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开启从严治党新征程
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22日至23日,中共云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在昆明召开。记者 杨峥 周灿
摄
全会要求,要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要强化忠诚干净担当意识,大力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2015年8月23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8月22日至23日在昆明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省委委员69人,省委候补委员5人。省纪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全会听取和讨论了省委书记李纪恒受省委常委会委托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决定》。省委副书记钟勉受省委常委会委托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认为,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滇的关键时刻,省委立足云南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实际,召开九届十一次全会专题研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是重构云南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迫切需要,是坚定全省干部群众干事创业信心的迫切需要,是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的迫切需要。全会的胜利召开,必将进一步推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全省全面贯彻落实,必将进一步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省引向深入,必将进一步统一全省党员干部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大力量,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全会全面反思了过去一段时期我省管党治党特别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认识白恩培、仇和、张田欣、沈培平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对云南政治生态造成的严重破坏,一致认为这些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和问题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公信力造成的破坏不可低估,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对全省干部队伍建设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低估。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深刻汲取教训,认真解决突出问题,彻底肃清恶劣影响,重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全会指出,云南干部队伍建设具有优良传统,全省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要把少数腐败分子与广大党员干部区分开来,把班子个别成员腐败与领导班子集体区分开来,把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造成的恶劣影响与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奋斗取得的成绩区分开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纪委查处白恩培、仇和、张田欣、沈培平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来,省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旗帜鲜明惩治腐败,持续用力正风肃纪,率先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干部精神状态和面貌呈现出新的气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干事创业的从政环境和团结一致向前看、万众一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全会强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线,聚焦“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主题,抓住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位置,肃清不良影响,解决突出问题,严肃党风党纪,完善制度机制,重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要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治标和治本统筹兼顾,坚持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有机统一,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互动,以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全会要求,要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让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在干部心中牢牢扎根。
全会要求,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必须旗帜鲜明地突出忠诚干净担当、不让老实人吃亏、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积极稳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疏通领导干部“能下”渠道,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着力重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全会要求,要强化忠诚干净担当意识,大力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必须深化对党忠诚教育,加强党纪法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倡导和坚决支持领导干部担当有为,强化干部培训锻炼和作风养成,用铁的肩膀扛起肩负的重担。
全会要求,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必须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的监督,加大从严从实管理干部力度,加强对“一把手”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畅通民主监督渠道,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
全会要求,要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持续深入整治“四风”,坚决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全会强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要着力重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从政环境。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政治生态,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涵养政治生态,以铁的纪律和规矩维护政治生态,以科学严密的制度强化政治生态,以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净化政治生态,以严格的责任落实保障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全会强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和中坚力量。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努力做对党忠诚的表率、敢于担当的表率、作风亲民的表率、依法用权的表率和廉洁自律的表率,当好执政骨干,以坚强的党性、良好的作风、攻坚破难的担当精神,肩负起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历史重任。
全会强调,必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形成管党治党的工作合力。要制定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规定,强化督促检查措施,加大问责追责力度,强化责任考核,推动主体责任落实。
全会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上来,统一到“三严三实”的内在要求上来,统一到干事创业推动跨越的伟大使命上来。要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抓好稳定增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障民生、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十三五”规划编制等工作部署的落地见效,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十二五”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全会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奋力开创云南跨越式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富民强滇、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而努力奋斗!
会议指出,作为民政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全会的重大意义,坚决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一定要深刻认识肃清白恩培、仇和、张田欣、沈培平等严重违纪违法造成的严重危害和恶劣影响,把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落实在民政具体工作中。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准确把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强化忠诚干净担当意识,大力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会议要求,云南省民政厅全体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确保全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开创云南民政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篇:安全监管局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研究全省安全生产
安全监管局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研究全省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
科学制定我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七点要求:一是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设备、设施和工艺。二是继续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实施,加大科技装备和投入,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水平。三是监督检查企业的基础建设和管理,切实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四是隐患排查治理要做到不漏一家企业、不漏一个岗位、不漏一处隐患。五是严格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批监管,严把安全生产准入门槛,强化源头管理。六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营造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提升企业员工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七是依托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应急资源数据库。依托消防部门和重点企业,建设全省危险化学品和矿山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和救援基地。
第三篇:“五论”学习贯彻山西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五论”学习贯彻山西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站在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
—— 一论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时间:2010-12-02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山西的发展,又站在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
刚刚闭幕的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划了山西“十二五”科学发展的美好愿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
回望历史,我们看到,“十一五”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抓住国际金融危机蕴涵的机遇,痛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增收、农村面貌改善;深刻汲取重特大事故血的教训,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新的提高。五年的艰辛努力,为“十二五”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展望未来,我们看到,“十二五”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为关键的五年。这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过去取得的成绩喜人,经验珍贵;未来发展的基础良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但是,山西欠发达的省情没有改变,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面临巨大压力,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希望相比,与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奋发有为地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必须牢牢把握《建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建议》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 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这一指导思想,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符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符合全省人民群众的的愿望。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必须牢牢把握《建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的前提下,突出了转型跨越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翻番、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建议》综合考虑“十二五”时期全省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即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等方面。这些目标的特点在于,体现了中央要求与山西实际的结合,体现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衔接,体现了转型发展与跨越发展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民生改善的协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很强的前瞻 性、战略性、指导性和方向性,是一个鼓舞人心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必须牢牢把握《建议》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建议》对“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即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议》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即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议》对“十二五”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主要任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即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美好蓝图催人奋进,转型跨越时不我待。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省人民群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坚定性;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充分调动全省人民投身转型跨越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加 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能力素质、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为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勤勉前行,永不懈怠!
我们的信心来自科学的认知
——二论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时间:2010-12-03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转型跨越,一条红线,贯穿于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但是,转型跨越目标能否实现,也是全省干部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作出科学的回答。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认知是否科学,我们的信心是否理性。
信念是事业之炬,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有充满必胜的信心,我们才能自觉地把转型跨越的思路和目标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同时我们深知,实现转型跨越宏伟目标,不仅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还要有科学理性的态度。
那么,“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转型跨越目标能不能实现?为什么能实现?实现的信心又从何而来?我们的回答是:信心来自对发展大势的全面分析、对客观条件的深刻认知、对经济规律的正确把握,更来自全省人民的愿望、智慧、热情和干劲。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看,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大环境总体有利。经济由低谷到复苏、繁荣是总趋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纷纷把绿色经济、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生物制药、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作为新一轮发展重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预示着世界经济不仅进入新的增长阶段,而且正在孕育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给世界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作出我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判断,而战略机遇期从本质上讲就是发展的机遇期,我国经济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将推动庞大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扩大内需方针将促进我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释放出新的增长潜力,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相联系,山西作为资源大省,不仅能源资源优势与国内外发展大势契合,拥有巨大市场空间,而且转型过程中重点提升的传统产业和发展的新兴产业,符合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布局。因此有理由相信,在国家发展的大势下,全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加速互动的阶段,整体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从发展规律看,我省正处于一个全面转型和跨越发展的阶段。从转型发展看,经济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多元,由粗放到集约的发展过程。我省作为一个能源资 源大省,历届省委省政府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上作了积极努力,近几年我省先后被国家批准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我省即将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加快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只有我们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做好转型发展这篇大文章。从跨越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兄弟省份在五年内翻番的不乏范例,山西经济也曾在1982年—1984年间年均增长17%,“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3%。可以相信,无论是现已聚集的势能,还是蕴藏的潜能,山西都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在“十二五”时期主要经济实现翻番有充分的把握。
从我省的资源和基础条件看,转型跨越具有强劲的支撑。首先,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丰富。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直接用于换资本、换技术、换市场、换项目,实现资源优势的数倍放大。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用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针对水这个最大的瓶颈,我省正在采取拦蓄地表水、加大引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在“十二五”用水是有保障的。其次,我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过近年来的大投资和大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一批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的建设,扩大了我省的发展半径,密切了同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联系,可以与经济发达地区更多地进行经济互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更好地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第 三,拥有大企业、大资本的优势。我省国有企业实力雄厚、占有资源多,他们不仅是转型跨越的排头兵,还是招商引资、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民营经济活力强、潜力大,已占有全省“半壁江山”。全省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激发了民营企业投资山西、发展山西的动力。我省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资金雄厚。这样,国有企业大有作为,民营经济大显身手,两者融合互动,再加上有巨大的资金支持,完全有能力和条件再造一个新山西。
从发展态势看,全省谋转型、促跨越的局面令人鼓舞。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在转型跨越上打开了思路,形成了共识,凝聚了力量。不论是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蓝图,提出了令人振奋的发展目标,广大干部群众展现出干事创业、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各地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载体,引进和储备了一大批项目。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以煤层气开发、煤炭清洁利用、光伏产业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汽车、煤机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煤化工为代表的资源深加工产业,以不锈钢、镁铝合金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物联网、LED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加大了引进和建设力度,呈现出良好势头,将会形成我省发展新的支撑。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可以称得上天时、地利、人和具备,是发展大势所趋,经济规律使然,全省人民期盼。只要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各部门各单位形成合力,转型跨越发展可期,转型跨越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大力推进“四化”重点战略
——三论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时间:2010-12-04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是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是跨越发展的重要依托。《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这“四化”作为统筹兼顾、互促互动、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通盘布局,重点着力,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部署。这 “四化”的进程直接关系到主要经济指标翻番、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优化生产力布局,并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正是我们着力构建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基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农业现代 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基础,城乡生态化是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最大诉求,“四化”共同构筑了一幅科学发展的美好图景。我们要把“四化”作为转型跨越的基本载体和主要抓手,通过“四化”促转型、谋跨越,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对于工业新型化,《建议》提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按照“七条路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重在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之,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手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工业新型化既不是一味依赖煤,也不是完全脱离煤,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做足煤文章,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转变的工业化。为此,我们应努力打好“资源为王,成本优势”这张牌,更多地掌握市场交换的话语权、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和市场开发的优先权;坚持资源跟着高端产业走,在资源与高端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最大值;实现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大幅增加产品附加值;突出创新引领、标准为上,实现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板块化发展、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形成上下游紧密衔接的产业链和集群发展的突破态势;树立“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的理念,用胆气和才智把握大势。
山西各地的自然条件殊异,农业的出路便在于特色。所以,凸显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利用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县域工业化,走出具有山西特色 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我省农业现代化的主题是产业化,即要着眼于规模化、标准化、高效益,使积极的政策和要素向着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生产经营格局传力。我省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县域工业化,即要以工业化的思路和办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中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传统农村向新农村转变。我省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即要以扶持省市县级示范社为抓手,在提高质量、拓宽领域、完善机制上下功夫,使合作社覆盖更多农户。我省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增收,即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健全农业补贴,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城镇化承载着工业化,展现着现代化。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走具有山西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必须准确把握城镇化演进规律,以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三规合一”引领城镇化建设,以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创新园区支撑城镇化建设,以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推动城镇化建设。《建议》紧扣提速、提质主题,将组群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提出了以 “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重在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对于区域中心城市、“大县城”和中心镇,在布局上,我们应强化规划的引领力和建设的创 新性,充分体现城镇的历史感、生态性、文化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增强城镇的通达性、功能性、安全性;在体制机制上,应使更多的人进得来、住得下、发展好;在着力改善民生上,应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生态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又好又快推进的根本保障。山西特殊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如《建议》提出的那样,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为此,我们要真正把环境作为生产力,在绿化工作中牢固树立栽树就是栽历史、栽人文、栽政绩的观念,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优化林业发展环境,形成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在气化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原则,充分调动多元主体投资与建设的积极性,推进“四气”合一,形成稳定气源,提高管网覆盖率。净化方面,实施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围绕“节、减、治、创”四字下功夫,促进节水节地节材,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治理生态环境,创建环境文明村镇。“健康山西”则要求我们解决饮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互 为推进、互为补充,我们要深刻领会其内涵、目标和实现途径,不遗余力推进,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美好愿景提供有力支撑。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四论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时间:2010-12-05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我省“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是我省“十一五”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十一五”时期,我省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全省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在全面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同时,重点做好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和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全面完成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贯穿于整个“十 一五”时期。
同时也应该看到,经济社会在发展,民生问题也在持续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会更加扩展。解决了原有的民生问题,又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十二五”时期,我省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充满新的期待。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对加快提高收入水平有了新的期盼;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扩大政治参与提出了新的需求。新阶段的民生问题,集中表现为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短缺上。这些问题既关系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又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逐步完善符合省情特点、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全面兼顾、统筹推进。
要积极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 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充分就业。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
要持续扩大消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人民群众提供,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着力解决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满足人民 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强化政府职责,动员社会参与,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新模式,全面完成国有工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任务和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实现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全覆盖,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逐步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
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的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在山西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政绩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转变。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关系和谐稳定。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和影响着转型跨越发展的程度。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就能让全省人民群众更加充分、更加普遍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将转型跨越发展引向深入,谱写山西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五论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时间:2010-12-06 04:33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文化发展是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将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强省既包括建设文化强省,又意味着通过文化建设来强省。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目标,不仅要靠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有文化的不断提升。正如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必须围绕实现转型跨越,加快做大做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支撑点。建设中部文化强省将成为山西“十二五”时期的一个奋斗目标,为此,《建议》用较大篇幅对推动文化发展进行了阐述。
我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坐拥灿烂而丰厚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文化领域与文艺舞台也是春色满园,亮点频出。但客观地看,目前我省文化发展虽呈现出良好势头,总体上却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要真正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由人文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无限活力。建设文化强省,亟需文化活力的迸发,主要是依靠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来实现。近年来,除去外界熟知的“煤改”外,山西在文化体制改革道路上也紧锣密鼓进行着一场攻坚战。实践再次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2009年,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全面进展。全省市县两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局台分离;近200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成功转企改制,成为新型的市场主体;160多家国有文艺院团走向市场;我省文化产业五大集团组建工作正向纵深推进。山西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一举扭转了此前改革滞后的局面,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破冰试水活力来。“十二五”是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目标,将会有更多文化企业迸发出更强的创造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不竭动力。通过改革,我省文化事业发展已开始提速。《建议》站在时代要求、群众期待的高度,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无疑是对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诠释,是以协调发展惠民利民为出发点,以期通过文化成果共享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举措。我省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弘扬和保护 好它是每一代三晋儿女肩头的责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为民间文化发展创造条件,使群众广泛参与和乐于其中,方能聚集民间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使之成为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推力。文化产业的崛起和文化产品的升级,不仅代表着文化发展的转型,更标志着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省委、省政府将文化产业列入全省十大振兴产业,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9年我省各级财政对文化产业投资超4亿元。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文化建设的效能也初有显现。《建议》提出了推动实施“大作品、大集团、大景点、大服务、大会展”战略,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明确了路径。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特别要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使其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我省历史文化的发展证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既以先进思想为依据,又是新思想的摇篮。山西历史文化具有不断变革和进步的鲜明特色,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创造出了可贵的太行精神、右玉精神等等,每一种精神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需要从新的角度 加以提炼和深入发掘。这些精神,历久弥新,始终是激励山西人民阔步前进的强大力量。
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承载了山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当前,全国各地推进文化建设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局面,如果安居于表里山河中想思路,封闭于自我发展中谋发展,显然难于挖掘出文化发展的潜力。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应当顺应时代要求,探寻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新思路,把文化建设发展放诸于转型跨越的大局中来谋划,以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有所承担,社会才正气充盈。实现转型跨越必须有文化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与可持续力来支持。
民心聚三晋,五年新跨越。期待文化发展为再造一个新山西提供强大的软实力和支撑力。
第四篇:兵团日报评论:站在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
兵团日报评论:站在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
6月3日,兵团党委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学习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此次大会是兵团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热潮,并以此为新动力、新起点,奋发有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员大会。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疆反分裂、反渗透、反暴恐斗争尖锐复杂的形势下,党中央召开的专题研究部署新疆工作特别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的重要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做好新疆工作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指出了兵团工作的战略地位、特殊作用、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注入了强大动力。
当前,中央关于新疆、兵团工作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都已经明确。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要切实统一思想。要把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新疆、兵团工作的大政方针和重大战略决策上来,统一到自治区及兵团党委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部署上来,真正在学通弄懂上下工夫,在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工夫,在用会议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工夫,使会议精神家喻户晓,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热情,为发挥好兵团特殊作用,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贡献力量。
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要领会精神实质。要深刻理解中央对新疆形势的重大判断,深刻理解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深刻理解防范打击“三股势力”的重要性,深刻理解中央对新疆和兵团给予大力支持、制定特殊措施的战略意义,深刻理解中央对兵团的期望和重托,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努力把兵团建设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使兵团在发挥特殊作用上展示更大作为,在维护长治久安上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要坚持问题导向。要对照中央部署和要求,找问题、梳辫子、理思路,对各项工作的现状和成效再审视,对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再排查,对面临的形势和不稳定因素再研判,对各族职工群众的特殊困难和特殊期待再把握,对干部队伍状况再分析,进一步把问题搞明白,把方向搞清楚,把改进措施搞扎实。
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要强化细化措施。要立刻行动起来,对中央提出的目标任务逐项进行梳理,强化领导责任、分解工作任务,细化落实措施,确定完成时限,切实把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推动兵团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各族职工群众服好务、办实事,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在统筹推进整体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推动南疆各师、团场发展,完善战略布局,统筹好垦区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城镇化格局;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好兵团特殊作用,推动新疆出现更有利于长治久安的结构性变化。
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已踏上新的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奋发有为做好兵团工作,全力以赴发挥兵团作用,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贡献!
第五篇:学习云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心得体会2篇
学习云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心得体会
(一)立足云南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实际,深入阐述了从严治党,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省委书记李纪恒同志在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第二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全面反思了过去一段时期我省管党治党,特别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线,聚焦“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主题,抓住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肃清不良影响,解决突出问题,严肃党风党纪,完善制度机制,重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省各级团组织要深入学习领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李纪恒同志的讲话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重构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共青团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线,狠抓从严治团,抓好各级团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提升,针对团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党风党纪,完善制度机制。共青团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决定》,强化忠诚、干净、担当意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当好党的助手,为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奠定坚实的青年群众基础。
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及时把思想统一到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的要求上来,紧密结合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下一步共青团工作重点。他强调,共青团落实从严治团关键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团干部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基层组织建设,要充分整合资源,探索有效运转机制,在“两新”组织、“非公”企业、国有企业的团组织建设上下功夫研究。团干部队伍建设,要在党性锻炼、能力提升、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对于当前一些团干部身上存在的“浮躁病、宽容病、任性病、空想病、不实病、心弱病”,要深入剖析,正确认识,认真反省,坚决改进。要把“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与“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大讨论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在具体工作中,认真谋划安排、把握工作重点、坚持以上率下、防止流于形式、搞好统筹结合、强化宣传舆论,打造成检验工作落实成效的标尺。
会议就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作了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好“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要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积极顺应社会扶贫大趋势,不断探索新思路、拓宽新渠道、建立新机制、搭建新平台,把更多的社会力量汇聚到扶贫事业,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团省委机关全体在编干部两年内将分四批派驻到全省各相关县(市、区)开展工作,形成制度,成为常态。会议强调,“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以密切联系青年、锤炼优良作风、推动基层工作为目标,是践行“三严三实”和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要努力实现服务青年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层、本领提高在基层、作风转变在基层,通过持续深化,突出基层导向,更好地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
学习云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心得体会
(二)学习了《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公报》,《省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红河州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