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监护人缺失情况下未成年人监护权的保障
监护人缺失情况下未成年人监护权的保障
未成年被告人韩阿xxx盗窃案的辩护
——北京市尚衡律师事务所通辽分所 王玉琳
案例
韩阿xxx,男,1992年11月7日出生,蒙古族,小学文化,无职业,户籍所在地:通辽市科左中旗腰林毛都镇巴彦套海嘎查。因涉嫌盗窃罪于2009年9月18日被通辽市科尔沁区公安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27日被逮捕。
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检察院以韩阿xxx涉嫌盗窃罪,向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起诉,指控韩阿xxx从2009年6月至9月期间伙同林xx(系成年人)等人盗窃作案36起,侵犯财产价值26161元。辩护前的准备工作
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受理该案后,根据通辽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的文件精神,通知律协未保会(通辽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律协未保委或未保委)指派律师进行公益援助。接到法院的电话通知后,律协未保委主任王玉琳亲自主办该案,为了使其他的未保委志愿者律师也能有机会参与公益援助活动,根据律协文件精神,向内蒙古科斌律师事务所发出通知书,通知志愿者文都日玛拉律师参加辩护。
因2009年5月11日接到法院通知,法院决定5月17日就要开庭,时间比较紧,为了按时完成辩护任务,办理完指定辩护手续后,王玉琳主任通知协办律师文都日玛拉立即去法院复印卷宗材料,而后王玉琳主任又通知北京市尚衡律师事务所通辽分所的志愿者栾琳琳律师陪同去看守所会见在押被告人韩阿xxx,向其本人了解案情。通过会见了解到,韩阿xxx两岁时母亲就离家出走,不知去向,八岁时父亲去世,之后一直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未念完小学,15岁时离开家进城干童工,16岁时其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就一直无家可归。韩阿xxx本人对其他亲属住在哪里均不清楚,对有些亲属他都叫不出名字,其孤立无援的程度让志愿者律师见了倍感寒酸。为了使未成年被告人面对冷峻的刑事审判时不至于显得孤立无援,志愿者律师决定,尽量让其近亲属参加诉讼,会见律师详细记录了韩阿xxx所有的亲缘关系情况,王玉琳主任及时将韩阿xxx无法与亲属联系的情况反映给少年法庭的胡红梅庭长,同时通过其亲属线索打电话联系,一步步查找,终于在2009年5月16日从科左中旗舍伯吐镇好力本召嘎查找到了韩阿xxx的堂大伯韩孟巴根,并让少年法庭通知他到庭。
同时援助律师按照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办理未成年人保护案件的指导意见制作了书面的社会调查报告提交给少年法庭。
2009年5月17日本案按时开庭,韩阿xxx的堂大伯韩孟巴根以近亲属身份参加了全部诉讼活动。辩护和审判
庭审中,援助律师提出了如下几点意见:
一、被告人韩阿xxx犯罪时不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
二、被告人韩阿xxx涉嫌盗窃的36起案件中,有8起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系未遂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三、被告人韩阿xxx在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和其他涉案人员的全部犯罪事实,无翻供表现,认罪态度、悔罪态度好。
四、辩护人在会见的过程中了解到,被告人韩阿xxx两岁时母亲外出不知去向,其八岁时父亲去世,之后一直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在其16岁时爷爷奶奶也在同一年去世。此后,被告人韩阿xxx一直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又由于被告人韩阿xxx是未成年人,认知能力较差,在接触社会不良人员之后,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五、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除他本人负有一定的责任外, 家庭和社会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六、根据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被告人韩阿xxx应当本着预防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量刑。
辩护人认为韩阿xxx具有法定和酌定的从轻量刑情节,建议法庭从轻处罚。
在法庭教育阶段,韩阿xxx的大伯韩孟根巴根对韩阿xxx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教育发言,同时对作为近亲属无暇顾及这个孤儿,未尽到亲属义务表示歉意,希望韩阿xxx接受法律的公正审判,接受教育,早日回归社会。亲属们不因其犯罪而嫌弃,等待他改邪归来。
2010年6月2日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对韩阿xxx型盗窃案作出判决,认定韩阿xxx构成盗窃罪且数额巨大,但是采纳辩护人提出的从轻量刑意见,未成年被告人韩阿xxx具有法定从轻和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遂作出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五千元的判决。办案经验
一、积极协调寻找援助案源
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胡红梅庭长介绍,以前他们办理未成年被告人案件,需要指定律师的均通知法律援助中心,让公办律师出庭办理。律协未保委带动社会律师主动提供援助是新鲜事,对律师积极参与和完成社会义务的举动表示非常支持。而且因律协及时下发“组织志愿者律师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援助活动的指导文件”,并抄送到少年法庭,使少年法庭指定社会援助律师找到了依据。
二、团队合作,分工有序,按时完成辩护任务。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团队的力量无限。在办理该案时,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认真完成援助义务不能敷衍了事的情形,志愿者律师进行了有序分工,即分队完成了会见、阅卷、社会调查、出庭等工作,提高了效率,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寻找被告人亲友体现社会关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开庭审理前,应当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出庭。法定代理人无法出庭或者确实不适宜出庭的,应另行通知其他监护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出庭。经通知,其他监护人或者成年近亲属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录在卷。”、第二十条“开庭审理前,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长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安排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教师等人员与未成年被告人会见。”通过援助律师的努力,终于找到韩阿xxx的近亲属,通知他参加诉讼。援助律师的努力的最终目的是让韩阿xxx不仅更能体会到法律和社会的关爱,致使孤立无援的未成年被告人韩阿xxx感觉到社会没有抛弃他,亲友没有抛弃他,法律公正对待他,为其改邪归,正回心转意打好了基础。
四、充分研究案情,提供正确辩护意见,得到法院采纳
志愿者律师不仅做好了庭前工作,而且提供的辩护意见全部得到法庭的采信。
在研究该案时考虑到韩阿xxx有部分作案是与林xx等成年人一同作案,有认定从犯的可能。但是林xx和韩阿xxx因作案多起,次数记得不明确,当时谁提出盗窃,谁领谁不明确,而且,有很多起案子还是韩阿xxx承认是他领着他人实施的。庭前了解到韩阿xxx在13岁之前曾也盗窃30多起,因未到刑事责任年龄而公安机关未追究其责任。根据阅卷反映的材料,辩护人认为公诉机关未分主从犯,辩护人如果提出应该分主从犯,韩阿xxx系从犯的观点,极易不被采信,此种强辩,不一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最终没有提出这一观点。因辩护人思路明确,提出的观点正确,所做的准备工作充分,韩阿xxx被人民法院依法从轻量刑,而同案的被告林xx被判处十年六个月有期徒刑,显见该起未成年人保护援助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第二篇:未成年人所生子女监护权问题及其他
未成年人所生子女监护权问题及其他
英国未成年人生育率居欧洲首位。最年轻的父亲12岁,一位17岁的女孩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也有28岁就当上祖母的报道;韩国有一部反映未成年人怀孕的电影,曾引起轰动;2003年中国重庆发生12岁少女产下一婴儿,因无力抚养而将监护权转移给当地福利机构的案件;2004年,上海南汇区人民法院审理了未婚成年爸爸向14岁少女妈妈追讨儿子抚养费的案件;美国国会2005年4月27日刚刚通过了《儿童州际堕胎通知法案》,等等。这一切说明,未成年人怀孕在国内外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国家法律的修改和完善。
案情介绍
据《新京报》2005年3月12日报道,北京一位年仅14岁的女学生被学校发现身体异常,经家长带到医院检查,发现该女孩已经怀孕足月。医院方面对女孩如何治疗,未见后续报道。
按照我国刑法规定,与不满14岁的女性发生性关系,无论女孩自愿与否,男方都构成强奸罪。强奸女孩的犯罪嫌疑人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争议焦点
无论怀孕少女引产还是分娩,这个案件都涉及伦理、社会、卫生、法律等等许多问题,如性犯罪的受害者怀孕,受害人有无权利终止妊娠?医院为怀孕足月者引产是否违法?未成年人所生子女的监护权归属及政府对此类人群的救济方式和途径等等。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民法、行政法、刑法等多个部门法律,因很多领域过去鲜有涉及,引发了笔者作为法律工作者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一一探讨这些问题,试图在法律和制度上阐述未成年人怀孕及所生子女抚养的问题。
性犯罪的受害者怀孕,受害人有无权利终止妊娠?
中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可见,在中国生育权属于妇女。对于婚内或婚外的怀孕,妇女都有权自行决定终止妊娠。《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第十九条规定,依照本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
医院为怀孕足月者引产是否违法?
西方国家由于历史和宗教的原因,曾经是禁止堕胎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才有条件地允许堕胎。英国1967年堕胎法规定,注册医师为怀孕不超过 24周的孕妇做终止妊娠的手术不是犯罪。美国是通过判例确立了有条件堕胎的法律制度,妊娠最初三个月内终止妊娠可由孕妇自行决定(无须丈夫同意);妊娠 28周胎儿离开母体可以独立生存后,除非为保全
孕妇的生命健康不得终止妊娠。近年来,由于西方保护人权的观念对我国的影响,我国经济发达、对外交往频繁地区的上海、北京的医院一般都不给怀孕足月的孕妇做引产手术。
《知音》杂志2004年第18期刊载的《14岁女孩儿做妈妈难倒上海两家人》一文,报道在发现13岁半的女孩怀孕时,双方家长曾带女孩到上海南汇医院要求引产。但医院检查后发现女孩已经怀孕八个月,以引产下来的孩子是条活生生的生命,不能杀死,否则就是犯罪为由,拒绝引产。无奈,少女生下了孩子,成了妈妈。那么,为怀孕足月者引产是否违反中国法律?
我国法律禁止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从事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是违法行为,除此之外,为怀孕足月者引产,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通常,只要孕妇提出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医院就会做终止妊娠的手术。关于终止妊娠的时间条件,根据1984年2月1日卫生部、国家计生委联合发布的《节育手术常规》规定,人工流产适应症是妊娠十周以内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钳刮术应妊娠在10—14周以内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中期妊娠引产的适应症是凡妊娠在14-27周要求终止妊娠者。对于妊娠超过27周的引产,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也没有相应的处罚。在国外医学界,超过24周(怀孕的第二个三个月)的引产称为晚期妊娠引产,在我国,妊娠27周内引产是中期引产,27周以上为晚期引产。晚期引产在医疗实践和司法实践中都不乏先例。
人民法院网最近报道了一起四川省泸县人民法院审理的因医院为怀孕9个多月的孕妇引产引出活婴引发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法院判决医院在为孕妇周某引产时所实施的医疗行为不存在医疗过错,但给已娩出的活体婴儿注射“来苏尔”存在过错。这个案例说明,为怀孕足月的孕妇引产不违反中国法律。
医院给怀孕足月的孕妇引产,引出的应当是死婴。但由于医学的复杂性和个体的差异性,也不能排除医院在首先保证孕妇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医疗安全规范使用引产药物和剂量,足月胎儿引出时有存活的可能。对于意外出现的活婴,医院不应再采取剥夺婴儿生命的任何措施,否则就是违法甚至犯罪。
未成年人所生子女的监护权
随着婴儿的诞生,如何让无辜的婴儿象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地成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福利院愿意抚养婴儿,待条件成熟时将婴儿送养给愿意收养的家庭,让婴儿的成长过程摆脱阴影。由于人们对法律的误解,实践中并不能很好地利用现行法律规定,走了很多弯路。
2003年9月8日,重庆合川市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原告李芬和龚贤淑(12岁妈妈的养父母)诉被告梅梅(化名,12岁妈妈)、李志足(婴儿生父亲)、李瀛洲(李志足的父亲,因强奸梅梅被判6年有期徒刑)、第三人涪陵区社会福利院的案件,原告请求法院确认梅梅丧失对婴儿的监护权;终身剥夺李志足、李瀛洲对婴儿的监护权;确认李芬和龚贤淑不宜担任婴儿监护人;另行指定涪陵区社会福利院为婴儿监护人。最终在法院工作下,李志足、李瀛洲书面同意放弃对婴儿的监护权,原告撤诉后,李芬、龚贤淑、梅梅与涪陵区社会福利院达成转移监护权的协议,将婴儿送交福利院抚养,福利院有权将婴儿送交他人收养.这个案件原告的诉讼请求本身就存在法律问题。首先,未成年妈妈作为未成年人,依法就不是婴儿的监护人,谈不到丧失监护权的问题;婴儿的父亲、祖父,虽然是罪犯,因客观条件不能履行监护职责,也不能因为强奸罪而被剥夺监护权,法律上也没有所谓剥夺监护权的概念,应为依法撤销监护资格;社会福利院也不属于法律规定可以被指定作为监护人的范围。其实,这本应是一个由法院指定监护人的案件。而指定监护人的案件是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实践中并不显见。这个案件最终的处理结果也是在法律上有瑕疵的。因为中国法律上没有转移监护权的概念,只有监护职责的委托。
谁是未成年人所生子女的监护人?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本案在确认婴儿的监护人时,首先考虑婴儿的父亲、母亲,但因为婴儿的父亲在监狱服刑,系没有监护能力,不能担任监护人;婴儿的母亲未成年,系限制行为能力人,也没有监护能力,不能担任监护人。其次,应该考虑按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二款的顺序确定监护人。在第一顺序的监护人中婴儿的外祖父母有可能是合适的人选。但外祖父母以没有经济能力抚养婴儿为由拒绝担任监护人。
此时,能否直接适用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四款,由民政部门来担任监护人呢?
笔者认为,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四款规定由民政部门来担任监护人的前提是没有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时,并且在北京,还要具备《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十五条 规定的必要充分条件才能由民政部门来担任监护人。
如何判断有监护资格的人是否具有监护能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11条规定,认定监护人监护能力,应当根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上的联系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说来,少女妈妈多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或父母离异,或家庭贫困。所以,没有经济能力抚养婴儿往往成为其自称没有监护能力的理由。
我国现在的社会救助体系,包括给生活贫困的人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社会上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很多,但从来没有听说申请低保的家庭都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福利机构或民政部门抚养的。如果婴儿的外祖父母没有想摆脱(甚至遗弃)婴儿的想法,他们完全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就是生活再苦再穷也能把婴儿抚养成人。因此,笔者认为多数少女妈妈的父母
不是因为没有经济能力不能担当婴儿的监护人,而是他们不愿意担任婴儿的监护人。他们真实的想法是,因少女妈妈系遭受性侵犯才怀孕,少女妈妈及其家人有强烈的耻辱感,希望早日摆脱罪恶的阴影,摆脱怀孕的阴影,让少女妈妈和婴儿都有正常人的生活。出于这种心理,他们不愿意担任婴儿的监护人,希望婴儿远离他们的生活。
在婴儿的外祖父母具有监护能力却不愿意承担监护职责的情况下,不适用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四款,即民政部门不能直接担任婴儿的监护人。
处理方法
第一种,国内外通行的做法是由未成年妈妈与其监护人共同抚养婴儿,经济困难的可以向政府申请救助金。对于未成年母亲应区别对待,对因遭受性侵犯怀孕的未成年母亲,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和救济措施。建议提高对此类家庭的救济金额。
第二种,由其他人依法收养婴儿,但婴儿父母双方均为未成年人的除外。如果婴儿的父母都是未成年人,在未成年父母成年前,收养该婴儿的行为无效。(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十二条)
第三种,委托监护。
在现行法律制度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笔者认为,婴儿的外祖父母作为婴儿和未成年妈妈共同的监护人,可以在征得婴儿生父书面同意后,与愿意抚养婴儿的个人或社会福利院签订委托合同,将监护职责全部委托他人。合同中可以约定,被委托人经委托人授权,代为抚养婴儿,代为寻找收养婴儿的合适人选,待条件成熟后促成委托人依法将婴儿送养或依法收养婴儿;监护过程中支出的费用负担等等。
婴儿的生母成年后,有经济能力,如果该婴儿未被他人收养,则其有权利主张对孩子的抚养权;如果孩子已经被他人收养,则无权主张其对孩子的抚养权。
福利院也不能直接作为送养人将孩子交他人收养。根据《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必须是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而社会福利机构作为送养人送养的也必须是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并应当提交弃婴、儿童进入社会福利机构的原始记录,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的证明,或者孤儿的生父母死亡或者宣告死亡的证明。
因此,福利院只能依法促成委托人将孩子送养。
第四种,在法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时,民政部门可以依照民法通则第十八条,申请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
结束语
少女妈妈的遭遇是不幸的,然而她们又是幸运的。当不幸降临的时候,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积极行动起来,行使着社会公益的职责。少女遭受性侵害后所生婴儿的生命源于罪恶,然而,婴儿自身却是无辜的。那么多相干的和不相干的人们,都在为他/她的幸福而忙碌着。愿我国的法律制度更完善,给遭遇不幸的未成年人一个幸福、稳定的将来。这是法律工作者沉重的心愿。祝福女孩和婴儿的未来!
第三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职责
什么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它一切合法权益的监督和保护。承担这种监护任务的人叫监护人。监护人一般由公民担任,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由有关的组织担任。
监护制度是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并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无上述监护人时,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来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法定监护人的职责主要有:
(l)保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人担负有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的责任,同时,还担负有排除来自于各方面的对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实施侵害的义务。监护人也负有对未成年人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和教育的职责。
(2)管理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监护人于监护职责范围内管理好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的财产权益。监护人应制止和排除他人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行为,并依法否定未成年人所为的与其行为能力不相适应的处分财产的民事行为,并对不当得利人进行追索,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财产为处分行为时,必须遵循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否则,监护人不得为未成年人的财产处理行为。
(3)未成年人的父母既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同时,也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代理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是其履行监护职责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根据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为民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除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外,为其他民事行为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此外,未成年人参加诉讼活动,也应由其监护人代理。在家庭保护中,代理是必不可少的,监护人除具备法定情事外,不得终止代理。
(4)代理未成年人行使索赔请求权。当来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遭致不法侵害时,监护人有权也有责任代理未成年人行使损害赔偿的请求权。未成年人获得损害赔偿,应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财产损失全部赔偿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加害行为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应相当于未成年人因此所受到的损失。这里所说的损失是指未成年人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包括财产的直接减少和失去的既得利益。
第二,对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只赔偿由此而形成的财产损失的原则。人身损害是一种非财产损害,这些损害有时会造成财产的直接损失,有时则只造成纯精神损害。加害行为人应赔偿未成年人人身损害所引起的全部财产损失,包括医疗费、住院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治疗期间的交通费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误工费用等;凡致未成年人残废的,除赔偿上述费用外,还应赔偿监护人因照顾而误工所减少的收入、继续治疗费用以及残废生活补助费;造成未成年人死亡的,除赔偿死亡前因医疗或者抢救所花的医药治疗费用外,还应赔偿死亡所花的丧葬费及一定数额的抚恤费用。
第三,对造成未成年人精神损害的,实行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并用的原则,对侵害未成年人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监护人除有权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外,还可同时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失。
第四篇:法定监护人能否处置未成年人财产
法定监护人处分未成年人财产问题初探
---以未成年人财产申请商业银行抵押贷款为视角
所谓未成年人财产,是指未成年人以自己名义享有的财产。一般而言,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继承、赠与或者其他无偿方式取得的财产。另一类是因劳动、营业或其他有偿方式获得的财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财产的日增,特别是父母出于规避遗产税的考虑,设置在未成年人名下的财产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增长。由于未成年人基本属于我国民法范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没有管理自身财产的能力,因此法律规定由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一般为父母)行使对这些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甚至处分权利。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在资产业务发展中,原本与未成年人财产交集甚少。但是目前,在以房地产作为抵押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实务中,未成年人作为房地产所有权人或者房地产所有权人之一的情形越来越普遍。也有出现持未成年人名下存单向商业银行申请存单质押贷款的情形。在上述情形中,这些抵押和质押行为是否有效,未成年人房产抵押借款公证文书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如何权衡未成年人以及商业银行的利益,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法律问题。为行文方便,本文仅以未成年人房地产作为抵押物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为视角,讨论法定监护人处分未成年人财产的效力,揭示相关法律风险。相关结论亦可推用于未成年人存单质押贷款。
一、关于设定未成年人房地产抵押效力分析
从立法层面而言,我国对于未成年人财产权利的保护,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其他部门法相呼应的法律体系。宪法确立了保护公民私人财产的原则,《物权法》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私人合法财产,均适用于保护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民法 1
通则》也对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出了特别规定。
法学界普遍认为房地产抵押作为一种复杂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不能充分理解这一行为的法律后果,因此不能单独实施抵押行为,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那么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的房地产抵押行为的法律效力又该如何认定呢?依据我国目前法律的规定,认定效力的关键点在于是否从子女利益出发。
1、“为子女利益”设定未成年人房地产抵押。《民法通则》作为判断处分未成年人财产行为有效与否的直接法律规范,其18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尽管这一规定确定了监护人“为子女利益”可处分其财产的原则,但是这一规定较为笼统含糊。法律对何谓被监护人的利益未作出列举式的说明,也未规定衡量处分行为是否适当的机构,因此在实务中,往往由法官依据常识和常理自由裁量是否为“为子女利益”。如果是按揭贷款,则一般认定该抵押确系为未成年人利益所为,抵押有效。如果是持证抵押,则会视不同情况判断。目前已有法院生效判决,判定为未成年人筹措学费而订立的房地产抵押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债权人有权就登记在该未成年人名下的房地产拍卖款优先受偿。
2、“非为子女利益”设定未成年人房地产抵押。依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该抵押行为应为无效行为。但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专家王泽鉴先生则认为,应从兼顾未成年人之保护以及维护交易安全的角度出发,根据处分行为的性质确定父母“非为未成年人利益”的财产处分行为的效力。这种观点比较折中,以处分行为有偿、无偿区别其效力。也就是说当父母处分行为是无偿的,那么法律就认定它是无效行为;如果是有偿性的,那么法律规定是有效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接受未成年人财产抵押而发放的贷款,无论贷款用途,均应被认定是一种有偿行为;不论父母设置抵押行为是否为了未成年人的利益,该设置行为也是有效的。
二、关于房产抵押贷款公证执行文书的法律效力
据笔者了解,有些城市的商业银行出于规避法律出发,在以未成年人的房产设定抵押时,往往要求监护人说明理由,即的确是为未成年人的利益而设定的抵押,并要求对该事项及抵押借款合同进行公证后,方予发放贷款。一旦贷款发生逾期之后,则向公证处申请出具《执行文书》,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规避法律风险,保护商业银行自身利益。
目前已有法院对于用未成年人财产抵押、用途为公司经营周转的借款强制执行公证文书,裁定不予执行。在该案例中,商业银行发放未成年人房地产持证抵押贷款时,要求监护人出具了《公证声明》,明确抵押担保行为产生的债权债务、法律后果均由监护人承担,不会损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且对《个人额度借款合同》、《个人最高额抵押合同》均办理了强制执行公证。但当贷款逾期后,商业银行在向公证处申请出具《执行文书》并向法院申请就抵押物予以强制执行却被法院裁定不予执行。法院的理由是:《个人额度借款合同》、《个人最高额抵押合同》虽经公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但将未成年人的房产作为抵押物进行担保,监护人作出的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抵押决定,是否损害未成年人权益,执行期间无法审查。当实体权利上可能存在违法要素及权利阻却事由的,法院不能在执行程序中对此进行确定性的裁判,故最终裁定不予执行。
三、关于办理未成年人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中的相关法律风险提示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仍需慎重对待未成年人财产抵押贷款,并应结合贷款发放用途综合考虑。在上海市东方公证处举行的“涉及未
成年人财产的抵押贷款”专题研讨会上,上海高院的法官也认为该业务存在一定风险,要求各家商业银行谨慎对贷款涉及未成年人份额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建议各商业银行尽量避免以未成年人财产设定抵押,若设定抵押,应排除未成年人的份额(该处只适用于按份共有情形,而实际中较多为共同共有),减少借款金额。鉴于此,商业银行在办理未成年人财产抵押贷款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办理未成年人作为买受人之一的房地产按揭抵押时,因为未成年人纯获利益,故系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该抵押应为有效。
二是如果办理持证抵押中涉及未成年人的,则应根据借款目的是否“为子女利益”来判断。对于商业助学贷款则基本可以认定抵押有效。而对于房屋装修、购买汽车、旅游、个人助业贷款等,则要具体判断,是否是因父母为取得子女适当的保护、提高子女生活质量或为支付家庭开销而所需的贷款,因为贷款用途是影响抵押效力的重要因素。至于用于父母或第三人持有公司、企业等流动性资金周转借款提供抵押担保,则目前我国通说及法院判例均认定抵押为无效。
三是依法做好未成年人房地产抵押登记。依照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相关规定,在办理未成年人房地产抵押登记时还需注意以下两点:(1)房地产登记在未成年人名下,父母作为监护人处分未成年人房地产申请抵押登记时,需由父母共同作为法定代理人申请登记。
(2)如果父母离婚,子女作为未成年人,其名下的房地产处分时,也应有父母双方共同作为法定代理人提出申请。如果仅由父、母中的一方提出登记申请的,则应当出具另一方被取消监护权的证明文件或死亡证明文件。
四是正确了解公证债权文书的法律性质和效力。尽管在未成年人房地产抵押贷款中,商业银行办理了相应公证债权文书,约定了赋予强制执行力的条款,同时公证处也出具了《执行证书》。但该公证
债权文书不一定可以直接通过人民法院予以强制执行,所以并不能真正解决法律风险问题。
自然,也有法学专家参照《德国民法典》的规定,建议我国在将来的未成年人财产保护立法中,设定或确定监督机构,对父母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状况进行监督,并处理与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利益相关的一些事宜。比如说,当父母利用子女财产进行投资或进行银行融资时,须经监督机构的确定。如果出台了类似的立法,则将真正解决法定监护人有效处分未成年人财产这一法律问题,商业银行亦能有效规避抵押无效的法律风险。
第五篇:xx初中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监护人承诺书
xxxx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监护人承诺书
进入春夏季,是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高发季节,每年夏天都有很多青少年同学因溺水而死亡,尤其是生活在农村江河湖泊旁的青少年学生更易发生溺水事故。为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我区把每年的5月份定为安全宣传月。我校坐落在山区,地理位置特殊,背山面水,学校三面环水,有五洲湖、破罡湖、石塘湖等大小湖泊多处,学生放下学途中都要路过湖泊旁,所以防溺水安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预防青少年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仅靠学校的宣传教育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监护人和社会的全力配合,建立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网络平台,我们一起齐抓共管,才能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鉴于此,我校制定了《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监护人承诺书》,希望此项举措能得到广大家长朋友的支持和力挺。我向我的孩子____________及xxxx初中郑重承诺:
1.我感谢学校正在开展的防溺水教育活动,坚决禁止孩子下水游泳现象发生;
2.平时加强教育监督自己孩子不能私自或结伴到水边玩耍、下水游泳;
3.我要做好示范带头作用,不带孩子到没有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深水区域游泳;
4.我会尽到监护责任:每当学生上学、放学途中,每到节假日、双休日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我会在这些时段做好监管教育工作,尽到家长监护职责。
学生签名:________________监护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
Xx市xx初中宣
201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