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答案
《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模块1 教学媒体概述
2、教学媒体经历哪四个发展历史阶段?
一、语言媒体阶段,二、文字媒体阶段,三、印刷媒体阶段,四、电子媒体阶段。
3、教学媒体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及媒体呈现的形态可分为哪些类?
按媒体的发展先后分为: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
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可分为:光学投影教学媒体,电声教学媒体,电视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学媒体。
按媒体呈现的形态分类可分为:1.听觉媒体,2.印刷媒体,3.听觉-印刷媒体,4.静止图像投影媒体,5.听觉-静止图像投影媒体,6.活动视觉媒体,7.有声活动视觉媒体,8.实物媒体,9.人类与环境的资源,10.计算机
按媒体使用方式分为:A.教学辅助教学B.学生自学媒体
按媒体印刷与否分类:A.印刷媒体B.非印刷媒体
按媒体的感知器官分为:A.听觉型媒体B视觉型媒体C视听型媒体D.相互型媒体
模块2 教学媒体的本质
1、信息体及信息的形态可分为哪几类?
信息体的类型:自然物信息体、机械信息体、人类信息体
信息的形态:自然信息、机械信息、人类感知信息、人类思维信息。信息本质: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普遍性.重要性.依赖性.独立性
4、关于教学媒体本质的观点(主要人物观点)麦克汉鲁:媒介就是信息,(技术决定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有“冷”、“热”之分。
克拉克:是信息发送的一种手段.安东尼`贝茨:灵活的和可替换的,有其内在的规律,都有其长短处,存在某种优于其他媒体的教学效果.布鲁纳:在传授知识方面的功能相近,几乎是毫无差别,而在发展技能发面是独特的.戴尔: “经验之塔”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模块3 教学媒体的理论基础
1、教学媒体的编制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有时指导教学实践的一般原理,它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科学性与思维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2、对所学几种教育理论的认识.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布鲁纳的 “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学习一门科学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力上是正确的方法,要学得好,必须采用发现发.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用系统的观点,方法来考察教学,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全面评价,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 “尝试与错误”,直到最好成功的过程,认识事物由部分到整体,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重知识,技能的学习,重外部行为研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能自己教育自己,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认知注意学习理论:学习是人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学校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学习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重智能的培养,重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重情
境的创设,重学习者的意义建构.7、教学媒体传播效果原理(香农)[共同经验(重叠)]
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
↑
信息
信息
↑ 信息
信息
↑
|
干扰
|
香农—韦弗传播过程模式
|----------------------反--------------馈-----------------| 模块4 教学媒体的编制与利用
1、编制教学媒体基本原理
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
2、编制教学媒体要依据哪些传播效果原理?
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最小代价原理
3、教学媒体的利用要依据哪些基本原则?
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
模块5 光学投影与电声媒体、幻灯机投影器的基本原理及不同点
一般由光学系统.电路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来放映幻灯片
光学原理:由光源发光,经反光镜反射和聚光镜汇聚光线后,均匀地照射在幻灯片上,透过幻灯片的光线,经放映镜头的放大作用,使幻灯片的画面在银幕上形成一个放大的清晰的倒立实像.2银幕的种类与选择
分类:布基白塑银幕.玻璃微珠银幕.金属银幕.木板银幕.透射银幕
选择:尺寸主要根据教室的大小而定,应使处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能辨别银幕上影像的必要细节.宽而短:散射角度大,亮度均匀 宽大:金属光栅银幕,不但散射角度较大,而且亮度系数高 窄而大:亮度系数高,散射角度较小 没有任何遮光条件而又明亮的:投射银幕,其抗杂光性能特强
3、扩音机
输入:定阻定压(远距离)
阻抗匹配,功率匹配
线路输入------------------------→
话筒输入-----→前置放大----→
混合放大---→推动放大---→功率放大----→输出
4、录音机与激光唱机的不同点
录音机:有接触性拾取信号(采用剩磁形式)
激光唱机:无接触性拾取信号但不是硬接触是软接触(采用激光)
5、扫描仪作用
把文本,图形,图表,照片,胶片等转换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图像设备
6、适用电声媒体应注意?遇到障碍如何排除?如何进行保养和维护?
对各种设备的构造有基本的了解与认知,同时也要清楚设备的原理,要在安全的电压范围内使用,且不能随便对其改装或拆装.传声器:要与音响设备的特性相匹配,注意声源的方向与距离,适用音频屏蔽传输线
保养:试音时,不要用手敲击或用嘴猛吹;不用时,应装入有软垫防震的盒内保存,要防止风声干扰,注意防潮.扬声器:要正确选择类型,注意阻抗应和扩音机输出阻抗匹配,输入功率不要超过它的额定功率,适用电动号筒式扬声器时,必须把发音头套在号筒上后再通电,两个以上扬声器组合一起适用时,必须注意相位问题,使用立体声放音系统时,应将连个音箱分开适当的距离.扩音机:工作电压必须与源电压相等,要有良好的地线,不能空载,开机前必须先将各音量开关最小,与传声器的相对位置,注意通风,防潮,有故障及时关机.模块6
1、什么是彩色电视的制式?彩色电视的制式有哪些?
彩色电视的制式:在彩色电视系统的发送端,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把三基色信号转换成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三基色:红绿蓝
(左→右,上→下
扫描)制式:美国,加拿大,日本NTSC(正文平横调幅模式),德国,英国,中国PAL(逐行例相正文平衡调幅制式),俄
罗斯,东欧SECAM(逐行轮换调频制式)大陆广播(PAL-D)
香港广播(PAL-I)
由摄像,传输,显像3部分组成频率:25Hz,场频:50Hz,625行,行频:15625Hz 标准,清晰度→模拟电视(300线),标清電視(700-800线),高清電視(1000线),2、電視投影机类型(3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
方式:直投式和背投式
成像器件:电子管式,液晶式和数字式(三枪)
信号处理:模拟式和数码式
3、摄像机:将被摄物的光像转换成電視信号的设备,又是电视节目和電視教材图像的最理想信号源.4、录像机
利用电磁变换原理,以剩磁形式在磁带上记录与重放電視信号的设备
方法:采用旋转磁头(提高带头的相对速度),缩小磁头缝隙,模块7 计算机媒体
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类型有哪些?特点:多媒性,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性
自主学习型、网络学习型、智能学习型、模拟操作型、资料工具性、训练练习型、课堂演示型、教学游戏型
2、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
教学要求(目的、内容、过程),技术性要求(程序运行、信息呈现、用户界面),文档资料要求
3、校园网应具备的应用系统有哪些?功能
(数字网,广播网,电视网)
教育管理系统、教育学应用系统、通信服务系统、远程服务系统
功能:教师备课教学功能,学生学习功课功能,教务管理功能,行政管理功能.资源信息功能,对外交流功能
4、网络课件特点与类型
特点:可扩展性,交互性,以浏览性,可移植性 类型:课堂演示,自主学习,协助学习,模拟再现,测验评价,趣味游戏,综合
5、教育信息资源有特点: 多样性、便捷性、共享性、时效性、交互性、广泛性、创造性
6、四大主干网络
中国科技信息网CST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10个节点:清华,北大,北电大,沈工院,西交大,上交大,东南大,电科大,华中理工,华南理工
7、文字稿本编写与分页面制作稿本创作
文字:按照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描述教与学每一环节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一种稿本形式.包括编写简单说明,名称,学科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方式,教学功能与教学特点,划分教学单元,知识点与确定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点
识点之间的知识结构
分页面:相对電視教材的分镜头制作稿本而提出来的.体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系统知识结构和教学功能,并作为多
教学软件具体制作依据的一种稿本形式.封面与封底设计,主页设计,单元主页设计,分页面制作稿本格式与制作
模块8 现代教学媒体应用系统
1、多媒体综合教室构成?它有哪些教学功能?特点
简易型,标准型,多功能,学科专业型,基于web型
1展示实物投影,及投影各类幻灯片、投影片、照片、图片等2 播放幻灯投影教材3广播与录音4电视广播与录像重播5多媒体教学软件使用和浏览网上资源,教师与学生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交互广播多媒体课件。
良好学习环境,便于自主学习,因材施教,功能多样,使用灵活,便于改进方法
2、语言实验室有哪些教学应用?及分类
进行语言语调训练,进行听力训练,进行句型训练,进行会话训练,进行口语训练
听音型(AP),听说型(AA),听说对比型(AAC),视听型(AVC)
3、微型教学系统有哪些教学功能?构成
用于分组训练,用于交互学习,用于示范教学,用于讲评教学
微型教室,控制室,观摩室,示范室
4、简述视频点播系统的教育应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广播教学,远程教学,电子图书馆
6、视屏点播系统功能及分类
功能:即时交互式视频点播式,延时式交互式视频点播式,准视频点播
传输:基于有线电视的视频点播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视频点播系统
5、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系统组成:同步卫星,发控站,接收站
7、人工智能与智能教学系统(三大流派)
符号主义(逻辑学派),进化主义(行为主义学派),人工神经网络(联结主义派)
(1)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
(2)媒体: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者工具。
(3)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是相当于过去的传统媒体而言的教学媒体,例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光盘、电子计算机等硬件及相应的组合系统,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综合教室、视听阅览室、微格教学训练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都被统称为现代教学系统。
a)信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3)语言符号 :有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广义的语言符号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两种。
(4)非语言符号:除语言符号外的语言符号,如在人际交往中的姿态,微笑,等等。其有代表性的是动作性符号,音响符号,图像符号,目视符号。
(5)感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人体的感觉受器、传递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而产生的反应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6)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通过知觉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影像。
(7)视频展示台 :视频展示台,又叫实物投影仪、它是由一部微型摄像机、照明灯光和透光灯箱等组成。网络课件:网络课件,也是课件的一种,但也是比较特别的一种课件,应用于网络环境,以网页形式存在、能在网上运行的,以解决专业课程的重点、难点为基本目的,并以多媒体超链接的结构制作、相对独立的教学软件。①.校园网:校园网是由校园内信息装置互联运行的技术等构成的,为学校整理和教育教学服务的集成应用系统,并可通过与广域网的互联实现远距离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②.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课件上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材料,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以及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的教学支撑系统软件与资源管理软件系统等。
⑦.多媒体综合教室:是指将多种媒体设备集成在一个教室内,以利于教师与学生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场所。⑧.视频会议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网络系统就是通过终端与网络使身处异地的与会者可以就同一话题参与讨论,相互之间不仅可以听到发言者声音,而且还可以看到发言者的图像和背景,同时还可以交流有关该问题的数据、文字、图表等信息,因而与会者可获得比电话会议丰富得多的各种信息。⑨.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在一个装备有电视录机设备系统繁荣微型电教室里,以很少的(3~5个)模拟学生为教学对象,实习模拟教师只用很短的(3~5分钟)时间,试炼一种教学技能(如组织教学,提问,复习旧课或布置作业等),实习老师与模拟学生的活动行为被录像机记录下来,然后指导教师与实习老师、模拟学生一起观看重播的录像,共同分析,评价其教学技能的优缺点,然后再做训练直至掌握正确的方法为止。
⑩智能教学系统:是以学生为中心,计算机为交互媒介,利用计算机模拟教学专家,形成开放式的人机交互系统。11.虚拟现实系统:虚拟现实系统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以及实时交互的环境。它包括六个方面:(1).可视化界面,虚拟环境能够精确物体的状态模里,环境可视化及渲染,(2)计算机系统设置的一个近乎客观存在的环境,为用户提供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知,是硬件、软件和外围设备的有机组合。(3)用户可通过自身的技能以6个自由度:前后、左右、上下、俯仰、偏向和旋转在这个仿真环境里进行交互操作。(4)依赖一些三维传感设备来实现交互动作。(5)离不开视觉和听觉的新型可感知动态数据库技术。(6)离不开快速交互更改环境的智能技术。
12.语言实验室:一种装有录音系统和其他电化教育手段的供语言教学用的教室。由老师控制台和学生座位厢两部分组成。分听力型、听说型、听说对比型和视听型四种。13.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物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相互参透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
第二篇: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习题及答案
模块一
1.请简述媒体、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的含义。
答:(1)媒体是指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亦可以看做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2)教学媒体指在教与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一般媒体发展为教学媒体需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二是用于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3)现代教学媒体是相对于过去的传统教学媒体而言,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批新型教学媒体,具有现代化特征。它的优越性在于:一是教学信息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能实现学习资源大规模共享;二是不仅能传递语言文字和静止图像,还能传送活动图像,准确直观地传送高质量的教学信息;三是能记录、储存、再现、加工处理教学信息。
2.请简述教育史上四次教学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并对开发、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引发的第四次教学技术革命进行阐述和展望。答:(1)第一次革命:语言的产生,促进了人类思维与记忆能力的发展,使人们可以把自己学会的东西有效地传授给他人。这个传授过程最初在家庭成员中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推荐部落中有经验和威望的年长者来教育下一代,直到产生了在语言教学媒体阶段专职教师出现的教育方式。
语言在教学中的特性:简单性;快捷性;通俗性;反馈性。局限是抽象,需要手势表情等辅助;传播距离短,难以保存。(2)第二次革命:随着文明的进步,逐渐出现了文字、纸张,文字媒体可以将信息长久储存并广泛流传,成为与语言同等重要的教育工具。
(3)第三次革命: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大量复制、储存并广泛流传。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不仅来自教师,也来自教科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教科书统一教学,并由此产生了班级授课制。教科书产生的优点:对学生的培养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学生可以借助教科书,按自身水平有效学习;
局限是:采用文字符号去描述,过于抽象,一般需借助其他直观教具。(4)第四次革命:19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媒体,如如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这些媒体的发展大大增进了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和传播效率,它引进教育领域的结果,使得教育方式和规模又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远景:一是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二是学习方式多种多样。2.请简述几种教学媒体分类法,并对这些分类法进行分析。答:(1)按媒体发展先后分类;(2)按媒体印刷与否分类;(3)按使用媒体的感知器官分类;(4)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5)按媒体的使用方式分类;(6)按媒体呈现的形态分类。
模块二
1.信息的本质含义是什么?信息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形态? 答:(1)信息的本质含义是,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2)信息产生于物质相互作用:信息体自己的内在结构与运动状态产生变化,在信息体上留下了信源物存在方式的痕迹就是信息;(3)信息的形态包括:自然信息;机器信息;人类感知信息;人类思维信息。
2.教学媒体通过符号去贮存和呈现教学信息,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要求,结合教学媒体的五种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使所选择的媒体的特性符合对象和环境的要求。
(1)根据媒体的呈现能力选择。不同的媒体呈现事物的空间、时间、运动、颜色等特征的能力各不相同,需要分析教学对象特点并结合教学环境来选择。
(2)根据媒体的重现力选择。各类媒体存储信息、重现信息能力不同。
(3)根据媒体传送能力选择。根据教学环境,是在教室内传播信息还是远程大范围传播来选择不同媒体。
(4)根据媒体可控性选择。如个别化学习环境,就需要选择简易操作的媒体,如广播电影一般难以控制。
(5)根据媒体参与性选择。根据教学活动要求的参与程度选择不同媒体。行为参与和感情参与。
3.教学媒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答:(1)教学媒体影响教师。教学媒体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角色转变,也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2)教学媒体影响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大范围影响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3)教学媒体影响教学方法。一定的教学媒体决定了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来辅助教学(学生同样,学习方式);
(4)教学媒体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的教学活动,如个别化学习,远程教学。4.如何取长补短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优化教学?
答:(1)对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应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结构、逻辑联系、重点和难点及其教学意义;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习惯、个性特点;认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能力;熟悉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室的环境条件。
(2)充分认识各种教学媒体的特征、功能及其发挥积极作用的主客观条件。在此基础上再综合考虑,为达到教学的最优化选用合适的教学媒体。
模块三
1.请简要说明教学媒体编制的教学原则。
答:(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教学媒体的内容和技术手法都要科学、符合实际,充分利用媒体包含的思想品德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两者有机结合。(2)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编制教学媒体要重视基础理论的表达,善于在直观形象基础上提高到抽象理论层次;同时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实际,并能正确指导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3)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教学媒体中的直观形象要用语言文字图解等进行抽象概括,掌握完整的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既要按照大纲要求,又要结合学生的一般情况,使教材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收能力;同时应编制一些大纲外的材料供不同程度学生自我提高。
(5)启发性原则。选用的素材要能引起学习兴趣,编制的材料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6)循序渐进原则。系统课程的教学媒体要符合学科逻辑体系,保证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内容的呈现要有适合的节奏与速度。(7)巩固性原则。教学媒体要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理解透彻;教学媒体中可提出视听后的作业以巩固知识训练技能。2.简述你对所学几种教育理论的认识。答:
(一)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1)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把教学目标设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二)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1)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2)任何学科都能用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3)要学的好,必须采用发现法。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1)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来考察;
(2)教学效果取决于诸要素的合力,应对教学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全面评价;
(3)教学最优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室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成功的过程,学习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从部分到整体;(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
(2)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3)人际关系是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与教活动中创造了“接受”的氛围。
(六)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S-AT-R;(2)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3)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而非盲目尝试,认识事物首先要认识它的整体。
(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借助于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教师是意义建构的指导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注意的功能有哪些?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1)选择功能。选择有意义、符合要求的和当前活动相一致的有关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其他刺激并抑制对他们的反应;作用:通过适合的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2)保持功能。使注意对象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直到达到目的为止;作用:使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在教学内容上。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作用: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配合,激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3.在编制影视教学媒体时应用的无意注意的规律是什么?举例说明。答:(1)控制拍摄对象不同的刺激强度。使学生对拍摄对象的本质引起充分注意,可以采用特写、鲜艳色彩、强光、特殊音效的方式加强刺激;
(2)利用动作性引起刺激。如利用镜头推跟、闪烁的指示标识等引起无意注意;
(3)选择拍摄材料的新异性;
(4)选择的内容与呈现的方法满足学生需要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等。5.教学媒体传播过程中有哪些要素?请举例说明。
答:(1)信源,即信息的来源。如课程教学媒体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
(2)编码,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信源编码将信息转化为符号,信道编码再将符号转化为信号;
(3)信道,即信息传送的通道。如电视信号的传送通道有闭路电视系统和开路电视系统;
(4)译码,包括信道译码和信宿译码。如看电视,信号转化为声音图像符号,学生看到听到后转化为信息意义;(5)信宿,即信息的接受者。如看电视的学生;
(6)反馈。信宿获取信息后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反应,并以一定的方式反馈给信源,如看电视教材后有不懂的,请教编导老师;(7)干扰。影响信息传播的一切干扰因素,如电视机故障造成了接受的图像不清等。
模块四 1.请简述教学媒体利用的基本原则。
答:(1)发展性原则。选用教学媒体时应考虑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同时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了解各种媒体的内在规律和正确使用方法;
(2)综合性原则。选用教学媒体时,要避免单一,应综合多样,互相补充使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整体功能;
(3)经济性原则。应考虑教学媒体的投资效益,尽量降低成本,少花钱,多办事,选用那些能达到所期望教学目标的最便宜的媒体。(4)教学最优化原则。这是选用教学媒体的根本原则和要求。应把选用教学媒体的过程放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学的各种因素,协调教学媒体与教学的其他方面的关系,使教学媒体的功效服从整体教学设计,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2.请列举媒体使用的教学策略,并举例说明。
答:(1)辅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多媒体优化组合配合教师讲授;
(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发现和探索式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自主学习。利用教学媒体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可将教学媒体作为认知工具;
(4)协作学习。利用网络,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同步或异步、同地或异地进行协作学习交流;
(5)利用媒体进行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教学。如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学实践;
(6)利用媒体实施远程教学;
(7)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选取自然、社会、生活中的专题进行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综合学习。不受学科束缚,通过调查、实践、体验、协作、演讲等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扩展;
(9)创新学习。推陈出新,自己提出新问题、新想法、新结论、创造新事物的学习。
3.请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媒体,利用这些媒体来配合讲授“教学媒体编制的原则与原理”的教学内容。答:一.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性。编制的教学媒体,对于向学生传播某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必须注意:(1)要有明确的目标;(2)要根据教学大纲,围绕重点、难点;(3)适合学生接受水平。
(二)科学性。编制的教学媒体,要具有高度的科学性,能正确反映科学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必须注意:(1)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选用的材料、例证和逻辑推理,都必须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3)各种实际操作必须准确、规范;(4)所表现的图像、声音、色彩都要符合科学的要求。
(三)技术性。编制教学媒体,要图像清晰、声音清楚、色彩逼真、声画同步,要保证良好的质量。
必须注意:(1)设备要处于良好的状态;(2)制作人员要掌握有关技术。
(四)艺术性。编制的教学媒体,要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必须注意:(1)内容要反映真善美的事物;(2)构图要匀称,变换要连贯合理;(3)光线色彩要适度,使观者感到舒适;(4)音乐和语言要适当,使听者愉悦,从而收到教育效果。
(五)经济性。(1)要有周密的计划;(2)要考虑经济效益,以最小代价,得到最大收获。
二.教学媒体编制要依据传播效果原理
(一)共同经验原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要建立在共同经验上,教学媒体的设计要重复考虑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
(二)抽象层次原理。教学媒体的素材要在学生能明白的抽象范围选取,知识能抽象出要点,再用具体事支持;
(三)重复作用原理。将概念在不同场合重复呈现,用不同方式去呈现;
(四)信息来源原理。教学媒体编制中的信息来源应是有权威的、真实可靠的;
(五)最小代价律原理。低成本,高效益地编制教学媒体。4.请选择一种教学媒体利用的选择程序,并简述用该程序选择媒体的过程步骤。答:表格式程序。(1)分析目标(2)目标分类(3)列出教学活动(4)选择刺激种类(5)列出备选媒体(6)理论上选择的最佳媒体(7)最终的媒体选择(8)总结媒体选择的基本原理(9)媒体制作者的知识水平
模块五
1.用光学投影设备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哪些障碍,应该如何排除?平时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保养和维护? 答:
2.结合自己制作幻灯片以及与同伴进行作品分享的经历谈谈:一个好幻灯片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题材典型,所选内容为重难点问题,符合大纲要求;(2)结构合理,内容层次分明,符合教学原则和认知过程;(3)语言流畅生动,能结合画面,简明扼要说明问题;(4)格式规范,图解清晰,配音准确合理;(5)符合艺术性原则;
(6)符合经济性原则。(本题可参考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和原理)3.用电声媒体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哪些障碍,应该如何排除?平时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保养和维护? 答:
4.结合自己使用音频教材进行学习的经历谈谈:一个好的音频教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在内容和结构组织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所选的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是适合录音手段表现的;
(2)声音能够满足重现教学需要的真实、规范,便于模仿训练;(3)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4)设计新颖独特,信息量比文字材料有所扩充,便于培养创新思维;
(5)解说准确清楚、口语化、优美动听,声效真实形象,音乐自然流畅;三种声音比例适当协调;
(6)符合经济性的原则。(本题可参考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和原理)
模块六
1.简述彩色电视的制式。
答:根据色度学的三基色原理,各种彩色光几乎都能分解为红、绿、蓝三基色光。在彩色电视系统的发送端,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把三基色信号转换成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这些编码方式叫做彩色电视制式。三种彩色电视制式和13种黑白电视制式组合,形成了各国家地区不同的彩色电视制式。
2.摄像人员用什么方法操作摄像机才能达到摄像要领的要求? 答:(1)画面要平。可使用三脚架,同时借助寻像器横边和地平线平行;
(2)摄像要准。起落画幅要各预留5秒以上时间,变焦“赶前不赶后”;(3)画面要稳。固定镜头要三脚架,摇镜头最好用轨道车,肩扛式要两脚分开站稳,呼吸均匀,扭转腰部来摇,拍摄运动物体用广角镜头。
(4)摄速要匀。尽量采用电动变焦,拍摄前调整好三脚架转动部分的阻尼。
3.摄影构图和摄像构图有什么不同?
答:摄影构图是动态构图,摄影是静态构图。动态构图要根据被摄物运动和摄像机运动的特点去组织画面,镜头运动画面构图可以不完整,但要有目的。动态构图更注意运动的方向、速度、节奏、对象及范围等因素的变化。4.如何确定图像编辑点? 答:选择图像编辑入点与出点,要使镜头组接流畅、自然,既符合运动与心理规律,又避免编辑点视觉间断感。(1)主体动作编辑点(2)镜头运动编辑点(3)穿插镜头编辑点(4)人物情绪编辑点
5.简述虚拟演播室系统的主要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答:虚拟演播室系统是一套由计算机主机与软件、现场摄像机、摄像机跟踪器、图形图像发生器以及A/D转换器、视音频切换台、延时器、色度键控器构成的电视特技制作系统。
(1)蓝室(现场所有布景为蓝色,作为将来抠像的基准色);(2)虚拟演播室专用摄像机(配有运动检测和识别系统,即跟踪器,用来获取运动参数);
(3)计算机主机与图形图像发生器(处理传来的运动数据,计算出虚拟三维场景的运动)。
原理:在虚拟演播室中,演员在一间蓝室进行现场表演,摄像机采集前景视频信号,摄像机上的跟踪系统实时提供摄像机移动的信息,这些数据被送至一个图形计算机,三维计算机图形发生器实时产生一个逼真的虚拟背景环境,以蓝色屏幕为背景拍摄的摄像机图像,经延时后与玄子计算机的虚拟背景以相同时码进行工作,并通过色度键控器“联合”在一起,实时产生一个组合的特技图像。6.应从哪些方面建立电视教材的评价标准? 答:本题可参考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1)教育性:
观点正确,思想性强; 选题恰当,适合教学对象需要;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深入浅出,易于接受; 注重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2)科学性:
符合科学原理,表述准确,属于规范; 内容真实,逻辑正确,层次清楚; 场景设置、素材选取、操作示范符合规定;(3)技术性:
画面清晰,色彩真实,文字醒目,对比适中; 声音清晰,音量、音乐适当,音乐音响和谐; 声画同步,组合顺畅,画面无扭曲、抖动现象;(4)艺术性:
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节奏合理;
技巧、特技选用恰当,画面生动,声音和谐;(5)效益型:
投资合理,效益好,经济适用; 作品生命周期长,发挥作用大。
模块七 1.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评价?请列出你的评审标准,并说明原因。答:
(1)教学性要求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2)技术性要求
程序运行 信息呈现 用户界面(3)文档资料要求
或者:(1)教育性(2)科学性(3)技术性(4)艺术性(5)使用性(6)经济性
2.设计网络课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根据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不同,网络课件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请举例说明。答:(1)交互性原则。要有良好的交互性,及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反馈;
(2)界面直观友好原则。界面要美观,符合学习者的视觉心理,操作简单,提示信息详细准确恰当;
(3)培养创新能力原则。应采取多种策略体现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引导学习者积极思考;
(4)科学性原则。内容要符合科学性,编排要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5)协作性原则。应提供协作学习工作的工具盒网络空间;(6)教学设计原则。应重视教学设计。类型:
(1)课堂演示型;(2)自主学习型;(3)协作学习型;(4)模拟再现型;(5)测验评价型;(6)趣味游戏型;(7)综合型。
3.校园网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请简要说明。答:
(1)教育管理系统:
行政事务管理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后勤管理 信息查询 一卡通(2)教与学应用系统
学习系统 教学资料库 教学演示系统 网上备课系统 题库管理系统 考试与评价系统(3)通信服务系统
学校主页、师生主页、电子函件、电子公告等(4)远程服务系统
视频会议、远程教育、学生自查询(5)网络管理系统
系统维护、数据维护、数据备份、系统监控、网络安全 4.因特网的服务功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答:
(1)电子邮件。利用计算机网络交换的电子媒体信件;
(2)文件传输服务。通过FTP,可以在因特网上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互传文件,而不管这两台计算机的硬件及操作系统平台是否相同;
(3)远程登录。用户从本地计算机登录进入远程主机,使用远程主机的计算机资源。
(4)信息浏览服务。利用WWW服务和HTTP协议,用户可以使用WEB浏览器从世界任何地方调来所需的文本、图像、影视和声音;
(5)公告牌BBS服务。BBS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
(6)网络电话。通过因特网传输交互语音,费用要比普通电话低得多。
(7)可视电话和视频会议系统。利用因特网视频通信技术使身处异地的不同学生或教师“聚集”在同一个虚拟教师中。
(8)其他功能,如USENET新闻讨论组、GOPHER信息系统、聊天室、联网游戏等等。
5.多媒体数据库在教育中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答:多媒体数据库是为了实现对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存取、检索和管理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数据库技术。简单地说,多媒体数据库是按一定方式组织在一起的可以共享的相关多媒体数据的集合。(1)视频点播。VOD,Video on Demand(2)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如媒体素材、课件、试题、案例和网络课程(3)数字图书馆。利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将传统的图书馆数字化。
(4)远程教学与培训。基于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的教学资源制作与管理系统
(5)多媒体信息系统,是专门机构专门收集、制作与发布的、面向社会提供的专业性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为专业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6.请简述“移动学习”的内涵和外延。
答:移动学习是移动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其内涵是依托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及移动通信设备等实现交互式、非线性、个性化的教育传播。主要特点有:
(1)当前的移动学习主要是依托移动通信设备和专用电子操作系统、软件等;
(2)移动学习强调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多样化信息服务;(3)其优势首先在于突破传统教学情境下时间、空间的固定化,可为学习者提供灵活的即时学习。外延:
(1)基于问题的学习;(2)协作学习;(3)自主学习;(4)非正式学习。
7.请列出三种新型媒体,并举例说明它们在教育应用上具有哪些特征。答:
一、播客,是一种向互联网发布视音频媒体文件的平台,是数字广播技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被称为“有声博客”。
(1)生动性。在符号形态上比博客等文字信息更为直观、形象、生动;
(2)个性化。节目内容个性化、传播形式个性化;
(3)简易性和高效性。低技术门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下载观看教学节目。
二、门户网站,可以被理解为网络用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和导引。
(1)庞大的信息“网阵”。门户网站界面有很强的导航性;(2)强大的搜索引擎。方便学习者快捷准确地获取相关资讯;(3)与社会动态的高结合度和内容的时效性。符合学习者的需求。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是集成了电子感应白板、鼠标笔、计算机和投影仪等组件,集教学培训和记录媒体为一身的新型媒体。其核心载体是电子感应白板硬件设备和电子白板操作系统。(1)交互性。电子白板与计算机之间的实时操作和信息传输;以及提供的课堂投票等功能实现学生的直接参与;(2)实时记录性。可将教师的各种操作演示实时记录保存,方便学生观看和教师自我评价,节省学生抄录板书的时间;(3)管理便利性。可以对存储其中的信息进行快捷的调用、编辑和管理;无粉尘、低消耗无污染。
模块八
1.请简述多媒体综合教室的教学功能。
答:多媒体综合教室首先用于播放多种现代教育媒体,并具有以下功能:
(1)展示实物投影;(2)播放幻灯投影教材;(3)广播与录放音;(4)电视广播与录像重播;
(5)多媒体教学软件使用与浏览网上资源。(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和学生认知工具;开展新型教学模式试验;扩大教学规模)
2.请简述语言实验室的含义及其教学功能。
答:语言实验室是主要用于语言教学和训练的专用教室,由教师控制台和学生座位厢两部分组成。教学功能:(1)控制与显示,保证整个教与学过程有序地进行;(2)呼叫与通话;(3)播放与示范;(4)跟读与录音;(5)监视与录音;(6)遥控与复制;(7)评价与分析。
3.请简述微型教学系统的使用和教学功能。
答:微格教学是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的实践系统。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视听技术,通过反馈评价,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技能为目的,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方法。特征如下:
(1)由少数学习者(5-10人)组成“微型课堂”,以真实的学生或受训者的同学充当“模拟教师”和“模拟学生”,使课堂微型化;
(2)把教师教学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学习者根据训练目标,选择一小段“微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案;(3)被训练者利用5-10分钟的时间进行一段“微型课程”教学实践,从中训练某一两项教学技能;
(4)在进行“微型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视听设备系统将时间过程记录下来;
(5)通过视频系统重播已记录的内容,进行反馈评价和分析,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他人评价。教学功能:
(1)用于分组训练;(2)用于交互学习;(3)用于示范教学;(4)用于讲评教学。
4.请简述视频会议网络系统的含义及教学功能,并列举几种常见的视频会议网络系统。
答:视频会议网络系统就是通过终端与网络使身处异地的与会者可以就同一议题参与讨论,相互之间不仅可以听到发言者的声音,而且还可以看到发言者的图像及背景,同时还可以交流有关该议题的数据、文字、图表等信息。
教学功能:可以实现远程可视化交互式教学,即在不同地点的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同一时间,进行双向的、实时同步的可视化信息传递与交流。如,V2 Conference,腾商网络会议室,Cooco多媒体通信系统,视高协同视频会议系统等。5.请简述视频点播系统的教学应用,并列举几种常见的视频点播系统。答:
(1)课堂教学。将传统教学录像带经数字化压缩后放到视频视频服务器中,教师可在于互联网或校园网相连的多媒体教室中,通过客户端统一的点播界面,自由点播这些课件,也可自制多媒体课件作为点播节目源;
(2)自主学习。可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与互联网或校园网相连的地方、任何年级的学生,点播视频服务器上的适合自己学习需求的教学课件,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3)广播教学。利用视频广播系统实时广播课堂教学实况,在与校园网相连的电脑终端上都可以进行收看;
(4)远程教学。VOD节目通过广域网络,实现跨地区的远程教学;
(5)电子图书馆。视频点播系统中配置光盘塔、光盘库或虚拟光碟,便可成为网上电子阅览室。
6.请简述人工智能和智能教学系统的含义及其教学功能。答: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ce Tutorial System)是以学生为中心、计算机为交互媒介,利用计算机模拟教学专家的思维过程,形成开放式的人机交互系统。教学功能:
(1)交互主动式教学。关于概念和过程性知识的学,以双向会话和测试方式向学习者提问,鼓励学习者进行推理,然后修正学习者的概念;
(2)教练教学。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提供引导,让学生参加一些游戏之类的活动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把任务完成得更好;
(3)诊断教学。通过辨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概念来指导学生学习;
(4)微环境模拟。提供一个有限模拟环境,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分析、综合等推理过程,发现未知的规律。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教学功能:
(1)教育方面的专家系统。诊断学习问题、帮助研究者们选择和采用最为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处理数据等;
(2)专家系统著作工具。学习者利用著作工具来生成专家系统,以提高其问题解决技能,刺激其深入研究;
(3)教学模式识别。教学信息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
(4)计算机教学系统中的模式识别。智能答疑软件、语声识别等。
7.请简述虚拟现实系统的教育应用。答:
(1)科学数据可视化;(2)计算机辅助设计;(3)操作模拟;(4)环境模拟;(5)远程操作。
第三篇:2011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答案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作业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在《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区分出的班主任工作的境界包括________。①维持班级秩序;②形成好的集体学习氛围;③形成班级凝聚力; ④培养学生自主活动能力;⑤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质量;⑥帮助学生进步。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第2题 下列哪个不是关注班级对学生团队的教育作用的国家和理论________。A、美国的“设计教学法”
B、德国的“劳作共同体”(或“生活共同体”)C、苏联的“集体教育理论” D、中国的“素质教育”
第3题 在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学者提出的“学习集体”中,班级观至少可分为三种情形________。
A、管理性集体;适应性集体;自治性集体 B、管理性集体;适应性集体;互助性集体 C、适应性集体;自治性集体;互助性集体 D、管理性集体;自治性集体;互助性集体 第4题 班级作为社会体系的功能不包括________。A、社会化功能 B、集体化功能 C、选择功能 D、个性化功能
第5题 苏联社会心理学区分群体发展水平是以________创立的人际关系的活动中介理论作为依据的。A、凯洛夫 B、巴班斯基 C、彼德罗夫斯基 D、苏霍姆林斯基
第6题 “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研究中最主要的依据是________。A、维果茨基的“三主体”的教育思想 B、现代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与个性的理论 C、彼德罗夫斯基关于集体的心理学理论 D、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
第7题 对于一个超越松散群体、合作群体的班集体来说,下列哪一项不是其班集体的人际关系的特点________。
A、以亲社会的价值定向为基础的强大的凝聚力 B、责任依从关系的形成使人产生归属感 C、团结一致,具体很强的优越感
D、民主平等,人人都有稳定地位的主人翁感
第8题 班集体教育实验是以________价值为导向,遵循儿童集体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地建设班集体,开发班集体的教育潜能,优化集体对个人的积极影响,在集体建设中发展个性。A、社会主义 B、班级 C、团结主义 D、集体主义
第9题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包含________。A、以学生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B、以校长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 C、以教师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D、以家长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第10题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________。①班集体建设②班级管理③班级文化④班级活动⑤班级教学⑥班级教育合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第11题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提出的“四个学会”包括________。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B、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C、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D、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第12题 课程中区分的5类班级形态是________。A、管理集体、学习集体、团结集体、自主集体、民主集体 B、管理集体、学习集体、团结集体、创新集体、民主集体 C、活动集体、学习集体、团结集体、创新集体、民主集体 D、活动集体、学习集体、团结集体、自主集体、民主集体
第13题 《班级是教育管理单位》一讲中把班级发展区分为________个阶段。A、三 B、四 C、五 D、六
第14题 班级导师教育辅导的任务包括________。A、学业辅导、职业辅导、人际关系辅导 B、学业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 C、学业辅导、职业辅导、心理辅导 D、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
第15题 班级导师的任务不包括________。A、教育辅导 B、师生互动 C、行政管理 D、减免学费
第16题 本课程关注到的5个考察视角分别是: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A、是 B、否
第17题 美国的“全面课堂管理”的实施策略不包括________。A、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 B、创建课堂里良好的人际关系 C、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D、有效地组织与管理课堂
第18题
美国的中小学里有没有“班主任”这一概念_________? A、有 B、没有 第19题 新型班级追求的关键目标是________。A、维持班级秩序 B、形成集体学习氛围 C、提升学生精神生命质量 D、形成班级凝聚力
第20题 现代型学校与近代型学校的关键区别在于________。A、存在价值:让社会文化复制式再生还是更新性再生
B、课程体系:是以逻辑体系来组织还是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来组织 C、教育目标:是培养规范性人才还是培养主动发展的个体 D、教育方法:是强调死记硬背还是强调自主建构知识
第21题 下面哪一个不是现代型学校的特征________。A、重心下移 B、结构开放 C、过程互动 D、纪律涣散
第22题 下面哪项不是建设新型班级的依据________。A、从班级教育自身来看 B、从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势来看 C、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来看 D、从市场经济体制来看国际经济环境
第23题 建设新型班级的新机制中三个阶段不包括________。A、初具形式的民主集体 B、基本成型的民主集体 C、自我更新的民主集体 D、团结一致的民主集体
第24题 ________是班级的根本特征。A、团结性 B、教育性 C、学习性 D、活动性
第25题 我们辨析班级形态的分析框架是________。①班级发展目标;②班级成员性质;③班级中的人际关系;④班级内的规范与权威;⑤班级活动机制;⑥学生在其中获得的发展。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第26题 在民主集体(新型班级)中,学生个体精神生命得到发展的思路是________。A、敞现、交流、辨析、提升 B、活动、交流、辨析、发展 C、交流、辨析、提升、进步 D、敞现、交流、发展、提升
第27题 班级形态的概念表述提出了________五个核心概念。A、管理集体、学习集体、团结集体、自主集体和自治集体 B、管理集体、学习集体、团结集体、自主集体和民主集体 C、学习集体、团结集体、自主集体、民主集体和活动集体 D、管理集体、学习集体、团结集体、自主集体和活动集体
第28题 《有待创建的新型班级》中新的思考基础是________。A、班级应有的样子 B、学生的面貌
C、当代学校应有的存在价值 D、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29题 班级建设新的发展目标是________。A、创建充满活力的民主集体 B、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 C、形成集体学习气氛 D、形成团结精神和统一意志
第30题 如果师生关系是管理者与服从者的关系。学生形成明显的层级节制关系,同时根据成绩确定地位。这样一种班级形态属于________类型。A、管理集体 B、学习集体 C、自主集体 D、民主集体
第31题 教师向学生灌输强调社会团结的价值观,以此为基础统一学生思想。学生有待通过班级活动而克服个人主义、形成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班级形态属于________。A、管理集体 B、学习集体 C、自主集体 D、团结集体
第32题 根据学生个体和群体的需要,从班级成员相互作用的角度创造班级生活,班级成为展现学生多方面才能、主动实现全面发展的舞台。这种班级形态属于________。A、学习集体 B、民主集体 C、自主集体 D、团结集体
第33题 创建新型班级需要超越的传统情形有三方面的表现,不包括________。A、在管理体制上,实施居高临下控制,着力维持班级秩序; B、在活动机制上,关注完成预定任务,忽视学生主动参与; C、在文化生活中,自上而下灌输思想,学生缺乏积极思考; D、在师生关系上,实施主体对话方式,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第34题 课程中区分出的班级教育三层方法是________。A、策略、措施、技术 B、策略、措施、能力 C、措施、技术、能力 D、策略、能力、技术
第35题 在新型班级的第一阶段(初具形式的民主集体)中,管理体制的特点是________。A、拟订要求及时评价,落实岗位育人价值; B、系统梳理班级事务,开发班级工作岗位; C、采用自我管理形式,沿用传统管理内容; D、超越处理常规事务,更加关注成长体验。
第36题 在新型班级的第三阶段(自我超越的民主集体)中,管理体制的态度是________。A、充分反映同学需要,主动引领同学发展; B、采用自我管理形式,沿用传统管理内容;
C、不仅整体策划班级事务,而且关注班级生活质量; D、拟订要求及时评价,落实岗位育人价值。
第37题 对于我们正在创建的新型班级来说,学生成长需要首要的是________。A、良好的学习氛围; B、良好的班级环境; C、优秀的班级管理理念;
D、学生自己的一种主动发展的愿望。
第38题 将事务性问题转化为教育性问题的基本要领不包括________。A、将班级常规管理转化为民主参与的机会 B、将上级规定任务转化为激励创造的活动 C、将学生个人问题转化为班级教育的素材 D、将社会生活内容转化为建设班级的资源
第39题 与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相比,在建设新型班级时更加突出如下哪方面的作用________。A、自我意识、学校教育的作用 B、学校教育、班级教育的作用 C、自我意识、民主管理的作用 D、学校教育、民主管理的作用
第40题 《新型班级如何建设》中所说的3条主要措施主要针对哪三个领域________。A、管理体制、活动机制、文化机制 B、管理体制、活动机制、班级文化 C、管理体制、活动机制、学习机制 D、活动机制、学习机制、文化机制
第41题 在培养学生自主开展活动方面,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___________的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___________的能力。请选择正确一项________。A、组织和主持活动、策划班级活动 B、策划班级活动、组织和主持活动 C、组织和主持活动、维持班级秩序 D、策划班级活动、维持班级秩序
第42题 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其目的在于________。A、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B、扩展学生视野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拓展和提升学生生活意义
第43题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待班级,班级是________。A、社会机构 B、社会组织细胞 C、社会基本单位 D、特殊群体
第44题 在分析班级发展每个阶段特征时关注的三个方面是班级的________。A、管理体制、活动机制和学习生活 B、管理体制、活动机制和文化生活 C、活动机制、学习生活和文化机制 D、活动机制、文化生活和学习机制
第45题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班级教学有两种形式,它们是________。A、专门课程、渗透课程 B、专门课程、指定课程 C、普通课程、渗透课程 D、普通课程、特定课程
第46题 在班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三个关键变化是班级作用得以________。A、凸现→拓展→提升 B、凸现→拓展→扩大 C、发挥→拓展→提升 D、发挥→拓展→扩大
第47题 在最初发现班级的教育价值时,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班级对_______的教育作用。A、落后班级
B、学生个体和学生团队 C、学生个体 D、学生团队
第48题 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是_______。A、夸美纽斯 B、培根 C、赫尔巴特 D、孔子
第49题 《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主讲教师是________。A、鞠玉翠 B、魏书生 C、李伟胜 D、刘彭芝 第50题 在新型班级的第三阶段(自我超越的民主集体)中,活动机制的特点是________。A、采用自我管理形式,沿用传统管理内容 B、主动开拓生活领域,追求精神生活品位 C、充分反映同学需要,主动引领同学发展
D、拓展班级生活的新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为同学服务
第四篇: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
《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
17世纪末教师教育机构开始萌芽。(判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巧。(判断)第一章教学技能概述
1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判断)有三层含义:①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②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③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形态。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
教学技能既表现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
教学技能的特点:示范性、复杂性、发展性、操作性、整体性。(多选)
美国的德瓦特。艾伦提出了微格教学法。
教学技能分为: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
教学训练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原则(多选)分解原则是指把复杂的教学技能分解成若干简单的构成成分或基本动作。
教学技能训练的常用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
微格教学法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微格教学的特点:
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技能训练针对性强;
3、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微格教学的操作过程:
1、理论学习和研究;
2、确定要训练的教学技能;
3、提供示范;
4、组织讨论;
5、编写教案;
6、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
7、反馈评价;
8、修改教案,再循环。
微格教学不能代替教育教学实习和实际的现场操作练习,而只能培养和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之一。(判断)
第二章 备课技能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的关键一环。(判断)
1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备课的类型:
1、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2、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3、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多选)
根据备课把握的内容,可以把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根据备课的时间先后,可以将备课分为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5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通览教材,全面理解②精读教材,深层领会③精细加工,再创教材使其适应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
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或者学生容易出现错误或混淆的内容。
按照教学时间,可以把教学进度计划分为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进度计划和课时教学进度计划(即教案)。(判断)
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判断)
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关键性目标。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是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过程与方法是策略。(判断)
教学目标的表达必须是外显的而不是内隐的。(判断)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判断)
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一般有标题、说明部分和教学进度三部分构成(判断)
制定学期(学年)进度计划的要求:(简答)
1、要通读教材;
2、内容项目要齐全;
3、分析要准确深入;
4、教学目标要明确,进度要合理科学;
5、措施要得力。
教案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
教学进程主要包括导入、讲解、小结等
电子教案是指采用电子设备和软件工具设计、制作、使用与储存的一种多媒体教案。(单选)
电子教案特点有:①形象生动②数字化③便于交互操作④便于改作课件⑤便于携带与传输⑥便于提取与管理(多选)
课件是电子教案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判断)课件与电子教案的区别在于:电子教案主要为教师使用;课件不仅教师可以使用,学生也可以使用。11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09年考过简答)①要高度重视,端正态度②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性和实用性)③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④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⑤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⑥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教案的编写要注重五性: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型和实用性。第三章 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根据课堂教学技能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把课堂教学技能分为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授技能、课堂提问技能、课堂倾听技能、课堂对话技能、课堂板书技能、教学回馈和强化技能、结课技能、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
好的开端扥与成功的一半,导入
课堂导入的作用:
1、集中注意;
2、引发兴趣;
3、进入课题。(多选)
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单选)问题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回忆、联想、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进而导入新的教学内容的一种导入方法。4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①要有针对性②要有启发性③要有趣味性④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⑤ 要有艺术性(简答)
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在、最常用的方式。5课堂讲授的类型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类型。(判断)
6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③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 ④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单选)
根据布鲁姆的分类,课堂提问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多选)
根据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不同把提问分为:特指性提问、泛指性提问、重复式提问、反诘式提问和自答式提问。(多选)
理解提问是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单选)
综合提问是要求学生发现只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的提问。8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设计问题②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③要目的明确④提问的语言要准确,⑤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⑥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9课堂倾听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用心去理解和感受学生的各类语言涵义的智力和情感过程。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判断)
10课堂倾听的内容:(09年考过)①学生的回答与讨论②学生的提问和质疑③学生的需要和情感④学生的思想和心声
11课堂倾听的类型:介入型倾听、非介入型倾听(多选)
13课堂对话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材料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课堂对话不同于漫无目的的闲谈,是教师和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生成“文本”和创造“意义”的过程。(判断)课堂对话有一定的目的性。
14课堂对话的特点:民主性、生成性、多边性、开放性、倾听性等。(多选)
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述说而是倾听-无条件的、全身心的、共情的倾听”(判断)
15课堂对话的作用:(了解)①课堂对话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②课堂对话使学生得道多方面的发展③课堂对话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16课堂对话的类型:人与客体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身的对话。(多选)
人与自身的对话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对话,相当于自省,是指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部世界的回味、认识和探究。(单选)
从本质上看,自我对话就是对自我的反省理解,对自己过去所积淀的经验、历史、思想等方面的所进行的探究。(判断)
课堂对话基本要求:①营造对话的气氛②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③真情地倾听学生言说④要及时指导和修正对话(简答)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判断)
18课堂板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配合讲授,把设计好的教学要点书写在黑板上的教学行为。
好的板书,线索明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简洁明了。
19课堂板书的特点:①直观形象性②高度概括性③艺术性(多选)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①要精选内容,突出重点②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③要形式灵活,布局合理④要文字精当⑤要书写规范⑥时机要恰当(简答)具有启发性的的知识,应超前板书,写在推导过程之前;盐酸、推理板书采用并进式;结论性板书,应滞后(判断)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信息往返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激励、调控、媒介和预测四个方面。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①反馈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②要多途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③反馈必须及时④反馈必须准确⑤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 26 教学强化的类型:教学强化分为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四种类型。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27 教学强化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强化目标要明确②强化态度要诚恳③强化实际要恰当④强化方式要灵活⑤强化要与反馈有机结合 悬念结课是指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留下悬念以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方法。(单选)⑤拓展延伸结课是指教师通过把教学内容作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进行结课的一种方法。
结课的基本要求(了解):①结课要有针对性②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③结课要简洁明快④结课要有趣味性。
按照作业的难易程度,可以把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两种类型。(多选)
34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①内容要精心选择②难易要适度③数量要适当④题目要有启发性⑤形式要灵活(简答 常考)
第四章检查学习效果技能
1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目光,从学生的动作、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中获得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变化的教学行为。(单选)
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
1、学习成绩;
2、光环效应;
3、期望效应;
4、刻板效应。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①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②把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结合起来③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④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
学生作业中主要包含两种信息:显性信息;隐性信息 随堂学绩测验从反应方式分为:操作测验和书面测验;从编制方式可以分为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最常用的是书面性的教师自编测验。
按照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选拔性考试(如招生考试)、水平考试(如毕业考试)和诊断性考试(多选)
试卷设计是对试卷作全局性的安排,主要解决试题内容分布、试题教学目标分布和题型分布三个问题。(判断)
编制试题的一般要求:
一是要符合考试大纲。二是要充分反映考试内容。三是在同一试卷中,同类试题的编写格式应规范统一。四是试题必须具有实际意义,试题内容的表达必须用
词恰当,文字精练,表意准确清楚。五是实体应便于施测、作答,阅卷评分省时省力。
试卷分析主要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多选)。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单选)
试卷信度是指试卷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单选)④试卷效度:是指试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程度,(单选)
第五章教学语言表达技能
教学语言是指:教学口语、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改)、体态语言(如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1 教学口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是教学信息的载体。
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教育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口头性、启发性、可接受性。根据教学口语的信息流向分为:单向传输语言、双向对话语言和多向交流语言(多选)2 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①教学口语是由语音和吐字、音量和响度、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语法等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多选考过)课堂教学的语速以学生接受语言信息合适为准,一般平均每分钟200左右。
教态语言的特征:
1、辅助性;
2、连续性;
3、表情性;
4、动作性;
5、情境性。(多选09年考过判断)6 教态语言的功能:①教育功能②传递信息功能③激励功能④调控功能⑤强化功能(多选掌握 重要)7 教师的教态语言主要分为身姿变化、面部表情和外表修饰三个方面。(多选)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①身姿要稳重端庄②表情要真实自然③衣着要朴实整洁 第六章学法指导技能
学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1、要明确目的;
2、要遵循学习规律;
3、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篇: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问题及答案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课程考试复习题
简答题
一.具体分析比较哪些农业创新技术易被采用和扩散。
答:1.技术的复杂程度越低,农业创新技术越容易被采用和扩散。
2.可分性大的技术容易推广
3.适用性强的农业创新技术容易被扩散和采用。二.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
答:
1、现代农业推广是指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用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
2、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3、从世界各国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看,农业推广的涵义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演变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农业推广是为了不同目标,采取不同方式来组织进行的。从农业推广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农业推广工作由单纯的生产技术型逐渐向教育型和现代型扩展。
三.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有什么? 答:
(一)行为强制,常表现为使用法律法规、行政命令、规范标准等方法和手段改变或影响农民行为。
(二)咨询建议
(三)教育培训
(四)行为操纵
(五)提供物质条件
(六)提供服务
四.在选择和运用农业推广方法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答:1.考虑推广技术本身的特点。对于简单易学的技术,通过讲堂讲授和技能方法示范,可能使推广对象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而对于复杂难懂的技术,则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讲授,模型演示、实物和现场参观、放映录像、技能培训等、以刺激推广对象各种感官,达到学习理解和掌握技术的目的。2.考虑推广对象的特点
3.考虑新技术不同采用阶段的特点 4.考虑推广机构自身的条件 五.农业推广沟通具有的特点
答:一)农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性、指导操作性。
农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首先是农业创新技术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其次是农民和科技人员对技术效果的认识存在差异;第三是农业生产具有不确定性。
农业信息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许多农业技术难于物化,不易利用市场垄断和专利手段推广,从而具有开放的特征,使农业推广工作中含有不可回避的公益性传播与沟通任务。
农业信息具有指导操作性。农业技术信息一般应同时提供指导操作信息。相对优越的、简单的、可试验的、成本低的技术信息会增加沟通的效果。(二)沟通媒介相对单薄和脆弱
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环境封闭,现代传媒介入困难,社会变动缓慢。有线广播是农民获得农业信息的首选或次选。但个别地方仍然存在着“报纸不到、喇叭不响、电视收不着”的状况。(三)接收者的差异大,思维局限性较大
不同地区、不同个体的农民认知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需要了解农民的知识、态度和社会背景,利用客观的、农民熟悉的信息源,调整信息至受众的差别最小的程度,有利于沟通。
农民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其原因有3个方面:(1)传统的经验主义(2)现实体制原因(3)利益观念的原因
(四)沟通需要在了解农村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进行
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接受新的思想和技术变革,难度是很大的。因此了解和研究当地经济、社会、生态、人文条件是不能忽视的基础工作,然后再来确定适宜的技术和沟通的媒介
(五)沟通主体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 1.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关系平等但角色有差异 2.推广人员应主动适应农民 3.双方互相影响但作用和性质不同
六.为什么农业科技成果在大规模推广前必须进行试验和示范?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答:试验和示范是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的两个必需环节,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试验田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减少广大农民投资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在大规模推广之前,必须进行试验,一方面是验证该技术成果在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方面的适应性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方面的实用性;另一方面通过接近大田及生产规模的试验,在原引技术成果基础上进行再创新、补充和完善技术环节,寻求符合当地实际的最佳技术参数,为规模生产管理提供可靠地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 1.实验的针对性要强,目的要明确。2.实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3.实验数据要翔实,结果要准确可靠 4.试验结果要能够重复
七.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基本原则
答:1.全面分析的原则。要以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考虑到推广项目的实施给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带来的综合影响,是否统一以及整体效果是否满意。
2.重点突出的原则。工作目标是评价的重点,应该分清主次目标,按重要程度有序进行。3.统筹兼顾的原则。要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要尽量用定量指标说明问题。4.以人为本的原则。
5、实事求是的原则。
八.与其他论文相比,农业推广论文在内容、特点、选题原则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答: 农业推广论文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在农业推广领域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研发、开发与推广的学术性文体。它具有积累科学知识与学术交流的作用。
农业推广论文应有明确的写作目的,而选题是针对其写作目的确定主题、内容与范围的过程。因此选好题是写好论文的前提条件。因此,选题一般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1)需要性原则:农业推广论文必须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出发,选择农业推广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者对学科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2)创新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客观条件可行和主观条件可行。九.简述农业推广计划(项目)制定的原则
答:1.坚持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效统一”的原则。制定农业推广计划必须从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考虑。
2.坚持可行的原则。制定计划必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留有余地,使计划决策符合客观规律。
3.坚持同地区性长远规划结合的原则。要注意与地区性长远规划的统一和一致,避免发生不协调的现象。
4.坚持有助于农民提高自我价值认识的原则。以产生更大的需要和动机,利于农业推广工作的在发展。
5.坚持干部、专家、农民三结合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十.简述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是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
2、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自愿原则是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一项基本原则。
3、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4、国家、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扶持
5、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研究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
6.讲究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一.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答:1.农业推广工作表现出公益性的特征
2.农业推广工作是一种带有一定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 3.工作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
4.农业推广工作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5.劳动形式以个体的分散劳动为主 6.工作的地点和时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7.农业推广工作效果具有综合性和迟滞性
十二. 简述按农民需要进行推广,推广机构和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答:1.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启发诱导、挖掘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客观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
2.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 3.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
十三.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答:1.热爱本职,服务农民。2.深入基层,联系群众 3.勇于探索,勤奋求知 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5.谦虚真诚,合作共事
十四.简述农业推广有哪些具体方法。
答:1.大众传播法。大众传播法是指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
2.集体指导法。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它是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3.个别指导法。个别指导法是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接触与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 4 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十五.简述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答:1.经过适应性试验,技术成熟可靠
2.预测市场需求,保证农民增收
3.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4.精干的技术人员指导,优秀的科技示范户参与 5.示范点要便于参观,布局要考虑辐射范围。16.简述农业推广项目选择的主要原则。答: 1.项目的先进性 2.项目的成熟性 3项目的适应性
4.项目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 5.项目符合农民的接受能力和需要 6.要和国家技术政策和大政方针一致。
论述题
一:联系某项农业科技成果在某地区推广的实际,论述促进该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思路与做法。
1.答:农业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石和巨大的推动力,其中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连接着科研机构与农民的生产,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国外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非常关注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利用。各国均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的农业推广体系,比如说美国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法国的企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等,为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以广西省博白县凤山镇优良稻新技术为例加以论述。
博白县农技推广部门在实施“广西水稻节本提质低耗抛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的两年时间里,从2000—2002年,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新品种引进试种、建立示范样板田、进行宣传活动科技培训和“公司+基地”的形式和方法,使大部分农民接受了这些技术。
首先博白县运用“进步农民”策略,由各示范点的农技推广部门选择当地的村干部、农总和一些种粮大户等人来进行试种,并提供优质稻种子和补助部分化肥、农药。其次进行新品种引进试种,建立示范样板,项目实施两年期间,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116个优质稻新技术示范样板,示范面积达2988.6公顷,平均亩产为506.6公斤。然后进行宣传活动,县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在乡镇的集贸市场播放广播、录像、出科技板报和印发技术资料等宣传方式来推广水稻早育抛秧、优质常规稻栽培、水稻壮秧剂育种、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和水稻节水灌溉等技术。同时县农技推广部门还举办了培训班和提供技术咨询,在项目期间全县先后举办了400多次培训,建立技术咨询点24个。并通过“公司+基地”的形式,把优质稻开发与当地优质稻加工企业直接结合,利用农技部门具有新品种、新技术和企业具有加工场地、先进设备和资金的双重优势,促进优质稻产业开发。极大的鼓舞了当地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
通过对博白县水稻新技术的推广的实际情况让我们了解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项目推广、.综合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开发、公司(企业)加农户、.民间组织加农户等主要方式和途径。二.试述行为科学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答:行为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认为人类的生产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在生产活动中,不能只注重物质、技术因素对生产的影响,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生产的影响。所以行为科学十分注重人的因素,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应用者,在农业推广活动中,农业推广人员依据行为科学的原理,使农民行为朝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面转变,这将极大地促进农业推广工作。也是农业推广的重要任务。
行为科学基本理论包括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激励理论。作为农民,他对某项农业科技成果及有无兴趣,完全取决于他是否具有采纳该项农业科技成果的动机及动机的强弱,只有激发农民的内在动机,才能使他们自觉地去努力完成预定目标,动机愈强烈,积极性愈高,完成预定目标的努力程度也就愈高。预定的目标也就完成的愈好,所取得的成绩愈大。而作为推广人员从动机理论出发,则会注重农民优势动机的发掘和激发,因势利导,使其动机结构向更有利于农业推广工作的方向优化。
需要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产生积极性的基础。其中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农业推广工作中,针对不同农民的实际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地进行相应的推广工作。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
根据行为科学理论,在农业推广工作中针对千家万户的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开展每一次推广活动做到:
1.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确定符合实际的推广目标。2.分析农民诸多需要中最迫切的需要,引发其优势动机。
3.帮助农民分析,认识推广目标,并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树立信心,引发其采用新技术的动机。
4.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励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5.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使农民认识某一项技术对其生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产生需要。
6.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对一些人的奖励、肯定、表扬,鼓励更多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试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农业推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答: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教育方式主要是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农民技术成员以培训讲解和示范的方式介绍给人民,由农民在生产中应用,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推广的内容主要是良种、良法、技术性较强,内容比较枯燥,推广的手段也比较简单,多为发放和宣传技术性文字资料、挂图,并进行技术应用示范。因此农业推广教育以集体指导和现场指导为主,只要是集体教学法和技术示范法,这种教育法注重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人文和地理的实际情况,对培训的内容一般也是先入为主,单方面的灌溉,造成与农民的交流通道阻塞。
因此我们应该制定适合中国的新型农技推广教育方式: 1.选择好科技示范户,按生产阶段实行对示范户的定时走访指导。
2.定时对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开展田间示范法指导。
3.集中提高指导,在农闲时间、以短期培训班的形式,组织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集中提高培训,巩固并不断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提高培训,使其更好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农民主动学习新知识使用新技术。4.农业推广教育工作者的知识更新培训。
五.试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及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答: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种条件相互配合。包括成果转化的自身条件,成果转化的受体条件、成果转行的的运行条件和成果转化的支撑条件。成果转化的自身条件主要指成果自身具有的转化功能,成功转化的条件有三个:成果的先进性、成果的适需性、三是成果的效益型。因此要使成果“适销对路”。
农民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农民是受体,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成果转化的状况。因此,我们要搞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必须下大力气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成果转化的运行条件主要指的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
成果转化的支撑条件设计的范围很广,如金融,供销、物资、商业流通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途径有:
1.通过组织传播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2.运用和发挥大众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传播转化中的关键作用。3.强化政府的组织传播功能,继续发挥政府农业推广部门的重要作用。4.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成果推介平台。
除此之外,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坚决打击不正当或违法竞争。政府要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适当地行政手段调节市场,引导各种转化组织作出符合长远利益——有效的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选择,绝不能以“宏观调控”为理由,刁难,限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
五.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是什么? 答:农业推广的指导思想:
1.以服务为宗旨,农业推广经营,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为农民服务、为农业商品生产服务为己任,处处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方便。
2.以技术为核心,农业推广经营服务要做到发挥优势、以长补短,就必须坚持“以技术为核心”搞好技术服务。
3.以经营求活力,通过经营,可增强农业推广机构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稳定和壮大农业推广队伍。
4.以管理求实效。在以服务为宗旨、以技术为核心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和完善管理,建立严 7 密的规章制度,减少开支,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同时还要正确处理经营与推广、技术与物资。服务与经营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以优质服务赢得更多客户和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则:
1.盈利性原则 2.技物结合原则 3.农民自愿原则 4.符合地区产业发展政策原则 适应农民需要层次的原则。
六.农业推广有哪些具体方法,在农业推广实践中如何综合运用这些推广方法。答:1.大众传播法,大众传播法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时效性和信息沟通一般是单向性的特点。大众传播的媒介主要是文字印刷品媒介和视听媒介,文字印刷品媒介在传播理论、观念及较详尽的知识和技术方面,效果较好。而视听媒介则比单纯的文字、语言等传播信息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在农民采纳新技术的认识阶段,可利用广播、电视等传播适合农民需要的科学技术新信息,以引起农民的注意和重视。
2.集体指导法,在需要小组讨论、示范、短期培训和实地参观等活动中可运用集体指导法。3.个别指导法,包括农业访问、办公室访问、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农业访问是农业推广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推广方式之一,他需要农业推广人员较高的素质要求。办公室访问具有访问的农民学习的主动性较强,二是推广人员节约了时间、资金,但是来访的农民数量有限,不利于新技术的迅速推广。信函咨询因效率低,要求高在我国应用很少。电话咨询是一种及时、快速、高效的沟通方式,在通讯事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应用较广泛。
七.晏阳初的“定县实验”对我们现代农业推广有何指导意义。
答:晏阳初“定县实验”创造和运用了大量的参与式农村发展的理论与方式。倡导人本理念,强调民众的自觉参与,认为“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方式、新技术”的外来人与他们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
(一)树立人本理念 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运动,强调“以当地人为主体,外来者为辅”的参与式发展“人本”理念,要求生计巡回训练的导师不但要熟悉业务,还有和农民打成一片,善于挖掘当地人的聪明才智和潜在能力,值得现代人借鉴弘扬。我国农业推广应当摒弃以往那种“见物不见人”的做法,不要仅仅围绕推广多少项技术来论成败,要真正作到“以人为本”,人是第一位,技术是为人所用的。推广对象是人不是物(单纯的技术)。本质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二)树立人本理念 按农民的需求来推广 “定县实验”倡导科学简单化,农民科学化,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根据农民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生计训练内容和推广计划,引导农民接受科学技术,而不是强行推广,普遍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三)重视“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 “定县实验”严格精心选拔表证农家的做法,培养了一批有影响无私为农家服务的农民领袖,带动效果明显。“自我教育民为师”,农民参与决策、亲自操作,自我示范效果远远高于推广人员样板展示的效应。(四)建立健全农村民间合作组织 “定县实验”引导农民自发组织起供销合作社,统购统销,增强 8 了农民对市场价格的发言权。目前,我国大约有2亿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普遍存在“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解决的途径:一方面实行土地合理流转,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民间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经营,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对于参与式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有借鉴作用。其中的参与式农业推广方式———生计巡回训练学校、表证农家,就体现了“参与式”发展“人本”理念,对改革传统的农业推广观念和现行的体制有重要借鉴作用。
八.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焦点访谈]当麦子遇到苹果(20111127)涉及的农业推广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答: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可以了解到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米桥乡政府强制农民翻掉已经长到 10 厘米的小麦改种苹果树的事件,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农民根本不愿意种苹果,因为被强行翻掉的小麦是他们一年的口粮保障,可是种果树是乡政府的强制行为,种也得种不种也得种,没有商量的余地。由于当地政府提出了“以果看干部,以果用干部,果园出干部”的口号,种多少果树直接关系到当地干部政绩和升迁提拔,所以才会出现节目中播出的那种只要果树,不要苹果,只要数量,不计效益的怪事。我的看法。首先,他违反了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为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甘肃省米桥乡翻掉小麦种植玉米不但没有提高当地的农业发展,反而使农民的正常生活得不到基本的保障;第二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自愿原则是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一项基本原则。米桥乡政府为维护自己权益强行翻掉农民的麦田种植苹果,也违反了农业劳动者自愿的原则。第三是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我们从短片中可以看到米桥乡政府强行在基本农田地发展林果业违反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并且在此农业推广活动中,农民并没有相应的种植苹果树的经验与能力,同时乡政府也并未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研究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组织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与学习。因此这种失败的结果就是一种必然的反映了。
节目中播出的这种现象目前在我国西部的广大农村屡见不鲜。可为什么在全社会都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还会出现如此荒唐的事情,原因在于中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下,广大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农民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中国目前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实际上限制和剥夺了农民作为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享有的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农民的经济权益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产品种植权、在农村农民的经济权益理应得到最深刻的体现,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人为的行政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没有落实到位,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不能由自己决定,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政绩问题,只要政绩不要效益,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事
3、农民找不到地方或者机构去维护他们的权益,他们处于弱势群体,而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农民只有劳动 的权利,却没有获得报酬的权利,同时社会对农民的社会尊重度也逐渐降低,农民也是平等 9 的公民,在我国农民是身份,而不是一种职业。
4、关键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低,没有农民组织,所以应当建立类似于农会的民间性协会组织,能保证及时地将农民的意愿传递给政府,真正为农民的利益和政府据理力争
6、应提高农民的社会化程度,一方面农民要主动融入社会化进程,争取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社会各个阶层也要以博爱精神为农民说话
7、,提高社会的民主化程度,让广大农民真正享有公民应有的的民主权利,保障下情上达的渠道。
8、中央的政策是好的,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广大农村目前所存在的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当麦子与苹果”中所报道的现象在全国来说也许不算是大事,可对当地农民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所以这件事应该引起全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把牵涉农民利益的所有事当作大事来办,让这种伤农的事件尽可能地少发生或者不发生
9.论农业推广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答:农业推广方法是指农业推广工作的一系列组织措施、服务手段和工作技巧。农业推广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与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至关重要.农业推广的方法很多,有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和个别指导法。
一、农业推广的方法与特点
1、大众传播法 大众传播法通过信息、传播媒介来进行广泛的推广。大众传播中的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很好的时效性及单向性。传播媒介利用报纸杂志、墙报、黑板报、书籍、广播、电视、录像、电影、网络等特点来进行广泛传播。大众传播灵活性强,能提高推广效果,能让农民提高认识,采纳新技术。农药的使用方法、农作物病虫防治,通常采用大众传播法。
2、集体指导法 集体指导法是一项群体活动,涉及的成员较多,能在短时间内把信息传递给预定目标;它可以使推广者和推广对象双向沟通,及时反馈信息,使农民真正学习和掌握所推广的农业新技术。它的形式可通过小组讨论、示范、短期培训、实地参观来进行推广。90年代推广旱地育秧技术,2000年推广秋洋芋稻草覆盖技术,采用的就是短期培训、示范方法,推广效果极佳。
3.个别指导法是推广人员通过与个别农民接触与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它具有针对性强、沟通的双向性、信息发送量的有限性这几个特点。它的形式有农户访问、办公室访问、信函咨询、电话咨询。
10.联系某项技术在某地区推广的实际,试论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农业推广方法。、答:农业推广方法的运用是指选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合理配合、综合运用。(1)考虑的因素有:具体推广内容;推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推广对象的文化素质和对技术的接受能力;其他因素。
(2)农业推广方法的选择:
①不同推广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不同:示范参观是目前中国最有效的推广方法。②推广方法选择考虑的因素:
a.考虑不同技术类型:物化技术采用示范、咨询服务效果较好;知识型技术采用培训、10 印刷品宣传、巡回指导和科普宣传效果较好。
b.不同类型地区采用的方法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以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为主。主要采取印发技术资料、成果示范、方法示范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推广技术;经济发展区,推广方法以成果示范、方法示范、集体指导等方式为主;经济开发区,推广方法主要运用大众传播、加强个别指导,组织农民参观,拓宽农民视野。
c.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推广方法:对科技示范户应注重个别指导;对具有一定技术和文化水平的农民应以培训、经验交流、成果示范、参观学习等方法为主;对技术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应以直观教学为主。
11.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焦点访谈》_20150112_万亩葡萄酿苦酒涉及的农业推广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在辽宁省喀左,葡萄酒酒厂老板老徐由于还不上银行的贷款,酒厂的设备被拍卖了。虽然酒罐子被卖了,可还是抵不了债。现在老徐的葡萄酒生产线也面临着要被拍卖的遭遇。农民最初是不愿意种酒葡萄的,因为他们地里原本都好好地种着玉米。但是他们为了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不得不毁掉原来的玉米改种酒葡萄。因为不种酒葡萄,这地就没有了。于是农民们种起了从不认识的酒葡萄,结果因为没收成,赔了本。
1、照搬法国的品种,完全不考虑当地实际的土壤、温度与气候,以及自己的技术问题。
2、整个厂子大规模引进新品种,从来不问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完全盲目方法实在不可取,结果投资人血本无归。农民也是白忙活。
3、老徐血本无归,他也到县里去告状,却没有得到当地县政府的一点支持和帮助,农民的权益严重受损,乡政府和村委会不仅不能保护农民利益,反而是伤害农民的直接责任人。
12.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20130906《焦点访谈》-黄土高坡的绿色希望涉及的农业推广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坡度为25%以上的土地,称为退耕还林,视频中,黄土高坡的延安遭受20多天暴雨,乡村道路基础设施,窑洞均受损严重,对于延川县,比起70年代的洪水,这次虽降雨量大,但山体滑坡都是小块滑坡,全都得益于退耕还林,黄土高原由黄变绿,对水土保持起了很大作用。我的看法:
1、首先,延安的退耕还林,首先考虑到了农民的升级问题,从农民内心深处,农民与政府齐心协力退耕混林,最后的山上林子山下高产量农田被保护的措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也会继续支持退耕,治理更美好的延安。
2、综合考虑了农业生产结构、当地与国家政策,适时恰当的抓住国家给予的政策,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延安得生态与民生谋福利。
4、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监督以及与农民的商谈也不可少,主要是农民心态的转变,给黄土高坡带来巨大希望,13.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对我们进行农业推广工作有什么启示?结合李保国同志在太行山区的工作给予回答。
答:启示:
1、学习李保国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把“实干”作为自觉落在脚上。做社会主义 11 建设的实干家,就是要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脚踏实地的开拓未来
2、学习李保国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把“能干”作为关键根植在“田间地头”。30多年扎根太行山,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这些个数字无一不是他“能干”的真实写照。在当前这个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干事、干成事拼劲儿,要的就是这敢为人先、有所作为的闯劲儿
3、学习李保国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把“苦干”作为本分埋在心里。“无雨渴死牛、大雨滚石头”,这是他常年工作的环境,也是带领农民奋力前行的原因,就是这朴实地比农民还像农民的老人,在艰苦的山村扎根几十年。实现中国梦,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品质,把“苦干”作为本分,用坚持不懈地行动,把苦难这个绊脚石,化作前进的动力和风帆。
4、学习李保国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把“真干”作为责任扛在肩上。“我是党员,就应该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在他心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容不得推卸,也容不得丝毫懈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真抓实干的品质,就应该学习他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党性。人民的政党为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14.联系实际,论述影响某项创新采用率的因素。(论述采用率及其决定因素,联系某一案例进行分析)
答:采用率是指某一创新被某一社会系统众多成员所采用的相对速度。它通常可以用某一特定时期采用某项创新的个体数量来度量。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
一、创新的特性
1、相对优势。是指某项创新与被其所取代的原有创新相比具有的优势。
2、一致性。是指人们认为某项创新同现行的价值观念、以往的经验以及潜在采用者的需要相适应的程度。
3、复杂性。是指人们对某项创新在理解和实施方面感觉困难的程度。有些创新的实施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术,有些则不然。
例如,在农民选择抗虫棉还是种植普通棉花品种进行病虫防治时,农民往往优先选择抗虫棉品种,因为棉花病虫防治技术需要系统学习理论与方法。如首先需要对棉花病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等方面进行了解,然后根据病虫发生状况选择最有效的药剂品种和剂型,了解使用方法和安全措施,最后,农民还要了解产生最好喷药效果的时间、次数、浓度及用药部位等。
另外,对农民来说实施某一单项技术(如合理密植或增施磷肥),难度不大,实施不复杂,影响面较窄,因此农民接受快;而综合性技术(如作物模式化综合栽培技术),同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播种期、密度、水肥措施等),从种到收各个环节都要注意,比单项技术的实施要复杂得多,所以推广的速度就快不了。
4、可试验性。是指某项创新可以小规模地被实验的程度。
5、可观察性。是指某项创新的成果对其他人而言显而易见的程度。
二、经营条件
三、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
1、农民年龄对创新的影响
2、农民文化素质对创新的影响
3、农民家庭关系的影响
四、社会政治因素
五、创新的类型
六、行为变革者努力的程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