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量数据给高校财务带来的管理变革
摘 要:21世纪一个信息爆发的时代,云平台广泛应用,海量数据应运而生。海量数据的出现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挑战。本文分析海量数据时代的“大财务”对高校管理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高校财务管理的变革措施。
关键词:海量数据;高校财务;大财务;变革
海量数据时代的到来,把全新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带入高校管理中,这种被称之为“大财务”的管理模式对高校管理产生革命性影响,不仅包括财务内部管理层面,也包括学院管理层面。
第一,大财务将改变高校财务会计面貌。大财务以强大的数据为基础,保障着高校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的高效运作。财务部门管理不再受限于财务会计,深刻影响高校决策和管理,对高校价值的增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大财务使得高校管理更加智慧。在海量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大量有用信息被汇集在一起,为高校减少常规错误和建设系统性风险防范系统起到很大作用,这使高校未来发展更加明确。在高校执行方面,财务人员通过运用海量数据技术,用量化的分析方法在不同业务流程、管理方案上分析其带来的效益和风险,进而达到高校价值最大化。另外,这种技术使得异常情况能及早被察觉,事前控制成为可能,避免潜在和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让高校管理更具前瞻性,更加智慧化。
第四,大财务决定高校战略决策。大财务延伸了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从高校的办学背景、竞争力、隐性资产、学科价值到财务自身状况都在大财务的范畴之中,这些大财务数据资源直接决定着高校战略的正确与否。
海量数据催生高校财务管理的变革
海量数据时代,高校财务工作在记录、核算和预算等方面将焕发新的生机。以往在信息汇集、分析和处理上有难度的工作,如预算管理等,将不再成为技术难题。
2.1 海量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数据处理的变革
高校财务数据作为高校的核心数据,反映高校的财力状况,支撑高校正常运转,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挖掘,能改进财务管理,保障资金合理利用,确保学校持续稳定发展。但由于这些数据本身具有数据规模大、数据异构、实时性、价值密度低和会计数据无形性与粘性等特征,使我们在财务海量数据的处理方面面临挑战。
2.1.1 海量数据中心开发平台的建设
要从复杂的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就要建立一个包括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先进设备在内的海量数据中心开发平台,这是数据分析平台的基础。因此,高校财务要融合大量传统的和新的技术,建立一个可扩展、灵活、可管理的数据基础架构,集合各部门各院系的必要的外部数据,形成学校海量数据中心开发平台。这种数据平台将成为高校各种数据的集成和交换中心,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对流程、表单、应用程序界面数据等提供完整的搭建方案,同时,其在兼容性和功能性方面更加出色。高校财务数据处理将发生质的飞跃,不断走向精准化、精细化。
2.1.2 海量数据中心的体系架构
数据中心的架构可以被称为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是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它将各个部门所使用的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通过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再通过松耦合协议机制将数据整合和对接起来。数据中心架构在配置和搭建方面充分利用完备的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
2.2 海量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变革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发展计划和办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然而,在现有的预算管理模式下,各部门数据间的动态联系极少,预算无法充分发挥其预测作用,不能对高校决策形成有效指导,难以满足现代化高校的管理和发展需求。
高校各部门应积极参与到预算的分析、编制和控制的整个过程中,为建立完整的预算体系,有必要建立一套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型。
第二篇:信息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巨大变革
信息技术给教学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在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确实有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下列举一些课程整合常见的误区:
误区之一:把整合看成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要把教学内容整版整版地“刷”到屏幕上,追求所谓的“省时、省力”。表面上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大了题目的训练量,实际上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追求“高效率、大容量、高密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记忆负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显示的容量和速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看清、看懂,并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推理,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避免走过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的高度和谐、统一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不是“电(脑)灌”代替了“人灌”,不是“信息技术越多、越有滋味,整合就越充分”,也不是“制作一个课件或调出一段录像了事”,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
误区之二:课程与信息技术地位颠倒
按照现代课程观,课程不仅指教科书,还指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等整合而成的一种生态系统。从现代的课程理念出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否则会陷入“唯技术主义”的泥潭。
误区之三: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误解为“学习的自由化”
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构建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教”到现在同时重“学”的转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理念容易绝对化,走上一条“自由化”的道路。
误区之四:片面地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认知行为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独特体验,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这一点人们已经形成共识。然而由于有些教师对信息素养不太了解,想的过于简单,在教学活动中容易失之偏颇。
误区之五:轻学科能力,忽视探究活动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应该高度重视“引导探究”的教学思想,以“引导探究”精神整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第三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和学校带来的变革(精选)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和学校带来的变革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老教师,在一生的教育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当属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我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手段来利用、获取并再次开发知识,因而知识的增长速度在信息时代极为迅猛。目前,大家都在使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个说法,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发现获得的知识越多,价值就越大。技术已经改变了全球劳动力的本质特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给教育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深远的、根本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教育的革命”。这些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学校教育条件和教学手段
例如,利用电子载体的可读写性、可存储性,使新教材能实现对教师和学生教与学过程的记录,学习历史的动态追踪和评价,即时的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可以实现“专家诊断”式的教材、“智能化”的教材。
2.引发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掌握知识比不上获取知识的能力重要,我们逐渐认识到,树立创新实践教育的思想观念,全面实施创新实践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催生创新的需求,才能产生创新的动力。
3.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模式到信息时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按年龄、成绩分组,分学科定时学习,是一种集体化、无个性的个体学习行为;而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则主要是交互式、启发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式学习,可以混合分组,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方式方法革新了,枯燥的学习方式改变了,立体、高效地传输信息,使教学更为高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办学机制越来越透明,高等教育逐渐融入了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之中。
第四篇:大数据给网络舆情带来的三大变革
大数据给网络舆情带来的三大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带来的信息爆炸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未来的舆情监控、舆情研判方面都面临着大数据的挑战。
互联网的信息泛滥深切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网络信息的不断膨胀也给以往的舆情监测工作提出挑战。网络舆情监测要想适应现在大数据时代的监控要求就需要做出变革。包含舆情工作方式的变革、舆情管理思维的变革、舆情数据分析技术的变革。
一、舆情监控工作方式的变革
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来临之前,普通大众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信息的接受者,网络信息的可控性非常强。这就造成了舆情管理者的工作形式单一且没有很大压力。但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普通大众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网络信息的缔造者与传播者。这就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大了信息的不可控性。促使舆情监控工作从单一向多元转化,从监控信息到研判、疏导与处理转化。
二、舆情监控管理思维的变革
社交媒体出现之前,一个单位的舆情管理者一般是单个人或是一个几人的团队组成,在工作单一的情况下,这样的体制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靠人工做舆情监控就有点天方夜谭了。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舆情管理的思维变革,靠智能监控系统改变现在的一切。由舆情监控系统代替繁重的人工工作。但由于舆情服务对于专业性的要求非常高,最为有效和专业的处理模式是专业团队+人工智能。
三、舆情监控数据分析技术的变革
在数据量小的KB时代,人工审阅完全可以把控舆情脉动。但随着EB甚至ZB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数据的加入和渗透,人工审阅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时需要的就是改变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专业的舆情智能分析系统非常必要。
大数据的目标是前瞻与预测。对于舆情管理者而言,能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分析事件的关注程度、传播情况、发展趋势、网民情绪变化等。也可以深入某个观点的影响程度,影响人群,从而预测舆情走向,辅助决策和判断。大数据分析技术给舆情分析带来更多的可能,舆情分析不再是分析样本数据,而是分析更多来源更复杂的数据。不再是看似精确性的定位于某条信息、某个人,而是在混杂的舆情信息中,发现趋势,预测走势。不再是非正即负的机械判断情感,而是分析相互关联的人物之间的情绪传递。、大数据的蓬勃发展给舆情监控带来挑战,更是带来发展机遇。大数据也是舆情监控发展的必经之路。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发展,把握热点舆情脉动。
第五篇: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变革的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大数据应运而生。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大数据不仅为此项工作提供了便利,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给管理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使管理会计工作产生重大变革。本文就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变革进行了讨论,首先文章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工作的相关概念,然后讨论了这种环境下管理会计工作上发生的变革,最后指出了管理会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实现大数据在管理会计中被有效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管理会计;变革
一、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的相关概念
(一)大数据的相关概念。大数据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运用新处理模式所产生的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以及优化能力的准确、巨量、多样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定义与数据聚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并不是单纯地对数据进行统计,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专业处理,这种信息数据处理方式存在一定使信息增值的功能,只要信息数据来源真实、准确、完整,那么所处理出来的信息就会具有高效性的特点。企业随着经营时间的推移各个会计的信息数据就会越积越多,如果在利用传统数据库来管理这些信息数据不仅在处理速度上难以与大数据相比,而且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方面出现错误的机率很较大,难以得出准确、全面的数据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相关概念。管理会计可以被视为是会计领域的一个分支,与企业的资金活动密切相关,以尽可能地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控制和管理单位现在和未来的资金周转,进而为管理者制定未来发展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而设立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经营管理目标进行规划。第二,管理会计通过进行绩效考评对分权单位或部门效益实现情况测评并向上级反馈,可以避免一些单位或部门为自身利益而相互竞争冲突、增加行政开支、发生浪费等牺牲企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现象的发生;第三,管理会计可以借助财务会计业务处理办法对单位财务成本收益信息进行加工预测,制定良好的资金运作方案,使资金运转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二、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上的变革
(一)由服务型转变为管理型。在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的职能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在与企业管理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管理会计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灵活控制、及时互联,分析和预测市场发展大趋势、竞争对手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情况,对企业管理工作进行流程设计和控制管理使企业发展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主动性以及价值创造作用。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并不是管理系统的旁观者,而是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
(二)由事后分析转变为全过程管理控制以往很多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并不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中,而是事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控制进行分析。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不仅仅是对结果进行分析,而是融入到了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去,甄别发展关键因素、纠正关键指标目标偏离、查找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修订和完善过程行动计划和方案、实现核心资源要素的再配置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
(三)由传统管理转变为信息技术管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管理会计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管理会计如果再沿用以往的信息数据处理办法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目前很多企业都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点放在大数据处理上,尽可能地提高企业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四)由财务报告审计方式转变为连续审计的方式。以往企业审计工作主要是发生在会计自然或人员离职的情况下,审计工作方式也就是通过对业财务报告审计来完成,这种审计方式不仅全面性较差,而且真实性也难以得到保证。
三、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一)没有正确认识管理会计工作的本质。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只注重企业效益,而忽略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于自身会计工作也只是认为只要能妥善处理好会计业务就可以了,忽视了内部管理会计工具有效应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对大数据应用的重视程度不高。一些企业对大数据这样定义理解模糊,认为大数据等同于以往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这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成本效应原则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来使大数据充分应用到管理会计工作中去,难以切实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
(三)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单单是能够利用大数据处理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处理过的信息还需要管理会计人员来进行筛选、分析,进而得出对企业发展有影响的信息资源。
(四)大数据信息共享存在漏洞。一些企业在对自身数据信息的管理上存在着一些弊端,没有对一些保密数据设置管理员权限,也没有安排专业人员为企业安装相应的安全防护系统,一旦出现问题难以落实到个人,容易造成企业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对于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工作的一些建议
(一)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本质。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加大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认清管理会计有效应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不仅自身要支持管理会计工作,给予其一定的权力来积极开展信息搜集、编制、预测、分析、审计工作,而且还对其他部门提出一定要求,要求其积极配合管理会计工作,为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保障。
(二)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企业应当加大对大数据应用的投入,可以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在系统硬件和软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完善,将管理会计与大数据处理紧密相连,使管理会计运用最新系统更高效、快速地分析、预测相关信息资源,及时发现企业潜在管理风险,及时向管理层反馈结果,商定最佳解决方案。
(三)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企业还应当重视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选聘一些会计知识和信息技术掌握较为熟练的人员担任管理会计职务,而且还要加大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训力度,安排权威人士为其讲解最新的管理会计业务处理办法,使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四)制定一套完善的大数据信息共享制度首先,企业应当明确岗位权责,给予每个人一定的管理权限,不可越权,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落实到个人;其次,要及时安装防盗安全系统,防止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窃取企业经营、客户、供应商等重要信息,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作者:刘钰辰 王学香 任顺娟 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汤昌盛.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