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新路子
探索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新路子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各种关系的变化,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法、内容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当前的形势下,要真正做好维权工作,必须正确处理维护职工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必须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队伍的素质,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研究当前工会工作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
关键词:国有企业 工会 面临问题 与时俱进 新策略
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尽快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有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改制固然是经济行为,但如果处置不慎、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职工利益受损,引起职工群众的质疑和不满,也会给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企业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态势,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加大,大量的民生问题亟待解决。这给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国有企业工会要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研究当前工会工作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这样才能探索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企业工会工作新路子。
国有企业工会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是:
一、依法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在近来企业改制中屡次发生漠视职工民主权利,损害职工合法利益,甚至引发群体事件的背景下,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企业改制需要民主决策,需要工会介入,这不仅是工会的性质要求,更是其法定职责。虽然有《工会法》作保障,许多企业工会仍然成为第一个被合并、精减的组织,工会干部几乎全部转为兼职,有的身兼数职,一批工会骨干和积极分子流失。由此可见,在某种意义上讲工会工作被削弱了。
二、职工队伍分化为不同群体,使工会工作对象变得复杂,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职工的成份相对简单,职工的政治地位基本平等,经济收入差距很小,工会工作对象能够涵盖整个职工队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职工队伍在悄无声息中分化,出现了不同利益的职工群体,表现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有了明显的差距。主要有:一是经营管理者群体。这个群体过去是企业的党政领导(处级以上干部)。企业改制、转制后,成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等,执行的是年薪制、期权制、股权制等分配方式;二是“白领”员工群体。这主要是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高级职员。当今知识分子受到企业的广泛推崇,知识分子的劳动可以作为分配要素参与分配;三是普通职工群体。他们是企业从事具体生产劳动的一线职工,也是企业人数最为庞大的群体,他们要通过自己掌握的技能来取得工资。四是打工者群体。主要是哪些企业外聘的农民临时工、劳务工、季节工等,他们靠具体劳动来获取报酬。上述这些不同的职工群体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自身需求不同,对工会工作的要求和希望也不尽相同,企业工会应针对职工队伍结构上发生的这些新变化,调整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
三、职工就业方式多样化,对协调劳动关系的要求增高。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内部不断重组改制,所有制结构呈多元化发展,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企业劳动关系出现复杂、多变的趋势,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表现在:一是企业内部下岗、待岗职工有增无减,就业上岗成为职工关注的头等大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要减员,而职工为了生存要岗位,这对矛盾越来越突出;
第二篇: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
浅议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
社会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成长,在新的历史阶段。企业工会的桥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显示出做好工会工作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的重要性。
一 要分析、明确工会工作对象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这已成共识,在新时期新阶段要履行好这一基本职责必须把工作对象搞清楚。要认真调查了解企业不同职工群体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不同的思想动态、收入来源、生活情况以及迫切需求,既要从宏观上把握职工群体的变化趋势,又要从微观上关注职工个体的具体状况;既要关心他们不同的经济利益,又要关心他们共同的政治权利,用多样化的工作方式贴近不同职工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要积极参与协调企业不同职工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工会真正有效地履行维护职能,在源头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中抓维权,在积极调解处理劳动关系中抓维权,在大力帮扶困难群体中抓维权,竭尽全力地开展维权工作,拓宽维权途径,创新维权载体,完善维权方式,增强维权实效,切实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自身利益中的作用。只有把这部分职工的利益维护好,工会的基本职责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工会组织才能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找准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要转变、创新工会工作方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工会必须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工会工作要“求变”。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不断发展,经济结构日益多样化,工会要在多样化经济格局中发挥作用,必须在复杂的客观环境中,以变应变,找准位置,寻求最佳结合点,体现出变化的态势。在确立工会的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工作重点,体现出针对性、特色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工会工作要“做专”。当前,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独立性显著提高,工作内容和领域不断扩展和延伸,比如,代表职工与资方集体协商工资谈判,签订集体合同,在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下, 涉及的领域广,专业知识强,工会要想完成这些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快工会干部队伍专业化进程,更好地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三 要不断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
面对企业工会职能拓展,任务加重,难度加大的客观现实。工会干部要想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改变过去形成的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培养开放、创新、务实的思维方式,用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取代不合适宜的旧观念。要熟悉和运用法律武器。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法制越来越成为工会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无论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还是监督法律的执行,都需要不断提高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的能力。工会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用法律知识指导工作。
四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队伍
在新的历史阶段,按照精干高效、德才兼备和“四化”的标准,大力选拔那些年轻有为、热心工会工作、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或复合人才充实到工会干部队伍中来,为完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工作任务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证。
因此,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既要不断的调整自身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的完善自己,又要不断的增强与职工的了解,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又快又好,健康稳定的发展。
水电队
第三篇: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趋势(精选)
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深刻影响,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改善民生成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晴雨表,也是各级工会实现职工利益诉求的风向标。
一、经济职能首要化和维权功能主导化的趋势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会的职能形态已由服从服务职能,逐步回归到工会本质的经济职能和天然属性,由传统单一的工作格局回归到多维、互动的多元工作格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更加贴近企业发展实际,更加贴近职工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采取的工作举措更加务实、富有人性化,积极履行维权职责成为工会经济职能的首选,成为工会工作中最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内容,成为最能争取职工会员信赖的工作手段。工会干部也日益看重其自身的经济职能、看着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取舍的变化,是与企业发展发生的深刻变革相适应,预示着公会发展战略的成功转型,标志着工作思路和应对策略的深刻改变,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必然选择和最终归宿。
二、政治职能制度化和保障职工权益具体化的趋势
企业工会是有强烈阶级归属的群众组织,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策略,一方面,要在企业公共管理和劳动关系领域,鲜明地提出工会的政治理想和行动纲领,提出切合企业发展要求的政策主张,积极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
1益,才能将职工凝聚在工会组织的周围。另一方面,有效履行工会维护企业稳定的重要职能,这种职能应当是务实的政策原则和行为准则,与工会战略发展和工作目标相融合,物化为科学计量的发展指标体系和目标管理成果。企业工会组织要依照宪法的民主自由法制原则,努力把维护企业稳定的政治职能制度化,把保障职工体面劳动和尊严具体化,保证职工民主权利在企业民主决策过程中的贯彻落实,要把职代会、民主对话、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和厂务公开制度,融入到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制度之中,融入到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形成可控制的企业经济关系和可协调的劳动关系。工会组织在企业履行的基本政治职能,侧重于保障企业职工享有人格的尊严,公民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公平劳动就业、签订劳动合同,获取劳动报酬、从事安全生产、参加社会保障等,企业职工由逐步融入企业文化的意愿,享有依法加入工会组织的权利,自由地表达思想情感、意愿要求和利益诉求,改善职工的精神文化和业余生活。
三、组织形式多样化和工作机构社会化的趋势
在灵活、多变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面前,企业工会作为企业的非职能组织,要认真思考多元与一元的关系,正确处理与企业党政的关系,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主动争取行政的大力支持。在现代维权理念上,要加大依法科学维权的力度,主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层次和全
过程,主动贴近职工的思想和生活的实际,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理论体系和政策措施,形成现代民主的组织体制和工作制度。面对多元化的社会生活,要打破“平行化”的机构设置和工作布局,多从公共视野和职工视角来审视企业工会工作。推动工会开门办会、民主班会的步伐,根据工作职责、机能效能和企业、职工需求,主动统筹规划和调整工作机构设置,现阶段要强化对国家劳动立法和宏观政策研究,参与企业劳动管理体系改革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强化企业工会帮扶济困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对接,强化职工法律援助和劳动生产保护在企业的落实,同时健全保障工会内部有效管理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加强各级工会的自身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体制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劳动经济法律和社会公共管理知识,提高工会体制运行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努力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的社会活动家,成为企业管理和履行维权事务的行家里手,提高各级工会的维权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决策模式民主化和管理制度效能化的趋势
推进组织决策的民主和管理上的分权,有助于凝聚各级工会的集体智慧,保证决策信息质量和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增强企业工会的公信力和组织活力,帮助工会赢得企业和职工的信赖与支持。要强力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统筹协调和处理好“新三会”的关系,提高职工代表在企业
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中的实际作用和权重,增强职工代表的集体话语权和协商参与权;积极推行企业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制,拉近企业基层工会组织与职工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企业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推进企业工会组织的民主化进程,增强企业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预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践行企业工会主席普选制将成为增强企业民主基层的基石,成为提高工会合法性和权威性的理由。建立合理分权、代表职工民意的工会组织框架,形成科学民主、富有效率的决策管理体制,是提高工会决策能力和管理效能的基本方法。在时机与条件成熟时,企业各级工会要推进以组织形式规范化、机构设置效能化、干部管理职业化、素质要求专业化为内容的工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工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保持职工和工会组织的团结和统一,为工会持续生存与永久发展赢得先机和动力。
五、理论研究长效化和实践探索常态化的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组织形式的深刻变化,企业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契约化和多元化,传统工人、农民阶级结构在加快分化,利益群里阶层化的趋势在明显扩大,职工队伍构成发生了重要变化,企业工会与企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改革相适应,与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均衡化,政策、决策与管理措施的人性化,职工经济利益诉求和企业发展矛盾的显性化,成为现时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和利益结构的显著特征。企业工会理论研究要有整体战略和工作思路,突破相对滞后、闭塞、孤立的生存环境,体现时代特点、组织特性和工作性质,实现宏观与微观、辩证与实证的有机结合,敏捷地反映企业发展和职工群众的利益需求。新形势下要推进企业工会理论研究的长效化,促进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及时转化,成为改进企业工会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有效手段,要通过实证分析、科学总结和理性思考,从中找出企业工会工作的规律性,从中破解企业工会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更加深刻了解和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提高企业工会基础建设和重点工作的实效。
六、经验交流全面化和工作借鉴外向化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形态多元化、文化多极化的进程。企业面对经济社会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精神需求层次化的外部环境,面对内部日趋复杂的经济利益格局和劳资关系,企业工会要围绕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工作部署,既要发挥社会外协的独特优势,又要加强内部与职工的联系和交流与真诚沟通,求同存异,趋利避害,代表职工表达意愿和诉求,与企业保持平等的对话和协商,协调和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引导和带领职工在企业发展和实现双赢目标中,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首先要加强与先进企
业和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本着学习、促进、借鉴和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强化意识、改进工作、提高能力。尤其当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工会十五大和省工会十一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工会发展道路,要坚持创新实践是检验工会工作唯一标准,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成败得失的试金石,不断推进企业工会的民主化、群众化、法制化进程,以准确的组织性质定位,充分展示崭新的工作姿态和精神风貌,赢得企业和企业职工对工会的理解、信赖和支持。要全面提升企业工会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加深对中国工会发展战略和工运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对我国工运趋势和工会独特性的把握,逐步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工会干部队伍,才能科学与理性相结合的创新和实践企业工会工作,开创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企业工会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探讨
常德电业局工会
张 俊
前言: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中国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国家的经济组织,党和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和资产所有者,国有企业的领导和领导班子,是国家委托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的职工是国有企业的“主人”。从上述的关联关系中不难看出,国有企业和职工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国有企业工会组织的职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变化,要能适应企业改革和职工双方需要,必须要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老传统
计划经济时期,党号召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国有企业的职工作为新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只讲奉献不讲报酬,在大批像王进喜那样“为了祖国建设,宁愿少活二十年”英雄们影响下,职工个人利益单一,工资标准国家统一制定,福利待遇企业统一发放,全社会的价值观导向是奉献。工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开展劳动竞赛;针对落后生产工艺,组织技术革新;活跃职工文化,组织文、体活动。可以概括为:福利分房打分,年终肉鱼秤斤,文艺演出掌灯,体育比赛翻分,探病慰问温馨,灵堂吊唁当孙。
二、市场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工会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工会组织也经受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影响较大的几项改革措施有:
一是组织领导的变化。过去国有企业是党委领导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现在实行的是厂长负责制。党委领导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企业行政和工会都在党委领导下开工展工作。厂长负责制领导体制下的工会,地位有了微妙的变化。
二是工资制度的改革,企业自主权增大,职工工资差距拉大,职工个人利益诉求增多,国家、企业、职工三者间利益矛盾显现。
三是《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发生明显变化,国有企业职工从企业主人,变成了企业的“打工者”,职工个人“主人翁”意识消亡。“打工者”与“主人翁”最大的心理区别在于,“打工者”对企业漠不关心,总想以最少的劳动获取最多的利益。“主人翁”以企业为荣辱,把自己的一切与企业紧密联系。两者的变化是职工最大、最痛的变化。
四是《劳动合同法》中,企业重大事情需经职代会通过后才能实施,改变为“通过职代会”后就可以实施,职代会仅是一个程序而已,极大的削弱了职代会的权威,影响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
五是房改政策的实施,企业福利房停建;财务制度改革,企业福利费的停止提留;企业后勤体制改革,市场性物业公司的成立,企业工会计划经济时期大部分工作被边缘化,职工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需求上,企业已经上了改革的快车,不能再满足职工需要,工会组织两头为难。
六是职工自购房增多,原有的福利房外卖增多,带来的是职工文体活动难集中,原家属宿舍难管理,工会调解工作更困难。
七是职工对企业工会组织信赖度下降。老同志最关心的子女就业问题,国家政策不支持。改革以后住房产权属个人所有,修整、补漏企业不再出资。子女就业、住房维修找工会出面协调不能解决,西方国家工会的报道,国人对中国工会组织的期待破灭,导致对企业工会组织的信赖度下降,认为工会组织没有作用,有事不找工会,直接找行政领导解决问题。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和职工的新需要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强,职工个人的维权意思不断增强;互联网全球一体化加速,职工资讯获取速度加快,职工思想更加活跃;老职工、新员工在企业的不同经历,对企业有着不同诉求等等,企业和职工双方对企业工会组织都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老同志关心的子女就业问题仍然强烈,需要工会去宣传;二是职工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受到处罚后要找工会维权,需要工会去解释;三是职工房改房维修、补漏要找工会协调解决,需要工会去说服;四是职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知情、监督的要求更高,需要工会去落实;五是职工经济需求、政治要求、价值要求并存,需工会去满足;六是职工对企业的民主管理、职代会制度不满足于形式,要求真实有用,需要工会去解决;七是职工
落实诉求讲权利,完成义务讲条件,需要工会去教育;八是企业新设备、新技术应用,新办法、新手段的推广,职工技能水平的再提高,需要工会去培训;九是职工“打工者”心态与企业的“主人翁”呼唤,需要工会去沟通。
只有彻底解决和解答了上述问题,工会组织在职工中就才有威信、有号召力、有影响力,在企业里才会有地位、有作为。
四、加强和创新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新思路
新时代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这么多新挑战,需要解决企业和职工这么多新问题,国有企业工会组织,一定要有更多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才能适应企业、职工的新需求。
一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共同树立依法维权理念。企业工会组织维权,只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并且只能依照现行的法律规定。比如,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分房政策现在成为了违纪违规,还当作诉求来申请,是法律观念淡薄。职工个人明显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还当作诉求申请,也是不妥的。比如,职工个人行为经查实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并给企业造成损失,被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工会依法维权没有法律依据。工会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职工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同时,企业明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莫视职工生命安全,不落实职工劳动保护条件,不按《劳动合同》提供报酬和休息休假,工会组织要对企业行政管理者进行法制宣传,帮助企业管理者树立依法治企的理念,自觉纠正侵权行为,自觉依法治企。
二要广泛进行企业行政负责人培训,树立民主治企理念。国有企业的行政负责人,在走上领导岗位前经过许多的培训,大多是怎样利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但企业民主管理、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等知识涉及不多,没有完整的民主治企的理念。因此,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上岗培训前,要到各地的工会干部学校进行专题学习,工会干部学校不能只培训工会干部,更重要的任务是培训企业行政领导,各级党委把培训企业行政负责人工会常识制度化,是对工会工作的最大支持。没有经过培训的行政负责人,把工会组织只能当成企业文体活动的组织者,经过培训的行政负责人,就会把工会组织当作联系职工的扭带,培训教育职工的学校。
三要完善和改进企业考核制度,把企业民主管理纳入考核。企业内工作千头万绪,什么工作最重要?纳入上级组织考核的工作最重要。国有企业工会工作不能被重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工会工作,没有纳入企业领导人和领导班子的考核目标,或者考核权重不大,做好了没成绩,不做或做不好没影响。企业行政负责人是否支持工会工作,要交职工打分评价,企业民主管理职工群众满意率达不到80%,企业不能评先、评号,不能授予奖状。企业民主管理职工群众满意率达不到90%,企业领导不能评先、评模。各级党委把企业民主管理考核制度化,是支持工会工作最有效的措施。
四要赋予工会更多资源,使工会组织有依法维权的权威。职工有维权诉求,必有合法权利受到侵害之实。在国有企业里,职
工权益冲突方唯有企业行政,当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规定,工会组织的维权只有指出和要求改正的权利,没有强制纠正的手段,当企业行政不纠正、不作为时,事事都付诸法律执行,工会的维权已经失去了主导作用。《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工会主席由同级副职担任,就确定了企业职代会制度的干部评议、重大事项审议、提案的落实办理、质询制度的执行,较人大会制度大打折扣,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唯有企业工会主席由企业党委负责人担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工会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能把党委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机的结合起来。工会在企业内维权资源,必须要在法规条款中加认明确,才能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
五要做实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提升企业凝聚力。国有企业的民主管理、职代会制度,在形式已经程序化、制度化了,但职工普遍认为形式重于实质,职工代表提案答复的多,落实的少;合理化建议表彰的多,应用的少;厂务公开公开的多,职工想知道的东西少;领导调研会召开的多,职工参加的少;问卷调查填写的多,问题解决的少等等,工会组织开展这些活动时,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这是“花架子”的程序民主。
国有企业职工除了经济利益的诉求,大多数更看重政治权益的保障,个人价值的体现。职工的提案、建议得到采纳和应用,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职工的意见、困难得到解决,职工感受的是尊重和关爱;职工参加了企业管理的过程,就有了“主人翁”的感受。企业只有扎实开展“实质民主管理”,让职工实实在在感悟到尊重和价值,没有“玩弄和利用”的感受,就会自觉与企业同心同德,企业的凝聚力就会自然增强。
国有企业“实质民主管理”不仅是程序的规范,而是要让职工和职工代表拥有实质性知情、参与、监督、审议、质询权,行政领导在办任何一件涉及企业发展、职工利益、安全效益的大事时,首先想到是否需要职工参与,怎样让职工参与,才能实现企业的“实质民主”。
六要把握国有企业特性,培养职工保持“主人翁”精神。《劳动合同》虽然确定了劳动者与企业的劳动合同关系,民营企业的“打工者”剩余价值归“老板”个人所有,但国有企业的职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打要者”,是党的阶级基础,创造的剩余价值归国家所有,有个人价值更有社会价值,企业的发展与己有关,与国有关,在国有企业工作不能只讲个人利益,还要尽社会责任,国有企业职工“主人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不能过时。
企业要建立起职工岗位成才通道,让职工在每个岗位上工作都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岗位工作好坏与企业发展和个人利益挂钩,使职工感受到只有爱岗敬业,积极主动为企业创造性劳动,才能实行企业与自己的双赢。
中国工会组织有别于西方国家工会组织,国有企业有别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工职工,在热爱岗位、忠诚企业上也应有别于民营企业,怎样分析、挖掘职工潜能,是工会探讨的永恒课题。
第五篇: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的新路子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的新路子
文章作者 :鲁锦虹
发布时间:2008-4-2 16:48:00 阅读次数:1477近年来,我市教育工会在教育局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教职工,紧紧围绕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工会法》及全总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按照省教育工会三年事业规划要求,积极实施“四项工程”,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促进东台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针对新特点,研究新情况,加强师德建设工作的理论研究
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工作,先后开展了“学陶师陶”、“三育人”及“创树”主题教育等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全市涌现了一大批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推动我市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职工的思想渐趋活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了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我们从调查研究入手,从观念创新、理论创新的高度出发,努力研究和探索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新途径、新路子。我市教育工会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于1993年、1995年、1998年开展了全市民办教师、幼儿教师生活状况的调查和全市中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调研报告《提高民师待遇,巩固民师队伍》、《东台市幼儿教师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想》、《正视变动中的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工》发表,并先后分别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工会优秀调查报告一、二等奖和全国教育工会第三届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调研报告在对事实和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探索和总结,提出了切合东台教师队伍工作生活现状和思想道德状况实际的加强师德建设的建议和主张,许多建议都得到我市教育党政领导的采纳并附诸工作实践。1999年,我们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东台市首届优秀调查报告评选活动,对教育系统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后,并实行全员竞聘上岗的教师队伍工作、生活和思想现状发动基层工会干部和教职工展开调查,共收到调查报告41份。我们邀请市四套班子分管教育的领导和教育党政工主要领导、市新闻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委会,让党政领导在评审的过程中,了解基层情况,了解教师队伍现状,了解来自一线教职工的愿望和呼声,有多篇基层工会干部撰写的优秀调研报告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在调查研究的同时,市教育工会主要负责同志先后撰写了《试论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素质》、《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学校党群工作》等理论研究文章,并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理论刊物发表。为纪念我市教育工会建会50周年,编印《文件资料汇编》、《奋进的足迹》两本书,系统概括和总结了我市近年来的工会工作理论建设方面的成果。上述一系列调研活动和调研报告、理论研究文章,进一步丰富和构建了我市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理论体系,推动了我市师德教育从内容、方法和机制的创新,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二、紧跟新形势,增强主动性,努力探索师德教育活动的新途径
近年来,我市教育工会根据时代的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组织网络、自我教育,阵地建设和情感交流的优势,在内容和方法上大胆创新,开展了一系列贴进教职工思想实际的教职工自我教育活动和道德评价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一是以“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活动为载体,开展多样化的专题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三热爱教育”、“四德教育”、“三学三树实施三项工程”、“争当文明教职工”、“创建巾帼园丁示范岗”、“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等专题教育活动。二是自我教育自塑形象系列活动。先后组织“师德报告团”巡回演讲,开展“学行知思想,促教育改革”,“讲责任,讲大局,讲奉献”“学生在我心中”、“展师德风采”演讲比赛;组织开展“面向21世纪优秀师表形象设计”、“新时期主人翁形象设计”、“红烛杯”师德征文竞赛和“国旗、国徽、国歌”知识竞赛;举办“教工写、写教工、教工演”教工歌咏录像比赛和全市教职工“庆国庆迎回归”文艺调演。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大力选树典型和表彰先进。我市先后组织评选了“东台市十佳教师”、“十佳青年教师”、“东台市师德标兵”、“青蓝工程优秀师徒”,组织评选“教坛十杰”、“十佳文明新风家庭”、“十佳职业女性”。组织编印全市优秀教师事迹汇编《红烛颂》二辑二万多册,发至全市教职工。认真组织实施名师工程,先后组织评选东台市“优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280多人。近年来,先后推荐200多名优秀教育工作者报全国、江苏省和盐城市级以上表彰。去年我市评选表彰了东台市优秀教师群体43个。时堰中学青年教师刘友林同志2001年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教师节前夕该同志进京参加表彰大会。四是开展“教师回报社会”活动。1998年以来,连续三年在每年9月份组织开展以咨询、图片展览、为民服务、捐助帮困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回报社会”的“行动日”、“行动周”、“行动月”活动。三年来,累计免费为农民和下岗职工举办“农副业实用技术”、“淡水养殖”、“家禽(畜)饲养”“微机操作”“面点制作”培训班9期,发放各类咨询资料40万多份,接待咨询者5000多人次,为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受灾灾民,捐款40多万元,捐衣物、学习用品2000多件。三年全市累计有12000人次教师参加了“教师回报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教师走出校门,在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实践中,进一步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体现人生
价值。
四、加强社会监督,落实考核措施,重视师德建设工作的体制创新
我市在积极开展多种正面引导的师德教育活动,落实激励措施的同时,建立健全了教师职业道德监督和考核机制,切实约束教师违背师德的行为。2000年由市教育工会起草与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试行)〉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的通知》,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工作考核挂钩,与职务评聘、晋升、奖惩挂钩,并实行七条一票否决事项。文件下发后,在全市产生较大反响,改变了师德建设只泛泛开展教育活动,缺乏纲性考核措施和约束机制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推动教育行风建设。2000年8月23日《教师报》头版以《师德考核亮“红线”行风建设下“猛药”——东台市师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为题发表消息,并加编者按向全国推广,在省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2001年秋学期,为把全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我们高度重视加强社会监督,配合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家长评议学校和教师制度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万名家长评议学校和教师的活动。明文规定,在家长评议中,满意率达不到80%的教师,就要作待岗处理,并要求各单位要把家长评议结果与师德考核结合,按3%上报优秀教师名单,按1%上报需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名单,2001年11月份全市集中开展了一次有10多万家长参加的家长评议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极大反响,进一步促进教师重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严格自律,全面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近年来,我市教育工会在党委的统一的领导下,在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方面,主动进取,努力工作,先后与行政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联合行文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重大活动与行政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另外,我市在师德建设中重视抓好几个结合:一是师德建设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结合,推动中央“依靠”方针的落实;二是师德建设与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结合,努力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三是与学校的科学管理相结合,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让自律与他律同时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