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星医药的全球战略浅析
目 录 导言....................................................................3 2 有关理论、核心概念.......................................................3 3 全球战略实证分析.........................................................4 3.1 “三步走”战略目标.....................................................4 3.2 外部环境分析...........................................................4 3.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4 3.2.2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6 3.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印度药企.........................................7 3.3 内部条件分析...........................................................8 3.3.1 资源分析.............................................................8 3.3.2 能力分析.............................................................9 3.3.3 SWOT 分析............................................................9 4 对策建议................................................................10 4.1 人才策略..............................................................10 4.2 创新研发策略..........................................................10 4.3 营销策略..............................................................10 4.4 合作并购策略..........................................................10 5 结论....................................................................11 参考文献..................................................................11
复星医药的全球战略浅析
导言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前身为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于2004年12月复星实业正式更名。复星医药自1998年上市以来,13年内净利润增长了13.5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26%。净资产、净利润均名列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前列。其专注于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抓住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和中国企业进军全球主流医药市场的巨大机遇,以“品牌、创新、高效、全球化”为经营理念,加快实施产业整合和重磅产品战略,稳健经营、快速发展,成为了以药品研发制造和医药流通为核心,同时在诊断产品和医药器械等领域拥有领先规模和市场地位,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的大型专业医药产业集团。复星医药奉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公司的社会责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面向未来,复星医药将继续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使命,秉承“持续创新,共享健康”的理念,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和整合式发展三方并重,在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医药商业领先地位的同时,以创新战略为先导,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医药企业。这次我主要研讨复星医药的外延式扩张,亦即是全球战略,现阶段它主要通过投资控股、参股模式来开展相关的全球业务。有关理论、核心概念
企业并购: 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另一个企业全部或部分的资产或股权,从而控制、影响被并购的企业,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实现经营目标的行为。
可持续发展: 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PEST分析法: 一种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所谓PEST即 Political(政治),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and Technological(科技)。
五力模型分析法: 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cGMP: cGMP是英文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的简称,即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也翻译为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它要求在产品生产和物流的全过程都必须验证,为国际领先的药品生产管理标准。cGMP是目前美欧日等国执行的GMP规范,也被称作“国际GMP规范”,cGMP规范并不等同于我国目前正在实行的GMP规范。
SWOT分析法: 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全球战略实证分析
3.1 “三步走”战略目标
短期(3-5年),率先成为全球化的中国医药企业;中期(5-10年),成为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医药企业;最终愿景,成为全球市场的一流医药企业。
自主创新和全球化是复星未来发展的主题。2004年,复星医药开始逐步形成全球战略。经过两年的逐步完善,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全球战略已经清晰。借助于多年国内并购的经验和优势,复星医药正在不断构建出口型、外向型经济的集团公司。从拥有原创青蒿琥酯药的桂林南药到年创汇上千万美金的重庆凯林的加盟,使复星医药的全球化达到了较高的起点。
3.2 外部环境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一政治法律环境
医药法律,如中国SFDA(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与欧盟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等有关认证。可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修改了很多法律条例,俨然竖起了地方保护主义的
旗帜,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医药出口企业来说不无打击。不过,正所谓的有危就有机。作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美国,在今年3月,其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医疗改革法案,对于生物仿制药上市简化申请程序等政策将有所改变。而且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外资投入的便利政策,这无不表示出他们是多么希望一些外部资金参与其国内相关企业投资的,从而这又有利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医药企业发展。二经济环境 医药行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从80年代至今,医药行业不断上市的新产品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一大动力。新产品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和患者治疗的选择,另一方面新产品的价格较高,因此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的上升。但近几年医药行业的新产品上市数量在减少,突破型新产品数量则更少,同时上世纪90年代上市的新产品陆续面临专利到期的局面,进而导致了市场增速趋缓。但销售额的增加依然表达了全球市场需求的增长,今后几年里仍将以6%~8%的年增长率继续向前发展。新机遇的出现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的崛起、印度及中国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为医药市场带来了生机。三社会文化环境
医药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国际化高技术产业之一。医药产品作为国际贸易量最大的产品之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医药产业的发展,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更是不惜投入巨资,竞相争夺国际医药市场的制高点。特别是现今的全球教育水平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药品和保健品,而部分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老年人的保健和治疗问题受到重视。四技术环境
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占全球研发投入较大的比例,近年来更是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生物工程的技术及应用在不断更新、跨国公司的并购合作研发、医疗保健的技术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不仅仅是治疗、还有保健,就注定了医疗保健的快速发展,而保健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人们对于保健的认识。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深了研发人员的彼此交流、缩短了医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时间,更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方式保存、咨询有关的医疗保健知识。近几年来,国际上对于天然药物、非处方药和仿制药的重视,则会促进越来越多非医药企业进入这个行业,这无不提供了更多的资金,以此会带来相应的技术研发投入。这些变化无不说
明了全球医药技术越来越趋向成熟。
3.2.2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一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对于走国际化的医药企业来说,其买方主要为所进入国家的药品批发企业、医疗机构以及药品零售商。药品批发企业一直都是医药企业产品的主要流向,其在与不同卖方的交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且医药企业之间产品的差异化小,因而批发企业具有相当的议价优势。近几年来,很多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药品批发企业向着规模化、联盟化的方向发展,而大型药品商业企业在市场中占的份额不断扩大,从而使医药企业在这场贸易的博弈中地位进一步下降。医疗机构和零售药房作为整个销售环节的终端,能够直接接触消费者,因此具有引导用药消费的能力,在与医药企业谈判中具有绝对的优势,也有着很强的议价能力。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直接影响着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医药供应商包括原料药及辅料生产厂家、能源的提供商等等。由于我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料药出口国,拥有大量的原料药生产厂商,因而对本企业来说占有地利。为了争夺相对固定的市场,原料药行业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因而在原料药采购的议价方面,本企业占据一定的优势。而能源的价格由各个国家相关机构统一规定,医药企业并无与之议价的能力。自2003年以来,各种原材料以及能源的价格猛涨,致使整个医药供应链各个环节价格上涨,这无疑使举步维艰的医药企业雪上加霜。三替代品的威胁
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其作用并不能通过保健品或医疗器械等其他产品所替代。因而,替代品较为局限,由此对医药产业竞争所带来的威胁较小。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对于走国际化的医药企业而言,由于具有资金技术密集型等专业性及特殊性,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其进入壁垒较高。首先,是来自所进入国家的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壁垒。如美国FDA、WHO与欧盟GMP等行政管理认证。其次,由所进入国家医药产业的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壁垒。新进入的医药企业要么在规模经济上经营,投入巨额的资金,并与现有企业进行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战;要么由于资金的制约,仅能在规模经济以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第三,来自于所进入国家资本需求的壁垒。建设符合相应许可证要求的生产厂房和生产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产品投入市场前,企业还需要支付大量的广告、宣传等费用。另外,该国购买者对于药品品牌的忠诚度也是新进入制药企业需要克服的一个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虽进入走国际化的医药产业的壁垒重重,但由于全球的药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新兴的亚洲市场;且医药产业回报丰厚,因而近年来一些财力雄厚的本国大集团,例如华润集团、联想集团等纷纷控股收购医药企业。国外更多的商业巨头也试图通过独资或合资的方式进入亚洲医药市场。新的进入者使全球医药市场原有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五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医药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跨国的医药巨头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大规模的联合与兼并和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建立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跨国的医药巨头对全球医药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得一些弱小的走国家化的医药企业的竞争对手变得空前强大。全球医药市场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使市场竞争变得更为直接和生死攸关。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成为我国医药企业走国家化的强劲竞争对手。
3.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印度药企 一未来目标
印度药企的未来目标是定位于全球医药行业领导者。印度大型的医药企业在进一步加强印度本国医药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以创新战略为先导、结合产业外包战略,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企业。二自我假设
印度药企自我定位很清晰,它现在只是全球医药行业的竞争参与者。它知道现阶段在技术方面比不过欧美发达国家的医药巨头,所以通过海外并购、合作方式,兼之成本上的优势参与竞争,逐步踏上行业领导者的位置。而对于新发展起来的中国等其他亚洲对手,它则明显优于对手的,就是国际化程度和药品质量档次。印度药企通过并购,迅速扩张生产线,增加全球销售额,最重要的是印度药企能够从被其兼并中的企业中学到
知识,获得创新能力。三现行战略
现如今,印度已经是全球最发达的医药工业市场之一,所能生产的药物数量居全球第四位,医药价值排名为全球第13位。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与投资,印度制药企业已经成功转型,在达到ICH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良好的制药生产规范。
(一)合作竞争战略:主要表现为:医药企业在产业价值链环节上合作竞争。(二)创新战略:创新是医药企业科技进步的源泉,尤其是印度药企加入对全球医药市场争夺之后,创新更是实现其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三)成本优先战略。由于印度国内普遍的低成本优势,这又成为印度药企一个发展优势。四能力
(一)制药能力:随着印度政府于2005年颁布了更为严格的专利保护政策,以及美国制药企业针对印度同行的专利侵权行为加大了诉讼力度,许多印度制药企业开始将关注点集中在提高自身的新药研发能力上,在仿制的同时进行一定创新,重视申请工艺技术专利,大力出口增值创新型仿制药。(二)国际市场营销:印度药企通过合作与并购,快速进入了欧美等高端市场。(三)印度政府的支持:这也是一种明显的外在助力,印度政府承诺在2010~2015年将继续扶持医药业,拨款4.23亿美元组建6个国家药品教育基地和研究院。
3.3 内部条件分析 3.3.1 资源分析 一有形资源
(一)优秀的决策能力、社会能力,以郭广昌、汪群斌、陈启宇和姚方为代表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团队已经成为复星医药发展的核心;“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企业精神为员工带来了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二)中国是全球市场上原料药出口第一的国家,优良的地理位置让原料的获取更为便利。
(三)以医药为资本运作平台投资高利润行业,通过参控的商业企业、钢铁企业、房地产企业为现金流平台,以补充高利润的医药及其流通行业。二无形资源
(一)继续完善仿创结合的药品研发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4+1”格局;其中“4” 8
是由高难度仿制药、化学小分子创新药、生物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特色制剂构成的研发创新平台,“1”是创新药投资平台。
(二)分布于国内外的8条cGMP生产线。
(三)2010年全年申请专利共计78 项,其中发明专利70 项,包括重庆复创已提交的5个PCT 专利申请。
(四)所属的桂林南药研发了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的药品青蒿琥酯,青蒿琥酯注射剂获得国际GMP认证,兼拥有了世卫组织供应商资格;且药友制药是中国第一家处方制剂通过加拿大卫生部GMP认证的制药企业。
(五)所兼并的美国汉达药业的仿制药大品种缓释喹硫平获得FDA 预批准。六其在中国医药行业于率先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连续两年获评“医药生物制品行业最佳社会责任报告”。
3.3.2 能力分析
一精良的企业管理团队。二成熟的融资、投资和营销理念。三整合优化被收购、投资企业的能力。四不断创新的药品研发能力。五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机构。六明确的发展路线,以医药研发和医药流通为核心,兼之诊断产品、医疗服务和医药器械领域。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并重发展。
3.3.3 SWOT分析 一竞争优势
(一)企业家精神,天纵英才,塑造了取经团队。
(二)政策好,上海市政府支持发展民营经济;中国政府提倡创新型、出口型经济。
(三)领先的国内医药商业,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撑。
(四)有国内并购发展经验,整合优化被并购企业能力强。
(五)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二竞争劣势
(一)科技差别大,造成创新研发能力的落后。
(二)人手少,初来者对国外精英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三)底子薄,虽说有国内资金支撑,但仍难与全球医药巨头相比。三面临的潜在机会
(一)全球优良的商业文化氛围,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二)欧美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消费能力强。
(三)欧美发达国家一些药企陷入资金困扰,便于并购。
(四)国外资本市场成熟的游戏规则,方便了融资。
(五)国内国有企业改革,国退 9
民进。
(六)可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四危及的外部威胁
(一)全球金融体系的歧视,初来者贷款难。
(二)其他国家药企的战略与之类似,如印度药企。
(三)全球经济环境影响,对初来者与成功者的区别对待。
(四)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人民普遍缩紧腰带。
4、对策建议
4.1 人才策略
一完善已建立的以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和平衡计分卡为原则的绩效考核体系。二继续对部分子公司核心管理团队采用EVA(Economic Value Added)为衡量标准的长期激励方案试点,并逐步推广至国外兼并的企业。三坚定地实行“以发展来吸引人,以事业来凝聚人,以工作来培养人,以业绩来考核人”的人才观;通过人才供应链体系,将全球的人才精英的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关注企业家成长,打造认同复星医药企业文化、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精英梯队。
4.2 创新研发策略
一始终保持自主研发的热情,鼓励员工积累医药领域的专业知识,从前沿性医学科技发现和原创性的发明,到应用技术的改进。二逐步形成以“仿创结合”的研发体系布局。三通过股权合作、合作研发、专利许可等多种方式,与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团队开展合作,持续强化自身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四坚持与目标相匹配的最高标准的国际化品质管理规则,通过对不同剂型和生产工艺的尝试与改变,不断改善每个环节的业务能力,提升药品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市场通行的规范,为人们提供最高质量的药品。
4.3 营销策略
一继续巩固面向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品牌药——青蒿琥酯系列的出口,面向欧洲等市场的生物类仿制药出口,以及面向美国市场的化学类仿制药的出口。二同时代理固体制剂、针剂的委托加工并通过相关合作方在全球销售。三充分利用廉价的国内劳动力,开展成本优先的营销战略。四建立全球营销网络,积极推进全球医药资源整合,努力实现生产更安全、更有效、可及性更高的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4 合作并购策略
一通过不断地合作、并购欧美发达国家药企,掌握先进的医药研发能力、医疗能力和生产营销能力。二在聚焦核心制药业务的同时,也要开展医药流通、诊断产品、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等国内优势业务;如近期与美国知名医疗健康公司美中互利结成战略联盟,双方在继续推动“和睦家医院”在中国发展的同时,共同开展医疗器械业务。结论
我想复星医药的全球战略与国内战略密不可分。复星医药利用中国市场、资源和成本的优势,瞄准全球主流市场,走中国创造与中国制造相结合的全球化道路,通过药品制造全球化、研发国际合作、产品出口、委托加工和收购兼并,建立全球营销网络,积极推进全球医药资源整合,努力实现生产更安全、更有效、可及性更高的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一份子--复星医药,我相信其能够打造出比拼于印度药企的优秀企业联盟,与企业共成长,为行业发展积聚力量,共同见证中国医药行业诞生世界级企业的未来。
参 考 文 献
<1>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2011.<2> 刘艳娜、刘秀琴.《管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3> 邵一明.《战略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潘松编.《我们向印度学什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 徐铮奎.《全球医药舞海啸》.《医药经济报》.20081110.
第二篇:复星材料总结(精)
资本运营理念
郭為复星确定的資本運作方式是以產業來嫁接資本市場。
收購豫園商城(600655)可以看作是复星借用資本鏈條進行產業擴張的一個典型。
在复星集團,公司往往就是一种手段,是一個項目投資的工具。這樣易形成投資的單一化,資產方面比較獨立,產權清楚,方便今后進行更大的資本運作。
复星產業擴張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精巧的資本運作。复星做產業擴張有一個特點,即能買的不租,能租的不建。复星現有20多家藥厂,只有一家是由复星自己投資建設的,其余均為合資擁有。這樣做的好處是,兼并成本不高,卻能產生很大的協同作用。复星做產業擴張還有另一個特點,即看上的企業一定要有行業領先的位置,同時有一支合适的管理團隊
郭真正的興趣其實并不在產業,复星的產業運作是為資本運作服務的,一為資本運作提供概念和載体,二為資本運作提供所需現金流。
复星目前正在運作上市的有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的复地和以鋼鐵產業為主營業務的唐山建龍,上市的目標地是香港。還有一些正運作在中國A股或者美國紐約主板上市的企業。复星人的說法:复星向資本市場交答卷,資本市場就應該給复星加分數。
信息产业思路
我们制订了信息产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其核心内容就是: 复星信息产业经过3~5年的努力,构筑成为以资产经营带动产品经营,对接资本市场,由多家上市公司组成,在全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综合性现代传媒企业集团。
提出了“重构信息产业管理构架,致力于推进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良性发展”的设想。其重点在于:坚决贯彻执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各投资企业均一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明确信息产业公司的“决策中心、服务中心、监管中心”职能以及各事业部、各投资企业是“经营中心、利润中心”的工作定位和具体方案。
对于已投资的企业,除战略布局的需要以外,都应该是具备相当盈利能力的企业。经营不善的公司,应尽速采取有效的措施,或予以整合,或调整团队,或改变经营方针,或引入社会资源,不能让战略价值不大且又连年亏损的公司拖累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盈利的企业应思考如何发展,尽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争取较大幅度地扩展利润。
在拓展资本经营、构建产业布局之时,我们务必注意在资本经营中政策经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务必注意资金和资源投入的经营原则,信息产业总部职能“决策、服务、监控”
建立媒体、发行、广告和旅游三个事业部
复星信息及其投资企业不仅要善于收购、并购市场前景良好的、升值潜力巨大的各类企业。同时,我们还要适时将已有投资企业的股权通过股权置换或出售的方式获得资金,并要努力通过上市的方法解决融资问题,真正拓展以投、融资相结合的资本经营。
通过合资合作,复星在上海、北京已分别占到报刊发行、零售总额的16%和5%,并呈现出高速成长的趋势,从而奠定了复星在信息领域的优势地位。
复星的优势?
传统上认为,产品和市场营销对医药企业来说是第一位的,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复星实业没有形成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还没有推出一个上亿元的在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在市场上,复星品牌的产品也缺乏与公司形象相称的地位和影响力。
复星实业的优势在于控制资源来整合产业。在资本运作中,复星实业投资的都是比较成熟的优质资源,通过整合提高资产的收益水平,因此在公司原有资产的收益保持一定增长的同时,新投资的资产也有一定的收益率,从而保证了公司在大规模扩张中利润的同步增长。
在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中,大部分都是公司对外投资的回报,而公司资产和投资企业本身的成长性并不突出,因此公司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对产品的经营也需要加强。随着公司产业规模和资本运作规模的增加,保持资金链的畅通成为公司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融资、投资等
让其控股的子公司与集团合作组建新的企业也是集团向子公司融资的一种手段:例如德邦证券54%股权掌控在复星手中,其中豫园商城30%,复星投资24%
在一批信托公司的证券营业部重组转变为证券公司的过程中,民营资本进入证券公司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郭广昌说,“其关键是复星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强调专业化管理,在引进项目的同时,吸收了优秀的管理团队进入复星。”复星集团的目标是到2005年要实现跻身中 2 国医药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之列,达到总资产100亿、净资产80亿、年营业额100亿、年利润10亿元。
对于医药产业连锁药店的投资思路:我们不做那些全国圈地的事,不会盲目地全国扩张,我们要实施的是多品牌战略。”
复星实业主管此次与北京永安合作的范邦翰坦言:“连锁经营的好处固然很多,但风险也很大,尤其是跨省市的合作牵扯很多问题,所以我们非常慎重。而我们之所以先选择在北京市场打出多个品牌的战略,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北京市场的相对规范和政府的支持,使我们可以免去一些地方政府利益导致的风险。”
目前复星关联的商业企业,包括联华超市和豫园商城,每年已有将近200亿现金收入,其中有至少60亿是应付的供货商货款。”显然,复星看重豫园商城作为商业零售企业所拥有稳定的现金收入。其实还有看重旗下的童涵春。复星可以借此渗透到黄金珠宝业的要素市场发展;另一方面积极配合上海市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大规模南外滩改造工程,将正处于南外滩核心位置的豫园商圈与复星旗下的房地产业形成联动;
平台理论――打造旗舰――串起明珠――放眼世界(海外资本市场)
平台:资本平台(集团投资银行业务,建立多元化投资平台)、上市公司平台、专业公司平台
打造旗舰:复星所收购的企业,成长性都很好,在行业里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在这一系列资产大购并发生期间,复星实业也悄悄完成了从生物高科技公司向生物医药新经济的转型。其标志就是复星药房连锁网络这一新经济产业的诞生。
复星投资主要合作的方向:
具有在国内外有上市前景的企业
具有一定的高科技和技术含量的技术型企业 具有良好的产品市场和利润回报的发展性企业
截止到2001年年底,复星实业持股超过50%的控股子公司多达39家,此外还有众多的“孙公司”及参股公司。下属公司数目较多并且有不少企业经营业务接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不利于集中资源发展主营业务。
2003年1月16日,复星集团又宣布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共组注册资本达10.27亿元的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成为医药界最大的国营资本和民营资本融合的案例。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去年11月底才上市的国药股份(600511)很可能成为复星系的一员。
复星系真正全面向资本市场进军是在2000到2001年间。2001年2月,复星实业出资3450万元收购了信阳市建设投资总公司持有的河南信阳信生制药有限公司90.3%的股权,而信生制药持有羚锐股份1509万股发起人法人股,占总股本的 3 15.04%,为第二大股东,仅比现任第一大股东(河南信阳羚羊山制药厂)少3.91%。由于复星实业是从铃锐股份的原实际控股大股东信阳市建设投资总公司手中获得股权的,而信阳建设目前手中还有铃锐股份6.61%,假如双方再次合作的话,羚锐股份便成其囊中之物。而且该次收购的成本相当低廉,复星实业实际上是以每股2.3元左右的代价收购的,而羚锐股份目前的每股净资产就有4.02元,直接收购的价格还会更高。
复星系对友谊股份的资本运作手法更为娴熟,2000年11月30日,友谊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友谊(集团)拟将所持公司国家股9034万股中的7323万股转让给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转让价格暂定为每股2.22元,上海友谊集团占52%股权,复星集团占48%股权。2001年8月,复星集团又以1.92亿元将友谊复星的股份转让给了复星实业,由此完成了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虽然复星系没有取得绝对控股权,但通过对其控股的我国最大连锁超市企业联华超市的染指,复星系在医药连锁经营上的竞争已占得先机。由于收购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股权无需财政部审批,复星系在收购中并没有遇到大的阻碍,轻轻松松地部分控制了铃锐股份和友谊股份这两家质地不错的上市公司。
参股证券业的目的
从参股目的看,以往上市公司参股证券业主要是追求短期投资收益,而现在实业资本向证券业渗透主要是出于资源整合、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上海糖烟酒集团总经理葛俊就表示,公司投资券商不仅仅是为了投资回报,而是要借助证券公司的资源加强集团内部的资本运作,利用券商的投资能力,为企业的转型提供战略咨询。复星集团高层人士也透露,组建证券公司取得投资回报是一个层面,利用它来整合集团内的资源可能更重要。
第三篇:宝洁全球战略
宝洁在金融危机中,在雷富礼正式将CEO、董事会主席宝座让位于麦睿博的情况下,仍有着良好的表现。尽管宝洁全球净销售额(net sales)下降了3%,降至790亿美元。织物及家居护理产品的净销售额下降了2%,降至232亿美元。这是10年来的首次业绩下滑,看起来似乎结束了连续增长,正在进入下行轨道。
但如果我们分析其财务报告就会发现,其营运利润率(operating margin)与上一财年基本持平。2009财年,总利润下滑了80个基点,(毛利率Gross Margin)降至净销售额的50.8%,但这主要是受物价上涨和能源成本提高以及不利汇率的影响。
而2008年底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宝洁业务有所下降的大环境,相对于一些跨国公司在危机中一泻千里的业绩表现,宝洁的表现已属优异。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宝洁在许多发展指标上都仍然继续发展了前十年优势。
在发展中市场中的比重持续增加,不符合公司战略的业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剥离,终止经营收益(Discontinued Operations)相比上一财年有大幅增长,由2008财年的2.77亿美元升至2009财年的21.43亿美元,这一部分收入多来自剥离出去的业务。这是净销售收入的下降核心因素,美丽产业比重持续增加,大品牌策略得到进一步贯彻。正如笔者在接受中国经营报的采访中认为,雷富礼时代制定的宝洁战略仍未过时,仍将长期对宝洁的整体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的指引作用。
2009年开始,中国本土日化企业已涌现两个百亿巨头,尽管与宝洁、联合利华全球生意相比仍然力量弱小,但制定更为长期战略的举措需要提上日程。然而本土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应当从何入手?该如何进行?笔者有幸在最早设立战略规划部门的本土日化企业中任职,在企业战略规划中承担着关键作用。经过长期的战略研究,笔者发现,本土企业走过的路宝洁们早已走过,本土企业将要走的路,宝洁们也已大多经历。只有研究宝洁们的成功之道,从中找出关键因素,才有可能找到一条持续的成功之路。
一、宝洁的全球战略
宝洁有明确的全球战略,有着明确的战略架构与支持体系,并在各个阶段确定不同的重点去实现其全球战略。
(一)宝洁战略架构
宝洁将其战略架构总结为八点,从宗旨与价值观、目标出发,以CEO主导的策略出发建立优势,以组织架构和系统、创新、领导力、文化作为战略保障体系支持。
1、宗旨和价值观是根本。宗旨是提供优质超值的品牌产品和服务;价值观是正直、信任、领导力、主人翁精神、用服务赢得消费者。
2、设置正确的增长目标,既可实现又可保证竞争地位。公司内设定乐观目标,但对投资者和股东则承诺能实现目标。外部目标是生意额保持4%~6%增长,每股盈利两位数增长。
3、CEO主导策略的制定,创造忠诚的消费者驱动商业模式。集中于宝洁增长的四个核心业
务及其品牌;高增长、高利润、高回报战略;新兴市场及低收入人群战略。
4、平衡自己的核心优势,聚焦于优势业务。宝洁核心优势是品牌、创新和零售商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资本密集、开始商品化、本地化比全球化更重要的领域是弱势。
5、“从内部推销开始”的文化量身定做组织架构。全球业务赢利中心、全球市场发展组织和全球共享服务;用矩阵架构在独立和依赖之间、自主和联合之间取得平衡。
6、创新是活力的源泉,是商业模式的心脏。创新领导力需要持续的能力和投资。广义地定义创新。消费者更关注整体的品牌体验,而不仅是某个产品的功能。注重内部外创新相结合。
7、培养激励型领导力。遵循严格的培养方式。CEO参与“500位顶级候选人”的职业规划,董事会每年一次,高级管理团队一年三次进行领导力培养评估。培育创造人才把握机会解决问题条件的领导力。保持领导人才的国别多元化、性别多元化。
8、塑造越来越有胆量和协作精神的文化。创造并保持开放、协作和拥抱变革的文化;真实世界的挑战和威胁将持续地导致宝洁的文化变革,预见和领导变革。
(二)宝洁战略主题
为了保证战略在各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以保持战略活动的持续提升,宝洁每年都制定不同的战略主题。2008年宝洁将发展主题定为“力求创新”,创新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及成本的急剧上涨,单纯依靠规模扩大为企业带来利润凸显压力,广泛地创新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明智之举。
业务单元方面,美容演变为美尚,从主要针对女性消费者蜕变为整个美容产业;此外,加重健康业务单元。宝洁进行了全球业务单元的调整,显得更为清晰:将吉列并入美容单元,并分出健康护理,成立美尚业务单元;将健康护理与食品、咖啡及宠物护理组合成了健康单元;将织物及居室护理和婴儿及家庭护理组成家居单元。
吉列经过两年的发展最终融入美尚业务单元,标志宝洁真正融合了吉列。
(三)宝洁增长战略
宝洁认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找到持续的生意增长点。宝洁经历过上世纪末的增长困境后,总结出“三大、三高、发展中国家、低收入人群、相关多元化”的增长战略并加以贯彻实施,在近年来获得了良好的表现。
1、大品牌战略:2008年较之2001年,24个超10亿美元的品牌,销售量平均增长7%,20个5-10亿美元品牌;44个品牌占宝洁销售额的85%,利润的90%。
2、大市场战略:2008年较之2001年,16个国家的销售量平均增长7%。
3、大客户战略:2008年较之2001年,前10名零售客户销售量增长8%。
4、高增长、高毛利、高回报战略:美容品类销售额2008年较2001年翻倍达到195亿美元,净利润三倍达27亿美元;健康护理销售额2008年较2001年翻倍达到146亿美元,净利润四倍达25亿美元;家居护理销售额翻倍,净利润三倍。
5、发展中国家及低收入人群战略:发展中国家市场销售额年增长18%,贡献1/3的销售额,利润率可与发达国家利润率相比。
6、相关多元化战略:主要沿着自己的核心优势进行多元化。宝洁认为,其最健康的业务处在全球性市场,是由品牌、创新和零售商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驱动的。而最弱的业务则处在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比如尿布和生活用纸;或者是处在已开始商品化的领域,比如食物和饮料;当与传统大众零售模式偏离太远时,也会陷入麻烦。最后,是那些本地化比全球化更重要的领域,如烹饪油和花生酱都是弱势业务。
(四)宝洁组织战略
1、矩阵化战略。雷富礼上任后,尽管更改了前任许多政策,但1999年组织结构的矩阵化改革得到保留与发展。以GBU(Global Business Units)和MDO(Market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为两个面向构成。这意味着同一业务将同时受到全球生意单元的领导,也接爱当地行政领导的协调。
2、全球一体化战略。宝洁当地职能部门以接受全球生意单元领导为主而以接受当地区域行政总裁领导为辅的模式,这与一般也采用矩阵式管理的跨国公司相反。在宝洁,矩阵之后,各区域总经理,不管行销,所有的产品定位、定价、策略都是全球制定。
(五)宝洁人力资源战略
宝洁认为,人是企业最关键的因素,人力资源是宝洁最根本的资本。因此宝洁制定了内部培养制度,对员工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针对性培训,统一价值观,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人才梯队。
1、内部培养制度。宝洁一个名叫“内部培养”的领导计划。这个计划对每个管理者的表现进行微观分析,以便观察能否胜任下一职位。雷富礼表示,在宝洁,最高管理层的50个职位每个都有相应的三个候选人。
确保这个计划得以成功的一个因素就是忠诚。宝洁极少雇佣外来军,都是从内部提拔,那才是其选才的第一选择。从实际结果来看,从宝洁内部提升的管理层人员都表现不错,但使用猎头的公司找到的人才其失败率达50%。
刚入职的商学院毕业生是成为未来宝洁人的主要来源。宝洁发出招聘通告后,在往年,大约600000名求职者中,只有2700名可以进入宝洁。
如果一个有才华的年轻助理想要成为首席运营,宝洁将会给他提供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让
员工在不同的国家和部门得到锻炼,就培养了一个实力很强的潜在领导者。
宝洁有一个大型的人才数据库,里面综合了138,000名员工的信息,宝洁会根据每月以及每年的表现来认真评价这些优秀人才的业绩。这期间,宝洁员工会一起谈论他们的职业目标,下一份理想的工作,以及为帮助其他员工所作的努力。如果出现一个职位空缺,会拉出一个可以立即补缺的员工名单,比如可以立即奔赴东欧的某个国家就职。
是否积极培训他人也将最终决定培训人员提升与否。因为宝洁认为一个不能培养他人的管理者也不会吸引最优秀的员工。
2、全员、全程、全方位、针对性培训。宝洁的培训特色就是:全员、全程、全方位和针对性。具体内容如下:
(1)全员。全员是指宝洁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从技术工人到宝洁的高层管理人员,宝洁会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来设计培训的课程和内容。
(2)全程。全程是指员工从迈进宝洁大门的那一天开始,培训的项目将会贯穿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这种全程式的培训将帮助员工在适应工作需要的同时不断稳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这也是宝洁内部提升制的客观要求,当一个人到了更高的阶段,需要相应的培训来帮助成功和发展。
(3)全方位。全方位是指宝洁培训的项目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说,宝洁不仅有素质培训、管理技能培训,还有专业技能培训、语言培训和电脑培训等等。
(4)针对性。针对性是指所有的培训项目,都会针对每一个员工个人的长处和待改善的地方,配合业务的需求来设计,也会综合考虑员工未来的职业兴趣和未来工作的需要。
3、统一价值观。宝洁的价值观就是主人翁精神、积极热情、信息、诚实、领导能力。
面对新的世界环境,宝洁又建立了新的价值观和标准。宝洁认为,如果公司想胜出,其价值观必须与外部保持联结,而且要与现实和未来相符。在确立标准时,有两个问题必须要问:是否赢得了消费者?是否战胜了最强的对手?由于宝洁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渐渐变得以内部为重,最近向年,宝洁认为应从外部的视角重新为公司的价值观定位。比如,“信任”曾一度被理解为员工相信公司会为他们提供终生的工作保障,现在则被重新定义为消费者对宝洁品牌的信任。还有标准,宝洁也从外部视角进行了重新定义。公司开始衡量宝洁品牌在消费者家庭中的渗透度,还有消费者的忠诚度。
二、对本土企业战略规划的思考
(一)宝洁战略小结
宝洁是一个令人紧张的对手,同时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标杆。从上述分析与论述可以看出,宝洁的战略架构清晰,从宗旨与价值观出发,制定明确又正确的目标,又制定了实现目标的正确策略,确定了正确的主营业务规划。策略的实现需要体系性的支持,其中组织架构、各
种管理系统是有形性、硬性支持。而创新、领导力、文化则是无形性、软性支持。
在增长战略上,宝洁的“三大、三高、发展中国家、低收入人群、相关多元化”战略,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在组织战略上,宝洁利用矩阵化、全球一体化改革,既保证了专业性、地区灵活性,又使得总部战略得到了一致性的支持。
在人力资源上,从内部培训、系统培训、价值观一统方面让我们认识到了优秀跨国公司人才是第一资本并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深度运用到了实践中。
(二)本土企业战略规划存在的问题
排名前几名的本土企业大都有着简单而宏大的生意目标。但想真正实现目标并能与跨国公司长期共存,则不仅是完成生意目标这么简单,我们应当更加关注企业的可持续性、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本文仅是对宝洁战略的管中窥豹之作,尽管宝洁认为其战略可以用一张纸来说明,但我们可以想象,这一张纸的背后是无数的研究资料,无数研究人员时间与资源的投入。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宝洁这张纸,而忘记了这张纸背后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本土企业大都存在着系统性的战略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认识与改善。
第一个问题是对内外部环境认识不深入。本企业过去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有着什么关键资源与关键能力?这种资源与能力在未来是否还能发挥关键作用?未来企业的经营领域中将发生什么变化?企业将塑造什么样的资源与能力加以适应?对于这些问题,本土企业大都没有深入思考与论证,不知彼也不知已,焉能成功?
第二个问题就是一切经营活动围绕生意目标,而不是围绕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生意目标仅是短期的、经济活动量化的一个表现,而培养一个能持续带来良好经济表现的能力,才是关键。
第三个问题是战略体系性不足。目前,本土企业不能说没有战略,但往往存在战略目标不明或不全的问题,存在着各种硬性与软性支持体系规划不足的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建立常设性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管控体系?我们是否需要改善我们的企业治理结构?我们是否需要改善我们的组织体系?我们是否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我们是否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我们是否需要建立服务于战略的人力资源体系及各种职能体系?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第四个问题是战略与执行两张皮,缺少常规性的战略管理。缺少从战略到战术的一体化实施方案。本土企业的战略往往没有形成文本,大都只存在于决策者的思维当中。因此,一般的员工并不十分清楚,即使清楚一部分,也不成体系。而在执行过程中,当然也就很少会自觉地按照战略的要求制定战术。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近几年本土企业出台的一系列策略就会发现,其的策略是极其缺乏连贯性、稳定性的。本土企业应当竞争的反应很快,但却没有围绕自己的战略,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会被竞争对手的战略牵着鼻子走,在别人实施战略的过程中失去自己的战略。
此外没有处理好战略与流程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战略与组织架构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战略与业绩管理的关系,往往导致战术偏离战略,战略失去战术的有力支持。
总而言之,战略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它涉及企业的深层次问题,细节决定完美,战略才会决定成败。所有企业的失败最终最可以在战略上找到失败的答案。
(三)本土企业战略设计关键点
企业战略规划是统御全局的经营方案,显然在这一篇文章当中当然不可能一一给予解答,但我们只要在设计战略时应注意到以下几个关键点,战略规划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1、是否有深入分析的内外部环境?
2、是否有梳理清晰集团的愿景、使命、价值观?
3、是否有制定更为明确、合理、系统化的目标?
4、是否有制定合理的主营业务规划?
5、是否有制定合理的增长规划?
6、是否有有制定合理的投融资规划?
7、是否已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8、是否有制定合理的组织架构?
9、是否有制定合理的信息化体系?
10、是否有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
11、是否有制定合理的各种职能战略目标,以支持总体战略?
所有这些设计目标的实现,都必须有一定资源的支持的,企业的战略部门必须取得董事层高管层的支持,加强战略知识在中高层中的培训,完善战略部门的职能规划、人员编制、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一套从战略出发流程保障体系,从战略出发的业绩管理体系,打造战略与战术的一体化的战略管理系统。
第四篇:企业观察:复星医药的经营模式及核心竞争力分析
企业观察:复星医药的经营模式及核心竞争力分析
按:以下均来自于14年年报
一、经营模式
本集团是布局于中国医药健康领域全产业链的企业,本集团的业务从产业前端的原料药和制剂的研发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医药商业,再到产业终端的医疗服务和零售,以及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的生产和销售都有相应的布局。
近年来,本集团在国际化业务的开拓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 现了制剂产品的出口,并且规模日益扩大;对以色列Alma Lasers的收购使得本集团在激光手术治 疗领域站在了细分市场的国际前列。相对于其他一些以单一业务或者单个或多个单项核心产品为业务基础的公司而言,本集团这样的业务布局能够最大程度的分享到中国医药健康行业的持续高速增长机会,并能通过业务板块间的资源共享产生协同效应,同时,还能规避细分行业的波动带来的业绩风险。
在过去几年,本集团的经营业绩保持了较高速度的持续增长,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本集团能取得这样的经营结果,既得益于对存量资产和业务的管理和经营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得益于围绕主业持续不断的通过投资和并购扩大营业规模。
在运营与投资相结合的具体方面,本集团经营的主要业务可以划分为:药品制造与研发(含原料药和制剂)、医药分销与零售(主要是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流通和零售业务)、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含诊断试剂、手术耗材、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院业务)四个板块,每个业务板块均由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进行经营和发 展。
各管理团队除做好存量业务的管理和发展之外,都会按照本集团的战略目标,围绕其核心产品 和市场定位寻找投资并购的对象。对并购标的的选择,本集团有自己的成熟逻辑,即关注拥有特色品种的各类规模企业,业主中有壁垒的高价值产品。完成并购后,本集团将在生产研发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对并购对象进行整合,整合以提升效率、压缩成本、拓展市场空间为目的,使得并购对象能迅速融入本集团已有的生产、营销和管理体系,借助自身资源迅速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Alma Lasers的案例中,2013年初的收购使本集团进入全球美容激光手术治疗领域并位列前茅,收购完成后通过制定发展战略、人才引进、产品研发储备、整合业务、市场拓展等经营管理措 施的落实,2014年Alma Lasers各项经营指标得到持续改善。从中可以看到,本集团着力秉承的注重内生性增长、积极关注外延式扩张、投资收购后持续推动管理整合的战略贯彻落实所取得的良好成果。
区别于传统医药企业的或有侧重,本集团内生加外延的双轮驱动、双轮平衡持续推动的发展模式已经为过往的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所佐证,更成为本集团将持之以恒贯彻始终的经营战略 和运营理念。
按照本集团的发展规划,在可预见的将来,本集团仍将坚持以药品制造与研发为核心,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仍将为本集团贡献50%以上的营业额和主要的经营业绩;本集团将抓住政策和市场机遇,快速发展医疗服务业务,提高医疗服务板块的营业额贡献度。
二、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中有约50%(2014为人民币9.1亿元)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注:联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按照本集团对其所持股权比例折算所得)。
在非控股并购投资(以下称“股权投资”)方面,本集团自2009年起已经明确,只投资于主业相关的业务领域。本集团的股权投资不单纯以获取财务收益为目标,而是以专注于医药、诊断与器械等相关行业的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前沿,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和机会,获取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为 目的。
比如,本集团在2013年投资了专注于个性化药物剂量诊断检测的美国企业Saladax Biomedical, Inc.(以下简称“Saladax”)20%的股权,在投资安排中约定,Saladax所有产品的中国市场权益为本集团所有。据此,本集团通过从Saladax引进技术先后注册了5-氟尿嘧啶测试试剂盒、紫杉醇测定试剂盒、多西紫杉醇测定试剂盒等多个产品,丰富了本集团诊断业务的产品线。
对于投资后完成上市的公众公司,本集团不排除减持所持其股份的可能性。通过减持股份,本集团可将收回的现金用于扩充主营业务的投资并购活动,进一步增强本集团的经营实力,以期产生 更好的经营收益。
在发展的早期,本集团业务较为单
一、运营规模有限,投资活动产生的财务收益是支撑公司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经营性利润和现金流日益成为本集团业绩的主要贡献,本集团经营性利润的增速明显高于投资收益的增速,投资收益对本集团的业绩贡献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单纯由股权投资及变现获得的现金,成为了本集团增强经营实力的有益补充。
如前所述,投资收益在本集团业绩中占比明显下降,经营性利润在业绩贡献中占比明显上升。且本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投资收益项中有约50%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联营公司产生经营收益,本身具有可持续性、非一次性的特点。因此,本集团目前的生产业务模式并不存在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方面的风险。
三、海外业务
近年来,本集团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开展针对主要经营活动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开展或主要向处于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对象提供服务的经营主体的并购。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能悦有限公司是本集团海外业务的主要投资主体。
截至2014年末,本集团的主要海外业务投资标的为以色列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企业Alma Lasers,该项控股收购于2013年完成,全资子公司能悦有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Chindex Medical Limited(能悦有限公司持有其70%的股权)分别持有其30.03%、36.17%的股权。
Alma Lasers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的美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其产品技术和销量均位居全球领先。2014年,Alma Lasers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2,141.08万元。2014年,本集团海外业务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占比均未超过10%。
除此之外,本集团还积极捕捉受惠于中国成长动力的投资机会,寻求对业务植根于中国境内但注册于中国境外的企业的购并。2014年,本集团参与了中国市场高端医疗服务提供商美中互利的私有化,以支持其加快发展以多层次、多样化、延伸性为特色的布局于中国的高端医疗服务。本项投资将有力推动并强化本集团已形成的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业务战略布局,不断扩大医疗服务规模。
本集团秉承中国动力嫁接海外资源的理念,积极探索国际领域的并购与扩张。2013年,本集团 完成对以色列医疗器械企业Alma Lasers的控股收购,迈出了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更加明确了本集团对于海外优质医疗产品研发和制造技术方向上的并购策略。与此同时,本集团也继续努力在制药与研发领域进行海外拓展,希望能够将适合中国的高性价比的仿制药引入中国市场;而截至2014年年底,本集团也已有若干条制剂生产线通过了美国FDA及欧盟的注册认证,未来,本集团 也将积极推进国内优秀制剂产品通过海外营销平台输送到国际市场。除控股型并购外,本集团也持续关注对于诊断、医疗器械等领域具备创新力、产品力的高成长 性中小企业的投资机会。
2014年,本集团投资了专注于开发低成本、快速、方便使用的多重细菌鉴 定的体外诊断试剂的德国企业miacom Diagnostics GmbH约37%的股权以及专注于传染性疾病及癌症 等分子诊断产品开发和生产的英国企业Genefirst Limited约35.23%的股权,以期通过股权、产品 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分享其发展并强化自身业务。
四、发展战略
本集团坚持“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发展道路,集中优势资源于药品制造与研发这一核心业务,坚持产品创新,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本集团销售额上亿的制 剂产品由 2013 的15个增加到 2014 的 17 个。与此同时,本集团持续加大对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并已基本形成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业务的战略布局。此外,本集团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快国际化并购步伐,提升业务规模。
五、核心竞争力
本集团的利润组成主要来自经营性利润和投资收益,且经营性利润的总体占比保持较大比例,并逐渐占据更加主导的地位;同时,作为长期战略投资的国内医药分销龙头企业国药控股,2014 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占投资收益的比重为44.4%。
本集团以与自身战略相符的医药制造与研发、医疗服务为主要投资方向,且主要为控股性投 资,并维持对国药控股的长期投资。
本集团的药品制药与研发业务、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业务均在 行业中处于较领先的地位,根据IMS(即IMS Health Incorporated,系向医药及医药健康行业提供市场情报的全球供货商)统计,2014年本集团生产的医院用处方药的销售收入位列全国前六;而本集团医疗器械业务代理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外科手术领域的翘楚。与此同时,本集团的医疗服务业务在床位数、整合能力上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
本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日益丰富的产品线、强大的研发能力、高度规范的生产管理、高质量的服务、专业化的营销团队以及国际化业务发展的能力上。就本集团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而言,年销售额过亿的制剂产品已从 2012 年的 11 个、2013 年的 15 个,发展到 2014 年的 17 个,这些重点产品构成了本集团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的重要利润来源,也支持了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的快速发 展。与此同时,本集团药品治疗领域不断扩展,截至 2014 年年底,已在中国药品市场最具潜力和 成长力的六大疾病领域(心血管、代谢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抗感染、抗肿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
本集团已在中国药品市场最具潜力和成长力的六大疾病领域(心血管、代谢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抗感染、抗肿瘤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
本集团核心医药产品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领域都具有领先的优势。2014 ,本集团销售额过亿的制剂产品和系列已达到 17 个。
本集团已形成国际化的研发布局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本集团已在上海、重庆、美国旧金山三地建立互动一体化的研发体系,在小分子化学创新药、大分子生物仿制药、高难度仿制药、特色制剂(给药技术)等领域打造了高效的研发平台。报告期内,本集团还加强了抗肿瘤药物的产品布局,经过几年的研发积累,目前在研生物药(单抗为主)和化药合计超过 20 项。截至报告期末,本集 团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疫苗等项目 125 项,26 个项目在申报进入临床试验、11 个项 目正在进行临床试验、41 个项目等待审批上市,预计这些在研产品将为本集团后续经营业绩的持 续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研发人员已达 856 人。与此同时,本集团通过战略联 盟、项目合作、组建合资公司等方式多元化地开展创新研究,不断增强研发能力。
在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本集团高度重视营销能力的建设,现已经形成了超过 3,900 人的营销队伍,销售网络基本覆盖全国的主要市场,产品推广和销售能力不断增强。本集团参股投资的国药控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药品、医疗保健产品分销商及领先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拥有并经营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及配送网络。本集团与国药控股保持战略合作,通过与 国药控股的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协同作用。
本集团是国内较早启动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医药企业,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国际化的制造能力,并已有数条生产线通过了相关国际认证,部分制剂和原料药产品已成规模地进入国际市场。在全球市场,本集团已成为抗疟药物研发制造的领先者。重庆药友的固体制剂生产线已通过加拿大及美国 FDA 认证、湖北新生源的膳食补充剂类氨基酸通过 FDA 认证。本集团已率先进入中国医疗服务产业,并已基本形成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业务战略布局。
此外,本集团卓越的投资、并购、整合能力已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这也为未来本集团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H 的资本结构,为本集团通过并购整合快速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集团将顺应国家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引,利用自身优势,坚持 “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道路,迅速发展壮大。
第五篇:华为的全球战略
华为的全球化战略
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在2006财年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其中,65%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在接下来的2007财年,华为再次超越了自己,实现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同比增长45%,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15亿美元,成为华为的主要销售收入来源。目前,华为已经初步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设立了20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2个研究所和31个培训中心。
华为所在的通信设备产业竞争激烈,行业领导地位长期被爱立信、诺基亚、思科、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占据,这无形中加大了华为参与主流行业竞争的难度。华为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众多领域,它几乎要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领域内与不同优势的跨国公司展开正面竞争。然而,在这些领域,华为拥有许多专利和知识产权,已初步具备面向未来转型发展的先发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任正非是华为的创始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一直以来,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任正非在华为所取得的成就,使其成为众多中国本土企业家所效仿的对象。特别是在实现公司全球化运营方面,“华为模式”不仅成为中国企业学习的样板,也是许多华为全球竞争对手所重点研究的内容。
本案例分析了华为的全球化战略内容。我们的研究表明,任正非有关中国企业全球化运营方面的一些创新性认知,使其超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思维方式束缚;在看似“独立自主”发展模式背后,任正非的全球视野使华为构建起“以全球应对全球”的竞争格局。思维上的超越,让华为在进入21世纪之后快速发展成为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与服务商。
一、华为的早年历史
任正非1982年从部队转业来到深圳,6年后在那里与朋友创建了华为公司,经营小型程控交换机、火灾报警器、气浮仪开发生产及相关的工程承包咨询。华为最初主要代销香港产HAX交换机。当任正非发现华为依靠贸易模式不能真正与跨国公司竞争,他开始将精力集中于研发与核心技术。华为抵制了“市场换技术”的诱惑,任正非认为: 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交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的。
华为在1992年研制出一台小型交换机。在1994年11月,C&C08大型万门程控交换机诞生,并在首届中国国际电信设备展览会上取得较大成功。那一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超过了亿元。
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中国电信业的10年黄金发展期,政府主导下的电信业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了国内电信行业的整体发展。在与跨国公司竞争过程中,华为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华为在国内每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建立省级市场市场办事处和工程服务体系;在每一个地区、市、县都设立客户经理,他们几乎覆盖了中国各运营商的所有相关部门,像计划部门、运营维护部门、总工办和项目建设相关科室,都随时可以看到华为市场或技术人员的身影。随着C&C08程控交换机在1995年大规模商用,华为成为中国农村通信市场主流设备供应商。公司员工达到1800人,年销售收入14亿元,在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中位列第26位。1998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较1995年又增长了6倍达到89亿元。华为基本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战略目标――华为的核心产品已经进入中国所有发达省份和主要城市。在传统交换机市场,华为超越西门子和朗讯,与上海贝尔并称为国内最大两家供应商,市场份额达到22%。在接入网市场,华为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智能网、接入服务器等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超过30%。以SDH为核心的光网络产品市场份额为10%。1998年8月,华为全套GSM设备通过信息产业部第二阶段测试,开始向移动通信领域扩展。
为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体系,华为每年都从中国的重点大学招揽优秀人才。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大约有3000名毕业生加盟华为。在经过严格的筛选后被华为录用,一名新毕业的大学生第一年的综合收入可高达10万元。当时,华为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7岁,超过9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公司拥有数千名博士,并在1996年建立起博士后流动站。
任正非坚持企业人力资本增值一定要大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知识资本化”原则,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华为根据员工的才能、责任、贡献、工作态度和风险承诺等方面情况,由公司的各级人力资源委员会评定后给定配股额度,以虚拟受限股、期权、MBO等方式,让员工可以拥有公司股份。任正非从一开始就是华为的真正领导者与管理者,他将个人的烙印与秉性深深地注入了华为,而这种“人治”情况在中国企业中并不奇怪。任正非1944年出生于贵州安顺,祖籍浙江浦江。1968年,任正非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入伍成为一名工程兵,14年后以副团级身份转业来到深圳。在创业不久,任正非提出了华为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级通信设备制造商,他将此看作是一种使命感和信念。任正非说:
我们若不树立一个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导向,就建立不起客户对我们的信赖,也建立不起员工的远大奋斗目标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华为若不想消亡,就一定要有世界级的概念。
尽管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但任正非认为,所有要完成的事情都有困难,找借口、光喊困难而不去努力克服的人绝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任正非将美国麦克阿瑟将军要求西点军人始终坚持的三大信念“责任、荣誉、国家”修改为“责任、荣誉、事业、国家”,以此作为华为新员工必须永远牢记的誓言。任正非所加入的“事业”概念,就是“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追求。
任正非对毛泽东有着深厚情感,他曾是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任正非在华为表现出很多模仿毛泽东的思想、言论甚至是表现方式。我们从当时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刊发的一些文章名称中可见一斑。例如1995年12月26日在市场部整训大会上发表的《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1998年的《华为的红旗究竟能打多久》、《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等。
二、改造华为
华为在1998年成为中国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任正非意识到,公司规模的快速膨胀与发展是空前的危机和压力。任正非始终牢记华为的发展目标,他认为当时的华为“取得产品技术突破后,不仅不能打遍全世界,而且在家门口也未必有优势。”任正非说,“现在是有机会也抓不住,最多在中国非主流市场上打了一个小胜仗。”
任正非一直希望了解世界大公司是如何管理的。从1992年开始先后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走访了法国阿尔卡特、德国西门子等行业领先跨国公司。任正非是一位善于观察和学习的管理者,这些海外访问,给了他很多触动。在1997年圣诞节前后访问了美国休斯公司、IBM、贝尔实验室和惠普等4家公司后,任正非深思熟虑与权衡之后对华为提出的一系列改造计划。
研究表明,这些改造奠定了华为全球运营的根基。而任正非的这些改造并非基于“独立自主”或“中国式的”,而是建立在全球视野基础上所勾勒出的“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的未来发展战略。
1、改造管理
任正非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改造华为内部管理,其内容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他甚至强调,“要把生命理解成一种灵魂和精神,要将这种灵魂和精神注入到管理中去。没有这种精神的干部都要下岗。”
一部起草3年的《华为基本法》在1998年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总结企业战略、价值观和经营管理原则的“企业宪法”和制度体系。任正非开始寻找建立世界级企业的制度保证,他希望通过学习《华为基本法》这种方式,能够将存在于自己大脑之中的价值观有效“移植”到新的管理者大脑之中。任正非曾指出: 一个企业怎样才能长治久安,这是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问题。我们十分关心并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推动华为前进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怎么使这些动力长期稳定运行,而又不断的自我优化。这个一同努力的源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所确认,同时接班人要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文章中,任正非进一步指出:我们要逐步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对资金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当我们还依赖于技术、人才和资金时,我们的思想是受束缚的,我们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体系还存在某种程度的扭曲。摆脱三个依赖,走向自由王国的关键是管理。我们起草基本法,就是要管理构建起一个平台和一个框架,使技术、人才和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与许多中国制造企业关注规模经济效益不同,任正非坚信“大规模不能自动地带来低成本,低成本是管理产生的”。在《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的文章中,任正非指出:
企业缩小规模就会失去竞争力,扩大规模,不能有效管理,又面临死亡,管理是内部因素,是可以努力的。规模小,面对的都是外部因素,是客观规律,是难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必然抗不住风暴。因此,我们只有加强管理与服务,在这条不归路上,才有生存的基础。
任正非希望华为的未来发展能够超越对单一竞争要素――技术、人才和资本――的依赖,而且不以盲目的低成本制造为立命之本。他希望华为能够成为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商业机构,进而才能成为世界级企业。在向自己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华为基本法》确立了宏观管理的架构,任正非“通过一系列的子法对其进行描述,然后引进非常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管理目标能够真正实现。”不过,任正非反对在管理问题上故步自封,他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倍加推崇,曾非常明确地指出:我坚决反对搞中国版的管理、华为特色的管理。所谓管理创新,在现阶段就是要去消化西方成熟的管理。
任正非较为欣赏IBM公司,他会经常提及郭士纳领导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并对IBM的管理能力赞赏有加:
IBM是一个具有80多年悠久历史的公司,而华为还处在一个学生娃、课本式的幼稚管理阶段。我们一直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不希望掉到河里去。我们应该看到IBM已经站在相当高的高度,它的坐标是世界级的,所以IBM指出我们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理解。
华为在1998年锁定IBM为自己通向世界级企业道路上的学习榜样和战略合作伙伴。华为首先确定业务模式由电信设备制造商向电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转型,以充分发挥华为产品线齐全的整体优势。这样也可以借鉴IBM自1993年以来业务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接下来,大约50位IBM管理咨询顾问进驻华为。在前后5年时间内,华为为此投入约5000万美元改造内部管理与业务流程。华为还组建了一个300人的管理工程部,以配合IBM顾问的工作。
2、改造流程
华为与IBM的合作项目――“IT策略与规划”在1998年8月正式启动。项目的主要内容与核心目的是规划和设计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流程和所需的IT支持系统,由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等8个项目。
在依靠低成本制造取得一定市场地位后华为意识到,产品成本不仅仅体现在制造成本层面。IBM顾问团队在1999年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与领先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1)华为的订单及时交货率只有50%,行业领先跨国公司的平均水平为94%;2)华为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6次/年,跨国公司平均为9.4次/年;3)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跨国公司平均水平约为10天。IBM顾问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仅仅发挥了20%的效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华为供应链管理效率的低下反映了中国制造企业的“通病”。尽管中国企业十分关注降低制造成本,但注意力却只集中在制造环节本身,而很少关注制造环节以外的成本与效率的问题,导致综合运营成本经常处于失控状态。
事实上,我们强调“链条对链条的竞争”理论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提示中国企业能够关注如何提升产业链控制力,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端对端的整合力”,即从原料采购到客户管理等各产业价值链环节中,中国企业该如何依靠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来整合原材料、制造、渠道、品牌等资源。
华为在2000年引入IBM集成供应链管理,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统一的供应链管理部,它包括生产制造、采购、客户服务和全球物流。IPD在华为的实施很快引起了很大争议,也一度导致华为的市场反映速度明显放慢。任正非要求,“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推进集成产品开发的实施。”最终,任正非强大的推动力和个人魅力让这个艰巨的流程变革项目不断推进实施,他始终相信,用最教条主义的方法来推进这次变革也许不是最完善的,但的确在华为是最有效的。任正非坚信:只有先将IBM的东西系统性地吸收进来,才能真正搞明白哪些适合华为,也才能够看清楚华为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再从整个企业环境角度将变革持续不断地推动下去。
当华为的业务流程变革在任正非的坚定推动下最终得到实施后,公司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如果说这种变化最初表现在华为内部的动荡,那么在2000年之后华为积极拓展全球业务时期,它对提升华为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的管理能力方面所表现出的全球对接性,则相对隐性了许多。或许,这种流程变革就像是一种行业的“世界语言”,当你掌握它的时候并不觉得有多么重要;而如果你不掌握它,则只能用一种原始的方式沟通。许多中国制造企业大多为跨国公司从事OEM生产,在任正非看来就是一种最简单的产业分工方式。
3、改造企业文化 在流程变革最艰难的1999-2000年间,IBM管理顾问对华为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了阶段性总结:华为没有时间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却有足够的时间将事情一做再做。华为公司等级森严,缺乏沟通文化,导致试图通过各种组织调整和会议来解决问题。很快,任正非意识到,华为过去赖以成功的企业文化中的某些因素现在变成了管理变革的阻碍。
任正非认为,管理变革的困难真正出现在“体用之争”层面。华为引入IBM的管理方法被看作是纯粹西方的现代管理理念,但公司内部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中国式”的,或者说是“过去的华为式”的。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维方式在员工层面形成了“体用割裂”的行为方式,这种看起来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不过,任正非同样反对“全盘西化”,他认为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样,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国际化的正确选择。在2000年,任正非提出了著名的“灰色理论”,这即使他哲学思维的体现,也是华为文化变革方向的概述:
灰色就是黑与白、是与非之间的地带;灰色的含义就是不走极端,在继承的基础上变革,在稳定的基础上创新,在坚持原则和适度灵活中处理企业中各种矛盾和悖论。
华为在2002年初对总监级以上的高级管理者进行了为期几天的封闭培训,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8名学者讲授东方文化与哲学思想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西方哲学思想。任正非希望借此开拓高层的视野,重塑他们的思维模式,为管理变革的深入推进打下思想基础。
任正非相信,日本、韩国等亚洲企业走向世界级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企业文化变革的痛苦历程,也曾经为跨越文化障碍交过高昂学费。因此,只有建立符合世界级企业需要的企业文化,华为的业务流程变革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在选择自己的企业文化问题上,任正非强调东方智慧固然重要,但要实现华为的国际化,必须实现“道术合一”;华为要超越“体用之争”,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制度才是企业文化传承的最佳方式。而这种企业文化与制度的融合过程本身就需要一种新的催化剂――人的职业化。
2000年起任正非有意识的减少表面“运动量”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他不再像过去一样注重以“搞运动”的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多时候,他会谈论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的管理变革的意义和具体内容。“公司正在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稀释文化和情感的影响。”
任正非说:与国际对手间的巨大差距,如果不首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流程化组织和职业化的员工队伍的话,则不可能在高端的产品及市场领域与竞争对手抗衡,更无法实施收购兼并策略,因为一群青纱帐里走出来的“农民”绝不可能去运营国际化的现代企业,也无从去消化买回家来的“西式大餐”。
我们要的是成功,不是口号,有人说华为运行得平平静静,没什么新闻,是不是没戏了。我们说这叫“静水潜流”。表面很平静的水流,下面的水可能很深很急。我们现在一步步地改革,就是为了让你们的心情也平静下来,随着潮流慢慢走。华为现在很平静,说明公司已经逐渐规范化了。
华为借助一系列手段,如任职资格制度、5级双通道职业发展路线等,来推动员工职业化水平。最终,华为的员工职业化与管理变革成为一个方向上的两条线。职业化的人与管理创新之间的“排斥反应”大幅度减少。
为了实现世界级企业发展目标,华为对公司“外交”文化也做出了修正。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任正非提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构想: 和平与发展是国家之间的主旋律,开放与合作是企业之间的大趋势,大家都考虑到未来世界谁都不可能独霸一方,只有加强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获更大的共同利益。
所以他们愿意给我们提供一些机会。这种广泛对等的合作,使我们的优势很快得到提升,可以迅速推出很多新的产品,使我们能在很短时间提供和外国公司一样的服务。
三、实现全球运营
1996-2000年是华为实现全球运营的探索阶段。任正非始终牢记华为的目标,在2000年他提出,华为要成为世界级企业,海外市场收入要在5年之内超过总收入的50%。这个目标在最初的2年内收效甚微,但从2003年开始,华为海外市场增长明显。到2005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达到48亿美元,占公司全年总收入82亿美元的58.5%。
在2001年“欢送海外将士出征大会”上题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的讲话中,任正非说:
华为正面临着一种机会与危机⋯⋯我们经历了10年的积累,以客户化的解决方案为先导的产品体系有了较大的进步,有希望搏击世界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检验自己。只要勇于自我批判,敢于向自己开炮,不掩盖产品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有希望保持业界的先进地位,就有希望向世界提供服务。我们不尽快使这些产品全球覆盖,其实就是投资的浪费,机会的丧失;随着我们的管理逐步国际化,IPD、ISC、财务四统一、IT、任职资格、虚拟利润方法、述职报告制度⋯⋯的推行,华为将面临内部组织越来越开放,允许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这些优秀人才,将一同与我们奔向战斗的前方,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2001年之后,华为将是否愿意主动投身海外市场作为选拔和晋升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华为也向海外市场人员倾斜,他们的奖金可以是国内人员的3-5倍,津贴会根据地区差别从50美元/天至2000美元/天不等。在一些危险地区,如伊拉克、阿富汗,员工年津贴可能达到几十万元。华为鼓励员工家属到海外探亲,每年报销3次往返机票。如果家属愿意,还可以在海外陪同。对于那些在海外市场待满3年的员工,可一次性获得15万元的安家费。
1、在欧洲市场的拓展
在2000年,华为STM64光传输系统成功应用于德国PFALZKOM本地网和BERLICOM城域网。2001年开始,以10G SDH光网络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华为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2003年的销售额约为3000万美元,2004年达到5000万美元。华为承认,在欧洲市场的拓展是把自己送进了学校,任正非将此看作为“把华为送上海外市场去磨练”,他指出:
我们的游击作风还未褪尽,而国际化的管理风格尚未建立,员工的职业化水平还很低,我们还完全不具备在国际市场上驰骋的能力,我们的帆船一驶出大洋,就发现了问题。我们远不如Lucent、Motorola、Alcatel、Nokia、Cisco、Ericsson⋯⋯那样有国际工作经验。我们在国外更应向竞争对手学习,把他们作为我们的老师。这段“痛苦的进化过程”更多情况下被看作是对思维方式的挑战,这不仅仅指东西方之间的思维差别,还包括华为一直致力于打造的“以客户为导向”的思维方式。任正非强调超越“体用之争”,这是一个系统地学习全球化商业规则、语言,甚至思维方式的过程。
华为在21世纪初的几年内持续优化自己的管理,这包括建立起执行管理团队、针对全球50大运营商建立一对一的全球系统部、整合产品线以提供更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华为2005年起还在欧美主流商业杂志上投放广告,如《Economist》、《Business Week》、《Total Telecom》、《CRN》、《IT Week》等。华为通过商业广告推广自己的理念――“技术恒变,沟通永存”,广告语为“We hear you.”,据了解,华为的管理层会拿出70%的时间来倾听全球客户的“声音”。
华为最终在2005年12月26日成为英国电信公司的设备供应商。在成为英国电信“21世纪网络”的供应商后,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名声得到大幅提升、路透社、法新社等欧洲主流媒体称,华为已经迅速崛起,加入到世界级电信设备供应商行列。
华为还在2005年11月与全球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沃达丰集团签订了全球采购框架协议。在2006年2月的西班牙巴塞罗那3GSM全球大会上,华为与沃达丰联合宣布,在未来5年内为沃达丰运营的21个国家提供定制手机。
2、“全球合资”战略
美国是任正非认定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主流市场。1999年,华为在美国的通讯走廊达拉斯开设了一个研究所,专门针对美国市场开发产品。2002年6月4日,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成立全资子公司Future Wei,向当地企业销售宽带和数据产品。就像它在西欧市场一样,华为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首先体现在性价比上。华为芯片以前直接进口需要200美元一片,而自己设计、到美国加工生产,只要10多美元。
思科在2002年开始对美国市场中的华为数据产品进行全面围剿。2003年1月22日,思科向美国德克萨斯州州马歇尔镇联邦法院起诉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指控华为在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方面的21项罪名。
2003年3月20日,华为与美国3Com公司宣布成立一家全球性合资公司――华为3Com通信技术有限公司,3Com投资1.6亿美元获得合资公司49%股权。根据协议,在中国和日本市场将以合资公司的品牌销售数据产品,其他市场则以3Com品牌销售。
一些观点认为,与3Com成立合资公司是华为危机处理的一种权宜之计。不过,更为准确的时间表是早在2002年,华为与3Com就已商议成立合资公司一事。与华为的合资被是3Com重回高端市场的重要战略行动。3Com公司总裁布鲁斯•克勒夫林认为,与华为的合作使他对满足高端企业网用户需求充满信心,华为的价格合理、性能卓越的产品以及训练有素的设备安装和技术维修队伍也使他相信将会帮助3Com 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任正非也相信,与3Com建立全球合资公司对华为具有同样的战略价值,他指出: 3Com的驰名品牌及其全球性经销渠道,对合资公司是直接和长远的贡献合资公司将大大加快华为新兴企业网络业务的全球化进程,这将允许我们在世界几乎每一个主要国家销售我们开发的产品。
华为在2004年8月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组建了另一家全球性合资公司,专注于TD-SCDMA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合资公司取代了思科成为西门子数据产品的制造商,但这曾一度引起3Com公司总裁布鲁斯的不悦。因为按照华为-3Com的协议,中国和日本以外的全球市场应该交给3Com来运作。华为说服3Com的方法是:“华为-3Com合资公司每赚100美元中就有3Com的49美元,这100美元如果通过西门子则更容易赚到,为什么非要你们自己去做呢?”很快,通过西门子渠道的销售量超过了3Com,2004年华为欧洲市场数据产品销售额突破了1亿美元。
在2006年2月,华为与电讯巨头北电网络宣布成立合资公司,由北电持有多数股份,总部设在渥太华。合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面向全球市场开发超级宽带接入解决方案。北电网络拥有百年历史,在北美市场拥有较大影响力,与Verizon、Qwest等北美大型电信运营商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后一直处于简单调整期,2004年曾假账问题险被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华为在2005年的销售收入已达到82亿美元,与北电网络差距不大,且保持了良好的赢利性。华为希望,与北电网络的全球合资能够帮助其在北美市场获得更大增长机会。在完成一系列全球合资后布局后,华为对比了花费4年时间、数亿元资金打通英国电信认证体系的收益。思科总裁钱伯斯将华为视作“第四代竞争对手”,华为则看到,“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时间”。在实现公司全球化运营方面,华为希望新的增长点会来自于这些全球合资公司,而且会有效化解华为自身在这些领域内的风险。
现在,华为建立起了一对多的全球合资体系,任正非期望能够以全球视野把握好合资公司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平衡,在合适的时候能够完成“金蝉脱壳”。
华为在2005年11月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将合资公司2%股权转让给3Com公司,后者以51%股份获得合资公司控制权。华为所得到的承诺是,原来由3Com负责的20多个国家,包括北美市场将全部开放给华为。2006年11月,华为将在合资公司中的49%股权以8.8亿美元出售给3Com。3Com关闭了美国本土路由器和交换机研发队伍,将相关研发任务外包给华为,自身专注于原“华为-3Com”合资公司的运营。
3、华为的全球架构
截至2007年,华为72%的销售额都来自海外市场。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以及35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在海外市场设立了20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略。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核心网、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华为加入了83个国际标准组织,如ITU、3GPP、3GPP2、OMA、ETSI和IETF等。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光纤传输、接入网络、下一代网络、IP QoS和安全领域,华为已经提交了800多篇提案。在过去的4年里,华为也已经成为3GPP和3GPP2的积极参与者,并在核心网络、业务应用和无线接入领域提出了1500多项提案。
华为担任ITU-T SG11组副主席、3GPP SA5主席、RAN2/CT3副主席、3GPP2 TSG-C WG2/WG3副主席、TSG-A WG2副主席、ITU-R WP8F技术组主席、OMA GS/DM/MCC/POC 副主席、IEEE CaG Board成员等职位。华为连续6年蝉联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第一,连续3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截至2008年6月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30,569件,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2719件、国际专利申请4362件、国外专利申请348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