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就高效课堂

时间:2019-05-14 03:3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就高效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就高效课堂》。

第一篇: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就高效课堂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就高效课堂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大同第二小学 邓佳佳*** 【Abstract】This passage,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examination towards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primary english courses, to realize what is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And sum up how to use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to enrich the English input channels and promote efficient teaching.【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反思,认识到什么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并总结出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英语输入渠道,促进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输入渠道

学习新课程理念以来,我们一直在深入思考、研究和实践探索,如何才能在40分钟内使孩子们学到最多的知识,使课堂效益达到最大化,促成高效的课堂教学。

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它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高水平地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得到了尽可能的发展,它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它具有国际化的特点,要达到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我认为,就要符合三个“量”:(1)丰富的信息输入量;(2)创新的思维活动量;(3)扎实的语言输出量。因此,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丰富英语输入渠道,是促进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下面,本人想就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英语输入渠道,促进高效课堂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及做法。

一、积极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丰富输入信息量。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它是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985)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教学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以促进语言习得。语言输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要真正让学生学好英语,必须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和语言容量。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它课

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提供丰富多样的英语输入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领域已经运用非常广泛。它丰富了教学内容,为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创造了条件,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利用现代信息渠道寻找课程资源。

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多数学校是每周2课时,加之目前大多数学生家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日常接触的英语课程资源少之又少,英语输入信息量显得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作为学校与教师,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及教学资源更显得十分重要。

可喜的是,当今社会现代信息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如何有效利用,帮助学生打通这些渠道,加大学生英语的输入量,我们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针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所接触、学习到的词汇量小的特点,我们通过书店、图书馆、移动通信、互联网等寻找一些配图的英语连环画或者找一些学生熟知的经典小故事,如:学习Animals时,找到小马过河、小红帽等故事;学习句子“Is it …?”和方位表达后,让孩子们看小故事“Father’s watch.”等。这些内容可以降低因词汇量小所带来的阅读难度。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特点,我们搜集一些市面上出版的儿童阅读材料,搜索国内外儿童教育网站中的小故事、小诗歌,截取其他英文出版物中适合儿童阅读的部分供学生自行阅读。把握英语的句子结构是理解英语文章的关键所在,而教师搜索到的原版材料,原汁原味,文章的句法往往比较规范,逻辑非常严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句子结构的把握能力,在阅读的同时感受正宗的西方表达方式。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要带着一定问题去思考,加强阅读的理解能力的培养。如,新标准英语第7册Module 6 《神笔马良》,学习用过去式讲述一个神话故事,在学习课文后,我从书店及网上搜索到了几篇其他图配文的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和外国童话故事《后羿射日》《Snow white》等,让学生阅读。这让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进行拓展,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书本里所学的内容仅仅是英语语言运用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要真正做到能用英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群进行交流,就必须熟悉他们的表达习惯。在日常生

活中,学生能够碰到的这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环境与机会。在条件的限制下,我们到网络媒体中搜索适宜学生阶段水平的英语原音小故事、广播等,录制下来后在课堂中每周固定利用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听。先让学生听录音,再跟录音读,直接造成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听到的是地道的英语,跟读的也是地道的英语,长此以往,这种语言气氛就会渐渐地熏陶出学生“洋”腔“洋”调的英语韵味。

另外,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就长沙地区来说,不同的区所选用的教材就有所不同,有新标准英语、PEP、湘少版教材等等。但是面对相同年龄层次的孩子,教材所涉及的知识水平层次和范围基本相同,只是顺序安排和传授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翻阅其他版本教材,从中选取何以配合使用的部分。如:新标准英语第一册Module 5和Module 6学习有关教室内的物品名称,这部分内容与PEP(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Unit 1中内容有交集部分。因此,我利用这部分内容作为巩固扩展学习材料,用颜色来谈论教室物品、学习新单词blackboard、听歌曲In the classroom等。利用这样的课程资源,既得来方便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集精华于一身。

2.去粗取精,优化开发课程资源。

在我们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一定要思考该资源是否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这里的教学实际需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教学需要、以及课程标准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之前一定要对学生的需求做细致的调查和分析。除了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及情感状态以外,还要考虑现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等。同时,在我们开发课程资源初期,通常是将寻找到的相关材料通通保存下来,并没有关注到资源的优劣程度。因此,利用课程资源之前,我们必须要进行择优,使我们所开发的课程资源真正满足教学实际需要。如:新标准英语第九册Module3学习西方节日Halloween和Easter的相关内容,在扩展阅读教学中,我选取了故事《圣诞我们错过了圣诞老人》,故事篇幅较长,所涉及的生词数量多,因此,我对故事进行了一定的删减、改编,并配上了图片,从而更加适合学生来阅读。面对低年级孩子,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常会寻找一些歌曲和韵律诗来进行辅助教学,而相同主题的歌曲数量很多,在选择时,我们就应选择难度适中、歌曲歌词韵律好听的歌曲,才能让孩子们记忆最深刻最有利于知识 的巩固。如:新标准英语第二册Module2 Family学习家庭成员名称,有关的资源很多“Finger family” “Duck family”等,在选择时由于“Finger family”中father一词用daddy代替,易让学生模糊所学新知识,因此不加采用,而选择更简单直接的chant “Duck family”。对于中、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寻找到的很多好故事难于阅读,因此,可以利用已有的chant节奏,将这些故事改编成为chant后使用。如:故事《Family》我就改编成了“Family, family, this is my family.It’s small.Mother, father and I.It’s big.Parents, brothers, sisters, grandparents and I.”同时,教师在选取和改编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改编过度造成的Chinglish,保证让孩子们学地道的英语。

3.补充真实的语言材料,提高输入质量。

现阶段英语输入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输入量小,并且学生接触的英语与真实的语言使用有相当的距离。为了提高信息输入质量,我在收集真实的语言材料方面做了有心人。

我认为,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不能脱离实际凭空想象,教师要尽量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恰当利用有效资源,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使学生养成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觉得是理所当然,对知识的运用是自然而然、有感而发。如:新标准英语第七册Module 5是谈论一次trip和一次school trip。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学生们刚进行过的一次school trip进行教授,利用媒体电脑展现一系列的照片让学生回顾的同时学习新知 “went, ate, saw, bought, wore”等词,直观的照片让学生很快理解新单词的含义。在一边展示大量的活动照片的同时,我一边对照片进行描述,虽然其中有很多的单词、语句是学生们不熟悉的或者不知道的,但是照片的使用使他们能初步理解。教师这种形式的大量输入,不仅没有像往常一样让学生倍感负担压力,产生畏难情绪,反而让孩子们倍感新奇与激动,不由自主的重复着教师的描述,在愉快的回忆中接受了平日里感觉无比枯燥与困难的内容。

在日常教学课堂中,总会发生一些偶然事件。对这些偶然事件的处理过程,恰恰是我们所得到的最好的真实语言材料。因此,教师要学会抓住机会,使意外事件转化为积极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如:新标准英语第二册中设计Family和body类单词。一次课堂上,偶然中发现学生中一阵小小的骚动,原来孩子们发现天花板上一只大蜘蛛正在爬行,一个个吓得不知所措。看到这一情景,我先

是一惊,尔后一想,这不正好是一次与孩子们对话的机会吗?于是,就与孩子们产生了一段对话。

Teacher: Oh, what’s that?

Students: It’s a spider.(在Module 4 Unit2 中刚学过的新单词)T: How many spiders?(上学期所学内容:数字)Ss: One spider.T: What colour?

(上学期所学内容:颜色)Ss: It’s black.T: Guess.Is it a mother spider? S1: It’s a mother spider.S234..: No, no!It’s a fathersisterbrothergrandmagrandpa spider.T: I think it’s a mother spider.Where’s the baby spider? Ss: It’s at home.It’s on the wall.… T: It’s on the blackboard.(画于黑板上)

Look!What’s this? What are these? Ss: This is a mouthheadnose.These are legseyes.T: How many legseyes.(Module 4 Unit2 课文内容)Ss: Eight legs and eight eyes.一段小小的对话,在真实的场景中让学生的不仅操练了语言,而且还让学生明白了原来语言学习训练的机会随时都存在,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语言。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孩子们去除了陌生感、距离感,少了些畏难情绪,多了些自信;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平日里只与老师进行单个语句问答交流的孩子们、将学过的句子换个地方运用就弄不懂的孩子们,有了强烈的欲望去获取与之交流的任何信息,大大提高了课堂语言输入的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在学校或班级内营造出英语学习的氛围。如,开辟出一处英语栏,定期更换内容,在上面展示出一些韵律小诗歌、浅显易懂的小短文、西方文化的小介绍等等;在学校走道旁边的墙壁上都贴有一些小宣传卡,以图配文的形式进行展示,包括:日常用语、常见食品单词、动物单词、水果单词、植物单词等等。无意识的语言输入对孩子们的学习帮助非常的大,见多听多自然也就掌握了。同时,还给孩子们布置搜集作业,如:搜集你在生活中见到、听到的

英语,以文字、图配文、小报等形式进行整理。长此以往,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搜集获得了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掌握到了更加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

二、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运用,拓宽创新思维活动量。

现代教育技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所建立的。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广泛,信息来源于世界各个角落。教育的进行不能拘泥于眼前,要放宽眼界、鼓励创新。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了成就创新人才的必备品。

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讲解课文,教师们制作大量的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归纳、总结并展示模块重点内容。常言道:教学应“授人以渔”。因此,在教学中,让中、高年级学生自己来总结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们梳理、掌握知识。但是,孩子们总对这类作业产生畏难情绪,常敷衍了事。于是,结合教师自己常做总结类型的PPT,我考虑到小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这一特点,不如干脆让学生自己来制作自己的知识归纳PPT,再利用上课时间来讲解、展示给其他同学看。这一作业的布置,让孩子们异常惊喜,这下他们可以玩电脑了,而且玩得有理由。一个个埋头苦干的读教材、抄笔记、做归纳,都在争取能总结出其他孩子没有发现的重点,争取比别人总结得更完整、更系统。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让孩子们的兴趣由玩电脑到利用电脑学习,利用电脑创新,利用电脑学会学习,由于经常这样变着形式让孩子们学会总结、制作,让孩子们无形之中对所学教材非常熟悉,由以前的被动接受成为了现在的主动获取,甚至主动思考探究,他们的思路拓宽了,创新意识逐渐增强。

三、多种媒体互补促进,促进扎实的语言输出量。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多媒体所能展示的信息媒体十分广泛,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由此看来,在课堂中我们成功的进行了有效的输入后,要有机的进行选择并整合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对平日枯燥无味的你问我答练习活动重新燃起兴趣,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语言信息的输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反应。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书本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寻找到一些相关的与之有联系的歌曲歌谣让学生吟唱,如:新标准英语第一册Module1学习Greeting,那么在课

文学习之余,让学生听唱歌曲:“Hello!” “Hello song.”;Module 3学习Numbers后除开课文配套所提供的歌曲还让孩子们欣赏表演唱歌曲 “Ten little Indian boys.”、“Number song” “One one one”等等。在演唱同时配以相应的动作,有音乐伴随的教学,学生学到的知识特别牢固长久。学生们在乐曲声中,边唱边根据歌词做出相应的反应:手到、脑到、口到。这时,教师可以跟学生们一起做、唱,并给予学生亲切和鼓励性的微笑,使学生放松心情,在情感上与教师取得共鸣,从而将注意力从课堂外转移到课堂内,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联系。再如:第一册Module 7学习文具类单词时演唱歌谣 “Pen and pencil”、“What’s this?”熟悉单词的同时攻克学生平时最难记忆掌握的如何提问;Module 5Unit2 学习句子 “Point to..”时唱、演 “One little finger”;将难句在歌谣中让孩子们熟悉,在歌谣中涉及指到身体部位,这扩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让孩子们在无形之中学习到了更多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输出活动,并且化难为易。

在目前的国情下,我们不可能有很多的机会面对面地和外国友人交流,虽然现在很多英语老师提倡在课堂上全程用英语教学,但由于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有差别,能否有效地营造出英语的语言环境还很难说,即使这样,大部分仍是教学语言,离生活还有一定距离,许多东西学生学了之后很容易就忘记了,一些日常用的词汇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而原版英语动画片、影片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听说学习的平台,它不同于我们课本中的书面语晦涩难懂、强调语法。影片的台词大都来源于生活,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交流。这些影片用一种虚拟的方式,给我们营造了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一旦投入到影片当中,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立体地感受语言的刺激。这种听力训练不像听磁带那样干巴巴的,你可以通过事件发展的逻辑推理、演员的动作表情,理解许多台词的意思。精彩的影片甚至可以多看几遍,对里面的台词自然能顺畅的理解了,并且在听的过程中,人们会很自然地模仿影片中人物的发音及语调,纠正以前错误的发音,慢慢的口语水平也会随之渐渐提高。更值得一提的是,长期置身于这种语言环境中,可以培养出难得的语感来,这正是国人学英语最难掌握的。如,在学习颜色部分内容时,笔者给孩子们观看影片《迪斯尼神奇英语》中colours部分内容,孩子们跟随情节内容心情起伏的同时,不由自主的跟随着影片中随时迸发出的单词大声说:“black, blue, white, red, green…”直到后来,影片中只要出现大海孩子们就大喊

“blue”、出现女巫就说“black”、出现森林灌木丛就是“green”等等。

有效的知识记忆还是需要通过书面的练习,书面的练习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来写出最优的表达。写的训练包括单词的书写、句子的书写和文章的书写。教师要求孩子们进行单词的抄写、默写、听写;句子的仿写和创新写;短文的仿写和自由表达,这些形式都是利用传统的训练媒介——纸张来进行表达的,表达途径较单一且不利于作业的展示,运用时间一长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

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扩大了学生表达的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心,利用孩子们喜爱玩电脑的这一心理,让学生运用计算机媒体来完成书写作业,特别是句子或短文的练习。如:新标准英语第十册Module7 学习如何发送一封Email。在教授课文后,我布置的回家作业就是要学生们回家后按照书上所教的步骤发送一封Email给老师,并且在其中写几句话,内容自定,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发送的。作业一布置下去孩子们十分兴奋,当天晚上我就收到了许多孩子们发来的邮件。在邮件中,有的孩子谈论自己喜欢的事物和运动,有的孩子描写自己的宠物等等。在第二节课上,我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作为媒体,将部分孩子的邮件展示出来,让孩子们当场演讲后我进行讲评。看到自己的邮件老师真的收到,并被展示出来,孩子们无比兴奋和自豪。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先对学习发生兴趣后,才能自觉主动的探索,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真正的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要实现这种追求必须要善于利用资源、挖掘资源、促进资源的协调发展,开发无形的资源,丰富有形的资源,从而来丰富英语信息的输入渠道,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廷凯,丰力.2004.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

杨萍.1998.改革英语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孟祥增.2008.现代教育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实验中学 周涛 441600 【摘要】: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就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来灵活设计教学课件,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提高高效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 高效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构建高效物理课堂谈谈一些做法。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好物理的内在动力,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展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可使学生从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兴趣,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充分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地去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时,可以利用2012春晚刘谦的《魔镜》魔术视频引入,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上课,兴趣浓了,效率自然就高了。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有限再加上物理概念的抽象和过程的复杂性,造成学生的认知困难,形成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在突破难点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具有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丰富学生的感知突破难点。信息技术具有的动态性,可以直观动态地展示复杂过程的变化,帮助学生把握物理过程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实现意义建构,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节中,关于力臂概念,很多学生尽管能正确说出定义而遇到实际问题时仍把支点到动力或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力臂。针对这一教学难点,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力臂课件”动态演示: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的大小在变,但是力臂和力的作用线相互垂直的几何关系没有变,同时可以看出力臂应是支点O点到垂足C点的距离,而不是支点O点到作用点A点的距离。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可以帮助学生促进对力臂概念的意义建构,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进而促进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以及对杠杆平衡条件规律的正确理解。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探究的过程。然而,由于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对于一些肉眼观察不到的现象,课堂上不能演示的实验,微观世界的教学,是学生无法完成或根本不能做的,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教师无法用实验教学,更不能单凭挂图和讲授让学生掌握的内容。针对这些内容,只有把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充分结合,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降低教学难度,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动脑、动手、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才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也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例如:利用虚拟示波器观察声音的波形,利用实物投影仪观察乙醚液化现象、磁场中小磁针,利用“新课标实验室-初中电学”仿真模拟软件,从器材室里自选器材模拟连接电路,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及连接电路的实验技能。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这样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就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增大教学容量

由于多媒体技术有信息储存量大、省时省力、处理迅速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物理课堂的容量,增大信息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中考物理系统复习阶段,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全面的知识总结与大量的巩固训练。若在教学中使用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复习,一方面能增大物理课的教学容量,加大训练密度,另一方面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开拓学生视野,极大地提高了物理课的复习效率。在制作复习课件时,要注意复习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应是深层次的扩展,可以做成实验专题、分析专题、选择专题等课件,精选不同层次的题组,用较少的时间让学生领略较多的知识,这在传统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这样在整个复习课中学生始终带着高涨的情绪来学习和思考,由动手动脑到产生兴趣,在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记忆深刻,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教育的艺术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点只有一个,就是教师,教师的行动和语言。学生的注意力源于教师,所以作为教师,只要有办法吸引、牵着学生围绕教师的思路走,就能取得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在互动课程教学模式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电脑,学生需要在二者之间来回“切换”注意力。学生可能因为电脑和多媒体的吸引,专心玩电脑,甚至不去学习。教师能否监控学生,能否掌握学生切换注意力的时机,能否让学生适时切换注意力,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仔细考虑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能自然、自觉地在二者间切换注意力。课堂教学时要把握好使用时机,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教学实践效果证明这个做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使用现代技术教育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但也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在利用现代技术教育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去体验,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让两者的优势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物理课堂高效教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李炳亭著

2、《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初中物理)

2009年7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孙忠武著

3、《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

4、《人民教育》2011.6

邮箱:zhoutao-bk@163.com 电话***

第三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从学生的自身特征出发,以学生习惯和喜欢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能够高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所起的作用已经被人们所公认,信息社会的教育需要信息技术。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形象逼真的动态效果将课本中的一些反应现象、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一些变化规律直接表示出来,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从而创建化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具有集音、像、动画于一体很强的表现和再现功能,可以将教学内容十分形象、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能够使所表现的教学内容十分接近真实,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化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成课件,使教学内容能够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建化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例如:在学习“有机合成材料”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课件形象地表现出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和网状结构高分子材料结构上的不同,学生对于形象表现出来的知识兴趣很高,并且很容易理解,再让学生讨论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应如何封口?电木插座破裂后能否热修补?然后再通过展现有关合成材料废弃物给环境带来影响以及治理情况的有关图片和录像,当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大量的塑料垃圾不断地被排到自然环境中,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源,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学生无不惋惜,心灵深处受到强烈震撼。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使学生深刻理解有关合成材料的有关知识。信息技术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课本知识重新组合,组建化学专题复习课 信息技术扩大了课堂的容量,,这是传统的教学中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增大教学容量,加大训练密度还能减轻师生抄题、擦题等无谓的负担,让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究发现。无论是授新课还是复习课,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把大量信息短时间传递给学生,并使之容易接受,理解,记忆,就需要清晰的条理。这时候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组合有关复习内容,如何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造成一定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如在复习制取气体装置时,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几种制取气体的装置分门别类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然后比较它们的使用注意点、从而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复习时,利用多媒体梳理知识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加强练习,使学生弄懂了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这样通过信息技术把化学教材中,具有很强的联系性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便于学生温故而知新,同时把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用图片的形式突出出来,创建了化学高效课堂,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化学课堂的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实验效果,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首先,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有的化学实验因时间、空间限制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全过程演示,或者实验现象不明显,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来模拟,以便学生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例如:在研究铁生锈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动画选取不同角度间断录像,编辑放映,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见到铁制品生锈全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铁的性质。其次,一些实验错误操作的后果,对教师的讲解学生理解不是很深刻,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模拟。如: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会引起爆炸;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试验中,必须等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以后才能加热氧化物,否则也会引起爆炸;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撤酒精灯后撤导管,造成水倒流,大试管破裂等等,这些实验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模拟,可以让学生直观认识其后果,更深刻体会到操作应遵循科学合理性,巩固操作规程。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使用现代技术教育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但也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在利用现代技术教育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去体验,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让两者的优势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化学课堂高效教学的实施。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必然选择。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堂的参与意识。改变课堂教学呈现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呈现化学课堂的知识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关键词 :

信息化

高效课堂

可持续发展

以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这必能促进我们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多元呈现方式。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 一定会改变我们化学学科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推进化学教学的信息化,改变传统的课堂呈现方式,必将能够使化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对我们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是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技术支撑。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组成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如果仅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像原子的结构,分子的运动,化学变化的实质等这些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示的内容,如果借助于信息技术,以图片、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来,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生动的化学教学素材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一定会以更加逼真形象的方式呈现,这对培养学生对化学产生持久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都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同时对我们打造高效化学课堂是有力的技术支撑。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呈现丰富对彩教学素材,势必会导致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习效率低下,束缚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因此我们在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我们无法显示的现象,无法描述的内容,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示,这一定会使化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的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如果我们不能在化学课堂上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势必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造成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给我们的教育带来被动的局面,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不希望看到的,因此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让化学课程资源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使化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正是站在这样的角度,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有必要掌握好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化学课程资源,改变传统的化学课堂模式,把化学知识以生动直观的形势展示给学生,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激发他们关注化学、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课堂应当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如果还是依靠传统教学方法,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也就无法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这一课改理念。运用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在实际操作上,我们可以把抽象的化学概念、微观粒子、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使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这样就会把难以理解想象的抽象理论变得生动直观,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更准、更深入地把握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一课时,对于分子和原子这些微观粒子,学生初次接触,无法想象和感知,只凭我们用语言描述,是不能给学生一个清晰直观的模型。但是,我在讲这一节课时,对于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的处理,采用课件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分子和原子的结构以及动态变化,提高形象直观的演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感到难以理解,很快接受了最为抽象的概念,极大的节省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个课堂应用信息技术实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上的恰当运用,会给枯燥的课堂带来生机,会把晦涩的理论化为浅显的道理,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接受新知的能力。作为化学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调节好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认同化学的理念、意识、思想,能够从化学学习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促进学生参与到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去。在次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在制作化学课件时,对重点的概念进行字体变形、变色,配置背景音乐、设置文字切换等。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来服务化学课堂教学,可节省老师板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恰当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呈现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呈现化学课堂的知识信息,对提高课堂知识信息容量,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具有强有力的支撑。

在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中,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挖掘化学课程的有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自身魅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新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提供探索、尝试和合作、交流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出示自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讲授爱护水资源这节课时,单纯从课本知识层面来讲,实在没有多少可讲的内容,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多大的兴趣。如果放弃这节课的学习,实在是一次拓展知识面机会的丧失。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要求的“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准备课堂教学素材,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使这节大家认为没有精彩的课题上出出彩之处。我们从水资源的现状入手,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类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意识到水资源危机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多媒体展现的西南旱区艰难取水、大地干裂、污水横流的现象触目惊心,更能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认同感。通过多媒体这些鲜活的镜像,丰富的内容使我们在这节课中有了更多的呈现方式,更有说服力,在学生心中深深埋下印象,从而从小树立爱护环境的志向。所以我们充分的利用好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整合,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对于实现教育均衡性具有相当大的帮助。在现实条件下,完全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每一名现实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每一名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这样就可以极大的节约教育的成本,实现教育的公平。由于受资金、师资、体制等条件限制,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很难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信息技术为农村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提供了可能。我们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城乡信息化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我们县,以县教研网为平台,把教师的教学资源上传到公共资源库内,实现教师之间的共享和交流,同时建立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信息平台——学科教师QQ群,便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讨论。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城乡共享教学资源,减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农远工程,把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直接运用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零接触。还有,我们通过网络,在互联网上下载优质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对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溶液的形成》课题学习中,学生对溶解过程中微粒的变化情况难以理解,而自己技术有限,我利用网络下载了一个动画课件,清晰地展示出溶解过程是溶质分子扩散到溶剂分子中间的一个物理变化过程,这样将抽象的问题变成了形象的动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只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效课堂,就能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也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载体。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课堂的参与意识。将信息技术积极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提供有力的支撑,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保证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徐晓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3、《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1998.4

4、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教育技术培训教程,祝智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情境,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浓厚兴趣,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新奇到喜爱到主动学,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势,从而提高了化学学科教学效益。

关键词: 本文来自:www.xiexiebang.com 骆驼论文信息技术;化学教学;高效课堂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实验科学,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历来强调教学的直观性、高效性。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而要在课堂教学中使微观化教学更生动形象地进入学生的直观视觉,如果单纯靠现有的一些文字、挂图,甚至投影、幻灯是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多媒体的运用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课件将化学微观世界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中学化学的最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师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化学的爱好,激发其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学生的兴趣并不是固定的,而要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我们国家在化学方面的伟大成就,如青霉素的发现、古代的化工工艺等,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为今后更好的学习留下伏笔。像化学课程的发展史及综述类课,一般都是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粗略的介绍,这些内容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自己阅读,了解其大概,这样做不会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如果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多角度的获得该门课程的直观信息,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对九年级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学科,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很多学生对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作为化学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抓好“入门”教育,将这种兴趣及时加以深化和延伸,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以其直观形象、声形具备、表现形式多样,从而能极大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突破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优化教学

化学中部分知识点抽象性很强,靠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师讲解费力而且学生不易接受。如果运用多媒体将微观抽象的内容以及某些实验利用图像、动画进行模拟,不仅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想像空间,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物质构成的奥秘》一节,物质的微观结构看不见也摸不着,化学实验学生所看到的是反应的宏观过程和结果,但对其反应机理难以理解。通过动画模拟,则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和原理。在讲授原子核结构时,我们可以采用计算机制成的flash动画,向学生展示原子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绕原子核旋转情况,这样可轻松的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点,使其求知的欲望高涨。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学习的11%是通过听觉获得的,而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视、听并用时,记忆效率极高。按照巴甫洛夫的说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手脑并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正符合这个理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图形和画面虽不是语言,但却比语言更形象、直观,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抽象与具体、动态与静态、微观与宏观的交互,使教与学变的易于展开,再加上计算机模拟出的生动画面,可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学习时,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计算机技术的上述功能下被打通了、化解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化学实验,弥补不足,提高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实验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很难做的,即使做了,过程也可能不甚理想,很多实验(如危险性大、设备要求高的实验)不能现场操作,这样就会使某些教学内容抽象、枯燥、说服力不强,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达不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可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并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比如以下化学实验就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示:一是模拟危险性实验。如浓硫酸稀释实验,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浓硫酸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溶液飞溅的现象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二是模拟实验设备要求较高的实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大多数学校这个实验是不能完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运用动画模拟,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样的效果很不错。当然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有时需要模拟一些错误的操作,如果用真实材料去做,一方面可能存在着危险,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时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就会充分展示出来,通过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错误操作,既能避免实际操作带来的危害,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弥补了实际操作带来的一些缺憾与不足。

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观察和思维,灵活地加以组合,将指导思想与信息技术整合,将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四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是未知过程的设计者、指挥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感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多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体验、评价,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协作性、主动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增强学生探究的新区,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知识面,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促进学生思考,改善学习方式,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若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能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使之更有效的运用,一定能构建出高效快乐的化学课堂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 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摘要: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可以将难点知识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增大教学信息量,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集于一体,为传统教学注入了催化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下面结合工作中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类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前提条件。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新颖、独特 的情境激发的。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特别重视入门教育,主要做法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克服感性知识不足、视野不开阔的缺陷,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初中化学绪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我们不仅做了教材中的实验,增加了“烧不着的手帕”等一些有趣实验,而且还下载了“化学工业的成就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国防科技 ”短片放映给学生看,使学生产生了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渴望。他们从图文并茂的现代教育技术中获得了“化学是实用的 ”、“化学是有趣的”观念,好奇心大增,课后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老师能够解答,同时也想主动地探索一些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奥秘,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极浓的兴趣。

二、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如今提倡减负,不能加重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然而,减负并不等于降低学习要求,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极为必要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常常是老师讲,并利用表格,挂图,模型等等,课堂容量小、传递速度也慢。而多媒体具有信息存储量大、省时省力、处理问题迅速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复习课最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厌倦感,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例如,在讲授初三化学第一章《氧 氧化反应》的复习课时,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十分重要。把前面已经做过的实验重现并进行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把几个实验的主要现象部分从录像带中剪出来,制作到课件中去,因此,授课时可连续,对比地播放出来,看: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样我们不需花费大量时间重做实验学生也能得到最直观的感受,从而加深记忆。在这个课件中,各个知识点罗列清楚,教师上课时可以用鼠标”指哪打哪”,每点到哪个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就自动展现出来。多媒体课件其中一个优点是可反复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返回需要重复的内容。我们还可以把例题解析,堂上练习和答案编到课件里去,让学生趁热打铁,透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大大缩短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加快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性,准确性和深度,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创设生动情景,深化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概念、规律的阐释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由

于时间、器材、观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实验在课堂上无法实现或难以观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图形图像强大的处理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瞬变为定格分析,变枯燥为生动。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是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但为什么质量会守恒呢?由于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微观粒子运动的理论去解释,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就会有困难了。因此,在课件中,利用Authorware的动画功能,模拟了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首先,水分子在不断运动,通电后,水分子逐渐化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氧分子,氢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氢气,氧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氧气。这样,对于化学反应的实质这一抽象的微观理论,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老师的引导下观看重播,很容易发现,在整个电解水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导出质量守恒的原因。抽象思维的障碍被排除,学习难度自然降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学情绪。这样就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学生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四、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初中化学一进入微观物质的教学;学生的直观印象与抽象思维、直观感觉和逻辑思维便产生矛盾,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过渡与迁移,学生的学习就会出现严重的障碍,有的似懂非懂,有的甚至如坠入五里云雾,摸不着边际。因此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静态图示转变为动态图示,把微观问题宏观化,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解决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初中化学原子这一节,重点、难点是让学生建立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一思想。这些内容很抽象,讲述时描述也很困难,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吃力。为了化解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可增设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感知水这种物质在电解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分解生成不同于水的两种新物质氧气和氢气,得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分的结论。这一结论是通过实验现象感知的,实验现象是宏观的,但其原理是微观的,从微观的原理过渡到宏观的现象是化学实验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怎样用微观的反应原理解释宏观的实验现象,化学实验就难以解决了。由此,运用三维动画,生动、形象地模拟演示电解水的反应,水分子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用红色球体表示,氢原子用蓝色球体表示),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使学生看到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学生的宏观视野,强化了直观效果,有效地把教师头脑中正确的微观图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使接收起来困难的微观物质教学变得活灵活现、趣味横生,学起来轻松自如。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辅助教学手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老师教学中引导、启迪、设疑、归纳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它可以将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验化。事实说明,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初中化学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勃勃生机,它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声音、放大实演现象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优化了化学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参考文献:

1.《多媒体与化学教学整合初探》 陈红梅 中学化学教与学 2006年第6期 2.《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CAI技术的应用》 王宽 中学化学2006年第7期 3.《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化学教育学现代化》 课堂素质教育手册 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 颜俊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倡导。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激活化学课堂,展示化学的魅力。其方法主要有:利用多媒体,生动展示化学实验;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多媒体,化繁为简,节约时间;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多媒体 课堂教学

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如火如荼。新课改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因此,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师主讲,学生负责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自主学习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以新知识来武装自己,以便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

而作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它是传统教学工具的补充、发展和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教学方法上的一次革命。

进入新课改以来,初中化学教师不断探索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策略。如何巧用多媒体手段,让课堂“活”起来、“亮”起来?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1.利用多媒体,生动展示化学实验,放大实验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借助于各种实验。许多化学课中教师对课堂思路的设计是围绕演示实验而展开的,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对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来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教学论的观点来说,演示不仅仅为学生提供形象的直观材料,而且应有效地吸引学生感官和思维的参与。传统的演示方法,对于仪器装置比较复杂的实验,如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合成氨以及一些带有燃烧、爆炸等明显现象的实验,往往效果是比较好的。但对于一些在试管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如产生少量的气体、产生极少的沉淀,或是体积有变化等,离讲台稍远的学生,可能就不容易观察得到。往常,我们都是举着试管,在教室中走一圈,让学生看到,但这样做很花费时间,势必会影响授课速度,课堂的节奏也容易被打乱。现在,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将此类实验放大投影在屏幕上,这样,全班同学就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现象了。例如,通过投影演示电解水的实验,可以清楚观察到电极两端产生气泡,且可以完整得出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的关系。再如,讲微粒之间存在空隙这一概念时,可以用投影演示两种液体互溶前后的体积变化情况,让学生很清楚地观察到乙醇和水互溶后总体积变小的现象。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教师的演示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学生观察起来更方便,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2.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

现阶段,我国的化学教学仍然是以课堂正规学习为主。长期

以来,中学化学教师形成了传统的教法——“灌输法”。教师从课本上提炼出相关的知识点,再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弄懂、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课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死记硬背和反复做题。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上课老师讲得辛苦,课后学生背得枯燥,乏味。但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理想。而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出各种较为直观的情景,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充满趣味,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积极参与,为整节课构建一种良好的氛围。

例如,在讲述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必须要注意实验的操作顺序,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危险。以往的授课方法是,教师讲述,学生记忆。“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后,先通入氢气,再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结束实验时,要先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到室温后再停止通入氢气。”虽然通过解释原因,学生可以理解并记忆,但时间一长,单纯的语言性记忆就容易被遗忘或者混淆。而借助多媒体,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通过Flash视频,可以再现实验仪器的组装过程,并能完整呈现整个实验的步骤。更为重要的是,该视频还可以改变实验的先后顺序,并观察到由此所产生的后果,这是以往的演示实验所无法做到的。当学生看到开始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再通氢气时,随着一声巨响,试管炸裂了。而结束实验时,先停止通氢气,再停止加热时,红色的粉末又逐渐变黑以后,在声音以及画面的多重感官效果的刺激下,就会很容易记住有关于酒精灯点燃和熄灭的先后顺序问题。“眼看、耳听、心记”比单纯的机械性记忆所起的效果要好的多。而且,通过视频展示,也大大节省了教师讲述的时间。以往可能要反复强调好几遍的内容,现在只需要通过视频播放两遍,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课堂的氛围也更活跃了,学生会感觉到真正融入到了课堂之中,而不仅仅是做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课。3.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化学教学中,有不少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通过多媒体展示,创设一定的情景,能让学生充分感知事物,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点燃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时,学生对“电子云”这一概念很难理解,借助动态视频,就可以在银幕上看到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空间绕核高速转动的情况,好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通过直观展示,使形象更为生动,示意更加简明,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促进学生的想象力。

4.利用多媒体,化繁为简,节约时间

在初三化学的最后几章,例如食品中的有机物、化学与能源、材料及环境等,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比较零碎,有些内容在初中阶段只能做深入浅出和适可而止的讲解,具体内容要有待高中的进一步学习。这就给教师讲好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单纯地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那整节课就会显得非常沉闷和枯燥,而且内容会非常庞杂。而利用多媒体,将授课内容设计、制作成一系列形象鲜明的彩色幻灯片来放映,配合部分视频展示,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化庞杂为简明,节省时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还要注意一些问题,以使多媒体真正为课堂服务,而不是为了为了追求形式,盲目使用。(1)多媒体的内容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画面要鲜明、生动、扼要,但不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美观,有的课件为了看起来更吸引人,用了很多动画或者声音,但是过多的装饰,反而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不注意授课内容,或者产生审美疲劳,反而起到反效果。

(2)多媒体的使用要注意“度”的把握。多媒体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必须和板书、讲解、模型等各种手段相配合,恰当使用。例如对于一些需要推导过程的计算题,老师在黑板上一步步板书的效果就更好,这样更容易使学生参与其中,将知识为自己所用。

(3)多媒体的内容要适量。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信息量的把握,切不可贪多求全,如果一节课展示的东西过多,信息量过大,必然会冲淡中心。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和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展示,千万不能本末倒置,为了使用而使用。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合理使用,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活化学课堂,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用于开拓,不断探索电教媒体与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结合,使化学课堂更具有新时代的活力,充满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指导》 国家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组 2.《现代教育技术技术基础》 国家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组 3.《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必须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来支撑。为了使我的课堂优质高效,我在平时特别注重教学资源的收集。充分利用现有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每一套教材都是极具权威的专家精心编写而成,都是自成体系。每一个学生手中都有一本。所以,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首先应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我们不能只把教材当作一本习题集来使用教参设法弄清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编者的编写意图,搞清楚这套教材在什么学段研究什么问题,每一个问题分几个章节做完,每一章节需让学生达到什么要求,最终达到什么要求。其次弄清每一章节对具体问题的引入方式和处理方式,并且思考这种方式与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思考方式是否适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第三 设法弄清教材中每一个引例、例题、习题在学生学习标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课标要求。如何进行检测等。比如“华师版”教材在编排“分式方程”一节内容时,引入问题时用的分式方程的类型,和两个例题所用的方程,都是同一个类型,都是两个比值相等的形式。学生在学习时以为去分母就是将一个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相乘就可以啦,当遇到分式方程中含有不带分母的项的分式方程时就出错,我仔细观察了他的解题过程,发现他根本后来的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一个例子作了改变。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主动发现错误,提高了学习效率。总之,教材是第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必须利用好。向自己的同行学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位同行都是自己活的教学资源,对同一个教学课题,不同的老师必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处理方式,都可以拿过来为我所用。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虚心的向各位老师请教,进入课堂听他们如何讲课,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等等,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方式方法,都可以一试。向学生请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对学习的态度,对老师的一些看法等,直接决定着他们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引导方法都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以及学习基础之上,而这些东西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我总是设法和学生交朋友,和他们QQ聊天,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看法,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源。从网络、报刊、杂志、专业书籍上收集资源

网络是我们搜集教学资源的很总要的途径,但是我通过网络搜集教学资源是最不拿手的。有时候打开一些资料网站,没用的东西非常多你,都是一些老生常谈,没有新意。有的网站根本打不开,要不就是要钱。有时候交了钱又发现这些东西根本没有用。所以就不经常上网查东西了。但愿通过这次网培能帮我找到一些好的东西。我还是比较注重在报刊、杂志上搜集一些教学资源,我自费订阅了《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等比较专业的报刊杂志,这些

书籍,报刊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不少知识,为我多年来的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目前我主要的问题还是不能充分利用网络来优化自己的教学,网络上下载的课件与自己的教学思路不一致,能用的几乎没有,我想自己做,但又不会做动画,简单的也不会,也不知道从哪里学,如何学,希望通过网络培训能帮我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篇: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等显著特点,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索然无趣。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丰富生动、富有趣味的数学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变难懂的内容为易懂的知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在动机,真正达到数学生活化的境地。

爱因斯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表现出情绪愉快、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成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与教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只有互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给足他们思维活跃的时间,此外,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直观演示情景

电教媒体包括录音、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等。而电教投影图像清晰,色彩逼真,操作简便,替代板书,放大图像,展示过程、显现内容,渲染情境等多种功能。教学时,当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听到有声有色的示范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习兴

趣。

现代教育技术能将知识由抽象变具体,突破时空限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宏观、微观转化,动态、静态转化,扩大直观范围。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而完成理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了电化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把课堂教学优化组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

比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先用电脑演示一个小丑和四个气球,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学生自然能马上回答,接着在演示一阵风吹走了一个,再问,风伯伯来了,把气球吹走了一个,现在,小丑的手上还有几个气球呀?通过动态演示,学生便可以马上得出答案,小丑现在还有三个气球,因为有一个被风吹走了,被吹走了的那个已经不再小丑的手上了。通过这一情景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减法的含义,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直观思维。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创新教学的过程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封闭式教育,在封闭的校园内,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现有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养成了只能单方面的考虑问题,只会寻找单一的唯一正确答案,只会死记硬背,思维不能完全展开,限制了思维活跃度,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进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消磨,并且动力完全是来自老师。

创新精神是人的一种本能意识,任何人都具有创造意识。经过合理的引导、开发、挖掘、训练,这种意识和精神就可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积极启发学生质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再想办法帮助他们,同他们一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数学教学中,在课堂上我抛弃了一味地讲解,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适时对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在操作中寻求答案、获得技能。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巩固和反馈知识

巩固和反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机械的笔头练习或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任务,学生总会感到枯燥无味。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巩固知识中的主动性,我们在课堂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创设意境,吸引学生自觉地去记忆所学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巩固效果好。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为此,新课程下,教师的一种新型角色——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

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众多新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可以不夸张的把这一巨大的变化叫做“信息革命”,它比因蒸气机的发明而引起的工业革命势头更猛,影响也更深远。这场信息革命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显面易见的,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话来概括这种影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必将会促进教育的极大发展。它带来的将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

新课程的实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是一条行之有的促进教与学的变革的高效之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化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学艺术的探究者,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因此,对于我国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迅速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并且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下载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就高效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就高效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40分钟的合理利用

    课堂40分钟的合理利用 本文Tag标签:课堂 我们课堂只有40分钟,如何合理的利用这40分钟,达到良好的教和学的效果,是我们老师一直都在寻求的东西: 老师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学生多一些......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英语课堂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英语课堂 李荣有 河南省巩义市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深刻体会到它的重......

    两次猜测成就高效课堂

    于永正老师的示范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设计独具匠心,简洁而高效,“两次猜测”更显教者智慧,令人叹服。【片断一】 师: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已经猜到大家会回......

    “快乐”教学成就高效课堂

    “快乐”教学成就高效课堂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

    有效提问成就高效课堂(范文大全)

    有效提问成就高效课堂 课堂学习是一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活动,其主要形式表现为问答活动。有教师问,学生答、文本答;有学生问,教师答、文本答;也有文本问,学生答、教......

    有效读写成就高效课堂

    有效读写成就高效课堂 摘要:“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课改实验,让我们对读写训练这一传统的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观察、讨论和思考。我们发现,在追求高效课堂......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成为教育的先导,它是科学技术物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须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古诗教学(大全)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古诗教学古诗以凝练见长,以意境见美,是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秀典范.。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