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纤棉业公司申报案例材料
泾川天纤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工资集体协商案例材料
一、企业基本情况
泾川天纤棉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温泉开发区,占地370亩,规模10万锭,成立于2009年6月,注册资金1亿元,拥有国内先进的纺纱生产线,现有职工819人,总资产达5.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亿元。年生产各类优质棉纱10000吨以上,产值4亿元,属甘肃省私营企业100强,是甘肃省龙头企业。
一期10万锭棉纱生产线项目,投资3.7亿元,年可生产棉纱1.4万吨,2014年10月已全面达产达标。
二期20万锭棉纱生产线项目,计划投资8亿元,占地400亩,计划2015年建成主厂房,开展设备订购、安装调试,2016年全面建成试产。
一期、二期项目建成后,企业将达到30万锭生产能力,年产棉纱4.2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带动就业3300多人。天纤棉业将成为西北最大的彩棉加工基地。
二、棉纺行业现状
当前,中国纺织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时期,纺织业在结构调整与运行质效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压力突出,其中成本上升以及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所带来的挑战
尤为严峻。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提升,人均工资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工资水平远高于发展中邻国,人工、原材料等资源性成本剧增,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成本优势基本不复存在。下行压力巨大,棉纺行业经历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但我们天纤棉业公司按照集团“文化引领、领导推进、质量优先、建设品牌”的工作思路,狠抓产品质量,抢抓市场机遇,强化检查督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产销两旺,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工资集体协商的背景
泾川天纤棉业公司工资集体协商是适应市场经济多元化格局,顺应合理职工收入分配的大背景产生的。企业多工种、职工技术层次参差不齐,差距过大,给企业收入分配管理提出了新课题。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度职工生产积极性,强化企业民主管理,天纤棉业公司在县总工会的指导下,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每年初职工代表方与企业行政方以协商座谈的形式,就年度企业职工工资分配、工资支付形式、加班加点工资的确定、支付时间、增长幅度、休息休假、保险缴纳、福利待遇、劳动保护、职工奖惩、工作时间、劳动定额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集体协商,平等对话,消除误会,加强交流,共同促进发展。
三、协商前的前期准备
(一)通过召开职工大会和各种工会宣传阵地向全体职
工进行宣传;印发《工会章程》、《劳动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基本常识》等宣传册,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二)谨选协商代表。在县总工会的指导下,双方按照法定程序,经职工代表大会各推选出3名协商代表,明确各首席代表及其它代表的工作职责以及在本次协商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三)多方充分沟通,工会代表深入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拟定要约草案提交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并向行政方提出要约。
四、具体操作
协商程序启动之后,双方就要约书中提出的工资、奖金、福利及工价工资等多项职工特别关注的焦点问题择时协商。根据公司上年度的经济效益、发展走势、市场定位及工人的薪酬保障等事项逐一分析讨论。逐一认真把握:
(一)工资增长幅度:每年进行一次协商,确保增幅在15%以上,其标准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岗位技能工资制,明确工资发放时间及发放形式,重点向生产一线倾斜。
(二)技工工资: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平均工资年增长幅度20%左右,非技术工人平均工资增长15%左右。
(三)科学确定劳动定额,合理计价:棉纺加工企业大多实行定额工资制,计量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生产成本
构成和职工收入水平。在县总工会及本企业职工方首席代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确定了逐工序计量考核,定量测算,以一般技术熟练程度职工单位时间产量为基准,核定出各工序的劳动定额,并按照成本控制和收入倒推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工序的指导工价,从而为协商奠定了核心基础。
(四)利润分配:企业每年拿出5%的利润作为职工年终奖励,与职工共享经营成果。
(五)休息休假: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执行作息时间,同时规定,厂内所有职工每月带薪公休2天。
(六)保险缴纳:进厂三个月以上职工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金每人每月100元。
(七)福利待遇:职工两个月试用期满后可享受本厂的一切福利。
(八)劳动保护:职工进车间上班即发放劳动保护用品,两个月试用期满后的员工每年每人两套工作服(包括口罩、上衣裤子)。
(九)职工奖惩:员工在确定的生产、生活考核检查中给予相应奖惩,若不能达到相应要求,按相应管理扣资;反之,给予奖励。
(十)监督机构:为确保协商依法开展和协商结果有效落实,成立了以企业工会主席为负责人,职工代表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全程监督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履约落实,接受全体职工监督。
五、取得的效果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工资分配制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在本公司推行实施以来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产生了一些积极效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行,使职工直接参与了企业分配,充分享受到了企业发展的成果,这对于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关切度,理顺企业劳动关系,建立企业职工利益共同体,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实行工资集体协商以来,职工的工资收入能够稳步增长。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使职工的民主权利得到了落实,话语权得到了肯定,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关心企业生产经营的多了,为公司发展出点子、提建议的多了。
(三)是拓展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机制,提高了企业的民主管理水平。工资集体协商既是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内容,又是集体合同的深化和拓展。工资集体协商这一新机制的建立,丰富和完善了集体合同的形式和内容,把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四)是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企业发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使职工认识到了工资收入的增长是建立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基础上,企业有了效益,职工的工资
收入才会提高,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六、存在问题
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对这项工作认识不高。有的经营者认为,企业是自己的,工资开多少应该由自己说了算。二是部分职工胆小怕事,明知道企业的约束规定不正确,但没有勇气站出来维权,三是职工不主动学习,对政策了解很少,不知道工会会员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以后必须加强政治学习,增强维权意识,稳定职工队伍,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泾川天纤棉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五年十月九日
第二篇:2012棉业工作总结
2012年工作总结
光阴如梭,2012年的工作转瞬又将成为历史,回首2012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充满希望的2013年就伴随着新年伊始的钟声即将临近。可以说,2012年是公司推进行业改革、拓展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年。现就本重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棉花加工方面。棉业公司在2012完成了2600吨的籽棉收购任务和1000吨的皮棉生产任务;通过了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审核,为下一步皮棉的交储工作做好了准备;同时顺利通过了滨州市纺织纤维检验所的验收,确保了2013籽棉收购和加工工作的顺利展开。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籽棉收购。众所周知,籽棉收购量的大小和质量的好坏,是保证能否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的第一关键,为克服当地籽棉资源缺乏的现状,我们通过从外地调入籽棉以及利用老客户和大客户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大力宣传了我公司收购籽棉的优惠条件,扩大了我公司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加了2012的籽棉收购量。另外,通过实行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的工作方法,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弥补了我公司采购人力的不足,进而增加了籽棉收购量,保证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2、生产加工。通过采取外聘内培训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棉业公司临时工多,职工流动性大,专业生产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借助外聘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让公司内调的合同制职工在工作中得到培训,从实际操作中完成学习和培训,保证了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指标的完成。
3、设备维护。由于棉花加工行业是加工业中最具特殊性的行业,从开业到停产大概在5、6个月的时间,季节性非常强,因此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生产量,我们顺利完成了对现有条件下的生产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使生产量在原生产量的基础上基本翻了一倍,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我公司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原料采购方面。面对2012纺织原料市场波动大,价格涨跌频繁的不利局面,我采购人员通过采取以下3项积极措施,保证了车间生产原料的正常供应。
1、重新严格筛选供应商,通过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质量保证、价格优势进行评估,保留了原有的质量优、信誉高的老客户,开发了在价格和质量上具有优势的新客户。
2、建立了合理的原料质量收购标准,完善了考核制度,加大了对不合格原料的处罚力度,通过实行签订合同,伸长约定和索赔的办法强制供应商提高了供货质量。
3、采购人员同公司质检部进库检验紧密配合,坚决执行抽样检验规程,严把质量关,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因原料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损失。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职工队伍不稳定,致使生产效率相对低下,职工潜能需进一步挖掘。在2013年我们将继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通过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等方式,强化职工的整体素质,以解决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
(二)由于生产设备部分零件老化等原因,即使设备升级以后,也会因为部分零件老化的原因使生产机器不能天天正常运转,从而影响生产效率,降低了产量。在2013年我们将会更换老化的部分零件,同时会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不再因设备问题而影响产量。
(三)采购的部分原料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对采购原料的检测手段和方式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2年是调整转变一年,是稳定增长的一年,也是经验与教训并学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市场有压力、有阻力、有大幅波动,但通过我们全体棉业职工的共同努力,依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3年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向广大员工宣传公司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同时不断地拓展市场,增大优质籽棉的采购量。我相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三利棉业的明天更美好!
赵宪鸿
2012.12.31
第三篇:棉业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市甘河子恒丰棉业有限公司工作总结一年来,在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厂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厂以提高棉花加工质量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重点,顺利地完成了12400吨籽棉的收购任务,完成5080吨皮棉的加工任务和其他各项工作任务。下面将2012年的工作从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两大方面进行总结。
1、取得的成绩和采取的措施
(一)、加大技改力度今年公司总投资160万元新建了一座籽棉仓库和重新打地坪12000平米,为我厂提高棉花加工质量、加快加工进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技改期间我厂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在基础建设中,为加快施工进度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二)棉机检修我厂今年的棉机检修主要突出了“三到位”即管理到位,检修技术到位,检查验收到位。在检修过程中,主要突出对主机和对附属设备的全面检修。做到主机关键部位不惜工时、不惜材料、不惜成本确保质量。在检查验收中,首先厂组织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和检修较差的重点部位,进行整改后,在重新检查验收,这样大大促进了检修质量的提高。
(三)、籽棉收购今年,我厂下大力气狠抓籽棉收购质量,在籽棉收购中,在每一个环节特别是籽棉水分、杂质严格把关,而且每个环节实行不定期轮换制度,完全杜绝了收人情棉关系棉的现象。确保了籽棉收购质量,籽棉质量明显高于往年。为提高皮棉加工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棉业公司2009年上半年信访工作总结
沙湾棉业公司2010年信访工作总结
2010年我单位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供销社党委的指导下,信访工作真抓实干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2010年棉业公司信访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信访局的具体指导下,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我公司信访问题都化解在了基层,为沙湾县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认清形式,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我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县委政府会议精神,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决策和部署,以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层信访工作,严格控制和妥善处理上访,强化责任,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积极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为加快我公司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完善机制,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做好新形式下的信访工作,必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调动我公司所属各公司齐抓信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信访工作尽快走向制度化。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对信访工作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保障机制认真抓好了贯彻落实。
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公司成立了以联社主任为组长,党委书记为副组长、纪委书记和所属企业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坚持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制度。党委、理事会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专题听取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做好信访工作中的具体措施。重大问题和突出事件随时听取汇报,随时研究解决。
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待上访职工群众制度。做到了坚持周二、五接待上访群众制度,遇有问题做到随访随接,有访必接。
坚持“一岗双责”制度。公司领导对分管单位的信访工作负责,在抓好分管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好信访工作。做到对分管单位的信访工作有要求、有布置,对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亲自包案,主动协调解决。
认真做好了《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
年初以来我们按照县信访局的要求,一是组织信访工作干部加强对《信访条例》的学习。二是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信访条例》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的专题学习。三是开展了以宣传版面、宣传材料、悬挂条幅、等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了我公司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意识。
对信访工作,我们结合系统实际,重点围绕下岗职工、职工养老保险的缴纳等方面深入基层、深入职工、调查研究,认真排查矛盾和各种不安定因素,主动超前工作,认真做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〇一〇年
第五篇:玻纤公司见习工作总结
玻纤公司见习工作总结
2011年4月,怀揣着梦想的我从千里之外的广州应聘到江西长江玻纤有限公司工作。由于自己有在外工作三年的经历,特别在在工厂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所以应聘的时候还是很顺利的。当时崔经理和潘经理对我们这些应聘人员都还是蛮重视的,热情详细的介绍了长江玻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来时是10点多,交谈后临近中午他们都热情的留我在公司食堂吃饭,并且安排专人带我去食堂就餐,他们这些举措都让我感受到了厚重的企业文化和久违的温暖。
随后潘经理通知我7号上班,说明见习三个月,然后亲自到带我到第一个见习部门——拉丝车间。
在前三周的时间里我都在拉丝车间的配油工序见习,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我对配油工作有了初步认识,对原材料,配料的程序和配油设备都有了基本了解。认识到配油工作关系到原丝质量的好坏。
拉丝车间见习结束后我被安排到织布二工段见习,从整经、浆纱、穿扣、织布以及保全维修等整个车间生产流程都过了遍。我发现坯布的质量是企业发展好坏的根本,是公司的重要生产环节。
见习期的末尾在后处理三工段见习,跟着李建平主任学习和掌握后处理的生产工艺流程。我认识到后处理的工作很重要,稍有差错将严重影响到电子布的质量,对公司的效益带来很大的损失。
时间飞逝我已经在基层车间实习了三个月,在 三个月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许多原先在别的企业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可以使自己又更进一步接近社会,丰富了知识,接触到市场跳动的脉搏。如果说在象牙塔是看市场,还是比较感性的话,那么当你身临企业,直接接触到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的话,就理性得多。因为,在市场的竞争中受市场竞争规则的约束,从采购、生产到销售都与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开拓市场,如何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现实。于是理性的判断就显得重要了。在企业的见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逐渐成熟,这与 实践 密不可分,在 实践 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实,感受成长。
下面是我对工作过程的一些总结及心得体会:
目的:通过安排到每个车间工段进行见习工作,了解产品生产的最初以及最终生产工艺制造流程、职能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在见习期里,尤其是来到拉丝车间后,了解拉丝车间生产的整个流程,从原丝的生产到最后的捻线半成品入库这些生产工序有了基本认识,这对我熟悉玻纤企业,以后进行实务操作打下良好基础。其中,先前我对拉丝车间的生产流程几乎一无所知,但下到车间之后,我不仅了解了生产流程,初步掌握了配油、拉丝、捻线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用途,其中配油生产完后是直接用于公司后面的拉丝层(引丝层、卷绕层)生产做成半成品,所以每个月的生产有一定的额度。而且由于原材料,人员和机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车间生产计划有时会不能规定完成,需要引进外购纱,造成成本就会升高,利润降低。另外,对各车间现场的实习参观,也激发了我对如何通过对整合生产线的建设,对降低生产成本的思考。于是,感受颇深的一点,要做一名合格的生产管理人员不仅对基本、基础的作业环节是要了解的,还需要有成本控制理念,否则,很容易让生产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在熟悉了各个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过程中,工作人员拿了以前的交接班记录和报表等资料给我看,在翻看这些资料的过程中,有不懂或弄不清楚的资料,积极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在他们的耐心指导下,我对各个车间的整个产品生产流程和检验的程序方法有了一定上的认识。初步体会到化工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因为它的生产是持续性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操作规程,在有限的条件下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最大程度提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虽然我还处在见习期内,但我还是严格遵守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遇到不懂不明的地方都积极发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免造成生产事故,给公司和个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车间见习的实际过程中积极熟悉生产工艺流程,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使用。遇到不懂的地方积极向车间主任提以及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他们都能跟我耐心讲解。特别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我把工艺流程用简图画下来以便更好的熟悉工作环境.当然在化工企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还有安全理念,因此刚开始见习时公司就给我们新进员工上了一堂三级安全教育课。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我都是被安排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傅们一起上班,这样使我可以更好的掌握更对更好的生产知识,为以后更好的服务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是否还可以通过一些生产方式的调整和改进,进一步提高生产工作效率,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毕竟制造业是以成本和效率出利润的。
总之,在这三个月的实习期内我还是有很大收获的,也有许多心得 体 会。首先,感受颇深的一点是,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是多么的不同,虽说是工作三年但每个企业的管理方法都不一样,需要的是我来融合,带来创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同时保留我们自己好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不断创新。在工作的闲暇之间,在同一些工作许多年的公司员工的交谈中,深知,在工作岗位上,有着扎实的工作知识能力才是基础,但怎样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为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又是那么的重要,于是也就更能体会 在企业中“人和万事兴”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