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LG中国:从文化的接近性入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在中国,LG不是韩国的LG,它是中国的LG。LG要成为成功的中国企业,而不是在中国成功的外国企业。”近日,LG电子副会长兼CEO金双秀在访华时再次强调这句话。一个企业公民的身份融入了中国的社会与生活中,将企业自身的发展与这个民族的强盛息息相关。“LG始终相信,只有走在‘做一个优秀企业公民’的道路上,真正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一个企业才能在归属感中寻到前进的动力源泉。”
实际上,LG的种种行动表明,LG确实在试图从中韩文化的接近性入手,真正融入中国市场,在争当优秀企业公民的同时达到商业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双赢。
从微笑开始
一个“未来的笑脸”是LG的标志。按照LG给出的解释,这个笑脸包含了世界、未来、年轻、人才及技术5个概念。“这是LG在全球的发展原则,更是它在中国市场十年历程中一直秉承的准则,它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永远是一张‘未来的笑脸’,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孙晋邦说。
基于这个笑脸标志,LG中国制定了三个方面的销售策略,一是灵敏的策略和运作;二是超值服务取悦消费者;三是回馈社会做优秀企业。
面对数字时代的到来,LG电子早在1999年就确立了最终目标——成为未来数字世界的领导企业,数码创导LGDigi-tal-LG。在明确“数码创导LG”为未来的发展方针后,LG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不断创新的优质数码产品,同时LG将其在中国的发展策略调整为加快数码事业的发展速度,加强传统经营模式与电子商务的协作,巩固中国业务的整体实力和进一步落实本地化经营方针。
LG还认为,要拉住消费者的心,服务是关键。因此LG在重整服务体系、扩大服务网络、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服务举措等多方面展开工作,为了树立独特的服务品牌,扩大竞争优势,LG创造性地推出了彩虹服务计划。
金双秀评价说,当初LG来中国是把中国市场作为出口的加工基地,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今年在中国生产出口的比重将达到55%,同时,在中国的内销市场,过去十年LG的工作很有成就。“LG空调已经做到中国市场的第三位,洗衣机在中国市场也做到第三位,冰箱今年也将进入前三位,在TV高端市场中,我们的产品也是走在前列。”
2002年,LG在中国的营业额就已经超过了40亿美元,而2003年营业额更是突破了70亿美元,这个数字就是最直接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体现。
营造贴近性
与欧美企业、日本企业不同,韩国企业在中国发展时十分强调中韩文化的接近性,非常细致了解中国文化,并且将此作为打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件事情。
“盈利当然是企业的目的,但是如果将其作为企业的最终目的未免有些狭隘了。只有中国发展得更好,LG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这就是LG从始至终的观点。“十年来,LG一直怀着一颗真挚的中国心,把中国的社会事业当成是自己的事。”
从1993年开始,LG就曾先后在教育、助残、体育、文化、环保及卫生等领域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或非官方部门展开多方面的合作。
“爱在中国”是LG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深有感触的企业文化,也正是这种融入在企业文化当中的“中国情”,为LG在中国事业的顺利发展推波助澜。
本地化是关键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孙晋邦认为,“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做到彻底的本地化和对当地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在创造出优秀产品的同时还应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他说LG从进入中国的第一天,便全身心地将自己的事业投入到中国。企业经营最关键的三大因素是人、技术和资本。“LG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便将最优秀的人才派遣到中国;在资金上,只要对中国今后发展有利的,都毫不犹豫地投入;技术领域,将国内前端技术以最短的时间投入中国。”
在这三个要素下LG做到了四个方面高度本地化,即人才本地化、产品本地化、生产本地化和研发本地化。人才本地化是指培养中国的本地管理人才,向企业注入中国的文化。产品本地化是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要立足中国的要求。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消费习惯来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要求。生产本地化,是指零部件国产化。LG目前在中国的产品和国产率已超过了90%,在不久后将实现完全国产化。而在研发本地化方面,LG已经成功在中国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
“为了确保中国优秀研究人员能够到我们研发中心工作,LG也在大大的网罗人才,今年将有七百多名研发人员到LG的研发中心工作,明年我们希望有1400个从事研发的研究人员。希望优秀的研发人员来我们这里工作,LG电子是一家跨国公司,在全世界设有40到50家工厂,设有50多个销售法人,希望中国的优秀人才成为全球供应的人才,中国的优秀员工可以到美国、英国工作。”金双秀说。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新闻要素接近性探讨
对新闻“接近性”的探讨
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指新闻与受众在地理、性别、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关联。其关联程度越紧密,读者就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地理空间的接近性与距离成反比,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往往有着比较集中的兴趣和关注,形成辐射圈;而新闻中与读者情感接近和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又自然成为受众乐于接受的、喜欢接近的东西。所以,长期以来,新闻的接近性成为了人们衡量新闻价值的标杆和舍取新闻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有的人还固守老观念,片面地把新闻接近性的内涵定格在地理距离上,一味地强调地域的接近性,而忽略了信息和人的感情、兴趣带来的新闻传播分众化的需求,这是一种误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需求都在朝着多元化发展。过去,我们传统的新闻传播,面对的受众群体,都是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思想、生活、文化相对比较单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也很简单。再加上传统媒体注重自身的主题意识,强调宣传的影响和舆论引导,不注重受众的兴趣和心理需求,将新闻单方面的硬塞给受众,缺少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的接近性比较单一,通常表现在地域、思想、利益关系上,而缺少一些人情味。当市场经济开始兴起后,人们的需求开始变得多样化,他们接受信息的形式也逐渐变得多元化。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上网浏览等,以此弥补某些心理和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多元的,因此,新闻的接近性也随之以多元化的视角展现着新闻价值。
当今,新闻传播拥有着越来越多的受众,传播的辐射面也变得更加宽广。而与此同时,媒体又不得不针对不同的受众层面,主动迎合公众,不断调整传播形式和内容,使其与多数人的工作时间、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等相适应。
但是有些媒体却曲解了这个“贴近”原则。“三贴近”要求是向受众本位、向满足群众需要的方向回归。贴近实际,就是坚持立足于社会主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中心任务,使新闻报道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新闻报道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把握群众脉搏,了解群众愿望,使新闻报道可亲可信,深入人心。但在一些媒体看来,贴近实际,就是不断制造欲望、满足欲望的这个实际,人们想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既然人们拒绝严肃、沉重和思考,我们就提供搞笑、搞怪、刺激的新闻内容,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贴近生活就成了反映生活原生态,特别是能满足市民看热闹的一些奇闻怪事等内容。既然是生活中发生的,就应该不惜版面、不惜时段的为市民推出,让人民产生认同感、亲切感。
例如曾经轰动一时的北京“五胞胎”的新闻。众多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尤其是“近水楼台”的北京媒体更是闻风而动,不惜动用大量版面和时段,争相将此事作为重要新闻处理。于是,从孕妇住进医院到孩子平安出生,从院方准备手术到“五胞胎”引起社会关注„„受众不但看到了连续多日的追踪报道,还不时看到整版推出的图片新闻。媒体的过分渲染引发了受众的质疑:五胞胎是不是要闻?是不是应该成为重大新闻?是否可以作为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的选题?而这种新闻的炒作也导致五胞胎成为商机,蒙牛则趁此机会为自己打了软广告。而到最后,所谓的“五胞胎”竟是这对农民盼儿心切吃错药的结果。面对这样一个内幕,当初大肆渲染的媒体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对新闻接近性的认识误区不止以上一点,文章开头我们也提到,部分媒体依然强调过去那种比较单一的地域接近性。而他们又会经常打一个比方:身边的邻居出了重大车祸,你一定会很震惊和难过。但假如一个相距很远的陌生人出了车祸甚至死亡,你可能无动于衷。而这个比喻看似很有道理,但是这只能说明新闻事实在地域距离上对人心理的刺激,而没有真正揭示新闻接近性的内涵。正是这种片面的认知,使一些记者只追求本土新闻,本地以为的新闻基本上不予理睬,即使是带全局性的重大新闻也是如此。地域距离在新闻的接近性中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接近性的全部内涵。受众对新闻的兴趣是一种心理反应,新闻首先要从空间距离转换为心理距离。在新闻实践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接近性真正的本质是情感,是人情味。一条新闻,无论是地域的接近性,还是时间、思想、利益关系的接近性,它首先作用于人的心理,对受众来说,能触动到人心就能产生兴趣。
比如汶川地震时期,尽管自己没有遭受这种灾难,但人们总是高度关注这方面的新闻。为什么?是因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改变了新闻与受众的空间距离,拉近了受众间的心理距离。
又如很多体育赛事、明星活动,无论离人们多么遥远,一旦有媒体报道,总是有很多的受众。像世界杯,不管在哪个国家进行,我国都有千千万万的人通宵达旦地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简单地说,这是人们对足球的喜爱,而进一步分析,则是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的反应。
当然,新闻的过分接近地域是与市民受众的消费需求有直接关联的。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群体也在不断膨胀,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日益形成了接近的价值观,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时期,逐渐开始关注个人利益等方面。他们希望媒体能像商品一样可以消费。紧张的工作和生存压力,使得他们不愿意再接受教导,对政治、经济等较为严肃的新闻产生厌倦,而对法制、生活、娱乐类新闻产生兴趣。
因此,都市生活类报纸在现代消费文化背景下开始崛起,它源源不断地向市民灌输消费观念,并刺激消费欲望。从小处着手,积累生活中的点滴,将新闻事实与市民个人利益产生直接关系,即使是题材很硬的主题,也往往被其处理成很小的新闻。
也因为都市类报纸的发展,使得媒体追求的“接近性”也只是对市民的接近、对城市的接近,而不是对农村、对农民的接近。尽管农民仍占总人口的大部分,急需媒体的信息帮助,但媒体依然将重心放在市民关注的地方并迎合他们,导致与农民的沟通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这也带出另一个问题——媒体运营。媒体在经营中总会衡量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在哪里付出的成本越低而得到的回报越高,媒体就越倾向于这一区域的选择。在城市中,因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人口密集且流动频繁,生活变动多,更容易产生新闻,按照就近原则,媒体机构总是设立在城市,而不是那些偏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农村。前往偏远地区制作新闻,不仅耗时耗力,对于城市中的受众来说也不具有吸引力。将来的媒体依然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在对农民的接近性上依然是不够的,因为后者能为他们带来的收益太少,经济上总是不划算。
新闻的接近性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是毋庸置疑的,准确理解它,可以使新闻传播的功能得以充分体现,并且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如何更好地体现新闻的接近性,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受众是引导而不是迎合。改变一些媒体奉行“读者想知道的就是我们应当提供的”这一错误思想。对于受众来说,他们想知道的信息很多,但一味投其所好,客观上就助长了低俗之风,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降低受众的素养。媒体应当在内容选择上做好把关,在注重接近性的同时选取一些积极的、有益的、引发思考的新闻内容。
2、正确使用“接近性”元素,体现新闻价值。接近性是在“知悉意义”的范畴之内,对受众而言,既涉及到切身利益,又要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吸引受众关注本地新闻的同时,也要善于从事实背后发现意义。
3、坚持正确导向,充分认识不同环境下的新闻接近性。认真做好“三贴近”,让新闻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现代化建设。我国的新闻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其受众关注程度越高,接近性就越近,喉舌的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新闻传播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把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传媒分众环境下新闻的接近性,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不同类型新闻的需求。
第三篇:从构建执行力文化入手胡总
从构建执行力文化入手,打造“罗文”式光伏项目团队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胡龙彪)
初次涉入光伏这个新能源行业,各项筹备工作对我们每一个参与筹建的员工来说,一切都是陌生而富有挑战性的。如何打造一支勇于承担、勇于创新、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高执行力的光伏项目团队,一个流传百年的传奇故事让我们深受启发。
那是10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出版家阿尔伯特〃哈伯德仅用一个小时一挥而就的一篇名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文章,让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至今,这篇文章已经被翻译成几乎所有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让每一个看过的人为之津津乐道。是什么原因让它成为了不朽之作呢?其实并不是文章本身如何华丽辞藻,也不是故事本身如何惊险动人,而是文中主人公----年轻的美国陆军中尉罗文在执行送信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品质一直在触动着我们每一个后来人。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在内心默默地问自己:我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吗?与加西亚素不相识,不知道他身处何方,仅仅知道他在古巴的丛林中……。也许,我们大多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否则,今天的不少企业就不会感叹:我们企业中“罗文”式的员工太少。那么是什么样的精神和品质让罗文取得了成 功?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在文中这样写道,我们应该为他(罗文)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其实,简而言之,《把信送给加西亚》故事中的罗文在送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责任、迅速地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任务的能力。而这就是一种卓越的执行力,是每一个企业对自己的员工都必须加以倡导和培养的能力,也是我们完成光伏项目筹建任务所必须的。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一个企业都会被种种导致执行力低下的问题所困扰,当然更多的并未被企业所察觉,现实中许多执行力低下的表现让我们早已司空见惯:比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听了感动,说起激动,就是不见行动等等……。又比如我们的一些工作常常是远景规划一大堆,却议而不决、光说不干、流于“口号管理”,到最后,许多很好的策略、措施都没能落实到具体的“执行”上,更缺乏行动的时间表和保证执行力持之以恒的激励机制,等等。
记得MBA学习中就有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有一个农夫一早起床,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田边时却发现耕机没有油了;原本应该立刻去加油的,突然又想起家里的猪还没有喂,于是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个马铃薯,他又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往马铃薯田走去;途中经过木材堆,又 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又看见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就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夕阳西下,油也没有加,猪也没有喂,田也没有耕,最后什么事也没有干成。”这个案例乍听起来,可能好笑,认为是讲故事,事实上,相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跟故事里的农夫一样缺乏“定性”------常常是做事没有计划或行动目标不专一,结果一忙起来只能是手忙脚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全心全意地把事情一件一件完成,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执行力”。因此,任何事情想得再好、计划得再周全,都只能是心中的愿望或纸上的文字,重要的是马上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坚定信心和决心,勇敢地去解决行动中所遇到的每一个困难,要像《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的主人公----罗文上尉那样,只要确信自己的行动方向是正确的,就能排除一切干扰,想尽一切办法,用最快的速度去达到目的。这就是执行力!这就是我们光伏团队达成目标的能力所需。
如何强化员工的执行力,打造一支“罗文”式的光伏项目团队?关键是构建执行力文化。通过文化的强大而无形渗透力,去改变员工的信念和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而养成一种言必行、行必果的良好习惯。郭士纳当年在IBM公司变革企业文化的成功就是从改变员工的信念及规范员工的行为入手。
管理学中的“冰球理论”告诉我们:把方的冰块变成圆的冰球:第一个动作,先把方的冰块从冰箱中拿出来解冰,把它变成水;第二个动作,把水装入一个圆的容器里;第三个动作,把圆 的容器放进冰箱使之结冰,最终成为一个冰球。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个美丽整齐的花园城市,新加坡的赞美广场光洁如玉,这种光洁如玉是通过政府对市民的一种行为规范来实现的。在新加坡赞美广场吐口香糖的代价是罚款一万新元并游街示众,可见其规范行为的力度和强度。从这里不难看出,构建执行力文化的工作就像在做一个规范企业行为的“模子”。在灌输企业执行力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把员工的自我行为放到规范企业行为的“模子”中来,把符合“模子”需要的行为予以保留,把不符合“模子”需要的行为规范过来,力求大家慢慢变成企业所希望的样子。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强化执行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潜意识中不断凿刻执行力理念的过程。只有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执行力文化,使我们的每一个员工在追求卓越中养成“自动自发”的良好习惯,我们才会培养出更多“罗文”式的员工,建立一支“罗文”式的光伏项目团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光伏行业的陌生所畏惧,才不会被项目筹建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所难倒,才会有“将信送到加西亚”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第四篇:德育从细微处入手
德育从细微处入手
让爱的阳光投射进每一个角落,把爱的春雨滋润每一个心灵,以爱的教育为主线,以体验教育、环境教育为主体,爱国教育为旋律,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家庭、社会教育为依托,从细微处入手,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的和谐校园。一、一缕和风,德育融入教学活动。
育人先育德,德馨品自高。在日常教学、班级管理、生活中,我们要敏锐地察觉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快速做出反应,及时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教育措施。稍纵即逝的“德育契机”往往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不失时机得抓住学生身上的施教点,就能开辟一片德育的新天地。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缺乏教育机智,教师无论怎样研究教育理论,也永远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中的好教师。尽管在教学活动中,突发事件、意外情况总是占少数,但这更需要我们教师加以重视,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对策。因为机智教育往往能产生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
班里一位同学学习跟不上,自主互助小组谁也不愿意和他一组,这时我对大家说:“同学们是一个集体,学习的孬好固然重要,但是小组成员的进步与变化,才是体现小组长的领导才能和集体最大的智慧。”很快这位同学就被班长一组抢占承包了,我问他:“你为什么肯和他一组了?”班长笑着说:“这位同学的学习成绩差,是因为学习习惯需要改正,只要我们加劲帮忙,他的开发价值还是很大的。”那位被同伴认可的同学笑了,我也笑了。
德育工作细微之处见精神,小处最不经意,但在视而可见、触而可及的一言一行中,却是最好的切入点
二、小中见大,规范求德;一阵细雨,管理融德。
从小事做起,定能达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从细微处要求,定能培养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从而形成良好的风气。
德育教育必须从抓学生的衣食住行这些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规范师生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进入教学楼内不跑不跳,保持安静,上下楼梯靠右边行走,不拥不挤。学生用餐要求排队打饭,饭菜要吃光,桌面要擦净,不剩一粒米,真正做到“安静文明”。学校餐厅的墙上贴着赫然醒目的四个字:“学会吃饭”。为了教育师生爱护草坪、安全出行,于是又多了一项“学会走路”的教育。“校园无纸片”活动,是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的有效措施之一,不管学生、教师还是校长,只要见了纸片,就要弯腰拣起。虽然一件件都是小事,但只有外在言行的规范约束,才会有内在思维的自由放飞。
“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总之抓实了小事,也就养成了“大”德。
三、细中求实,难忘教育像一道彩虹,。
从日常的细节抓起,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班班每周轮流升旗,稚嫩而严肃的声音在国旗下回荡:“我向国旗庄严宣誓: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诚于做人,恒于学问……”。“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校长殷切的寄语,响彻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当这时,所有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无不心潮澎湃的说:“辉煌的人生从这里起步。”仪式不流于形式,精心设计,亲身实践,让每一次活动都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孩子终身受益。
难忘教育就是从细处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除了仪式教育外,还包括体验教育。学生弯腰拾起一片纸屑,便进行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教育;学生跌倒爬起,便进行勇敢自信的教育;学生间发生口角,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点滴问题行为倾向,进行点拨式引导,富理式启发。
四、微中存真,千数万树梨花开。
对学生道德的教育离不开循循善诱,离不开因势利导。学校设立了八个一活动“每周一次演讲”、“每周学会一句英语口语交际”、“每周学会一首歌曲”、“每周整理一句格言”、“每周欣赏一首诗歌”“每周一次日记”“每周干一次家务”、“每周一页硬笔书法“等栏目,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细微行动中,不仅形成了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良性教育机制,而且促进师生时时、处处、事事育德,力求在细微处实现德育工作的真谛。
德育好比吃盐,盐是日常必需的,但不能拿着一盆盐给学生吃,欲速则不达。我们要把盐放入日常的食物中,让他们亲身体验,才会慢慢消化、吸收。教导处、大队部要精心组织与指导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紧紧围绕“争当新星的”的主题活动,开展博学之星、孝心之星、管理之星、艺术之星、科技之星、爱心之星等争星活动,鼓励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多面发展。每学期争得“三星”即能评为“三好学生”。通过争星活动发展学生素质,丰富文化育人、生活育人的途径与内涵。”“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把德育工作分解到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班队、少先队、社会实践等活动。五一黄金周,全体师生集体徒步到蓝宝石之乡——五图的远足迎奥运活动,即观文赏景,又锻炼了意志;雷锋纪念日开展了校园板报宣传和广播讲座,表扬了一批班级中的好人好事;教师节的全体师生演讲比赛;四川大地震的捐款献爱心行动……每项活动以学生喜欢的形式,乐意接受的内容来引导学生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学校的三风建设作出贡献。
凡此种种,虽然细小,但是细微之处见成长,有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关注和充满智慧地教育,构建了春花灿烂的和谐校园。
第五篇:从细节入手
从细节入手逐渐攻破学生作文难关
——四年级作文有效教学探究
宁夏隆德一小孙小燕
习作教学一向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瓶颈。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一年的学习中对作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习作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难中之难。本学期我在作文的教学中仔细思索、认真钻研,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逐渐攻破学生作文难关。
一、关注生活,攻破选材关。
学生不会写作文的第一大难关就是选材关。没有内容可写、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不善于从生活中搜索素材。基于此,我平时常利用生活中发生的平凡小事给予学生引导,启发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培养他们乐于积累素材的习惯。
班里的薛涛同学,绘画有特长,我鼓励她把自己画得山水画和花鸟画,装裱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在作文课上让学生欣赏,并告诉同学们薛涛曾经在“2013年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中”获三等奖,在“2013年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中获特等奖,在今年全县七彩阳光杯画画比赛中获一等奖。同学们听了薛涛的优异成绩,纷纷投去赞许、羡慕的目光。于是,我引导学生讲讲薛涛同学学习成绩优异、品质优秀等其他优点,同学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接着,由薛涛入手,让学生说说同学中、亲友中、课本中、古今中外令你敬佩的人,一篇”我最敬佩的人”诞生了。
下第一场大雪时,我把学生带到塑胶操场完了半节课,孩子们赏
雪、玩雪,激动不已,甚至躺在雪地上打滚,回来后当即写了一篇作文,语句优美、内容具体,尤其有几个平时不爱写作文的男生,把自己与同伴声东击西打雪仗的过程写得十分具体。
元旦前一天,班里举行了小型庆祝活动,表演节目、抢凳子、踩气球、吹泡泡、猜谜语、击鼓传花等活动给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纷纷感叹时间过得太快、时间太短。晚上的作文,都写得非常长,其中有个孩子从早上老师宣布了下午的活动开始写,写了中午回家跟妈妈要钱,妈妈给五块他嫌太少一直争取到十块,再写来学校的路上买零食如何选择,以及来到学校的活动,写了整整五页半。虽然我觉得前半部分内容有些啰嗦,但我仍在班里表扬了他作文写得多写得具体,因为我知道愿写、乐写是中年级初学作文最重要的一点。
四年级拔河比赛后,我让学生记叙拔河比赛的精彩场面。
课堂上学生放在椅子上的书包突然掉到了地上,我随机启发:“同学们的书包真是越来越重了,桌框都塞不下了,要是有一个轻巧又便捷的书包该多好啊!同学们赶快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为我们设计一款书包吧!”一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诞生了。
二、细节入手,攻破内容关。
学生作文总是写不长、写不具体,针对此难关,我关门设计了一系列相应的细节描写训练。
记得学习第六单元“人间真情”这一主题时,有一天早上,早操活动时,王凯凯不小心用跳绳把柳佳辰的鼻子打流血了,同学们纷纷围上来,询问怎样了掏出纸帮他擦,还责备了王凯凯,这一单元的作
文课上,我提起了这件事,引导学生写写在平时生活中得到的帮助。同学们开始写了,突然柳佳辰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篇作文我写不长。”我一怔,立刻让同学们停下来,说:“同学们,刘佳辰说他这篇作文写不长,怎么办?我们一起帮他想想办法,他应该写什么才能把作文写长?”
思索片刻后,苟哲举手了,他说:“可以写写王凯凯把你打了,同学们怎么关心你的,都有谁围上来,谁说了什么,谁做了什么。”
我说:“对,把同学们的语言和行为写具体,作文长了些,还可以写什么?”
刘洋说:“先写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你正在干什么,王凯凯怎么打的你。”
薛涛说:“还可以写写王凯凯打了你,你觉得疼不疼,哭了吗?心里怎么想的?”
王婧说:“再写写同学们和老师关心你,你心里的感受。” „„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刘佳晨的作文第一次超过了两页。同学们在帮忙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该如何入手。
记得还在乡下小学时,曾在县城一小听过一节题为《抓阄》的作文课,我也以此为题在班里上过一次,具体内容就是老师突然宣布班里要抽出三个学生到别的班里去,谁愿意去?没有同学举手于是就抓阄。抓到的三位同学和其他同学分别做离别告白。完了以后让同学们写写整个过程中自己的心里活动。我觉得这是一篇非常好的心理活动
训练的题材。
我还和班里的学生表演了一段哑剧,让学生观看后猜猜我们说了些什么,进行对话描写训练,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
教学写景作文时,学生语句干瘪、无味,我专门在网上搜集了,写树、写草、写花、写小溪等的优美语句,让学生摘抄,并鼓励学生课外摘抄优美语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以丰富自己的作文。
学习了书信的格式后,我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联系了中卫二小的一位同学,正好他带的也是四年级,把他们班同学的名单发过来,与我们班的同学结成对子,互相通信,这种真实的情境,一举多得,训练了书信格式的书写、信封格式的书写,为了赢得对方同学的兴趣,收到回信,这封信的内容和书写都要高质量,同学们准备了花花绿绿的信纸,认真工整的书写。有的介绍自己语句幽默,如我班平时最怕写作文的柳佳辰介绍自己时写道:“我叫柳佳辰,你以后就叫我小柳树吧,你叫杨XX,我叫你小杨树好吗?”当同学们收到回信时,欢欣雀跃,纷纷向我炫耀。那段时间,只要看到收发室的张老师从楼道走过,同学们都会把她围得水泄不通。
作文时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后在教学中还将继续钻研,谋求更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