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贞丰县以“一核多维”服务群众促进社会管理
贞丰县以“一核多维”服务群众促进社会管理
针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进程,在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和县委组织部指导下,贞丰县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白层镇那郎村,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议事中心为平台,以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素质提升为基础骨架,以服务群众和协调整合农村各方利益为职能,营建了一张覆盖农村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管理服务网络,初步解决了村级党组织作用弱化、村民自治虚化、农民致富难、农村稳定难等问题,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新路子,一、“一核多维”管理模式工作重心在于服务群众 “一核多维”是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在村党支部“一个核心”的领导下,合理设置覆盖村级的村民议事中心、产业发展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计生卫生服务中心、农民素质提升中心五个具有专人负责的,以服务群众为工作重心的村级社会管理网络,分门别类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优质服务。
1.村民议事中心。村级重大事项通过议事中心开展一事一议进行讨论落实,形成全体村民参政议政的和谐氛围,在议事中心,广大村民可以看到村情公示、财务公开,能享受到政策、技术最新信息。
一是农村社会矛盾不断化解。以创建“平安村寨”为抓手,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排查化解,村级社会环境平安和谐。广泛开展党务、村务公开,充分发挥群众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村级公开透明度明显增强,村级矛盾不断减少。
二是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争取资金100多万元,强化了活动室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实施了94户新农村建设民居改造工程;完成了猪圈、牛圈、厨房、厕所等“四改”规范化建设;完成进村油路2公里,修建通组串户路4000米。通过一事一议,全民参与,原来破旧不堪的穷村庄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三是基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开展整村整镇规划,利用“支部+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全村农业产业的发展得到提升,新品种和新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全村9个村民小组358户1500多人,共养殖黑猪500多头,鸡、鹅1万多只,种植甘蔗500多亩,蔬菜300多亩,李子2000多亩,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840元增长到了4352元。
四是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有相当一部分致富能手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极大提高,提高了村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培育了一批“双带”能人党员,他们在带头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一大批党员和群众共同致富,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工作活力。
三是必须汇聚各方力量,构筑发展合力。以省领导集团帮扶“整镇推进”为契机,实施“四轮驱动”(党组织发动、能人党员示范带动、党员联动、全民行动),构筑发展合力。一方面对农村党员实行“贷款倾斜、项目倾斜、培训倾斜、党内生产发展基金倾斜”的激励措施,帮助农村党员发展生产、率先致富。另一方面,开展种养大户带小户、示范基地带农户的“双帮双带”活动,将能人党员作为新农村建设和产业扶贫示范户,与本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一带
十、百带千”的联动帮扶链。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中共贞丰县委办公室信息股 李松)
第二篇: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2013年11月27日 14:31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课题组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65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提供平台、载体、项目和抓手,使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治和教化功能落实在具体的政策操作平台之上,与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云浮是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乡,客家文化的集聚区,人文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培育富有活力的基层社会组织,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就成为现实需要。云浮市委准确把握这一现实,抓住创新发展的历史契机,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从而找到了破解农村社会管理难题的抓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形成“官民共治”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
面对农村发展主题变换与治理格局不匹配的矛盾,农村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能够有效完成新任务的基层治理模式。一方面,需要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实现乡镇政权事权与财权的统一,完善提升基层政权的行政能力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在发挥乡镇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激发乡村社会内部的活力和创造力,使各种社会力量在协同合作基础上实现共治。
第一,创设自然村乡贤理事会,有效整合社会治理力量。当前,农村的现代化水平较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大部分有思想有能力的农村精英外出务工,乡村本土现代组织资源比较缺乏,而大量的外出和本地乡贤却有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是发展民间组织可资利用的现成社会资本。2011年6月,在“广东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县”云安县,以自然村为基础,试点启动培育和发展乡贤理事会。自然村乡贤理事会坚持村民自治、补位辅助、规范管理三原则,是以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开展互帮互助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的农村社会组织,其成员主要是具有独立民事责任能力的经济文化管理能人、老党员、老干部等有威望、有能力的乡贤和热心为本村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人士;其产生方式是自然村(村民小组)推荐提名,经村(社区)党支部审核,由自然村(村民小组)公布后确认成为理事,并由理事会议选举产生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其主要职责是协助调解邻里纠纷、协助兴办公益事业、协助村民自治,弥补农村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不足。
自然村乡贤理事会为探寻农村综合改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其一,在社会管理新格局下,党政主导与农民主体是农村社会治理的“两翼”,不可偏废。乡贤理事会在同级党组织、政府、村委的正确领导下,让群众在“共谋、共建、共管、共享”中,增强了农民管理村庄公共事务的能力。其二,传统守望相助、团结和睦的规则意识和宗族、乡约等民间组织在现代社会仍有一定影响,是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实现群众协同参与的重要资源。其三,现代乡贤接受过现代化信息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建设水平、管理水平与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乡贤构成的网络是农村发展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在农村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四,加强和创新农村管理,必须为民事民治作用发挥提供载体。有载体,民事民治才会有抓手、有方向。
第二,搭建外出乡贤网络,促进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我国乡贤文化源远流长,乡贤是古代乡村自治的中坚力量,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云浮市籍约有外出乡亲近百万人,大多数分布在珠三角发达城市。为充分发挥外出乡贤的巨大价值,弥补农村社会资源短缺,云浮市采取“聚人心,营造乡贤反哺环境”、“搭平台,外聘乡贤村官镇长顾问”、“培载体,丰富乡贤参与形式”、“建机制,紧密与乡贤沟通联系”、“给荣誉,增强乡贤奉献幸福感”等措施,充分发挥乡贤在促进社会建设及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建构“向下给力”机制,营造乡贤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农村社会组织,离不开宽松的环境、配套的措施。云浮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一大举措就是组织重构,实施镇级大部制改革,实行“以事设岗”,并组建“三办两中心”统揽全局,重点解决组织建设、环境建设、农民增收、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等五大问题。在实行镇级大部制的基础上,简政放权,实行镇级三权扩充,包括扩大镇级事权,将14个县直部门的72项职权下放乡镇;增加镇级财权,逐步提高镇级税收返还比例,最高给予超增部分100%的奖励;强化镇级人事权,使镇党委对配备镇班子副职有推荐权,个别镇班子成员有建议权,镇干部工作问责有处理权,通过放权给民间组织发挥作用留出空间,通过三权扩充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云浮市建立县镇村(社)三级社情研判和农情研判机制,成立社情民意咨询机构,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社会资深人士、“两委员一代表”、专家学者、热心社会公益代表资政建言,实现管理的透明化、常态化。
夯实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离不开对乡村社会的重建。乡村社会重建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基层社会”、重新培育社区精神、提高社区发展能力的过程。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农村社会仍然保留着传统村社的遗风遗俗。培育社区精神推进乡村治理,使自然村(组)这个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自治载体得以真正回归,可以在不经意中“惠而不费”地帮助政府实现治理目标。
第一,以传统的民事民治理念充实村规民约,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制度。云浮市从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入手,归纳、提炼、总结民众在广大农村社会中具有影响力的传统伦理观念,并转化为乡规民约,使传统道德成为村民自觉的行为规范,促进传统道德约束与村民自治有效结合。至2012年9月,全市制定村规民约3904个。其中的典型是云城区安塘街下白村,其村规民约来源于历经500多年的陈氏家训,融入了体现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的新元素,逐步形成现在的下白村村规民约,涵盖了村领导小组选举、村务议事、财务管理、福利分配、厂场管理、村容村貌管理、治安联防、志愿服务等方面,是村务管理的基础。
第二,利用乡村传统伦理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认同和教化功能。对于本地人来说,源远流长的村志村史、传统旧物,其润物无声的教化效果,往往胜过华丽的博物馆、纪念馆,也胜过宏大叙事的道德教化。云浮市在农村治理中,比较注重组织修撰村史、村歌、村民荣誉榜等,取得了看得见、记得住、印象深、感染力强的激励和教化效果。如云安县石城镇留洞村委横洞村将村史、村歌、公德榜等张贴上墙,把1863年第一代村民远迁而来的发展历程及好人好事、重大事迹等进行了详细的记录,通过文化记忆的呈现,发挥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第三,弘扬和睦宗族的优良传统,凝聚族群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同宗同祖,血浓于水,正确引导、合理利用这种宗亲文化,使之形成强大的合力,就能顺利推动社会的发展。云浮市农村有不少大族大宗,通过凝聚宗族力量,为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云浮市的做法对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有启发意义。第一,重塑社区内部的文化价值观念,以降低乡村治理的组织成本。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重塑社区内部的文化价值观念,以降低合作的组织成本。第二,促进社会建设及管理要抓住农村“熟人社会”特点。挖掘利用社区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当今我国农村社区生活的实际加以创新,重塑富有特色的现代社区精神,这既是当今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的精神动力。第三,挖掘传统文化治理资源,塑造社区精神和社区发展能力,离不开基层党委政府主动创造条件,积极营造氛围。
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和方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提供平台、载体、项目和抓手,使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治和教化功能落实在具体的政策操作平台之上,与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一是搭建“理事”平台,让乡贤“理事”有抓手。云浮市根据不同标准将自然村评为“自强村”、“自助村”和“基础村”,通过村自评、镇助评、县审核、市核定、发证书牌匾、长期公布等程序,实施分类管理。自然村分类管理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竞争激励机制,引导乡贤理事会组织理事参与自然村分类评选,增强了乡贤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向性、积极性。2012年,全市乡贤理事会成员参加助评自强村、自助村、基础村100470人次,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竞争性“以奖代补”项目,使后税负时代建立在“一事一议”基础上的几乎失灵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再次被激活。
二是发展文化产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云浮市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和特色经济活跃的优势,把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经济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把文化产业作为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夯实文化传承基础。以禅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石艺文化等为引领,加快推进中国禅宗文化村、藏佛坑文化景区、神仙谷景区等项目建设,在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宣传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创新诚信文化传播载体,推进信用云浮建设。云浮利用被确定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的契机,结合“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信用文化建设。始终把建设信用云浮贯穿于创新社会管理全过程,采取日常宣传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公职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社会服务从业人员、学生等群体的信用培训,把培养信用意识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意识。还把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信用村、信用户的评价标准中,比如,对尊老爱幼、言而有信等传统优秀道德行为给予加分,对打架赌博、借钱不还等不良行为给予扣分,甚至一票否决。有些村还制定对参与村集体义务劳动、热心社会公益捐资等项目给予加分,使农民自觉向信用户标准看齐,促进农村社会管理。通过推进信用村、信用企业建设、信用成长工程,使诚信文化落实到信用社会和信用经济建设。
四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推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常态化。《云浮市道德模范评选暂行办法》对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模范进行评选表彰奖励。一是表彰道德模范个人,二是表彰道德模范家庭,三是表彰道德模范基层组织。
第三篇:延伸服务渠道,促进社会管理
延伸服务渠道,促进社会管理
为推进“大调解”工作机制,丰富“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千警联万户”活动内涵,主动作为创一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我院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法官联系城市社区和加强基层人民调委会指导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为加强对法官联系城市社区和指导人民调委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了法官联系城市社区领导小组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是精心谋划部署。结合我院实际,分别制定了《法官联系城市社区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加强基层人民调委会工作指导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措施及要求,细化责任,规定完成动作,明确责任人。
二、细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一是派出20名法官联系20个城市社区。为进一步加强司法民主化建设,切实提供便民、利民、亲民、爱民的司法服务,全体法官联络员紧紧围绕审判工作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力为社区群众服务,切实化解矛盾纠纷,全面促进了社会和谐。在社区公开栏张贴照片和联系方式,深入社 区加强涉法和社会管理等工作的调查研究,积极回应群众期待的相关法律热点敏感问题;搞好法制宣传,提高群众知法、守法水平;做好相关法律政策解释,解答已决案件的咨询和投诉;加强社区管理人员的法律培训,协助对重点人员、涉法涉诉信访人员、涉刑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帮助转化。
二是选派26名精通民商事业务的法官担任全区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员。与所在调委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当地调委会公示栏张贴公开栏;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如何提高人民调解能力和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负责解答、处理调委会或纠纷当事人就人民调解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咨询和投诉;深入调委会进行业务指导,组织人民调解员进行法律业务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技能;组织人民调解员开展对疑难案件、敏感性案件和本辖区存在的法律热点问题的座谈和研讨;对已审结的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商事案件实行质量评查分析,通过评查分析,向调委会提出建议,帮助提高调委会工作水平和社会公信力。开展此项工作以来,为基层培训人民调解员186人次,解答涉法问题325个,指导调解矛盾纠纷168件。
三、强力推进,取得初步实效
一是推行审务进社区、乡镇,提升了法院裁判的公信力。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法官担任社区联络员和乡镇人民调委会指导员。法官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充分利用休息时间进社区、下乡镇处理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有效地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强化了法院的司法权威,提升了法院裁判的公信力。4月中旬,我院XX法庭对所辖五个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疑难复杂案件进行了交流和指导。对XX乡周庙村村民委员会与周某某签订了果园承包合同书纠纷进行分析研究,出主意、想办法,指导调解,使这起因当地村民反对低价承包,极易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二是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有效预防矛盾纠纷。结合多发易发的家庭邻里纠纷、债务纠纷、劳资纠纷、物业管理纠纷等案件,为群众宣讲法律知识,集中组织法律咨询、座谈等活动,接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开展法制宣传10余次,讲授法制课12余课时,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效预防了矛盾纠纷。为深入开展工作,各法官利用自身审判工作优势积极向社区、乡镇居民介绍各类案件相关法律法规,解答与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法规100余起。
三是建立联合调解网络,形成了互动诉调对接机制。不断拓展联合调解的平台,实现诉讼调解与社会调解的紧密衔接。在分别与派出所、交警大队、工会等建立联合调解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与社区、乡镇诉讼调解与社会调解的对接。加强对社区、乡镇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和培训力度,制定调解员培训计划,培训近200人次,提高了人民调解员的调解水平。主动邀请调解员参加庭审旁听和诉讼调解12场次,提高调解员依法调解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专门聘请街道妇联干部和村组干部作为特邀调解员,建立委托调解、协助调解等机制,让矛盾纠纷不出社区、村组就能得到解决,收到良好成效。4月23日,我院邀请全区司法所长、基层调委会部分调解员举行座谈,深入交流指导调解工作,为更好地推进指导调解工作献言献策。
四是积极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犯罪。将审判工作融入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通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参与社区矫正、选派法制副校长、普法宣传进社区等活动,延伸审判职能,扩大各项审判工作的规范引导功能,缓和钝化社会矛盾。大力推进了“平安社区”的创建活动,配合对社区“五种人”的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中青少年安置帮教工作,积极关爱弱势群体中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劳改劳教人员困难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刑事犯罪。法官与判处缓刑的少年犯签订了帮教协议,开展“一帮一”活动,通过定期回访、交流,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取得很好的挽救效果。5月4日,我院刑事审判庭前往XX社区,公开审理XX伪造事业单位印章一案,社区干部、群众代表参与旁听,通过案件审理为社区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 课。宣判后,旁听群众纷纷表示:以前以为私刻印章才是犯罪,没想到卖假文凭也要被判刑。法院积极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来到社区开庭,对群众的行为进行了警示,有效预防了犯罪。
五是建立了定期联络制度,及时掌握社会需求。法官加强与社区、乡镇的联络和指导,组织社区、乡镇书记、主任与法官进行座谈,及时掌握了社会需求。在法官联系社区、指导人民调委会工作中,法官充分利用社区、乡镇的基础管理资源,探索审判执行协作网的构建工作,发挥社区资源在案件送达、查找被执行人等方面的作用。深入扎实推进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始终把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帮扶困难群众,妥善解决困难问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4月25日,我院法官前往XX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联络,正遇该镇王某和刘某系因修房占地问题起了矛盾从口角发展到动手的一起民事纠纷,遂进行了现场指导调解,以案讲法,最终化干戈为玉帛,既化解了矛盾,也给双方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第四篇:社会管理网格化 服务群众心连心
打造“心连心”服务品牌 构建温馨和谐家园
街道社区
社区成立于去年11月,现辖区住宅面积5.2万平方米,居民
楼53幢,平房14幢,居民总户数1197户,居民总数3741人。今年以来,社区以提升社区服务为目标,以解决居民群众多年的实际困难为切入口,在社区党组织带领下,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形成合力,为社区管理和服务献策出力,携手打造“心连心”社区党建品牌,全力推进特色社区建设。
一、实施网格化管理、目前辖区内共有企业16家,正常生产有12家,其中11家为改制企业,分别是,是国有企业。除此之外,4家企业关停破产,分别是。这部分企业虽然已经不生产,但遗留下不少职工楼及居民。
4月份,我们结合社区实际,以企业为单位,以相邻结合、属地管理为原则,社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管理区域,划分了10个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机制。并从这些企业原先的工会主席、老厂长中聘任了10名有热心社区事业,有责任心的网格长,专人包片包干,网格内事务全纳入,实现了社区日常服务管理的全覆盖。(附表格)。我们还制定了网格化管理职责、制度、社区网格划分图、社区网格化管理平面图等。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定流程”的固定模式开展服务工作,着力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目标,要通过推进网格化管理,促进社会管理和服务重心下移,畅通民意诉求的渠道,做到情况掌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推进在一线,感情融洽在一线。
二、社区党总支概况
在辖区正常运转的10家企业内,党组织情况分三种。一是有党组织的企业有5家。如丹徒化肥厂离、退休党员有120人,因体制仍属国有,这部分退休党员的关系目前还保留在厂。而
现已改制,虽有党支部,但已名存实亡,这部分党员经统计共有81人。二是企业因改制未成立党支部的有2家,但企业内有党员的。如,有20名离、退休党员,但这20名党员也无人问津。三是企业无党组织,但企业内有党员外挂其它单位的有1家。如,它的11名离、退休党员现挂在管理。四是企业既无党组织也无党员的也有1家。
三、打造“心连心”服务品牌
社区是改制破产企业集中地,社区居民存在“离退休人员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贫困人口多、残疾人多、达到低保标准但还未能享受的人员多”的“五多”的问题。我们提出“用心服务、细微服务、上门服务、随时服务、全面服务”的理念,从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开展“五服务”活动,打造“心连心”服务品牌。通过服务来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服务在政府与弱势群体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一是开展了“心连心•大走访”活动。社区对辖区内符合低保户标准但因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未能办理的家庭进行了走访,建立基础资料,汇总建档。与辖区内企业加强沟通联系,并积极与上级民政部门汇报沟通,为弱势群众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援,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目前有一名符合低保标准的家庭正在办理之中。2名重度残疾者家庭生活困难的正在帮助申请生活救助。
二是采取“三个主动”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一是主动深入下岗失业人员家中,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想法,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做到“六送”,即送政策、送观念、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送爱心。二是主动帮助有自谋职业愿望的人在社区创办各类便民服务网点,实现灵活就业,帮助他们协调办理有关事项,提供服务。三是主动深入辖区单位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宣传,使他们积极配合社区搞好再就业工作。到目前为止,共为辖区28人办理了就业证。
三是倡导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心连心”志愿团队和艺术团队建设。目前已有14名居民报名加入“•心连心”团队建设。下一步,我们还将以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广泛吸收社会优秀骨干分子、专业人才和志愿者,充实和完善“•心连心”团队,充分发挥他们在社情民意调查、矛盾纠纷化解、政策法规宣传、民主制度监督、惠民便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四是积极借势发展,拓展居民文体活动空间。下一步,我们将利用社区办公场所与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在一起的独特地位优势,以文化活动中心的乒乓球室、大楼前的广场和辖区内厂的宿舍区篮球厂作为社区文化平台,组织社区居民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同时,我们还将组织辖区内有意向的骨干居民成立秧歌队、健身舞队、太极拳队等文体队伍,利用这些文化活动载体,让老百姓晚晚有活动,社区月月有活动。
社区成立至今还未满一岁,我们将围绕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立足长远,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注重规范,完善机制,让社区成为居民工作的助手、生活的帮手、服务的巧手,让社区成为百姓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
第五篇:邮政系统以服务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经验总结
邮政系统以服务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经验总结
邮政系统以服务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经验总结
邮政是一个古老的行业,“鸿雁传书”就是人们对邮政通信的形象比喻。自大清邮政开办至今,现代邮政也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但邮政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产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石家庄邮政局立足于为全社会提供优质信息服务,通过不断采用高新
技术和设备,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服务手段日益先进。而加强服务管理,对于促进企业增强内部控制,推进企业科学管理,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透过管理、组织和经营三个层次,尝试从人类活动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作为出发点,剖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一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性解释,探讨一条完整理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基本思路。管理的作用在于追求效果,正是因为对效果有所要求,才产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必要。企业经营管理者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管理行为、手段、方式和要求,无不围绕着追求经营效果这个核心,并且总是从企业经营的效能和效率两个方面来实施管理,以最终效果作为管理的目标——所以,企业的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目标是相一致的。效果以及效能和效率,成为分析、理解企业管理行为及其作用的切入点。
为了解释管理的这种作用,我们把企业活动分解为操作和管理两种基本行为。操作是指运用技术制造出实际结果的行为;管理则是指对操作提供引导作用的行为,管理在于令操作结果符合经营目标需要,又按照经营条件和环境要求而有效进行,最终产生预期结果。管理和操作,是任何一种有目的活动都包含的两种基本行为,它们之间存在对应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管理,就导致与之相对应的操作发生;对操作及其结果有所要求,就必须提供相应的管理加引导。缺乏管理的操作是下意识或者盲目的行为;没有操作,则结果也不会产生。管理和操作,反映了人在活动过程中的主观意识与肢体行动之间的联系。
人们曾经预想,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大量应用,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可能下降。但竞争的现实使人逐渐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以及使用产品和享用服务的人。恰恰相反,在新的阶段,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管理思想发展的第四阶段,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在这一阶段,提出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提出了更多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新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服务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视角服务管理视角的产生表明,服务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gronroos(1990)曾提出过一个相对全面的定义:所谓服务管理是指:(1)认识在消费或使用组织提供物时顾客得到的效用以及服务单独地或与实体产品(或其他有形物)一起如何对该效用产生贡献,也就是说,认识全面质量在顾客关系中是如何被感知的,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2)认识组织(人员、技术和物质资源、系统和顾客)怎样生产和传递该效用和质量;(3)认识如何开发和管理组织以便实现希望的效用或质量;(4)组织以何种方式运作能够实现效用、质量以及各方(组织、顾客、其他各方和社会)的目标。albrecht(1988)提出了一个简短的定义,“服务管理是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经营第一驱动力的一种总体的组织方法”。尽管在该定义中没有包括很多具体的详细的信息,但是它也清楚表明了服务管理的关键层面。
管理透过以下三个职能来发挥对操作的引导作用:(1)计划:计划包含目标和规划两个基本元素。目标是指根据现实条件,按照行动的目的要求,预先设想、可行的、代表未来结果的预期构想;规划则是对实现目标的操作行动过程的事前构思和安排,包括操作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为进行操作提供依据。因此,计划具有前瞻性的引导作用。(2)领导:领导包含决定和促动两个基本元素。决定是对如何进行操作作出指示;推动则是促使操作按照决定发生——在对他人活动的管理中,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这种促动的作用是明显和必要的;对自我从事的操作,也存在促动作用。例如,对努力完成工作的自我要求和督促。如何作出正确的决定,以及促使操作按照决定进行,成为领导的核心。领导总是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实施。从而,领导具有当前性的实施作用。(3)控制:控制包含反馈和调整两个基本元素。控制在于对操作结果状态与环境条件的变化作出反应。首先透过反馈掌握操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出现的变化,一旦发现或者预测当前的操作所造成的结果不符合目标要求,通过对操作内容、方式或者操作环境、条件进行调整,保证操作所产生的结果符合目标要求。控制总是在变化出现之后才发挥实际的作用,所以,控制
具有后援性的保证作用。
二、服务管理的特征1.一般管理视角服务管理对于如何看待和建立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基本假定。团队工作、跨职能合作和跨组织的伙伴关系以及长期观念等,对于服务管理来说属于内在的要求,受到高度重视。起初,学者们的研究对象局限于服务企业,随着服务在制造企业中越来越重要,因此,关于管理陷阱和恶性
循环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生产企业。服务管理和服务竞争对于所有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般管理视角,服务管理将企业的外部效率置于重要地位,强调的是顾客如何看待核心产品和企业总的表现,而不是企业的内部效率、规模经济和成本降低。这体现了顾客驱动、质量导向、长期导向、员工导向等的结合。2.顾客导向顾客忠诚是成功的服务管理的里程碑。服务管理的研究表明,留住顾客对获利性有正面的影响。顾客保留率取决于企业向顾客提供的服务如何。3.顾客感知质量导向质量对服务管理的许多方面有决定性的影响。
顺应人性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更人性化的过程,是人的本性不断升华的过程。人有光辉的一面,也有懒散、消极、阴暗的一面,问题在于如何管理。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正是为亿万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组织成功的基础。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现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员工,更要尊重每一位消费者、尊重每一个用户。因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它们被消费者所接受、所承认,所以应当尽一切努力,使消费者满意并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上帝。
石家庄邮政局以“人民邮政为人民”为根本服务宗旨,牢固树立“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认真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服务管理不是一种独立的管理理论,而是一种适应目前竞争形势的管理视角或观念。成本下降和核心产品质量对成功仍然是重要的。但是,要实现顾客满意化和获得差别化竞争优势,就需要在核心产品之外提供更多的价值,不断开发新型信息业务和其他业务。除传统的信函、包裹、邮政储蓄、汇兑、特快专递、报刊发行、集邮等业务外,石家庄邮政部门还开发了商业信函、鲜花礼仪、帐单寄递、胶卷冲扩、电子商务等业务。随着服务种类的多样化,邮政早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在服务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