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实施《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之一。针对本县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现状(2000年149/10万;2001年130.9/10万;2002年121.5/10万;2003年92.73/10万;2004年114.53/10万;2005年106.5/10万;2006年72.2/10万),2006年以来,我县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9%,住院分娩率达82.04%,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高危住院分娩率100%,具体做法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行政干预的力度。
1.1规范助产技术管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有关法律规范,加强对助产技术服务的监督,每年组织一次对从事助产技术的医疗机构及专业人员进行检查、考核,对考核未达到要求的乡镇卫生院撤销助产技术职业资格,助产人员停止助产技术执业活动等处理,从而进一步规范助产技术服务的管理。
1.2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卫生局与县乡两级从事助产技术的院领导妇幼人员层层签订《静宁县孕产妇系统管理责任书》,杜绝出现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和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如出现将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2、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前提条件。2.1成立高危孕产妇急救中心,2006年以来,我县成立“高危孕产妇急救中心”,中心设在县妇幼保健院,由专人负责中心工作,并将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向社会、24个乡镇卫生院及所有医疗保健机构公开,每周派信息科专职人员到县直各医疗机构收集高危孕产妇名单,再分解到24个乡镇、村级妇幼保健人员手中。乡镇卫生院每月上报一次高危妊娠名单,县妇幼保健院跟据高危因素、高危评分结果,进行定期跟踪随访,做到高危孕产妇掌握三个及时: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追踪,动态了解全县高危孕产妇状态以及有针对性地适时规范处理。
2.2实施骨干责任包乡制,妇幼保健院抽调技术骨干10人,分成5组与24各乡镇的妇幼人员一起走村入户,宣传孕期保健知识并对孕妇进行孕期检查。对筛选出的高危妊娠进行检测,全程跟踪,全方位服务,确保高位孕产妇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安全。
2.3重视三级网络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变,许多村医重医疗轻保健,基层保健网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为使孕产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妇幼保健院与乡镇卫生院院长协商,515个行政村由村医、村保健员或妇联主任承担妇幼保健工作。并结合村卫生所整顿,制定出村级妇幼保健员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并根据围产期保健服务及动员住院分娩情况,由乡镇卫生院负责,抽出10-20元的金额,补助给村级妇幼保健人员,使他们能够安心从事妇幼保健工作。
2.4开展产科适宜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针对全县围产期保健工作的薄弱环节,每年开展1-2次产科适宜技术培训,以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识别、产科急诊的处理为重点,提高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人员人员对高危孕产妇的识别和处理,以及对危重孕产妇的转诊能力,做到人人过关,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两年来共培训乡、村妇幼保健人员822人次,到省、地级医院进修28人次,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妇幼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
2.5定期开展产科质量检查,根据年度妇幼工作千分制考评标准,我县对产科质量进行一年四次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由县乡联动齐抓共管,高危孕妇筛选率、高危孕妇管理率、住院分娩率等指标都有大幅度上升。
2.6开展孕产妇转诊救护绿色通道。随着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的深入落实,各级医疗单位对高危、重症孕妇的转诊、救护有了义无反顾的责任。不管那里发现高危孕妇都会及时上报孕产妇急救中心。对高危危重孕产妇争分夺秒,联系交通工具或拨打孕产妇急救中心电话呼救。两年来,应用绿色通道及时转送救治重症高危孕产妇86例,母婴均安全。
2.7定期召开围产保健工作例会。组织产科、儿科及相关专业人员对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病例进行专题讲座,总结经验,提出干预措施,以提高产科人员的防范意识。
3、借“降消”项目实施的东风,实施孕产妇医疗救助。静宁县地处山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和移民大县。全县总面积2978平方公里,东南部为浅山区和丘陵地带,西北部为深山区,山水交错,交通不便,最远的行政村距县城120公里。为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我县出台了一些相关惠民政策,免费产前检查,孕产妇住院分娩救护车免费接送所有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正常报销100元,高危产妇住院分娩报销400元等优惠措施。一年多来,对住院孕产妇实施医疗救助3042人,救助金额打80.7444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明显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虽然我县在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中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乡镇卫生院产科设备简陋;二是妇幼保健队伍不稳定;三是妇幼保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四是产科急救中心建设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第二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措施
蕲春县妇幼保健院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医疗保障措施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实施《中华妇女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逐年增长,高危孕产妇也在逐年增加,孕产妇管理成为我院妇女医疗保健工作的一大难题。为了有效地降低我院孕产妇死亡率,现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强培训,提高产科质量
加强对本院及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技术知识的培训,加强各级医院之间的沟通,全面提高产科质量。培训内容重点是孕产妇系统保健与管理、孕产妇高危因素的筛查与管理、产科适宜技术的推广、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会诊与抢救、产后访视等,特别是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会诊与抢救,强化应急能力与安全意识,要反复培训、演练,并组织考试,其成绩与晋升、晋级挂钩。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实行“一票否决”,本取消科室及个人的评先、评优。按照《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要求,加强产科建设,规范产科急救设备及药品的管理,对高危孕产妇的识别要及时,处理要果断,会诊、转诊要及时。要转变服务理念,主动服务。
二、加强管理,广泛开展宣传
加强孕产妇的三级网络建设,积极宣传孕产妇特别是高危孕产妇的医疗保健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意识及对高危妊娠的风险认识。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把外出打工返乡和外地户籍的流动孕妇孕情及时纳入监测范围,对流动人口高危孕产妇及时纳入管理,提高产前筛查率及检查水平。各项检查要做到位,避免漏检及重复检查,检查报告的出具要及时、准确。坚持举办“孕妇学校”,编写语言通俗、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读本,发放至家庭。通过婚前咨询检查和产前筛查等方法,降低高危孕产妇及新生儿早期死亡的发生。
三、提高医疗水平
1、门诊医师填写《孕产妇保健手册》要及时、详细、规范、准确、完整,产前检查要系统,注意筛查高危妊娠因素,按照检查结果进行产前风险评估,注明是“一般孕妇”还是“高危孕妇”,进行高危妊娠评分,判断其对母婴健康的危害程度,并登记造册进行专案管理,定期随访。
2、住院部对分娩病人的《孕产妇保健手册》要回收管理,作为门诊医师医疗质量考核的依据。凡高危孕妇住院,均应强化服务,加强意识,积极预案,确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儿有利的分娩方式,决定适时分娩,确保母儿平安。
四、加强产后观察与访视
特别是产后2小时内,应留置产房,由专人监护,重点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情况、出血的多少,特别是血压、一般情况及精神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产妇出院后,管床医师要定期随访,询问一般情况、精神状态和恶露情况;提供喂养、营养、心理、卫生及避孕方法等指导。
五、提高应急水平,畅通急救通道
医院建立危重孕产妇急救应急预案,相关科室要组织学习,定期抽查。急救设备与药品要处于备用状态,时时更新。建立由妇产科、内科、外科、儿科、麻醉、检验科等组成的危重孕产妇急救小组,小组成员要保持24小时电话通畅,严格遵守危重孕产妇会诊急救的相关规章制度。与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及中心血库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全力诊治、救护孕产妇。要提高综合救治能力,提高应急能力与安全意识,沟通到位,识别果断,组织转诊积极有效。
六、完善评审制度
完善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要充分发挥组织功能,除进行孕产妇死亡病例的评审工作外,还要指导全院妇女保健工作的开展,参加全院妇女疑难危重症的会诊工作,以及传授妇女疾病防治新知识,新理论,培训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推广适宜技术。建立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并定期进行评审。分析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
通过这些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措施、经验,为进一步降低我院孕产妇死亡率探索出一条新思路。
医务科
2013.04.20
第三篇:保健院降低儿童死亡死亡率干预措施
保健院降低儿童死亡死亡率干预措施
近年来,我市婴儿死亡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刚性指标,婴儿死亡的控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工程。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三大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指标,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政府始终将降低婴儿死亡率列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而加以关注,使我国婴儿死亡率不断下降。
一、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一)争取政府重视,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和儿科技术水平,搞好儿童系统保健,做好儿童常见病防治,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二)突出社区责任,集结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保障母婴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发挥优势,加强配合,提升管理与服务能力,有效控制我辖区婴儿死亡。
二、完善制度,制定具体措施 :
(一)实行婴儿死亡控制区域领导承诺。1.婴儿死亡的控制需要各部门和各镇共同努力。实行区域领导承诺,有利于加强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形成控制婴儿死亡的合力。
2.责任部门 :各接产单位。
3.实施方法: 每年由接产单位与市妇幼联合承诺内控制辖区婴儿死亡,依据每年工作结果,进行评估。
(二)建立危重婴儿抢救绿色通道,提高救治能力。1.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保障、专家支持是危重婴儿抢救成功的关键。故应加强危重婴儿的发现、治疗和转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作为基本医疗,要做好各有关医疗机构之间的配合,调集全市专家力量,发挥专家作用,以保证危重婴儿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从而降低婴儿死亡率。
2.责任分工 :在市卫计委的统一领导下,各镇、社区妇儿工委做好社会宣传。
卫生部门负责危重婴儿的救治。3.实施方法 :
(1)建立危重儿童抢救绿色通道。加强全市儿科服务力建设,提高各级儿科服务水平。明确职责:乡镇卫生院对高危儿童要加强管理,确保高危儿童能够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同时要畅通转诊和入院渠道,简化程序,为危重儿童抢救开辟绿色通道。基层医疗保健机构遇有儿童危重情况,即刻与危急症孕产妇抢救中心直接联系,由抢救中心提供治疗意见、或直接转诊。
(2)对贫困及其他特殊情况危重儿童进行救助,避免因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可避免儿童死亡。
(3)要加强基儿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技术规范,提高服务能力。
(4)乡镇卫生院定期开展儿童保健宣传教育,发生的婴儿死亡要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5)准备建立社区与全市信息平台,将全市婴儿的综合信息全面集合,支持我市婴儿死亡控制工作。
(三)实现孕产妇儿童保健的全面覆盖,逐步实现全市妇女儿童保健信息化管理。
1.孕产妇、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是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的重要环节。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孕妇产前检查不及时,高危情况不能及时发现,有的孕妇查出高危情况后重视不足,导致高危情况延误。所以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督促孕妇做好产前检查,以保障母婴健康。
2.责任分工 :在市卫计委领导下,各镇、社区负责开展社会宣传和发动。负责宣传孕期保健,协助做好孕情报告和重点人群管理,督促孕妇进行系统保健。
3.实施方法: 各镇、社区要主动得到相关信息后及时追访,做好系统保健服务。具体做法为:乡镇卫生院妇儿保医生密切联系,沟通情况。加强妇幼卫生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从孕前、孕期、产时、生后直至儿童期的立体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儿童保健的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
(四)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打击非法开展助产技术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违法行为,维护法律尊严,确保母婴安全。
(五)加强对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提高对外来人口妇女健康的公平意识和关注程度,努力通过多部门合作,提高特定人群的健康水平。
三、项目管理工作
(一)依据儿保各部门责任分工,认真落实工作方案、技 术规范、评估标准。
(二)对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有领导部门进行不定期督查,(三)对项目的专业服务情况,依据技术规范,进行质 量控制,评估。
(四)加强项目工作的部门协调,实施项目相关信息的部门互通。
(五)依据考核评估办法,进行项目中、末期考核。
四、总结原因,制定具体干预措施
(一)政府重视,设立项目专项资金,给予项目补助,大大提高了住院分娩率。故明显降低了0-7天新生儿死亡率。
(二)与我院狠抓各级保健人员的素质,加强围产期保健以及各家医疗单位的产科、儿科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分不开。
(三)出生缺陷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提示婚前保健及孕期保健应加强,产前诊断技术还有待提高。
(四)辖区部分群众安全及保健意识淡薄,缺乏现场救治常识。而且父母外出务工多,由老年人带的留守儿童多。无形中增加了儿童死亡比例。
(五)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的发生,并进一步提高产科及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对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水平,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六)0-28天新生儿及1岁左右婴幼儿死亡不容忽视,在婴儿死因中,肺炎还是主要死因之一。故要求我们儿保医生加强儿童系统保健工作,普及健康教育,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七)1-4岁幼儿死因中意外死亡格外要引起重视,其发生原因与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好动、缺乏识别危险能力、没有生活经验及安全意识有关。再加上家长安全意识淡薄、留守儿童较多亦构成主要原因。所以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宣教,特别是预防方法的指导和意外事故现场急救常识的培训,加强安全防范,避免意外死亡的发生。
第四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妇儿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区妇儿工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抓好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年月日至××年月日实施项目的一年时间里,孕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高危住院分娩率均达到,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产后访视率,未发生孕产妇死亡;流动人口孕妇产前检查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产后访视率,无孕产妇死亡。现将实施项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概况:
区下辖个镇和个街道办事处,个行政村和个居委会,现有总人口万人,外来暂住人口人。××年全区共出生人,目前全区常住育龄妇女人,暂住流动育龄妇女人。个镇(街)分布情况是:西天尾镇、新度镇、黄石镇位于平原地带,北高镇位于沿海地带,镇海、拱辰个街道办事处位于市。
重宣传进行孕产妇规范管理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性,以取得社会、家庭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各医疗保健单位门诊部设立产前宣教室,通过发放小册子、张挂宣传画、面授讲课、电化教育、模拟操作、知识测试、上街义诊和下乡巡回诊疗等方式,加强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母乳喂养、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要求每位孕妇在整个孕期接受三次以上的孕期卫生宣教。区妇儿工委印发了多张给外来人口的一封信,以不断提高外来人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还制作了期孕产期健康教育广播稿,由广电局定期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广播宣传,为全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注重队伍培养,提高产科质量
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技术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产科质量,是切实做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的保证。月日至日,区卫生部门组织名基层妇幼人员参加市助产技术的知识培训,月日至日又组织个人参加省级在我市举办的母婴安全十项适宜技术培训班。同时,市妇幼保健院有关人员对妇幼业务人员进行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分析近年来本地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危险因素警戒和防范要点,组织学习《福建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办法》,提高产前检查质量,高危的筛查处理和产程观察处理能力,推广母婴安全十项适宜技术的应用。各乡镇卫生院也先后举办村妇保人员培训班期,参训人数人次,学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实施方案》和《福建省孕产妇系统管理办法》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明确村级妇保人员的任务和职责,要求相关人员掌握本村、本街道、工厂早孕情况,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督促孕妇定期到辖区医院、卫生院接受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根据高危情况帮助选择分娩地点,负责产妇出院后的产后访视,并督促产妇产后天到分娩单位进行健康检查。通过不断的强化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乡级产科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了了产科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为降低全区的孕产妇死亡率,杜绝孕产妇可避免死亡提供了技术保证。
(四)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机制
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有效的合力机制。区公安分局每月日提供岁外来育龄妇女花名册及居住地或工作地点;区计生局每月向卫生部门提供孕情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流向。流动人口较多的个镇,镇卫生院同镇妇联一起深入到工厂了解孕情,发现孕情卫生院就为其建立保健卡,进行系统的孕产妇保健管理;个城区办事处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流动人口流动性强,经过有关部门的协调,由居委会计生协管员负责了解孕情,将掌握的孕妇名单及具体情况填写在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统计表上,定期上报区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科,以进一步加强对孕产妇保健管理。
第五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总结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总结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总结2007-02-06 09:50:19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妇儿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区妇儿工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抓好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年月日至××年月日实施项目的一年时间里,孕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高危住院分娩率均达到,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产后访视率,未发生孕产妇死亡;流动人口孕妇产前检查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产后访视率,无孕产妇死亡。现将实施项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概况:
区下辖个镇和个街道办事处,个行
政村和个居委会,现有总人口万人,外来暂住人口人。××年全区共出生人,目前全区常住育龄妇女人,暂住流动育龄妇女人。个镇(街)分布情况是:西天尾镇、新度镇、黄石镇位于平原地带,北高镇位于沿海地带,镇海、拱辰个街道办事处位于市、郊区。市区内有家三级乙等医院,家驻军综合医院和家市妇幼保健院。全区卫生院共有名产科人员,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人,初级技术职称人,产科器械设备基本齐全。辖区内大部分育龄妇女居住在农村,受教育程度不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基层产科孕妇筛查管理质量和产科急救能力较为薄弱,年孕产妇死亡率为万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区委、区政府对项目工作十分重视,切实将项目作为提高我区妇女保健质量和居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
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公安、妇联、工会、民政、计生、经贸、劳动、卫生、广电等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负责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的督促协调和具体落实工作。月日召开了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的各项具体工作,要求各职能部门不仅要各负其责,认真按照《××年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抓紧信息沟通协作配合,建立良性互动的协作机制,真正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做实做好。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工作氛围
为了提高全社会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区妇儿工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妇幼卫生知识宣教活动,尤其是着重宣传进行孕产妇规范管理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性,以取得社会、家庭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各医疗保健单位门诊部设立产前宣教室,通过发放小册子、张挂宣传画、面授讲课、电化教育、模拟操作、知识测试、上街义诊和下乡巡回诊疗等方式,加强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母乳喂养、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要求每位孕妇在整个孕期接受三次以上的孕期卫生宣教。区妇儿工委印发了多张给外来人口的一封信,以不断提高外来人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还制作了期孕产期健康教育广播稿,由广电局定期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广播宣传,为全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注重队伍培养,提高产科质量
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技术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产科质量,是切实做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的保证。月日至日,区卫生部门组织名基层妇幼人员参加市助产技术的知识培训,月日至日又组织个人参加省级在我市举办的母婴安全十项适宜技术培训班。同时,市妇幼保健院有关人员对妇幼业务人员进行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分析近年来本地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危险因素警戒和防范要点,组织学习《福建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办法》,提高产前检查质量,高危的筛查处理和产程观察处理能力,推广母婴安全十项适宜技术的应用。各乡镇卫生院也先后举办村妇保人员培训班期,参训人数人次,学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实施方案》和《福建省孕产妇系统管理办法》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明确村级妇保人员的任务和职责,要求相关人员掌握本村、本街道、工厂早孕情况,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督促孕妇定期到辖区医院、卫生院接受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根据高危情况帮助选择分娩地点,负责产妇出院后的产后访视,并督促产妇产后天到分娩单位进行健康检查。通过不断的强化培训,在一
定程度上提高了乡级产科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了了产科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为降低全区的孕产妇死亡率,杜绝孕产妇可避免死亡提供了技术保证。
(四)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机制
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有效的合力机制。区公安分局每月日提供岁外来育龄妇女花名册及居住地或工作地点;区计生局每月向卫生部门提供孕情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流向。流动人口较多的个镇,镇卫生院同镇妇联一起深入到工厂了解孕情,发现孕情卫生院就为其建立保健卡,进行系统的孕产妇保健管理;个城区办事处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流动人口流动性强,经过有关部门的协调,由居委会计生协管员负责了解孕情,将掌握的孕妇名单及具体情况填写在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统计表上,定期上报区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科,以进一步加强对孕产妇保健管理。
(五)加强督促检查,科学规范管理
市妇幼保健院加强了对项目工作的指导,数次深入我区各卫生院,对产科质量进行检查,了解落实产科人员、房屋、设备及产科门诊“三卡”使用情况、院感管理、爱婴医院、母乳喂养及出生证管理等情况,发现问题一一给予提出,及时反馈给各医疗保健单位的领导,限期整改。要求各卫生院产科门诊应做好“五卡”使用登记,提高产检、高危筛查管理和转诊质量,产前静止使用宫缩剂,高危妊娠评分分以上者应转送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管理和分娩,并做好资料的登记、统计、上报。并要求各卫生院要建立健全妇幼保健网,举办村级妇保人员培训班,定期召开村级例会,下村检查,督促指导村级开展工作。区卫生局等部门先后两次召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汇报会,交流经验,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年底,区卫生局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进行年终工作综合考评,通
过考评检查,促进基层产科工作更规范,项目工作更落实。今年月,区妇儿工委、区卫生局又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区内家医疗单位产科质量及项目工作实施情况再次进行检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医疗部位尽快制定措施,逐项抓好落实。
总之,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促进了孕产妇系统保健的规范管理,提高了产科质量。但是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个别妇保人员工作责任心还不够强,基层卫生院产科适宜技术的应用还不到位,今后我们还要积极探索,不断提高我区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工作水平。