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4 03:2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IT+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IT+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报告》。

第一篇:“IT+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报告

沈阳师范大学科信软件学院

“IT+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报告

队长姓名: 顾佳杰

成员姓名: 辜双佳 王蕊拂 岳倩文

目录:

第一章.....................................................成员分工页 第二章...........................................................前言 第三章.......................................“IT+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 第四章.............................................”IT+日语“培养现状 第五章.....................................“IT+日语”存在问题分析报告 第六章..........................................................后传

第一章:成员分工:

1.“IT+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封面:顾佳杰 2.培养现状和目录:辜双佳 3.存在问题分析报告:王蕊扶 4.图表及目录页:岳倩文

第二章:前言

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从传统的日语文学专业、商贸日语专业的日语课程设置到培养既懂日语知识,又懂实际应用,既可做翻译又了解企业生产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日语课程设置来。

近期人才市场的统计显示,外语专业的求职人员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随着日本对中国投资的增加,IT日语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的缺乏现象非常严重,许多涉外企业及机构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说明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经济发展有些脱轨,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日本对中国投资方向的转变,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也要随之改变。不然的话,外语人才就不能切实有效地为开放性的市场经济服务,而且学生就业也将面临困境。因此,培养IT等复合型日语人才是当务之急。

第三章“IT+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报

一、IT 日语专业人才就业形势

从市场情况来看,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下面三类。1.软件外包业务开发人才

国内软件企业对软件外包市场的开拓日渐深入,上海作为南方的软件外包业基地,对擅长软件开发和测试的人才需求量十分庞大。而在软件制作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具体要求,以保证制作出的产品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因而,只懂技术不懂日语的工程师往往难以胜任工作。而目前国内从事该项业务的人才大多不会日语,因此,掌握日语,熟悉计算机应用、编程、软件研发和测试的人才就成了外包企业的稀缺资源。此外,懂日语的员工由于可以跟日方进行沟通交流,也比较容易进入管理层。一般拥有日语初级或二级以上证书,计算机、通讯等专业毕业的技术人员,是市场上抢手的人才。2.项目管理人才

很多日资企业采用“生产在国内,销售在日本”的模式,因此对高级客户经理有需求。客户经理首先需要精通日语,能直接和日本客户沟通交流,进行销售服务,最好还要有行业工作背景。日资企业很欢迎日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应聘,一般会为他们提供物流专员、客户服务专员等职位。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才在任何领域都很受欢迎,日语口语流利的项目管理人才就更是倍受青睐。3.日语采购人才

制造型的日资公司大多到日本当地采购原料,熟悉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化工材料等采购工作且日语流利的人才也相当抢手。例如,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招聘日语销售人员、采购人员(国内)、系统工程师、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工程师、上海总部物流系统工程师等,还有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武汉)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招聘机械采购工程师、采购管理主管、供应商开发企划担当等。

以上三类是日企最缺乏的技术人才。其中主要集中在IT日语人才的缺乏上。目前“对日软件外包项目”越来越增多,懂日语的软件技术人员就越来越需要。我国已成为日本在海外最大的软件外包制造基地,而且今后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及规模将不断加大。目前,中国对日本软件出口正以高于50%的速度增长。除了日资企业,一些在中国的欧美企业,如通用公司(GE)、戴尔集团、IBM、毕博全球开发中心等,都纷纷把原来涉及日本的软件全球开发中心,涉及日本的软件外包、流程外包等业务拿到中国大陆来做。由于目标客户是日本市场,故而这些公司对通晓IT日语的计算机人才也有大量需求。据了解,每年我国约需新增7 00多名日语软件工程师,而每年对日语软件工程师的需求量更以大约1.54倍的速度增长。以2015年为例,中国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需求约为5.2万人。很多软件公司一直为招不到合适人才而苦恼。因此,拥有日语初级或二级以上证书,计算机、通讯等专业毕业的技术人员,是市场上抢手的人才,懂日语和不懂日语的员工在工资上会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其中需要掌握Windows的是企业数量,岗位数量以及招聘人数最多的,Linux次之。Unix相对而言最少,但总体来说仍然挺多的。

另外IT行业分布也有所不同,计算机软件行业最多,将近一半。其后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计算机服务。至于计算机硬件和网络游戏行业较少,皆仅占1.7%,但未来的提升空间很大,也需要相应人才的密切关注。

第四章

IT日语培养现状

社会现在需要大量的IT日语人才,因此培养IT复合型日语人才是当务之急。那么,我们国家的高校对于IT日语培养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经过对高校IT日语现状的调查后,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总结和展示给大家。1.IT日语课程建设现状

总所周知,IT日语人才培养应该重在其实用性,但是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我国除了12%的高校注重IT日语培养的实用性以外,大多数高校的日语教学强调单一的语言文学学习。注重培养实用性的高校中,89%是沿海和一线城市的高校。除此之外,剩下的88%的高校的教育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素质能力的训练培养,导致学生对IT.方面的知识结构掌握不合理,难以适应社会对IT发展的需求。在课程安排上,虽然一小部分高校会注重IT和日语的结合 但是大部分高校的IT教育不注重精读、会话、听力等基础课和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的对接,日语教材的内容也没有以计算机课程为依托,在教材上没有完成同体化。

经过调查和统计,全国仅有18%的高校对IT日语人才培养设置了日语和计算机的同体化课程建设。软件开发的流程粗略说来,包括设计、编程、测试、运营四大步骤,每一个流程都需要用日语与客户进行交流。在IT日语的专业课程里,这些高校除了让学生学习日语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增加了软件开发各个步骤的内容,通过模拟案例,让学生体验用日语来简单地完成软件开发流程,实际上提高实了学生结合日语和计算机知识的实践能力。而剩下的82%的高校只是机械地把日语的一些知识和计算机的相关术语生搬硬套在了一起。2.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从高校IT日语培养师资的调查和统计来看,除了12%的高校的日语老师真正有相关计算机企业工作经验的以外,剩下的大部分高校的IT日语培养的教师所学专业大部分是日本语言文学,对IT知识一无所知,她们仅能带领学生完成课堂的日语教学任务,不能把日语和计算机的结合的知识以及IT日语职位所需的职能和日语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计算机和日语的交融中学到东西。大部分高校缺乏日企IT公司工作背景的人到高校的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真实的工作案例,第一手的情报咨询无法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3.高校IT日语培养的学生与相关企业的对接现状

如今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日益增加。学校致力培养计算机、日语等人才。但是调查显示,除了45%高校通过校企合作,根据企业人才培养需求,使企业能够获取所需的人才外,其他大部分高校闭门造车,严重与企业脱轨,高校对于企业需求的掌握不准确,已远跟不上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而经过调查和统计48%的高校毕业生甚至对企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一无所知,导致就业出现严重问题。由于大部分高校不了解企业的需求,极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才培养和IT日语培养的方向。4.IT日语高校内部管理不够缜密

经过我们的进一步调查发现,高校内部往往存在一些异声,学生们会对高校关于IT日语培养教育存在诸多不满情绪。当高校出现和社会人才需求脱轨和就业不乐观的时候,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厌恶和抵触情绪。而当今中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关怀与沟通交流意识。他们无法及时和准确地获悉学生的心声,当少部分学生出现不满时,他们未及时发现,当不满情绪开始蔓延时,发现已为时太晚,造成高校教育不及格。高校内部管理的不够缜密,会使得高校内部管理弱化,很多制度、考核无法进行有效传达与落实。当制度与人产生冲突时候,高校的内部管理就会陷入混乱,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和产出。也让教育出来的学生对以后进入企业工作的制度化不习惯。5.IT日语培养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优秀的IT日语文化需要时间不断的沉淀,优秀的IT日语文化文化能陶冶人才、孵化人才。但是经过我们的深入调查发现,现在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培养教育文化,但只是留于表面,并未真正将教育文化深入到学生心里。建立IT日语文化要有长期的机制,但是现在高校在建立IT日语文化时,过于形式化,不注重个异性,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不够浓厚的IT日语培养文化氛围,让学生无法以饱满的激情投身学业以便迎接工作中不断的挑战。

综上所述,我国大多数高校多处于IT日语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导致所培养出来的IT日语人才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还不能满足日企所要求的用人。第五章 “IT+日语”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报告

1、课程设置的不断更新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所需人才缺口不断加大,除了高校的大量招生之外,社会的职业培训也在不断壮大,所以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的同时也应该借鉴职业培训的课程体系,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与计算机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才可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适应新技术对人才的制约。

2、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多数企业希望应聘人员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如果学生实践操作竞争力不强,则上岗适应时间较长。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以其动手操作能力强而被市场所认同,如果我们丧失了这一优势,学生就失去了在社会上的立足点。所以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训,注重实际操作能力。

3、综合素质培养

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学生择业,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材。不仅专业技能扎实,还具备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变化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能力、推销自我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员工自身经历和管理人员及企业本身需求人才状况的统计显示,在校大学生应多了解时事经济、信息知识、学好专业英语、培养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加强锻炼表达、社交、创新、观察、吃苦耐劳、自学、生存、实践、心理调节等等的能力,为此制订了一张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图。

该图以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将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活动的始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好”(好品德、好技能、好形象、好使用)与“四有”(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4、强化学生就业指导

将学生推向社会时候,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就业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面对企业的面试。学生的接触面较窄,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一些就业聚到,一方面要建立校企挂钩或校企结合的机制,一方面要形成适合软件专业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学生就业推荐模式,建立和疏通学生就业渠道。

5、确定职业目标和路径

(a.)近期职业目标:在校期间

在校期间完成基本的学业,掌握好基础课,为考研作准备。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日语四级考试,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的学习软件编程技术(C++,Java),Linux系统,数据库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原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积极的参加各项活动,提高自己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利用假期时间找一些小型的公司工作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提,提高自己,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学习最新的技术。

(b.)中期职业目标:毕业后

利用四年工作实践的时间熟练的掌握软件编程,积累大量的软件编程经验,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关注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工程师,自己接一些小项目,积累一些资金。(c.)长期职业目标

尝试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员朋友合作创业,以自己的成熟技术和良好的信誉为核心竞争力,在同行中拥有自己的优势,一点点的积累经验,扩大自己的客户群,使公司一点点的发展壮大。

第六章

后传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毕业生紧紧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所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再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计算机正由一门学科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转变,对培养的IT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事营销、服务还是技术型行业,均要求学生有较熟练操作能力还要求学生对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第二篇: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关于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调查报告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现在的义务教育与以往相比,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政府实施免费教育,教育设备更加现代化,师资素质有很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注意与改进。为此,就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这个课题,我做了访谈。

我共访谈了三个年龄段的人……

在访谈中可以看出:

一.现在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相比

实施免费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不需要学杂费,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教育设备现代化,很多学校都使用多媒体,电视机等授课;授课方式多样化,增加了兴趣课,电脑课等;师资素质也有所提升,随着教师这个行业越来越热门,教师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已经从中专生大专生等变为了本科生甚至于研究生;而且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也旨在发展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和能力,现在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涉猎的东西非常的多和广,眼界也更加的开阔。

然而,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现代的义务教育应试教育更为突出,课程开设不全,教学时间主要用于考试科目,更有甚者,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升学率等,将班队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用来巩固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占用了学生的活动时间。虽然学校增加了兴趣活动课,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但是兴趣课一周只有两节课,对自身提升不大,而且存在重复授课的问题。在以成绩择生的大体制下,升学和成绩始终都是学生的头等大事,不久前看到新闻报道,北京不少学校开学用奥数试卷择生,致使不少学生虽不适合学奥数,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学奥数,额外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另外,由于竞赛名次可以加分等情况,许多学生虽然对竞赛没有兴趣,而仍然避免不了报名参加竞赛班。为了让孩子升学不成问题,父母过于看重成绩,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父母碰面就讲你们小孩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啊,成绩对于他们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父母并不关心小孩的真实想法,没有引导小孩自己想去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去学习,而是为了提高小孩的成绩,约束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家长会让孩子加班加点家教以提高学习成绩,学校也会不断地搞题海战术,重复做一些试卷和题目,从而致使学生课业负担重,虽然考试分数越来越好,但是学生动手能力反而越来越差。并且学习时间过长使得学生睡眠缺乏,影响身体发育,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致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心理上受到伤害。过度教育往往是一种对学生身心的掠夺,严重地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国内与国外的义务教育相比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国内的教育更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学习更为扎实,对以后更深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国内,现在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涉猎的东西也非常的多和广,眼界也更加的开阔。

然而这种教育方式也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学生一味地题海战术,巩固自己的成绩,授课方式一般只有单一的老师讲课加之同学举手发言,问题答案也往往都是已经确定的一个答案,课上几乎没有进行过自由讨论或者辩论这样的方式。评定学生知识面的就只有考试一种形式,且考试答案都已经确定了,学生在考试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觉得自己的答案明明是对的,但是被老师扣分了,仅仅是由于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同,但是即使碰到这种情况,学生也只会自认倒霉,当自己错掉了,久而久之,就会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国外却不同,在大学之前的教育侧重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真正了解自己的潜力和天赋,为自己一生的发展作好定位。姐姐说在国外她时常会看到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

博物馆、海洋馆,甚至是公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文化、历史和自然。国外的教育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他们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散,只要你想的到并且用足够强有力的理据论证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正确的,当然也要经受的住其他同学的质疑和反驳,在这种良性的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强大。老师不是来灌输真理,而是来引导学生去发掘真理。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非常的平和,所谓工作没有高低贵贱,所以国外的孩子有各种奇怪的理想,什么都愿意去做,最重要的是确实是自己的兴趣,对这个社会有正面的影响。

可见,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试图发展素质教育,却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发展素质教育,这样的结果是原先应该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兴趣爱好也变成了取得分数的一种手段,不但没有减轻学生的压力,反而使他们的负担更重。这些学生没有机会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真正是躲在了象牙塔里,从而使他们在解放天性、形成个性的年龄里发展成了千篇一律的人,没有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不知道除了每天老师和家长告诉他们要做的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对策

追究这些问题的原因,应该是不完善的教育制度和偏颇的社会认同,老师、家长看重的都是最后的分数,用一次考试衡量一个学期的成绩,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考核一个学生的认知度可以有很多方面,举手发言等方式都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面,且考核知识的过程中不应该要求学生们都死记硬背,不同科目应该不同对待,有些科目应该允许学生用计算器,电脑等,有些科目也可以采用大学的大开卷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回家找需要的知识,在家完成作业。而且随着科技发展,电脑中的一些知识比如ppt等在学习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学校也应该与时俱进,多教授一些ppt、flash制作等知识,对于这些东西,我想小朋友都很愿意学,可以很快学习熟练。总之,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埋没孩子的天性,压制他们的能量释放,阻止他们寻找自我、发展个性。这样做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这样的教育制造的是机器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标本要兼治。要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扩大高中阶段公费生招生数量,把更多的重点高中正取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分解到初中学校。内外共同抓。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广大家长要摆正自己的的心态,对孩子少一些操之过急、有失偏颇的心理状态,多一些鼓励引导、顺其自然的平常心,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学习,给孩子精神上的“松绑”,使他们能够积极生动、愉快健康地学习、生活、成长、成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反映出家长 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在义务教育阶段改变考试制度,同时也要改变老师的观念,放弃标准答案的概念。多提供开放性、多样性的题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自己寻找和调查,以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结果,让他们能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了解历史和文化,从而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正确定位自己,寻找自己的价值所在。成绩应该是整个阶段各种任务和作业的总和,而不是靠单独一次的书面试卷。而最重要的是,老师的评判必须是公正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不可能做到改变。在成长过程中,学生不能只知道提高学习成绩,而要五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新、学会生活。通过教育,形成审美人格:超脱功利、富有情趣、乐观豁达、心态宽容、生活简单追求幸福。

第三篇:薄弱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薄弱学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关于我校数学学科现状分析及现阶段制约成绩因素的分析

泾川二中数学教研组 二O一O年九月

关于我校数学学科现状分析及现阶段制约

体地位。这节课教者尝试性地设计了“课本例题的探究课—变式练习”。通过对几道几何例题的不断探究,使学生巩固了与三角形内切圆有关的基本概念,熟练地掌握了有关定理的运用,通过对例题及变式图形的分析和证明,提高了学生画图和推理论证的基本技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比较、猜想,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了思维水平,发展了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更好地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既教猜想又教证明,使学生在解题中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对于这节课的设计,我们深深感到一定要改掉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枯燥的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实验课题,让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让机械地接受数学结论变成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究,发现结论,这样才能让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走进课堂。从全县总体上看,尽管在课堂教学上有几个亮点,但仍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问题:教师习惯于灌输性地传授知识,一言堂现象特别严重,课堂上教师很少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几乎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原来是很好的一道一题多解的题,老师就是一味地去传授,抓灌输,不放手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设想一下,如果让学生去做,当他只做对一半,并且感到自己做的已经很完美的时候,心里一定会有一种成就感,等待着老师的表扬,在老师给予肯定的同时,恰到好处的点

学生对“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反映的是:交流、参与、自我表现;学生对“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的态度,问卷统计结果表明:

⑴老师要用幽默的语言、形象的事例,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才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⑵讲课要多引用典型实例分析,多联系实际,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在遇到问题时,多让学生进行讨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⑶适当控制课堂纪律,注意调节课堂气氛,讨论时要活跃,听讲时要安静。

⑷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希望和老师建立起平等和朋友关系,自尊心能得到保护。学生希望独立、自由和受尊重的愿望更为强烈。

⑸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上好课的源泉。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老师拖课表示不满,很少有学生认为“老师拖课是责任心强”的表现。

3、调查统计的几个数据: ⑴教学方式

教的方法比较单一,基本是讲授法,40%的教师在教学中偶尔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主要是表现在向学生灌知识,把学生看成是一种容器。

⑵学习方式

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式学习。调查表明45%的学生学习数学靠“听讲、记笔记、做课本习题”,20%的学生“大量做辅导书上的习题”。

⑶师生交流情况

一定弊端和局限性。

二、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和局限

(一)“是否完成认知目标”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外的其他发展的关注。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中,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更确切地说是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是作为一节好课很重要的指标。

就象上述分析的那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臵很多问题和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必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兴趣调动得“兴趣盎然”,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备课时,未能抓住该教学目标的关键条件,像这样未完成预定认知目标的课显然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的课也不能视为一节好课。

(二)“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度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

许多观摩课,教师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课,就是怕评委们说自己的课“漏洞百出”,说自己水平低。

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另外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过程就象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结果往往

(一)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的传递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

⑴是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的确定。⑵是学习者在“做”中学习。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先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的习题,其潜在的做法是: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

而我们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的,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这样,学习者可以获取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再加上教师进行提练和概括,使得学习者所构建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2、有效的教学应该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 有效的互动过程。

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是单向的,这样,必然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就是说,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同时,师生之间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提出了哪些要求,对学习方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又带来了哪些转变呢?

四、新课程带来的变化

1、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提出的要求。

回顾以前的教学方式,教师只不过是一条传输带而已,就这样的传输带要教导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和具有竞争经验与承受能力的人才是很难的。在这种角色中,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者,施教、操练的对象,时常要求学生按教师思路,顺着“路子”或“定式”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走进新角色,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发展,过程”上。首先,要关注学生,心里有学生;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再次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⑴教师要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⑵教师要善于营造和管理学习氛围和环境。

⑶教师要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的必要时间、空间和资源。⑷教师要有把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融为一体的能力。⑸教师应知道现实世界里的数学和课堂上数学之间的联系。⑹教师要把握学生已经有什么样的个人数学知识经验和直接经验。

⑺教师要掌握一些在教学中能用得上的情景问题。

1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

首先,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则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活动,也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但如果关注学生学,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将会受到挑战,学生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被空前地重视起来。教师因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与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这将同时带来更为民主 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于是促使教师从以往的“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因此,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已不能满足“以学论教”的评价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除了写教案,教师可能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教案的设计也随着要有变化和改进。如并行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大部分,设计“学情分析”或“开天窗”、“课后追记”等内容,便于教师在课前分析、思考,课后总结、补充。

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转移,将促进教

3式的把所学过的几何图形统统画出来,不管画的怎样均给以肯定的评价,然后抽出其中的图形“长方形”,引导他们观察这个图形思考“边与边、角与角、对角线与对角线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怎样知道自己所画的就是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讨论,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小学所学的知识还很肤浅,每个图形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还不知道,给学生以悬念,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几何的热情。

一堂课好的“结尾”,既能达到总结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又能使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因此应力求:一要简明扼要,二要使学生思维得以延伸,三要小结形式的不拘一格。

案例2:在教学九义教材《代数》第一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一课时时,投影出一个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题,(用小学列算式不易解决的),开始设疑创设情景,……结尾小结时可这样设计:让学生按照本节课所学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步骤解决本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明确学习方程的目标是为了应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就是“方程思想”,同时再设臵一些新的障碍,让他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样使得结尾形式上别具一格,既达到了小结本课时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不断地设臵悬念,又使学生思维方法得以延伸,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景创设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许多老师一说起情景,往往只是想到情景的引入。的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教学效果明显,但情景的创设不应只在课的开

5其根源在于与(ab)2=a2b2混淆,这一点应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案例6:“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时,一开始可不用换元法,让学生用常规方法解,当学生陷入困境时,再引导学生脱困,亦可称之为“错其所错,欲擒故纵。”

4、时刻关注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或点到为止或跟踪追击或见异思迁。

案例7:在研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

数关系求根的对称式值的练习时,首先帮助学生在思考方法上形成定势,将所求的代数式恒等变形成包含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的代数式,若学生基础较好,还可引入非对称式的求值问题。

5、时刻关注培养学生能力,从实际出发或示范讲解或旁敲侧击,或运动变化或曲径通幽。

案例8:相交弦定理的产生过程可从其结论的图形开始研究,沿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策略,探索两相交弦构成的四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案例9:证明x(x+1)(x+2)(x+3)+1是完全平方式,可重新设计下面的问题:

计算1×2×3×4+1=25 2×3×4×5+1=121 3×4×5×6+1=361 推理 97×98×99×100+1=97012……

由此可归纳怎样的关系?你能证明吗?

6、课堂教学的提问与答疑。

提问与答疑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向活动的手段。

7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死练来接受现有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学中要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让学生对学习对象主动操作、亲身体验,改造已有认知结构。

⑵教师要创设民主的教育环境

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学生的个性、爱好各异,教师应以一种平等、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以自由地表现和发展。教学中,老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即使学生的想法错了也应保护和鼓励他们探索的积极性。民主的教育氛围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必要环境,而奇思妙想甚至错误的观点往往可能成为创新的催化剂。

⑶教师要把“通法”教活,不可使“通法”变成“笨法” 数学教学强调“通法”和训练扎实的基本功是必要的。在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让学生套用程式,模仿练习,以熟悉技能也是应该的。但要达到熟练水平,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完成同样多的基础训练,熟练也不一定就能生巧,关键还是在于领会“通法”的实质,灵活运用。解方程0.5x=1,两边是同乘以2还是同除以0.5只是手段而已,目的在于使x的系数变为1。所以学生A和C的解法都是“通法”的活用。一味强调机械套用“通法”,那么,“通法”可能会成为“笨法”。

⑷教师要适当教一些奇思妙解

教学应以教“通法”为主,但在掌握“通法”的基础上,为了培

9综上所述,我们数学组在近几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对推动我校,甚至我县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诸多方面的制约,我校数学的成绩仍然还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全体数学组成员,一定借这次教育中长期规划的东风,百尽竿头,更进一步。

第四篇: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我们对一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后,发现:

近半层的企业实施了办公自动化;近半层的企业信息安全手段主要用在使用防火墙上;近半层的企业拥有自学成材的企业信息主管;„.。

而半层以上的企业使用财务管理软件;半层以上的企业使用互联网,并拥有自己的网站,但更新不够及时;半层以上的企业认为电子商务势在必行,其中一些企业已开展电子商务;半层以上的企业使用病毒防护措施,全面考虑安全的较少„„。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能真正实实在在地进行整体规划,有计划分步实施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并已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为企业做大做强产生实际效果的成功企业为数不多,大多数企业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存在着很多棘手问题有待解决。

2.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

(1)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每一个企业角度来看整体规划,规划应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企业的每个层面上识别信息资源和获利机会,并借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由于我们企业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尚未掌握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战略缺乏考虑,因此很难在推进本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好总体规划,这就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实施。其次,从企业外部看整体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应与整个城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相一致。在企业外部应构建一个通过公用信息资源,提高企业间的有效沟通与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效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以企业信息化作为纽带,把政务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连接起来。由于政府在构建信息化社会方面的工作也刚刚起步,对构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方面的规划还较欠缺。这也制约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顺利发展。

(2)未能充分认识清楚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自身业务运作之间的关系

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以往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企业需求才是根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盲目迷信洋货、系统功能求大求全,使所建造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大相径庭,以至于实施以后成效甚微。

(3)有些企业信息化起步早、投入大、失败多,产生惧怕情绪

由于经济发展快,企业经营管理者思想活跃。因此,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企业很早就成为一部分企业经营者的追求。在这种理念驱动下,部分企业很早就进行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尝试。但由于在当时环境下,一方面信息化建设是从零开始,没有成熟的硬件设备,硬件价格高;另一方面,企业在上信息化系统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在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实质上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手段,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能力,企业信息化的根本问题在于通过高效技术手段辅助企业有效实施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企业信息化不等于计算机化、网络化。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出现盲目投入,从而导致投入大,收效小,从而产生“惧怕”推进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情绪。以至于流传:“不搞信息化等死,搞信息化找死”的顺口溜。

(4)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针对性

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企业特性有:中小企业的多少、民营企业多的多少、传统企业的多少;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的多少、高新技术企业的多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高低,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强弱等。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缺乏大量的熟悉企业特点,熟悉企业业务流程,熟悉区企业管理特色的软件公司协助企业推进信息化进程。因此,以往有些企业采用拿来主义,照搬套用,方案论证过程中缺乏系统的需求分析,实施过程中又缺乏量身定制的二次开发能力,使得所建造的信息化系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实施后效果不理想。

(5)不清楚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企业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同步

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重要的是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企业各种信息资源为企业服务。在建立计算机网络和开发应用系统的同时,企业信息资源的规划、收集、整理和建设必须同步进行,甚至基础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建设还要先行一步。否则必然会造成有些企业在信息系统软硬件完成后,出现有了“路”,但“货”不足的现象发生,实施效果必然不如人意。

(6)、缺乏对工业化、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的正确认识

企业信息化需要信息产业的支持。CCID(中国信息产业研究院)最近一项研究给出关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构成比例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分析,研究表明,对于那些已完成工业化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发达国家来说,信息产业逐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直至最后单独列出,这一产业结构变化也显示出信息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经过萌芽、成长、成熟等几个阶段后,逐步取代工业成为主导产业,信息产业将最终成为一个经济时代的标志。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和信息化必将同步进行,而不可能向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一样。在这个背景下,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信息化不可能走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相同的道路,必须认真研究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哪些进程可跨越,哪些进程不能急于跨越,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信息化道路。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建议

企业信息化系统总体构成(如图2所示)可分三个层次:基础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为推动企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搭建良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内部和外部环境,有必要在统一规划下分层次、有步骤、相协调推进。每一层次的建设投资与运作设想如下:

基础网络层:

基础网络层由电信运营商等投入和建设。目前,他们也迫切希望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提升现有网络资源的应用价值,赞同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政府可从监管角度出发,严格管理电信市场,使其有序竞争,发挥已有网络资源的作用。

服务层网络系统:

该层建设涉及到大量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使用。该层具有权威性、公益性和标准化。由此决定此项工作应由政府启动牵头。在该层网络系统平台建设的同时,需要配套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使之成为能为企业服务的公共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待到时机成熟,服务层网络系统也可按市场方式运作经营。

应用层网络系统:

该层涉及到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属于政务系统的应由政府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属于公共应用系统应以政府牵头,市场运作。最关键的是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在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组织力量,鼓励当地软件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认真分析研究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运作方式和管理方法等特点,向企业提供良好的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对有能力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引导他们在全面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开展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对中小企业提供租用和托管服务,帮助他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建议

1.对企业信息化进行总体规划

企业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的纽带。做好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很重要。要有明确的部门负责,通过集思广益,做好具有战略眼光又有可操作性的符合当地实际的总体规划。

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在战略层面上应当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吻合,应与城市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在战术层面应考虑整个城市企业运作的结构特点,考虑如何建立高效、低耗的企业信息交换平台,考虑企业信息化在城市信息化中的纽带作用。在实施层面,要考虑科学合理地构建为企业服务的公用基础信息资源库。

2.分类分级以典型带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在调研中发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同时信息化水平发展也不平衡。一个可学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有必要分类树立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以典型带动全局发展。

3.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训体系

企业信息化过程就是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没有一支良好素养的劳动大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难以顺利实现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训体系。借助社会力量,政府鼓励支持,构建企业信息化培训体系,使每个劳动者都能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

4.建立良好的法制、政策环境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

企业信息化意味着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充分利用,在这些前所未有的变革中需要配套出台一些法制和政策作为保证。例如:研究制定《资源共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建立《企业信息化咨询与监理管理条例》,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导、管理、优惠办法》,制定《企业征信管理办法》等。

5.以资源库建设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

信息资源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足够重视资源建设,在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政府应积极鼓励和引导研究企业资源规划方法,以及对信息资源建设中标准化问题的研究。

6.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软件业发展

企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社会是继工业化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也将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在软件业得到发展的情况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方便地得到可靠坚实的技术支持。处理好这个关系,有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7.开展企业信息化咨询和监理服务

企业有信息化的需求,软件业期待良好的软件市场,供需双方需要桥梁。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有必要管理和规范企业与软件供应商之间的行为,使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之初,可得到良好的信息化咨询服务。这项工作先期可由政府组织人力免费向企业提供,一旦咨询服务走上轨道,就应交由市场机制进行运作。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有良好的监理服务,以确保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企业和软件开发企业间的良好合作,确保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达到企业和软件业共赢的目的。

第五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英国国际工商领袖论坛(IBLF)认为 ,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运营应当公开透明 , 符合伦理道德 , 尊重劳工群体 , 保护自然环境 , 从而既能为股东又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认为 ,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 , 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 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

美国商业责任协会(BSR)认为 ,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通过尊崇伦理价值 , 以及对人、社区和自然环境的尊重 , 实现商业的成功。

百科:企业社会责任(英文: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里对其利害关系人应付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基于商业运作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财政和经营状况外,也要加入其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考量。

利害关系人是指所有可以影响、或会被企业的决策和行动所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社区团体、母公司或附属公司、合作伙伴、投资者和股东。

我们(李正,2007,会计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 :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 , 它的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福利的义务;它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传统原则的修正和补充;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是企业在经济责任之外所承担的责任 , 它包括法律规定的活动和企业自愿从事的伦理活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02年 1月 7日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 81条指出 , “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它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在第 86条指出 , “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 应关注所在社区的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问题 , 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结合上文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内涵的界定、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相关内容、我国的国情③以及上述不同研究者的内容分类 , 并随机抽取我国一部分上市公司的报告进行试用和访谈一部分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的基础上 , 我们认为以下六大类共包含十七小类活动属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范畴(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外延): 环境问题类(污染控制、环境恢复、节约能源、废旧原料回收、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其他环境披露)、员工问题类(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培训员工、员工的业绩考核、失业员工的安置、员工其他福利)、社区问题类(考虑企业所在社区的利益)、一般社会问题类(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关注犯罪或公共安全或教育等、公益或其他捐赠)、消费者类(产品质量提高)、其他类(例如 , 考虑银行或债权人的利益)。

社会责任会计(Accounting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含义及分类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即以企业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应为和不应为的责任为中心开展的会计活动。它主要运用会计特有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借助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加以反映和控制,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及其成果,从而指导和控制企业在与社会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开展活动,以维护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协调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根本特征是:同以经济责任为中心的传统会计相区别,将企业会计的反映和控制内容从狭义的经济责任扩展到广义的社会责任。

从反映的内容上来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包括狭义社会责任会计和广义社会责任会计,前者只反映社会责任,后者则既反映经济责任也反映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的概述

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起源于美国。美国会计学家戴维·林诺维斯(David F Linowes)于1968年率先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 ],随后他在1973年完善了社会责任会计定义,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是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对社会公共部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此后,学者们对社责任会计的研究进一步加深。美国托尼·蒂克系统论述了社会责任的内涵、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背景以及信息披露的模式等内容。同时,西方其他国家的学者也在研究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贡献。Ullmann(1985)、Pava(1996)、Griffin和Mahon(1997)均认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积极的正相关。而Corroll(2000)认为无法衡量研究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关系的价值。Subroto和Hadi(2003)在对印度尼西亚的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后,也认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公司的财务绩效没有关系。可见,西方关于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并没有得出统一的定论。

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它是在传统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会计分支学科,其目的在于指导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反映和计量企业对社会所作的贡献或不利影响,终极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社会责任会计在世界上的出现虽有三十年的历史,但我国至今尚未完全建立社会责任会计。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就是通过整理、计量、分析和揭示企业活动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来反映和控制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假设 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假设必须遵循传统会计的假设,在继承的基础上修订、创新。社会责任会计中的主体假设是指能相对独立的企业,能够对它所作的行为向社会负责的企业,不仅要考核和报告主体自身的经济性,还要反映其对外部产生的非经济性。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对象的特殊性,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无法对社会责任所涉及的复杂问题进行有效的核算和监督,因此,其计量模式可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和灵活性相兼顾,数量计算和综合判断并重的方法,既采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又采用实物指标或指数,甚至用文字来全面说明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和造成的损失。

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原则

1、社会性原则

社会责任会计要求企业站在社会角度,考虑企业的业绩,以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相配比的净社会效益为标准,来对企业进行评价,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以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融洽为最佳标准。

2、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原则

现在,我国还没有对社会责任会计发布具体的法律、法规,国家应加快制订相应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要求,强制企业披露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企业也应主动提供自己在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全面、适当、公正地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树立自身良好的信誉。

3、可控性原则

各责任单位只对其可控范围内的经济责任负责。责任会计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行分权管理责任,只有在分权的条件下,才能准确责任单位的可控责任。贯彻此原则,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明确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基本都是可控的,不存在不能落实的经济责任;二是把经济责任同管理权、决策权统一起来,做到谁负责谁管理;三是对涉及两个以上责任单位的经济事项,必须科学划分,明确责任。

4、灵活性原则

社会责任会计所核算的内容很广泛,要对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核算内容和方法,不仅使用历史成本计价,还可使用环境机会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计价方法。西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即本国根据实际状况,分阶段、有步骤地试点,逐步完善,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5、预警性原则

传统会计把会计主体局限在不考虑社会目标的环境之中,结果牺牲了社会效益。社会责任会计在讲究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社会效益,保证经济、环境和社会能够真正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标准(1)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倡导者。GRI 提倡企业通过可持续报告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GRI 成立于 1997 年,最早的第一代 GRI 可持续报告指南于 2000 年发布。2013 年 5 月,GRI 推出了第四代指南 G4。

G4 是一个适用于全球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各类组织(包括企业)的通用标准。为了帮助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可持续报告的发布,GRI 还制定的相应的行业补充指南,目前的行为指南主要涉及到机场运作、食品加工、建筑和房地产、媒体、电力设备、采矿冶金、行为组织、非政府组织、金融服务、石油与天然气十个行业。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6000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从 2001 年开始着手进行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2004 年 6 月决定开发适用于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化组织指南标准。ISO26000 由 54 个国家和 24 个国际组织参与制定,是继ISO9000 和 ISO14000 之后制定的最新标准体系。

按照 ISO 的设计,ISO26000 的目的是促进全球对社会责任的共同理解,按照社会责任的最佳实践,向全世界愿意应用 ISO26000 的所有组织(不仅限于企业),提供一个有助于践行社会责任的框架性指南,为支持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2010 年 11 月,ISO26000 社会责任指南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ISO26000 下设 7 个原则和 7 个核心主题,覆盖了所有组织社会责任的全部领域。其中 7 种原则是:问责、透明、道德行为、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尊重法治、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尊重人权;7 个核心主题分别是组织管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营运实践、消费者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ISO26000 在应用中是自愿性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是有效地引导企业或组织将其运营活动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并付诸实践的一套措施与建议,该体系不是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也不用于任何认证、法律、法规或合同。

ISO26000 提出可信的社会责任报告应该用具体的指标来反映组织的绩效或产出方面的详细信息,使得不同组织具有明显的可比性,也能说明该组织绩效的不同时期的变化。但 ISO26000 并不提供具体指标的指南,也不提供按或与其他可比较机构比较绩效的框架。

GRI 系列标准与 ISO26000 最大的差别在于针对对象及作用。ISO26000 倾向于协助组织中的管理者了解如何去做管理,更好地履行组织的社会责任,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而 GRI 系列标准侧重于让组织内、外的人(利益相关者)了解和评估组织的绩效。ISO26000 以及一些其他的标准,为第三方判断企业是否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提供了依据。而 GRI 系列标准则比较偏向于会计界应用,并适用会计准则,能让组织内外利益相关者从中获得最重要的信息以自行分析组织的绩效,所以特别合适给投资者或其他分析师。(3)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 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

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源中心对 2013 年前三个季度所发布统计报告进行整理后进行统计可以发现:(1)上市公司在发布企业责任报告中所占百分比较高,是发布的主要组成部分。(2)发布企业责任报告所参照的指南各有不同,其中用的最多的是 GRI 系列标准,占 16.1%,其次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引》(简称上交所《指引》),再次是中国社科院开发的 CASS-CSR 系列指南,达 10.3%,然后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简称深交所《指引》),为 9.4%,最后是 ISO26000 指南(表 2)。

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企业应用标准不统一

(2)部分标准过于简单、应用缺乏

(3)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够,缺乏改进报告的持续动力

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处在报告中的分散披露形式的阶段 , 没有采用报告中的单独部分来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 也没有采用美国、德国等国家部分企业所使用的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利润表等复杂的方法来披露这类信息 , 我国的信息披露以描述性方法为主 , 通过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描述性统计表明 , 沪市上市公司对六大类信息都有所披露,但是披露的侧重点不同 , 员工问题、产品质量提高、公益捐赠等内容更加重视。但是 , 对于环境问题、社区问题的重视程度则较低。

四、启示

G4 作为目前国际通行的可持续报告最新标准,国内文献尚少见对其进行介绍和分析。作为一个新的国际标准,按 G4 标准进行可持续报告发布的企业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GRI 给出两年过渡期,要求企业在 2015 年 12 月 31 日之后,必须按这一新的标准进行发布可持续报告。对中国企业和相关机构来说,尽快熟悉和理解这一新的披露框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政府、行业协会和学术机构自 2006 年以来,发布了一些指导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标准,但是应用范围不广,标准本身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企业对这些标准的认识和了解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标准的发布机构要面向应用,服务于企业,组织相关标准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以保证标准的推广。

从国内企业应用 GRI 系列标准的角度来看,国内企业中盈利水平较好的企业相对来说,应用 GRI 的比例较高,且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也比较好。盈利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如标准中的环境和社会类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难度相对比较大,企业在披露这部分信息时对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需要强烈。如林业企业要披露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中涵养水源、土壤保持等方面价值,作为企业来说需要相应的设备和专业的工作人员。

另一方面收集这类数据的成本较高。由于 GRI 指标较多,披露较全面,企业的投入相对更多。如果没有较高的盈利能力的情况下一味去追求高质量的责任报告也是不现实的。

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披露特别是关键定量指标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全面数据收集方法,作为企业来说,要想提供高水平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长期的数据收集体系。中国企业在这一方面的起步较晚,要赶上领先的企业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下载“IT+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IT+日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存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5篇)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1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实力也有所增强。对中小企业而......

    我国万能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河北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我国万能险的合规性研究 摘要 万能险在我国的发展可谓风生水起,无论是在个人渠道,银保渠道,在互联网上也有所发展,近几年来在各个险企中万能......

    高校培养旅游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疆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新疆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系 别: 管 理 系 专业班级: 酒店管理09-5班 学生姓名: 刘 婷 学生学号: 092024 指导教师: 马 小 婷 二○一二年六......

    电子支付工具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

    电子支付工具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 一、电子支付工具概述 1、电子支付工具种类 电子支付即货币支付工具的电子化。指在电子交易过程中,以网络连接为基础, 数字化为特......

    我国休闲食品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信息网 公开资料我国休闲食品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休闲食品产业进入不断创新和发展新阶段,市场规模呈几何级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旅游......

    卫生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

    卫生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乡镇卫生院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广大群众的就医质量和身体健康。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摸清军赛乡卫生院......

    2015县耕地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5县耕地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远安县耕地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耕地红线必须严防死守。随着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占......

    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东北振兴规划实施以来,辽宁省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辽宁省在东北三省对外贸易中处于重要地位,其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