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题报告-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及应对策略-以苏州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出现大规模农民工进城的浪潮,农民工的大批涌入,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在农民工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庞大群体,它与社会上提及的“富二代”相对,人们将这一特殊群体称之为“二代农民工”(“农民工第二代”)或者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以出生在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在1.5亿外出农民工中约占60%,人数近亿。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然而,由于成长环境、接受教育的状况以及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与老一代的农民工相比,他们在价值追求、行为方式、消费观念、就业观念、家庭观念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特点使新一代农民工更加难以融入城市社会,而游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成为“边缘人”。除了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之外,城市居民对他们的不准确认识甚至歧视、排斥观念,政府的相关政策缺乏和各类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不完善,以及企业等单位实际工资等各类待遇的不到位等也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困难。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2010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作为这一新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融入也同样存在着各种困难,同时,界于其性别的特殊性以及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新生代女性农民工面临着性别和阶层的双重压力,她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融入问题更值得关注。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同时也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页)它是推动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其向城市居民转变,实现自身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必然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同样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予以重视和研究。其次,从目前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状况来看,大多数学者们还没有把关注点放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之上,研究的比较少,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导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可资借鉴的材料,这更加加剧了研究的难度,因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以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来研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在社会融入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导致其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的应对策略,为解决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不仅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而且充实了对农民工问题以及女性教育的研究内容,补充了目前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化的理论研究。
2、现实意义
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探讨对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研究有利于为城市的各项社会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有利于实现家庭的和谐,有利于促进女性农民工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企业的科学化、人性化管理,有利于社会公平、平等的实现。
二、文献综述
搜索时间2010年6月7日。通过在百度上搜索“社会融入”,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0,200,000篇,搜索“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约454,000篇;搜索“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约338,000篇。搜狐网上对应的数据是1,225,845篇、36,233篇,11,592篇。在“读秀学术搜索”中搜索“社会融入”,找到相关的条目约893条,词条相关1条,图书相关22种,期刊相关11440篇,报纸相关485篇; 搜索“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共找到相关期刊25篇,相关词条、图书、报纸均为零;搜索“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相关条目零篇,相关期刊1篇。在中国期刊网上,模糊搜索主题为“社会融入”,相关文章8824篇;模糊搜索主题“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共26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模糊搜索“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共1篇;精确搜索“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共零篇。由此可见,目前对于“社会融入”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是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关注,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而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除了一篇探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区融入的文章之外,并没有专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研究尚处于阶段空白。
目前学术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研究从不同视角展开,比如从对其进行现代性培育、“参政”诉求、社会认同、犯罪现象、社会支持系统、城市管理、社会距离、社会资本、社区建设、市民化、义工服务、心理困境等各角度进行,研究的内容主要涵盖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社会融入困难的表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难的原因分析以及应对策略的探究等。下面,文章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能够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1、对新生代农民工及社会融入的概念研究
目前的研究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尽管具体表述存在差异,但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
中国社科院王春光研究员曾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有二:一是他们的年龄在25岁以下,于20世纪90年代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社会阅历上有着明显差别;其二是与第一代流动人口相比,他们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务农经历较少,而外出动机发生了根本性转向。(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民工又称第二代农民工或80后农民工,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户籍在农村,于90年代后期或21世纪初进入城市务工或经商的流动人口。(韩雪松,2009)或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上,受过初高中和中专教育的青年农民工。(廖海敏,2007)可见,对于这一群体的界定主要是以出生年份和受教育程度为主要依据。“社会融入”则指的是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与价值观上整体融入城市并认同自身新的身份。(魏晨,2007)也有人认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适应城市生活、从心理上认同城市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生活空间的扩大,交往范围的拓展。(王君健,井凤,2007)社会融入的概念与判断社会融入的标准有着密切关联,目前学术界对指标或标准有着不同的认识,将在下面的部分里有所论述。
推进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廖海敏,2007)
2、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点研究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三高一低”的群体特点: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职业期望较高、物质和生活享受要求较高、劳动耐受能力较低。(钟玉明,2005)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最根本的区别是“想学习”。(郭华,2009)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合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与老一代农民工截然不同的特点。首先,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动性更强、可能性更高。从经济基础上来看更易于融入城市社会;从价值观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城市性。其次,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仍然只是“嵌入”而非融入,融入呈现马赛克化。第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是“失范”性的融入。(魏晨,2007)也有学者认为有五个方面:文化综合素质普遍提高、乡土依念情结逐渐淡化、转移行为动因突显发展理性、社会支持网络不断丰富、城市社会认同日渐形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这五个基本特征,都从不同的角度透显着其现代性的萌芽。(姚上海,2008)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择业标准、生活方式乃至人生态度等方面都显示出完全不同的社会特征。一是年轻朝气、整体素质较高,二是进城的动机更多地表现为社会理性的选择,三是从事的工种不再局限于卖苦力,四是融入城市社会的心态诉求强烈。(朱建中,2007)
还有人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以下特征: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质较高,基本没务农经历,是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绝大多数未婚,没有或较少家庭负担;外出动机上由生存理性转向发展理性,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发展的契机。显而易见,他们充满活力,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强,渴望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这使他们在对社会资本的利用方面与以往的农民工群体有所差异。这些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动力。(王学梦,2008)该群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年龄轻,未婚率高。其次是受教育程度高。第三是务农经历短第四,从外出动机看,他们基本上不是基于“生存理性”外出,而是更多地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机会的契机。(孟小妹,2008)
3、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两因素”说。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的因素分析,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城市生活时间、收入、在当地的人际关系状况等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以及人际关系是两个主要因素。(周莹,2009)还有学者从社会支持的两个系统的角度对影响融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社会支持系统既包括建立在血缘、地缘等关系上的先赋支持系统, 家人、亲戚、朋友也包括政府、城市社区、城市用工单位、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农民工流入城市后才出现的后生支持系统。后生支持系统分析后生支持系统建立在先赋支持系统基础之上, 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借助的外在支持力量, 主要包括政府、城市社区、城市用工单位、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王君健,井凤,2007)
“三因素”说。就社会学的视角而言,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人,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城市社会融入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的融入,社会融合的社会基础——生活方式的融入,社会融合的最终体现——价值观、身份的认同。(魏晨,2007)
“四因素”说。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社会特征, 城市生活状况、社区参与程度,相对剥夺感。(许传新,2007)
4、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难的表现研究
有学者从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行分析。包括面临着住房困境、受到户籍制度制约、面对子女教育困扰、社会保障缺失,基本权益被漠视、存在价值冲突与社会歧视等五个方面挑战。(廖海敏,2007)
另外,由于某些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首先是农民工在进城前后的“文化震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原有价值观、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城市社会的格格不入, 从心理上制约着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其次是农民在进城后身份与角色的冲突。尽管他们扮演着工人的角色,但他们的户口仍在农村,在身份上仍是农民, 这意味着他们无法享受到政府或单位给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和优惠政策, 无形中降低了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后是社会支持系统对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的影响。(王君健,井凤,2007)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行为的出现,也是难以融入城市的一个重要表现。(尹华飞,2008)工作上的不平等、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生态群落的不平等(朱建中,2007);二元结构下,农民工政治权利“悬空”;“话语权”缺失加剧城市对农民工的排斥(谭剑,2009)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在人际交往、社会认同、情感支持方面的明显内卷化的表现(李鑫健,2009)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心理困境如相对剥夺感和不满情绪强烈、过客心态和抵触情绪蔓延、自卑心理和孤独情绪明显等,也都是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表现之一。
5、阻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原因分析
有学者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社会层面,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公共福利;经济层面包括职业、消费;社会心理层面,包括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农民工自身交往的特性等。(李小贞,栾明梅,2009)也有学者从政府体制、地域活动范围狭窄、心理自卑三方面论述融入困难的原因。(李鑫健,2009)
有学者从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文章从社会支持系统中分析难以融入的原因:一些政府部门重管理轻服务及各种歧视性政策、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农民工被排除在社区服务体系和救助网络之外、各种民间组织和社区团体的支持力度不够。(王君健,井凤,2007)另外还有人从经济方面的因素、政治方面的因素、社会方面的因素、文化方面的因素四个方面论述。(姚上海,2008)
6、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研究
学术界对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从总体上来探究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研究有很多,如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他们工作的稳定度和在城市的时间,相应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倡导城市社区和群体的接纳,给予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周莹,2009)。再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深化体制改革,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体制保证;完善现有法律,加大执法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法制保障;切实保障各项权益,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平等的权益平台;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素质和精神准备;积极进行舆论引导,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的氛围。(廖海敏,2007)同时,也有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和角度来探寻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从完善就业保障制度角度进行的研究。首先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农民工是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力量,是衔接农村和城镇的枢纽。其次,建立适合农民工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按照普遍性原则确立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二是建立农民工的疾病医疗保障尤其是大病保障制度三是把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纳入有别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三是逐步建立面向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会救助制度。(郭华,2009)
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与全面发展角度。一是创新农民工相关政策、法规,为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和全面发展提供制度支撑;二是创建公平合理的农民工报酬、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机制,为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和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和基本渠道;三是健全城乡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和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姚上海,2008)
从实现新生代犯罪农民工再社会化角度,探索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罪犯社会化模式。从社会学视角,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开展心理矫治,合理调整监狱布局,扩大社会力量参与。从文化学视角,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罪犯的文化认同。从监狱学的视角,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罪犯的顺利回归。(尹华飞,2008)
从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参政”诉求角度。拓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渠道,防范极端性抗争。首先应扫清制度障碍,其次,应纠正社会偏见,营造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社会和文化氛围。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是拓宽农民工政治参与途径的关键。让农民工获得政治信任感和认同感,是实现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突破口”。(谭剑,2009)
从防止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卷化”分析的角度。至少在一些方面政府和社会都应有所作为,减弱“内卷化”的负面影响,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做一些努力和尝试。首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和文化参与度。其次,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给予新生代农民工足够的关心和支持。最后,创造温馨宽容的社会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李鑫健,2009)
从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管理与和谐城市建设角度。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尊重农民工群体分群的事实,共同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尊重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使他们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尊重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尊重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发展社会化的需要,共建和谐社会。(朱建中,2007)从重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角度。有学者从神会资本构建角度探寻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策略。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重构的必要性及局限性,指出新生代农民工要努力构建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为此要努力提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和培训上、加强农民工的组织化建设、制定公正的政策法规。(王艳华,2007)
从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角度。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对原来的社会认同模糊化的过程中能否重新建构超越城乡之上的社会认同,取决于我国城乡社会结构变迁的情况。根据目前农村流动人口特别是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状况,加快城乡社会结构变革,逐渐地满足通过外出务工经商离开农村的要求,在城镇社会留出一定的社会空间让他们立身落脚,改变他们长期“居无定所”的流动局面,使他们成为城镇社会新的居民,这才符合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王春光,2001)从参与义工服务的角度。文章主张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行动、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就业组织的动员基础上,参与义工服务,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在做义工的过程中,既直接感受了奉献的乐趣,体悟到了自身的价值,也拓展了社会支持网络,增强了社会信任;既有助于较快地融入城市社会,也有助于改善我国义工队伍的构成,壮大义工服务队伍,而且,通过义工服务的草根效应,营造、培育出浓郁的义工文化氛围。(赵宝爱,2008)
从联系新生代农民工与社区建设的角度。(一)给新生代农民工和流动儿童应有的公民权和国民待遇(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把农民工聚居区纳入城市社区建设(三)构建和谐社区必须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四)改善城市下岗和失业工人以及贫困群体聚居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聂洪辉,2007)
从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角度。首先,深化制度改革,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保;其次,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素质支撑;再次,加强城乡居民的互动,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孟小妹,2008)另外有学者主张通过利用电子网络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王学梦,2008)
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困境的角度。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困境的问题第一,实施有利于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境遇的政策措施,化解其抵触情绪,增强其对城市的归属感;第二,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增强其价值感;第三、注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增强其认同感和自信心。(韩雪松,2009)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让人们看到了这一特殊群体渴望融入城市社会的愿望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一定的有利条件,同时也看到了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需要政府、企业、社区、社会共同关注和帮助。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把新生代农民工看成了一个充满问题的群体,从而忽视了问题产生的社会发展因素,过度强调外部因素的强势效应,淡化了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解决问题的思想、能力的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并非既有研究之刻板印象中的“问题群体”,不会动辄转向“问题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扎根的过程,就是一个“为承认而斗争”的过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和研究,不能过于“问题化”,要有冷静的心和善待的心,万万不可简单地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问题群体或异常群体来研究;过程性的理解范式而非结构化的问题范式,应成为当下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主导范式,群体资格路径是达成此范式转向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路径。(何绍辉,2009)这一群体内部素质和能力的强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二,判断社会融入的指标不明确。尽管目前的研究中有对于这一指标的论述,但是都是执各家之言,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指标体系。
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的成果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同时,研究中存在的欠缺之处也给本文提供了发挥和创新的空间。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占有大量而丰富的文献材料是论文写作的重要基础。目前学术界对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方面、社会融入方面以及女性教育方面已经分别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论文写作中,通过各种方式查阅了相关的论文、书籍、杂志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综合,以期能够全面地、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合方面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好材料和理论准备。
(二)问卷调查法
对苏州市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题的设计以及对调查数据进行各种量化的统计分析,以期反应出女性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而对论文的假设进行验证,并为原因的分析和应对策略的思考提供实际的真实资料。
(三)访谈法
除了对大量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之外,还对少量企业和政府管理者,以及城市居民进行了个别访谈,通过这种深入的交流,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中的存在的社会融入困难问题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四)实证分析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笔者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和资料收集,以及对调查统计数据的量化分析,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尽可能准确的找出影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融入社会的各种变量,找出导致这一问题的症结,进而为解决这种社会融入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四、研究内容
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对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假设,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判断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论述了理论假设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第二部分是设定进行实证分析的工具,结合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形成的材料,利用这些工具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理论假设得出分析结论;第三部分是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原因考察,从多角度展开论述;第四部分是探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应对策略,以便真正有效的推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步伐。
五、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
根据国内学者关于女性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研究的现状,本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进行一些创新。
(一)研究角度创新
就目前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的研究来看,单纯以女性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的比较少,就目前女性农民工的研究来看,专门以社会融入为研究内容的也很少,就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选择女性为特定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本文以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融入问题为研究内容,将这两部分内容相结合构成论文的写作内容,这一特殊研究角度便是本文试图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创新
本文通过借鉴已有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理论研究和女性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状况,创造性的提出了衡量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的量化指标,并采用实证分析法对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中存在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以探求真实影响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各种因变量,做到能够对症下药,以期能够更有效的解决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
本文在选题和构思过程中,也遇到一定的困难。首先,关于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关于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研究更是理论盲区,所以查阅文献和搜集资料比较困难。再者,论文创设的指标体系虽然是在借鉴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笔者在能力、学识等主观因素和环境、资源等客观条件上的局限性而导致的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问题,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六、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
研究工作的完成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这是研究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
(一)具备的主观条件
首先,笔者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参与了多次相关课题的社会调查研究工作,拥有了一定得调查研究经历,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对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形成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其次,多次参与各类型课题理论成果的论文写作以及著作的编写工作,而且自己也写作并发表了文章,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写作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有利的客观条件
首先,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导师课题研究的延伸,导师曾做过2008年江苏省妇联招标项目,并且参加了以平等与性别为主题的世界妇女会议,导师的这些成果和经验可以更好的指导论文的写作。
其次,导师研究课题中积累的相关研究数据和研究成果,为论文写作提供了直接的资料来源,提高了研究效率。
七、论文框架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创新之处以及研究困难
(六)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
一、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假设
(一)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
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含义及特点
2、社会融入的含义及表现
(二)判断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主要指标
1、生产方式的融入
2、生活方式的融入
3、社会认同的融入
(三)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理论假设的现实依据
1、理论依据
2、实践依据
二、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实证分析
(一)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实证分析的工具设定
(二)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实证数据分析
(三)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结论分析
三、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制度和社会管理中存在缺陷
(二)经济权利和经济地位中存在困惑
(三)社会心理和社会交往存在不公
四、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自身方面
(二)政府部门方面
(三)企业或事业单位方面
(四)社会组织或团体方面
(五)社区方面
(六)大众传媒方面
参考文献:
[1]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J].社会科学研究,2001(3)
[2] 韩雪松.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困境与解决策略[J].西安社会科学, 2009(4)[3] 廖海敏.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诉求与推进路径[J].法制与社会 2007(10)[4]钟玉明.新生代农民工呈现“三高一低”新特点.http://hr.asiaec.com/news/454908.html,2005-07-12.[5]朱建中.新生代农民工管理与和谐城市建设[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5)
[6]王君健,井凤.浅议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系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年第3期
[7]周 莹,周海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5)
[8]李小贞,栾明梅.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6(下)
[9]丁成际.社会转型期农民工思想道德状况及建设[J].唯实.2010(1)[10]郭华.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12)[11]李鑫健.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卷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36)[12]何绍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9(9)[13]李慧彪.农民工犯罪新探[J].法商论丛.2009(4)[14]谭剑.新生代农民工的“参政”诉求[J].政府法制.2009(28)[15]任秀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区融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8)[16]栾明梅.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3)[17]洪巧俊.新生代农民工的青春与梦想[J].政工研究动态.2009(4)[18]刘电芝.农民工社会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8(6)[19]赵宝爱.浅议新生代农民工的义工服务参与问题[J].青年探索.2008(5)[20]孟小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9)[21]王学梦.电子网络: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新路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2]尹华飞.新生代犯罪农民工再社会化探索──以广东F监狱为例[J].青年探索.2008(3)[23]周斌.新生代农民工和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与社区建设——兼论巴黎骚乱对构建和谐社区的启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24]姚上海.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与全面发展问题探讨[J].理论月刊.2008(4)[25]聂洪.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6)[26]王艳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重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4)[27]王艳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重构[J].宁夏党校学报.2007(6)[28]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5)[29]王君健.浅议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系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0]辜胜阻.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31]魏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第二篇: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问题浅析
城市社会学作业 历史1002 刘晓乾 041003016
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问题浅析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已逐渐成为广大市民感触最深、影响最大、积怨最多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据了解,某些地级城市的调研组多次到各地进行调研,探索城市交通拥堵的因素,包括调研地机动车拥有量、道路资源量、路网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及交通管理等。但不同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城市结构及城市文明程度的不同,其选择出行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异,造成交通拥堵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本文就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来分析。
关键词:交通拥堵 原因 对策
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调查
(一)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道路资源供应缺口日益拉大。1990年以前,我国车与路的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并不十分明显。1990年以后,机动车保有量成倍增加,尤其是2000年后,机动车增量惊人,车辆的增长速度和道路资源供应严重不协调,逐惭成为社会热点问题。199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551.36万辆,2000年6000万辆,截止2008年底已达到1.699亿辆,年均增幅29.8%。从我国公路总里程来看:1990年是102.8
31万公里,2000年130万公里,2008年357.37万公里,年均增幅2.47%。其中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增幅较大,城市道路由于城市结构的局限性,增幅还要偏低。从车与路的发展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来看,道路资源的供应缺口较大。更重要的,由于城市道路资源开发有限,而机动车数量仍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使得供给和需求呈“反比”式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二)城市规划不尽合理,路网结构总体布局失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国多数城市以旧城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摊大饼”式的结构布局。这种城市结构的特点是,城市的政治、文化、金融集中于城市的某一片区域,形成城市的中心区,城市道路大都以适应某一区域的需要来布建,这决定了我国多数城市道路均属于这种典型的“树状” 路网结构。它以主路为干,派生出多条仅服务于某一点的支路。干路要为支路合流服务,同时又要担负着商贸交易功能,其效果必然是源头广泛,合流集中,支路不足,干路爆满的交通现象。同时,由于干路又是出入城的基本通道,形成出入城 1 城市交通网 2012年 交通学术专栏
http://.
第三篇: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社会保障政策实施与解读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农民工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现象,他们包舍诸多的亟待解决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但是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并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一直以来,由于对农民工住房性质的定位和认识,以及相应配套和保障政策的缺乏,导致农民工住房问题无法根本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而且受到国家、政府的关注。我们也有必要加以研究和探讨,以期农民工住房问题能早日得到较圆满的解决。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工
住房保障
配套制度 前言
农民工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突出问题。农民工是城市中外来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也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力大军的主体。然而,与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巨大的和不可或缺的贡献相比 ,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和居住条件已形成相当大的反差。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农民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最终会影响到城市、乃至城乡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随着农民工问题的日益严重,各级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解决包括住房在内的各种问题,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尚存在差异性和片面性 ,加上现行政策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使政策制定和政策作用效果均存在着局限性。对与农民工相关的住房问题的讨论和认识,对解决问题的结症进行深入探究,并对构建统一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进行理论分析是解决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基础。
一.概述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该确立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保证农民工的基本住房条件,是维护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也是促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我们必须让农民工在这个城市中拥有归属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互动。
2005年,建设部首次将农民工住房问题列入当年建设部工作重点,在2007年的工作部署中,建设部提出,要将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在城市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就业群体。同时,建设部把如何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提高和改善农民工的住房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具体方案正在研究之中。这表明,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
二、关于我国农民工的几点基本认知
(一)农民工的定义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另外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本文认为,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中的“农民工”,应有所特指,它基本是但又不完全是狭义上的农民工。具体可界定为:出乡到乡以外的地区务工、但户籍在农村、家庭户为常住户、其收入主要带回家中、其经济与家庭户连为一体。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占二、三产业过半人数,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二)农民工的特点 1.农民工的流动性比较强
我国农民工群体的强流动性与弱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农民工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按照农业生产规律呈季节性的穿梭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第二,部分农民工虽然长期在外务工,但对于目标打工城市的选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他们经常辗转于不同的城市之间;第三,部分农民工虽然能够相对的固定在某一个城市,但对于合适工作岗位的选择,却存在较大的被动性,他们往往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之间疲于奔波。2.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比较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由于现行的农民工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机制还不健全,以及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不足,所以相对于城镇职工而言,其整体工资收入水平还是普遍偏低。3.农民工的就业分布相对集中
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城镇各行各业之中,与城镇居民相比虽已不存在就业层次门槛障碍,但我国大多数农民工就业还是相对于集中在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等行业领域。调查数据表明,按从事工作的行业分,在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9.53%、15.12%和14.84%;在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3.88%、9.75%、8.22%和1.26%。
三、我国农民工城市住房的居住现状
目前,我国农民工城市住房的居住总体情况比较复杂多样,居住质量亟待提高。宏观看来,城市农民工的居住状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居住分布复杂
城市农民工居住广泛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大型成熟社区、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企业(公司)内部的职工宿舍以及建筑工地的工棚等都居住着大量的农民工。近年来,特别是大中城市廉租住房租金已不再“低廉”,农民工租房已不能按照就近原则进行租住,对租房的区位选择只能越来越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边缘区转移。
(二)居住类型多样
城市农民工居住类型多种多样,有的散居在宾馆旅店或市民家中,有的由企业统一安置于单位内部(宿舍、闲置房)或施工现场。而随着外来人口“常住化”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租赁房屋”居住和寄住“宿舍、工棚”为主。此两类居住类型,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农民工住房的主要类型。
(三)居住质量低下
大量的城市农民工居住在现代化城市的“角落”,这些角落往往是处于旧城改造中的“城中村”、“棚户区”,或者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甚至近郊区的边缘地带。这些“角落”的公共基础设施、交通出行、环境卫生等外部条件一般较差。由于工资收入比较低,大量的农民工只能选择便宜廉租住房,这些房屋的生活配套设施一般很不到位。他们往往几个人或全家人居住在20~30平方米的房子内,生活空间狭小。近40%的农民工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里,地方狭窄拥挤,室内肮脏零乱,除了被褥衣物,几无他物。
四、现有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特点及缺陷
涉及农民工住房的政策规定 ,一方面是一些地方陆续出台的针对农民工住房的有关政策 ,这类政策目前并不多;另一方面是关于农民工问题、和关于住房规定涉及的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从整体情况来看 ,关于农民工住房的相关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不足: 1.1 地方政府规定多 ,中央政府规定少 ,总体重视不够
至今为止 ,中央政府只是在经济政策中强调解决农民工的问题 ,但尚未出台关于农民工住房的专门政策规定。相反 ,由于农民工问题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已经成为突出问题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如 ,2005年 《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生活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2005 ]23 号),2005 年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城务工农民住房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5 ]482号)等。尽管政府 ,特别是地方政府出台了针对农民工的住房解决办法 ,但是与实际对政策需求相比 ,还相差甚远。
1.2 专门的住房规定少 ,一般政策规定多 ,政策作用有限
现行住房政策中与农民工住房有关的政策规定主要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等。我国经济实用住房的政策始于 1994 年。为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住房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体系的规定。2006年河南省政府 《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2006),第二十四条规定: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加强监管 ,保证农民工居住场所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条件。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 房保障体系 ,符合有关规定的 ,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2005年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城务工农民住房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5 ]482 号)明确:对持有 《重庆市流动人口居住证》 且在主城区居住 5 年以上的农民工家庭可纳入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我国廉租房政策始于上世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正式提出是 1998 年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目前 ,这一制度已成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基本保障。但是 ,从目前中央和各地的规定来看 ,是否将农民工纳入廉租房保障对象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从以上分析可见 ,由于现行政策本身及执行存在的不足 ,加上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 ,导致政策对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作用受到限制。1.3 以往出台的政策少 ,新近出台的政策多 ,尚不形成体系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 ,除了国家一般性住房保障政策出台于1990年代中后期以外 ,有关农民工住房的专门规定基本是近几年颁布的 ,包括 2007 年出台的国务院 《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分析其原因 ,一是政府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认识不够 ,还没有将其纳入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考虑;二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和生活问题日渐突出 ,逐渐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相继纷纷出台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办法。进城农民工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 ,是涉及城市居民和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探讨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实现 “以居管人”、“以居定人” 将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制约农民工住房问题解决的症结和要害
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其直接表现出的是住房问题 ,但反映出的是农民工与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利益协调等深层次问题。所以 ,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首要的是要解决农民工的城市定位、及其与既得利益者的关系问题。2.1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定位和认识问题
农民工现象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差异带来的外来人口(包括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一种表象 ,也是由于城市发展建设中对劳动力集中需求形成的巨大引力产生的结果之一。农民工的产生是一种必然现象 ,但是对于农民工以及随之而产生问题的认识却有不同观点 ,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定位问题 ,成为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和根本点。就农民工住房问题 ,涉及到政府是否应承担责任 ,政府究竟应当承担多大责任 ,是否可以纳入城市住房体系 ,如 何统一、统筹解决城乡住房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 ,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已经势 不可挡。2005年南京市户籍人口 58316 万 ,农民工约有113万(含所辖市县),相当于南京市户籍劳动力的1P 2 ,相当于南京市户籍人口的1P 5;截止到2005年5月长沙市区人口约 180万 ,其中来自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约 40 万 ,大约占市区总人口的 2212 %;2005年重庆市主城区人口600万 ,农民工约 150 万 ,农民工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2.2 农民工住房与城市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的冲突问题
尽管住房保障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中心任务之一 ,但是至今城市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在很多城市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农民工移民进入城市 ,不论政府主观上是否将其纳入城市住房保障 ,都直接或间接扩大了住房的需求 ,增加了城市政府的负担 ,处理不好也会降低城市居民的福利。可以从两种可能结果来看这个问题:第一 ,将农民工纳入统一的城市住房保障 ,无疑直接增加了住房保障的需求数量 ,对城市产生压力;第二 ,不纳入统一住房保障 ,任其在城乡交接地带、城中村地带、甚至城市一些露天形成集中居住地 ,这种状况无疑形成了城市新的贫民区 ,也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五、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公共住房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 切实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住房保障体系,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住房制度,并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现有的公共住房体系中廉租房、经济租赁住房、政府统租房等保障房,由于主要是针对城镇居民而制定的,针对农民工而言还存在着巨大的户籍门槛壁垒。为此,需要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民工城镇住房体制,打破城市国有房地产制度对农民工的制度壁垒;建立健全公共住房制度,扩大农民工住房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廉租房的保障范围,适当放宽廉租住房申请的户籍限制,政府同时给予一定比例的租金补贴;建立良好的退出机制,当农民工的经济状况达到一定条件时,应该退出公共廉租住房,鼓励其进行市场租赁;健全与农民工城市住房相关的户籍制度、子女入学制度、公共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和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制度,让农民工能够融入
城市社会生活,享受“市民待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工的积极性与认可度。(二)应坚持“分层次、多渠道、按步骤”的原则
就全国各城市的发展实际而言,不宜追求整齐划一、一步到位的农民工住房解决行为模式。由于各城市间的财力水平、外来农民工数量和农民工就业去向等都不尽一致,所以城市政府不能因为简单机械地响应上级政府政策而不顾实际去大力修建农民工公寓,城市政府间更不能在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上盲目攀比。欠发达城市、农民工数量聚集不多的城市解决本城市户籍中低收入市民的保障性住房就存在较大困难,如果只是简单而机械地去响应上级政府政策,其结果只能是力不从心的办事,令整个城市的公共住房保障问题更加复杂化、矛盾更加尖锐化。因此,我国政府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应坚持“分层次、多渠道、按步骤”的原则,先发达省份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大中城市,后欠发达省份城市、中西部城市、小城镇。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农民工住房保障,在房源的筹措上应拓宽渠道;城市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农民工住房保障工作,从简便易行且能切实保障农民工住房权益的工作做起,等政策时机和财力条件成熟后再向完全市民化住房保障体系过渡。
(三)实行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相结合
有效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问题,应该走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相结合之路。仅仅依靠城市政府一己之力,显然背负不起沉重的经济压力。因此,加强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民工自强就成为必须。尤其是农民工就业分布集中的制造业、建筑业、餐饮行业更需要加强行业自律与参与精神。制造业企业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在企业集中区利用支持性土地政策为企业员工建设集体公寓,出租给企业的农民工;对于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居住问题,重点是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对工棚的质量、配套设施等基本居住条件进行硬性规定,推广使用标准化的活动工房;对于餐饮行业农民工的住房问题,重点是对集体宿舍的条件进行规范,制定集体宿舍的条件和标准,明确安全、居住面积等指标。对于自主租赁住房的农民工,可由用工单位发放住房补贴;而对于从事经商贸易的农民工,相对而言他们是经济条件好、未来潜力大的农民工群体,城市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引导他们租房或购房置业。
六、结论
第一,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意义深远,关系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三农问题”,国家应高度重视,争取早日解决问题。
第二,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应充分考虑农民工自身的特点,以免造成房屋闲置、资源浪费。
第三,我们从政府、企业、农民工个人三个角度分析农民工住房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期望达到一种“金字塔”式和谐局面。农民工是经济社会转型期一种过渡群体,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实现,农民工将融入工人或者市民队伍中去。农民工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群体。最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李伟.论农民工的基本人权保障[J].人权,2004,(5)
[2] 童颖.骏楼欣.住房公积金,叩开农民进城之门[J].中国房地产,2006,(7)[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7 [4] [美] 威廉· N· 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 过程 方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 , 620251 [7] 吕萍, 周滔等.农民工住房解决方式与现行土地政策之冲突[J ].中国房地产, 2007(3):49-51.
第四篇:论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和对策
论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和对策
目 次 引言 „„„„„„„„„„„„„„„„„„„„„„„„„„„„„„„„ 1 2农民工城市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 1 2.1劳务门槛过高,进城农民工求职关卡多
„„„„„„„„„„„„„„„„„ 1 2.2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工进城定居难
„„„„„„„„„„„„„„„„„ 1 2.3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不完善,农民工参保率低
„„„„„„„„„„„ 2 2.4执法力度不大,法律法规难落实
„„„„„„„„„„„„„„„„„„ 2 2.5清欠农民工工资,政府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
„„„„„„„„„„„„„ 2 3 应对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对策 „„„„„„„„„„„„„„„„„„„ 3 3.1取消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 3.2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向城市转移
„„„„„„„„„„„„3 3.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 4 3.4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 4 3.5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治理欠薪的社会合力 „„„„„„„„„„„„„„„„„5 结论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8
摘要: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在农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如今在中国,农民工已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是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作为城市化先头兵的农民工,农民工市民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民工市民化也必然成为城市化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福利歧视等原因,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还面临诸多障碍,本文试图就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作出阐述,并就此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化 障碍 对策 引言
农民工,是“农民”和“工人”的结合,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据有关方面测算,2009年末我国在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已达1.4亿人,农民工作为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一股主力军,城市的社会财富、高楼大厦都凝聚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扎实推动农民工城市化进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解决农民工困境的现实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桥梁,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才能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才能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民工问题的最终解决,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农民工市民化工作任重而道远,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对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在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地位、管理理念、行为方式以及传统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也亟需作出相应变革和调整。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2.1 劳务门槛过高,进城农民工求职关卡多
户口决定了人的身份,城里人和乡下人在一些城市里显得格外泾渭分明,进城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无法取得与城市人同等的劳动资格,城市人所从事的许多工作,尽管农民工也能干好,但就是不让干。目前,一些大中城市只看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就业上的竞争性,而看不到彼此互补性。为保证城市居民就业,有的城市对进城农民工在总量上进行控制,提供就业岗位“本地户口优先”,有的还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等等,使农民工为了谋到一个职位往往要付出城里人多许多的努力。
2.2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工进城定居难
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进城农民工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在就业单位里只能是临时工,没有提薪和晋升的机会,在城市居民眼中他们只是外来者,农民工能够获得的仅限于工资和奖金,而市民则可以获得社会福利、医疗补贴、住房补贴、养老金等等,户籍制度已经成为阻碍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制度。许多城市还设有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限制农民进入的障碍,“城门紧闭”或“城门
半开”现象仍然很普遍。实际上,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相对稳定,具备条件在城市安家落户,但由于城市户口身份的不同,致使他们仍然被城市排挤在外,在工作地和户口所在地两头奔波,他们因为受身份所限、在婚嫁、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困难。
2.3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不完善,农民工参保率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省进城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不足10%,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80多万,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均不足15%,之所以造成农民工参保率低,一方面,有些地区出台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如对待不同的企业执行不同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和费率、按比例参保等;有少数单位大量使用以实习生的名义的民工或劳务派遣人员,以达到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的目的;一些企业强调农民工流动性大、民工自己不愿意参加或不愿负担个人缴纳部分为由拒绝为民工参保。另一方面,国家社会保障政策只考虑到城市职工,对城市职工进行了强制性保险,在制度安排上没有把农民考虑进去。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障,生活无后顾之忧;而工作更辛苦的农民工却无法享受社会保险,甚至连保障人的生命健康的工伤保险,一些企业都不愿意办,出现工伤事故伤害而又没有办理工伤保险的进城民工,他们的命运是悲惨的,有的人财两空,有的终生残疾,生活无保障。
2.4 执法力度不大,法律法规难落实
应该说,国家和各级政府在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法规,但总的来看,一些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够配套,执行难;有的在处罚标准上过轻,对违规当事人威慑作用不大。比如,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劳动监察部门可以处50元罚款。对用人单位来说,50元根本不算什么。又比如,按规定,克扣和拖欠劳动者工资逾期不支付的,劳动监察部门可对用人单位处以1000元至5000元罚款。相对于几万元的欠薪来说,这点罚款又算得了什么?
2.5 清欠农民工工资,政府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
提高农民工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对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更多的现实情况是农民工在付出艰苦的 2
劳动之后其合理合法的应得的工资有时却竟然没有着落,种种迹象表明,农民工的讨薪成本往往比他们实际要得到的要高出许多,为什么出现了讨薪难、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主要反映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着“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的现象比较严重。当出现侵犯农民工权益时,有关部门没有积极履行查处职责,听之任之,惩罚力度不大,刚性不足。更没有建立健全预防机制,甚至有些政府机关还在带头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据了解,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最严重的是建筑工程领域,首先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其次是政府投资工程,二者分别占拖欠总额的40%和25%左右,政府投资工程竟然成为“欠款大户”,这不仅使政府形象受损,而且在拖欠现象中起到某种“示范效应”。应对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对策
应该说,“农民工”属于法律上的“劳动者”的范畴,《宪法》和《劳动法》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障有明确规定,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问题并不存在明显的法律空白。因此,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真正为农民工提供包括收入、福利、住房、医疗和人文关怀在内的平等待遇,关键在于狠抓制度落实。
3.1 取消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取消对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的不合理的规定,对走出乡村在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用人单位要在应聘机会、工资待遇等方面一视同仁,只要在城市工作和居住的所有人口,都可都应享受同一城市均等和公平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要通过发挥市场在调节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以便为他们在职业、城市意识等其他方面与原有城市居民差距的逐渐缩小奠定基础,增进农民工向城市社会靠拢和融入的动机和效率,3.2 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向城市转移
任何社会群体活动的盲目性和合法权益被长期侵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管理方面的漏洞。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外出属于自发状态,基本上是以同村、同族或亲朋为伍,自找门路。政府和社会要在多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的同时,按照商品生产、销售的内在规律去经营“劳务”这个特 3
殊商品,实行有组织地输出,减少农民工流动的盲目性,降低农民工的外出成本。特别要加强与流入地政府的联系与沟通,共同解决好务工人员的卫生保健、人身安全、子女就学、工资待遇、计划生育、法律服务和治安管理等服务管理工作,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全程服务。
3.3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持之以恒地对他们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整合教育资源,立足现有培训设施,提供质量较高、有特色的职业中学等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以实现招生、培训、就业输送有机衔接,增强其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建成一批农民工就业综合服务基地。突出政策法规、安全生产、城市生活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培训内容,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生活,引导农民工提高法律意识,更好地融入城市。
3.4 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
要依托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系统、法律援助系统、劳动争议仲裁系统,加大安全生产监察力度,严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做好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工作,生产事故要严格追究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保证在事故中受到损害的农民工依法享有各项权益。探索农民工参加保险等项工作的具体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务工就业期间的医疗等特殊困难,严惩随意延长劳动时间、侵害农民工人身权益等违法行为。
在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同时,尽可能为农民工提供包括法律咨询、政策解答、督促查处等在内的服务,尽可能给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和城市居民待遇,首先在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分配上,健全以养老、医疗、伤残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鉴于农民工数量大、素质相异、农民工的情况大不相同的现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建立有差别的又具有发展性、长远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是建立针对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制度,从当前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看,住房保障制度除住房公积金外,主要通过经济适用房来体现,农民工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不享有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农民工作为低收入阶层,其住房问题正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如 4
果仅仅在市场的调节下,绝大多数农民工很难解决其自身的住房问题,政府应对农民工的住房供应提供多种方式的支持,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规划建设一批相对低廉但符合基本安全卫生标准的住房,使广大进城农民工住得起买得起,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构建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才能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市民化。
3.5 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治理欠薪的社会合力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一直是社会呼声很高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按说,买东西要付钱,雇劳动力要给报酬,为什么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反倒成了年年清、年年欠的“老大难”问题?这里固然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不仅包括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信用缺失,而且也包括深刻的社会根源,如长期形成的对农民工的歧视,农民工自身保护意识不强和行政不作为,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进行综合综合治理,除了运用法律武器追讨外,关键在于政府主导条件下具有社会关系协调功能和各类社会组织共同承担起职责,形成清欠的社会合力。比如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事实也证明,工会在维护城市职工各项合法权益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民工而言,“工会”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因此,当务之急应当在广大农民工之中建立起工会组织,由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个别劳动关系转变为工会与用人单位的集体劳动关系,使农民工在签订劳动合同、解决劳动争议、依法追讨欠薪以及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等方面紧紧依靠组织,实现包括治理欠薪在风的农民工权益的制度性维护。在整个清欠过程中,政府部门责无旁贷,政府部门只有将法律法规“硬”起来,站在根治欠薪的第一线,以机制来捍卫法律尊严和劳动者权益,才能从根本上攻克欠薪顽症,才能让农民工更好地享受城市生活,提高他们的城市归属感。
结 论
农民工市民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逐步地、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这无疑为农民工城市化带来了福音。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农民工权益,让农民工真正获得城市身份和公平的待遇,让农民工获得真正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势必会大大加快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
致 谢
写作本论文的期间,我的老师、同学、同事、家人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参 考 文 献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人民日报,2006年3月28日 2 周长征.劳动法原理.科学出版社,2004 3 赵立航.社会和谐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人口与经济,2006 4 刘白红.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工问题.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第五篇:如何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10740203 公共事业管理 刘云飞
城市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中心地带,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密集区域、资源环境的高压区域。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前提下,资源、能源的短缺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持久压力;居民消费模式的改变所造成的生活污水、垃圾大量增加等消费型污染的处理问题,也给城市环境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城市环境质量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水、大气、噪声、固废污染等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市环境保护已不能依靠单纯的“治理污染”,而是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城市环境管理的理念、战略思想和制度,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情的需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环境管理的道路。
一、城市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形态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它不仅仅表现在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还表现在多方面的变化过程与特征上。城市化所包含的内容是:空间上,城市规模要扩大;数量上农业人口要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经济上,非农业经济要代替农业经济;质量上,居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城市化的动力是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化的本质是集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成为一个国家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在新时期,面对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双重挑战,城市环境问题相应显现出压缩性、复合性、分异性的特点。许多传统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又不断出现新的环境问题。
1、消费型环境污染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功能、结构的转化,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面临的人口压力将更突出,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各类资源和产品总量将大幅度提高,给原本趋紧的城市资源、环境供给带来更大的压力。水资源短缺、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产生量的大幅度增加,机动车污染加剧,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加快退化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源将替代工业源成为城市首要污染源,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显现,城市环境问题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2、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在城市化工业污染防治过程中,许多城市相继关闭、搬迁了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在实行技术改造和污染集中控制的基础上对城市工业布局进行了调整。这样,一方面调整了城市的功能和布局,改善了城区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也客观上造成了城市工业布局的向城市周边发展,出现城市工业污染边缘化趋势。同时保证城市生活供给的集约化养殖、种植等现代农业也多集中分布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养殖业粪、化肥、农药等对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壤和水体造成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城市周边地区环境质量。此外,城市周边地区更多地承担着来自中心城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垃圾、工业废气等污染,城市周边地区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大气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影响了城市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由于以往城市环境保护战略更多地关注城市中心区域,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边缘化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城市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3、机动车污染问题将更为严峻。从大气环境来看,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数量快速增加,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按照目前机动车的发展趋势,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到2010年,城市的环境空气问题将从目前的煤烟型污染转化为煤烟型与机动车污染型的混合型污染。预计,汽车和摩托车将在未来的10年内保有量将持续高速增长,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导致的城市空气污染将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4、城市生态失衡问题不断严重。现代城市被钢筋水泥的建筑所统治,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城市普遍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水土使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热岛”“城市荒”等问题突出。同时,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如果不从城市发展规划上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调整,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将更加严重。
三、有效解决城市化环境问题的对策
1、把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要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依据自然和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规模。提高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地位,把它作为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计划的基础,并做到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积极引导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避免区域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实现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2、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在发挥政府对环境基础设施投入的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推进投资多元化、产权股份化、运营市场化和服务专业化,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运营效率。日常工作中环保部门要加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环境监管力度,确保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在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降低人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的排放量,减轻承载人口增长对城市资源、环境压力。尽快推进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回收系统,促进城市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减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量。
3、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战略。针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边缘化的趋势,城市环境保护战略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城市居民和城市周边地区和群众享用同等的环境权益,避免出现城市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却每况愈下的不平衡、不协调局面。此外,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局部的改善是不可能实现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城市环境保护战略要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利用城市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实施城市反哺农村的战略,防止城区污染向农村乡镇转移。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和考核指标,推进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工作,改善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4、实施城市环境管理的分类指导。根据城市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环境优先”的总体方针,在环境保护上高标准、严要求,在争创“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基础上积极争创“生态市”。将环境保护规划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在发展中保留传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使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经济和建设同步发展。继续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总体改善城市环境。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城市环境管理的一项有效制度,今后,根据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深化和发展。进一步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和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体系。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特别重视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和布局。
5、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城市要保持长远发展,就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用资源节约利用的指标衡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潜力,反对盲目追求规模、降低资源利用效率的城市发展思路。在城市居民中大力倡导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发动广大群众创造他们自己的环保型生活方式。
伴随着城市化的浪潮,城市的环境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化直接及间接地影响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土地和资源的利用方式,城市化以这样的方式直接地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同时城市化带来的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大量的人口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负面影响,城市化以这样的方式间接地影响了城市的环境,环境问题的引发和城市化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为了使城市呈现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我们需要不断努力来应对所出现环境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合理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