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语文教学方法论的基本点,那就是: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我们的眼光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我们要想一想: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语文工具的?我们要看一看:生活对语文怎样要求又怎样制约?文学创作中,最近出现了一种所谓“寻根文学”。我想借用这个“根”字,说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得寻找它的“根”,这“根”就是实际生活中语文运用的情况。语文教学工作者如果不去悉心研究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情况,并由此领悟到过去教学因脱离实际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任何改革设想都难免要落空,即使有时仿佛已经开花,这花也终将因无根而很快枯萎。所以我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
“贴近生活”,是怎样的意思呢?说起来也是十分浅显明白的,主要是: 第一,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
现在大家都相信,语文教学应当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这规律是什么呢?从哪里去寻求呢?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它当然要受教和学双方的活动规律、认识规律所支配。这里且不赘述。因为这里要着重探讨的是语文的教学规律,我们的着眼点就不妨落实在“语文”上。我以为,探讨语文教学的规律,首先就要研究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换句话说,要懂得怎样“教语文”,似乎就该先懂得在生活中人们怎样“用语文”。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制约:
首先是受生理机制、操作方法、实践频率的制约。听说读写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听需要健全的耳,说需要机敏的口,读需要清明的眼,写需要灵活的手,听说读写又都离不开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大脑。耳、口、眼、手、脑,这五个方面的生理机制如有缺损,就会直接影响到听说读写的正常进行。因此,练耳、练口、练眼、练手、练脑,应该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在生理机制方面的基础。对于生理机制健全的儿童,为了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从入学开始,在语文课上就该有意识地进行耳口眼手脑的机能训练。将来待他们要从事某些特殊专业时还得进行专门训练,如电话接线员得专门进行耳听训练,广播员得专门进行口说训练,校对员得专门进行眼视训练,等等。此外,听说读写作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各有自己的“操作”方法。听,要集中注意、排除干扰、捕捉信息、概括要点、辨析语意等等;说,要发准语音、控制语调、理顺语脉、借助语态等等;读,要识记文字、调节眼动、循文明义、控制疾徐等等;写,要明辨结体、书写端正、符合格式、相机标点、删改清晰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操作”方法;这些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听说读写应有的社会交际功能的正常发挥。还有,任何一种实践能力都必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才能发展。因此,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要受实践频率的制约;只有坚持频繁的、不间断的听说读写实践,人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在语文课上,企图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它违背了听说读写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其次是受思想、知识、智力的制约。人类的听说读写活动,需要一定的生理机制作为基础;但它们决不是一种纯粹的生理活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任何语文行为,它都包含着形和质两个方面。文字符号、语音语调、行文格式等等,是形;而借文字符号、语音语调、行文格式等等所表达的思想观点、知识内容、思维成果等等,是质。质不能“外化”为形,就不成其为语文行为;形不能“传递”出质,也不成其为有社会意义的语文行为。因此,思想、知识、智力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三个潜在因素。从实践社会交际功能的目标来说,听说读写都要求做到“准、实、巧”,即达意的准确、内容的充实、表现的灵巧;而思想则能使其“准”,知识则能使其“实”,智力则能使其“巧”。从提高语文行为的实际效果来说,听说读写都要求达到“真、善、美”;而思想则能使其“善”,知识则能使其“真”,智力则能使其“美”。我们不可能设想,一个人思想品德低劣、知识视野狭窄、头脑呆板迟钝,而他的语文能力却孤立地超越他人,竟然达到“准、实、巧”,“真、善、美”的境地。因此,一个人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除了有赖于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以外,还必须相应地提高思想水平、道德素养,相应地扩展知识的领域和发展机敏的头脑。忽视了后者,把全部力量单纯地倾注在“语文”上,到头来,难免要事与愿违。
此外,还要受目的、对象、场合的制约。人类的听说读写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际活动。一般地说,这些活动都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针对一定的对象、在一定的场合之下进行的。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不同,听说读写的要求和方式方法往往也就不同。有人说,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这“脱节”的表现之一,我以为就是听说读写训练的无目的、无对象和无场合。这“三无”的训练,可以名之为“不定式”的训练。这种“不定式”的训练,由于没有尊重实际生活中听说读写的规律,所以其效果必然有很大的局限。英国应用语言学家S?皮特?科德指出,传统的语言教学法坚决主张“正确性”,注重语法规则的传授;却很少关心“适合性”,也不考虑语言行为对不同社会环境作出反应的方式。而现代语言教学则不同,“它较多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对待语言,并且重视语言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交际功能问题”。(参见《应用语言学导论》)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就包括着目的、对象、场合等诸种因素。这个观点,对我们设计听说读写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的制约关系,可以认为是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进行听说读写的共同规律。而听、说、读、写的本身,它们作为人类吸收和表达的几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自身又各有其特殊的规律。应当说,对于这些各不相同的语文行为,前人已经总结了他们的实践经验,我们的教学不能说全是盲目的;但是用现代语言学、现代心理学和现代思维科学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其内在规律,现在似乎还仅仅是开始。而我们如果不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工作中获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就很难实现。
例如关于读和写的规律。“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人们历来这样说,这话当然是不错的。但这只是从读和写的目的和作用上着眼所作的判断,其实从读和写的心智活动过程来细加分析,情况就决不是这么简单的了。
先说阅读。如果阅读过程仅仅是信息的吸收过程,那么人的大脑也就等于电子计算机中接收信息输入的装置,外界输入什么信息它就容受什么信息;甚至可以说,大脑就像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任何容器,作用就在于盛放各种物件而已。人们的阅读过程,却是经历着一系列紧张而复杂的心智活动的过程,其间,信息的输入和信息的处理是几乎同步地进行着的。换句话说,从阅读中的心智活动过程来说,吸收和倾吐是相互联系、交互为用的;在阅读中,为了更好的吸收,同时就必须有一定的量和一定的质的倾吐;而这一定量和质的倾吐,正是有效的吸收的必要前提。这正像人们的饮食。人们食用任何有益的食物,目的和作用都在于吸收;但为了有效的吸收,人们同时必须有所倾吐,吐出唾液、胃液、胆汁等等各种消化液,把摄进的食物细细地加以消化,经过这样一个加工、处理过程,食物中的营养料才可能被人们真正吸收。阅读和饮食,在这一点上道理是相通的。
要倾吐,当然需要有蓄积。有一定量和一定质的蓄积,才可能有一定量和一定质的倾吐。而在事实上,蓄积的量和质决定着倾吐的量和质;倾吐的量和质又直接影响着吸收的量和质,这是可以用大量阅读经验来加以证实的一条规律。为什么读同一篇文章或同一部书,认字率尽管相差无几,可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学有专长的学者读后所得却往往有“天壤之别”?原因就在这不同层次的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倾吐的量和质大不相同。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读同一篇文章或同一部书,理解程度也会有变化?原因就在这个人随着阅历的增长,蓄积丰富了,读的时候倾吐的量和质有了变化,于是吸收也大异于前了。深谙读书之道的人,大都重视所谓语感的培养。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个“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倾吐自己的蓄积,也就是吸收和倾吐交互为用的结果。
阅读过程中吐和纳的辩证法,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一条阅读规律。只有明白了这条规律,才能懂得阅读教学中增加信息量的必要,才能懂得广泛开拓阅读领域的必要,才能懂得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必要,也才能真正让学生锻炼出阅读技巧来。
写作也同样如此,写作决不纯粹是倾吐,它的倾吐是要以吸收和蓄积为基础的,没有必要的吸收和蓄积,也就不可能有充畅的倾吐。在1983年,我曾写过一篇短文,提出“要重视作文的全程训练”。(参见《中学语文教学》1983年第10期)我的意思是:一个人要写出一篇像样的东西来,首先必须在认识和经验上有必要的、足够的准备,这就是所谓写作前的蕴蓄。没有这种蕴蓄,或者虽有某些蕴蓄而还不足以构成文章充实的内容,就根本谈不到提笔写文章。而过去我们的作文教学,在“认识和经验”这件事上,着力很不够,总是抓了“流”而忘了“源”,作文课常常是“临渴而掘井”。学生因此叫苦不迭。我主张的“全程训练”,就包括了提笔写作之前的吸收和蓄积的训练。
总之,只要我们用现代语言学、现代心理学和现代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就不难逐步摸清听、说、读、写本身特有的规律。而这,正是我们切实把握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
第二,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
要摆脱语文教学“封闭式”的桎梏,还必须把眼光投向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语文是个“公器”(叶圣陶语),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被广泛地运用着。不要认为学生只是在语文课上才学语文、用语文。恰恰相反,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大量机会,倒不是在语文课内,而是在语文课外。语文课上,只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学语文、怎样用语文的某些法则、原理,主要作用在于“知”(当然语文课上也有把“知”转化为“能”的练习);真正要让这种“知”转化为“能”,就得靠学生在语文课外运用这些法则、原理于实践。而在事实上,学生在课外的这种实践机会是很多、很广泛的。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形成一种开放式的格局,就要努力“贴近生活”,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去。
学生的实际生活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各科学习生活。中学生学习的许多主要课程,都有各自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就是他们需要研读的文字材料;各门课程都要完成一些作业题,无论是运算题还是问答题,都是他们运用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进行解答的书面表达训练或口头表达训练。因此,各科学习中都包含着学语文、用语文的因素。二是学校课余生活。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包括团队的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以及科技小组活动等等,开展这些活动有时需要写文字材料,有时需要翻阅大量资料,有时需要作口头的报告或讨论,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因素。三是校外组织生活。中学生还经常有组织地到校外开展一些活动,如调查、参观、游览、扫祭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也往往包含着学语文、用语文的因素。四是家庭日常生活。中学生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也经常有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例如与亲友通信,给他人辅导,为邻里代笔等等。如果这样“全方位”地把学生各方面的生活都有机的联系起来,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就将使语文教学形成这样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形成这样的整体网络结构,当然不是意味着语文教师的工作“无限膨胀”,不是意味着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课内外一切语文实践活动都实行“承包”,它只是要求语文教师更加自觉地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使他们不仅在语文课上而且在生活的一切领域都能严格地按照运用语文工具的规范化要求办事,利用各种机会来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吕叔湘同志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我们所谓“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其用意就在于引导学生懂得“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的道理。另一方面,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又是同生活的不断充实、知识的不断积累有关,语文教学同其他生活领域建立起横向联系,就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在内容上不断获得“源头活水”,而不致流于空疏。
第三,根据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
教育的本身,从实质上讲,总是面向未来,服务于未来的。因此,语文教学无论是教材、教法,还是教学手段,都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们都需要随着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用“文道统一”来解释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其中的“道”,被规定为“政治思想教育”,应该说,这样的解释,原则上是正确的。但从现代生活中语文工具实际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已经不仅是交流政治思想的工具和传播政治信息的工具。因此,“文道统一”中的“道”,也不仅仅是指政治思想教育,它的内涵应该更广泛,应该包括伦理道德教育、人生哲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审美情感教育、治学精神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等。为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设想今后的语文教材,在选文标准上应该是多项的而不是单项的。
现代社会的一个越来越显著的特点是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大半专注于锻炼“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功夫,读书不求快而求精,这方面的功夫,当然是需要重视的;但今后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新课题将是“快速阅读”,现代生活中,要求人们必须培养起一种特殊的习惯和本领,那就是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阅读尽可能多的资料,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以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因此,如何使阅读范围的扩大与阅读速度的加快很好的统一起来,将是未来语文教学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
在作文教学方面,为了“贴近生活”,我们得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青少年,他们是四化建设的后备军,他们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究竟应该学会写一些什么样的文章才合乎时代发展的需要呢?这里,国外的一些教改动向值得我们注意。在日本,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写作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从现代社会的实际出发,从生产和科研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写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这类综合性说明文的能力。在法国,语文教材中也选进了相当数量的科技说明文,为的是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这类文章的特点和写法,以适应将来从事理科、工科研究工作的需要。类似这样的情形,在欧美各国相当普遍,可以说是一种共同的趋向。现在,只要稍稍留意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可以发现:诸如读书报告、实验报告、考察报告、市场信息评析、情报资料综述、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议论文这一类文章的应用频率已日益增高,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对这一类文章如果再不给以应有的位置,那就势必由于脱离现代生活的需要而使教学失去生机。
再从写作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考察,过去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着力在铺陈、敷演、渲染、描绘、形容等方面的训练。自魏晋以来,赋体盛行,一把扇子、一阵清风,能转七绕八地写出一大篇文字来,尽管内容贫乏,也还得标榜他是文章“高手”,这种遗风,竟一直或隐或显地影响着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而在现代社会,一切都要讲究速度和效率,人们没有多少余裕时间来读不得要领的长文章,而要求用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来获取最新的、最精要的信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缩写训练、概括训练、摘要训练、综述训练以及所谓跳跃式表达训练等等,将成为人们所重视的新课题。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在文章中能按照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求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因此,文字中配以必要的表格和插图,也应当出现在中学生的习作之中,使这些习作呈现“图文并茂”的特色。
随着现代生活中社会交际的日益频繁和“人机对话”的日益普遍,整个社会对人们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培养学生“善于辞令”,学会“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将是语文教学不可推诿的责任。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利用幻灯、电影、电视和其他视听手段来辅助教学,必将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过去从事语文教学,习惯于传统方式,手段十分落后;而为了要有效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速率,这落后的教学手段就日益暴露出它的弱点,因为它只适合于“潜移默化”却无法适应“快速反应”。
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这个命题的内涵十分丰富。这篇短文只是画出一个粗略的框架,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提供更多的例证,使这个命题的科学内涵不断充实。我坚信这一点。
* 原载《教学与研究》(南通教育学院)1988年第1期,后收入北京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语文教学方法论》一书。略有改动。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题。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强调学生要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因此,新教材要求课堂教学生活化。
现行的课堂“去生活化”的倾向比较明显,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课堂或作业中,遗憾的是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当教师为了说明某个观点、证明某种结论、巩固某一记忆时,生活事实才临时被拉进了课堂。而此时的生活事实,已经不是那种能给人热情、冲动、直觉、遐想的事实,它是被人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生活的活力。新课程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现实生活基础上。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们确定《课堂教学生活化》实验研究课题,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努力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期能克服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课题界定
“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时期提出的一个理念,是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和取向。传统的教育只是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为主的“书本世界”,对于人的生活价值与意义有所遗忘和忽视。“课堂教学生活化”不仅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使命,还应该注重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唤醒,使学生用内心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满足学生的审美生活和精神生活,其实质是生成思维,要求教学过程从“知识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不把教学过程作为“事实”来看待,而要作为价值来实现,它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生成性”是其认识活动的基础。
建构“课堂教学生活化”意在纠正传统教学中脱离学生生活,教学过程中无学生,为知识而进行知识教学的倾向,特别是纠正为应该而进行的知识教学、知识训练的问题,树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尤其为学生的今后可能生活提供运用知识技能的舞台。在建构“课堂教学生活化”中,要正确处理好知识教学和生活的关系,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要凸显学生的发展性,发展教学过程中的生长性,努力克服应试教学的弊端。
三、理论依据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推动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2.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老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3.《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文中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发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和广阔和生活审视。”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是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4.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了解数学和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数学探索强调的是认识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现实的情境“做数学”,实际上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各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生活课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
四、实验目标
1.探究“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建构和科学知识传授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
2.建构“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教学一般模式,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追求理想的教学效果。
3.解放教师的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在学习中与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实验原则
1.建构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创造特性的集中表现,是学习者内化知识经验,实现主体发展的必然途径。
2.开放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体现弹性和灵活性。鼓励师生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即兴发挥和创造,即预先目标不是静态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活动的依托是教材,老师和每个学生的解读方式不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就不同。
3.互动性原则
重建师生关系,改变教学方式。互动是教学中两个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反映,在互动性原则下,教学的课堂必然是“交往”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在教学情境中相互交流、讨论、沟通、理解、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4.自主性原则
自主意味着独立、互动、独特和重视个性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并使教学过程向课外延伸。
5、趣味性原则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年龄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6.实践性原则
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使新知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沟通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实验内容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4.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6.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7.小学地方课程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七、实验方法
1.行动研究法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同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性的发展精心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2.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3.文献检索法
对国内外有关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4.调查检测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的学生采用问卷、测试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做法。
八、实验操作
1.优化课题管理,加强理论学习。
实验伊始,学校成立以张国勤 王桂荣为负责人的课题领导小组,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管理,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开展。把深入学习理论作为实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坚持始终。组织课题组成员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中,把握各学科新的教学理念,组织学习讨论陶行之生活即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活动教学等理论,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同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发展动态和信息,不断调整本课题实验的研究工作。
2.学校加大投入,为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我校已初步具有了各种现代化教育媒体,具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校园宽带网络系统,这些都为课题的研究和展开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3.深入做好现状分析工作。
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了解现行教材、教学基本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诸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加以认真详细的分析,制订工作策略。
4.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1)联系生活实际重组教材。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3)创造实践时空,注重实践活动。
5.教学内容安排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
6.建立评价机制。
九、实验措施
1.实施分层管理,形成二级管理体制。一是校长室、教科室抓好子课题组长的课题管理和研讨活动;二是子课题组长组织好研究活动。
2.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活动制度。一是建构科研例会,二是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
3.夯实理论基础,走教科研一体化之路。
十、实验步骤
本课题研究3年,拟三个阶段完成:
酝酿准备阶段(2010.9——2011.8)
任务是构思、规划、制订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课题实验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管理制度。
具体实施阶段(2011.9——2012.8)
任务是全面实施课题研究,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加强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深入研究课题的路径和方法,探索案例编写的原则、结构、内容,寻找符合课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办法,并进行阶段分析和归纳总结。
课题总结阶段(2012.9—4—2013.8)任务是搜集整理归纳资料,完善研究,全面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物化成果。
第二篇: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贴近生活
如何使中职语文教学贴近生活
[摘要]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语文教学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使语文课堂教学进一步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生活化 实用性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形式,语文训练基本上脱离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在蓬勃的语文教学改革中联系生活、切近生活成了一种趋势,尤其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出现了一片新天地。教材的编写能逐步结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和技能紧缺人才专业培养的实际需要,本着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内容浅易,完全贴近学生的入学水平,语文活动和口语交际设计也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如2005年秋季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材之一的《语文》,就非常注重语文训练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见,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进一步探讨中职语文教学如何贴近生活,提高实用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正视学生的语文基础,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后续,然而大多数中职生都具有综合素质低、文化基础差,甚至有些学生是因为害怕语、数、英等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才选读中等职业学校等特点。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观念,不要像对高中生一样要求他们,要认识到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也是有生命力的,有朝一日也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有耐心、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求急功近利、只求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在课堂语文讲授时要面对中职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我在讲授《南洲六月荔枝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我特意带了一些荔枝到课堂上,请个别学生用所学知识向同学们有条不紊地介绍手中的荔枝,并挂出与他们专业有关的汽车发动机图片,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说明,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可见,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接通了他们并不熟悉的抽象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中职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注重语言表达教学和应用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用写作的能力?
中职生面临着走向社会舞台的现实,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中职生渴望学到一技之长,容易产生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思想,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知识短文《说话要文明礼貌》时,我联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将口头表达训练课变为学生“经营汽车维修保养”课进行教学,创设情景,师生共同合作,或由老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维修工人,或由学生互换角色,着重训练学生与客户沟通交谈的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荷花淀》时,以人物语言与性格间的关系为
赏析小说人物语言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沟通技能的切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对比分析人物语言来欣赏小说,体味人物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口语表达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拓展练习和情景模拟训练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面对不同性格的人如何进行沟通的技巧,为学生进行高效语言沟通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
应用文是人们交流信息、处理事务、联系工作、洽谈业务等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字工具。在所有的文章体裁中,它和人们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使用频率最高,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走进生活,贴近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训练教学,从汽车广告到汽车销售说明书、从听广播到写通知或广播稿、从写求职信到工作总结等,培养学生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学生自然而然地由课堂学习扩展到社会生活天地。?
三、中职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现阶段中职课程改革要求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要求上要降低难度,突出应用性,建立起“低起点,宽适用”的基础平台,促使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因此,我们要正确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功能,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可以把语文学习和计算机应用、汽车营销、电子电器营销等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课文前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自行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做“老师”,向师生们展示自己的查找结果,并让其他学生做出评价;又如在说话训练中联系汽车维修服务、电子电器销售、社交礼仪等学科进行相关情景教学训
练,培养学生即兴讲话、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这样,不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与“能力、就业”紧密联系,使他们学得有味、有劲,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究热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跳出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体现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使语文教学更切近生活,增强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1998 年版.
第三篇:地理教学如何贴近生活(定稿)
地理教学如何贴近生活
许伏新
甘肃省高台一中(邮编734300)
摘要:部分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理论联系,使地理教学严重的脱离实际生活,本文作者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贴近生活,使地理教学学以致用。
关键词:案例试卷 作业 活动 收集
近几年的地理高考所引用材料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比如 高考试题中“握手楼”,“地膜覆盖”,“二胎政策”的考查 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学生平时不关注身边的这些信息,高考中往往失分很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使地理教学严重的脱离实际生活,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大大降低学生的应试能力。本人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如何贴近生活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的选择案例尽量来源于生活
案例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决定这课堂教学的成败,好的案例可以使复杂的课本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我在备课时总是对案例精挑细选,使课堂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的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讲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选择了我县玉米种植的有利条件,气候方面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水源方面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国家的优惠政策等条件进行讲述,然后让学生课堂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最后总结出影响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讲工业布局时总是选择我县的工业小区工业的特点做为课堂案例,分析我县工业布局的原则,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发展方向。这样的教学就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恰当联系实际生活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处处留心用课堂的理论来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实用。
二,考试试卷中选择的素材尽量来源于生活
高中学生一学期往往有多次考试,试卷中材料的选择往往决定试卷质量的高低,我在出卷时选择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应用到试卷中,比如让学生说明“压沙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同学们对这样的试题并不陌生,但必须紧扣课本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很快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肥力),增大瓜田日温差。还比如让学生回答西气东输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西北地区为什么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比如让学生说明西北干旱地区盐碱化严重的原因。这样的试题主要针对我们生活的西北干旱地区的。同学们生活在西北,对其环境并不陌生结合教师在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就可以阐述其问题。这样的考试我认为是很有效果的,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地理理论的掌握而且应用理论对实际进行分析,使地理知识学以致用。当然素材的选择一定要与考查的知识紧密联系,在试卷中生活方面的素材的出现要有针对性,不宜出现的太多,但一定要精。
三,课后作业内容的布置要尽量来源于生活
高中学生的课后作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简答题,可以是章节训练,我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总是布置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小论文。比如让学生写一写如何防止西北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写一写在西北地区如何发展节水农业,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何种工业最有效等等。这样的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论文不但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深化了解。如果我们能够对这样的作业长久坚持,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小论文题目要认真思考,切合实际,认真选题,另外还要给学生以指导,包括如何获取资料,如何辨别资料的真伪,如何用资料来说明问题,还有小论文的格式都需教师给与关注,小论文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成果进行展示,要评比,奖勤罚懒,防止流于形式。
四,地理兴趣活动的选择要尽量来源于生活
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让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是非常关键的,我校有很多兴趣活动小组,其中有我组织的环保兴趣小组每年要进行一次湿地行和丹霞地貌行。在这两次活动前我总是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讲解一些湿地和风蚀地貌的知识,让学生具备相关知识储备,然后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到实地去观察,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想象力,与课堂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对课堂理论彻底进行深化,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扩大了同学们的视野。当然这样的活动选择一定要有目的性,计划要强。教师现场给与指导,解决同学们提出的疑问。
五,利用网络收集来的信息要尽量来源于生活 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让学生收集现实生活中的地理信息比如叙利亚问题,我让同学们持续关注,收集相关发展情况,然后把让同学们把收集的信息在qq空间转发,这样同学们就可以互相交流,获取完整的叙利亚问题的情况。还比如美国冬季的雪灾,同学们利用网络持续进行了其发展,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对其产生原因,危害进行阐述,也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应对雪灾的措施。通过对地理事件的关注,使网络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助手,养成了关注身边地理的习惯,树立了终身学习的习惯,我认为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当然这个习惯的养成不可能短时间完成,这就需要教师要加以引导,坚持督促,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坚持下去。以上是本人在多年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有失败也有成功。但是我认为在我国高考为指挥棒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不顾指挥棒的作用,但作为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做到既要关注学生的高考升学,也要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更要关注我们所教授的知识要在生活中的用途,那就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使我们的教学素材来源于生活。
联系电话:***
第四篇:作文材料贴近生活
作文材料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的现实性。它暗合“舌尖上的美味”,将日常生活中传统、普通甚至“草根”的食物——大豆、豆腐请进作文,可谓平中藏奇、常中见新,内涵丰富,易于考生理解。考生要注意材料中的几层变化:
1.大豆——煮熟——胃胀;
2.发明——豆腐——改变;
3.创造空间——适应口味——普通升华。
大豆营养丰富,价格低廉,但因难以消化而被冷落;盐卤点制豆浆而成的豆腐柔软变通,品种多样,便于吸收,备受喜爱。大豆因为食用方式的优化而升华,豆腐因为柔软变通而受青睐。
作文材料内涵丰富,有利于考生提炼观点。考生要善于挖掘材料蕴含的意义:创造、创新;变革、变通。要注意揭示事物的丰富性、多元性,提炼出有新意、有个性、有创意的鲜明观点。考生可聚焦于大豆的升华和豆腐的受青睐,寻找思路,实现突破——变通带来新生、思路决定出路、柔软变通之美等。考生可从材料的初始价值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如何让普通变得不普通?如何让平凡变得不平凡?如何让尴尬化为受欢迎?这离不开
“变”——变化、变通、变形。这一“变”字体现了人们的尝试性、创造性、实践性;这一“变”体现了人类的发现意识、生活智慧、探索精神;这一“变”不仅改变了大豆的命运,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饮食习惯,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任何“变”都离不开思考、离不开行动。光思考不行动是纸上谈兵,光行动不思考则只能是“愚公”。正如总书记在五一劳动节时提出的“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创美好生活”。作文材料角度多元,利于激活考生思维。从这个材料中,我们要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食物的营养性、生活的常识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要透视材料中的深层意味与侧重点,要明白材料的指向、内涵、意蕴,这样才不会跑题、套题。这个材料来自鲜活的现实生活,它蕴含的角度是多元的。考生要把握核心要点,关注细节,激活思维,生发联想,运用正反思维,注意视野的开阔、思想的深刻、思维的敏锐。如考生可着眼于思考“个人、企业、国家如何寻找最佳途径,提升自我,实现突破”;可立足于“柔软变通之美”,展开思考,谈谈包容、变通,让自己海阔天空,改变自身过于坚硬、浑身是刺、不知变通的个性,以更为包容、宽容、圆融的态度面对生活。
总之,考生需从材料出发,选择角度,激活思维,联系自我,联系社会,联系自然,在美食、作文、人生中,让“小豆腐”散发出“大能量”,从“小豆腐”提炼出“大智慧”,以“小豆腐”开启“新思维”。
第五篇:<贴近生活 表现情感> 教学案例评析
贴近生活 表现情感 激发兴趣
——儿童国画教学课例评析
射洪县太和四小 李祥武
长期以来,儿童国画学习无论是内容还是教法基本上都沿承了传统的方式,即以临摹为主。通过形象技法的分析与演示,按一定的程式学习一些传统的表现题材,如画荷花、梅花、麻雀等。这样的学习优点是能使学生比较好地了解传统国画的基本表现内容和技法,缺点是过于程式化和成人化,约束了学生表现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创造性,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缺少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不能引起学习的兴趣;同时传统审美理念的制约,也限制了学生艺术表现性的拓展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发展。因此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以更广阔的艺术视野来开展传统国画的教学活动是个新课题。下面从我的教学实践来谈点肤浅的体会。
课例:《有趣的故事》教学片段
教学环节:听故事→赏故事→编故事→讲故事→画故事 1. 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接下来引导学生对一些经典儿童故事进行赏析,如《狐狸和乌鸦》、《狼来了》、《丑小鸭》等等,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意义,选取和想象最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在大脑中想象美丽的画面等。
3. 改编故事或创编故事讲给同学或老师听,吸取好的意见并作修改。
4. 师生一起讨论和交流可以用怎样的国画方式来进行表现,如形象选择,构图方式,表现方法等。学生们都可以想出许多表现方法,如勾线填色,水墨写意等。深入局部讨论,学生更有主见,如“火”用红色直接强烈点写,“烟雾”用浓淡变化的水墨晕染,人物造型用墨勾形,干后施色等。
5. 学生练习,自己完成或两人或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分别指导。6. 展示和评价。
学生们在整个过程中兴趣很浓厚,最后画出作品十分精彩,例如《新编狐狸和乌鸦》、《恐龙妈妈》、《公鸡爸爸》、《怪兽大战》等等。每幅画面洋溢着小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自由奔放,毫无拘束,不失为一幅幅很好的儿童国画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感悟:有人说,没有情感的课堂是一潭死水,没有情感的学习肯定是兴趣缺乏的学习。传统国画的学习题材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受较远,学生对梅兰竹菊等传统题材没有鲜活的感性认识和情感寄寓,故一味地让学生画传统题材,学生只能是机械地,一笔一画地“造像”,而不是内心真情实感和审美追求的表现。因此,我在儿童国画教学中,除了适当选用一些传统题材外,大胆地选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能借以抒发内心情感的新题材。《有趣的故事》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例子。本课抓住儿童爱听故事,想象大胆,天真,爱编故事的特点,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能从影视作品、课外读物、网络资源等获取故事和形象的优势,又紧密结合了学生实际。整节课他们兴趣盎然,表现积极,敢讲、敢编、敢画、敢创新,敢于表达真情实感。
这样的课,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表达生活情感,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并且掌握了国画基本的笔墨知识与技巧,在题材,表现形式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同时对于培养和张扬学生艺术个性也有着积极意义。
二00四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