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三复习中高效应用(马海青)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3:3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三复习中高效应用(马海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三复习中高效应用(马海青)》。

第一篇: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三复习中高效应用(马海青)

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在高三复习中的应用

高三

马海青

去年10月,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大幅度修订了历史学科考查的四个要点,排在第一位的就是 “突出问题意识”。在考纲宗旨中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并强调发现问题和创设问题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同时还要求考生应具有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可见问题意识是2017年高考的新导向,必将在今年的高考文综试题中特别突出体现。我校近些年来一直全力贯彻的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的理念与之不谋而合,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在效用上,2014级学生从高一入学的到高二分层次教学的整个新授课中,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被普遍应用,效果明显。为今年高三高考总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功不可没。作为一线老师,在一轮复习中我深有体会。今年自高三全面备考以来,在学校要求和年级的安排下,我一直思考和尝试着一件事情: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如何充分发挥其功效,如何把深刻的理论与高三复习课的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备考效率。在年前高三摸底统考中,整个年级上线人数又创了历史新高,效果较为理想。通过半个学期的实践,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有些班门弄斧,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新课程、新考纲、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尴尬。

1、高考命题以教材为依托,但并非拘泥于教材,况且目前教材版本多元化,对相同内容在教材中的讲述详略不同。为显示公平性,不可能依据某一本教材作为命题的依托,试题的材料不会来自于任何一种版本之中,只能是更多地注重材料,且材料来源于教材之外,而且命题组人员并不看教材。

高考试题在命制时采用的是大量新颖、陌生甚至前沿的全新材料,这与教材呈现的材料有很大区别。材料用于搭建新问题、新结论,而非按现成结论。(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2、新课程改革的应然目标是公民教育;但高考的实然目标却是学科教育。本次高中课改,高校老师大多处于失语状态,他们对课改全新的课程体系、花样迭出的新鲜事物感到费解。但是,高考命题的主体人员由高校教师组成却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3、尽管历史高考过分专业化的倾向一直备受争议,但是命题者还是热衷于把高校的学术研究成果转换成高考试题,其本质就是把历史专业的思维和研究内容渗透到高考命题中。于是,以反对过分专业化为起点的课程改革,在高考的层面上却演变为专业内容的进一步强化。

面对历史教学尴尬,我们唯一的答案,是只能适应,不能选择!必须解决!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二、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下,历史教学尴尬解决之道。

1、明智既思辨,思辨既质疑,要培养学生自主的问题意识。

近代西方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说“启蒙就是照亮,就是敢于认知”。认知的过程必然是通过对问题思辨和质疑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实现的。孔子曾云:“多闻阙疑,多闻阙殆”就是对思辨、质疑的重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新课标为依托,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要有科学启疑之策;二要加强理论点拨;三要注意方法指导;四要激发学生的思辨热情。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参与让学生学会善于启疑、善于据理质疑、创造性的拓展释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辨、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问题意识,而不是只会背书的呆子,才能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意,也更能适应高考的能力要求。

2、以问题为主线精心备课,实现高三总复习的文综课程整合。

大文综的课程整合是高三历史总复习的核心任务,关系到文综高考的成败。作为高三老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高效整合课程,如何科学构建知识体系,以问题为主线就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利器。

这需要老师在问题立教的如何“立” 这个环节上下功夫。用整体史观和多元史观去处理好课时问题、单元问题以及专题问题之间的关系,以问题为主线进行历史教学的整体的系统设计。这包括中国与世界;过去与现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三个维度。

例如在讲解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史实,围绕的核心就是近代化问题。通过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的世俗化、城市化,进行一系列的问题设计,既处理好了中外在在这个问题上的联系与区别,又要处理好了各学时与各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与世界在近代不同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对比,一举三得。

如何抓住问题这条主线,对教师利用教材的方式和备课的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标给备课定方向,考纲给备课定范围,而教材由“圣经”的位置到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师由 “教教材”到 “用教材”;备课由备知识到备方法、备理念。这就需要教师摆正教材的位置,以单元中心问题为主线,去研究教材——整合各册、各相关单元、各具体课时的的交叉点、关联点,进行细致化、系统化的问题设计。

例如在处理必修三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复习时,我围绕“人”这一主题,①设计四大问题: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

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幸福生活?--科学革命。②完成四个解放

文艺复兴:怎样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宗教改革:怎样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怎样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科学革命:怎样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③实现四个退却: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从文化教育领域退出来,人与世界直接对话,自然科学诞生

■宗教改革:使天主教从政治领域退出来,人与神直接对话,民族国家兴起

■牛顿经典力学:将神从无生命的领域赶走,揭示物理运动规律,人类科学时代开始

■达尔文进化论:将神从有生命的领域赶走,颠覆神创说,揭示生物起源进化规律。

3、大历史观与问题的多元化设计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黄仁宇先生在《放宽的历史视野》一书中,对大历史观与问题的多元化结合的理念推崇备至。所谓“大历史观”就是用宏观的、放宽的视野来研究历史。包括:①从小事件看大道理;②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

③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④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⑤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

这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在教学上它体现为同一考点,可以用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等五个不同史观做为切入点去设计问题。同时把每个课时放到整个单元、整册教材甚至政治、经济、文化大文综视野去考虑,既避免了单纯的为了问题而设问,又克服“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狭隘思维,还实现小问题、大问题、系统问题有机统一。这也顾及到了通史体例与专题史的结合,突破了版本教材的局限性。从而引导学生突破教材思维限制,从不同的维度来完成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更好适应高考要求。教师完全可以大历史观下把所有考点进行问题的多元化设计,用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等多元史观去归纳高中三年所学的全部知识。

三、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下,高三历史总复习的几个做法

1、在思想上纠正高三备考的认识误区。高三备考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归纳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过程。在高一高二新授课基础上,高三复习课更应该以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设计课堂教学。问题立教,问题导学模式是高效备考利器。

2、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把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通过分析研究,进行问题的量化。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把考点用问题去解析。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时,我抓住“变动”这个考纲的核心词,进行问题精心设计:

①为什么变?-----分析变动的背景; ②如何变的?------归纳变动的表现; ③变得实质?-----探究变动的认识; ④变得影响?-----总结变动的意义。

这样学生很容易抓住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理解中国近代化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主题,以经济结构的变动为核心问题,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经济的兴起、民族工业的产生四大考点用问题串联起来,更容易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3、在课堂教学问题检测反馈环节,以易错、易混点设计练习题目,通过老师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或者学生质疑,老师回答,进行师生思维的撞击,目的是层层剥离学生的知识盲点和暴露学生思维误区。本届高三市局征订和学校给选择的学案导学复习用书的编排体例又高度契合了多层次的问题主线意识,使用起来非常顺手、高效。

4、设置问题切勿泛滥,要讲究理性。这体现在:一要结合选课走班,问题设置要体现B层C层的层次性、差异性,避免不要一刀切。二要讲究在一节课的所有问题要由浅入深,注重环环相扣的梯次性。三要设置问题讲究质量精准,立足学情,把握考向,预测考点。

这是我日常进行问题立教,问题导学教学和备课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想,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第二篇:浅谈“学案导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学案导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与“导学”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笔者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尝试着运用“学案导学”模式进行教学,现对着一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学案导学 生物教学 应用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通过本学期的实践操作,我切身感受到“学案”有许多较于“教案”的优势,从指导思想出发“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导学、助学,为教师施教提供大纲;从学习目标出发,“学案”坚持知能统一,实现学会和会学;从学习内容上讲,明确有关知识结构,力求知识规律化,系统化,思路条理化;从学习方法讲,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学好,重在教师考虑如何教好。但是,就学案的设计与构思上,本人用了下面的一些方法和思路。每一个单元,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目的,收集和整理出一个较高水平的导学方案,于课前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该方案的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在课堂上相互讨论,遇到难题时教师加以点拨,从而掌握生物的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学案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内容全面,重难点突出。在内容编排上与教学进程同步,使用时,实施“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质疑讨论——问题反馈——精讲点拨——达标练习”等环节。学案还是学生复习时不可多得的一份精典资料。

一、学案的设计思路

第一,要先认真钻研教材、大纲,确定每课时的导学目标要求、高考考点、重难点、预习思考题、导学学案等内容,并有配套练习题,形成草案。习题的设计要力求形式多样,同时也要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旨在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 “跳一跳”。

第二,除平时在办公室进行交流讨论外,在集体备课时,还要每组先由一位教师作总发言人,说说学案编写的思路及其概况,再由其他教师予以补充、提出修改与建议,讨论后形成完整的导学案。

第三,教师进行适当、及时的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自学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重点、难点,自己进行语言知识的归纳、学习方法的总结调整等,整个课堂教学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

第四、及时进行教与学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每课结束前都留一点空余部分,要求老师对整课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无遗漏之处、需要补充部分、教学成功之处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教学经验,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学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总结,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学习规律,能更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1、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学生自学教材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

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3.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4.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学案导学的认识和思考

1、对学生课前预习指导不到位,课前预习效果不太显著。由于教师对这一环节上疏忽、抓得不实,再加上学生晚自习主要做作业,很少有时间预习课本和学案,所以导致这一学期课前预习收效甚微,对“学案”各个环节的操作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2、使用“学案”时,容易导致学生在“学案”和“课本”之间频繁转换,精力难以集中。有一小部分同学甚至利用课本飞快地填学案,而不是利用学案来自学课本。

3、这一学期,对“学案”的操作不够到位的地方就是学生小组合作这一环节。部分学生缺乏对小组合作的重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4、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案”中的拓展延伸部分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

我的困惑:

1、使用学案教学,前一课的知识点有必要进行提问吗?有时我提问中等生,他们说不上来(因为他们课下没时间复习),我就课上抽出几分钟让学生背,然后再提问。可是这样就会耽误本节课学案的进度,以至于课堂目标不能全部完成,只能推到课下让学生完成。这是否是恶性循环呢?

2、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有的班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的份,只听别人说,自己不发表任何言论,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改教师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3、在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对于我们使用“学案导学”的实践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和困惑。凡事有利就有弊,我们应放开思维,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怕困难和失败,踏实肯干,求真务实,推动“实施学案导学,创建高效课堂”教改工作顺利向前发展,为我们的教育开辟一片新天地。

第三篇:思维导图在物理复习课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物理复习课的应用

从化二中 陈伟明 刘燕莲

【摘要】新课程要求向课堂要效率,但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上次单纯的知识回忆课,效率不高,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

关键字:思维导图、复习、有效性、自主构建

复习课是教学环节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复习,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复习课很容易上成单纯的知识回忆课,课堂上只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回忆一遍,或干脆以练代讲,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摸爬滚打,将复习课上成是知识训练课。这种方法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无效的,但是教学效率肯定不高。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它要求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在物理复习课当中应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由核心词语进行拓展,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改变了传统复习中的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简单的复习。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图或脑图,是英国著名教育专家东尼·博赞在脑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创造的一种学习方法,通俗地说,思维导图又是一种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和空间进行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各方面的潜能。

思维导图基于对人脑的模拟,它的整个画面正像一个人大脑的结构图,其间分布着许多“沟”和“回”;其次,这种模拟突出了思维内容的重心和层次;第三,这种模拟强化了联想功能,正像大脑细胞之间无限丰富的连接;第四,人脑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力大约是文字的1000倍数,让你更有效地把信息放进你的大脑,或是把信息从你的大脑中取出来。简言之思维导图首先从一个中心点开始发散,发散出的概念或者图像都成为新的子中心,并用类似神经线的弯曲或直线条连接各分支,其目的主要是借助可视化促进灵感的产生和发散思维的形成,从而加强记忆力。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就是把握全局,抓住事物的关键,通过联想和想象找到与事物的联系,用图象和色彩把这一过程放射性地画出来。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旨在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物理知识和技能自主建构串联成网,使学生便于记忆,乐于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二、常规复习课的弊端

复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总结,使之系统化。通过复习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在以往的复习课堂中,我们出现的最多的复习方法是通过条文或列表来罗列知识进而梳理知识系统,然后进行简单的机械的重复练习。比如:在人教版高一上册中关于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区别的复习时,我们传统的方法有列表的方法,如下表:

通过列表知识确实能让学生一目了然,但是这种做法,往往只是知识的再现,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新鲜感,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没意思,基础不好的学生跟不上。所以这样的课不光是学生难受,老师更难受。

有的时候学生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但是这样的知识不是自己的知识,当然也就存在或多或少的知识运用障碍。而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经常的行为是指责学生没有勤奋地复习,却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是否恰当。

三、思维导图的应用

思维导图符合大脑的思维特点,为形象化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使学习者处于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中,使各个知识点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激发出灵感,衍生出更多的思考。利用思维导图一方面能够显示出思维的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理清层次。因此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归纳性很的思维方式,在物理复习中很有用途。

例如,电场中的的概念较多,而且较抽象,给学习者造成困难,其实,解电场中的概念分析题时只要理清思路,就会觉得很容易了。电场中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如图所示的网络,由电场线和粒子的电性可知电场力的方向,由点荷的运动轨迹也可知电场力的方向,由电场线的方向可知电势的变化,由电场力的做功可知电势能的变化等等。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对本章的知识就能做到一目了然。

但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并非对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特别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所以,在应用思维导图是,就要从“给学生画思维导图”慢慢转变为“教学生画思维导图”,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过程慢慢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以生本教育为指导思路的课堂中,学生的“学”成为主体,教师的 “教”变成了辅助。在实际操作中,我是按照下面的思路进行的。当整体目标、复习范围明确以后,(比如:教师给定本节复习课的课题、给出这个知识范围的核心词),教师的作用是以恰当的手段指导学生互动复习,这又包括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互相参考,找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点,并辨别真伪;指导学生向已经掌握该知识的学生寻求解答;指导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等等,然后在进行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复习浮力这一章结时,我的教学策略是这样的:

思维导图的应用其实就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生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有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在组织课堂中就有了不同的视角,思维导图也就成了体现学生独特思维的学习工具。通过思维导图的自主建构,小组介绍交流和全班展评,使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规律乃至基本题型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巩固掌握,多次课堂检测表明,通过这一模式的运用,学生平均分、合格率有明显的提高。下面是初二学生在学习了思维导图之后,自主构建的思维导图:

在物理复习中,面对繁多的知识体验和紧迫的时间,中融入思维导图,意在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自主建构有机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第四篇:思维导图在期末复习的应用随笔

新郑市郑韩路小学

教学随笔

我思故我在

----思维导图教学应用心得体会

二数 陈冬冬

背景

不久前,我上课的时候发现我班的杨文栋在记我的笔记,板书。我很惊讶好奇,他是怎么做的。我只见他把一张A4纸叠了3次,在每个小页纸上,写上本单元重要的知识点和他的理解。我还是表扬了他,毕竟是二年级的孩子。我就在想在这个阶段引导孩子们进行思维的整理,全面发展孩子的水平。

过程

我慢慢的发现思维导图,于是对思维导图很感兴趣,然后自己才在网上、书籍和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慢慢地积累了一些对思维导图的认识,才第一次慢慢了解到“思维导图”的概念,我才知道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此后,我在教学和自己的学习中主动自觉地运用其基本原理绘制了一些思维导图,努力使“思维导图”的方法成为我的一种学习习惯和一种思维方式。

我认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对于全面提高和发展一个人健全的思维品质具有非凡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一定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的人都可以学会运用思维导图,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他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挖掘出自己的思维潜力。

2、思维导图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思维特点,因而具有非常强的个性化特征。由于作者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和工作经验的不同,其所制作的思维导图也非常不同,因此,思维导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充分体现个体思维的多样性。

3、思维导图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新郑市郑韩路小学

教学随笔

统的描述与分析,非常有助于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关键环节。

4、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有助于使一个学习者真正实现终身化学习和学会学习的目标。

我在班上尝试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还是有孩子做的挺不错的,我在学生制作完后,并不是就放到那里而是结合复习的内容,拿着自己制作的给大家讲解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哪里最重要,所以孩子对知识的框架构成就比较的熟悉了,效果很好。

我认为“思维导图”对于致力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思维水平的人具有非凡的功效和价值;这种方法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学活动中可以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最有力的工具;总而言之,思维导图的应用前景非常光明,我看好它。

第五篇:浅谈导学案在“6+1”课堂教学模式中应用的心得体会

浅谈导学案在“6+1”课堂教学模式中应用的心得体会

辛店中学

崔明飞

内容摘要:

“6+1”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推行了四年的时间,所有教师的课堂都使用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导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6+1”课堂教学模式。我就个人使用导学案过程中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模式

导学案

收获

思索

困惑

“6+1”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四年的时间,在杨东明校长的大力支持下,现在所有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导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6+1”课堂教学模式。“6+1”,即“六个学习环节”加“一条主线”,六个环节是:“课前预习、依标自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测”。一条主线是:“老师导学贯穿始终”。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使用导学案体会。“6+1”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学案与传统教学教案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和思索。

一、“6+1”课堂教学模式下使用导学案的收获:

(一)、“6+1”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学案能“用活”教材。“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按照有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二)、“6+1”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学案能真正实现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以前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的好与坏只是通过提问几个同学来了解,也不能全面的掌握,课堂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的接受,效果不好。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三)、“6+1”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学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使部分差生从一

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

二、“6+1”课堂教学模式下使用导学案的思索:

为了提高“6+1”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的质量,有许多问题也是应该注意的:

(一)、要保证导学案的高质量。没有高质量的导学案,就注定了事倍功半,而且会导致师生没有了信心,所以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的设计导学案,特别是导学案的前面几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关键,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要提倡全体老师的参与度。使用导学案的老师要真正愿意走进备课老师的思想,才能体会设计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有效的使用,在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的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张高质量的导学案,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使用导学案过程中的再创新:导学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模式,在导学案的使用中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灵活的运用,把握好课堂,把“6+1”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达到一定的高度。

(四)、要注意使用导学案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使“6+1”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在课堂上得以很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极其重要。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在教师引导下,才能解决导学案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课堂上成真正的“6+1”课堂教学模式课堂。

“6+1”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等各种能力,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6+1”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坚定课改的信心。使用“6+1”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学案虽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实践证明,导学案的使用的确可以消除大多数学生的茫然,增强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使之成为学习的好帮手。我相信,通过““6+1”课堂教学模式”的日益成熟,一定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载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三复习中高效应用(马海青)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三复习中高效应用(马海青)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情景材料教学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应用.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情景材料教学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应用 作者:刘石平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6年第03期 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许多老师习惯于“老师讲,学生记”的......

    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三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三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由托尼?巴赞创造的有效的思维工具,能提高学生发散思考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

    如东县马塘中学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导学案: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 一、 考纲导读 1、 基因工程的诞生(A)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A) 3、基因工程的应用(B)4、 蛋白质工程(A)二、问题导思 1. 基因工程定义(目的,原理,操作水平,操作场所)?基因工程......

    导学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最终5篇)

    导学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本站推荐)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多年来研究的重点,初中数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为此其......

    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推广,课堂的固定教学模式虽然是教学的主要渠道,但无形间已经慢慢发生改变,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合集五篇)

    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需要优化教学模式,其中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在初中数......

    问题策略在生物高考复习中的应用

    问题策略在生物高考复习中的应用 台州市书生中学 钱先武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生物复习教学设计中的问题策略,对问题策略中基础性、思考性、综合性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