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莲花看中国佛教-演讲稿

时间:2019-05-14 20:0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莲花看中国佛教-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莲花看中国佛教-演讲稿》。

第一篇:从莲花看中国佛教-演讲稿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从莲花看中国佛教。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把莲花喻为君子,给以圣洁的形象。

莲花在佛教上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是孕育灵魂之处。相传,佛陀诞生前,天降祥瑞,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莲花。佛身置于莲花之上,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却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恕,用慈悲之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接下来我会从三个方面结合今后兼职讲师的工作来阐述这个话题。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是莲花。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莲花象征着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我们所在的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有种种的罪孽,就好像莲花池里的淤泥,能够忍耐凡世间的诱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你也可以像莲花一样拥有浩然正气。

佛曰一花一世界,从一片莲花的叶子也可以看穿整个世界。从我们李海霞老师满是笑容的脸庞,优雅肢体动作,从容的讲课风格,动听的声音,卓越的讲课技巧,可以看出微笑背后那辛勤的付出与高处不胜寒的寂寞。从莲花的叶子可以看出莲花的经络,从莲花的经络可以看出莲花的根,从一只莲花,可以看出其他只莲花,从而看出一个花的世界。

当我们有出淤泥不染的正气,有一花一世界的悟性,就可以拥有捏花一笑的从容。相传佛祖有一次给众僧说法,行礼之后,众僧退坐一旁,佛祖捏起一朵莲花,意态安详,在坐的迦叶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将自己的衣钵传于迦叶。这就是捏花一笑的故事。

在未来的讲师工作中,我们将面对形形色色的授课对象,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繁琐的报销机制,但是可以从莲花的出淤泥不染我们感受到一身正气,从一花一世界的理念中体悟人生,从捏花一笑的故事中,感受到从容淡定。进而以阳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的工作。

第二篇:从当代少林寺现象看中国佛教的未来(精)

“佛教的发展”和“发展的佛教”

——从当代少林寺现象看中国佛教的未来

佛教是以出世为导向的宗教。但从它产生时起,就存在于世间,因而必然纳入社会发展的轨道,顺应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生存方式。“佛教的发展”是佛教在世间生存的必然结果,哪些因素能够成为“发展的佛教”的有机组成,则是佛教与社会诸多因素相博弈的结果。

所谓“佛教的发展”,是指佛教的诸多构成元素和文化态势随着世异时移而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往往可分为三类:

其一,有的佛教元素被同化为世俗文化的有机构成,失去了佛教的特质。这又包括两部分:一是世俗“化佛教”;二是佛教内化于世俗文化之中,如语言、艺术、某些生活方式和道德规则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剥离了宗教的特殊身份,走入大众,成为公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有的佛教元素在社会变迁中失去了自己生存的合理性,淡化于历史中,构成了佛教历史生态的组成,在后来的佛教发展中不再具有独立的形态,如托钵乞食的生存方式(在中国)、不捉持金银的戒律等。

其三,形成“发展的佛教”,有的佛教元素则既顺应社会的发展、又保存了宗教身份,从而得以保留下来;还有的元素原来并不为佛教所认同,但在与社会博弈的过程中逐渐为佛教接纳,构成了佛教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无人否认今天的佛教与佛陀时代的佛教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但它并不改变“佛教”的根本性质。

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沿革,佛教的发展是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佛教任何元素的变化都可以归入“佛教的发展”的范畴;但是,只有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才能成为“发展的佛教”的内容。“发展的佛教”也在动态发展着,所不同的是,它是“佛教”在发展中不断和社会博弈的结果。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少林寺现象的分析,从“中国佛教的未来”的角度,探讨当代“佛教的发展”和未来“发展的佛教”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提供粗浅建议,求教大家。

一、当代少林寺现象剖析

少林寺是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千年古刹,近年来更是声名雀起,可以说已经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当代少林寺现象的基本构成是近年来少林寺的理念和实践,以及由于这些理念和实践引起的诸种争议。

少林寺在沉寂数百年之后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甚至成为人们神往的地方,不能不首先归功于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和八十年代以来风靡大陆的金庸武侠小说。少林寺的高僧大德被赋予了金色的光环:他们德高望众、武功超群、慈悲济世、奋不顾身,几乎等同于菩萨示现。少林寺也被描述为藏龙卧虎之地、清净佛门道场。这个建构出来的崇高形象事实上加剧了当代少林寺的理念和实践给予人们的冲击,少林寺在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气息使人们对红尘中一角净土的心理企盼受到打击,少林寺也成为中国佛教发展中最富争议的一个案例。

造成当代少林寺繁荣景象的根本原因,总体而言,是引进了大量现代元素,尤其是借鉴了现代企业商业运作的模式,借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自己的用语,就是“经营”。少林寺的经营是自觉的行为,作为当代少林寺的代表、处于当代少林现象风口浪尖上的释永信,把少林寺所作的经营行为,视作是佛教在当代的新模式,代表了中国佛教发展的趋势:“在走过了官府供给、农禅并重之后,商业服务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大趋势。少林寺也应该有企业的观念,给社会提供一种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只有坚持这个理念,少林寺才能更好地生存。”[1]全方位的、按照市场规律经营寺院是释永信近年带领少林寺行走的路,也是当代少林寺现象备受争议的重要因素。释永信也因此被冠为“少林CEO”、“少林操盘手”、“营销大师”等名。

由于少林寺“颠覆了民间对少林寺封闭、苦修的传统印象”(《凤凰周刊》),由于媒体对此现象的关注和长篇累牍的报道,更由于网络的普及促使普通公众迅速地了解进展、并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少林寺现象成为公众话题,提高了知名度,同时也置自己于一片质疑声中。

与媒体的眼球视角不同,学界对少林寺现象的关注应更为理性。即使对近年来少林寺的各种行为,也需要作客观的分类和全面的观察。我们看到,事实上,少林寺近年来的具体行为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类:

其一,纯粹的商业运作。

这是媒体炒作最热、人们议论最多、负面评价最盛的方面。这些行为包括释永信为手机号开光、为新婚夫妇主持祈福法会、开办公司等。在少林寺方的解释中,纯粹的商业运作的目的是文化传播。的确,通过这些在常人眼里匪夷所思的行为,少林寺最大程度地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而一波继一波的动作,突破了人们的心理界阈,逐渐麻木了人们的神经,人们开始见怪不怪,从起初众口一词的指责,慢慢地转化为毁誉参半,并培养了一批审慎的观察和支持者,给少林寺的坚持腾出了舆论空间。

其二,文化经营。

“少林文化”是少林寺近年来最为关注并在各种场合广为宣传的元素,也是少林寺运作最多的部分。目前少林寺对少林文化的经营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涵盖了文化保护、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研究等诸多方面,对提升少林寺的形象、张扬少林寺的名声、扩展少林寺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底,少林寺和学界联手,重提由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首倡的“少林学”概念,依托着少林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运用学术会议、出版物、少林申遗等方式,把全面系统地审视、梳理和研究少林寺的文化形态和内涵、少林文化的历史、现状、当代价值和未来发展等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得到了学界的积极响应,提升了少林寺文化经营的品位,也使得少林寺的经营“文化重于经济”的意识更为鲜明。

民众对少林寺在文化经营上的运作行为如塔林修缮、禅乐大典、海外建寺、武术交流、少林功夫申遗、少林学术研究等大多持中立抑或支持态度,但对公布武林秘籍、医药秘方、举行“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等行为则褒贬不一,对文化经营中所出现的失控现象或市场操作持保留态度。

其三,宗教活动。

作为千年古刹,少林寺的本质是佛教寺庙,宗教活动是少林寺的核心所在。尽管少林寺方竭力表达自己对宗教身份的关注,强调少林寺是有着1500年历史、高僧辈出的“禅宗祖庭”,强调被视作少林寺的核心产品的“少林功夫”只是“看家护院的本领”(释永信语),是小技,是少林寺这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上的枝桠,并通过开放闭关场所、恢复禅七活动等方式,重申自己的宗教本旨,期图得到民众的认同和体谅,但收效甚微。

综合当代少林寺的种种行为,公众的疑虑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寺庙的生存方式,寺庙是否可以从事经营活动?尤其是“经营”能否成为寺庙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理念?二是僧人的生活方式,僧人尤其是僧界领袖是否可以拥有与常人一样的现代化的生活?生活方式上的变革对僧人的未来宗教身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哪些生活内容是僧人的禁区?

民众对少林寺的态度并非完全是否定性的,即使是网上谩骂者也表达出恨铁不成钢的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对少林寺的指责多集中于认为少林寺已经远离了清净佛寺的形象,认为少林寺不该沾染经济的“铜臭”,并由此引发了对当代中国佛教生态的深深失望。由于佛教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坚持的是远离尘嚣的出世之道,佛教容纳现代的市场元素进一步加深了民众对市场无孔不入的认识,加剧了对当代社会世俗化的浓重失望感。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公众舆论消极评价较盛并不仅仅是因为少林寺的理念与实践,而且更多的还因为当代世俗文化、社会压力以及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区服务体系、道德文化体系多年来在公众中造成的心理压力的积习。少林寺现象成为公众心理宣泄的一个口实。

综合少林寺的经营行为和当代盛况与公众舆论之间的分歧,寺院的生存方式、僧人的生活方式等如何应对时代变迁的问题,从根本上关系着中国佛教的未来。少林寺的理念和实践能否最终得到历史的认可,实际上是佛教在当代的发展,究竟能否形成新型的“发展的佛教”形式,究竟形成什么样的“发展的佛教”形式的问题。

二、世俗“化佛教”还是“发展的佛教”?

中国佛教的危机意识,在历史上已经不只一次地出现过。近代以来 “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念的倡导就是试图发展新型的佛教、树立佛教新形象的有力表现。1983年,赵朴初先生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三十周年时就提出:中国佛教已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当今的时代,中国佛教向何处去?什么是需要我们发扬的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正确解决的两个重大问题。赵朴老提出的,其实是近代以来佛教界一直在关心和探索的问题。但80年代初,“文革”对佛教界的影响还未彻底消除,中国佛教界尚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寺院荒废,僧界零落,还不可能真正有力地去思考和探索中国佛教的未来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趋向繁荣,佛教获得了新的生存和发展的机缘。然而,还未来得及站稳脚跟的佛教不得不同时面临着佛教与世俗的关系的处理。在欧洲被视为破坏宗教神圣性和权威性的毒蛇猛兽的“世俗化”,迅速地把中国佛教卷入是非之地。

诚然,解释欧洲宗教发展的轨迹的世俗化理论范式并不适合解释中国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与欧洲曾有政教合一或者国教制度的制度体系、以及曾有漫长的宗教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境遇不同,在中国社会,宗教一向处于非主流地位,宗教的社会功能首先是政治工具,宗教并无独立的可自主的生长空间,宗教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宗教寻找自身的有限生长空间的问题。因此,世俗化在中国并不具有欧洲式的否定意义,也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在社会中宗教权威不断消减、世俗权威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国学界根据中国宗教的发展特点,把世俗化视作是宗教产生之后必然拥有的生长规律,其内涵更多地被表达为“介入现实”,包括:其一,传统宗教对自己的教义作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解释,并调整自己的实践方式;其二,宗教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在现实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因而,世俗化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同样伴随着神圣性的降低,但中国文化的厚重土壤早就已经回应了佛法与世间的关系,认为佛法与世间不一不异,行在世间,觉在世间,甚至建立人间净土,强调心净则国土净。在理论上,世俗生活并没有削减神圣性的涵义,而且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触事即道正是一个很高明的境界和实现觉悟的修行方式,这也契合了中国传统社会“大隐隐于世”的文化心理。

但二十世纪以来,在引介西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那种否定宗教的态度对中国民众依然带来了深刻影响。国改革开放以来,由现代化、工业化而带来的深度世俗化,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中国佛教界虽然在理论上早已解决了佛法与世间的关系,但是在专业分工明晰、制度建设鲜明、商业经营渗透入每个社会毛孔的经济社会中,依靠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生存方式,似乎已经无法排斥外面的精彩世界对清净佛国的影响,佛法与世间之间的距离究竟保持多远才是标准?现代社会赋予佛教的是全方位的考验。中国佛教需要从佛教发展的未来的角度来全新地诠释佛教的生存基态,做出自己的调适。少林寺现象的产生,正是这种调适的一种尝试。

少林寺现象所遭遇的质难从本质上可以归为:佛教顺应现实,要有所发展,必然会吸取世俗的生活元素,但是,究竟什么是该坚持亘古不变的?什么是能够革新的?革新的界限是什么?

我们看到,当代少林寺在经营的过程中,完全引入了世俗的“经营”理念,这直接地引发了对佛教的某些基本教义和戒律的冲击,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为(尽管也许不是最终的目的)是否破坏了佛教的基本理念?引发了对僧众生活的基态认识的分歧,僧人的生活究竟能够吸收哪些现代元素?现代生活的丰富对僧人的清修是否造成诱惑?僧人离世俗生活究竟应该有多远?引发了对佛教发展未来的争议,佛教究竟还能否为信众提供安身立命的信仰?教团是否还能达到住持佛法的作用?这种行为究竟是佛教的进一步衰颓还是佛教复兴的一种新模式?

从历史上看,为我们当前所能接受的佛教各种元素,有一些也是在佛教发展过程中历经变革的结果,这些变革最终促进了佛教的发展,构成了“发展的佛教”的有机组成。最可引为例证的是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佛灭一百年,以耶舍为首的七百僧众,在毗舍离进行结集。此次结集称为毗舍离结集或七百人结集;又由于参加此次结集的多为佛教长老,故又称为上座部结集。结集的原因是毗舍离的僧侣违犯了原定的戒律,其中特别是出现了向人乞钱的事。因而,毗舍离结集主要是就戒律进行了重新结集,确定了“十非法事”[2]。由于毗舍离的僧侣对于上座部的决定不服,又另召集约有万人参加的会议,并决定“十事”为合法。由于参加这一结集的人数很多,因而被称为大众部结集。这是佛教内部部派分裂的开始。随着佛教的发展,派别日益增多,教义、学说和戒律也因部派之不同而有许多歧异和变化,但这些都未曾改变它们作为佛教派别的存在。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一些生活方式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如托钵乞食制度、过午不食制度,在中国汉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受到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唐以后佛教界还发展出了“农禅并重”的生存模式,成为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的重要制度,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现实的价值。这些变化,也均没有改变佛教的性质。

那么,僧人的生活方式接受现代元素,是否就改变了佛教的性质?参与市场经营行为,是否可能改变佛教的性质呢?

首先,对僧人生活方式变更的评价,根本在于这些现代元素是发展佛教的手段,还是成为僧人享乐的内容。

尽管中国佛教对佛法与世间的关系作了圆融的解释,但不能否认,宗教社会学的开创者杜尔凯姆(又译迪尔凯姆、涂尔干)对圣俗二分的揭示有着超越国界文化、具体宗教的深远意义。杜尔凯姆曾经指出,已知的一切宗教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把全部事物一分为二,划为两大类——“世俗的”和“神圣的”。在人类思想史上可能再也找不出两个范畴,能像“神圣”和“世俗”那样,把万事万物截然分开了。无论何时何地,“神圣的事物”和“世俗的事物”总是被人想象为“两个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世界”,是两个异质性的存在。这两大世界“不仅被设想成是分离的,而且被设想成两个敌对的和猜忌成性的对手”。这种圣俗异质性甚至常常转化为直接对抗,人只有在完全脱离一个世界时才能全部属于另一个世界,所以人为了进入宗教世界就只能完全摆脱世俗,以便过一种封闭的宗教生活。[3]尽管宗教提供了信仰和仪式等方式来实现圣俗之间的交流,但是,圣俗毕竟是异质的,人们会顽固地坚持圣俗之间的界线,并坚持只有最大程度地脱离世俗生活才有接近或进入圣界的可能性。因而,我们可以想见,作为宗教的职事人员,公众对他们的期待就是坚持在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自然环境之外,过一种人为组织的、与众不同的、与世隔绝的清苦的生活方式,保持遗世独立的姿态,以保证圣界的权威性,维系圣俗之间的联结。佛法与世间的关系,虽然具有当下即真的性质,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住持佛法的僧人可以拥有如此宽大的心理包容度,以至于认为他们可以过与世俗人同样的生活、却能够担负护持神圣世界的使命。

因而,关键不在于僧人是否可以拥有世俗的享受问题,而在于拥有世俗享受的僧众是否还能够担负起护持佛法的重任的问题。换句话说,是僧众接受了现代元素,是出于享受的需要,是对于艰难的规避,还是为了顺应社会的快节奏,为了更好地修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好地发展佛教的问题。

其次,寺院是否能够从事市场经营的问题,关键还在于,“经营”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如果经营成为了目的,那么即使促进了寺院和某个教团内部的发展,也最多只能是在佛教发展的过程中消减宗教性,使寺院或教团融入世俗社会,成为世俗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样的结果,是世俗“化佛教”,而不是佛教自身的发展,更不可能构成“发展的佛教”的有机成分。如果“经营”的结果是,给教团的生存和发展拓展了空间,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如僧众素质和修行的提高、信众队伍的扩大、影响的扩展,甚至形成了未脱离佛教本质、而具有新形式的“发展的佛教”,那么,这样的“经营”也必将给为后世所接受,甚至效仿,成为新型佛教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种宗教的发展主要可以表现为两个层面:其一,教义教理的发展;其二,教团的发展。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但又存在着各自的发展逻辑。通常而言,教义教理的发展属于信仰层面,不管发展的形态如何,教义教理的核心是不能动摇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教义的革新是必要的;但教义的革新又存在着远离教旨的危险,因而,在各个时期,总会有革新者和原教旨主义者之间就教义教理问题进行讨论和纷争,这种争论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义教理与教旨之间的总体契合性。宗教发展的更为显性的表现形式则是教团的发展,包括教职人员(如僧侣)的增加、普通受众(信仰者)队伍的扩大、摄受地区的扩张、宗教活动场所的扩建、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宗教实践方式的调整等。

教团的发展,必然地就涉及经济问题。在中国,寺院经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寺院经济的来源,主要是政府的投入、王公大臣的拥戴、普通信众的供奉等,在今天则往往取决于门票、信众布施捐赠和法事活动。由于寺院经济的过度膨胀而引起的政教之间的冲突,成为历次“灭佛”的重要原因之一。寺院经济的扩大,也往往伴随着教团僧侣队伍的扩展,引起人员结构复杂、管理出现疏漏的现象,民众有可能因某些僧人个体的不如法行为而迁怒于整个教团。因而,教团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并不因为它是宗教组织而摆脱社团发展的规律,而是存在着发展和管理、世俗性和神圣性的双重压力。

撇开寺院经济所产生的矛盾不谈,经济对于教团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当今世界,寺院要修缮或建设,僧众的日常生活要维持,各种交流活动要扩大,都需要经济的支撑。依靠门票和布施的消极经济行为,只能维系寺院的基本生存,并使自己依赖于外在的因素(包括地方管理制度、交通、居士护法等)而缺乏自主性,无法给自己争取更大、更独立的生存空间。因此,许多寺院秉承传统,以法事活动成为维持寺院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而从明清以来,为死者做法事,常常被一些人讥讽为“死人佛教”或“经忏佛教”而大受鄙夷。寺院寻找新的集资方式,是寺院生存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样,少林寺的经营行为,从寺院经济的角度来说,可谓是为寺院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手段。

事实上,寺院参与商业经营,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中国佛教在六朝以后,富裕的大寺院多有经营不动产如开设“客舍”、“车坊”、“铺店”,经营借贷,以至于某些“佛教寺院的收入主要来自高利放债、信徒们的贡物和经营不动产”[4]。从原则上看,那些具有世俗特点的经营活动和经营对象,是与佛教的伦理完全相违背的;但是,由于它们是出于信仰,是用于供奉或发展佛教,因而具有明显的宗教特点。可以说,信仰或者发展佛教是佛教寺院参与经营活动得到认同的唯一理由。但即使如此,由于参与世俗活动而导致的过度行为也往往遭到世人的指责,甚至政府的制约,如会昌五年(845)初,唐武宗颁布的敕令中,指出:“即有富寺……私置质库、楼店,与人争利。”因此,诏令功德使统计库存的财产,并在扣除了估算为常住所必须的部分外,其余一律出售:“委功德使检查富寺邸店多处,计料供常住外,剩者便勒贷卖,不得广占求利,侵夺疲人。”[5]并且,从事经济活动本身是个双刃剑,它会给寺院的发展带来经济支撑,也会吸引一些并不虔诚的人加入僧团。这些人可能拥有更强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他们热衷于从事商业活动,以僧职为谋求世俗利益的工具,从而促使佛教戒律制度衰落、僧侣界腐化,进而破坏佛教事业的开展。谢和耐根据中国佛教寺院经济发展的事实,指出:“商业活动和宗教活动在中国佛教中是并列存在的。”[6]而当更多的人们把通过佛教作为取得财富和利益、达到自己政治、经济和私人的目的的手段时,佛教就衰颓了。

在当代社会,释永信和少林寺的经营行为,是最终被接受,成为“发展的佛教”的新的组成,还是在佛教的发展中被淘汰呢?如何评价这样的一种改革?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在佛教发展的过程中,这些行为究竟发展的是什么?发展的是“佛教”,还是在发展中“消解”了佛教?少林寺的改革,是世俗“化佛教”,还是探索和建设新型的“发展的佛教”的有效途径,有待历史做出回答。

三、制度、人才、产品与中国佛教的未来

当代少林寺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少林寺的发展与它的现任方丈释永信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没有释永信,也就没有当代少林寺现象。这样的一种表达逻辑,还可以反映于当代中国的许多寺院。对于这样的表达揭示的事实,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提出隐忧:当今中国佛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似乎与佛教界的某些特殊人物紧密结合,以至于这几位人物的命运决定了寺院的发展,决定了佛教的当下命运。中国佛教与几位风云人物休戚与共,这本身就意味着中国佛教发展的危机,意味着佛教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薄弱。那么,如何才能使中国佛教的发展摆脱这样的怪圈,取得发展的永久动力?这是中国佛教向哪里去的问题得到真正回答的核心。

近年来,在中国宗教学界渐益为人们熟悉的宗教市场论(经济学),是90年代以来解释美国宗教兴盛的一个新范式。宗教经济范式是罗德尼?斯达克(Rodney Stark)等美国宗教社会学家“把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应用在团体或社会层面的宗教现象上” [7]所形成的宗教研究的新模型。这个范式提出,在宗教市场上,人们的宗教需求长期来说是稳定的,宗教变化的主要根源取决于“宗教产品的供应者”。也就是说,宗教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在宗教市场中通过提供的宗教产品来竞争信众的过程。宗教产品是稳定和维持现有信众、扩展新信众的根本因素。这就意味着,宗教在社会中的状况决定于两个因素:其一是作为宗教产品供应方的个人或团体;其二是宗教产品。从长远而言,能够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可操作的宗教产品、并保证这种提供的长期有效性的宗教则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又因为改宗需要更多的成本,最初占领市场的宗教形式能够争取到更多先机,从而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早期的“瓜分”宗教市场的竞争中,具有“卡里斯玛”特征、能够冲破现有条框的束缚、并采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坚持到底的人往往能够为特定的宗教团体争取到更多的“利益”,直到众多的团体跟进、洗牌、最后进入新的稳定发展期。

从中国宗教的发展而言,佛教在历史上已经占据了明显的先机。但明清以后的中国佛教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发展,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佛教品质。20世纪以来,先是半个世纪的社会动荡,冲击了佛教发展的正常环境;继之以“文革”的清洗,佛教所拥有的先机仅仅留存于民众的文化基因中,其信仰层面的优先性已经丧失,僧才队伍的断档和零落加剧了这种先机的失落。当前,宗教政策氛围相对宽松,与之进行信众竞争的宗教非常活跃,中国佛教要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提供能够更多地满足信众需求的佛教产品,同时,逐步建立保证这种佛教产品的品质和有效传播的管理制度和传承制度,也就是说,建立保证佛教产品有效供应的供应者和具有自身特质的佛教产品,是未来佛教发展的基础。

对于供应方的培养,近年来佛教界很重视佛教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办佛学院或培训班培养僧才,办佛教夏令营培养社会对佛教的亲近心,做了不少努力。如何办好佛教教育,使得佛教教育尤其在培养僧才的目标上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这大概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探讨,兹不具言。

从当代少林寺现象,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中国佛教的未来需要发展什么样的佛教产品?

佛教产品的特点,首先它是佛教的,能够提供佛教特有的心灵服务;其次,它应具有较大的受众面,因而应该具有满足超越佛教信仰的普遍精神需求的性质;再次,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的佛教产品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佛教未来发展赖以依撑的法宝。

我们看到,少林寺以得天独厚的历史遗产——武术为敲门砖,打开了与世界联系的大门。但,不可否认,“少林功夫”如仅仅停留在武术层面,它就不足以代表少林寺作为佛教寺庙的宗教形象。因此,释永信一再强调,武术只是少林寺僧人演练“少林功夫”的表现形式,少林功夫是“以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的传统文化体系。禅宗智慧赋予少林功夫的“超常神力”和“超常智慧”的追求是少林功夫与其他武术相区别的根本所在。“少林功夫的灵魂是佛教禅宗智慧。”少林功夫的主流是“禅武合一”。[8]也就是说,武术只是禅的一种载体。少林功夫享誉全球是少林寺突出这种涵载了宗教内容而又具有普遍价值、能为公众接受的产品的成功,少林功夫成为少林寺扩展其影响的重要因素。

但“少林功夫”成为少林寺的特色,是历史文化造成的,它不可能成为中国佛教共同倚重的佛教产品。就目前各大寺院所做的努力而言,慈善也可以成为佛教提供的产品之一,它体现着佛教慈悲度世的菩萨情怀,能够解决公众对排忧解难的心理和现实需求,弥补当今社会社区服务、情感交流的欠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能够吸引公众加入,提高寺院的影响力。它的不足在于不能体现佛教的特质,不能和其他宗教产品形成质的区别。

笔者更为重视的是“禅”。禅是佛教基本的修持内容。以“禅”命名的中国佛教宗派“禅宗”被认为是佛教中国化的最彻底的表达。禅宗在唐后盛行中国,并传播至日本、韩国等地,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根据。禅门既有活泼泼的禅法,又有规矩森严的禅堂制度。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根据短时或长期的实践、根据不同人的悟性取得特殊的体验。更为重要的是,禅的静心作用能为现代人因快节奏生活和过分的压力而导致的心灵失调提供一个消解的途径。目前有许多寺院通过禅夏令营、冬禅

七、短期出家等活动提供了普通大众参与佛教生活的机会,其中修“禅”正是这些活动的灵魂。如果能够建立一套适合大众的“禅”训练体系,既含摄佛教特有的品质,又使它具有更大的普适性,或者它能为中国佛教的普世发展提供一个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寺院提供“禅”产品,也能够在烧香、拜佛之外为信众提供更高的指引。当然,“禅”产品的发展和普及,最大的瓶颈是能够指导“禅”活动的“禅师”。

这样,佛教产品的设立问题,又回到了产品供应者——僧才的培养上。可以说,佛教的发展,从根本上,依然是人的问题;但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僧才培养机制的问题。僧才培养机制应该具有延续性,它能够不因为具体个人而改变培养的品质,同时,又要为保证高端的宗教领军人物的持续出现提供空间。制度、人才和产品三者,可谓是“发展的佛教”的生机所在。然而,这已经不仅仅是佛教的未来所要面临的难题,也正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了。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摘自《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三期)

注释:

[1] 吴珊《释永信:“少林CEO”经营之道》,《新京报》2006年8月30日,引自http://news.thebeijingnews.com/0547/2006/0830/011@205384.htm。[2] “十非法事”:①盐姜合共宿(盐姜允许储备,以供日后使用);②两指抄食(比丘原定正午前进食,但如果中午太阳的影子过二个指头时进食还可算正午食);③复座食(吃完了,还可再坐就食);④趣聚落食(食后,还可到附近村落再吃);⑤酥油、蜜、石蜜和酪(虽不到时候,但能吃酥油、蜜、糖和奶酪);⑥饮阇楼伽酒(比丘在有病时,可吃一些经发酵的酒);⑦作座具随意大小(比丘坐具可随意大小);⑧习先所习(出家前所习的东西在出家以后仍可学习);⑨求听(僧团有事需大家商量,但有些场合,可先作,事后再求承诺);⑩受蓄金银钱(可以受蓄金银财物)。[3]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周秋良等译《迪尔凯姆论宗教》,第108-111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 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第197页。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5] 《全唐文》卷七十八。

[6] 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第375页。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7] 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第44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 释永信《少林功夫文化形态和历史》《少林学论文选》,第238-239页。少林书局,2006.8。

第三篇:从细节看品格演讲稿

从细节看品格演讲稿

黄焕均 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讲的题目“从细节看品格”,养成良好习惯,做一个文明的人。

刚才升旗仪式,我们看见有个别的同学没有行注目礼,有的同学没有肃立,有的人甚至在谈笑,这里我要说,你违反法律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三条 举行升旗仪式时,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奏国歌或者唱国歌。然而,在这个神圣、庄严的仪式上,细节就出卖了你的品格。

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同学表现是很好的。但是,我们也发现有的同学缺乏自律,缺乏文明素养,主要有哪些现象呢?

首先是说粗话。有的同学可能受到家庭或社会环境的影响,染上了说粗话的坏毛病,几乎每一句话都带了“话把子”,粗话脱口而出,还没有意识到应该感觉羞愧脸红。打篮球,没有投进去要骂一声,投进去了还是要骂。一不注意,细节就出卖了你的教养。

第二是随地扔垃圾。有的同学在商店买了东西,边吃边扔;美丽的行道树上插着几根烤肠竹签;在医务室买了药,路上就把盒子扔了;有的同学在八角亭吃方便面,把方便面桶搁在亭子里就走了;球赛看完了,你可以发现球场周围一圈瓜子壳。今天起,艺术周就开始了,我们不希望看见表演结束后,美食展销后,地上到处是垃圾。

第三是打饭不排队。就餐时人多的时候的确比较拥挤,于是就有同学插队。想过别人的感受了吗?是否自觉排队也折射出你的个人素质和品格。

第四是彩排时喝倒彩。自己没有上场,在下边喝倒彩,这是缺德的行为。参赛的人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打击。假如反过来是你在场上,你作何感想?本周文化节和下个月的元旦庆典活动,我们不希望看到你暴露出不文明的品格。

第五是个别宿舍很糟糕。牙膏牙刷乱丢,鞋子乱放,被子没有叠。晚上有人大声讲话。大家想想,今天你闹我,明天我闹你,我们怎么休息得好?明天怎么有精神上课?

但是,绝大多数同学都是讲文明的。上周我们留意观察,就看到了让我们感动的一幕幕:

好几次看见有同学弯下腰捡拾纸片、饮料杯、面巾纸。()我看得出他们一定是热爱学校的人,可以预见,这种有责任感、有集体意识的人,今后无论到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哪个单位去工作,一定会受到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可的。

我们经常听见同学遇到老师主动叫“老师好”。这样的学生一定是平时就对人有礼貌,一定不会污言秽语,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一定是和谐友善的。

我们还专门去看了初中部,他们自己买了桌套,把桌面保护得干干净净,没有乱涂乱画,没有同学踢门,出去上体育课、微机课主动关灯,没有浪费水电。

我从江津乘坐公交车到学校,看见几个穿着我们学校校服的同学,他们都安安静静地排队上车,有个女生还帮忙给一个阿姨提编织袋。我和司机摆龙门阵,听司机说,二中的学生都很讲秩序,规规矩矩的。顿时,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同学们,我们不经意的一开口,一举手、一投足,都彰显了我们的修养、品格和素质,每个人的每一个细节也代表了江津二中的形象。咱们学校办学近百年来,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邓稼先、赵仁恺、黄济人、周开达等十二位院士,还有数不清的校友,在二中奠定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知识基础,所以才有了他们后来的辉煌发展。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二中独特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当是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播人,我们应当带头做一个文明人。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品学兼优,一天比一天进步,这样才可能赢得人生的大发展。

最后,祝愿同学们个个优秀,人人成功,也祝愿我们的学校越办越好!

第四篇:从教学改革看

从教学改革看科学发展成就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万代,决定国运兴衰,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关乎社会繁荣昌盛的千秋伟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党科学判断世界形势准确把握时代本质要求,从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造福当代,福及千秋的英明决策。全面贯彻落实社会发展观,特别是建设创新性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迫切地需求大量人才。所以更要将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学改革的工作放在首位。

我所在的高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二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近些年来学校推进了“重课堂、抓实际、求实际”教学改革活动,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推进教学改革。同时学校还突出了党员教师的带头作用,集中力量对优秀的教师、党员进行表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一;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根本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教师的的合法权益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是社会对教师的合法权益的承诺以及保证。目前,我国已经通过相关的法律及制度对教师的合法权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教师的权益有了保障。

我所在的高中在对教师的保障下足了功夫,严格落实各种保障制度,比如福利的发放,带薪休假等。。无不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关怀。而且学校还定期组织环境轻松愉悦的茶话会,让教师可以和校领导面对面交谈,说出心中的疑惑,说出心中的建议,这种活动对青年教师尽快融入这个群体有着巨大作用。

教师的“出身”在学校的发展中有巨大的变化,从留校任教到师专,到现在的全国重点师范院校甚至是研究生,教师层次的提升显示着国家对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而且免费师范教育的回归体现了我国教师培养体系的多元化。拥有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富有务实创新精神,拥有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真正的财富。所以,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所在的高中为每一个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教师制定了成长计划,并且制定有经验有能力,业务素质高师德出众的老老师进行传帮带,定期组织领导听课。加速了教师成长的速度,提高了教师养成的质量。

二,教育思路的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以只研究教师的教法而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究是不正确的。要重视学生学法的探究。

(一),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毋庸置疑是一个人才必备的能力

(二),教师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三),培养创新精神。

第五篇:从乔布斯演讲看如何写作英语演讲稿

从乔布斯演讲看如何写作英语演讲稿

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接触或用到各类英语演讲,小到课堂作业和工作汇报,大到会议发言和职位竞选。那么如何才能打造一篇精彩的英语演讲稿呢?下面苏州英语培训的沃尔得小编就以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稿为范本来具体剖析一下英语演讲稿的写作要点,帮助大家了解其基本写作要领。

结构清楚,逻辑清晰

由于公共演讲的听众一般有数十人甚至数百、数千人,再加上演讲环境的不确定性(比如观众的欢呼或者抱怨),演讲者最好在进入主题之后马上给出所讲内容的框架结构,使听众能跟随演讲者的思路,更好地预判整个演讲内容,以达到良好的演讲效果。比如,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开篇稍微寒暄之后就进入正题:“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That’s it.No big deal.Just three stories.”听众马上能对演讲内容做出预判——今天会听到乔布斯谈三点,然后他们会关注具体是哪三点。这种演讲就具备了“以观众为中心”的特质。乔布斯在随后的演讲中分别提到,“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由于演讲思路非常明晰,听众在听完之后也会记忆犹新。

当然,演讲稿在结构方面的逻辑顺序有许多种,乔布斯的这篇演讲是按照话题顺序和时间顺序来安排的。除此之外,还有空间顺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等。大家可以根据不同演讲内容的需要来安排自己演讲稿的逻辑顺序和整体结构。

开篇出彩,吸引听众

演讲稿的开篇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功夫去设计。在写作开篇时,演讲者需要结合听众特点、演讲场合和演讲主题等因素,争取在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下面苏州英语培训的沃尔得就介绍一下基本的演讲开篇模式,供大家以后写作演讲稿参考。

演讲稿开篇的目的是吸引听众。乔布斯在他的演讲稿开篇使用的是“关联话题与听众”的方式。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因为人们一般对自己的事情都很关注,和自己相关的事情也会格外留意。乔布斯在演讲开篇说道:“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for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Truth be to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And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高度赞美斯坦福大学——这就是在与听众发生关联。乔布斯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听众一开始就对自己产生好感或对自己的演讲内容产生兴趣。当然,乔布斯还用了适当的幽默,更好地融洽了与听众的关系。

除了乔布斯的这种开篇方式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其他一些开篇方式:①指出演讲话题的重要性。比如要做一场关于“英语演讲的艺术”的演讲,演讲者在一开始就可以指出该演讲对于听众今后的学习、工作将会有很大帮助,甚至可以给出一些数据和实例,让听众明白不听这个演讲将会是一个损失,这样听众就会乐于认真听演讲了。②使听众感到震惊。例如要做一场关于“生活方式与疾病”的演讲,开篇就可以给出一组极具冲击力的数据,让听众看到生活方式不健康将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这样的震惊能够使听众快速调整状态,投入到听演讲中去。③引起听众的好奇心。演讲者可以在开篇指出一种特别的现象,听众出于好奇就会认真听演讲,想知道演讲者如何分析或解释。④向观众提问。演讲者可以在开篇提出一个问题,这样可以引发听众的思考,也会引导他们去听演讲者如何解答问题。此外,也可以在开篇引用一段

名言,或是讲述一个故事等,这些基本的开篇方式被无数的演讲证明是实用而且有效的。

观点明确,支撑有效

毫无疑问,在演讲稿中,主体段的信息量最大,写作量也最大。如何清晰地阐释演讲者的观点或演讲要点,如何用相关事实有效地支撑演讲者的各个论点或要点,是演讲稿主体段写作时应该把握的关键。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中明确给出了三个要点:① 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②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③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为了清晰、有效地阐述自己想要表达的这三个要点,他运用了以下三种手段:首先是举例子。乔布斯在演讲中用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他怎么对待学习、工作和死亡。比如他说自己读书时旁听有意思的书法课程,这些课在当时对他没什么实质帮助,但是十年后在当他设计第一款Macintosh电脑的时候,这些东西全派上了用场,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他演讲的第一个要点——串起生命中的点滴。另一个手段是引用。乔布斯在演讲中引用了一些名言警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在讲到死亡时,他引用了一句格言:“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这句话表明了他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看法,使听众印象深刻。第三个手段是数据支持。在讲第二个故事——关于爱和失去时,乔布斯用了一系列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他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Woz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20.We worked hard, and in 10 years Apple had grown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 garage into a $2 billion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We’d just released our finest creation—the

Macintosh—a year earlier, and I’d just turned 30.”数据很直观,能让听众更直接地认识和理解演讲内容。

结尾有“道”,画龙点睛

演讲的结尾往往需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尽量做到意味深长、启发思考。开篇和正文再好,如果结尾过于平淡,整个演讲的精彩程度也会大打折扣。那么如何做到结尾有“道”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乔布斯的这篇演讲稿,他的结尾比开篇更加出彩,采用的是“引文结尾”的方式,达到了引人深思的效果。他在结尾说道:“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It was the mid-1970s, and I was your age.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Beneath it were the words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Stay Hungry.Stay Foolish.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Stay Hungry.Stay Foolish.”乔布斯不仅在演讲结尾引用了这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虚怀若谷),而且重复三遍,强化了听众的印象。这句话后来也被广泛传播,被誉为该篇演讲的精髓。

除了乔布斯这种“引文结尾”的方式,常见的演讲结尾方式还有如下几种:①总结演讲。对演讲中的各个论点或要点进行简单总结和梳理,加深听众的印象。②强有力的陈述。这种方式不同于引用他人之言,往往是演讲者自己的总结和心声。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是Patrick

Henry的演讲“Liberty or Death”。他在结尾时说道:“Is life so dear, or peace so sweet, as to be purchased at the price of chains and slavery? Forbid it, Almighty God!I know not what course others may take;but as for me,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③首尾呼应。在演讲结尾对开篇提到的主题和重点进行重新阐述,这是体现演讲内在统一性的经典形式,值得借鉴。

为了更加有效地掌握文中讲到的写作演讲稿的要点,作为苏州商务英语培训的沃尔得建议大家做到以下三点:①多看。多看一些演讲素材,比如名人演讲、演讲比赛优秀选手的演讲等,积累大量的一手素材;也有必要阅读一些关于英语公共演讲的书籍,笔者在此推荐

Stephen E.Lucas的《演讲的艺术》(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一书。②多想。学会分析这些演讲之所以精彩的原因,可以从笔者上面讲的几点入手分析。③多练。在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要大量练习写作演讲稿,话题可以从日常学习和工作中选取,这样练习起来会更有兴趣和成就感。

下载从莲花看中国佛教-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莲花看中国佛教-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礼仪看传统文化演讲稿中学(最终五篇)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一起来看看从礼......

    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精选[推荐]

    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 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 大家好: 又是一个五一国际劳动的到来,而今年“五一”适逢新中国成立61周年,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广......

    从抗震救灾看企业管理

    从抗震救灾看企业管理 ——谈流程管理、执行力和持续改进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4.20”地震已造成四川雅安等13个市(州)69个县150余万人......

    从高考作文看教育改革

    又是一年高考过去了,关于语文作文题,最乍眼的应该说是陕西‘中国的发展’,有一些专家说‘陕西太空’。如果说陕西的目大,或许可以理解,但如果说是空,也许并非如此,‘中国的发展’这......

    从改革开放看解放思想

    从改革开放看解放思想[来源: 本站 | 作者:岳 金 林 | 日期:2008年12月23日 | 浏览530 次] 【大 中 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30年也许只能算得上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

    从中国足球看人才培养

    从中国足球看人才培养 在“6·15惨败”后,中国足球再度被接二连三的后续事件推上风口浪尖:道歉信、主帅卡马乔下课、巨额合同纠纷。在普通老百姓看来,不过是国足上演的又一出闹......

    从科学管理看《摩登时代》

    从科学管理看《摩登时代》 喜剧来源于讽刺,讽刺必有其来源。《摩登时代》一片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出发,讽刺了在大工业社会下,工人阶级其人性受到的忽视,甚至是欺压。而这,也恰恰......

    从《诗经》看(大全五篇)

    从《诗经》中的婚恋诗看先民的婚恋观及婚姻制度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诗经》中婚恋诗的解读来分析上古人民的婚恋观以及其时的婚姻制度。认为:先秦的婚恋总体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