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测站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有效性评价
检测站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有效性评价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是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操作行为,对在用汽车综合性能进行检测(验)评价工作并提供检测数据、报告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其主要功能是对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依法对车辆维修竣工质量进行检测、接受委托按委托项目对车辆进行检测。从广义上说,检测站是从事车辆检验检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的技术机构,也称实验室。因此,检测站要通过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行的计量认证评审,取得相应资质。同时,检测站必须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开展质量活动,其中内审和管理评审就是两项重要的质量活动。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10规定:实验室应定期地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4.11规定: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定期对管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内部审核是检测站自身必须建立的评价机制,对所策划的体系、过程及其运行的符合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审核,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过程。管理评审为检测站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检测站的重要质量活
动,是检测站改进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为维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体系,检测站必须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检测站开展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对改进其质量体系是否有效,应作出客观的评价。
一、内部审核的评价
检测站应按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对其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开展有计划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活动。内审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管理体系自身的要求,不能将其视为管理体系之外的要求。如果检测站的内审工作未有效实施,我们可以认为检测站的管理体系运行不全面,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否制定了内审管理程序
检测站应制定内审管理程序,对内审工作的计划安排、准备工作、实施审核、结果报告、不符合工作的纠正及验证等环节进行合理规范。内审管理程序是指导内审工作如何做的,若内审管理程序本身存在缺陷,必将影响内审工作的开展和内审的有效性。
(二)是否定期对质量活动进行审核
检测站有计划的内审应以每年二次为宜,通过定期的审核结果来评价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证实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符合了评审准则的要求。除了定期内审,针对内部出现的问题及体系的调整进行的临时性内审,对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下一步改进,效果较明显。下列情况可考虑实施临时性内审:体系依据的标准
或检测站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对体系文件进行了换版,体系文件内容有较大变化时;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或顾客有严重投诉时。
(三)定期内审是否包括了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
《评审准则》19个要素的所有要求在检测站内部的实施情况,都要通过内审进行评价,内审还要覆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部分、岗位或工作场所,不允许出现遗漏。审查《内审报告》和内审资料,看是否满足上述要求,缺少部分要素的审核,证明内审工作未按程序进行,则内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四)内审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是否合“规”
一般应由质量主管负责组织内审工作,有的检测站认为质量主管没有技术主管重要,加之人材缺乏,任命的质量主管本身能力有限,就由技术主管负责内审工作,这是一种管理职责的错位。实施内审的内审员应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每个检测站应不少于2名内审员,保证内审员与其审核的部门或工作无关,确保内审工作客观性、独立性。
(五)内审是否产生预期的效果
内审是要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若内审只是走形式,为了应付检查,或照搬照抄,或一成不变,则内审就谈不上有任何有效性。若内审工作程序不规范、记录不齐全、不符合报告事实不清、定 3
性不准确、纠正措施不合理、不实施纠正、纠正的结果不实施验证,则内审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管理评审的评价
为了衡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自身实际情况,评价管理体系对自身管理工作是否真正有效,是否能保证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检测站最高管理者应组织管理评审工作,确保管理体系持续适用和有效,并得到不断改进。如果检测站未认真开展管理评审工作,则管理体系将不能证明为持续适用和有效,得不到改进,检测站管理工作将会停滞不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否制定了管理评审程序文件
检测站应制定管理评审程序,明确管理评审的目的、计划、内容、方法、时机以及结果报告等工作要求。管理评审程序是指导管理评审工作如何做的,若管理评审程序本身存在缺陷,必将影响管理评审工作的开展和管理评审的有效性。
(二)管理评审是否定期进行
检测站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评审的次数。当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应组织不定期的管理评审。若未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工作,则不能证明一段时间内管理体系是否适用和有效,更得不到改进。
(三)管理评审输入是否全面、充分
《评审准则》规定了管理评审的10个输入要素,即: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定期的管理评审应包含这些要素,相关信息材料要充分,对这些要素的审核应描述充分、符合实际。若输入要素不全,说明管理评审工作不全面,不能检查体系全面的适用和有效性。
(四)管理评审是否认真实施
管理评审以评审会议的形式进行,应由最高管理主持,最高管理层成员、各部门负责人、质量管理员参加。参会人员应按照评审计划对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充分的讨论、认真评审,对存在或潜在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期限。评审会议要有详细的记录,不得由少数人或其一个人编造评审记录。
(五)管理评审是否产生预期的效果
管理评审应形成评审结论和评审报告,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监督执行,有关措施要纳入改进,其结果要得到验证。验证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质量管理哪些方面取得了业绩和成效,哪些方面表明了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这是评价管理评审是否有效的最终证据。
第二篇:内审和管理评审[范文]
内 审
1、内审准则
(1)审核准则定义: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2)内审准则包括:GB/T 19001-2008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内审最根本的审
核原则;组织现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方针、目标、手册、形成文件的程序、质量计划等;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合同要求;行业惯例等。
2、内审的基本要求
(1)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内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2)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规定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3)内审员的选择和审核确保客观性和公正性。
(4)策划、实施审核,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的职责和要求在内审程序中规定。
(5)受审核部门管理者确保及时采取措施,跟踪活动应对采取措施进行验证和报告。
3、内审的流程
内审流程一般包括:(1)准备阶段:
——选定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 ——制定内审实施计划; ——编写内审检查表
(2)实施阶段
——举行首次会议
——审核实施阶段的文件评审 ——审核中的沟通
——信息的收集和验证/形成审核发现,开具不符合报告 ——得出审核结论 ——召开末次会议
(3)审核报告的编制和分发阶段(4)审核完成
(5)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 展开:
(1)准备阶段:
——选定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 由组织的管理者代表选定审核组长,审核组长对审核所有阶段的工作负责。审核组成员需是通过内审员培训并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的人。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制定内审实施计划;
内审实施计划的内容包括:审核目的、范围、审核准则、审核时间、审核地点、使用的审核方法、审核组成员、具体的审核日程安排、审核计划批准人、日期等。——编写内审检查表
检查表的主要内容:审核内容、审核对象、审核方法。检查表可按过程、按部门进行检查,均要覆盖体系全部条款。
(2)实施阶段
——举行首次会议 A)首次会议是现场审核的开始,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B)首次会议的内容:介绍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领导及参会人员;审核目的,范围,审核准则;审核日程安排;审核方法、程序说明,包括抽样检查局限性;审核资源确认;确认陪同人员的提供和作用;公正性声明;保密承诺;问题协调澄清;受审核方领导讲话;组长宣布首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开始。C)可根据审核目的、范围的实际情况,简化首次会议。——审核实施阶段的文件评审 ——审核中的沟通
A)选择合适的沟通对象:为了获取有代表性的信息,审核期间应尽量与不同层次和职能的人员进行沟通,尤其是审核过程活动或任务的那些执行人员。B)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审核员应保持谦虚、礼貌、友善、平等的态度;询问和做记录的理由要加以解释;沟通结果应进行归纳并同被问询人员共同评审;应向被询问人员的参与和合作表示感谢。C)现场审核中应遵循客观性、独立性、系统性等原则 ——信息的收集和验证
A)信息收集的方法:抽样;面谈;观察;查阅文件和记录;需要时,实际测量。B)
收集、验证信息的方式、渠道:与有关责任人面谈,了解情况;查阅、审查文件;检查记录;对现场活动、工作条件、环境的观察和核对;来自其他方面的报告和评价:顾客反馈、投诉等。
——形成审核发现/开具不符合报告
不符合报告的内容:受审核部门、受审核过程、陪同人员;审核员、审核日期;不符合陈述、不符合准则条款判定、不符合性质判定。——得出审核结论
A)审核结论包括符合性审核发现,也包括不符合性审核发现。B)审核结论一般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满足要求的情况;删减的合理性,对体系的产品、过程范围界定(必要时);领导作用和全员质量意识;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及实现情况;资源配置的适宜性及满足要求的能力;产品实现过程的受控情况、产品质量情况等。——召开末次会议
A)末次会议内容:审核组长代表审核组对受审核方支持、配合表示感谢;重申审核目的、范围、审核准则;审核概况;指出评价受审核方体系运行成效、业绩;不符项说明;宣布审核结论;受审核方领导讲话;宣布会议结束,表示感谢。
(3)审核报告的编制和分发阶段
A)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编制,并对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B)审核报告的内容包括:受审核方基本情况;审核目的、范围、准则;审核起止日期;审核组成员;审核过程综述;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审核报告的分发清单;报告日期。
C)审核报告经批准后,按规定时限分发给相关部门及人员。(4)审核完成
A)审核计划中的所有活动均已完成,分发了经批准的内审报告,审核即告完成。B)审核全过程所形成的记录要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保存。(5)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
审核后续活动包括针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分析原因,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并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4、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1)内审员的职责分类:
A)维护体系,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B)编制内审计划、内审检查表、实施内审、形成内审报告,开具内审不符合项并验证整改效果。
(2)内审员的能力要求 审核能力:
A)具体工作能力:
从事审核准备工作的能力; 从事现场审核的能力; 编写审核报告的能力; 从事跟踪与监督的能力。B)基本能力:
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明断和决策、独立工作的能力、应变的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C)专业技能: 内审员应当能够:
——运用内审原则、程序和技术; ——对工作进行有效地策划和组织; ——按商定的时间表进行内审; ——优先关注重要问题;
——通过有效地面谈、倾听、观察和对文件、记录和数据的评审来收集信息; ——理解内审中运用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后果; ——验证所收集信息的准确性;
——确认内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宜性以支持审核发现和结论; ——评定影响内审发现和结论可靠性的因素; ——使用工作文件记录内审活动; ——编制内审报告;
——维护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通过个人语言技能或通过翻译人员有效地沟通。管理体系:使内审员能理解内审范围并运用内审准则。包括:
——管理体系在不同组织中的应用;
——管理体系各组成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用的程序或其他做内审准则的管理体系文件; ——认识引用文件之间的区别及优先顺序; ——引用文件在不同内审情况下的应用;
——用于文件、数据和记录的授权、安全、发放、控制的信息系统和技术。组织状况:使审核员能够理解组织的运作情况。包括:
——组织的规模、结构、职能和关系; ——总体运营过程和相关术语; ——受内审方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法律法规:使内审员能了解并在适用于受审核方的这些要求的范围内开展工作。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
——国家的、区域的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合同条约和公约; ——国际条约和公约; ——组织遵守的其他要求。(3)内审员的审核技巧:
GB/T19001-2008内审员应掌握的几个审核技巧:
A)要善于提问。可将同一问题问不同人员,然后探讨答案不一致的原因。B)要善于倾听。注意认真听取回答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C)善于观察。要仔细观察现场环境、设备、产品和标记,查看有关记录。对现场发现要进行深入检查以确定审核证据。审核证据是指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或其他手段所获得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信息。
D)要做好记录。内审员应确保审核证据的可追溯性,为此必须详细地记录,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实描述、凭证材料、涉及的文件、各种标识。
E)要善于联想和追溯。ISO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必须善于比较,追溯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对同一问题的信息,从差别中判断体系运行状况,必须善于追踪记录与文件,记录与状况的符合情况,并作出结论。
F)善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审核气氛。
管理评审
一、管理评审的作用和意义
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评价和分析,以使体系能持续地持续适宜、充分、有效; 2.组织寻求改进机会的主要手段之一;
3.是策划、组织、变更、实施质量工作的重要活动; 4.实现全员参与管理承诺的机会之一;
5.帮助职能部门解决一些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管理评审活动的流程
(一)管理评审准备
1.由行政人事部于每次管理评审两周前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
2.《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评审目的、参加评审人员、评审时间、评审内容及评审输入的准备工作要求。
3.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管理评审计划》相关要求,准备的资料包括:本部门相关的环境绩效、职业健康绩效;本部门工作业绩;提供的资源满足需要的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管理体系的改进情况;本部门相关的其他情况。4.行政人事部将各部门提供的资料汇总分析后,形成《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内容包括:近期内、外审的评审结果;顾客信息反馈;相关方关注的问题;工作业绩与存在的问题;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上次管理评审有关决定和措施的执行情况;可能影响管理体系变更的情况(如:法律法规的变化,组织机构或产品、活动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管理方针、目标和指标的适宜性及其实现情况。
5.由行政人事部于管评会议开始前适当时间发出会议通知,并做好会议准备。
(二)管理评审会议召开
1.总经理依据《管理评审计划》主持评审会议 2.内审组长汇报内审结果,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各自部门的相关工作及体系运行情况。
3.与会者共同讨论、评价评审内容,并给出改进建议。
4.总经理对评审内容及讨论情况作出结论,并对改进作出相关决定/措施。
5.行政人事部做好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同时负责会议的签到工作。
(三)管理评审报告的编制和分发
1.会后,由行政人事部于1周内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至相关部门、人员。
2.《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包括:管理评审的目的、时间、参加人员及评审内容;对一体化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综合评价;对方针、目标的评价及修改、调整决定;项目质量的改进;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或技术措施的改进;资源需求的决定和措施;管理评审所确定的改进措施、责任部门和完成日期。
(四)后续活动的实施
根据《管理评审报告》的要求,各部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负责实施改进工作,行政人事部负责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
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评审
1.适宜性:指的是体系与组织所处客观情况的动态适宜过程,体系应具有随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进的能力,以实现规定的方针和目标。
2.充分性:指质量管理体系对组织的全部质量活动应充分识别、适当展开表述、有效合理控制。
3.有效性:指体系能完成所策划的活动并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第三篇:如何实现和评价内审与管理评审活动的有效性
如何实现和评价内审与管理评审活动的有效性
大多内审和管理评审有效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这些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GB/T19001-2000标准中有关“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要求的错误理解:
认为标准所规定“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是一种与组织的其他管理活动完全风马牛不相干的、一个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特有的活动。开展这两个活动仅仅是为了满足9000标准。于是,将这两个活动与组织的管理活动、产品与服务实现活动孤立起来,为了“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而开展形式上的活动,其结果导致这两个活动走形式,失去标准所要求的、应该达到的目的和意义。
然而,“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二、“管理评审”活动的实施存在问题:
1、评审的时机:
虽然ISO9000标准的5.6.1子要求并未规定“管理评审”在被审核内要做几次,仅规定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至于这一时间间隔究竟为多长,没有强制规定,可以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自己通过策划决定。只要能达到标准要求的评审目的:“确保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即表明评审是有效的。
但是,如组织纯粹为满足标准要求,规定一年只做一次管理评审。且这一次评审还当成完成规定任务或是完成作业,评审只是走走过场,是绝对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
2、评审内容不满足标准标准 5.6.1“总则”要求。:
标准 5.6.1“总则”规定的评审内容有三条:
a)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目的是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即,质量体系是否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b)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
c)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适宜?是否已经达成?
但是,不少组织在“管理评审”的策划结果(通知)和实际的评审中,仅仅提出和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一个内容进行评审。而不涉及: Ø 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
Ø 质量方针是否适宜组织的具体运作实际?是否体现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承诺?
Ø 质量目标是否适宜?是否可测量?测量的结果是否表明目标已经实现?还有无改进的需要?
3、评审输入准备不充分:
“管理评审输入”5.6.2规定了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的 a)-g)7个方面的信息。这里的词汇“应”应理解为指首选方法。组织选择其他方法必须能够表明他们的方法满足ISO9000的意图。
但是,常常有一些组织对标准规定的输入信息准备不充分:
(1)评审内容遗漏:输入信息中缺少“纠正/预防措施的状况”、“以往管理评审的决定跟踪”、“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改进的建议”等一个或多个信息;
(2)未形成文件化的输入“信息”准备(虽然标准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文件化),靠会议中临场发挥。
因此,为了保证评审输入信息的充分性,最好是根据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责权限分配情况,要求各部门围绕5.6.2的7条信息要求准备本部门的书面评审意见,作为管理评审的基础信息。(3)评审输入信息全部由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主管部门或主管人员1人包办准备,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和其他人员根本不参与。这种做法将导致“管理评审输出”可能是抽象的、概念性的、不能实现的、仅仅停留在文字意义上表达的决定。
4、评审输出无任何决定或措施:
(1)评审输出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有一些非常笼统的评价。如“通过体系的运行和内审检查,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有效”或“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但不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那些方面取得了业绩和成效,表明组织的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2)对体系的改进需求、资源的改进需求和产品的改进需求没有任何评价。是否组织已经没有改进需求?资源已经非常充分。体系和产品已经非常完美。
(3)没有评审结果及任何决定。有的貌似决定的“决定”未包含决定应该包含的“决定事项”,“负责部门或人员”,“完成时限”,“如何跟踪”?导致“决定”的不能实现,“决定”无法跟踪验证,“决定”不了了之。下一次管理评审的跟踪目标也无法确定。最终导致管理评审毫无效果,走走过场而已。(4)部分组织的管理评审并不是按标准要求由“最高管理者”主持。而是由质量管理体系的主管部门/或主管人员向做“作业”一样完成管理评审的各种记录。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这一持续改进活动,更使管理评审成为形式主义,加重了徒劳无益的结果,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标准的5.6.1规定“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这一要求是根据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在组织内的特殊地位和因地位和权利决定的领导作用确立的组织最高等级的管理(评审)活动所决定的。组织的其他任何人都不具有在管理评审活动中能针对体系、产品、资源作出决定的绝对权威和可以左右全局的控制权。
三、如何有效地开展管理评审活动?
管理评审活动是组织的最高层的“持续改进”活动之一。事实上,组织为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经常都在进行“管理评审”活动,即以会议形式讨论和研究其经营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和处理,短期或长期的工作安排,技术改进,新产品开发或新技术方案讨论,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评价,人员或设备的增补,顾客意见或投诉处理、管理层碰头会等等。试问?哪一个不是围绕组织的管理工作的评价活动。这些实际上就是“管理评审”活动。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仅仅靠一年一次的“管理评审”来满足标准的要求!为了使管理评审活动能取得实效,我们是否可以根据标准5.6的要求,紧密结合组织自己经常开展的上述管理活动(会议),开展不定期的多次“管理评审”活动。每一次会议按照标准的要求,明确:---评审(会议)目的;---评审的内容;
---要求相关部门事前针对一个或两个专题进行作好信息准备(输入);
---经过评审(讨论),对每一个问题都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和决定与措施;
---跟踪这些方案和决定与措施的实现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再采取有效措施。是不是一次有效的评审活动?
只要我们全年针对标准5.6.2的全部要求作出评审,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决定,“管理评审”活动还能不满足标准要求?!
您可以试一试,管理评审这样做是不是很容易,也很有效。不会为了“管理评审”去走过场,走形式。
四、内审实施中的问题:
(一)内部审核应该如何策划和实施?
大家都知道,内审策划的结果应形成“内审计划”(分为“年计划”和“实施计划”)和“内审检查表”等记录。“年计划”应明确确定内审的时间间隔安排和审核的方法(滚动式,分阶段或分部门内审或其他方式)。而“内审实施计划”则应对每一次审核组的组成及分工、审核的时间安排,审核的内容,审核部门和被审核的过程要求作出安排。要注意:
1、符合标准8.2.2a)条要求。即通过内审验证组织的质量体系是否符合策划安排。此处的“策划”安排,标准明确是指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安排,而不是指的其他!有的企业,将此处的“策划”理解为“内审策划”(计划)的安排是对标准的误解;
2、通过审核验证组织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已覆盖标准的全部要求(这应该包括标准的第1章-第8章的全部过程要求和子过程要求),并保持有效性?
对大多数一年只搞一次内审活动的组织要满足这一要求是有困难的。这是因为,一年仅仅做一次内审的组织,在实施审核时,对8.2.2和5.6是否满足标准对这两个“持续改进”活动的全部要求和其是否有效是无法审核的。
最多只能审核到内审的策划结果--“内审计划”是不是满足8.2.2的要求。包括:
1)是审核是否覆盖了组织的全部职能部门;2)是计划中欲审核的过程要求是否按标准8.2.2a)要求覆盖了标准的全部要求;3)是内审组的组成和审核人日的安排是否合理,审核员是否审核了自己的工作)?
但对内审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内审是否按策划实施?审核的记录是否完整,可追溯?审核发现能否证明组织的体系已经满足标准要求?组织的质量体系是否能保持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采取了适宜的纠正/预防措施,并已经得到有效纠正/预防?所有这些内容,因“内审”活动尚在进行之中,一是没有结果,二是尚未发生或发现,不可能审核到。
另外,只有当内审发现的全部都不合格有效“关闭”后,才能提交“管理评审”。从“内审”结束到“管理评审”是有一个时间间隔的。“管理评审”尚未进行,对它的“有效性”如何审核?因此,在内审时最多只能审核到“管理评审”的计划。包括是否按标准的5.6.1明确了评审的目的,是否按标准的 5.6.2要求充分准备了除“审核结果”外的其他评审的输入信息?而对“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满足5.6.3要求,则因“管理评审”尚未进行不得而知,无法审核。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识别到:一年只搞一次内审活动的组织,对“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有效性是不能作出评价的。这导致内审的不满足要求,是一次不完整的审核,其审核存在“不符合”,影响了内审活动的有效性。
该如何作呢?我想,如果策划的是一年只搞一次内审,可以将审核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照通常的策划安排对体系做全面审核;第二阶段,待审核结束和 “管理评审”活动结束后,专门对内审和管理评审进行有效性补充审核。记录审核发现,对照审核准则作出审核评价,对不满足要求的“不符合”采取适宜、有效地纠正/预防措施,验证有效性,完成“内审”和“管理评审”的一次循环后提交认证机构做审核评价。
对因涉及资金投入,组织暂无能力实现的;涉及纠正/预防措施方案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实现的一些“管理评审”决定,应在补充审核评价“管理评审”的有效性时加以说明,表明组织已经关注了这些问题,并对尚未实现的决定提出完成时限要求。
(二)“内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上述“内审”的有效性问题,不论是被审核组织亦或是某些审核员,对标准的理解都有误解。
对于被审核组织,归纳起来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审计划未覆盖标准的全部要求。有的漏部门,有的不按组织已经确定的部门职责权限过程条款要求;
2、内审计划已经安排的内容不实施审核或漏审,审核方案不考虑以往的审核结果;
3、内审记录粗圹,仅有“符合”“合格”“有”“无”等描述,而不能反映组织的实际运作实际与现状;
4、对审核发现不作不符合判定;
5、内审开出的不符合报告所描述的事实,审核记录上找不到出处,不可追溯,审核过程缺乏客观性;
6、内审仅由咨询师或内审人员个人完成,所有记录完全是个人行为的表现,组织的其他人员实质没有参与审核,审核缺乏公正性;
7、内审仅有计划和格式化的审核要求,无实施审核的原始记录;
8、内审无不合格发现或仅有
一、两个不合格。一是怕多发现问题影响认证机构的审核结论,二是主观上作作样子,你说我没有内审,我作了!你说我内审有效性不够,我还发现了问题;
9、初审时做了一次内审,监督审核时未进行另一次审核。不知道或主观上认为只搞一次内审就可以“一(年)管三(年)”,就能满足标准要求;
10、内审发现仅反映组织的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如“文件没有签名”,“记录没有编号”,“环境差”等等。对组织的产品实现中的关键过程,没有不合格发现,或者发现了也回避不开报告,不采取纠正措施,导致认证评审时重复出现问题;
11、内审的不符合不采取或未采取适宜的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明明纠正无效,或根本没有纠正,在验证结论中表述为“已经验证有效”;
12、内审计划未经总经理批准,“内部审核报告”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忽略了标准5.5.2对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要求;
13、内审结果未作为“管理评审”活动的重要输入,寻求组织的体系的持续改进机会。这些问题反映出被审核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和组织的运行部门对“内审”这一持续改进活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次上。标准要求我要搞内审,我就搞一次。把“内审”作为一个满足标准要求的“形式化”和“作业”来完成。完全不是为了通过“内审”活动验证组织的自身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同时寻求改进机会。进而导致“内审”不符合,甚至“内审”无效。
而有的审核员在审核组织的“内审”活动时,也仅仅看组织是否编制了“内审计划”,是否有“审核实施记录”,是否有审核的不符合发现,对不合格已作纠正,提交了一份审核报告,即评价该组织的内审活动有效。而不去审核:
1)组织的审核实施是否满足策划的安排(7.1)和内审计划的安排? 2)审核记录是否能反映组织的实际运作情况? 3)记录是否真实?
4)审核记录是否可追溯? 5)审核发现的判定是否准确?
6)对审核的不符合发现开出的“不符合报告”是否针对事实作了原因分析? 7)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是否适宜? 8)纠正措施是否有效实施?
如何对“内审”的有效性作出审核评价?这种审核会直接影响审核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不能使审核起到对组织的增值审核作用。
第四篇:2012内审和管理评审计划
定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内审计划
为了更好的贯彻中心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客观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正常持续有效的运行,加强实验室内部管理,从而达到不断改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按照CNAS-GL 12:2007《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内部审核指南》、《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特制定2012年内审计划如下:
一、内部审核目的:评价本中心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内部审核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使用的法律法规等。
三、内部审核科室:最高管理层、办公室、检验科、监测科、样品收发室。
四、内部审核要素:
1.管理要素:组织;管理体系;文件控制;检测和/或校准分包;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合同评审;申诉和投诉;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记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共11个要素,22条款。
2.技术要素: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抽样和样品处置;结果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共8个要素,53条款。
五、内审方式及时间:本中心采用集中式审核方式,计划定于2012年11月份进行。
六、审核组成员:
内审组长:由质量负责人指定
成员:本中心内审员
定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管理评审计划
为了评价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达到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中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和客户需求,制定2012管理评审计划。
一、管理评审依据:CNAS-GL13《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管理评审指南》、《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二、管理评审目的:对中心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资源的配置、客户的申诉等作出正式的评价。
三、管理评审输入:
1.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适用性。
2.管理人员和质量监督员的报告。
3.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4.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5.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
6.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结果。
7.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
8.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
9.改进的建议。
10.质量控制活动。
11.资源及人员培训情况。
四、管理评审时间:计划定于2012年12月进行,具体时间由质管部门提前通知。
五、管理评审地点: 中心小会议室。
六、管理评审成员:中心主任、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内审组长及内审组成员、质量监督员和其他关键管理人员等。
第五篇:内审与管理评审
内审与管理评审
1、所谓审核是指: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地里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内部审核(有时亦称第一方审核)是由组织自己或外聘专家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的,其目的在于验证组织所建立的体系是否符合标准和组织的管理手册及体系文件的要求,以及是否确实有效。内部审核也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3、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前的准备,是一种自查活动,为顺利通过第一方、第二方审核,对存在的问题能够通过内审,得到事先发现,并预先采取纠正措施;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管理者通过内审所反映的体系现状,对体系进行管理评审,提出改进要求,达到管理的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寻求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改进,使之建立一个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机制。
4、内部审核主要准则:(1)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2)管理手册;(3)程序文件;
(4)管理过程所需的文件记录;(5)合同、标准等。
5、内部审核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不能笼统地说每半年或每年进行一次,比较理想的是组织每间隔6个月进行一次内部审核,每间隔12个月最少进行一次。
6、审核的策划:表现形式为审核方案和审核计划(比如何时审核,有谁来实施审核,是按照过程进行审核还是按照部门审核,审核多长时间,审核的内容等)。
7、审核计划的内容应包括:(1)审核目的;
(2)审核准则和引用文件;
(3)审核范围,包括确定受审核方的组织单元和职能单元及过程;
(4)现场审核活动的日期和地点;
(5)现场审核活动具体的时间安排,包括对首次会议、末次会议和审核组内部会议的安排;
(6)审核组成员和随行人员的作用、职责和工作分配;(7)为审核关键区域配置适当的资源。
8、管理评审:为确定管理体系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9、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应大于12个月,最好是在每年的某一固定时间应进行一次例行的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最好与组织总结本的工作和安排下一的工作相结合。
评审的输出应形成文件(管理评审报告)。
10、管理评审输出:
(1)体系有效性及过程有效性改进;(2)与顾客要求有关产品的改进;(3)资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