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影响未成年人流浪的家庭因素因
引言
本文的目的在于以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模式,形成以“积极的人性观”为指导,实现“助人自助”之理念,以流浪儿童为中心的助人关系为主轴,找出问题存在的家庭原因,增强预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南京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个案分析对流浪儿童的流浪原因进行了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注重现实中流浪儿童流浪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结合在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实习中所做的个案访谈和小组活动,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探讨研究流浪儿童的流浪原因,重点探讨家庭方面的原因,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热心关注流浪儿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微薄之力。
1.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原因,部分少年儿童离家出走,中国城市流浪儿童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依权威部门估计,目前全国每年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他(她)们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昆明和郑州一类的大城市之中。流浪作为一种生存状况或生存方式毕竟与人们的价值观念相背离,流浪状态和流浪生活是一种当事人的无奈”。(王思斌,2005)面对现实,从我国流浪儿 童的现状入手分析,寻求其流浪的原因,好对症下药,预防流浪儿童群体的扩大,这也是目前流浪儿童救助与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1.2 概念的界定
近年来对流浪儿童流浪原因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不同学科的学者们都注意到流浪儿童是一个弱视群体,也是一个边缘群体,他们在这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流浪儿童作为一个为当今世界所普遍接受的专有名词,许多文献对它的
刘继同.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个案研究.青年研究,2002(1): 第35页.的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究其原因在于流浪儿童本身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概念。
学者安怀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认为:在中国,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和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 h,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王凤清,马迎华通过对中国城市流浪儿童研究认为:流浪儿童,顾名思义,就是居无定所之间四处游走、没有受到法定监护人的监护、处于自立与被监护之间中空状态中的未成年人。
本人在与流浪儿童的亲身接触中,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出发,认为流浪儿童就是那一类在脱离家庭社会生活中严重缺乏对家庭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的边缘性弱势群体。当然,这样的定义,仍是缺少一定的证据支持,但这也是笔者极力寻找流浪儿童流浪原因的动力,并能够从所寻找和搜集的有效资料和信息中回馈这一概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注重现实中流浪儿童流浪现状,从流浪儿童的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以社会学、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为依托,结合在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实习中所做的个案访谈和小组活动,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探讨研究流浪儿童的流浪原因,重点探讨家庭原因方面,并以此为研究导向,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的基本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文借助大多学者对流浪儿童开展各个学科的大量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经过整理、分析,对流浪儿童的历史及其相关概念有个大概的了解。(2)实地研究法。亲身实践,以南京是救助管理站实习为例,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获得信度较高的第一手资料。
(3)个案访谈方法。这是本研究主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以南京是救助管理站为典型个案,对它所接待的流浪儿童进行个案访谈分析和研究。
安怀世.流浪儿童问题的国际背景和干预途径.社会福利,2002(10): 第31页.王凤清,马迎华.中国城市流浪儿童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8(1):第1页.1.4 流浪儿童的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部分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如符号互动理论)、经济学、人口学、城市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介入去分析流浪儿童的流浪原因,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薛在兴教授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研究》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对中国城市流浪儿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流浪儿童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排斥,包括家庭排斥、住房排斥、教育排斥、社区排斥、就业排斥等。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出发,如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试图从中发现流浪儿童流浪原因的新特点,使流浪儿童这个群体不会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发生尖锐的矛盾,而能够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如关颖《从排斥到背离———城市流浪儿童产生的家庭因素及其对养成教育的启示》。
国外关于流浪儿童的研究主要有:特雷里斯塔.L。斯尔瓦《亚洲地区儿童的权利与福利:菲律宾在流浪儿童工作方面的经验》,文章从社会结构方面分析了流浪儿童离家出走的原因,将原因分类如下:直接起因(与儿童和家庭有关的原因),包括贫穷而庞大的家庭,失业/待业的父母,物资/消费至上的家庭价值观,家庭冲突,家庭环境,父母的恶习,儿童自身,父母的道德沦丧、棍棒教育,强行规定少女只应留在家里的传统价值观,缺乏知识和育儿方法,现有社会价值观与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不过,目前对流浪儿童的研究也尚存不足或缺陷:①研究者调查中的方法和指标不同,调查对象之间的差异性体现不出来。②缺乏多学科、多视角的共同研究、综合研故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免相对性较多而全面性不够。③在研究流浪儿童流浪原因中的家庭原因方面,所提的对策建议思路抽象、原则较多,可操作较低。
综上所述,近年来对流浪儿童流浪原因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 入,不同学科的学者们都注意到流浪儿童是一个弱视群体,也是一个边缘群体,他们在 3
这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学者们从各自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达到了多学科多角度结合的研究探讨,形成丰富的解释。
但是,其研究的结论,无论是描述还是解释,都不具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研究来得透彻。社会工作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能够从具体的一方面深入研究,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观流浪儿童流浪问题原因分析,可以看到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研究该问题更能体现其独特的优势。流浪儿童现状
流浪儿童问题仍然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民政部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流浪儿童总数在15万左右,并且呈增长态势。从性别上看:流浪儿童中男性占70%,约有10.5万人,女性约占30%,约有4.5万人;从来源上看:来自农村约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从教育程度上看:文盲占2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5%;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12岁的占23%,13-15岁的占63%,16-18岁的占4%。流浪儿童的主要流出地是湖南、四川、河南、山东、安徽、贵州、广西、云南、新疆等省份。
据南京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数字统计,从2005年至2007年底,共救助流浪儿童3468人。其中2005年救助1031人,护送741人,占救助人数的71.9%。2006年救助1286人,护送917人,占救助人数的71.3%。2007年救助1151人,护送769人,占救助人数的66.8%。从上面统计可以看出,流浪未成年人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救助比率却在下降。儿童流浪的家庭原因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加大、家庭不稳定因素增多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脱离家庭监护的流浪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关注流浪儿童,对其
滕晓丽.中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宏观资讯,2006:总第304期.流浪的原因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思考对策是最好不过的实用之策。造成儿童流浪的原因很复杂,本文主要讨论家庭因素对儿童流浪的影响。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性格、人格、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等要素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流浪儿童的产生。对南京市救助管理站流浪儿童的个案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导致儿童的流浪:
3.1 家庭经济贫困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在经济贫困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系列具有负面影响的家庭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浪儿童的增多。
个案001:彭XX,男,17岁,甘肃人。父母常外出务工,家庭关系较和睦,彭XX和爷爷奶奶生活,家中有一个妹妹在上初中。由于家庭所在地区经济落后,基本上靠天 吃饭,上初一年级时他因学费问题辍学在家,15岁时离家外出打工,曾被骗入传销组织,后又被遣送回家。半年前再次离家外出到北京某公司当保安,结识了一位同行业所谓的朋友,那位朋友后来到江苏发展,并告诉他江苏这边工作待遇高,于是他于2008年12月5日辗转到江苏无锡,朋友把他带到一家网吧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在网吧等了这位朋友好久也等不到人,结果身上的钱花光了,之后被警察带到了无锡救助站,次日被送往南京救助站。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看,流浪儿童由于艰苦的生活环境本能的需求凸现,“本我” 意识被过于加强;而又由于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自我”也就无限制地张扬了,而与此同时,“超我”却缺失了。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上看,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应 上升到满足他们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度,从而引导流浪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3.2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影响家庭结构稳定性程度,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张明锁对
王万民.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创新实践.社会福利,2005(3):总第22期.郑州市流浪儿童的家访调查结果显示,有36.4%的流浪儿童认为家庭关系不和睦,特别是那些长遭受父母、继父母或养父母虐待的流浪儿童,其心灵上的伤害和人格的扭曲尤为深重。他们对家庭、父母本该具有的那种安全感、依赖感和幸福感荡然无存,其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受到极大伤害,家庭已不再是温馨的港湾,父母已不再是慈爱的化身,在其幼小稚嫩的心灵上留下的是可怕的面孔、数不清的委屈、难以忍受的痛苦和屈辱,因而逃避现实、离家出走,寻求生路就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
家庭暴力是影响现代婚姻家庭稳定和未成年人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最明显的情况是夫妻之间的矛盾产生后,把对配偶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打骂、伤害孩子,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个案002:案主陈XX,男,16岁,南京人,初中毕业,目前高中在读,与养母过活。陈XX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可是在十二岁那年,他的父亲也因病去世了,父亲临走前把他安顿在养母家里。可是养母对他很不好,打骂是家常便饭的事,很多时候会编出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来打他骂他,甚至不让他进家门。今年中考陈XX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可是养母不让他读书,怕他考上大学以后就永远不再回来,想把他一辈子留在身边。那天晚上陈XX又被打得很严重,趁养母不注意得时候逃出来了。陈XX现在很想上高中,考大学,过正常化的 生活。
从沃尔芬伯格的正常化理论看,正常化概念确定了个人具有这样一种权利,即按照 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过尽可能正常的生活。这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终极价值“正 常化”理念密切相关。
3.3 家庭结构功能失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广开就业途径,鼓励创新致富的政策感召下,家庭的生产 功能得到极大的加强,然而过分强调家庭的生产功能,却弱化了家庭的养育功能。有的
张明锁.为什么流浪:关于郑州市流浪少年儿童的家访调查.青年研究, 2002(12): 第1-9页.鲍慧艳.浅谈流浪少年儿童的人格特点与行为矫正.社会福利,2003(4): 第3-4页.让孩子中断学业,随着父母迁徙流动打工挣钱,有的甚至依靠儿童外出流浪乞讨所得贴补家用。还有些外出流浪的孩子,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他们无依无着,只有选择流浪。
父母离婚,双方都不肯抚养子女,或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病故,少年儿童失去了或完全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因得不到亲情关爱而外出寻找想要的温暖。父母离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流浪儿童的归属感,特别在抚养的问题上父母双方你争我多或你推我辞的情况,这让流浪儿童自己感到无所适从,无法面对现实,并很想脱离重组后的家庭,以示不满,造成了流浪。
个案003:案主杨X,四川人,初中毕业的,7岁那年父母离异,父母年龄杨X本人也不详,现在跟外婆生活。杨X父母性格不合,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后来无法维系两人组建的家庭,于是决定离婚。但是两人因为生活工作需要,谁都没负起抚养杨X的责任,杨X本人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喜欢他,于是他才会跟自己的外婆生活。
个案004:案主韩XX,男16岁,汉族,甘肃人。从小(两岁时)父母离异,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父亲嫌他年幼,就把他分给了母亲。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感情甚好。在他5岁时,父亲与另一个家庭的女子发生关系,并在与该女子的丈夫XXX发生争执时,联合该女子捅了XXX致命一刀,两人因此入狱。他的哥哥和姐姐便由大伯暂为抚养,在他懂事后,姐姐和哥哥与他形同陌路人,他奶奶也不喜欢他,邻居们也是经 常的说三道四。韩XX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心理也比同龄的孩子成熟许多,于是12岁时他辍了学,拿着母亲留给他的钱外出打工,2008年11月份,他离开北京去温州找工作,途经南京被人偷走了所有的财物,在警察的帮助下,来到了南京救助管理站。
个案005:案主项XX,男,17岁,安徽人,小学毕业,没有职业,家中有父亲、母
亲、姐姐。项XX父亲与母亲的年龄差距悬殊,母亲是父亲花钱买来的,因母亲嫌弃父亲年龄大,就离家到河北邢台再婚。项XX11岁时随父亲、姐姐到上海,但姐姐不务正业,到上海后随别人离家至今没有联系,父亲对项XX也基本上没有任何关怀。项X外
严海波,隋树霞,徐成.关注中国城市流浪儿童-徐州市流浪儿童状况调查.青年研究, 2005(2): 第8-11页.出期间曾被送往贵阳救助站,之后陆续转送至怀化、娄底、株洲、萍乡、南昌,最后到了南京救助站。项XX对母亲很有“看法”,认为母亲抛弃了自己。
这里面更体现出了社会排斥理论(“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们或地区遇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中的家庭排斥,流浪儿童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对流浪儿童的排斥,当前社会对流浪儿童的关注大多是基于儿童应该在家庭中成长这样一种朴素的情感。社会在重视家庭作用的同时,形成了离家儿童即为“问题儿童”的偏见,流浪儿童因此而受到种种社会排斥。
3.4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这是儿童成长中最大的忌讳,是儿童外出流浪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家长对孩子言行严加限制,过分干涉,他们的自由受到限制,人格得不到尊重。缺少理解和信任是一些家庭中的家庭暴力愈演愈烈的催化剂,很多时候家长的暴力常常宣泄到没有反抗力的孩子身上,从而给他们幼小身体和心灵留下了创伤,于是离家出走。
个案006:案主王X来自四川绵阳,今年17岁,是独生子,初中毕业好几年,因在家无所事事,天天上网度日,受到父母的谩骂指责而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因在南京有网友曾到绵阳与自己回过面,故从家里带出现金三千有余只身一人前来南京找网 友,由于无法联系到网友,便到网吧过夜,由于不慎,放有现金的手提包在自己上厕所 的时候被盗,且与父母未能取得联系,只能求助警察,并送到救助站。
笔者对王X的访谈还是相当成功的,其中也运用到了理解、接纳、同情等各种技巧,让他感同身受。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且一个人置身在外,他需要一定的情感支持。他通过网络的手段与网友吐露心扉,并且向笔者表达了自己在救助站以及之前在外流浪的感想,从中反映出了社会年龄与心理年龄的矛盾。一方面他未见过世面,未能学会保护自己,做事不老练,这是他社会年龄的缺陷;
李玲.中国处境困难儿童状况分析报告.阴.青年研究,1998(5):第15页.另一方面,他向表现出异于一般流浪未成年人的成熟感,笔者觉得他心理已经趋向于成熟,这是他心理年龄的优势,相信他回家之后一定能够听从教导,勤奋工作。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应对儿童流浪
社会工作是指一切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人类具有自我改变和自我进步的能力为理论基础,通过各种物质、精神上的帮助,给案主以希望和信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内在潜能,已达到助人自助的工作目的,和案主一起成长的助人活动。无论是直接的帮助还是间接的帮助,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事实表明,未成年的孩子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无论主观上、客观上是什么原因,都与家庭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家庭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儿童符合社会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发生阻滞或扭曲,进而产生了行为越轨———背离家庭。本文主要是针对流浪儿童家庭方面的原因作出比较具体的分析,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应对儿童流浪,总结一些对策如下:
(1)经济协助。社会工作者应该深入调查分析,了解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各项福利措施,从经济方面扶助缺少资源的家庭,如儿童失学救济等以减少其流浪。
(2)致力于解决家庭暴力。
加强公民道德和法制教育,构建有效的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文化和道德氛围 家庭暴力其实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在这方面,社会应该加强广泛宣传,借助各种渠道,包括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广泛宣传以及各级政府、执法部门的强势介入,让社会公众深刻地意识到,“家庭暴力亦属犯罪”,从而增强人们防止家庭暴力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进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构建良好的家庭沟通和互动机制
首先必须意识到,包括夫妻冲突在内的家庭成员之间的适度冲突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必须促使家长们洞悉自己和配偶在冲突升级和接近失去理智时的特征,以此作为
警号,提醒自己和配偶冷静下来,以恢复理智和自制力,再共同处理纷争。冲突过后,要引导家长们相互检讨,坦诚、柔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协商解决分歧的合适途径。如果冲突进一步升级,并且可能演变成一种习惯,要警示受害者不能一味忍让、委曲求全,而应该打破沉默,及时向亲友、相关政府组织或者专业人士(包括“110”警方、社会工作者、医生)求助。
建立相关的社会干预和介入机制
对于家庭暴力的介入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倡导社会、政治及法律的改变,二是提倡直接服务。前者是探讨如何尽量从立法和司法上防止惩治家庭暴力,后者是为家庭暴力侵害者提供庇护所等直接针对案主的服务。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对家庭暴力的辅导中,重要的工作有以下:
首先,应当与当事人建立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社工应该以一种诚恳的态度倾听当事人的经验,理解当事人的反应,接纳当事人的所作所为,帮助当事人形成对问题的严峻性的认定,并以民主的方式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其次,充当受害者和社会支持网络之间的链接者。社会工作者要为受害者争取应有的社会支持或根据情况转介到其他机构,并教会受害者如何求助,鼓励案主主动向有关的家庭资源和社会支持网络求助,以增加受害者的求助能力和社会资源。
再次,进行心理辅导,拓展当事人的能力、资源和潜力。在防治家庭暴力中,对于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辅导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3)社会工作进行家庭服务专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家长方面做出的努力,破坏有害的家庭结构,使家庭结构功能稳固。
心理治疗。家庭由于成员间的角色认知、价值观念的不同或地位关系的转变而引起冲突,于是夫妻失和、家庭代沟,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在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的困扰,专业社会工作者要对他们进行治疗,使他们的家庭关系正常化,防止家庭破裂。
社区工作的方法。家庭离不开社区,要通过社区宣传社区动员凝聚人气,通过行 10
动目标等模式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加强他们的道德水平。
家长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和认识,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即要优化家庭环境,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条件。加强家庭教育,增强家庭责任感,负起监护人的责任,时常监督,对孩子的出轨行为予以及时的干预和矫正,并积极赋义,积极引导。
制度配合。在充分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从制度上着手,建立一种社区对家庭的网状服务体系,以维护家庭和支持家庭的功能。
(4)协助建立世界观。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引导家庭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现实环境和世界,向家庭提供专业意见及其对家庭现状的看法。
(5)开展个案家庭社会工作。进行必要的个人资讯与辅导,缓解和消除求助对象特别是儿童的困扰,要强调优点,帮助其调整心态,使他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6)开展小组家庭社会工作。通过家庭间或家庭成员间的面对面互动,协助家长和儿童增强生活能力,充分运用社会工作实务的知识,在社区或学校等场所开展如“家庭夏令营”这样的活动,以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7)运用家庭工作的技巧,活用保持中立、循环提问、积极赋义的家庭治疗原则,针对流浪儿童的家庭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解决目前家庭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努力促进家庭和谐,保证家庭儿童的健康成长。结语
以上对我国流浪儿童以及南京救助管理站流浪儿童的现状分析,综合各方面原因,结合个案分析中以小见大。显然,儿童流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流浪儿童群体的形成对社会治安构成严重的威胁。在加强对实习工作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有关儿童流浪的原因,更加明确家庭原因是造成流浪儿童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重视家庭原因,并且提出合理化的人性化对策,更加体现家庭在社会生活中儿童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的对策具有积极主动性,完全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家庭的
功能,并发展了积极的人性观。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注流浪儿童,也是我国文明程度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因此我们应当关注流浪儿童,并采取一切有利的措施保护流浪儿童,保证我国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注流浪儿童,加强对流浪儿童方方面面问题的研究,引起社会各界共同的关注,并通力合作解决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对加强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袁险峰.香港的社会福利和流浪儿童救助机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系列考察报告之二.社会福利.2002年09期.[2]马建华.山东出台流浪儿童救助之策.社会福利.2002年10期.[3]刘继同.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个案研究.青年研究,2002(1).[4]安怀世.流浪儿童问题的国际背景和干预途径.社会福利,2002(10).[5]王凤清,马迎华.中国城市流浪儿童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8(1).[6]薛在兴.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研究.青年研究,2005(l0).[7]滕晓丽.中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宏观资讯,2006:304.[8]王万民.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创新实践.社会福利,2005(3).[9]王久安,张世峰,张齐安.关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民政论坛,1999(4).[10]陈晨.少年流浪问题探源.青年研究,2004(3).[11]童晓频,陈云嫦,肖广英.广州市流浪儿童调查.社会工作研究,1994(2).[12]秦敏.我国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研究.2007(6).[13]张明锁.为什么流浪:关于郑州市流浪少年儿童的家访调查.青年研究, 2002(12).[14]鲍慧艳.浅谈流浪少年儿童的人格特点与行为矫正.社会福利,2003(4).[15]严海波,隋树霞,徐成.关注中国城市流浪儿童-徐州市流浪儿童状况调查.青年研究, 2005(2).[16]李玲.中国处境困难儿童状况分析报告.阴.青年研究,1998(5).[17]张齐安杨海宇.中国流浪儿童状况和救助对策.社会福利.2002年09期.致
谢
经过一段紧张的时间,我的毕业论文终于成型,但仍有些不尽满意之处,但这毕竟是自己数月以来的劳动成果,因此完稿后甚是欣喜。在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活中,我得到了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与指导,有学习上的,也有生活中的,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我的导师崔效辉博士,他使我领悟到了严谨治学态度。同时,他给了我足够长的时间完成论文的写作,为我的论文(包括论文题目的确定)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在听他的讨论课中,都使我得到很多的收获。我谨向这位良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和我一起学习和生活的同学们,他们给了我宽松的写作环境,并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在这里,我对他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我的父母在我这四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给予我不断的支持、帮助与关怀,他们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定会以成功来回报他们,希望他们永远年轻健康快乐。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我的论文还存在一些不够成熟和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得到各方的指点与帮助,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曾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要开始步入社会,以后的路还很长,相信“玉处于山而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我们的存在早就造就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我会用行动来回报帮助关心我的人,祝你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二篇: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
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
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和接班人,未年成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的发展方向。尽管国家重视,政府、学校、社会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仍然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层次,为什么呢?是因为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些因素有:
一、社会不正确价值观取向和不健康思想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冲击。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国家、人民带来了财富,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把很多不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和不健康的思想引进了社会,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为牟取利益不择手段、腐败、组建非法团体等,未成年人对这些因有缺乏抵制力,往往受到引诱而不能自拔。
二、家庭教育的错误引导。尽管家长都是望子成龙,但是很多家长自身就有很多不良习气,或者有很多错误的思想,加上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少正确的方法,在孩子还没有上学前就已经接受了很多不正确的认识,而这些基本认识不是教育能够有效改变的。在孩子上学以后,家长并不是真正地和学校站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而对我有利的就支持,不利的就教育孩子反对甚至对抗,这就使得学生对学校根本不相信,接受教育也就成为很难达到的目标。
三、学校教育的软弱。在众多职能部门中,学校是最没有权力的,也是受到制约最多的,稍有不慎,学校、教师就会成为上级主管部门、家长、社会批评的对象,造成学校教育举步维艰,软弱无力。
四、社会配合不力。我们不能不说社会上对未成年人教育不重视,但是在具体行动时,与学校的教育并不能形成完整的配合,甚至出现滞后情况。
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效果。
第三篇: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10133367李妍英语132
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中国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仍然有许多因素在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正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巨大挑战,能否实现产业的转型以及经济的进一步持续稳定地发展,是决定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槛,顺利跻身成为世界高收入国家之列的重要保证。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在3月19日刊登的一篇《中国的下一个挑战》文章就暗示了中国已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
文章称,中国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旧战略已经过时。据近期商务部网站发布的《国别贸易报告》显示,2013年美国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位列出口前三位,共占总出口产品的50.6%,而诸如纺织品,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仅占1%左右,德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与美国也相似,而反观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出口比重居然高达50%以上,中国的劳动性密集产业是占据了中国劳动力人口多这个优势,也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国在科技方面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难以与其他国家媲美。所以中国当下目标应是解决这个难题,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文章同时也指出,突然显现的住房泡沫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最大的威胁。这个住房泡沫,大家都应该深有感触。开发商疯狂购买土地大量建房囤房,同时把房价哄抬,房价曾经一度不受控制。人民手头没有能足够买房的钱,于是人们纷纷向银行借款,房贷收益也成为了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若国家进行市场干预控制房价增长,则会给银行和国家财政带来损失,可是若不控制,形式也将越演越烈,终将带来后患。期待中国政府能想出一条妙计化解这个危机。
从我的观点看来,国民收入贫富差距明显也成为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国的基尼指数居然达到了0.5左右,成为了贫富差异很大的国家,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来说,我们在这方面还有欠缺。日本贫富差距很小,首相和普通民众的工资居然差不多。中国不应效仿日本这种制度,与我们的国情不符。但中国也是时候适当的调整一下了。
第四篇: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总结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总结
根据自治区、XX电视电话会议的安排部署和地区《XX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方案》要求,XXX积极开展了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建立了由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治办,主任由综治办主任兼任。及时召开动员会,对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结合XXX实际制定下发了《XXX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方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各乡(镇)和成员单位也层层召开了动员会,并结合各自职责任务制定了工作方案,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自身建设,切实维护青少年权益。一是县委政法委加大对公、检、法、司“打拐”工作的协调,形成了“打拐”合力,杜绝了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局面,并积极开展各项“打拐”工作,有效预防了拐骗操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生,截止目前,我县未发生拐骗操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二是加大各乡(镇)、各单位联系协调力度,构筑起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民政及各乡(镇)、各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参与的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体制,建立“三方联席、定期例会”工作机制(村(社区)、家庭、民政部门),对于贫困失学且愿意上学的贫困少年儿童,联合辖区派出所和所在学校,形成“五位一体”帮扶机制。针对流浪儿
童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实际,在全县组织开展“四无乡(镇)”(无未成年人流浪、无遗弃家庭成员、无因家庭暴力外出流浪、无安置后人员反复)创建活动,并纳入文明乡镇考评内容,从源头上减少流浪未成年人的出现。三是县委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及XXX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单位利用中心组学习、干部大会、政治学习的机会,重点对中央、自治区有关“打拐”会议讲话精神及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学习,并通过学习达到人人懂“打拐”政策、人人会“打拐”法律法规的氛围。
(三)加强基础建设,切实维护青少年权益。一是为进一步加强对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力度,活动开展以来XXX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正式挂牌成立了XXX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配备了专职的工作人员和办公室,并划拨了充足的保障经费,基本实现了资金、人员、办公场所“三落实”。二是结合当前“创先争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实践的活动,积极开展了青年就业创业指导、留守学生关爱、青年志愿者注册、流动团员登记等4项服务内容,规范事务处理流程,构建起了涵盖全县青少年的综合服务平台。
(四)健全工作体制,认真摸排查。根据各单位的工作职责,构筑起公安、民政及各乡(镇)、各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参与的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体制,以保护为重点,以教育为根本全面开展工作,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进行摸底排查,对流浪未成年人登记造册,实行一人一档,逐一查明去向,逐一签订救助保护责任书,从而确保流浪未成年人不失管不失控,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真正做到了发现一个救助保护一个,对于那些能转化的就及时进行教育,从根本上转化一个。经过摸底,目前
XXX县共有外出未XXX84人(学生58人,人户分离26人)。未发现被拐骗及被他人操纵情况。自工作开展以来,XXX县在地区救助XXX接回一名18岁的在外流浪的未成年人,目前已安置其在县农办工作的哥哥家中。
(五)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一是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横幅、板报等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打击活动中,参与到关心支持救助保护工作中,形成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公安局设立“防拐”咨询电话,为群众答疑解惑。结合“六五”普法和“法治进校园”工作,加大对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救助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宣传力度,从源头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截至目前,全县法制副校长授课12余次,张贴标语500余条,悬挂横幅23条,广播电视滚动播放10多小时,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受教育学生达6900余人(次)。二是积极促进青少年家庭教育。大力开展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法制建设、家庭科学育儿等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家长和孩子的法制素质。在暑假放假前夕组织开展了争创“平安暑假”活动,举办保健知识、安全知识、生活常识等形式活泼的家长、青少年讲座15场次,受益家长、青少年11300人次。通过一系列活动,向社会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从源头消除和预防了未成年人流浪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三是深入开展“青春自护”活动。通过开展“社区未成年人远离毒品行动”、“青春红丝带”预防艾滋病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的自护体验,推进青少年的自护教育。
(六)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确保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力。我县全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建立辍学学生责任制和报告制度,保证适龄儿童都能够入学接受教育,对于辍学的学生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进行调查,对控制中小学生辍学工作不力的学校和家长实行责任追究,有效的控制了辍学率。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管理力度,对影响校园学生活动的违章建筑进行了拆除,对影响学生上课的施工单位进行教育,让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对学校周边的治安情况进行集中整治,努力给中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不断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规范电子游戏厅、网吧经营、文化市场和二手手机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对网吧、文化及二手手机市场检查了25次,确保未成年人有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单位领导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开展还不够扎实。
2、个别领导干部不能及时安排、过问、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掌握不清。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健全完善救助保护工作机制。一是提高各乡(镇)、单位领导意识和责任意识主要领导要及时过问、安排救助保护工作。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救助保护网络,充分发挥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进一步细化各职能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同时,发挥社会及民间组织的作用,实行家庭、社区、学校联动,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网络。二是定期召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领导小组联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研究解决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三是对返家的流浪未成年
人,及时与其家人及所在村委会或社区联系沟通,了解生活状况,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四是针对流浪儿童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实际,在全县组织开展“四无乡镇”(无未成年人流浪、无遗弃家庭成员、无因家庭暴力外出流浪、无安置后人员反复)创建活动,并纳入文明乡镇考评内容,从源头上减少流浪未成年人的出现。
2、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乡(镇)治安联防队员、村治安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十户长等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及时发现和登记流入流出未成年人。通过亲属或派出所了解具体情况,建立登记台帐,摸排重点户(有流浪史)和特困户,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救助计划,做到对未成年人情况底数清、情况明。开展预防工作试点,建立“三方联席、定期例会”工作机制(村(社区)、家庭、民政部门),对于贫困失学且愿意上学的贫困少年儿童,联合辖区派出所和所在学校,形成“五位一体”帮扶机制。
3、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在秋季开学期间,组织法制副校长进入校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救助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从源头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4、加强督查考核。县综治办不定期对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于督查出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确保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XXX县综治办 XXX 2011年9月19日
第五篇:中国流浪未成年人调查报告
中国流浪未成年人调查报告
该调研是由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合作进行的,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实地观察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中,运用非概率抽样,抽样总体是民政系统的130多所救助站,抽样框的选择综合了地理位置分布、救助站工作开展情况、站内未成年人的流动率等因素,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大连、长沙、昆明、乌鲁木齐、成都、郑州9个城市。由于救助站内的未成年人流动性很大,无法采用严格的概率抽样,因此只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所有在站的流浪未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形成本次调查的样本,总共调查流浪未成年人364名。
1.流浪未成年人的总体状况
(1)流浪未成年人的数量。由于流浪未成年人的不确定性以及统计标准不同,在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总体数量始终难以确定,而且相差悬殊。据民政部社会福利司的有关官员根据目前全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以及几个典型城市流浪未成年人与流动人口的比例规律,推算出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每年大约在100万左右。
另据2005年民政部统计,全国现有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30家,自2003年8月至2004年底,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123101人次,占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总人数的16.84%。
流浪未成年人的产生主要有三类情况:一是因家庭问题严重而选择离家的;二是失去家庭监护而离家的,如孤儿、被遗弃未成年人、罪犯子女;三是外出打工没能找到工作或迷路而流浪的。从这三类情况的有关数据看,我国潜在的流浪未成年人数量会非常庞大,估计会有几百万人。
(2)流浪未成年人的地域分布及流向特点。从地域分布看,据民政部提供的数据,相对于各地人口基数而言,本地流出流浪未成年人比率较大的省份前五位的依次是四川、吉林、安徽、贵州和河南,而我国西北、西南边疆及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以及东部及沿海地区流浪未成年人流出数量相对较少。相对于本地户籍人口规模而言,上海、吉林、广东、四川、天津、北京、湖南是流浪未成年人流入比例较高的城市。另外,四川、河南、安徽、湖南、山东居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流出和流入数量的前五位。
从流向特点看,一是农村向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二是
向省会和周边省份流动。三是向大城市流动。流浪未成年人问题在一些大城市尤为突出,例如此次调研在民政部建议下选择的几个代表性城市:郑州、成都、广州、北京、上海、长沙、昆明、乌鲁木齐和大连。向大城市流动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流浪未成年人往往是流入经济社会发达的城市,流入交通枢纽的城市,流入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四是跨国流浪。本次调查发现,近年来在昆明、上海等城市出现了来自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国际流浪乞讨未成年人。
2.流浪未成年人的群体特征
(1)性别:大多数为男孩(79.8%)。
(2)年龄:多在12-16岁(77%),其中14岁是高峰(21.2%)。
(3)民族:以汉族为主,新疆维族流浪未成年人问题突出。
(4)地源:超过八成的人来自农村,近七成的人来自外地。
(5)学业:近九成的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一半以上的人没读完小学。
(6)身体:近四分之一的人有受伤痕迹或生理缺陷。
3.流浪未成年人的离家情况
(1)离家年龄: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是首次离家出走的高峰期。第一次离家出走时的平均年龄是11.71岁,以12岁的比例最高(69%)。
(2)离家经历:半数以上的人有过两次以上离家出走的经历。
(3)离家时间:离家超过1年的人高达40%。
(4)离家后与家庭的联系:没联系过的人占59.2%,“经常想家”和“有时想家”的人占81.7%。
4.流浪未成年人的离家原因
流浪未成年人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推力和拉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贫困,是流浪未成年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调查显示,将自己离家的原因归结为“家庭贫困”的人占20.4%,归结为“想外出打工赚钱”的人占2
8.3%。在区域性贫困导致未成年人流浪的方面,以新疆、四川和河南最为明显。
(2)人口流动,是流浪未成年人问题出现的特定社会环境。流动未成年人和留守未成年人作为我国当前城市化进城中转轨的一代,在生活、教育和就业方面都面临很大的问题,从而成为城市流浪未成年人的重要源头。调查显示,出自本地城市的流浪未成年人数量比较少,只占总数的15.3%;相比之下,来自外地的流浪未成年人数量非常之高,占到84.7%。
(3)家庭问题,是导致未成年人离家的直接原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未成年人身心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他们流浪的家庭问题,可归结为两类:一是父母离异、丧父/丧母等家庭变故的原因,导致一些未成年人无法适应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新环境,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最后选择离家出走;二是一些家庭尽管父母健全,但是关系不好,对未成年人造成身心伤害,从而致使其离家。调查显示,认为“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而且关系融洽的”人仅占22.4%,也就是说,大部分流浪未成年人的家庭都存在问题。家庭问题不管属于哪种情况,最后大多通过教育方式失当(占三至四成)和家庭暴力(占一至二成)这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直接作用于未成年人,从而导致未成年人离家流浪。
(4)学校及同伴对未成年人流浪行为的产生有间接影响。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学习压力给未成年人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引发未成年人离家。调查显示,流浪未成年人在上学期间逃课逃学的情况比较普遍,逃课三次及以上的人就占到37.7%。二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调查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先是与不良同学交往,随后与家庭发生矛盾,选择离家出走,由此走上了流浪生活。另外,有些流浪未成年人开始的时候并不敢离家很远,并且离家后一段时间会自己回家;但是,如果还有其他的未成年人(例如同学)在一起,就很容易形成长期流浪的情况。
(5)犯罪集团的拐骗。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人被犯罪集团引诱/拐骗而导致流浪的情况(8.2%),其在新疆地区尤为严重。
5.流浪未成年人的街头生活
(1)去向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流浪未成年人对于“离开家或家人的时候首先想到去哪里”,调查显示,完全盲目的“没有目的,去哪是哪”的人占23.7%;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但没有确定具体的去向的人占43.5%,其中15.9%“去能打工的地方”,13.7%“去好玩的地方”,13.9%“去城市”;有具体目标的人仅占30.6%,其中16.9%“去有熟人和朋友的地方”,5.9%“去亲戚家”,7.8%“去派出所”。
(2)交通方式:主要是购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调查显示,搭乘公共汽车的人占42.2%,搭乘客运火车的占31.2%,搭乘货运火车和汽车的占14%;流浪未成年人在搭乘交通工具时,50.1%的人或者自己购买或者由别人帮忙购买车票,不买票混乘的占三成以上。
(3)生活伙伴:一半以上的人和其他人一起生活。流浪期间,“一个人独自生活”的占45%。
(4)住宿场所:公共场所到处栖身。调查显示,流浪期间,31.9%的人住过“车站、码头”,32.8%的人住过“路边空地、空房、下水道、地铁、涵洞、建筑工地”,39.7%的人住过“出租屋、旅馆”,34.5%的人住过“娱乐场所、录像厅、卡拉ok厅、游戏厅、网吧、公园”。
(5)生活来源:超过四成的人依靠正当手段谋生。调查显示,靠“打工赚钱”(包括发小广告、卖花、擦皮鞋)的人占41.4%,靠“偷、骗、抢劫”的占30.3%,靠“捡垃圾”的占26.6%,靠“乞讨”的占16.6%。值得关注的是,交互分析结果显示,“独自生活”的孩子靠“偷、骗、抢劫”为生的只有15.7%,而与“成年人一起生活”和与“流浪未成年人及成年人一起生活”的比例分别是47.9%和47.8%,说明流浪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成年人教唆有关。
(6)受害经历:一半以上的人有过受害遭遇。调查显示,经历过“被辱骂”、“被殴打”和“钱物被人抢走或偷走”的流浪未成年人,分别达到61.1%、51.6%和43.5%。
(7)不良习性:近四成的人有不良习惯和违法行为。调查显示,靠偷、骗、抢劫和贩毒、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谋生的人达到32.9%,有过其他不良行为的人也不在少数。调查中了解到,流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最为突出的是新疆籍未成年人的有组织犯罪。据上海市公安部门介绍,新疆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占全部流浪未成年人犯罪的50%左右。其主要特点是成年人幕后操纵,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带有职业化色彩的犯罪集团,并且随着各地打击力度的变化情况流动作案。
(8)流浪感受:超过七成的人表示不喜欢街头流浪生活,表示喜欢的不足三成。调查显示,也有少数的人认为流浪生活的主要好处是“自由自在”(62.9%)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44.6%),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流浪生活的主要坏处是“不安全”。
6.流浪未成年人的受助情况
(1)街头受助:调查显示,半数多的流浪未成年人得到过社会爱心救助,其中得到过的具体帮助的人分别是“有人给吃的”占51.8%,“有人给钱”占4
5.7%,“有人送我去或帮忙联系救助机构”占44.7%,“有人给穿”的占35.7%,“有人送我回家或帮我联系家人”占30.5%,“有人给住的地方”占30.5%。另外,流浪未成年人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教我知识和本领”,占到48.1%。
(2)机构受助:调查显示,约三成的流浪未成年人被有关机构救助过两次以上,重复救助与反复救助的问题比较突出;大部分流浪未成年人是被动救助的(75.9%),救助中警察发挥了重要作用(占50.9%),主动找到救助机构的仅占20.3%;57%的人“喜欢”救助机构里的生活。
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有关救助机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限制自由”和“生活枯燥”,目前政府救助机构基本上还是封闭式管理,活动场所有限,孩子们每天的活动都处于工作人员的监管之下。二是 “吃住条件不好”。很多孩子反映在救助站里吃不饱,吃不好,我们也发现,大部分救助站孩子的用餐标准低于工作人员的标准,在个别地方我们发现孩子们吃工作人员的剩饭。三是“受到体罚和责骂”、“受到同伴欺负”。目前救助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工作方法有待改进,特别是对流浪未成年人内部的欺凌现象要加以重视和解决。四是“学不到知识技能”。目前仍有一些救助机构不具备教育功能,即使有一些可以开课的,也往往是非常规的间断性课程。从国际非机构化福利理念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需要对目前封闭式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新设计。
7.流浪未成年人的自我认识及未来规划
(1)自我认识:多数正面肯定。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本次调查的流浪未成年人的自我认同进行归类,出乎我们的预料,他们自身的感受并非很糟糕。调查显示,自认为是“积极向上型”的人在五成至近八成之间,自认为是“快乐型”的人超过六成,自认为是“自我生存型”的人也在五到六成之间;而自认为是“消极悲观型”的人也就二三成。
(2)未来打算:多数积极进取。调查显示,流浪未成年人辍学离家在外漂泊,经历了诸多的不良生活境遇;但当调查中问道“你将来打算做什么”时,我们听到的是绝大多数孩子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回答“我想多学点知识”、“我想干一番事业”的人都在八成以上,有五至七成的人回答“我想多挣些钱给家里”、“我想在这个城市里安家”、“我想出去自己独立谋生”,持被动(不到三成)和消极(只有一成多)态度的人不多。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鞠青主持并完成的团中央2006-2007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流浪儿童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团中央课题评审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