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邢梦芸
新疆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摘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新疆贯彻实施党的民族政策的关键,也是新疆长治久安、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少数民族干部成为新疆发展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活跃在新疆的经济、金融、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新疆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少数民族干部培养 新疆 重要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在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3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现在还有其余东乡、壮、撒拉、藏、彝、布、依、朝鲜等32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新疆地区的发展,十分关心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截至2008年,新疆少数民族干部总数已达到36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1%,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110倍。全区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3个民族乡的州长、县长、乡长全部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干部担任;除克拉玛依市外,9个地(市)的行署(政府)专员(市长),均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98个县(市、区)长中,有81个是少数民族干部。” 1 少数民族干部土生土长,长期生活在本民族群众之中,熟悉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历史、现状和特点,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知道本民族本地区的资源状况和经济特点,热爱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了解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对本民族人民的困难和愿望有深切的感受。在实际生活中,广大少数民族群众通常把本民族的干部看作是本民族的代表,不仅愿意向他们吐露心声、反映意见,而且愿意听从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的领导、建议和劝告。这使得少数民族干部能够更好的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促进新疆又好又快的发展。
新疆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各民族中的精英,担负着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民族团结的重任,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全面发展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实 1 《新疆标志性成就数据解读》,新华网,2009年7月23日
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历史使命。新疆各级党和政府着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使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历史无数次证明,稳定是福,**是祸。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2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不仅有外国势力在觊觎我国边疆领土,而且长期面临着尖锐复杂的反分裂斗争。面对这种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势,只有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才能挫败各种分裂势力的阴谋,保证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少数民族干部在各族群众中享有广泛的威信和影响力,对民族关系的和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57年间,全疆各族群众之所以在风风雨雨中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在于党的领导,在于各族人民的团结,在于广大干部包括少数民族干部发挥了团结群众的骨干作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本民族的代表,其一言一行对本民族群众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对于提升群众思想认识,夯实维稳基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求广大少数民族干部要政治合格、立场坚定、具有敏锐的的政治洞察力,以及组织领导才能,身体力行地维护新疆社会长治久安,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与各族人民群众一起共举民族团结大旗,适时坚决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
从“7·5”事件后可以看出,新疆面临的主要危险就是民族分裂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内外勾结,利用宗教意识和民族情绪、煽惑群众、制造社会**,进行武装叛乱。这些恐怖行为严重危及我国边疆安全,给国家统一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新疆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解决民族分裂问题和巩固民族团结的骨干队伍。“我们少数民族干部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本民族群众中具有独特影响力这一先天优势,积极主动地站在反分裂斗争第一线,亮明态度,不畏风险、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级讲给一级听、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 2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08 年12 月18 日
群众,形成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3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同志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殷切期望,更是在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干部做好反分裂斗争的最高要求。面对严峻的反分裂斗争形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选派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下社区协助开展维稳工作。克州组织少数民族干部返回原籍乡村开展维稳宣讲,768名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返乡回村维稳宣讲活动,他们积极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新疆民族、历史概况,中央对新疆的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关维稳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少数民族干部不遗余力的宣传,使得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取得重大成果。近年来,在少数民族干部的领导下,“3·7”炸机、“3·23”聚众滋事等暴力恐怖破坏活动被及时处置或消灭在预谋阶段,同时消灭了分裂分子的大量有生力量,使分裂势力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在反分裂的战斗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由此可看出,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中心环节。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党的民族政策在新疆贯彻落实的重要性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政治上就是要各民族人民真正的当家做主,自主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政策贯彻实施的关键就是自治机关民族化,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使少数民族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的关键。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疆和平解放以来各级党委坚持不懈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配备适当的实行区域自治的各级民族干部,主要领导人员由自治民族的干部担任。因此,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施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条件,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没有任用足够的少数民族干部,就无法通过他们带领本民族群众管理好本民族的自身事务,广大群众真正的当家做主就难以实现,从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也就无法实施。在我国民族平等表现为无论民族大小,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管理国家大事、参与国家事务、行使宪法和法 3 《少数民族干部要站在反分裂斗争最前列》,中国平安网,2008年10月22日
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正如列宁所说:“我们要求国内各民族绝对平等,并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4 而民族权利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少数民族干部实现的。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充分行使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充分认识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性,坚持优先选送少数民族干部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培训机构强化培训,每年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直接调训的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达8000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占40%。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目前,“自治区各级领导干部中,省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28人,占省级领导干部总数的52.84%。厅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530人,处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5494人。” 5 这些干部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实施者,通过他们的领导,使得少数民族平等地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掌握了管理新疆社会、主宰自己命运当家作主的权利,成为新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财富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各族人民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化受到了充分的尊重、保护和大力弘扬、发展,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让党的民族政策被赋予了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的丰富内涵。
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从一个地区的发展史可以看到,经济的发展对这个地区来讲及其重要。同时经济的良好发展也有助于解决民族问题。新疆地区在经济的发展上有着先天优势,其矿产种类全、产量大,是中国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探明储量的83种,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6种,居前10位的有41种。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金、铬、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 与此同时,新疆还享受着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发达地区的帮助,优惠的税收政策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发达省份的对口支援也使得新疆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成为能否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的因素,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本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4
《列宁全集》,第十九卷,100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新疆辉煌60年:民族平等实现新疆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天山网,2009年9月29日 6 孔庆璐,《新疆无极限》[J],建筑机械,2011年12期
目标的关键。
在西部民族地区里,少数民族干部见识面最广、拥有信息量最多、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容易更新观念。通过少数民族干部榜样示范作用,可以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逐步增强想富敢富、自力更生的进取意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要促进新疆的经济发展,除了需要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外,同样需要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干部。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少数民族不仅要有行政干部,要出党的书记,要有军事干部、文化教育干部,还要有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以及各方面的人才。1993年12月,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廉洁勤政,密切联系各民族群众,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能够适应改革开发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培养民族专业干部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新疆与内地发展有差距,其原因固然有很多,其中新疆地区缺乏人才不得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培养一大批具有责任感的高素质少数民族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是新疆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期,培养大批能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就成为当务之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了干部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新途径,使得许多少数民族干部脱颖而出。截止到2008年,新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53929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8.89%。其中还培养出了一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和学科技术带头人,他们活跃在经济领域的各行各业上,为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没有大批政治思想好、热爱祖国、密切联系本民族群众、有文化科学知识、有能力的少数民族干部,就不可能有高速发展的民族经济。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60%以上。因此,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是提高新疆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始终把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
重要战略,一直对少数民族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照顾。根据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了不同时期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目标、方针和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措施。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时,优先保证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安排经费和基建投资时, 优先保证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重点抓好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建设。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政策实施的直接参与者,是政策能否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因素。
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加之自身所拥有的少数民族身份,两者结合就构成了少数民族干部开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汉族干部无法比拟的优势。少数民族干部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教育的优秀成果,他们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体会到少数民族教育的弊端,使之能够更贴切地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就为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确立了指导思想。通过双语教育既使得少数民族传统语言文字得以传承,又能够帮助少数民族融入现代主流社会,为新疆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近些年,针对师资数量少、骨干教师更少、水平较低的状况, 自治区政府就加强民族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教师的进修工作,采取特殊措施培养学术带头人等。“新疆与上海外语学院、内蒙古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达成协议, 由这些院校长期为自治区代培中学师资。经国务院批准, 全国有38所高等院校担负为新疆高等学校代培师资的任务,并接受自治区高校师资定期进修代培任务。” 7 同时启动了少数民族汉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少数民族汉语骨干教师赴内地学习进修项目、内地高等学校援疆师资培训项目等。可以说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不仅推动了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提供了保障。经过几代少数民族干部的不懈努力,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生质变,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又底蕴厚重的特色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新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积淀深厚,其艺术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世所罕见。文学方面有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中的《玛 7 吴福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J],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纳斯》和《江格尔》,维吾尔族文学巨作《福乐智慧》和《乌古斯可汗传》。歌舞艺术更是历史悠久,维吾尔族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在那遥远的方》;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乌兹别克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等一批世代流传的民族歌曲,已伴随着丝路驼铃,蜚声中外,名扬天下。被誉为音乐之母的维吾尔族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集音乐、舞蹈、演唱、文学、生活为一体,,规模宏大、思想深邃,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音乐创作的非凡才能。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而形成的,它记录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民族现实,预示着民族的未来,它反映了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也记录着民族的荣辱兴衰。因此,大力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新疆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疆自治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为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保护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其中得益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党的文化惠民政策。新疆政府领导多为本地区培养起来的少数民族干部,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强烈,便于将文化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使得保护和发展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新疆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新疆文化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干部们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得濒临灭绝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抢救性挖掘焕发了新的生机。60年前,维吾尔音乐经典套曲《十二木卡姆》,被誉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却徘徊在失传的边缘,仅有几个高龄老艺人能够较完整演唱。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新疆自治区政府对这一古老艺术进行重点抢救,不仅出版发行曲谱、音像制品,还成立了木卡姆艺术团及若干个艺术研究机构。2005年11月25日,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囗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时被国家列入了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吐鲁番盆地鄯善县鲁克沁镇文化站站长吐尔逊·司马义深情的说道:“过去人们不重视木卡姆艺术,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许多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我这里学习木卡姆艺术,木卡姆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保护。这一切,都是国家和自治区政府重视我们的艺术,让我们的艺术发扬光大的结果。”与此同时为了让更多“维吾尔木卡姆”这样的艺术瑰宝得到保护,新疆
有计划地组织对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搜集、翻译和出版工作,成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机构,组织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学者,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抢救、搜集流传在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在少数民族干部的不断努力下,使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扬光大。
结 语
长期以来,新疆少数民族干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团结全疆各族群众,为实现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在促进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由于我们党在新疆高度重视并培养使用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才使新疆的呈现出稳定、繁荣、发展的崭新局面。因此,继续坚持培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件关系着新疆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参考文献】
1.汪春燕,《中国共产党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1月
2.阿布都热扎克·沙依木,《党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在新疆的实践》[J],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3.高永久,《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5月 4.李布、李历,《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1年6月
5.林开耀,《浅议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J],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2月 6.刘山青、马文选,《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之我见一一谈谈海东地区少数民族千部的培养选拔问题》[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7.陈宏,《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月
8.张绍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7月
9.刘先照、胡敬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J],满足
研究,1993年02期
10.罗辉权,《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2月
11.董树君,《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J],《实践》,2005年10期
第二篇:新疆少数民族培养总结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总结
通过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职业学院为期一年半的培训,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顶岗培训,都让我从每个角度获得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本领,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让作为一名投身于社区工作的我受益非浅。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从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不仅对本地本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开放先进的城市、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是要善于学习,掌握本领。一年多时间的学习中,我认真学习社区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到社区是一项复杂面繁重的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内容,没有雄厚的专业知识,科技文化知识、管理知识,即使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利用业余时间我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头脑,以其基本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南,自觉地加强思想改造,清除头脑中非无产阶级思想,真正理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社会实践学习,拓宽视野。学校还安排我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对中原文化有了一定了解,看到了新疆与内地之间的差距,开阔眼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用先进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发挥。
三是加强学习,服务社会。在东营职业学院的日子我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服从组织的安排,感受改革开放的现代文化,经受思想观念的更新,切实成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一份子。在今后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建设更好更美的新疆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四是实践锻炼,增长才能。在东营学习过程中学校还安排我们在东营市中山社区为期3个月的实习,实习的日子是短暂的,但却是精彩的。在这期间,我感觉社区工作是艰辛的,但同时又是快乐的,学习他们社区理念和我们疏勒县社区管理方面的不同点,尽我们的能力去认识了解社区。短暂而又充实的顶岗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总之,这次实习增强了我对社会工作的信心,对专业知识的运用的具体体现。
这次的培养期间,我们通过学习和生活,感受开放包容、变革创新的现代文化理念,切实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最忠实、最可靠的队伍。通过培训,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择业空间,也使我们成为疏勒县跨越式发展用得上的人才。我作为一名新疆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家乡,疏勒的建设除了国家的支持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此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让我们这些新疆籍大学生赴山东培训学习,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感谢党和国家为我们创造此次机会。只有靠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努力建设好家乡,为我们美丽的疏勒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在这次的培训中。使我对即将从事的社区工作有了一个新的了解。以前我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但是现在我发现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应该想的是怎样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最好,怎样最高程度实现自己的价值。感谢给了我们这次学习、锻炼的机会。今后,我将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保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组织保持一致,完成好组织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回到疏勒,为建设美好家园努力奋斗。
第三篇:第七章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第七章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第一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这样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一、从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来看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我们党要在民族地区开展各项工作,要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依靠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就要把各民族的人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一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也就是说,要通过本民族的干部来把本民族的人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带领他们进行革命和建设。因此,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带领各民族群众前进的先锋。
不仅如此,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我们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因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巨大作用,只有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够实现。而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群众的实际行动,中间要有一个连接的纽带,或者叫桥梁,这个纽带或桥梁就是干部。在民族地区,这个纽带或桥梁作用,主要是由少数民族干部来承担。
因为少数民族干部土生土长,来自本民族人民群众之中,同本民族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天然的”感情;他们熟悉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本民族、本地区特点;他们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懂得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他们对改变本民族本地区的面貌,有着强烈的愿望。
因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通过他们,才能更好地在民族地区得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少数民族干部的这些优点和长处,这些特殊作用,是外来的汉族干部不可替代的。
例如:巴马的瑶族有两个支系,一个是布努瑶,一个是番瑶。其中番瑶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支系。由于种种原因,建国以来,一直到1988年,番瑶才出了第一个女高中生,所以,番瑶的妇女干部一直培养不起来,番瑶地区的许多工作无法开展,诸如计划生育工作。
又如,在少数民族情况比较特殊的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诸如藏族…………因此,要想把民族地区的工作做好,就一点也离不开当地的民族干部,就必须要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二、从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来看
我们要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要使少数民族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如果没有一大批民族干部,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只能通过本民族的干部来实现,也就是说,由本民族的干部来代表本民族的人民行使自治权利。
因此,从当地民族中大力培养和选拔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利的关键。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看成是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标志,把它看成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关键。所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培养了一支有300多万人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比1950年的1万人增加了300多倍。
但是,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素质上来说,少数民族干部都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的需要。就我们广西来说,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还远远低于人口的比例,达不到中央的要求。
据1982年统计:我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8.3%,而当年少数民族干部只占全区干部总数的30.8%。在省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只占29.7%;在区直部、委、办正副职中,少数民族干部只占10.7%,在区直厅局级正副职中,少数民族干部只占14.3%,在区直正副处长中,少数民族干部只占13.6%,在区直正副科长中,只占18%。
1990年,我区少数民族人口占39.1%,到1993年底止,我区民族干部在全区干部总数中的比例已上升到34.49%,省级干部正副职中,少数民族干部已占36.17%,(这是按法律规定必须配备的)。在区直属机关厅局级中,少数民族干部已上升到27.95%,中层民族干部的比例虽然比82年有所增加,但离要求还很远,甚至还没有达到文革以前的水平。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刚成立的时候,在厅局级正副职中,少数民族干部就已经占27%。当时,中央在批复《关于建立壮族自治区问题的意见》时,就指出:“自治区成立后,在自治机关民族化方面,开始时,自治区的厅局长正副职中,壮族要占三分之一,与民族区域自治关系重大的部门如公安、财政、教育等厅局长须由壮族担任,在三、几年内,逐步做到厅局长正职中,壮族占一半或稍多一点为好”。周恩来同志和李维汉同志在几次讲话中也一再强调,现在暂时配备这么多,以后或者稍多一点”。但是,现在自治区已成立50多年了,少数民族中层干部的比例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增少了。这是自治区的情况。
在边远的民族县,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更低。例如: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的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1%,但在县直属机关各部委办的干部中,侗族干部只占同级干部 的21%。
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36.2%,但在县直属机关各部委办的干部中,苗族干部只占10%。
这种情况,正如中央领导同志讲的那样,民族干部的比例过低,使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只能流于形式。
所以,要让少数民族真正当家作主,真正行使自治权利,就要大胆提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使民族干部在自治机关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一些关键的、要害的部门,如公安、财政、民政、教育等部门,也要有一定数量的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有职、有权,真正做到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使自治机关成为当地人民所了解、亲近和拥护的地方政权。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三、从现代化建设来看
我们要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除了要有一大批优秀的党政干部之外,还需要有一大批少数民族的科技干部。没有一大批少数民族的科技干部,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
世界上发达的、现代化的国家,他们都非常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这一方面美国是最典型的。(海森堡,一个空降师、两个装甲师、一个集团军)大家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苏军攻克柏林后,苏军和美军的特工人员曾经发生过一场特殊的争夺战,这场争夺战,后来被 史学家称之为“抢大脑”,也就是苏美两国的特工人员,在拚命地抢夺德国的科学家。他们把这些科学家抢回本国以后,又用巨额高薪等手段,使这些科学家为他们服务。
当然,他们自己也非常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仅以在校的大学生为例,据1982年统计,在每万人当中,原苏联有在校的大学生106人,美国有507人,中国12人。战后,他们的经济发展很快,这与他们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已被世人所公认。
我们要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科技人才太少。拿我们广西来说,85年我们广西只有高级科技人才882人,其中少数民族只有56人,占总数的6.3%,当时广西高级科技人才的人数还比不上华中工学院教授和副教授的人数。
就广西范围内来说,科技 人才又相对集中在城市和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人才特别少。据1985年统计,我区属老、少、边、山、穷的48个县,其科技干部仅占全区科技干部总数的9.1%,而48个县的面积却占全区总面积的56.4%。
在边远的民族县,科技人才更少,例如:在巴马瑶族自治县,据前几年巴马民族师范的黎校长统计,当时巴马有卫生工作人员284人,但一个主治医师都没有,这个县的水电系统和建筑系统也没有一个工程师。89年我去该县调查,巴马已有主治医师,但瑶族仍无主治医师,只有一个中专毕业的医务人员。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该县有6个县办工厂,但只有三名中专毕业的技术员在那里做顶梁柱,由于技术力量太差,所以尽管金秀有满山遍野的造纸的好原料,但是,他们的造纸厂却造不出好的纸张,虽然金秀有大量的高质量的灵香草和八角,但香料厂却生产不出高级的香料。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才极缺的现象,与民族地区的建设事业是不相适应的。我们要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内地的人才,但是,要吸引内地的人才并非易事,一是民族地区条件艰苦,人家不愿意去,二是民族地区财政困难,拿不出钱搞优惠政策。况且吸引内地的人才并不是长久之计,从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更重要的,是大量地培养当地的少数民族的科技人才,这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总之,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无论是对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还是对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党一贯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我们党一贯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提拔和使用。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就在蒙古族、回族、壮族、满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发展了一批党员,为这些民族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如水族的邓恩铭,回族的马骏、郭隆真,蒙古族的乌兰夫、李裕智、多松年,壮族的韦拔群,满族的关向应等等。他们都是党的早期活动家,都是党的早期的优秀的民族干部。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广西壮族和瑶族聚居的左右江地区,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海南岛的黎族和苗族地区,在湖南湖北两省的土家族地区,在浙江南部和福建东部地区的畲族地区,也都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以后,红军长征途经苗、侗、布依、彝、藏、回等少数民族地区,又吸收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
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在东北组织了有汉、蒙古、回、朝鲜、达翰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人民参加的抗日联军;在内蒙古建立大青山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蒙古族游击队;在海南岛,组织了有汉、黎、苗等族人民参加 的琼崖纵队(冯白驹将军);在新疆有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许多少数民族参加的三区革命武装(赛福鼎等);在陕甘宁边区有回民骑兵团(杨静仁);在冀中、渤海有回民支队,特别是在延安,还创办了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延安民族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一批专门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
在解放战争时期,全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参加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官僚资本主义的大决战,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成长起来,这些民族干部,在党的领导下,为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为中国各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解放以后,又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少数民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开始了有计划地、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并且先后办起了中央、中南、西北、西南、云南、青海、广西、广东、贵州、西藏等 10所民族学院。在上世纪末,在北京市新建了中央民族管理干部学院,在东北的大连新建东北民族学院,在西北新建了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这些民族学院,早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基地。解放以后,有的省、自治区还开办了各级民族干部学校、民族师范学校和民族医学院、民族卫校等等。各民族学院和民族学校,都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的党政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干部,这些民族干部,今天已成为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第三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和政策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原则
早在建国初期的1950年11月,我们党和国家就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中,提出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在提出这一方针的同时,我们党还根据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需要,确定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与技术干部为辅”的原则。这些方针、原则,在当时来说,都是十分正确的。
因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们党要在民族地区建立党的组织,建立地方政权,要在民族地区搞进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要在民族地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都迫切需要大量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但是,当时的少数民族干部又特别少。就我们广西来说,只有原来参加地下党和游击队的一些少数民族同志,以及随军南下的原来红七军、红八军的老同志,当时广西的干部本来就很少,少数民族干部就更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国家提出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提出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以专业技术干部为辅的原则,都是十分正确的。
但是,随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党政干部的不断增多,党和国家应该逐步重视科技干部的培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党只是强调党政干部的培养,专业技术干部的培养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拿建国以后开办的10所民族学院来说,所开设的系部和专业,几乎都是文科,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党政干部,后来虽然增设了一些数理化系,但又都是师范性质的。由于我们忽视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所以,就必然要导致今天民族地区科技人才严重缺乏的现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及时地调整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调整后的方针就是:“大力培养四化所需要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一方针是1950年方针的继续和发展,它既重视培养党政干部,也重视培养专业技术干部,这一正确的方针,是我们今后培养民族干部的根本方向。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和任用干部的路线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是党和国家整个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遵循党和国家的干部政策和任用干部的路线。党和国家的干部政策和任用干部的路线,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概括,就是“德才兼备”和“任人唯贤”。
所谓“德”,指的是干部的政治态度、政治品质和思想作风。所谓“才”,就是指干部所掌握的业务知识和具有的工作才能。所谓“德才兼备”,就是要求政治和业务的统一,不可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对德和才的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现阶段,它要求要努力实现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革命化,就是要求干部要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要坚决贯彻执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它要求一个干部能团结同志;联系群众,严守纪律,坚持党性;清正濂洁,勤政为民,大公无私,不利用职权谋私利,不搞派性和宗派活动,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年轻化,主要是指干部,特别是指领导干部应当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能够胜任繁重的工作,使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革命斗志。
知识化,主要是指干部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管理知识。
专业化,主要是指干部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一个干部,要有专业知识、精通业务,懂技术,会管理。各种门类的干部,都要熟悉本部门的业务,掌握本行业的特点和规律。
我们上边讲到的革命化,就是“德”的方面;上边讲的知识化、专业化,就是“才”的方面,“德”和“才”二者是结合的,不能光强调“德”,也不能光强调“才”,“德”和“才”两者必须兼有,这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政策,同时,也是我们培养民族干部的政策。
在任用干部的问题上,党和国家历来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反对“任人唯亲”的路线。
所谓“任人唯贤”,就是要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干部,就是在提拔干部的时候,要看这个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是不是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是否密切联系;要看他是不是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总之,是看一个干部的政治品质和工作能力,而不是拉关系、走后门。1989年,在宾阳枪决了司法局的一名干部,这个干部在被捕前的两年内连跳几级,实际上他在这两年中,不断地干坏事,为什么他一边干坏事,一边得到提拔重用?原因就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在用人的时候,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是拉关系、走后门。
现在,一些部门和单位,党风不正,在提拔干部的时候,不是看政治品质和工作能力,而是看关系,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是我这一派的,不管你的政治品质怎么样,工作能力怎么样,我都提拔你;如果你不是我这一派的,你的工作能力再强,政治品质再好,我也要把你踢过一边。特别是在一些企业单位,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比如柳州有一个大厂,这个厂长„„。这种拉山头、搞宗派的做法,就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对这种不正派的路线,我们要坚决反对。我们以上讲的,既是党和国家的干部政策和运用干部的路线,同样,也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和任用干部的路线。当然,在提拔和运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时候,要灵活地运用党的干部政策,既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又要从实际出发,适当照顾。
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一般要比汉族地区落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所以,在考察和任用干部的时候,必须要把一般原则要求同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职务、不同能力,和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灵活掌握。要防止那种求全责备,要求过高,以致妨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如都安„„。当然,也不要片面追求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数字,降低标准,凑数应付。
第七章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第一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一、从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来看
二、从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来看
三、从现代化建设来看
第二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和政策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原则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和任用干部的路线
第四篇: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思考
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思考
民族干部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核心,是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人才。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重视抓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工作,不断探索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之路,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一是制定出台相应政策,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海南省制定并实施了《海南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2002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干部由1988年的15944人增加到了21211人,占全省干部总数的11.2%。二是对担任实职的少数民族干部在政治上充分信任,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使其有职有权有责,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成绩和贡献;三是促成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四是经济待遇上一视同仁,生活上尽量给予关心。
然而,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信息闭塞,教育落后,群众素质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干部的来源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二是少数民族干部与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学机会。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少数民族考生实行照顾的政策,为少数民族考生提供更广阔的就学深造和学习提高的机会。
二、在新招、任用干部工作中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干部。
少数民族干部大多由于家庭环境、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等诸多方面普遍比汉族干部稍差。但是,少数民族干部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他们在民族地区的声望、影响力、号召力以及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沟通等都具有比汉族干部较多的先天优越性。不管在汉族人口较集中的地方,还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都可考虑由组织人事部门研究制定并贯彻落实招录、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努力建立起既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又有利于少数民族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新机制。从地区实际出发,设立一定的民族干部招录比例,并且结合干部配备条件和要求,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干部,多为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少数民族干部录用条件。
三、加强培养教育,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素质。
首先,抓好教育培训。一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加强理论培训。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使他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增强政治坚定性和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自觉反对民族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加强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市场经济、金融贸易、wto有关知识、法律法规、现代科学技术等知识的学习培训。同时,选送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骨干到内地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学习深造,选送少数民族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留学进修,选送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到内地高校培训,重点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熟悉现代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干部。
其次,抓好实践锻炼。根据不同情况,有计划地选送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内地沿海发达省市、基层等不同的环境中锻炼学习,让他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同时也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交流或轮岗力度,使他们在不同岗位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尽快成熟。
第三,抓好后备干部和后备力量的培养。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我们的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目前形势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少数民族后备干部人选不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少数民族干部就会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因此,必须把少数民族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抓紧抓好。可考虑按照“动态管理、备用结合”的要求,建立少数民族后备干部近、中、远期培养计划,做好从高等院校选调少数民族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工作,把少数民族后备力量的培育作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对经过锻炼和考验,比较成熟的后备人选,要大胆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四、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骨干力量。建设好这支队伍,是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也是选择较高层次干部的基础。为此,一是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拓宽少数民族干部的来源,扩大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二是应以县、乡(镇)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及其他种类教育的培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基层干部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可根据不同类型干部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规定。三是应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政策法制教育和无神论教育。三是可从应届毕业生或者企业中选择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充实到基层,将之培养成优秀基层干部。
五、加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
各级各部门应结合机构改革,有计划地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有能力、适合于从事经济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经过必要的培训后,输送到经济部门或企业工作。要重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尽量为他们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为了适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各级各部门有义务广 „„(未完,全文共4111字,当前只显示228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思考》)温馨提示:
第五篇: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计划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计划
一、为了国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与实现共同纲领、民族政策的需要,从中央至有关省县,应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目前以开办政治学校与政治训练班,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应尽量吸收知识分子,提高旧的,培养新的,必须培养适当数量志愿作少数民族工作的汉民族干部,以便帮助各少数民族的解放事业与建设工作。各民族的军事干部,在初期一般也送政治学校或政治训练班学习,同时逐步准备在军事学校开设民族班的条件。
二、为此目的,在北京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并在西北、西南、中南各设中央民族学院分院一处,必要时还可增设。原新疆学院已改称民族学院,但隶属关系仍旧。各有关省分设立民族干部学校,各有关专员区或县根据实际需要和主观力量设立临时性质的民族干部训练班。有关各级人民政府应有计划地逐步整理或设立少数民族的中小学,整理少数民族的高等学校。
三、各民族学院目前分长期短期班两种班次,后者短期训练区级及营连级以上的干部,前者拟以两年至三年培养知识分子,并培养相当数量兼通本民族语文和汉民族语文的干部。各大行政区应计划争取在两三年内将区级及营连级以上干部送中央和在当地轮训一遍。
四、应以中国历史与中国现况(包括中国各民族的历史与各民族社会经济情况等)、共同纲领、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理论为长期班政治课的基本内容。短期班依此方向,规定当前实际工作需要的具体课程。在一切民族学校内,应发扬共同纲领精神,克服大民族主义倾向与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培养民族间互相尊重、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作风。
五、各少数民族学校应聘设适当的翻译人员帮助教学,并对必须用本民族语文授课的班次和课程,逐渐做到用各族自己通用的语文授课。长期班的少数民族学生除学好本民族语文外,亦应学习汉语汉文。
六、中央民族学院及其分院均应设立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研究室,中央民族学院并应负责研究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等,组织和领导这方面的出版著作,以及用各民族文字翻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各种文献与其他应用书籍。
七、中央民族学院及其分院经费统一由中央财政部拨给,有关县的民族干部学校与民族干部训练班经费由中央规定的各级干部训练费中拨给,以上各校学生均按供给制待遇。
八、为了鼓励与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受各种高等教育,凡考入高等学校(包括少数民族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一律公费待遇。除公费待遇的少数民族中学外,在若干指定的中学亦得设立少数民族学生的公费名额。为了适当照顾目前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水平,对投考高等学校与一般中学的学生应适当规定一个入学成绩标准。入学后,又应给以适当补习条件。上项实施办法,由中央教育部与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提出,呈交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