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免费体验医疗器械现象的调研报告
对免费体验医疗器械现象的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愈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各种医疗器械便随之走进千家万户,市场购销两旺、红红火火。商家为了推销医疗器械产品,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促销活动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尤以“免费体验”的形式最为隐蔽、也最具诱惑,令“求健康若渴”的人们特别是缺乏警惕性的老年人趋之若骛。真有包治百病的医疗器械吗?真有免费的午餐吗?在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深入免费体验场所的亲身体验,我们发现免费体验医疗器械的过程中,有些不规范的环节和安全隐患值得人们警惕,更为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免费体验的形式繁多
1、以健康讲座的形式宣传医疗器械。这种形式的经销商多在酒店、宾馆、影剧院等场所,举办健康讲座之类的活动,危言某些疾病的可怕,同时介绍某种医疗器械的神奇功效,请“某位听众”到台前当场体验,请“资深专家”讲解治疗原理,请“康复患者”现身说法。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医疗器械的适用范围被无限夸大;治疗效果被无限夸大;宣传活动的游动性大;一般不直接销售医疗器械,多采用广泛向药店铺货的方式,即所谓的定点销售。这种行为难以按无证经营定性,属典型的违法宣传。
2、以现场体验的形式销售医疗器械。在社区内为居民提供医疗器械免费体验,宣扬亲情服务,营造家庭氛围,往往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反复向体验者灌输所谓的健康理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暗示。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活动场所相对固定;活动周期相对较长;多采用直接销售医疗器械的方式;医疗
器械的销售价格较高,动辄上万元。这种行为以无证经营的情况居多。
3、以免费检测的形式使用医疗器械。在药店或商场等公共场所,使用医疗器械提供采血化验、测量血压或其他生理指标等免费检测服务,评价被检测者的健康状况,推荐具有检测功能的医疗器械或者某种疗效神奇的药品。这种形式的特点是:以义诊的名义出现;检测数据大多显示为非正常值;直接与医疗器械、药品,或者保健品的销售有关。这种情况多为违法医疗行为。
二、免费体验的隐患无穷
1、夸大疗效的宣传无法保障体验者理性选择。事实证明,不法商家总是以夸大宣传医疗器械疗效的方式推销产品,他们利用消费者普遍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年纪大渴求健康的心理,愚弄人们的淳朴善良,通过非常隐蔽的商业欺诈行为,让人产生错觉,认可其产品。有过这样的情况:某商家宣称,其经营的某种理疗类的医疗器械对风湿、腰间
盘突出、痛风、甚至前列腺炎等二十余种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宣传攻势展开后,很多老年人争相购买,在我们调查中却发现,该产品的适用范围仅仅是改善缓解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而已。在这种购销双方信息根本就不对等的条件下,必然无法保障体验者的理性选择。
2、假冒伪劣的产品无法保障体验者身体健康。因为免费体验的不规范性,使得大量没有合法资质、合法渠道的假冒伪劣医疗器械流入市场,而体验者由于缺乏识别能力,对此浑然不觉。笔者在执法中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一位老大爷每天在社区里一个家免费体验点,接受一种声称为某品牌 “热疗仪”的照射治疗,三周后,造成右上腹部灼伤,事后查明,该医疗器械原来是三无产品。一些伪劣医疗器械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性能不稳定、显示数据不准确等原因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人体伤害,治疗所用更是无从谈起,根本无法保障体验者的身体健康。
3、无证经营的行为无法保障体验者正当权益。很多人在免费体验后购买了产品。而事实上通过免费体验销售医疗器械的行为,多属无证经营,商家一般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四处游击,没有正规的售货发票,加之仓储设施缺乏、条件简陋,再者管理水平低下,产品的质量验收、保管养护、出库复核、资质审核等各个环节均不规范。经常有商家今天在这个区,明天又在那个县,今天代理这种器械,明天又代理那个品种,甚至一段时间后,会完全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可谓神出鬼没。这种行为,造成了售后跟踪服务和不良事件监测的无法实现,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无法保障。
4、从业人员的素质无法保障体验者技术支持。医疗器械作为关乎人体健康的精密仪器,其操作必须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其治疗范围必须严格依据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说明书的内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经专业医师指导,这就要求从业人员
具备较高的素质。而目前的市场状况是:免费体验场所,很少配备专业的技师和医师,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的很少,大多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并且培训的内容和工作的方向就是说服体验者购买医疗器械。笔者在一些体验现场发现:有些从业人员以一种极其夸张亲热的方式和老人们交流,满口的技术术语,辅以神乎其神的演示动作,追根究底,却不知所云、不知所为。从业人员的素质堪忧,无法保障给体验者提供起码的技术支持。
5、缺乏规范的操作无法保障体验者使用安
第二篇:对免费体验医疗器械现象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愈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各种医疗器械便随之走进千家万户,市场购销两旺、红红火火。商家为了推销医疗器械产品,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促销活动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尤以“免费体验”的形式最为隐蔽、也最具诱惑,令“求健康若渴”的人们特别是缺乏警惕性的老年人趋之若骛。真有包治百病的医疗器械吗?真有免费的午餐吗
?在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深入免费体验场所的亲身体验,我们发现免费体验医疗器械的过程中,有些不规范的环节和安全隐患值得人们警惕,更为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免费体验的形式繁多
1、以健康讲座的形式宣传医疗器械。这种形式的经销商多在酒店、宾馆、影剧院等场所,举办健康讲座之类的活动,危言某些疾病的可怕,同时介绍某种医疗器械的神奇功效,请“某位听众”到台前当场体验,请“资深专家”讲解治疗原理,请“康复患者”现身说法。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医疗器械的适用范围被无限夸大;治疗效果被无限夸大;宣传活动的游动性大;一般不直接销售医疗器械,多采用广泛向药店铺货的方式,即所谓的定点销售。这种行为难以按无证经营定性,属典型的违法宣传。
2、以现场体验的形式销售医疗器械。在社区内为居民提供医疗器械免费体验,宣扬亲情服务,营造家庭氛围,往往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反复向体验者灌输所谓的健康理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暗示。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活动场所相对固定;活动周期相对较长;多采用直接销售医疗器械的方式;医疗器械的销售价格较高,动辄上万元。这种行为以无证经营的情况居多。
3、以免费检测的形式使用医疗器械。在药店或商场等公共场所,使用医疗器械提供采血化验、测量血压或其他生理指标等免费检测服务,评价被检测者的健康状况,推荐具有检测功能的医疗器械或者某种疗效神奇的药品。这种形式的特点是:以义诊的名义出现;检测数据大多显示为非正常值;直接与医疗器械、药品,或者保健品的销售有关。这种情况多为违法医疗行为。
二、免费体验的隐患无穷
1、夸大疗效的宣传无法保障体验者理性选择。事实证明,不法商家总是以夸大宣传医疗器械疗效的方式推销产品,他们利用消费者普遍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年纪大渴求健康的心理,愚弄人们的淳朴善良,通过非常隐蔽的商业欺诈行为,让人产生错觉,认可其产品。有过这样的情况:某商家宣称,其经营的某种理疗类的医疗器械对风湿、腰间盘突出、痛风、甚至前列腺炎等二十余种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宣传攻势展开后,很多老年人争相购买,在我们调查中却发现,该产品的适用范围仅仅是改善缓解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而已。在这种购销双方信息根本就不对等的条件下,必然无法保障体验者的理性选择。
2、假冒伪劣的产品无法保障体验者身体健康。因为免费体验的不规范性,使得大量没有合法资质、合法渠道的假冒伪劣医疗器械流入市场,而体验者由于缺乏识别能力,对此浑然不觉。笔者在执法中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一位老大爷每天在社区里一个家免费体验点,接受一种声称为某品牌 “热疗仪”的照射治疗,三周后,造成右上腹部灼伤,事后查明,该医疗器械原来是三无产品。一些伪劣医疗器械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性能不稳定、显示数据不准确等原因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人体伤害,治疗所用更是无从谈起,根本无法保障体验者的身体健康。
3、无证经营的行为无法保障体验者正当权益。很多人在免费体验后购买了产品。而事实上通过免费体验销售医疗器械的行为,多属无证经营,商家一般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四处游击,没有正规的售货发票,加之仓储设施缺乏、条件简陋,再者管理水平低下,产品的质量验收、保管养护、出库复核、资质审核等各个环节均不规范。经常有商家今天在这个区,明天又在那个县,今天代理这种器械,明天又代理那个品种,甚至一段时间后,会完全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可谓神出鬼没。这种行为,造成了售后跟踪服务和不良事件监测的无法实现,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无法保障。
4、从业人员的素质无法保障体验者技术支持。医疗器械作为关乎人体健康的精密仪器,其操作必须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其治疗范围必须严格依据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说明书的内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经专业医师指导,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而目前的市场状况是:免费体验场所,很少配备专业的技师和医师,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的很少,大多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并且培训的内容和工作的方向就是说服体验者购买医疗器械。笔者在一些体验现场发现:有些从业人员以一种极其夸张亲热的方式和老人们交流,满口的技术术语,辅以神乎其神的演示动作,追根究底,却不知所云、不知所为。从业人员的素质堪忧,无法保障给体验者提供起码的技术支持。
5、缺乏规范的操作无法保障体验者使用安
全。有些以义诊名义进行的检测活动,其行为是否经过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其使用的医疗器械是否安全,所检测的项目是否符合医疗需要,所检测的数据是否科学准确都不得而知;而且从医学的角度讲,采血必须经严格的消毒程序,化验必须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但我们却经常看到,“义诊”工作人员抽上体验者一滴血,事前事后不见消毒的程序,使用医疗器械经
过简单而又神速的操作,结果出来通常都是超出正常生理指标,需要及时地治疗,而恰恰“义诊方”又能提供“疗效确切”的药品或者医疗器械。可想而知,类似这样的体验,又怎么能够保障体验者的使用安全。
三、监督管理的对策探讨
1、在法制层面寻求监管的支撑点。尽管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但对于免费体验医疗器械活动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还是能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找到依据,为有关部门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支撑。《广告法》第十四条第(一)、(二)、(四)项分别规定“医疗器械广告不得有下列内容:‘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这些规定的情形几乎能在所有免费体验活动的有关宣传中发现;《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实际上,那些打着诊疗的幌子进行的免费体验活动,基本都属非法行医的范畴;《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而是四条第二款规定“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完全可以据此对免费体验活动中的无证经营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2、在体制层面明确监管的切入点。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医疗器械广告宣传的监督管理机关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医疗行为的监督机关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行为的监督机关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如前文所述,一些不规范免费体验的危害性毋庸置疑,其所涉及的环节无外乎违法宣传、非法行医、违法经营或使用医疗器械,而在监管的实践中,往往免费体验活动的情况比较复杂,单独一个部门监管难免会出现越位、缺位的状况。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顺应当前的体制格局,在实践工作中,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本,不观望、不等待,充分履行职责,明确各自监管的切入点,互通信息,联合执法,综合治理各种形式的免费体验医疗器械活动。
3、在机制层面找准监管的发力点。免费体验医疗器械现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更应按照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即强化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的合力。强化部门监管,要在产品产生的环节把关。杜绝非医疗器械按医疗器械注册、高类别按低类别的产品注册、以及疗效不确切的产品注册,严格审核产品的适用范围,打击生产无产品注册证医疗器械行为;要在产品宣传的环节把关。根据医疗器械产品的具体情况和核准的《说明书批件》,严格审批发布广告的方式和内容;要在产品的流通及使用环节把关。加强对市场上免费体验的医疗器械进行资质渠道的审查和严密监控,同时加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管理,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许可。强化社会监督,一方面组织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培训并及时发布问题产品的警示信息。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为公众提供权威专业的资讯。完善电子基础数据库建设,方便公众对医疗器械资质和广告审批情况的查询。
第三篇:对某韩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体验营销模式的调研
对某韩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体验营销模式的调研
今天调研了一家做体验营销的保健品公司,韩国产品,人气很旺,生意非常火暴!他们在社区租了近500平方的卖场进行营业;这个场地与其说是卖场,倒不如说的个很大的会场——偌大的房间被分成左右两个区,左区是体验区,一字摆开48张体验床,上面躺满了体验产品功效的老年人;右区是讲座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近100个老人整齐地坐在台下,听台上的主持人进行产品讲座;讲师每40分钟讲一次(体验区的老人也是40分钟一换,主持人所做的无非是消除老人们等待的寂寞而已);讲座主要是强调服务程序,介绍产品知识,老顾客发言等等;服务人员把顾客称呼为爸爸妈妈,亲热得很。也许产品的确效果不错,听说不少老人凌晨3点种就从大老远坐车古来排队做体验,这个场地每天可以做1000人次,一个月就是30000人次;这个人气是非常惊人的;当场看到有不少人付现金购买产品。产品很贵,一套3000多元,老人不但自己买,还答应给公司转介绍;老板也很客气地表示感谢!
这种营销方式有些类似与前几年盛行的会议营销,主要在于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营造一种有利于销售的气氛,从而产生大量的现场购买;但是,几年来,由于同业间竞争的加剧,很多保健品企业纷纷把会议营销视为灵丹妙药,如法炮制,争抢顾客;由于做得太多,太频,太滥,目前市场已经做得很乱;会议营销已经逐渐失去了对顾客的吸引力;同时由于这种营销模式所产生的销售费用过高,许多企业也越来越感到头痛;
而体验营销却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突破常规的道路。
首先,通过现场体验,让产品自己说话;而产品直接产生的效果往往胜于业务人员的口头推销。
其次,重视亲情服务,给顾客尊重和爱心。通过细心入微的服务,让顾客得到如同子女一般的关怀,内心已经无限感动;
第三、渲染卖场气氛。主持人在做什么,一半的时间在调动气氛,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在煽情。我赞叹他们的卖场气氛的热闹,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保健品的体验营销,热闹是第一位的;想想也对,只有热闹,才能带来人气,有了人气,自然不会没有生意;有道理啊!
这其实是一种短、平、快的营销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内,企业达到自己的营销目的,节约了大量销售成本和消售费用;又不用打广告,顾客的口碑就是活广告;而且这种模式很容易复制。一个普通的服务人员做得久了,他自己也可以申请开店,做代理商;所以他们的发展规模是飞速增长的;
这种体验营销不同于传销,传销是许以巨大的创富诱惑,以拉人头的形式煽动顾客做“投资者”,在不断发展团队(或下线)的同时积累人脉,创造财富,其实是一种遥遥无期的空头支票,而真正达到成功的人有多少呢?他们所做的体验营销则纯粹是销售产品,顾客购买得多了顶多给点优惠,而且每台产品都是上税的。不为短期利益所动,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看来,韩国老板的眼光还是比较长远的;
评价: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个企业争智斗法,以图战胜对手;然而法无常法,只有适时善变着才能抢占先机;有人讲,赢在执行;有人讲,细节决定成败;也有人讲,管道为王;更有人讲,决胜终端;其实这些都是经营管理中所表现的不同层面,而对于市场营销来讲,消费者才是终端中的终端;所以,营销工作当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起始点,认真分析研究,探讨出能够真正吸引顾客、促成购买的营销模式,才能让你的产品很快地被大家接受,从而分得市场一杯羹;
以顾客为中心,细致入微的服务,创造愉悦的气氛,赢得顾客的心,那么如果这时产品还卖不好的话,那是就是产品太烂了;
不管怎么说,这种营销模式的销售效果还是不容否认的,最起码它达到了企业所期望的目的。
第四篇: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监管调研报告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监管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医疗器械作为特殊的医疗产品,与药品一样,在疾病或损伤的预防、诊治、监护、康复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产、经营及使用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危害。为了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医疗器械市场监管体系,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用械安全有效,我结合实际工作,对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对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现状有了更深地了解,对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地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基本
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45家。
1、地域分布情况
各县(市、区)涉械企业分布如下: 稽查支队辖区138家(生产企业2家,经营企业136家)
嘉荫县辖区 15家(为经营企业)
一分局辖区29家(生产企业1家,经营企业28家)
二分局辖区43家(为经营企业)
三分局辖区27家(为经营企业)
铁力市辖区98家(生产企业1家、经营企业96家)
2、生产、经营规模
我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年产值均在10万元以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销售额1—10万元的有119家,1万元以下的有226家。
3、生产、经营类别及品种
从类别上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的二类产品较多,其次为一类,三类最少。
从品种上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的三类产品多是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经营的二类产品品种较多,以病房护理和消毒灭菌设备及器具为主;经营的一类产品多是基础外科手术器械和口腔科器械。
二、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全市医疗器械市场平稳、有序,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绝大部分是兼营企业,给日常监管造成一定困难。我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大多都与药店一起经营,经营产品单一,数量较少,并缺少医疗器械专用库房,多与药品同库存放。
2、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虽然我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普遍偏小,经营品种单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的医疗器械中无菌器械品种少、数量多,而其他品种如血糖仪和试纸、血压计等型号和规格较多,监管
中往往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逐批检查,效率不高。
3、制度保障措施不到位。部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建立真实完整的产品购销记录、进货检查验收记录,大部分经营企业未按要求对包装破损、超过有效期的无菌器械进行集中销毁并建立销毁记录。
4、部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硬件设施不齐全。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设置医疗器械专用库房(储存区域),且在上述场所中没有防尘、防污染、防虫鼠和防异物混入等设施。
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状况欠佳。我市绝大部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均已停产。原有5户生产企业,现已停产4户。
三、监管对策
从全市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可以看出,我们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今后的监管任务还相当繁重。如何转变全市目前的医疗器械监管局面,创新监管方式,提高
监管效率,促进监管到位,值得深思。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发挥媒体作用,强化舆论监督。当前新闻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舆论监督已成为行政监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才能在医疗器械政策法规宣传、违法行为曝光等方面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为此,我们要积极加强与市内各类媒体的联系,及时把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监管信息、规章制度等及时主动通报给相关媒体来宣传。
2、勤抓法规培训,强化教育引导。要强化医疗器械监管,就必须将规范与整顿并重,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进行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定期对他们进行采购、验收、养护、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并实施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3、强化现场监督,确保监管到位。随着器械监管工作的逐步深入,要使器械
监管真正到位,还需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现场的监督。
4、积极开展诚信示范体系建设。积极倡导并推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诚信示范体系建设,搭建诚信示范体系建设的信息发布平台,为每家涉械企业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和监管信用档案,将日常监管信息和有关不良行为信息“登记入册”,定期发布信息。
5、突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监管。对于国家公布的重点监控医疗器械产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监管。重点环节监管主要督查质量控制性文件执行情况。如在采购环节,检查是否实行了统一采购和验收,对首次提供医疗器械的企业以及首次购进的产品是否实行了质量审核并索取了相应资料;同时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后销毁的日常监管。
6、创造优良环境,切实搞好服务,帮助生产企业发展壮大。贯彻“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出
发点,牢固树立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理念,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既要做到监督管理到位,又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从而促进我市医疗器械生产领域的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用贡献。
第五篇:家用医疗器械体验营销浅谈
家用医疗器械体验营销浅谈
作者:石头
2011-7-25 与药物相比,医疗器械在我国普及率偏低。依据西方发达国家数据,药械的消费比为1:1,而我国不到10:1。说明我国在医疗常识的普及方面已经落后了一步。西方人更喜欢物理疗法,他们不喜欢药片。医疗器械以其物理康复疗法和绿色无副作用的优势,将成为是未来发展的朝阳产业。
与药品营销相比,医疗器械的销售有其独特的方面,其一就是体验营销。记得有一位大师曾经说过,未来将是体验营销的时代。如何让人更多的认识你的产品,唯有亲身体验。与患者沟通医学知识、理念、企业形象、亲身体验等等各个方面,全方位认识产品。目的就是让患者多了解你的产品。患者对你的产品了解的越多,购买的可能性就越大。
本人做了8年的医疗器械体验营销,对此行业感触颇深,浅谈如下。
1、体验营销的特点:不需要大篇幅的广告投入;风险相对较小;见效快;与目标人群一对一深度沟通。效果说话,便于说服患者。对于小代理商来说,不啻为一种好的选择。
2、产品选择:一定要选择疗效明显、见效快的产品,让疗效说话,比一味的讲理论效果要好得多。所以,选择好的产品很重要。那些号称能把狗屎卖出去的所谓的营销专家。我看与骗子无异。其次,市场要足够大,忌选择偏门、冷门产品。我们目前运作的一个产品叫腰康保,是一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产品,已经三年了。它的疗效就非常明显,见效很快,为我们省了不少口水。还可以为下一步患者的转介绍,提供一个良好的口碑。
3、体验场所的选择:交通便利、好找的医院、药店(一类器械不受此限制)、商务楼、专卖店。要求一定要有一个安静、独立的场所,店面装修干净、整洁
即可,空间以够用为准,但忌过于狭小、猥琐。尤其是价格较高的产品,空间一定要显高档、大气,衬托产品,让人觉得值这个价。一个脏乱差的空间卖几千元的产品,无异于小饭馆里卖鱼翅熊掌。装修不一定豪华,但一定要给人一种大气、干净、庄重的感觉。一个好的空间能为你的产品加分。适当在墙上贴一些宣传展板,科普知识或展示公司形象,目的是为宣传产品知识和提高产品形象。空调、暖气等基本设施要齐全。
4、员工招聘:不要全是年轻人,至少要有1~2个年龄稍大的主管,年龄稍大会给人以信任感,另外年长的员工社会经验丰富,沟通能力要强很多,察言观色,知道患者在想什么,下一步工作如何去做,能准确的把握住患者的需求。
另外培训工作一定要到位,尤其是相关医学知识和产品知识,这是硬功夫,来不得虚假。患者往往久病成医,员工专业不专业,他们一听便知。也不要想着忽悠患者,而是应该实事求是的帮患者分析病情,宣传科普知识,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把患者当做你的亲人对待。不想对你的亲人说的话,也不要对你的顾客说。禁忌症患者坚决不卖,要对患者负责。真心为患者着想,不要欺骗患者,否则即便达成销售,也会成为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5、信心:温总理曾说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于我们销售人来说也是一样。现代营销就是信任营销,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患者有信心才会达成购买。患者购买的是一种希望,健康的希望。信心不足,患者看不到希望,怎么会达成销售?我认识一些做体验营销的朋友,成绩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员工对产品信心不足,感觉是在骗人,良心上的压力很大。虽然待遇丰厚,仍然留不住人。员工流动很快。要知道,销售就是信心的传递。把你对产品的信心传递给患者。员工没有信心,患者就更没信心。当然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产品,好产品才会让人信心十足。
6、注重服务,我们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患者需要的也不是你的产品,而是如何治好病。产品只是治病的工具而已。患者体验的也绝不仅仅是产品的疗效。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宣传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分析病情、讲解产品知识、体验产品效果、售后服务等等,都是我们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具体到细节,比如说,座椅、床单要干净。显示出对患者的尊重。热情的接待,不厌其烦的讲解,甚至倾听患者的唠叨,让他在这里能体验到浓浓的人情味,而不是冷冰冰卖产品的卖场。服务是无价的。
其次,不要挑剔患者,不要凭感觉认为哪个患者会买,哪个不会买。然后对“可能会买的”热情周到,对“不可能买的”横眉冷对。但事实往往是“挑肥减瘦”的买了,“一个劲说好的”反而没买。请记住,挑剔的才是买家。
7、关于夸大疗效,我一直是强烈反对的。我称之为忽悠式或穷凶极恶式营销(其实这不能算是营销,更像是欺诈)。营销不是欺骗,给患者一个购买的理由,不能依赖于夸大疗效,实事求是地讲更能让人信服,也更能长久。患者被忽悠的次数多了,也会有免疫力。夸大疗效是给自己找麻烦,无异于做反面广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造成的结果就是产品迅速夭折。
营销是向患者宣传你产品独特的好处,其他产品不具备的。不要找患者不认可或有争议的概念。有很多药品或器械宣传彻底根治,恐怕只是把部分盲目的或病急的患者给忽悠了,大多数都会置之不理。我们刚开始做腰康保的时候也是宣传彻底根治,髓核复位、纤维环愈合,这本身就是个有争议的概念,遭到了很多医生患者的质疑。后来我们改为“解除压迫,一身轻松”,大多数医生患者都会认可的理念,更便于信任、传播和达成销售。
8、关于促销,促销是临门一脚。体验几天,患者感受到效果后,开始促销。但忌过于生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替他着想。我们做腰康保会告诉患者:在
这里只能体验,不能治愈,一定要回家持续治疗才能好。尤其是晚上的一组治疗很关键,顶白天治疗三次,效果加倍。以情动人:抓住患者精神需求,患者的精神痛苦往往比身体的病痛更让人难以忍受。一般女性比较顾家,中年男性比较在乎事业,老年男性则比较在乎生活。——由此我们提出了腰好,腿好,生活更美好。
促销语气一定要肯定,不要不好意思或是语言不确定、闪烁其词,“可能吧,应该是吧”等等信心不足的模糊语言只会坏事。这时候需要你引导患者,他们往往依赖你来帮他们下决心。
9、产品售后很重要,销售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及时跟踪患者治疗情况,调整改进使用方法,帮助患者解决随时发生的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他最终会归结为是你产品问题,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最终会发生退货问题。好的售后服务会产生转介绍。患者口碑宣传的威力是任何媒体都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曾有一位患者连续给我们介绍了十几位患者。这在广告宣传费用如此高的今天,可以说是极为难得的。
10、利用好老顾客。老顾客是一种财富。及时收集一些疗效比较好的典型病例,在你顾客云集的时候现身说法,说几句好话。尤其是在促销的时候,那效果绝对让你热泪盈眶,恨不得扑上去亲他两口。
11、提问式销售,员工一般都急于销售,恨不得一下子把产品信息全塞进患者的脑袋。也不管患者是否理解明白。其实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产品问题,而是缺乏信任。患者往往都有很强烈的抵触情绪,遇到这样的情况,切忌抬杠吵嘴。我们亟待解决的是信任问题,提问式销售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你说的话他不信,但如果是他自己说出来的„„下面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场景:
一位患者走进店里,双手抱胸,撇着嘴,一脸不信任:“就这东西能治病?
你们糊弄人吧?”
“您先别急着下结论,我先讲给你听,你觉着行就试一下,不行你就走人,怎么样?”
“行!你说吧。”
“你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会腰疼腿疼?” “突出压迫到神经了呗?”
“对啊,要想让它不压迫神经,就得让它回去,对吧?怎么让它回去呢?” “不会是拉吧?我试过不管用。”
“为什么不管用?你知道吗?关键在于时间,牵引床时间太短,损伤部位修复需要时间,需要持续性治疗,才能有好的效果。”
“奥,我明白了,你说的很有道理,那我就试试吧,效果好就买一个„„”
12、细节决定成败。千万不要忽略细节,营销做的是细节,有细节才有执行力。患者观察的也是细节,他们不是专家,不懂得那么多的理论,但他们往往会从细节来判断产品的好赖。就像商场里仔细观察服装的顾客。搜集资源,体验,耐心讲解,细到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一句话能毁掉一笔业务,也能奇迹般的成就一笔本不可能的业务。比如患者刚做完体验,我们一般会迫不及待地问:“感觉怎么样?”其实这样问是错的,问题决定答案。患者肯定会说:“唔~~唔”,“一般吧”,“就那样吧”等等模糊语言,有效他也不会说有效,因为他还没有确定。我要求员工要提问:“是不是感觉很轻松?”这属于引导性提问,患者肯定也会说:“唔~~唔”,“是~~是”,别看只是一句话,对其他患者的影响巨大。再比如我从来不用“洗脑”这个词,我给员工培训或给患者讲的时候一般都说“科普”。“洗脑”给人的感觉是忽悠。尤其是给员工培训的时候,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会影响到员工的信心。总之,细节无处不在,需要我
们在工作中一点一滴的逐渐积累。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其实都是些细节问题。供大家交流参考。其实体验营销最注重的就是细节,把握细节,工作做到位了,成交率就会大幅提高。收获就会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