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活动建设与组织》作业
我的《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作业、设计一次班级活动,并做出简要评析。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二年级一班踏青活动方案
春暖花开,燕歌莺舞,正是春游的好时节!大自然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如今又是那么生趣盎然,五彩缤纷,似乎在舒展自己的筋骨,召唤着热爱它的人们。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我班特组织学生春游。为确保春游活动顺利进行,特制订春游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1.观赏春天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2.通过放飞风筝等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户外实践和活动能力,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组织纪律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活动地点:弓马庄村北
三、活动内容: 1.参观赵鹏杰家的果园、草莓园。2.“诗意的春天”:对歌、对诗活动。3.阳光少年聚餐活动。4.放飞风筝、放飞希望。
四、活动对象:二年级1班老师及学生
五、活动时间:2012年4月15日(周日)8:00~16:00(如遇雨天另行通知)
六、活动准备工作:
1.组织有关人员到活动现场进行认真勘察并对活动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充分的估计和应变准备。
2.出发前各小队长要做好组织纪律教育、环保教育和安全教(尤其是交通安全和防溺水教育)。
3.组织学生积累春天的诗歌和歌曲,准备参加年级组的对诗、对歌活动。
4、发《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活动要求,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5.各小队分成两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桌布、风筝。并于12日下午把参加活动的学生名单按分好小组的形式上报给小队长。
七、春游注意事项:
1.事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案,作周密安排,把问题想在先,把事情做在前,切实做好春游的一切准备工作。
2.早晨学生按常规时间到校,各班于8:20在学校内操场集合,8:30出发,4:00左右回程。出发前点名一次,回来前集合并点名一次,进校后再点名一次。回校后统一集中教室,4:30按常规放学要求放学。
3.在春游前一天各班组织一次春游安全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和学生时刻将安全装在心中。春游那天,利用晨会时间,以小队为单位进一步加强关于春游安全知识教育及再次强调春游注意事项。
4.做到人员保证,带队教师负责组织参与学生的一切活动。同时要强调行动纪律,要求学生服从大局,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6.以小队为单位进行游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诗、对歌活动,以小队分好的小组为单位放风筝,不独自行动,不玩危险游戏,一切活动均听带队老师的指挥。
7.带队老师各施其职,坚守岗位,互相配合。并开通通讯工具,保持通讯畅通,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总负责人。
8.各队在春游活动结束后做好总结,举行一次有关春游归来感想的班队活动,使这次活动能真正做到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简评:本次活动赢得了家长的支持与信任,孩子们热情高涨,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活动前我们间进行深入的安全教育,我们教师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班级中队组织将在本次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总之,以生为本,为生服务,期待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第二篇:班级文化建设与活动组织
班级文化建设与活动组织
一、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个概念。
1、什么是班集体: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经过以班主任为主的各种教育力量(包括学生为主体,家长,任课教师)的教育培养而形成的具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具有较强的核心与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使班级全体成员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的高级群体。
2、什么是班级体建设: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班级这一学校最基层的组织培养成班集体,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为目的的活动主体的过程。班集体不光是组织上的统一体,更是精神上的统一体,这个组织中的成员应该各有个性。
3、什么是班级文化建设:是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下,通过班主任及班级成员的理解和认识,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能够激励全班同学奋发向上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
4、什么是班级文化:是在班主任引领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班级内部的共同的精神、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都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感情的波动都将得到关注。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1、班级文化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文化建设对班集体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班级文化建设核心是爱心,主体是学生,关键是参与。对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班级成员。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写在纸上的规则叫制度,不言而喻的规则叫文化。比如打着领带上班是制度,不穿背心上班就是文化。制度管人管死人,文化管人管灵魂。
3、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一个单体的文化现象,不仅影响着班级,也影响着学校。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及要求
班级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㈠营造雅致的学习环境——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包括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各种形状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它还包括班级雅称、班歌、班徽、班旗、读书角、报夹、博客、网站(网页)、BBS社区、QQ群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㈡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师生行为,保证班级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和落实。制度文化,包括班级规约、以及各种奖励制度、考核制度、班训等。欣赏一些好的班规和班级守则。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注意事项:
1、班级制度文化的制定应注意充分发扬民主,切合班级实际。重在统一全体成员的意志,一定要增加全体成员对制度的认可度。让大家明白制度有约束成分但重在规范行为,是为了大家生活在一个有序的生存空间中,提高我们的学习生活质量,是为了师生更好的发展自己。所以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制度要求。
2、好的制度要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激励作用。注意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有效结合,鼓励学生争当先进。
3、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必须做到日清日结,常抓不懈。因为再好的制度若不落实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例如班级的值日制度、出勤制度、作业制度、自习纪律的规定必须要有专人负责检查落实。
4、将制度落实检查评比的主动权尽量地下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自己掌握操行等第评比的主动权,这样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也有利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
㈢实现共同的人生追求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教育是一种文化,学校是受文化熏陶的地方,而我们的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一个好的学校一个好的班级,要自始至终给学生一种文化的熏陶,这样才能打好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精神文化包括班级目标、班级心愿、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班级风气及师生间积极上进团结友爱的亲情环境,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文化环境。
1、抓目标——远近结合 促进认同 ⑴明确的奋斗目标。班级目标是班级成员的共同期望追求和所要达到的成果,它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制定班级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且指向必须是一致的。为了更好的发挥目标的作用,班主任还要善于把长远目标近期化,抽象目标具体化,集体目标个体化,理想目标行为化。近期目标应该就是教师抓班集建设的突破口,必须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好,还要注意其首因效应作用,必须落实好,这样才有利于长远目标的达成。
⑵宣传目标价值,促进积极认同。在班集体目标制定出来以后,班主任要对其价值进行充分的宣传和解释。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班级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对大家有什么重要意义,要实现这个目标大家应该怎么做。从而使大家认同目标,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目标的达成。
⑶具有达成班级目标的精神图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精神共同体“。所以,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属于这个集体自己的独特的精神图腾:
首先,优秀的班集体有自己的独特名称,班名;劲松乐园、七色花坊、蚂蚁之家(做小蚂蚁,学习蚂蚁纪律严明、勤奋刻苦、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其次,优秀的班集体有自己的独特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即班训。李镇西老师的管理学校和班级的口号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班训是班级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相对要抽象一些,指出的是要如何的问题相对抽象一些,类似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班级口号是为配合班训的达成而提出的一种阶段性行为目标,它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比较具体,类似于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目标。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口号:”让快乐成为习惯“、”让自信成为习惯“、”让感恩成为习惯“、”让团结成为习惯“、”让勤奋成为习惯“等班级精神言简意赅,激励孩子们奋发,鞭策孩子们前进。班训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概括:净(教室干净)、静(氛围安静)、敬(尊敬师长)、竞(友好竞争)、进(团结奋进)
一个好的班训有约束作用,是一种善良的警示;好的班训有激励作用,是一种温和的规劝;好的班训有教育作用,也是一种亲切的教诲。对于一个班级而言,一条合适的班训就如指挥棒指引着学生努力进取,也必然成为衡量师生言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最佳方式。再次,优秀的班集体有自己的独特标志,班徽、班旗;班歌、班花(鸟、树)、班级心愿、纪念日等等。有的班主任还有自己的班级吉祥物、蚂蚁军乐曲、蚂蚁们的诗歌、蚂蚁们的舞蹈、蚂蚁们的书籍、蚂蚁宣言、蚂蚁日记、蚂蚁相册、小蚂蚁成长档案等。这些内容展示了”蚂蚁之家“的物质文化环境布置,使师生共同感受积极向上、温馨和谐、团结协作的班级文化氛围。这些充满文化气息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向上的情感,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班级精神图腾是班级精神的象征,是班级精神的物质表述,设计班级精神图腾就是有意识地弘扬班级精神,通过各种精神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增强班级的团结。
要使班级精神图腾更好发挥其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中的作用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班训一定要由集体讨论确定,具有班级特色。
2、要多层次、多时段、多形式地运用和阐发其内涵。
2、抓组织——凝聚团队 分工合作 ⑴班委会(队委会、团支部);⑵小组长;⑶课代表;⑷不同角色的管理助手;⑸特色文化负责人:A、班刊编辑部主编B、通讯社社长C、美术小组组长D、文学社社长E、网页主管F、乐队队长。⑹民间社团:智囊团、教研级、讲师团、记者团、赏罚大使。
3、抓合力——纵横交错 齐抓共管 ⑴以班委会为代表的学生集体
⑵任课教师集体:参与建设,参与会诊,分工管理,及时反馈,评教评学
⑶家长集体。把家长组织起来,利用起来,把家长的意志统一到班级目标中来,告诉家长们当前需要做到的事情。郑立平老师开学家校联谊会。A、建立家长委员会B举办家长学校C召开家长会D家访与校访
4、抓班风——改善状态 振奋精神
抓集体的奋斗精神,纪律风气,舆论风气、落实规范情况,还有就是要抓好班级传统。在这方面班主任可以班级年鉴、班级影集等为学生创造一些自我感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机会。
6、抓活动——生命在于运动,班级在于活动。
班主任要明确认识到:有活动才有集体,有健康积极的活动才有良好的集体,善于抓活动,班主任才能有所作为。万玮老师教学的三个境界。张红老师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关注状态、影响状态、激发状态)。开展活动的目的,一是给学生以影响和锻炼,使学生通过活动受教育,通过活动达到锻炼;二是使学生进入积极进取的状态,因为在活动中才能调动学生的上进意识,竞争意识,才能使学生展露个性的特点和才华,才能形成集体的活跃气氛;三是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学习适应社会的本领,增强他们的适应性和实干精神,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今天主要谈谈如何充分发挥好班会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⑴班会的意义
l
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着促进学生发展这个中心来进行,哪种类型的班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积极采纳哪种班会。班会一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教育活动,由于其内容涵盖了理想、信念、人生观、道德规范、纪律、学习、健康、劳动、意志品质、审美能力、创造素质、青春期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各个方面的主题,因此,它能够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l
能够解决学生中一定时期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促进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班会的举行有时是针对近期班内出现的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防微杜渐,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是对已有问题进行矫正。l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l
有助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l
有助于协调班级人际关系,活跃班级气氛。l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集体意识 ⑵班会的种类 根据班会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可将班会的种类分成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种类型。班级例会:也叫常规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召开的全班学生大会,内容主要涉及全班性的问题,如班级工作的布置和总结,对重大问题的统一认识,阶段性工作安排等。例会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民主生活会,引导学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自我教育。二是班务会。研究讨论班内一些较为重大的事务性工作。
(二)主题班会:这是一种以一定主题为中心,围绕主题召开的班级会议。主题班会事先要经过较充分的准备,要求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形式新颖并富于变化,要尽量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接受教育、锻炼和提高,并力求班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⑶班会的内容:可以是主题班会,辩论演讲类活动,可以是文娱、体育、科技竞赛类活动,可以是远足、公益、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内容上,班级活动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种内容。
模拟式班会(以下主题班会的案例均引自《学校主题班会的形式与方法》)
就是根据班集体在一定时期的教育要求,通过设计某种具体的生活情境,扮演其中的角色,让学生亲临其境地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的一种班会形式。一般模拟式的班会有虚拟情境式的,如《与时间老人座谈》、《2050年的畅想》等;有实拟情境的,如模拟法庭、模拟交通警察、模拟家庭等。模拟式班会要有真实感,真实感越强,情境越真切,学生的所获得的感受就越深切。因此,班主任要要求学生尽可能地真情投入,认真体会,以求收益最大化。交流式班会
这种班会主要针对班级里带有共性的问题作双边式探讨,如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焦虑、挫折应对、心态调整、人格培养)等,其功能在于给学生相关方面的指点和疏导。也可以请有关人员与学生交流,以相互沟通借鉴,取长补短。文艺型班会 竞赛式班会 论理式班会 纪念性班会
纪念性班会包括历史事件和名人的纪念活动,对重大节日、传统纪念日的庆祝等。纪念性班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如联欢、报告会、参观、访问、考察、祭扫活动、竞赛、演讲、读书活动、墙报、小发明小制作、赏玩活动等。实践式班会
实践性班会活动内容很丰富,包括参观访问调查活动、公益活动、科技制作活动以及劳动活动等。
⑸班级活动的力量:在教育力量上,从校内看,班主任要争取班级任课老师的配合(邀请任课教师担任班级颁奖佳宾,给学生寄语,担任班级活动评委,还可以让任课教师来主持班会活动)。从校外看,要加强学校与家庭(①请家长直接参加班级活动。为班委成员颁发聘书,家长参与活动,班级事务竞标等。②请家长经常关心班级活动。社会教育的联系(政法工作者,心理工作者,行业精英修鞋人老人),以求整体的效应。⑹设计班级活动的原则 ①教育性 ②针对性,③系列性 ④开放性
形式上的三开放:向校内开放(兄弟班、同年级、高低年级、友谊班);向家庭开放(同妈妈一起过三八妇女节,同爸爸一起过父亲节,和爷爷奶奶一起过重阳节等);向社会开放。⑤主体性 ⑥多样性 ⑦时代性
⑺活动的注意事项
班主任和班委会、全体同学制定选题时应考虑:①班级的奋斗目标和班级工作计划;②班级的具体情况;③学校的工作布置;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①制定活动计划⑩活动的名称:新颖、上口、易记;活动的主持人;全班同学的参与度②分工落实任务③会场布置④活动教具⑤积极发动。开展每项活动之前,教师应能做好充分准备,进行思想发动,特别要讲清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要求,要使用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进而产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心理和对学习各种技能、本领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跃跃欲试,孜孜以求,在活动中增长才干。
活动的反馈:重视后班会行为的开展。①班级日记②周记(随笔)③活动纪实④活动总结⑤座谈会⑥书面调查⑦听课反应。作好总结。每次活动结束之后,班主任都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全面总结和公正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和评价),既总结肯定的一面,也要指出不足,明确改进的一面,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逐步提高班级活动的水平,使之形成良性循环。主题班会的召开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教育学生。一节好的班会就像一堂生动的”心灵"课,可能对孩子一生都有影响,所以班主任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通过活动的开展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
四、班主任理应成为班级精神的灵魂
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设计者、实施者、指导者。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以自身人格的无穷魅力,成为班级精神的灵魂。
专业素养——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是支撑人格形象的基础。多多地积累德育故事,文字、音频、视频、课件分类存放。文字里有故事、诗歌、散文、小小说、时事评论;图片有自然风光、人物采风、社会万象、班级相册;音频有音乐、演讲、朗诵;视频有教育电影、精彩节目、网络视频。
专业情怀——有激情,有感情,先学生之喜而喜,先学生之忧而忧,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专业品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关注、关心和关爱学生
科尔伯格人的的道德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我的行为准则并并行不悖。前几个阶段的发展可能需要依靠制度约束,而引导学生踏上第六阶段的阶梯,惟有通过以文化活动为核心的精神引领才可能帮助学生实现。
参加我们中研班的老师都是热爱教育工作的有激情的优秀教师,热情萌动希望,激情可以点燃梦想,而坚持才能铸就辉煌!我希望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都要重视班级活动的开展,敏锐地捕捉学生中普遍存在共性问题,坚持通过不断创新的班队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隐意图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心地希望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把每一次班会形上成感叹号,而不要上成省略号。谢谢大家!
第三篇:《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学习心得
《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学习体会
班级,一个小集体,却充满了情与爱,它是师生用智慧和艺术描绘的迷人世界。这个世界曾给学生无数的感动和无穷的力量,这个世界曾教会学生许多知识,培养学生许多能力。为使这个世界能更有凝聚力,成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每个学生都因为这个集体而骄傲自豪,让每个学生都发挥特长为班集体增光添彩。这就需要我们每位班主任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为学生搭建一方五彩斑斓的活动舞台。
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往往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在所有集体成员为共同的目的而努力奋斗的时候,学生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一个没有活动的集体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集体”而只能是“一盘散沙”。因此,良好的班级活动的组织是形成这个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条件。
做好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对学生个人的成长、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班集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或者说与众不同的地方。日常的教育教学就是要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其长处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走到自己的最高峰,尤其对于班主任来说,更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的长处的到充分的发展.班主任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可以组织和设计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
(一)班级活动让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
作为班主任应该明白,某些班级活动给与学生的机会满足了学生的正当需要,更是一次良好的锻炼。通过锻炼, 学生更了解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知不觉给他们指明了方向,给予了前进的动力。
(二)班级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活动中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是学生萌发了自信,激活了新的憧憬.在班级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人,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有良好个性发展的巨大潜力。我们应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在集体的舞台上创造出一幕幕生动活泼的“戏剧”来展示个性和锻炼个性。
二、有利于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班级是学生发展成为社会人的重要环境。班级活动会为学生提供提高“做事”能力,学习“做人”之道,获得“价值”启蒙的场所和机会。推动个体社会化的日趋成熟,为以后适应真正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对于班主任来说,改善班级中人际关系的办法就是设计与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加深理解,营造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三、有利于班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是一种教育集体。它是建立在各个学生的个性积极发挥的基础上,但又不是每个学生个性特征的简单综合。在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密切相关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集体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由此可见,通过开展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每个集体成员的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是班集体建设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健康发展的班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参照群体,可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斜滩中心小学
胡盛辉
第四篇:班级活动的构想与组织
班级活动的构想与组织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开心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主题是《班级活动的构想和组织》。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深知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经常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凝聚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那么关于班级活动的构想与组织方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要明确活动目的。
我们开展班级活动,在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确活动的最终目的。比如感恩教育,责任心教育,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可以作为我们的活动目的。
第二,活动要有针对性。
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活动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后可以有针对性地举行一些班级活动。比如近段时间学生不够团结,那么我们可以举办篮球赛,小组学科竞赛,又如发现学生在课堂不够积极回答问题,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哪组胜出就为哪组加分,或者奖一些奖品等。这样能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
第三,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上学期我们开展了以安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每次开班会,基本上都是我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听。很没意思。所以这次班会课我提前两天就安排下去了,班长做主持,规定每个小组最少要派一个代表上讲台发言,主要讲述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那节课上,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性很高,一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用。连学生都说那节班会课很有意思。以后我还会继续开展类似的班会课,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上台锻炼自己。
第四,让学生对活动进行评价。
每次班级活动或许都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熏陶和思想上的升华。如果能让学生对本次的活动进行一次评价,或者让他们说说本次活动的最大收益和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对老师来说是双赢的,我们既锻炼了学生,也能及时总结经验以便下次更好地开展班级活动。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中心。如果班主任对班级活动和文化建设重视起来,方式恰当的话,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班级的学风和班风才能严谨和谐地发展。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2
第五篇:班级的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班级的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宁江五中包岩梅
一般来说,班主任工作除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外,其主要工作是班集体组织的建设、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个刚刚组成的班集体,首先应该注重进行的是班集体的建设,即班级的组织管理和制度的建设。这是因为不管是新建一个小小的班级,还是创建一个泱泱大国,头等大事莫过于建立其管理的制度、体系及管理模式,而这又是开展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一个国家,其立国之本首先应该是要确定社会制度和管理的模式。班级当然不能和国家同日而语,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集体也一定有自己的管理方式,而且集体的成员不同,管理的形式和特点也一定不同。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自理、自制能力弱,感知能力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往往是事事操心、事事作主的“保姆式管理”。老师在学生中有崇高的威信和绝对的权威,老师的话即是圣旨,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往往是以老师是否亲近自己、喜欢自己为标准。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到了中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育日趋成熟,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独立性得到了更高的发展,自我意识也日趋完善,其思维能力和判
断能力已接近于成人,使得他们对外部世界具有强烈的自主要求。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必须有适合初中学生特点的管理模式,如果仍然沿用小学阶段的“保姆式管理”,则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也不利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初中生进行班级管理时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能单纯以老师的权威主宰学生的意志。而要实施民主管理,首先就必须建立健全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使制度成为每个人的共识和自觉的行动,使管理不仅到位更要到心。实践证明: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管理者和教育者,成为制度的监督者和实施者。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班级工作过分依赖班主任的组织和管理,减轻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负担,减少工作失误,而且还可以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更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一 班级组织的基本模式
班级组织的基本模式一般可分为三个模式:班主任、班委会。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负责人,他不仅是全班学生的教育者,也是班级组织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委会主要是由学生干部组成,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角色。
二 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结合。
根据组织的性质可将班级中的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
组织。正式组织是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经由班主任挑选或学生民主选举产生而建立起来的,包括班委会和团支部。在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或平行关系。根据巴纳得的观点“当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即定的目标而自觉活动时,这样的组织就是正式的”。也就是说班级里的正式组织它是有即定目标的。在班级正式组织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目标性,自然就比较强调对其成员的外在规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可能限制了班级正式组织里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为了避免组织的僵化状态,班主任在“赋权”方面要有充分的考虑,使组织内的成员明确权限的范围,为他们创造一种有弹性的空间。
在班级组织系统中,由于个体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根据兴趣或能力形成班级组织系统里的亚文化群体组织,这种亚文化群体我们一般把他们列为班级系统里的非正式组织。他们或一两人,或三五成群。虽然是“组织”,但他们一般来说没有自己的“组织”目标,也没有外在的组织规范。这样的非正式组织基本上是依靠组织内某个别成员的能力去开展活动,对其内部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常常会波及到班内的其他成员。因此班级内非正式组织是班级组织里不可忽视的力量。
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在班级
中正式组织先于非正式组织的产生。由于正式组织是按照班级规范而形成的,起初班级规范并没有立即产生相应的广为接受的集体行为准则。但班主任总是根据经验,形成由全班共同协商的规范,同时班主任会事先指定代理班委会,行事班级日常管理工作。非正式组织主要是在班级的日常运行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产生了基于兴趣的、基于学习的或基于活动的组织。班级内存在的这两中组织产生的时间有先有后,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从属关系。一般来说他们是并列的关系,而且两个组织内的很多成员是交叉的。
班级里的正式组织行使着组织所赋予它的各种权利,协助班主任,从事着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学校组织的活动的安排。由于正式组织的成员名额有限,同时又有外在的规范在束缚他们,这样的一个组织不能满足班内所有同学的需要。因此基于兴趣或活动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是班级正式组织的有益补充。同时对于满足学生多样的兴趣和爱好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加以合理科学的引导他们将对班级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这正像有人说的“这是因为,只有给个人以某种活动领域,在那里他可以自我选择,不受正式组织的非个人化的目标的支配而独立作出自己的决定,组织成员作为个人的人格才得到保障,他才有可能不断地为正式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班级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它是老师在一固定时间内,通过统一的教材,面向年龄层次相仿的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场所。它自身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固定性。同时班级里的成员(学生)一般流动性较少。因此对于现代教育的实现场所“班级”,在其时间、空间和人员方面具有稳定性。由此我们对班级组织的建设就不得不考虑它稳定性的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班级组织的静态性。
然而这种静态不是就说明了组织是没有变化的,为了实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组织的结构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当外在环境变化提出需要时,组织的结构也应该及时变革,使其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列如,我们的班委会的成员已不能适应班级管理的需要,这时我们就必需进行人员调整,使这个组织从新回到班级建设的正途上来。组织结构的变化不是随意进行的,一般遵循着“解构-新建-再解构”的步骤。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要让大家注意到原有的组织结构不利于组织的发展,也难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要做到激发成员变革的动机,同时注意保护的心灵,消除他们因组织结构变动带来的心理负担和障碍,尽可能为他们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很快适应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