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要素接近性探讨
对新闻“接近性”的探讨
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指新闻与受众在地理、性别、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关联。其关联程度越紧密,读者就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地理空间的接近性与距离成反比,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往往有着比较集中的兴趣和关注,形成辐射圈;而新闻中与读者情感接近和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又自然成为受众乐于接受的、喜欢接近的东西。所以,长期以来,新闻的接近性成为了人们衡量新闻价值的标杆和舍取新闻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有的人还固守老观念,片面地把新闻接近性的内涵定格在地理距离上,一味地强调地域的接近性,而忽略了信息和人的感情、兴趣带来的新闻传播分众化的需求,这是一种误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需求都在朝着多元化发展。过去,我们传统的新闻传播,面对的受众群体,都是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思想、生活、文化相对比较单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也很简单。再加上传统媒体注重自身的主题意识,强调宣传的影响和舆论引导,不注重受众的兴趣和心理需求,将新闻单方面的硬塞给受众,缺少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的接近性比较单一,通常表现在地域、思想、利益关系上,而缺少一些人情味。当市场经济开始兴起后,人们的需求开始变得多样化,他们接受信息的形式也逐渐变得多元化。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上网浏览等,以此弥补某些心理和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多元的,因此,新闻的接近性也随之以多元化的视角展现着新闻价值。
当今,新闻传播拥有着越来越多的受众,传播的辐射面也变得更加宽广。而与此同时,媒体又不得不针对不同的受众层面,主动迎合公众,不断调整传播形式和内容,使其与多数人的工作时间、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等相适应。
但是有些媒体却曲解了这个“贴近”原则。“三贴近”要求是向受众本位、向满足群众需要的方向回归。贴近实际,就是坚持立足于社会主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中心任务,使新闻报道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新闻报道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把握群众脉搏,了解群众愿望,使新闻报道可亲可信,深入人心。但在一些媒体看来,贴近实际,就是不断制造欲望、满足欲望的这个实际,人们想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既然人们拒绝严肃、沉重和思考,我们就提供搞笑、搞怪、刺激的新闻内容,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贴近生活就成了反映生活原生态,特别是能满足市民看热闹的一些奇闻怪事等内容。既然是生活中发生的,就应该不惜版面、不惜时段的为市民推出,让人民产生认同感、亲切感。
例如曾经轰动一时的北京“五胞胎”的新闻。众多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尤其是“近水楼台”的北京媒体更是闻风而动,不惜动用大量版面和时段,争相将此事作为重要新闻处理。于是,从孕妇住进医院到孩子平安出生,从院方准备手术到“五胞胎”引起社会关注„„受众不但看到了连续多日的追踪报道,还不时看到整版推出的图片新闻。媒体的过分渲染引发了受众的质疑:五胞胎是不是要闻?是不是应该成为重大新闻?是否可以作为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的选题?而这种新闻的炒作也导致五胞胎成为商机,蒙牛则趁此机会为自己打了软广告。而到最后,所谓的“五胞胎”竟是这对农民盼儿心切吃错药的结果。面对这样一个内幕,当初大肆渲染的媒体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对新闻接近性的认识误区不止以上一点,文章开头我们也提到,部分媒体依然强调过去那种比较单一的地域接近性。而他们又会经常打一个比方:身边的邻居出了重大车祸,你一定会很震惊和难过。但假如一个相距很远的陌生人出了车祸甚至死亡,你可能无动于衷。而这个比喻看似很有道理,但是这只能说明新闻事实在地域距离上对人心理的刺激,而没有真正揭示新闻接近性的内涵。正是这种片面的认知,使一些记者只追求本土新闻,本地以为的新闻基本上不予理睬,即使是带全局性的重大新闻也是如此。地域距离在新闻的接近性中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接近性的全部内涵。受众对新闻的兴趣是一种心理反应,新闻首先要从空间距离转换为心理距离。在新闻实践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接近性真正的本质是情感,是人情味。一条新闻,无论是地域的接近性,还是时间、思想、利益关系的接近性,它首先作用于人的心理,对受众来说,能触动到人心就能产生兴趣。
比如汶川地震时期,尽管自己没有遭受这种灾难,但人们总是高度关注这方面的新闻。为什么?是因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改变了新闻与受众的空间距离,拉近了受众间的心理距离。
又如很多体育赛事、明星活动,无论离人们多么遥远,一旦有媒体报道,总是有很多的受众。像世界杯,不管在哪个国家进行,我国都有千千万万的人通宵达旦地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简单地说,这是人们对足球的喜爱,而进一步分析,则是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的反应。
当然,新闻的过分接近地域是与市民受众的消费需求有直接关联的。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群体也在不断膨胀,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日益形成了接近的价值观,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时期,逐渐开始关注个人利益等方面。他们希望媒体能像商品一样可以消费。紧张的工作和生存压力,使得他们不愿意再接受教导,对政治、经济等较为严肃的新闻产生厌倦,而对法制、生活、娱乐类新闻产生兴趣。
因此,都市生活类报纸在现代消费文化背景下开始崛起,它源源不断地向市民灌输消费观念,并刺激消费欲望。从小处着手,积累生活中的点滴,将新闻事实与市民个人利益产生直接关系,即使是题材很硬的主题,也往往被其处理成很小的新闻。
也因为都市类报纸的发展,使得媒体追求的“接近性”也只是对市民的接近、对城市的接近,而不是对农村、对农民的接近。尽管农民仍占总人口的大部分,急需媒体的信息帮助,但媒体依然将重心放在市民关注的地方并迎合他们,导致与农民的沟通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这也带出另一个问题——媒体运营。媒体在经营中总会衡量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在哪里付出的成本越低而得到的回报越高,媒体就越倾向于这一区域的选择。在城市中,因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人口密集且流动频繁,生活变动多,更容易产生新闻,按照就近原则,媒体机构总是设立在城市,而不是那些偏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农村。前往偏远地区制作新闻,不仅耗时耗力,对于城市中的受众来说也不具有吸引力。将来的媒体依然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在对农民的接近性上依然是不够的,因为后者能为他们带来的收益太少,经济上总是不划算。
新闻的接近性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是毋庸置疑的,准确理解它,可以使新闻传播的功能得以充分体现,并且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如何更好地体现新闻的接近性,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受众是引导而不是迎合。改变一些媒体奉行“读者想知道的就是我们应当提供的”这一错误思想。对于受众来说,他们想知道的信息很多,但一味投其所好,客观上就助长了低俗之风,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降低受众的素养。媒体应当在内容选择上做好把关,在注重接近性的同时选取一些积极的、有益的、引发思考的新闻内容。
2、正确使用“接近性”元素,体现新闻价值。接近性是在“知悉意义”的范畴之内,对受众而言,既涉及到切身利益,又要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吸引受众关注本地新闻的同时,也要善于从事实背后发现意义。
3、坚持正确导向,充分认识不同环境下的新闻接近性。认真做好“三贴近”,让新闻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现代化建设。我国的新闻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其受众关注程度越高,接近性就越近,喉舌的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新闻传播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把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传媒分众环境下新闻的接近性,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不同类型新闻的需求。
第二篇:新闻必备六要素[范文模版]
新闻必备六要素
简介
新闻的六要素是5个“W”和1个“H”,即Who ,What ,When ,Where ,Why和How;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6W”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明确规定了实施与新闻的关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报道在后,也可以这样说,事实是构成新闻的细胞,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不存在了。
新闻写作,实际上就是客观地记叙事实、评述实事。写新闻只有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才能使读者、听众和观众觉得新闻实实在在,可感可信。事实要典型。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事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大量具体的事实中选取典型材料、典型事例。如果不作选择,罗列一大堆材料,反而会冲淡或淹没新闻主题,造成人物、事件不突出,观点不鲜明,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事实要生动。新闻事实本身要有新意,生动感人,同时还要生动地描写情节和细节,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叙述新闻事实,避免生硬、刻板、老套。如可用再现某些场景的方法;渲染气氛、加深印象、烘托人物、突出主题;也可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新闻事实更加鲜明、丰满。此外还有点面结合、画龙点睛等方法,可以使事实更好地“说话”,增强感染力。
写新鲜的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姓“新”。只有新的东西,才能为读者提供信息。新闻要指导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体裁。它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最新鲜的事实,及时加以报道,文字精练,主题突出,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消息一般可分为简讯、短消息、长消息、综合消息。
通讯是由消息演变而来,因篇幅可稍长,能对新闻事实进行更具体、形象、生动的报道,通讯又可分为特写、速写、游记、专访、介绍、小故事(小通讯)等。
述评性新闻是带有议论性质的新闻,它以新闻性为主,述评性新闻不同于评论,而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不同文体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
文学作品要运用形象的语言,科学论文要运用逻辑严密的说理性语言,新闻报道则要运用新闻语言。第一个特点是具体 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写新 1
闻不同于诗词歌赋,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总以平实朴素为宜,加之新闻要求完全真实,报纸篇幅有限等原因,写新闻不能采用合理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并应讲究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因此,新闻报道更多地运用白描手法第二个特点是准确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第三个特点是简练 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新闻的不同结构方式
(1)时间顺序式结构
《刘胡兰慷慨就义》一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是一种把六要素顺次串起来的结构方式。
(2)“倒金字塔”结构
《鲍威尔宣布辞职》一文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文章一下来就点明了最重要的信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已于12日向布什总统递交了辞呈”,突出了新闻六要素中的“What”这个要素。
新闻为什么要“打破顺序”
新闻要求简洁、凝练,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充分的信息。所以不能流水账似地报道所有的新闻要素,而是强调那些“含金量”最大的内容。由此造成了著名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介绍,后边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明确:“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最重要、最新鲜的信息放在开头,后边的材料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依次排列,因此如果从尾部删起,逐段去掉后边的段落,并不会影响新闻主要事实的传达。从这篇文章看,最后一段叙述的是新闻的背景,属于辅助性的材料,倒数第二段则是对事件的具体展开,分别删去,不影响事实的传达。我们在报纸上常常看到的“一句话新闻”实际上就是这种没有具体展开,不加新闻背景的报道形式。
新闻的导语
(1)什么是新闻的导语
新闻的开头称作导语,导语是以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它往往是最精炼、最重要的部分。
(2)导语的发展
①“第一代导语”,也称六要素导语或全型导语,就是消息六要素齐全的导语。如:
本报上海9月22日电记者吕网大报道: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朱建华今天下午在上海虹口体育场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田径决赛中,跳过2.38米,打破由他本人保持的2.37米世界男子跳高纪录。(《人民日报》)
六要素导语的长处是具体、完整。它可以独立成一条消息。但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就像挂满手帕、裤衩到衬衣、领带一应俱全的一根晒衣绳,罗列的事实过于繁琐,行文的风格过于拖沓,故有人讥之为“晒衣绳”式导语。②“第二代导语”,也称微型导语或部分要素导语,即指导语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只把五个“W”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置于导语中,只有两个或
2三个“W”。该类导语通常突出“六要素”中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或者内容最重要的就可以了。如:
今天下午,朱建华以他有力一跳,飞过2米38横竿,再次成为全球跳得最高的人。
③“第三代导语”,也称丰富型导语。在“第二代导语”突出部分要素的基础上,“第三代导语”与之一脉相传,把落脚点放在了“如何去突出这些部分要素”上。
他平缓而有节奏地飞跑到最佳点,突然背向横竿凌空跃起,巨大身躯拖着收拢的双腿向前飞去,以这样优美和谐风姿跳过2米38高度。一个新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诞生了。
新闻报道的格式种类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一般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折衷式」、「平铺直叙式」等写作型式。
「倒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是目前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亦即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在新闻的最前端,此种方式有助于媒体编辑下标题,亦有助于阅听人快速清楚新闻重点。源于美国新闻界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正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是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
「折衷式」:,又叫新华体。此种写作方式为「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的折衷,亦即,新闻中最重要的讯息仍然在导言中呈现,接著,则依新闻的时间性或逻辑性叙述。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平铺直叙式」:顾名思义,此种写作方式就是注重行文的起、承、转、合,力求文字的流畅精準。对教师组织而言,由于时常必须发表对特定教育政策、事件的看法,此种写作方式反而适合组织在发表声明时使用。
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除上述之外,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文首要加电头,像“本报讯”;文中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行文要流畅,不要艰涩等等。
新闻的分类
一.以新闻内容来分类
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
二.以新闻发生地分类
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三.以新闻的时间性分类
突发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时间的报道)
四.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
硬新闻(关系到国际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第三篇:新闻六要素
新闻六要素
简介:
新闻的六要素是5个“ W ” 即Who ,What ,When ,Where ,Why;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而新闻的结构的五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两者不能弄混淆了。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教材把它们概括为“6W”,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比如下面这条新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闻的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下午2:02分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和导弹条约。
通过对这六要素的把握,我们面对一篇新闻,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内容。这对于每天接触大量信息的现代人,快速筛选有用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无疑是有帮助的。2 新闻的不同结构方式
(1)时间顺序式结构
学生阅读:教材P16中的《刘胡兰慷慨就义》
明确:《刘胡兰慷慨就义》一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是一种把六要素顺次串起来的结构方式。
(2)“倒金字塔”结构
学生阅读:教材P16中的《鲍威尔宣布辞职》
明确:《鲍威尔宣布辞职》一文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文章一下来就点明了最重要的信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已于12日向布什总统递交了辞呈”,突出了新闻六要素中的“What”这个要素。新闻为什么要“打破顺序”
新闻要求简洁、凝练,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充分的信息。所以不能流水账似地报道所有的新闻要素,而是强调那些“含金量”最大的内容。由此造成了著名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介绍,后边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思考:下面是一篇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成的新闻稿,从尾部删起,看看如果逐段去掉后面的段落,是否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见教材P17中的“思考与探究”二)
明确:“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最重要、最新鲜的信息放在开头,后边的材料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依次排列,因此如果从尾部删起,逐段去掉后边的段落,并不会影响新闻主要事实的传达。从这篇文章看,最后一段叙述的是新闻的背景,属于辅助性的材料,倒数第二段则是对事件的具体展开,分别删去,不影响事实的传达。我们在报纸上常常看到的“一句话新闻”实际上就是这种没有具体展开,不加新闻背景的报道形式。4 新闻的导语
(1)什么是新闻的导语
新闻的开头称作导语,导语是以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它往往是最精炼、最重要的部分。
找出教材p2新闻的导语: 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
(2)导语的发展
①“第一代导语”,也称六要素导语或全型导语,就是消息六要素齐全的导语。如:
本报上海9月22日电记者吕网大报道: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朱建华今天下午在上海虹口体育场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田径决赛中,跳过2.38米,打破由他本人保持的2.37米世界男子跳高纪录。(《人民日报》)
六要素导语的长处是具体、完整。它可以独立成一条消息。但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就像挂满手帕、裤衩到衬衣、领带一应俱全的一根晒衣绳,罗列的事实过于繁琐,行文的风格过于拖沓,故有人讥之为“晒衣绳”式导语。
②“第二代导语”,也称微型导语或部分要素导语,即指导语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只把五个“W”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置于导语中,只有两个或三个“W”。该类导语通常突出“六要素”中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或者内容最重要的就可以了。如:
今天下午,朱建华以他有力一跳,飞过2米38横竿,再次成为全球跳得最高的人。
③“第三代导语”,也称丰富型导语。在“第二代导语”突出部分要素的基础上,“第三代导语”与之一脉相传,把落脚点放在了“如何去突出这些部分要素”上。
他平缓而有节奏地飞跑到最佳点,突然背向横竿凌空跃起,巨大身躯拖着收拢的双腿向前飞去,以这样优美和谐风姿跳过2米38高度。一个新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诞生了。(3)导语的写作要求
要彰显新闻价值
既然第二、三代导语都强调突出处理“部分要素”,那么我们自然会问,究竟哪此要素是需要在导语中加以突出呢?
同一新闻事件的六要素中,判断哪个最为关键和重要,并无固定和绝对的标准,有时和记者所在的新闻机构的性质、观点、倾向有关,有时随整篇报道的侧重点和角度的不同而转移。所以,同一个新闻事件在不同的记者看来,需要强调和突出的重点也是不同的。比如,同是一起盗窃案,有的记者会突出“WHY”——保安的玩忽职守;有的记者会突出“WHO”——窃贼竟是公安人员;也有的记者可能会突出“WHEN”——“两打”专项斗争中的一个大白天。
导语写作贵在开篇有物,切忌空洞,充满概念和口号,也不能有太多人名、头衔、单位名称,否则会挤掉或冲淡重要新鲜的新闻事实。讲究语言技巧
在决定了导语中必须包括什么内容之后,如何在一个句子中尽可能着重地表述它,这就是关于导语语言的问题题。“导语不但是个句子,更是个强调性的句子。”这意味着必须把导语构思成对想要表达的主题具有最强的冲击力和最大的吸引力。在导语写作中,最有强调性的技巧应该包括
①词序
和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的旨趣相同,如果把关键信息一直保留到导语末尾,那就可能失去读者,所以把一条新闻的六要素中最重要的那个因素置于最前就很重要。这里我们比较两组导语的写作:
[例1]数千名外国游客今天同北京市民一道欢度中秋节,其中还有一名曾经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XXXX。
[例2] 20年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XXXX和数千名外国游客今天同北京市民一道欢度中秋节。
我们发现,例2一下子就点出了“WHO”这个因素,引起人们对宇航员的注意,而在这里人物的特殊性正是整个消息最具新闻价值的地方。
②巧用动词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本质就决定了新闻语言多用动词和动词短语。在任何句子中,动词都是让句子富有生命力的关键。通过挑选生动的、有表现力的动词,使句子获得最大限度的流动感和跳跃感,为所表达的主题造成最强的冲击。美联社1974年修订的《编辑手册》中对记者的新闻写作提出了10个要求,其中第6条明确规定:“要牢记,一个句子中至少有一个实体动词,而这个动词应当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有效的新闻写作所选用的动词,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何事,而且还能告诉是如何发生的。优秀的记者会说拥挤的车辆“窒息了”而不是“塞满了”市中心,龙卷风“蹂躏了”而不是“破坏了”庄稼,罢工的工人“大叫大嚷地推翻了”而不是“拒绝了”对方提出的一套和解方案。
例:今天下午格林尼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16日电)
这条导语的后半部分本来可以写成“从而成为又一个掌握了核技术的国家”或“从而使中国加入到核技术领先的行列中”,“成为”“加入”虽然是动词,活性却不强,而“闯”字一下子就显得形象化,动感十足。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固然动词的巧妙使用会令导语活色生香,但记者不能为获得此类效果而背离新闻事实。在寻求说明事实的动词时,新闻的真实性和用词的准确性仍是第一位的。
③多用短句
用短句,这是新闻句式的重要特征。新闻界把新闻语言的简洁作为一种追求目标和新闻写作最基本的规则。在《美联社写作手册》中,“简洁”作为其中专门的一条规定:“学不会把文字写得简洁有力的人,不必想为美联社写作。”在具体的报道中,简洁明快的语言随处可见,而在一句话导语中最为明显。
例如:欧洲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
日本投降了!
今天,最后一个美国兵离开了越南。
这样的导语可谓是简洁有力、惜墨如金的典范之作。
第四篇:话题性新闻
话题性新闻评论版是党报引导舆论新的有效载体
徐永恒
主持人语:近几年,不少报纸上话题性版面脱颖而出,受到广泛欢迎,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什么是话题性版面?目前虽无明确定义,特点却也各方公认:围绕编者设置的特定话题,广泛吸引读者“发言”,或贬或褒,议论风生。借鉴广播电视及互联网交流互动之长,同时发挥纸质媒体公信度高、留存性强的特色,适应现代读者既看新闻也评新闻的心理需求,这就是话题性版面“开市大吉”的全部秘密。
从广义上说,话题性版面也是“评论”版面,只不过这种“评论”不再只是编辑方面的“一花独放”,而是你说我说大家说的“百家争鸣”。撞击时现火花,道理越辩越明,贴近性、可读性便含于其中。当然,报纸不是为“话题”而“话题”,要把舆论引导融入话题之中。如何选题,如何编排,这里面有规律,有艺术。本期《前沿关注》讨论这一题目,选发5篇文章,所述真切具体,所论缘事而发,确能给人以启迪。
提要:党报必须主动担当主流媒体的职责,一方面针对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引导舆论;另一方面时时关注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尤其是各界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正确地判断形势,放下思想包袱,乃至理顺情绪。
以时事话题为评论对象的新闻评论版,是党报引导舆论的新的有效载体。党报开办话题性新闻评论版,要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在选题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度”的把握上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新闻媒体特别是各级党委机关报,承担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党报主动担当起主流媒体的职责,一方面针对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引导舆论;另一方面时时关注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尤其是各界群众的思想动态,对他们关心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正确地判断形势,放下思想包袱,乃至理顺情绪。
《成都日报》从2001年7月出刊后,一直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定期发表评论员文章、新闻述评,为典型报道配发短评,开办理论专刊等工作,积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但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仅仅做好以上工作,对于确保党报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有效性、针对性和权威性,还有一定距离。从2002年末开始,我们开办了以时事话题为评论对象的新闻评论版,开始探索通过话题版这种新的评论载体来引导舆论。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话题性新闻评论版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强和吸引力、感染力强的独特作用
传统的党报言论,除少量读者来稿外,大多由专业评论员秉笔应命而作,代表的是一级党委、政府的立场,所评述的对象往往是党政中心工作。这种评论者的构成和选题范围造成了还有许多的社会生活现象和读者关注的问题没有进入报社评论员的视野和笔触,读者无法在报纸上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分析。
传统的党报言论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单向传输的,报纸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主动表达与被动接受的关系,社论、评论员文章自不待言,即使是编辑配发在报道前后的编前语、编后语和短评,也大多是一种耳提面命的语气。
以上两点,是传统的党报言论存在的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因而对报纸的报道、言论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按照与时俱 进的要求,党报除了要强化主动引导舆论的各项工作,发挥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传统言论武器的威力外,还应该根据现实生活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多报道、多评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多反映、多评论群众的呼声,因为这些热点问题和群众呼声往往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或根本利益,眼前利益或长远利益。
这就要求我们扩大评论作者的构成面,扩大评论文章的选题范围,使报社以外的专家学者、各方面代表人士乃至普通读者也能有机会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从而在满足读者要求的同时,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实现引导舆论的目的。
经过近年来的新闻实践,许多党报和新兴媒体都选择了开办新闻评论版,围绕某一个或某一类新闻话题集中组织和刊发评论稿件的方式,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读者需求的变化引发的对报纸言论工作的新要求。
原中国青年报评论员、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曾经撰文阐述其对于报纸言论版的看法。他认为,言论版把许多言论聚集于一版,与单篇的言论作品相比,并非单纯量的增加,而有一种微妙的质的变化。许多篇观点不同、利益背景不同、论据和逻辑不同的言论放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各自具有的那种对读者的强势、支配力受到了弱化,而读者———一个在不同观点之间评判取舍的认识主体的地位,则不期然得到了提升。言论版的这一特点,本身说明了比之单独的一篇言论或一个言论专栏,它对读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说,言论版因为更加尊重读者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满足读者的期待和要求,因此就传播的有效性而言,言论版不仅没有弱化言论的影响力,反而强化了言论的影响力。这既是言论版的生命力、竞争力之所在,也对办好言论版提出了比写好一篇言论、办好一个言论专栏更高的要求,对我们如何运用言论版这种新的传播载体引导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话题性新闻评论版的选题要求
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党报开办话题性新闻评论版的选题要求,最主要的是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从党政工作中心、人民群众关心的交叉点上去观察和分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新闻事件,既避免脱离各级党政部门正在做的事,也避免脱离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力争做到不闭门造车,不讲空洞无物的大道理。
从2002年末《成都日报》推出第一期新闻评论版开始,我们就坚持把“针对重大问题发言,担当主流媒体职责”作为办版方针,注意选择紧扣党政工作中心、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新闻题材进行评论。一年多以来,《成都日报》评论版先后推出了以关注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三农”问题、抗击非典、社会转型中的公正问题、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长、行政体制改革、反腐倡廉、安全生产、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等为主题的系列评论。这些系列评论采用本报评论员和社外读者共同撰稿的方式,以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正在开展的重要工作或刚刚发生的重大时事新闻为对象,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进行多种角度的探讨和评论。
我们还立足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工作实际,把地方党委作出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重要举措和人民群众对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作为《成都日报》新闻评论版经常化的评论题材。如2002年春夏,四川省组织党政干部学习考察团赴沿海学习考察,目的是加快观念更新、机制创新,促进四川民营经济的发展。我们及时在报纸上开展了“向沿海学 什么?”的讨论,不仅吸引了许多社外作者的来稿,许多参加学习考察的干部也写文章来参加讨论。
由于我们在评论选题中注意紧扣中央、省、市的工作中心,注意解析广大群众急需了解和理解的重要方针政策或重大新闻事件,同时在文章和版面的表达方式上尽量做到让普通的读者都读得懂、喜欢读,许多评论选题、评论文章推出以后,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各层次读者的充分肯定,也使刊发新型的党报评论成为《成都日报》的一大特色。
话题性新闻评论版要注意对“度”的把握
我们在工作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体会,就是党报开办话题性新闻评论版,在具体的编辑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把握好“度”,核心是要始终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把政治家办报的原则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
对一个新闻性很强的公众话题展开评说,往往会出现各种观点,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评论的属性。评论作为对客观存在的认识,本身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虽然有科学眼光、求实精神的评论者总是力求使自己的认识准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然而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到这一点是并不容易的。
更何况生活在现实中的评论者(包括读者),常常具有不同的利益背景、学养水平乃至各不相同的工作、生活具体环境,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同。但是,科学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如果说只给出一个答案,我们很难判断它与真理的接近程度的话,若围绕同一问题我们得到了多个答案,我们便有可能比较出它们与真理的接近程度了。这就为我们如何把握好“度”提供了可能。
比如,2003年12月,深圳市出台了拟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预防干部职务犯罪条例初稿,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各界群众中反响热烈,有的读者在给我们的评论来稿中称新闻媒体是“第四种权力”、记者是“无冕之王”,他们对公共权力运行的监督负有更大的职责,被寄予更高的期望。显然,“第四种权力”的提法不符合我国宪法和法律,更不符合客观实际。但是,作者提出的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的看法却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我们在编辑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对文中的错误提法给予了纠正,对文章中的正确看法又给予了强化。
对话题性新闻评论版的组织者来说,把握好“度”,还包括能不能在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把评论的视野放得更宽,把评论的笔触探得更深,使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乃至敏感问题,都能够在报纸上看到评论,受到引导。
在党报开展新闻评论的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抓不准党政工作中心,对形势变化不够敏感,对群众意愿不够了解,以及畏惧新闻评论的政治责任、社会影响,认为多写多出错、少写少出错等原因,相当部分党报在开展新闻评论工作时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与党报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应当具有的舆论影响力有着较大的差距。
《成都日报》自推出话题性的新闻评论版以后,结合把《成都日报》办成新型城市党报和主流传播媒体的发展目标,在新闻评论的题材选择、讨论程度的把握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和效果。
比如,对于每年全国“两会”精神的宣传,地方党报往往都采用刊发新华社通稿和领导传达讲话等方式。
这种方式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不够强,与群众的要求相距较远,还有比较大的改进余地。2003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我们很快就组织了总题为《〈政府工作报告〉读后感》的专题评论版,从报告提出的2003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建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国有经济改革的新思路、对宏观经济预期目标的调整、政府自身建设等不同方面,对“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解读,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类似的新闻评论实践告诉我们,党报开办话题性的新闻评论版,还必须敢于和善于接触那些被认为重大的乃至敏感的问题,这是对党报评论工作者的一大考验。只有通过了这一考验,才能真正使党报担当起党的“喉舌”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的功能,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发展,引导人民群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愧于评论作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的称号。
(作者是成都日报社编委)
贴近读者 引导舆论
———党报话题性版面的竞争优势 张航
提要: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其话题性版面也具有独特的定位和编排理念。
善于在新闻事件中寻找选题,为关注群众利益明确立意,按贴近读者、引导舆论的要求编排版面,党报的话题性版面方能显出特色,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近几年,以围绕读者关心的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实施有效互动、进行舆论引导的话题性版面,被各类媒体普遍采用。话题性版面所独具的参与性、开放性、互动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积极参与其中,并成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媒体宣传方式。
尽管从党报到都市报,从晨报到晚报,从综合类报纸到专业性报纸等,我们都不难看到同属话题性的一类版面,但不同定位的报纸,其话题性版面的设置与经营依然有着较大差异。
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话题性版面的出现,已成为其加快新闻改革和新闻创新,实现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与其它类别报纸上同类版面相比较,党报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话题性版面具有独特的定位和编排理念。从这个角度出发,要办好党报的话题性版面,一方面要力求版面能做到贴近读者,“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尽可能选取与广大读者的生活最贴近、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社会话题进行多方互动式的讨论;另一方面,则要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对来自读者的不同声音进行合理引导,从而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增强报纸可读性更好地结合起来。
作为一份党报,《解放日报》的大众话题版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从版面选题的选取到话题内容的编排,《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一直力争做到:既能贴近读者,吸引读者,又能引导读者,引导大众舆论。
选题:在新闻事件中找“热点”
选取读者关注度高,有讨论价值、讨论意义的话题,这是办好话题性版面的一个基本前提。有了好的选题,版面就成功了一半。
追求新闻性,是各类媒体、各种专题性版面赢得活力的一个共同点。话题性版面并不活跃于新闻报道的第一线,但对于新闻性的追求,同样不可或缺。许多时候,讨论话题有无新闻性,甚至决定一个版面能否编排成功,能否吸引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实现报纸与读者的有效互动。
党报的话题性版面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起到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来充分反映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声音的作用,就更加离不开对新闻性的追求,离不开从各类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中寻找讨论选题。在实际生活中,众多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往往包含于各类新闻事件中,而这些热点、焦点正是备受广大读者关注的话题来源。紧扣新闻性,选题才会新;扣紧新闻性,版面才可读;扣紧新闻性,才能吸引读者关注和参与,从而真正做到“三贴近”。
2003年5月,在非典这个不期而至的灾难突然袭击我们生活的时候,《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针对这一社会焦点问题,适时推出了“防治非典,你有什么好建议?”、“非典时期,婚宴如何办?”等话题预告。由于反应及时,预告内容又紧扣当时受到群众极大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这两期话题预告一经刊出,立即吸引了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读者来信纷至沓来。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大众话题从专副刊的角度,引导读者开展了专题讨论。通过读者自己的文字,话题版介绍了各种防治非典的办法和措施,并结合非典事件,对中国传统婚宴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剖析,提出了改进办法和建议。两期话题版的成功,很大一个原因归功于在寻找讨论的选题时,我们牢牢抓住了新闻性这一要素。
2003年11月22日,球王马拉多纳乘飞机抵达上海。在随后的短短几天里,从其经纪人到接待方,从球迷到一些媒体记者,一窝蜂地用热情和鲜花包裹起老 马。然而,马拉多纳在上海的表现却难令人满意:原定行程一再取消,安排好的活动一再变更,甚至搞出夜奔浦东机场,准备“打道回府”,随即又改变主意折返而归的“闹剧”。当时,一方面个别媒体对马拉多纳依旧追捧不停,对其在上海的每日生活起居等琐事追根刨底;另一方面,不少群众对老马的种种行为和表现颇为不满,也对个别媒体的一味炒作啧有烦言。在这样的新闻背景下,《解放日报》敏锐地抓住这个新闻事件,快速反应,立即在大众话题版刊发了“需要如此追逐老马吗?” 的话题讨论预告,引导读者讨论他们正在关心的,尚处于进行中的新闻事件。这样的话题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吸引了广大读者积极参与,畅所欲言。
在《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立足于讨论话题的新闻性,一以贯之地在平日生活中不断发生的新闻事件里寻找“热点”、“焦点”,并从中选取合适的讨论话题,努力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以此为基础真正实现报纸与广大读者的成功互动。
立意: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
办好话题性版面,第一步是选取读者关注的新闻事件,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讨论选题。随之而来的,则是如何把握好已经定下来的选题,选准切入题目的角度。换句话说,就是在选好题目的基础上,话题性版面如何以一个适当的角度对选取的题目进行阐述,从而有利于引导读者展开版面编辑者所希望看到的围绕一定主题的互动式讨论。
在这方面,《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始终如一遵循的,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评判标准。
众所周知,作为新闻媒介之一的党报,其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发言人”,是党的“喉舌”。这样的定位决定了党报必须能够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指示和方针;另一方面,党报也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要能够“想民所想,忧民所忧”,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需要,反映读者心声。
党报的话题性版面,无疑是在政府和市民之间创造了一种比较直接的联系,能够起到相互沟通的作用,并能让相关管理者倾听到群众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真知灼见。建立在这样的目的之上,党报的话题性版面在把握主题、斟酌立意时,就应该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大局观、全局观的基础上,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衡量标准对选题进行更为准确、深入的剖析、阐述,以引导读者做出有意义、有价值的讨论。
“结婚不再需要单位同意,强制婚检也取消啦!”2003年8月18日,我国新《婚姻登记条例》正式颁布,街头巷尾,人们互相传递着这一喜讯。
取消单位证明、废除强制婚检,新条例的这两大“亮点”,让结婚不再是件“烦心事”。同样,离婚手续也大大简化。新条例的颁布施行,仿佛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让人们结婚、离婚变得更加方便轻松。
毫无疑问,由于新条例与长期以来我国施行的婚姻登记管理办法存在着很大不同,其一经颁布,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抓住这一新闻事件提炼一个讨论话题,显然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积极参与。选题基本确定后,关键要解决的是如何把握这个选题素材,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引导读者针对这一新闻事件展开讨论?
围绕新《婚姻登记条例》,可以选取的讨论角度是比较多的,如:“怎样看待新条例?”、“强制婚检取消,利大弊大?”、“新条例下,你还会去做婚前检查吗?”等等。
在把握这一选题素材时,《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遵循的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和标准。新条例的颁行固然是一种进步,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当法律赋予公民在婚姻登记环节上更加充分的方便、自由时,人们冷静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与每一个人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婚姻关系之神圣与严肃,如何做到慎重、负责任地“婚姻自律”和道德自律?于是,本着从最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的价值取向,《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推出了“面对新条例,怎样加强‘婚姻自律’?”的讨论话题。
2003年9月,上海市8家公立医院率先延长门诊时间,以方便群众就医。这一举措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在从这个新闻事件中提炼讨论选题时,《解放日报》没有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地做一些已经在进行的相关讨论,而是依然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角度去深入挖掘这一素材。我们注意到,生活中,类似医院门诊时间给群众带来不便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群众对市政建设、水电煤气、交通住房以及各行各业的服务质量等等,尚有不少意见和建议。可以说,在众多公益企事业单位和“窗口”服务部门,未能便利群众的服务“盲区”,还为数不少。基于此,大众话题版推出了题为“为民服务还有哪些‘盲区’?”的讨论话题,很快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积极响应。
不难看到,作为党报的话题性版面,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版面编辑原则,才能做出满足读者需要的话题性版面。
编排:坚持正确导向,增强可读性
话题性版面是一种把视角真正投向群众,千方百计加强群众参与度的专题性版面。传统的报道形式,将广大读者视为被宣传被灌输的对象。现在,在面对话题性版面时,读者则可以比较直接地对种种社会问题发表各种不同的见解,或者提出建议和批评。这样,读者从报纸等媒体的“客人”地位一变而成为相关媒体的“主人”,原本的单向灌输也成为双向交流和对话。这不仅密切了传媒与受众的关系,也使媒介内容增强了亲切感。必须明确的是,党报的话题性版面,一方面要力求反映社会舆论,使人民群众的各种舆论都能得到有效表达,健康发育和顺利整合;另一方面也要对群众舆论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并推动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舆论上升为主导舆论。
在这方面,《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的做法是:尽可能不偏不倚、保持中性地选刊读者对某一话题的来稿来信,并力求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讨论时,做到多角度、多方位,而不仅仅局限于“正方”、“反方”的话题讨论模式,从而增强版面的可读性。同时,为了坚持正确导向,引导读者,我们在版面编辑中,往往通过话题预告、专家观点、媒体话题搜索等栏目来委婉地表达出报纸的立场与观点,起到正确、合理地引导读者舆论的作用。
总体而言,在各类报纸都普遍设置了话题性版面,以吸引读者目光,增强报纸可读性、互动性的情况下,党报的话题性版面要在竞争中扬长避短,就必须从党报自身的定位和报纸的性质出发,在新闻事件中寻找选题,为关注群众利益明确立意,按贴近读者、引导舆论的要求编排版面。做到这些,党报的话题性版面方能显出特色,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作者单位:解放日报社)
精心选题 认真策划 注重实效
许挺斐 罗卫
新闻宣传做到“三贴近”,需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主动周全的策划组织。《羊城晚报》一直坚持的《公众话题》栏目(或专版),以及近年来不断发展的类似话题性专栏专版,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三贴近”形式。
《羊城晚报》的话题性专栏,开设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开宗明义就叫《公众话题》。这个专栏不定期在一、二版等重要新闻版刊出,主要形式是编辑部与读者互动,围绕一个新闻话题,有时以刊登读者来信来电为主,有时以记者采访述评为主,有时加上一些小评论或图片。根据新闻话题的不同内涵,讨论短则数天、数周,长则数月,个别重大的话题甚至时间更长。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变化和采编手段的多样化,《公众话题》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派生出一批多种多样的话题性专栏,尤其是近两年依托读者热线的大量来电所开设的一些话题讨论,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大大增加了原有话题专栏的影响力。
我们认为经营好话题性专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题。选题是否恰当,是成败的关键。
报纸具有传播学所谓“议程设置”的权力,谈什么不谈什么,对社会舆论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因此,话题性专栏的选题,首先应该有利于社会主流的利益要求,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由于话题专栏需要广泛参与,所以选题应该尽量考虑贴近群众,贴近社会关注点,有一定的可讨论空间,也就是各色人等都有话可说,否则只是很小范围的人感兴趣,话题就谈不起来。
《羊城晚报》曾经组织过一个关于文明与陋习的话题讨论,起因是有些人出国旅游时不讲文明,受到当地媒体批评。我们认为讨论这个话题对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很有好处,也是党委和政府正在大力提倡的工作,便就此用大篇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解剖,持续数月,影响很好,最终引起政府和企业的关注,还采取了若干具体措施鼓励大家摒弃陋习。去年10月,《羊城晚报》组织了一个广州公交问题的话题讨论。当时北京塞车比较严重,传媒多有谈及,广州虽然经过“三年一中变”,交通状况大有改观,但同样存在机动车增长很快的问题。未来三五年内会不会出现塞车的情况?应该如何未雨绸缪?广州市人人关心。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推出了一个《未雨绸缪话交通》的公众话题,让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普通市民分别亮出“说法”,由于内容贴近,讨论参与度很高,来电来信、网上投稿等非常火爆。来自政府方面的信息我们则注重权威性,包括正在采取的措施以及效果,更重要的是披露了广州市领导的表态:广州绝不会限制私家轿车上牌!让许多准备买车的市民安了心。专家意见重点则放在如何科学解决交通拥堵上,让他们开出解决问题的“药方”。市民议论则重在引导他们出谋献策。
其次是组织。话题性专栏和一次性新闻报道不同,也不是一般读者来信专栏,组织得不好,版面内容容易重复,话题讨论“原地踏步”,无法深入。这就需要编辑有策划意识,精心组织。
去年《羊城晚报》组织了一个小学生课后管理的话题讨论,题目叫《请您说说孩子放学该去哪里》,从连续报道一所小学让孩子放学后集体站在街边等候家人来接一事开始,让广大家长发表看法。由于涉及面广,反映非常热烈。但是,编辑也意识到,仅仅停留在让家长提意见的层面,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学校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只让家长一吐为快,讨论无法深入,也容易引起学校“反弹”。因此,编辑有意识地及时引导学校正面发表意见,让他们有理有据地陈述客观困难,双方相互沟通,深化讨论主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深入一步,采访教育主管部门,提醒他们重视这一问题,研究制订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且让他们在专栏上发表意见。由于组织得当,持续数天的讨论并不重复,当话题最后结束时,各方都引起了重视,学校和家长都有所理解,实际情况也大有改善。
类似的例子,在《羊城晚报》多年的《公众话题》组织中还有很多。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只有通过编辑有意识的组织,不断推进讨论向深度发展,这种话题专栏才有生气,才能充分体现其存在价值。
第三是实效。话题性专栏不能说完就算,必须注重实效,才会受读者欢迎。当然,这种实效未必体现在每一次都有具体结果上,而是说每个话题都应该力求对大众有所帮助,让读者有所得益。相对而言,羊城晚报近两年更注意这方面的探索。
前年《羊城晚报》新设了一个话题栏目叫《城事众谈》,首个话题就是“北京路如何建成国际级步行街”。读者可以围绕北京路商业步行街要突出什么个性特点,景观应如何设计,功能区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提高文化品位以体现“古城商都”内涵等进行讨论,反响非常热烈。我们感到这种话题能够帮助群众认识城市发展,有一个参与城市建设的渠道,政府相关部门能接受。讨论意见最终体现在城市建设上,群众也能得益。
2003年2月,我们接到不少读者关于收到莫名手机短信后被扣钱的来电,最初只是作了一般报道,后来发现这类来电相当多,而“中招”的情况各不同。我们意识到“短信陷阱”的话题值得一做。于是让编辑进行分类,以话题专栏的形式,对如何防止“短信陷阱”进行深入讨论,并告诉读者中招后如何脱身。在3月间连续出了19期,期间还不断根据读者的最新来电增加新的内容,使讨论非常具有时效性和服务性。最后,编辑部以《短信管理现状能改变多少》为题,归纳列出“短信花招大全”,提出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还有运营商的反馈,为这个话题作了总结。
类似的题目,《羊城晚报》2003年还推出了“独生子女父母退休补助答疑”、“中小学一费制答疑”等等,重点都是放在让读者充分参与讨论,也给出问题的答案。这种专栏使原来零散的信息产生了规模效应,服务性强,非常有用,以至许多读者天天“对号入座”追着看。
从《羊城晚报》的情况可以看到,话题性专栏对于提高报纸质量的作用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能够加强与读者的沟通。报纸与读者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种形式,话题性专栏因为比较“原汁原味”,都是群众语言,社会参与面比较广泛,社会影响往往比较直接,经过引导,还具有一定的群众自我教育功能,沟通的效果就显得比较好。
能够有效提高报纸的公信力。由于话题性专栏选题基本上来自群众,服务性强,真实可信,道理深入浅出,群众喜欢,对提高报纸的公信力会产生正面影响。从长远来看,坚持做好这种专栏还能够产生良性循环,因为读者对报纸的信任度提高,就会提供更多信息,双方互动性就会更好,而加强互动性正是当前办好报纸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能够丰富新闻表现形式。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话题性专栏增加了新闻的受众渗透力,传播效果更好,也使报纸版面手段更丰富。
目前,针对现代信息传播的一些新变化,尤其是吸收网络传播手段的一些特点,报纸话题性专栏形式也有必要进行新的研究和发展。这方面的工作,《羊城晚报》也正在做。
(作者许挺斐是羊城晚报总编室主任,罗卫是羊城晚报要闻部副主任)
找准话题性栏目的切入点
黄绿
媒体之间激烈竞争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迫使各个媒体在新闻报道上不断寻求突破,以便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时下显现于一些媒体上的话题性版面或栏目,就是这种突破的形式之一。这种突破不仅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内容上,甚至直接影响着各个媒体的传统观念以及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这些潜于意识、张扬于媒体界面、时而凸现的或大或小的变化,恰恰是媒体新闻报道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基点。话题性版面或栏目在受到读者和观众欢迎的同时,也引起了媒体业内人士及传媒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所以,探讨党报的话题性版面或栏目也有其特殊的价值。
话题性版面或栏目出现于党报,已经有几年了。
《甘肃日报》这些年在话题性版面和栏目报道上,也作了有益的尝试。我们认为,不论是话题还是版面栏目除了作为报纸一种新的自我表现形式外,其重要的是体现了增强读者参与及报纸与读者之间互动的办报新理念。这些话题有轻松的,也有严肃的;有现象性的,也有事件性的;表现在版面或栏目上形式多种多样,个性鲜明。但是如何才能办好话题性版面或栏目,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其首要的前提就是找准话题和栏目的切入点。能否睿智而巧妙地选择这些切入点,直接关系到话题性版面或栏目在受众中的认可度、参与度以及话题自身价值、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切入点一:形成与读者的共鸣
从话题栏目诞生之日起,其初衷就是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形成读者支持报纸、报纸关心读者的互动格局,这不仅提高了读者对报纸的兴趣,而且重要的是打破了传统的办报方式,极大地拓宽了办报的视野和思路。具体在话题上其基本含义有两层:其一是话题的读者化,这就是说从话题的确立就要有读者参与;其二是话题的生活化,这就是说话题要来自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话题推出后要引起读者的关注,那么设立话题时,就一定要考虑到所谈话题内容与读者有共鸣点。
随着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行为、认识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当中人们自然而然地也产生了许许多多新的看法、想法,表现在言语或口头上可谓是众说纷纭。这些“纷纭之说”既是读者口头上议论的,也是编者经常会面对的,而这就恰好构成了报纸与受众之间形成共鸣的基础。《甘肃日报》在1999年开办话题版面之初,也正是从这里找到切入点的。这样可以在话题版面开办之初,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情绪和参与意识。
轻松入手。党报在读者脑海中的印象往往是活泼不足,严肃有余。但由于生活节奏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喜欢以更轻松的方式生活。不仅党报自身向着贴近读者努力,读者也是如此希望的,这中间轻松随意的话题就成了两者沟通的桥梁。我们刊登的一些话题如《邻里邻居还亲吗》、《如今爱情是啥样》、《单身苦乐》、《我们还看电影吗》、《我说甘肃足球》等等,这些话题一预告,立刻就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下子就拉近了党报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也为初办话题版面开了一个好头。
读者点题。话题版面本身就是为读者提供的参与场所,读者不仅是话题讨论的参与者,同时也要成为选择话题的参与者。读者参与选择话题,一方面可以避免编辑部选择话题时的片面性和过分主观意识,扩大选题选择范围,另一方面也是调动读者参与话题的又一手段,同时还是报纸与读者对话题形成共识的过程。
小中见大。老百姓在生活中常常有许多“牢骚”,这些“牢骚”看似小事情,却隐含着许多大问题。巧妙地把这些“牢骚”以话题方式表现出来,上可以了解民情,有助于引起社会关注;下可以表达民意,形成读者对报纸的认同感。读者有了认同感,自然就会产生共鸣。例如老百姓对医疗机构服务、药费等意见很大,我们开辟了一期话题《生病的日子》,这一题目显得十分亲切,患者与医疗机构都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促进了两者的相互沟通,也促进了医疗机构服务态度的改善。又如,兰州一直是冬季大气污染十分严重的省会城市,加之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沙尘暴的增加,群众对此多有担忧与不满,我们为此设置话题《你有环保意识吗》,鼓励读者从自身谈起、做起,也让群众的呼声督促政府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小话题反映了读者关心的大问题,报纸又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不言而喻这是两者产生共鸣的结果。
切入点二:从当地实际中找焦点
我国各级党报的性质都是相同的,但每张党报所处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现实状况、面对的问题等等却不尽相同。正是这种共性下所存在的差异,形成了党报的不同特色。这种特色反映在党报的话题性栏目上,就是在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时,还要具有针对性,这样有助于提高话题性栏目的层次,避免话题流于形式乃至于热闹中趋向低俗,从而把栏目的话题引向实际,引向深入。一旦话题性栏目切入到当地实际问题亦或热点之中,现实问题是焦点,栏目本身也是焦点。这样,栏目在具有广泛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栏目话题探讨的深度与价值。
其一,审时度势。小话题有小环境,大话题有大环境,所以话题的产生总有其一定的前提与背景。每当国家或一个省(区)出台一些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政策或措施时,总会在特定的地区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巨大的反响,这也就给话题性栏目适时地选择热点话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如果话题角度准确,做到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000年是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年,西部一下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作为西部省区的甘肃也在积极思考如何应对,其中提得最响的就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年4月又恰是每年一度的职称外语考试,这便引发了许多人对诸如外语、计算机等职称考试的议论。对此,编辑部立即推出了话题《说说职称考试》。话题一经预告,稿件便像雪片一样飞向了编辑部。读者如此热情,大大出乎编辑部的意料。之后,就此话题连续推出两个整版,可读者要求继续进行深入讨论的电话、信件仍然不断。这一话题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话题充分利用了各种大小背景提供的有利时机。
其二,研讨问题。话题不仅在于有感而发,或就事论事,其终极目的还在于形成某种共识和判断标准,或者是推动某一问题得到解决。一般的话题往往多趋于老百姓探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普遍难题,这是符合实际的,也是许多报纸仍需加强的。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省级以上党报都具有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宏观舆论驾驭能力,所以,党报的话题栏目适时地把话题切入到当地一些重大的实际问题之中,借助多方力量集中探讨,其强势舆论所形成的合力,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从而使话题栏目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2001年,我们有意识地组织了一组关于如何发展甘肃旅游的话题报道,在编辑部的引导下,地方政府、旅游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纷纷各抒己见,一时全省上下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探讨开发旅游热。这一话题直接促成了甘肃省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天水麦积山石窟申报世界遗产提案的完成,天水市最后正式提出申请。
同时,话题促成了有七千年历史的秦安县大地湾人类历史遗址开掘报告的完成。200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经过深思熟虑,《甘肃日报》又具有前瞻性地开辟了话题栏目“弘扬陇文化系列报道”,广请专家、学者及各方人士畅所欲言,纵论高见。这一栏目的开办,在吸引了大批高层次的读者、作者同时,在省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其三,扬其所长。许多党报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都形成了自己非常明显的优势,其所具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公信力、号召力及认可度等,是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当地实际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建立在党报诸多优势之上的话题栏目,自然要扬其所长,紧紧把栏目话题的选择着眼于党报所具有的实际长处,在党报影响力最强的方面诸如有关是非、道德、标准等等方面选择话题,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的实践也多次证明,以此作为切入点,话题往往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切入点三:及时延伸新闻事件
在各式各样的媒体当中,读者“点击率”最高的无疑是各种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种种新闻事件不但构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而且事件本身也不断影响或者改变着人们在生活中的认识和行为。换言之,就是不时发生的新闻事件,除给人们各种感官上留下的刺激与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们留下了足够大的思考空间。这种思考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十分长久的,但不论其长短它都给话题栏目提供了随时切入的契机,成为选择话题的广阔空间。从另一方面来看,不论是什么样的话题,其本身就是新闻报道形式的延伸和拓展,话题就肩负着诠释新闻的责任与义务。就现实情况来看,从新闻事件中提炼出的话题,更容易为受众所关注和接受,讨论话题时更富激情,也更具有深刻性和穿透力。
2003年,《甘肃日报》的一些报道,便很好地体现了由新闻事件延伸出的话题魅力。年初非典疫情发生后,报纸一方面积极组织新闻报道,另一方面不失时机地以非典疫情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话题,与读者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发表了《危机中的契机》、《抗击非典:我们共同的责任》、《“一号”问题》、《非常时刻的别样假日》、《分餐制缘何难以实行》、《当非典已经过去》等几十篇报道和文章,许多读者与编者一道对非典给予我们的教训和启迪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探讨。同时我们还以2003年发生在兰州的供热问题、公交官司等新闻事件为话题,发表《五问供热大声喊涨》、《兰州热价为何一波三折》、《公交IC卡引出的官司》等各方面的文章与报道。这些话题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大力支持与赞扬,同时帮助解决了一些讨论中的难点问题。
话题性栏目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新形式,如何找准话题性栏目的切入点,这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需要报纸不断探索的实践课题。从根本上说,要找准话题性栏目切入点必须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前提,这就是认真贯彻“三贴近”的原则。如果脱离了这一前提,一切探讨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作者单位:甘肃日报社)
营造平面传媒的立体话语时空
张静民 夏清泉
在广播节目电话热线频繁,电视谈话节目纷纷登场,互联网上一个话题挂出来,帖子满天飞的情势下,以报纸为代表的纸传媒在这方面曾一度无所适从,甚至有一段时间竟变异为腾出版面,专门刊登诸如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荧屏连着你和我》、湖南电视台《有话好说》、广东电视台《女性时空》等电视谈话节目的精彩谈话文稿。直至2001年《深圳商报》推出《谈话空间》,才为纸传媒的“谈话节目”———报纸话题式谈话栏目找到了一条出路。与此同时,在国内报业中深具影响的《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也相继定期或不定期开出了《新闻·话题》、《社会·关注》、《大家谈》、《公众论坛》等话题式谈话版面,一时间,报纸上的谈话栏目成为吸引视线和公众参与的又一传媒热点。
报纸新闻谈话栏目的出现、创新和编排艺术
(一)中国报纸新闻谈话类栏目诞生的催产素是报业与报业,报业与广播、电视、互联网间激烈竞争的结果。工作在《深圳商报》的于冰曾在人民网上撰文说:进入21世纪,电脑的家庭化、网络化进程加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种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这种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优势也很快显现出来———它不但传播速度极快,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受众直接参与信息传播过程,满足受众的个性表达需要。相对于网络的瞬间可达、即时沟通,相对于电视、广播的视觉与听觉语言同步立体形象传播及能够模拟人际交流的特长,纸质媒体怎样在与受众互动、交流中走出自己的路子,从而吸引受众的关注,获得持久的吸引力,创造公信力与影响力,已经成为业界人士亟待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报纸谈话类栏目的出现,是传媒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报纸业界人士的一种大胆尝试。
(二)既是尝试,就必然要有所创新。从受众参与媒介的感受来说,谈话类栏目必须根据自己的传媒特性来满足受众的心理欲求。通过广播电话热线参与媒介传播,参与者追求的是就某一话题所作的话语表达带来的人际交流的快感;参与电视谈话节目,则更复杂些,这里既有话语表达的快感,又有镜前表演和多向互动的心理快感;而网络上的话题参与,带来的则是一吐为快的快感。
纸传媒作为平面传媒乍看并不具备上述种种传播特长。但这并不等于纸传媒在这方面就毫无优势可言。
纸传媒固有的或经营得来的权威性、公信力和留存性不仅可以弥补新闻传播时效性和缓慢的互动性带来的不足,甚至还可以化不利为有利———根据纸传媒的特点,打造报纸新闻谈话类栏目的话题的代表性、参与的广泛性、观点的典型性(权威性)、联系的紧密性。以《深圳商报》来说,数百期的《谈话空间·你说我说》话题,有60%以上是读者点的题,是真正来自民间,来自受众,其代表性是不言而喻的。对同一话题的受众参与指数,在新旧四大传媒中,报纸新闻话题类栏目仅次于互联网,排在第2位。2002~2003年,《深圳商报·谈话空间》的受众参与稿件年均3万余件,相当于每场有200名观众参与的电视谈话节目150余场的观众总量,以每周1期节目计,报纸一年的新闻谈话类栏目的参与人数足够一档大型电视谈话节目用上3年。至于谈话观点,由于是从众多的来稿中选取,加之可以约请某一话题的权威人士参与进来,所以每一期都可以确保观点的典型性和权威性。同时,由于报纸的订阅特点,加之纸传媒“白纸黑字”成果呈现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受众中的参与者,尤其是从订户中发展出来的常年话题参与者非常多。据初步统计《深圳商报》常年话题参与者达2万余人。庞大的参与人群,既是栏目的发展动力,又是栏目的质量基础。
(三)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的策划与编排是门全新的艺术,需认真钻研方可得其门而入。以策划者和编辑者来说,开栏第一件事,就是在你的栏目里,你要通过什么和怎样营造立体的谈话空间,从而获得大众化的、时代化的、有意味的话语资源,并通过对话语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具有可读性和长远吸引力的报纸版面。这里有几点要重点把握———
其一,谈话氛围的营造。《深圳商报·谈话空间》所以能成就今天这样的“气候”并非偶然。该栏目开版时就要求放下架子,用口语化的、活泼自然的表达方式来提高亲和力,重点营造朋友聊天式的谈话氛围,让谈话栏目充满人文关怀。为此,编辑拟定了“说真话讲实话最烦套话,你来说他来议欢迎参与”的别具一格的栏目宣传词。
其二,真诚、亲切、朴实的语言风格的建树。《深圳商报·谈话空间》尽可能在所编选的每一则读者发言的小标题和行文中来体现这种风格。另外,在《编辑留言板》上不定期地与读者交交心、说说编辑思路,“希望我们大家的谈话空间里,充满了轻松、亲切、入理入心的真诚交流。把刻意端的架子放下,把你的心打开”,从而让读者、作者觉得编辑不是在说套话和大话,而是在平等地与自己真诚交流。
其三,栏目的策划设置。说明确些,就是在有限的版面中设置尽可能多的谈话方式,以吸引更多层面的受众参与到栏目中来。
《深圳商报·谈话空间》的策划与编辑者们深知,在谈话栏目的编辑与策划过程中,谈话话题、发言内容与形式也同样不能忽视。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形式的不断创新,也就没有内容的持续深入人心。为了丰富谈话方式,多为读者奉献一些谈话的“花色品种”,开版3个月后,编辑在每期话题的读者发言后增加《特约发言》(请有关权威、专业人士谈看法)、《话题链接》(有关深度背景信息)和《编辑发言》(编辑对本话题读者观点的大致印象及自己的看法)。从2001年3月份开始,在广泛听取读者意见的基础上,每周又增设一次《谈话现场版》———每周由编辑主持,请两位嘉宾(由大学教授、律师、作家、社会学家等专业人士组成)在酒吧或报社现场谈论近期某一热点话题,谈后由记者整理3000字左右配照片在谈话版见报。有时当天发生的新闻热点当天就可以找嘉宾来谈,当天做版,第二天就可以见报。
谈话现场版的开辟大大提高了谈话的时效性。
为进一步丰富内容,从2002年1月开始,《谈话空间》在将谈话现场版扩为每周两次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每周一次的观点碰撞版,一般选取专业性较强的话题,请4位专业人士发言,进行针锋相对的观点大碰撞。同时,考虑到读者除了对特定的话题有兴趣外,有时也会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要倾诉,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感悟与慨叹也需要一吐为快。为此,《谈话空间》又增加了每周一次的今日无主题版。在这个版上的每篇读者的文章后面,都有长短不等的编辑留言,这种读者说话、编者响应的方式很受读者欢迎。
到目前为止,《谈话空间》以读者参与版———谈话现场版———观点碰撞版———今日无主题版四种形式与读者见面,每周至少要谈论5个话题和一期的无主题版,尽可能多方位满足受众需求。
与《深圳商报·谈话空间》不同,《南方都市报》的《广州新闻·话题》设置了《记者调查》、《市民意见》、《律
师观点》、《部门说法》等子栏目,《广州新闻·关注》设置了《事件回放》、《专家说法》、《读者发言》、《记者调查》、《观点集萃》等子栏目,在话语汇集的全面性、权威性和栏目的实用性上又向前迈了一步。
谈话话题的策划、选择和设置
总栏目确立之后,子栏目的设置策划与版面的编辑编排只是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另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在坚持报纸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策划好谈话话题。
什么样的话题才称得上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的优秀话题?或者说我们应该策划、选择和设置怎样的话题才能营造出一个立体的、通畅的谈话时空,从而把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办好?根据《深圳商报·谈话空间》几年来的成功经验,以及其它报纸的实践成果,我们认为有这样几条标准值得栏目策划者与编辑者在话题策划、选择和设置中仔细把握———
(一)策划、选择和设置具有较强的新闻性的谈话话题。《深圳商报·谈话空间》是2001年1月起创立的全新新闻谈话类报纸版面。开版伊始就以每天半个版,每周7期的高频率出现。其主打子栏目《你说我说》首先定位于以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为话题,让读者来稿发言参与讨论,每天选择6至7名读者的发言,每人的观点以300至500字的文字篇幅呈现。
我们将《谈话空间》的部分话题罗列在这里,其新闻性一目了然:50元机场建设费该不该收?
小孩女性化是女教师多造成的吗?
“末位淘汰制”之我见
病人该不该有知情权?
未婚同居,你赞成吗?
“安乐死”可行吗?
你如何看待中小学生上网?
禁止员工谈恋爱,这样规定对吗?
为什么这么多的女性陷入罪恶?
从“陈太”退休说女强人“第一女儿”喝酒被罚
当奥委会传来消息„„
你会接受婚前财产公证吗?
《谈话空间》的策划与编辑者们之所以首先强调话题的新闻性,是考虑到这个栏目要有长久的生命力,保持编者常做常新,谈者常谈常新,读者常读常新,就必须期期保有新鲜的由头、新鲜的观点和新颖的做法。
(二)策划、选择和设置大众关注度高或大众最新关注的热点现象作为谈话话题。由于我们不能预知新闻,更不能提前策划新闻(不能策划新闻事件,而只能策划新闻宣传报道的时机、方式、规模、人员等),加之报纸新闻时效性的制约,使那些大众关注度高的新闻话题往往成为报纸谈话类栏目的首选。
大众新近关注的热点现象是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选题的又一重点。2003年底,广州相继举办“美在花城”、“明日之星”、“新丝路模特大赛”,加上近邻香港的“港姐”、“亚姐”之类,荧屏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针对这一新近大众话题,《广州日报》在娱乐版作了一期“炮轰选美怪现象”的谈话专题,请操作者、实践者一起发言,探讨选美的方方面面,碰撞出的种种观点见解还真让人耳目一新。
在策划、选择和设置大众关注度高和新近关注的热点现象的话题时,策划和编辑者应该特别引起注意的就是不能“一厢情愿”和“越俎代庖”,即以为自己关注的就一定是受众关注的。《深圳商报·谈话空间》为确保选到读者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进一步提高受众的直接参与热情,避免编辑个人视角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开版不久,就在报上留言推出有奖点题制度,请读者参与推荐话题,读者点的话题被采用后即发点题奖。事实证明,读者点题的做法非常有效,现在读者点题被采用的已占《谈话空间》所谈话题的60%以上,不仅有数量保证,而且在质量上也可确保所选的一定是受众关注度高和新近关注的话题。
(三)策划、选择和设置与受众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谈话话题。报纸谈话版所策划、选择和设置的话题是否与受众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将直接关系到参与谈话者的数量与热情,同时,也将关系到参与者是否有话想说和是否想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深圳商报·谈话空间》《你说我说》曾策划了两期“病人该不该有知情权?”的话题。由于话题与受众生活关系紧密,因此不仅发言者众,而且皆能切中肯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策划谈话话题时作为面向大众的报纸,其话题在强调新闻性、关注度和贴近性的同时,还必须坚持话题内容的广泛性。这一点《谈话空间》做得较好,策划和设置的话题涉及的领域很广:有关于反腐倡廉的《高薪养廉》、《廉政账户》、《腐败与年龄》等话题,有关于社会治安的《怎样看待民间义务反扒队》、《我为整治出租屋献一计》等话题,还有关于婚姻情感的《网上老公是第三者吗?》等话题,有《性教育该不该引进课堂》、《恢复女子中学是进步还是倒退》、《儿童读“四书”“五经”好不好》等教育类话题,有《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价合理吗?》、《5万5一颗荔枝,值吗?》等经济类话题,还有《行为艺术,离艺术究竟有多远》、《纯文学期刊过时了吗?》等文化艺术类话题。策划的关于新闻人物、人才就业、法律制度、公民道德、心理健康、体育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话题,更因与社会生活中的大众关心的热点紧密相关,从而调动了大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兴趣点和阅读欲求。
(四)策划、选择和设置能够碰撞出思想火花的话题。对于既无影像又无声音的报纸谈话栏目来说,能够碰撞出思想火花的带有争议性的话题就显得更加重要。譬如:
如今的孩子怎么管?
让老人住养老院就是不孝吗?
用女性裸背做广告,有辱女性?
考分是否属学生隐私?
院士该不该花钱做广告?
在读大学生可否开婚禁?
怎样做个好母亲?
这些都属于带有一定争议性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对于报纸的谈话栏目来说,不但可以以语言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活跃版面的谈话气氛,调动受众阅读时智力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谈话现场版》的主持与编辑制作,拓展谈话空间的深度和广度。
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的出现,大大拓展了报纸这一纸传媒的话语空间,不仅使开设此类栏目的报纸因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增强而加大了受众覆盖率,而且使报纸的语态完成了从“我不说”到“要我说”,再到“我要说”和“我要充分地说”的发展进程。这是中国报纸的进步,也是近年来中国新闻业发展的一大收获。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新闻系)
第五篇:新闻六要素举例说明
新闻六要素举例说明
例一:4月16号,信息学院分党校第四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学典礼在教学楼B515隆重举行,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石振保、谢其梅、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哲锐、党总支副书记谷凤艳、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李群共五位老师莅临现场做报告指导,312名学员参与此次典礼活动。
六要素分别对应为:何时(when):4月16号
何地(where):教学楼B515 何人(who): 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石振保、谢其梅、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哲锐、党总支副书记谷凤艳、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李群以及312名学员。
何事(what): 信息学院分党校第四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何因:(why):信息学院分党校第四期培训班开班
何果:(How):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石振保、谢其梅、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哲锐、党总支副书记谷凤艳、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李群共五位老师莅临现场做报告指导,312名学员参与此次典礼活动。
例二:11月27号下午四点在教学楼A503,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王文韬应邀为我院做“滨湖讲坛”系列之二十四——“智能手机的选购与使用”的专题讲座。
何时(when):11月27号下午四点 何地(where):教学楼A503 何人(who):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文韬博士
何事(what):王博士应邀为我院做“滨湖讲坛”系列之二十四——“智能手机的选购与使用”的专题讲座。何因:(why):王博士应学院邀请 何果:(How):开展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