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农村饮用水现状(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03:1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辰溪县农村饮用水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辰溪县农村饮用水现状》。

第一篇:辰溪县农村饮用水现状

辰溪县组织各供水分站负责人交流学习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促进各供水分站长效运行,9月2号,辰溪县水利局组织全县12个集镇供水分站负责人开展现场交流学习活动。

在石马湾集镇饮水安全工程崭新的厂房里,来自船溪、寺前、仙人湾、谭家场等12个集中式集镇供水分站的负责人在仔细听取设备厂家专家的讲解后,对于净水一体化设备的使用、日常管理和维修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

据了解,自2005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该县抢抓机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共实施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3处,完成投资4135.8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41.09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1894.77万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24余万人。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验收后,基本都交由当地乡镇水管站管理,村级分散工程则交由村组自行组织管理。由于建后管理体制不甚完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造成各供水工程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促使各供水分站长期健康运行,使群众长期受益,作为该县最早完工和投入使用的仙人湾供水分站负责人在此次活动上介绍了该分站投运以来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各供水分站的负责人还就供水站的管理制度、水质处理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供配水管网的维修、水源地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和交流。

辰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造福10万百姓

3月10日,从辰溪县水利局传来喜讯,总投资达200多万元、日供水能力为200多吨的船溪乡集中供水工程全面竣工,该工程惠及集镇周边2000多村民。

辰溪县受自然条件、采煤漏水等因素影响,相当部分乡镇缺水严重,尤其是田湾、寺前、潭湾等煤炭和矿产资源主要开采区缺水问题更加突出。为此,县委、县政府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当做重要的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列入了全县年度重点建设项目重要内容。经多方向中央和省厅汇报争取并成功获得支持,规划分批建成黄溪口、龙泉岩、后塘等74处集中供水工程,总投资3120万元,预计项目工程建成后可惠及22个乡镇、10余万人饮水安全。为确保工程真正见实效,该县每年确定一名县级领导专抓此项工作,责成县水利局牵头负责项目的实施,切实确保工程质量。目前,该县2010年度投资1539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已进入扫尾工程,今年3月底可实现全面供水,届时可解决3.1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二期工程也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预计今年6月可全面动工。

辰溪:农村饮水工程让10万余人喝上“安全水”

红网辰溪11月3日讯(通讯员 米承实)“以前坐在水边无水喝,守着水库也喊渴。如今,政府花钱给咱们修了自来水管道,只要打开水笼头,在家就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11月3日,看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湖南省辰溪县长田湾乡河垅坪村何珍秀高兴地说。

何珍秀居住的河垅坪村因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长田湾中型水库,整体靠山后迁,村民饮水十分困难。辰溪县移民局、县水利局联手为老库区移民群众帮扶解困,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寻找饮用水源,规划引水工程。两家共同投资41万元,今年3月从8公里外引来山泉水,送到每家每户。

今年,为了有效改善农民饮水卫生状况,辰溪县在全县启动3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3179万元,将在黄溪口镇芙蓉村、龙头庵中溪口村、田湾镇乌金村、孝坪镇江东村等村实施,项目建成后可以使5.29万人用上安全达标自来水。截至目前,所有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按省、市下达的计划进行建设,累计完成工程量的30%,预计2012年1月可以全面竣工通水。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该县饮水安全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投资公开制和建设管理制,严把工程设计关、材料关、施工关和验收关。在工程管理上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对水质定期进行检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供水水质。针对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实行统一管理,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供水站的工程管护和计量收费,受益村推选1至2名水管员,负责本村管网维护和计量收费。工程在运行上实行非营利性、保本经营的管理模式,水价由供水站结合村民代表,实现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定价目标,使工程逐步走上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自2005年国家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来,辰溪县已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8处,总投资4939.35万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07万人,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辰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万家

“以前坐在水边无水喝,守着水库也喊渴。如今,政府花钱给咱们修了自来水管道,只要打开水笼头,在家就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10月29日,看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辰溪县长田湾乡河垅坪村何珍秀高兴地说。

何珍秀居住的河垅坪村因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长田湾中型水库,整体靠山后迁,村民饮水十分困难。辰溪县移民局、县水利局联手为老库区移民群众帮扶解困,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寻找饮用水源,规划引水工程。两家共同投资41万元,今年3月从8公里外引来山泉水,送到每家每户。

今年,为了有效改善农民饮水卫生状况,辰溪县在全县启动3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3179万元,将在黄溪口镇芙蓉村、龙头庵中溪口村、田湾镇乌金村、孝坪镇江东村等村实施,项目建成后可以使5.29 万人用上安全达标自来水。截至目前,所有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按省、市下达的计划进行建设,累计完成工程量的30%,预计2012年1月可以全面竣工通水。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该县饮水安全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投资公开制和建设管理制,严把工程设计关、材料关、施工关和验收关。在工程管理上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对水质定期进行检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供水水质。针对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实行统一管理,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供水站的工程管护和计量收费,受益村推选1-2名水管员,负责本村管网维护和计量收费。工程在运行上实行非营利性、保本经营的管理模式,水价由供水站结合村民代表,实现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定价目标,使工程逐步走上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据悉,自2005年国家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来,辰溪县已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8处,总投资4939.35万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07万人,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辰溪:农村饮水工程让10万余人喝上“安全水”

2011-11-03 13:09:00 来源: 红网(长沙)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0)红网辰溪11月3日讯(通讯员 米承实)“以前坐在水边无水喝,守着水库也喊渴。如今,政府花钱给咱们修了自来水管道,只要打开水笼头,在家就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11月3日,看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湖南省辰溪县长田湾乡河垅坪村何珍秀高兴地说。

何珍秀居住的河垅坪村因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长田湾中型水库,整体靠山后迁,村民饮水十分困难。辰溪县移民局、县水利局联手为老库区移民群众帮扶解困,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寻找饮用水源,规划引水工程。两家共同投资41万元,今年3月从8公里外引来山泉水,送到每家每户。

今年,为了有效改善农民饮水卫生状况,辰溪县在全县启动3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3179万元,将在黄溪口镇芙蓉村、龙头庵中溪口村、田湾镇乌金村、孝坪镇江东村等村实施,项目建成后可以使5.29万人用上安全达标自来水。截至目前,所有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按省、市下达的计划进行建设,累计完成工程量的30%,预计2012年1月可以全面竣工通水。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该县饮水安全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投资公开制和建设管理制,严把工程设计关、材料关、施工关和验收关。在工程管理上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对水质定期进行检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供水水质。针对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实行统一管理,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供水站的工程管护和计量收费,受益村推选1至2名水管员,负责本村管网维护和计量收费。工程在运行上实行非营利性、保本经营的管理模式,水价由供水站结合村民代表,实现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定价目标,使工程逐步走上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自2005年国家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来,辰溪县已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8处,总投资4939.35万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07万人,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核心提示:

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天气,使湖南省怀化等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雪灾、低温冷冻灾害。除天气状况恶劣之外,困扰怀化市辰溪县的还有一场多人砷中毒事件。十几天前,该县孝坪煤矿及板桥乡几个村的人出现相似病症:头晕、胸闷、呼吸不畅、四肢无力。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多,众人将疑心投在日常饮用水上。后经环保部门验证水被污染,医院也诊断患者为砷中毒。消息一经传出,引发全国关注。辰溪县到底有多少人中了毒,中毒源头在哪里?官方发布的信息与当地村民的说法并不完全相符。近日,《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前往辰溪,对这一事件真相进行了调查。县城各个医院都有中毒者住院

1月25日下午3时许,在外地工作的刘琪(化名)回到湖南怀化时,雨夹雪还在下着。汽车站到辰溪县城的车已经停运,刘琪买了高价票坐上车站旁边一个小胡同里的野车,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走了三个多小时。刘琪是几天前才得知父亲饮水中毒的。她的父亲是辰溪县孝坪煤矿退休职工,现住在该县人民医院病房。她下了车向医院的方向赶。

路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医院大门口进进出出着村民模样的人,一辆120刹车停在门口。刘琪走进人民医院住院部,楼梯口碰到熟人,顾不上搭讪,她快步走到父亲的病房。

3楼的这间病房里躺满了病人,走廊里也有几张病床,一个年轻人端来一盆热水蹲在地上涮毛巾。“我父亲中毒了,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他说。

6楼的大房间里,摆了60张病床,“这房子原来是个杂货间,或者是个会堂。”一个病人家属说。

不远处的中医院,与人民医院一样忙碌。据知情人透露,县城里的红十字会医院及其他小医院都有中毒者住院。

轻度中毒者照顾重度中毒的家人

75岁的孝坪煤矿退休职工李会体被认为目前中毒最严重的,他经历了20多次抢救,数次失去心跳,目前仍未脱离危险。1月25日晚上,记者在中医院3楼13号病房见到了李会体。他单独在这间病房接受治疗,病房门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是八个黑体大字:病危抢救、谢绝探访。

隔着玻璃,记者看到,病房里面一个护士正在忙碌着,李会体紧闭双眼,呼吸显得十分困难。

“现在得从切断的喉管排气,胸部也插了几根管子输液。”李会体的儿子李万友说,父亲几十年没有得过病了,他的突然倒床不起令家人一时无法接受。他拿出一份“辰溪县中医院检验报告”,诊断栏里写着:砷中毒。

卢安风家在孝坪煤矿家属区,他住进中医院治疗后,依然感到头晕、胸闷、呼吸不畅、想呕吐、四肢无力。这些症状也是轻度中毒者普遍的身体反应。“每天都输液,输葡萄糖、盐水,但感觉没什么明显效果。”一位躺在走廊里病床上的病人告诉记者。

家住板桥乡塘里村的向二怀疑自己轻度中毒,但“年轻力壮,还能扛”,他说自己的父母都已经中毒,现在陪母亲在医院输液,父亲则在家里打针、看家。

充满争议的环保检测

当地村民说,发现多人中毒之后辰溪县就开始在乡下建设救助站。最开始在板桥乡医院设立救助站,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派医生值班,随后又在中溪村设立一个救助站。后来在塘里村、孝坪煤矿设立救助站,中毒者到救助站打针、输液,中毒严重的送到县医院来。

事实上,村民之前有了相关异常症状时并没有立即想到是饮水中毒所致。

塘里村向二的母亲是最早出现症状者之一,起初是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家人就将其送到某医院看病,因考虑到病人病史,将其视为白血病患者医治。“花了一两千元没有起任何作用。”向二说,后来得知村中还有其他人也有了相似的病症,才顿觉自己母亲是中毒了。到底是什么时间发现了中毒现象,之前村民没有感到所饮用的水有异常之处吗?当地村民说,2007年11月中旬已经看到水变成黄色,并向孝坪煤矿和硫酸厂反映。但硫酸厂厂长向先州说,到县环保局监测站化验了,一次化验是4000元。村民便向他要化验单,他说没有化验单,反正水没有问题,放心吃就是了。

“这水喝起来也没问题,但是身上起了反应,皮肤上开始长起了红色小疙瘩。”2007年12月10日之前的一天,村民发现水还是一样的黄,又去找硫酸厂交涉,向先州拿出了一份辰溪县环境保护检测站的检测报告,称水质没有问题,可以饮用,并在矿区和附近村子张榜告知。

1月25日晚上,《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见到了这份名为《辰溪县金利化工有限公司污染纠纷检测》的报告书,显示时间为2007年12月10日。检测结果为金利化工有限公司水池砷含量为0.035mg/L,而国家标准是0.05mg/L。这份检测报告显示,该化工厂水池含砷量没有超出国家标准。而在该报告的第二页说明里写道:本报告仅对本次采样检测负责,由委托单位自行采集的样品,仅对送件样品检测数据负责,不对样品来源负责。

关于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时间:2011-11-09 11:09:00 来源:厅工管局

[字体:小

大]

各市(州)水利(水务)局、发改委、财政局、卫生局:

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检测,保证供水安全,提高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农村饮用水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1752号),卫生部、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8〕3号),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印发<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917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全爱卫办发〔2009〕5号),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水农〔2011〕197号)等国家有关部委文件精神,现就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原则

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应遵循“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以县为单位分期分批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原则上每一个县市建成一个水质检测中心站。具备条件的部分县市,还将争取配备一台流动水质检测专用车。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全省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体系,能够实现对全省农村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检测全覆盖。

二、建设要求

县级农村饮水水质检测中心建设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有不小于60m2的工作场所和符合标准的水质化验室,配备检测40项以上水质指标的专用检测设备、仪器等;

2、有不少于2名具备卫生检验或分析化学类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且经过培训具有认定资质的专业水质检测人员;

3、具备对本区域内所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常规水质检测(40项水质指标)能力。

三、建设程序

1、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方案编制

项目县市区水利(水务)部门要在对区域内城乡供水工程水质检测状况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会同发改、财政、卫生部门科学编制《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建设方案》编制大纲可参考附件。

2、建设方案的报批

各项目县市区编制完成《建设方案》后,经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并以县(市、区)发改、财政、水利、卫生部门文件上报市州发改、财政、水利(水务)、卫生部门。市(州)发改、水利(水务)、卫生等部门汇总后,由省水利厅提出审查意见,省发改委审批。

3、项目的建设

项目计划下达后,县级水利部门应积极与有关部门衔接,在县级水利主管部门建立水质检测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及经费来源,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实施。

4、项目验收

水质检测中心建成后,项目县市区水利部门应向市级水利、发改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市州发改、水利等部门组织市级有关单位和专家按照建设程序对检测中心进行项目检查验收。项目验收合格的,应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相关证书,依法依规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对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将责成其整改,直至达到检验检测标准为止。

四、资金筹措

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包括流动水质检测装备)建设资金原则按照争取中央40%、省级40%、市县20%的比例分摊建设投资,中央、省建设资金只限用于仪器及装备的购置,设备购置不足部分及检验场地等其他费用应由市级配套和县级自筹资金解决。项目所需的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在中央预算内基建项目和人饮工程省级配套资金中统筹解决。

五、其他有关要求

1、各级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检测工作。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检测工作的领导,要像重视食品安全监督和检验检疫一样重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水质安全和检测。各级水利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督促加大对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检测频次,监督供水单位让老百姓能饮用安全卫生的放心水。要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建立水质保障的长效机制。

2、各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发展和改革部门要将水质检测中心建设纳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规划内容,统筹安排水厂和检测中心的建设;财政部门要支持解决检测人员、仪器设备、中心建设等必要的建设和运行经费,并将水质检测费用纳入年度预算;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样水质检测、数据核实汇总及分析工作,建立检测数据的审核检查制度,加强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中心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技术业务指导,制定水质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标准,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农村水质监测工作。

3、各级水利和卫生部门要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和监测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做好水质检测工作的同时,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当地卫生部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水质的检测和监测工作,切实保证水质达标,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三、建设内容

1、场所建设

县级农村饮水水质检测中心应有独立的不少于60m2的化学分析实验室,其中包括分析天平室和通风柜。化验室应远离灰尘、烟雾、噪音、震动源的环境。室内装饰需用耐火或不易燃烧材料。工作平台应能满足检测需要。方案中要明确检测中心建设的地点和面积。

2、检测设备

根据检测项目数,提出需要采购的仪器、设备清单及具体参数、价格等内容。

四、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

建设方案中要明确检测中心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等。提出对不同规模水厂水质检测频率及确保检测到位的措施。对突发水质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机制。水质检测记录和异常情况报告等资料的归档保存的相关管理办法等。

五、机构及人员配置

县级应当设立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机构,明确人员编制及经费,县级农村饮水水质检测机构应按照水质检测员不少于2名 的最低标准配置相应岗位,检测人员应具有卫生检验或分析化学类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且经过培训取得资质证书,方能上岗。

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方案中要详细说明各项建设费用明细,包括已有检测场地装修、设备仪器购置及安装的资金预算表等,同时要分项落实经费的来源。原则上按100万以内的标准控制投资规模。还应明确经常性运行管理经费的保障措施。专职检测人员的经费应纳入县级财政解决,中心运行费用和检测费用应明确其来源。

第二篇:榆中县农村饮用水现状调查报告 总结

榆中县农村饮用水现状调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受自然和经济,社会等条件制约,我省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首先具体表现在水资源污染加剧。由于缺乏必要的排水设施,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水污染。其次是地下水开采过度。在我省广大农村,由于地表水资源无法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目光投到了地下从而导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目前,我省农村已有多处区域性漏斗 ,很多地方原有水利设施因地下水位下降或因之产生地面下沉而被迫报废,农业成本成倍上升,农村用水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另外,过度开采地下水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水量枯竭、耕地渍化等诸多环境问题。再次就是灌溉工程老化,水利管理单位收不抵支。我省截至2011年96%的农村集中式供水点均为行政村甚至自然村级的小水站。即便是500吨以上的水厂,由于都到了设计年限,加之管道年久老化,却无法更新换代。近几年来,省“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工程等项目,浙江省委、省政府还将“ 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 纳入全省“ 五大百亿工程”之中。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大力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改善农村饮用水状况,但由于受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这项工作离农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火热的七月,信息系社会实践小分队带着青年人特有的朝气投入社会,以“提倡节约水资源、倡导保护水环境”为主题,深入榆中农村,调查农村饮用水问题。

摘要:针对榆中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饮水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建议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建康、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和生命安全的提高与保障。改善农村饮水条件,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刻不容缓。

1、饮水不安全原因

榆中县条件十分严酷,多年平均降水量仅260mm,而多年蒸发量达1800mm,是降水量的6.80倍。农村人畜饮水,都是从3个万亩灌区和10个小型灌区取用灌溉用水,然后灌入水窖或涝池备用,有条件的村民用漂白粉自行净化,大部分村民引水入窖后直接饮用。距离灌区较远的则抽取地下水、长途拉水或蓄积天然降水饮用。全县共有4镇3乡71个行政村,总人口17.2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40万人。饮水不安全人数为11.82万人,其中氟超标2.08万人,砷超标2.94万人,苦咸水1.11万人,饮用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表水人数5.36万人,饮用方便程度不达标的0.33万人。从全县整体来看,农村饮水不安全主要是水源污染,表现在黄河兰州西固至桑园峡上游段的工业排水中细菌学超标,兰州段桑园峡下游则检测出砷超标;部分引大水存在二次污染,细菌学超标;地下水则氟超标。

2、农村饮水安全发展思路

2.1 技术思路

2.1.1 针对不同的缺水原因,详细调查和搜集区域水资源资料,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从水源地开始,控制好水质的安全,择优选择适宜的水源。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上多做研究、探讨,有所创新。以科学的发展观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1.2 供水范围和供水方式应根据区域的水资源条件、用水需求、地形条件、居民点分布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按照优水优用、便于管理、单方水投资和用水成本合理的原则确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提倡建设大规模集中供水式工程,通过统一规划,可以优先利用水量和水质符合饮水标准的可靠水源,建立集约化规模经营的供水体系,降低工程造价,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2.1.3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搞好规划。水源水量充沛,在地形、管理、投资效益比、供水成本等条件适宜时,优先选择适度规模的联片集中供水。距离城镇供水管网较近,条件适宜时选择管网延伸供水。并尽可能按全日供水、供水到户设计。

2.2 投资思路

根据近年来农村饮水项目的投资办法,资金筹措仍应坚持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不变。但目前国家制定的补助标准相对较低,不适用于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应适当提高中央投资补助标准,视具体情况适量减少地方财政配套比例,同时要做好宣传,提高农民群众自费办水的积极性,鼓励群众以工代赈、以劳代资参与工程建设,落实自筹资金。

3、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建议

3.1 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 工程管护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管理上去了,工程才能充分发挥效益,才能体现工程的作用,否则建成的工程将失去它的作用和本能。所以工程建成后,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使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是我们新建工程的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 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工程建成后,要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的思想,确保供水工程管理权属和临时水价。真正达到“修一处工程,明晰一处产权,核定一个合理水价,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并对建成后的供水工程,要求做到“六有”:有管理站、有技术档案、有水源设施和工程保护措施,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真正达到工程良性运行的目的。3.3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人饮解困工程既是一项德政工程,又是一项富民工程。所以在工程建成后,要根据各工程的供水规模,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成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实行专业化、行业化管理,使已建工程切实发挥效益,保障群众饮水;二是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以制度范围管理行为,以制度或办法管理工程,使工作有章可循,以制度保障工程良性运行,以制度约束各种活动;三是确定合理水价,发挥杠杆的调解作用,在确保工程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慎重考虑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既要让农民吃上安全水,也要让农民吃的起安全水,即有利于工程运转,可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四是强化责任主体,“三分建七分管”是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办法,建成是基础,管好才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建管并举才能达到工程预期的目的;五是强化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

3.4 建立科学有序的水质监测体系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工程的良性运行,在工程建成后,要建立科学有序的水质监测体系,加强供水设施管护,严格操作规程,确保人民群众用水安全。

水是生命的源泉,饮用水更是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最密切相关的东西。农村饮用水的环境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安全健康,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事情。只有具有合理的农村饮用水制度才能保证饮用水的合理使用,保证农村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提醒人们合理用水,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努力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了解农村饮用水的环境,制定合理的农村饮用水制度。确保合理用水,让村民放心用水。

第三篇:农村饮用水安全(参考而已)

农村饮用水安全浅析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概况

目前,在我国9亿多农村人口中,仍有3亿多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安全标准。过去,环保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农村,致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特别是水环境。2006-2007年全国爱卫会与卫生部联合组织的全国首次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主要以地下水为主,饮用地下水的人口占74.87%,饮用地面水的人口占25.13%;饮用集中式供水的人口占55.10%,饮用分散式供水的占44.90%。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作为评价标准,这次调查水样中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的超标率是44.36%;地面水超标率为40.44%,地下水超标率为45.94%;集中式供水超标率为40.83%。农村饮用水污染指标主要是微生物,饮水中因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所引起的水质超标率为25.92%;集中式供水中有消毒设备的仅占29.18%,分散式供水基本采取直接采用原水。

据相关部门测算,全国农村每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8亿吨,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人粪尿年产生量2.6亿吨,而这些污染物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直接排放至环境中,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原因

1.环境污染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转移。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强,很多位于城区的污染企业搬迁至农村,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不准建的排污量大的企业在农村普遍存在。污染源分散,涉及面广,污染物浓度高,治理难度大。加大了环境监管的难度,并对农村饮用水安全产生极大的隐患。近年来兴起的农村生态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产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视。

2.工矿污染急速加剧。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多分布在农村地区。有些地方政府未能合理、有序地开采,并在采选技术未成熟的条件下盲目开采,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污染农村的水环境。

展大规模调查研究 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亟待改善。

3.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农村面源污染具有种类繁多、发生量大、分布广、影响因素多、治理难等特点。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利用率为30-35%,氮肥的地下渗漏损失为10%,农田排水和暴雨径流损失为15%;磷肥利用率为10-25%,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而进入到江河湖泊,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农药的施用过程中,一般来讲,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4.农业固体废弃物未得到合理回收和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农业主要固体废物之一,大都没有经过综合利用,与生活垃圾一起四处堆放或沿河湖岸堆放,在降雨的冲刷下,其大量渗滤液排入水体或直接被冲入河道。

5.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据测定,一个万只养鸡场年生产粪便360吨,一个百头养牛场年产粪便680吨,一个千头养猪场年产粪便达2000吨以上。畜禽养殖排放的污水包括尿、冲洗物、部分粪便和食物残渣,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重金属等。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

6.大多数农村饮用水采用直接饮用原水的方式,集中供水率低,且对饮用水质量没有必要监测手段,水质无法得到基本的保证,从近年来环保部门的信访统计上看,农村饮用水污染信访呈上升趋势。

三、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较差。一些地区的部分领导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而广大农民对饮用水安全意识更差。

2.生活饮用水安全的法律、法规分散且不健全。目前,我国有关生活饮用水的法律法规分散在环保、卫生、建设等法律法规中,执行主体基本上各行其是。

3.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改水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作,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大,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改水工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

4.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基本上还是空白,尤其是地下水的监测。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分散,规模小,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且目前也不具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监测的能力。

5.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对农村饮用水源开展的科研工作较少,没有针对饮用水源开展过系统全面的调查与评价,没有开展过系统研究。

四、关于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农村建设项目的准入门槛,制定和建立切实而有效的监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村环境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关于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提案

案 由: 关于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环保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研究办理 提案人: 致公党中央 内 容: 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由不安全的饮水和恶劣卫生条件造成,每年造成死亡超过500万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2000~2005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共投入资金200多亿元,解决了60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供水总体水平不高,饮水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到2004年年底,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为3.23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其中各类水质不安全的有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近9600万人。2.27亿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37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850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908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410万人。

一、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一些农村地区饮水井条件简陋,工厂、生活污水无序排放,集中供水率低,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恶劣影响,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面源污染是指在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使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造成对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

(三)农业固体废弃物未得到合理回收和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农业主要固体废物之一。农业秸秆大都没有经过综合利用,与生活垃圾一起四处堆放或沿河湖岸堆放,在降雨的冲刷下,其大量渗滤液排入水体或直接被冲入河道。每年大量农膜残存于耕地、土壤和流入沟河中,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上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地区的部分领导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原有的农村改水工程因资金、认识、技术问题及未考虑长远发展规划,已建的工程到现在不少已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况,而再次改水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限制。

(二)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力量薄弱。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大部分都是针对工业和城市制定的,难以适应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

(三)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是空白,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只是在城市和重点流域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分布分散,规模小,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且目前也不具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监测的能力。

(四)科技储备相对薄弱,一些基础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目前,对农村饮用水源开展的科研工作较少,没有针对饮用水源开展过系统全面的调查与评价,很多水环境研究中重大项目的目标是水体富营养化和氮磷的控制,没有针对水源保护开展过系统研究。

三、关于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有关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作为领导政绩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尤其各级领导的认识,充分认识到饮用水安全是关系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关系到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事。

(二)积极研究和解决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组织重新制定用水标准,建立农村供水网络,尽快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编制好分阶段工程规划,适度集中工程建设区域,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在乡镇所在地建设一批城镇自来水工程,在相对集中居住地,建立小规模的集中供水网络。

(三)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农村水污染问题研究。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推广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控制和减少氮肥总量,逐步淘汰易挥发性流失化肥品种,推广高浓度的复合肥及作物专用配方肥,运用科学施肥技术及优化耕作制度,减少氮肥施用量,实行农资、农技一体化。提高饲料中养分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调整农药施用结构,控制农药施用量。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

(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建管并重的原则,强化对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管理。要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建设形式、规模和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建立产权明晰、责权统一的农村饮水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现农村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

(五)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对广大农村地区,要摸清未达到饮水卫生标准的人口情况、饮用水质状况和地区分布,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点和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对居住人口较为集中的大型村镇饮用水源地的监测工作。

中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问题及政府管制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大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具有公共性,需要政府进行管理。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质差、水量不足、取水不便、不能保证供给等方面。为此,需要政府投入和民间筹资多方支持,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村配套设施建设,以消除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这句话应该改为“安全的水是生命之源”。特别是饮用水安全,已成为政府、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就没有健康的生命,更没有和谐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什么是农村饮用水安全

什么是安全的水?不同国家的政府制定着不同的安全饮用水标准,同一个国家政府制定的安全饮用水标准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1998年世界发展指标》认为,安全的水是指经过处理的地表水和未经处理但未被污染的水,如泉水、安全的井水和得到保护的钻孔水。在城市地区,水资源可以是公共取水处,或取水距离不超过2C¨。米的储水管。在农村地区,安全的水意味着家庭成员不必为取水而每天花费过多的时间。足够数量安全的水是指能够满足新陈代谢、卫生和家庭需要的量,通常为每人每天20升。

我国制定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将农村饮用水安全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低于《农村实施准则》要求的为不安全。目前,我国对于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主要从氟超标、砷超标、苦咸水、污染水等几个方面来判断。

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的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的为基本安全。常年水量不足的,属于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在我国,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划分为5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安全饮用水量标准有所不同。安全饮用水水量标准从一区到五区分别是每人每天40升、45升、50升、55升、60升。基本安全饮用水水量标准从~区到五区分别是每人每天20升、25升、30升、35升、40升。

方便程度: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为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的为基本安全。多数居民需要远距离挑水或拉水,人力取水往返时间超过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即可认为用水方便程度低。

保证率: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的为基本安全。

二、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总体状况

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比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更为严峻和突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这主要与农村人口分布松散、生活习惯不同等特征有关,也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供水成本不同等原因有关。这样一些特点,使得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困难很大。

1995年,我国的淡水资源使用总量为4 600亿立方米,占淡水资源总量的16.4%。其中,农业用水量占了87%,工业用水量占了7%,生活用水量0占6%。《1998年世界发展指标》指出,我国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占城市人口的93%,占农村人口的89%。总计,同年我国使用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0%。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饮用水要求标准的提高,同时由于污染等造成的原本安全的饮用水现在变得不安全等原因,据统计,我国现在还有3亿多人口的饮用水不安全。有资料表明,到2。04年,我国还有33%的村庄没有合格的饮用水,自来水通村率也不到50%。

贫困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更为突出。《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显示,到2003年,我国贫困地区有1 8%的农户取得饮用水困难,1 4.1%的农户饮用水水源被污染,37.3%的农户没有安全饮用水(除去水源被污染和取水困难的农户)。按饮用水水源分,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32.2%,饮用深井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20.9%,饮用浅井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24.9%,直接饮用江河湖泊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6.9%,直接饮用塘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2.3%,直接饮用其他水源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12.7%。在前三种水源中,去掉水源被污染和取水困难的农户,实际上有安全饮用水的农户占总户数的62.7%。三、三个村庄的调查

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2005年夏,笔者的学生们深入福建、湖北、河北三省,分别对三个村庄(潭边村、郭坳村、前店子村)、总计400多个农户进行了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饮用水提取方式有所改变,但尚不能消除安全隐患

近些年,由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及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渣的直接倾倒造成对河流、溪水等水源的污染严重,因此出现了部分农户的饮用水提取方式由公共水源改变为自家打井(手压井)、自来水的比较多。当然,在各地,使用各种水源的农户分布不均衡。

对福建潭边村的调查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饮用井水的农户占70%多,绝大部分是一户用一口井,即使有多户共用的,一口井的使用户数也不超过5户;将近20%的农户饮用山泉自来水;还有近10%的农户饮用自来水。造成该村井水水源污染的原因是:该村的井水水位都很低,最深不过6米,没有遮盖措施,使用井水的村民不注意饮用水安全,生活污水经常渗透到井里,造成井水污染而不能饮用。此外,部分井口离生活垃圾区5米以内,由于暴雨、大风而造成的生活垃圾污染井水的情况也很严重,甚至造成邻近的井水水源也不能使用。

对湖北郭坳村的调查表明,60%的被调查者使用手压井,每户用一口井。以前留下来的浅井,由于生活污水的渗入而不能使用,现在村民只用来洗衣服等。25%的被调查者饮用的是山泉自来水,但是饮水的水管大部分是废弃的塑料管,所以普遍存在二度污的隐患。还有9%的被调查者饮用水塘水,6%的被调查者饮用河水。这部分调查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干旱年份出现的小河、小塘的水枯竭问题,这时的用水就没有保障了。

(二)除自来水外,其他各种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检验缺少正式的检验制度安排

在没有自来水的村子里,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检验是没有正式制度保障的有的村庄的饮用水从来没有进行过水质检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部分农民认识到了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饮用水水源有了改变,但也仅仅是从饮用水塘水改变为饮用山泉水(如被调查的潭边村),而自来水的使用仍然没有普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户认为山泉水是最妇的水,没必要安装自来水。二是地理位置造成的。有些村庄深处大山,村民居住分散,引自来水的成本太高,自来水公司难以获得效益,故一直没有使用自来水。三是部分农民认为自来水是不好的,主要是因为漂白粉有一些味道。

因此,在没有自来水的地方,水源的水质检验一般情况下就是由村民自我检验,主要是通过看、闻等简单方式来判别水质。对于无法通过感官来识别的水质问题,就没有其他的检验手段了。如潭边村三个生产队的井水中含有氟,在没有正式检验制度的情况下,村民们就只能喝井水,从而出现了村民们牙齿变黑的情况。即使有的村庄在打井或安装山泉自来水、自来水的时候有水质监测,但水质的跟踪监测几乎是没有的。

(三)饮用水水量的分布不均

在被调查的村庄中,有的地方的村民认为水源充足,而有的村庄的村民认为水量不充足。在福建村庄使用井水的被调查者中,50%的被调查者认为几户共用一口井,会造成用水高峰期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另外有5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的井越挖越多、越大,人们的用水量增加很快,同时井水的水位每年都在不同程度下降,所以饮用水水量会出现不足。在使用山泉自来水的被调查者中,66.7%的被调查者认为村民间用水关系没有协调好,地势低的和地势高的用户在用水高峰会出现用水矛盾,处于地势高的住户会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另外33.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找对泉眼,从而造成泉水水量不充足。

在河北和湖北的被调查村庄中,被调查者一致认为饮用水水量充足。

(四)饮用水使用中存在的不便利问题

调查发现,饮用水使用不便问题主要体现在饮用水的提取方式与现代生活设施使用之间的矛盾。例如,对使用井水或泉水造成洗衣机使用中的用水提取不便问题,农民感觉很苦恼。当然,在通自来水的村庄,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另外,饮用水使用不便的情况,还主要体现在取水所需的时间上。在潭边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里的取水很方便,即使是使用井水,取水时间也不超过5分钟,山泉自来水、自来水都可以实现室内取水和用水。而在郭坳村,只有25%的山泉自来水农户可以实现室内取水和用水,而60%的手压井农户取水往返时间在5~10分钟之间,9%的使用水塘水的农户取水往返时间在10~1 5分钟之间,6%的使用河水的用户取水往返时间在15分钟以上。

(五)政府关于饮用水安全的宣传不到位

在被调查的潭边村和郭坳村,农民从来没有接受到政府对饮用水安全的宣传,对政府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政策、法规,包括政府对农民实施安全饮用水设施建设给予的支持、鼓励等措施从不了解。而在1000%的自来水入户的河北被调查村庄中,也仅有6.67%的被调查者知道政府的“村村通”政策。可见,政府对于饮用水安全的宣传不到位。

四、政府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制的目标及应注意的问题

饮用水安全具有公共性,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准公共产品之一。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具有一定的个人利益属性。同时,饮用水安全还具有社会属性,涉及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对于提供饮用水安全负有责任,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是政府的职责之一。

(一)政府管制目标

据资料表明,2000~2003年,我国政府解决的饮水困难人口及氟砷改水人口各年总计分别为31 410.67万、29 304.7万、26 494.53万、25088.52万人。2003年,政府分两批共安排国债资金28亿元用于解决1 5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已累计解决2.5亿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这说明政府是把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当做重要职责来抓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农村饮用水安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目标是解决1亿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可见,饮用水安全管理已成为政府“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不仅中央政府的“十一五”规划对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十分关注,各省市也分别制定了“十一五”饮用水安全管制目标。例如,北京市拟实施农村改水、饮水和集中供水工程,逐步更换老化设施,到2010年实现农民安全饮水,农村饮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山西省拟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全省尚余1000万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辽宁省拟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江苏省拟到201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浙江省拟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并调整原建设进度,确定到2007年解决680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2010年基本解决浙江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江西省预期5年内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0%。山东省力争到2010年,饮用自来水的村庄达85%以上。河南省预期5年内再解决900万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及山区严重缺水问题。贵州省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争解决农村7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陕西省打算解决22()万群众饮用水困难问题、300万群众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并使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45%。甘肃省打算解决350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并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5%。青海省将加强建设人畜饮水工程,使农村牧区安全饮用水普及率5年内达到80%。

(二)政府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制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政府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制的目标体现了政府解决关系到农民生命安全的饮用水问题的决心。但是,在政府加强管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几个关键的问题。

1.要注重解决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隐患

这主要指两方面:一是农村饮用水面临着工业污染,主要是工业企业排出来的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和废渣,直接渗入地下水源或直接排入农民直接饮用的塘水、河水或溪水等水源中,从而对水源造成污染。二是农村饮用水面临着农民生产和生活污染。农民因为使用化肥、农药等从事农业生产而间接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饲养各种禽畜产生的粪便、垃圾等因为不能及时和正确处理而对水源产生污染。同时,生活废弃物等也对水源产生污染。

政府在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水源水质的监测。要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控制和正确处理农村饮用水污染源,为农村饮用水的长远安全提供保障。政府要加大对工业企业项目的环境影响力评价,对存在饮用水污染的企业、项目要严格控制,甚至不审批、不上马,要坚决避免“一边治理,一边污染”的情况。

2.要多方筹资来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资金不足是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这是主渠道。作为安全饮用水的受益主体,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还要发挥一些非政府组织、国际机构的力量。只有各方合力,才能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彻底解决。

3.要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地农村饮用水水源、提水方式、用水量、水质、便利情况等均不同。因此,政府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既要加强引导、宣传、维护和管理,又要加强财政投入,同时也要发挥村民、社区的积极性,保障农民喝上放心的水。

如我们调查的河北前店子村,100%的农户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喝上了安全的水,这主要归因于政府重视,加强了饮用水安全的宣传,同时采取政府财政支持与农户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使村村通水的工程全面落实。这样的村庄,只需要加强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加强水质的监测工作就可以了。在福建和湖北的调查则表明,不仅要加强政府工作,还要建立筹资制度,解决饮用水安全的问题还要从根上抓。可见,各地情况不同,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也要因地制宜。

4.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内部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将饮用水安全管理问题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内容之一,使各级领导认识到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关系到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使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饮用水安全与自身利益的重要相关性,自觉参与到维护饮用水安全的行动中。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一些地区饮水存在水质严重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质性地方病等问题,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

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这样的数字令人深感震惊,但是,这又是残酷的现实。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全国70%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就连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不也被污染了吗?有专家预言,如果再不及时保护长江,10年以内长江就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难怪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也专门提到:“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应该说,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实际上,农村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曾几何时,各个城市都开始整体性地把工厂,尤其是那些污染严重的工厂,搬出中心地带。搬到哪里去呢?搬到城市的郊区,搬向更远的地方——农村。结果呢,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污染指数在下降,市长们也津津乐道要建设“宜居城市”。但另一方面,城镇、农村的工厂越来越多,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起来。即使是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也承认:“目前我国农村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的大量使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指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种水环境污染类型),许多河道发黑,河岸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不少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

记得陶渊明曾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可是,假如今天的陶渊明从大城市回归农村,恐怕很难找到一块净土、一方净水,那些山清水秀、水草丰美的乡村,已经变成了土臭水黑、垃圾遍地的所在。而与此同时,在城市,大片的绿地取代了烟囱的密林,宜居之所正全面地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可是,条条污汇真的能够汇成洁净的江河吗?处于农村的汪洋大海包围之中的城市,真的能独善其身吗?如果中国广大的中小城市、城镇、农村处在严重污染之中,所谓的宜居城市也必然是暂时的。日本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西北沙漠,植树造林,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国土少遭受沙尘暴的侵袭。日本人的做法不值得我们沉思吗?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小说的题记中,意味深长地引用了英国诗人约翰·堂恩的诗句:“谁也不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每个人都似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击,欧洲就会缺其一隅。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这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这是哲人的情怀,更应该是时时鸣响在我们耳边的警钟。

是时候了!我们在关注城市的环保的同时,也应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我们的精神家园——农村。如果能逐步使每一条溪流清亮,如果能逐步使每个乡村都变得洁净,由它们所汇成的中国,才能成为一个美丽洁净的乐园。马国川

我国将在5年内投入80亿元解决8千万人饮水安全

中新网3月22日电 央视国际消息称,22日是第十三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05年-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10年,主题是“生命之水”,而“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成为今天开始的中国第十八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

据初步统计,全国已经有3亿多人存在饮水不安全。其中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地区的6300多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新发现饮用高砷水致病的受影响人口约200万人。3800多万农村人口还在饮用苦咸水,约有1.9亿农村人口饮用受污染的水源。

来自农业部的消息,今后5年,中国将投入80亿元,先解决6000到8000万人的饮水安全;到2015年,完成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比例减半任务;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水利部长称目前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

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姚润丰)3月22日是第十三届“世界水日”和第十八届“中国水周”开始的第一天。水利部部长汪恕诚2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强调,目前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必须加强对城乡污染源的监控,把保障饮水安全、维护民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

中国2000年启动农村饮水解困项目以来,国债资金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共投入180多亿元,使57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

“饮水困难解决之后,农民群众迫切要求的更高层次的饮水安全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汪恕诚说。他指出,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的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据调查,中国一些地区饮水存在水质严重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质性地方病等问题,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

现阶段,中国每年因饮水水质问题造成的对人生命的危害,实际上要高于洪水造成的伤亡。汪恕诚说,饮水不安全导致了近年来比较严重的水性地方病发病率明显提高,目前华北、西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地区的6300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造成驼背病、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

汪恕诚强调,今年“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是“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必须把这个主题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不仅要让农民喝上水,还要让他们喝上安全水和优质水。

他说,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供应严重不足问题,到2010年,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三分之一。到2020年,使城乡居民饮水达到安全或基本安全。2005年,水利部将组织制定《全国城乡饮水安全建设规划》,开展饮水安全问题普查,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点和实施方案。

中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问题及政府管制

导读]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大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具有公共性,需要政府进行管理。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质差、水量不足、取水不便、不能保证供给等方面。为此,需要政府投入和民间筹资多方支持,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村配套设施建设,以消除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这句话应该改为“安全的水是生命之源”。特别是饮用水安全,已成为政府、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就没有健康的生命,更没有和谐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什么是农村饮用水安全

什么是安全的水?不同国家的政府制定着不同的安全饮用水标准,同一个国家政府制定的安全饮用水标准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1998年世界发展指标》认为,安全的水是指经过处理的地表水和未经处理但未被污染的水,如泉水、安全的井水和得到保护的钻孔水。在城市地区,水资源可以是公共取水处,或取水距离不超过2C¨。米的储水管。在农村地区,安全的水意味着家庭成员不必为取水而每天花费过多的时间。足够数量安全的水是指能够满足新陈代谢、卫生和家庭需要的量,通常为每人每天20升。

我国制定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将农村饮用水安全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低于《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不安全。目前,我国对于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主要从氟超标、砷超标、苦咸水、污染水等几个方面来判断。

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的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的为基本安全。常年水量不足的,属于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在我国,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划分为5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安全饮用水量标准有所不同。安全饮用水水量标准从一区到五区分别是每人每天40升、45升、50升、55升、60升。基本安全饮用水水量标准从~区到五区分别是每人每天20升、25升、30升、35升、40升。方便程度: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为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的为基本安全。多数居民需要远距离挑水或拉水,人力取水往返时间超过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即可认为用水方便程度低。保证率: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的为基本安全。

二、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总体状况 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比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更为严峻和突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这主要与农村人口分布松散、生活习惯不同等特征有关,也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供水成本不同等原因有关。这样一些特点,使得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困难很大。

1995年,我国的淡水资源使用总量为4 600亿立方米,占淡水资源总量的16.4%。其中,农业用水量占了87%,工业用水量占了7%,生活用水量0占6%。《1998年世界发展指标》指出,我国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占城市人口的93%,占农村人口的89%。总计,同年我国使用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0%。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饮用水要求标准的提高,同时由于污染等造成的原本安全的饮用水现在变得不安全等原因,据统计,我国现在还有3亿多人口的饮用水不安全。有资料表明,到2。04年,我国还有33%的村庄没有合格的饮用水,自来水通村率也不到50%。贫困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更为突出。《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显示,到2003年,我国贫困地区有1 8%的农户取得饮用水困难,1 4.1%的农户饮用水水源被污染,37.3%的农户没有安全饮用水(除去水源被污染和取水困难的农户)。按饮用水水源分,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32.2%,饮用深井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20.9%,饮用浅井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24.9%,直接饮用江河湖泊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6.9%,直接饮用塘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2.3%,直接饮用其他水源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12.7%。在前三种水源中,去掉水源被污染和取水困难的农户,实际上有安全饮用水的农户占总户数的62.7%。三、三个村庄的调查

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2005年夏,笔者的学生们深入福建、湖北、河北三省,分别对三个村庄(潭边村、郭坳村、前店子村)、总计400多个农户进行了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饮用水提取方式有所改变,但尚不能消除安全隐患近些年,由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及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渣的直接倾倒造成对河流、溪水等水源的污染严重,因此出现了部分农户的饮用水提取方式由公共水源改变为自家打井(手压井)、自来水的比较多。当然,在各地,使用各种水源的农户分布不均衡。

对福建潭边村的调查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饮用井水的农户占70%多,绝大部分是一户用一口井,即使有多户共用的,一口井的使用户数也不超过5户;将近20%的农户饮用山泉自来水;还有近10%的农户饮用自来水。造成该村井水水源污染的原因是:该村的井水水位都很低,最深不过6米,没有遮盖措施,使用井水的村民不注意饮用水安全,生活污水经常渗透到井里,造成井水污染而不能饮用。此外,部分井口离生活垃圾区5米以内,由于暴雨、大风而造成的生活垃圾污染井水的情况也很严重,甚至造成邻近的井水水源也不能使用。对湖北郭坳村的调查表明,60%的被调查者使用手压井,每户用一口井。以前留下来的浅井,由于生活污水的渗入而不能使用,现在村民只用来洗衣服等。25%的被调查者饮用的是山泉自来水,但是饮水的水管大部分是废弃的塑料管,所以普遍存在二度污的隐患。还有9%的被调查者饮用水塘水,6%的被调查者饮用河水。这部分调查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干旱年份出现的小河、小塘的水枯竭问题,这时的用水就没有保障了。

(二)除自来水外,其他各种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检验缺少正式的检验制度安排 在没有自来水的村子里,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检验是没有正式制度保障的有的村庄的饮用水从来没有进行过水质检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部分农民认识到了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饮用水水源有了改变,但也仅仅是从饮用水塘水改变为饮用山泉水(如被调查的潭边村),而自来水的使用仍然没有普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户认为山泉水是最妇的水,没必要安装自来水。二是地理位置造成的。有些村庄深处大山,村民居住分散,引自来水的成本太高,自来水公司难以获得效益,故一直没有使用自来水。三是部分农民认为自来水是不好的,主要是因为漂白粉有一些味道。

因此,在没有自来水的地方,水源的水质检验一般情况下就是由村民自我检验,主要是通过看、闻等简单方式来判别水质。对于无法通过感官来识别的水质问题,就没有其他的检验手段了。如潭边村三个生产队的井水中含有氟,在没有正式检验制度的情况下,村民们就只能喝井水,从而出现了村民们牙齿变黑的情况。即使有的村庄在打井或安装山泉自来水、自来水的时候有水质监测,但水质的跟踪监测几乎是没有的。

(三)饮用水水量的分布不均

在被调查的村庄中,有的地方的村民认为水源充足,而有的村庄的村民认为水量不充足。在福建村庄使用井水的被调查者中,50%的被调查者认为几户共用一口井,会造成用水高峰期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另外有5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的井越挖越多、越大,人们的用水量增加很快,同时井水的水位每年都在不同程度下降,所以饮用水水量会出现不足。在使用山泉自来水的被调查者中,66.7%的被调查者认为村民间用水关系没有协调好,地势低的和地势高的用户在用水高峰会出现用水矛盾,处于地势高的住户会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另外33.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找对泉眼,从而造成泉水水量不充足。在河北和湖北的被调查村庄中,被调查者一致认为饮用水水量充足。

(四)饮用水使用中存在的不便利问题 调查发现,饮用水使用不便问题主要体现在饮用水的提取方式与现代生活设施使用之间的矛盾。例如,对使用井水或泉水造成洗衣机使用中的用水提取不便问题,农民感觉很苦恼。当然,在通自来水的村庄,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另外,饮用水使用不便的情况,还主要体现在取水所需的时间上。在潭边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里的取水很方便,即使是使用井水,取水时间也不超过5分钟,山泉自来水、自来水都可以实现室内取水和用水。而在郭坳村,只有25%的山泉自来水农户可以实现室内取水和用水,而60%的手压井农户取水往返时间在5~10分钟之间,9%的使用水塘水的农户取水往返时间在10~1 5分钟之间,6%的使用河水的用户取水往返时间在15分钟以上。

(五)政府关于饮用水安全的宣传不到位 在被调查的潭边村和郭坳村,农民从来没有接受到政府对饮用水安全的宣传,对政府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政策、法规,包括政府对农民实施安全饮用水设施建设给予的支持、鼓励等措施从不了解。而在1000%的自来水入户的河北被调查村庄中,也仅有6.67%的被调查者知道政府的“村村通”政策。可见,政府对于饮用水安全的宣传不到位。

四、政府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制的目标及应注意的问题 饮用水安全具有公共性,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准公共产品之一。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具有一定的个人利益属性。同时,饮用水安全还具有社会属性,涉及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对于提供饮用水安全负有责任,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是政府的职责之一。

(一)政府管制目标

据资料表明,2000~2003年,我国政府解决的饮水困难人口及氟砷改水人口各年总计分别为31 410.67万、29 304.7万、26 494.53万、25088.52万人。2003年,政府分两批共安排国债资金28亿元用于解决1 5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已累计解决2.5亿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这说明政府是把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当做重要职责来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农村饮用水安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目标是解决1亿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可见,饮用水安全管理已成为政府“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仅中央政府的“十一五”规划对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十分关注,各省市也分别制定了“十一五”饮用水安全管制目标。例如,北京市拟实施农村改水、饮水和集中供水工程,逐步更换老化设施,到2010年实现农民安全饮水,农村饮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山西省拟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全省尚余1000万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辽宁省拟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江苏省拟到201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浙江省拟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并调整原建设进度,确定到2007年解决680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2010年基本解决浙江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江西省预期5年内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0%。山东省力争到2010年,饮用自来水的村庄达85%以上。河南省预期5年内再解决900万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及山区严重缺水问题。贵州省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争解决农村7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陕西省打算解决22()万群众饮用水困难问题、300万群众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并使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45%。甘肃省打算解决350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并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5%。青海省将加强建设人畜饮水工程,使农村牧区安全饮用水普及率5年内达到80%。

(二)政府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制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政府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制的目标体现了政府解决关系到农民生命安全的饮用水问题的决心。但是,在政府加强管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几个关键的问题。1.要注重解决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隐患 这主要指两方面:一是农村饮用水面临着工业污染,主要是工业企业排出来的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和废渣,直接渗入地下水源或直接排入农民直接饮用的塘水、河水或溪水等水源中,从而对水源造成污染。二是农村饮用水面临着农民生产和生活污染。农民因为使用化肥、农药等从事农业生产而间接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饲养各种禽畜产生的粪便、垃圾等因为不能及时和正确处理而对水源产生污染。同时,生活废弃物等也对水源产生污染。政府在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水源水质的监测。要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控制和正确处理农村饮用水污染源,为农村饮用水的长远安全提供保障。政府要加大对工业企业项目的环境影响力评价,对存在饮用水污染的企业、项目要严格控制,甚至不审批、不上马,要坚决避免“一边治理,一边污染”的情况。2.要多方筹资来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资金不足是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这是主渠道。作为安全饮用水的受益主体,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还要发挥一些非政府组织、国际机构的力量。只有各方合力,才能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彻底解决。

3.要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地农村饮用水水源、提水方式、用水量、水质、便利情况等均不同。因此,政府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既要加强引导、宣传、维护和管理,又要加强财政投入,同时也要发挥村民、社区的积极性,保障农民喝上放心的水。

如我们调查的河北前店子村,100%的农户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喝上了安全的水,这主要归因于政府重视,加强了饮用水安全的宣传,同时采取政府财政支持与农户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使村村通水的工程全面落实。这样的村庄,只需要加强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加强水质的监测工作就可以了。在福建和湖北的调查则表明,不仅要加强政府工作,还要建立筹资制度,解决饮用水安全的问题还要从根上抓。可见,各地情况不同,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也要因地制宜。

4.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内部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将饮用水安全管理问题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内容之一,使各级领导认识到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关系到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使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饮用水安全与自身利益的重要相关性,自觉参与到维护饮用水安全的行动中。(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吕亚荣)

第四篇: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不到40%,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

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井水、泉水等,基本不采取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调查结果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尚有

3.23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的有

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近9 600万人。

2.27亿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 37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 850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涉及9 08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 410万人。

一、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因素

1、工业污染

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多表现在感观和细菌学指标方面,现在由于工业污染,饮用水水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直接饮用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一些农村靠近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废水经过多种途径直接进入村民饮用水源,工厂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降雨、直接沉降等多种方式也进入到饮用水源。

2、农业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是指在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使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或农田渗漏,造成对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影响范围大、因素多、方式复杂、强度难以定量评估等特点。

3、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

我国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东北及西北地区的部分省(自治区),长期饮用高氟水,会产生地方性氟中毒,包括氟斑牙和氟骨症等,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湖南、江西、吉林等省(自治区),饮用高砷水不仅损害近期人体健康,尤为严重的是,会引起人体长期恶性化改变,如癌变、突变和畸变。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长期饮用苦咸水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4、供水方式落后,水质监测不力

据初步统计,全国9亿多村镇居民的自来水普及率约为40%,其中镇区约50%,村庄仅30%左右。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低,大部分地区都是直接从河道、坑塘、山泉、水库、浅层地下水取水,供水设施简单,几乎无净水处理设施,饮水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设施不完善,造成饮用水中细菌学指标污染物、有害矿物成分超标等严重问题。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存在底数不清、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二、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政府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水源保护

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加强对农村水污染的防治,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在严格控制点污染源和全面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实行农资、农技一体化,推广高浓度的复合肥及作物专用配方肥,运用科学施肥技术及优化耕作制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态养殖,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有效防治来自农村与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3]。

3、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

进一步加大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工作力度,采取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以及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等工程措施,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和污染水以及严重缺水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扶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东部较发达地区要率先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尽早实现城乡统筹供水。要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管理,切实做好前期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程序实施。要建立良性循环的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4、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

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对广大农村地区,要摸清未达到饮水卫生标准的人口情况、饮用水质状况和地区分布,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建设和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对人口较为集中的大型村镇饮用水源地的监测工作。对集中式供水工程,要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

第五篇:农村饮用水安全

农村饮用水安全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由于不卫生的水与恶劣的环境卫生条件造成的。饮用水安全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那么,在中国占总人口56%的农村人口饮用水是否安全?在水污染状况令人担忧的今天,也许农村饮用水问题比城市更应得到关注,更迫切需要解决!

●中国农村饮用水状况亟待改善

2006~2007年全国爱卫会与卫生部联合组织的全国农村饮用水调查结果表明,44%的调查水样没有达到基本卫生安全。调查还显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主要以地下水为主,75%的人口在饮用地下水,饮用地面水的人口为25%,其中地面水超标率为40%,地下水也达46%。而且还有45%,即近一半的农村人口在饮用分散式供水,基本采取直接采用原水,其超标率更是达到了48%。中国农村饮用水状况亟待改善。

除污染以外,我国农村饮用水还存在高氟、高砷、苦咸等问题。根据中国水网2008报告一——《中国水业政策与风险分析》,目前有8000多万人农村人口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000多万人在饮用苦咸水,受高砷水影响的人口已达几百万。●国家: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战略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水业政策与风险分析》提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政策的高度。

由于农药、养殖、农业灌溉等引起的面源污染成为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将“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作为单独的一节,列在了“水污染防治措施”一章中。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把“保障城乡人民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首次将农村的饮水安全纳入国家五年规划。

2008年4月,水利部副部长周英在第二届中部论坛上表示,水利部将争取在2015年基本解决中部地区列入“十一五”规划的453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血吸虫等饮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卫生部在2008年1月和5月分别印发了《全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技术细则(试行)》,极大促进了农村的饮用水水质监测和卫生评估。

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更是系统提出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配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根据农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 地方:加速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

与国家战略相对应,各地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根据《中国水业政策与风险分析》总结,一年来,就有宁夏、河南、江苏、陕西四个省出台了相关意见和办法。《宁夏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从部门职责分工、项目管理、水源和水质管理等方面加强、规范管理农村供水工作,以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安全、良性运行。《2007年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当年要解决河南省不少于20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陕西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意见》,提出到2012年基本解决全省剩余的926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以上。江苏省也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通知》。

除省以外,各城市也出台了相应办法,如湖南常德发布《常德市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郑州市印发了《2008年郑州市1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

工作实施方案》,提出2008年安排解决1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相信随着国家环保战略的提升,以及地方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必将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成为下一个水业市场发展的关键词!

下载辰溪县农村饮用水现状(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辰溪县农村饮用水现状(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饮用水安全现状

    我国饮用水安全现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研究所 金银龙 鄂学礼 张岚一、饮用水与疾病 水是维持生命和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

    中国农村饮用水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饮用水现状分析 水是生命的源泉,饮用水更是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尽管城镇化进程推动中国农村人口大批涌进城市,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占中国总人口的50%以上。农村饮用......

    辰溪会议主持词(合集)

    辰溪会议主持词2012年12月14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 我是今天创业说明会的主持——张松荣 朋友们,今天这个特殊的会议充满着缘分与友情,因为各位都是您值得信任的......

    农村饮用水管理制度[最终版]

    金溪村饮用水管理制度 1、本制度所称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是指在本村区域为解决农村人畜饮用水建设工程。 2、凡在本村区域内饮用此水源工程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 —以贵州省从江县往洞乡德秋村为例 兰学军 (2010031133) (历史与社会文化系2010级地理科学,贵州 都匀 558000) 摘要:根据国家规定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前提......

    2010~2013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

    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规划人口调查复核工作大纲 2009年9月 一、调查复核内容 以县为单元开展复核工作。调查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全面掌握农村供水基本情况。重点......

    国内城市居民饮用水现状分析

    国内城市居民饮用水现状分析 由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城市市政自来水根本不能直接饮用,目前国内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饮用水大致为以下三种情况: 1、饮用纯净水 我国著名的水营养专......

    国内城市居民饮用水现状分析

    国内城市居民饮用水现状分析 由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城市市政自来水根本不能直接饮用,目前国内居民,特别是城市民民生活饮用水大致为以下三种情况:1,饮用纯净水 我国著名的水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