个机关事业单位联系一个贫困村,每个领导联系一个贫困党员户,帮扶所联系村、户发展生产,解决就业,协调发展资金,指点发展道路。总之要让每个农村党员定期学习了解党的政策法规,让每个困难党员都能得到组织的关怀,才能使农村党员因自己是党员而感到欣慰、感到自豪,才能让农村党员自觉提高遵守党纪的自觉性。

2、坚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教育,提高素质,是预防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治本之策。为了提高党风廉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突出教育重点对象。坚持把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结合起来,尤其要把科级领导干部和事业单位负责人放在突出位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勤政廉政,执政为民。二是要突出教育的重点内容。既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又要不断进行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还要抓好艰苦奋斗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保持优良传统和作风。三是要突出教育方式的创新。坚持结合实际,实现教育形式上“五个转变”。即从传统的灌输方式教育向警示、以案说纪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转变,解决好教育的感染办、吸引力的问题;从事后教育向事前事中教育转变,解决好不愿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问题;从单纯地抓廉政教育向勤政教育和廉政教育一起抓转变,解决好反腐败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的问题;从以单位教育为主向单位教育、党校教育、中心学习组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抓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式的教育体系;从集中教育向集中、经常化教育相结合转变,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要加大正反典型的宣传教育力度,鞭挞腐恶,弘扬正气,促进全社会形成以腐败为耻、以廉洁为荣的良好氛围。

3、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以“管钱、制权、用人”为主线,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用好权、管好钱、选好人的体制机制。坚决取缔不符合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行政审批;对取缔的审批事项要加强后续监管,防止管理脱节;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按照“应进都进”的原则,进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逐步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规范的运行机制和严密的监管机制。改革财政预算制度、支出制度和财政调控方式,严格控制公务性消费支出,要落实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管责任,提高会计核算中心人员责任心,全面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堵塞利用公款行贿和赠送“红包”的财源。建立健全干部任用任前公示制、责任追究制和用人失误失察追究制,加强对干部考察、选拔、任用等工作全过程的监督,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形成选人用人的监督机制,防止用人上的腐败。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和产权交易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把反腐倡廉的要求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要加强对各种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能以领导指示或集体决策作为违反制度的理由,对违反制度办事的坚决追究领导责任,提高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4、改进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在完善集体决策票决制的基础上,制定决策失误追究办法,让每个决策者对自己的决策事项承担决策失误责任,对一些重要干部任免、城市规划、土地出让、规费减免等重大事项实行全委会或党代表决策制度。提高政府诚信度,政府应按照合同约定支出各种款项,不能让部分人以资金划拨作为筹码权钱交易。健全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敢于将城市规划调整、土地出让优惠政策、规费减免、公务消费情况等群众最关注的事项予以公开,扩大“阳光作业”,接受群众监督。继续实行巡视制度和廉政谈话制度,抓预防,敲警钟,防患于未然,善于运用组织处理手段,促进“问题”干部的自查自纠。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探索委托中介组织审计等方式,扩大审计覆盖范围。要利用高科技手段,采取暗访、窃听等监督的方式方法,扩大监督的范围和空间,把监督扩大到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保证权力在各方面有效监督下正确行使。

5、综合治理,营造廉洁社会风气。一是坚持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大案要案,严惩腐败分子,发挥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要疏通案源渠道,通过开通网上举报,从专项清理、纠风执法、效能监察中发现线索,为查办案件奠定基础,办案中,要善于运用纪检监察与司法、审计机关联合办案的手段,建立健全查办案件联席会、经济责任案件联席会、重要线索定期通报和移送制度等,不断改进和完善有利于查办大案要案的全新体制、工作机制,发挥执纪执法机关的手段优势和整体效能。二是要严厉惩处引诱、腐蚀干部的送礼、行贿者,不仅让他们在纪律、刑律上受到重处,还要采取罚金、没收与违法违纪相关所得等方式,使他们在经济上让他们谋受巨大损失,让正当经营者利润高,让靠请客送礼、回扣、行贿谋取利益者倾家当产。三是要领导收入、资产的透明度,认真执行领导收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未按规定报告的要加大处理力度,争取做到贪财无用武之地;同时要控制领导干部的公务消费行为,不要让群众误认为我们的干部整天都处于灯红酒绿环境之中,通过点滴改变,重塑干部务实、为民、清廉形象,进而营造出一种廉尚贪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浅析新时期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及对策

浅析新时期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及对策 郧县党风廉政建设网2010-03-26 09:11:34 作者:杨青林 贺 振 来源:县纪委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腐败也不断蔓延,特别是在新的时期,腐败表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和动向。在诸多新的反腐败课题面前,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和强劲势头,始终坚持用改革的思路,正确认识执纪办案工作,积极开创反腐败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一、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新特点

1、违纪违法范围扩大化。“拔出萝卜带出泥”,是当前一些违纪违法案件由个体向群体发展,窝案、串案、案中案频发的真实写照。在这类案件中,违纪违法行为不再简单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向集体、组织行为发展,由单一部门、行业向各个部门、行业和社会各个领域扩展,所牵涉的党员干部往往有数十人、甚至百人之多。比如湖南郴州腐败窝案涉及党政干部、商界人士达158人。同时,以领导干部家庭为核心的家族腐败化也呈上升趋势,一些领导干部表面上两袖清风、清正廉政,暗地里却唆使、纵容自己的亲属大肆受贿,或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属开办的公司等经济实体牟取暴利。

2、违纪违法领域多元化。当前,违纪违法现象已不再是个别领域的个别现象,而是在诸多领域均有呈现的普遍现象,违纪违法已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比如公款行贿、收受回扣、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买官卖官、贪污受贿、侵吞窃取瓜分国有资产、截留挪用套取私分国家专项资金、司法腐败、教育腐败、医疗腐败、组织人事腐败等等,已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3、违纪违法主体智能化。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官员愈来愈多,腐败分子大多“学历高、智商高、阅历丰”,他们进行违纪违法行为的作案方式由利令智昏、不计后果的“冲动”型,转变为处心积虑、预谋在先的“智能”型。他们

处心积虑研习法律法规,在违纪违法中化解风险、逃避打击,钻法律空子,使隐性腐败的“安全系数”更大。

4、违纪违法手段隐蔽化。一些腐败分子不再作现行违纪违法,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期权化”、“转让”、“洗钱”的交易,掩盖受贿之实,逃避法律制裁。比如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自2003年起,先后四次收受礼金,总计约22万元,却尚未构成受贿罪,其原因在于他收礼金并未为他人谋取利益。可以说,期权化腐败等新的腐败形式已对传统的违纪违法定性构成冲击,一些违纪违法定性已明显滞后于新的反腐形势。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违纪违法分子利用计算机黑客技术伪造数据,骗取、侵吞国有资财,利用互联网赌博等,由于电子证据的取证难度,也给传统的取证认证制度带来一定的冲击。

二、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产生的原因

1、自我放任,不思进取。剖析违纪违法案件,不难发现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他们爱岗敬业,勤政廉洁,爱学习、求进步。但随着仕途的发展,职务的一次又一次提升,他们逐渐迷失了,得意忘形,思想上不思进取,工作中不学无术,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精神颓废、思想信念丧失。从受之有愧到习以为常,从谨慎行事到肆无忌惮,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偏离正确轨道,道德观日益败坏,享乐主义日趋膨胀,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错误思想,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以权谋私的工具,大行违纪违法之为,在违纪违法道路上愈走愈远,愈陷愈深。

2、体制不完善,监管有漏洞。制度不健全和制度不落实等制度建设上的弊病容易滋生腐败,对腐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管理无章可循,内部管理混乱,缺乏民主集中制。二是制度不完善,不系统,不规范,存在漏洞。特别是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存在漏洞,有可乘之机。三是制度管理存在形式主义,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不去执行或难以执行,形同虚设。四是存在权大于法,以权代制现象。有的单位“一把手”将组织赋予的权力凌驾于法律和制度之上,独断专行,为所欲为。

3、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及时。一是缺乏对党政“一把手”的有效监督,存在“不敢监督、不好监督、不能监督、不想监督、不善监督”的现状,这是反腐败机制上的重大软肋。二是基层组织对一般干部和无职党员监督不力,一般干部和普通党员近乎无人监督,以至违法乱纪时有发生。三是在有的地方管理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民主生活会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流于形式。

三、有效应对违纪违法案件新特点的对策

1、多措并举,广扩案件线源。一是突出重点,紧紧围绕违纪违法的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类型,坚持把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贪污贿赂案件;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人事权、审批权进行权钱交易的案件;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破产和经营活动中贪污、挪用、私分国有资产的犯案件;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利用司法、执法权索贿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等案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金融、土地管理办法等领域中的贪污贿赂案件;跑官要官案件等等作为办案重点。二是紧紧盯住违法违纪的新特点不放过。针对腐败“家庭化”的特点,注意盯住领导干部家属、子女、亲属经商办企业或非法敛财的问题;针对腐败分子多有“贪色”的特点,注意盯住涉及包二奶、嫖娼等问题,对有此类问题的领导干部要注意深挖细查。针对违纪“人情化”的特点,注意盯住领导干部交友比较滥、身边大款多、身边工作人员不检点的问题;针对捞钱铺后路、期权化腐败的特点,注意盯住领导干部离职退休、岗位转换前后的问题。三是拓展案源渠道。在注重依靠信访举报和深挖“案中案”的同时,注意向加强执法监察、专项检查、审计监督、解剖非正常亏损企业等渠道延伸,注意从社会信息中提炼线索,从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中发现线索,从新闻舆论中发现案件线索,从所办案件中发现新的线索。

2、整合资源,壮大办案力量。要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纪委在查办大案要案中的组织协调职能,把直接承担查办案件任务的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经济监督等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优化组合,形成整体合力,达到最佳的办案效能。办案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重点突破党员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检察院重点突破非党、非监察对象的违法犯罪问题;公安部门重点负责监控和抓捕涉案对象;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重点负责查核违反财经纪律、偷漏税、做假账等违纪问题。同时要健全案件线索移送制度,防止各自为政、延误甚至不移送违法违纪线索问题的发生。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强纪检监察系统内部办案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法律、经济、管理等业务培训,根据地方实际加紧建立办案人才库。

3、改善装备,提升科技含量。针对违纪违法人员作案日趋隐蔽化、智能化、数字化,反调查手段日益增多、能力日益增强的现状,要切实注意解决偏重使用“一张纸、一支笔,一张嘴”等传统方法调查取证、办案手段单一的问题,学会运用录音、录像、技侦等现代化取证手段,提高查办案件科技含量,以应对新形势下调查取证的新难题。

4、狠抓落实,加强制度预防。大多数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与制度的不健全、制度的“形式”落实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对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深化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中,应切实着力抓好以下制度建设:一是重大事项集体决定制度。凡是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定要经过党委或党组集体讨论决定,任何人无权改变集体的决定;二是实行权力分解制度,对有审批权的部门和管人、管钱、管物的部门实行权力分解,制定相互制约的制度,防止个人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三是严格执行政(村)务公开制度,杜绝暗箱操

作。对重大决策、财务收支等情况,属公开范围的一律公开,对未真正落实政(村)务公开的单位,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四是严格落实财经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认真组织经济责任审计,严格把好财政资金和其它资金收支审批关,堵塞漏洞,杜绝一切违规资金的运作行为;五是切实加强对制度落实的监督,纪委等有关监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严惩玩忽职守等不落实制度的行为,努力打造查办案件的“互廉网”。

5、标本兼治,认真履行职能。反腐败斗争要以查办案件惩治腐败为重点,严肃党纪国法,震慑违纪违法,遏制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和蔓延。同时,要注重标本兼治,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要以制度化、规范化、多样化的警示教育为目标,创新教育形式,以违纪违法案件为载体认真开展剖析,查找体制机制上的不足和漏洞,及时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防范腐败案件发生

第四篇:我县近五年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xx县近五年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纪检监察机关在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把查办案件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紧密结合起来,为此,xx县纪委监察局对2003年至2007年5年所查办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是针

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定规范,明确纪律要求;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不严的,督促其整改;注意对案件进行深刻剖析,针对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弊端和薄弱环节,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健全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机制。

一、2003年至2007年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基本情况

2003年至2007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060件,其中检举控告类576件;初步核实违纪线索182件,经初核,转立案143件,了结39件(适当处理23件、失实16件);共立案175件、结案173件,审结率98.85%;共处分人员199人,其中:党纪处分178人、政纪处分41人(受党纪政纪双重处分20人),免予党纪处分7人,免于政纪处分3人,组织处理1人。

(一)受处分人员职级

县处级干部13件16人,分别占7.51%和8.04%,乡科级干部16件21人,分别占9.25%和10.55%,一般干部41件53人,分别占23.70%和26.63%,其他人员103件109人,分别占59.54%和54.77%。

(二)受处分类别

受党纪处分178人中:警告处分29人,占受16.29%,严重警告处分86人,占48.31%,撤销党内职务处分3人,占1.69%,留党察看处分22人,占12.36%,开除党籍处分38人,占21.35%。

受政纪处分41人中:警告处分10人,占24.39%,记过处分4人,占9.76%,记大过处分7人,占17.07%,降级处分3人,占7.32%,撤职15人,占36.59%,开除留用察看1人,占2.44%,开除1人,占2.44%。

(三)违纪行为分类

违反政治纪律行为4件4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2.29%和2.01%;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4件4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2.29%和2.01%,其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3件3人;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4件3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2.29%和占1.51%,其中非法占有1人;贪污贿赂行为32件42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18.29%和21.11%,其中贪污10件20人、贿赂21件21人、挪用公款1件1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行为8件15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4.57%和7.54%,其中违反金融管理法规4件7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1件3人;违反财经纪律行为4件7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2.29%和3.52%;失职渎职行为16件23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9.14%和占11.56%,其中行政机关失职渎职2件5人、安全事故1件1人、执纪执法司法失职渎职1件1人;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行为1件1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0.57%和0.5%;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4件3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2.29%和1.51%,其中弄虚作假骗取荣誉1件1人,通奸重婚包养情人1件1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98件92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56%和占46.23%,其中嫖娼2件3人,赌博3件2人,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65件65人。

(四)按部门分类

机关33件42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18.86%和21.11%;事业单位41件51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23.43%和25.63%;企业单位6件10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3.43%和5.03%;农村95件96人,分别占案件总数、处分人数的54.29%和48.24%。

二、违纪违法行为呈现的主要特点

1、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总体上呈缓慢下降态势。

从立案情况看,2003年立案53件,2004年立案36件,2005年立案35件,2006年立案23件,2007年立案28件,近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力度,健全了各种监管制度,违纪违法案件总体呈下降态势,说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逐年均取得了新成果。

2、农村党员违纪违法案件所占比重大。农村党员违纪违法案件共95件96人,占案件总数175件的54.29%,占199名受处分人员的48.24%,农村党员违纪违

第五篇: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汇报材料

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汇报材料

xx乡2007-2013年,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0个,其中废塘复垦项目七个(2007年3个、2010年1个、2012年3个),新农村建设项目1个、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2个(涉及3家窑企,即x窑厂、x建材厂、x窑厂)。总投资额xx万元,已拨款xx万元,实际支出xx万元,剩余xx万元,尚有xx万元未支付。由于2012废塘复垦项目和2013年的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正在送审中,所以下面分三种情况予以汇报如下:

一、2007-2011年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审计情况

通过2012年初审和2013年8月整改与2013年11月26日县专题整改推进会后,我乡对照《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关于限期整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函》(合国土资函〔2013〕437号)中所列五个方面问题,结合安徽xx会计师事务所2013年1月26日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按照《肥东县县级土地整治项目有关问题的整改方案》的要求,逐项进行梳理并全力整改,经查无挤占挪用现象,项目无大的变更,全部按规划设计竣工并通过验收。

对涉及的6个项目开展项目决算,以工程决算金额为准。目前,项目结余资金中?万元已用于项目地村(社区)基础设施、民生等项目工程建设,已梳理相关单据、凭证,将相关支出纳入所属项目支出明细账中,当前项目账面总结余?元。

对原先未单独建帐核算的项目,按项目和项目属性及分别建立项目资金收支明细帐,补齐凭证及资料,单独建帐核算。已建立专帐3本,目前6个项目总收入xx万元,支出xx元,结余xx元。

二、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送审情况

打捆送审废塘复垦项目3个,面积xx亩。已拨款xx万元,支出xx万元,结余xx万元。该项目审计资料已送审计局。

三、2013年土地整治项目送审情况

工矿复垦项目涉及沟埂建材厂、x窑厂2个子项目,省国土厅验收确认新增耕地面积xx亩。该项目实际需投入xx万元,其中直接复垦费用xx万元(该项目未经招投标程序,为了避免纠纷让项目顺利进行,经乡党委集体决议:每亩xx万元包干给原窑场主自行复垦,有会议纪要),拆迁补用xx万元(有协议),窑场内燃材料补偿费用xx方×xx元=xx万元(有协议),项目经费支出xx万元,合计xx万元。已投入资金xx万元,已拨款xx万元,尚有xx万元没有支出。该项目审计资料已送审计局。

下载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违纪违法特点及监管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违纪违法特点及监管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