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办法邮票发行监督管
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8号)
《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11月4日经第10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李盛霖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邮票发行的监督管理,保障邮政通信需要,促进集邮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邮政企业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邮票发行活动及对邮票发行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履行邮票发行监督管理职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内履行邮票发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条 邮票发行应当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展示国家建设成就,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国际交流,适应邮政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五条 邮票包括普通邮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
普通邮票是为保证通信、邮寄需要而发行的邮票。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者重要人物而发行的邮票。
特种邮票是为宣传特定事物而发行的邮票。
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以下统称为纪特邮票。
普通邮票和纪特邮票都是邮件纳费标志的有价票证。
第六条 普通邮票一般5年发行一套,遇有邮政资费调整可以根据需要提前或者推后。
纪特邮票一般每年总图数不超过100个图,小型张不超过4个图。
第七条 邮票发行应当编制发行计划。邮政企业应当按照审定或者备案的发行计划发行邮票。
第八条 普通邮票发行数量由邮政企业按照市场需要确定。邮政企业应当在每年3月底前将上年度的普通邮票发行数量报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九条 邮政企业发行普通邮票时,应当将邮票信息、样票报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条 邮政企业经营邮票发行业务,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加强经营管理,满足通信需要,保证邮票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邮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邮票著作权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我国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联合发行邮票应当适应我国外交工作需要,符合我国外交政策及邮政对外合作与交流政策。
第三章 选题及图案
第十二条 邮票选题的范围应当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自然风貌等方面。
邮票选题应当统筹兼顾,按照适当的比例均衡安排不同领域的选题。
第十三条 邮票选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正面宣传原则。邮票的主题体现肯定的性质,表现健康、美好的事物;不体现否定的性质,不表现颓废、丑陋的事物。
(二)既成性原则。邮票只表现在发行日已实现、已完成的事物;不表现未实现、未完成的事物,如规划、计划、未建成的项目等。
(三)科学性原则。邮票只表现已有科学定论的事物,不表现在学术上尚有争议的事物。
(四)非商业原则。邮票不得进行商业性的广告宣传。
(五)表现力原则。邮票表现的事物应当适应邮票版面局限性的特点。
(六)知识产权保护原则。邮票选题题材所使用及涉及的图案或者文字材料,应当遵守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七)不发行在世人物的邮票。
第十四条 普通邮票的选题应当适应普通邮票使用广泛、使用期长、图数多等特点。
第十五条 纪念邮票包括人物纪念邮票和事件纪念邮票。
纪念邮票选题范围,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特种邮票选题题材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政治类题材,应当主要宣传我国基本国策和国家大政方针,如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等主题;
(二)建设成就类题材,应当主要宣传我国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教育卫生、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经济建设中以国家公益性项目为主;
(三)科普类题材,应当面向大众,内容通俗易懂;
(四)文学艺术类题材,应当主要表现我国历代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当代重大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及相关知识;
(五)古迹文物、风光名胜类题材,应当主要宣传我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古迹和风光名胜;有选择地宣传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的古迹和风光名胜、特别重大的考古发现和国家一级文物;
(六)民风民俗类题材,应当主要介绍我国各民族最典型的风土人情及最具民族特色的其他事物。应当避免涉及民族关系和宗教信仰中的敏感问题;
(七)生活娱乐等其他类题材,应当内容健康,群众喜闻乐见。可以包括全民健身、儿童生活、花鸟鱼虫等主题。
第十七条 普通邮票和特种邮票的选题由邮政企业按照选题要求自行确定。
第十八条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负责纪念邮票的选题和图案审查。
第十九条 纪念邮票的选题,通过以下渠道提出:
(一)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
(二)国务院各部门及地方人民政府的建议;
(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的建议、提案;
(四)社会各界所提的建议等。
第二十条 邮政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收集纪念邮票选题题材。
邮政企业可以在每年6月底前将收集的下年度纪念邮票选题题材及选题建议报送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
第二十一条 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对纪念邮票的选题题材和选题建议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的纪念邮票选题直接列入确定的选题范围。
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由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国务院相关部门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在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初审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纪念邮票选题的审查决定。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7月底前将审定的选题告知邮政企业,并提供纪念邮票选题的相关资料。邮政企业应当将纪念邮票选题编入年度纪特邮票发行计划。
第二十三条 不同面值的普通邮票,在图案设计上应当有明显区分,以便于识别和使用。
第二十四条 邮政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审定的纪念邮票选题组织纪念邮票图案设计。
纪念邮票图案包含邮票画面、票面文字和版式等要素,应当切合邮票主题,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遵循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邮政企业应当在纪念邮票发行日60日前向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报审纪念邮票图案。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报审的,应当提前报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同意。
邮政企业报审纪念邮票图案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邮票图案报审说明,指对纪念邮票图案表现内容、纪念邮票图案报审方案产生过程的说明材料;
(二)设计说明书,指含有邮票图案设计说明、设计资料来源、设计者简介,以及责任编辑和组稿部门签署的图案评价意见的说明材料;
(三)邮票图案鉴定意见,指邮票选题内容相关主管部门或者相关领域权威专业机构出具的关于邮票图案科学性的认证材料;
(四)知识产权协议,指与著作权所有人签署的获取邮票图案著作权的相关法律文书;
(五)邮票图案的效果图一式两份。效果图是指使用邮票图稿制作并编排了相关文字和版式的彩色图样。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对邮政企业报审的纪念邮票图案,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如需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其审查期限可相应延长,但应当不影响纪念邮票的正常发行。
第二十七条 邮政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复后的图案印制纪念邮票。
第四章 发行计划
第二十八条 普通邮票发行计划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满足通信和邮寄的基本需要;
(二)不同面值的设置应当合理,与邮资凭证的功能相适应,便于结算使用。
第二十九条 邮政企业应当编制纪特邮票发行计划。
发行计划包括总套数、每套邮票名称、类别、枚数、发行日期、面值、其他品种、计划发行数量等。
前款所称其他品种是指小全张、小本票、其他版式等,计划发行数量含其他品种的数量。
第三十条 邮政企业应当于每年9月底前将下一年度纪特邮票发行计划报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审定。
第三十一条 邮政企业报审纪特邮票年度发行计划时,应当提供以下相关材料:
(一)发行计划,其中不包括每套邮票的计划发行数量;
(二)发行计划编制说明,指对纪特邮票发行计划编制过程、题材构成特点、邮票面值设置、品种设置等的说明材料;
(三)特种邮票的选题资料,含相关文字说明、图片等。
第三十二条 我国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联合发行邮票的,应当在报审的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予以注明。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纪特邮票发行计划的审定工作,并将审定意见书面告知邮政企业。
第三十四条 邮政企业对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审定的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原则上不予变更。邮政企业如因特殊原因提出对纪特邮票发行计划进行变更的,应当向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审定。未经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审定,邮政企业不得擅自变更。
第三十五条 邮政企业应当在下一年度新邮预订工作开展前,向社会公布经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审定的下一年度纪特邮票发行计划。
第三十六条 邮政企业应当于每套纪特邮票发行日90日前将计划发行数量报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审定。
计划发行数量,应当注明用于预订、零售、邮品开发、库存等数量构成。
第三十七条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依据邮政发展需要、市场情况等审定纪特邮票的计划发行数量,审定工作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将审定意见书面告知邮政企业。
第五章 印制与销售
第三十八条 邮票由邮政企业所属的印制企业或者邮政企业委托的印制企业印制。
邮政企业所属的印制企业及邮政企业委托的印制企业统称为邮票印制企业。
邮政企业应当将邮票印制企业基本情况报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 邮政企业应当合理组织、安排邮票印制生产,确保邮票发行时限。
第四十条 邮政企业应当保证邮票的印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保证印制数量、印制图案与审定或者备案的发行数量、图案相符,保障邮票的防伪性能。
委托印制邮票时,邮政企业应当对受委托的印制企业进行严格管理。
第四十一条 邮票印制企业应当根据邮票印制相关管理规定建立完善的生产组织管理制度,并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备案。
第四十二条 邮票印制企业应当独立完成邮票生产全过程,严禁将邮票生产任务进行转包,严禁超计划印制或者无计划印制邮票。
第四十三条 邮政企业应当向社会提供优质、方便的邮票销售服务。
邮政企业应当在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提供普通邮票的销售服务,满足邮政通信需要。
邮政企业应当依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纪特邮票销售网点,并公告销售网点分布情况。
第四十四条 邮政企业应当于纪特邮票发行之前向社会公告邮票信息,包括邮票名称、发行日期、枚数、面值、规格、齿孔度数、版别、防伪方式、设计者、发行期限等。
各销售网点应当于纪特邮票发行日前公告新邮销售服务信息,包括销售时间、种类、价格、零售数量等。
邮政企业应当在纪特邮票发行首日按时向社会提供销售服务。在重大题材纪特邮票发行首日,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邮票销售网点的经营秩序。
第四十五条 邮政企业应当在每套纪特邮票发行期满3个月内向社会公告实际发行数量,并报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十六条 邮政企业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在发行日前销售邮票;
(二)低于面值或者售价销售邮票;
(三)在发行期内高于面值或者售价销售纪特邮票;
(四)采用搭售等方式强迫消费者购买其他商品;
(五)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损害消费者权益。
第四十七条 邮政企业应当于每年年底前向邮政管理部门报告邮票的销售情况,内容包括:
(一)当年邮票销售网点的分布或者变动情况;
(二)当年邮政企业开展邮票销售服务自查情况;
(三)下年度纪特邮票的销售方式。
第六章 邮资凭证停用
第四十八条 邮资凭证停用是指取消已发行的邮资凭证作为邮件纳费标志的功能。邮资凭证包括邮票、邮资符志、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邮资信卡等。
邮政企业停用邮资凭证应当事先向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四十九条 邮资凭证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停用:
(一)使用时间已久的普通邮票;
(二)失去防伪功能的邮资凭证;
(三)图案存在错误或者其他问题的邮资凭证等。
第五十条 邮政企业提出停用邮资凭证的申请,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请停用的邮资凭证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种类、发行日期、面值或者售价、发行数量和图案;
(二)停用原因;
(三)停用起始日期;
(四)向持有人兑换等值邮资凭证的实施方案。
第五十一条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邮资凭证停用申请的审批,并向邮政企业出具书面审批意见。
第五十二条 批准停用的邮资凭证,邮政企业应当在停止使用90日前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公告,停止销售。邮资凭证持有人可以自公告之日起1年内,向邮政企业换取等值的邮资凭证。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三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邮票发行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四条 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邮政管理部门和邮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邮票发行投诉机制,向社会公示投诉渠道和方式。
第五十五条 邮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采取以下措施对邮票印制、销售进行监督检查,被监督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
(一)进入相关企业或者相关现场检查;
(二)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相关情况,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和凭证;
(三)经邮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查封与暂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经营的物品;
(四)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第五十六条 邮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监督检查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五十七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邮票发行监督体系,可以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收集消费者意见和建议等多种形式,开展邮票发行的监督工作。
第五十八条 邮政企业应当加强邮票发行的自律管理,可以通过适当方式测评邮票发行服务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第五十九条 邮政管理部门根据邮票发行监督检查情况,向邮政企业发出整改通知,并监督其整改落实。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编制邮票发行监管报告,向社会公布。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邮政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邮政管理部门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者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本办法报审纪特邮票发行计划;
(二)未按本办法报备普通邮票的发行数量;
(三)违反本办法有关邮票销售的规定;
(四)发生邮票印制质量事故。
第六十一条 邮政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或者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布处罚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
(一)擅自变更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审定的纪特邮票发行计划;
(二)擅自调整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审查后的纪念邮票图案;
(三)擅自停用邮资凭证。
第六十二条 拒绝、阻挠邮政管理部门实施监督检查的,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逾期未改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三条 邮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部门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四条 我国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联合发行邮票,适用于本办法关于纪特邮票的规定。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二篇:理办法武汉市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督检查管
武汉市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提高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及施工图审查人员责任意识,切实把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关,保证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依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4号)等,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审查机构)是指取得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认定书”,并经本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本市从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单位。
施工图审查人员(以下简称审查人员)是指符合建设部第134号令要求,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并经本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 对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施工图设计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包括工程勘察文件)审查的审查机构实施监督检查,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市建委负责全市施工图审查机构的监督管理,委托武汉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办公室(以下统称勘察设计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市审查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并接受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市、区分工原则,负责本辖区内审查机构行为的监督检查工作,并接受市建委的指导和监督。
对审查机构的监督检查不代替审查机构的质量管理职责。
第二章 监督检查方式及组织管理
第五条 对审查机构的监督检查采用重点抽查、集中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坚持定性与定量并举、以量化为主的原则。
(一)重点抽查是指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薄弱环节的检查;
(二)集中检查是指由部、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的各类执法检查、专项质量检查、施工图调审等方式的检查;
(三)随机抽查是指通过施工图审查备案等日常工作随机对审查机构进行的检查。
第六条 勘察设计管理机构应遵循差异化管理原则,针对当前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薄弱环节重点监控,有针对性地选取项目进行检查。
市、区检查的项目数不少于监督分工范围内当年已完成审查项目总数的5%。
监督检查前应编制监督检查方案,明确参检人员及检查项目等。
第七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纳入监督检查范围:
1、出现工程质量事故的项目;
2、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隐患,接到参建单位报告需要进行处置的项目;
3、上级要求或相关单位反映或群众投诉有质量问题的项目。
第八条 勘察设计管理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被检单位工作场所监督检查;
(二)就监督检查事项询问有关单位和人员;
(三)调阅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四)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安全隐患时责令整改;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采取的其他监督检查措施。
第九条 对市场行为不规范、工作质量有问题的审查机构,可以随时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第十条 监督检查人员职责:
(一)编制监督检查方案;
(二)参与检查相关资料与项目;
(三)记录检查中的各项问题;
(四)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五)提出对问题处理的建议;
(六)形成监督检查文字报告;
(七)资料整理归档。
第十一条 监督检查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授权范围进行,搞好组织管理,明确各级职责。
第三章 监督检查内容
第十二条 对审查机构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审查行为、审查质量及档案管理方面的检查。
第十三条 审查行为监督检查内容:
(一)审查依据:是否按有关要求收齐审查资料。
1、勘察文件审查:
(1)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及附件;
(2)签章齐全的工程勘察文件(含技术条件和要求)及电子文档;
(3)满足审查需要的其它资料。
2、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1)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及附件(政府投资工程,还应提供政府有关部门的初步设计批准文件);
(2)经审查合格的工程勘察文件;
(3)签章齐全的全套施工图设计文件及电子文档、计算书(包括计算简图及计算输入数据、输出结果等)及电子文档;
(4)满足审查需要的其它资料。
(二)市场行为
1、是否超越认定的类别和范围承揽业务;
2、是否使用不符合条件的审查人员进行施工图审查;
3、是否违规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4、审查人员是否跨专业审查及代审代签;
5、施工图审查中是否按要求执行回避制度;
6、是否未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在武汉地区承接施工图审查业务;
7、是否存在与建设单位签订违规业务合同的行为、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8、是否按规定上报施工图审查中发现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违法、法规行为;
9、是否存在其它违法违规市场行为。
(三)各类业务统计报表上报情况
1、审查数据是否如实、全面、准确录入武汉市施工图审查信息管理系统;
2、是否如实、准确上报施工图中违反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和标准规范的问题;
3、是否及时、全面、准确上报有关工程投资额、工程规模、90M2以下的住宅信息等数据;
4、是否及时、全面、准确上报其它要求提供的报表信息。
(四)其它与审查行为相关的情况
1、审查完成的施工图,是否存在勘察、设计企业资质和注册执业人员资格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问题;
2、审查完成的施工图,是否存在签字盖章不齐全的问题;
3、是否按要求及时完成施工图审查备案;
4、其它不规范审查行为。
第十四条 审查质量及审查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内容:
(一)审查质量
1、审查完成的施工图,是否存在不满足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是否存在不满足建设、投资、规划、抗震、消防、人防、环保等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的要求;
2、审查完成的施工图是否存在影响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的质量隐患问题;
3、审查完成的施工图是否存在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及标准规范的问题;
4、审查完成的施工图中是否采用了未按规定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通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等;
5、审查完成的施工图中是否存在其它审查质量的问题。
(二)审查档案管理
审查机构是否按有关规定对签字盖章齐全的下列资料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归档和保管工作。
1、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及附件复印件;
2、审查完成的全套施工图及修改文件原件(含工程勘察文件);
3、施工图审查过程的原始记录;
4、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原件;
5、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原件;
6、施工图审查咨询合同原件;
7、其它需存档的资料。
第四章 监督检查计分方法
第十五条 监督检查的方式可采取市场行为与审查质量及审查档案管理的综合检查,也可采取市场行为或审查质量及审查档案管理的单项检查,还可采取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项检查等。
第十六条 审查行为、审查质量及审查档案管理的基础分均采用100分制,其计分方法采用在基础分上减分,减分最大值为其基础分。
第十七条 监督检查根据检查形式及涉及的检查内容采用下列计分方式:
(一)审查行为与审查质量及审查档案管理的综合检查
监督检查总分=(审查行为实得分X40% +审查质量及审查档案管理实得分X60%)(0~100分)。
(二)审查行为单项检查(0~100分)。
(三)审查质量及审查档案管理单项检查(0~100分)。
各类专项检查的评分方法及评分标准另行制定。
第五章 监督检查结果及处理
第十八条 检查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检查评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凡在检查中发现并依法核实审查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检查结果为不合格:
1、施工图经审查完成后,仍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
2、超出认定的范围从事施工图审查的;
3、使用不符合条件审查人员的;
4、未按规定上报审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5、未按规定在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和施工图上签字盖章的;
6、未按规定的审查内容进行审查的;
7、违规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书的;
8、施工图审查质量的计分小于该项分值的60%。
第十九条 根据检查结果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监督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审查机构予以公布,并对需要整改的问题责令其改正。
对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审查机构,勘察设计管理机构要列入日常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对其进行不定期、不告知抽查。
(二)凡在检查中发现审查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按照行政管理权限责令其进行整改,并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1、施工图经审查完成后,仍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造成质量安全问题的;
2、超出认定的范围从事施工图审查的;
3、使用不符合条件审查人员的;
4、未按规定上报审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5、未按规定在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和施工图上签字盖章的;
6、未按规定的审查内容进行审查的;
7、违规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三)对受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还应按《武汉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与公布办法(试行)》(武建〔2007〕248号)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和公布。
第二十条 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监督检查中发现有问题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注册执业人员和建设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及公布;对经依法核实有违反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规章等不良行为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注册执业人员和建设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并依据《武汉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与公布办法(试行)》(武建〔2007〕248号)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和公布。
第二十一条 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不良行为公布期限:
(一)对有不良行为,受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公布期限为6~12个月;
(二)对情节严重、受到撤销资质认定书等处罚的不良行为,公布期限36个月。
第二十二条 不良行为公布期满即自动撤销。在公布期间能主动整改、挽回影响的审查机构可向作出不良行为记录的部门或机构申请缩短公布期限,经审查合格并报原批准公布部门批准后方可缩短公布期限。
第二十三条 对于审查机构的不良行为,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外,在不良行为公布期间还采取下列治理措施:
(一)受公布的审查机构不得开展政府投资工程、其他国有和国有控股投资工程的施工图审查业务。其它工程可参照前述规定执行。
(二)连续三年有不良行为被公布的审查机构,建议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不予资质升级、降低资质等级或取消资质。
(三)审查人员对公布的不良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视情节轻重,建议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暂扣或吊销其资格证书。
第六章 其它
第二十四条 各审查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管理,在接受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时应当予以积极配合。
第二十五条
在实施监督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妨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收受任何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
第二十六条 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检查结果、整改结果、行政处罚结果及不良行为记录与公布情况及时逐级上报。
第二十七条 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监管权限,依法加强对勘察设计市场的监督,严肃查处勘察设计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八条 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应秉公执法,公平公正,并自觉接受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监督检
查人员不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依照《武汉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51号)进行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附件:
武汉市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督检查评分标准
一、审查行为(基础分100分)
(一)审查依据不全(基础分10分)
1、勘察文件审查:
(1)无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及附件;每次扣4分
(2)无签章齐全的工程勘察文件(含技术条件和要求)及电子文档;每次扣4分
(3)无满足审查需要的其它资料。每次扣2分
2、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1)无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及附图(如属政府投资的工程,还需政府有关部门的初步设计批准文件等);每次扣3分
(2)无签字盖章齐全的施工图及计算书;每次扣3分
(3)无审查合格的勘察报告进行施工图审查;每次扣3分
(4)审查需要其它的资料。每次扣1分
(二)市场行为(基础分50分)
1、审查人员跨专业审查及代审代签;每次扣10分
2、施工图审查中未执行回避制度;每项扣8分
3、存在与建设单位签订违规业务合同的行为,存在压价竞争的行为;每项扣15分
4、在各级质量检查中,未按要求提供受检资料或不配合质量检查的;每项扣15分
5、存在其它违法违规市场行为。每项扣2分
(三)各类业务统计报表上报的情况(基础分20分)
1、审查数据未如实、全面、准确录入武汉市施工图审查信息管理系统;每单项数据扣2分
2、未如实、准确上报施工图中违反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和标准规范的问题;每单项数据扣3分
3、未及时、全面、准确上报有关工程投资额、工程规模、90M2以下的住宅信息等要求上报的数据;每单项数据扣2分
4、未及时、全面、准确上报其它要求提供的报表信息。每次扣1分
(四)其它与审查行为相关的情况(基础分20分)
1、审查完成的施工图,存在勘察、设计企业资质和注册执业人员资格不符合相关规定;每次扣5分
2、审查完成的施工图,存在签字盖章不齐全的问题;每次扣4分
3、未按要求及时完成施工图审查备案;每项扣2分
4、审查意见超时限;每项扣4分
5、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施工图审查的每项扣4分
6、其它不规范审查行为。每次扣1分
二、审查质量及档案管理(基础分100分)
(一)审查质量(基础分80分)
1、审查完成的施工图,存在不满足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存在不满足建设、投资、规划、抗震、消防、人防、环保等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文件的要求;
每项扣20分
2、审查完成的施工图仍存在违反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问题;
每条扣10分
3、审查意见中错判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问题;每条扣20分
4、审查意见中错判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方面的问题;每条扣15分
5、审查意见中未按“强条计数规则”提出强制性条文的问题,将多条强条合并成一条提出的;每专业扣5分
6、审查完成的施工图中采用了未按规定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通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等。
每次扣8分
7、其它审查质量的问题。每次扣2分
(二)审查档案管理(基础分20分)
1、无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及附件复印件;每项扣5分
2、无签字盖章齐全的全套施工图及修改文件原件(含工程勘察文件);每项扣4分
3、无施工图审查过程中签字齐全的原始记录;每项扣4分
4、无签字盖章齐全的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原件;每项扣4分
5、无签字盖章齐全的审查咨询合同原件;每项扣4分
6、其它需存档的资料。每项扣1分
三、凡在检查中发现并依法核实审查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检查结果为不合格:
1、施工图经审查完成后,仍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
2、审查完成的施工图存在影响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的隐患问题;
3、超出认定的范围从事施工图审查的;
4、使用不符合条件审查人员的;
5、未按规定上报审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6、未按规定在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和施工图上签字盖章的;
7、未按规定的审查内容进行审查的;
8、违规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9、未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在武汉地区承接施工图审查业务。
注:各项分数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
发布部门:武汉市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11日 实施日期:2009年01月01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三篇:卫生监督协管办法
卫生监督协管办法
负责本辖区的食品安全,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学校卫生服务,非
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进行监督管理。具体办法如下.1.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
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
事件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并协助调查。
2.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
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
导,对发现的可疑职业病患者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3.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
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居民家庭末梢水抽检服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供水负责人员开展业务
业业务指导培训。
4.学校卫生服务:协助有关部门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和饮用水安全
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
开展学生健康教育。
5.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
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第四篇:2014年澳门邮票发行计划
2014年澳门邮票发行计划
1.馬年
2.仁伯爵綜合醫院140周年
3.馬年(郵資標籤)
4.澳門郵政130周年
5.愛護動物
6.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
7.文學與人物–水滸傳 二
8.博物館和收藏品 四 – 澳門林則徐紀念館
9.甘長齡眼中的澳門
10.科學與科技 – 數學課題
11.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五周年
12.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進駐十五周年
第五篇:理办法湖南省道路交通安全管
湖南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公安机关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具体工作由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农业(农机)部门按照公安机关的委托做好有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公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中小学校应当对中小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第四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驾驶员和其他所属人员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从事营业性客货运输的单位应当将本单位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报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章 道路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第五条 道路的规划、建设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需要,并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
禁止客运机动车在不具备通行安全条件的乡道、村道通行。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商业街道、居民住宅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配建停车场和公共交通始发、换乘站(点)。
第六条 道路出现损毁影响交通安全的,交通、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及时组织维修。
树木、线杆、架空线、广告牌标志牌和其他设施出现倾斜、断裂或者倒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及时排除影响。
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必须对城市道路溜泥井、下水道口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七条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不合理、不齐全或者被破坏需要改变、补建、修复或者需要在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增设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属公路上的,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属城市道路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道路上摆摊、设点、洗车、堆放物品和垃圾、设置障碍或者擅自进行其他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毁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损毁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应当负责赔偿。
第九条 在道路和道路两侧从事下列活动的,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
(一)在道路上架设或者维修线路、幔帐;
(二)在国道、省道、县道和城市道路设置指路牌、广告牌、广告灯箱、地射灯或者其他宣传设施;
(三)在国道、省道、县道和城市道路设置车辆停靠站(点);
(四)在国道、省道、县道和城市道路进行体育、文娱、商业性宣传咨询、影视拍摄或者其他妨碍机动车安全通行活动的;
(五)在城市道路两则开辟通道或者设置台阶、门坡等附属设施。
第十条 在道路上施工作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或者禁行、限行交通标志等安全防护设施;夜间或者视线不良时,还应当设置照明设备或者反光标志;
(二)纵向挖掘道路时,实行分边分段施工,横向挖掘道路不能及时恢复的,应当铺设保证安全通行的覆盖物;
(三)施工完毕后恢复路面和道路设施清除现场遗留物。
第三章 机动车和驾驶员
第十一条 新购置的机动车,必须取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号牌和行驶证,方可在道路上行驶。
已取得号牌和行驶证的机动车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期限,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检验,取得检验合格证明,方可继续在道路上行驶。
禁止无号牌、无行驶证和无检验合格证明的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
第十二条 机动车使用年限或者行使里程达到国家规定限度应当予以报废的,必须送国家指定的报废车辆回收部门销毁,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收缴号牌和行驶证。禁止应当报废的机动车继续在道路上行驶。
第十三条 禁止拼装车辆。禁止擅自对客运机动车进行改型或者将非客运机动车改为客运机动车。
禁止货运机动车从事客运活动。
第十四条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乘车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规定参加有关保险。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将投保标志张贴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右下角。
第十五条 驾驶机动车的人员,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考试合格,领取驾驶证。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员实行交通违章记分管理。交通违章记分管理按照公安部《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章记分办法》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申请从事客运机动车驾驶活动,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申请从事大型客运机动车驾驶活动,必须持有A类驾驶证,有跟随大型客运机动车驾驶员学习驾驶1年以上经历。
(二)申请从事小型客运机动车驾驶活动,必须持有A或者B或者C类驾驶证。其中持有C类驾驶证的,必须有安全驾驶非客运机动车3年以上经历。
(三)申请从事客运机动车驾驶活动前1年内被依法吊扣驾驶证5个月以上的,不得从事客运机动车驾驶活动。
(四)获准从事客运机动车驾驶活动后1年内被吊扣驾驶证3个月以上的,必须重新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复验合格,方可继续从事客运机动车驾驶活动。
第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期限参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审验。不按规定参加审验或者审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机动车驾驶活动。
第十八条 机动车所有人、使用人、驾驶员不得将机动车交给无驾驶证的人员或者过度疲劳、饮酒后的驾驶员驾驶。
机动车驾驶员连续驾驶过度疲劳的,必须停车休息,待疲劳状态消失后方可继续驾驶。
第四章 通行安全
第十九条 行人应当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通民警和信号灯指挥。
第二十条 机动车驾驶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驾驶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检验或者经检验不合格的机动车;
(二)不得驾驶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
(三)驾驶机动车时不得收看电视或者使用耳机、耳塞收听广播、使用移动电话或者查看传呼信息;
(四)驾驶小客运机动车时使用安全带;
(五)驾驶摩托车时不得手持物品或者在车把上悬挂物品,驾驶两轮摩托车时应当佩戴头盔;
(六)不得超过规定标准载物或者载客。
第二十一条 领取驾驶证未满1年的机动车驾驶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牵引故障车;
(二)拖带搅拌机、发电机等专用机械;
(三)驾驶修理后的试车车辆;
(四)单独从事客运机动车驾驶活动。
第二十二条 客运机动车售票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在车未停稳时开启车门;
(二)不得超过载客数量售票;
(三)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第二十三条 乘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违反规定乘坐货运机动车或者乘坐禁止从事旅客运输的机动车;
(二)不得乘坐明知载客已经超过限额的长途客运机动车;
(三)不得乘坐明知无驾驶证或者饮酒后的人驾驶的机动车;
(四)待车停稳后按顺序先下车、后上车;
(五)不得催促驾驶员快速行驶;
(六)不得向车外投掷物品或者将身体探出车外;
(七)不得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放射性、剧毒性等危险物品;
(八)乘坐小型客运机动车的前排乘客应当使用安全带;
(九)乘坐两轮摩托车应当佩戴头盔。
第二十四条 客运机动车装载人员超过行驶证核定人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驾驶员、售票员将超载乘客就地交由其他客运机动车转运。转运费用由超载机动车驾驶员、售票员承担。
货运机动车载物,其长度、宽度、高度、重量和押运人数应当符合行驶证核定的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客运机动车不得边行驶边上、下乘客,不得开着车门行驶。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客运机动车,不得在候车站(点)外上、下乘客。
第二十六条 机动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时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动车应当减速行驶:
(一)机动车通过路滑的道路、反向弯路、傍山险路、漫水路(桥)或者出入口时;
(二)遇有人员横道或者通过行人密集的路段、施工路段或者有障碍的路段;
(三)通过交叉路口;
(四)其他应当减速行驶的情形。
第二十七条 带挂车的货运机动车、大型平板车、大型客车、农用运输车、电瓶车或者装有化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车辆,不准牵引车辆。
第二十八条 在下列情形下,驾驶员必须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无危险报警闪光灯的,应当开启示宽灯和尾灯:
(一)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
(二)在夜间和在等能见度不高的环境下临时停车;
(三)牵引车辆或者被车辆牵引;
(四)发生交通事故时。
第五章 事故救助
第二十九条 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售票员或者乘车人、当地群众应当向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禁止驾驶员、售票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伤员,调查事故原因,疏导交通。
第三十条 道路交通事故施救工作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组织。
禁止借道路交通事故在道路上设卡拦截、扣押车辆或者敲诈过往人员财物。
禁止妨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查事故。
第三十一条 已投保的机动车发生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交通事故,保险机构应当在保额范围内先行预付受伤者的部分紧急救助费、医疗费和死者的丧葬费。
第三十二条 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查清事故原因,分清责任。
机动车所有人和使用人、驾驶员、售票员、乘车人和行人违反本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应当根据过错大小承担责任。
因公安、交通、市政工程等部门不履行职责导致道路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符合规定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关部门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三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公正、及时处理道路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和有关单位、组织应当协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
发生重大、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做好事故处理的组织、协调工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未取得号牌或者行驶证、检验合格证明的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先行扣留车辆,责令补办手续后放行,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拼装车辆、擅自对客运机动车进行改型或者将非客运机动车改为客运机动车,或者货运机动车从事客运活动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必须报废的机动车继续在道路上行驶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强制销毁,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借道路交通事故拦截、扣押车辆或者敲诈过往人员财物,或者妨碍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依法追究瑾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非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