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党校“滨州现象”调研报告
实现经济落后地区又好又快的发展
——“滨州现象”及其启示
(中央党校调研组)
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山东省滨州市,历史上曾是山东省传统的经济落后地区之一。但近五年来,滨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制度创新,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到2006年,滨州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了山东省前三位,经济总量已经由过去位居山东省第三方阵跨入了第二方阵,基本告别欠发达。
滨州的发展,是一个经济落后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解放思想入手,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以经济又好又快协调为核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系统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是经济落后地区改革发展中的典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中值得关注的独特现象。
探究滨州发展中的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揭示其发展的奥秘,对于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滨州的区位和自然禀赋
山东省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是山东的北大门。1950年建惠民专区,几经沿革,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2001年撤地设市。现辖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六县一区和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73万人。
从区位上看,滨州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间,是济南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京津塘经济圈的交汇处,交通便利,济青高速、滨博高速、京滨高速和205、220国道穿越境内,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津汕高速大高至鲁冀界段、威乌高速辛庄子至邓王段、滨德高速、黄大铁路滨州段、黄河公铁两用桥、中国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滨州万吨级港口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滨州市自然资源丰富。现有土地94.5万公顷,其中已开发的耕地46.7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顷。自2003年底开始的以防潮堤为屏障的“北带”开发扎实推进,新增土地63万亩。黄河贯穿东西,淡水资源充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已开发15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采区。海岸线长240公里,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
(二)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006年,滨州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829.02亿元,是2001年的2.71倍;人均GDP达22273元,是2001年的2.63倍,由2002年居山东省第11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7位;全市农业实现总产值180.33 亿元,工业实现增加值443.7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17.0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9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12亿元,增幅高居山东省第三。
五年来,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呈现出四大特点。
1、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2006年,滨州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01.2亿元,增长20.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8%。民营经济实交税金47.5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56.5%。
2、三次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协调发展。
滨州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内在的结构,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由2002年的18.54:50.62:30.84调整为2006年的11.7:62.1:26.2,第二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出山东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由2002年的50.2%,提高到2006年的61.4%。第三产业增速比2002年提高了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5%。
3、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滨州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按可比价格计算,2002年到2006年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190.41%,年均达到17.5%。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滨州的社会事业也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市教育、科技、体育、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取得长足进步。就教育而言,高等教育继续发展,在校学生数,2006年是2002年的3.3倍,达到38978人;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2006年在校生数比2002年增加22.6%,达到33420人;“普九继续发展”。就卫生医疗而言,医疗服务体系结构不断合理,病床数由2002年的7615张增加到2006年的8204张;农村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村卫生室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方面,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2006年全市城市低保2.65万人,发放低保金2448万元;农村低保2.66万人,发放低保金960万元,覆盖面从人数上看,比2002年提高了近30%。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与2002年比较,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了0.42个百分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06年,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6元,比2002年增加5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70元,比2002年增加63%,是200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4、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相统一。
环保是社会发展的长期、基础性保证,滨州在经济不断增长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到2006年底,滨州绿化覆盖面积达3815公顷,农村人均绿地4亩;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总之,滨州最近五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无论从单纯的增长速度,还是从增长的质量上看,都是一个跨越,一个腾飞,实现了发展中的崛起。
二、滨州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的基本做法
滨州作为一个经济落后地区,能在短短几年时间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确立“系统九州”的发展思路;得益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化各项改革;得益于立足本地实际,坚持工业立市,打造十大产业链;得益于坚持生态发展,打造全新城市架构,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解放思想,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系统九州的发展思路
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对原有的发展思路进行反思,不断扬弃,构建新发展模式的过程。滨州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过程。自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间,滨州相继开展了“解放思想见行动,更新观念促发展”等五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2003年,滨州在全省率先开展“解放思想见行动,更新观念促发展”大讨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滨州、怎样建设现代滨州”,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满、难、怕、懒、空、散”六个方面的思想观念问题。
2004年,滨州又开展了“解放思想抢机遇,破‘空’排‘难’快发展”大讨论,重点解决市直部门和乡镇“难”和“空”两大突出问题,立足高起点、超常规的发展定位,面对各地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激烈竞争态势,要求各级从感觉不错中解放出来、从一峰挡群山中解放出来、从一俊遮百丑中解放出来,在破“空”排“难”中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2005年,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机遇,争创群众满意工程,锁定赶超跨越不动摇,努力实现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境界标准的大提高、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干劲作风的大改变“四个目标”。结合市委理论中心组读书会,滨州进行执行力的思想解放大讨论,结合山东省“三个体系”建设,要求所有干部群众尤其是干部,要从执行力角度找问题,分析形势,找出差距,抓住重点,打造十大产业链,在此基础上,从执行力上破解难题,突破经济发展中的载体、人才、资金和土地等四大瓶颈,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监督考核”三个体系,提高执行力和战斗力。
2006年,滨州市开展了“我为滨州发展环境做什么”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动员市直机关干部围绕优化投资环境、服务民营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改进作风、提速提效、真抓实干,全面提高发展市场经济、服务经济建设、推动超越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要求干部对全市形势和各自工作岗位的形势有新的认识,对工作有新的定位,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在服务全面优化、效能整体提高上要有新突破,不断在提升服务企业、发展民营经济上的作为。
2007年,滨州市召开了第七次党代会,确立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思路、任务和目标。滨州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转变作风清廉实干,创新观念科学发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活动伊始,市委书记孙德汉同志亲自做动员报告,市长邓向阳做市内外形势报告,形成文件《中共滨州市委关于开展“转变作风清廉实干,创新观念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实施意见》下发各个单位,请专家讲课、集中学习、分别讨论,并结合具体岗位进行思考。要求重点围绕“五破、五再”,切实解决好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即:破空喊、兴实干,作风上再务实;破梗阻、提效率,服务上再改进;破僵化、增悟性,观念上再创新;破自满,立新标,境界上再提升;破骄逸、严律己,廉政上再加强。用铁手腕、定铁规矩、建铁秩序,努力在滨州大地上倡树起新风正气,以倾心于滨州发展、忠诚于滨州人民的高度责任感,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用超前的思维谋划全局。
滨州市在每次思想解放大讨论中,都针对当时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动全市上下摆现象、找差距、查原因,学先进、转观念、变思路,及时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尽快摆脱经济落后的状态上来,统一到全力实施追赶赶超战略、力促滨州又好又快、社会和谐发展,激发创业的强大合力,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不断跨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滨州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百亿的时间已经由2001年的两年左右,缩短为2006年的0.7年左右。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逐渐形成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坚持“五个统筹”,打造“系统九州”。即:整体推进,建设小康滨州;抢抓机遇,建设开放滨州;高点定位,建设生态滨州;塑造形象,建设诚信滨州;增创优势,建设科教滨州;广蓄博揽,建设人才滨州;齐抓共管,建设文明滨州;强基固本,建设民本滨州;依法治市,建设平安滨州等九个方面的内容。坚持五个统筹发展,打造“系统九州”是滨州人在创新贯彻科学发展观、追求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提出的系统发展思路,是滨州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建设现代滨州的宏伟蓝图。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结构,打造十大产业链
滨州人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实现滨州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滨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在战略实践中,滨州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壮大一批大型企业,拉动一批中型企业,培植一批小型企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为核心,促进十大产业链上下游增粗拉长,做大产业联动效应,带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增加就业,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说来,滨州市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有以下特色:
1、滨州市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滨州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以工业立市为战略基点,大力发展工业,不断提升农业和服务业的现代化,确立以十大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发展体系。十大产业链包括:纺织家纺服装产业链、油化工和盐化工产业链、汽车、飞机、轮船等机械产业链、粮油果蔬食品深加工等轻工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链、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链、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基础设施产业链。通过对十大产业链的分析,可以发现,这十大产业链是一个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工业是基础,是引擎,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两翼。
2、滨州市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用先进工业武装农业,带动服务业的道路。
滨州在发展过程中,以工业发展为基础,不断用先进工业武装农业,提升农业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一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2006年底农机总动力496.72万千瓦,比2001年提高19.5%。二是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工作。2006年,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58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9%以上;三是不断提升农业工业化水平,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构粮油果疏食品产业,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条件。因此,滨州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服务业现代化。滨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的若干政策》、《滨州市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及考核体系》从制度层面为服务业发展保驾护航。发展过程中,在纺织、化工、电力、建材、机械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工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拉动就业,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在工业化发展不断提升市场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物流、市场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类服务业;不断建设各种专业交易市场,完善商品流通的市场体系,为工业发展服务。
3、滨州市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
滨州市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二元结构的转换。首先,滨州市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向农村倾斜,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完善农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2007年市级财政安排了新农村建设资金9780万元,认真执行粮食生产补贴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乡村产业化特色;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饮水、道路、通讯、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等设施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每年培训10万人以上;扎实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联系,扩大“村企互动”活动范围和互动共建规模,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龙头企业,在农村公路建设、农民旧房和农村小学校舍改造、老年公寓及各项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投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4、滨州市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用技术与高科技技术并举的道路。
滨州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过程中,立足本地实际,并举实用技术和高科技技术,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首先滨州利用新技术不断对老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如十大产业链中的纺织家纺服装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滨州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相结合,大力推进先进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技术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进步水平,推动魏桥、亚光、愉悦等企业由初加工、粗加工到深加工、精加工的根本性改变,培植持续竞争优势,高度统一速度、规模、技术、结构、后劲和效益,推动该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滨州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再如农产品加工业,也是一个传统的加工行业。发展过程中,滨州不断提升农业产品加工技术,调整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培育西王集团玉米深加工,打造其成为中国糖都。培育三星集团玉米油、葵花籽油加工能力全国第一。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滨州实现了玉米生产的良种化,管理科学化,焕发传统产业的新生命力。其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力拓宽产业领域。滨州人认识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终必须由信息化、高科技产业发展,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由此,滨州结合本地实际,打造腾飞的新型高科技产业链,即发展汽车、飞机、轮船等制造业,打造战略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2005年10月,第一架钻石DA40型飞机下线;2005年12月,第一辆“普莱德”皮卡汽车下线;2006年7月,LVDS接口芯片研发成功。飞机上天、轮船下海、汽车上路、芯片问世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为滨州未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5、滨州市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道路。
早期工业化往往是经济发展了,生态环境也破坏了。为了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破坏,滨州吸取其他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将工业化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高度统一。一是滨州按照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来谋划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鼓励生产绿色产品和低公害、无公害产品。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二是制定了各种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改造高污染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源;三是加强城乡的环境治理,推进绿色家园的建设。
6、滨州市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促进就业的道路。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滨州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以促进就业,解决民生为目的,大力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变社会公共管理服务机制,扩大就业渠道,进行就业培训,不断提升就业人员的素质。依托工商产业化、城镇民营化、组织网络化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的完美结合。
如2007年,滨州市开展了“解决城乡家庭零就业年”活动,就是要全面解决城镇失地居民、农村劳动力以及城市下岗职工为重点的城乡家庭零就业问题,建立以村居为单位、以民户为主体、市县乡三级统筹网络管理的就业体系,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供求对接、自主就业”的原则,坚持“自主创业、自主招商、自主开发、自主经营”的方针,在开辟就业门路、拓展就业渠道上下功夫,确保全市城乡零就业家庭实现迅速就业、充分就业、真正就业。依托工商产业化、城镇民营化、组织网络化促进就业。
(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软环境
滨州人认识到,作为落后的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主动打造社会发展的政策洼地,多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此,以转变工作作风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大局观念,突出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为企业创造优良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在实践中,滨州人摸索出了“三为先”:一是参加活动,以参加商务活动为先;二是接待来宾,以接待外宾为先;三是服务基层,以服务企业为先。
第二、强调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滨州市委市政府调研中得知,外商也好,私企也好,他们最担心的是政策的不稳定、反复,因此不敢放心大胆经营。为解决这块心病,滨州突出强调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首先滨州在政策的制定上从实际出发,科学论证,充分听取各行业的意见,避免了政策制定的盲目性;其次滨州推行阳光行政,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以保证政策执行的连续性;三是用制度协调利益,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失衡,保持政策的长期性。如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增加管理层持股,稳定产权结构,理顺治理结构,把企业领导层的切身利益同整个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给企业家发挥舞台,给企业发展以信心。
第三,营造一流的用人环境,重点培养优秀企业家。人是发展的首要因素,滨州为营造一流的用人环境;一是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的暂行规定》、《滨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选拔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等关于人才引进、使用、培养的文件。并于2006年制定了《滨州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纲要》,从政策上解决各种用人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二是以国际职业经理人培训为重点,大力提升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素质。以国际职业经理人滨州工作站为依托,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三是以自主创新为主题,抓好继续教育,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四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和优秀人才制度,认真听取专家和企业家的意见,经过论证,在政策上进行调整,为优秀人才,尤其是优秀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帮助企业家解决创业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依法行政,打造良好的法治政府。法治是一个地区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滨州按照权力和责任对称、权力和利益脱钩的原则,不断建设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在软环境的构建中,滨州强调政府的“强”是“强服务”,通过政府的“效能革命”,打造服务型高效政府,以此为基础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四)坚持生态建市,打造全新城市架构
生态城市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生态滨州的具体体现。为此,滨州从规划入手,立足未来发展需要,科学设计城市功能区,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区,优化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
首先,做好科学规划,将老城区的改造和新区建设紧密结合,实现区域功能互补。滨州市在规划过程中,坚持统筹区域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全局观念、搞好部门配合等原则,科学分析城市资源、环境容量和发展条件,合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性质,合理确定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科学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范围,划定“蓝线 ”、“绿线”、“紫线”、“黄线”,并制订严格的空间管制措施,增强规划的刚性和权威性。对城市规划区内各镇、村的发展条件、发展趋向进行深入研究,科学指导城乡结合部改造和村庄整合。经过总体规划,滨州形成了改造后的老城区、新开放区、西部和南部不同种类产业的工业园区等功能区,使得城市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确立,也使得产业发展中的生态保护更加集约化。
其次,突出城市的生态功能,建设“四环五海”。滨州位居黄河三角洲腹地,淡水资源稀缺。为了城市发展、经济增长,解决水的问题是关键。为此,滨州市在城市建设中,把淡水资源和生态建设充分结合,提出了建设“四环五海”的工作思路。所谓“四环”就是环城公路、环城水系、环城林带和环城景点。利用205、220国道改线和黄河大坝淤背加宽、西区建设需要大量回填用土的机遇,挖土筑路、取土成河,建设外环河和外环路,在外环河与外环路两侧和中间各建设80到150米宽的绿化带。目前正在恢复滨州历史八景和仿建36座世界名桥,规划建设72湖以及有绿有水的60个居民小区,居民和游客可以乘船观“秦台晓雾”、“榆林晚照”、“渤海望潮”、“清河横带”、“莲池夜月”、“古井琉璃”、“砂亭雨霁”、“兔岭浮波”等八景,看“四环五海”风光、览世界名桥风采、瞻七十二湖水色。所谓“五海”,就是规划建设的东、西、南、北、中五个较大规模的人工水库。最后,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围绕“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南北城市带”组团式、连带型城市群的建设,坚持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骨干村齐头并进,全方位推进城市建设;二是加快城市、乡村的交通设施建设,使得公路、铁路,航空相互连接,形成立体的交通网络;三是加快电厂、港口、供热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四是加大城市执法力度,提升管理水平。
(五)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和谐滨州建设
民生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是否真的提高了执政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所有发展的归宿点之一。为了构建和谐滨州,滨州市在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重视社会事业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一是始终抓住富民目标,加快建设“小康滨州”。为此,滨州突出“调整”这条主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强化城乡联动、着眼全民生活水平、全民生活质量、全民整体素质三个方面的显著提高,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就业增加、城市增靓四个目标不断采取具体措施,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建设民富市强的新滨州。
二是加快建立公平的保障机制。按照中央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标准为总目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和社会利益的机制。具体说来就是,重视社保工作,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工作体系;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两个确保”,得到巩固,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夯实义务教育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其结果是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心稳定,大大提升了滨州市的社会和谐度,促进了和谐滨州的发展。
三、巨大成就
2002年以来,滨州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加巧干,初步实现了由欠发达到基本告别欠发达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人们不敢想、不敢干的巨大成就。这一历史性跨越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一)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6年全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国税收入、地税收入,分别是2002年的2.4倍,4.6倍,3.2倍,3.7倍,2.9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前三位,总量基本进入全省第二方队。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三年增幅在40%以上,人均居全省第八位。以飞机上天、轮船下海、汽车上路、芯片研发成功、铁路过河、火车进城等到为主要标志,十大产业(链)集群正在加速形成,三次产业比例由18.5:50.6:30.9调整为11.7:62.1:2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97家,净增712家。通过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了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了企业竞争力;通过加大投入,以大企业主导工业园区,涌现出了魏桥创业集团、滨化集团、鲁北化工、京博集团、齐星集团、亚光集团、活塞集团、西王集团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滨州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24家,其中魏桥创业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3.20亿元,成为滨州的工业巨星。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跨越,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9家。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8.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逐年提高,达到10.08%。
(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近五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放开搞活经济,融通发展资金,破解了发展难题,激发了发展活力。累计引进市外资金1495亿元,其中境外资金11.7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03亿元,年均增长53.5%;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21.3万户,所交税额占总税收的57.9%。政府主动积极地配套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法规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农村税费及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全面完成;投资、财税、住房、教育、卫生等改革进展顺利。
(三)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四环五海”、“北带”开发、高速公路、铁路、万吨级港口、防潮大堤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滨州市城乡发展大框架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人口由18.2万猛增到63万,全市城市化率达到36.6%,森林覆盖率达到22.7%,2006年,滨州入选“中国魅力城市200强”,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邹平县进入全国百强县,无棣县被誉为“全省促强扶弱战略的成功范例”。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村村通自来水、通柏油路、通客车、通有线电视目标基本实现。
(四)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70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4352元、1700元。2002-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年平均增长16.10%。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57亿元,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8.69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7989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9.8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962.60元。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吃、穿等基本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下降,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服务、住房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上升。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就业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全面小康滨州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
(五)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近五年来,滨州市始终坚持“五个统筹”,全面打造“系统九州”。国家级双拥模范城、环保模范城、优秀旅游城、卫生模范城和省级精神文明城建设同争同创、取得实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防疫、体育、民政、人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计划生育、残疾人和老龄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进步。
(六)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在全省率先提出“平安滨州”建设,连续四年开展“平安和谐稳定年”活动,“联合大接访”、“民主议政日”、城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经验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积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加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力度。加强各方面团结,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上下始终保持着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在滨州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党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素质结构不断优化。创造性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许多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深化党的建设,广泛开展县镇(乡)村“三级联创”和“双基工程”,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回顾滨州市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攻坚克难、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五年,是整个滨州日新月异、改天换地的五年,是广大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全面奔小康的五年。滨州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抢抓机遇、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发展高潮;始终坚持高点定位、居弱图强,成功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顺应民意的思路措施;始终坚持创业创新、开拓进取,干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干成的事;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滨州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也是滨州市委、市政府带领滨州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取得的可喜成果。取得的成就值得骄傲,取得的发展经验更值得总结推广,从中可以得出许多值得深思的启示。
四、“滨州现象”的启示
滨州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经过近五年的奋力拼搏,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实现了由欠发达到基本告别欠发达的历史性转变。“滨州现象”的实质就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坚持改革开放,支持创业创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推进工业化,实现经济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协调发展。这种不同寻常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这种历史性转变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从中得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何崛起的许多深刻启示,值得我们宣传和推广。
(一)思想解放先行
实现跨越式协调发展,对于滨州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地区来说是一个非常的目标。非常的目标,就需要滨州市委、市政府有非常的思路,非常的措施和非常的干劲,不能循规蹈矩,不能按部就班,必须齐心协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狠抓解放思想。在发展的问题上有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正视困难,迎难而上,破除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确立干大事、创大业,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理念;破除小集体、小单位和个人利益观念,确立识大体、顾大局的全局观念;破除怕担风险、怕负责任的畏难保守思想,确立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新观念。正因为如此,几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始终认为,能否实现跨越式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思想,关键在于境界。在百舸争流、你追我赶大发展的形势下,抢先机、争主动,就要有一种不服输、争上游,你快我更快,你强我更强的精神和勇气,狭路相逢勇者胜。具体应体现在“快、拼、高”三个方面:“快”,就是适应快,动作快,勇于破除常规,只争朝夕;“拼”,就是不甘人后,要拼命干、拼命闯,百折不挠,敢于碰硬,勇于克服一切困难去争取胜利;“高”,就是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工作标准要高,工作水平要高。跨越式协调发展的奋斗目标,不是喊出来的,更不是纸上谈兵,要靠全市上下广大干部群众实实在在地干出来,要求真务实,苦干实干,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说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滨州近五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每一次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都带来了丰硕的回报;每一回发展的关键之举,无不闪耀着思想解放的光芒。一两次的思想解放不是真正的解放,真正的思想解放是顺应时代发展,敢于不断地自我否定、超越自我;一两个人的思想解放也不是真正的解放,真正的解放是从决策到实施,广大干部群众的解放,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滨州全市上下广大干部群众正是通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来谋划发展之策,凝聚发展之力,勇奔发展之路,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二)科学发展统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滨州市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实现从欠发达地区向基本告别欠发达地区的跨越,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滨州经济社会发展,把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切实转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自觉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各项工作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一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推进了滨州新的发展;二是着重解决了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三是滨州的这种跨越式协调发展既意味着滨州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又意味着这种发展被保持在环境、生态和自然资源所能够允许的限度之内。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前提下,努力解决滨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生态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这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标志着滨州经济社会发展从经济优先发展阶段开始进入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阶段。
(三)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的必要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改革旧体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滨州市委、市政府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开放,以改革促稳定,以改革促和谐。坚持了改革方向,增强了改革动力,推进了改革深化,统筹了改革全局,协调了改革利益,让广大群众共享了改革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与国际经济接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滨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学习和吸收了别人的先进成果,放开和搞活了自己的区域经济,取得了扎实成效。一句话,几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改革开放、市场运作、放开搞活,努力在竞争挑战中把握主动权,进一步提升了自己体制机制的竞争力。
(四)支持创业创新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体现就是民本经济思想。具体说就是真正树立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基本主体的思想;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是经济管理的基本主体、基本动力的思想;一切从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和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的思想。因此,发展经济,不仅要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和方式,而且还要转变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理念。这种转变的主要之点就在于要把过去的“调动”群众积极性,变为让群众能有内在和自发的积极性;把过去的“要群众干”变为“群众自己要干”,“要群众怎么干”变为“群众自己知道怎么干”。这样就可以把过去的普遍存在的被动的“等靠要”,变为大家都能主动思考“自己干什么、怎么干”。滨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连续几年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开放、大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全市上下政通人和,风正气顺,心齐劲足,干事创业的思想氛围已经形成,支持创业,鼓励发展,已成为滨州的主旋律和时代特征,这是滨州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和支柱。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创新也是滨州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创新就是发展生产力。滨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得益于支持创业,而且也得益于鼓励创新。一是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完善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凝聚民智、集中民力的决策机制,突出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的论证、评估和分析作用,实行重大事项科学决策。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创新结构调整模式。把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努力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依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逐步构建联动性好、系统性强的服务业体系;三是创新资本经营模式。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加快企业上市融资的步伐,将国有企业、城市公共设施、国有闲置资产推向市场,加快经济市场化的步伐;学会经营城市,多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学会花别人的钱发展自己的事业,解决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
(五)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发展与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必须要实现城镇化。从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过程密切相关。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给城市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城市化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现实的可能。“滨州现象”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近几年在滨州经济发展中,骨干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象非常引人注目。一大批企业家的能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在一个基础并不优越的地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都有具有相当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塑造了滨州的明星企业和品牌优势,加速了建设“品牌滨州”,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并由此带动滨州“卫星企业”的超常规发展。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产品品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通过城市功能定位与建设打造滨州城市形象品牌,又进一步推进了工业化的进程,实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如今,滨州正在围绕建设具有滨州特色的自然生态园林型、科技现代工业型、物流旅游开放综合现代型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目标,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增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幅射能力,把滨州打造成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六)跨越式发展与协调发展统一
所谓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滨州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走的是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一是快速发展。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的第一要素首先是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基础,发展是根本。只有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和优势。作为经济落后的滨州,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条件比较差,经济总量不大,财政收入比较低,只有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发达地区的目标;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积极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才能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保证财政收入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时,也只有保持快速发展,才能在21世纪初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二是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也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自觉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各项工作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三是统筹发展。跨越式还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来推进滨州新的发展。实现滨州的跨越式协调发展就是实现滨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滨州的跨越式协调发展既促进了滨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了滨州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滨州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滨州近几年的发展实践有力地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只有切实关注和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败等社会问题,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中央党校调研组成员
李兴山中央党校教育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振华经济部副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曹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阎荣舟 经济学博士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在高考后走进大学校园,现在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本应该勤奋学习,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然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沾染上了逃课的恶习。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有流行语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还有人声称“没逃过课的大学生活不是完整的大学生活”。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本该座无虚席的课堂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前两排座位更是空无一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上课,不仅公共课缺课严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大学生的逃课现在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大学生逃课现象如此严重,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本着作为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我们试图寻找出问题本质原因及解决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学习氛围。为了解当今大学生的逃课现象,笔者上网找了一些资料,以下一段的数据来自于百度文库。
据调查,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学生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性,大一的逃课率为12.4%,大二为24.3%,大四竟然为50.5%。而且,所逃课程的比率也有差别,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这些话是某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面对如此严峻的逃课比例,学校,授课教授,以及学生都有各自的看法及见解。作为当事人的学生,有不少同学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而这种不良风气和想法都在不断的影响着其他同学的观念。笔者在做了一些调查之后,对逃课的原因作出以下分析:
(1)学生方面: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于新的学习生活的不适应性。如果没有及时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加之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大学生很容易对上课形成无所谓态度,放松对自己的监督。而毕业压力小,就业压力大的现状,使学生置疑课堂教学内容的社会认可度,学生学习行为呈现一定盲目性,主要表现在盲目考证、盲目考研、等方面。
同伴群体的影响。大学生同伴群体中的压力能影响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从逃课的行为上看,学生或是赞同他人看法,认为逃课是正常现象,或是特定情境中选择逃课,或是长期逃课而将逃课合理化。
(2)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的个人风格,与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同时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面临两难境地:即如何选择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的内容。课程考核标准松散。考试题基本上是考记忆力,许多逃课学生都有考前“突击思想”以应付考试。
(3)教学管理方面:
对于逃课行为的放任。虽然大多数高校的明确把旷课作为一种违规违纪行为,但是这一制度约束往往不太能得到落实。教师常常在学期开始是验证声明旷课对课程成绩的影响,或者采取点名制,但实际上也并不一定严格执行。
大学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样性,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培养和教学的方式,根据学校的方针和政策,提高老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学与用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教学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二、改善大学生逃课的建议
(1)对学校来说,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调整课程安排,减少某些专业性不强的课程,让学生感到自己学的东西很有用,而不是在浪费时间。不要把专业性的课程都留到大三大四,让学生过早地了解专业知识,知晓自己所在的专业的社会动态。同时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建立一些可供学生实习的地方,增进知识的应用。
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体制,构建和谐的课堂秩序,更新教学内容,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思路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2)建立或改革并健全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解决这个问题前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居主导地位,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学生的思想。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任然沿用传统的方式,虽然高校的教学改革在不断进行,但是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潜意识影响仍然存在。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将应试教育的思想运用在课堂上,缺乏教学的开拓精神。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渊博、讲授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分析透彻、逻辑严谨、敬业勤勉、风趣、诙谐的老师最为他们接受,但是目前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教师比例相对比较小。随着新技术地出现和学科的交叉发展,这种机制已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逐步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学生教学意见反馈不及时,教师接受意见是否改进跟踪不到位等等。这严重阻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影响了教师教学意识的加强和教学思想的改进。
(3)把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效果监控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的教学方式、方法和课堂管理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激情,来深深吸引大学生,让同学们感到每堂课都有所启迪和收获。很多教师追求教学生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照本宣课,而忽略了课堂管理,只要求学生顺从和狭隘的遵守,而只有灵活、有效构建的和谐课堂秩序,活跃课堂气氛,将会积极培养学生的民主心态和潜意识,从而使他们的对课堂有一个健康心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大学生活应该围绕学业,围绕课程展开。学校应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进行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操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逃课率,提高教学质量。以上就是笔者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希望可以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减少有所帮助。
第三篇:老年消费现象调研报告
一下提供一篇关于老年消费现象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消费主体中老年人数量比例不断上升,市场中专供老年人使用的保健品、药品、健身理疗器材等产品越来越多。同时,由于部分违法经营者以老年消费群体为对象兜售劣质商品,导致老年消费主体利益受损问题严重。去年以来,市工商局受理涉及60周岁以上老年人消费投诉案件520起,占到消费投诉案件总量的21.5%。针对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该局组织人员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认真分析了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的特征、原因,并针对性提出部分强化维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的主要特征
4月份以来,该局组织人员对349件老年消费主体投诉案件调查分析,发现当前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主要呈现“四个特性”。
(一)投诉标的和对象具有“集中性”。一是投诉标的范围集中。去年以来,老年人消费投诉案件中76.4%的投诉标的物品为保健品,11.2%为医疗器械,9.2%为药品,三种投诉标的物品案件共占总体投诉案件数量的96.8%,其他标的物品投诉案件仅占总投诉数量的4.2%。二是投诉对象集中。涉老消费投诉案件的被投诉主体94.2%属于流动式无照经营主体,常以“关怀老人”、“健康义诊”等服务项目为名义,通过所谓的“免费讲座”、“健康座谈”等展销活动来向老年消费者推销质次价高商品。
(二)投诉案件普遍具有“团体性”。老年消费者绝大多数属于退休人员或自行创业者,他们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相互之间交流沟通信息较多,因此,在消费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跟风性”。这种“跟风”消费方式,很容易促使老年人形成“团体消费”。去年10月份,390名退休人员集体以每瓶3200元高价团购某品牌保健品,后经相关部门鉴定该类保健品成本价仅为3元每瓶。同时,老年人由于自由支配时间较多,更容易接受违法经营者拉拢参与“健康讲座”、“免费体验”等活动,为违规经营者兜售劣质商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侵权欺骗行为具有“同质性”。当前,违法经营者欺诈老年消费主体案件存在明显的手段“同质性”,绝大多数老年人被不法分子通过“健康讲座—‘免费体检’—查出问题—买‘药’(医疗器械)”的同一模式欺骗。该种欺骗手段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小利“设套”。违规经营者在广场、公园、小区等老年人聚集场所散发讲座传单和小礼品,诱骗老年人参加所谓的“健康讲座”;二是讲座“洗脑”。经营者聘请所谓的专家授课,夸大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危害程度,再经虚假“义诊”夸大危害结果,以蒙吓、诱惑等方式迫使老年人购买劣质商品;三是情感“营销”。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的经营者往往对老年人开展情感“营销”,在营销活动前期对老年人嘘寒问暖,耐心陪老年人聊天、谈心,组织老年人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甚至带他们外出郊游等,充分迎合老年人内心空虚、急需情感填充的心理,从而赢得老年人相信;
(四)消费侵权事件具有“反复性”。违规经营者绝大多数属于流动经营业户,该类主体销售劣质商品时间、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当被执法人员查处后往往会更换时间和地点,再次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在不同的辖区之间形成“摁下葫芦起来瓢”的怪现象。同时,违规经营者推销方式不断更新,老年人自身识别能力提升较慢,无法适应快速翻新的诈骗手段,导致部分老年人多次受骗。
二、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的成因
(一)自身存在“两种需求”,成为“权益易损”主观诱因。老年人由于自身情况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往往会形成“两种需求”:一是对“健康”需求。由于自身生理年龄较大,身体健康逐渐呈现下降趋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比例,城市为80.8%,农村为65.1%,而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老年群体病患率越高。该种多数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成为被违法经营者利用的前提基础。二是对“情感”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深化及人口流动的加剧,城市、农村均出现大量的空巢老人。市老龄部门20XX年统计数据显示,地区60岁以上老年群体,城市空巢比例超过40%,农村空巢率也达到了32%。即使孩子在身边,可能受工作繁重等因素影响,平时陪父母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多存在情感失落、孤独寂寞、抑郁无助感,渴望与人交谈,渴望情感安慰,从而为违规经营者利用“感情牌”欺诈老年消费者创造了条件。
(二)普遍表现“三项不足”,为违法经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是知识更新不足。老年消费主体与年青人相比,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对社会中出现的新型诈骗手段认识不足,容易轻信推销人员和所谓的“权威专家”,进而成为劣质商品推销的重点对象。二是信息交流不足。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圈子明显变小,子女多不在身边,其生活环境相对封闭,限制了他们及时获取最新消费信息和防骗知识等。三是维权意识不足。受传统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多数老年人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路认识,遇到消费侵权问题时往往选择沉默,自身合法权益受损后不能及时各工商机关投诉。
(三)监管存在“三个不健全”,导致老年消费主体维权困难。一是老龄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当前,老龄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导向缺位,管理和运行机制尚未健全,使得部分失信经营者“售假”行为得逞。二是违法行为处罚依据不健全。目前,工商部门查处经营假劣保健品、医疗器械等行为时,缺少专门的法律依据,仅能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从不同的角度对违法经营者给予处罚,而且多数情况属于1万元以下处罚,较低的违法成本不足以威慑违法行为。三是长效防控机制不健全。针对老年人推销劣质药品行为是当前维权难点,保健品质量由卫生部门监管,广告由工商部门监管,产品批号则有药监部门监管,多头管理、权责难厘,使得保健品监管存在明显漏洞,给违法经营者留下了可乘之机。同时,20XX年《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废止后,以“健康讲座”为名义的商品展销行为失去监管依据,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监管效果。
三、提升老年消费主体维权水平的建议
针对老年消费主体“权益易损”现象的主要特点和形成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做好老年消费主体维权工作。
(一)强化宣传,引导老年人提升自防意识。一是加强老年人安全防范知识和基本消费知识宣传。联合老龄委等部门组织专门讲座对老年人进行消费品真假鉴别的技巧培训,更新老龄群体的知识结构,杜绝欺诈老年消费者行为的发生。二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组织专题报道,帮助老年人明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等法律赋予老年人的权利与义务,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与维权意识。
(二)强化监管,营造诚信的市场经营环境。一是严格展销会市场监管。20XX年,《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废止后,工商机关放松了对以“会议营销”、“讲座营销”等为模式的展销监管,为违法经营者欺诈老年消费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建议在今年监管工作中进一步严把市场准入关,结合实际建立《展销会营销主体登记备案制度》,坚决杜绝无经营能力、无资质经营者入市经营。二是严查虚假宣传。对商品、服务中出现的夸大宣传、虚假承诺、强制服务、以次充好等不良经营行为依法予以严肃查处。三是开展针对性检查行动。对主要的老年人消费市场如保健品、医疗机械等实施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监管,加强对老龄市场的走访巡查力度,及时查处各类欺诈老年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三)强化关怀,构筑老年人维权无缝链条。一是强化家庭关怀。老年群体之所以轻易上当受骗,缺乏家庭关怀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联合民政部门,开展“老年消费主体引导维权”活动,鼓励年青子女随时关注“空巢”老年人的消费动向,建立起大额商品销售防劣帮扶关系。二是强化监管关怀。建议老龄委、工商、质监、卫生、药监等职能部门组成“老年群体维权联动小组”,探索建立老年消费者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在社区、村镇设立老年人消费维权投诉点,及时处理老年人的消费投诉,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四)强化维权,保障老年人的维权成效。积极发挥12315申诉平台的功能,及时受理老年消费者的投诉申诉,认真调解处理。对于腿脚不便、行动困难且年龄超过70岁的空巢家庭老人,开展上门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加快调解的速度。按时统计老年消费者主要投诉的行业和产品,对于与老年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行业和单位,通过媒体曝光、专项行动等予以重点整治,着力解决老年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障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整合利用社会有效资源,形成以老年大学教师、医院骨干医师、老干部局职工、律师、消协和工商部门干部等相关人员为主的专业人才志愿者队伍,通过社团的形式,定期召开讲座,开展老年人消费教育活动,对老年人遇到的消费维权问题,答疑解惑,提供建议,助力老年人进行消费维权。
第四篇:经济发展反差现象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在80年代里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进入90年代年增长率达10%以上;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市场繁荣、购买力旺盛便是明证。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工业却出现了经济效益连年下降的现象,企业亏损面达1/3左右,每年对亏损企业的补贴高达500亿元以上。何以会出现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与国有工
业经济效益连年下降的反差现象呢?研究其中的规律将有助于改革的深化。
其实,这种反差现象的产生,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有其必然性。准确地说,国有工业的效益并不是下降,而是发生了转移,不然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工业效益的转移主要是向原材料和基础产业、向第三产业,以及向个人分配三个方面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可能要持续到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会稳定。
首先是效益向原材料和基础产业转移,包括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门,这一趋势在80年代后期变得更为明显了。以上海为例,国有工业可比产品在80年代末因原料材料价格上涨多支出约80多亿元,而产品调价增加的收入约70多亿,即有10亿多元利润(约占总利润10.4%)转移出去了。此外,连同能源交通提价、征收能源交通基金、基础设施使用收费等,估计国有工业15~20%的利润转移到原材料和基础产业部门。这一转移的结果促进了原材料工业和基础设施的较快发展。
其次是向第三产业转移,尤其是转向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和中介服务部门。仍以上海国有工业为例,80年代中期每年支付银行的利息不足1亿元,到90年代则达20亿元以上。此外,广告宣传、土地有偿使用、房地产增值提价、教育附加费提高、对文化事业的资助等等都使企业效益转向第三产业,估计这部分转移占利润总额30%以上。这一转移的结果显然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去年,上海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已达38%,而十年前为25%左右。
第三是向个人分配转移。由于过去长期实行低工资制,改革以来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使80年代平均工资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此外,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局部实行了工效挂钩,如经营者按承包利润提成,推销员按销售额提成,设计员按设计费提成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分配向个人倾斜。效益向个人分配转移的结果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引导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并使产品附加值有所提高。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为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如民营经济、股份制的发展等。
回顾50年代和60年代,工业经济效益较高的原因恰恰与当前发生的转移相反,那时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把效益集中到工业领域:原材料、农产品、能源交通的价格都压得很低;基础设施、土地、资金的使用成本很低,甚至不收费;职工的工资也很低;从而保证国有工业有较高效益,使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经过30年后,基础产业的瓶颈、第三产业的衰退、消费结构单
一、消费水平不高日益成为经济迅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当我们向市场经济过渡,要调整经济结构时,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就必然会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并通过利益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进而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所以说,上述国有工业效益的转移是我国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然而问题在于我国原来建立的国有企业是一个小社会,它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负担,职工对企业的依附性较强,无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均依赖于某个具体企业。在各方效益向国有工业集中时,企业能够承担,甚至引以为优越性。但当效益向其他方面转移时,企业并未能将其过渡的社会责任和负担转给社会。因此越是老企业困难也就越大。此外,由于政府对国有企业干预过多,产权也不明确,企业对消化效益转移的积极性也不高。这种状况显然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移企业经营机制带来了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一是要从宏观调控上把握工业效益转移的度的界限,有效制止政府部门和社会对企业的摊派;二是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包括建立医疗、待业、养老保险制度和推进住房商品化的改革等;三是要切实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把主要精力放到降低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组织社会服务上,不再介入企业经营和风险,让企业轻装上阵,自主经营,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五篇:农村低保现象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现象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保障的是低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是保障农村特困家庭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近几年的低保扩面,大部分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困难群众得到了救助,这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重要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在这个美好的大前提之下,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甚至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存在的现象
现象一:每年到低保扩面的时候,总有部分乡镇存在分配的名额没有用完的情况。按道理说,乡镇和村应该是向上多争取名额,为什么还存在退名额的情况呢?
现象二:每年低保扩面的时候,少数没有评上低保户的老百姓到处扯皮和上访,而在这部分人中,还不乏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群众。低保保障的是最低生活水平,能够自己生活的百姓争的是什么呢?甚至有不少百姓以“吃低保”为荣,是什么让老百姓由过去的“笑贫”变成如今的“羡贫”、“争贫”呢?
现象三:有存在原保障对象在死亡之后还继续享受政策、原保障对象户籍迁出或是获得工作岗位后还享受一个季度政策的情况存在。为什么乡镇民政办难以掌握情况,及时 做出更改呢?有没有一个灵活有效的机制,准确掌握低保对象的动态变化?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保障对象的界定存在困难
**县农村低保执行的是人平年收入低于960元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障的是农村困难居民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重点保障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特别困难的农村居民。就一般而言,除了家庭成员多病和特殊自然灾害以外,大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处在一个层面的,在进行扩面时就难免遇到一些困难。
1、人平收入不好确定。一是对于人平收入没有一个具体的计算标准,比如说粮食收入的计算、打零工的计算、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的收入计算等,这些收入是随着季节、市场行情等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没有一个详细的计算方法。
2、调查取证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对于家庭成员在外务工的情况,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农民会隐瞒一些收入来源,比如说遗产、亲人或社会赠与等,这对最终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有一定的影响。
3、主观因素影响低保评定结果。经过几年的扩面,特别困难的家庭大都已经开始享受低保政策。现在进行低保扩面时,有很大一部分申请人的生活状况都是大致相当的。在 名额有限的情况下,谁能纳入,谁不能纳入就存在不确定性。此时,申请对象平时在村里的言行表现就对投票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我肯定会投票给那些人缘好的、心地好的。”一个村民代表讲出了大多数代表的心声。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就会有一小部分人缘较差的困难户落选。而在某些地方,村民代表就选择了放弃部分名额,以换取全村的稳定与和谐,“在最后,有很多情况相仿的家庭,而名额只有那么多,是在是不好取舍,在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最后村委会只有选择放弃”。
低保对象配套优厚政策引发争端多
为了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县对低保对象的配套政策非常优厚。每月42、60、90元的低保金在农村确实能减轻一部分家庭负担。虽然说“低保户”、“贫困户”的帽子不好听,但是戴着还是蛮“暖和”的,在这部分人的心里,认为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争到了是有本事”,甚至助长了少部分人好吃懒做的风气。除低保金之外,还有对低保对象的学生入学、受灾救助、大病救助、合作医疗参保、春冬荒救济、春节慰问、房屋保险等等一系列照顾措施,而这些优惠政策更是让人羡慕。更有人“争低保”争的不是低保金,而是低保身份,实质就是依附在低保对象上的各种优惠政策。在这种心态下,就容易产生上访,甚至有极少数素质低下的不良分子煽动群众上访。
主流美德的缺失是催化剂
中国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一直把修身克己、艰苦奋斗、勤劳正直、自强不息、重德贵义、礼貌谦让等等视为主流美德。“不食嗟来之食”、“孔融让梨”等美德故事流传千古。但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信仰逐渐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忠孝仁悌、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正在离一部分人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实用主义”、“金钱至上”、“利益至上”。有了这种心理作支持,在利益面前去“抢”也就不难理解了。
贫困的现实境况是根源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面朝黄土背朝天”,全家起早贪黑地忙一年,收入可能连一个城里人一年的工资都不如,在收入微薄的情况下,日子过得紧张,而任何不用自己花钱的收入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和梦想。再加上现在通讯发达,电视上宣传的城市生活奢靡浪漫,相比之下,农民心中更容易产生对金钱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更加觉得自己可怜,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任何“不劳而获”的争取心。
低保退出机制不够灵敏
全县每年都会开展社会救助资金的专项清理工作和低保复查工作,但由于时间相对固定和集中,低保户的动态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管理不够及时。现行低保执行动态管理的政策,要求“有进有出”,不搞终身制,但在实际操 作上却遇到了一些困难。大部分低保户即使在家庭情况有所好转的情况下也是不愿意被降低保障标准的,自动退出低保系统的人更是少有。而在现行条件下,乡镇民政办对某些低保成员家庭状况变化的真实情况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规范标准上想办法
可以尝试出台收入的核算标准。比如说可以抽取一定比例的低保家庭和普通老百姓家庭开展“日记账”工作,通过对比从整体上掌握低保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的收支情况和生活水平。在获取详实的数据基础上,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相关社会保障标准等因素,不断探索科学的低保机制,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标准。
在转变观念上出对策
对老百姓加强政策宣传,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进行意识引导。进一步明确低保是保障最低生活的救命钱,而不是锦上添花。倡导以“要低保”、“争贫困户”为耻,以自食其力、勤劳致富为荣的大环境,转变一部分人“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在强化监督上动脑筋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对评选结果的满意度,可以从三个方面改进。一是加强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保障村干部在评选的过程中少一分私心;二是进 一步公开透明,邀请更多的村民观摩低保听证会,少一分猜疑;三是引进监督机制,可以采用乡镇或是行政村交叉监督的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保证评选过程的公正,还可以学习他村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
积极主动带领村民致富,变“输血”为“造血”。抓住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有利时机,积极寻求政策、资金、技术支持,找准适宜本村发展的路子。或一村一品,形成抱团效应求发展;或主动走出去,在有条件的地方招商引资求发展;或培养和壮大产业协会,以科学和依托求发展,还可以抓住全县“城乡互联、结对共建”的大局面,找结对单位求思路促发展。只有老百姓的荷包真正的鼓起来了,有关于利益的冲突和争端才有可能进一步解决。
在健全机制上做文章
低保对象的情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一年一度的低保审核所反应的情况则相对滞后,不利于对低保的管理。建议县低保局和乡镇民政办强化和就业中心、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联系,更清楚地掌握低保对象的动态信息,及时做出相应的管理方式转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低保政策的写照。而今,低保正以其政策特殊性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低保政策能否有效地执行,直接关系着社会最底层弱势 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各级民政部门肩负的责任也尤为重大。而对于低保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面对,更值得农村政策研究部门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