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医保扣除与否案例
保险公司不能拒赔“非医保”用药费用
案情
2011年12月6日17时30分,山东省莒县薛某驾驶其轿车由南向北行驶至东环路与莒大路交叉口处时,与由西向东行驶的张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相撞,致张某受伤,两车辆受损,造成交通事故。该事故经日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莒县大队认定:薛某未安全、文明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未保持安全车速,驾驶机动车未按信号灯通行,应承担事故的主部责任;张某未按信号灯通行,应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张某伤后被送往医院治疗,共花费医疗费8000余元(含“非医保”用药费用3600元)。另查,薛某2011年6月为其轿车在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一份。事发后,薛某未向张某赔偿损失。2012年8月21日,张某将薛某及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分歧
审理过程中,保险公司辩称,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对于“非医保”用药费用保险公司拒绝赔付。对于保险公司的辩称,法院形成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当支持保险公司关于“非医保”用药费用拒绝赔偿的辩称,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的规定,保险公司不承担“非医保”用药费用。
第二种意见认为,保险公司辩称“非医保”用药费用保险公司拒绝赔付的理由不能成立,其不能拒赔“非医保”用药费用,交强险以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迅速获得赔偿为目的,其理赔不应区分是否自费用药的必要,因为治疗疾病需用何种药物取决于医院,而非伤者或被保险人所能决定。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非医保”用药费用免赔条款应认定为格式条款。本案中保险公司与薛某签订保险合同时并未就“非医保”用药费用免赔予以明示,也不能提供证据证实对该条款履行了明确的说明或告知义务,而是擅自将“非医保”用药费用免赔条款直接打在保单上,是保险公司的单方行为,故不属于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条款,而属于典型的格式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其次,投保人购买交强险,按时缴纳保险费用,就是为了分担风险,在发生
交通事故自己需要承担责任时,由保险公司承担风险。保险公司不承担“非医保”用药费用,显然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保险公司核减“非医保”用药费用后减轻赔付负担,而投保人却要自己承担所谓的“非医保”用药费用,这对投保人显然是不公平的。同时,张某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医疗机构使用何种药物进行治疗是没有选择权的,而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之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范围内予以赔偿”,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之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两者都没有规定将医药费的赔偿范围限定在医保用药范围之内。
综上,本案中保险公司的辩称不能得到法院支持,张某因交通事故产生的医疗费8000余元均应由保险公司承担。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县人民法院)
保险公司应当承担全部理赔责任。
一方面,道路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是非营利性的保险项目,设立的目的在于保障交通事故的受害者能够迅速获得赔偿,从而能得到即时的救治。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即只要受害人没有故意,保险公司就必须在责任限额内理赔。这种强制性,也正是路交通事故强制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根本区别。也就是说,只有在商业保险中,保险公司才能与投保人约定对非医保用药的核减。而本案所涉的是道路交通事故强制保险,且你对损害并无过错,保险公司拒绝赔付非医保用药费用,明显背离了道路交通事故强制保险设立的初衷。
另一方面,投保人购买道路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是为了分散保险事故发生后自己所需承担的赔偿责任。而保险公司在对非医保用药进行核减后,其自身的赔偿责任减轻了,但投保人的赔偿责任却加重了,因为保险公司核减的那部分转嫁到投保人身上,加重了投保人负担。而《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也就是说,即使保险公司与刘某的道路交通事故强制保险合同中,有着核减非医保用药的规定,也从一开始时起,便对刘某和你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再一方面,治疗过程的用药的选择权,般都由医生掌握。即使受害者建议,最终决定权也医疗机构。
医院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非医保用药,也是属于治疗过程中的合理的、必要的费用。保险公司无端核减,无疑是对医院救死扶伤的限制,也是对你权利的损害。
第三段
法院认为,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依法受法律保护,对其权利受到侵害所产生的合理支出及经济损失有权请求赔偿。本次交通事故经交警大队责任认定书认定被告高某负此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原告无责任,被告对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承担全部偿责任。
本案处理的难点是:关于原告医疗费中非医保用药是否属于保险公司赔偿范围。
法院认为,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及商业第三者险条款中约定“保险人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 的格式条款应当认定为无效。因保险合同涉及的不仅仅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还涉及第三人利益,依据民法基本原理,非经第三人同意,合同双方不能对合同之外的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做出限制。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这一格式条款涉及赔付的对象往往是不特定的交通事故的受害者,而受害者并没有参与保险合同的订立,让受害人接受该条款有失公平。另外,用药是医院的行为,受害人以及肇事者、被保险人均不是专业人员,不可能判断哪些是医保用药,哪些是非医保用药,只有专门医务人员才可能控制用药的范围。即使将医疗费的赔偿范围限定在医保用药范围,超过医保用药范围过错不在于受害人以及肇事者、被保险人。本案虽然投保人在投保时与保险人签订投保声明约定:“保险人已向本人详细介绍并提供了投保险种所适用的条款,并对其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以及本保险合同中付费约定和特别约定的内容向本人做了明确说明,本人已充分理解并接受上述内容,同意以此作为订立保险合同的依据,本人自愿投保上述险种。”但是,根据2003年5月20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的性质等有关问题的批复规定“仅仅采用将保险条款送交投保人阅读的方式,不构成对说明义务的履行。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险合同签订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充分的方式明确提示投保人,尽量使其明确合同中责任免除条款的内容,确保投保人的利益不受损害。保险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对说明义务的履行,由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依法认定。”对本案中的特别约定,法院认为,保险公司仍没有明确解释什么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如何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这种需要通过鉴定机构鉴定才能确定的事项,保险人仅以签订投保声明的形式不足以使得投保人明确其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
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因此该条款仍属于保险人免除其自身责任或加重对方责任的格式条款,应认定为无效条款。
另外,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是法定保险,其赔偿范围和标准是法定的,保险条款的约定应符合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这一规定并未将医药费的赔偿范围限定在医保用药范围。
故法院对原告请求的非医保范围内医疗费予以支持。
[法官点评]
交强险及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其创设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是国家为了分散损害、妥善处理纠纷、使受害人及时获得赔偿的一种公益性救济手段,如果将非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排除在保险赔偿范围内,而将承担的风险由投保人和受害人承担,显然违背了立法的初衷。
第四段 南宁青秀区法院。
保险公司以《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的“赔偿处理”部分载明了其有权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的赔偿金额为由,对张某赔偿的医疗费用中非医保用药部分的款项不予理赔,双方因此引发纠纷,张某起诉到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由于医疗费用的产生系以维护生命健康权为目的,并根据医疗需要而确定。本案中张某无法控制周某用药的范围,并且保险公司也无证据证明其就医疗费用的核定标准向张某尽到提示说明义务。况且,在保险公司已通过约定保险限额来确定其赔偿范围上限的情况下,其再通过限定伤者用药范围来减轻其责任显然有失公平。因此,保险公司要求扣减非医保部分费用的抗辩不成立,法院最终支持了张某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医疗费的诉讼请求。
法官点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及机动车商业险创设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如果将非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排除在保险理赔范围之外,而将本来由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转嫁到投保人和受害人身上,显然违背了立法的初衷。
第五段 湖南省江永县法院(人民法院报 2013年5月16日 第三版)
法院审理认为,保险公司提供的关于“非医保用药不予赔付”的格式条款,具有免除保险人责任、限制投保人权利的性质,属于免责条款。被告保险公司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已向投保人就相关保险免责条款尽到明确说明义务,故该免责条款对投保人不产生法律效力;同时,受害人在医院治疗,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用药,受害人和投保人均无法掌控,且保险公司也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受害人非医保用药费用属于不合理、不必要的治疗开支。据此,法院依法支持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
第四段
【裁判要点】
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案情简介】
原告出租车公司驾驶员肖甲驾驶被保险出租车由略阳县汽车站向县政府方向行驶,行至略阳县狮凤路后沟处不慎与路边行人黄乙相撞,造成行人黄乙身体多处受伤和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略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作出略公交认字(2011)第2-20901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驾驶员肖甲负事故全部责任,黄乙无责任。
原告出租车公司与受害人黄乙在略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主持下达成赔偿协议,支付黄乙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后续治疗费、交通、住宿费共计5.41万元,原告出租车公司就该起交通事故将材料报被告保险公司处要求理赔,被告保险公司作出理赔,电汇原告出租车公司保险赔付款3.24万元。
原告出租车公司认为交通事故发生后,原告出租车公司赔偿受害人损失和支付修车费共计5.49万元,被告保险公司未按照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和标准进行理赔,造成原告出租车公司大量损失不能得到理赔。遂诉至法院,要求扣除被告
保险公司已经给原告出租车公司账户电汇了的3.24万元,被告还应支付其他合理保险赔付款1.25万元。
【争议焦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原告出租车公司投保的机动车发生保险事故,被告保险公司是否应当理赔,如果应当理赔,如何确定理赔数额。
庭审中,被告保险公司认为依据双方订立的保险合同约定超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的医疗费不予赔偿。
原告出租车公司则认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无明确具体的含义,保险公司将其定义为“医疗用药的范围”无法律依据。
【评析】
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订立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辆保险,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应当认定有效。保险公司在被保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应按照双方当事人在涉案保险合同中的约定予以赔偿。
关于涉案保险合同争议条款能否理解为“医保外用药不予理赔”的问题。涉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第九条约定“被保险机动车在本条(一)至(四)之一的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需要抢救的,保险人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书面通知和医疗机构出具的抢救费用清单后,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交通事故人员创伤临床诊疗指南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进行核实。对于符合规定的抢救费用,保险人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保险人在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垫付和赔偿。”
涉案机动车辆保险合同第二十七条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以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在保险单载明的责任限额内核定赔偿金额。”
对于以上约定,双方当事人有不同的理解。
原告出租车公司认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无明确具体的含义,被告保险公司将其定义为“医疗用药的范围”无法律依据。
被告保险公司认为该条款的含义是超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的医疗费不予赔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因此,在涉案保险合同争议条款的含义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当作出不利于格式条款提供方被告保险公司的解释。
即使涉案保险合同争议条款可以被理解为“医保外用药不予赔偿”,该条款的效力也应当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全面加以分析。
从保险合同的性质看,保险合同是最大的诚信合同,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决定着投保人的投保风险和投保的根本利益,对于投保人是否投保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根据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据此,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必须向投保人就责任免除条款作明确说明,前述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特别告知义务,这种义务不仅是指经过专业培训而具有从事保险资格的保险人在保险单提示投保人特别注意,更重要的是要对免责条款内容作出明确解释。如果合同当事人对保险人就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是否明确说明发生争议,保险人应当负有举证责任。即保险人还必须提供其对有关免责条款内容作出明确解释的相关证据,否则该条款不产生效力。被告保险公司为证明已尽到告知义务,提供了涉案保险单上有提示投保人仔细阅读字体加粗部分内容即争议条款内容,以及原告声明和盖章。但该段声明的内容并没有对争议条款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的解释,不能证明被告保险公司已经向原告出租车公司陈述超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不予赔偿即部分免除保险人责任的含义。
因此,即使该条款可以被理解为“医保外医疗费不予理赔”,也不能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此外,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具有社会福利性的社会保险制度。旨在通过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避免或减轻劳动者因患病、治疗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为了控制医疗保险药品费用的支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限定了药品的使用范围。
而涉案保险合同是一份商业性保险合同,保险人收取的保费金额远远高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投保人对于投保利益也远远高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因此,按被告保险公司“医保外用药”不予赔偿的主张对争议条款进行解释,明显降低被告保险公司的风险,减少被告保险公司义务,限制投保人的权利。保险公司按商业性保险收取保费,却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理赔,有违诚信。
综上,受害人黄乙超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的医疗费,被告保险公司应予以赔付,支付给投保人原告出租汽车公司。
(文中人物系化名)
买车险10天后撞了人“非医保费用”不赔付? 法院:未作提示或明确说明保险公司要赔
买了车险,车祸后却遭遇“非医保费用”不赔付,江夏车主蔡先生一怒之下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此案经两审,近日有了结论:蔡先生告赢保险公司,获赔“非医保费用”1.9万余元。
2011年6月27日,江夏的蔡先生在某保险公司为私家车投保了交强险及机动车辆综合险(合同均为保险业务员提供的格式合同),其中含第三者商业责任险(保险限额20万元),保险期自2011年6月28日零时起至2012年6月27日24时止。
然而,投保才10天,桂某驾驶蔡先生的轿车,在洪山区雄楚大街将行人曹某撞伤,造成后者九级伤残,经交管部门认定,桂某负全责。事后,桂某垫付7万余元住院费。
事故第二天,桂某就在保险公司出具的空白《支付赔款确认书》上签字。同年12月,因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曹某将桂某、蔡先生以及蔡先生投保的保险公司告上法庭,经调解后达成协议: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赔付6万余元,桂某、蔡先生共同赔付1万余元。
2012年4月,保险公司向蔡先生支付了理赔款6万余元,但蔡先生提出异议,称对方在理赔时,以伤者住院费中1.9万余元系“非医保费用”为由,对该部
分不予理赔,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再上法庭,请求保险公司赔付这1.9万余元。
保险公司认为,根据合同涉案保险条款,保险人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来核定医疗费用,保险公司认为该条的含义是“医保外用药”不予理赔。但蔡先生则觉得该条款中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并无明确具体的含义,是社会保障性保险的适用标准。
洪山法院审理后作出一审判决,保险公司向蔡先生支付理赔款1.9万余元。因不服判决,保险公司提出上诉,今年3月,武汉市中院二审维持原判。法官说法
办案法官:保险公司和蔡先生的分歧,在于格式合同中“对保险人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来核定医疗费用”条款的理解。根据《保险法》,对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此案中,保险公司无证据证明其向蔡先生陈述了争议条款包含“医保外用药不予理赔”的含义;同时,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因此,即使该条款可以理解为“医保外用药不予理赔”,也应按照蔡先生的理解,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男子车祸受伤保险拒赔非医保药费无奈求助法院 投保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致受害人8级伤残,保险公司却拒绝赔付受害人非医保用药费。市中级法院二审昨日驳回保险公司诉求。
2013年3月19日,梁某驾小型客车沿东湖路由沙湖大桥向梨园方向行驶,在中南医院西门人行横道线处,车辆左侧后视镜将行人张某撞倒致伤。经武昌区交通大队认定,梁某负此事故全部责任。
梁某所驾车在某保险公司武汉分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及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的金额为20万元,且购买了不计免赔。
张某受伤后住院治疗24天,梁某垫付医疗费共计13万余元,保险公司垫付医疗费1万元。张某伤情经司法鉴定所鉴定,伤残等级属8级,伤残赔偿指数37%;后期医疗费需1.5万元左右。张某因赔偿问题将梁某及保险公司告上法庭。保险公司拒绝赔偿张某非医保用药费。
一审法院审理认定,张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后续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鉴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10项,合计33.9万余元,其中梁某垫付13万余元,保险公司垫付1万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第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予以赔偿。
由此,一审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张某各项损失18.8万余元;于判决生效之日起20日内返还梁某垫付款共计12万余元。
保险公司不服,上诉称,非医保用药的费用不属于保险责任的赔偿范围,一审法院违反保险合同的规定,适用法律错误,未扣减非医保的费用,严重损害了上诉人的合法权益。
二审法院驳回保险公司诉求,维持原判。法官说法
本案的焦点在于,非医保用药的费用,商业保险该不该理赔。
保险公司辩称,非医保费用应该扣除30%,不由其承担。《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以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在保险单载明的责任限额内核定赔偿金额。保险人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的赔偿金额。因此,商业第三者险也应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扣除非医保用药费用。
用药是医院的专业行为,受害人、肇事者及被保险人均非专业人员,无法判断医保用药及非医保用药,只有专业人员才能根据伤者伤情掌握用药的范围。保险公司未证明已向投保人明确解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含义以及如何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故法院对其抗辩意见不予采信。
法院认为,对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条款存在不同理解,应作出不利于保险公司的理解;即使可以明确理解为“非医保用药不赔”,保险公司不能证明其尽到了明确告知和解释的义务,也应承担保险理赔的责任。
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是具有福利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对用药的范围有一定限制;而保险合同是纯商业性质,收取的商业性保费金额远高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投保人对于参保的利益期待远高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如果保险公司按照商业性保险收取保费,却只按国家医疗保险的标准理赔,有违诚信。故保险公司认为非医保用药的费用应予扣除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篇:加计扣除案例
一个有关“加计扣除”的案例分析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国税局税务人员在对某仪表生产企业进行纳税评估时发现,企业在2008年购进了15台价值不菲的精密仪表,单台价值在10万元左右,企业记入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并计提了折旧。税务人员对仪表实物进行盘查后发现,实际库存比账上少了5台。财务人员解释说,该企业也是仪表生产企业,购进的这些仪表其实是国外或其他国内企业生产的仪表,购入目的是为了进行拆解研究,了解这些仪表的工艺后,再改进本企业的产品。这5台仪表已在2008年研究开发时进行拆解,没有了使用价值,拆解研究后大部分零件已作为废品处理了。财务人员领税务人员到研发车间查看了拆解后剩下的部分零配件,核查结果证实了财务人员的解释。
财务人员认为这些仪表价值较大,应该属于固定资产,就按照电子设备分类记入了固定资产明细账,按3年计提折旧。同时,企业从事的研发活动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就按要求在2008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对当年计提的折旧进行了加计扣除,并向税务机关备了案。
税务人员经过分析后认为,这些仪表虽然价值较高,但不属于固定资产,应该属于研发材料,按照存货进行核算。《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对于固定资产的判定,不能仅仅依据价格的高低,而应当根据税法的规定综合考虑,这些购进的仪表虽然单位价值在10万元左右,但是使用时间没有超过12个月,在当期拆解研究之后就不再有使用价值,所以不能视为固定资产,而应被视作存货管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存货是指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研究开发是生产的重要环节,仪表虽然价值较高,但也属于研发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应按存货进行核算。《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116号)第四条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
翻译费。
(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三)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七)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八)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企业购入的精密仪表虽然价值较高,但也只是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可以按仪表价值全额为依据享受加计扣除,而不是计提的折旧额。
该企业2008年先把精密仪表计入固定资产,又按固定资产计提了折旧,然后以折旧为依据进行了加计扣除,对比存货应当在耗用当期扣除的规定,这样的做法实质上是放弃了部分应该享受的加计扣除优惠,因为加计扣除不能在以后补充加计扣除。《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9〕255号)规定,列入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的各类企业所得税优惠包括免税收入、定期减免税、优惠税率、加计扣除、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税额抵免和其他专项优惠政策。除国务院明确的企业所得税过渡类优惠政策、执行新税法后继续保留执行的原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以及国务院另行规定实行审批管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外,其他各类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均实行备案管理。按照此项规定,加计扣除就属于列入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的项目,应实行备案管理。备案管理的具体方式分为事先备案和事后报送相关资料两种。列入事先备案的税收优惠,纳税人应向税务机关报送相关资料,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执行。对需要事先向税务机关备案而未按规定备案的,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优惠;经税务机关审核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税务机关应书面通知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所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作为税收优惠,只能在当年申报时备案享受,汇算清缴期过后则不能再做加计扣除。企业在当年只按折旧进行了加计扣除,没有按仪表价值全额加计扣除,就相当于放弃了部分加计扣除的优惠。
税务人员提醒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及时进行账务调整,把库存未用的精密仪表由固定资产账调到存货账,未耗用的10台仪表不能再计提折旧,这10台仪表2008年已经计提并加计扣除的折旧要及时转回调减补税,在2009耗用的仪表可以作为研发材料备案后在2009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一次性加计扣除。
第三篇:医保案例
【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公司没给职工缴纳医保,为治病花费数万元、负债累累的重病女工将公司告到劳动部门。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公司应支付女工应报销的医疗费用1.7万余元;
专业人士指出: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医疗保险费,应该完全承担自己违法造成的法律后果
核心提示:
我市一家公司在人才市场上聘用了刚毕业的女大学生燕子(化名),公司因故没有按国家劳动法规定为燕子缴纳医疗保险。
半年后,燕子意外得了癌症,连续住医院治疗,全靠母亲向亲戚朋友借贷3万多元医疗费,才暂时挽留住了年轻的生命。
事后,燕子的母亲从劳动保障部门得知,如果该公司依法为燕子缴纳了医疗保险,燕子的医疗费就会少支付许多。据此,燕子的母亲去找公司交涉,由公司报销部分医疗费,但无果,十分无奈的燕子和母亲只好将公司告到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日前,七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达裁决书,裁决该公司应支付1.7万余元医疗保险可报销的医疗费给燕子。
癌症击垮大学生女工
2004年11月20日,毕业于南宁邕江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女大学生燕子,经过无数次的应聘求职,好不容易被桂林雅美工业有限公司桂林销售部(下文简称“雅美”)录用。尽管“雅美”每月只发600元工资,燕子还是十分珍惜这份工作。
据燕子介绍,她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2年前患癌症病逝,为了医治父亲的疾病,家里已负债累累。母亲身体不好,已提前病退,月收入仅数百元。弟弟正在上大学,家里已很难继续供他完成学业。当时,“雅美”办公地址设在桂林轮胎厂生活区,就在她家附近,她上班期间开支少,又可照顾母亲,所以她工作很卖力。
燕子负责仓库保管和客户访问,大多数时间是坐办公室。2005年5月20日,正好是燕子工作半年整的日子。这天上班期间,她突然出现肚子剧烈疼痛、恶心想吐、发低烧的病症。于是马上到医院看病,医生一时检查不出病因,给她开了些消炎、止痛的药注射和服用,病情有所缓解。过了一周,病情复发,她赶到医院看急诊,医生当作急性肠炎治疗,连续打针吃药都不见病情缓解。6月6日,她的肚子肿胀得不成样子了,才到桂林医学院附院留医检查,被初步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医生说不做手术有生命危险。6月8日,市第五人民医院肛肠科给燕子做肠梗阻手术,发现燕子的直肠癌变已到癌症晚期,于是切除了一段直肠。此后,医院运用化疗、放射疗等方法给燕子治疗。2006年1月,燕子的病情又出现恶化,癌细胞转移到卵巢,便到解放军181医院做了双侧卵巢的切除。
为给燕子治病救命,她的母亲到处借钱,家庭经济完全崩溃;因为患病,燕子再也不能工作了。完全了解自己的处境后,燕子多次动了寻死的念头,每次都是母亲用亲情打动了她,把她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万般无奈走上诉讼路
燕子的母亲告诉记者,给燕子看病治疗的3万多元钱,基本上是她向单位、亲戚、朋友借的,有一部分是她单位的同事捐助的。由于缺钱付医疗费,目前燕子还欠医院的钱。
燕子先后在3家医院住过4次院,每次住院,都有同情她处境的医务人员询问有没有办医保,并告诉她,如果有医保关系她可少花许多钱。燕子的母亲到劳动保障部门去咨询和核查,知道国家有法律规定:劳动用工单位必须给所聘用的劳动者缴纳基本社会保险。而“雅美”没有很好地按法律规定的义务履行责任,只为燕子办理、缴纳了一个月(2005年5月)的养老保险。
燕子的母亲认为,“雅美”既然没有为燕子办理、缴纳医疗保险,就应该按一定比例报销燕子的医疗费。于是,她去“雅美”找到公司的苏总经理,询问“雅美”是否制定了为员工报销医疗费的办法,并请求“雅美”为燕子解决部分医疗费。总经理告诉她,“雅美”没有为员工报销医疗费的做法。再说,燕子在公司工作时间太短,对公司没有什么贡献,其所患疾病与公司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没有因果关系,公司为燕子支付部分医疗费不合事理。但出于人道主义,苏总经理以个人和员工捐助名义,到医院给燕子送去了1000元人民币。
燕子的母亲反复与苏总经理交涉,希望他考虑到因为没有为燕子缴纳医疗保险,导致燕子近2万元医疗费不能报销的失误上,在经济上给予燕子一点关怀和帮助。苏总经理拒绝了燕子母亲的请求,认为桂林市没有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医疗保险,“雅美”没有责任替燕子多开支医疗费。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燕子的母亲到七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申诉,申请裁决“雅美”按医保所规定予与报销的实际金额报销燕子的医疗费。
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
经过调查和开庭审理,七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查明:燕子在“雅美”从事了半年多仓库保管和客户回访工作,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燕子从2005年5月患病以后,共4次住院治病,共花掉医疗费30630.93元。委员会认为:燕子在“雅美”工作期间,“雅美”未帮燕子缴纳医疗保险,致使燕子患病治疗无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医疗保险待遇的情况属实。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雅美”应按时足额帮燕子缴纳医疗保险。经桂林市医疗保险所查实,燕子4次住院治病共发生医疗费30630.93元,参照桂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结算,“雅美”应支付燕子17887.74元,燕子自费自负12743.19元。
经过调解,燕子与“雅美”未能达成和解意见。2006年5月19日,七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达裁决书,裁决“雅美”应支付燕子应报销的医疗费用共计17887.74元。
接到裁决书,“雅美”总经理大喊冤枉。
6月25日,记者在高新区“雅美”新搬迁的办公室见到了公司的苏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他对七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不服。他认为:“雅美”是销售办公家具、办公设备、住宅设备、建筑装饰材料的公司,燕子所患疾病与在“雅美”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无直接因果关系,倒是与其家族病史有直接关系,是其自己身体原因引发的。因此不属于因工负伤或职业病范畴,“雅美”不应当给她支付部分医疗费。另外,按广西和桂林市劳动保障部门下达的相关文件精神,没有强制要求企业为员工缴纳医疗保险,应当由自己自愿缴纳医疗保险。
专业人士: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医疗保险费,应该完全承担法律后果
7月5日,记者就国家有关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医疗保险科,向行政执法专业人士请教。该专业人士将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法》和1999年1月14日发布施行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拿给记者看。
记者看到。《劳动法》第七十条和第七十二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明确“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应当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这位专业人士向记者解释说,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保险为强制要求参加的保险,并规定了对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罚办法。由于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单位和个人参加社会保险的进度不一致,有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运用行政手段强制所有单位和个人参加社会保险。目前,桂林市区90%以上的用人单位都进入了医疗保险费缴纳单位,已缴纳了医疗保险费的市区市民达到20万人。在医保执法过程中,职能部门考虑到用人单位参加医保有个体差异,为倡导其积极参保,没有使用行政手段强制其缴纳医保费。按照惯例,法律大于行政规章,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医疗保险费,应该完全承担自己违法造成的法律后果。
这位专业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人单位按员工收入6.5%的比例为员工缴纳医疗保险费,如果“雅美”为燕子缴纳了6个月的医疗保险费,只须开支600x6.5%x6=234元,就可以免除近1.8万元的赔偿官司了。因此,参加医疗保险,不仅是用人单位解决员工福利、解除员工医疗后顾之忧的大事,也是用人单位降低用人风险的重要措施。否则,表面上节省了数
十、数百元的开支,最终却承担了开支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意外风险。
第四篇:非医保审核鉴定申请书
医疗费用审核鉴定申请书
申请人: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市中心支公司。
负责人:高天琦,职务:总经理
住所地: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一段818号长城华都2、27、楼。
因原告刘维诉申请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十二条、《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及《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二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对于本案受害人刘维的医疗费保险赔偿,申请人仅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的赔偿金额。现申请人依法向贵院申请对本案受害人的医疗费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医保范围用药鉴定(含医疗费关联性审查),请予准许。
此致 长沙县人民法院
申请人: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市中心支公司
2014年11月14日 【附相关保险条款】: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中保协条款[2006]1号)
第十九条 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以及交强险合同的约定,并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交通事故人员创伤临床诊疗指南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在交强险的责任限额内核定人身伤亡的赔偿金额。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涉及受害人受伤的交通事故,因抢救受害人需要保险人支付抢救费用的,保险人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书面通知和医疗机构出具的抢救费用清单后,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交通事故人员创伤临床诊疗指南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进行核实。对于符合规定的抢救费用,保险人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支付。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保险人在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支付。《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中保协条款[2007]1号)
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保险人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核定医疗费用的赔偿金额。
卫生部关于印发《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的通知(卫医发[2007]175号)
第二篇: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医疗处置原则和认定 第三条:在对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进行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各项临床检查、治疗包括用药核使用医用材料,以及病房和病床等标准,在当地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范围内选择。
第五篇:非关税壁垒案例
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非关税壁垒,又称非关税贸易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非关税壁垒大致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前者是由海关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品种加以限制,其主要措施有:进口限额制、进口许可制,“自动”出口限额制、出口许可证制等;后者是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验规定等。随着关税壁垒的下降,非关税壁垒在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关注的焦点之一。
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一)发达国家
1、作为防御性武器,保护国内产业和垄断利润 •
2、国际贸易谈判中用作砝码 •
3、作为实行贸易歧视的手段
(二)发展中国家
1、限制非必需品进口,节省外汇 •
2、限制进口,保护国内民族工业和幼稚工业 •
3、发展民族经济,保持经济独立
案例分析: 2003年2月,意大利弗德庞特皮革公司(FODERPOINT SRL)以中国最大的皮革出口商———远东皮业集团香港子公司交易产品化学指标超标为由,将后者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以前交易的所有损失,并利用意大利法律的特有规定通过法院扣押了后者应收的货款。
在有关政府部门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协助下,通过积极应诉,远东皮业集团成功地赢得首场官司的胜利,解除了法院的扣押,收回了货款。但弗德庞特公司不服判决,又提出上诉。
远东公司于2004年3月向浙江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意大利弗德庞特公司,理由是后者涉嫌商业诈骗。目前,中国和意大利地方法院正在分别审理此案。
对于远东皮业集团,乃至整个中国皮革企业,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贸易纠纷。因为如果败诉,不仅货款会被追回,而且由于赔偿金额巨大,目前的货款不足以偿还,远东集团任何进入意大利的货款都会被扣押,以抵偿赔款的不足。
这意味着中国皮革行业的旗舰企业将无法进入世界顶级皮革市场,同时将有更多的中国皮革企业为此担忧,徘徊在意大利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门外。
远东皮业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经过1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猪皮革产销企业,公司年生产加工猪皮革950多万张,产品销往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印尼、印度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远东集团2000年开始开拓意大利市场。意大利是全球最顶级的皮革市场,中国皮革企业要做大做强,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到意大利去拓展市场。抱着这种信念,远东集团与弗德庞特等意大利皮革公司开展了大量高起点的业务合作。
据了解,远东集团与弗德庞特公司在2000年建立贸易关系,此后生意来往一直较稳定。但到了2002年5月,该客户订单突然锐减,几乎终止采购。到10月,经过协调沟通,双方又开始了商业来往。弗德庞特公司当时同意订一个货柜,称等货到后看看质量,再讨论新的业务。为表示诚意,远东集团在价格上给予了很大优惠,付款方式也定为60天远期信用证。
为了双方的合作,远东公司对这批货十分重视,完全按照客户的各项要求来生产。出货前还快递了两张皮给客户验收。货物于12月发往意大利,之后一切顺利,对方银行也已承诺付款。
然而,就在付款期限届满的前几天,对方银行向远东方银行发来电函说,客户向当地法院申请了禁止令,此笔货款被法院扣押。经过询问,远东集团才知道弗德庞特公司是以2000年初至2002年5月期间收到的货物化学指标超标为由,将他们告上地方法院,并要求法院将本次交易货款扣押,以充当日后赔偿的资金。
远东皮业集团董事长王敏对此提出质疑,因为根据通行的国际惯例,在货物到港后,买方要提出索赔最多不超过28天,否则视为接受。而弗德庞特公司的索赔期限早已过期;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在提出索赔时至少80%以上的货物必须保存完好,但弗德庞特公司早就将这批货物卖光;最重要的是,弗德庞特公司诉讼请求中提出的远东集团皮革六价铬超标问题不成立,因为欧盟乃至全球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具体制订皮革六价铬含量标准。
远东集团毫不犹豫地予以反击,他们首先与中国皮革协会取得了联系,一边汇报案情,一边共同研究紧急应对方案。在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帮助下,3月,公司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顾问处及中国国际仲裁委员会法务部联系,并委托后者的律师作为远东集团本案的中国代理律师。同时,公司又在意大利委托了一名当地律师作为本案代理。
4月24日,意大利地方法院第一次聆讯。7月,远东集团将相关的情况向国家商务部做了整理和汇报。
9月12日是意大利地方法院做出裁决的日子,在法庭上,原被告双方代理律师辩论得很激烈。经过审理,意大利地方法院正式宣布扣押令无效,远东公司成功收回了货款。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输了官司的弗德庞特公司似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10月他们又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要求驳回原判。更为关键的是,远东集团皮革产品是否化学指标超标的问题还没有正式审理,等待远东集团的或许会是漫长的诉讼之旅。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在总结“远东事件”时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事件是给中国企业就如何应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问题上了生动一课。现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过多年的发展,相当一批中国企业正积极地谋划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遇到非关税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国皮革企业要应对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更应该关注自身产品的创新和质量提高,注重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才是中国皮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针对远东皮业集团的案例我们科发现非关税壁垒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保持民族经济独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