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着力产业支撑 打造美丽石练
着力产业支撑 打造美丽石练
石练,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小镇。
季节上“春有班春劝农,夏有农耕体验、秋有七月秋赛、冬有农村婚嫁”的节庆旅游文化品牌,民间节庆活动常态化。
人文上。石练建镇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文化积淀深厚,有“班春劝农”和“昆曲十番”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农民狂欢节”之称的七月秋赛会;还有六项市、省级非遗。有建于唐乾宁二年(895)的太虚观;有建于南宋端平二年(1234)的古刹观音岩;有承载着400年历史的“石练台阁”;有众多明清古宗祠、古民居和古牌坊等;有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佛的天然山体弥勒佛,素有“江南小九寨”之称的国家4A级景区干佛山。
荣誉上,有全国环境优美镇、省旅游强镇、省体育强镇、省教育强镇、省级生态镇、省级卫生乡镇、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先进镇、丽水市十大魅力乡镇、全国重点镇等荣誉。
沿线上,不仅有茶叶、菊米、水稻、油菜等传统种植,还散落着猕猴桃、红提、日本甜柿、柑宿、石榴等果树,形成了四时有花、四季有果的宣人景观带。
产业上、有石练菊米、纳福尔山茶油、好川牌蕃薯干、竹木制品等特色农产品。近年来,石练镇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中心镇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及建设“美丽城镇”的工作要求,以建设“美丽石练”为总目标,着力于产业发展,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创新举措,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坚持规划引领,构建城镇发展的美丽蓝图 规划是建设的灵魂。建立布局合理、具有特色、适应市场经济的城镇体系,高标准、高起点编制规划是关键。一是注重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统领作用。近年来,编制完成了《石练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遂昌县石练镇总体规划》、《石练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沿溪沿路、一带三区”的发展架构:并对镇12个村依据各自的区位、资源和特色,做出了合理定位。二是注重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和指导作用。2013年,编制完成了《石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镇域人口近期2.1万人、远期2.5万人,规划建成区面积3.07平方公里,比现有的建成区面积增长61.6%;完成了《石练镇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评审,规划近期面积1.1平方公里、远期面积9.0平方公里。三是注重中心村规划的编制和示范作用。淤溪村是石练镇唯一的省级中心村,为促使中心村的科学发展,编制了《淤溪村村庄建设与文化旅游详细规划》。规划引领发展的效益已初步显现。四是注重特色产业规划的编制和推动作用。2013年着手编制了《石练镇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规划打造全县功能最齐全的旅游综合体。
二、坚持项目发展,构筑美丽城镇的坚实基础 一是大力实施产业项目。在农业方面,重点实施生态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增猕猴桃基地150亩、蓝莓基地100亩,引进和发展红提、食用枸杞叶、铁皮石斛等基地建设;在工业方面,重点推进了宏岗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在镇主要领导领办下,在纳入镇重点项目计划后,解决了项目多个历史遗留和政策处理问题,使得该项目在2010年开始征地以来,终于在今年1月份完成场地清表,用半年左右时间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编制审批,完成了规划、土地、环评、水保等所有支撑性文件的办理审批,目前园区完成三条主要路基,完成场平工程的90%,高盛木业已完成新厂区地质勘探,两家入园企业完成项目前期,进入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在旅游业方面,大茂坑茂源休闲山庄投入运营,竹隐养老院和农家乐精品一条街主体工程完工进入室内装修阶段。启动总投资10亿元的千佛山景区三期工程,总投资1亿元的菊米博物馆及总投资4000万元的精品农家乐一条街二期工程正在积极筹备。其中菊米博物馆项目主要建设中国石练菊米博物馆、石练菊米观光园、石练菊米休闲酒店(三星级)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成以石练菊米文化展示、石练菊米休闲度假为主题,集养生、休闲、度假、商务、石练菊米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除此之外,位于淤溪村的“非遗”接待中心项目,2层框架完工,形象进度达到40%,班春劝农场地项目完成设计,进入招投标阶段。
二是大力实施人口集聚项目。主要实施了农民异地转移和下山脱贫“三二”工程,即爱丰、石练、迎新三个小区建设和宏象、柳村二个旧村改造项目建设。爱丰、石练、迎新三个小区建设面积共7万平方米,共可安置1690人,其中爱丰安置小区解决历时十年的历史遗留问题,现已进入农民入驻建房阶段,已有23户农户开始建房;石练小区及迎新小区已有56户农民完成房屋建设并迁入新居;宏象、柳村旧村改造项目共占地近1万平方米,共可安置人口110人,已有40余人入住。通过上述项目建设,可吸纳本镇及中西部乡镇2000余人向石练镇建成区集聚。
三是大力实施基础建设项目。紧紧围绕中心镇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深入实施了“一水(石坑坪水库和自来水厂建设工程)两网(集镇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110千伏石练变扩建工程)三桥(园区桥、柳村桥、坪墟桥)三路(集镇道路改造、石坑坪水库改线公路、景新村区间道路)三中心(公共财政服务中心、老年体育休闲中心、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完善)”工程,其中石坑坪水库于十年前立项,政策处理难度大,施工进度缓慢,新一届党委政府将该项工作作为石练镇重点项目进行破冰清障全力推进,目前发电厂房土建工程已开工,原通景公路坝址段改道左岸通行以便右岸开挖,目前临时道路已经完成。进一步完善了集镇水网、路网、电网、污水管网建设,提升了中心镇文化、体育、商贸和公共服务功能,增强中心镇的辐射能力。
三、坚持产业融合,致力美丽城镇的协调发展 产业是镇域经济的支柱,没有产业的大发展,也就没有镇域经济的大发展。2013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113亿元,同比增长10.1%,工业总产值3.466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0.91%。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11057元,同比增长15.42%。
一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围绕茶叶、菊米、山茶油、高山蔬菜等优势产业,加大培育力度,2013年茶产值达6200万元,菊米产值达800万元,山茶油产值达2000万元。发展推广红提、猕猴桃、蓝莓、枸杞叶、铁皮石斛等高效农业共600亩,菊米种植面积达2000亩。
二是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实施选商引资工作。以宏岗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依托,以打造绿色农产品产业基地为目标,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的选商引资工作,有选择性地与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工企业洽谈合作,目前浙商回归企业浙江纳福尔茶油有限公司和战略伙伴中农集团年产3500吨精致茶油项目已拍得园区25亩土地,正紧锣密鼓的准备开工建设;高盛木业年产600吨精品红茶项目也即将启动建设,另外浙江剑光酒业、三鸿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也正在积极商讨入园建厂,石练镇的绿色生态产业正在集聚。精心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在本届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为高盛木业、家家木业、金色食品、鑫星活性炭、开达工艺品厂等五家企业办理两证,解决了困扰企业十年的历史问题。
三是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石练镇与大多数山区乡镇一样,最具产业优势的是旅游业,但不能单纯发展山水游,而是要走文化特色旅游的路子。一是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打造旅游综合体。一方面规划好全镇的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路径、举措,另一方面重中之重突出把紧邻4A级景区千佛山的4个生态旅游片区村,谋划打造成农家乐综合体;二是加快产业融合互促,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深化“产业围着旅游转”的理念,加快产业发展。一方面将农产品与采摘、观光等农事体验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以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依托,积极向游客宣传、展示园区企业及产品,引导游客入园观光、购物。实现三产融和,推动旅游业发展。三是促进文化旅游结合,不断提升旅游品味。拓展了两个非遗项目的传承,开展文化进景区活动,定期在周末及重大节日开展“昆曲十番”表演;举办节庆文化活动,每二年春季举办班春劝农节,每年举办七月秋赛会、美食节;
四、坚持生态绿色,致力凝聚乡愁的美丽氛围 一是全力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后,我镇将这项工作作为优化中心镇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组织开展“万人清千河,河长晒垃圾”等活动,形成县镇村三级全员治水的良好态势。在项目治水方面,石练镇积极谋划石练片区山区小流域生态工程,启动练溪综合治理工程、白西畈山区农业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大力推进石坑坪水库建设、集中水厂改造工程。
二是大力推进“三改一拆”行动。把“三改一拆”行动作为优化中心镇发展环境的一个大项目、重要项目来抓,并将其与 “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沿整治”、“双清行动”、重点项目建设及中心镇建设紧密结合。2013年全年,全镇共拆除违法建筑214宗,拆除违法建筑面积32077.26平方米,完成三年任务的123.3%,2014年以来,重点拆除河道违章建筑25宗,建筑面积共计1813平方米。
三是强力推进“洁净乡村”建设。建立一支由全职保洁队伍,实行集镇全天候保洁,按时更新老旧环卫设施,努力提高保洁人员福利,积极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镇的建设提供了生态保障,在八月份的洁净乡村督查中我镇名列全县第五,较去年同期提高十四名。
五、坚持机制创新,展现制度优化的激励功能 一是创新项目化管理方式。未雨绸缪,统揽全年,年初就将今年要实施的项目、政府实事、年度重要工作进行统筹计划安排,并汇编成册,作为全年工作的引领。对重点项目,建立了领导领办责任制度,明确了各个项目建设的责任领导、目标任务及完成时限;建立了重点项目月施工进度倒排机制、月施工进度通报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对重点工作,建立了周工作计划汇报督查制,以表格的形式编制周重要工作计划安排表,逐项落实到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开展了项目推进月活动,带领全镇干部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去,以项目化的理念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内设机构调整为“四办”(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三中心”(公共财政服务中心、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农业推广服务中心)。
美丽城镇的建设是内在因素的激发,也需要外部环境的辅佐,目前,土地资源的紧缺、人口集聚速度滞后、职能部门单一,人才要素紧张、城镇居民的素质提升不快等还严重制约着发展进程。
美丽需要呵护,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抓好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切实提高中心镇人口集聚水平,积极推进辖区重点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中心镇向纵深发展,将美丽石练建设提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产业支撑 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新枣阳
产业支撑 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新枣阳
枣阳地处鄂西北部,版图面积3277平方公里,耕地166万亩,人口112万人,下辖12个镇、3个城区办事处、2个农场管理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长期以来,枣阳围绕“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的目标,按照“重返全省十强、冲刺全国百强”要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在应对挑战中抢占主动,在克服困难中增创优势,实现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稳中求进的发展势头,为逐步建成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新枣阳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17亿元,增长12.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77.02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工业增加值185.4亿元,同比增长22.7%;实现全地域财政总收入24.34亿元,同比增长35.1%;地方公共预算收入达21.02亿元,同比增长40.7%;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00.13亿元,同比增长3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3.96亿元,同比增长15.1%;招商引资总额490.9亿元,同比增长101.7%;实际利用外资3194万美元,同比增长20.6%。
一、搭建平台,筑好新巢引凤来
(一)搭建政务平台,提升服务保障力。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狠抓行政部门的作风建设,开展“帮你办”、治庸问责和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责任制,使工作考核具体化、科学化,把治庸问责覆盖到每一个层次、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推行新上工业项目零收费、在产项目收费零增长、服务环境零障碍,不断提高发展环境的综合竞争力。2013年,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服务方式和奖惩方式,精简、压缩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事项55项、审批环节380个,对公务人员实行即时记功、即时问责,有效提高了行政效能。
(二)搭建基础平台,提升环境承载力。2013年,枣阳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组织实施了建设东路、襄阳东路、东二环、复兴大道、民族西路、西三环北段等21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硬化、亮化20条背街小巷,文化新区“三纵七横”、产业新区“六纵三横”的循环路网基本形成。旧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有序进行,“绿满枣阳”、城市亮化行动初见成效。
坚持咬定“提升城市能级,建设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不动摇,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以规划建设、环境改善,引领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标准规划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特种车)、襄阳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食品饮料)、枣阳市新型建材产业园、枣阳市钒钛合金新材料产业园等五大特色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2013年,已初步建立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园区,其中汽车零部件(特种车)产业园已被襄阳市挂牌命名,园区已建设完成“六纵六横”路网结构,配套完成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做大总量,激活发展新引擎
(一)梯次推进企业成长工程。实施全民创业工程,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认真开展全民创业工作,全市新增微型企业906家;实施规模企业成长工程,筛选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支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达到256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76家,构造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实施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对立晋钢铁、福田公司、三杰集团、中兴集团等企业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壮大,向更高、更新、更精的层次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航母级”龙头骨干企业。
(二)培育壮大产业集聚工程。坚持把产业集群放在增强经济竞争力、行业话语权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来思考、来谋划,从发挥枣阳的自身优势出发,从适应市场竞争的实际出发,从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着力培育起支撑作用的产业集群。2013年,枣阳市认真落实襄阳市政府关于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个优势产业集群培育规划、一个专业化公司、一支专业管理团队、一支专业招商队伍、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的“五个一”推进机制,积极落实配套政策,已初步建立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纺织、钢铁、化工等特色产业园区,其中汽车零部件(特种车)产业园已被襄阳市挂牌命名。
三、加快速度,迈开转型新步伐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枣阳市传统产业占较大比重,增强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枣阳市帮助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生产设施和工艺条件进行改造,力促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重点扶持以农产品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植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湖北三杰集团谷壳发电项目、中兴绿色技术(湖北)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对稻米从育种、育秧、种植、加工,到开发米糠油、谷物素、谷物保健油、碳粉,全产业链“吃干榨尽”;中兴绿色技术(湖北)有限公司生物柴油项目,以生产米糠油的油渣、地沟油、油酸、油渣为原料真正将餐厨垃圾、生产废物变成了“黄金”。
瞄准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近年来,枣阳市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改造传统产业,帮助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生产设施和工艺条件进行改造,力促企业转型升级。一些领域的关键技术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形成较强核心竞争力,一些企业在食品精深加工、新能源利用方面取得成效显著。2013年,枣阳市先后与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文理学院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杰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研究所共建“襄阳生物质产业开发研究中心”。打造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湖北三杰集团谷壳发电项目、中兴绿色技术(湖北)有限公司生物柴油项目、湖北天双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沼气发项目,成为传统食品加工行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的佼佼者。
四、优化结构,重构产业新格局
枣阳市统筹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化农业和第三产业,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做强工业。枣阳市着力培育大产业,以产业升级带动发展转型。坚持把产业开发放在增强经济实力的高度来认识、来思考、来谋划,加快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振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产业”的目标,大力推动传统主导产业的提档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设效益枣阳。近几年来,作为农业大市,枣阳市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后发赶超的第一抓手,创新金融服务,拓宽工业融资渠道,深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空间,改善交通和提升承载能力,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工业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重点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坚持项目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约。瞄准国内一流,大力发展摩擦密封材料产业集群;立足全省最大,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着眼助农增收,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二)精细农业。十二五以来,枣阳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同时,发展生态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逐步提高农业资源总量中技术要素比重,采用高新技术改造农业生产,使其不断涌现出新的优质产品。2013年,枣阳市粮食生产克服严重旱灾总产稳中略增,特色种植业提质增效,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取得新进展,农业综合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被评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市)”、获得“创建湖北省畜牧强县(市)”第三名等。6个农产品品牌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19个粮油产品获得省级以上放心品牌,“三品一标”认证达65个。
(三)激活服务业。立足于 “产业兴市”的目标,枣阳市全面提升城市的现代服务及其带动能力,通过四位一体模式,打通各产业间隔阂,实现专业市场与工业园区有机整合。现代服务业,以建设百盟物流产业园为重点。百盟集团总投资约30亿元,建设集专业市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城市综合体四大规模产业板块于一体,囊括商贸、人居、商业、商务四大功能,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有机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以建设枣阳汉城为重点。武汉天行健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2.87亿元,建设集汉代建筑精华与古典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大型复古建筑群,具备影视拍摄、展示汉代文化、旅游观光、市民休闲娱乐、弘扬佛学文化、完善城市功能。
(四)实现产城融合。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城市,则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枣阳市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推动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促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互配合、协调同步、整体推进,构筑城市宜居宜业的发展格局。蓝贝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枣阳投资50亿元建立倪氏国际玫瑰产业有限公司。集玫瑰种植基地、玫瑰制品产业园、玫瑰文化园三产于一体,计划在6年内把枣阳打造成世界品牌的中国玫瑰之都;中兴绿色技术(湖北)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以及湖北三杰集团公司农产业综合利用项目,对稻米小麦、紫薯等农作物从育种、育秧、种植、加工,到开发食品加工,再到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全产业链“吃干榨尽”。
五、增强后劲,注入发展新能源
坚持“招大引强”战略,根据全市规划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的需要,提高项目落户门槛,加强对投资强度、产出率的考核,着力引进技术、品牌、资本、管理等优势突出的战略性项目,培育优势企业,形成优势产业,以此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枣阳市全面推进产业招商、驻点招商,共引进工业项目129个,其中5亿元以上12个。已开工项目68个,其中亿元以上39个。产业层次进一步提高,丹阳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美国查斯博装备制造、台湾卿鼎动力、江西林达汽车轮毂、苏州锐志视迅电子材料、荆楚星改装车等一批项目纷纷落户。同时,对重点招商项目,尤其是177个历史遗留招商项目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协调,成立了“帮你办”项目服务机构,项目建设得到较好落实。
六、突出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
进一步关注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从制度层面督促、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老百姓做更多实事,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教育、社保、就业等焦点问题,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013年,枣阳市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创业主体1.2万个,增加城镇就业1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农村五保供养、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提标政策得到落实;五项社会保险扩面2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9.7%,12.6万名60岁以上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改造、装备60所农村中小学,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公立医院改革按要求实施,一医院新院项目按计划推进,中医院扩建项目已经启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并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狠抓安全生产,深入开展“三查一促”活动,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万多处;麻纺厂、真龙水泥厂、自行车厂等一批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粮食企业改革进展顺利。
七、改革政务,激发社会创造力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利益格局调整的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引导资源要素市场化,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才能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难题,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抓住和用好改革发展新红利。枣阳市继续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来推动升级,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抓手,为发展“松绑解套”,激发社会、企业、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围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和行政管理方式创新。进一步优化工业项目审批流程,建立审批事项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实现行政审批再提速。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科室制,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推进经济发达镇试点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加强与群团组织的联系,政府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开展“帮你办,我来办,马上办”、“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治庸问责和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改进工作方式、服务方式和奖惩方式,精简、压缩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事项55项、审批环节380个,对公务人员实行即时记功、即时问责,提高了行政效能。
第三篇: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构筑战略支点的产业支撑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构筑战略支点的产业支撑
欧阳万坤
2012年第1期 ——支点建设
制造业是工业的脊梁,先进制造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筑战略支点的产业支撑。省九次党代会提出,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四基地一枢纽”。几年来,全省上下贯彻省委决策部署,抢抓国内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积极应对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湖北“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和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省九次党代会以来,在构建战略支点旗帜引领下,全省上下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做到“五个始终坚持”:始终坚持把壮规模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首要任务;始终坚持把技术改造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手段;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始终坚持把加快培植市场主体作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始终坚持把发展开发区、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湖北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迅速提升,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中部支点的产业内涵。
一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及制造业分别完成增加值6136.5亿元、5277.6亿元,分别是2007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2824亿元的2.17倍、制造业2316亿元的2.28倍,总量三年翻番;年递增20%以上,制造业占比86%,比2007年提高4个百分点。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湖北工业总量提升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加快建成中部崛起支点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是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三大汽车基地之
一、磷和盐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生产基地和“中国光谷”等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汽车、钢铁等七大千亿工程产业产值合计13409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74%。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10年实现增加值1702.4亿元,是2007年的1.98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27.7%;占GDP的比重达10.7%。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光电子等产业实现30%以上较快增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最强的光通信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最大的生物农药基地,逐步建成一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群。
三是一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支点支撑后劲增强。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2010年全省工业完成投资3917.5亿元,是2007年的2.30倍,年均增长32%;全省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652.6亿元,是2007年的2.09 倍,年均增长27.9%。中芯国际武汉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80万吨乙烯项目加快建设,增强了先进制造业发展后劲。一批骨干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近1.6万家,其中6800余家为省九次党代会后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企业20家(其中制造业企业18家,比2007年的11家增加7家),8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东风、武钢进入“世界500强”。
四是“制造”向“创造”加快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能力显著提升。研发投入加大,2007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109 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02%;2010年为260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1.64%。全省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1家、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3家。2010年全省共完成新产品开发1.56万个,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00余项,一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已拥有中国名牌51个,中国驰名商标21个,湖北名牌产品608个。
五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可持续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承载产业发展的能力增强,已建成武汉东湖、襄阳、宜昌等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吴家山、襄阳、黄石、荆州等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县域开发区和工业园区105家,成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2010年全省60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企业2844家,比上年净增552家,实现销售收入3853.5亿元,利润174.3亿元,分别增长39.1%和61%;其中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25个,过100亿元的9个。此外,先进制造业基地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制造业节能减排为全省工业节能减排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当前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面临的形势分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既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也面临一些新挑战。
重大机遇主要有:
——湖北处在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具有“快”的内在机遇。“五化”并举特别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并在同一层面展开,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并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中具有区位优势,同时湖北还有后发地区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现实优势,有利于形成要素聚集洼地和产业承接高地;
——国家加快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湖北打造重要战略支点,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系列战略、政策机遇叠加,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重大挑战主要是: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推动经济复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占据新一轮产业革命制高点,寻求继续掌控全球经济主导权的战略谋划,其核心主旨是重振制造业,发展新能源、环保、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新兴低碳产业,使之成为西方各国重整制造业、推进“再工业化”进程的战略突破口。同时,西方国家利用专利、技术标准、环保等为手段,加大技术控制和市场垄断,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贸易规则,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
——湖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自身存在不足。主要是:总量规模不够大,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层次偏低,结构偏重,产业产品主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产业链条不完善,配套能力和加工延伸不够,整机装备、最终产品等体现先进制造业特点的下游产品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市场主体总量偏少,平均规模水平低;研发投入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同时,国内创新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区域发展竞争日益突出,仅从中部看,有关省份突破性发展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依靠自主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打造万亿食品加工业等;
——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新变化。能源“紧平衡”成为常态。国家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劳动力、资源成本进入上升通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大多数工业产品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调整过度依赖出口的政策对国内市场形成挤压;节能减排硬约束,约束性指标增多,湖北工业结构偏重,能耗水平高,节能减排的压力更大。
三、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思路与举措
加快建设中部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轮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线出击”,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技术创新和开放引进“两措并举”,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两翼拓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发展”,努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进湖北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以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支撑中部支点建设。
(一)进一步提升规模总量,增强制造业总体实力和支点支撑力。把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把壮大规模作为基地建设的首要目标,在做大规模总量中提升实力,努力使“十二五”全省制造业增加值突破1.3万亿元。一是壮大主导优势产业。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认真规划和组织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元产业提升计划”,推动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十二五”期间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钢铁、纺织产业销售收入过3000亿元。二是做大制造业投资。加大先进制造业与中央投资项目对接的力度;积极放大湖北产业基础和军工企业多的优势,加快推进与央企的对接工作;大力服务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制造业,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开展制造业专业招商,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项目。
(二)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新型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调高、调轻、调优。一是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大技改投资力度,以改善装备、改进产品、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等为重点,突出抓好100个重大技术改造示范工程,着重抓好一批投资大、对提高品种、质量和工艺技术水平具有突破带动作用,对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产业发展具有突破带动作用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提升改造项目。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十五小”落后产能淘汰为重点,综合施力,为先进制造业发展腾出环境空间和市场空间,提高先进制造业比重。三是积极推进钢铁、汽车、水泥、化工等规模经济领域的兼并重组。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在资源整合和行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通过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四是狠抓工业节能减排。大力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以高耗能行业为重点,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五是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力争“十二五”新增5家以上过千亿元工业园区。突出抓好6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六是积极推进消费品工业加快发展。
(三)加快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中部崛起的产业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事关湖北后发优势的发挥和产业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事关湖北作为支点能否真正承担中部崛起引领功能。一是以市场重大需求为导向,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加快构建新的增长极。二是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物联网、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重点领域,做好与“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重大基础装备制造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的对接,抓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三是做好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培育、规模化发展、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投融资及项目配套中的问题,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
(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产业型支点提供动力与支撑。推动工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发挥支点建设的创新示范功能。一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作用,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金融机构形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多元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推动共性技术研究及成果应用。积极开展产学研对接,提升实效、打造品牌,办好“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
此外,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信息技术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两轮驱动”的新型发展格局。
(五)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夯实先进制造业作为产业支撑支点建设的基石。推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一是大力培育行业领军的龙头企业。力争“十二五”过百亿的大型制造业工业企业达到50户,其中过500亿的10户以上。二是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引导协调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协作,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整体竞争力。三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建设以政府服务为引导、公益性服务为基础、商业性服务为支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构建八大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银企合作,切实化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六)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打造载体和平台。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企业和各种创新要素向园区和基地聚集,建设一批创业环境友好,体制机制健全,市场主体活跃,产业链完善,幅射带动强,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一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抓好国家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省级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上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提高园区的产业发展承载能力。二是推进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依托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三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发展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着力夯实集群发展中产业链和服务链的薄弱环节,扶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百亿和千亿产业集群与产业基地。■
(作者系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第四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着力打造幸福美丽乡村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着力打造幸福美丽三溪
----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交流材料
缙云县三溪乡党委书记 朱 勇
三溪乡位于缙云县东部,是革命老区堡垒乡,全乡辖4个行政村,总人口8080人,共有党员378名。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上级的部署,立足实际,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
1、活动促学。一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各行政村全面开展革命老区堡垒乡“争创堡垒支部、争做堡垒党员”活动,对“堡垒支部”与“堡垒党员”分别制定详细的评判创建标准,实行“合格一个、申请一个、认定一个、宣传一个、学习一个”。同时拓宽党员学习方式方法,不仅局限于“三会一课”传统的学习教育培训方法,采取“四合一组织生活会”、“1+1支部互助学习会”、“现场观摩、现实说法”等形式来增强党内学习乐趣。二是结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大力开展革命老区堡垒乡红色革命教育。以“实施科学党建,构建革命老区堡垒”为主题,宣扬“红色文化”,弘扬三溪优良的革命传统;开通 “红色广播”,与县电视台合作启动红色广播全覆盖工程;开展“红旗飘扬、坚定信仰”活动,在每个行政村村口或中心处竖起标准红旗旗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展示 “红色标语”,在乡、村两级统一开展 “本土红色固定标语”的粉刷制作,目前已编制标语120余条;刻制红色摩崖石刻,在公路旁的石壁上摩刻的名人语录,现已刻制50多幅。三是结合“建设学习型政府”活动,推动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乡机关坚持每周一夜学、每月一总结,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汇报和探讨工作,互相促进提高;乡党委政府专门拿出经费,用于干部订阅报报刊杂志,如在去年春节,乡领导根据干部平时表现,有针对性地购买一批书籍为干部送去了节日的“精神食粮”;建立了信息调研奖励制度,对干部撰写的学习心得、调研报告、信息等进行集中评比,根据评比结果,给予物质奖励;创办党员干部学习QQ群,畅谈理论热点,交流学习心得,共享学习成果。
2、理念促学。用科学理念、先进文化来武装党员干部群众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目的和要求之一。乡党委政府根据三溪实际,提炼出了“六大理念”、“三种文化”、“一个精神”来建设美丽幸福乡村,来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六大理念”即树立“生态是第一生命”意识,弘扬“三溪原生态园”理念;树立“特色是第一经济”意识,弘扬“三溪美丽茶乡”理念;树立“民生是第一保障”意识,弘扬“三溪村三溪人”理念;树立“项目是第一政绩”意识,弘扬“三溪科学党建”理念;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弘扬“三溪老区堡垒”理念;树立“服务是第一宗旨”意识,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二是三种文化即红色、绿色、金色“三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三溪红色革命传统文化,是三溪的过去; “绿色”文化是生态文化,以打造成集产业、文化、山水、休闲、科普、养生于一体的“三溪山原生态园”为目标,准确定位,超前规划,走好山路、唱好山歌,大力发展茶+水+油的生态经济产业体系,是三溪的未来;“金色”文化是指在外闯世界的三溪人对家乡饱含深情,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是三溪的现在。三是一个精神即不畏艰辛敢闯敢冒团结互助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三溪精神”。乡党委政府将提炼出来的理念、文化、精神写入了乡党委政府工作报告,并利用会议、横幅、广播、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在乡党代会、人代会、三溪人联谊会上,在有500多人参加全乡党员干部行政村规模调整大会上,在各村规模调整动员会、村级换届动员等各种会议上都由乡班子成员进行宣讲和辅导;在今年年初,组织了乡村干部80多人赴安吉参观学习安吉建设美丽乡村先进经验和先进理念。据不完全统计,全乡共召开会议辅导宣讲50多次、人数达1800多人次,悬挂横幅80多条,制作室外广告100多块,进行美丽幸福乡村建设的理念、文化、精神宣传,通过宣传和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进一步凝聚了人心,进一步鼓舞了士气。
3、创建促学。在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中,我们以开展各项创建,加强阵地建设,促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创建市级先进基层党校。乡镇党校是农村党员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阵地。我们对照先进基层党校的具体要求,完善规章制度,安排专项资金配好硬件,力争达到市级先进基层党校标准,积极为创建省级先进基层党校创造条件。二是创建远程教育示范乡镇。远程教育就是信息化,是农村适应现代化重要手段和渠道,也是我们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阵地。创建远程教育创建中提出了“一站四中心”的总体思路,一站是乡远教服务站,建立远教+广播模式,把远教与广播有机结合,通过广播的渠道把远教的网络资源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传播;创建三溪人网站、三溪贴吧,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学习;成立由大学生村官为骨干的红色电影放映小分队,进行宣传学习。四中心是结合全乡各村自身特色成立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实践中心。通过四个中心的创建,进一步拓展远程教育功能、扩大远程教育覆盖面、促进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把枯燥简单“说教式”教育向丰富灵活“文化引导”拓展,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提升学习型党组织的向心力。三是创建省级体育乡镇。创建省级体育乡镇有明确的文化体育设施硬件要求,而文化体育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有效渠道,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益补充。通过创建,投资50余万元完成500多平方米的乡文化站的修缮改造和活动设施的配备,各村都配备了20件以上的健身路径,3个村建有篮球场,其中有一个标准的灯光球场,各村建有体育活动室,体育活动面积达到一万多平方米,有效推动了乡村文化健康发展,现在每到清晨和夜晚,广场舞的旋律唱响三溪的每个田间地头,每到空闲时节,体育活动室里人来人往,热闹至极。
二、几点启示
(一)把握主线有机结合是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要理清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各项工作与乡镇实际有机结合,把各项工作有效整合,融入中心工作。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样也要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来开展,为发展服务。通过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实情,更加坚定信心,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提出工作中心,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心协力,共谋发展。
(二)创新载体营造氛围是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创新载体营造氛围扩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晓率,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率;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媒体作用,深入宣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理念目标、内容要求,营造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浓厚氛围,形成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舆论强势,扩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社会影响。
(三)因地制宜富有特色是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保障。在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顺应发展,积极探索有效的办法途径,拓展创新学习的内容、方式、载体、渠道、平台、阵地;整合各种资源,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更加富有特点、更加生动活泼、更加易于接受、更加富有成效,满足党员多方面的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全员化、常态化、长远化。
第五篇:打造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打造生态文明美丽乡村 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几年来,泉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宜居环境建设决策部署,以抓好美丽 乡村建设为抓手,有力推动乡村旅游稳步发展,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村庄秀美、环境 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丰富内涵,打造幸福美丽乡村
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于 2012年 9月在全省率先启动,如今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近年 来,全市从建设“发展好、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出发,重点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村庄建设管理、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素质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社会和谐”等六大工程,连 续 2年评选 10个“美丽乡村”和 10个“美丽乡村入围村”,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全社会 共同认同和广泛参与。全市已建成 10个省级生态县, 132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1659个市 级以上生态村,南安、德化、永春 3个国家生态县(市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洛江、安溪 国家生态县(区通过环保部技术评估。
一是抓组织领导。成立泉州市、县(市、区、乡(镇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 面落实分级负责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 时把美丽乡村建设列为泉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纳入各级班子和单位绩效考评内容, 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抓规划设计。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按照“农村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农民向中 心村和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的指导思想,精心编制和执行村庄建设规划、整治 规划和近期集中建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三个梯次规划, 不断提高村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 时注重因地制宜, 突出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按照 “聚落保存、老屋再生、闲置空间再利用” 原则,做到“不劈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保护好乡村的碧水蓝天、蛙声鸟语,让人 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是抓典型示范。以入选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注重挖掘、总结、提炼美丽乡村建设 文化内涵,提升美丽乡村示范村品位。今年泉州市重点选择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基础较强、文化内涵丰富、民风民俗纯朴的村、镇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着力打造 5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和 5条美丽乡村示范线, 培育建设 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塑造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精品。
四是抓资金投入。泉州市、县两级财政均设置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 2013年、2014年市财政分别安排 5000万元、6200万元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等形式用于重点示范段建 设、农村卫生保洁奖补、建立涉农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扶持林下经济、成片花卉美化彩
化、造福工程建设等 “美丽乡村” 项目建设补助。据不完全统计, 全市 3563个 “六大工程” 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29.14亿元。
五抓环境整治。围绕“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要求,抓好县、乡、村、户四级联动,全力推动县城景区化、镇村景区化、农户庭院景观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今 年泉州市纳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任务有 132个村庄,其中 11个村 庄列为示范村, 项目总投资 14.31亿元, 计划投资 8.32亿元, 现已完成投资 1.76亿元。为保证农村公共卫生清洁保洁,泉州市要求各县(市、区必须按农村人口年人均 30元安 排财政预算,并按农村人口的 1— 2‰配备保洁员。2014年泉州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农村 环境卫生清洁保洁经费 2.53亿元以上。市 “美丽乡村” 环境卫生考评覆盖中心城区外的 152个乡镇(街道,每月抽评 310多个村和 60多段道路,引导和推行乡镇一级考评工作,建 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清洁保洁机制。
六是抓宣传发动。加大媒体宣传力量, 借助报刊、广电、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幅报道 “美 丽乡村”建设,激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先后举办首届“刺桐红”杯泉州美丽乡村摄影 大赛、“泉州 ? 美丽乡村”书画艺术节、“美丽乡村在泉州”等主题宣传活动,开辟走进美 丽乡村等电视专栏,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二、突出特色,培育品牌,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泉州依山面海、四季常春,山水滨海景观皆具,人文资源独具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已 迅速成为泉州市旅游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
(一抓住契机,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泉州市抓住“美丽乡村”建设为发展乡村 旅游的有利时机,把“宜游”融入“宜居”之中,引导乡村将旅游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 设,积极探索“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一是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 引导有条件的乡村从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建筑风格、农业生产、旅 游商品等方面, 挖掘资源个性和特色,凸显宜游功能。比如, 永春针对游客追求回归自然需 求和怀旧心态,以“拳、香、茶、食、画”为载体,在传统静态生态观光为主的基础上,将 白鹤拳文化、香文化、茶文化巧妙地融入乡村旅游产品策划。二是立足传统乡村岁月和地方 特色的人文元素,让 “美丽乡愁”成为乡村旅游独有的品牌印记, 将文化特色作为资源有序 整合的主线,抓好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的保护开发,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打造一 批乡村旅游精品。
(二分类指导,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泉州市乡村旅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民 为主体,按照发展、规范、提升的工作步骤,有序引导,形成乡村旅游点、线、面发展新格 局和多类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一是做好绿色生态文章。如安溪、德化立足优质生态环境和 山水景观,在生态优先基础上,增强亲和性、知识性、参与性等体验内容,结合茶文化、陶
瓷文化, 打造全省首家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安溪尤俊农耕文化园、以生态休闲为主的德化云 龙谷等绿色生态乡村旅游精品。二是把握蓝色滨海特点。如晋江、泉港利用滨海资源、渔村 风情, 把现代渔业和观光体验及海洋知识传授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海鲜美食, 培育晋江衙口旅游区和围头战地文化渔村、泉港惠屿岛等蓝色滨海乡村旅游精品。三是加强 标准化建设。以开展乡村旅游星级评定为抓手, 促进乡村旅游逐步向服务规范化、管理标准 化。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3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2家、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 单位 6家、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5家、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个、水乡渔村 9家。
(三找准定位,拓展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一是依托节庆平台展示乡村旅游。成功举 办德化陶瓷文化生态旅游节、茶文化旅游节、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永春北溪 桃花节、泉港涂岭猪脚美食节等,积极推介各地乡村旅游资源和精品线路。二是开展“泉州 人游泉州”活动。着眼于撬动本地客源市场,举办“泉州美丽乡村游”启动仪式,分批分期 组织全市 80家旅行社考察我市乡村旅游资源,推出山海互补“泉州人游泉州”的乡村游精 品线路和主题旅游专栏。三是加强美丽乡村旅游推介。组织旅游企业赴厦门举办 “泉州美丽 乡村游”大型广场推介会,制作《漫画泉州》、《海上丝路、古韵泉州》等宣传折页投放在 车站、机场、码头、酒店等游客集散中心,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牌效应。
(四培育品牌,增强乡村旅游竞争优势。一是统一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要求市、县 两级在对外宣传推介时,统一使用“泉州美丽乡村游” Logo ,提升美丽乡村整体形象。二是 开展泉州特色伴手礼暨特色小吃征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届,共有 70种旅游商品入选泉州 伴手礼正式名录, 扩大旅游特色商品和特色小吃知名度。三是利用网络技术助推乡村旅游发 展。着手建设全市统一的旅游资讯发布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 及时引入微博、微信等新的营 销手段,积极引导一些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引进二维码、wifi 等设备。泉州市“智慧旅游” 手机移动终端 App 即将上线。四是以台湾元素助力乡村休闲旅游。泉州市先后与台湾乡村旅 游协会和台南、澎湖旅游协会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学习借鉴台湾乡村旅游成功经验来推动泉 州乡村旅游发展。如去年南安香草世界度假村成功入选闽台乡村旅游 “ 1+1” 交流合作基地, 晋江围头村入选十大“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