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救助 读福利依赖是否存在有感
读‘“福利依赖”是否存在?’有感
这篇文章主要是从社会救济中的低保制度的角度探讨“福利依赖“的现象。不难看出,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实施,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起到一定的帮扶作用,也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和消弭社会冲突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伴随着社会救济制度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展露出许多亟待解决或需要政府防患于未然的问题。城市低保制度是很贴近我们生活的一项救济制度,所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发现,其实,低保制度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家境不错的也在领低保,家庭条件渐渐转好的也一直领着低保金,有了低保金就不愿再出去打工等。作者讨论的“福利依赖”也是需要政府关注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的一个问题。
虽然作者论述了“福利依赖”现象这一起源,但对这个概念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福利依赖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不愿从事工作,或不愿进行就业咨询与职业培训而长期依靠政府低保福利生活的现象”。在我国,低保福利依赖现象涉及范围较广,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不愿或不能走出低保制度的一种现象。
作者所探讨的这个问题,中国的福利学界已经开始关注了,但对这个问题是否在中国已经存在,不同的学者之间仍是保持着不同的意见。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所持得意见是中国还不存在“福利依赖”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低保金较低,不足以让低保户产生依赖动机,更多的是将低保金看做一种维持基本生活的保障金,自身还是有比较强烈的工作动机,以改善生活的。
这篇文章脉络清晰,整篇文章围绕‘“福利依赖”是否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该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福利依赖”现象出现的大背景,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定量分析找出影响“福利依赖的”因素并进一步判断其是否存在,第三部分是通过定性分析判断“福利依赖”是否存在,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已经出现或还未出现的“福利依赖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措施。
作者的论述极其严谨,在了解大背景的情况下,不仅通过定量分析找出影响“福利依赖”的因素,作出福利依赖暂时还不存在与中国社会的判断,而且通过定性分析进一步进行确认。作者首先了解了一下当下的大环境:经过资产审查而后提供社会救助,是许多国家长期采用的一种福利形式,并且被认为是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但同时社会救助也逐渐展露出一些弊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救助调和贫富差距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且可能造成福利依赖,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等。福利带来的问题除了直观的福利依赖,同时也包括社会福利依赖带来的代际传递、贫困陷阱以及福利欺诈等。这些问题从根源上来自于福利依赖及其对就业的影响。伴随着经济低迷等因素的出现,各福利国家开始逐渐意识到一味的福利救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所以福利国家已经针对福利依赖现象采取各种措施。而如今随着我国社会救济制度地逐步发展,福利依赖现象是否已经在我国普遍出现,我国又该如何解决或是防患于未然。
之后,借助“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绩效评估” 项目的实地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回归模型的统计分析,判断“福利依赖”现象时候已经在中国普遍存在。具体通过选取我国部分典型城市作为抽样单位,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得到有效调查问卷1209份,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作者并没有明显证据显示被访者由于低保救助而削弱了就业动机;而就业状况则大多受劳动能力和身体状况的制约。事实上目前我国的低保金额普遍偏低,造成“福利依赖”的可能也相应较低。
然后,为了进一步确认直观的判断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并辅以定性访谈资料加以论证。为了对“福利依赖”的程度和作用机制进行量化分析,作者以低保受助者的工作状况作为研究切入点,建立模型并进行回归。被访者的就业状况可能会受到劳动能力的影响,并对劳动能力做出了进一步区分,即“有部分劳动能力”和“有健全劳动能力”。通过定量分析,不排除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产生福利依赖的可能性,但对于有健全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仍具有较强的就业动机。同时,对低保者的污名化效应对福利依赖具有反作用,低保受益金额与就业概率呈现负相关。
再通过定量分析之后,又通过定性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普遍具有较强的就业意愿和改变贫困的动机;很多低保家庭把摆脱贫困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影响低保人群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就业机会和国家政策。作者的定性分析是通过与样本人员的个案访谈形式展现的,其中在个案访谈过程中也确实暴露了很多定量分析中反映不出来的现象,这些信息确实让我们对低保户有了一个更真实全面的了解,所以定量虽然常常为人称道,但也不是万能的,有些方面是需要借助定性及其他方法去进行完善的。通过个案访谈的对话内容不难看出低保制度还存在许多漏洞,包括与社会救济相关的其他制度也存在很多问题。就比如说医保问题中的只针对看病次数,却忽略的看病成员之间的相关联系,使得医疗保障制度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无法明显减轻看不起病的家庭的医药负担。
最后,作者通过对城市低保人群的定量、定性分析,做出了判断:我国现阶段我国城市低保制度还未形成“福利依赖”效应。但为了防患于未然,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就业、削减贫困,作者从资格审查制度、动态管理机制、构建全面的社会救助体系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在提出建议的时候并没有分析产生“福利依赖”的原因,而是直接给出对策。事实上,产生“福利依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有关低保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很多人钻了法律的空子;二是我国部分居民对低保制度的认识存在误区,如许多低保户把低保金看成福利,甚至看成是一种国民待遇,认为低保及相关待遇由政府承担,不拿白不拿,没有认识到低保实施的目的只是解决困难群体暂时的生活问题;三是贫穷文化的蔓延以及贫困的代际转移;四是低保制度本身的设计所致:首先,我国目前低保制度实行的是100%的有效边际税率,打击了低保对象参加工作的积极性;其次,低保制度并未因人而异,而是一刀切,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搭了便车;再次,低保制度运行中的福利叠加易加剧救助对象的福利依赖倾向;最后,低保制度与再就业机制缺乏有效衔接,导致部分有劳动能力者不易找到工作,不得不依赖低保金。
我认为最后一点是最为重要的,所以针对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借鉴美国一些这方面的改革举措:在城市低保制度中强化“工作福利制”理念,就是说要将享受低保与参加工作结合起来,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在享受低保权利的时候也要履行相关的义务;重视对健康低保人员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重视非正规就业,充分利用私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帮助低保人员就业;完善低保退出机制,让低保户有一定的自力更生的意识;构建有效的实施城市低保制度的赏罚机制,相应的,政府就需要建立对低保户的监督与举报系统,这也算为低保制度增添了一些约束性。其他已经逐渐完善的福利国家对福利依赖的研究已较为成熟,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福利国家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严重脱节导致出现所谓的“福利依赖”、财政压力大等问题。与之相比,我国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于国内是否存在低保福利依赖问题尚处于争论阶段,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财政能力的增强,以及国家和社会对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视,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必将逐步提升,保障覆盖面也将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必须吸取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必须考虑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政策间的相互排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文章介绍:韩克庆,郭瑜“福利依赖”.是否存在?——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一个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02)
第二篇:读《雪山救助犬和旅行者》有感
读完《雪山救助犬和旅行者》
合兴小学六(1)李开玉《雪山救助犬和旅行者》讲述了一对母子犬在雪山上奋不顾身救助遇险旅行者的故事。狗妈妈叫安妮,狗宝宝叫科拉。狗妈妈是一只有很多年经验的雪山救助犬,他脖子上面经常挂着一个小桶,里面装满了救生用的工具,它经常去救助登山遇险者。
狗宝宝科拉很想知道妈妈是怎样工作的,但它还小,妈妈执行任务时,从来不带它去。后来,它慢慢长大了,狗妈妈就开始训练科拉,教它雪山救助的一些本领,它也十分认真地去学。
有一天,科拉与妈妈安妮正在训练,突然发生了雪崩,它们听到悬崖下满有人呼救。狗妈妈奋不顾身地从悬崖
上面跳了下去,抢救遇险者,而科拉则下山去救援。母子俩经过很多曲折,最终成功地是遇险者脱险。
读完《雪山救助犬和旅行者》,我若有所思。一直狗都能尽自己所责认真地配合救助遇险人员,而且奋不顾身,毫不犹豫地从悬崖上跳下去就人的精神,让人敬佩,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三篇:读《存在与时间》有感
读《存在与时间》有感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2012302180024李贝
《存在与时间》继承了古希腊的思辨传统,海德格尔对于日常语言中的“是”或“存在者”的意指提出疑问,指出以对象性的思维方式所追问的和得出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并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
海德格尔将“存在”重新放到最重要的本源的位置,突出三个方面探讨存在问题提出的重要性:
1、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却不等于说是最清楚的概念。
海德格尔通过不同时期对存在的观点,指出这些观点的矛盾,从而说明,存在是一个不清晰的概念。
2、存在是不可定义的。
这个结论从存在的最高普遍性推论而来,因此,它一定不是一个实体,从而它不等同于存在者。但因为它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不能用定义方法从更高的概念导出,又不能有较低的概念来描述,所以存在又是不可定义的。
3、存在是自明的概念。
自明性是存在的一种属性,在人类尚未了解到存在时就已经将存在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来研究其他事物,因此,存在又是自明的。
我认为海德格尔在阐述存在的意义的时候,从“此在”出发。所谓“此在”,一般来说指我们人类现在的存在,而提问这种存在也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我们因为此时在存在,此时在想而正是我们现在存在着,而我现在发问,因为我现在存在,因而会发问。还有一种定义,“所谓此在,即是在其存在之中与这种存在相互关联的存在者”。意思是说,此在在与各种事物相关联之际,经常把最终回归自己的可能性那样的意义与目的的关联抛到自己的前方。
此刻存在的我为什么会觉醒,反思自己,那是因为作为思想支援的“畏”。心里在担心着什么,畏惧之心时刻有之,造成埋头于日常的此在发生动摇的是“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本身就是畏的对象。担心能否在这个世界内存在。我们在不断复苏自己的思维状态中,对于存在的意义、自身的价值不断地拷问,因为我们总在担心一些东西,“操心”既是此在的存在,我们因为畏惧而操心。海德格尔认为正在被展开和发现的此在的存在方式才是真理和真实性的本源现象。此在操心自己的存在,是先于自身存在的存在者,其实就是使自己与现在还没有的东西相关联,甚至与自己最后的死的关联。为了作为一个整体而完结,此在非死不可,此在对于自身来说终究是未完,而自身的死对于此在来说绝不可能亲身经历。
海德格尔对于死亡和时间的理解,他通过与传统哲学的批判对比,希冀“存在”本身的澄明与显现。若他揭示出的“此在”之“被抛入世”具有一些生命自身的悲剧性,那么他通过对“向死而在”的生存论分析将“本己”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赤裸裸地揭露出来,免于在有限的生命中一直受常人控制,则是“此在”面对本己虽显孤独,但却具有了活出本真状态的可能。虽然海德格尔没有指出具体的可能的选择,但是也正因为他未指明的可能性,才给后来的“此在”留下了更多自由抉择的空间。
第四篇:读《存在与虚无》有感
不知道怎么的,读《存在与虚无》就成为了我一个久未实现的夙愿。因为这书实在难找,书店不卖,网上不刊,我都差点想邮购了(好象三联有个版本)。还好,就像海德格尔说的一样,事物总是呈现在因缘之中,既然我有此意向,这事物就会有与我照面之时。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因缘之点竟然会集在一个旧书店里,一看到此书,立马买下,价钱很便宜,不
到一半,而且是全新的,这不禁让我感叹:谁跟它怎么没缘呀!加封面、扉页和译后记,全书802页,我一星期之后发现,我才读了80页,而且这一星期是全副精力灌之于斯的。可见,文本本身之晦涩跟读者本人之浑噩,对阅读进程有何等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呀!对译者水平的质疑可能是没有多大理由的,通观几个出版社的《虚》书,都是用的陈宣良等人的译文,译者的水平可能用不着单个读者来怀疑,出版社早就是一种天然的考量机构了。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本人的不佞。
铺垫过后,言归正传。萨特在《虚》中是这样来理解人自身和他的存在的:“人是自为的存在,即是说,人是对他自己是什么以一种有所作为的方式的存在,他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远处在变化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自身的。正是因为他具有时间性,所以人不像一棵树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者,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不存在。而‘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无’。因此,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须自由地为自己做出一系列的选择,正是在自由的选择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是,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所有的后果和责任。”
以上是从编者序里抄出来的话,因为我还未完成这书的阅读,所以为了要在这里先来个总括性的描述,我不得不借用别人的话,其实,是在借用别人的理解,而且正因为是借用,我才发现,如果到最后要我来写这个总括的话,我可能是不会这样写的,这倒不是因为他在乱写,而是因为写得还不够精彩。
如今这80页的阅读,只是我对本书导言部分的把握,对导言三遍下来的反刍充分地带领我进入了萨特《虚》书的境界,也就是进入了萨特明显的现象学思维的境界,此时,萨特传记中对他第一次接触现象学事件的描述正历历在目,的确,正如萨特自己说的,哲学就应该是一种面对现实生活的哲学,而不是书斋里的文字的思维的游戏,当一种能够把弄我们面前的一支活生生的高脚杯的哲学竟能存在时,风华正貌的萨特渴望赴德求学的心情也就活生生地被揭示到我的面前了。
现象学不是一门普遍意义上的‘学问’,不如说它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现象学当年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声势,想来也是合理的,我们难道不是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来关照一样事物的吗?如果说先入为主的是一些不大碍事的东西也就罢了,可是,一旦牵扯到关键性的问题,我们的先入为主就是致命性的,扼杀的不只是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关照,还有我们的整个意义世界的基础。所以现象学要指涉‘存在’问题,所以现象学要‘走向事情本身’,全都是因为我们以事物不是的样子来使事物‘是’这样。海德格尔说我们遗忘了‘存在’,这足以导致一切‘存在者’的基础陷于荒谬与崩溃。
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伊始就正式迈入二元论的圈圈,虽然作为其第子的亚里斯多德似乎对此兆头有所领悟,在他的《物理学》中企图一探‘存在’究竟,但依我们后世看来,其不过为一‘回光返照’罢了。到了笛卡儿,他的‘我思’也只是一种‘努力’,有一线现象学的曙光似乎射进了他那间破陋的小屋,但恰好没射入他的眼中,而是射入了他的火炉中(据说笛卡儿就是在这火炉旁感叹‘人生如梦’的)。他想用‘我思’来统一精神,而把物质留给了‘广延’,并且还有一个自因的‘上帝’,所以,他不是对柏拉图哲学的反省,而不如说他走得更远,走到了三元论去了。
这之后也有个康德,在他哲学的很大一部分来说他都是前无古人的,康德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具有‘革命精神’的思想家,但不幸,他还是遗留下了一个‘物自体’,于是,世界没有超越二元论,只是换了一套说辞罢了,把柏拉图的‘个体物-理念’换成了‘现象-物自体’罢了。
所以,萨特开篇就说‘现象的观念’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他必须要站在一个新的视野之上来建构新的哲学,别忘了,在他之前已经有了叔本华、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现象的观念’里是说,得以摆脱古典二元论的是把存在物还原为一系列显示着存在物的'现象',这些现象显示的就是存在物的本身,这里没有像古典二元思维把世界划分为现象-本体、对象-本质、主体-客体那样的格局了。“存在物的‘本质’并不是潜藏在存在物内部的某个特性,而是支配着存在物显示序列的显示法则。”萨特在这里用普鲁斯特来打比方是比较有趣的,他
说,人们说普鲁斯特的‘天才’或说普鲁斯特‘是天才’并不是说普鲁斯特本人有一种被称作‘天才’的‘特性’,它不是普鲁斯特本人的一种特性,不能像说普鲁斯特长着一对好眼睛那样去理解普鲁斯特的‘天才’,普鲁斯特的‘天才’是在他本人作为人在一系列作品中的显露总和。因为说不管《追忆似水年华》其体系有多庞大,其内容有多丰富,其含义有多深刻,它实际
上都是以普鲁斯特这个人(作为它的作者)为背景映衬着的,在《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渐次地一页一页呈现在读者意识中的时候,读者总是暗含着对普鲁斯特本人的某种理解,实际上是普鲁斯特作为一个‘天才’的形象被渐次的展露在读者面前的。再比如说爱因斯坦,我们对相对论的理解是始终暗含着一种对爱因斯坦作为一个天才的被展现的。到不是说因为爱因斯坦是天才,他才有相对论的,而显然地是,正因为相对论,爱因斯坦才被展现为一个‘天才’。
之后,萨特还更深入地分析了现象的问题。但我想,对我们这些初涉当代哲学的人来说,深奥的东西并不是很适合在这里讨论,过多的往实际上不明其意的深奥中纠缠,往往会落于文字概念的圈套。还不如回到先前的第一个问题中:为什么当代思想汲汲于想要扬弃那个古典的二元论?这个问题的探讨可能对我们来说还比较实际,因为这是一个哲学的入门问题,它在一方面连接的是古典的和现代的西方哲学。
因此,首先在我看来,二元论是一种分裂,它把世界分裂为单个的现象与本质,把人和世界的关系分裂为人与物,把人与人的关系分裂为自我和他人。这样,不可否认的是有一种对峙的紧张状态被安排进了这个‘人与物’之间,有一个对抗的急迫力量被镶嵌进了这个‘人与人’之间,前者的直接后果就是生态环境的如今状态,后者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环境的如今状态。如果一种‘对象意识(把事物孤立地对象化起来的思维方式)’成为统治我们人的思维认识的绝对局面的话,将来的世界将走向何方?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第五篇: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大体分三个层次:一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灾民生活救助等;二是专项救助,除了基本生活保障以外,在医疗、教育、住房、司法方面的困难,可以获得相应专项救助;三是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现行社会救助体系尚存在不足,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原因有4点:1.社会救助在具体执行中有一定的随意性,甚至会产生一些不公平现象;社会救助面较窄,难以覆盖更多需要救助的对象;2.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社会筹资渠道少、数量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3.基层救助组织薄弱,人员不足,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滞后,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救助质量;4.社会对救助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单位、部门及部分群众认为,救助是政府的事,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虽然社会救助主体是政府,但社会力量是社会救助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必要补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发动方方面面群众加入到社会救助工作中来,共同承担起社会救助责任,无疑是推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此,作为区人大代表、社区工作者,建议以居委会为单位,具体安排实施社区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可从3个方面着手:
1、建立“爱心帮扶”基金,发动社区内群众出资捐助,将那些不够条件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但生活状态濒临低保边缘的人群,纳入救助范围,予以资助。
2、建立与社区属地企业以及学校联络挂钩,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社会救助的公益事业中来,增加残疾人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岗位;动员在校青年学生参加社会服务。
3、建立以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帮扶队伍,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一帮一”照料服务,同时开展社区咨询、义诊和义务维修、家庭照顾等无偿互助活动,逐步形成社区照顾机制,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劳动服务、心理支持等等。促进社区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推进和谐文明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