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十项”重点工作
2016年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
“十项”重点工作
一、突出抓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
内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启动的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项目总负责单位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作为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实施单位,2016年将负责30个一般示范县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由“河北省渤海粮仓建设工程一般示范县主体技术示范推广”和“基于光谱诊断技术冬小麦水肥快速精准调控示范”两个子课题组成,计划投资100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55万元。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四市每市涉及资金10万元,唐山资金5万元。30个一般示范县涉及资金合计900万元。
目标:2016年计划示范推广面积440万亩,小麦产量目标:与全县(市)上年平均亩产持平,棉区小麦平均亩产310-350公斤;玉米产量目标:比全县(市)前三年平均亩产增100公斤,棉区玉米平均亩产450公斤;棉花产量目标:亩产皮棉达到60-85公斤。平均每亩每年节水50-150立方米。
措施:一是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全年工作。结合前期调研、专家论证和示范县(市)意见,按照示范县(市)当地特点进行分类规划,确定示范推广技术。重点结合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重点加强对新型农民主体的技术培训。二是做好协调组织落实规划。充分发挥省级领导协调作用,紧抓项目实施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工作不拖沓。同时协调各市加强对示范县(市)的支持,争取从资源上向示范县(市)进行倾斜。适时召开工作会议,交流工作经验,掌握项目实施进度。三是督导任务实施做好全年总结。按阶段开展任务督导,查看示范县(市)落实任务规划进度,及时解决示范县(市)遇到的实际问题。注意收集数据材料,尤其是各地典型事例和好的工作方法,适时召开总结大会,听取各县总结汇报,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及时形成汇报总结材料。
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种植模式
内容:围绕农业种植结构耗水多,狠抓结构节水。统筹考虑节水压采和稳粮增收的关系,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建立适水发展的农业种植体系。在无地表水替代的深层超采区,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种植模式,变一年两熟制(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一年一熟制(玉米、棉花、花生、杂粮等),支持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作物,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在试点县,适度发展旱作冬油菜+青贮玉米、旱作冬油菜(绿肥)+夏玉米、旱作油葵+早熟谷子等种养结合或旱作农业模式,引导农民改变种植习惯。
目标:在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6个设区市的有关县(市、区),实施调整种植模式项目,计划面积200万亩,亩均节水180立方米,总节水3.6亿立方米。在有关试点县,按照省方案要求,落实种养结合或旱作农业模式项目。
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设区市、县(市、区)政府对辖区内调整农业种植模式项目实施负总责。设区市、县(市、区)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分级负责,精心组织,充分发动群众,强力推进试点方案落实。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各地要提前筛选项目实施地点,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及时上报实施面积,并将面积任务层层落实到县、乡、村和地块;省级实施方案出台后,市、县两级要编制本级实施方案,并按照要求,做好县级方案的申报、批复和备案,确保项目批复后及早实施。按照权责一致、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项目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实施主体、监管责任,实行分级审批。三是落实目标责任。实行市包县、县包乡(镇)、乡(镇)包村责任制,市、县农业部门、乡(镇)政府要安排责任心强、懂政策、懂技术、会办事、能办事的干部下沉一级,进行包县包乡包村指导工作。要认真制定细致严格的干部包县包村工作责任和工作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项目工作推进计划和阶段完成目标。四是营造良好氛围。试点地区的市、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制定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项目宣传方案,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开展节水教育宣传,制作节水公益广告、宣传短片等。加强对试点县典型经验、工作成效、项目进展、推进措施、项目管理、后期管护、节水效果等宣传报道。加大对农民群众节水技术应用的宣传培训力度,大力营造群策群治的良好氛围。
三、蔬菜“双十”关键技术推广 内容:突出重点,推广棚室结构优化等十大关键技术和番茄、黄瓜等十种主栽蔬菜优良品种。一是着力推广以膜下沟灌和膜下滴微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三节一增”(节水、节肥、节药、增效)。二是着力推广以高温闷棚和沟施秸秆为主的设施土壤活化技术,减轻设施土壤盐渍化程度和连作障碍发生,提高蔬菜质量效益。三是着力推广以防虫网、诱杀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为主的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减轻病虫害发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四是着力推广以物联网、小型设施农机具为主的轻简栽培技术,减少用工投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目标:全省全年累计推广“双十”关键技术面积4800万亩。
措施:一是通过电视、电台、网站等媒体平台,加强“双十”关键技术的宣传引导,不断加深认知程度,提高应用水平。二是以省部级蔬菜标准园和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推广站为重点,强化培训指导,确保每项技术科学、规范应用,把每个标准园都打造成先进典型、示范基地,不断增强带动作用。三是组织各级蔬菜技术骨干和典型蔬菜专业合作社代表、种植大户,召开“双十”关键技术培训交流和现场观摩会,开展集中培训,现场参观先进典型,不断提高推广普及率。四是结合全省情况,分解任务目标,加强督导检查,切实提高各地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全年任务目标完成。
四、优型设施结构示范和推广 内容: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主要蔬菜设施的结构参数、适宜地区和栽培模式,编印《河北省蔬菜生产设施图集》。指导建造性能优越、坚固耐用、土地利用率高、宜于机械作业、抗风雪防洪涝、成本适中的蔬菜设施。因地制宜采用土墙、石墙或砖土复合材料建造温室墙体,提高墙体蓄热保温性能。推行钢骨架和竹木骨架混搭结构,提高抗雪灾性能,降低建造成本。
目标:稳步提高我省设施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抗灾性能,提升机械化作业能力。
措施:一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加强《河北省蔬菜生产设施图集》和相关技术的宣传普及,扩大覆盖面,提高认知度。二是组织优型设施技术培训和观摩活动。邀请省内外相关专家就优型设施的设计、建造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加快推广步伐。三是以省部级蔬菜标准园为重点,打造优型蔬菜设施示范区,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优型设施普及率。
五、着力抓好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推广
内容:河北省是全国马铃薯的重要产区之一,2016年依托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工作,大力开展脱毒、专用马铃薯品种筛选,机械化栽培、地膜覆盖、大垄栽植高培土、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施肥和无害化生产等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宣传和推广,不断提高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普及率,从技术源头保障马铃薯主食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标:通过推广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2016年全省马铃薯面积稳定在260万亩,平均亩产1200公斤左右,亩纯效益提高500元以上。
措施:一是优化品种,促进马铃薯向专用化、规模化发展。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优势、特色、绿色为重点,筛选适宜当地的主推品种,逐步向专用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推行标准化栽培,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化栽培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保证,各地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增加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含量。三是组织观摩和培训。组织全省技术骨干、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种植大户参加各级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观摩培训活动,提高高效栽培技术认知度和推广普及率。四是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条,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条,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增加马铃薯产品附加值,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发展。
六、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集成推广
内容:以提升蔬菜育苗生产供给能力和质量效益为中心,重点做好蔬菜育苗生产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指导做好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技术规范制定、优良品种示范、先进设施装备推广、标准化基地建设等工作,总结集成蔬菜高效育苗关键技术,开展育苗技术培训交流活动,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服务能力,为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发展提供切实的技术支撑。目标:力争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综合技术新增30万亩, 达到210万亩,提高技术普及率3个百分点,提高育苗场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育苗技术人员服务能力。
措施:一是发挥各级农技推广单位技术优势,联合有关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指导育苗场研究制定系列品种集约化育苗最佳技术管理方案,组织育苗从业人员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交流活动。二是筛选试验蔬菜优新品种,安排布置黄瓜、番茄、茄子、西瓜、甜瓜等瓜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筛选出百个适宜在我省优势蔬菜产区推广的瓜菜优良品种。三是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蔬菜育苗项目业务指导,根据项目申报和实施要求,指导做好蔬菜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组织申报、审核评审、督导检查等工作,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和长期效益,推进蔬菜育苗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商品化发展。四是筹备成立省级蔬菜育苗产业技术联盟,以我省龙头育苗企业(场)、农科教推单位、蔬菜标准园区、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体,搭建产业链交流平台,规范和引领我省蔬菜集约育苗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七、加大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工作力度
内容:以推进农产品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和品牌创建,促进产销对接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优农工作体系,加强优农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建设我省优质农产品数据库,搭建我省优质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加大我省优质农产品宣传力度,提高我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知名度。目标:完成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工作体系建设,明确落实我省市县级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工作单位。积极组织我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单位参加全国性农产品交易会,促进产销对接。
措施:一是明确落实优农工作单位,明确单位负责人、联络员,为以后优农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二是推荐名特优新生产单位进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在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等方面进行指导。三是组织我省名特优新生产单位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农产品交易会、第十届名优果品交易会等权威性、专业性展会,并在我省展区加设“名特优新”展位,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提高我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及知名度。四是在河北农业技术推广网开辟“名特优新”专栏,加大我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宣传力度。
八、推广应用基于高分影像的小麦农情遥感监测技术 内容:为及时掌握冀中南冬小麦种植面积动态变化,对产量进行预测评估,在藁城区、晋州市及曲周县建立核心示范区,利用多源、多时相、多尺度遥感影像,采用低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冀中南冬小麦作物面积遥感初步监测和产量预测;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数据,结合冬小麦物候期生长规律,建立决策模型进行作物识别,结合示范区地面数据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统计和产量预测。
目标:充分利用以遥感技术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多源高分遥感卫星数据,采用更新监测、评价分析、信息发布与服务的技术路线,为冀中南冬小麦种植面积调整、产量预测提供农情监测的数据信息处理和辅助分析,实现冬小麦生产过程的精准管理,为我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措施:一是在核心示范区建立规范的研究和示范推广运行机制。统一研究和集成示范方案,做到科学、先进、规范。二是在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开展田间数据采集,结合高分影像,构建种植面积提取和估产模型,提取冬小麦长势、种植面积及产量信息,进行监测信息的专题图、表制作与发布,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召开示范区冬小麦现场观摩会。考察示范区小麦田间长势情况,进行技术交流,总结信息技术服务模式。四是开展遥感技术培训。在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网信息员培训班及县级农技信息化技术培训班上,组织专家讲授遥感技术的原理及在农业应用的典型案例,提高各级农技人员的信息意识和应用水平。
九、加强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建设
内容:物联网技术已在各个行业开展应用,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在藁城区丰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藁城金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建立农业物联网示范点,重点开展物联网技术对大田作物及设施蔬菜进行实时监测,初步实现精准指导农业生产。
目标:通过在藁城区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或企业)示点,开展农业物联网试点,实现对农作物实时监测、水肥管理远程控制、环境参数实时查询、灾害提前预警。措施:一是积极开展需求对接,研发物联网信息系统。组织北京农业信息中心专家,积极与藁城区农业局、试点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信息化需求对接,针对藁城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粮经饲结构不合理、农业资源循环不畅、化肥农药施用过量、水资源浪费、农业生产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通过物联网感知、智能耕作、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组装配套,重点围绕设施蔬菜、小麦、玉米等产业,搭建服务于藁城绿色农业发展的智能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集成开发农牧一体化服务、大田粮食精准生产管理、设施蔬菜智能生产等物联网管控系统。二是召开技术培训会,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在完成系统安装布置后,及时组织藁城区农业局、试点合作社等相关人员,重点就系统使用操作、简单故障处理、基础数据录入、田间数据采集等内容,开展一次专题技术培训会,确保安装的系统平稳运行。
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全面提升农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内容:一是按照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要求,推进鹿泉区宜安区域站和丰宁凤山区域站的星级服务示范站创建工作。二是继续加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工作在全省的推动力度,指导各试点县按照星级服务创建要求,制定、实施星级服务评价体系。三是认真总结和大力宣传星级服务创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探索将星级服务创建与绩效考核挂钩,形成长效机制。
目标:逐步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星级服务评价,激发基层农技推广系统工作活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水平,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措施:一是加强对宜安、凤山两个星级服务示范站的创建指导工作,尽快为全省星级服务创建树立标杆。二是加强调研,全面掌握星级服务创建工作开展现状,指导试点县做好星级服务创建工作。三是组织全省体系推广星级服务创建整体推进交流会,通过观摩交流、典型带动,加快全省农技推广体系规范化建设步伐。四是开展省际对标活动,到安徽省考察星级服务创建先进典型,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
第二篇:国土资源部2014年十项重点工作
国土资源2014年十项重点工作
2014年重点工作,主要包括10个方面。
一是严防死守保护耕地。保护耕地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必须要有“提头来见”的勇于担当精神,把耕地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守住耕地红线。第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第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保护补偿机制。第三,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管理。
二是节约集约用好资源。节约资源利国利民利长远,是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保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要求,打好制度、标准、经济、政策等组合拳,鼓励土地的集中利用、复合利用、立体利用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把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和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第一,严格制定标准。第二,加强制度建设。第三,实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行动计划。
三是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健全和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土地调控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管控、用途管制和土地供应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的结构、布局,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第一,健全规划体系。第二,把“红线”落地划死。第三,强化土地供应调节。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今年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起步之年。中央已经明确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重点,选好试点,积极稳妥地有序推进,确保改革取得实效。第一,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二是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三是引导和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二,关于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和体制改革。第三,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四,关于修法立法工作。
五是扎实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土地调查监测。不动产统一登记是一项新职能。建立和实施以土地为核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产权管理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也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围绕“统一登记机构、统一登记依据、统一登记簿证、统一登记信息平台”逐个落实到位。当前,重点是要作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第一,建立统一登记机构,出台统一登记依据。第二,建好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制定统一登记簿证。第三,夯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第四,充分利用好、维护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六是加强矿政管理推进地质找矿突破。徐德明表示,要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快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立足国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第一,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第二,做好地质调查专项工作。第三,持续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四,深化国际矿业合作。
七是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维护权益落实到国土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第一,维护群众资源权益。第二,做好信访和信息公开。第三,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第四,切实保障民生用地。第五,加强对口扶贫工作。
八是强化执法督察工作。执法督察是保护资源、维护权益的重要手段,要完善工作机制,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当好严守耕地红线的“哨兵”,群众权益的“守护者”,敢于直面、敢于碰硬,切实加强资源监管。关于执法监察工作:一是要积极推广视频监控、手机执法、聘任信息员(协管员)等执法好做法、好经验,加大巡查力度,加强日常监管。二是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三是要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案件。四是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行为。关于土地督察工作:一是要把保护耕地、严守红线作为督察的重中之重。二是要切实开展好审核督察。三是认真做好例行督察。四是选准苗头性、倾向性、影响性大的突出问题,适时有效地开展专项督察。五是切实提高督察效能,对督察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加大督察查处力度。
九是推进生态国土建设。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物质基础和基本要素,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国土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抓紧研究制定国土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一,实施国土综合整治。第二,完善国土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第三,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十是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阶段成果,进入全面整改落实阶段。要在前一阶段整改落实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问题抓好整改,按照分工落实好。
第三篇:2012年二十项教育重点工作
武安市教育局()
通知
武教【2012】1号
武安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2012年二十项教育重点工作》的 通 知
各乡(镇、划归)教育办、市直中小学、直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2012年二十项教育重点工作》印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学习,立足实际,抓好落实。
武安市教育局
2012年1月28日 [此页无正文]
主题词:2012年 工作要点 通知 武安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2年1月28日 印
(共印
100份)2012年二十项教育重点工作
2012年,市教育局确定为“教育质量科研提升年”。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第一要务,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和水平,增强教育软实力,深化工作落实,确定了二十项重点工作。
1、加强局党委和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把团结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完善议事规则,认真落实早餐会商制、领导分工负责制、民主集中制。深入开展“领导调研日”和“走基层、转作风、抓管理、促发展”活动,局领导和中层干部,每周至少拿出1天时间,深入学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积极主动、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事争一流的工作作风和精神,营造团结和谐、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建设一支学习型、团结型、高效型、廉洁型的领导班子队伍,形成全市教育系统的坚强领导核心。
2、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规范运行。扎实开展“群众评干部、学校评科室、教师评校长、学生评教师”民主评议活动,坚持机关中层干部月小结、季述职制,推行乡镇、直属学校季小结、半年总结、年底考核制。实行工作倒逼责任制,程序倒逼、时间倒逼,解决“庸、懒、散、低”等问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健全学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亮身份、比 贡献”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机关。
3、强化提升教育质量第一要务理念。牢固树立“质量生命”意识,建立一整套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质量管理、评价机制,形成“从基础抓起,一级服务一级,全员抓质量”的格局,抓机制、抓管理、抓队伍,机制激励,综合施治,持续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4、努力提升教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围绕“教育质量科研提升年”主题,抓重点、提实效,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层层培树教研骨干,抓好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逐步做大做强教育教学的软实力。二是强化校本研修,注重实用性,大力开展“低重心、大面积、专题式”的校本课题研究。三是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聘请“三名”人员、骨干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建立一支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各学科、各年级的教科研队伍。四是开展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调动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加大教研考核、督查力度,杜绝以会代研。
5、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校长队伍建设。本着“活力+能力”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改革,深入推进校长听评课、竞争上岗、星级评价、定期轮岗“四项改革”,完善考评体系,建设一支有专业基础、有朝气活力、有群众基础,德才兼备的校长队伍。走组织选拔和公开选拔相结合的路子,今年面向全系统公开选拔10名校长、副校长,幼儿园园长、副园长。推行校长工作目标 责任制,每位校长年初制定工作目标,实行公开承诺;年末考核,排队算帐,治庸治懒。
6、实施第二届“三名工程”。评选表彰第二届“三名”人员,进一步细化“三名”评选方案,设立教坛新秀、突出贡献、终身成就三个层次奖项,覆盖不同年龄段,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和标准,提高“三名”人员待遇,进一步激发校长、教师干好工作的活力和干劲。
7、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根本,坚持培训、教育、制度三结合,强师德、提师能、培名师。在强师德方面,开展“师德标兵”、“感动武安教育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强化教师讲爱心、讲责任、比贡献,提升教师的文明素养。在提师能方面,强化教师自主学习、内部交流、外出学习培养等实质性措施,形成空前的抓教师素质提升的浓厚氛围。一是组织全市教师进行专业素质综合测试,以考促学,促使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二是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坚持开放办学,实施“名校行”计划,有计划组织骨干教师到名校跟岗培训,开阔眼界,更新理念。邀请名校名师到武安讲座,开展学科对学科、点对点讲课教研,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三是加大内部交流力度。四是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建立“三名”人员、骨干教师、高级教师考核机制,实行职称聘任动态管理,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相结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8、提升组团支教水平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大组团支教力度,所有超编学校都派出教师到缺编乡镇校支教,坚持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市域师资流转常态机制,推动支教工作再上新台阶。深入推进联盟校、校长兼职、名校建分校,走集团化办学之路,促进优质共享。开展“百师千课下乡”活动,促进城乡师资、管理均衡。
9、深入推进布局调整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坚持稳中求进,推进布局调整,依托南常顺、南阳邑、西梁庄等学校,完成对12所学校的合并。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启动实施光明小学、洺湖中学、白鹤观小学等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抓好白沙小学、郭家岭小学等5所标准化学校建设。
10、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标准建设、城乡覆盖、规范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园。新改扩建古楼、向阳等28所公办园,2所民办园。组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规范保教行为,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细化完善教学管理规范,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教学常规检查,落实“常规+过程+细节”管理方式,创建高效课堂。加大初中管理力度,建立初中联考和质量反馈分析机制、奖惩机制,努力提升初中教育质量,形成优势学生群体,向高中阶段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12、努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加强教育现代化装备管理,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强化信息化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广泛开展“同上一堂课”,网络教研、师资培训,推进网络 盟校建设,提升信息化在教学、教研中的应用水平,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
13、抓好今年高考备考管理工作,确保今年高考成绩的大提升、新突破。一方面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联系,掌握高考前沿动态,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另一方面狠抓二、三轮复习,建立高中学情管理信息库,突出抓好尖子生的培养,力求名校名生突破,确保高考质量大幅度提升,重本上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突出抓好一中备考,保持邯郸市各县区第一、邯郸第二的名次。
1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全面落实三级课程管理,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深入开展“双爱好”活动,举办第21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15、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坚持以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特色求发展,打破“千校一面”,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特色校园,培育良好校风,建设一大批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特色名校”、“文化名校”,提升武安教育软实力。每个乡镇要新创建1—2所特色学校。
16、加强和规范学校财务管理。进一步深化财务“三项改革”,建立健全一整套财务预算、支出、审计制度,加大学校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力度,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过程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学校议事规则,深入推进民主治校,强化财务、职称评审、评优评模等焦点问题的公开。立足高效、规范、严谨,构建现代化学校规章管理制度。
17、深化勤工俭学工作改革。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教育服务中心管理,坚持统、放结合,加大学校办学、采购自主权,变经营性为服务型,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18、尽心竭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和校长大接访制,经常性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抓好初信、初访,控制好源头。建立跟踪督导机制,加大老案、积案的攻坚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以省级统筹为契机,积极稳妥、全面彻底解决好代课教师问题。
19、从严从细抓好学校安全。突出抓好校车安全治理、饮食卫生、校舍、交通、防拥挤踩踏、学生人身伤害等6个方面的安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持续开展安全大教育、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严禁各种管制刀具进校园,推进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确保全年不发生任何责任事故。
20、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抓好热难点问题的解决,规范办学行为,治理大班额和择校问题。持续开展计划生育、乱收费、乱 办班、体罚学生等专项整治,加大偷生、超生打击力度,在全系统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确保行风评议全市第一的领先位臵。
工作中,坚持“五个原则”。一是科学的原则。一切以发展为目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质量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办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指导工作,坚持不懈,持续用力。二是求实的原则。坚持求实、唯实、务实,尊重规律,谦虚为怀,不懈怠、不折腾、不作假,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重实情、下真功、出实招、做实活、求实效。三是落实的原则。抓落实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中心,不怕惹人,一招不让抓落实,真较真、硬碰硬、实打实,抓落实掷地有声、抓铁有痕,抓出深度、抓出成效。四是一盘棋的原则。强化大局意识、政治意识,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握指成拳,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实现教育的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五是高标的原则。克服一般化思想,高标定位、敢想敢干、对标先进、事争第一、创先争优、勇于突破,把工作干到极致。要处理好“五个关系”:态度和能力的关系,教学和事务的关系,任务和实际的关系,抓点和带面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确保全年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四篇:灌南县长江路小学2014年十项重点工作
长江路小学2014年十项重点工作(修订稿)
第一项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办学公信度—— 家长委员会,第三方和家长代表征求意见会。
1.学生特色展示:葫芦丝、珠心算(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
2.学校汇报(宣传片);
3.家长代表发言(学生管理与发展中心);
4.第三方评价(过程监控与评价中心);
(家委会和第三方评价分别做一份反馈表)。
第二项优化教学行为,深入推进课堂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学校层面:
培训、监查、实施、推进,建立研究机构(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
(二)教师层面:
5校长室成员讲座;
6.教干引领课;
7.骨干引航课;
8.教师探航课;
9.教研活动及教案呈现(文本提纲、电子提纲做成PPT);
10.学科模式(每学科结合学校模式制定本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学生层面:
11.学历本(自主探究学习历程记录本);
12.学习过程与质量评价(关注习惯、关注过程、关注结果、关注特长)。
第三项规范办学行为,实施民主管理,切实做好行风建设。
13.自觉建设领导小组;
14.民主监督小组;
15.党员创优小组;
16.做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教师民主管理委员会、家校共建委员会、第三方监督委员会”四个民主管理平台的常态化;
17.公务接待公示制。
第四项目标责任定位,过程精细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18.教学常规:以习惯培养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引领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
19.德育常规:以生命教育为重点,探究学校教育中的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①激励评价,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
②自主管理;
③生命教育(行为习惯安全教育、运动与健康、生活习惯与技能、社会适应、心理健康);
20.值日教干:责任意识与工作流程的规范。
第五项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指导与管理,提升学学校发展与规划中心学内涵。
21.省级课题《构建学校“和雅”教育文化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学校(学校发展与规划中心、校园生活与服务中心)、教师(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过程监控与评价中心)、学生(学生管理与发展中心、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
22.市级课题:课堂教学模式主课题《两段三自五步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
23.县级课题;
24.校级短期小课题,班主任和教干围绕省主课题,学科老师围绕《三自教学模式》每人一个子课题。
25.围绕主课题拟编和雅系列校本课程。
第六项关注学生特长,加强特色项目的打造实效。
26.体艺2+1:
体育(学生管理与发展中心)常态开展两操,一跑、一跳,做好5个特色团队的训练: ①跳绳②踢毽③拉拉操④羽毛球⑤武术操;
艺术类:绘画、合唱队、舞蹈队、葫芦丝。
27.阅读(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①课本②指定书目③大厅开放书吧④图书室借阅常态化。
28.书法(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1~6硬笔、3~6毛笔。
29.做好“晨颂、午写、暮演说”三节小课的管理与实施。(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
30.做好每周的三项活动:德育主题活动、生活技能活动、体艺达人秀活动。
31.围绕以上几个项目拟编校本课程。
第七项强化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做实优秀品牌项目的建设。
32.数学课程基地建设:
①读数学的《小数报》;
②玩数学的数学活动;
③用数学的教学学习专用室;
④数学课程基地网站建设;
⑤数学校本课程的编印;
33.珠心算教学的深入推进。
第八项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34.师德方面(爱岗、敬业),围绕“和爱儒雅”构建师德建设校本方案(过程监控与评价中心)。
35.“五心”级儒雅班(配)主任管理方案(学生管理与发展中心)。
36..提高教学技能与教学质量(围绕“两段三自五步”模式探究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让课堂“活”“趣”“实”,让质量优)(教研活动形式优化,时间用到位)。
37.专业成长(课题研究、论文参赛和发表)(教育教学科研中心)(教师成长梯队、名师工作室、骨干工作站、师德互助队)。
第九项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后勤工作的服务质量
38.为教学服务的后勤工作(物资采购、物资进出库、消耗物资定期盘点、安全隐患、物资损坏与维修、水、电、使用管理与节约)。
39.为学生服务的生活部食品卫生与安全、宿舍服务优化、餐厅工作的精心(工作人员吃、住、服务,学生每餐安全),食材购置的透明,日报制(进出库单)市场→惠→陆→李当做账→每周老师代表审核。
40.为学校发展服务的财务工作(收支规范、财务公开、财务日报,月公示、学期民主理财;重大项目上报审批、大额支出前期论证)。
第十项做好学校品牌彰显与宣传。
41.每月要有一份宣传文章在市教育网或报到发表,每学期2篇省级宣传文案(学校发展与规划中心)。
42.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学生管理与发展中心、教科每学期要承办一次县级以上彰显特色的活动,每周要有一项特色活动并在县教育网上报道。
43.积极做好上级部门的验收课、现场会等活动。
44.认真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并确保取得好成绩。
第五篇:深圳十项重点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深圳市日前发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十项重点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一、明年试点排污权交易。本月底前,将制定淘汰低端企业的细化标准。在今年年底前,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及试点方案。2012年起试点开展排污权交易。
二、建立拟转移企业信息库。在2012年6月底前建立拟转移企业信息库,并开展拟转移企业的基本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实行重点企业重点跟踪。
三、释放1500万平方米产业用房。到2015年,释放1500万平方米产业用房面积,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平均收入累计增长30%以上。2015年底前各区完成辖区内30%以上的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四、完成20个旧工业区改造。到2015年,基本完成20个旧工业区改造。2015年底前,完成华为科技城、笋岗-清水河片区、大沙河创新走廊和蛇口网谷等重点旧工业区改造示范项目。
五、完成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到2012年,完成全市3500多家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的不停产转型工作。到2015年,加工贸易增值率提高到70%,内销额年均增长8%以上。
六、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2015年底前,创建行业区域品牌5个、国内知名品牌200个、工业设计中心30家。
七、引进200个高端重大项目。到2015年,引进200个高端重大项目。推动重大产业空间载体建设,启动留仙洞、坝光、大空港等重点片区规划修编。到2015年,在新能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培育2-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八、专利成果转化率5年增5%。到2015年,专利成果转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65%。2012年底前,建立新产业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服务。
九、建两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规划建设宝安松岗和龙岗坪地两个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012年底前,升级改造华美-粤深钢片区,使之成为深圳市新型金属材料研发制造基地。2015年底前,以拜耳热塑性聚氨酯(深圳)有限公司周边片区为核心,实现新材料产业的集聚发展;建设龙岗坪地产业转型示范区,加快珈伟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在坪地的集聚发展。
十、建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到2015年,打造一批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借鉴新加坡苏州工业园模式,拓展深圳企业发展空间和优化市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