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年上海新增6个艾滋病确证实验室
本报讯(首席记者施捷特约通讯员宋国梵)今天上午在市召开2012年度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会议透露,今年以来,本市扩大了检测监测覆盖面,全面落实对高危人群干预措施,严防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同时分析依然严峻的防艾、控艾形势,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目标。■以包括暗娼、吸毒者、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男男性行为者、孕产妇等9类艾滋病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为监测对象,本市38个国家级、3个全球基金和7个市级艾滋病监测点已完成检测21986人,其中HIV抗体筛查阳性41人。
■在艾滋病检测网络体系建设方面,今年全市新增6个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截至10月底,全市共完成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检测3715人份,确证阳性1459人份;在综合性医疗机构新增12个检测点,全市76家艾滋病检测点完成人数25718人,对24687人次进行了HIV抗体筛查,筛查阳性567人。
■今年还继续在重点人群中推动、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已完成300多台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安装,客房摆放安全套的宾馆已达40余家。同时,进一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干预主体的干预模式,截至10月底,已对超过13万的“三小”场所从业人员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共发放宣传资料18万多份,发放安全套135万多只,动员检测1.2万多人。在针对吸毒人员的干预工作方面,至10月底,今年全市14个社区药物维持门诊累计6298人,保持率约82.2%。
■进一步扩大了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截至10月底,本市累计筛查223960例孕产妇,较2011年同期增加37.5%,有18例阳性孕产妇接受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干预措施实施率100%,无新生儿感染者。
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原标题:今年上海新增6个艾滋病确证实验室)
gja0jbk5m 实验室规划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艾滋病实验室工作制度
艾滋病实验室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经省级以上职能部门培训,取得合格资格后方能从事本工作,并定期接受复训;进入实验室必须着装,做好个人防护;遵守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要求。
2、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树立严肃科学态度,严格遵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操作正规,结果准确。
3、实验室内一切物品要妥善保管,整齐、清洁。不可将私人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严禁吸烟、进食、会客、洗晾衣物。
4、进入实验时必须穿戴手套、工作衣和隔离服,加强自我防护。
5、实验过程中严禁用戴着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6、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消毒,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实验过程中的污物、垃圾必须经有效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出实验室弃去。
7、遇有意外事故,应立即处理并分别以口头和书面报告上级部门。
8、发生高危意外事故时,除进行局部处理外,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立即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9、离开实验室时,要细心检查水、电及门窗,防止事故。
10、筛查阴性结果要及时出具报告,筛查阳性结果要及时送上级实验室确认,在报告发出前后要做好保密和咨询工作。
11、实验记录要完整、真实,不得任意修改,并保存15年以上。对外发出的报告要履行严格的审核、签发手续。
艾滋病实验室保密制度
1、HIV抗体检测实验室要妥善保存各种实验记录、感染者档案,不得擅自修改和销毁。
2、全科室工作人员均有保守国家机密的职责,必须遵守保密制度,未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向无关人员或单位提供任何情况,做到不该说的机密接不说,不该知道的机密接不打听。
3、凡检验结果、科研资料等,未经签发,不得私自外传。仲裁样品、只写编号,对送检单位和样品来源必须保密,检验人员不的打听。
4、检验人员不得私自复制抄录检验报告。
5、在媒体、杂志、报刊上等外事活动过程中,不得泄露单位机密。初筛实验室检测的阳性结果不是最终结果,应及时作进一步确认,故本实验室不能出具HIV抗体阳性的结果报告,更不能告知受检者本人。
6、HIV抗体确认实验室确认的阳性结果,以机密级向送检单位出具阳性报告;送检单位接到阳性报告后,应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在对阳性者告知检测结果前要先做好法律、医学、生活等方面的咨询。
7、所有经确认的阳性标本,包括实验室留存的标本,应送上级HIV抗体确认中心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保存,不得自行保存或擅自处理。
8、使用计算机保存各种文件和记录,并给文档加密,严防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致使文档泄密。
实验室工作制度
1、进入实验室必须着装,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将着装放在固 定位置,着装如有污染应及时按规定先消毒处理并保持清洁。
2、实验室内一切物品要妥善保管,整齐、清洁。试剂分类存放,标签明晰。请领有登记,消耗有记录,损坏有报告。标准试剂要定期标定。
3、树立严禁科学态度,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操作正规,结果 准确。
4、样品要及时登记、编号,明确检验目的,不合要求的样品必 要时重新采样。凡有时间性要求的检品随到随检,一般样品登记后妥善保存尽快检验。剩余样品保存一月,责任检品保存三月以上。不得擅自处理。
5、各实验室,应有设计方案和完整的实验记录,检验士以下人 员的实验记录要有上级医师(检验师)复核。实验报告书写必须工整。对外发出的报告要有主管检验师以上人员签名,科长或主任检验师核发。
6实验室内不得会客、吸烟、进食、洗晾衣物。
7、离开实验室时,要细心检查水、电及门窗,防止事故。
8、本制度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
实验室样品接收、登记、送检保存制度
1、送检样品、凭介绍信由主办科室登记,与有关科室或送检人 员联系同意后,对样品进行编号,确定检验项目,开列送检单,将样品送交各有关实验室具体承办人员。
2、送检样品由科室监督人登记、编号、确定检验项目,开列送 检单,并将样品交各有关实验室。
3、科室样品的编号,要有统一的格式,并由中心办公室登记备案。
4、办妥手续的样品,由具体承办人员及时交给检验人员,需其它科室配合协同样品、项目,由科室负责人负责与有关科室协商解决。
5、接收协同检验的科室,检验完毕,应按规定将检验结果交回主管科室汇总。
6、样品的保管应在检验前留取样品的1/3作为保留样品,保留样品须包装完整,密封并贴上标签,以备复查。保留样品根据样品的性质分别存放于室温或冰箱保存。保存时间从发出报告之日起计算。
7、定期检查保管样品的保存质量,核对存放数量。废弃样品按不同样品的规定保存期限,需报请主管领导批准后再进行处理。
8、本职责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
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病毒学实验室标本含有强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工作中经常使用电源和易燃物品,为防止发生实验室内传染与火灾、烧伤、触电等意外事故,特制订《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1、严格按操作规范操作,对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实验要在特定区域及工作台面操作,以防交叉感染。标本及毒株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妥善保藏。
2、如有传染性物品污染桌面或地面,应立即选用敏感消毒液倾覆其上半小时后方可抹去。
3、如有传染物污染工作服,应立即将工作服脱去,进行消毒处理。如传染物污染手臂,应立即将手臂侵入敏感消毒液浸泡5----10分钟,再以肥皂及流水刷洗干净。
4、如有酸或碱溅在皮肤上或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水反复彻底冲洗,再进行医护治疗。
5、易燃物品如酒精、氯仿、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应远离火源保管及操作,烤箱、电炉、等电器用后立即切断电源。如遇有着火情形,应立即进行扑灭或报告,必要时按规定使用消防栓及报警装置。
6、工作结束后,要注意检查电器工作状态是否良好,电器是否关闭,以确保水、电及仪器的安全。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肥皂与水刷洗干净,如有特别注意事宜应先细告知同室人员,确保安全。
病原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
1、实验室内保持整洁、干燥,在进行病毒接种无菌操作前后,均应用紫外线照射灭菌,必要时用消毒液擦拭或用甲醛、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
2、进入操作室,须先洗净双手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更换拖鞋、戴口罩和帽子,穿洁净隔离服,戴手套操作。
3、实验操作中,如果有液体溅出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实验完毕后,所穿拖鞋、口罩、帽子,实验服不得穿出室外,须经消毒清洗两手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4、一个接种操作室,严禁同时进行两株病毒株的传种,吸取病毒材料时,勿于悬空吹出或打出,以防止局部形成气溶胶。
5、凡粘病毒材料的吸管、试管等器具,须用适合的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消毒后方能进行洗涤。
6、凡带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或动物尸体,须盛入容器内高压消毒后,方能携出室外进行深埋处理或丢弃。
7、实验室人员在收到送检样品时,应立即进行登记并妥为保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实验记录。根据送检要求尽快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单。
8、实验人员要注意个人安全防护和操作,建立医学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医学健康体检和从事的相关疾病的抗体水平检测,上岗前作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患有相关疾病是应暂时离开实验工作。
第三篇: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保密制度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保密制度
1、需要保密的文件,要标明保密字样。
2、HIV抗体检测实验室检测资料要有专人负责,妥善保
存各种实验记录、感染者档案、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
监护档案、HIV职业暴露医学随访结果及结论等资料
3、原始记录、结果报告等资料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和时限
妥善保管,不得遗失。不得擅自修改和销毁;严格遵
守保密制度,未经所属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向无
关人员或单位提供任何情况。
4、艾滋病检测项目结果与个人信息关联资料的传递必
须确保安全,如果使用网络传送,文件必须加密。
5、各类保密资料必须经有关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一
般不得借阅。
违反保密制度造成后果的,承担相关责任。织金县中医院检验科
第四篇: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
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概述
艾滋病一词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英文名词缩写的音译,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该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TH或T4),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失去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容易发生各种顽固感染和恶性肿瘤,艾滋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死亡率高,预后很差。艾滋病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烈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生殖器皮肤粘膜有破损的受染机会大大增加;其次通过血液、血液制品、组织器官的移植而传播,输入含艾滋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吸毒者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上带有的微量血液足以使人染上艾滋病毒;再次为母婴传播,受艾滋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的脐带血将病毒传染至胎儿,也可在分娩时及产后传染给婴儿。国外研究报道,大约1/4的HIV感染儿童在生后一年发展为艾滋病,HIV感染儿童5年存活率为70%。
二、实验室检查
1. HIV病原学检查 从患者体液或组织中分离HIV是确定HIV感染最可靠的证据,分离HIV的技术要求高,仅在少数有特殊装备的实验中才能作。常用的有抗体检测法,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蛋白印迹法等。也可作抗原检测,如检测HIV P24抗原等。
2.免疫学检查 做末梢淋巴细胞计数显示淋巴细胞数量呈进行性下降,做亚形计数主要是CD4细胞(辅助性T细胞,TH)及CD8细胞(抑制性T细胞,Ts)。在急性期TH计数是正常的,早期TH计数在400/mm3以上,中期降至200~400/mm3以下,晚期降至200/mm3以下,且TH/Ts比值小于1。
3. 机会性感染的病原学检查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原虫等的检测。
早期HIV感染的诊断主要靠检出HIV抗体。对一些高危人群如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表现应常规作HIV抗体检测。
(三)诊断标准 我国于1990年8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艾滋病属乙类传染病,并提出试验诊断标准。1996年又组织专家作了修订,其主要内容如下: 1. HIV感染 受检血清经初筛试验,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标法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检查阳性,再经确证试验如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复核HIV抗体阳性可确诊为HIV感染。
2. 确诊病例
(1)HIV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①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度℃一个月以上;②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一个月以上;③卡氏肺囊虫肺炎。④卡波西(Kaposi)肉瘤,⑤明显的霉菌或其它条件致病菌感染。
(2)若HIV抗体阳性,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第一项标准且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①CD4/CD8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细胞计数<200/mm3。②全身淋巴结肿大。③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三、预防
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缺乏确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因此切断其传播途径,即切断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三条途径的传播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播散。要遵守传统的道德标准,保持性生活的纯洁性及忠诚性。取缔贩黄制黄、卖淫嫖娼等社会不良现象。要保证血液供应的安全,避免有高危险行为的人供血;所有医疗用血,在使用前必须经过HIV抗体检查。杜绝吸毒,尤其是静脉吸毒者,对静脉吸毒者除强制性戒毒外,还应常规做HIV抗体检测。注射器、针头应严格消毒,对高危人群应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具。在医疗中对提供组织、器官及精液者应做HIV抗体检测。对于HIV感染的妇女,应避免怀孕,怀孕后以做人流为宜。
HIV对环境中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如50%~70%酒精、5%石炭酸、0.1%家用漂白粉、2%福尔马林,2%次氯酸钠等皆可灭活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废弃物可采用焚烧的方法,需重复使用的衣物可用煮沸及高压蒸气消毒,不宜煮沸的物品可用2%戊二醛、70%酒精等浸泡10分钟后再洗净。家用漂白粉、次氯酸钠以及酒精等常用于污染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
要加强宣传教育,进行多种形式的预防HIV传播及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尤其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
第五篇:公安部新增1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公安部新增1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日前,公安部正式公布了新增的1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名单,至此,公安部共建立了27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为完善布局、健全体系,进一步发挥重点实验室在科技强警中的重要作用,从2月开始,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经过推荐申报、专家评审、综合评议等程序,对全国各单位推荐申报的50个实验室进行了层层筛选。在痕迹检验鉴定、证件防伪、痕迹科学与技术、警犬技术、建筑消防工程技术、消防应急救援装备、道路交通安全、警用装备技术、警务物联网应用技术、警用无线数字通信、警用地理信息技术、基于大数据的公安信息化应用、城市交通管理集成与优化技术、电子信息现场勘验应用技术等业务急需的技术方向,确定新增1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据悉,2008年8月以来,公安部先后确定了1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来,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项目、人才、基地有机结合的优势,在研究成果、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步。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将按照《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坚持以公安业务的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以体制与机制创新为抓手,以提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为重点,加强管理,加大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和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大力推进新增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不断提高重点实验室的专业能力,努力为公安业务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