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发展对策研究
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发展对策研究
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现状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工程建设项目的投入促进了施工工程机械产品的发展。目前,工程机械行业排名是我国机械工业中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十个重要行业的第四位,在世界上我国也步入了工程建设机械生产大国行列的第七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机械工业整体水平,世界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工程机械的发展,视其为战略性产业。国外大公司的年销售额都达到上百亿美元甚至更多。我国现有工程机械产品生产企业有1400多个。其中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企业有12个,亿元以上企业有73个。全行业2001年销售额近560亿元,2002年达到660亿元,仅次于汽车、电工电器、石化通用、农机行业居第五位。整个行业已经有了一批具备和跨国公司进行部分领域竞争的国有、民营、合资和独资企业。但与国际著名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相比较,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在规模和技术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国内规模最大的徐工集团2002年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90亿元人民币,但还远未达到国际同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
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企业也是如此。虽然工程机械零部件已经形成了全国性、地区性和企业性三个层次的专业化生产销售和配套网络,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一大批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技术,也有了诸如柴油机、回转支承、驱动桥、四轮一带、驾驶室、油缸、液压元件、动力箱、仪表和仪表盘等一批具有一定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产品。特别是近几年来加快了合资合作的步伐,行业中出现了一批质量可靠,技术先进,服务完善的零部件新产品。依靠产品质量可靠性、依靠技术水平的提高、依靠一流的服务去夺取竞争的胜利,已经成为行业所有经营者的共识。但和主机产品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相比,零部件行业无论是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产品档次、质量可靠性、价格走势和经济效益等与跨国公司相比都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首先,零部件生产企业组织结构松散,集中度较低,产品趋同化严重,主要表现在四多四少:人多、负债多、普通产品多、生产维持型企业多;销售收入少、实现利润少、特色产品少、产品开发型企业少。缺乏能够支撑和带动零部件行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特别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如果没有这样拥有几个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排头企业,这个产业就谈不上有竞争力,就只能是一盘散沙。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专为工程机械配套的基础零部件企业300多家,但规模都不大。据45个主要企业统计,其中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不超过10家。各主机厂为自身发展和控制的需要大多仍旧坚持历史原因形成的大而全和小而全的落后生产方式,关注的重点在主机的发展上面,而使零部件的发展缓慢迟滞。尽管今年零部件企业的销售量普遍比去年提高了30%以上,但仍然不能满足主机产量增加的需要,更不用说去满足巨大的维修备件市场了。其次,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较之主机厂更弱,试验手段传统而且落后,很少有先进完善的工艺设备能力作为发展的基础,目前还是基本停留在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对同类产品的模仿复制阶段。各企业一方面是大路货产品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技术附加值高的高档次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主机发展的需求,产品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
第三,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实现了柔性自动化,已向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而我们各个零部件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先进的技术装备较少,厂房设备大多陈旧。不但与国外大公司不能比,甚至与我国其他行业的基础零部件生产企业相比也有相当的差距。各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投资短缺,产品和技术长期得不到彻底的更新改造,缺乏发展后劲。由于规模较小,银行也很难给予资金贷款,也很少能够得到国家技术改造贴息政策的支持。
第四,大多数零部件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生产和销售成本较高。从1996年到1999年全行业连续亏损四年,对于现在的基础零部件企业来讲,边际贡献率一般不高,2001年全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1.57%。在市场经济信誉尚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主机厂往往采用占用大量的销售货款的方式作为接受配套件进入的前提条件,有时还会以价格较高的主机产品充当货款支付,致使零部件企业要降价销售才能够变现,无形中又加大了配套件企业的经济损失。这些小企业为了争夺和保住市场份额,往往也采用最简单的价格战的营销对策,致使在部分企业中出现了干少赔少,干多赔多的奇怪现象,生产经营较为艰难。
第五,大多数零部件生产企业多为老的国有企业,资本金较少,社会责任和负担较重,更多地承担了一些不该企业承担的富余人员、不良债务、历史包袱、社会稳定等责任。导致企业经营者不能够集中全部精力用于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因而造成企业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劳动生产率提升缓慢,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困难等一系列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第六、多数零部件生产企业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绝大部分企业仍旧处于传统的经验管理和人盯人管理阶段,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国内外大公司的管理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同时,同样也是历史原因,多数零部件企业也普遍存在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现象,产品和构成产品的绝大部分零部件都在一个企业内部生产,企业的生产要素完全依附于特定的产品。
第七、由于零部件企业在质量可靠性、技术水平、交货期和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迫使一些主机企业,尤其是一些主机产品的排头兵企业在现在进行异地搬迁改造提高主机技术水平的同时,不管其规模大小、经济效益如何,仍旧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零部件的建设,仍旧保持着大而全的生产方式,保持着自我发展的格局。
由此可见,一些工程机械所需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可靠性不高及发展的滞后,制约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主机产品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减弱了与国外进口全新及二手工程机械产品、与国内合资和独资主机企业竞争的抗衡能力,阻碍了工程机械主机产品大量、持续不断的出口。加入WTO以后所面临的形势
中国加入WTO,给工程机械主机产品的迅速提升发展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确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同时也使主机对零部件的国际化采购配套成为可能。尽管在2001年和2002年的工程机械产品出口统计中表明,零部件的出口超过主机产品的出口,但毕竟是少数品种和国外不再发展的基础零部件和毛坯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2001年工程机械零部件的进口量却高于出口的1.67倍,零部件企业所受到的冲击远远大于主机产品企业的情形已经凸现。这对本来就很薄弱的我国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加工工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加速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改革和重组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按照我国政府的承诺,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的关税水平将进一步下调,由目前的平均8%一9%到2005年的平均3%一4%,一系列非关税壁垒亦将逐步取消。在名义关税下,我国工程机械各主机企业在进口高档次的液压、电器控制等配套件和设备的过程中还可以享受各种关税减免优惠政策,因而实际关税远远低于名义税率。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以及取消进口配额和放开产品集中登记管理,将对特定的工程机械产品和零部件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中国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国土基本建设将持续到本世纪的中期,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修建城市地铁、铁路公路交通、小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北京2008奥运、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和中国重点工程等的深入进行,以及中国继续实施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战略方针,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建设施工机械,因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潜在市场。加之近年来国外工程机械市场的萎靡不振,将会给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增长,类似2002年全行业销售达660亿元的火爆市场走势在今后的几年仍将继续。
为提高中国工程机械的整机水平,主机制造和销售企业过去那种引进技术后加速国产化、仅仅局限于国内零部件采购和配套的做法,为降低生产成本而自己把主机和零部件产品从头做到尾的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将会被逐渐打破。市场经济的规范性发展、建设工程的大量增加、国外高水平产品的迅速进入、现有装备的淘汰更新和施工工艺的改变必然使用户对工程机械产品的可靠性、适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吨位机型等规格品种的完善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尽管在未来的几年中,传统的工程机械零部件产品仍将会有一个稳定的市场,但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和新材料、新工艺、信息化、高科技等不断地对传统工程机械产品的改造和冲击,有一部分零部件产品将不可避免地被新型产品所替代。中国工程机械主机制造企业,尤其是那些大型企业集团必然会重新认识自己的竞争战略、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含义、重新认识资源合理配置的真正意义,从而加快整合自己的供应链,改变自己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建立集中采购和配套的体系以及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将会成为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国加入WTO,逐步取消了主机产品国产化比例的限制要求,减少了对外商投资领域和持股比例的限制,市场资源与其他资源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加大向中国投资建厂的力度,以降低成本,增强全球竞争力。证监会、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近期发布文件允许外商直接收购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法人股及流通股的股权;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工商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四部委又发布第42号令,将《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予以公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以及法治的不断完善、对知识产权的进一步保护等,使得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的大公司在中国建立工程机械主机合资、独资企业的速度加快,以增加市场占有率及本国配套件产品对华的出口量。同时主机企业的进入也带进一大批跨国公司在国外成熟的外资零部件供应商在华就近建立配套企业,就地为中国工程机械整机制造商提供高质量、高档次、高价位的零部件产品。解决了国外交货时间长、对中国工程机械整机要求适应性不强、国内零部件质量和可靠性不过关以及为寻求新的配套资源所花费较长时间的问题。这样,他们带进来的高质量产品、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全新的服务理念、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培训等,可给中国合作伙伴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借鉴。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外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高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完备的物流配送系统、完善并及时有效的售前售后服务系统、按国际标准进行的操作等等都会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工程机械生产者、经营者和用户,与之合作与否,机遇与挑战都会深刻影响中国工程机械主机和零部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使大规模的全球化采购的理想成为现实,扩展的程度也将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它所带来的系统的专业化分工,能够弥补一部分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目前设计水平不高、主机和国产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的缺憾,对降低主机早期故障率起到积极和明显的作用。高档次主机的迅速发展迫使零部件企业要面对现实,迅速地改造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中国加入WTO以后所带来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要使出浑身的解数和国外的、国内的、新进入的竞争者来共同面对中国这个巨大的有发展潜力的工程机械主机市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将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目前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的产权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有独资公司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产权形式,合资、民营、改制企业已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效率的提高、观念的转变、灵活的机制等必将给并不占优势的整个零部件行业带来新的气象。发展对策研究
激烈的竞争必将促进和加快技术进步,加快工程机械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以提高工程机械整机和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我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将使我们更加直接地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考验。整个零部件生产行业对此都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必要的准备。要把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培育和壮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当前的研究课题和首要任务。
一、主机厂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
主机厂应该认识到,和零部件厂的关系是辨证的发展和制约关系。主机厂的需求会带动零部件厂的发展,没有一定水平的零部件产品也难以提高整机的系统性能,基础零部件发生革命性的飞跃以后,整机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外一些企业及在国内合资、独资的挖掘机企业几十人或上百人比之我们上千人乃至上万人所实现的销售额和利润要高出几倍乃至几十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都依托着一个高效的配套服务体系。因此,主机厂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改变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生产组织方式,而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产品的开发、主要件制造、装配、检测和试验上面,放在市场研究与建设、产品的销售服务上面,以迅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除了必要的关键的基础零部件控制在自己手上,以保持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以外,其他的都应该放出去,由专业化的生产厂配套和由全球范围内选定的合格供应商供货,以提高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在改扩建的过程中,把自身零部件的发展作为主机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仍旧为了满足自己的生产方式进行着重复投资和建设。我们认为主机厂应该像国外的大公司那样,着力于帮助稳定围绕自己发展的零部件配套商的技术水平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给他们提供详细的改进要求、必要的设计开发图纸、专利或专有技术、生产制造专用工装以及检测试验手段,进行必要的质量认证。可以要求零部件厂家分期支付一定的费用,也可以要求租用或在将来的货款中扣除,而配套商负有专供产品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责任。只有这样零部件企业产品改进和现场服务才更有积极性,才能够真正使配套商与主机厂团结一致,把所有的利益都捆在一起,唇齿相依,共同发展。
二、零部件厂必须整合规模,提高水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今后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也给我们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零部件企业更应该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根据市场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认真分析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制定自己的竞争发展战略。
1、观念更新和改变机制 在所有的变革中,观念更新最为重要,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相比更要引导全体员工解放思想,不断地进行企业内部改革、改组和改造,不断地使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按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建立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尽量以领先的高新技术产品支撑企业的发展,调整产品结构、内部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生产布局,加大资本运营的力度,实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深入研究中国加入WTO后对工程机械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充分利用WTO各种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比如较低的义务水平、灵活的实施时间表、较长时间的过渡安排、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人力资本等,尽最大可能利用这些优惠和过渡时间保护自己、发展自己,作为我们的宏观对策之一。2、产品定位和发展目标 80年代以来,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陆续引进的一批国外的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如柴油机、回转支承、驱动桥、液力变矩器、动力换挡变速箱、液压缸与阀和“四轮一带”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现在仍然是支撑市场的主要力量。入世以后,国外先进的零部件产品大量进入国内,给主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作为我们自己的配套企业,是否也要全盘推倒,淘汰现有的产品,迅速开发生产最先进的产品呢?我们认为市场和主机产品都有分层和高低档次之分,用户也有一个渐进接受的过程,主机产品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将全部零部件都改为国际化配套。因此,零部件产品上档次也有一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问题,要尽量保持和主机产品的同步或稍微超前协调发展,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能够适应主机产品差异化的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品牌优势以得到最大的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
对此,每个企业都要冷静地审视自己,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研究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产品市场的准确定位。即用什么样的产品占有市场,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生产,选择何种技术支撑,采用什么标准,与哪一个档次的主机产品匹配等。比如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回转支承和液压件产品就提出了要加快改造的步伐,在三年内实现能够大批量为合资和独资挖掘机企业配套的目标。我们大家都要充分认识到工程机械的整体水平和用户群体需求产品的档次越来越高的确是不争的事实,零部件企业不能够再抱着陈旧的观念,必须加快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创新的速度,迅速形成自己的产品核心能力,尽快以高质量的产品占领和扩大市场,否则就可能会迅速被市场淘汰。3、经营规模和兼并重组
小而散的零部件企业要想适应竞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茁壮成长,必须解决经营规模的问题,解决产品趋同化和集中度低的问题。与大企业结成稳固的战略联盟,与主机厂荣辱与共、成为较为紧密的成员企业,与行业中其他企业联合重组,与国外大公司合资合作都是比较好的选择。积极组建企业集团,也才有实力与国外大公司进行抗衡。整合规模不能够仅仅理解为就是兼并重组,内部的专业化调整则更为重要,如果在某种零部件产品方面不能达到行业前几名的话,就不可能做到领先者,就只能是别人战略和策略的跟进者。
在整合规模、兼并重组或结盟的过程中,要避免操作过程的简单化。要解决盲目追求低成本扩张、满足迅速膨胀发展欲望的错误想法。在提出重组的动因以后,首先要问自己:对方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我能够给予对方什么?许多企业都有着许多不成功的例子,除了兼并和被兼并企业的实力不强、并购动因不明确、不良资产和冗员包袱很难解决、操作过程过于简单等原因之外,并购或结盟后是否进行企业文化的整合、能否跟进强有力的后续管理等确实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同时还要克服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的“鸡头文化”和“经理层利益”的影响,要克服盲目乐观,就是追求单枪匹马独打天下的短视做法,克服企业决策者把眼光都集中在当前的生产经营上,满足于市场火爆所带来的高增长比例等心态。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影响和整合规模有利于竞争的发展趋势,主动地进行强强联合,借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进行企业流程再造,向规模经济发展才是根本出路。4、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
我们应认识到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同样也要解决专业化的问题,专业化生产是机械工业向大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基础零部件厂也应该抛弃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小而全的落后生产方式,不能够单纯地为扩大规模而失去企业和产品的特色,也有一个努力培育和发展自己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在把零部件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序牢牢控制在手中的同时,也要把普通的加工、一些基础的工艺以及不具备规模的部件拿出去,交给比自己做的更好的专业化厂去做,以获得较好的产品质量、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成本。对企业内部调整要体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规模与效益同步发展;坚持改革、稳定与发展相协调。
为适应入世以后的新形势,传统的技术改造观念和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技术改造也将由扩大能力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由传统生产模式向先进的组织形式转变;由单纯银行贷款向资本运作、股票上市、资产重组、土地置换等多种自我筹资方式并存转变;由传统领域向技术、产品、人才、结构等多种内容复合改造转变。
生产布局和组织形式的调整要借鉴国际先进的产业组织形式,把分散为各自独立、小而全式的工厂式生产布局,向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生产布局调整。推行工位制,形成专业化分工明确、产品生产布局合理、厂房设备工艺流程现代化的生产单元。
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要巩固并提高现有零部件优势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淘汰能源消耗大、效率低、质量差的落后产品;坚持以产品市场为导向,以科学技术开发体系为载体,在建立市场推动型企业的过程中,构筑以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创新环境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四个主要部分为主体的内外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调整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内部的改组和外部的联合,使之组织结构扁平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产结构优良化,降低资产负债率,这是提高零部件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与提高资金效益的有利措施。
在产品、生产、组织、资本结构调整的同时,企业对现有员工结构也必须进行调整。引进、招聘、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科技带头人,尤其是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加强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和知识更新培训;建立完备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沟通网络和国内外同行业专家信息库,提高企业全体员工整体素质和水平,以满足零部件企业发展的需要。
5、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
零部件企业的特点就是在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是“中场产业”,是弱势群体。每一笔合同金额都不大,而销售成本和费用却一点也不少,因此研究市场和销售则不仅仅是发展的问题,更是解决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主机厂价格战的损失大多是靠转移零部件企业的利润来作为基础的,对于零部件企业而言有些降价因素可以自身加强管理、节能降耗、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减少非生产性开支等挖潜逐步消化的,有些也要分解到自己的配套企业。零部件企业可以实行按地区的联合销售,就近组织物流,以节省各种费用;可以为主机厂就近设立仓储,将触角直接放到主机厂的生产线上,既满足了主机厂准时化生产和降低费用的要求,又能够扩大自己的份额,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产品的各种信息,为下一步改进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联合起来共同进行某些大宗材料的集中采购,以形成批量降低价格;要努力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与设计部门结成最紧密的关系,利用自己的优势为主机产品的开发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和帮助;采用先拓展各种主机产品的排头兵企业,使产品的配套成功率达到最优化的方法,来宣传和带动在其他企业的销售。
另外,零部件市场企业在巩固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要大力开展出口业务。据海关统计,2001年零部件类产品出口为3.8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远高于各类主机的出口额。国内工程机械的市场有一个高潮和低谷的发展曲线,要使企业平稳发展就必须抓住海外市场。
工程机械主机和零部件企业销售及服务的发展方向极有可能走向类似汽车销售的模式,全面开展代理制和4S定位(产品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信息收集四位一体),按照自己的布点战略,有目的的在主机厂或地区设立自己的代表处或销售代理,以解决销售产品、清收货款、质量服务和备件供应的问题,同时收集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准确的市场分析和预测。这将标志着企业由产品推动型向市场推动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零部件企业就是要用自己优良的服务、稳定的质量、准时的供货、信誉的保证等获得主机厂的信赖,主机厂的成功也就是自己的成功。
6、资本运作和筹措资金
针对大多数零部件企业多年来没有投资手段和投资能力的普遍现象,在目前工程机械市场形势趋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要抓住机遇千方百计地消化包袱,改善资产状况,开动脑筋多渠道、全方位地筹集投资改造和发展资金,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的水平提高一个层次。投资来源主要通过实施债转股、土地级差地价置换,新股上市或配股,国有股出售,内部职工持股等方式筹集资金;通过与国际大公司在基础零部件产品上的合资合作,吸收外资,以彻底解决技术来源和改造资金问题;利用国家有关部门为中小企业担保的政策,通过企业信誉和资产状况的不断改善,从银行及外资银行筹集发展资金;通过积极、慎重、有选择地吸收社会资金、资源,实现目标产品规模化;通过与主机厂共同在国家支持的项目中搭车进行改造,或采取与主机厂协商获得专用配套件的专用借款进行技术改造的办法,项目完成后从配套货款中分期归还;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利用级差地价置换土地,异地搬迂进行改造,迅速提升规模和水平;请政府和上级资产管理部门大力支持,进行股份制和民营化的改造,在解决机制和产权多元化的同时,解决发展的问题。总之,要在认真分析自己优劣势的基础上,合理地配备资源,明确发展方向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使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健康地发展。
三、政府要根据产业政策给予必要的支持
在企业自身努力的前提下,政府应根据产业政策,大力扶持一些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资产较为优良,领导班子有力量的中小企业进行发展。目的有两个:一是扩大就业,保证社会稳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引导他们走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良性发展增加财政税收,取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要积极采取各种立法、财税、金融等有利于发展的政策,解决中小企业生产资金短缺、产品开发缓慢,质量提高不快,没有核心技术的问题,帮助他们培育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对污染环境、质量低劣、能源消耗高的企业要坚决地予以关闭。对于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中小企业要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政府应侧重建立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完善包括商业担保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组建以政府信息公开化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发布体系,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创新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培训、咨询、服务社会化促进体系等。要加快政府本身的改革,由领导型政府改变为服务型政府。例如:江苏和山东省已经将限额内技术改造项目由过去的审批制简化为备案制,将会大大提高中小企业投资改造的积极性,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都将为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导论
第一节 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
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一)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人本性(以学生为主体)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三、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一)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二)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
(三)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
1、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
2、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
3、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
4、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一、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
(一)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一)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
(三)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
三、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
(一)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责制度
(二)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
(三)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
(四)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
(五)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
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一)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
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外延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进一步提升发展品质的自我醒悟和内在超越
(二)学校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
(三)学校教育成人与成事的统一(重视学校“人”的教育)第三节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及其整体协调性
一、教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一)改革的动力
1、社会层面(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深化改革)
2、个人层面
(二)改革的阻力
1、相对阻力: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利益群体之间冲突)
2、绝对阻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可能因改革而受损,从而每个人都可能具有抵制教育改革的动机(通常发生在教育改革之前;是人们自身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
二、教育改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一)特殊性:基础
(二)复杂性: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人
1、面临问题的复杂性
2、目标的复杂性: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3、改革过程的复杂性:改革中的各种关系
4、改革主体利益的复杂性:我国更多的是根据国家利益来进行改革,通过教育法的形式传达国家的命令,忽略社会主体和学校主体
三、走出教育改革累计问题的胶着状态(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一)目标问题:数量与质量的冲突
(二)动力问题:草根与精英的分岔(改革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广大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是处在一种被动的位置)
(三)功能问题:传承与创新的对峙
(四)路径问题:渐进与突变的博弈
渐进:主要是针对各种“软资源”来讲,比如教育批评,教育流派,名牌学校 突变:主要是针对各种“硬资源”来讲,比如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
(五)性质问题:事功与立人的抵牾(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的唤醒、激发、促进另一个生命成长、完善、提升的过程;教师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导者,从而发挥基础教育长远的辐射效应。)
四、教育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协调发展
(一)信息单向流动或阻碍
1、主体缺乏知情权
2、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3、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
(二)改革过程中支持、促进系统的相对薄弱
1、依法治教的力度仍需加强
2、经费投入差异引发的区域师资失衡(长期以来,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3、管理系统中缺乏民主性制约教育质量提升
(三)改革评估的针对性不足
1、改革评估重物质轻文化
2、重效率轻公平
3、改革评估的标准粗放而不够精细
五、教育改革问题性质的再认识
(一)改革方略的整体性(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思考中国基础教育)
(二)改革价值的基础性(培养合格的公民、专门人才、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改革机制的转型性(由过去以计划经济、行政力量为主导的发展机制转向当今的灵活开放、多元协调和全面系统的发展机制)
关涉教育改革的六大类相关产业:投资办学;与中国学生出国相关的系列市场; 收取高额会务费、买卖入场卷的的论坛和中小学的“教学大奖赛”;以教育科研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名所进行的名利交易;宣传媒体和出版行业为主的盈利行为;久禁难止的正规学校乱收费
因此应当通过教育立法规范教育市场机制
(四)改革问题的复杂性
第四节中国基础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性
一、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旨在促进人的充分发展
三、中国基础教育的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事件
(二)改革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博弈过程:改革中有动因也有阻力,有得到也有失去
(三)改革是一个新文化不断生成的过 第一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的演化历程 第一章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
第一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缘起与突破点(1977-1984)
一、背景
(一)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民族复兴
(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性教育改革浪潮
二、教育改革的缘起
三、突破点: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恢复职称评定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启动的价值
一、实践意义
1、“破冰”与除弊(去除文化大革命的流弊、冲破思想的禁锢)
2、立序与奠基
3、更新与重建
二、理论意义
第二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演化过程
第一节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1985-1996)
一、社会改革开放要求改革传统教育
二、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与核心任务
基本矛盾:
1、在教育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存在过度管理和管理缺位的问题;
2、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不够;
3、在教育结构上,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合格的师资和必要的设备严重缺乏
任务: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的进行改革
1、改革管理体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2、调整教育结构,相应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
3、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三、教育改革的基本措施与进展
1、通过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保障基础交友改革的实施并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推进以下放管理权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改革
3、加大经济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4、建设一支数量足够、合格二稳定的师资队伍
5、加强德育工作
四、成效及意义、问题与不足
问题与不足:
1、基础教育经费十分短缺
2、社会需求庞大,基础教育供给不足
3、“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学校还相当普遍
4、没有对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
5、在改革思路与保障措施上也存在不足 第二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1997-200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教育面临新挑战
机遇:
1、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
2、新的经济形势必然引起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价值体系的重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提升,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改 革提供思路和样板
二、教育改革重心与任务的变化
三、改革推进的策略与路径
1、学制方面
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主要针对农村义务教育不落实、师资缺乏等 问题。
3、推行素质教育
4、完善教师教育体制(师范院校等等)
5、在办学体制上,明确了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非义务教育鼓励社会 力量办学的区分性政策
四、成效、意义与问题
(一)基本成效及意义
1、“两基”工作成就巨大,全民受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2、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打响素质教育的攻坚战
3、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为素质教育搭建现代化平台
4、教师待遇和地位显著提高,教书队伍建设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对素质教育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2、素质教育的推进尚存在巨大的梯度差距、区域差异和学段负相关 梯度:东西;区域:城乡;学段负相关:指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段越高,素质教育开展的积极性和时效性越低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 性变化(素质教育往往被当做思想或口号来对待)
第三节 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2004至今)
一、构建和谐社会向教育提出新需求
二、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指向
三、初步成效及意义、问题与展望
问题:
1、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巨大,实现真正均衡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免费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起点公平”实现之后的“过程公平”更加关 键。
3、衡量基础教育质量的科学合理标准欠缺,合格学生、学校的评价标准亟 待确立(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映教育质量的标准)致力于“均衡”的目的是实现“优质”,即通过内涵式发展的努力来提升 教育质量
4、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二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重大问题评析
第三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构成与关系评析
第一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的生成条件极其特点
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条件
(一)在教育管理制度从上到下的改革过程张,形成了中央、地方政府和学校三级管理主体,政府、学校、社区、学生及家长五类主体共同管理的格局
(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转移,改变过去正度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化
(三)从宏观向微观渗透,由过去教育改革关注“变事”,逐步转变为“变人”与“变事”并经,多元教育主体的力量得以彰显
二、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基本特点
(一)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教育主体由以前的投入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角色同一逐渐走向三类角色的分离
(二)教育主体职能转变过程中,在传统角色分化的同时生成了新的角色与职能
(三)教育供给主体与教育利益主体之间由基本重合向相对分离转变 第二节当前几类教育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教育主体:决策主体、办学主体、利益主体、行为主体
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 行政性的“决策主体”:国家地方两级政府 非行政性的“决策参与主体”:社会投资人、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学校实践人员
(二)各类教育主题的发展状态
1、国家决策主体:存在相关领域专业支撑不足
2、地方决策主体:缺乏独立思考,“照着上面说的做”
3、社会决策参与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二、教育办学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办学主体:政府(公共基础教育办学的主体)、社会和个人(民办学校)
(二)各类教育办学主体的发展状体 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我国教育经费增长虽然较快,但与现实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边远山区
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较为缓慢,政府投入明显偏低,并且偏向高等教育
3、社会团体、家庭、企业、个人对教育投资的作用未能突出表现
4、缺少调动民间资源的有效措施
三、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利益主体指享受教育改革的主要受益者
1、政府: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等等的居民
2、社会利益主体:
①对教育人才的直接需求者: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 ②视教育为产业的教育市场中的获利者:如教材出版社
3、学生及家庭:改革需要考虑的最根本的利益群体
4、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直接的经济和机会利益;间接的个人发展
5、参与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内在的专业成就利益;外在的物质性利益
(二)各教育利益主体的关系及其发展状态
衡量利益主体在博弈关系中合理性的一个基本点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及运作方式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四、教育行为主题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教育行为主体: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框架内,获得相应的教育从业资格,实施教育行为的人。
(一)领导行为主体:指在基础教育中承担领导职能、实施领导行为的部门和个人。
(二)学校管理人员:校长,学校中层管理干部
(三)教师
第三节当前教育主体的发杂关系及改革建议
一、教育改革中政府、社会、学校三类主体的复杂关系
二、改革建议
(一)进一步将政府职能向“有限责任”转换,并划清各类教育主体的职责范围
(二)校长角色需要从“政策执行者”进一步向“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与创造性实施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转变
第四章基础教育宏观决策评析
第一节教育价值理念的转变:在继承与发展之间
一、教育方针的转变: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二、教育目的的转变:在社会与个人之间
三、教育改革取向的转变:在效率与公平之间 第二节教育管理体制:在集权与分权之间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
三、“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集权分权之间求得平衡)
第三节办学体制改革:在政府与社会之间(谁来办学、谁来投资等问题)
一、政治因素与教育的国家化
二、经济因素与教育的市场化
三、社会因素与教育的选择性
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谁来办学”,而是要看“办学为谁”、“为何办学” 第四节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在教育与经济之间
一、“条块为主、块块结合”体制 “条块结合”:指财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分别给个地方、各部门核定教育经费控制指标
“块块结合”:指在财政部门下达的教育经费控制指标内,各地方政府仍有权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动用预备费,甚至对预算中的类、款、项进行统筹安排。
二、“分级管理、以乡为主”体制
三、“以县为主”体制
20世纪90年代。由于教育财政责任过度下放,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由乡政府和农民承担教育财政的责任,结果造成全国大面积教师工资等经费短缺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提出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县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
第五章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推进策略
第一节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策划、政策调控与推进方式、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
(一)国家层面进行改革与发展策划的主要方式
1、日常化工作推进的策划方式
2、专题专项式推进的策划方式
(二)国家策划的科学化与民族化意识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进行重大策划的过程中,通常要采用大范围调查研究方式
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调控
(一)政策配套
1、政策文本的配套:指一个改革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先后配套
2、执行系列中的政策配套:指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一级提出的决定、纲要、行动计划,而省一级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实施办法,这体现了部门层次上下配套
3、政策与法律之间配套:如果说法律体现的是的“一般性”要求,那政策往往体现的是“特殊性”、“政策倾斜”
4、策略与保障之间的配套:
(二)程序公正:决策中,按照“三案”的要求进行,预案前充分了解各方的意见。
三、国家层面的推进方式与改革策略
(一)推进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
(二)改革策略(如何成事的策划和谋略,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而非“干什么”,总在明确或基本明确了要干什么的目标与任务后才被提出)
第二节区域层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区域改革的合理定位
(一)对定位之合理性的认识
1、指在整个社会发展事业格局中,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定位
2、指区域的地方政府自身确立在中央政府与基层教育机构之间的地位与责任
3、指明确本区域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版图”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
(二)区域定位的实践与思考
1、对区域定位的把握与分析 ①我国教育发展非均衡状况的区域表现:
A东部:多种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共存,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国际化与本土化,区域内差异凸显。
B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发展呈现塌陷之势,教育的基础条件薄弱
C西部地区:经济总体上欠发达,多民族文化交融与冲突,而高密度的国际援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理想与现实、观念与行动之间落差加大。
②不同地区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不同的思路、经验与对策
A东部:内涵式发展、追求教育上的优质
B中部:通过政策平抑“片追”势头、大量选派优秀教师培训农村教师或支教等举措,也营造出一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氛围并取得一定实效
C西部:大量引进国际援助对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进行“地毯式”密集培训以及改进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发展计划等措施
③发展中的问题
A东部:如何巩固和发展“以强带弱”的成效与经验,将发展差异转化为发展资源
B中部:如何真正解决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水平的差异,真正走出“片追”的价值误区
C西部:经济脱贫如何迅速的转化为教育脱贫?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仅不被“化掉”反而彰显其时代价值?外援撤后如何实现自主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定位的区域改革实践
3、基于差异调研的政策选择(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一个区域内部的差异)需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双二元”体制
二、中央、地方、基层的改革合力
三者形成合力的关键在于:每一层面都要尽到自己该进的责任,同时对上一层面要创造性的推进实施,对下一层面则要权利支持。如国家正度这一层面,不仅要有周密的宏观决策与策划,而且要为地方和基层的改革与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区域政府这一层面,既要考虑如何落实国家政府的战略任务,又要考虑如何向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学校这一层面,则要考虑如何为区域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第三节学校改革的推进策略与可持续发展
一、确立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自主权
学校改革与发展实现自主的这两个条件是学校主体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当学校获得了自主办学的权利空间,则顺理成章的有了改革和发展的自主权
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
(一)认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核心要素是学校主体自主发展的愿望、主体自主决策、主动策划的能力
(二)在不断的更新性改革中形成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1、从学校发展规划的运作和管理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改革入手,探索“管理中心下移、改革全面推进”的运行机制
2、学校内部组织机构重组后引出职能转换与功能整合的新话题
3、重心下移后组织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团队的活力
4、学校的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双向建构效应 ①学校内部制度建设以关注成人成事为基本导向、以动态生成为基本方式 ②基地学校的制度创新以决策、研究、责任和评价为基本内容 ③在关注制度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的相互促进 第六章基础教育系统改革评析
本章探讨的是中官层面基础教育系统的改革问题,是教育宏观决策的具体化。第一节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与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 教育系统与制度建设是国家佳教育系统的骨架
一、基础教育的制度建设
(一)教育机会均等取向下的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修订 ①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②重点校与重点班的取消
③不同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组织校长、教师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④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去、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二)基础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变化
1、教育制度建设从外在于个人,向注重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转变
2、教育制度的运行由传统上以国家行政权利为主,向以法律法规为主的形式转变
二、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恢复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是“抓两头”(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带中间”(中等教育)的中间路线为主。
三、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制结构性失衡引起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1、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2、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3、区域内教育结构的失衡(主要是涉及重点学校的制度)
4、阶层间的教育差异(社会弱势群体,如贫困生,流动人口子女)
5、教育制度内部结构的差异
①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上,我国政府过分偏重高等教育,而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收益率为25%左右,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为12%左右,因此以高等教育为投资中心显然是不合理的。②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对高等教育则应尽可能的拓展融资的多元渠道;③基础教育应保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而高等教育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依据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应当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二)自上而下、演绎式类推模式的局限问题
四、我国教育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
(一)以上下互动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制度供给模式,取代自上而下的教育制度供给模式
(二)正确认识均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教育均衡发展是底线,效率发展是宗旨 第二节课程观念与系统更新 一、三十年改革历程
(一)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1978-1985)
(二)学校课程权利分化与结构多样化(1986-1993)
课外活动、选修课属于课程权利的配置,前者给教师更大的课程组织权,后者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权
(三)新课程的孕育与展开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建设(1993-1998)
(四)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纵深发展(1999至今)推行教材多样化
二、基本成就
(一)课程体系建设系统初步形成
1、初步勾勒了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 基本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重建了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强调了综合性,加强了选择性,确保了均衡性)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3、促进我国课程走向地方适应性与管理民主化(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存)
4、激活教育系统各项制度的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改革工程的一部分,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教师专业化”的挑战,其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时间之间的转化者。
(二)新课程初步被教育界认同,并呈现可喜的变化
三、经验启示
(一)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课程政策不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对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限制或阻碍因素进行逐步的改革(我国的渐进式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发达城市的课程改革开始,扩展到全国等等;在改革方法上也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
(二)要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国外教育改革的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始后的2-3年,学校之间的改革效果开始产生差异。如果没有相应政策的支持,这种差异可能会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而加剧)
我国课程改革中存在两类明显的差距:
1、地区差异:乡村教师对课改的认识趋向是消极,对课程和教材的适应性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低于其他地区
2、学段差异:即中小学之间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性和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低
(三)课程评价体制改革要同步推进
我们有了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但是依然严重欠缺评价的技术支持
(四)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比如高考中考政策,学校效能,教育质量监测制度,问责制度,经费保障制度,高中学分制度等有严重缺位)
四、未来任务
(一)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保障系统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牵涉人、事、物各个方面的因素投入。
1、人:主要是做好我国教师教育工作,需要中小学甚至大学都能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培养新型教师
2、事:加强课程资源的制度建设
3、物:增加经费投入,提供课程改革的财政保障
(二)要加强评价体系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多层面、分工有序、相互协调的评价检测体系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质量评价基本上等同于考试,评价的组织和管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尤其是教育质量检测体系的却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考试成为一切衡量的唯一手段
2、考试管理非常混乱,各钟利益集团假借各种质量检测名义进行各种缺乏科学性的考试,如学奥数之风
3、结果公布不科学,考试功能异化,造成学校之间的恶性攀比,非理性竞争。
因此。国家应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检测体系 第三节教师教育系统改革
一、两大阶段(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教育系统的改革,可分为师范教育时代和教师教育时代)
(一)独立建制型师范教育体系的恢复与调整阶段(1977-1998)
(二)多元化、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化建设阶段(1999-2004)
二、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体制改的的整体趋势
(一)职前教师教育体制:从封闭型、独立型的“单轨三级制”向开放型的“双轨两级制”培养体系转变
(二)职前、职后教师培训体系的一体化与多元化
三、我国教师教育未来改革的重点
(一)农村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建设是重点
(二)质量保障的层级化与体系化建设是重点
第四节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基础教育发展的关机在于科学的评价制度)
一、教育评价系统的变迁
(一)同一招生考试:重建教育公平的基本杠杆(20世纪70年代)
(二)科学化教育评价制度建设的自觉追求(1977-1990)
(三)多种途径构建评价体系,引导“素质教育”的实施(1985-2000)
这一阶段教育评价制度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的多样化尝试性建构。
(四)中国特色教育评价体系意向的提出(2001至今)
在前一阶段,我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主要是向国际社会学系和修正应试教育,但改变应试教育状况的成效不大。
二、基本成就
1、在评价主体上,随着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校关系也开始调整,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2、教育评价范围逐步扩大,教育评价结果的合理反馈愈来愈受到重视(范围从学生到教师、管理工作、学科专业、学办水平等)
未来中国教育评价的范围将逐渐扩大到“一切教育和教育一切”
3、评价功能上,在发挥鉴定功能的同时,日益注重发展和决策功能 鉴定功能:按评价结果排名次、分档次,来发放教育经费等等,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 现在的教育评价更加注重发展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4、教育评价机构和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5、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注重运用现代科学(定量定性相结合)
三、未来方向
(一)正确处理标准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学校主体参与和外部利益相关人的多元参与相结合)
(二)正确认识教育评价与学校教育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育评价到底应该是管理的抓手和“指挥棒”,还是教育质量内部的质量保障手段和措施,或者是保障和改进教育质量的绩效转本研究与专业服务?
第七章基础教育学校改革评析 第一节学校三十年改革思想突破
一、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向:专业立校
二、学校办学战略的突破:优者优先—在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时候,让一部分学校优先发展起来,既可以为“后发学校”提供标杆,也能保证国家优秀人才不会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而被耽误。
三、学校办学标准的提升:教育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素质教育等等
四、学校办学价值观的转换:均衡发展,全面育人—长期以来,学校办学的价值观就是“多出人才与快出人才”,存在很大的弊端
第二节学校管理改革
一、校长负责制的确立与完善—校长由政府委派,直接对人民负责,学校一切问题校长有最后决定权。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
二、学校内部组织架构的变迁
三、学校人事管理推进聘任制
四、学校教学管理专业水平提升—为了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不断推出专业化的制度予以保障,其中教师职称制度、结构工资制度和学校绩效奖励制度最为重要
五、徐晓与社会互动的增强—学习型社会
六、学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趋势:
1、学校法人地位与办学自主权逐步形成2、校长与学校的关系,完成了从家庭中的“家长”向民主管理中的“班长”再向学校法人代表的三种转换,使得学校管理更加民主与科学
3、在教师管理中,更多的强调了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专业权力与责任,解除了教师与学校,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生依附关系
4、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学校教育质量,采用的制度与方法更加丰富 问题:
1、学校内部权力结构中,行政权威过强,专业权威过弱
2、学校管理重心靠上,掌握管理决策权的人离管理问题较远,离管理问题最近的人掌握的决策权较小
3、学校教师间的竞争在加剧,教师间的合作越来越少,整体提升教育效率的机制也少了。
第三节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改革深化
一、学校教学价值观的更新
1、教师活动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价值得以进一步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社会共有精神文化财富的个性化与创生性的占有这一任务受到关注
3、教学价值观的多层次体系逐步清晰化
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探索与更新
三、学校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发展
具体到教学评价改革上,逐步体现出以下特征:
1、教学评价内容的变化—从知识掌握到关注道德品质、能力发展
2、教学评价主题的多元化—对学生评价方面,在传统的教师评价、教育行政部门 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评价的内容;对教师教学评价也增加了教师自评; 家长、社会参与教学评价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3、教学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性—教学评价不仅需要有诊断的功能,而且还需要有促进发展、引导改革的功能
4、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拓展 第四节学校德育模式的变化
一、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变迁
二、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变迁
1、课程目标:课改之前的课程大纲重道德知识、轻视道德情感,而新标准将学生的 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品德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更多的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
2、课程内容:课改前的课程内容更多的是社会性功能取向,表现为成人化和教条化,课改后内容设计将儿童生活放在首位
3、教材与教学:教材只是“信息的载体”,减少教材对教师的约束
4、评价标准:注重发展性评价
三、学校德育管理改革
第五节发展趋势:学校教育的整体转型
一、价值提升
二、重心下降—教育教学层面、学校层面、行政系统层面
三、结构开放
四、过程互动
五、动力内化—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促进教师个体改革动力内化,校长等管理干部的改革动力内化
第八章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借鉴与本土探索 第一节教育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一、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
二、教育平等思想与教育公平的追求
教育平等思想对教育公平官的影响上集中体现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横向维度表现为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纵向维度上表现为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
三、终身教育思潮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一、教育民主与各国教育管理改革经验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前者是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的教育改造成民主的教育
二、管理从集权走向分权
三、现代学校制度的探讨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管理系统集权和分权的问题
四、学校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是一项强调教育管理重心下移,把中小学作为决策主体,通过将重要决策权从州、县、地方学区转移到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改进策略。核心是学校自主与共同决策,共同决策主要是指教师、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的各项决策
第三节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
一、影响基础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主要思想
(一)教育创新(创新的含义比发明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潜在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另一种解释: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创新与学习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
(二)全球化思潮—全球化带来的国际文化的理解
二、国外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的经验
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改革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教授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第四节结语
一个教育系统只有当它牢牢地扎根于本地的、地区的和民族的环境中去,才能以他的经验、思考能力尤其是以它的判断来丰富别国的遗产。然而,具体的确定各国教育系统的特性又得依仗国际合作。
第九章中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第一节做好战略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一、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关注点有三:一是不同区域之间;二是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三是不同群体之间,特别是弱势群体。
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当合理配置资源:一是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坚决杜绝偏重“重点校”的偏向;三是加强对基础教育经费拨付、使用情况监督管理,以及对中小学生办学质量的检测评估。
二、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
1、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需要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使命,在此基 础上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普遍提升公民素质
2、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改革主体认清当 代中国社会与教育改革的意义
3、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还包括对来自各方的多种 形式的资源和支持进行合理配置以优化利用—即善于争取资源,也可以有效利用
4、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最终要落实在各种具体工程部分的发展改革上。如文化的培育、组织改革、制度创新、运行机制的创建、管理体制的更新等
三、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与全面提升
1、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在对学校规模不作大的扩张的前提下,挖掘内部潜力,通过 合理的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与调整,使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达到最大的利用率
2、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应克服的问题: ①“外动内不动”;②“心动行不动”;③“上动下不动”
3、克服上述三种现象:
①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回归本位,将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
②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还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宏观监控、评估 和政策支持
四、制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远规划——改革的成效往往需要长时才能显现出来 第二节重构培养目标,促进个人终身发展与人生幸福
一、培育基础性学力
1、更多的着力于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培育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从被动的接 受者向主动学习、自主选择的学习主体转换
2、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多维、多向学习能力,包括工作、生活、与大自然的接触中 学习,与他人合作中的学习,以及通过反思来实现的自我学习
3、应着力培养学生选择、重组、创造性转换信息的能力。在庞大的信息化时代,学 生应学会对信息的重组,才能防止淹没砸信息中
二、唤醒生命自觉
1、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意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策划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建立起清醒的自我意识,他是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理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以及元认知的综合性体现
三、提升生存智慧
1、要培养学生从容大度的襟怀,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2、教育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理解人性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共同性
3、培养学生学会体验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 第三节深化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一、合理的吸收教育研究成果,实现科学决策
1、避免单存依靠经验判断、个人意志决策的误区,将决策建立在充分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
2、促进教育研究与教育决策的有效沟通,一方面需要教育决策主体对学术研究之于 决策价值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实现教育研究与决策的有效沟通,还需要双 方实现立场的转换
二、借助学术研究力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深入 学术研究力量的参与:
1、有可能帮助实践主体发现有价值的新质,并给予及早培育
2、有可能帮助实践主体剖析实践行为背后隐藏的诸多观念误区,促进教育实践主体 的觉醒,从而改变原有的观念和行为
3、通过理论因素的渗透,改变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参照系
三、加强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力和贡献率
1、确立明晰的学科立场,加固教育的生存根基—深刻的了解本学科的过去现在未来
2、密切关注现实教育问题,创生出有解释力和影响力的教育理论,真正发挥教育学 科对基础教育的价值
3、教育学者要有自觉的转化意识,促进学术研究成果向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等领域转化。这是学术“介入”现实、发挥其现实影响力的途径
第十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法论探究 第一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预设 预设是一切改革策划的出发点
一、以对人的理想图景的描绘和培养目标的重新设定为前提
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每个时代的教育改革者都需要以 袭击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它既是教育改革的理论前提,也是其实践前提。
(一)从“无生命立场”转向“生命立场”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 活动,是以人为本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二)从“生命立场”深化到“具体个人”的立场
进入21世纪后,先后出现了人的生存、日常生活、生境、具体个人、生活实践 等一系列相关概念。这是直接针对以往教育和教育学研究中对个体形成的忽视 和抽象化讨论现象,揭示教育实践的具体性独特性与“具体个人”成长的关系
(三)从“具体个人”拓展到“主动、健康发展”
“新基础教育改革”阶段,学生的健康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事态和更多的新 难题,提出将学生个体健康,尤其是精神和心理健康以及思想品德和社会性的 健康,作为教育价值的核心内涵之一
(四)从“主动、健康发展”推进到“培育生命自觉”
一个人如果既能看到生境对自我的限制,也能在生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发展之 道,避免以对生境的顺应或报原来替代对生境的主动改造,又能自觉意识到作 为一个社会的人还应称道的社会责任、积极改变现状和寻找理想发展空间。
二、以知识性质的理解与预设为前提
知识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是无法分离的,因而,我们关于知识和认识方面可能存在 的许多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教育者如何思考与行动将有重大影响
(一)知识性质的预设成为教育改革的起点
“什么样的知识最有教育价值?”教育改革应打破对知识性质和知识运用的传 统预设,树立新的预设开始。
(二)当代知识创新或增长的特征成为学生素养的重建起点
从知识性质的预设出发,教育改革者对学生的关注就具有了“知识视角”。由此 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课程知识教育价值之一。
1、知识观更新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当代知识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本质观;多维、互补的知识价值观;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合作建构的知识获得观。以此为核心和前提,基础教育改革应认真处理好知识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2、知识创新与知识生产者素质的关系
①知识增长方式已从积累式的增长转变为批判式的增长—这要求知识生产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理性意识以及对于不寻常现象的高度敏感性
②知识的增长不只是分科式的,且出现了综合式增长,新的知识大量来源于跨学科的研究,传统学科界限趋向模糊—这要求知识生产者拓展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学会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同工作
③知识的增长已经从不确定性的增长转变为不确定性的增长。所有的新知识都必须向进一步的批判开放—知识生产者必须放弃本质主义的心态,接受知识的多样性和可错性,培植一种在认识论上的宽容和对话意识
三、以改革性质的批判为预设
对改革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改革策略和步骤和精准性,有助于改革过程少入误区,逐步深化
第二节国外教育理论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适切性问题
一、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适切性
构成理论核心的基本理念是否适合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是应该加以考量的首要问 题
例如“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核心点是正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不同的潜能,对 我国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并不可能成为直接和整体意义上 指导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对于这一点是要清醒认识的
二、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适切性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改革目标中,有一些与“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追 求相一致,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教学改革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管理上,期望通过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课程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课程管理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2、教学改革目标: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三方面。教学理念上,要树立起尊重与平等的理念,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形式上,提倡自主学习,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独立研究学习。
三、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文化传统的适切性 第三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类型分析
对中国基础教育基本单位的划分与厘定,以及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层次区分,存 在不同的视角或立足点
二、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同单位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一)社会生态与教育改革关系
社会是教育改革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教育能否与社会形成和谐互动的关系
1、关系演变过程:在当代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关社会与教育关系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三种观点——社会决定论、相互影响轮、双向生态建构论
2、社会与教育会为生态
我们应把教育当做整个社会的基础,视它为与社会经济命脉一样重要且不能 相互替代的社会精神命脉与人源命脉。全社会及其任何一个子系统都有教育 基础问题,都有与自身系统发展的教育问题和支持学校教育系统发展的责任 与义务。要做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形成终身教育思潮
3、中国语境内社会与教育关系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社会生态建设和教育生态发展改革的关系,一旦进入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这一特殊语境,就会呈现出自身的特殊困难和障碍 ①教育经费的落实和办学物质条件的保证。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政策导向上的某些偏差,培养了学校为筹措经费而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的各种形态的市场商业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公益性提出了挑战
②社会生态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只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道德和价值观念有关。③教育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价值取向,与社会各相关阶层之间也讯在着矛盾冲突的一面。外部环境对教育的需求常表现在短期、可见利益上。如大学生立即可用,中小学生考上好的高一级学校等等。
④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进入攻坚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儿童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等等。
4、解决中国式问题的思考策略
①教育改革与社会生态建设是相关、但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两个领域的任务。②在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共变中的系统与环境双向关系
共变:是指社会、教育都面临着转型性改革任务,人不是社会转型已基本完成、教育只需做适应新环境的努力。两者都面临着内部改革和双向适应。③期望社会改革提供充足条件后再深入开展教育内涵改革是不现实的 A从社会角度看:一是教育改革的需求做出长期短期的区别,即追求短期利益又不损害教育的持续发展;二是主动改善与教育事业直接相关的社会状态
B从教育系统的角度看:一方面调整消极的心态,另一方面,教育系统与社会生态的良好关系的形成,还需要教育系统通过明智的选择、积极的内化和争取才能实现。简单的“随动”和照单全收显然无济于事
(二)宏观教育改革与微观学校改革的关系
1、宏观教育改革与微观教育改革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①问题:教育宏观改革如何为学校改革创造良好的生境,学校改革与教育宏观改乃至整个社会如何形成良性互动
②目前状态:社会一方面对学校教育本身不满,普遍认为学校教育改革花样变得很多,但应试、负担、学生素质等为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社会与教育相关的不同主体又受自己的直接利益支配,做着实际上加剧应试、加重学生辅导、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实事”
2、教育改革中的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关系性质
宏观改革是指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涉及教育方针、政策、体制、机制、制度、法律等一系列关系到教育系统整体性的改革,是以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区域为基本单位的教育改革;微观改革主要是各级各类的一所所具体学校。
3、解决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策略要求
①决策者必须有新的思想方法,即研究复杂、变化过程的思想方法;有共变的过程、多元相互作用的实现中,把我情势、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的能力;在整体结构和改革过程中将不同因素不断应势地重组、转换的意识与能力。
②改革核心是理想向现实的转化
(三)改革生境与改革主体发展的关系
1、改革生境的内涵及其对改革主体的发展价值 ①生境的特点:前在性;过程性;建构性;复杂性;育人性 改革生境对主体的挑战:
①对改革主体身份、角色和人格的挑战和重建
改革主体将什么样的身份和角色置身于改革生境之中?改革实践证明,真正有效的改革,往往先从改变改革主体的身份角色开始。
②对改革主体能力的挑战
A形成具体综合的思维方式
B形成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
C形成基于现实而自主自觉的思维方式
2、改革主体对改革生境的适应与改造 ①转变心态
②形成改革自觉,将参与改革转化为自身的生存方式
三、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基本单位间的关系特征 “学校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子核”,是联结所有改革基本单位的中介和枢纽。以此观点为基础,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不同单位构成的关系体,主要存在着如下特征:
(一)“互为生境”的关系—双方构成彼此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具体综合”的关系
教育改革各部分之间尚缺整合,更缺乏力量积聚与辐射。基础教育改革需要教 育价值取向、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版给予学校活动、学校管理等不同构成 之间的协同发展,需要各构成之间形成相互强化、共同发展的新状态。
(三)“协作发展”的关系
虽然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同基本单位的内涵、职责、任务和机制不同,但在服务 于“教育改革”这一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彼此之间必须形成协作发展关系
(四)“良性互动”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系列教育问题,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等 第四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维方式
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思维方式误区
1、割裂式的思维——例如割裂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割裂教与学的关系
2、二元对立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由割裂思维方式而来,其特征是将割裂后的不 同要素对立起来,如效率与公平问题、理性与非理性等等
3、演绎式思维——这一思维方式的特征是从适用于一个系统的概念、范畴和方法,直接推导延伸到特殊的情境之中,这在现实中就存在照搬照抄
4、点式思维——指改革往往只注重一个点
5、结果式思维——习惯只关注结果忽略过程
二、在思维方式转型中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在反思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造成的不利影响的过程中,改革主体通过 改革实践和思考,逐渐确立了一些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特点和需要的新型思维方式
1、关系思维
2、整体综合型思维
3、复杂性思维方式
三、综合运用不同思维方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第三篇:《机械基础》第三章 轴系零部件
《机械基础》教案
第三章 轴系零部件
一、教 案
【教学要求】
1、了解轴的分类、结构和用途;
2、掌握轴上零件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的目的及常用方法;
3、了解转轴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4、了解键连接的功用和分类;
5、熟悉键连接、销连接的结构与分类;
6、了解各种键与销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7、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特点、代号及应用,轴承的安装、密封和润滑;
8、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功用、类型、特点及应用。【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轴向和周向固定,掌握其目的和常用的方法,了解轴的分类、结构和用途;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特点、代号及应用,轴承的安装、密封和润滑;熟悉键连接的结构与分类。【学习概要】
1、轴的用途和分类。
2、转轴的结构。
3、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
4、熟悉键连接、销连接的结构与分类。
5、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特点、代号及应用,轴承的安装、密封和润滑。
6、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功用、类型、特点及应用。
第一节 轴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轴上零件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的目的及常用方法。
2、了解轴的分类、结构和用途
《机械基础》教案
4、结构工艺性——轴的结构形式应便于加工、便于轴上零件的装配和便于使用维修,并且能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有关轴的工艺结构应注意问题:
轴的结构和形状应便于加工、装配和维修。
阶梯轴的直径应该是中间大,两端小,以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
轴端、轴颈与轴肩(或轴环)的过渡部位应有倒角或过渡圆角,并应尽可能使倒角大小一致和圆角半径相同,以便于加工。
轴上需要切制螺纹或进行磨削时,应有螺纹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当轴上有两个以上键槽时,槽宽应尽可能统一,并布置在同一直线上,以利加工。
【小结 】
1.轴的用途和分类。2.转轴的结构要求。
3.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与周向固定。4.轴的结构工艺性。
《机械基础》教案
键长L根据轮毂长度按标准查取(比轮毂长度短5~10mm)
C、普通平键的标记:
键型
键宽×键长
标准号 例:键16100 GB/T 1096-2003 表示键宽为16mm,键长为100mm的A型普通平键。(2)导向平键和滑键
特点:轮毂可在轴上沿轴向移动时可选用导向平键和滑键。 比普通平键长
紧定螺钉固定在键槽中 键与轮毂槽采用间隙配合 键上设有起键螺孔
滑键
特点:轮毂可在轴上沿轴向移动。
滑键固定在轮毂上 轮毂带动滑键作轴向移动 键长不受滑动距离限制
2、半圆键连接
工作面为键的两侧面,有较好的对中性 可在轴上键槽中摆动以适应轮毂上键槽斜度 适用于锥形轴与轮毂的连接
键槽对轴的强度削弱较大,只适用于轻载连接
3、花键连接
《机械基础》教案
第三节 轴承
【教学重难点】
1、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的结构、类型、特性、代号级应用;
2、滚动轴承的选用原则。【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主要以预习为主,辅助教师对知识点讲解达到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的目的。【教学内容】
一、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结构
滚动体形状
滚动体保持架
2、滚动轴承的类型
调心球轴承
调心滚子轴承
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双列深沟球轴承
推力球轴承
深沟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内圈内圈 保持架 外圈 滚动体 外圈
《机械基础》教案
圆柱滚子轴承
3、滚动轴承的代号(1)基本代号 表示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尺寸。
轴承类型代号
尺寸系列代号
内径代号 轴承类型代号
尺寸系列代号:
由两位数字组成,前一位数字为宽(高)度系列代号,后一位数字为直径系列代号。
宽(高)度系列代号:表示内、外径相同而宽(高)度不同的轴承系列。
宽度系列示 直径系列代号:表示内径相同而具有不同外径的轴承系列。
对于向心轴承用宽度系列代号,代号有8、0、1、2、3、4、5和6,宽度尺寸依次递增;对于推力轴承用高度系列代号,代号有7、9、1和2,高度尺寸依次递增。
直径系列代号有7、8、9、0、1、2、3、4和5,其外径尺寸按序由小到大排列。
《机械基础》教案
脂润滑
油润滑
固体润滑
密封目的:防止灰尘、水份、杂质等侵入轴承和阻止润滑剂的流失。
二、滑动轴承
1、滑动轴承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径向滑动轴承(承受径向载荷)
止推滑动轴承(承受轴向载荷)
径向止推滑动轴承(承受径向载荷和轴线载荷)
优点:运转平稳可靠,径向尺寸小,承载能力大,抗冲击能力强,能获得很高的旋转精度,可实现液体润滑以及能在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由轴承座、轴瓦和轴套组成。
2、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常用材料 失效形式: 磨损 胶合 疲劳脱落
腐蚀
要求轴瓦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较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抗胶合性,良好的跑合性。常用材料:铸铁 小结 :
1.轴承的功用及分类。
2.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3.滚动轴承的代号。4.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5.滚动轴承的密封。
6.滑动轴承的类型、结构、特点及润滑。7.轴瓦的结构。铜合金
轴承合金
非金属材料
0
第四篇:现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甘肃现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甘肃能否抓住机遇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发展现代物流是关键。为此,甘肃要打破原有物流格局,建成功能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信息技术平台和政策平台,培植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和人才队伍,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覆盖全省、辐射西北地区的多层次、多功能、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把甘肃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 甘肃物流状况 甘肃现代物流
在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整个经济结构都需要根本性的调整。其中,现代物流是调整产业结构、激发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甘肃能否借助开发大西北的平台,顺应经济一体化趋势,实现“十一五”计划,腾飞甘肃经济,发展甘肃现代物流是关键。但物流业这几年我们一直尝试着“东施效颦”。物流有着鲜明的个性化,不能生搬硬套向国外学习,作为大西北开发区的甘肃,物流必须是建立在甘肃本土化的现代物流。所以有必要分析甘肃的产业结构与物流状况。甘肃产业环境与物流
物流的发展,可以起到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的作用,可以发现现实产业布局的问题并予以反馈,但是,更加重要的是,物流必须适应国情,必须在现实条件下努力做好自已的工作。所以生产产业地理,是物流的一个重要条件。
从全国的产业布局看可分为四类物流产业环境:农业环境;原、材、燃料工业环境;装备工业环境;轻工业环境。甘肃省拥有河西走廊的粮食作物及其地产特产农产品、敦煌的长绒棉及其产品、甘南地区的畜牧业产品等农业产品;酒钢等地区的钢铁及有色金属产品、靖远的煤炭、兰炼兰化的化工产品、兰州平板玻璃厂的建材制品、长庆油田石油工业制品等原、材、燃料工业产品;兰通厂的机械制造产品等装备工业产品;三毛纺织制品及其原料运输、张掖地区的酒制品、兰州卷烟厂及其所属厂的烟制品、佛慈制药厂及其他在兰投资制药厂药品、以及各大小在兰投资建厂生产的家电产品等轻工业产品。可见,四大产业布局分布全省各地,甘肃物流内容丰富、地域广泛,且对物流需求都很大,技术要求高、物流质量难度大且多样等。
甘肃的现代物流具有如下特征:行业多元化、功能集成化、运营信息化、手段技术化、管理科学化、设施自动化、服务个性化、合作紧密化、范围全球化。而甘肃的物流现状却不容乐观,须加以分析,做现实的调整。
甘肃物流现状
根据调查分析,甘肃物流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是以原甘肃省商业、物资、外贸粮食等系统内仓储分拨为主的物流服务企业;二是以铁路运输部门为主,开办的三产物流企业;
三是以全省交通运输和航空运输部门所属企业与有关企业联合形成的物流配送企业,它们多为商业、物流、外贸、粮食等贸易或生产型企业,在甘肃物流市场上所占份额不算太大;
四是以私营、个人等形成的非专业物流零散业主,这是一个较大的甘肃物流队伍,在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甘肃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传统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特别是电子商务发展滞后,影响了甘肃省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按照目前的物流水平,一方面外省物流企业很有可能抢滩陇原,另一方面,根据中美WTO协议有关物流的承诺,我国将于3年内取消分销限制,外国商人可以分销进口产品和我国制造的产品。甘肃省物流企业的压力巨大,面临严峻挑战。
甘肃物流存在的问题
就甘肃省物流的现状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物流规模、物流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物流企业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体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对物流重视不够。全省大部分企业缺乏对企业内部物流业务进行主动整合重组的热情,企业管理模式和思想意识还没有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产、运、销一条龙的模式中转变过来。
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物流企业组织(包括传统的运输和仓储等流通企业和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缺乏必要的竞争力。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首先是观念上的不适应。传统的流通企业还缺少竞争意识以及市场需要、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其次是人才队伍的不适应。过去主要是从事简单的购销业务,营销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很不全面,具有信息、金融、管理、法律等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奇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设计与管理人才更是难予觅得;三是管理制度不适应。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无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十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物流行业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物流活动各环节分属于商贸、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多个管理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甘肃物流体系,管理体制比较分散,法规、政策、利益部门条块分割化,在物流规划、建设中难以科学、有效、统一地配置资源,管理和协凋难度较大。
物流中心无规模效益。据初步统计,全省90%的仓库、80%的铁路专用线、60%的运输车辆分散在商业、物资、粮食、供销、外贸五大系统的批发和零售企业里,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大而全、小而全”作坊式的经营方式,重复布点,重复投资,不是社会的合理分工,而是一种分散、低效率、高耗能的物流组织形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务流程跨行业、多元化的需要。同时还缺乏支持社会化配送中心动作的综合物流系统,难以满足现代化物流发展需要,难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物流作业效率不高。在货物运输设施和装备方面、铁路的货运重载、高速、自动化管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且区域布局不尽均衡;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合理分工关系,企业在同类货源上进行盲目竞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等等,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运输、储存、搬运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提高,对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的利用率方面影响较大。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一方面,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比较落后,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货物跟踪系统,甚至连最基本的条形码技术、物资采购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等物流软件的应用水平也比较低;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公众物流信息平台,造成服务与需求信息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共享、共用的目标。
发展甘肃现代物流的思考
针对甘肃的产业特征及其物流状况,应充分利用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中心的区位优势,发挥甘肃省有较好工业基础和交通枢纽的条件,在全省主要城市建成功能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和物流政策平台,培育一批大型骨干现代物流企业和人才队伍,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覆盖全省、辐射西北地区的多层次、多功能、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把甘肃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具体对策如下:
根据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物流结构。根据甘肃省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分为五个经济区:中部经济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和定西地区;河西经济区,包括金昌、嘉峪关、武威、张掖和酒泉五个地级城市;陇东经济区,包括平凉、庆阳两个地区;陇东南经济区,包括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民族经济区,包括临夏、甘南两个民族自治州。作为甘肃经济腾飞点——现代物流,应围绕各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并在城市数集中的地区,如兰州-白银地区、酒泉-嘉峪关-玉门地区,发挥城市群体的综合功能,形成点(城市)-轴开发格局。依托铁路、国道公路,加快沿线经济的发展,尽快形成物流、商流、信息流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
建立第三方物流模式。工业、商贸、运输、仓储等部门如何合理布局,如何有效连接,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整合以上几种类型物流企业的现有物流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增量资源浪费,共享物流规模效益;二是不论国有、民资、外资,要转变传统观念,改革传统的自我服务模式,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业务剥离和外包,建立第三方物流模式,同时必须注重培植龙头企业;三是将原分属于各公司企业的运营功能作为第三方物流的分支部门,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物流的共同化、合理化,积极推进综合配送和第三方配送;四是在资源整合和重组的基础上,要正确引导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和物流企业的服务供给。建立一批物流配送中心。高效畅通的物流配送体系对联结生产和消费,降低营销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加快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抓紧规划建设和完备大中型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构筑物流基础平台,使大型连锁企业统一采购、配送的比重分别达到100%和80%。在满足企业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建造对中小企业配送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
总之,重点打造以农资、建材、汽车等物资商品为主的西部生产资料物流园区和以东部市场群等生活资料为主的东部生活资料物流园区,以把握和应对经济
全球化的机会和制约。
积极进行物流的技术改造。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和支柱,特别是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资集散地等,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和经济发展要求,重新规划和构筑仓储、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一体化的物流系统,切忌“一哄而起”。从总体上看,甘肃省的物流仓储设施比较陈旧落后,物流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应当把新建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重组、挖潜相结合,以较小的投入和代价,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构筑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如果说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的建立是物流的基础格局,那么信息平台的建立将是物流经济有序运行的保证。为此要促进企业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如ERP、MRP等在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货物跟踪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在运输、仓储、分拣、装卸、加工、整理、配送、调度等方面,通过公众信息网络平台,联结信息技术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货主、用户与物流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和连通、综合调度,对物流各个环节及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避免空载、漏运等现象,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以物流电子网络信息化带动物流的现代化。
建立完善统一的政策体系。各经济区应建立物流行业领导机构,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合理分工,统一各种运输方式的装备标准,不断完善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废除不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法律规章;同时政府应设置综合信息部门,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制定有序竞争的法律法规,对各经济区进行全局的协调调度,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法制环境,以避免物流竞争的负面效应。培养、引进物流专门人才,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服务。物流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流的物流人才,难以建设一流的物流企业、打造一流的物流平台。甘肃现代物流的发展,迫切需要既懂物流、商流、又懂信息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是发挥甘肃物流“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动员各方力量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在高等院校设置“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培养高中级物流专业人才;另-方面,全省要开展统一的物流人才培训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训,尤其要加强物流企业、物流部门经理、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加大物流产业的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物流企业在甘肃发展物流业。我国加入WTO后,物流市场已开放,要积极引进、利用外资改造和重组甘肃原有的以仓储为主的传统物流企业,利用其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来促动甘肃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业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营造内外双重竞争环境,消除瓶颈环节,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跨地区、跨行业、统一的现代物流大市场。
努力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客户为中心展开物流。“随需而动”是对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要求,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要赢得更多的客户,就必须洞悉客户外包物流的主要原因,如降低物流成本,或强化核心业务,还是改善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等。另外还要了解客户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所考虑的一些主要因素,是首先注重行业与运营经验,或是注重品牌声誉,抑或是注重网络
覆盖率,还是注重较低的价格等。据此制定个性化的竞争策略,可在品牌经营、科技应用、网络运作、系统管理等方面,依照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和方法,成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区域或服务领域内形成一定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物流能力。
充分发挥甘肃“口岸物流”的作用。将甘肃打造成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提升通关速度,利用现代仓储和跨国公司区域配送等功能,形成集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国际货运代理于一体的供应链。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2.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江超群,董威.现代物流运营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第五篇:黄冈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黄冈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2010-01-06 20:40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31
1[摘 要] 黄冈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价值较高,在全国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的浪潮中,黄冈红色旅游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黄冈红色旅游开发较晚,因此在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对于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推动黄冈第三产业的发展,造福老区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黄冈 红色旅游 对策
红色旅游起源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红卫兵瞻仰革命圣地的热潮,它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999年江西省先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很快被社会认同,2004年1月在郑州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由江西发起,上海.北京.福建.河北.广东.陕西六省市共同参与,签订了《七省市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2004年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纲要》,标志着发展红色旅游正式成为国家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2007年,全国红色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亿元,3年来红色旅游游客累计超过4亿人次,目前,全国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7万人,间接就业人数143万人,红色旅游正越来越大的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黄冈红色旅游开发的现状
黄冈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40多万黄冈人民为革命牺牲了生命。土地革命时期,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建立了革命政权,成为当的重要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方面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在此成立,解放战争时期,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由守到攻的序幕,留下了以红安七里坪,刘邓大军高堂铺战斗指挥所为代表的一大批珍贵的革命遗址和遗迹,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潭秋、董必武、包惠僧三位中共一大代表,诞生了200多名开国将帅,其中红安有“两百个将军一个故乡”的美称,1989年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军事家中,黄冈就有林彪,王树声和李先念三人。
在2005年确立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黄冈就有麻城市烈士陵园、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英山县英山革命烈士陵园、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入选,黄冈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线,黄冈就有麻城和红安名列其中。
由于黄冈经济较为落后,全市现有五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红色旅游,将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将红色资源与黄冈丰富的人文资源,生态环境,宗教资源,民俗结合起来进行旅游开发,对于促进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带动黄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井冈山,延安,韶山等革命圣地而言,黄冈红色旅游的开发起步较晚,2004年10月,时任湖北省省长的罗清泉同志在罗田县主持召开大别山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至此,黄冈红色旅游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
黄冈红色旅游开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习和借鉴了井冈山发展红色旅游的经验,先后和安徽、河南以及延安、广安开展了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和横向交流,加强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的结合,编制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黄冈大别山旅游事业发展专
项规划》,努力建设中国旅游先进城市,在《黄冈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对红色旅游的线路的改造,景点的开发,旅行社和旅游饭店的建设,旅游商品和旅游文化的扩展,以及红色旅游的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必将为黄冈打造红色旅游名牌,实现红色旅游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但由于黄冈红色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对红色旅游的认识不足,同时黄冈经济较为落后,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相对于延安,西柏坡等地较低,因此在红色旅游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和困难,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对于促进黄冈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带动黄冈经济发展,造福老区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黄冈红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景区建设落后
由于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红色景观是红色旅游的价值体现,其目的是为了使游客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从而身心受到愉悦和感染,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奋发努力的工作和学习,因此,红色旅游景区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对于红色旅游效果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黄冈经济比较落后,视野不够开阔,对红色旅游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认识不足,加之各相关部门缺少配合,因此出现了景区乱收费,陈列方式落后,缺少互动和体现型产品,解说枯燥,对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不力,缺少住宿和特色产品的诸多问题,长此发展下去,必将影响游客数量和消费意愿,必将导致景区的影响力下降,威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缺少协调合作
黄冈红色旅游开发缺少协调合作,主要是指红色旅游和其他旅游资源缺少联系,本地区和相关红色旅游景区资源缺少整合,黄冈所辖各县市红色旅游资源缺少合作,红色旅游各相关部门缺少共同服务的意识,由于黄冈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不是太高,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发展经验和商业运作不成熟,加之黄冈红色旅游与安徽,河南同属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与武汉,新县,信阳同属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客观上要求加强区域合作,如果各自为政,则容易造成恶性竞争和资源的重复浪费,由于黄冈红色旅游景点分布在其所辖的各个县市,而且红色旅游是一个综合各个方面的旅游活动,因此必须加强各县市合作,加强同武汉城市圈合作,加强各政府部门的合作。但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加之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阻挠,以及怎样建立领导机制还未确定,因此仍存在各部门不配合,各县市不合作,各省不通消息甚至抢夺资源的状况,如黄冈罗田和安徽金寨就在争夺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归属,不加强区域合作,将会形成服务不周到,景区之间恶性竞争,资源重复,单调,最终是每个景区都会受到损失。
3.不重视红色旅游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红色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促进老区经济发展,为老区人民造福,红色旅游当地的人民是红色旅游的推动力,也是红色旅游发展的目的,但是在黄冈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由于领导干部急功近利,缺乏以人为本的意识,法制不健全,没有长远规划等原因,不重视让当地人民参与到红色旅游中去,对当地人民缺少红色文化的宣传,很少给予他们在红色旅游中就业的机会,不注意提高他们对发展红色旅游的服务意识,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又破坏了当地的文化,造成环境污染,有的甚至由于扩建红色旅游区而与当地居民就征地补偿款造成纠纷,有的则由于红色旅游游客的增加造成当地物价和房价的上涨引起居民的不满,导致居民对红色旅游冷漠甚至发展对抗,这首先不合乎红色旅游的宗旨,不利于培养红色旅游的氛围和发展的源泉,不利于红色旅游的长久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4.红色旅游融资困难
红色旅游的开发是以资金为基础,虽然红色旅游追求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但只有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好,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才能吸引游客,才能发挥其社会效益,而红色
旅游的目的之一也是在开发中保护,而这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由于黄冈经济比较落后,加之红色旅游景点是事业编制,门票价格遵循薄利的原则,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拨款,缺乏红色旅游商业化运作经验,红色旅游开发时间较短,所以造成景区建设落后,旅游村次低,宣传手段单一,知名度低,如果不解决资金困难这一基础性的问题,那么黄冈红色旅游将会在全国红色旅游竞争激烈的今天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5.黄冈红色旅游缺少品牌和营销策略
品牌是红色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在红色旅游景区间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由之路。而营销则是如何发现,创造需求,如何推介自己,并使自己获得利润的学问。由于黄冈人才较少,红色旅游起步较晚,没有对红色旅游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际的调研,墨守成规,不进行创新,加之资金不足,因此只是用书籍,新闻简单进行介绍,而没有专门的红色旅游网站和利用电视剧、电影进行宣传,没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没有聘请专业的营销团队和专家学者进行红色旅游景点的营销和品牌的策划,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黄冈红色旅游无法形成固定的客源,无法形成低投入高利润的格局,无法在全国红色旅游中分的一席之地。
总之,黄冈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由于其没有把红色旅游当成一个系统的工程,没有坚持红色旅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没有正确认识红色旅游的作用,目的,意义,没有深入分析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红色旅游发展缺乏监督和法律保障,没有集思广益,以及受客观原因如经济较为落后,红色旅游起步较晚等原因造成的。只有找准了问题和困难的原因,才能为科学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三、解决黄冈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的问题的对策
黄冈开发红色旅游,要遵循社会效益优先,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的原则;要遵循以人为本,坚持法制的原则;要遵循长远规划,坚持创新的原则;要遵循发展是为了保护,保护促进发展的原则,这样才能促进黄冈红色旅游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资金不足的对策
资金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基础,资金不足将严重制约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要将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引进旅游公司经营红色旅游景区,建立联合招商投资的资本平台,同时认真进行市场细分,利用重大节日进行营销,以此来提高红色旅游收入。吸收国有,集体,社会资本进入,在税收,利润,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给予补助,贴息,小额贷款等金融支持。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扶持,招商引资建设一批高等级旅行社和旅游饭店,建立旅游文化娱乐公司,由此来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景区进行重要文物的修缮,要挖掘当地特色和文化,打造自己的品牌,来留住游客,达到提高收入,缓解资金不足的目的。
2.加强协调合作
在黄冈市内,对于各县市红色旅游资源缺乏联系的情况,可以建立黄冈市红色旅游协调小组,通过召集各有关县市的领导通过定期开会协商的办法解决,对于各部门缺乏联系,则可以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的办法,通过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和目标来加以解决,对于跨省的合作,则要通过省级联席会议和专线电话的方式解决,对于各种旅游资源缺乏整合,要求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开阔他们的视野,黄冈孕育了三代中国佛教禅宗祖师和毕,李时珍,李四光三位大科学家,是熊十力、黄侃、闻一多、胡风、王亚南等的故乡,黄州的赤壁由于苏东坡的“两赋一词”而被称为东坡赤壁,成为天下文人向往之地,黄冈特产有罗田板栗、英山茶叶、麻城老米酒、武穴酥糖、罗田茯苓、,麻城肉糕、福田河白菊,有各种各样独特的民俗,因此将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用特产吸引游客,用民俗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这样即提高了旅游的层次,体现了服务的特色,满足
了不同游客的需求,还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其就业
3.加强红色旅游品牌和营销
发展红色旅游,人才是保障,要在高校中建立旅游系,和高校开展合作,引进专门人才从事、品牌建设和营削策划,引进人才有利于开阔视野,促进红色旅游科学,跨越式的发展,要搞好人才的待遇,使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开展工作,奉献自己的智慧。
进行品牌建设要吸收发展红色旅游成功地区的经验,要以服务为着力点,要做好导游的培训,开展星级导游评选活动,要注意景点建设的细节,注意使红色旅游景区和其定位相适应,要大力开发体验型产品,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使战争场景再现,还可以开展听红军歌,走红军路,吃红军饭,请革命当事人现场说法,以增强红色旅游的感染力和趣味性。要抓住各种机会对外推介,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剧,电影,书籍,广播等媒介,树立“千里跃进,将军之乡”的品牌,吸引游客
4.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红色旅游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就前提。要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通过人大立法的方式进行红色旅游的规划,同时对破坏红色旅游设施,文物依照法律给予惩罚,禁止对旅游企业和旅行社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要加强法制和监督,保证红色旅游发展的各项规划落实,要注意社会的和谐,坚决避免和减少红色旅游给当地文化,社会和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尽可能多的让当地居民参与到红色旅游中去,让他们支持红色旅游并能为红色旅游服务,对其进行培训,使其能从红色旅游中获利,避免政府换届导致红色旅游发展不连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央办公厅、国务院《2004年~2010年国家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4年12月
[2]《黄冈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黄冈市人民政府
[3]姚卿善: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8期
[4]陈晓强:论江西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特区经济,2006年11期
[5]杨安宁 杨玉秀 杨志平:红色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以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为例.市场论坛,2006年10期
[6]陈丽丽:发展红色旅游,促进老区协调发展.农业科技和信息,200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