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
(第1 4稿)
2012年1 0月1 8日
目录
一、大力培养服务科学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三)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四)树立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3(五)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架构.........................
4(六)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
4(七)构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5
三、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创新..........................(八)建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九)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制度..........................
(十)健全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制度..........................(十一)建设职业教育现代学校制度........................
(十二)建立课程衔接国家资格证书制度....................
(十三)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度......................
(十四)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四、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8
(十五)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十六)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十七)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十八)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十九)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机制................9
(二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五、着力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二十一)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二十二)支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1(二十三)统筹东西部和城乡职业教育发展.................. 11
六、持续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面向人人......................... 1(二十四)拓展职业教育服务面向.......................... 11
(二十五)改革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
1(二十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七、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水平..........................12
(二十七)加强职业教育国际政策对话.....................
1(二十八)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
1(二十九)增强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八、整体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保障水平................. 1(三十)建立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经费保障机制.............
(三十一)加大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经费的力度.........
1(三十二)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三十三)推进职业院校标准化建设.....................
1(三十四)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三十五)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工作...................
九、切实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16
(三十六)落实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
(三十七)建立多元参与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三十八)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17
国务院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步伐,以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大力培养服务科学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5000多万名毕业生,完成各种形式的培训近10亿人次,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为促进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包容和谐,各国纷纷把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技能强国作为战略选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同步推进,信息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工作重点,作为推进国家技术技能积累、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和创新国家教育基本制度的战略突破口,作为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二)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办学,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健全政策保障,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现代化水平,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牢牢把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基本属性,充分发挥其在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到2020年,形成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合理教育结构。保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左右。到2020年,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2350万人和1480万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基本消除新增劳动力无技能从业现象。满足产业人才需求。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趋势,提高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800万人,社会工作人才达到300万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和标准。健全统筹协调、权责明确、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完善惠及全体职业教育学生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提升基础能力水平。完善支撑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建立与企业技术进步同步提高实训设备技术水平的机制。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
伍。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网络,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
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树立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明确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定位,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按照类型的特点和要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人才成长途径的多样化和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的制度化。坚持服务需求,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融合发展。坚持优化结构,实现教育结构和经济社会结构协调发展。坚持制度创新,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基本制度和标准。坚持分类指导,推动职业教育多样化、多形式发展。
(五)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架构。统筹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教育,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统筹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坚持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职业教育并举,推进职业教育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本科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
才;研究探索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衔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
(六)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发挥示范性职业院校的带动作用,通过多种形式整合、重组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县市要按照国家标准办好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或中等职业学校;百万以上人口的地市要办好1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技术密集型企业集聚区要建设好与产业发展配套的职业院校。国家重点发展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应支持建设若干所产教对接的示范性职业院校,组建一批覆盖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鼓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依法保障民办职业院校享有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权利,形成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规范职业培训机构。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学科型本科院校。
(七)构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在职继续学习制度。建立重视实际技能和工作绩效的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积极探索与学历证书融通的国家资格证书制度,符合技术技能人才特点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和标准衔接体系。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职业院校与其他类型学校学习成果互认衔接。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增加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创新
(八)建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统筹安排职业教育发展;行业部门制定实施产业发展规划,要同步加强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和人才培养;企事业单位推动事业发展,要同步开发人力资源。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分行业、分岗位就业状况和需求预测年报制度。
(九)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制度。明确中央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组织对职业教育的业务指导职能,发挥行业在参与重大政策研究、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制定国家职业标准、指导专业和课程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开展教育质量评价、落实就业准入制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行业牵头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完善行业指导支持政策,将适宜由行业承担的工作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交给行业承担,加强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和服务监管。
(十)健全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制度。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落实企业法律责任,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完善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制度。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产品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鼓励行业和大型企业举办、中小微型企业参与举办职业
院校。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与政府举办的职业院校享有同等法律地位和待遇。建立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奖励和补偿制度。健全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制度,鼓励企业委托职业院校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职工教育培训机构。把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十一)建设职业教育现代学校制度。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建立有行业企业人员参加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参与职业院校治理,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院校决策机制。建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技能骨干与职业院校校长、骨干教师相互兼职任职的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推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深化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试点。
(十二)建立课程衔接国家资格证书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明确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各类资格证书互通的条件,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的融通,促进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资格标准、岗位能力要求相衔接。探索推行职业院校学历证书和国家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动的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机制,使课程设置能够及时反映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
技术进步的要求。开展课程衔接国家资格证书试点,探索建立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互通的国家资格框架。
(十三)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度。把集团化办学作为职业教育国家办学制度的重要内容,统筹协调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主体,推动组建区域型、行业型、复合型、特色型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集团运行模式,健全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完善集团治理结构。支持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注册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或企业法人。开展职业教育集团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各级财政支持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院校。
(十四)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院校学历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对违反规定招录未经职业院校学历教育或职业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要依法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安排相关人员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四、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十五)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深
化德育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强以诚实守信和爱岗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推动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教育熏陶。建设一支以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德育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等紧密协作的德育网络。
(十六)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全面培养、系统培养、多样化人才、人人成才、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鼓励校企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建立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实施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促进工程。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体育、艺术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十七)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制度、学生职业技能素养抽查制度、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建立科学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把行业规范、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持续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满意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水平等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等深度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对办学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学校,视情况采取限制招生规模、停止项目支持、暂停招生资格等措施。
(十八)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建立学科性高等学校、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联合培养职业院校教师的新机制,探索建立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和企业技术人员专门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制度。逐步推行职业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央财政以奖补的方式予以支持。探索职业院校教师攻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制度。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教师企业实践岗位的政策,开展新任教师到企业实践半年后再上岗任教的试点。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依托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办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其他高水平本科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师范)
学院。加强德育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培养培训。完善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制度。
(十九)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机制。健全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在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认定中对新任专业教师增加生产实践经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完善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从教的制度。制定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校在核定编制内自主聘任兼职教师,所需经费由财政承担。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申报相应系列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建立企业实习指导人员补贴制度。
(二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职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校园,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完善职业院校学生、教师、资产等信息管理系统,推进职业教育政务信息化。
五、着力促进职业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二十一)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完善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扶持政策。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将其办成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生活教育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及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涉农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建立农业类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农业职业院校对口合作机制。实施农民学历继续教育工程,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
(二十二)支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在基础薄弱地区改扩建、新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扩大职业院校面向民族地区招生规模。办好内地西藏和内地新疆中职班。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建设,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增加编制、购买服务、定向培养、对口支援等措施,加强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二十三)统筹东西部和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健全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职业教育长效协作机制,发挥东部和城市优质资源对西部和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规模,加强学校管理、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培训、招生就业等方面合作。鼓励东
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对口帮扶西部职业院校和产业发展。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学生在当地或外出就读职业院校,给予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
六、持续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面向人人
(二十四)拓展职业教育服务面向。坚持职业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和开放性,面向人人办学,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广泛开展面向农民、复转军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人群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企业需求设置相应课程。发挥职业院校在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面向社会成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十五)改革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的统筹管理。推进高等教育分类考试改革,高等职业院校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完善和推广“技能+知识”考核方式,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对口招生、自主考试的规模和范围。探索高等职业院校根据高中阶段教育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职业性向测验等综合评价录取新生。完善五年制等中高职衔接招生考试制度。扩大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技术技能人才的比例。符合条件的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经批准,部分专业可开展本科技术技能人才招生和培养试点。
(二十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制度,规范接受免费生学校的资质标准。对涉农和职业教育师范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行学费资助制度。对面向艰苦行业就业和参军入伍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助学金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奖学金和助学金覆盖面。地方政府应制定针对普通教育毕业生、农民、在职职工、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接受职业教育的资助政策。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国家资助资金的安全运行。
七、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二十七)加强职业教育国际政策对话。完善职业教育双边 和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政府层面的职业教育政策对话和信 息交流,搭建中外政府间职业教育战略合作框架,推进我国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和制度机制等领域的职业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加强民间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
(二十八)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理念、模式和方式方法,将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保护、绿色低碳等新观念和新技术纳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资格认证体系、人才培养标准,研究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和体系。支持中外职业院校间
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二十九)增强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职业教育国际援助,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对世界的贡献水平。建立职业教育优秀人才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制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悉国际惯例、能够参与对外协作研究和国际标准制定的专家队伍。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把大赛办成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职业教育交流活动。鼓励赴海外举办中国职业教育展览展示活动。
八、整体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保障水平(三十)建立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保证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年增幅高于法定增长,逐步提高职业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各级财政教育投入年度增量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5%,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5%。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依法督促省级政府制定和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不低于高等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的80%。高等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应略高于本地区普通本科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到2015年要实现不低于本地区普通本科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80%的目标。在职业教育重大项目实施中,民办与公办职业院校享受同等待遇。
(三十一)加大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经费的力度。省、市两级政府要依法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以及就业经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失业保险费等各类资金中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的统筹。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向职业院校进行资助和捐赠,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市场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公民个人接受职业教育的费用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扣除。职业院校学费收入主要用于学校发展,有关部门不得用其冲抵正常的拨款,也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截留、调拨或划转。积极探索利用国(境)外资金和民间资本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机制。
(三十二)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企业要按《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并承担相应的费用。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企业成本。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应按规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职工教育培训。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经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业,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收取其应当承担的教育培训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企业用于职业教育的社会捐赠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举办非营利性职业院校的企业,实行教育费附加返还企业的制度。企
业支付给学生的实习报酬,可以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民办职业教育机构用于购买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支出,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三十三)推进职业院校标准化建设。分类制定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标准,完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师资格、教职工编制、实训基地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标准,作为学校办学和经费投入的基本依据。建立职业教育办学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升级要求动态调整机制。到2 02 0年,全国范围内所有职业院校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
(三十四)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继续实施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国家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建设计划和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院校建设计划。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实训设施建设标准,实现学校实训设备技术水平与企业同步提高。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要加强所举办职业院校的建设,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三十五)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工作。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机构、学科和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教研探寻规律、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各级教育科研机构要充实职业教育科研教研力量。职业院校要加强和提高科技研发和创新
能力,服务行业、企业发展。鼓励行业、企业开展和支持职业教育科研教研。实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攻关计划。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九、切实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三十六)落实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各级政府要依法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作为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国务院领导下,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健全政府部门分工负责的责任落实:机制。教育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支持职业教育的财政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职业院校教职工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职务(职称)评聘政策,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加大就业准入执法力度。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机构编制部门要合理确定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其他有关部门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工作。
(三十七)建立多元参与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健全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和标准体系,组织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研究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各级政府制定对下一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督导评估办法。重点督导检
查政策制定、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机制改革、经费投入、发展水平等情况,督导结果作为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督导约谈制度、奖惩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实行定期督导制度和督导结果公报制度。
(三十八)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健全技术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国家奖励制度。完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将每年6月最后一周设为“国家职业教育周”。建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能、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价值观,广泛宣传职业教育政策和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事迹,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成才观,形成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二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中国生产力学会副理事长
李京文
在科技进步与全球经济服务化浪潮的推动下,许多国家正经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的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正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投人品,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作为自己的特色,以日益增多的专业化厂商为自己服务的对象,以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效益凸显自己的价值。这不仅使得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产业的平均水平,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而且使得现代服务业从服务业的大类中细分出来,成为亚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的集群,并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与专业服务企业合作与协调的好处。从全球来看,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经济的实际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于生产性服务业。据对OECD部分国家1947一198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加拿大、美国、日本、希腊、娜威和瑞典等国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都能够获得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竟争优势,现代服务业己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一、我国及其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2000年,服务业增加值在GUP中的比重,美国为50% ,德国为42%,我国为20%;服务业在就业中的比重,美国为78 %,欧洲为68 % ,我国仅为30%左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则是刚刚起步。进人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必将进人增长加速、地位上升阶段。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为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其规模和效率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发F}速度和竞争力。仅以北京、上海为例,作为国际化大城市,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又如浙江、广东以制造业的发展为主要特征,其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的支撑与拉动作用的效果已非常显著。在这些城市和地区正在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迅速发展,因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起着重大作用。
现代服务业凸显了新经济的特征,即伴随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突出表现为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为社会提供高层次、高附加值、高人文关怀的现代化服务。现代服务业经济价值的提升和彰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化应用水平高,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高,高附加值、经营效益好,新兴性等特点。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并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我国也不例外,以北京为例,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主要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北京现代服务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如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商务服务业、教育、文化、卫生、房地产业、保健业、证券业、娱乐业和环境管理业等,其发展速度更快,从而使北京的现代服务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北京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达到72 %,而现代服务业在北京服务业中的比重2006年也已上升到69.2% a促进了北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北京作为首都和特大型城市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越来越依赖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全国的情况也大体相同。近年来,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规模不断扩大,速度持续加快。它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途径,是适应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科学决策和长远部署,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同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总之,现代服务业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主渠道,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它对应对加入WTO后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的挑战,以及改善人民生活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服务业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与约束条件
现代服务业经济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地区产业和企业聚集促使产业结构变化。强大的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这些需求由城市群体共同形成,而非某个中心城市单独完成。不是每一个大城市都能够建成强大的现代服务业经济的。
现代服务业经济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良好的区位优势,二是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城市功能。产业基础决定着城市的产业选择方向,完善的城市功能决定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完善的城市功能是构建现代服务业经济的两个基本条件。
同时,现代服务业经济的建设存在着三个约束条件:首先,现代服务业经济的形成不仅需要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也需要支撑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而且二者形成比较明显的资源察赋、成本差异及其互补优势。其次,现代服务业经济是高端经济.产业高端、高端产业和企业高端集聚是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高端指的是产业链条上价值增加幅度最大的环节,例如研发环节和营销环节;高端产业主要是知识、技术密集产业,例如信息、通讯、金融、法律、会计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网络和集群;企业高端指的是企业各种总部的集合,例如决策总部、研发总部、资本总部、营销总部等,这三个高端的有机藕合才可能构成经济的新增长极。最后,良好的商务环境,包括对现代服务的巨大需求、市场经济的开放度和自由度、法治精神以及高效率的工作等都是制约现代服务业经济形成的重要因素。
总之,现代服务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各地区、各中心城市在构建现代服务业经济时,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前提条件、基本条件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作用与制约作用。
我国的现代服务业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发展起来不是偶然的。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战略资源最为集中,且第一、第二产业已经高度发展。近年来,北京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2004-2006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6.1 %,比同期本地区GDP增长率高了3.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平均增长率为23 %,商务服务业平均增长20.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平均增长17.9%.同时,伴随现代服务业的高增长,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在现代服务业的内部支柱行业(指行业的增加值占或者超过全市CDP的5%)的数量日益增多。2004年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内部支柱行业只有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3个;2006年已增加为5个,即增加了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它们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8.8% ,12.S% ,6.2% , 5.2%和5.2%。从而使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在2006年占全市地区增加值和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7.4%和47.5%.其次,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的上海是“长三角”的中心城市,有广阔的腹地,聚集了全国近半数的经济百强县,聚集着近百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在经济、社会和政府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区位、信息、交通、金融和人才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不能替代的有利条件,因此,上海已成为现代服务业最发达的中心城市。再次,广州是近邻香港的“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也是制造业企业总部集聚最多的城市之一。具有产业链完整、企业群密集、制造能力强、生产成本低、市场开放度高等特色,现代服务业也得以高速发展。总而言之,不同的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最终形成差异化的现代服务业经济。
三、以北京为例,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推动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与作用
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能够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引擎;现代服务业与总部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双轮驱动
形成互动的机制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对于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经济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为突显。
第一,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将为北京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服务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其发展不仅受到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影响,也受到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引导和推动,所以,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利用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提供扶植和优惠政策,作出整体发展规划,推动服务经济优质、高效地发展。
第三,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缓解北京就业压力的主渠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四,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它已经成为外资进人的主要领域。尤其是研发中心的人住.虽然带来的直接利益十分有限,但是它可以带动中介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甚至休闲娱乐业、商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五,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是北京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2004年北京首次普查的数据显示:2004年投资率与消费率的比值已由此前统计的55:45转变为50.9:49.1。这一结构说明,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争逐步由投资主导型向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目前各方面基本认可的消费热点和新增长点,如旅游、教育、信息服务等基本上都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领域。
第六,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是迎接奥运会的需要。2008年的奥运会,是一次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发展北京的现代服务业,对办好奥运和改善北京投资环境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七,发展北京现代服务业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需要。按照北京“十一五”规划现有工业发展模式推测,到2020年,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都将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损害,是北京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北京经济的发展轨迹对我国其他大型、特大型城市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实施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
1.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水平。要根据我国今后必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并考虑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按照“以需求为主、加速发展、协同继承、人人受益”的方针,将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结合起来,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2.围绕提高国民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大力提倡和发展文化产业。
3.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4.增加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优化投资和招商引资结构,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5.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实行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对已经认定的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的用水、用气、用电价格,参照工业的办法给与适当补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者:李京文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院
刊名:经济研究参考英文刊名: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年,卷(期):2008,(9)
第三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 发布:2014-06-24 | 来源:中国政府网 | 作者: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以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加强统筹、分类指导。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行业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推动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结构规模更加合理。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
——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显著。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相关标准更加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更加健全。全社会人才观念显著改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四)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各地要统筹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落实好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推进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有条件的普通高中要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
(五)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六)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
(七)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在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健全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八)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涉农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农学结合模式。推动一批县(市、区)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利用职业院校资源广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重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三、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九)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
(十)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十一)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行业组织要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
(十二)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坚持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
(十三)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健全联席会、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
(十四)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十六)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十七)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加强校长培训,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政府要支持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兼职教师任教情况应作为其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地方政府要比照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
(十八)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
(十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中外合作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实施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影响。
五、提升发展保障水平
(二十)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加大地方人民政府经费统筹力度,发挥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以及就业经费、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等各类资金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
(二十一)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职业院校进行捐赠的,其捐赠按照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税前扣除。完善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健全民办职业院校融资机制。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探索利用国(境)外资金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机制。
(二十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分类制定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在整合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动各地建立完善以促进改革和提高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引导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建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工作机制。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地方人民政府、相关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要切实加强所办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一批职业院校争创国际先进水平。
(二十三)完善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建立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有计划地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内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初中毕业生到省(区、市)内外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受职业教育。完善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补贴政策,积极推行以直补个人为主的支付办法。有关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严查“双重学籍”、“虚假学籍”等问题,确保资助资金有效使用。
(二十四)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建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制定奖补政策,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扩大面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深化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等合作。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善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继续办好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建设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专业点。
(二十五)健全就业和用人的保障政策。认真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支持在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完善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各级人民政府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结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六、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六)落实政府职责。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国务院相关部门要有效运用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主要责任,结合本地实际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二十七)强化督导评估。教育督导部门要完善督导评估办法,加强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督导;要落实督导报告公布制度,将督导报告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制度。注重发挥行业、用人单位作用,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
(二十八)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研究完善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制度。落实好职业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用优秀成果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国务院
2014年5月2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为了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总体目标。
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制订实施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实施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标准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明确本科、高职高专、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要制修订专业人才评价标准,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不同层次、类型、区域高校要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报告制度,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三)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各地区、各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各高校要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各地区、各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开放情况纳入各类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科技园评估标准。鼓励各地区、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扩大覆盖面,促进项目落地转化。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六)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各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
(七)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各地区、各高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并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并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形成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将提高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加快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八)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
各地区、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完善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建立地方、高校两级信息服务平台,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并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落实高校学生创业培训政策,研发适合学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建设网络培训平台。鼓励高校自主编制专项培训计划,或与有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群团组织、企业联合开发创业培训项目。各地区和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要针对区域需求、行业发展,发布创业项目指南,引导高校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
(九)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整合发展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各高校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部委属高校应按规定使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积极支持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对创新创业教育作出贡献的单位。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以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益。深入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重点支持大学生到新兴产业创业。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有利于互联网创业的扶持政策。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健全体制机制。
各地区、各高校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指导管理与监督评价,统筹推进本地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各地区要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各高校要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改革发展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务部门牵头,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二)细化实施方案。
各地区、各高校要结合实际制定深化本地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教育部属高校需将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其他高校需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部门和主管部门备案,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三)强化督导落实。
教育部门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列入本科、高职高专、研究生教学质量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重点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宣传引导。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及各高校要大力宣传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使创新创业成为管理者办学、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理性认知与行动自觉。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高校的好经验好做法,选树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典型,丰富宣传形式,培育创客文化,努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氛围环境。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5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第四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以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加强统筹、分类指导。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行业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推动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结构规模更加合理。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
——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显著。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相关标准更加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更加健全。全社会人才观念显著改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四)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各地要统筹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落实好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推进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有条件的普通高中要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
(五)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六)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
(七)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在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健全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八)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涉农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农学结合模式。推动一批县(市、区)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利用职业院校资源广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重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三、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九)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
(十)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十一)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行业组织要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
(十二)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坚持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
(十三)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健全联席会、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
(十四)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十六)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十七)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加强校长培训,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政府要支持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兼职教师任教情况应作为其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地方政府要比照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
(十八)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
(十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中外合作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实施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影响。
五、提升发展保障水平
(二十)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加大地方人民政府经费统筹力度,发挥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以及就业经费、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等各类资金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
(二十一)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职业院校进行捐赠的,其捐赠按照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税前扣除。完善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健全民办职业院校融资机制。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探索利用国(境)外资金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机制。
(二十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分类制定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在整合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动各地建立完善以促进改革和提高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引导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建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工作机制。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地方人民政府、相关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要切实加强所办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一批职业院校争创国际先进水平。
(二十三)完善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建立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有计划地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内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初中毕业生到省(区、市)内外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受职业教育。完善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补贴政策,积极推行以直补个人为主的支付办法。有关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严查“双重学籍”、“虚假学籍”等问题,确保资助资金有效使用。
(二十四)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建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制定奖补政策,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扩大面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深化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等合作。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善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继续办好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建设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专业点。
(二十五)健全就业和用人的保障政策。认真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支持在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完善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各级人民政府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结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六、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六)落实政府职责。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国务院相关部门要有效运用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主要责任,结合本地实际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二十七)强化督导评估。教育督导部门要完善督导评估办法,加强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督导;要落实督导报告公布制度,将督导报告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制度。注重发挥行业、用人单位作用,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
(二十八)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研究完善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制度。落实好职业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用优秀成果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国务院
2014年5月2日
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李克强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并发表讲话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吴晶 刘亦湛)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3至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
李克强向全国职业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培养了大规模的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李克强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李克强要求,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既要加大政府支持,又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更多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要走校企结合、产结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建设和加强教学实训基地,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关心和帮助职业教育工作者,推动社会各方形成合力,让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讲话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有机衔接,畅通人才多元化成长渠道。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要改革办学体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会上讲话指出,要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制度,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努力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的各个阶段,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不断完善职业培训政策,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等与就业紧密联系的培训模式,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参加会见。
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召开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会上,天津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华职业教育社、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黄淮学院、四川现代教育集团等10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负责同志,部分行业协会(学会)、企业、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科研机构负责同志以及部分特邀代表,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
第五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以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 和监督指导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加强统筹、分类指导。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行业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推动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规模更加合理。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
——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显著。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相关标准更加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更加健全。全社会人才观念显著改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四)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各地要统筹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落实好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推进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有条件的普通高中要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
(五)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六)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
(七)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在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健全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八)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的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涉农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农学结合模式。推动一批县(市、区)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利用职业院校资源广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重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三、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九)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
(十)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十一)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行业组织要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
(十二)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职业院校 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坚持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
(十三)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健全联席会、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
(十四)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 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十六)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十七)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加强校长培训,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政府要支持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兼职教师任教情况应作为其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地方政府要比照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十八)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十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中外合作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实施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击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影响。
五、提升发展保障水平
(二十)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加大地方人民政府经费统筹力度,发挥好企业职工教育训经费以及就业经费、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等各类资金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二十一)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职业院校进行捐赠的,其捐赠按照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税前扣除。完善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健全民办职业院校融资机制。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探索利用国(境)外资金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机制。
(二十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分类制定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在整合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动各地建立完善以促进改革和提高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引导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建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工作机制。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 校。地方人民政府、相关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要切实加强所办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一批职业院校争创国际先进水平。
(二十三)完善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建立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有计划地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内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初中毕业生到省(区、市)内外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受职业教育。完善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补贴政策,积极推行以直补个人为主的支付办法。有关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严查“双重学籍”、“虚假学籍”等问题,确保资助资金有效使用。
(二十四)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建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制定奖补政策,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扩大面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深化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等合作。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善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继续办好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建设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专业点。
(二十五)健全就业和用人的保障政策。认真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 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支持在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完善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各级人民政府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结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六、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六)落实政府职责。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国务院相关部门要有效运用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主要责任,结合本地实际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二十七)强化督导评估。教育督导部门要完善督导评估办法,加强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督导;要落实督导报告公布制度,将督导报告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制度。注重发挥行业、用人单位作用,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二十八)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研究完善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制度。落实好职业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用优秀成果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4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